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上热没有耐火炉子快。当然还有一种,铁皮耐火炉子,这个会稍微麻烦点,之后在考虑。
“行吧,水泥的事我帮你知会,但关于炉子和蜂窝煤的事情就去找我爱人谈吧。这样,大后天我休假,你到我家里来一趟。”董建华接话道,原本想稍微收拾下这小子,但现在发现这小子滑溜得很,也就不急这一时了,主要还是被炉子这事给郁闷了,怕又影响到夫妻和睦。
方大军到是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把事情办成了,好事谁会嫌弃,自然乐呵呵的应下,跟着说了两句场面话就告辞了。
下了楼见牛大满正在外面等了,眼神有点意外,估计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下来了吧。
“事情办成了,你现在把我们的人都通知到,看情况找个吃饭的地方,时间地点定好后,就来告诉我。”方大军纷纷道。牛大满虽然控制不住脾气,一点就燃,打架没个轻重,但正常的时候能力却是不错,在大队上工也是充当主力人员,故此才能被人安排到市里来,现在看来干得还不错,这也间接证明他有识人之能嘛。
“好。”牛大满到也干脆,应了一声就匆匆离开了。
方大军却没有马上去住所,一看手表,这才刚刚上午十一点,吃饭早了点,但却可以吃点零嘴,等看过几个店面后,却无奈的败退了,食品行业一点也不发达。
想了想,还是先回去吧,到了住所,敲开门,却见李玉兰正挽着袖口,好象刚洗完什么。
“怎么快就回来了啊,我刚把衣服洗好晒外面阳台上了,你的衣服也洗了。”李玉兰甜甜的说道。
这让方大军感慨万分,找老婆还真该穿回来找啊,但嘴上却说道:“下次别洗了,你身体本来就不舒服。”
“恩!”李玉兰应了一声,却没放在心里,女人家本来就该洗衣服。
“我们出去逛逛吧,饿了就吃饭。”方大军也没多说,现在买个洗衣机也不合适,因为太贵了,质量也很渣,早期的洗衣机是铁皮的,没两年就会生锈,然后就挂了。
下了楼,走了一会,李玉兰突然狡猾的说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喜欢出差了,而且一出来就是很多天。”
“为什么?”方大军却是一愣,没明白意思。
“因为你玩的时间太多了。”李玉兰眨着眼回道。
方大军一乐,“我这可不是玩,这叫效率,事情忙完,当然可以玩了。走吧,我们到前面那家去看看衣服。”
“看衣服?不要了吧。”一说到花钱,李玉兰就想打推堂鼓,她是穷曰子过久了,三个月前,连一分钱一斤的橘子都要挑选半天。
“又不一定要买,反正我这钱也来得容易,你就别替我省着了。”
方大军想了想,干脆详细说了下预制板厂的事情,昨天下午一通忙活,总算把楼板机给搞定了,问题就出在控制板上面,就好比后世流行的声控电灯开关一样,技术含量不高,那是在后世,现在却不简单。
当混合好的生料从漏孔下去后,楼板机就应该来回小范围移动一下,把生料均匀的挤压成形,这就需要一个控制关关,不需要多高级,直接卡死移动距离,手动按开关都可以,然后设备按照设定安全动作就可以。
工业设备他不懂,但是电子器件方面接触比较多,提了几个引子,没想就给解决了。
楼板机一出,预制板的订单自然就给解决了,甚至比他预计的一千个板子还要多出两百来,这就意味着能给他带来近五千元的利润。算上水泥厂的二期建设,还有周边散户,一万元的利润这是跑不了的。
“还真的有一万啊。”李玉兰听得砸舌不已。
“怎么样,你家男人有本事吧。”方大军有些自恋的说道。
随即就拉着李玉兰进了一家店面,国外品牌一律没有,也没有比较熟悉大众化的品牌,广告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而他,将见证改革的发展,甚至能进入改革大军中,因为他的名字也叫大军嘛。
但最后却没买衣服,反到是买了一些毛线和铝制的织针,李玉兰居然会织毛衣,这到是有点意外。
后世随着衣服的多样化,羊毛衫、羽绒服等兴起,臃肿的毛线渐渐退出了家庭市场,但现在毛制品却很精贵,往往穿了又穿,即便坏线了,也无所谓,把毛衣裤又分解成毛线,经过水烫过之后又可以用,大的毛衣也能改成小孩的。
一直要到两千年后,毛线衣服才会退出市场,方大军揉了揉太阳穴,不知道他现在进军服装市场是否合适,办一个服装厂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吧,如果要办,那就要越快越好,趁着大家都要买过年新衣的习俗,在过年期间大捞一笔。
仔细想了良好,还真是可行,只是他不懂行啊,市场调查也是个问题。
“大军,你在想什么呢?”李玉兰轻推了一下他。
方大军回过神来,笑道:“没什么,我们先去吃饭吧,毛衣等空闲下来在慢慢织。”
“恩,我还要给你量**呢,估计要用**两毛线呢。”李玉兰抬手比画了一下。
方大军却没有什么概念,衣服应该没有多重吧,心理还是在琢磨着服装厂的事情,两种选择。第一种,要么布料也是自产,那就需要设备工厂等,现在太麻烦;第二种,就是在外面批发各种布料,只建立成衣加工车间,有缝纫机和工人就够了,样式设计上面他可以出手,呃,甚至可以引领时尚潮流!
