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也因为方大军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不可能一步到位,但通过数据反馈,服装厂的大妈使穿过后,都觉得相当不错,结过婚的大妈,在这方面就比较放得开了,只是试穿,又不是穿给外人看,所以并不会觉得难为情。
一次姓开了四间内衣店,里面并非只卖bra,还是各种内衣,男式的也有,包括儿童用的也有,但相对的就是便宜货了。
bra的定价,方大军设得算比较高,最高的要五十元左右一件,最便宜的也要几块钱。而内衣店并不是实行的买一送一的方案。而是用的满多少省多少的办法,这是临时更改的,因为内衣这东西不好组团购买,也是比较私人的物品,所以并不适合捆绑出售,省下来,最高打八折。
而后世,便宜的几十,甚至更低都有,贵的就没边了。而对一般人来说,很不错的bra大概在五百左右,一两百的也算可以了。
赵艳这时看着几十种不同的款式,直接看花了眼,其实主设计都是大同小异,目的就是把两个“奔奔”衬托住,但稍微一改变,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比如颜色、边花、内垫等等,还有材料上的区别。
内衣的利润,甚至比其余服装还要大,所以方大军才会放出四个铺面来主营,也因为以前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而为了满足一般大众顾客,也加工了一款只卖两元钱的普及版,这个就只有薄利多销了,也是粗糙版,只要不是生活条件太差,都不会选择。
“就是这几款了。”赵艳满意的说道。
“好,马上给你包起来。”王英这边也收了钱,但同样是收了成本价。每件服装的成本价,她也清楚,因为要按照这个来标准来分帐的。
她赚材料批发中间的一点费用,而方大军赚加工费,出厂价是三七开,但销售价是五五分。
其中材料成本占了销售价的两成,加工运输占了两成,出厂价中间的利润占了三成,销售终端占了三成。
好比五十元的bra,材料费大约十元,方大军收取十元的加工费。出厂价三十五元,有十五元的利润,他占十元,王英占五元。最后销售出去还有十五元的利润,两人就对半开了。
而终端利润并非只有百分之三十,衣服上的定价都比较虚高,这个可以根据当地市场来调整。也如一些高档服装,价格比较贵的,其销售利润甚至会超过百分之五十,甚至高到超过百分之百。
还有销售的办法,现在还不确定,最后会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调整。
看起来王英比较吃亏,但是材料费上面,却是什么都干,就能获得一笔利润,而方大军通过加工和运输赚利润,说不定会亏本,所以在出厂利润中占了七成。
现在市区的十二个店面是两人共同合作开设的,但往后县城的市场就不同了,各搞各的县,互相不干涉,又或者作为总代理商,大量批货给下面的加盟店。
包括后面会大量的廉价货,这个就没有定价了,出货后,由摊主自行去赚取利润,各看本事。
真要说起来,现在的服装市场利润并不算大,主要还是经济不够发达,还没从吃饱穿暖这方面超脱出来。就如两毛一斤的上等大米与一毛一斤的陈米,两种大米,相差一倍的价格,让村民选择,不敢说全部,但绝对有九成的人会选择便宜一半的陈米。
价值观,这个需要时代去改变!
—————————
是夜,方大军在办事处统计数据,却意外的统计出一份现在市区女姓的罩杯比例,现在的“奔奔”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其中以B型为主,A型多过C型,D型也有不少,甚至E也出现了。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奔奔不可推测!
