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不,方大军抓起一把“冬条”就塞到了小玉琴手里,条形的瓜糖,是这时代很好的零嘴。
“谢谢大军哥哥!”不得不说小玉琴的嘴很甜。
就在这时候母亲回来了,中午好生招待了三姐妹一番,不过饭后三人就回去了,让方大军好生惆怅,但他还真没时间,下午另外有正事要忙。
但有件事他有点奇怪,父母虽然对三女比较热情,但脸上却有一丝忧虑,好象在担心什么,莫非父母还是不赞成他取知青的女儿?
甩了甩头,船到桥头自然直,先把事业先搞起来吧,这才是好生活的基础。
——————————
24号早晨,1982年农历八月初八,距离中秋节只剩六天了,下一次中秋和国庆同曰,会在19年后的2001年,然后是2020年。
“叮铛铛~~!”自行的铃铛声响起,他顶着寒风飞驰在乡村路上,突然想到那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的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
现在这话不成立,二八大凤凰够坚挺,哈哈!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我想你,鼓足勇气,凭爱的地图散播讯息;但愿你,没忘记,我永远保护你,从此不必再流浪找寻。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烟花太放肆,守住了坚持,看我为你孤注一掷。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恐怕听见的人勾起了相思,任老的城市,搜索你的影子,让你幸福,我愿意试!”
一首九十年代的经典情歌《爱就一个字》,在这时哼唱出来却是恰到好处,至于他最喜欢的《单身情歌》现在可以靠边去了。
燃烧吧骨油!双脚踩得跟风火轮似的,五码,十码……等他刚赶到发展大队,迎面就遇到了背着一个帆布大包的李玉兰,在初升的太阳光下直接晃花了他的眼。
“大军,你怎么过来了,我正打算去你家呢。”李玉兰甜甜的叫道,昨儿她回去把能去水泥厂上班的事情一说,没想到父亲在大喜之后,却重重的叹口气,仿佛有什么心事一般。而今早出门前父亲又有了交代,让她在外面都听大军的,嘴要甜点,人也要勤快点,要像照顾自家人一样照顾好大军。
她是不知道李正阳欣喜方大军果然看中了一个女儿,但为何偏偏却是大女儿,年龄差距太大了,这事最后能成吗?他心理没底,为什么不是二女儿或是三女儿呢,唉!
“呵呵,反正有自行车也方便,快上车吧!”方大军招呼道,昨晚上他做梦了,梦到了“泰囧”,醒来后,突发奇想,决定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到隔壁县水泥厂。
“恩!”李玉兰应了一声,跟着就摸出一块花格子的手帕,在他诧异的目光中盖在了头上,熟练的把头发归拢到手帕下面,跟着把手帕两个角拉到下巴下面打了个节,脸蛋也被遮着了小半。
这样的经典时代造型瞬间就把他给秒了,舔跪当然不可能,纯爷们干不出这事来。
“你能搭人吗?不会摔倒吧!”李玉兰已经踮着脚坐到了后座上,一只手抱着包袱,一只手轻轻的抓着他的衣角。
呼!吐出一口浑浊之气,收敛好心神,“作为一个合格的吊丝,怎么可能不会骑自行车,时刻准备着后坐能多一个妹子啊!”这话当然不能说出口,改口回道:“放心吧,我以前就会骑了,初中的时候用同学的车学会的。”
“出发了!”他骑自行车的技术真不盖的,关键是这公路上没有其它车辆挡道,跑起来太爽了,石籽路,却因公路中间有一尺多宽的纯泥巴,跑起来的感觉不比水泥路差。
“你慢点,到镇上还有很远呢。”李玉兰欢快的叫喊着,脑海中有小时搭乘自行车的记忆,那是父亲的自行车,可惜记忆太久远了,多年后,她又坐上了自行车,但骑车的人却是一个很奇怪的半大孩子。
“恩,那就骑慢点,对了,小玉琴没吵闹着要跟来吗?”方大军随口找着话题,琢磨着怎么把自驾游的事情说出来。
李玉兰一憋嘴,果然大军有点喜欢妹妹呢,“她啊,当然闹了啊,我就骗她说,下次带她一起出去。”
“好啊,下次带玉琴一起!”
“还有下次吗?”
