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第 1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待到看清了洪小牛的脸,男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不过转眼又是一副苦相:“大哥,你们都揍我一顿了,干嘛还跟着我哟,我惹不起你们行了吧,你们要钱都拿去,这大半夜的,会吓死人的。”

    这个男人,正是先前送死人的那个张明。

    洪小牛也累的呼哧带喘的,骂道:“你说说你一大男人,你跑啥?还把我吓了一跳。”

    “我这不害怕嘛,我是走错路了,我转悠了一圈,也没找到道,不知道怎么的,就转到这来了。”张明一脸惊恐的说道。

    “你连死人都不怕,你害怕啥?”

    “小兄弟,亏了你抓我一把,我现在才琢磨过味来,这可能是碰上鬼打墙了,我在这附近转悠一圈了,也没找到路。”

    张明这一说,洪小牛的脸‘唰’一下就白了。

    洪小牛没少听过老人讲鬼打墙的故事,今天活生生的例子摆在了眼前,能不害怕么。

    “那边是南山的坟圈子,你上那干啥去,走吧,跟我回去。”洪小牛心里也是害怕,拉着一个人结伴总是好的。

    张明也是吓的小脸煞白,跟着洪小牛往回走,两个人走了很久很久,才看到了火葬厂门口的灯光,洪小牛暗自吃惊,自己竟然走出了这么远。

    两个人走进门口守夜的小屋时,孙天军和杜德兴还在蒙头大睡。

    两张床都是上下两层的,洪小牛示意了一下,和张明两人一边一个,躺在了床上。

    迷迷糊糊,洪小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睡着还是没睡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到身边突然有人推自己,洪小牛‘蹭’的一下就蹦了起来。脑袋磕在房顶上,发出了嘣的一声响。

    “哎呦,二哥,你想吓死我啊!”

    洪小牛看清了推自己的是孙天军,气恼道。再看外边,天已经大亮。洪小牛一翻身就下了床。

    “德兴呢?还有那个张明呢?”洪小牛疑问道。

    “早上来了很多人,他们去办事去了。走,咱去看看!”孙天军说道,

    “不,烧人嘛,有啥好看的!怪吓人的,走吧,咱回家。”洪小牛已经害怕了,现在他急着离开这里,哪里还敢看火化。

    “走吧!瞧瞧去!”孙天军硬拉着洪小牛走出了小屋,直奔火化间。

    火化间里,杜德兴一身工服,拉开炼炉的门,刚好把尸体推进炼炉。

    孙天军指着炼炉上那个一张脸大小的透视镜,说道:“小牛,来,你看看。”

    洪小牛本来不愿意去看,但是好奇心再次起来,忍不住就把脑袋凑了过去,这一看不要紧,洪小牛‘啊’一下,就蹦开了,颤抖指着炉子说:“活了,活了,他活了!”

    他眼睁睁的看着炼炉里那个人,竟然乍着膀子想往起坐,可是坐不起来,脑袋就磕在壁炉上,就像是被强硬按住挣扎一样。

    孙天军哈哈大笑,也凑过去看了一眼,说道:“这是正常反应,人死了身体就僵了,这一烧,人体的自然反应就是这样的,别大惊小怪的。走吧。”

    洪小牛战战兢兢的跟在孙天军后边,头也不敢回,现在,他是越来越佩服杜德兴了,能在这地方工作,那绝对是胆大如牛了。

    ……

    回到家里,洪小牛一头就扎在了床上,任凭王巧怎么拉他,都不起来了。

    “呀,这么烫,四爷爷,四爷爷!快来看看啊!”王巧伸手摸了一下洪小牛的脑袋,不由的惊叫了起来。

    洪四秧子提着烟袋跑进来,摸了摸洪小牛的额头,说道:“没事,一会给他熬点姜汤,受凉了,没大事。你们昨天晚上去哪了?小菲回来后我看她神色不对,也没问!”