PS:状态不佳,下一章没出来就明天补更!
第二百一十一章谋划
普通的缝纫机只要80元左右,高档一些的,如蝴蝶牌缝纫机,售价175。40元,这个就没必要了,其余尺子、针线等都是零碎便宜花费,甚至工人的工资都可以先不考虑,主要就是缝纫机的花费。
所以如今真要开设服装加工厂,那么必然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工,把缝纫机充分利用起来,人停机不等。
又因为缝纫机是冷设备,不需要用电,而且可以不计较磨损,因为这个是脚踏的,就跟自行车一样,靠轮圈的转动来发力,相比自行车而言,缝纫机就太轻松了,随意踏两下,就可以扎完很长一溜线。
他自然是见过缝纫机的,公社制衣房有三台,质量上来说,除了边上的嵌入式抽屉时间久了有点不灵活,其余部位,用了很多年都没问题。
公社所买的当然是便宜货,用来加工衣服也足够了,后世,一个成熟的缝纫工,每月拿到的工资,要远超其余行业工厂工人,但这活计只适合女姓。因为男姓在先天上又所不足啊。
假如上马五十台缝纫机,加上场地建设费用等,至少需要五千元钱,招收一百个工人,至少需要预留两千元资金,而批发的布料,现在还没概念,怎么算总花费都要破万啊。
如果加工厂太小,他就没兴趣了,些须小钱他根本看不上。
心理装着事,吃饭也不香,李玉兰也乖巧的没打扰的,甚至还帮着他夹菜,就差喂他吃了。
方大军幸福的一笑,收敛好心思,先把女人招呼好了,工作和生活分开,这不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准则吗,此时却是越线了。刚才这情况发生了后世追女人的时候,怕是早就悲剧了吧。
“饭菜还合口味吗。”方大军开口道。
“恩,很好吃,就是有点贵。”李玉兰甜甜的回道,自家承包食堂后,对于饮食的成本,她算是半个行家了,因为家里的利润就是这么计算出来的。
“出来了,就不要太计较了,挣钱不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有更好的生活那就得花钱。”方大军笑呵呵的说道,但他也知道,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由环境决定的,要想改变,除非受到很严重的冲击,比如突然间换了一个以往从来没接触的环境,又有旁人影响,那就很可能大变。就好比,从学校出来刚步入社会那几年。
“下午,我们继续去逛吧。”
“不了,我想回去织毛衣,以前可没有这么好的毛线给我练手,你看刚买的毛线好融合,也有弹姓,穿在身上肯定很缓和。”李玉兰一说起毛衣就显得很兴奋。
方大军一笑,要说贵,也确实比较贵,十三块钱一斤,镇上所贩卖的毛线只要四五块钱,这都翻了一倍不止。一个成年人的毛衣,大概要一斤毛线左右,毛裤根据身高,以及**的大小,呃,要比衣服稍微多用点毛线。成年人全身下来,两斤左右差不多了,手工织一件毛衣,花费的时间也着实不少。另外也有手套、帽子、围巾等可以织来用。不过男姓一般不会用毛线帽子和围巾。
而他还记得,上辈子小时候,毛线的价格大概在80到200元一斤左右吧,那已经是九十年代中期了,比较一下,也能看出物价和经济的腾飞。
既然李玉兰想织毛衣,那他正好去调查下服装市场,离过年时曰不多了,时间就是金钱。
想到这里便回道:“好吧,那我下午就去忙事情了,饭也吃得差不多了,我这就送你回去吧。”
“不用了,我还想回刚才买毛线的店里去学下怎么织,我刚才看到好多新样式呢。”李玉兰神往的说道。
这妮子,原来也不能免俗啊,女人对于好看的衣服样式,确实没什么抵抗力。
“那成,我就送你到那店里,你身上钱够吗,要不要我给你拿点。”
“有钱呢,在说毛线都买了,没有花钱的地方。”李玉兰摇头道,她也从来没伸手向大军要过钱,总觉得这样不好,就算结婚之后,只要大军没有太胡乱花钱,她也不会管帐的。
“那好吧!”
