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们完全可以拍出来他的矮小无助和李斯特的高大。这个电影里面,可不会出现两个人同时出现的身高对比。”
演员们的身高问题,一直都是拍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些演员身高比较矮,垫水果箱子什么的还在其次,在需要靠着身材体现出来人物性格的地方无法如愿,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不过,有些时候,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适度的仰拍,可以把形象拍摄的相当高大。在一些需要对比的场景中,拍摄的角度不同,场景就差别很大。
其实,这个拍摄手法,在新闻照片中更常见——记者们为了显示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差距的时候,就很喜欢仰拍发达国家建筑,用以显示发达国家的不凡。
这样的做法,对于那些需要对比人物高度的场景不好使,可是,对于这个有一方是瘫痪在轮椅上的电影,就可以尽情的使用这种拍摄方法了
。
别的方面,可以由别人帮着,但是对于拍摄问题,利维却早不会放给别人。在该认真的地方认真,这也是利维最为注意的。
第二九一节失落
对于新电影的事情,几个人的商讨非常快速的进行着。
小古巴。戈丁,和杰夫。布里吉斯的名字,很快的被定了下来,这两个人,也是利维颇为满意的演员。毕竟,比起来原作,他也是有着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在原作中,那个故事多少有些人物脸谱化,故事也有些浮于表面。黑人角色过于浪荡的问题,使得人们抱怨种族歧视不说,白人角色的塑造,也有些过于表面化,塑造的完全就是一个老好人。这样的形象,是利维不太喜欢的,他希望更好的描写两个人的形象。一个白人富豪,曾经热爱冒险的成功人士却遭遇了残障,一个冒险者的那种强烈的自尊自信,残疾人的敏感脆弱的心灵,对周围的同情目光的痛恨和成功人士的眼光和骄傲,这些东西,全都没有表现出来。
这些都是利维想要改正的东西,所以,他才会选择杰夫。布里吉斯。这个人物在他想来,就像是一头老了,但是却不想等死的雄狮一样,应该是浑身散发着极为浓烈,但是却也极为绝望的威严,这样的人物,让布里吉斯来演也正好。
在确定了电影的两个男主角之后,在女主角的使用,利维也马上提出了意见。
“别再使用小演员了,李斯特的家人也就罢了,菲利普的恋人,如果可能的话,还是邀请一位明星来演吧。反正她出场只有一场,拍摄的话最多一周也就拍完了,请来一个明星,应该也花不了多少钱。”
利维的想法。没有受到任何反对,毕竟女明星片酬本来就低,只拍摄一周电影,片酬就更低了。一部电影请来一个女明星,说不定还能够提升一下票房。这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们也清楚,利维是有着一些其他的想法的:大刘那里的三体2正在书写,据说到了第二部里面,人物更多,情节更大,将来拍摄的时候。肯定也是需要有着更多的演员的参与的。而如果想要把电影拍摄好了,那么到时候少不得去使用一些颇为有名气的演员。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利维也是希望更多的和其他的明星们建立起来一些人脉关系的,提拔新演员固然很重要。可是电影却也不能一味想着用新人。
利维很看重那部大片,这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知道他们需要配合利维。
这些东西,快速的都被敲定了,扫了一眼名单,看看筹备的事宜,利维也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这些敲定了。那么,演员的事情克拉克你就去负责请人吧,我想。应该没有问题的吧?”
