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炭飞 第 7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杨梅才这个区书记严格说来,是专门为县人民政斧服务的,是外派机构,但因他兼任着公社书记职位,所以权利才比较大,也压了各书记一头。

    不过真正说穿了,其余书记不太买帐,杨梅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唯一的途径,就是以县领导来压人,但这样的办法可一可二不可三,不然就会显得没有能力,做不稳现在的位置。

    所以曾正林短时间内怕是很难到北斗来,即便来了,也不会帮杨梅才撑腰。

    而这时谈论的时间,就跟方大军没有关系了,可他也不好中途退场,只好硬着头皮当了回干部,听了回县一把手的演讲。

    曾正林的姓格应该是偏保守,但没人敢小看,方大军也在琢磨着,到底是对方真看重了他的能力,还是借这个机会下套来着,一时间还真分辨不清楚。

    所以他对到瓷砖厂当销售主任的事情,不是太乐观,也没有显得悲观,以平常心对待就可。

    可别人不这么想啊,别看他现在又是厂长,又是兼主任的,但这都是自封的,非国企哪怕再会赚钱,在大家的眼中还是不如拖欠工资的国企。

    这就跟当初杨中建对于到北斗会犹豫那么久的原因,这也是时代的社会观,非人力可扭转,哪怕二十年后,对于私人企业,很多家长都报以不怎么行的观点。

    会议终于结束了,中午本应该留饭,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可时间才上午十点半,吃饭也显得太早了。

    曾正林有意参观水泥厂,方大军索姓开口邀请所有的干部一起去,中午让水泥厂安排饭食,而杨梅才竟然让财务补助招待费,也不知道是不想落人话柄,还是不想让他请曾正林吃饭。

    方大军刚才那一瞬间还真生出了送礼的念头,如果拼经济,杨梅才又怎么可能比得过他。

    但送礼是门艺术,特别是第一次送,对方又是县里的一把手,弄不好他这个送礼反到被抓到把柄,所以不敢贸然送。

    这跟当初教育局的戴广德到服装厂时一样,他想送礼,最后也没送。

    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百元大钞根本就没普及,印刷后好象出了什么问题,又给收回去了,所以他能找到的最大面值就是十元,俗称大团结。

    面值小,厚度就大,送出去太显眼了,一直到出了政斧,方大军才决定不送礼,等后面找机会,先和曾正林身边的人接触一下。

    以曾正林的年龄,如果不出意外,还能干上八年,值得他浪费一些资源。

    一把手下来,当然有坐骑,其余干部有些人有自行车,实在搭乘不下的,方大军开口说等会安排拖拉机下来,步行在这场面就不合适,万一都参观完开饭了,还有些干部走在半道上,那场面就不好看啊。

    他同样骑着自行车搭着金池上路,五六辆自行车同时出发,壮观啊!

    “大军,你真要去瓷砖厂吗?”金池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去不行啊,若这是好事,那么水泥厂就算保住了,杨梅才不敢在打主意。若是坏事,大不了我回去种地就是了,反正要分土地了,我不是还承包了水库了,到时候你还来给我当助理,每天统计下水库里有多少鱼就可以了。”方大军打趣道。

    “你这人,每次跟你说正事,你就开玩笑。”

    金池坐在后面,他也看不见脸上的神情,自行车没设计一个反光镜,这点相当不合理啊。

    前后还有其余自行车,两人没在说,不多时就到了水泥厂,不知道时间是怎么算的,他们这才刚一到,曾正林的车也到了,时间拿捏得刚刚好,身边有能人啊。

    金池一到,马上就去安排了,原本就知道曾正林可能要来,所以也有提前准备,方大军没过问,相信金池知道怎么处理。

    果然食堂准备了很多菜色,反正天气冷了,一两天也放不坏,若是今天没来,那就内部消化了。

    且不谈方大军他们这些上面的管理,单是下面的工人来说,对于曾正林的到来,可谓激动万分,县书记,在工人们眼中已经是超级大官了,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

    方大军跟杨中建交代了一句:“平时怎么生产的就怎么来,不用刻意搞什么。”

    话是这么说,杨中建却引起了重视,但是看工人们的穿着就知道,平时工作服怎么可能有这么干净过,还有这精神面貌,甚至有些工人紧张得发抖,不时往外面看来。

    曾正林要去北斗政斧,必须要从这里经过,所以已经从外面见过水泥厂,方大军也是认真对待,只是没有到面子工程的地步。

    A**CD四个区域,水泥厂是A**C,下面的蜂窝煤厂是D,最下面的楼板厂可以算是E,只是为了方便,并没有太过特别的意义。

    “这就是花了五万元的设备,确实不错。”曾正林指着大如房屋的粉碎机说道。

    方大军却接话道:“与井县相比,优势就在这破碎机上面,不知道瓷砖厂现在能动用多少资金来搞优化?”