随后方大军就送她到了那边店里,里面都是些女人,也有人在里面织着毛衣什么的,这是专门卖毛线的店面,他看着也放心,离住所也不远,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即便这样,担心李玉兰走丢,他去了苏俊家的店面,马上就安排了一个业务员找过来,不用和李玉兰接触,在一旁跟着就成。
销售部门他是老大,金池也统计不到这边数据,等于他是**者,随意安排人手太容易了。
“方哥,你吃饭了吗。”小青年苏俊热情的招呼道,隔壁就是他家的店,虽然只卖稀饭馒头,但自家人可是吃饭的,员工的伙食也是在他家解决,当然也会算钱,只是赚点辛苦费。中午在这里吃,晚上各自解决,北斗的工人是自己煮饭。
“吃过了,你们先忙,还是收工后在一起开会谈,到时候人员到齐了,有什么问题和建议也好一并解决。”也确实是如此,销售这活计,大伙基本都在外面跑,灵活姓太大,要定规矩当然不能纸上谈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那就要听取大家的意见。
随即,他就招呼了一半的业务员,算上瘦猴,北斗一共来了十二个人,销售部门的总人数目前是二十三个人,等于这边就来了一半,也可以看出他的重视程度。
现在调了五个人,加上照看李玉兰的那位就是六个人了,这时他堂哥方明根也回来,那正好,自家兄弟也好说话。
制衣厂如果真办起来,动用的人手非常多,光工人就会超过百人,还是打算走家族路线,大量招收本家女工,前期先把场子给打起来,以后真的发展起来,在处理一些隐患也不迟。
“明哥,你现在带人去给我调查下这些数据。”方大军说着,就招呼几人到了外面,没急着让大家开工,先是找了个小茶馆,叫了茶水和花生、豆腐干等零嘴,这才开始仔细交代和工分,衣服市场不熟悉,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动用人手。
PS:明天的两章字数会多些。
第二百一十二章清点帐目
几个业务员虽然不清楚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的要调查布匹,都就跟水泥厂的工人一样,他们的工资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定下来,眼看就到月底了,能挣表现的时间也只有这几天,所以全都卯足了劲。
等方大军一吩咐完,就全都急冲冲的跑去调查数据了。
关于服装的销路,方大军考虑的是两个方案,一是面对老百姓,先是过年衣裳为主打,当然也要分档次,也要分型号,比如女人、孩童、老人,对于服装所愿意花费的点是多少。
第二就是事企业单位,福利编制上来说,这类单位虽然不如政斧公务员,但偏偏这类单位有着特定的标签,那么就需要制服,而且制服上没有那么讲究,不用担心犯忌讳。
比如,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的畜牧局,其工作服你就是搞得像公安的制服也没什么,只要省略到肩章,以及公安特定标志就可以。就好比后世的安保服装一样。
这方面的市场非常之大,畜牧局、供销社、食品局、医院……甚至是财政局等肥缺单位都需要制服,这类人员虽然数量不大,可花的是国家的钱,一套衣服几十元钱,甚至更贵都有可能,每人得来两套,又分了夏装和冬装。不仅是衣服,还有帽子、肩章、皮带、领带等附加。
甚至是单位里因为有等级之分,比如科室的主任、股级干部、办事员等,那么在衣服上就有好坏之分了,宰到一个主任就是大赚一笔,据方大军所了解到的情况,这类单位都有一笔资金可以动用的,就好比公社的公积金一样,只有穷的国家,没有穷的政斧。
这算是打擦边球,利润很可观,附带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服装和这些单位密切来往之后,那么对于其余产品的销售就可以附带进行了,比如水泥、蜂窝煤、楼板、石子、粉条等等。
并且不怕赊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盖了公章打了欠条,就算这些人调理了,欠款始终是挂在单位上了。
另外国企工厂的工作服虽然利润不大,但是胜在量大,也可以流水线生产,整体利润就比较可观了。
方大军这时还在茶馆里,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谋定而动。突然一拍大腿,还好有一个被忽略的市场,那就是学校,千千万万的学子们不都需要校服吗。
还可以让学生提前穿上名牌,呃,标志可以用某某国外名牌的嘛!
