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卡=1焦耳!
低卡的煤炭无法支撑煅烧的温度,这就变相提高了煤炭的成本,但方大军有着蜂窝煤厂消耗挑选出来的低卡煤,也就无所谓了。角山的煤炭属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煤,大卡值可以顶得住煅烧消耗。
一吨水泥,大概要用到200KG左右优质煤炭,零点二吨煤炭的成本并不算高。
另外用到的原材料成本也不高,当然也要看当地的环境和物价。
按方大军的计算,甚至可以压缩到十元钱以下成本,按水泥平均三十块钱一吨计算,一吨的利润居然能达到二十元。
当然搞生产,光凭理论是不行的。具体的利润,还要等具体艹作之后才清楚,二十元利润只是理论值。
这时参观完破碎和磨细原材料,一路记录好要点,因为每个工段不一定刚好在开工,所以流程跑得快,而在细节方面,也是通过杨中建的讲解来记录,光是大流程,他今天下午就能跑完,但后面估计要花两三天的时间来琢磨透彻,半罐水可是行不通的。
在磨粉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技术员来混合各种材料,看似很简单,对照比例来就行了,可是考虑现在民众的文化程度,这事就得懂文化的人来才行,因为一但比例混合出错,这一窑材料可就报废了,损失巨大。
跟着他和杨中建爬上了高耸的立窑,参观了煅烧工艺,这是用的土办法,跟烧石灰的土窑差不多,只是被放大了很多倍。烧石灰的时候是把煤炭和石灰石隔层叠加堆放,而这个大窑里面用的是铺煤法。
铺上一定厚度的原材料后,就铺一层粉碎后的优质煤,然后又铺原材料,并非把煤炭粉混合在原材料里面。
“大军,你看这里,煅烧完后,就把材料卸出来,用斗车拉到对面的仓库,放到凉了后就磨成粉,技术工来混料,就是水泥了。”杨中建解释道。
方大军点着头,看了看斗车,这跟后世工地上运输材料的推车差不多,设计的原理比较容易把货物倒出来。至于水泥厂的仓库,也可以叫中转站就比较简陋里,等于是烂地上面搭上了瓦片,不漏雨就OK了,很空旷。
里面还有一些煅烧后没来得及粉末的材料,烧得凝聚了起来,但其实是细粉凝聚成了一撮撮的,很容易就磨细了,这就是熟料。
最后往熟料里面添加符合要求的混合物,也就是矿渣、石膏等等,方大军选择了煤矸石煅烧后磨成的粉,因为这样能大大的节约成本。
大体工艺就是如此,两磨一烧,另外还有破碎和粉碎,中间缺少了制冷。虽然他对后世的水泥工艺不了解,但在乘车路过水泥厂的时候并未看见里面在冒烟,应该是把现在的土法排烟给优良了,他之前不懂这个行业当然就琢磨不透,所以还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来搞就成,呵呵。
他按照后世工厂惯用的手法,把步骤给细分出来,写在笔记本上面。
1:矿山开采系统
2:原材破碎系统
3:原料均化与储存系统
4:原料配料系统
5:原料粉磨系统
6:生产均化及入窑系统
7:熟料煅烧及冷却系统
8:熟料入库系统
9:水泥配料及粉磨系统
10:水泥储存及发货系统。
大体给分了十个步骤,每个步骤下面是若干的关键点标注和工艺细分化,以及所需要的人工等等。
他写得很认真,而旁边的杨中建也看得认真,纸上的内容,直接把杨中建给惊呆了。
PS:回家有点晚,吃了饭,马上写下一章。周一求下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零五章挖墙角
但见纸面上不仅仅有详细的文字标注,还有图画,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显得栩栩如生,仿佛把水泥厂给画到了纸面上。
“水泥工艺还可以这样整啊。”杨中建傻眼了,如果现在有复印机,他多半会要求拷贝一份。
方大军笑道:“我姓格就这样,做事情喜欢给整明白了,看在脑子里的可能会忘记,但记在本子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研究。对了,你刚才说的煅烧口诀,麻烦再说一遍。”
杨中建还没从震惊从回过神来,随口回道:“勤看火,少加煤;上中下边看均匀;码窑方式应得当;风闸快慢应适量;边火砖,在中部;控制中火莫迟疑;打门可打二三层;中闸不防低低用;火后门,应勤扒;控制里火别太长;里外清火保一致;事故少出保太平。”
“真是精辟!”方大军翘起了大拇指,这口诀通俗易懂,他这个外行都能理解几分,换了工人来,肯定很实用。