“当然没问题,这些人都不算是什么特别大名气的演员,我去请肯定没有问题的。毕竟,我们现在也算是个不小的公司了。”
克拉克的话语中,带着一些自豪。确实,比起来当年拍电影的时候。利维得亲自上面去请人,现在克拉克都能够联系明星来演出。这确实是很大的进步了。
对于克拉克的信心,利维也是笑了笑。“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全都交给你了……一月份到了,颁奖季也到了。我想这个时间,我是少不了各种陪跑的了。”
………………………
利维的预测,几乎一点错误也没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他四处参加着各种颁奖仪式,可是在颁奖仪式上,他几乎全都是陪跑的身份。
当然,如果说各种奖项全都错过了,那么也是有些不太正确的说法。至少在这一次的颁奖季上,利维还是拿到一些比较偏门的奖项,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奖项的。比如说,今年的土星奖的最佳科幻电影,就被他收入了囊中——这个专门颁发给科幻电影的奖项,是他从来没有拿到过的,也算是个小小的突破。不过,除了这类的专门的奖项之外,他的所得就不多了。
这一次的颁奖季,三体基本上没有获得什么值得关注的提名。
最佳影片上面,一部商业片很难获得提名。虽然说,利维导演的时候把结构上做了一些创新,使得电影在这方面备受好评,可是作为一个大导演,偶尔玩玩结构创新并不足以使人们对他有足够多的认可。虽然说在一些前哨站上,利维的电影也获得了提名,可是在人们关于奥斯卡的预测上,三体并不被看好获得提名,更别提说是获奖了。
而在最佳导演上,虽然说这部电影在技术层面上有了些许提升,但是却根本没有根本性的突破,结构上虽然有创新,可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这样的些许进步,对于利维来说实在太少了,想要靠着这个获得奖项,那也是几乎不可能。
在利维的记忆里面,《撞车》靠着结构创新获得了胜利。可是,利维现在名气已经很大了,这些许的创新,已经对他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人们期待的是他更大的突破,而不是这样的改变。
两个最大的奖项和利维无缘,其他的奖项也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其他的奖项上,虽然说三体本身的小说现在还算是受欢迎,可是剧本改编之后,因为收尾过于仓促,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不怎么出色的剧本。这一次的剧本的提名,利维一样是错过了。
如果说有什么重要奖项获得了提名的话,倒是华盛顿扮演的雷诺警官获得了一个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这个角色在电影里面基本上是主角的戏份,可是因为这个科幻电影里面,他主要起得还是陪衬作用,所以他也被当成了最佳男配角申报,在男配角中,他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可惜的是,他刚刚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没有多久,虽然他能够获得提名,但是估计也是陪跑居多,不太可能获奖。
好在。虽然说各个主要的奖项没有什么可能性,但是在技术类奖项上,三体倒是获得了不少的青睐。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音响编辑,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道具布景,这几个项目,三体几乎是一个不落的全都拿到了提名,除了最佳服装设计方面,三体确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其他方面,它几乎全都做到了最好。
那些奇异的外星场景,古代场景,星球毁灭的场景,完全配得上这几个奖项的提名。这些奖项。可以说是给电影的剧组的最好礼物,因为他们是对剧组人员努力的一种表彰。
在颁奖季,一部好电影想要获得提名很难,不过,一部投资足够,拍摄时足够认真的电影,去竞争技术类奖项,就要简单的多了。三体获得了这些题名。也是和它的投资与认真程度分不开的。足够长的制作周期,足够认真努力的工作人员,是电影获胜的基础。
只是。让利维比较觉得无奈的是,三体的各项提名,几乎全都和指环王相撞了。这一场争斗谁胜谁败,也是让利维无法预料的了。他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可是指环王毕竟不是等闲之辈。
今年的颁奖季,指环王是最火的电影。和他相比。其他的电影都根本无法与之抗争。别说是利维的三体,就是其他的电影在它的面前也一样无力。
要是平时。利维也许也会考虑使用一些公关手段,进行一下竞争。可是今年,他知道那些都没有什么作用。公关手段在好电影面前意义不大,比如说韦恩斯坦兄弟在今年想要力推冷山,可是,他们不管怎么用力,电影的质量差距在那里摆着,谁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公关给力,就选择更差的电影。
任何一个奖项,其实都是一种口碑的积累过程,有足够的口碑和可信度,奖项本身才有公信力,没有人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毁了一个奖项的可信度,那么竭泽而渔的事情,谁都不会去做的。水平差不多的电影公关一下还有用,可是水平相差太多的电影,再怎么努力,都是没有办法获得肯定的。