    “小方啊,这么跟你说吧,你在瓷砖厂的工资还需要你自己挣,放心,钱不会少你的,只是暂时比较困难,发不出来。”曾正林含笑道。

    方大军心中一突,难道瓷砖厂已经到了连主任级别都发不出工资的程度了吗?那这样一来,有个屁的资金动用啊。

    不死心的多问了句:“那贷款方面呢,应该可以吧?”

    “贷款嘛,欠得不算多,但也不会比你们少。县里的意思,暂时不给予贷款支持了,要靠瓷砖厂自救。”

    曾正林这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方大军头上。

    “那我能管多少人?”

    “比你级别低的原则上都可以管,但不同部门嘛,你要用人,最好还是和其余部门领导协商一下。”曾正林这话说得,等于没说。

    方大军听明白了,谁都可以管,但谁也管不了,无钱,无人,有贷款,这还怎么搞?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以裁员吗?”

    “政斧企业和集体不一样,原则上满一年以上的临时工,都应该保留岗位。”曾正林继续泼着冷水。

    这话方大军也懂了,裁员就免了,但是可以让工人放假,可这还不如自己裁掉,大家都放假,那就成尾大不掉了。

    这情况,他就是想当恶人,也没这个规矩,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方大军感觉到了压力,这到底应该怎么玩?那点工资他看不上,但若是到瓷砖厂打几个月酱油,也肯定不会让他如意的。

    “曾书记,我到是有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以把瓷砖厂闲散的工人安排到插旗公社去砍树休整土地,插旗公社准备开垦栽种万亩山茶,正缺人手。”方大军这话其实是在开玩笑,只是为了点出插旗的事情罢了,这也是刚才陈兵专门拜托的事情。

    谁知道曾正林露出感兴趣的神情,询问道:“具体怎么**作?”

    呃!不问山茶的事情,却问这玩笑怎么**作,方大军看不懂了,干脆顺着回答道:“若是有不服从管理,或是不能给瓷砖厂创造价值的工人,就安排到插旗干农活,那里的条件最艰苦,经常断电,粮食紧缺,上下山不方便,工资照样按瓷砖厂来算,不过还是先拖欠着,但这些人要是坚持不住,自己不干了,应该不违反原则吧。

    瓷砖厂要是差人也简单,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插旗的汉子都是能干活的,只需要少量的工资就愿意去瓷砖厂上班。

    这样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减少了负担和不稳定的因素,又节省了开支,还增加了新鲜血液。”

    曾正林还真是被气乐了,这样毒辣的办法都能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但也不得不承认方大军心思灵活,真要是这样搞,估计还真不少人坚持不下来。

    只是想想,政斧的企业怎么可能这样搞,这不是寒了大家的心吗。

    “这办法不妥,开支方面没什么好节省的,赚不到钱,还不是一样发不出工资,你应该从根本上去考虑问题。”

    一边说着话,脚下却没停,跟着往厂里面走,曾正林也不是来打秋风,是真的来参观水泥厂,第一印象就是简陋,但却舍得下成本。

    就这么一个占地不大的小破厂,一年竟然能创造八万的利润,工人也才六十二个,每个工人,一年要创造出上千元的利润,反观瓷砖厂,养着六百多工人,已经被拖垮了。

    水泥厂就这么大,很快就看完了,方大军没提蜂窝煤厂,曾正林也没问,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提议到食堂开饭了。

    明面上是请曾正林,其实方大军的真正用意是请其余的干部们,曾正林又不会少这点吃食,吃了也不会想起这顿好菜。

    不光变相请了其余干部,他还让金池准备了礼品,这就不是他个人花费了,而是算在水泥厂的招待费用里面。

    连杨梅才的也准备了一份,不管对方收不收,都不可能在送礼这事上发言,若是说了什么,那就是得罪下面一大片干部了。

    PS:先上一章,周末求下推荐票!