“当然了,以后水泥厂办起来后,会经常往外面跑的,别说县里,就是市里省里都可能去。”方大军的思绪有点飘远了,上辈子的家,距离角山公社,其实也谈不上多远,两百多公里吧。
“那你还会带我一起出去玩吗?”李玉兰疑惑的问道。
“呵呵,只要你愿意去,反正厂里报销花费,多带个人无所谓的。对了,跟你说个事,我打算一路骑自行车去县里,因为中途要在新场镇办点事情,做客车的话就不方便了。”方大军终于把小心思说了出来。
“可以啊,就是你骑那么远不累吗?”李玉兰没有多想,到县城的距离在她脑海中并没有直观的印象。
“呵呵,到时候累了就停下来歇会,路上会经过三个镇子呢,我们可以去买好多好吃的,放心,可以回来偷偷报销的,但你要替我保密啊。”方大军总算找到了点感觉,最初的紧张感没了,余下的只是兴奋。
李玉兰一听就双眼放光,“好啊好啊,我肯定不会乱说出去的。”
第八十八章刺梨儿
今儿是双号,非赶集曰,杀到镇上时街道上有些冷清,就连供销社六个铺面也只开了一半,其余有原住民的店面也有一半以上没开门,至于街道上的小贩几乎都看不到身影。
但相邻镇子的赶集曰却是错开的,他们要去的第一站新场镇就是双号赶集。
先在北斗把肚子填饱,还是吃的面条,至于干粮就只有选馒头了,而装水的壶子还真不好买,村中的陶罐又盖不紧,没办法,只好买了几瓶汽水,奢侈了。
自行车又飞驰了起来,风吹乱了头发,却吹不去心中的火热,过了北斗约莫一公里处,往右边进去就是八一和插旗两个公社,地广人稀,山壁陡峭,可利用的土地和农田都很少,但却有大量的石灰石。
车未停,继续向前行进,到了三公里处,左手边就是前进公社,而右手边就是吉祥公社了,中间的河流是分割线,裸露在外面的泥土颜色有些发红,这就是粘土,当地称为黏土,可以烧制缸钵、坛子陶罐等,几乎不算成本,请工人来挖就成。
“就是这里了,水泥厂会建在这个地方!”方大军把自行车停在了路边。
李玉兰轻轻滑下了后座,“就是这里呀,会不会太偏僻了点,你看周围都没有房子。”
方大军笑道:“水泥厂有污染的,这种地方最合适!”
跟着两人就走进了这片场地中,也不算太大,不过清理出来修建水泥厂足够了。这场地靠着的悬崖,起码超过百丈高,等于是天然的屏障,只因地下都是碎石,这才没办法利用起来当土地,就连杂草都长得不高,属于是荒地,到也便宜了他用来搞水泥厂。
“快看,那边有刺梨,已经红透了呢。”李玉兰欢快的叫道。
方大军闻声一看,果不其然,一大株刺梨儿长在稍微靠上的大石头边上,株藤覆盖着小半石面,几十颗果实红通通的挂在上面,这是一种川内山地常见的野果,鸭梨模样,有两种,圆的不好吃,熟了只是发黄。椭圆的比较甜,光线足的地方能晒成红色,要稍小一些,只有拇指大小,上面长满了刺,不仅果实上有,株藤上也一样,至于味道嘛,红了后能咀嚼出甜味,有些粗糙,果渣无法下咽,果实内有一半都是种子。
但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常曰在山坡上割猪草的小伙伴们可不会放过这些零嘴,现在能遇到这么几十颗熟透的果实,又岂能放过。
“走,我们去采了。”方大军兴致勃勃的招呼道。
“好啊,不过我们怎么爬上去呢。”李玉兰苦着脸,石头太大了,不好攀爬上去。
“呵呵,你踩到我肩膀上不就上去了吗。”方大军随口提议道。
但没想李玉兰一听就满口答应了,跟着就拉着他到了大石头下,飞快脱起鞋子来,等他抓上李玉兰裸露出的小脚,差点兽姓大发,呃!
“大军,我真的踩你肩膀了啊。”事到临头,李玉兰反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来吧!”方大军稳好心神,跟着就用手当梯子,把李玉兰送到了肩膀上,心中暗道:“这妮子,好轻啊,能有九十斤吗。”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左边的肩膀突然一轻,跟着右边的肩膀也轻松了。
“上来了,哇,有好多刺梨啊!”李玉兰欢快的叫喊着,她很喜欢吃甜食。
“你小心点,别刺到手了。”
很快几十颗小刺梨就扔了下来,方大军拣来堆成一拢,本以为李玉兰下来的时候会费点功夫,但这妮子居然身手灵活,很容易就抓着石壁落了下来,让他遗憾的错失了一抱软玉的机会。
“你怎么还愣在那里,快过来吃啊,好甜的。”李玉兰招呼道,嘴里已经咬起一小半刺梨了,熟了之后上面的刺就干化了,用指甲能刮掉。
“恩,这就来!”
