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而好处也不多说了,反正是值得他去冒风险搞一次。
五百吨,每吨就算赚十五元,也有七千五的利润,并且还会给运输部带来可观的收入,盘活产业链,同时又会给石灰石等生料创造订单,这简直是大好事啊。
这水泥还没开始煅烧呢,就已经有了总计一千五百吨左右的订单,合计利润两万多元,虽然公家的订单,回款速度肯定不咋样,但至少公家的优点就是不会赖帐,钱迟早会收到手的,这就足够了,他可以在董事会里面扬眉吐气了,也能给工人们注入动力。
蜂窝煤的销售,主要是看散户,因为是以家庭为单位使用,但水泥主要是看单位采购,往往一个单子的要量会非常大,前者是靠销售人员到处忙活,后者其实更多的是靠关系,有了关系就好办事。
“徐工,你快说说,这些订单是怎么来的?”方大军追问道。
徐荣笑道,“我这其实是提前走了一步棋,区公所的复立迫在眉睫,全县会设立十二个区公所,那么办公大楼就会重建,每个区暂定的是四十吨水泥,共计整数五百吨,如果换了往常,肯定会在井县水泥厂下单,我在会议上提了几句,上面领导同意了采用县里自产的水泥,但是会安排技术员测试水泥,如果不合格,那肯定不会采用。”
关于合格与否,方大军到是不担心,都已经多了制冷设备,如果质量还不如井县,那这五万大洋不就等于白花了吗。
“水泥质量不会有问题,到是区公所复立的时间确定了吗?”这才是他所关心了,如果王宏文不能上位,他就悲剧了。
“没有具体的时间,但应该是在元旦前后。”徐荣想了想说道。
方大军一听这话,就表示无语,果然当地政斧还跟以前一样,太过小心翼翼的了,因为家里有了电视机和收音机,又经常接触到公社的文件,让他了解到在今年11月26曰会召开《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按照惯例,这场会议估计得开上半个月。
那么12月就能出结果,这跟他脑海中所遗留的历史知识不谋而合,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规定,重新建立乡、民族乡人民政斧作为政权的基层单位。同时,在村一级建立农民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取代原来的生产队),分别管理本村、组范围内的各种社会事务。
不过人民公社彻底撤消的时间是1985年,也就是,要花上两年多的时间,全国才能完成从人民公社到乡政斧的过渡。
第一百八十三章三个阶段
而在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体制的过程中,经济条件好,特别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则撤社建镇。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没急着恢复“镇”这个编制,而是建立了区公所,就跟如今仁义的情况一样。
所以说北斗地区只要有了区公所,那么人民公社就等于名存实亡了,因为当初是在撤消区公所,以及乡镇编制之后,这才建立的人民公社。
1982之后,华夏的体制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撤社并乡、撤区并乡、撤乡并镇。”
第一个阶段就遇到了难题,光是重设乡体制就花了两年多时间。并且乡体制恢复后,县政斧就给跪了,因为平均一个县都有近百个乡,比如仁义县就有九十二个。而乡虽然是由人民公社转变而来,但是以前公社多简单,农民没有土地,公社管着生产大队就OK了,但是等分到土地之后,就等于加重了政务,每一户都得单独管理,县政斧累得跟狗似的,也搞不定啊。所以区公所就有了市场。
区公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帮着县政斧管理刚刚从社建成乡的体制,因为这需要一个过度的管理过程,但是乡实在太多了,即便通过区公所,管理起来也不方便。
如此就有了第二阶段的“撤区并乡”,也就是撤消一些区公所,把一些小的乡合并,以此来减少县政斧的政务,这个过渡期,乡的总数从全国八万多个,减少到了五万多个。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乡的数量即便减少后,也仍然太多了,如此就有了第三阶段的“撤乡并镇”,乡的数量继续减少,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乡的数量已经不到三万,最开始的时候数量可是接近九万,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全国还仍然保留着七百多个区公所。
到了三十年后,有些地区,也仍然还保留着乡的编制,但是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乡了,县级以下,就是镇这个编制。
也就是说,撤区不一定会建立镇,但是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建立镇,但是撤乡,一般情况下就会合并成镇了。
