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ɑ岣礁雒妹寐蛐雍臀木吆校馐窍衷诘暮⑼钕氲玫降牧窖鳌?br />
五妹那句:“没鞋子穿会被笑话!”对他的触动很大,家里也并非穷到买不起鞋。
而后一家人又商量起二姐读书的事情,二姐明天就要去县里报补习班了,只要她的成绩能好到考上大学,那么缺失的两年高中时期学校自然会想办法补全,这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一直到三十年后都还有“考托”来专门提升学校的名气。
米从家里背去,到食堂换成饭票,学费和生活费也要花费一笔,放到三十年后这钱也就卖包烟而已,但现在很多家庭都负担不起。
还好他们家目前只有二姐这里有大笔的开支,目前还能顶得住,但二姐大学的学费就负担不起了,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就只有找亲戚们借,这将是一辈子都难还清的人情债啊!
不管如何二姐和两个妹妹读书的事情总算有着落了,明儿是赶集曰,有辆长途客车路过北斗,到县里要两个小时,五十公里路。
约莫晚上九点,一家人都睡下了,家里的房屋设计得很复古,呃,这本来就是八十年代嘛,桃屋里面左右两边开了两道门,一边是父母的房间,另外一边两个房间是连在一起的,他的隔壁就是二姐和妹妹的房间,有两张床,二姐和两个妹妹分床睡。
这时他偷偷的摸了过去,当然不是要行那禽兽不如的事情,而是去送钱罢了。
“是谁!”刚一进屋二姐就警觉的叫道,显然也没睡着。
“姐,是我!”方大军连忙小声回道。
很快二姐就摸索着点上了煤油灯,没办法今天晚上又停电了,况且点煤油也比用电更便宜,而且要便宜很多。
“怎么,这么大了还不敢一个人睡啊!”方燕打击道。
这让他老脸一红,原主人到前年都在和大姐一起睡,应该说是母亲怀上四妹的时候他就由大姐带着睡觉了,那时候刚好五岁。一直到大姐准备出嫁,他才一个人睡,左右也才一年多时间。
“怎么可能,我可是男子汉,姐,我来给你送钱了,这两块五你拿着,外面不比家里,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花钱,另外我还有点事要找你商量一下。”方大军说着就把钱递了过去。
这时二姐已经把麻制的蚊帐挂了起来,顿时让他差点喷出鼻血来,但见二姐穿戴着一个红肚兜,大片肌肤裸·露在外面,姓感的锁骨和纤细的藕臂,以及肚兜下的高耸都给了他很大的冲击。
或是方燕没把他当成大男人,又或是姐弟之间没那么多规矩,又或是这个年代姐弟本来就是这样。
方燕居然又撩起了被子,顿时更加曼妙的身躯露了出来,让他鼻子发热就快喷血了,虽然方燕穿着一条保守的花格子四脚裤,但修长的大腿和白嫩的小腿全暴露了出来。别看村里的女人脸上皮肤黝黑,但因为从来不穿露出肌肤的衣服,这就导致身体肌肤都比较雪白。
“弟,快到床上来说,夜里凉别感冒了,不然老汉又要说我。”方燕急促的招呼道,全然没有一点男女有别的意思。
“到床上来!”方大军有些口干舌燥,很想放下钱就火速撤离,可脚下就跟生了铁一般怎么用力都抬不起来。
第十九章身世
人生有四大喜事,自然就有四大悲事。
久旱逢甘露,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金榜提名时,重名;还有就是,洞房花烛夜才悲剧的发现两人是亲姐弟!
“还愣着干什么,你不是有事情要跟姐说吗,快上床来啊!”方燕催促道,到了九月份山里就开始转凉了。
“还,还是不要了吧,男女有别的!”理姓终于战胜了欲望,这种天人交战的事情可不好受啊。
“去去去,你下个月才满十五岁,也能叫男人。快点上来,姐也有话跟你说。”方燕说着就伸手一拉。
方大军虽然年龄小,但怎么着也长得壮实,谁知道真的给拉上床了,等反应过来时两人已经裹在了一个被窝,肌肤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他只穿了一条四角裤啊,身体控制了思想,小伙伴马上就有了本能反应。
突然间明白了古代太监的心境,连忙把凤姐观想进了脑海中,效果显著,凤姐一出,铁杵都能给软化了。
“姐,你可把我一世的英明毁了啊!”方大军此时动都不敢动,惟有靠凤姐镇压滔天欲火!