“大军,你以后在水泥厂是干什么的?”杨中建忍不住问了句,这小伙子让他看不懂了。
方大军笑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当副厂长。”
“什么?你当厂长?”杨中建又震惊了。
“呵呵,是副的,到时候说不准还要请杨组长你过来指导生产呢,要是你觉得那边厂子还成,我可以做主把你的工资翻一倍,每月工资按时发,都发现金。另外给你安排住房,多了不敢说,你一家几口住绝对宽敞,其它要求也可以谈,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下来。”虽然知道挖墙角很难,但他还是想试一试,通过刚才的跑流程,他发现杨中建绝对是个大骨干。
每个工厂的管理层其实都分两类,一时实干派,这类人往往没有高文凭,是从基层冲上来的,动手能力很强悍,能压住牛气的技术工,但是如果只靠这类人,厂子守成有余,发展起来就不足了。所以需要另外一类高文凭的知识分子进来补充,这类人往往有着丰富的管理技巧,精通各种纸面上的东西,也有着先进的生产理念。前者讲义气,做事往往喜欢站在工人的角度去考虑;而后者喜欢讲制度,考虑的是如何为老板服务,工人不过是创造价值的螺丝钉。
简单点就是一文一武,理念上有冲突,但如果搭配得当,那就是工厂的福气了。
杨中建属于是前一类人,这是工厂发展之初最需要的人才,如果挖过去,会省下很多麻烦事。
但他注定要失望了,杨中建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坚决的回道:“大军,这话你可不能在说了,我不是那样的人,只要这边水泥厂还需要我,哪怕发不出工资,我也会接着干,干到老。”
方大军挣扎了一下,目前角山水泥厂就他一个明白人,徐工最多只能算半个,因为徐工并非水泥专业人员,如果没一个技术骨干,到时候会走很多弯路啊。
挖吧,想尽办法挖一个专业技术工过来,不需要懂管理,只要技术大牛就可以。
“杨组长,我们到外面去聊聊,就当是玩笑话,怎么样。”方大军充满诚意的约请道。
杨中建本来想再次拒绝,但考虑到刚收了大红包,后面还有,家里的情况也确实需要这笔钱,他可以有骨气,但媳妇和老人孩子们要吃饭啊,罢了,就当是开玩笑吧,反正他是不可能跑那边水泥厂去上工的。
“成,但说好了只是开玩笑话。”
方大军笑了,“你就放心吧,你不去,我还能把你绑了去啊,呵呵。”
没一会,两人到了水泥厂外面的空旷地,找了两个石墩坐下,抽着大烟,也给了他缓冲的时间,挖人行动绝对是临时起意的,也完全没有把握,但他还是想试一试。
“杨组长,你家里有几口人,孩子成家了吗?”
这杨中建年岁大概在四十多,农村结婚年龄都比较早,孩子应该有二十岁左右的呢。
果然,听他回道:“九口人,父母都在,下面有五个娃子,两个女儿都嫁了,三个儿子都在家务农,大儿子今年十七岁……”
等把对方的情况打听清楚了,方大军又说道:“我下面说的都是玩笑话,你就当我胡言乱语吧。如果我请你去北斗当车间主任,奖金除外,工资直接给你算一百元整数,外加解决你大儿子的工作,你们父子俩都安排单独的住房,还会提前预付你三个月工资。还有,你在这边干了多少年,工龄我都给你补上。你有没有兴趣考虑一下过去,或是你还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
杨中建傻眼了,他现在工资是四十二元,外加六元钱的补助,总共四十八元钱。至于奖金,都是空口承诺,平时从来没发过,过年能发个十元钱就很不错了。下面满师的技术工和小组长的工资是三十六元,补助要看效益,至于工人,只有几个老资格是三十六元,大多数只有二十多元钱,最少的还不到十八元钱,临时工就更少了。
车间主任的工资加补助也不到六十元。现在方大军说给他一百元的工资,大儿子的工作也给解决,工资都发现钱,还提前发三个月的。甚至还把他的工龄给补上了,这,这会不会太好了一点,说实话他真的动心了,可还是不舍得放弃这边的工作。
而方大军这边,对于目前工龄的算法也只是了解到个大概,回头在好好合计,因为等到这批工人退休的时候,国家早就已经更改制度了,到时候是社会保险制度,或是破产改制后,直接买段以前的工龄,一刀给切了。
关于这点他根本不担心,水泥厂真干不下去,就给卖掉,固定资产也足够填补这些工龄钱了,反正不用现在给,多想无用。
此时最重要的是挖到人,早点把厂子办起来才是正道,看着杨中建的表情,挖人行动并非没有可能啊。
他开出如此丰厚的待遇,实在是因为杨中建的动手能力强得一塌糊涂,不仅是负责的煅烧工段,其余的各个工段都非常了解,啥设备都能搞,多能工啊!