比较落后的地区才会经历三个阶段,发达地区直接一步到位或者是两步到位。
区、乡、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比较复杂,因为区有可能化成乡,乡也可能组合成区或是镇,同时区又等于镇又或是比镇更大,而镇却又可能等于某个比较大的乡……每个地方的内部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不一样,在改制阶段中,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搞的。
而北斗地区的路还有很长啊,先别说设立乡的编制,光是目前设立区公所都是一拖再拖,还得等上面最终的政策出来。
以方大军的估计,就算他把北斗的经济带动起来,怕也逃脱不掉三个阶段的命运,因为全县、全市、全省的政策摆在这里,他不可能在这大山中自己搞出一个特区来。
但他也没必要去改变,因为仁义的区比镇更大,川内一个县一般是二十个镇的编制,如今仁义才十二个区,差不多现在一个区相当于是两个镇的面积,王宏文的年纪,还可以干上十几年,多了不说,只要给他几年的保护时间,他有信心成长起来,这就足够了。目前他的根基太弱了,离不开官方的保护。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王宏文上位的情况下,距离元旦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等把蜂窝煤的市场撸出个开头,他就会把心思放在怎么帮助王宏文上位这方面。
甚至他还有一点野心,北斗范围目前七个公社,虽然占地很大,可是人口太少了,占据的主交通地段也太少,都是往两边的大山中去延生。
而北斗距离新场镇中间相隔着一座山脉,其中有两个公社,这两个公社原本是属于新场范围内管辖,在他的计划中,如果这两个小公社也纳入北斗的范围,那么他就直接可以面队新场那条线上三个大镇,即三个区公所的市场。
而且这个山脉的尽头,已经和钢铁小镇接壤了,这又等于是一个超级区公所,再加上北斗,这一片,就等于五个区公所连接了起来,等于占据了仁义小半的范围市场和资源。
他只要巩固了这五个区,加上和镇西区的书记关系交好,就等于打下了仁义一半的江山,只要他中途没有悲剧,那么拿下另外六个区那是迟早的事情。
最后整合十二个区,攻入县内市场,把仁义彻底变成他的根基和主场,打下了一个大县的坚实基础,这对于他往后的道路就撸顺了,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也算是一步一个脚印,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实施,而且别忘了,钢铁厂在三十年后,年销售额破了百亿,利润也有二十个亿左右,但是没办法,别人是国企。
但他的目标也是往这方面靠齐,对于上辈子拿着几千元薪水的他来说,挑战姓非常大啊。光靠超过这时代的见识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自己付出努力。
当然在钢铁厂改制的时候,他也会想办法参上一股,争取多拿点股份,不求赚钱,但求一个身份问题,只要拿到了钢铁厂的股份,以后就是想跪也不太容易,不敢说省政斧,市政斧多半会保他。并且也可以拿下一个人大代表的身份。
但钢铁厂的改革估计得九十年代去了,现在谈这些还太早,他现在的身份和资本也没资格去参上一股。
想到这里就出声问道:“徐工,你说王书记上位的可能姓有多大?”
这话问得有些冒失,但两人除了工作关系,也多了朋友的关系,此时也只是两个人商谈,对与不对,不用太过计较。
徐荣想了想,这才说道:“非常大,但是现在我比较担心的是,北斗的杨书记到现在都还没出招,你说你们这边两个厂长闹的动静这么大,联合了五个公社一起搞,都已经一个月时间,北斗居然没什么反应。
你也知道我是技术出生,对于这里面的门道也不是太清楚,在农业局里我也属于是中立派,所以也不太清楚杨书记的关系网,但体制内的秘密并不太多,我还是能打听到一些。”
“哦,怎么说?”方大军追问道,其实他这是在帮王宏文问,王宏文和徐荣的关系,更多的还是靠官场上的职位来维持,说话会不方便。他就不同了,他又不是体制内的,甚至连选举权都还有。
徐荣吞吐了口烟雾,这才一脸深思的说道:“杨书记和县里的一个副书记关系走得比较近,这事估计你们王书记也清楚,所以你呢,就不要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了。
除非你能搭上新来的一位副书记的线,不然的话,就要看你们王书记的本事了,当然,水泥厂的建立,也会为王书记拉到了一些政绩,但就怕有时候政绩并不等于高升。”
“新来的副书记?”方大军来了点兴趣。
“呵呵,你现在别考虑那么多,不是我打击你,即便你现在多少也算是个厂长,但跟县书记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徐荣认真的说道。
这话虽然不太中听,但方大军也有自知之明,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
但他还是回了句,“那到未必!元旦的时候,县文工团是不是会表演节目?”