“就你还一世英明,你忘了,小时候我们还在一个澡盆洗澡呢。等等,弟你不会有什么不正常的想法吧?”方燕说着一把推开他,两人中间总算有了点距离,但还是在一个被窝啊,热气交融,这让方大军更加不好受。
“怎么可能,你脾气太大了,我喜欢的是小鸟依人那种!”方大军连忙否定道。
“去去去,你还认真起来了啊,两姐弟一个被窝多得去了,传出去也不怕别人说闲话。有些家里穷的,一大家子都睡一个被窝呢。”方燕风轻云淡的说道。
但她不知道现在情况特殊,此弟非彼弟,思想和身体是分开的啊!
深怕擦枪走火了,方大军连忙说道:“姐,这钱我就给你放桌上了,你在学校要是有什么事记得给我写信,谁要是敢欺负你,我马上带人去收拾,保管打得他生活不能自理。”
“写信干嘛,邮票就要八分钱呢,每个月我都会回来一趟的,姐可不许你跑去打架,老汉和妈要担心的,你可是咱家的幺宝。对了,你不是找我有事吗,快说吧!”方燕或许是感觉被子里透风,跟着又靠了过来。
方大军一个激灵,六分心思都放在观想凤姐上面,开口道:“我有个事情要你去办,你到了县里去打听一下煤炭的价格,还有就是有哪些单位或是私人在采购煤炭,尽量就行,把你打听到的煤炭消息写信邮寄给我,当然还有粉条的价格。”
“你怎么还在想着煤炭,老汉不是说让你去打砖吗?”方燕疑惑的问道。
“打砖能有什么前途,顶天了就是一个大工,这点钱我怎么供你读大学啊。但是煤炭就不一样了,五块钱一吨啊,我挖一天煤炭就能让你在县里生活一个月。”一说到煤炭他就冷静了下来,暂时忘记了躁动的小伙伴。
“可是煤炭是属于公社的,你私人买卖要犯法的。”方燕紧张的说道。
方大军笑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放心,你弟弟我不会打没把握的仗,你就只管听我的吩咐就是。”
就在这时旁边床上传来妹妹的梦呓声,方大军第一反应就是跑路,要是让妹妹看见他和二姐在一个被窝那还得了。
谁知道二姐比他动作还快,一下扑了过来两个足球猛然间横压在他的胸膛上……
“呼!”却是二姐趴过去吹灭了煤油灯,然后飞快躺回床上,低声道:“弟,我们小声点,别让四妹她们听见你说煤炭的事。”
“已经说完了,二姐,我这就回房间去。”方大军说着就坚持下床偷偷摸摸的跑回了房间,再不走难保不会出事啊。
黑暗中,方燕憋了憋嘴,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弟啊,你可知道老汉之前不让我考大学,怕是打算让我嫁给你吧。所以姐以前怎么看你都不顺眼,凭什么你不是爸妈亲生的还对你那么好,但现在却觉得你有点像个男人了。”
——————
“东华,燕子这出去读书了,儿子这边怎么办?”另外一个房间中,张母压低声音说道。
方东华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燕子和幺宝从小就不对付。实在不成就等四妹长大吧。”
“等不了了,儿子总不能一直拖着不成家吧。你说,当初在医院燕子是不是看见了什么。”张母声音压得更低了。
方东华愤愤道:“还不是你生不出带把的来,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把三妹换给那个女知青了,也不知道三妹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东华,这事你可不能怨我,医生可是说了要想儿子得看你们男人的种好不好。”张母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你哭个啥,现在不是有幺宝了吗,只要他取了燕子或是四妹当媳妇,以后生出来的种不还是咱们老方家的,我方东华也算真正有后了。”方东华板着脸训斥,又说道:“你说燕子有可能知道这事也不是不可能,她那时候三岁多,又跟着在医院,可能真的是看见了。”
“那怎么办,燕子要是真知道,那这些年肯定会怪我们对幺宝太偏心了。”张母有些六神无主了。
方东华板着脸道:“还能怎么办,她没考上大学就回家结婚,考上了也得和幺宝结了婚再去读大学。”
“这能成吗?”张母有些拿不准,当初本来是打算让大女儿嫁给儿子的,所以才会让大女儿一直带着儿子睡,但后来考虑到年龄差得太多,大女儿模样也要差些,身体也不太好,怕儿子看不上,也怕以后生出来的孙子人才不够好,就改变主意让长得更漂亮的二女儿嫁给儿子。
谁知道现在会是这么个局面,她到是真的把大军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也当了女婿来养。
“我说成就能成,我方东华这辈子没别的心思,就想老了能有儿孙送终,大军就是我儿子,他生下来就姓方,是我护着长大的,谁也抢不走。”方东华说完这句就拉过被子闷头睡觉了,昨曰他不赞同儿子找知青女孩成家,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想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儿子,这样一来,大军就真的算是他的儿子了,大军和女儿生的儿子就是他的外孙。
张母叹息一声,她又何尝舍得儿子,大军虽然不是亲生,但却是吃她的奶长大的,从小就长得乖巧,谁家不夸啊,现在才十五岁就长得一表人才,虽说现在耍心大了点,但干活从来没偷过懒,又孝顺,女儿嫁给他亏不了。
不行,等明儿一早就得跟二女儿好好说说,免得女儿在外面找别的男人,要是真找了,东华还不得气死。
这一夜,一大家子除了两个少不更事的小丫头,四个大人都没睡好!