    王巧则一脸惊慌的看着洪小牛,这个家伙在她的眼里一直都是身强体壮的样子,什么时候也能虚弱的象个蔫了的黄瓜一样了。难道,跟昨天晚上的事情有关,可是别人都没事啊!

    “爷爷,爷爷,昨天晚上,我们去火葬厂了。”

    “啥?你们上那干啥去?”

    “好奇!”

    ……

    洪四秧子脸色发青,一阵无语,一向信奉有妖神鬼怪的老爷子忍不住担心起来,走到他供奉的佛龛前,跪了下去,念叨着什么。

    王巧从来没见这位老爷子因为什么事情如此紧张过,可见他是爱极了这个孙子。

    PS:这个故事是个实在的事情!可惜笔力不够,写的不精彩!下一章,咱写写打松塔吧!

    第四十三章 打松塔

    不知道是不是洪老爷子的诚心拜佛感动了神灵,还是滚热的姜汤发挥了效果,洪小牛的病是一天一天渐好了起来,脸上也有了血色,精神头也恢复了,只是原本他想去火岭村学习的计划被推迟了。

    孙天军等人后来知道洪小牛生病了,也后悔带他去那种邪气的地方了。

    洪小牛暗叹上天是公平的,前两天还胆突的玩午夜惊魂,这两天却享受着白天王巧,晚上孙小菲的细心照料,不管怎么说,美女总是养眼的,被人照顾总是舒服的,身体和心情总是一点点好起来的。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着入了冬,洪小牛也活蹦乱跳了起来。

    这一天,洪小牛刚刚爬起床,躲在下屋蓬子里找箩筐,王巧早早的来了之后,找遍了前后院子也没找到他,一直到洪小牛自己走出来,才看到他。王巧立刻训斥起来:“你看看你,病刚好,还不能活动呢,快回屋里去躺下。”

    洪小牛哭笑不得:“大姐,你看我这两天,都养肥了,再不活动活动,我都快憋死了!今不是周末么?等下小菲回来,咱去打松塔去。”

    王巧本还想叫洪小牛回去,一听打松塔,好奇心又上来了。急匆匆的找到孙小菲,带上工具,三个人就上了山,从蟒蛇岭上山,在嵖岈子前,有一大片的松树林,每年到了这个季节,九沟镇的村民们都会来打一些松子回去吃。打多了,也可以拿去卖。

    这片松树林的松树都十分高大,最矮的有十几米,高的可达二十米,都是原始的母森林。站在树下向上望,高耸入云的树端结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松塔。

    在这里走路可要小心,也不可轻易的撞击松树,万一成熟的松塔掉下来,是可以砸死人的,地面上看着拳头大小,下来后都跟橄榄球那么大。

    打松塔有几种方法,有力气的小伙子可以几个人一起,整一长点的圆木桩子,几个人抬着抬着撞击松树,成熟的松塔自然脱落掉下来。

    松塔掉下来后,需要砸碎,将里面的松子挑出来装筐带走。完整的松塔是一个松塔内松子重量的四五倍,而且占地方,拿走也不会拿很多。砸碎后可以多带点。

    洪小牛今天的方法是另外一种方法,因为就他一个力气大的,孙小菲和王巧纯粹是跟来捡的。他们到的时候刚好大中午头,松树林里没有人。

    “你们在这等着,一会我看你们进,你们就进。”

    洪小牛将筐子放在地上,叫王巧和孙小菲远远的站这看,他一头扎进了松树林里。

    王巧和孙小菲在林子外等了好半天,也没见洪小牛喊他们,忍不住有点焦急,正张望着着急的时候,就听到远远的一声:“看这里,上面。”