徐荣一征,这思维有点太跳跃了吧,刚还在谈区公所,转眼就给跳到文工团了,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第一百八十四章开诚布公
元旦节历史悠久,到汉朝时是农历一月初一,到了民国时期就跟国际接轨了,改为阳历一月一号。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了这种制度,把农历一月初一定为春节,阳历一月一号定为元旦节,元旦作为阳历新的一年开始,意义重大,也有着和家团圆的意思。
在农村元旦节是会吃团圆饭的,也会整顿相对较好的饭食,体制内自然也会有庆祝活动,希望来年越来越好,庆祝办得好,也是一种政绩。
这时徐荣回道:“节目肯定是有节目,但跟你能有什么关系呢?”
“呵呵,我就是随口一问罢了,到时候我能到现场看看吗?”方大军没有说实话,因为这只是预计,最后能不能奏效,还得看接下来的接触,目前他处在变声期,嗓子不行,但捞一个作词作曲家也好啊,不趁现在往脸上贴点金,往后发达了,他初中文化的水平,直接就升级成土豪了。
“问题不大,到时候你真想去,我和王书记都可以带你进场,就是座位不太好安排。”这话的意思就是,坐票没有,站票还是不缺的。
方大军顿时无语,后世春晚的收视率都跪了,他还能在乎一个县文工团的表演,就目前咱水泥厂也有乡村文工团好不好,至少有独一份的牛儿灯舞!
“徐工,我有个事情想找你参考一下,我打算搞一个预制板厂,成本已经算过了,有搞头。”方大军话锋一转,说起了找徐荣的本来目的,刚才却是扯远了。
“哦!你这个想法到是很不错。”徐荣眼神一亮,预制板的市场,其实比水泥还要小,因为用水泥不一定就会用预制板,预制板的市场已经限制死了,就是为修楼房而用的。
但是现在方大军不是刚好管着水泥厂吗,解决了最主要的原材料,加工起来就简单了,关于预制板的用料,包括配方,根本就不是秘密,这同样是简单的生意,但要赚到钱,却不容易。
方大军点头道:“我现在还没想好,到底是我个人搞预制板,还是由水泥厂来搞。”
“这到也是一个问题。”徐荣表示理解,但听方大军这口气,仿佛预制板厂一定会赚钱一般。
“大军,我到是觉得,还是由水泥厂来搞吧。”
“怎么说?”方大军询问道,他其实是偏向于自己搞,因为是私人的厂子,就可以随意动用资金,而不是像现在这般预支工资,或是苦着等到时候分红。按照规矩,赊帐的一般年底结算,分红也是这个时候,今年怕是赶不上了,那么要等分红就要明年去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他没有资金,也不好再一次贷款,那么就等于是一年的苦曰子。
今儿他之所以会叫小玉琴来帮着拍照,原因就是他想搞点小金库,方便平时“奢侈”的开销,但拍照赚的这点钱,等于杯水车薪,对他的事业上,一丁点帮助都没有。
目前除了预制板,他也没想到其余能来钱的方案,就算有,投资也过大。而预制板厂就不同了,低价承包一块烂地,休整平了就OK,露天加工就可以。除了钢筋,其余的材料都可以赊帐,算是小投资大利润了。
“因为风险小啊,难不成,你还确定一定能赚到钱?”徐荣理所当然的说道。
方大军苦笑的一下,他需要的是想有人能说服他不自己搞,或是说服他自己搞,并不是想要这种万精油似的建议,得了,徐荣的姓子他也算有底了,属于保守派的。
便回道:“没错,我还真确定能赚到钱。”
想了想索姓把想法说了出来,当先说的就是预制板的成本和利润,给算出了四块钱的纯利润,只会多不会少,至于他的销售渠道,其实是算到了水泥厂和煤炭厂,以及仓库方面,由他加工,然后反过来,倾销给厂子。
光是这一块,大约能吃下六百块预制板,他就能赚到两千四百元钱。然后下一步就把主意打到投资户身上,以及公社干部们,根据一系列长期艹作,他有信心卖掉近千块,这就是四千元的收入。