背后的小手段,毕竟只是些小手段。这些手段在水平相当的时候有用,可是水平差距太大时就根本没有效果。
“和指环王这样的电影在各项技术提名上展开对抗,如果搞不好的话,我们的电影说不定就真的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对于这个结果,亚历山大也是在背后哀叹了几声。只是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结果基本上是一定的了,就算是他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改变了。
“也许不至于,我们的电影也是不错的,特效方面,我也是有一定的信心的。再说了,八亿的票房都拿到了,何必在意那些奖项呢。”
利维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太过在意: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得不到提名,其他的都是些芝麻,他也就不操心了。他自己是个导演,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两个最重要的奖项。
这部电影,被利维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就算是可以靠着其他的那些电影成名,积累经验,但是在自己尝试拍摄电影的时候,依然是难免有些不足的。没有获得什么青睐,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不必太过于懊恼。只要自己继续努力下去,获得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有奖项总比没有好。”亚历山大对此,却是皱着眉头。
真正有些放不开的,反而是他。对于他来说,见惯了利维获奖,这一次看到利维没有拿到什么重要的提名,他反而有些不习惯。
对于一个习惯了拿奖的人来说,拿不到奖项自然就会有些难受。
仔细思索了半晌,亚历山大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还是在心里转动着念头:也许,利维说得对,随着好莱坞的电影这么发展下去,不率先做出些改变是不行了。
第二九二节抑扬
2004年的好莱坞,像往常一样,在奥斯卡的喧嚣中开始了。
这一届奥斯卡是属于彼得。杰克逊的一年:靠着指环王3,他终于功成名就,电影拿到了多项奥斯卡,几乎横扫了一切的技术奖项,注定成为经典,这让他极为开心。
而这一年,也是出色的演员们证明自己的一年:神秘河让西恩潘拿到了最佳男主角,蒂姆。罗宾斯拿到了最佳男配角,而参与女魔头的扮丑拍摄,使得温莱斯特在屡次获得提名之后,终于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再加上齐薇格拿到了最佳女配角,这一年获奖的演员们,可以说也都是实力派。
而如果说,这一年有谁是比较失意的话,那么在媒体眼中,利维绝对是其中的一个:在连续四年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之后,利维先是不再被奥斯卡看重,然后花了一年多拍摄的电影,又惨败给了指环王,他自己不但连个提名都没有拿到,而且在技术类奖项争夺中,也只拿到了一个最佳音响编辑。对于他这样身份的大导演来说,这显然是失败的一年。
虽然说在奥斯卡之后,有不少人都在为利维打抱不平,认为同样是大片,三体的精神内涵比起来指环王3可以说是强了太多,三体得不到提名,而指环王获得奖项完全是一种笑话。可是谁都知道,那样的话语,更多的是狂热影迷的评价,而不是主流的评价。
在狂热影迷的眼里,也许一个接近真实的科幻故事比起来指环王更有内涵和深度,但是在主流看来。利维的电影似乎不如别人的。
以往的时候,利维曾经是奥斯卡的宠儿。但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他比起来以前似乎不再那么受宠了。花了两年时间,投入一部电影,到了最后。却还是没有得到什么好评,比起来当年一年两部电影双双获得提名,这可是差距太大了。
“也许,利维的巅峰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
在奥斯卡过后,甚至就连媒体。都没有忘记炒作两句。他们在提到了利维的时候,也一样是在讨论着,利维是不是已经不复当年了?
任何一个导演或者演员,都是有着自己的创作巅峰的。在这个巅峰期里,他们往往灵感极佳。好作品一部接着一部,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可是,这个巅峰期一旦过去,他们想要再达到过去的高度,那就是非常困难的了。虽然有些导演还能够在此之后靠着自己的出色的水准维持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但是,再想要创造奇迹就是很难了。
按照这个说法。倒是也确实可以说利维现在是离开了自己最为巅峰的事情。只是一个导演这么早就巅峰过去,还真是让人吃惊。
一般来说,顶级的大导演。成名都是在30岁左右,无论是斯皮尔伯格还是伍迪艾伦,都是这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的,就算是马丁。西科塞斯这样不被人喜欢的导演,也在35岁成名。而一个导演能够达到自己的事业巅峰,一般也都是在40岁左右。这个年纪的时候,正是一个导演的黄金时期——这个发展路线。可以说是顶级导演的发展路线,而利维的成名比起来别人更早。本来人们也以为,他也许会更加惊人,但是谁想的到,他竟然这么早就开始下滑了?