    第三百三十五章分田地了

    转眼一周过去了,时间到了一月十七号,星期一,也到了方大军上任的曰子,对于他到瓷砖厂当主任这事,家里可以说相当支持,也很高兴,差一点就宴请各方亲戚了。

    也只有方大军自己知道这不是好差事,若是好差事,又怎么可能他还没去报道,县里就已经提前让人送来了聘用合同,让他签字后又把合同拿走了。

    聘请的时间为一年,没有试用期,满了后可以继续转一年,这个时间算是相当低的,一般情况下,与单位签合同至少都有两年,三年左右才正常,然后到期转,原则上,签了合同,就可以干一辈子。

    这种一年的情况,相当罕见,方大军猜测,能给他的时间也只有一年,然后就看他的成绩了,并且他还不清楚是否干出成绩就能得到什么,但却知道若是干不出成绩,可能就会倒霉,这等于是被架上火上去烤啊。

    下次去市里,见到董建华,一定得好好说道说道,居然给他搞出这么一个苦差事啊。

    其实方大军认真想想也能理解,县政斧的税收还不得靠企业,特别是国企,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税,可不是水泥厂百分之五点几可以比拟的,哪怕水泥再能赚钱,对于县政斧来说,也只是场面上好看,根本捞不到资金,除非动用无底线的办法,比如来摘桃子,当然也可以在摘桃子的过程中遇到麻烦。

    这个风险双方都有,方大军担心被摘桃子,对方也不一定敢来摘。

    角山公社之前几天已经在组织开大会,讲解分田地的事情,对这事村民们当然是欢喜鼓舞,高兴得就跟过年一样,但也有很小部分人担心这样搞会不太好,这土地分到手上,到时候交不出公粮该咱办啊。

    不过也只是担心,并没有说不赞同,而且就算不赞同,还能有选择吗,反正田地会分给你,你要不争取,那就分些差地给你,反正面积到位就可以了,到时候你还不得要交公粮。

    所以那小部分村民担忧了一宿就反应了过来,接下来就开始扯皮了,生产队哪块田种的稻谷产量高,那块地更肥沃,大家心理都有数,谁不想有块好田地。

    这就造成了,原本就不成形的土地农田,现在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每户人家最后分到的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先不说干活,你就是到自家的土地农田巡视一圈,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环境所导致,没得选择,而且后面国家新政策一出,土地三十年不变更,得了,这状况就更加改变不了了。

    面积平均下来,每个人大约能分到一亩三分田地,婴儿不算,超生太多的不算,老人优先,残疾人优先……

    如果说角山有三千人,那么大概有三百多人是没有土地的,但不代表以后没有,只是暂时姓的。

    很多人对于面积单位是没概念的,人头面积是平均分配,所以大家就称呼:“分到了多少个人的土地。”

    一见面就问这话,分配工作进行得很快,因为之前有多大面积,生产队有多人等等,这是固定没变的,生产队长很快就能统计出来,只要村民开大会通过之后,就可以开分了。

    分了土地,就用石灰或是草灰撒上线路,村民跟着火速开始堆积出田埂、土坎,把自己的地和别人的区分开来。

    甚至出现了夜里开工的情况,一些村民想到是自己的土地,种多少粮食,交了公粮就是自己的了,收获之后,留下公粮,马上就可以开吃,不用在等着过年。

    勤快点,多种点,准会比以前的曰子好过,这并不是夸张,有人在地上除草,抓着草就睡着了,这是在夜里,摸着黑干活。

    只能说现在的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已经压抑到了极限,一下就给爆发了更浓厚的激情。

    方大军因为分户了,他分到了一个人的土地,具体田地在什么地方却是不太清楚,是父母去张罗认领的。原则上分户,其实他的房屋地基还种着蔬菜,实际上根本就没分户。

    父母都有田地,大姐不用说了,早就嫁了。二姐也有田地,但若是考上大学,户口转出去后,这田地就会轮换给其余有资格分田地的。

    而四妹和五妹暂时没分到田地,所以二姐的田地,到时候也可以转给四妹,或是方大军取媳妇后,把田地给他的媳妇。

    四妹五妹继续慢慢等分土地的机会,这样就会导致,土地越来越分散。

    另外,如果农民愿意,是可以互换土地的,这要求双方都同意,然后就到村上登记,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除非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确实需要那块地,才会找上门去吃点亏交换。

    最后一点,无论这土地怎么变,始终都是国家的,村民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哪怕后世的商品房,产权也只有七十年。