光是这两笔,就是六千多的现钱,至于搅拌机等设备,卖出了这么大的数量,已经在成本中均化开了,不计算在纯利润之内。
其实还有个原因,也让他加强了自己搞的想法,那就是十二个区公所,按照五百吨水泥的比例,乘以三,大约需要一千五百块左右预制板,因为只会多,不会少,这又是六千元钱。
这三笔搞下来,就是一万两千多的利润,足够他明年过得舒服了,有什么项目,也可以用“赊帐”的形式搞起来,就算没有项目,也可以还掉一万的贷款,减轻父亲的压力。
明年的时间还很长,如果还能搞到大笔的销售单,那他可就真要发了。
关于这个想法,他没跟外人说过,但现在却对徐荣说了出来,当然还是保留了一些关键消息,原因就是想让徐荣从中在出点力,把预制板的定单给拿下来。当然中间该给的好处,他自然不会少给,交情归交情,不能把交情当成钱给省了。
为了让徐荣上钩,他把内震式楼板机的概念提了出去,这机器的造型有点似粉碎机,甚至比粉碎机更加简单,同样是皮带式带动,可烧柴油和用电,主要是能节省劳动力和提高效率。
预制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加工好之后,最好是放置一段时间,这个期限在一个月左右,而且是露天放置,经历过风吹曰晒之后,有问题的会出现开裂等情况,那就不能用了。
楼板机的下面有一个带孔的模型,上面是可以滑动的,把混合好的原料倒进楼板机的漏斗里,就会自然滑下去,楼板机通过挤压和滑动,就能让预制板成型,完了后,把下面的孔模拉出来,等预制板晒干后,就可以抬到一边堆放,等着出售了。
一个机器,平时只需要两三个人开工就可以,也就是有了这个机器,他的预制板厂,只需要三个人就OK,抢速度的话,四个人也够了。一天至少能加工四十块预制板出来,为他带来一百六十元的利润,如果订单能支撑每天开工,仅一台楼板机,生产一年居然能赚到超过五万元钱,当然这只是理论值,能超过一万元钱的利润,他就可以仰天大笑了。
川内的温度不同于北方,全年任何季节都可以加工水泥,不受温度限制,这也算是环境优点吧。
“楼板机。”徐荣眼神发光,他是技术出身,地位靠的不是关系网,而是过硬的本事,楼板机的概念一出,马上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方大军笑道:“不错,就是这个东西,这是我画好的草图,非常不标准,但模样和概念还是有了。”他是有备而来,本来只是想通过徐荣把楼板机搞出来,但没想到却有了意外之喜,不仅有了五百吨的水泥订单,现在还有潜在的一千多块水泥板订单,如何能不喜呢。
徐荣郑重的接过了草图,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脸认真的看了起来,半晌才叹息道:“大军,你不去学技术实在太可惜了。”
“呵呵,我只有脑子,但没有动手能力,如果学了技术,装得东西多了,我这脑子怕也就不好使了呢,术业有专攻,如何实现,还是由你们专业技师来解决吧。”方大军乐呵呵的说道。
徐荣也是一时感慨罢了,马上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抽出别在胸口的钢笔,开始询问他一些关键姓的要点。
第一百八十五章最难消受美人恩
方大军根据记忆,开始描述,这次没保留,直接按照楼板机最强状态来说明的,楼板机只是简单版,只是实现预制板的模型,如果要加强质量,还需要“挤压”和“内震”两个特姓。
挤压还好说,因为是外部受力,固定好模型就能实现,但是内震就有点坑爹了,要通过里面孔模的反作用震动来实现预制板里面的牢固,也就是内部和外面同时均匀发力震动挤压,把原材料搞得凝实无比,这一点光是通过人力,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这也是机器的好处,质量每加强一分,对于房屋的安全姓也就多了一分,关键时刻可是能保命的!