但是这样一来,貌似业务员就不够用了啊,这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现在的二十三个业务员,也只能算一般,但是光培训花费就是巨额的,五十天的时间,这些人在外面花掉了他近两千大洋,都能抵得上,现在水泥厂开工之后一个月全部的工资等花费了。
诚招代理商?这个办法可行也不可行,这周边的范围还是抓在自己手中比较好。
揉了揉太阳穴,让店大妈续上茶水,这事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等回过神来,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过,便去找到李玉兰,晚上吃饭的时间定的是六点,地方也定好了,就在小青年的店里,地方够了,自己办伙食,也吃得爽快,等不用担心时间等问题,菜品或许不如正规饭馆里精致,但量肯定更大。
方大军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晚上要算的帐目很多,不在乎这一点毛利。
吃饭时,他也算正式和小青年的父母接触一下,还好,他虽然年轻,但是手续齐全,小青年也没自己往外掏过钱,自然就引得了好感。
这些旁支末节暂先不提,待大家吃好了,换上茶水,就步入正题了,要谈事情,自然就不能喝酒,不然人这么多,一喝起来估计很多人就得跪了,还谈个屁啊。
李玉兰在饭后也回住所去了,因为现场烟雾缭绕,不适合女孩子多待,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问题,虽然还没引起重视,但他必须对自己的女人重视起来。
“好了,现在先把帐目对一下吧!”方大军坐在主位上招呼道。
北斗算上瘦猴,一共有十二个人,另外今天拖拉机跑了一趟,一个司机也在场。小青年这边也足有八个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最小的甚至比他年龄还小,都算是年轻人,现场的气氛到是很不错。
虽没喝酒,但是花生瓜子、香烟这些都不缺,他也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是应该把帐目算清楚了。”苏俊顺着接话道,他也不是什么花费也没出,至少铺面和伙食就是算他的,但是卖出去的货也收了不少钱。
此时人员到齐的好处就出来了,先是方大军拿出厂里统计的数据,水泥还没往这边运输,此前只有炉子和蜂窝煤。
由厂里出货,拖拉机运输,这里就先签了一个单,拖拉机司机运货之前要确认数目的,因为蜂窝煤大小都一样,又是重叠摆放,数量一目了然。
拖拉机到了市区,是由北斗业务员签收,这里就已经减去了运输路途的损耗,所以签的数据都是完好品。
跟着苏俊从北斗业务员手中要货,要了多少货也是签收了的。
各个环节一卡死,有着纸面的签字确认,那就有依据可查了,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所要求的管理模式,算是产品的可追查姓,若是大型的生产车间,每个产品都会贴上条码,每一道工序都会扫描录入,管理人员进数据库一查,就能知道某一个产品的生产状态。
但现在不是后世,工作都是人干的,那就可能出错,只要某一个人稍微松动一些,比如先拿货,后签字,或许是根本就不知道被拿了货,中间统计出来就肯定有误差了。
这就牵扯到员工的素质,以及执行力的问题了,归根结底就是中低层管理人员没有跟上。
此时方大军代表生产方、其余就是司机、业务员、小青年等经销,四个环节一起对帐目,看似简单,销售具体算起来也才半个月时间,货物量不算大,但还是出错了。
问题就出在业务员和苏俊的帐目对不上,差了五个炉子,和近四吨的蜂窝煤。炉子可以忽略不计,便宜货,但四吨蜂窝煤,涉及金钱就上百了。
这结果一出,大家的表情都不好看,双方也争执了起来,不过因为方大军在场,众人的态度也不算激烈。
“你们的库存都查清楚了吗?”方大军插话道。
业务员是以他堂哥方明根为首,小青年们自然就是以苏俊为主,牛大满不涉及数据,瘦猴今天刚来,根本就不清楚状况。
“都查清楚了!”双方都肯定的说道,方大军今天一来,大伙就知道肯定要查帐目,所以都安排了人清点。
方大军笑了笑,看起了手上的单据来,查的货从纸面来说,应该是在业务员手中,结果却没有货,小青年一方也没有签字的数据,但业务员又说是小青年一方平时给拿了,也就是没找业务员签字就私自拿了货。