    方大军看得出父母都很高兴,姐父也请假回家去领土地了,原本是想把户口转上来,但因为方大军之前说的楼房还没修建,所以暂时转不过来。

    遇到现在就分田地,自然是来不及,所以先去认领下,土地自然没种不了了,到时候可以给亲戚,亲戚种了,负担公粮是一回事。

    至于以后转户口的事情,到时候在考虑。

    大姐就没回去了,怀孕已经四个多月了,四五六这三个月很重要,所以就安心在这边娘家养胎,现在方家的生活条件可以说相当好,肉食是直接由食堂采购,然后姐夫钟建带回来,偶尔也往钟父钟母那里送上一份。

    东西都送来了,不吃就是浪费,每顿都是白米饭,各种紧俏的稀罕蔬菜也经常往这边送,大姐的鸡蛋也从来没断过。

    还有衣服,方大军给家人准备了很多套,家具什么的也换过了,还有很多生活用品,比如香皂肥皂这些,除了房屋还是原来的老房屋,生活条件可以说跨越了很多年,算是这个时代的小康家庭。

    四个人的土地,约莫五亩多点,但真正算下来,大概要稍微多一点,测量是测量,没有那么精确,有些面积,因为地形不一起,其实是重复面积了,可以多利用出一点点。

    这些土地,他家里四大两小,种出来的粮食也是可以满足所需的,前提是看当年所交的公粮多少,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时间分田地,其实很是合理,因为冬季算是比较清闲的季节,也不会牵扯到主粮食的划分。

    角山的动作非常之快,短短几天之内,就完成了七八成的工作,连李玉兰一家的田地也下来了。她家是两个大人外加五个儿女。

    但最终李正阳两口子,外加李玉兰,李玉红分到了土地,结果几岁的小强也分到了土地,这就是五个人的土地了,比方大军家还多一份,这就是生儿子的优势。

    估计也是考虑到,李玉兰四姐妹都会嫁出去,所以小强才破格提前拥有了土地。

    李家的土地,也根本没时间去种植,看情况另外做安排。

    田地到手,新的一年,大家都有了不一样的憧憬,家畜市场上也开始火暴起来,村民这下都愿意多养家畜了,算着也能负担得起了。

    首先就是小猪,养母猪的村民也增加了,以前基本上一户也就养一头猪,现在至少都是养两头,四头的有,甚至计划八头的已经出现了。

    鸡蛋也留来孵化小鸡,鸭蛋也留了一些,还有山羊等家畜。

    另外猫和狗开始走热,因为家里东西多了,家畜也多了,平时在地里干活,自然需要狗来看门,夜不闭户,那只是传说,防盗这是必须的。同样的,粮食储存得多了,会招来老鼠,就要用到猫了。

    整个北斗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天是冷的,但这人心却是暖和的。

    第三百三十六章走马上任

    等方大军从沉思中醒过来,已经到了仁义南边,离车站并不是太远,县人民政斧到了。公车私用,张智鹏开着卡车送他来报道。

    至于他之前说的助理人选,非金池也非李玉兰,金池必须留在水泥厂,不然会出乱子的,水泥厂牵扯出的周边很复杂,如果数据不受控制,最终就会导致他对水泥厂的控制力度不够,不说下面人贪污,甚至连发工资都可能搞错,或是忘记。

    而李玉兰,他不希望她干抛头露面的事情,而且作为内定的第一夫人,若是带来了,就是他反过来照顾她了,若是工作走上正轨还好,但现在明显瓷砖厂是烂摊子,他又不是一把手,所以还是免了,另外服装厂暂时也离不开李玉兰,换了其他人,他也不放心把偌大的厂子交出去,单是工资,服装厂每月都是好几千元,加上伙食等乱七八糟,过手的钱要上万。

    小玉琴也算了,撒娇是让他高兴,可也顶不住天天被撒娇。其实也有不错的助手,如秦二、虎子等,可都有更重要的事情。

    秦大又快要去当兵了,从小伙伴里面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按说挑选一个数据员也不错,但是年龄大了点,他需要的不光是助理,也是生活助理,为他安排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比如能帮忙洗洗衣服什么的,就更完美了。

    想来想去,最终确定了肖霞,事实证明,用美女来当模特,在目前来说有点行不通,“偶像”这个概念还没普及开来,粉丝群体还没被点燃,名人效应,暂时无题。

    金池现在基本是在给李玉兰当助手,初中文化也算过得去,最后一点,那天晚上虽然破坏了他和王英的好事,但给他打洗脚水这事,让他觉得很是满意。

    目前他这号懒人,就需要这样的生活助理,乖巧、单纯、服从力强。

    他耍了个手段,让李玉兰主动给他推荐了肖霞,他起初不同意,最后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老师,我也跟你一起进去吗?”肖霞小声说道。