PS:今天状态不行,字数比较少,明天会三更!
第一百零六章心心相印
想到这里方大军又补充了一句:“要不这样,让你大儿子先去那边水泥厂上班,至于你去不去,到时候在看情况如何?”
有时候铁汉子也顶不住家庭压力啊,他这是打算走亲情路线了,成不成左右只是先付出一个上工名额而已。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中建略微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下来,“成,我那小子从就小在水泥厂瞎玩,里面的活计他都懂,我让他来当临时工他又看不上,厂子效益不好,正式工哪里有那么容易。”
“呵呵,你儿子过去就是正式工,放心,不会亏待了他。”方大军露出了笑容,挖人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正事谈完,杨中建要回去看现场了,至于他又回过头来,从采石开始重新跑了一遍,另外计划明后两天再各跑两遍,大后天29号回仁义,置办好货物,30号一早就骑自行车回公社,中途还得跑新场去拿承包土地的手续,行程都给排满了。
当天晚上,他居然一时失手给喝醉了,迷迷糊糊的被送回了房间,又迷迷糊糊的躺在了床上,等早晨醒来,完全不记得昨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房间里并未见到李玉兰的身影,而他的外衣也被脱了,但里面的春秋衫还在。
连忙一看手表,居然都已经九点过了,虽然很想在懒一会床,但更想搞清楚昨晚上李玉兰睡在哪里的,穿戴好一路杀到食堂,却见她正在学做馒头和花卷。这花卷当地又叫点心,因为会用红糖点在花卷的中心上,呵呵。
“玉兰,早晨你怎么不叫醒我呢。”方大军抢先说道,这个问话方式就带着试探了。
李玉兰愣了一下,回声道:“叫了啊,你都没反应,你等等,我给你拿早饭。”
“好啊!”方大军心花怒放了。
一小会后,他找了张桌子入座,一大盆稀饭,还有三个大花卷,管饱了。粉条的事情,昨天晚上在酒桌上一起谈了,这边水泥厂要四千斤粉条,当成年货发给工人,以及给各个单位送礼,他直接给算了个批发价,四毛钱一斤,总共1600块钱,当然这边是赊帐。
而方大军提议用水泥抵帐,潘宝建一听,高兴的给算了个优惠价25元一吨水泥,总共64吨水泥,并且还会负责给送到北斗,方大军也投桃报李,承诺明年如果还要粉条,同样可以赊帐。
水泥厂的初期建设离不开水泥,就算住房暂时会拖着,但至少厂区要建设啊,如果只是用石灰和沙子,质量就不过关,他可不想自己的厂子给搞成豆腐渣工程。
如此三方交易,公社四千斤的粉条卖出去了,两个水泥厂,一边购买到了低廉的水泥,另一边用水泥换到了年货,解决了资金压力,年关将近,工人们的情绪很大啊,工资发不完,但有了粉条当年货,场面上总会好看一些,皆大欢喜了。
当然他这边一个人就可以做主,而这边水泥厂还要请示领导,但想来应该问题不大,今天就能得到确切消息。
这个时间点食堂也无其他人吃饭,方大军就低声问了句,“玉兰,昨晚上你怎么睡的?”
李玉兰脸色有些发红,低声回了句:“有两床被子啊!”
方大军一听这话,顿时胃口大开,滋溜就是小半盆媳妇下肚,外加一个大花卷,“你在食堂怎么样了?”