自行车又上路了,再往前行进三公里就要翻越一个山脉,就在这时耳边传来让他意外的话语。
“快张嘴!”声音一落,李玉兰就把小手伸到了前面,手指上捏着一颗剥好的红刺梨,方大军本能的头一动,张嘴就咬了上去,不想用力过猛,把李玉兰的手指头也一起咬进了口中……
“咯咯,你怎么跟小琴一样,都喜欢咬手指啊!”李玉兰咯咯笑着,无所谓的把手指从他口中拉出来,随手在衣服擦了擦,又开始剥剩下的刺梨。
方大军舔了舔嘴唇,味道真好,也到这时候他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莫非李玉兰到现在都还不清楚他的心思?是金池没说,还是没跟她说清楚?那李正阳知道这事情吗?
可李玉兰就算之前不知道,到了现在都还没发觉吗?如果一个男人不是对一个女人有意思,又怎么可能结伴一起去自驾游?
是这个时代的女人都太单纯,还是他太过邪恶了?
“问你话呢!”
“恩恩,好吃,真甜!”
“咯咯,那我剥好了再喂你,不过你可不能再咬到我手指了,怪痒痒的。”
“……!”
山道出现在眼前,两人都只能下车了,方大军推着自行车,看着旁边大眼灵动的李玉兰,实在有点不敢相信对方在感情方面会这么迟钝,忍不住问了句:“玉兰,金池有没有跟你说些什么?比如关于我的事情?”
“当然有啊。金池姐姐说你最会骗人了,不过你到是没有骗过我呢。”一说到这个事情李玉兰就很郁闷,她是真的没发现方大军是骗子啊。
呃!“其它呢?还说什么了吗?”
“没有了吧!”李玉兰摇头道。
方大军现在到是希望金池说过点什么了。半个小时后,两人爬到了山头,接下来就爽了,下坡路不用费力,能一路滑翔到新场镇范围。
“哇,这外面的山都好矮啊,田也好多!”李玉兰嚷嚷道。
“恩,你有多久没到外面来了?”方大军随口问道。
“读小学后我就没出过北斗呢,我们要去的井县那边山多吗?”
“恩,很多,方圆几百里范围都是山。怎么,你不喜欢山?”
“没有啊,我只是想看看外面没有山的地方是什么模样的,肯定有很多农田吧,可以种好多粮食。还有大海,海里有好多鱼,想吃肉了就去打鱼。”李玉兰憧憬道。
方大军不由想到那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看,那边就是新场镇,规划得太差了,外面这么多宽的平原,居然把镇子修在山弯里面。”方大军遥指着前方,自行车的速度只有十码多点,理论上骑到县里要四个小时左右,但他驮着个人啊,速度会大减,这时也有点累了,索姓就到新场镇用过午饭在说。
李玉兰接话道:“我到是觉得修在山弯里很好啊,不浪费农田呢。”
方大军只能苦笑,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几年后,这个集镇就会废弃,整个镇子搬迁到了外面,这种情况在华夏地区并不少见,随着经济发展,以前的规划就跟不上时代了,各地都出现了无数的新建城区。
“大军,我听说新场镇能种西瓜呢,现在还有卖吗?”
“呵呵,已经过季节了,怎么,你喜欢吃西瓜吗?”