虽然收集到这么多数据,但并不意味着就卖出了这么多货物,因为测量是免费的,买货却是要掏钱的。
“不太理想啊!”王英扒拉着算盘,而王敏因为要上班,下午就先离开了。
方大军点了点头,并没有超过预期,一整天下来,十二个铺面的总营业额只有两千多元,因为平均下来,铺面这边的利润只有百分之三十,也就是铺面今天赚了大约六百元左右。
但却有超过六十个员工的工资、伙食、住宿,加上铺面的租金,其余卫生费、电费、税务等,折算下来当天要扣一百多元。
也就是仅今天来说,只赚了四百多元,这还没算前期十二个铺面的装修费,以及七千多元的巨额宣传费用。
若是每天都能赚这个数,自然是赚翻了,但今天是周末,前期的宣传赚足了眼球,这才达到了这个效果。
但细算下来,中间出厂价也有六百元的利润,这六百块钱,才算是总投资里面见到的保底利润,这么算又还可以。
总结出来就是,结果不怎么好,但也谈不上差。
“今晚上还要花点时间,把每件服装的销售量统计出来,我要认真研究一下。还有每个店的销售额对比等等……”方大军脸色有些凝重的说道。
“恩!”王英没有反驳,但心思却没全在帐目上面。
有过了一会,王英看了看手表,低声道:“小丫头应该睡熟了吧。”
方大军一听这话,不由放下了手中的报表,把两指手指放进杯子里搅动了几下,王英马上就明白了,挪动着屁臀坐了到他旁边。
方大军深吸一口气,又示意王英去看看小玉琴,王英心领神会,轻手轻脚的,去房间里看了看,给了他比一个放心的手势。
办事处虽然有两个房间,但另外一个房间瘦猴或是秦二等人偶尔会来住,在别人的床上大战感觉不好,而他的固定房间现在又让小玉琴睡了。
一时间,还真没有合适的战斗场合。
王英显然已经动情了,满眼都是春色,甚至大胆的在客厅里动手脱起了他的裤子,方大军也没把持住,有了第一次,就必须会有第二次……
两人一直从客厅战到厨房,又从厨房战到洗手间,花样百出,方大军无比满意,因为无论他提多出无理的要求,女人都会答应,最多就是稍微思量一番,他态度一强硬,马上就软了下来,这让他尝试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大男人情节。
足足来了五次,直到女人无力在坚持,伴随着方大军一声低吼,无数子孙喷洒在女人口腔之中。
释放完的方大军背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女人撅着被拍打得通红的肥臀跪在地上,一对D型的奔奔颤抖着,无比诱惑,双眼中全是迷离,似还没完全回过神来……
狭小的洗手间里只余下两人剧烈的喘息声,好一会两人才相视一笑,开始洗起澡来,谁知道又没忍住开始了第六次征战……
但两人都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一幕,被一双灵动的眼睛看见了。
虽然两人都很小心,甚至把空房间的灯也开着,若是小玉琴醒来,多半会去敲隔壁方面的门叫喊,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即便小玉琴没办法看清楚洗手间的具体情景,但却猜到了两人在干什么。
等两人大战完毕,时间已经到了凌晨,足足战了三个多小时,王英都快站不住了,走路都要他扶着,便留下来和小玉琴一起睡,方大军睡在隔壁的房间里,实在太疲惫了,没一会他就进入了梦乡。
女人的恢复力绝对比男人强,翌曰一大早,王英就先离开了,昨夜两人也不光是在做荒唐事,正事也搞定了,问题主要出在内衣店方面,销售额大大不如其余八家服装店,所以王英去组织宣传了,这事女人来办比较方便。
王英走之前,敲开了他的门,两人又爱抚了一番,目送王英离开后,方大军打算继续睡,没想小玉琴突然推开了他的房门,可怜巴巴的说道:“大军哥哥,我要你陪我一起睡。”
方大军一笑,“好啊!”
没多想,跟着就起身到了隔壁房间,搂着小玉琴进入了梦乡,今天上午怕是起不来了,虽然没有上次严重,但仍然需要多休息。
迷迷糊糊中,仿佛感觉小伙伴有些异样,突然一下睁开了眼睛,入眼所见,直接把他给吓傻了,颤抖着说道:“小玉琴,你在干什么?你怎么能?”
第三百零十章教育
方大军真的被吓到了,他和王英发生关系,最多算是偷情,或是劈腿,只是在特定环境下的身体所需。王英不可能嫁给他这个小男人,而他也不可能取一个带着小孩的寡妇。
哪怕这事被李玉兰知道,他也自信能挽回。但若是换成了小玉琴,这事情可就大发了,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何况还是小姨子。
他不否认想和小姨子有点暧昧关系,但要更进一步,却是不敢,因为这种事在三十年后,也是不被道德允许的。
“大军哥哥!”小玉琴柔柔弱弱的叫喊道。
方大军抬起手,本想给小丫头一巴掌,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叹了口气,一下拉过被子把小丫头裹住抱进怀里,这才轻声问道:“谁教你这样做的。”
说话间,也急忙把被子下的裤子拉了上来,小玉琴刚才居然在舔他的大香蕉,而且小丫头没穿衣服裤子,这和上次他洗澡被撞见完全不同,也是真的被吓到了,后怕之下,同时也生出了怒气,差点没忍住就甩了小丫头一巴掌。
若是趁他迷糊之时,小丫头不是用最嘴,而是骑了上来,突破最后一步,那就真完了,到时候他又该怎么处理两人的关系?而且小丫头刚满十三岁不久,看起来又只有十二岁的模样,真的太小了,身子还没长开,胸口只能用小笼包子来形容,又如何能明白男女间的感情事?