    方大军想了想说道:“你先到办事处去吧,把行李也放在那里,我办完事就回来,要是中午之前没回来,你就自己到楼下去吃饭。”

    他说着就摸出几张钱来,也没细看是多少,随手就放到了旁边金池的手上。

    “老师,我出来的时候厂里给报销了生活费的。”肖霞慌忙说道。

    “给你就拿着,好了,我先下车了。”跟着他就打开车门下了车,他和肖霞是坐在后面第二排。

    等他一走,张智鹏突然回头说道:“妹子,你可要抓住机会,好好照顾我们厂长,回去准能给你安排个好岗位。咱们厂长是个念旧的人,心地好,当初我爹给他帮了点小忙,你看我现在都当上运输队长了。”

    “谢谢大哥,我知道的。”肖霞使劲点头道,她能有现在的生活,基本算是方大军一手给的,上个月拿了四十多元工资,还有很多衣服,新的棉絮被套,还有用饭票换来的东西,带回家后,把家里人高兴坏了,她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办事处离车站不远,在刚修建完毕的大仓库旁边,也是按方大军的喜好租在二楼,下楼后直接就可以到街道上,暂时还没利用起来,县里有资格在这里办公也就是他堂哥方明根,可现在却忙得团团转。

    所以办事处只是置办了简单的家具,暂时没人用,肖霞暂时在这里落脚到也不错,主要还是要放行李,张智鹏开着卡车,不能一直在这里浪费时间。

    等把行李送到地方后,张智鹏留下钥匙就火速走了,他还得赶去市里取一批服装材料,等着加工校服出货呢。

    肖霞刚开始有些紧张,但等大门关好,确定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之后,却忍不住小声欢呼起来,她长这么大,还没住过这么好的房间,服装厂的宿舍虽然也不错,可却不是这种自带厕所和厨房的套房。

    这屋子有两个房间,一个厨房、厕所,还有客厅和阳台,有床,但是**没有准备东西,光着的,客厅里有几张办公室,只有些资料,看样子没怎么动过,都有些灰尘了。

    采光很好,白天里面很亮堂,虽然不算大,可却跟电视里看见的那种房子很相似,她喜欢这样的地方。

    不过看样子,不会住在这里吧,不然怎么没准备住宿用的东西。

    肖霞等稳过神来,就找出布开始擦桌子,打扫卫生,等忙完后,方大军还没回来,这下她终于觉得有些无聊了。

    便把自己的行李清理了一下,她别的东西不多,衣服却很多,只要是试过的衣服,基本都给她留了一套,提了一个大包,还没带完呢,以前的同学都羡慕她,甚至她还送过衣服给以前要好的女同学。

    而方大军的行李却很简单,这也是他一惯的风格,怕麻烦,反正县里要开服装店了,也有仓库,要衣服随时可以去拿。昨天晚上他是住在服装厂的,终于找到机会与李玉兰大战了好几个回合,所以今儿一上车就没精神,路途中基本在养神,却又没睡着,一张一驰才是王道啊。

    肖霞想到他今天换了衣服,忍不住解开行李包的扣子,看了下他的行李,果然里面塞着有脏衣服,左右没有事干,忍不住拿出来想帮他洗后。

    后来真没事干了,实在忍不住好奇,就小心的看了看他别的行李,但这一看却让她羞得满脸通红,因为看见了那种东西,同学们说悄悄话的时候称为“气球”。

    “昨晚上老师他肯定……”肖霞嘀咕了一声,昨晚上李玉兰在什么地方过的夜,她是知道的,因为李玉兰的房间在她隔壁,晚上根本就没睡在宿舍。

    ————————

    方大军这时候却在前往瓷砖厂的路上,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麻烦,那就是给他安排的助理,名叫曾娟,一听这名字,他就猜测可能和曾正林有关系,还没等他问,这女人就自己说出是曾正林的亲戚。

    正是因为这样,方大军才会觉得是麻烦,而且这女人还是个高学历,戴了一幅眼镜,全是读书给读的,现年二十六岁,若是个美女还好,偏生长得相当一般,理科出生,算术一流。

    给他的感觉,仿佛他才是去当助理的,这让他郁闷无比,若是别的人他估计就不买帐了,可想到是曾正林的亲戚,又不好不给面子。

    这女人又是单身,精力无限,他怕是会吃点苦头了。但势气却不弱,连个女人都搞不定,穿越过来又是何必呢。

    两人是乘坐曾正林的坐骑前往瓷砖厂,在北边方向,距离县重点初中不远,占地到是颇大。

    结果他根本就没进到所谓的生产区域,直接给带了生活区,也就是住宿的地方,然后给安排了一间单身宿舍,到也不错,进去后有两个连在一起的房间,唯一不好的就是不带厕所,外面一间屋作为厨房,里面的家具摆设到是齐全。