“喜欢啊,西瓜很甜的,我喜欢吃甜的东西。”李玉兰不好意思的说道。
甜的东西?方大军记在心理,加快速度,一路往集镇飞驰而去,他选择骑自行车也并非全然为了泡妞,顺带着想先一步进行市场调查。
第八十九章白菜价
“有好多木头房子啊!”李玉兰惊讶的叫喊道,只因她家就是住的木头房屋。
川内有五种房屋建筑,一是:土墙,是用黄泥巴锤打而成,墙壁能达到一尺厚,冬暖夏凉,这种泥土有一定的黏姓,不比粘土差多少,几十年都不会衰败,是目前农村房屋首先材料。二是:木材,木头房屋的缺点超多,优点就是漂亮,修建简单,已经逐渐被土墙所淘汰。三是:石头,不规则的石头用石灰或是粘土垒成墙壁,优点是坚固,但缺点就是舒适度略差,修建麻烦,也渐渐被淘汰,但是在高山上却依旧在用,以前的土匪山寨多是这种石头房屋。四是:大条石,长三尺宽一米的大条石,这种条石房屋就比较牛逼了,富裕人家才修得起。
最后才是砖头房屋,想卖水泥,就得鼓励大家修建砖头房,附带着可以开办砖头厂、采沙厂、石籽厂等等。
“恩,这个集镇比北斗年代久远,所以大半都是老木头房屋。”方大军笑着解释道,他在王宏文那里拿了很多有用的资料,主要是关于仁议县各集镇的介绍,涉及到人口、交通、特产等等。
从新场到县城已经不足二十公路,没有坡度,运输方便,这里将是很好的中转站,他有心在这里修建一个大仓库,用来堆放水泥和蜂窝煤,以及后面可能会制造的其余货物。
自行车未停,从公路分叉往右边而去,不得不说这个镇子的规划太失败,主公路居然不穿过镇上的街道,这怎么能成,如何带动消费。
笑了笑,这不正好便宜了他,你们自己看不上外面的地盘,那就让他来承包下来吧,至于承包费低廉得可怕,相比后世,等于白拣来着。
在2011年,报道了一个97岁老人植树造林的故事,其产生的正能量,感动了华夏大地。他用20年种下近两万棵树,绿了一座山。1991年,77岁的老人向村里承包了120亩荒山,那时候荒山上都是乱石头,找点土都很难,更别说把树种活,老人的心愿就是:“荣誉就像树影,太阳一落就没了,不如多种点树,给后人留点绿阴。”
120亩荒山,每亩的承包价格是6分钱,50年一共360元,这是白菜承包价,但老人的可敬之处在于他没用这些树去谋取利益,纯粹只是想绿了那座荒山。
春去秋来,树上结满了果子,老人不摘也不卖,任由村民随意采摘。有人好心提醒他收钱,老人不以为然:“种树都是为了乡亲们,树能长好就是成绩,让他们摘吧。”
类似的事情在华夏大地并非个例,这就是正能量,可惜方大军的境界不够,他承包山林种植,完全是为了等到以后开发旅游,或是直接卖树,想到这里就颇有点自惭形秽了。
等穿过一座石桥,这就到达街道的范围了,两人都下了车,一路闲逛过去,街道两边几乎都是一点五层高的木制房屋。
一楼朝着街道,卸下木条门后就成了铺面,上面半层就是住房,顶上是瓦片,或是因为街道重新铺设过原因,导致街道的平面比铺子里的地基高出许多。
今曰新场赶集,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很多,不输于北斗赶集曰,看穿着和面色,整体生活情况到比北斗好了一些,现在是依赖土地的时代,农业更发达,生活水平自然就更高。
李玉兰对眼前的一切都很好奇,而方大军却是在寻找卖吃的店铺,准确来说是在寻找蛋糕店,虽然县里就有,但他已经迫不及待想买给李玉兰吃。
可惜在他买烟询问时,被告知新场镇目前也没有蛋糕店。
“大军,你买两包过滤嘴的钱都可以买一斤猪肉了,好浪费的。”李玉兰不是心疼他人,而是为他心疼烟钱。
方大军笑道:“这是工作烟,金池可没说错,我啊,最会骗人了。等后面我会在水泥厂制定对我有利的规矩,比如出差的高额补助,包括吃饭、住宿、车费、烟钱、招待费、辛苦费等等,因为我以后会经常往外面跑,呵呵。”
“好哇,你真是太坏了。”李玉兰话是这么说,但眼中却羡慕无比。
他就是喜欢这种眼神,若是金池估计就会好生教育他一番了。
“呵呵,是吗?那我现在就公费请你吃喝,好封你的口。”方大军说着就招呼李玉兰往旁边饭馆走去,门口挂着个大招牌:羊肉汤。
等一进店里,李玉兰脸上就不自然了,扯着他的袖口小声道:“大军,我们换一家吧,羊肉汤好贵啊。”
村民不能私自宰杀大型家畜,但不代表没有办法开设肉食店,只是这些肉都要去食品站购买,而食品站出售的肉食不能超过国家的当地计划,现在是计划经济时代嘛。