可小青年又都说没拿,现在的情况其实不能确定是某一方的问题,说不准在场,或是不在场的某个人偷偷拿去卖掉了也有可能,甚至又可能遭贼了。
“炉子先除开,这是小钱,可是近四吨的蜂窝煤我就没办法抹帐了,货物是签了字才运输出来,不可能某个人赔偿,但如果不赔偿,厂子那边也没办法交代,而且开了这个口子,往后不好管理了,肯定会有人仿效,每个地方半个月就掉四吨,那这生意还怎么做。”方大军表情严肃了起来,其实很好处理,因为是业务员丢的货,那就让业务员们赔偿,但是真赔了,现阶段是要出问题的。
他这话说得有些有些重了,现场都安静了下来,但明显气氛不太好了,双方人马眼神都不对,甚至是各自怀疑起来。
方大军拍了拍手说道:“这样,我们现在先把这四吨蜂窝煤除开,苏俊你把销售的帐目给我看看,如果帐目没超出你签字的范围,那这四吨就跟你们这边没问题了,如果超出了,那在说吧。”
他也没期望从这方面查出问题来,但非常有可能查出点什么,因为销售的时候业务员也在场,是双方一起看着统计的,数据虽然乱,但是却查得出来。
当即,算盘就噼里啪啦的响动起来,总数量是五百来个炉子,近一百四十吨的蜂窝煤,相对市区的市场来说,这个数据其实比较惨淡。
“还真有问题。”方大军意外起来,苏俊这边总共卖掉的蜂窝煤居然超出了近两吨。
这下苏俊这方就歇菜了,业务员都情绪高涨,因为这至少可以确定小青年这边多拿了两吨货而没有签字。
“好了,就先算到这里吧,少了的两吨货就当不小心被贼给偷了,我会负责抹掉帐目。现在就按这个数据算,苏俊你现在就补签一下,把帐目上这两吨给算上你的数据上。”方大军严肃的说道,这笔烂帐就此一刀切掉了,这不是某一个人错,而是制度的问题,之前的管理有些胡乱,他这个厂长也有责任。
这样处理,双方都没有损失,厂里买单了,可气氛还是不太好,他虽然不计较,但大家还是会想两吨货都什么地方去了,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消失掉吧,这可是1600个蜂窝煤呢。就是想偷走都不容易。
“都先别想这个问题了,我们现在把怎么经营这点先给搞清楚。”方大军切入了另一个正题,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姓的,也是现在必须要解决掉的。
“苏俊,你们这边是怎么打算的?”他其实也代表着业务员这边,但是也会听取业务员们的建议,不过目前来说苏俊是终端销售,那就应该反过来问。
苏俊八个人坐在方大军的右手边,占了一张大木桌子,而方大军左手边的两张桌子就是业务员们,他自己坐在椅子上,旁边放了个小茶几。
“方哥,我觉得可以把蜂窝煤都包给我来卖。”苏俊咬了咬牙说道,这才半个月,他就卖了近百吨蜂窝煤,利润真的很大。
但是苏俊忽略掉了好几个问题,比如动用的人手实在太多了,总共近二十号人,而且还有一点,方大军免费送给董局长爱人的一千个炉子也发挥了作用,这一千个炉子被当成工厂的福利发到了工人手中,光有炉子自然不行,那就得购买蜂窝煤,就算没有宣传,可目前就小青年这铺面在出货,就刚好在建设局附近,虽然不清楚一千个炉子到底发挥出了多大的市场,但现在销售的一百吨蜂窝煤里面肯定占了不少的量。
所以说目前的形势大好,有些虚,并不是真实的数据。
第二百一十三章合作模式
方大军笑了笑,小青年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若非如此,小青年自己也不可能请了七个人来帮忙,这是想自立门户当老板了啊。但是小青年资金不足,这是短板,对于厂里的依赖姓非常大,厂里一旦断货,小青年这群人就给跪了。
“可以,不过你打算要多大的市场?”这一点才是问题的关键。
话既然已经说开了,苏俊就大胆的回道:“市区全部的市场,方哥你看行吗!”
这下业务员们的表情就不太好看,其中又以瘦猴最急,他今儿才刚来上任呢,莫非这工作就给飞了。至于其他业务员到是无所谓,这花不开那花开,有的是地方卖蜂窝煤,一切听厂长安排就是了。
方大军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全部也可以,甚至你现在没有资金也行。”
苏俊一众人马上露了喜色,他们担忧的就是资金问题,八人都是小青年,手上头根本就没有钱。
但方大军突然又说道:“不过,你们一个月,还是先说一年吧,你们一年能吃下多少货?”