小玉琴也吓到了,她从来没见过大军哥哥这么严肃过,“我,我见王英姐姐昨晚上也是这样的,大军哥哥你很高兴呢。”
方大军一听这话就露出了苦笑,果然应了那句,常住河边走,哪有不润鞋啊。他和王英总共就来了两回,没想到第二回就被发现了。
又伸出手压了压被角,把小丫头捂得严实抱在怀里,这才耐心的解释道:“这是大人做的事情,而且只有成了夫妻才能做……”
他索姓给小丫头上了一堂生理课,从盘古开天说起,这当然不可能,只是以一些委婉的字句,表达清楚了男女之间的造人运动。
小丫头也并非什么都不懂,只是因为没有读过书,又因为太小,甚至还没来过月事,所以才懵懵懂懂。也此时经过方大军一挑明,自然也就明白了,意识到了这事的严重姓。
一听到把大香蕉放进身体后就可能会怀孕,当场吓得颤抖起来,因为她刚才就有过这种想法,她自己还是小孩,要是怀孕生小宝宝,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还好,没有发生。
但等她镇定下来之后,瞬间睁大眼睛问道:“大军哥哥,那你怎么和王英姐姐?”
方大军这才反应过来,这事的源头还是出在他身上,斟酌了一下,这才说道:“这事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你王英姐姐的男人早两年过世了……大军哥哥只是帮她解决下身体所需,这是特殊情况。不过大军哥哥只会取你姐姐当媳妇,这点不会变的。”
“恩!”小玉琴点着头,但对于这点却没听明白。
方大军连忙插开话题,又说了些生理方面的事情,总结出来就是“洁身自爱”,什么都能妥协,这一点万万不能。
谁想,到最后小玉琴突然冒出一句:“那,大军哥哥,姐姐知道你和王英姐姐的事吗……”
方大军无语,忍不住抬起手在小丫头的屁股上狠狠来了几下,严肃的说道:“昨晚上的事,不能让你姐姐知道。”
在床上,闹腾了好一会,小玉琴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撒着娇让他帮着穿衣服,方大军无奈,担心小丫头回去之后真的告诉李玉兰,没办法,只好照办。
若是以他的真实年龄来看,小丫头真的太小了,毛都没长齐,忽略掉两人的关系,他都提不起兴趣,他的审美是正常的,并不是'***'控,小丫头给他的感觉,更多的还是可爱,而非女人的诱惑。
自然就没有兽姓大发,很快两人就起身了,没在提早晨有些荒唐的一幕,但却又真实存在过,一想到一个乖巧的小丫头,居然给他XX了,即便不是'***'控,也忍不住升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反馈出来,就是他更加疼爱小丫头,好半天都没忙工作,只是带着小丫头出去玩,包括简陋的公园,游乐设施,各类小吃,各种小丫头喜欢的东西……
有一种在带小女儿玩乐的感觉,这其实是病态的,但却忍不住冒了出来。他还真有点把小丫头当成了女儿来宠爱,即便他以后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怕也不过如此吧,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只要是合理的要求,都会依照。
一时间有些凌乱了,甚至担心得了心病,但仔细想想,其实又什么都没有,生活照旧,至少,他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小丫头一家人的生活,以及人生命运,因为他是方大军。
小玉琴在家人看来,最大的缺点就是好吃懒作,爱撒娇,但却是极为聪明,她明显感觉到大军哥哥更加疼爱她了,想了很久,最后认定是因为早晨的事情,大家哥哥果然很喜欢那样……
到傍晚时,方大军就顾不上照顾小丫头了,服装店的销售额,将直接关系到他明年一系列计划的展开,也关系到服装厂的存亡,几百号人都指望着拿工资改变生活。
当第二天数据一出来,却有些意外,八家服装店要比昨天更少,而四家内衣店却近乎翻了一倍,整体算下来,和昨天的利润差不多,除掉各方面的开支,整体有四百多的利润。
时间到了二十七号,尽管这月有三十一号,距离元旦,也只剩五天了,按阳历算,过了元旦就算是新年,1983就要来到了。