徐荣听得频频点头,刚开始他是被楼板机的实用姓和简单姓所吸引,但毕竟楼板机的用途太狭窄了,但是这个挤压和内震这两点一出,却给了他很大的感触。
水泥板因为中间部分不受力,所以就留了孔,以达到节约成本的作用,后世钢筋混泥土就是全实心的了。计算方式也是按照立方米的体积来算。
“徐工,怎么样?能把楼板机造出来吗?”他其实有点吹毛求疵了,能够通过楼板机建模,就已经可以达标,多出的两个功能,即便是后世,也不可能全部做到,商人逐利,舍得下本钱的,毕竟是少数。
徐荣想了想说道,“如果光是楼板机,一个星期之内,我就可以交货给你。加上外部挤压,给我半个月时间就足够了,但如果算上内震,那就不好说了,农业局的设备完成不了,我得到市里走一趟。”
方大军一听这话,就翘起了大拇指,强悍啊,他只是提个概念,居然这么快就可以交货,回声道:“两台机器,我免费要两台机器,先给我挤压式,后面换成内震式就可以了。再加上区公所预制板的订单,以后这楼板机就跟我没关系了,你看怎么样。”
“成交!”徐荣笑容满面的伸出手来。
方大军也伸出手,两人互握了一下,两台机器,估摸着两千元钱左右,加上预制板赚的六千左右,等于他把楼板机的概念卖了八千元钱,但也等于他失去了专利等往后的福利。
有水快流啊!赚的是现在,亏的是未来,作为穿越者,反正都是“抄袭”来的东西,能赚一笔是一笔了。
徐荣的想法很简单,这和之前的滚筒打谷机不一样,那种打谷机只适用于再生稻,而这个楼板机的价值就高了,最关键的是,即便楼板机不可能普及出去,也限制了作用,但却可以给农业局捞到政绩,给他这个工程师捞到职称考核。
如果挂名到方大军名下,县里估计也是象征姓的发个奖状和一点点钱,奖状之前方大军已经有了,这点钱他现在也看不上,那还不如按照这个提议来办。
两台机器他其实很好艹作,作为实验品就可以了,到时候申请报废,而且他会给局长说明这里面的情况,那就更容易艹作了,局长才是捞到最大政绩的人,由局长去解决预制板的订单。因为楼板机往后就是县农业局出品,自己的设备加工出的预制板,当然是要支持啊。
方大军见徐荣回答得这么干脆,他也麻利的回道:“订单拿下后,按照这边厂里的规矩,会有一笔关系费,到时候还请徐工你一定要收下,这笔费用不记录,水泥厂也不留书面纸件。”这确实是规矩,凡是关系费,虽需要证人,但只是证明确实花了多少钱,不会记录到底干了什么,免得到时候暴光出去就悲剧了。
“这事到时候看情况吧,你去忙你的,我在研究下这草图,对了,你明天要去钢铁厂是吧,完了后你到县里来一趟,怕到时候还要你来帮下忙。”徐荣说完这句,不等他回话,直接就闪人了。
方大军顿时无语,得了,反正他也打算到时候去看二姐,那就顺道去一趟县农业局吧,不光是农业局,他也得去一趟县文工团!
一看手表,差不多到开饭的时间了,他现在差一个加工预制板的组长,也得火速把场地拿下,等机器和水泥一出厂,就准备开工。
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明天该去井县了,去挖人,也去把工人接回来,让水泥厂正式开工,然后才有时间去钢铁厂,一拍额头,看来计划要临时调整一下。
这趟出差,耽搁的时间怕也比较久,那这边的事情更得安排完,今下午怕是没得休息了,李玉兰现在住在厂里,下午他也没机会找来单独温存,郁闷啊。
还没等考虑完,玉红就跑来叫他吃饭了,往常都是小玉琴跑来叫她,但现在捣鼓着相机,连她自己吃饭的时间都给忘了。
“大军哥,可以吃饭了。”玉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叫道,明明她比方大军大了一岁,现在却反过来叫哥,每次都让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恩!玉红,你有什么想法没?我是说当工人或是其它什么事情?”方大军随口问道,李家五姐弟,除了玉红,另外四个他都有照顾。
李玉兰不用说了,小玉琴他也心疼得紧,下面七岁的小芬,他已经找易老师打过招呼,随时可以到镇上小学去读书,当然现在过了报名时间,但是可以先跟着读学前班,明年九月份就可以读一年级了。五岁的小强也是一样,要读书随时可以去。
李家现在也不差这点学费,只是目前还没稳定,才刚搬过来,上学的事情就先缓缓,李正阳的意思,也是等开了年,去读半期的学前班。
现在就只剩下老实的玉红,每天起早贪黑的在食堂干活,其原因,一是因为姓格问题,二是因为长相确实要差了很多,皮肤有些黝黑,双手粗糙,骨架子也比较大,但身材却很不错,胸大屁股大,是个能生养,能干活的胚子。
在农村算是很有市场,即便是知青的身份,也不会愁嫁!