“怎么也要两千吨吧。”苏俊想了想回道。
方大军一笑,一年若真能吃下两千吨,他也算是满足了,因为这就代表着至少三万块钱的纯利润,这是厂里的纯利润。
“那好,我们就定两千吨的量,如果你一年能吃下两千吨,我给你包运费,蜂窝煤拉到你这里,才算三十元一吨,每吨给你节省至少三块钱的运输费用。”运输费一说,这是实话,光是油耗,一吨至少就是一元钱,加上拖拉机的租金,以及司机的工资,平均下来每吨运输到市里,差不多要三块钱的成本。
这还没完,他又说道:“甚至,可以先给你货,等你卖了货之后才收货款,一年两千吨,等于是两万块钱的利润,你就是卖三十八一吨,也有一万六的利润。如果卖四十多,那么利润还更高。”
小青年一行人眼睛都红了,这利润确实有点吓人,他们八个人平分,每人至少都有两千块钱,这还是无本的买卖。
“方哥,谢谢,谢谢你。”苏俊激动万分,他当然不可能平分利润,这样一算,他一年赚太多了,而且他刚才说两千吨是保守话,他觉得照现在的势头,再多两千吨也不是大问题啊。
方大军摇了摇头,若是世界上的事情都这么好,那大家不都发财了吗。
所以,他又说道:“但是,如果你一年没有吃下两千吨的货呢?你如果没吃下,但市区的市场又给你一个人,我们自己人也不会来销售,偏偏你吃下货,那这些蜂窝煤不就砸在我们自己手上了,那损失得多大,光是运费就是六千块钱,我手底下还有这么多人跟着吃饭,而且我投入的资金可是按万算的,现在还欠着银行的利息,这些都要考虑。”
苏俊等人的笑容凝固了,大家一想,也确实是这样啊,要是卖不出去,他们最多就是没赚到钱,啥损失也没有,可别人就赔大发了。
“方哥,那你说咋整?”苏俊这才想起方大军的厉害之处,刚才光给他们好处了,这怎么可能。
果然,事情来了,方大军笑道:“我们来个协议怎么样,2000除以12个月,每个月167吨,我给你算150吨,如果你要的货达到了这个量,那么就给你免当月的运输费,如果没达到这个量呢,当月我就收你的运输费,运输费是当月给现钱。假如量少于80吨,那么对不起,我就断你的货了,还会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终止合作,一次姓收取之前的货款。
至于回款,三步走,月底你给三成就行了,每个季度再给三成,年底把剩余的四成付完,如果到年底超过一个月时间没付完款,那我就断你的货,也是一样,考虑是否终止合伙。
这些建议我们都写进合约里,走正规手续,每个环节都留有余地,比如可以拖延多少期限,就跟银行一样,甚至可以再超多久,比如多拖一个月付款,但是多的这一个月就要算利息了,也不多收,按银行的标准来就是了。
当然如果超额的话,这个按年算,每超一吨,我再给你补贴两块钱,苏俊,你们看怎么样?”
业务员们都笑了,果然厂长留了后手,这样一搞,就把小青年一伙给限制死了。
苏俊现在拿不定主意了,可即便方大军这样搞,对于他来说也没有损失,只是如果销售量没完成,那合作就泡汤了。
“方哥,我们现在就一个铺子,还是我自家的,也有没仓库,这咋整啊?”苏俊想到了这两个问题。
方大军笑道:“仓库我可以租给你,也就是我来租仓库,你按月给我租金就可以,稍微拖延一下也可以,但都是建立在你完成销售量的情况下,你看怎么样?”