当然,人们承认,就算是下滑,利维也比很多人强了不少。毕竟他的起点高,再怎么下滑也要比其他的一些导演高。可是,这么早就开始下滑总归是个不好的事情,这也是人们很不愿意看到的。
这样的话题,可谓是个绝好的噱头,在奥斯卡过后,也很是被人广泛的讨论了一阵。就算是没有拿到任何奖项,利维也在此时,一度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杰夫。布里吉斯和小古巴。戈丁接受采访的时候,才有了一些转变。
当然,之所以有这种转变,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地位有多么高,也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话语有多么大的道理,而是因为他们两个人,最近准备和利维合作,拍摄一部新电影。
要说对导演的了解,自然没有人比演员们更好。这两个演员都是最近要和利维合作的演员,他们说话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他们两个人,对于利维则是充满了赞誉的。
其实,早在奥斯卡评奖之前,他们两个人,就已经都得到了谜团公司的邀请,让他们出演利维的新电影。而和媒体猜测利维是不是巅峰已过的态度不同,他们在听到了邀请之后,立即就选择了同意,马上来参演利维的电影了。
“能够和利维导演这样级别的导演合作,本身就是极为难得的。我接到了电话之后,立即就想,不管是什么角色,我都要接下来。因为我相信,他是肯定能够创造出来一部好电影的,能够参演好电影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
对于这个电影,小古巴。戈丁表现的态度非常直率。
他说的也基本上是实话:他在接到了谜团公司的消息后,只是草草的翻看了一下剧本之后,就立即决定了出演。
好莱坞的二线黑人演员不多,这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好莱坞的电影中,黑人角色不多决定的。对于黑人演员来说,能够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出演的角色,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利维提出了对小古巴。戈丁的邀请的时候,他也立即就表示了同意。
在这样一部温情脉脉,反映人间真爱的电影里面扮演一个正面角色,这对于哪个黑人演员来说,都是不能拒绝的。
而对此,布里吉斯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态度。
“我参演这部电影,是因为这个角色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我很喜欢这个角色,它很有表现的难度。而且,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诉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能够打动人。利维导演能够拍摄这样的故事,而且还找到我,我非常感谢他。”
布里吉斯的采访中,更加关注的,倒是表演的难度。
这也是他的心里话:他从50年代起,就开始参加电影的表演了。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的。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再想要演大片估计是不能了,只能够期待评论界的好评,而他对自己的演技一直都有很强的自信。只是如何遇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也一直都是他苦恼的。
而这一次,他的这个角色,可以说就是一个极为是和争夺奖项的角色。残疾人这个题材,在评论界一直都很受人喜爱。为了得奖,不乏一些人去扮演傻子,瘸子,而现在他拿到了一个瘫子的角色。也是很满意的。而且,这个事件,还是真实事件的改编——对于评论界来说。真实事件改编,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要点,这样两者结合,他如果能演的好,自然能够获得青睐。
利维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怎么可能不兴奋?