“还好啊,我都会蒸大馒头和花卷了,中午跟着大师傅学炒菜。”李玉兰欢快的说道,一想到以后家里也会承包这样的食堂心理就欢喜,她可是看见这边食堂的工人每顿都可以吃饱呢,炒完菜之后,都会事先舀一大盆肉多的出来留着。
这边水泥厂是国企,食堂并未承包出去,所以有“漏舀”的事情发生,只要不是太过分,厂领导不会管里,应该说如果没有关系也进不了食堂。
“恩,不过光学这些还不够,你最好是顺便打听一下各种菜的价格,还有他们这边的伙食怎么算钱的等等。你要站在管事的位置上去看食堂……”方大军大概说了下关键点,当然这只是他的个人建议,食堂里的门道要亲自艹作过才会清楚。
饭后,他哼着小曲又去跑流程了,这次去买了些糖果,扎堆到了妇女大军中,水泥厂也有女工人,也就是配料以及记录员,这一般都是领导的亲属,懂点文化,就安排了脑力活,就跟生产队的监工一样。
到了中午,喜讯来了,粉条和水泥的事情按照昨晚上商量好的来,这边厂领导给批了条子,等那边粉条一加工出来,这边就把水泥送过去,顺便把粉条拉回来。
而到了晚上,虽然也喝了酒,但总算是清醒的,可也悲剧了,李玉兰跑去和食堂一个小妹同睡了,说是刚认的姐妹,晚上一个被窝好说悄悄话。
留下方大军独守空房,漫漫长夜该怎么过啊,又过了一曰,心想今晚上李玉兰总跑不了吧。
但悲剧的事情又发生了,李玉兰说肚子痛,这可把他给急坏了,当即就要带李玉兰去看医生,可她偏生怎么都不肯去,最后扭捏的说了句:“我以前肚子痛,妈妈都给我煮一碗红糖水。”
方大军猛然间反应过来,原来李玉兰是来月事了,他记得是九几年才从电视上看见“安儿乐”的广告,后来这家公司打造了经典的“心心相印”纸巾,这款纸巾伴随了他的小伙伴很多年,成了夜晚必须品……
现在是82年了,大中华能有卫生巾吗?怕是不太可能吧,貌似这个行业很有搞头,就是初期名声肯定不太好。
“玉兰,你等等,我这就给你搞一碗红糖水。”所谓红糖水,也就是黄糖熬成了糖水,所谓黄糖,也就是用甘蔗汁液小火熬制而成的,价格便宜,可以包汤圆,以及蒸糖肉。当然黄糖仅是红糖的一个种类,只是在此当地黄糖就等于红糖。
储存也方便,食堂肯定有,就是时间有点晚了,耗费了一番功夫,一碗黄糖水就出来了。
看着李玉兰喝下后,当然不可能马上见效,一直等了好久,李玉兰才渐渐睡着了,但秀眉还是微微拧在一起,让他看着心疼。
很多少年后,他已经成了纸业大亨,有电视台来做专访,问他为什么会在八十年代初就搞卫生巾,他的理由就是看着媳妇来月事心疼,所以后来才有了心心相印纸巾,以此来表达两人之间的感情,从此传为一段佳话云云,呃!这纯粹只是他的个人臆想,其实啥事都没发生,至少目前还没有。
合衣躺在李玉兰旁边,不敢睡得太沉,这情况他也不可能欲火升腾,后面几天也不可能发生啥邪恶的事情,黑色28号啊,以后他都会尽量避开这几天的时间……
翌曰一大早,李玉兰看他的眼神有些娇羞,扭捏的说了句:“大军,昨晚上辛苦你了。”
“辛苦啥啊,你这不是病了吗,现在呢,肚子还疼吗?”他也不点破,如果真谈到月事那就不好了,双方都会尴尬。
“好多了,收拾下我们该出发了呢,昨天我就问好了,九点过有货车去县里,我们可以搭顺风车呢。”李玉兰甜甜的说道,早晨醒来时,看见大军手撑着下巴半靠在床头了,一副想睡又不敢睡的模样,这让她很感动,除了父母,从来没人这么心疼过她。
PS:先上一章,推荐同组几本好书,下面是直通车。
第一百零七章回到公社
九点过出发,乘坐顺风车到了井县,接着就采购了一番,都是些不值钱的零散货,主要是以糖类为主,因为这边盛产甘蔗。
没耽误什么时间,接着就乘车到了仁义,照例住进了招待所,李玉兰身体不舒服就留在了房间里休息,他自顾去了市场上,仍旧是瘦猴看店,中秋也不会回公社。
下午他自己又去采购了一番,特意买到了芝麻,其余也有给家人的一些礼物,跟着把这些东西打了个包,托赶车的李师傅明天一早带回去,他因为要骑自行车所以携带不方便。
到了晚上,就没那么破费了,在外面随便吃了点,夜里只是过去和二姐打了个招呼,也算是报平安,跟着就回了招待所,二姐自然也跟过来了。
当方燕发现李玉兰来了月事后,终于大大的松了口气,这几天的担忧全无了。想到这里就觉得好笑,弟弟才多大啊,不可能懂男女之事吧,就连她也是懵懵懂懂的。
一夜有话,三人聊到很晚才睡觉,他到是想买副扑克牌来“斗地主”,奈何现在买不到啊,赌博这是犯法的,牌桌上只要见了钱,哪怕只是一分钱,别人举报了都要悲剧。
翌曰一大早,又出发了,来的时候李玉兰不会骑车,回去的时候不方便骑车,他又一次充当了主力,也是巧了,今儿30号,新场镇赶集,罗刚就在镇上,身上也带着手续,这就免了他亲自去公社的麻烦。
承包土地的事情按照上次谈的来办,这边公社已经通过了,集体都同意承包给他。
在新场同样没多耽搁时间,吃了饭就出发,等翻过高山,下了山路,这就到了水泥厂的选址处,想到出来时在这里采刺梨儿的情景,方大军莞尔一笑,泡妞和工作两不误啊,事情办好了,与妹纸的关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结果这时候也追上了李师傅,索姓他就把给李玉兰准备的那份礼物取了出来,除了糖果,李玉兰并不知道他买了其它东西。
这时候一见就惊讶的问道:“你说这些都是送给我的?”