    两人抬头望去,林中的一颗高大二十米的参天大树上,洪小牛正站在一人粗的枝桠上,向她们挥手。

    “天呐,那么高,他怎么上去的?”王巧一脸惊诧。原本这片树林给她的惊讶就很大了,洪小牛的行为更加的出奇,因为洪小牛不光自己上去了,还带着一根几米长的木头杆子。

    手腕粗细的桦树木杆子,足有六七米长,洪小牛在杆子的一头拴了根半米长的木棍,整个杆子加上绳子足有十米长。

    洪小牛将自己的腰绑在树干上,防止掉下去。双手挥舞着杆子开始打四周松树上的松塔。

    由于他所占的这棵树很高,松林又极为密集,前后的树木都能够到,木棍打在树冠上,稍微一晃动,熟透的松塔像是下雨一样‘哗哗’的往下掉。

    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四棵树,前后所有的松树都被他打遍了,松塔噼里啪啦的落了一地。看的林子外的王巧和孙小菲目瞪口呆的。

    “喂,进来啦,捡松塔了!”洪小牛一喊,王巧和孙小菲两人提着箩筐,兴高采烈的往林子去跑去。

    硕大的松塔,一个个像是璀璨的宝塔般,带着油松的香味躺在地上,有的已经陷入泥土一半,可见落下来的力道极大。

    王巧还顾着干净,挑的都是一些完整的松塔,那种深陷地里的她都不捡。捡的速度极慢。

    孙小菲怎么说也是农村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就往筐里扔。两人捡了两大箩筐完整的松塔。

    洪小牛从树上跳下来,找了块平整的大石头,将两筐松塔全部敲碎了,把松子收集起来,扔进筐里,两筐松塔,砸出来的松子还不到半筐,要知道,那可是半人高的竹筐啊!

    洪小牛又领着两人开始捡松塔,整整忙活了一下午,三个人才收集了一筐松子,一筐松塔。

    松塔是王巧要留下的,她说喜欢完整的,要带回去当礼物,送给家里人。

    洪小牛想想也就同意了,一是打下来的松塔实在多,这一片满地都是,捡也捡不完,二是这两筐东西他们实在抬不动,自己刚能背着一筐,她们俩抬着一筐松塔可费劲了。三个人光顾着高兴了,这两筐松子整到家,已经是半夜了,来的时候走了两个小时,回去走了六个小时。

    搞得洪四秧子差点找人上山找他们。

    回到家,洪四秧子已经饿的找不到北了,把三个人一顿臭训,三人知道洪四秧子也就过过嘴瘾,嘻嘻哈哈,全然不在意。不过洪四秧子盯着那满筐的松子,嘴边的口水不自主的就流了出来。

    因为太晚了,洪小牛简单的做了点饭,一向很少干活的王巧经过这一天的折磨,累得腰酸背疼。却兴奋的喊洪小牛给她做松子饭。洪小牛也没搭理她。

    几人正吃饭,电话就响了,洪小牛急忙接起,是二驴子的:“喂!王巧在吧,这么晚了,还没回家,你说她一大姑娘的,出点啥事可咋整?”

    洪小牛笑道:“在这呢,能出啥事,就带他们出去打了点松塔。”

    “嘿,你小子身子好了啊,都能上树了?打了不少吧,赶明我去蹭顿。”

    “一上树,啥病都没了,以后可不去那破地方了,吓人。”

    “哈哈!唉,对了,我觉着巧好像对你有那么点意思呢?”

    听着电话那边的话,洪小牛忍不住一个激灵,回头看看桌边的兴高采烈的王巧,对着电话说道:“胡扯什么呢?一会我送她回去,你休息吧!”

    挂掉电话,吃完了饭,洪小牛立马就催促王巧回家。王巧只好跟着洪小牛向二驴子家走去。

    第四十四章 奔赴火岭村

    夜晚的村子是很恐怖的,并没有想象中的月光如练,山村寂静,夜色优美。

    要不是洪小牛手持手电,两个人根本看不到路,狗叫声时不时的响起,给夜晚增添了一抹恐惧感。王巧小心翼翼的跟在洪小牛身后,从洪小牛家到王二驴子家短短的几百米的路,却走的洪小牛一阵阵惊心动魄。