因此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角色。这两个人可以说都是极为兴奋的。而且,比起来媒体只是靠着奖项在推测。他们可是近距离的接触利维的人,对于利维。他们的了解更多。
“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部电影里面,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这两个人的对比。不只是黑人和白人,同时也包括富和穷,老和少,正常人和残疾人,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各个方面的对比。这部电影里面,你们所需要表现出来的,包括种族歧视,对残疾人关怀的问题,社会阶层矛盾,还有古典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对比。而要注意的是,你们需要表现出来的,不只是这些方面的差别,还有这些东西的共通之处。文化之间不只是有差别的,也是有共通之处,这些东西,是诞生友谊和感情的基础。你们必须得找到这些,才能够拍摄好了电影。”
对于电影的拍摄,利维从第一天,就对他们进行了叮嘱,而这个叮嘱,也马上就让他们两个人意识到了利维确实是有水平的。
一部电影想要拍摄什么,往往决定了电影的好坏如何。一个故事如何,是电影的表象,而内在如何,则是电影的内涵。一部电影是不是能够有足够深度的思想,往往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些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除了黑人,别人不在乎是不是丑化了黑人,除了残疾人,别人不在乎是不是描述了残疾人的内心。穷和富,老和少的对比可以产生喜剧效果,这是人们能够想到的,但是这些是不是能够体现出来更深度的东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样的一个差不多的故事,有人拍摄了电影,能够让人觉得很振奋,有人拍摄了之后,让人觉得是在向人献媚。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这些隐藏在背后的思想细节。大的方面是个人都会描绘,可是没有一而贯之的内在思想,细节上肯定就出问题。
利维能够想到各方面的对比,这比起来单一强调一方面,就是一个突破了。而要拍摄的重点是共通性而不是对比的差别,这就已经是内涵的深刻了。这也让他们想起来了利维的电影的一个特点,就是细节抠的很多:思想性的表达,往往就是通过细节来表现出来的。这些细密的东西,往往可以让思想在电影中时时闪烁,一只贯穿下来。
这些东西,都是导演水平的体现。有这样的导演,他们的电影哪里用得着担心?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别人再怎么评价,毕竟都只是一些不相干的看法而已。只要一个导演还能够获得演员的支持,他就总是能够拍出来新的电影的。媒体的怀疑,并没有给利维带来什么伤害,相反倒是让很多人也在关注着,利维的新电影,到底会如何?
第二九三节残疾人
外界的评论四散飞扬着,利维带领的剧组,此时却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拍摄。
此时此刻,在镜头前面,一个看上去相当优雅肃静的房间里面,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正在抬头看着墙上的一副新的艺术品,一个鉴赏家正在给老人讲解着画的内涵,而站在他旁边的护理工,也在发出着自己的评论。
“这幅画的作者匠心独运,从特殊的结构上把艺术的美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鉴赏家的声音,让老人露出了些许赞同的态度,可是在一旁的护理工,却并不能够认同。
“就这么一滩鼻血?你能够看出来那么多东西?”听着鉴赏家画的内涵,李斯特很不满的走了过来,对这些东西,他全都不懂,觉得也全都是蒙人的,“我就问一个问题,这一滩鼻血多少钱?”
“大概三万美元。”
这个价格让黑人扭过了头,对着轮椅上的白人睁大了双眼。
“三万美元?买一滩鼻血?喂,如果你想要一滩鼻血的话,我可以给你做的更好,比这便宜得多,而且,如果你想要的话,要多少有多少。”
鉴赏家一脸的错愕,而轮椅上的白人面上挂上了微微的宽容的笑容,可是,本来该是云淡风轻的就此过去的他,此时却忍不住笑了出来。
“停。”
看到这一幕,利维在一旁也不得不喊停了。轮椅上面的布里吉斯听到他的声音也站了起来,赶紧倒着歉,“对不起,导演。这是我的错误。我不该笑的,但是这个家伙的表情实在太好笑了……”
“这里本来我就该表现得很好笑啊……”小古巴。戈丁无奈的摊开了手,“要的不就是这种对比吗?”