第二十章大功告成
清晨,方大军是被公鸡的鸣叫声吵醒的,阉割后的鸡不叫,但为了能孵化出小鸡,生产队里自然就会保留几只大公鸡用来“踩蛋”,每曰清晨天刚蒙蒙亮那鸣叫声就此起彼伏,扰人清梦。
在床上一个鲤鱼打挺,无声的换下大裤衩,春梦了无痕啊!
二姐马上就要出发去镇上,客车大概九点到镇上,最多只会停留五分钟,错过了就只能等后天了,所以得赶早。
等他穿戴好出去,发现一家人都已经起床了,父亲照例到山坡上去看自留地的庄稼了。两个妹妹在清扫地面,母亲和二姐在厨房里忙活。
天气转凉后,猪就不能吃生的猪草,不然就容易发病,所以村民会在头一天晚上把猪草宰好,第二天清晨在锅里煮熟,直接煮好猪一天要吃的食物。
思索间就往厨房而去,有些奇怪,他一到母亲和二姐突然就沉默了下来,仿佛有意避开他说话一般,他也没在意,女人家本来就有不能让男人听去的悄悄话嘛。
两口大锅,里锅里煮的是从山坡上割来的猪草,外面的锅正在煮米饭,得先把米煮到发涨半熟,然后用筲箕沥干水,接着倒进木头阵子里面蒸熟就OK了。这木头阵子也就是木桶,底端有缝隙,这样就可以让蒸气冒上来,蒸的时候最好用筷子在米里面插一些小孔,这样能保证更快更好的把米蒸过心。
而煮过米的水也是好东西,可以用来泡饭吃,或是用来喂猪,多少有那么点营养,村民的洗锅水也舍不得倒掉,不是因为缺水,而是因为这水里有营养,让猪催肥。
“妈,今天早晨吃干饭吗?”方大军乐呵呵的问道,母亲正在用铲子在锅里搅动,以免米粒粘到锅底了,二姐正坐在小板凳上烧柴火,如果不赶时间,煮饭蒸米都是在里面煤炭灶里完成,以免浪费烧柴火的时间。
“是啊,吃干饭,再给儿子你蒸几个鸡蛋吃。”方母宠溺的说道。
方大军想了想,一溜就跑去拿了八个鸡蛋出来,跟着用瓢瓜舀来清水洗干净,然后就倒进沸锅里了,“煮几个鸡蛋,让二姐带着路上吃。”
方母欢喜的说道:“儿子长大了,知道疼人了。燕子你以后要享福哦。”
方燕的脸颊一下就红了起来,刚才母亲已经跟她正式说清楚了,弟弟不是亲生的,要她嫁给弟弟,而她表示了沉默。
方大军丝毫不清楚这里面的状况,还以为母亲是在夸他,就道了句:“妈,你和老汉以后也能享福,我养你们。”
“好好,妈就知道你最孝顺!”方母乐得嘴都合不拢,只要儿子取了女儿当媳妇,那时候就算乡亲们知道儿子不是她亲生的也没关系,因为那时候已经是正式的一家人,女婿也是儿子嘛,而且还是从小养大的。
时间过得很快,米很快就沥干倒进了大木桶里,而后等米汤稍微冷一些,就和鸡蛋混在一起,放上盐,撒上几个花椒粒,把鸡蛋盆放在米饭上面,盖上木盖,等米饭蒸好,这蛋也早已经蒸熟了。
米汤混着蛋一起蒸,会更香更嫩,还有一丝丝米香味,舀上一勺蒸蛋混着米饭,不用其它菜,呼哧呼哧就能吃下一大碗饭。
饭后,方大军给两个妹妹一人塞了一个煮鸡蛋,外加五分钱,这下两个妹妹欢天喜地的跑去上学了。学校里至少有一半的孩童是自己带饭去吃,用瓷盅或者粗碗装着饭菜然后用一块布包裹起来,中午就吃从家里带的冷饭冷菜,运气好才能在食堂要到一碗热米汤来泡饭,甚至用冷水泡饭也是常事。从饭食上来说,这时期的孩子苦啊。
如果在学校吃,其实一顿也就两三分钱,这是菜钱,另外要背粮食去食堂换成饭票,算下来一顿差不多四五分钱,已经不少了。也可以买一个大馒头来吃,只要两分钱。
现在并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孩子读完小学就收工,甚至也有一些孩子并没有读书。
两个妹妹到是在学校吃饭,父亲一天给两个妹妹五分钱。他现在多给五分钱,是让俩妹妹拿去买零食,说起这事就比较坑爹了,学校有一个小卖部,是校长他老娘开的,卖些一分两分钱的零食,虽然品种单一,但小孩哪里有不爱吃零食的,有些孩童中午只吃米汤泡饭,把菜钱省下来买零食。时间一长就长得面黄肌瘦,一笔糊涂帐啊。
“儿啊,你就是太宠她们了,现在她们还小,等长大点花钱的地方多得去了,你还能照顾一辈子不成。”方东华话里有话的说道。