    就这,还是因为他是主任,所以分了这么个大房子,厂里的工人太多,老工人还带着家属,房间有些不够用。

    曾娟也没搞特殊,住在他隔壁,方大军说带了个助理,结果说会给安排到员工宿舍,两人间或是四人间那种,这搞毛啊,他带的可是生活助理。

    房间要下了,不过不打算来住,若是来上班,可以作为临时休息点。

    跟着就催促着要去看办公室,这下到是比较满意,在隔壁楼,相比拥挤的住宿区,办公室区到是比较宽敞,他有一间大办公室,采光也不错,里面连书柜也有,还有两个单独的布沙发,中间放了个茶几,并且地上铺了亮堂的瓷砖,整体满意,比他在水泥厂和服装厂的办公室强多了。

    面子过程啊!他只能这样想了。

    “我什么时候上班,处理完这边,我另外还有事情要忙。”方大军直言不讳,反正曾正林说了他可以不按规定时间坐班,来报道完,慢慢了解瓷砖厂的情况就可以了,眼看就要过年,他就是在厉害,也不可能过年前让瓷砖厂大翻身吧。

    另外他想在外面找一处住所,比较固定的,并非办事处那种,市里就算了,去的次数少,反正王英那里也可以住人,偶尔去放松一下,扮演一出小白脸的角色也不错,让王英包吃包住、包满足!

    “你现在已经上班了,目前销售部就你我两个人,以前的人都被调去别的部门了。”曾娟留了一头齐耳短发,给人很精神很干练的气质,动作也很利索,并且很讲规矩,进门到现在,方大军都已经近乎瘫在沙发上了,结果她还站着,一副正在认真上班的样子。

    “这样啊,麻烦给找个烟灰缸,我这人有个习惯,到了陌生的地方,先要吹下烟雾熟悉环境。”方大军似笑非笑的说道。

    结果还真给他找来了烟灰缸,还是陶瓷的,奢侈啊。

    “咦,你别告诉我瓷砖厂还生产陶瓷品?”方大军惊讶出声,他一直以为瓷砖厂就生产两种瓷砖,一种长方形的外墙砖,一种正方形的地板砖。

    “是啊,能生产一些陶瓷,花瓶什么的,不好卖。”曾娟利索的回道。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这叫什么,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方主任,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点子?”曾娟追问道,来之前她做了很多功课,对于方大军的资料可谓了如指掌,甚至连他的档案都在她的办公室里。

    “恩,我突然想到我还不是党员,现在怎么也是主任级别了,你去安排一下我入党的事情,越快越好,入党申请书也由你代笔,我抄录就可以了,入党以后也方便展开工作嘛。”方大军答非所问的回道,现在年龄够了,本来想用农民的身份入党,这样可以节约党费,呃!

    谁知道还没来得及,王宏文就调走了,现在进了国企,这下就简单了,多个党员的身份总是没错的,现在党员的人数比例可是非常小的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改名字

    “可以,入党申请我帮你办了,但是能不能通过,可不敢保证!”曾娟这话颇有些打击人啊。

    方大军祖上三代都是贫农,这身份在现在可是很吃香的,怎么就不能通过了,没与她争执,接话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还有点事要处理。”

    “你这就下班了?”曾娟皱起了眉头,她看过形形色色的人,但都和眼前的方大军对不上号。

    “什么叫下班?刚不说了吗,我有事要处理,销售这工作,不能拘泥于形式,如果我没猜错,以前的销售主任到是天天来坐班,结果怎么着,现在不是被我取缔了吗?”方大军站起来,就是一阵数落。

    曾娟无言以对,接下来就简单了,方大军自己虽然走了,但却给她安排了不少任务,足够忙活好几天。

    跟着方大军留下了接头的地点,潇洒的走了。有点似在搞地下工作,没办法,通讯不发达,有事无法电联,所以有事要找他,就让曾娟到水泥铺子去留言。

    瓷砖厂的事情他真的没急,各个企业、单位,或是个人,都有过年算总帐的传统,所以瓷砖厂要改变,只有等明年去了。

    下月十二号过年,全部加起来只有二十六时间了,约莫还有十天左右,小学初中也该放寒假了。

    出了大门,上了公交车,又回到南边,直接前往办事处,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午饭是在政斧食堂吃的。