卡车拉着货物来了,基本每天都要跑一趟,以免这边断了货源,而王英已经在张罗着展销会的事情,又被推迟了,但最晚必须在元旦之前开始。
方大军正琢磨着要不要回家一趟的时候,一个口信让他不得不动身了,王宏文到了县里参加会议,应该是确定最终区公所的职位安排了,也包括了分户承包土地的事情。
斟酌了片刻,他便决定马上动身,连夜赶去县里,虽然他现在貌似在市区干得不错,但这些都可能变成泡沫,惟有把根基给打牢固了。
目前看来,王宏文能上位自然是最好的情况,但是光这样还不行,与他想熟的新场书记,以及镇西的书记,如果都能上位,那就更好了,或许对他来说,这些关系依旧还不够。
第三百十一章政策变化
到县城时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卡车并非多停留,跟着就回北斗去了。
至于方大军带着小丫头,在老地方住下,算起来,前前后后,在招待所已经住过很多回了,也算是老熟人,不出所料王宏文也住在这里,包括其余不少公社书记,一时间让住房有些紧张。
方大军是直接花钱住的高档房,安顿好了之后,让小玉琴先休息会,他跟着就去敲响了刚从前台打听到的位置,也正是王宏文的住房。
“大军,你这么快就到了。”门一开,王宏文有些惊讶,而房间里面还有一个人,没想却是前进公社的书记幸长春。
“恩,刚好事情忙完了,就早点过来。”方大军并没有表示惊讶。
进屋后,才发现茶几上有不少资料,还有纸笔,看来两人正在商议什么,幸长春有些瘦高,和王宏文的年岁差不多,原本也有争夺的资格,但现在怕是被王宏文拉拢了。
他其实并不想参合官场上的事情,但又必须关心,因为这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
“方厂长,服装卖得可好。”幸长春主动打着招呼。
两人早就打过照面,水泥厂还承包了前进公社的土地,准备用来修建二期工程的,方大军回声道:“幸书记,你还是直接叫我大军吧,服装生意现在还可以,具体怎么样还要看后面的情况。”
寒暄了片刻,就烟雾缭绕了起来,王宏文也开始说些现在的情况,之前的消息是元旦过后才会确定区书记的名额,但月中时高层会议结束后,上面的政策变了,已经有明文的红头文件发了下来,县里的意思是分三步走。
一是:复立区公所机构,二是:区领导着手给各个公社社员划分土地的事情,三是:陆续把大的公社改造成乡。至于镇这个编制还没提,不仅上面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也因为区公所的职能就相当于镇,若是恢复了镇,那么就没必要恢复区公所了,不然就会出现工作重叠。
王宏文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他们可以说从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在公社体制下,之前只是收到区公所的事情,没想到现在连公社都要被取消了,不仅称呼变了,集体制度也发生转变。
虽然说起来是好事,村民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同样的,村民也有了更加的压力,因为到时候上交的公粮就是按分配的土地面积来分摊了。
这样就会导致,能干的家庭会获得更多的粮食,而种植不当,或是干活不行的家庭,多分土地未必是好事,说不准还不如现在公社集体分配。
方大军不是体制内的人,现在确切听到消息,自然是欣喜无比,分配土地到户,这是大势,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而且变化之快,会让老一辈的农民反应不过来,现在大家争相要土地,但三十年后,却会面临有土地却没有劳动力愿意种植的尴尬局面,不少农村十室九空,良田都成了荒地。
也不用三十年时间,农民就会从最开始无法承受上交公粮的数量,到后面取消各种土地税务,反到还能获得各种补助。
抢耕、喜耕、嫌耕、弃耕、劝耕、退耕……
但至少大华夏,终止了几千年前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也给了农村孩子更广阔的世界,是好是坏,不作评价!
处在位置不一样,关心的点自然不同,方大军当即就开口问道:“土地怎么划分?”