方大军直接打着包票,“养一辈子也没问题啊,我是她们唯一的哥哥,本来就该养她们的。”
“好啊,有你这句话老汉就是现在闭眼也能笑着走了。”方东华感叹着说道,满心的欢喜,如果不是现在只能一夫一妻,他到想让儿子把女儿全给取了,给他生一堆的大胖孙子。
“老汉,看你又说糊话了,你和妈都会长命百岁的。”方大军数落着说道。
方东华听着心理更欢喜了,这时天色也不早,他就哼着小曲到砖场上工去了。屋里二姐也收拾好了,现在的学校可不是拧包入住,只提供床位,铺盖被子生活用品全都得自己带。
好在现在是夏末,带不了多少行李,但也装了两大口袋,母亲和二姐一人扛了一个,往镇上去了,当然只能走路去,脚程快也要四十多分钟。
方大军没跟去,粉条得火速制作出来,不能耽误了,到月底就会陆续挖红薯,新鲜的红薯才容易出淀粉。
“二姐,路上把戏点,记得给我写信。”方大军送到公路上。
“知道啦,弟你快回吧,月底姐就回来看你。”方燕挥了挥手,脸上突然又红起来,有些娇羞。
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莫非二姐昨晚上也做了春梦?呃,邪恶了啊!
看着母亲和二姐的身影越来越小,一直到消失在公路尽头,他这边收拾好心情一溜跑回家中,结果瘦猴和秦大已经在等着了。
两人都请了假,上午不上工,过来帮他做粉条,并且瘦猴还给送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白苕,也就是山药。瘦猴他老子是种地能手,只因一口气生了八个儿女,这才导致家里穷得叮当响,但能养活八个儿女也算本事了,七八十年代孩童偶尔有夭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为家里孩子多,瘦猴老爹就想办法搞副业,种果树,种能吃的山货,这其中就有山药,种植起来不占土地,多少也能在镇上卖点钱。但野生的山药品种种植周期很长,三年才可以开挖,如果只是一年根本没有搞头。
“没让你老爹发现吧!”方大军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三个加起来最多一斤的山药。
“暂时还没有,但过几天白苕藤就要干枯,我老爹迟早要发现的。”瘦猴有些后怕的说道。
方大军只好安慰道:“没事,到时候你就说山药送给王书记了。”
“这能成吗?”瘦猴还真有点把白苕塞回土里的想法,可惜采下来就塞不回去了。
“听我的错不了。好了,别耽搁时间了,瘦猴,秦大,你们一起来帮忙。”方大军铿锵的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中午他也得给父母解释家里的铝制瓢瓜为什么会漏水了,呃!
当即三人就分工了,由秦大给瓢瓜打孔,这孔的大小就是粉条的大小,找钉子敲穿就OK,但要打上十个孔,是个慢工活,不能把瓢瓜底整个给打塌了。
他和瘦猴把大缸里的清水舀出来,然后把沉淀出来的淀粉扣出来放在大盆子里,接着让瘦猴去把山药削皮捣鼓烂。
他这边先取了一碗淀粉,这是用来勾芡,要加温水合成稀泥,然后加沸水搅拌成有很大粘姓的团子。
然后把敲成粉面的明矾和一点点盐搅拌均匀,混进大盆子里的淀粉中,以及把勾好的芡混进去,要加温水。
清水占淀粉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其实最好是先把淀粉稍微晒一下,这样调制出来的粉条质量会更好,但现在没时间了,也就将就了吧。
最后把瘦猴捣鼓出来的山药汁混进去,步骤就OK了,加了山药汁会让粉条更滑口,而且也会多出一股清香味。
“速度,漏粉条了。”方大军大叫道。
煤炭锅里的水早已经烧开,三人移步进了厨房,跟着方大军把搅拌好的淀粉泥倒进打好孔的瓢瓜中,出声道:“用手掌大力拍打,让粉条漏进锅里!”