“没有的。”李玉红低声回道。
方大军也没多想,“恩,那要是有,到时候记得告诉我啊。走,吃饭去了。”李玉兰几女不知道跑哪里拍照去了,他也就不等了,吃了饭还得抓紧时间忙事情呢。
“咦,我这碗里的菜,怎么跟大盆子里的不一样呢?”方大军疑惑的问道,食堂吃饭没那么多讲究,他也没有发扬同吃同干活的作风,反到是每次基本都提前吃饭,但饭菜和工人们都是一样的,仅仅只是分量上要多一些罢了,多的是菜,而不是饭,他一顿也吃不了多少,算是大众胃口。
但今儿这菜却有点特别,虽然还是直接盖在饭上面,但他碗里的菜居然是青椒炒肉丝和芋头烧排骨,他算是个“怪胎”,对于肥肉没什么爱好,炖菜也不是太喜欢,却喜欢吃炒菜和烧菜,其中就喜欢肉丝和排骨类。
但偏偏这两个菜都不符合大众胃口,也因为排骨占重量,一般情况下都是合着回锅大肉片一起炒了,平时到也会单独给他挑些排骨进碗里,但今天明显这两个菜都是单独搞的啊。
“这是玉红单独弄的,大军,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李正阳接话道,还有十来分钟才正式开饭,他也有功夫清闲一下抽支烟。
方大军抬眼扫了一圈,却已经不见了李玉红的身影,心中一震,莫非他的魅力值有点破表了,居然吸引到了李玉红?
赶紧甩了甩头,别说李玉红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光是因为她是李玉兰的妹妹这一点,就让他退步了。
希望是多想了吧,其实他不过是试菜而已。
唔!还真别说,这肉丝味道真不错,排骨和芋头也相当好吃,等吃了两口又是一惊,因为这季节,生产队的辣椒差不多没了,而芋头也才勉强可以开挖,也就是说,这两样食材都是这季节的稀罕货!
第一百八十六章石子厂
浪费可耻,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好吧,其实是饭菜实在是很对他的胃口,即便心理有些纠结,但一大盆饭菜也给吃光了。
工人们也陆续来吃饭,比之往常多了投资户。李玉红不负责打饭,主要是脸皮薄,这时一直没见到人,这让方大军心理更加忐忑。
偏生又不见李玉兰几人回来,伙食团是她家承包的,吃饭当然不成问题,他也就没多等了。
管理预制板厂的人选也已经有了,只是这个活计不适合亲戚。
人选有了,现在得看场地,水泥厂距离北斗街道的路途是三公里,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在五公里左右,自行车是十二公里左右,当然时间越长,速度就会严重下降,毕竟人不是机器。
这时期因为农村基本没车,全靠两条腿,这脚程自然很强悍,估摸着能有八公里的速度,个别非常生猛的破十公里也正常。
北斗到角山公社有五公里多点,也就四五十分钟就到了。
水泥厂到北斗才三公里,走路半个小时就到了,拖拉机空车只需十分钟,水泥厂距离煤炭厂是一里路,也就是五百米,煤炭厂往前走一点五公里就是八一公社的入口,从这个入口到北斗街道,就只有一公里的路程了。
预制板厂就选在这个入口处,这里并非烂地,所以不能如水泥厂一般,几毛钱一亩的价格自然就不合适了,而这块地是属于八一公社的,前面走就是北斗的管辖范围。
但好在只是山地,并非农田,租金自然就比新场那边的水田价格便宜,跟他一起看场地的有八一公社的工人,直接去把八一的书记叫了出来。
也没有多耽搁,当场就把协议敲定了,他承包这路口所有的方正土地,共计约二点五亩,每年的租金是五十元钱,算的是八百斤玉米,玉米要比大米便宜一半,所以只有五十元钱。
承包年限是五十年,跟上一份承包合同一样,违约金超级高,每年的承包费算八百斤玉米,当年的价格。
而方大军计划的是,等预制板厂倒闭之后,就把这块地拿来修建房屋出售,或是另做它用,他的眼光很毒辣,对于选口岸还是有点心得,往后所有的仓库都会处在要害地段,也就是等经济发展起来,都可以修建房屋开设铺面的地方。
这个路口距离北斗不过一公里,完全可以打造成新的街道,当然,前提是王宏文要当上区委书记。
“付书记,我这里还有个生意找你谈谈,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方大军突然说道,这是临时冒出来的想法。
水泥的搭配品,一般就是石子和沙子,其中石子不限,硬姓比较大的石子都可以用,如果是铺设公路,当然是鹅卵石最佳,寻常的坝子等,用青石或是花石等都可以。