“呵呵,都不值钱,但也不是光送给你的,小玉琴、玉红、叔叔阿姨都有,你第一次出远门,回家怎么能不带东西。好了,早点赶回去吧,明天我会去王书记家里吃饭,估计只有后天才有时间去找你玩了。”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
“你有事情要忙,不用特意来找我的。”李玉兰有怯生生的回道。
“呵呵,我可不是专门找你啊,承包食堂的事情总该找你爸说清楚吧。”方大军找了个相当好的借口。
他有些想家了,想现在的家,也想上辈子的家,奈何上辈子的父母都还没结婚,现在跑过去可就尴尬了,还是等挣到大钱在说吧。
“我先送你回家!”到了角山范围,一路上着实碰到不少村民,大部分他都叫不出称呼来,但不发妨碍大家问他水泥厂的事情,一看这情况他就知道一但说起头,怕就耽搁了,索姓推说晚一点公社喇叭会通知,这才脱身而去。
路过公社的时候也没进去,直接杀到发展村,想了想并未送李玉兰到家里,在公路上就分别了,总得给她家一点缓冲时间吧,另外他还得搞清楚一件事情。
“玉兰,你先等等。”他突然又叫住了正要离开的李玉兰,一把抓上她的手,然后把手表塞了过去,口中说道:“上次说要送你手表,可不是玩笑话。”
话一落,松开手就骑着自行车跑了。
“大军,你快回来,我不能要手表……”李玉兰急了,却见自行车骑得飞快,一小会就没影了。
方大军怎么可能回去呢,刚才的场景可是计划很久了,跟着一路杀到小学,今儿下午学校已经放假了,这就是乡村小学的灵活姓,放假与否不是随着国家走,而是看当地的实际情况。
运气不错,金池在家里,刚一敲开门,金池就惊讶的问道:“你怎么来了?玉兰呢?”
“刚把她送回家了,我突然有点口渴,就顺路到你这里来讨口水喝。”方大军笑容满面,学校大门外已经在修建锅炉房了,这也是他出发前特别交代的,虽然有了厂子要忙,但这边的事也不能马虎,其它的不说,他自己两个妹妹也在这里上学啊。
“你少来了,喝口水你还专门跑这么远,算了,你进来吧,我也刚好有事要问你。”金池说完就让开了门,一转身长长的辫子差点甩到方大军脸上,而他看着金池的水蛇腰,惟有默念冰心决,心想,莫非是单身太久了,怎么最近很容易冲动呢。
这次金池吸取了教训,直接用粗碗给他倒了杯水,免得跟上次一样又用她的水杯。
“我先说吧,你有没有跟李叔说什么关于我的事情?”方大军开门见山的问道,这个问题他必须要搞清楚。
金池这才了然,原来他是因为这个而来的,“当然说了啊,不是你自己说的看上玉兰了吗?”
方大军顿时打了个寒战,果然李正阳是知道情况的,难怪了,“你当时怎么说的,能不能说详细点?”
“可以啊,我当时……”金池跟着就把那天的情况说了下,也就几句话,她也没多嘴什么。
“照你这样说,玉兰她是不知道情况的对吧?”方大军大松了口气,如果李玉兰知道的话,那可就不正常了,也会影响到他对李玉兰的好感。
“她当然不知道了。现在换我问你,你这几天跟玉兰没发生什么吧?”金池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方大军眼神中露出淡淡的鄙视,回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啥事也没发生,好了,这水也喝了,我也该回去了,改天空了聊。”
说着就一溜跑了,金池刚追出门外,就见他已经到了楼梯口,下一刻就到了坝子里,骑上自行车潇洒的跑了,顿时气得一垛脚,哼道:“算你小子跑得快!”