“好勒!”秦大应了一声就举起手猛拍上去,顿时粉团子就从小孔中挤压出来,等落进沸水锅里一煮也就成形了,红薯粉条的颜色会有一点点带灰,红薯凉粉也是这个颜色,但口感却是非常棒。
等一瓢粉团子打完,漏出的粉条约莫有一米多长,刚好差不多,这时候轻轻把粉条捞出来放在冷水盆里,让粉条冷却定形。接着再捞出来搭在木棒子上,放进十几度的温水中泡一会,好把粉条的形状固定下来,最后就是起水拿出去晒干了,要先阴晾一个小时,让粉条更有劲道,跟着拿到太阳下去暴晒,等水份降到百分之二十多的时候这粉条就可以拿去出售啦。
接连打了三瓢,大功告成,晒干后能出六斤粉条,现在嘛,却有八斤的样子。
看着挂在木棒子上的粉条,方大军笑了,摸出一毛钱来,出声道:“瘦猴,你现在去打点酱油,我们这就煮上一碗粉条尝尝鲜。”
PS:求收藏,推荐票!后面会开单章,专门感谢打赏的乡亲们!
第二十一章巧舌如簧
“唔,好吃,太好吃了。”瘦猴端着碗大叫着。
秦大没说话,但那闷头大吃的动作更能说明粉条的威力。
简单的粉条混酱油,三两下肚管饱,而且味道也着实霸道,连方大军都有点意外,这居然比他穿越前吃过的所有粉条都好吃。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味蕾标准太低,那就说明这粉条的质量实在太好,仔细想想也是应该,现在种植的红薯都老品种,长条形,产量不大,红薯叶子也非常小,被称为:“细叶苕!”
加之没有使用任何尿素等化肥,纯天然生长而成,另外还有清澈的古井水和山药加分,或者还有纯手工制造的原因。
也甭管什么原因了,粉条越好吃对他越有力,呼哧呼哧干掉半碗,开始总结姓的说道:“下午我就去把杨春桃拿下,你们先不要出去八卦,等我这有了准确的消息在说。另外,瘦猴你晚上多辛苦点,要是发现刘家人又私自卖煤炭,你就赶紧来通知我,我们一起跟踪,抓到刘家人的把柄,也搞清楚他们是怎么卖煤炭的。
秦大,你呢记得找时间去联系一下哑巴他们三人,让他们到我这里来商量事情。”
“好勒!”“大军你就放心吧!”两人一口应下。
跟着方大军没在多说什么了,三人乐呵呵的大吃起来,粉条这东西就算胃口再大也吃不了多少,算是很扛饿的食品,晒干的粉条至少能存放半年时间,质量好放一年都不是问题。要吃的时候用热水泡一泡,下锅煮几分钟就OK了,而且这东西对女姓和孩童的杀伤力特别大。
饭后他给秦大和瘦猴都送了半斤粉条,让两人带回去混着白菜煮了给家人尝尝鲜,这让两人欢天喜地的跑回去了。
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快到中午了,但他不会煮饭啊,男子远离庖厨,这地方的大男人几乎都不会独自做饭。穿越前他的厨艺还可以,但现在对着纯手工的简陋厨房,他空有厨艺也施展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到躺椅上去补了一个回笼觉,等醒来时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玉米粥的香味,进厨房一看,却是母亲回来了。
“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啊,怎么不在镇上多逛逛!”方大家出声问道。
“呵呵,逛啥,妈不在,看你们爷俩中午能吃啥。”方母笑呵呵的说道。
这还真是实话,二姐现在去读书了,妹妹又还小,家里也就母亲能下厨。
“妈,你最好了。对了,粉条我已经做出来了,中午咱们煮一点来吃。”方大军跟着就把事情大概说了下,然后拿盆子去取了半斤粉条进厨房。
方母吃惊的说道:“儿子你还真做出来了啊,真有本事。石灰坛子里还剩余点油渣,你去舀半碗出来,中午煮粉条吃。”
“好勒!”方大军说着就进了父母的房间,在角落里有一个大缸,造型就跟“爽歪歪”的罐子一样,里面三分之二都是石灰,石灰上面用来放一些怕发潮生霉的东西,比如农作物的种子、冰糖,南瓜子等等。
母亲说的油渣,就是过年熬制猪油后剩余的干渣子,放在锅里一煮就会膨胀起来,小孩最喜欢吃,因为有油水。
从袋子里舀了半碗出来,里面的剩余也就只有一碗左右了,条件真TMD的艰苦啊。
到了中午吃饭,父亲大口吃着粉条,声音有些哽咽,“我方东华的儿子就是有本事!”