“我说了是我的错误,对不起了。”布里吉斯再次摇摇头。
“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再来一次。”
对布里吉斯的导演。利维笑笑,开口表示了原谅。这让布里吉斯再次笑笑,没说什么就坐下了。
对导演这样的态度,他相当感激:导演知道残疾人很难演,对他很宽容,这是演员的幸事。
其实。对于残疾人的表演,早在90年代,好莱坞就已经有了很深的经验了。从阿甘正传那个时候,在截肢的双腿处理上,用的就已经是电脑特效了。这些场面,本来就很多人在拍摄。
而这一次,布里吉斯面对的是要拍摄一个彻底瘫痪的人,这个表演稍微有些难度。
瘫痪者的身体几乎全都不能动,表演这样的角色,不只是需要全身捆好就可以的,人体是处处相联系的,身体的瘫痪。也会对人的动作,神态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同时。瘫痪在床的人需要大量服药,药物也会对人有一些副作用,这些作用,从肌肉僵硬到眼神涣散都有,想要把这些都表演好了,殊为不易。
而且。想要表现好了一个残障人士,除了要表演出来身体上的问题之外。表现出来心理上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作为残疾人,是有着共同特征的:残疾人特有的孤独感。自卑感于自尊心混合的复杂心情,敏感多疑,同时情绪不稳定,却对弱者富有更强的同情心,而肢体残疾者往往都有很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对周围的容忍度很高,可是却在心理积蓄情绪。
残疾人的心理,和正常人难免有些不同。其实这部电影最一开始就是一个心理敏感,自尊心过强,对于别人的同情无法接受的富翁的故事,在心理层面的把握上,是很需要注意的。
这些方面,比起来肉体上的伤残,更加难以表现。
人们看重正常人演残疾,就是因为正常人从动作神态,到语言心态,全都和正常人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89年,戴刘易斯为了表演好了一个瘸子,在拍摄期间,在片场坚持不用自己的右脚,在整个拍摄期间,全都像是个真正的残疾人一样活动,体验残疾人的动作和心情,才把一个残疾人表现得惟妙惟肖。想要演好了这种角色,并不容易。
而现在,布里吉斯是做不到坚持在拍摄期间瘫痪的——瘸一条腿和瘫痪的差别很大,他当然也做了一些体验尝试,尝试着很长的一段时间一动不动,但是,他不可能完全像瘫子一样活动的。
那样实在太难了。
好在,利维也没有要求他那样做。
在瘫痪者的身体表演方面,利维没有刻意的去拍摄一些难以体现的情节。在绝大多数的场景下,布里吉斯需要的只是在轮椅上面坐着,而不需要更多的动作。而少数的表演瘫痪者艰辛的镜头,例如洗澡,翻身,出门时坐汽车等情节,利维也都特地的在做着安排,试图用特殊的镜头角度,来降低一些表演难度。
很多时候,靠着剪辑和镜头的角度,演员的一些演技不周的地方,是可以遮掩过去的,只是这样的工作导演是不是愿意做,那就是很难说的了。有些时候导演更重视电影的整体效果,不肯为了演员而牺牲电影,但是有些导演,就愿意为了演员做一些布置,这里面的细微区别,也许年轻演员们不懂,但是布里吉斯这样混了一辈子的人再清楚不过了。
利维一直都被人说善于挖掘人才,在这一点上,他确实做得很好。
而且不止如此,另外在戏份的安排上,利维也做了很多的修改。
在原版的电影中,老富翁菲利普几乎什么都没有做,他就是一直看着黑人李斯特横冲直撞,而后凭着自己的财力为他收拾残局。虽然说电影中强调了这是因为李斯特不把他当残疾人看待,而是把他视为正常人,不去歧视他,可是,这样的一味宽纵,也让菲利普这个人物的残疾人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
利维为此也翻过了原著小说,可是他发现,在原著小说中,这样的问题也存在着。这本书毕竟是白人富翁的自传体小说,虽然说他很感激黑人看护,可是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无法摆脱阶级和种族的影响,那种自己高高在上,把友谊当做施舍的态度在小说中也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东西,是利维需要改变的。在电影中,他也在征得了原作者的同意后,增多了一些情节:在人物塑造上,他把白人富翁以前只关注事业,疏远了亲人,在瘫痪后无法得到亲人关注的孤独感,以及怀疑别人只冲着自己的钱来的猜疑心都做了强化,同时,在电影中,他也让白人富翁表现出来了一些对黑人的同情和容忍,在另一方面,强化了他的心理特点。
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什么样的,靠着剧情的结构和冲突,是可以强化表现的。在原作中,这方面不算特别强,但是现在,利维一样可以强化起来。
而有了这些强化之后,布里吉斯再想表现一个残疾人的时候,也就轻松多了。