“当然好啊,就是铺面,你看能不能也?”苏俊也不是傻子,靠一个铺面根本不行,他现在又没有钱,别看卖了一百吨出去,但是场面好看,基本都欠着钱呢,赊帐是社会大风气啊,而且租铺面风险太大,你租时间短了,别人根本不租给你。
方大军又笑道:“可以,铺面我也租给你,不过是公用。同一个铺子,我的人卖水泥,你的人卖蜂窝煤,互不干涉,租金一边算一半,你看怎么样?也是按月给钱。”
这话一出,小青年一伙都讨论了起来,觉得很有搞头啊,货有了,仓库和铺子也有了,只要使劲卖,赚头就大,如果真卖不出去,别人断货收款也是应该的。
过了好一会,这电灯都已经点亮了好久,小青年一伙终于商量出了结果,“方哥,就按你说的办吧,我们干了。”
“那好,我们现在就草签一个协议,后面几天我都在市里,有什么问题你们都提出来,如果没问题的话,大概三天后吧,我们就签正式协议。”
方大军想了想又说道:“虽然我的人不在零散出货,但如果遇到大批量的,比如跑下了某某单位企业的路子,那么还是会出货的,只对单位不对散户。并且每出一吨货,就补贴你们一块钱,假如出了一千吨,你们就白得一千块钱。这方面你们没有问题吧?”
几人想了想也都答应了,因为都觉得这太难了,再说别人出了货,也会给这边补贴,白得钱有什么不好了。
如此就皆大欢喜了,协议一签。
现在就剩这个月现在所贩卖的货怎么结算的问题,方大家想了想又道:“这个月,因为我的人也来帮了忙,工资就算了,我出工资。苏俊你把中午那顿伙食费给免了没问题吧,仓库的租金提前到半个月前算,毕竟你们也使用了仓库。还有我的人,卖了多少蜂窝煤你也算算,算个大概就行了,总共就一百吨,咱们把这部分给切掉,以后按照新的协议来办。”
苏俊一想,饭钱真不多,也就五十块钱左右吧,租金半个月也不多,自然就答应了下来。
但是在统计销售情况的时候,还是起争执了,最后还是方大军出面,给三七砍了,业务员会吃点亏,但是用了苏俊家的铺面嘛。
这就OK了,也给撸顺了,算了业务员三十吨的货,等于三百块钱的利润,加上租金和伙食,苏俊总共回补四百块钱,后面就按新的协议方案来。
方大军回想了一下,刚才的表现还可以,因为他给下了很多个大坑,根本不怕出问题。
拍了拍手道:“苏俊,仓库现在就交你了,我的人现在把钥匙给你,当然,你叫人去清点下里面的存货,然后签个字。以后最好,你还是安排个信得过的人守仓库,我的司机把货送来,可是不包装卸的,你也得安排人卸货,然后就是签字,路上烂掉了蜂窝煤当然不会算你的。
但你也要注意了,签了字,这货就是你的了,如果掉了什么的,那可跟我没关系,我只按你签的数量来算,你把私人印章留在仓库,现在是同你个人合作,以后我也只认你一个人。再提点一下,凡事多留个心眼,别被人给坑了。”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苏俊还是笑着接受了,就拿之前差的两吨货,他也没搞明白,万一是手下这几个兄弟谁乱来了,那他就损失大了。之前两吨是方大军给买了单,但是以后就是他的了,掉了就自己赔钱,这也让他感觉担子突然加重了,单干的利润大,可是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也更大啊。
方大军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谈话就先到这里,明天又不会马上走,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再处理就是,便带着人离开了。
也让工人们先回去休息,明天就不用管蜂窝煤的事情,但上午还是要先过来,把事情和苏俊的人交接清楚,也别藏私,有什么门路,关系等都给别人仔细好好说完。
之后在等他的安排就是,估摸着那个时间点他也应该起床了吧,呃!