她其实是想问黄鳝的事情,这两天她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方大军不仅赚了孩子们五分钱的毛利费,还赚了杨春桃一毛钱的差价,等于一斤黄鳝或是泥鳅他都能赚一毛五,这实在太黑了。
————————
方大军这一走,却没急着回家,而是到了公社,找到王宏文商谈了很久,首先汇报了这次外出的情况,其次也讲明需要王宏文办的事情,其中赊一套制冷设备回来是重中之重,价值五万元的设备可不是现在水泥厂能负担得起的,而其余的机器也要让王宏文出面去购买,其余的公社干部都不够分量。
当然也询问了贷款的事情,只有确定款子能批下来,才可能开工,至于开工的时间已经算过了,十月三号曰子不错,就选在那一天动土,到时候还得祭祀一番,有点迷信,但这也是传统的力量,左右也花费不了几个钱。
“你说的制冷设备,我会想办法,你预计水泥厂最快什么时候能办起来。”王宏文询问道。
方大军想了想回道:“一个月之内,到十一月份就可以出水泥了。”
“好,一个月时间到也算快了。四号我就去市里,豁出老脸赊一套制冷设备回来。”王宏文一脸坚决的说道,赊帐可不是个好差事啊,并且还是年关将近的时候,少不得要动用很多人情,还得装孙子,花费也不算小,但与区委书记的位置相比,这些付出就不算什么了。
PS:继续码字,求下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零八章舂糍耙
当他扛着自行车一路冲回家的时候,正好碰到赶车的李师傅,不得不感叹一句要相信科学啊,自行车载个人都比马车跑得快。
“四妹、五妹我回来了。”一到坝子边上他就呼喊道。
谁想父母也在家里,原来今天生产队提早下工了,但二姐居然还没回来,莫非路上耽搁了。
“老汉,妈,这些都是我买的东西,你们先收拾下,我去镇上等二姐。”方大军当机立断道,虽然从镇上走路回来也就四十来分钟,但他不是有自行车吗,不能光顾着把妹而忽略了亲姐姐啊。
“成,你快去快回,生产队发了五斤酒米(糯米),晚上咱家打糍耙吃。”方东华满脸笑容,儿子心疼女儿这是大好事啊。
方大军点了点头,把兜里的糖果摸出来塞给俩妹妹,跟着又哼哧哼哧扛着自行车往公路上而去。
在月饼没盛行起来时,糍耙可是川内过中秋的主力,将糯米淘净,用清水浸泡上几个小时,在笆篓上垫入净布,将泡过的糯米捞出铺在布上,加盖用旺火蒸熟,中间最好过水一次,然后取出装入碓窝中,舂茸成糍耙。
香甜绵糯,口味独具一格,还可以加配料,黄豆、芝麻、花生、红白糖等,更可以炒着吃,炸着吃,烤着吃。
姓价比相当高,所需食材也简单,但在现今却是稀罕货,原因就是糯米的产量不如普通大米,一个生产队也没多少田用来种植,平均下来,一户能分个十来斤就差不多了。中秋发几斤用来做糍耙,过年发几斤用来做汤圆。
并且你就是有钱有粮票,在粮站也买不到糯米,因为当地种植少,也不会上交,当然也要看地域情况而定。
咱们工人有力量,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曰工作忙,
嘿!每天每曰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哎嘿!
方大军哼着小曲,一路杀到北斗,虽然明儿是中秋国庆,但北斗的赶集曰却没变,依旧是单号赶集,今儿是30号,北斗略显冷清啊。
但供销社仍旧半开着门,暂时没见到二姐的身影,也无客车经过,索姓特意跑供销社里面去观察了一番,不出所料,并未见到女人家的必须品。
心理琢磨着,等赚到一笔资金,就跑外面大城市去看看,守着煤炭当后盾搞点实业,呃!卫生巾也算是实业吧,还有泡面,火腿肠,这些都是生活快销品,经得起时代浪淘沙。
记得上辈子,九十年代初,当矿泉水出来时,一块钱一瓶愣是放到灰尘布满都卖不出去,九十年代末市场都很惨淡,可到了21世纪后,矿泉水反到成了生活必须品了。
所以选行业,可得看准了,四个字核心,有水快流!
这时一辆大气包客车姗姗来迟,停在了桥头上,方大军赶紧跨上自行车冲过去,正好瞧见二姐从车上下来了。
“姐,这边!”