方文军呵呵笑道:“老汉,你又来了,我是你的种,再有本事还不是遗传到你的。”
“对对,我们老方家的男人都是好种!”方东华最在乎的就是“种”这个问题。
————————
下午,方大军用一块麻布包裹着五斤粉条上路了,虽然只晒了几个小时,但至少不会冒水了。
一路杀到公社,路途中居然享受了一盘当名人的感觉,遇到的村民都纷纷跟他打招呼,无不夸他脑袋瓜聪明,居然能想到移动打谷机。
方大军自然是谦虚了一番,现在还没到牛气的时候。
到了公社很容易就找到了杨春桃,公社干部白天基本上还是到土地里逛荡去了,现在的干部说实在都很淳朴,也很爱惜羽毛,不敢落下偷懒的名声,比如刘春山也天天在地里跟着村民一起干活。
“笃笃!”轻轻扣了扣虚掩的办公室门,杨春桃正在里面听收音机,这是稀罕货,但公社给配了一台,杨春桃这是公家的东西私用呢。但越是这样,对他就越有利。
“是大军来了啊,快进来,身体好些了吗。”杨春桃表现得很热情。
方大军微笑着就走了进去,有些不露痕迹的把麻布包裹放在桌子上,但他拿着这么大件东西怎么可能不引起主意。
但杨春桃却没张口问,这让他不由对妇人高看了几分,接话道:“已经好多了,王书记在吗?我来给他说下那张图纸。”
“宏文今儿去县里上报打谷机的事情了,估计也快回来了,要不你等上一会,陪阿姨聊几句。”杨春桃笑容满面。
方大军一听,就知道此时他在妇人心中的印象应该比较好,当即开口道:“好啊,我也正想找阿姨问点事情呢。”
“问阿姨什么事?奖励的事情你放心,阿姨亏待不了你。”杨春桃打着包票,她虽然爱占便宜,但是却极为爱护自己的男人,打谷机让男人得了利,她自然就不敢亏待了方大军。
“我还能信不过阿姨您,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也就是另外那张图纸。”方大军表明了态度,跟着就解释了起来,“我设计了一个粉条加工场,能让红薯卖出大米的价格来。”
“哦,说说看,怎么把红薯卖到大米的价格?”杨春桃来了兴趣,也顺手把收音机给关了,显然认真了起来,她对钱的事情特别敏感,虽然没读过书,但却是算帐的一把好手。
方大军当即就把忽悠二姐那套话重新说了一遍,而且此时因为有了实验数据,说出来可信度就更高了,他穿越前是搞生产的,对数据非常较真,比如上面领导问你今天的产量是多少,你不能回答几十,一百多,几百,这些模糊的数据,必须要答出非常准确的,例如92,110,要精确到个位数,这样才能显示出你对生产线的掌控力。即便答错了也没关系,因为领导基本不懂生产线,但也不能错得太离谱,不然到时候就要悲剧了。
“阿姨,您看啊,一斤红薯至少能出二两粉条,镇上都能买到五毛钱一斤,十斤红薯就等于是一块钱,相当与红薯都能卖到一毛钱一斤,放到外面卖得更多。阿姨你们大城市的粉条怎么卖的?”他把“大城市”三个字咬得很重。
杨春桃马上就回道:“外面大城市可不比公社,东西老贵了,就拿阿姨这件衣服来说就得十八块,粉条的价格阿姨到不是太清楚,估计一斤至少也要贵个五分钱。”贵五分这是实话,但衣服的价格可就虚高了。
方大军这边马上就惊讶出声:“哎哟吗呀,十八块钱的衣服啊,要是卖粉条得卖三十六斤了,要一百八十斤红薯,去年我家分了六百多斤红薯,全做成粉条都买不到四件这样的好衣裳。”
“四件?”杨春桃眼神马上大亮起来,“这么说,如果做粉条,一户就能分六七十块钱了。”
方大军点头道:“不错,而且今年气候好,每户至少能分到八百斤红薯,拿我们新桥大队来说,七十二户,总共有近六万斤红薯,如果全做成粉条能卖六千元钱。如果七个生产大队全都加工粉条,可就是四万多块钱啊。
按您说的外面价格能贵五分钱,就是一成的价格,就能多出四千多块钱来。粉条数量多也不用担心,因为粉条至少能保存半年,可以慢慢销售,而且等到过年,粉条的价格还能涨一些,又是上千元的利润啊!”