羊肉可是奢侈品,比牛肉还要略贵,市场价是猪肉的三倍,卖到了两块钱一斤,而饭馆里羊肉汤的价格还要翻倍,卖到了四块钱一斤。
但是羊肉也贵得有道理,老品种的黑山羊,要养上一年才有四十多斤重,宰杀出来可得十五斤左右的肉,以及两斤左右的内脏,除掉的皮骨太多。
羊肉汤的价格虽然翻倍,但是汤和饭不要钱,味道也好,秋冬食用可缓身补体。
店里墙上写着:小碗四毛,大碗八毛;半斤一块九,一斤三块七;加饭五分。
四毛钱一两,多买有优惠,方大军叫喊道:“师傅,麻烦来一斤肉。”
“好嘞,满上一斤,饭可以随便吃!”店家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刚才一见那辆自行车就知道有赚头,果不其然,这小伙子张口就叫了一斤,寻常时候,也只有那些干部才舍得叫大碗,赶集的乡亲来吃个小碗就是打牙祭了。
方大军当即就拉着李玉兰入桌,他身上有两百多块钱,别说现在,就是三十年后都可以去赶集嗨皮了,这钱就是男人把妹的胆啊,呵呵。
“去年”冬至同事聚会,羊肉汤卖到了九十块钱一斤,并且还是上百斤个头的饲料羊肉,现在三块七就能买到几十斤重的纯正草料山羊肉,赚大发了。
“大军,我知道你有钱,可有钱也不能这样乱花啊,我们两个怎么吃得了一斤肉。”李玉兰小声说道。
“呵呵,放心吧,这钱我会挣回来的。”方大军没多做解释。
羊肉汤是快菜,羊肉都是事先煮好了的,客人上门,直接把肉放在锅里烫热就可以。
几分钟的功夫,店老板就端着一个大盆子上来,浓浓的汤面上撒着香菜,弥漫着一股让人食欲大动的香味,还有两个辣椒碟子,两大碗米饭,没有味精,盐是自己加。
这跟他后世吃过的羊肉汤有稍许差别,辣椒是干辣椒粉,也没有豆腐乳,更不是汤锅的样式,煮好的汤里面只有羊肉,没有其余的蔬菜。
这时他自己动手,往盆里加了些盐,试了一口味道,这汤实在太浓了,仅一口就让他饥饿的胃暖和了起来,味道也着实霸道,并且还没有羊肉特有的搔味,这钱花得值。
“玉兰,快吃吧,都已经点好了,你就别心疼钱了。”说着就动筷子夹了几片肉放进她的辣椒碟子里。
“恩,那可就不客气了。”李玉兰早就在吞咽口水了,别说羊肉,就连猪肉一个月她都吃不上一回,这还是第一次喝羊肉汤呢。
见李玉兰欢快的吃着肉扒着米饭,不时喝上几口热汤,美眸都乐成了月牙,一种满足感凭空从心底升腾出来,人活一辈子不就是吃好喝好吗,特别是看着心上人欢快的吃喝。
羊肉一入口,那种略微带嚼的劲道全出来了,好吃啊!
不用赶时间,天黑之前绝对能到县里,不能厚此薄彼,晚上再去把二姐找出来一起大吃一顿。
PS:晚上还有更新,求下推荐票!
第九十章承包土地
“怎么样,好吃吗?”方大军乐呵呵的问道,可惜北斗没有这样的羊肉汤馆子,不然就可以带父母一起去吃了。
他打算把蜂窝煤厂修建在水泥厂的旁边,这是因为烧制水泥也要用到磨成粉末的煤炭,如此就可以节约一套粉磨机设备,同时在工人的吃住等方面也可以节约成本,等于他在变相的占水泥厂的便宜。
当然,食堂还是要开设两个,两边的工人分开起来,便利的只是统一采购,统一修建方面。等厂子建成后,打算让家里和李玉兰家各承包一个食堂,干什么行业都可能唉饿,惟独厨师不会,随便漏点勺,都能让自家娃子吃饱了。
“太好吃了,就是也太贵了。”李玉兰脸上充满了纠结,她想留着慢慢吃,但那是不可能的。
“呵呵,以后你领了工资就不会觉得贵了。”
很快他就吃得差不多了,结果才发现李玉兰比他还能吃,难怪会长得比较丰满。
“师傅,找你打听个事。”方大军起身招呼道。
等店家一过来他就把烟给发上,直接问道:“那边公路旁的农田是哪个公社的。”
“公路这边是新场管,对面是大红公社管,你们不是这一片的人吧。”店老板显得很客气,这年头能骑上自行车的人家可不多啊。
“恩,我们是从北斗过来的,我们那儿正准备搞一个水泥厂,要在这边修一个仓库点,以后少不得要来照顾你的生意。”方大军示意李玉兰慢慢吃,他拉着店老板在隔壁桌说话。
其实李玉兰也已经吃饱了,可盆里还剩了好些肉,不吃完不就浪费了吗,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吃羊肉吃到撑不下了。痛并快乐的使劲吃着肉,耳朵却是竖了起来,仔细听着两人的谈话。
这时店老板喜色道:“小伙子,你是想来承包土地修仓库?”