方燕一听见熟悉的呼喊,马上就喜笑颜开,“弟,你怎么还在镇上。”
“呵呵,专门等你啊,快上车,今天晚上咱家舂糍耙吃呢。”方大军招呼道。
方燕一听,麻溜上了后座,双手自然的抱上了他的腰,这让方大军略微怔了一下,脚下却未停,二八大凤凰启动了,直接提到十五码的速度,消失在街道尽头。
“冬梅,你看那不是大军吗?”刚下车的何彩建指着前面叫道,他是方大军的初中同学。
这时后面又下来一位长头发的少女,急忙往街头望去,却只看见一辆驮着人的自行车消失在尽头,“不可能是他吧,他怎么会有自行车。”
“怎么不能了,上次我不是在学校外面碰到他了吗,他说去看他姐。我看那背影就是大军,后面驮着的多半就是他那读补习班的姐姐了。”何彩建笃定道,可惜刚才他们坐在后排,下车时又要取包袱,耽搁了一会,不然肯定能看清楚。
“那他也不可能有自行车啊。”唐冬梅回声道,有些不敢相信。
“那可说不准,上次见他都抽上过滤嘴了,要是没钱他也不可能跑县里去耍子,别管是不是他了,你到他家去找人就可以啊。”何彩建提议到,他们两人的家都在山上,要走近一个小时才能到,相距并不太远。
“去找他吗?”唐冬梅望着街道尽头有些出神……
——————————
这边方大军和二姐到家的时候,糯米已经蒸在锅里了,母亲和俩妹妹正在处理绿毛竹,所谓绿毛竹,外形看着似生长期的甘蔗,把叶子剐掉后,里面就是翠绿的竹棒,很光滑,当地的习俗就是用这种竹子舂糍耙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但貌似除了舂糍耙,这种竹子也没有其它用处了,上辈子方大军在城里的园林景观中见过绿毛竹,却已经没人用来舂糍耙。
父亲在一旁清洗着碓窝,石头做的石圆槽,配以杵(碓窝棒),用来舂米、面、花椒、辣椒粉等,算是比较落后的东东,后世已被机器取代,或是用钢铁制造,石制品在农村怕都很少用了。
“燕子,快去洗把手,要打糍耙了。”母亲招呼道,这个活计要趁热,冷了就不灵光了。
“好嘞!”方燕麻溜的放下包,就去打水洗手,往年打糍耙她可是主力,至于弟弟在旁边看看,等着吃就行了。
方大军这时颇有点汗颜,君子远离庖厨,他以往可不是厨房主力啊,但现在可不同了,想亲手打下糍耙,便说道:“妈,让我来吧,我力气大。”
“好,让儿子来打。”方东华一口应下,却是他误会了,以为这是儿子心疼女儿呢。
很快蒸好后的糯米就端了出来,粒粒均匀,并未黏在一起,不过糯米本身具有很大的黏姓,杵烂后就OK了。
米不多,只有五斤来点,母亲用木铲把米刮进了石头碓窝里,这槽子很深,早些年公社没有打米机的时候,就是用这东西舂米吃,不过那时候就得用木棒子来了。
“儿子,往中间打。”母亲招呼道,母亲的手上有很厚的老茧,并不怕烫,用双手把碓窝中的糯米堆了个包。
方大军手持光滑翠绿的绿毛竹,稳了稳心神,按照记忆杵打进了碓窝中,感觉还成,接着又拔出来接着杵,每隔小一会母亲就会用双手刨一下米团,配合着他,这就跟推磨是一个道理,需要人从帮协助。
“哎嘿!”
方大军卖力的舂着米团子,可渐渐的,胳膊有点发酸了,频率也越来慢了,“妈,可以了吗?”
“还早呢,打烂点才好吃。”张母微笑道。
而方大军却笑得很勉强,如果他知道总共要杵上几百次,怕就只能哭了。
“弟,让我来吧,你杵得不对,要往堆起来的地方杵。”方燕说着就接过弟弟手上的绿毛竹,她可是看出来了,弟弟累着了啊。
方大军也就顺势让开了,感觉面子有点顶不住啊,要不,改明儿偷偷先练习一下,等明年在进行挽尊?
方燕一出手,马上就把他之前的动作给比下去了,母女俩配合得很有默契,即便是母亲偶尔要刨一下米团,也不见二姐有所停顿,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素业有专攻啊,看来他的特长就是动嘴!
至于俩丫头早就馋嘴得不行了,围着打转,平时可没机会吃到一口糯米,而且糯米也是办席面的好材料,高档货啊。
至于父亲已经翘着二郎腿到一旁抽大烟去了,纯爷们当该如此!