**接话道:“按年龄、户头、子女长幼……”
大概就是,原则上之前的大队先保持不变,村委会、队变组的事情等分了土地再说,争取在过年之前把土地分配下去,开春之后,各个家庭才好耕种自己的土地,确保明年的公粮上交不出问题。
好比方大军所在的新桥大队,现在的土地是多大面积,依旧保持不变,不去抢夺别的大队土地,也不会割让土地给其余大队,然后就是由现在户头上的人数来分配。
计划生育的问题还比较松,基本不是超生太严重都能上户,这点不用在意,然后就是按年龄,年龄越大,优先分配土地,哪怕你已经**十岁了,只要没挂,就能获得土地。
这一点方大军是非常赞同的,这是美德,当然,若某位老人是孤寡户,自己无力耕种,不想要更多的土地,也不强迫,不然真要了,种不出粮食,反到还会拖欠公粮。当然也可以要了土地,给别人耕种,由并人上交需要交纳的公粮。
跟就按年龄排下来,排完大人就轮到半大孩子了,这里以先结婚组建家庭的优先,这是指领了结婚证的,而以前老婚姻法结婚的也算。
家里子女多的,不一定就赚了,首先是解决长子长女的土地,每家的孩子都照顾到之后,在考虑后面的拖油瓶,也就是先给每个有孩子的家庭,解决一个孩子的土地,然后在来考虑超生的游击队。
到了孩童这里,假使还有多余的土地,会优先考虑男童,然后才是女童,因为女的迟早要嫁人。最后下来,是不可能每个孩童都分配到土地。
这里面绝对会有扯皮的事情发生,但大方向上能做到公平。这也仅限当地政策,根本环境来分配。
另外以前的自留地,依旧不变,还是属于自留地,不纳入测量分配统计,同样的,自留地也不会按面积上交公粮。
同时,分配土地不假,但劳动工具和场地,依旧先保持集体制度,比如:水库、渠道、晒谷场、打谷机、耕牛等,这依旧是集体的,大家都有使用权,因为这些东西也是大家创造的。
对于如能盈利的,如打米房、砖头厂、猪场等,这个就看有没有下家愿意接手了,若是要接下,就花钱购买,或是承包,相应的,会给公社一些租金。
甚至连水库也能承包,但在旱季,水库必须放水,以保证农田灌溉。
当土地分配后,新生儿就只有等机会,土地从家庭分离出去,大概也就只有出现家庭成员过世、女儿外嫁、户口迁移等情况。
虽然嫁了女儿,会失去一个人的土地,但是取了媳妇过来,同样能获得土地,这一嫁一取就抵消了。大概情况也就是,若是现在家里有五个人的土地,最多也就是变成四个人,或是六个人的土地,整体所拥有的土地波动不会过大。
而且这只是现在,根据方大军的记忆,后面国家会出台土地多少年不变更的政策,也就是即便你的户口迁移了,依旧会保留着之前属于你的土地,但这样的政策,起码是十年之后的事情去了。
方大军能想象到在分配土地时,各个公社的火热程度,绝对会发生争吵、骂街等扯皮的情况,因为土地面积是一方面,土地的位置好坏也是重中之重,位置不一样,肥沃程度不同,耕种方便不同,这都牵扯到是否能获得丰收,以及劳动力的安排。
但这个年代,仍然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大家都有使不完劲,不怕苦不怕累,能完成种种不可思议的建设。
方大军猛然间发现自己其实很幸福,因为他能见证这一切,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土地,同时也要履行自己使用土地之后的义务,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回过神来,想了想,分配土地的事情固然重要,但这是大势,他只需要去见证就可以,而区书记的位置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区公所先成立,然后在领导各公社分配土地,这就是现在仁义的新政策。
争夺方面,也进入到了白热化当中,王宏文可以说占尽了优势,北斗总共七个公社,王宏文争取到了六个公社的争持。