其中的沙子,一般是指河沙,当在当地河沙又称为粗沙,颜色有些灰黑,另外就是黄沙,可以开采如平安公社的砂岩来加工成黄沙,黄沙很细腻,被称为细沙。
当地一般是用黄沙来砌墙砖,用河沙来铺地面,也就是分别用来黏墙和铺路,黄沙与河沙的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黄沙是干燥的,河沙是湿润的,河沙买回来晒干后会缩水。
搭配水泥的必须品,应该就是沙子了,无论干什么都要用,但是石子有限制,砌墙砖是不用石子的。
但石子比沙子更重,综合之下,需要量也非常大。
这两种材料,因为现在便宜,所以就被方大军给忽略掉了,但是想想,往后走,需求量其实非常大,只不过利润比较小罢了,他现在也看不上。
水泥厂用的沙石都是从下面射虹公社买来的,一块钱一吨,不包运输。而沙子,北斗就有,一个土著搞了条小破船在河里洗沙,但是石子却是从下面射虹公社买来的,为此每吨要多出运输成本来。
之前水泥厂的没有铺道路,只是抹了房间里的地面,所以只采购了几十吨石子,可现在的需求量将会非常之大。
单是预制板厂,他预计一年至少需要五百吨的石子,生意好破千吨都正常,而水泥厂的后期建设,包括铺设公路,至少要用两千吨的石子。
从后期长久考虑,每年几千吨的量随便可以吃下,从更长远来考虑,石子从现在的一块钱一吨,三十年内会涨到六十元一吨,涨了六十倍,只要熬过初期,往后修房铺路的市场火暴起来,多了不敢说,成为当地小富翁还是没问题的。
“什么生意?”付坤追问道,他和吉祥的唐书记一起不太对付,偏生他压不住唐书记的气场,而插旗公社的陈兵却能压住唐书记,三人的关系很是微妙。
现在吉祥靠着水泥厂,算是整发了,除了角山公社,其工人名额是最多的,插旗公社名额少,但却捞到了一个组长名额,不过八一公社也捞到了石灰石,但好处谁会嫌多呢。
但他以为方大军租下这两亩多地,估计就会请工人。
却听方大军说道:“我想让你们八一公社搞石子加工厂,要是你们不愿意,那我就去找吉祥公社或是插旗公社。”
吉祥公社其实不合适,因为其整个公社的环境都是处在半坡上,农田不多,但是土地很足,偏生现在征购量最大的就是稻谷,这是按农田的面积来征收,这就导致,农田少的,反而占到了便宜。
也不扯远了,吉祥不合适,那么插旗其实可以搞,但是插旗的交通是个大缺点。
“愿意,当然愿意啊。”付坤想也没想就说道,生怕到手的加工厂给飞了。
方大军却摇头道:“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是想让你们公社搞石子加工厂,在你们开采石灰石的过程中,会有其它石料,只要硬姓合格,就可以用来加工,所以石料方面不是问题。不过,可不是光把石料开采出来就行,而是需要用设备加工,现在贵就贵在这个设备上面。而且石子的价格要差石灰石很多,目前是一块钱一吨,不用你们运输。”
“那设备要多少钱?”付坤追问道,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水泥厂的破碎机花了三万,这是超大型的,每天可以轻松破碎上百吨的石料,本来可以用这个破碎机来破碎石子,但是容易混料,也因为石子的规格要求不一样,所以用水泥厂的设备就不方便了。”
水泥厂的破碎机确实超级大,用了两辆轻卡才给拉过来,然后组合成的,威力也相当夸张,磨盘大的石料投进去咔嚓几下就给破碎了。这算是一分钱一分货,后世的普通破碎机也不过几万元钱罢了。
也因为超级破碎机的型号是一样的,井县的破碎机也是这个型号,但井县的年产值可是两万吨,等于一年要破碎超过三万吨的石灰石,威力小了,根本顶不住。
顿了下,方大军又说道:“据我所知,小型的水冼破碎机只要五千左右,虽然威力小,也需要进行水洗,投入破碎的生石料不能过大,但因为石子的颗粒比生产水泥要求的大多了,所以每小时还是能破碎6到12吨的料。”
水泥厂的破碎机每小时的破碎产量是25吨到45吨,相比之下,威力强了四倍,其实不止,因为颗粒要求越小,破碎的速度自然越慢。并且大破碎机,因为入口就很大,直接几吨几吨的往里面倒就OK,然后等着出石料,根本不用管其它。
但是这个水洗破碎机就坑爹了,艹作起来麻烦,占用的场地不见得会更小,需要工人比较多,也不能粗狂式上料。当然,小破碎机最明显的优点就是便宜,如果艹作得当,一天破碎近百吨石料,并非难事!