“呵呵,是啊,我看上了对面的一片大农田,打算承包个两亩,你现在方便给我介绍一下大红公社吗。”方大军言明了目的,根本就不怕别人抢了先。
“那你咋不选公里这边呢,靠进镇子也方便些。”店老板不解的问道。
方大军只是表示无语,这地方最不方便的就是这个镇子,要致富先修路,明明外面有公路,偏生把镇子修到这山弯里面,这不是蛋疼吗。
“唉,没办法啊,我到是想修进来,但因为到时候上下货动静大,还可能是晚上,怕影响镇上乡亲们休息,所以就只能选到对面去,我看那边也没房屋,也就不怕影响了。”
“还是你们年轻人想得周全,我媳妇就是大红公社的,我那小舅子还是大队长呢,小伙子你是现在就要去大红公社吗?”店老板热情的问道。
“地方远不远,我下午还得赶去县里农业局办点事。”方大军半真半假的说道。
“也不算太远,到公社来回得一个多小时,今儿大红的罗书记有可能来赶集了,要不我让我媳妇到前面去问问,说不准就把人给找着了呢。”店老板想了想回道。
方大军自然满口应道:“成啊,那就麻烦了,您老怎么称呼?”
“大名杨中保,大伙都叫我杨师傅。”
没一会,这杨师傅就让媳妇去街道上找人去了,而方大军有意结交,几句话就熟落了起来,虽然街道他还没逛完,但是很显然,能卖羊肉的人家绝对在镇上混得比较好,各方面应该都有关系,结交个当地熟面人,总是没错的。
方大军开始天南地北的交谈了起来,也把杨中保也唬住了,觉得他是见过世面的人。
“小伙子,你是北斗的干部吧!”
“呵呵,啥干部啊,我年龄还没到,在公社瞎忙活混口饭吃。”方大军随意扯了个幌子,他这个身份还真不好介绍。
“啥?我看你都有媳妇了,咋还没到当干部的年龄呢。”店老板显得很意外。
可方大军不这么想啊,终于碰到个明白人了,但这个问题也不好深谈,李玉兰就在旁边呢,连忙给糊弄了过去。
也是运气好,店家的媳妇回来了,一同进来的还有位中年人,那穿着和气质就有干部的派头,胸口别着钢笔呢,农家人整不出这一套。
这中年人一进门就叫喊道:“杨中呆,你是说谁要承包土地啊。”
方大军一怔,怎么这名字对不上呢,但见店老板猛的站起身来,争执道:“罗三炮,我好心给你牵线搞承包,你到好,一碰面就揭我老底。”
在两人争执下,方大军到也搞清楚了状况,店老板确实是叫杨中保,但因为以前读书考试的时候把名字写成了“杨中呆”,少写了个偏旁,从此这个诨号就成了一生的污点。
而这个中年人正是大红公社的书记,名叫罗刚,因为说嘴炮厉害,得了个诨号叫罗三炮,两人是同村人,虽然这时在吵架,但关系其实很不错。
“呵呵,小伙子,到让你见笑了,我就是大红公社的书记,是你要承包土地?”终于吵完架了,罗刚问到了正事上面。
方大军散上烟,先招呼道:“杨师傅,麻烦另外上半斤羊肉,我和罗书记边吃边聊。”
脑海中有大红公社的信息,地位相当于平安公社,算是比较小的公社,罗刚的气质比起王宏文来差太多了,应该是靠资历熬出头的,就跟朱彰元一样,是本地人,如果王宏文不空降下来,朱彰元现在就是角山的书记了。
“好嘞!”店老板欢天喜地的跑去忙活了,这店里除了方大军,另外就只有两个顾客在喝小碗的汤,生意算是比较惨淡,这还是赶集曰呢。
罗刚能当上书记,绝非笨人,聪明着呢,来的路人就打听清楚了消息,知道眼前这小伙子是骑着自行车来的,两个人就点了一斤羊肉汤,有钱人啊,他这个当书记都还没舍得买自行车呢。
相比之下因为王宏文是大学生,工资比其它书记要略高十几元钱。
“小伙子,我都吃过饭了,咋还能让你破费。”罗刚心口不一的说道,他吃个毛的午饭啊。
“呵呵,都已经叫了,罗书记你就将就着再吃点吧。”方大军说着又发了次烟,然后自我介绍道:“我叫方大军,是从北斗过来的,角山和吉祥五个公社联合起来准备承办水泥厂,安排我出来打头阵,到处考察一下。我觉得前面那一片农田很不错,水泥厂打算承包下来当仓库用。”
他是很想个人承包土地,但这不合规矩,因为土地到时候并非用来种植粮食,就算是种植粮食,现在都还没有这政策,所以只能用水泥厂集体的名义,这也是因为水泥厂是县里大力支持的工业,换了其它生意也不成,比如煤炭。
“原来是这样,承包到是可以,不过你打算要多大面积,出多少钱?”罗刚并没有着急,大红公社上好的农田并不多,恰好公路旁边那一片都是好农田,要是价格便宜了,就算他答应,群众也不会同意的。
方大军想了想说道:“先要两亩地吧,你算算能种出多少粮食,我按照原价赔偿,承包的期限按现在的政策,可以承包五十年。”
这话听起来不错,不用种植白赔粮食,但这里面有套呢,因为物价会涨,现在就看罗刚能不能看明白了。
马上他就失望了,因为罗刚开口问道:“五十年,那要是以后粮食涨价了呢?”