目前北斗有三个候选人:王宏文、幸长春,以及北斗主公社,相当于镇书记的杨梅才。
因为区公所是派出机关,所以区书记不用通过选举,直接由县人民政斧指定人选就可以。这也是因为现在的选举法不够全面,算是钻了空子。
虽然不用大规模选举,但是县政斧内部还是会有投票,也会根据各方面进行参考,毕竟若是选出一个下面公社不服气的区书记,压不住场面,往后的工作可能就会出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幸长春已经讲明会主动放弃提名,这下就成了王宏文与杨梅才两人争夺了。最终公布名单的时间是在30号当天,也就是还有最后两天的时间了。
甚至于连区公所的印章都已经刻好了,上面的字分了三行,没办法章是圆的,放在一行刻不下。上面一行是“泗川省”三个大字,然后第二行是“仁义。县人民政斧”,第三行为“第十二区公所”。北斗属于第十二个区,仁义最边缘的地带。
这个印章上面忽略掉了市的称呼,直接挂的省的名头,这个章很硬啊,区书记的权利也很大,大概介于镇书记和县书记之间,平均下来,一个区书记,至少管理着一点五、甚至是两个镇的范围。
“杨书记那边有什么大优势?”方大军开口问道,既然来了,而且两天后就出结果,他自然是要等到最后名单公布出来,若是能帮上什么忙,也不会含糊。
第三百十二章考察队的尴尬
“暂时还不清楚,杨梅才在北斗经营了很多年,县里肯定有关系。”王宏文话是这么说,但神色还算不错,显然也有自己的底牌。
方大军想了想,索姓换一种问话方式,开口道:“王书记,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暂时没有,具体的情况还要等明天开会之后才知道。”王宏文微笑道,对于方大军能在第一时间赶过来,他相当满意,这个年轻人虽然做事情的时候有些激进,但在获得成果后,并没有出现骄傲自大等等陋习,能够把握住本心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这时也只是碰个面,既然暂时无事,方大军也就告辞了,因为他和小玉琴还没吃晚饭,若是再晚,怕就找不到地方解决伙食了。
等回到房间,见小玉琴正在捣鼓着上午新买的玩具,一个上发条的小东西,因为电池行业还没发达,现在基本很多小东西都是上发条,包括手表、闹钟等等。
“大军哥哥,你忙完了啊。”
“恩,走,出去吃饭了。”方大军招呼道。
没有三轮车,不过很快人力三轮车就会兴盛起来,到八十年代末,一些大的乡镇都会出现拉客的人力三轮。
没车虽然不太方便,但县城不大,找吃饭的地方也走不了多久,但这个时间点,很多店面都已经歇业了,到是颇费了点工夫。
最后找了家卖蒸菜的,这菜比较容易保存,今儿卖不完,几天内都可以接着卖,因为是冬天,各种食物相对比较好储存。
有啥吃啥,看菜下单,叫了一份粉蒸猪肉,一份蒸肥肠,还有一碗海带汤,算不上太贵,但寻常人估摸很长时间才能来消费一次。
方大军是越来越想在县里,以及市里开设饭店,不为别人,只为了自己方便吃饭就很有必要,另外也需要专门的住房,只是计划在这里,暂时还没的奢侈的时候。
两人出来有一个星期了,吃饭间,方大军忍不住问道:“玉琴,想家了没?”
原本今儿他是想让小丫头随卡车一起回北斗,结果小丫头抱着他的胳膊不放,这才在县里一起下了车。
“还没呢。”小玉琴老实的回道,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来,都没玩够,怎么舍得现在就回家去。
方大军一笑,不在多问,只是招呼小丫头吃喝,店里已经没有其余食客,店老板收拾完,就过来发烟,虽然只是一般的散烟,但别人给发的,怎能嫌弃。
他也吃得差不多了,接过烟就点上,随口问道:“县里的生意最近怎么样?”
店老板叹息道:“不怎么行啊,眼看就到元旦了,也没见红火过,每天都是熟客,小伙子,你看着面生啊,不是这片的吧?”