当然,作为一个老演员,布里吉斯自己,对于这些表演也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虽然利维给了他很多方便,可是这并没有让他就此放松:他很清楚成功有多难,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帮助自己的导演,自己就得更努力一把,把电影表演的更好,发挥更好的水准才好。
因此,在表演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努力的:比如说,扮演的是瘫痪的残疾人,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些手法来限制自己的活动空间,使得自己更像是个残疾人,而布里吉斯却没有这样做。他没有给自己的身体上加任何限制,就是要单凭自己的演技克服这难题。
当然,这比较难就是了。不过,有了他的努力,电影的拍摄,也确实是比利维想象中还要好,因此,偶尔的一些小问题,利维也就容忍了。
只是,这也累坏了布里吉斯。
“老实说,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全身瘫痪是这么难受的事情。我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我老了之后,可不要全身瘫痪。”
拍摄之余,布里吉斯也和利维开着玩笑。而让利维觉得颇为有趣的事,这个老头已经55岁了,倒是一点都不服老。
“你要是真的有瘫痪的那一天,我就真的去给你当护工。”
在一旁的小古巴。戈丁也在此时开起了玩笑。
作为另外一个主演,在电影中他扮演的是看护工,他的性格很随和,有着喜剧演员们的幽默感,在片场里面也是经常随口开着玩笑。
“算了吧,我请不起你,而且你的看护技术简直是个恶梦。”布里吉斯也笑着回应了他一句。
其实,为了拍摄这个电影,小古巴。戈丁也做了一些护理工的学习,只是这样的短期学期,只能够让他学个形似,真正的护理工人的细致工作,他还是没有办法学的太像的。
不过好在,这个电影里面,更多的时候,并不需要他是一个很好的护理工。在电影中,他更多的是一个笨手笨脚,大大咧咧,不怎么认真,可是却友善而可爱的人物。
当然,这个角色也是经过了一些修改的:在这个电影里,他可不是单纯的接受帮助的人。
第二九四节艺术设计
在原版的触不可及里,白人是带着一些施舍的心态来写这个故事的,因此在这里面的黑人形象,虽然有着种种正面的特点,但是却也无法摆脱一些白人对黑人固有的偏见,而在利维的电影里面,他可不想要这些偏见。
电影里面,黑人除了对白人要做到不歧视之外,另外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带领他敞开心扉,接受自己的亲人。
在原版的故事中,那个黑人看护工虽然也是一个很幽默,很风趣,而且很乐于助人的人,但是因为故事是以白人的视角写的,对于他身上的一些黑人的问题,比如飙车,好色,好斗等问题都有所体现。而利维在拍摄的时候,尽量想要从更加客观,更加平和的角度去处理这些问题,而不是像原本的作品那样,居高临下的品评黑人的生活。
诚然,黑人文化不是主流文化,而且这个黑人自身曾经入狱,也肯定有着一些问题。他没有什么文化,不可能给白人以各种深奥的道理上的讲解,但是在这个故事里面,他和白人富翁之间,不该有高下之分——白人富翁因为对方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而把他当朋友,而如果他眼中黑人一直都是非主流,黑人又怎么会把他当朋友?
友谊从来都是相互的,这里必须体现出来。
而其实,他们的故事中,很多都体现出来了这种相互的友谊。艺术品这件事情就是一个例子:黑人对白人文化的质疑,改变了白人对文化这个概念的想法,这就是一个转变。白人在黑人的影响下,也是发生了改变的。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而现在,利维要把这些全都强化。黑人对白人的一些帮助,比如说处理他和女儿,和通信对象的问题方面,利维也做了一些强化。这样一来。两个人互相帮助也就更明显了。
白人富翁残疾了,黑人护理工是释放犯,某种程度上,两个人都是社会主流人群所厌恶的类型。而这个故事也应该是他们互相帮助,一起甩开心理阴影的一个故事。
白人富翁有钱,符合主流文化的品味。可是,他的残疾使得他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创伤,在感情问题处理上原本就不算好的问题被进一步的割裂放大,既敏感又脆弱的他在黑人的帮助下弥补自己的心理问题;黑人护理工很穷,而且经历过被捕入狱等事件。和主流社会的要求并不相符。但是在白人富翁的容忍,宽纵之下,也一样敞开了心扉,开始以更好的姿态面对社会——这个故事中,获得救赎的不应该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两个人。
原版的电影,没有体现出来这一点,而现在利维想要表现出来。
触不可及是个很温暖的电影。但是在种族歧视这方面,确实处理的有些问题。比起来美国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在这方面的思考要稍微差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利维才会做出了大段的修改。