    到办事处之前会经过水泥铺子,守铺面的人是从角山挑选的,不怪他任人唯亲,只因他的根就在角山。

    没见到堂哥,最近确实很忙,他让铺面的工人去张罗房屋,就在这附近就可以了,因为是住房,所以和办事处的要求不同。

    至少要在三楼以上,要比较清净那种,房内环境要好一些,花费暂时从铺面资金里面扣,到时候会想办法入假帐,呃!

    跟着托话,让堂哥方明根把生活和**用品给置办齐了,要两套。

    交代完后,这才到了办事处,钥匙给肖霞了,只好敲门。

    “来了!”里面传来肖霞的声音。

    ————————

    当天晚上,两人就在新租的房子里安顿了下来,房子是信用社的单位楼,有个老干部退休回农村去了,房屋就空了出来,环境很不错,在四楼,临街,不过朝向在内庭,不会显得吵闹,当然价格也不算便宜,好在可以入假帐。

    “老师,洗脚了。”

    “恩,放这里吧!”方大军舒服的靠在沙发上,正在看报纸,其实是在琢磨瓷砖厂的事情,关于生产方面,他不打算干涉,也没那么精力,但是关于赚钱的点子,已经想了好几个出来,只是条件还不成熟,等过几天在说。

    带一个生活助理出来的好处马上就体现出来了,他只需要忙工作,其余的啥都不需要管,仍记得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初,各地都流行保姆。

    但因为后面就业机会多了,保姆的工资也拔高了,最后就导致剩余的保姆都转行去当月嫂了。

    不过他还能享受很多年,若是有必要,以后也找全职的保姆吧。

    转眼三曰过去了,期间他也抽空到市里去打了个来回,去的时候身躯提拔,回来的时候扶着门才爬上了车,但也不全是找王英解决生理需要,那边的销售情况也需要了解一下。

    经历了这次水泥厂不算波折的波折,他忽然觉得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处理,不然离了他就会出问题,也会把自己给放在标靶的位置上,这点很是不爽。

    所以后面想尽可能的培养些人才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独挡一面,他脑海中有之后三十年的超前意识,不缺挣钱的点子,实在没必要太过计较了,钱是挣不完的。

    21号,星期五,他去了一趟瓷砖厂,见曾娟正在使用他的办公室,而且理直气壮的说是他的助理,所以办公室是公用的,好吧,用就用吧,反正他呆在这里的时间比较少。

    “安排所有主任级以上的干部,碰面一起开个短会。”方大军直接脱口道。

    “我安排不了。”曾娟直接回道。。

    “那你就说我有办法销售大批量的瓷砖。”方大军回得也干脆。

    这下曾娟没说什么,直接就出门了,他在办公室看报纸,半个小时后,回来通知他下午一点准时开会,厂长也会当场。

    方大军露出了笑容,他有一个剑走偏锋的计策,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不一定会成功,但若是一但成功,就能迅速打开瓷砖厂在全市的销售,甚至有可能蜂拥一次很大的定单。

    中午他在厂里的食堂吃的饭,那场面,让他相当无语,伙食差就不说了,秩序也乱,跟他印象中电视里演的国企完全不一样,高大全,这三个字都不沾边。

    窥一斑而知全貌,若是他收购了这里,绝对会开除大部分人,但追其原因,企业的面貌,要看企业的文化如何。

    下午一点,曾娟带了他到了大会堂,没错,厂里有这样的地方,不仅能开大会,还能作为晚会布置现场,效益虽不好,可该有的面子工程都有,他严重怀疑,瓷砖厂的贷款是不是用在了这些地方。

    曾娟这几天按他的要求收罗了很多数据,让他对瓷砖厂的现状也有底了。

    而他今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议瓷砖厂该名字,现在的全称是北斗人民瓷砖生产厂,简直太渣了,水泥创不出品牌,可瓷砖却不一样。这么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怎么形成品牌效应。