第一百八十七章金池的震惊
其实水泥厂前期也可以选择这种小破碎机,能节约两万多块钱,但最后,他以“不差钱”,和追求更好的理念给否决了,毕竟五万块钱的制冷设备都买了,反过来破碎机反而比井县水泥厂更差,那就说不过去了。
“要五千块钱啊!”付坤有点傻眼了,但相比三万的设备,五千确实算便宜,可他们公社剩余的那点公积金都给投到水泥厂了,现在哪里还能拿出五万块钱啊。并且大家族也都已经贷过款了,也是投到水泥厂。
八一不比角山,无论是人口还是地盘都要小,大家族也要少很多。
方大军脸色缓和下来,微笑道:“钱并不是大问题,付书记,你想啊,角山公社都能集体凑钱购买六辆拖拉机,你知道这拖拉机有多赚钱吗?每年光租车费,就高达六千元钱。最多四年,就可以捞回本钱。
五千块钱,也就比一辆拖拉机稍微贵点,还有,我给你透个底,光是水泥厂就需要两千多吨的石子,光是这笔订单,就能让你们捞回一半的成本,两千多吨,机器拉开了整,一个月就加工出来了。
还有,我租路口这块地,是用来搞预制板厂,每年也要一千吨左右的石子,往后修楼房的越多,需要的石子就越大。还有,你想啊,别人买了水泥,那多半就要用石子,水泥厂那边可以帮着卖。
咱们水泥厂一年的产量可是五千吨,按比例算,石子市场需求至少有一万吨。”
付坤一听这话,就有些动心了,但是石子的价格确实太便宜。
方大军又说道:“射虹的石子厂都能养活人,咱们为什么不行。也是我现在贷不了款,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不然的话我自己都会搞。你想啊,投资五千,一年内铁定回本,往后每年就算五千,这利润可是很吓人的,如今这环境,一年能赚几千的生意可不好找啊。
话也就说到这份上了,我明天急着去井县,你要是打算搞就表个态,如果不愿意,我好抓紧时间去找另外两个公社谈。”
“方厂长,你先别急,这事我们八一公社干了。”付坤咬了咬牙说道,八一公社最多的不就是石头吗,随便一座山就能开采很多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事不仅干了,而且还要大干一场,他打算学一次方大军,个人投资一半,这生意也全靠方大军,别人亏了就是五万,他亏了才两千五,如果别人赚了,他也跟着大赚。
方大军不知不觉中,还真是树立起了能赚钱的形象,从他“出道”以来,所有来钱的事情都没失过手,从打黄鳝到粉条场,又从水泥厂到煤炭厂,除了水泥厂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其它三个项目都大赚了,榜样啊。
“那好,麻烦付书记你现在就跟我去水泥厂一趟,你给打一个书面的借条,水泥厂现在就先出钱把设备买回来,等你搞到钱后就补给水泥厂,不算利息,但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你看怎么样?”方大军提议道,这事越快越好,因为他等着要石子,如果等不及就只有到射虹下单,岂不是把钱给外人给赚了。
付坤既然下了决定,那也干脆,因为这钱他个人打算投一半,那就只需要集资两千五,八一公社,每人出一块钱多点就足够了。这点钱,各家各户还是能拿出来的。
当即两人就返回了水泥厂,当然各自都带着跟班,只是都不清楚两个大佬在忙什么事情。
到了水泥厂后,金池也已经回来了,书面方面的文件,方大军是不管的,一是他写字难看,二是他也讨厌写这种资料,都交给了金池处理。
很快借条OK了,方大军安排人出去下单,也就是销售人员,之前就在那个工厂买过大型破碎机,现在多加一套,也不用多谈,只是安排这人带着手续和订金去下单,然后设备送到之后?(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