“我看那些田都是水田,每年也就种植稻谷,那就按照当年大米的价格来算承包费,罗书记你看怎么样?”方大军还是给下套了,大米能值几个钱,左右都是白菜价。
这时候羊肉汤端上桌了,也正好给了罗刚缓冲的考虑时间,他想了片刻,觉得还真是不吃亏,两亩地不用劳作就能白得粮食,大米涨价了,承包费也接着涨。
方大军这时候又说道:“粮食是要看天的,每年的收成都不一样,我看咱们就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数量,如果那年丰收了,就算我小赚一笔,如果那年遇到了灾害,我还是按照定的数量给承包费,那就是你们赚了。今年粮食大丰收,我就按今年的收成来定,罗书记你觉得怎么样?”他又给下了个套,因为等到杂交水稻一普及,现在的收成很可能会翻倍。
罗刚一想,这个办法到是很好啊,今年已经是大丰收了,“今年一亩田可得有五百多斤谷子呢,两亩一千一百斤,你看成不?”
“成,就当我吃点亏吧,就给你算这个整数。这么说罗书记你是答应了?”方大军脸色上的表情变化并不大,不能露出马脚来,三十年后就算普通谷子卖到两元一斤,两亩地也才两千两百块钱,工薪阶层都能付得起承包费了,大赚啊!
罗刚能不答应吗,怎么算都是公社赚了,两亩农田可得节约很多劳动力呢,不用种粮食就能得到种了粮食一样的钱,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如果他不答应,其它公社又不是没有公路边上的农田。
“恩,我个人是没问题,但还得生产队投个票,大部分村民点头之后才可以。”这就跟后世不同了,这时期集体的力量显得更大,公社书记的权力被弱化了,有了集体的监督限制。
方大军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脱口道:“我还可以解决两个上工的名额,安排你们公社两个人来仓库上工,工资跟其他工人一样,具体多少要等到时候才能定,如果对工资不满意,也可以不用安排人来上工。”
强龙不压地头蛇,给出两个名额,等于拉拢了当地的势力,而且目前看来,这两个名额只有大家族的人才可能得到,那就更完美了。
罗刚觉得今儿出门是不是踩到狗屎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平白遇到这么好的事情。
“这可是好事啊,大军,我先替社员们谢谢你了,等下午回去我就让大队开会讨论,承包的事情应该不会出意外。”不得不说这时期干部的品德很好,换了后世,不从中捞点好处怎么可能会答应得这么爽快。
方大军笑道:“成啊,我手上有角山王书记打的条子,可以证明我刚才说的话不是假的,承包的事情我个人就可以做主,这样,我现在就把刚才讨论的要点写下来,您也好照着给村民们宣传下。
我跟着还要去县里办点事,估计得几天后才能回来,最晚会在国庆之前,到时候我会到你们公社,如果你们那边通过了,那你就给我打个条子,我先回去把手续办好,等国庆之后就过来正式承包,也把第一年的钱直接给你们公社,谷子是九分一斤,一千一百斤,直接算一百元的整数。”
“你是说,每年都是先给承包费?”罗刚意外了,感觉又碰到了好事。
“恩,先给,要是你们觉得吃亏,想等到年底在按照大米价算钱的话也可以。”这不过是旁支末节,一点小钱,方大军根本就没在意。
“不,不用了,我们白得了这么多便宜,哪还能斤斤计较那点毛利。”罗刚巴不得现在就收钱,眼看着就快过年了,多了一百块钱,农田所属的小队村民也就能多分点过年钱啊。
“呵呵,那就这样定吧,我现在就把刚才说的给写下来,您先吃着,我刚刚才吃了个饱,现在是真吃不下了。”方大军这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其实他可以想办法把承包价压得更低,比如多联系几个公社,然后故意搞一个竞争出来,但如果真这样搞,不说良心上过不去,以后埋了这么大一个坑,在当地的名声也不好啊。
跟着就把要点写了出来,无非就是承包的年限、面积、价格,也讲明了要承包农田的具体位置,其中下的套就是每年都按1100斤粮食来算,价格是当年大米的物价,这个物价取附近几个镇子大米价格的平均值。以及农田面积的征购粮就该生产队负担了,因为他已经赔偿了损失,另外两个上工名额也给写了进去。
而违反和约的惩罚也写得非常严重,谁违约就赔偿对方当年承包价的一万倍,这简直是大坑啊!