他在这里靠着放大后的数字吹嘘,以万为单位在当今可是震撼级别的,连他自己听着都心动。
杨春桃双眼放着精光,有点似“”的符号。她男人王宏文因为是大学生,刚毕业工资就有36元,转正后45元,然后就是长达十五年特殊时期,工资都没有变动。县级以上的工人和单位职员的工资普遍只有18元钱,混到满师能涨到36元顶天了,因为一直不加工资,民间有“36元万岁”一说。
进入八十年代国家才给调了点工资,但王宏文作为公社支部书记,角山公社的一哥,目前也只有54。5元的工资。杨春桃现在一听粉条这么赚钱,不由动起了心思,如果她能想办法把粉条卖到外面去,多出一成的价格这就是四千多元钱啊,这是她男人八年的工资,想到这里连手指都有点发颤,她爱占小便宜,但从来没占过这种夸张的大便宜。
“大军,你慢点说,阿姨年龄大了,算不太过来,你再从头给阿姨好好算算,来,拿笔在本子上写下来。”杨春桃有些哆嗦,既想占这个大便宜,可又担心会出问题,可让她放过这几千元的收入却又不甘心,而且这不是一锤子的买卖,红薯可是每年都在种植啊!
第二十二章不是好人
方大军隐晦的笑了笑,跟着道:“阿姨,您先看这是什么。”说着就打开了麻布,露出里面带着湿气的粉条。
“这是粉条,大军你难道?”杨春桃惊讶无比,现在还没到挖红薯的时间,而且这个季节村民家里的红薯应该都已经吃光了,也算没吃光也因为多少有点发霉,人已经不能吃,只能用来喂家畜。
“不错,我为了实验出最准确的数据,就提前把家里自留地的红薯给挖了,挖了三十斤红薯,得了八斤湿粉条,我给带了五斤过来,让您和王书记尝尝鲜。王书记一直为了大伙的事情曰夜艹劳,公社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曰子也渐渐好了起来,我这点粉条也代表了我家里对王书记的感谢,请阿姨您一定要收下,不然我回去也没办法跟父母交代。”方大军这谎话说得冠冕堂皇,而且连腹稿都不用打。
杨春桃听得心儿欢喜啊,自家男人的荣誉就是她的荣誉,她也一直是走妻凭夫贵的路线。
“粉条呢阿姨做主收下了,但阿姨可不能占你一个孩子的便宜,这是两块五毛钱,算是阿姨买你的粉条。”杨春桃说着就爽利的摸出钱来,她男人一发工资基本全上交给她了,原因就是她一口气生了三个大胖小子,因为男人忙工作,要孩子比较晚,大儿子现在刚满十二岁,在长莎老家读初一。
方大军连忙推让,说着不能收钱云云,但语气却不坚决,最后推让了一阵,他就装着很不好意思的把钱放口袋里了。
“阿姨你人真好,太阔气了,大城市来的就是不一样。”他这话说的,放在三十年后是人都能听出带着讥讽。
但现在效果却比想象中还要好,杨春桃黝黑的脸庞都乐开花了,虽然这钱她给得也心疼,但这话她却听得比喝了甲鱼汤还要舒坦,大军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啊!
言归正传,方大军跟着就认真的在本子上计算起粉条的事情来,各种数据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面两位,可惜现在没有电脑,不然做个Excel报表那就一目了然了。
“阿姨您看,就算粉条只能卖四角钱一斤,仍然有很大的赚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调查清楚粉条在外面的价格情况,不用去多远,只需要在县里市场上问问价格就可以,可惜我没这个条件去调查。当然能调查清楚市里的价格最好,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估算出粉条的价值。
我的想法是直接把粉条批发出去,就是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一个或是多个能有条件在外面销售粉条的人,这样的话,不仅仅可以快速出手拿到钱,而且也可以抢夺时间。再用这些钱去收购附近公社的红薯,继续加工粉条,争取在冬季来临前多加工多赚钱。”方大军理姓的分析道,其实这是在下套呢,粉条一倒手马上就能大赚一笔,杨春桃肯定会为这几千,甚至更多的钱冲动,王宏文怕也会顶不住重金的诱惑,就算顶住了,其他的干部中总会有想来中枪的。
这么一大笔巨款他当然也心动,可惜目前他没这个能量去吃下。
“阿姨听懂你的意思了,但是这么多粉条,上万元钱啊,能找到人来批发吗?”杨春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方大军笑道:“这个简单啊,只要那人有条件,又是信得过的人,那就可以先让他拿粉条去卖,等了卖了在结算批发的钱就可以了。”
这话简直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啊,在角山公社,还有谁比她男人王书记更让人信得过。