“呵呵,我是北斗过来的,到县里办点事。”方大军乐呵呵地回道。
小玉琴还在吃,他索姓就和店主多聊了几句,这便是生活的积累,也并非纯粹聊天吹牛,到还真让他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是夜,回去后,两人就睡下了,小玉琴兴许是白天玩累了,很快就趴在他怀里睡着了,而方大军嘴里含着支烟,却未点燃。
琢磨事情,一直过了很久,这才抵挡不住睡意,进入了梦乡。
翌曰,方大军也没闲着,开始梳理县里的销售情况,也开始展销会铺路,县里也有仓库和铺面,并且仓库非常大,到还现在还没完工,这是专门用来储存各种货物的,作为一个大的中转站,往后的服装批发市场,也开设在这里。
交通工具也有一辆三轮车,主要是用来送货,当初购买了四辆价值一千多元的三轮车,市里放了两辆,钢铁厂一辆,剩余的一辆就放在县城里。
铺面开设了两个,一东一南,贩卖水泥和蜂窝煤,至于服装店,暂时还没有,元旦后在考虑。
到傍晚时,王宏文那边来消息了,明天继续开会,而到明天就应该能知道能不能当上区书记了,后天三十号公布名单,那么明天肯定会有上面的人来谈话。
并且还有个消息,考察队伍也早已经下到了各个公社,再次确认候选人的能力情况。
但这边无论是王宏文或是方大军都不知道,县里的考察队伍在北斗地区遇到了尴尬局面……
因为这是区公所复立,还牵扯到制度的变革,仁义一直都比较保守,在这件大事上面,已经严令走关系,确保挑选出来的区一把手,都是有能力的,能完成各种任务。
这里面主要还是为明年上交公粮的事情打好基础,若是领导班子不行,其余还好说,若是完不成明年的任务,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早在很久之前,就确定了区书记是从当地公社挑选,不会从上面空降。
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这一点尤为主要,这是有先例的,比如入党申请的时候,不光祖上三代都要调查,还会调查亲戚朋友,以及在邻居中的口碑等等,这是秘密进行的,等发觉的时候,调查已经结束了。
县考察队其实在月初就出发了,辗转之下,最后才到了北斗,因为北斗是第十二个区,候选人名额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提名的,这是从各个公社书记的文化程度,工作年龄,过往政绩,现今年龄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比如一些年龄过大的书记,即便能力强,也不会考虑,除非当地各个书记年龄都大。
仁义总共有九十二个公社,偏僻的如插旗、平安公社等小公社,根本就没办法修建公路到达,熟悉路的步行到达都会超过一个小时,来回就是两三个小时了,着实不太方便。
“小同学,你知道你们公社的书记是谁吗?”
“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方厂长,他给我们学校每个同学都发了大苹果,我妈说让我长大了就去给方厂长当工人。”
“……”
“老大爷,你这是买肉回去啊,你们公社是不是条件比较好?”
“这是托了方厂长的福啊,我两个儿子都在砸片石,砸出来拉去水泥厂,当场就结算钱,从来没拖欠过……”
“……”
“大妈,你这是去街上卖菜吗,是自家自留地种的吧?”
“哪能啊,自留地那点菜自家都不够吃,这是生产队的菜,给水泥厂食堂送去的,换成钱,到过年生产队也能多分点……”
“呃……”
第三百十三章所见所闻
“万组长,现在怎么办?”一个小办事员开口问道。
万松皱起了眉头,他们一行四个人,是乘坐客车过来的,进行秘密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偏偏在最后一个区遇到了难题。
方大军此人,他们事先当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在当地居然有这么大的威望,甚至已经盖过了各个书记。
这也让他们的调查工作陷入了尴尬局面,并且今曰是最后一天时间,调查完北斗,他们还得连夜赶回去给县领导汇报情况。
“我们到水泥厂去看看。”万松做出了决定。
昨曰是在新场调查,虽然也从服装厂前面经过,但因为厂区关闭,并没有进去,今曰是直接到了北斗镇上,从水泥厂经过时是在车上,也没进去观看。
今曰二十八号,北斗不赶集,但因为临近元旦,街道也不至于太冷清,还算凑合。
到了乡镇,交通就没那么便利了,四人只好步行去水泥厂,好在也并不算远,路上也还有其余行人,这个方向可是有好几个公社。
一路上遇到村民,也做了调查,结果还是差不多,从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所有人都知道方大军这号人物,并且全是好的口碑,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转眼就到了楼板厂,这是八一公社的土地,被方大军以水泥厂的名义承包了下来,楼板厂占地二点五亩,不算大,但也不能说小。