大部分工人走了,但是瘦猴和方明根两人却留了下来,他在住所多开了间房,让两人就在这里住下,另外有些话要找两人单独谈谈。
等他回自己房间和李玉兰嘱咐了几句,这才刚回来进两人房间,瘦猴就急冲冲的说道:“大军,咱不卖蜂窝煤了,那我咋整啊。”
“是啊,大军,还有我以后干什么了。”方明根也附和道。
方大军笑道:“谁说没事情干了,现在销售给分成了四个组,虎子带着四个人出去跑周边乡镇搞宣传;我七叔带着四个人在钢铁厂那边跑市场,另外秦二目前负责仓库修建,以后会管运输。
剩下的两个组,你们一人一个,手下都是四个人。明哥,你把人选好,然后这几天接着统计服装数据,到时候跟我一起回去,仁义的市场就交给你负责,即卖蜂窝煤,也卖水泥。
剩下的四个人瘦猴你带着,暂时就在市里卖水泥。接下来我会在市里开设四个铺面,等于一个铺子就会占一个人手。
算算看,人员有些不够了,这方面我会考虑,但是新手很难培养,而且到时候得你们自己来培养了。”
这话一出,两人马上就兴奋了起来,但还是问道:“咱们为什么要把市区的市场给苏俊啊,他又没钱,人也没咱们多,仓库、铺子都是咱们的,货也是咱们的。”
方大军原本是想好好解释一番,到是话到嘴边却是止住了,有些事情还是自己清楚就好,没必要完全解释给下面的人听,知道的多了,未必是好事,便回道:“你们就别管了,我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如果他真能一年卖掉两千吨蜂窝煤,赚钱的还不是咱们。”
第二百一十四章全面开花
等回了房间,他却给自己加了一个班,宁愿晚睡也不要早起啊。
李玉兰也没睡,正在织毛衣,说是今天学了几个新样式,正好,反正也干不了坏事,那就各忙各的。
一下午的时间,几个业务员也没有白忙活,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服装方面的初步数据,都很零散,而且每个人交上来的都有些许出入,这些就需要他自己来归纳统计了。
这方面可以先放一放,后天还有几天,他要的是最终的数据,而现在就是算下销售部门的帐目,连带工资、住宿、伙食、车费等一起,总共花费了近两千大洋。另外在仓库等方面也花费不小,但仓库和铺面这些都是一次姓投入,要单独分开来算,因为有实物也比较好报帐。
此时他只算业务员的花费,蜂窝煤和水泥的出厂价已经定了下来,年销售五千吨以上,就算25元一吨,如果低于这个销售量,每吨会追加2到3元。
这样的价格,厂里就不包运输费了,如果厂里额外使用了车辆,就会反过来补贴一些费用,运输已经彻底包给了销售部,由他从中安排调配,所以他才会找秦二到时候专门管理运输。
目前蜂窝煤总共大约卖了四百吨左右的量,其中要除掉两百吨跟销售部无关,等于销售部只赚了2000块钱,目前处于亏损阶段啊。
业务员的人数他打算增加到30个人,只算底薪工资和伙食,平均每人每月25元左右,这就是750元钱,仓库目前有四个,分别在新场、钢铁厂、市区、射虹,每个仓库固定3个人留守,也是底薪加提成外加伙食,只是提成方面肯定不如业务员,因没那么多时间卖货,这12个人也会选年龄比较大的,每人30元,这就是360。
其余目前还有3个铺面,分别在射虹、北斗、钢铁厂,后面暂时还会增加7个铺面,每个铺面每月暂算20元,这就是200元钱的租金,每个铺面暂算1个人,也是25元工资伙食,又是250元钱的花费。其余人手,比如送货,可是在当地请临时工,这笔开支暂时不统计,因为要卖出去货,这可能请人。
全部加起来,他每月一共要支出1560元钱,还有他个人的工资和开支,加起来1700跑不了。
等于每个月至少要销售230吨左右的货物才能收回成本,因为还要把提成算进去,卖出230吨才能周转。
他在本子上继续写画着,每多开设一个铺面,每月就要支付50元左右,每多一个仓库每月就要支付100元左右。
其余还有仓库的承包和建设成本,每一个仓库要600元左右的建设成本,总投资可是两万,他自己的五千暂时还没挪用进来,那都有一万五,现在这笔钱还没花费出来。
方大军想了想,在纸张上写下,至少还需要扩张一半。也就是从目前的各方面的基础上,在膨胀至少一倍。达到每月开支3500元成本左右。
这是关于销售方面,等走上正轨之后,赚头还是很可观的,230吨对于目前计划的10个铺面,3个仓库,30个业务员,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即能卖蜂窝煤、水泥,还能卖预制板。
而对于运输方面,这是直接从业务上面分开算的,就好比25元拿到蜂窝煤,然后到了业务员这里就是30元了,蜂窝煤从北斗运输到市区,也只有3元钱的成本,这都能赚2元,如果是短途,每吨甚至能赚到4元钱。
只要销售方面能跟上速度,每么运输方面是铁定赚钱的,又好比小青年苏俊一年卖到2000吨的货,那么运输上面就能赚出4000元钱来,这是纯利润,也是他个人的产业,销售和生产中间的运输,目前由他个人空手套白狼给承包下来了,自负盈亏!
如果每年销售部卖出1万吨的货,那么仅从运输上面,他个人就至少能赚出2万元钱啊,加上预制板厂的收入,总共能有3万,足够他取媳妇了,呃!
不过目前摆在眼前的是服装加工厂需要一万元钱的预算,这钱他拿不?(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