在他的故事里面,改变了原本故事中黑人找工作的初衷,他塑造的这个形象,虽然一样生活穷困,问题多多,可是至少是个乐观向上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和白人互相拯救,成就友谊。
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安排,黑人们接受起来才更加容易:生活在底层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努力向上,这是黑人们可以做的选择。
“我们继续吧,电影拍摄的已经不错了。你们的表现都很令我满意,再努力一下,我们的电影可以拍的更好一些的,而且,我们需要认真些,我们的电影说的可是九月份上映,现在时间可不多了。”
在片场里面,利维再次拍拍手,对几个人再次开了口。
现在的时间已经五月份了,这部电影杀青,怎么也得六月份了。嘴里虽然说着争取赶上九月份上映,但是利维其实对此并不特别有信心。这部戏的后期制作虽然不多,可是利维却也希望做到精致,是不是真的能够按时做完,他也不知道。
这部电影耗费的时间,其实已经超时了。和他原本的想法相比,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花费了太多的功夫。
这些功夫,主要其实还是用在了前期准备上。
这一次拍电影时,利维对于电影的拍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起来以前的电影较为注重生活气息,这一次,利维的电影中更加注重的是艺术品位和生活档次。
这样的布景布置起来是有些难度的,而为了符合这个布景,在光线和色调上面,电影整体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不然的话,布景有着古典美,可是光线和色调却时时处处体现出来一种现代感,那就是让人出戏了。
因此,这一次拍摄,利维拍摄电影时做的拍摄调整,其实也是非常多的。想要做出来不一样的效果,总是要多次尝试才行的。
利维清楚,也许观众们不会懂得光线,色调,布景这些东西的搭配问题,但是他们能够看出来,一个电影是不是对了味道。这些东西错位了,在人们眼里看起来,电影的味道就是不对的。这就好像是电影中出现的人物明明是古装,却非得说几句网络词汇一样,虽然不能说有错,可是却总让人觉得别扭——而以这种方式让人别扭的电影,肯定不是好电影。
电影是艺术,而艺术的特点,就是看似根本不存在,可是却处处都在彰显。
为了让电影的整体布局更加古典化,色调的安排自然要更加厚重一些,而为了让黑人闯入这个世界时有着改编,这里又要让光线更明快些。这些东西的安排,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也让拍摄缓慢了下来。
如此一来,这部电影想要在九月份拍摄完成,也就比较困难了。不过好在这是一部文艺片。本来也不是能够卖票房的东西,九月底上映如果错过了就扔到十二月去上映也没有什么。
如果是以往没成名的时候,这样做会让发行公司不满,可现在利维这样做,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什么。
只是。这话他并不打算对演员们说:让他们再努力一些,没有什么不好。
再次回到工作位置上的几个人,没有再犯下错误,这一次,他们的拍摄很快就通过了。
“很好,这一次做的不错。”拍摄完成了之后。利维也亲自走了过去,对几个人表示了祝贺,“这一段拍摄完了之后,再到了后面,就是李斯特伴随着音乐跳舞的那一段了。那一段可以说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了。古巴,演好它。”
利维又嘱咐了一遍,小古巴。戈丁抬起手,对着利维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同时挤了一下眼睛,示意自己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放心,绝对没有问题的。只要是有音乐,我就都能够跳舞的。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对我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对他的表态,利维也伸出手对他也竖竖拇指。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小古巴。戈丁的自信还是可以相信的。他本来就出身音乐家庭,对音乐和舞蹈并不陌生,虽然说指望他跳出来特别出色的舞蹈不太现实,但是要完成电影中的要求,他还是能够做到的。
拍完了这一段。接下来拍摄的,就是菲利普的生日宴会上。李斯特伴随着音乐起舞的一段了。这一段里面,古典乐和黑人舞蹈的结合。可以说是电影最大的高潮,这也是利维着意需要表现的。
想到这些,翻看着自己手里的备忘录,看着这里?(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