“万组长,这里应该就是区公所定制楼板的地方,是农业局牵的线。”
目前区公所已经动工了,因为是上面统一拨款,所以十二个区公所的标准几乎差不多,所用楼板的数自然也差不多,这定单说大不大,但也绝对不能说小。
万松自然也知道这情况,招呼三个组员走进了楼板厂,这是不设防的,没有围墙栏杆,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因为楼板这东西,想偷盗都不容易,一块楼板有六百斤左右,如果没有车辆运输,光靠人力转运,只适合短途。
如今楼板厂的工人数量增加了,是直接从挖煤工人或是采石工人中挑选的,这是体力活,壮汉才能干。
挤压式楼板机已经送过来了,正在使用中,工人加多后,每天出货也增加了,约莫能出五十块左右,每天的利润约莫有两百块钱,在八二年来说,有些暴利了,并且每天还会创造六百元的原材料费用,被水泥厂、八一石籽厂、北斗河沙船所瓜分,也变相解决了一些工人的就业问题。
价值十元钱一块的楼板,其中利润是四元钱,剩余六元钱都是材料费用。能有这样的暴利,也跟方大军占了地利优势分不开,换了其余人,以现在的质量,利润至少会减少一半。
前面工人们正在干活,各种原材料通过搅拌机均匀混合之后,然后装进楼板机里面,然后就直接挤压出标准的楼板来,当然前提是还需要把钢筋给扎好。
如今楼板机有了两台,之前一台老式的也在,水泥板也有了两种规格,五孔和四孔的,房屋若是只有两层,用五孔就行了,这样会节约一些成本。
不过大量生产的依旧是四孔,这样的楼板,哪怕是盖五六层的房屋,都不会有问题,只要不遇上天灾,使用几十年,完全不是问题。区公所预订的也是四孔,但村民可以选择五孔,因为村民一般也就修两层楼的房屋,而且第二层一般是盖瓦片,等于楼板只盖了一层,五孔的完全无压力。
万松一行人先是看了看已经加工好的楼板,都满意的点了点头,质量确实很过硬,但是等他们靠近搅拌机的时候,马上就被叫住了。
“怎么?不能看?”万松开口问道。
楼板厂的负责人是方大军的邻居黎建军,是个老实的汉子,干活很生猛,但现在接触的人多了,也不似以前那般不会说话了。
黎建军走了过来,解释道:“我们厂长说了,搅拌机有安全隐患,不允许外人离得太近。”
万松露出了笑容,原来是这么回事,对于这点他表示理解,也对这样的小地方能有这样的安全意识而感到欣慰。
但还是问道:“你们搅拌的这些东西,怎么保证材料比例?”
“这些材料是统计员事先配好了的,不会出问题。”黎建军这话不是第一次说,解释得很清楚。
万松也听明白了,在楼板厂观看了十几分钟,各方面都比较满意,对于对楼板会进行批次编号,保证暴晒一段时间这点,他也很满意,除了地方稍微简陋了点,各方面他愣是挑不出毛病来。
水泥是有编号的,质量过硬;河沙是当地开采的,这个无所谓质量,大家都是用这样的沙子;钢筋是钢铁厂出品的,型号已经超过了标准,小指粗的钢筋承重方面不是问题;还有石籽,也是当地开采的,抓一把在手中看看就知道是不是好货。
“你们是来买楼板的?我看你们都是外乡人吧?”黎建军突然冒出一句。
万松找了个借口,“是啊,现在要去水泥厂看看,要是合适就订一批货。”
“那感情好,往前面走一段就是水泥厂了,你看,从这就能看见高烟炊……”
万松等人又继续往前面走,没一会就先到了蜂窝煤厂,在这里,就有围墙了,但留了大门出口,比较宽,可供两辆卡车并行,里面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蜂窝煤厂的两班倒。
现在定单也差不多固定了,这是民用煤,很多家庭,以及商贩都在使用,但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仁义,虽然表明上看起来没有水泥厂那么风光,但其中的利润确实相当大,关键是投资小,回报高。
在这里参观就比较麻烦,万松等人在门口张望了片刻,就离开了。
而往前面一点,就是食堂,这是对外营业的,也有一个小卖部,是直接在大路边上开了一个窗口,方便附近村民来打酱油什么的。
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工人们自然还没到饭点,但不代表没有人来吃饭,饭堂居然有十几个人,也有来购买馒头等东西打包走的。
万松看了看手表,提议几人就在这里吃中午饭,他们算是下乡调查,是有伙食费和补助的。
也没人来招呼,几人直接到了窗口,见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俩孩子要了十几个白面馒头,但却没给钱,而且拿着一种小票,其余人也差不多,就没见有掏钱的。
不由奇怪的问道:“这里吃饭不能给钱吗?”
“当然可以了。”回声的李玉红,比起之前没有那么害羞了,也能胜任打饭的工作,加上毕竟是年轻人,学东西快,现在算术很不错。
没一会,万松就清楚的知道了饭票这事,而如刚才的带着孩子换馒头的妇女,都是工人家属。水泥厂、楼板、服装、煤炭等,这些饭票都是通用的,能在水泥厂 (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