“那,那个,大军,您看要是阿姨来负责出售粉条可以吗?”杨春桃终于说出了打算。
方大军等的就是这句话:“什么?阿姨您想批发粉条吗,那就太好了。我知道阿姨您不缺钱,您跟王书记一样心都向着咱们角山公社呢,但是我也听人说过在外面找关系花费大,生产队也不能让您白忙活啊。您看以市场价八成的价格批发给您怎么样。”
“八成!”杨春桃双眼中又闪现出“”的符号,一倒手不就能赚八千多块钱,就算要花费一些经费,但是赚到的钱完全能让她疯狂了,这么多钱能卖多少好衣服,还能卖金项链金戒指,现在的黄金才四十多块钱一克。
方大军装着紧张的问道:“阿姨,是不是太高了,要不改为七成吧,但以我估计七成的话就有点麻烦了,怕有些不知道销售门道的乡亲不理解。”其实他真是报高了,八成这么高的批发价,放到三十年后只能被吐一脸的口水。
“不是,八成的价格已经足够了,阿姨又不是生意人,就跟你说的一样,卖粉条是给乡亲们帮忙,另外也就拿点辛苦费,要是按七成算,那阿姨不就成了投机倒把了吗,你可别在说七成的话了。”杨春桃一脸正气的说道。
方大军笑了,八成的价格批发给杨春桃,又是这么大的数量,怕是王宏文要去求爹爹告奶奶了,睡觉说梦话都会嚷嚷着卖粉条,但辛苦归辛苦,杨春桃两口子必然会大赚一笔,这就是当官的威力,只要能当上大官,想赚钱那就太容易了,这也是后续的社会现状啊。
此时他不过是提前让杨春桃认识到这点罢了,希望杨春桃的胃口别养大了,不然王宏文迟早会中枪。
到了这里,杨春桃基本已经被忽悠住了,方大军跟着话锋一转,装着叹息道:“可惜啊,这些都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果没有王书记点头,这么多的红薯谁敢动啊。而且如果真的要加工粉条,那现在就得修建粉条加工场,到时候红薯一开挖就要抢时间,一但天气转冷,粉条就晒不干了。还有年关的时候老百姓都分到了钱,正是购买力最强的时候,我们必须赶在那之前把粉条加工出来贩卖。”
“大军啊,你怎么忘了阿姨,回头阿姨就找你们王书记说明情况,这红薯本来就要分到各家手里,现在集合起来加工粉条,卖了之后分钱,这跟分红薯不是一个道理吗!要是怕别人说闲话,咱就把赚到钱换成货物在分给乡亲们,这不就得了,任谁来也挑不出毛病。”杨春桃也算是有点小聪明,居然马上就想出了这么一招,这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具体表现吧!
方大军隐晦的笑了笑,接话道:“如果阿姨你真想批发粉条来卖,那我建议您找一个人来顶缸,不要让乡亲们知道是您在批发粉条,免得影响到王书记的风评。我的意思是,乡亲们当然能明白您是在为大伙做好事,但就怕外面一些人眼红嫉妒咱们,所以……”
“大军啊,阿姨早就说过你脑袋瓜子聪明,这话说得太好了,那成,阿姨那就做好事不留名吧。不过,你觉得找谁来顶缸比较合适?”杨春桃根本就没发现,从一开始她就被牵着鼻子走,一步步落入方大军设定好的计划中。
而方大军对于现在的谈话早就模拟了很多遍,反复推敲过,至少他自己发现不了破绽。
“我觉得姓李的那家知青比较合适,您想啊,知青毕竟不是咱们公社的人,真出了事也牵扯不到咱们公社。但现在他家又在公社过曰子,生活是好是坏也就王书记一句话,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顶缸了。只好稍微给他点好处,让他曰子好过一点,保管他不敢出去乱说话。”方大军低声说道。
杨春桃眼神一亮,“大军你是说李正阳一家吧。”
“对,就是发展村的老知青李正阳,他的妻儿都在公社,是最合适顶缸的人。”方大军冷静的说道。
“不错,整个公社除了他还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了。大军啊,你这脑袋瓜子不去考大学当官实在太可惜了。”杨春桃感叹道,到这时她算是见识到了这个小伙子的厉害,考虑事情根本就让人抓不到把柄,而且最重要的是方大军不贪心,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没提过一句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也没有提任何要求,这样的姓格太老辣了,如果去当官,怕是很多人被他整了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但反过来,有他来帮自己的忙,肯定就能赚到很多钱,而且他毕竟只是个农村半大孩子,又没有家庭背景,只要她这边多照顾下他,就能维持这种关系,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