    “马可波罗”就算了,这样的名字太洋气,也不能叫什么“周大姐瓷砖”、“胖妈瓷砖”之类的口语称呼名字。

    具体叫什么,他也没想好,只是提议要修改。

    参加会议的人都到齐了,足足来了六七十号人,让方大军都误以为他这个主任不值钱了,但经过介绍之后,才知道下面的基层管理也到场了。

    方大军上任的时候悄声无息,甚至连厂长那里都没打过照面,没想到一说能挣钱,所有人都来了,这叫什么破事。

    第三百三十八章剑走偏锋

    只是县级政斧企业,所以在编制上没有那么全面,厂长就已经是最大的领导了,不过政斧给安排了一个支部书记,厂长不能兼任书记这个职务。

    有点把生产和人事分开的意思,支部书记一般干着人事主任的活,管行政方面。

    也可以按照管理部门和创收部门来区分,方大军所干的销售主任,也可以叫业务主任,就是属于创收部门。

    相比水泥厂,这边更加细化了,比如有:财务、后勤、综合、安全、宣传、采购、退离办、生产等等,还多了一个工会的概念。

    方大军就只认准了几个重要部门领导,加深了印象,以后也是会打到交道的。而厂长和支部书记,虽然没有明文编制,其实是相当于有编制级别的,副厂长副书记就先不管了,没那精力,他也不是为了争**利而来,干得再好,他也是合同工,最多就是从这个企业调到另外一个企业,也只有可能在企业里面升职,这又何必呢,又不缺钱,若真想当官,他就走考大学的路子了,哪怕考不上也可以花钱走后门,有个文凭,和现在这般去混,概念不一样了。

    这想法打住,注意精神听着介绍,瓷砖厂的厂长叫周行文,支部书记叫许强,年纪到是不大,四十多岁的样子,瓷砖厂建厂时间总共才二十年,还没到老龄化的程度,退休工人目前还不到十个,这算是优点,至少负担相比之下没那么重。

    至于他,就没必要特别介绍了,他是新来了,大家都注意到了,想不留下印象都难。

    会议室是摆成的大圆形,大家围在一起,够级别的就坐第一排,基层人员就在各部门头头的后面,没有桌子,只有板凳。

    方大军自然是有资格入坐第一排的,若是第二排,以他激进的个姓,说不准转身就走了,丢不起这个人,无欲则刚啊,来这里不求什么回报,当然得硬派起来。

    “方主任,听曾助理说,你有办法**大批量的瓷砖。现在咱们厂里的情况是够生产出货物,就是卖不出去。”问话的是厂长周行文。

    瓷砖厂的规格真的不多,外墙统一是五厘米宽,长度有16、18、20CM等几个单位,16X5CM的规格外墙白瓷,价格是两元钱一件,也就是打包成一个小箱,里面有八十块瓷砖,平均一块瓷砖才卖两分五厘。跟现在一块砖头的价格差不多。

    地砖因为少了花色,面积也更大,所以要略贵一点,但仍然价格不高,若是让方大军来选择,他这时候绝对不会来搞什么瓷砖厂,至少要等到八十年代末期去了,那时候有能力修房屋的民众会多一些。

    方大军正手捧着茶杯,大企业的好处就是面子到位,开会前后勤人员已经把这些如茶水什么的准备好了,开会要是没茶杯在手,那就是掉身份的事情。

    “办法到是想了一个,就是**作起来比较困难。”

    “有什么好办法?”周行文又问,一旁的支部书记许强到是没怎么说话,他主要是管行政方面,瓷砖厂赚不赚钱,跟他没关系,也不会影响政绩,当然,不能给想得太黑暗,应该说这方面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

    方大军斟酌了一下,接话道:“我提两点,第一就是把现在的名字给改了,后缀把瓷砖去掉,改成陶瓷,然后前缀一定要响亮,但又不会土气。千万别用地名和人名。

    第二就是**现在外墙的瓷砖规格,改生产另外的尺寸,市面上没有出现过的尺寸。”

    现场搔动起来,这叫什么办法?先说改名字,仁义人民政斧这个前缀难道不好,这名字可以说太完美了,别人一听就知道咱这是政斧企业,说出去也是有面子的事情,改了干什么,难道改了就能多卖瓷砖了?

    还有外墙的瓷砖,这算是厂里的主打产品,毕竟能出得起钱安装地砖可不多,别说个人,就是单位上,也只是很小部分会安装地砖,甚至连单位的办公室都还是抹的水泥,没能铺上地板砖。还有外墙的的瓷砖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生产出来产品,特别光滑,颜色如雪花般**均匀,这可是上等货色,能堪比外面大型瓷砖厂的产品了。

    长条形的贴?(精彩小说推荐:

    ) ( 让煤炭飞 http://www.xshubao22.com/4/456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