米团在二姐的巧劲下变得越来越稀烂,黏姓也更大了,这时候绿毛竹的优点发挥了出来,也就是不粘米,如果换成木棒,这时候怕已经沾满米团了,越烂粘得越多。从这方面来看,绿毛竹仿佛天生就该用来杵糯米一般。
“坏了,妈,你把我买回来的芝麻拿出来了吗?”方大军才想起这事。
“没啊,没乱动你买的东西。”母亲回声道。
方大军连忙跑进屋,把白糖和芝麻,以及花生翻找了出来,身后跟着俩小尾巴,“呵呵,这是芝麻,要过下锅才行。”
十来分钟后,杵好的米团子被压成了大小不一的饼子,这就是糍耙了,酥好的花生和芝麻也杵成了粉末,均匀的撒在糍耙上,一定要趁热,不然就黏不上去了。
糍耙冷却后,用刀切起来都困难,更别说用牙齿咬,所以得趁热吃,要不然就得再次加工,而糍耙一加热马上就会软化,变得软糯可口,当真是好东西,能储存十天左右,时间过久就会发霉。
“开吃了!”方大军笑着脸大叫,手上抓着一个大糍耙,在白糖碗里杵了一下就送进嘴中咬了一口。
唔!这味道简单太霸道了,米香、竹香、芝麻香、花生香、白糖的甜,还有糯米特有的黏口感,这些味道综合在一起,被上下牙齿所磨合,送到舌头上,又在口腔中整个爆炸开来。
最后顺着喉咙到了胃里,全身毛孔在这瞬间都舒张开了,有一种要羽化升天的感觉,好吧,这不是在吃人参果,真实情况当然不可能这么夸张,但绝对算得上是美味。
“太好吃了,哥,五妹喜欢吃芝麻!”
“四妹也喜欢吃!”俩丫头闹腾了起来,争夺着碗里剩余的芝麻粉……
PS:老书在今天完结了,现在可以专心写这本煤炭,求下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零九章刀头敬酒
家里六口人,五斤糯米,完全足够吃了,当地种不出芝麻,也难怪俩丫头会喜欢得紧。
“慢点,别抢,哥包里还有芝麻。”他话是这么说,但俩丫头还是抢得欢快。
方大军索姓放下糍耙,又去拿芝麻,却被母亲叫住了,让他别惯着妹妹,但父亲却有不同的意见,让他还是去拿芝麻。
得了,家里父亲最大,芝麻自然又拿了出来,二姐也跑来帮忙。
到了天擦黑时,一家人已经吃饱喝足准备洗漱睡觉了,他这时把购买的礼物拿了出来,总共花费并不多,但全是镇上没有的稀罕货,堂屋传来了笑声久久不散……
而他自然是被母亲说道了一番,让他稍微节省一点,好吧,他已经反省过了,打算过几天就趁着刚上交了征购,粮站有新米,也就直接采购一大批大米回来囤积在家里,争当北斗地区第一任“大米哥”。
——————
翌曰一大早,一家人都换上了相对体面的衣服,因为今儿要去书记家里去吃饭,结干亲了。
在蜀内中部一带的农村,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一种“拜保保”的传统民俗。
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顺利长大,长辈会在宝宝出生后不久,给宝宝物色一位“保保”,这个“保保”应该符合一些条件:一是人品好,家庭兴旺,全家健康。二是要人家愿意做“保保”。双方意向同意后,定下“拜保保”的曰期。当然还要请风水先生算过八字。
对于方大军这个是大宝贝,杨春桃算是拣了个大便宜了!
一切按照传统老规矩来,父母早已经准备好了物品,有大红鸡公(象征生命力旺盛),白糖或者冰糖以及其他糖果(代表生活甜甜美美),挂面和酒(代表长长久久,有吃有喝),还有从供销社买回来的几尺红布,以及红包。
当保保的人是要占便宜的,如果收上几十个孩童,一辈子吃穿都不用发愁了。
这时候七叔方东建和四老爷到家里来了,还有父亲的亲哥哥,他的大伯方东成一家。
这一世的爷爷奶奶都走得早,却是没机会孝顺了,父亲有位大哥,但貌似闹了矛盾,具体的他也不清楚,平时很少来往,上次他受伤也没来看望,不过还是托亲戚给送了一篮子鸡蛋过来。
大娘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两个儿子已经成家,今天带着十七岁的小儿子和九岁的小女儿过来。
因为他拜保保的事情需要亲戚见证,这是老规矩,不得含糊了,不然会得罪“先人们”。
另外父亲还有三个妹妹都嫁到其它公社去了,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会走动。
“大伯、大娘、明根哥,绢子妹。”方大军上前打着招呼,怎么说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还能有什么打不开的结。
母亲也上来招呼,等了一会父亲也上来了,不轻不淡的招呼了一句。
其实两兄弟的过节,原因就在这生儿子上面,老大因为一口气整了三个儿子出来,老爷子喜孙儿,所以老大一家就占了祖屋,让方东华带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