罗刚虽然觉得他把违约金额定得太夸张,不过也没疑义,这对公社来说还更好,他还怕方大军到时候交不出承包费呢。但是承包费可以推迟一个月交,一个月之内补齐都不算违约。
最后附上王宏文写的条子,还有方大军家的地址,以及罗刚给写的一个草订条子,这就完事了,他觉得赚了,而罗刚更是觉得赚翻了,皆大欢喜啊!
而终于对付完羊肉的李玉兰,目睹了整个交谈过程,除了佩服方大军口才很厉害之外,又觉得他太傻了,怎么能给这么高的承包费呢,在她看来,一年五十块钱就已经很多了,还有,为什么要承包五十年呢,要是万一以后不要这个仓库了呢,那不是白白给公社送钱吗?她到是觉得承包三年就已经很多了。
恩,可能是他太善良了吧,不愿意占生产队的好处,大军是个大好人呢。
第九十一章遇到难题
事情谈好,也就不在耽搁,等结了帐,便带着李玉兰告辞了,一路逛出镇子,穿过街尾从小路绕到了主公路上。
回头望了眼新场镇,感觉有些可惜,这算是一个古镇,但却被砖瓦房冲击得支离破碎,如果全是木制房屋,到可以想办法保存下来,现在就没必要了。
等李玉兰一上后座,他就忍不住问了句:“玉兰,刚才店老板说的那话你不会在意吧。”
“什么话?哦,你是说那句啊,这有什么好在意的,是店老板自己看错了。”李玉兰无所谓的说道。
呃!方大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到底是李玉兰对感情方面太过迟钝,还是没把他往“男人”方面想呢?唉,年龄是硬伤啊。
“呵呵,是啊!”无奈的摇了摇头,脚下一蹬,自行车如离箭的弦,飞驰而过。
接下来除了在黄石和龙滩稍作休息之外,其余时间都在赶路,到了最后,这双腿就跟灌了铅一样沉重,全靠一股子欲念支撑体力。
好在今儿是个阴天,不热也不冷,正适合自行车出游,总算让他在晕倒前杀到了县里。
中途李玉兰不是没提议他歇会,甚至想替代他骑自行车,可惜自行车虽然好学,但初学者要搭乘一个人就比较难了,方大军就放弃了这个不够爷们的提议,咬牙坚持。
“呼,我们下来走吧,时间还早,一起逛逛。”不停不行啊,屁股蛋生疼,骑不动了。
“好啊,看你把累得,等会你可要教我骑自行车,到时候好换着来骑。”李玉兰很不好意思,她坐在后面虽然看不见大军的脸,但那沉重的呼吸,还有背上的汗水,以及越来越慢的速度,都显露着他快不行了。
看着李玉兰的神情,他就懂了,可谓相当郁闷,不是他体力不够好,而是这身体以前没骑过自行车,第一次就骑这么远的距离,肯定会受不了。
“恩,今天晚上我们就住县里了,明天再去井县。”
“好啊,都听你的。”
方大军只能感叹李玉兰这姓格当真不错,听话是种美德,呵呵。
“大军,快看,那边的楼好高啊。”李玉兰惊讶的指着前方。
“那是邮电大厦。”这时代的邮电局管得很宽,后世改成了邮政局,差了个字,权利就弱爆了。
“你说那栋楼有多高?”
“估计也就七八层吧。”方大军擦了额头回道。
“哇,那住在顶楼是不是比在山上还高呢。”李玉兰好奇的问道,不怪她显得幼稚,因为她之前都没来过县里。
方大军笑道:“呵呵,等水泥厂办起来,咱们自己就可以修七八层楼高的房子。”
“真的吗?”李玉兰双眼放光。
“当然是真的,到时候你搬来和我做邻居吧!”方大军暗示姓的说道。
李玉兰猛点着头,心理却在想,大军肯定是喜欢三妹,不然为什么对她这么好呢?刚开始在路上还没什么,处在农田土地环绕的环境,让她感觉还在“家”的气氛中,但现在一进县城,面对陌生宽广的街道,她才开始紧张起来,忽然间发现大军对她真的很好,感觉她才是妹妹一样,在被哥哥照顾。
两人心理所想的根本就对不上,偏偏聊得还很愉快,一路穿过街道,李玉兰不时对新奇的事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