    原因就是,过一处下水道上铺的木板时,洪小牛伸手拉了王巧一把,结果王巧过来时后,却拉住他的手不撒手了。

    洪小牛捏着那柔若无骨还略带汗水的小手,心里紧张的比见了黑夜的尸体还发毛。想起王二驴子电话里跟他说的话,又忍不住一阵嗤笑。

    再一想,他又想开了,不可能啊,人家是千金小姐,岁数也比自己大,说她喜欢自己这不是扯淡么?快要过年了,自己还是想想自己的平贝事业吧,时间过的极快,这两天忙活完了,抓紧去火岭村学习种植平贝,那才是正事,这么混下去是在浪费时间啊。

    王巧跟在洪小牛后边,看着洪小牛只闷头走路不说话,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几次开口,却欲言又止。

    终于,她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小牛?过段时间我就要回家了,你会想我不?”

    呃……

    洪小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犹豫着说道:“会的吧!”

    “什么叫会的吧,我看啊,你心里就没我!”王巧一推洪小牛,倒把洪小牛推了个趔趄。

    洪小牛奇怪的看着王巧,两人都愣在当场,沉默不语。

    远处一阵脚步声传来,洪小牛一愣,身子微微向前,挡在了王巧前面,深经半夜的,说不好会不会有坏人出现。

    王巧看着洪小牛,心中不由一暖。

    脚步声越来越近,洪小牛终于看清了来人:“你大爷的二驴子,深更半夜的,你出来吓人啊?”

    王二驴子也看清了前方是洪小牛,笑道:“我这不是担心么?出来迎一下,我的妹妹哦,你可得小心点,你一漂亮丫头,可不能天天半夜三更的这么晚回家。”

    “去你的,有小牛送我呢,我能出啥事?”王巧悄声说了一句,越过洪小牛,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洪小牛和王二驴子相视一笑。

    被王二驴子这么一冲,洪小牛和王巧之间的尴尬也消失了,王巧跟着二驴子回了家。

    洪小牛回来的路上就在想,不能这样下去了,得抓紧去火岭村,学点本事是真的。

    ……

    第二天一大早,洪小牛起床就开始砸松子,从早起砸到中午王巧来,砸了整整小半盆。

    今天这顿饭,他准备做的丰盛点,因为过了今天,他就去火岭村小住了。

    炒熟一些松仁,将上好的鱼肉切成丁,生粉,盐,料酒,葱,姜水一搅拌,锅里放油,稍微一抄,再倒入炒熟的松仁,翻腾几下,一盘子松仁鱼米就成了。

    王巧站在厨房里,眼花缭乱的看着洪小牛熟练的配料,炒菜,问着菜香,对洪小牛十分佩服。

    “喂,那个怎么不加酱油?”王巧一边学做菜,一边问。

    “那鱼米烧出来微微发白,加了酱油就变色了。而且味道不好。”洪小牛一边解释一边继续做菜。

    有松仁鱼米,还有松仁玉米。早早就掰好的玉米粒,经水一洗,显得晶莹剔透。

    洪小牛三下五除二,一盘子松仁玉米很快又出锅了。

    松仁汤,松仁饭。这一顿饭,全部以松仁为主,香气四溢,一桌子菜摆上去,洪四秧子老早就坐在了桌边。

    饭菜上齐,四个人围坐桌钱,洪四秧子喝了两杯小酒,看着洪小牛,低声说道:“决定了?”

    这话问的没头没脑,王巧和孙小菲均是一愣。

    洪小牛低头吃饭,嘟囔着说道:“恩,决定了,王叔的钱早就给我拨过来了,我再不干点正事,不是辜负了人家的好意么!”

    洪四秧子点点头,又问道:“明个就走?”

    洪小牛抬头看了看一脸惊诧的王巧,又看了看孙小菲,说道:“下午就走。”

    洪四秧子又点点头:“恩,大了,咱们洪家,都是老猪腰子贼正的,去吧,我也不说什么了,原本啊,我想留下你,现在看看,真他妈的扯淡,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以后咱九沟镇还真得靠你才能出名。过年能回来不?”

    洪小牛一听这话,乐了:“您说什么呢?就跟我不回来了是的,离咱这又不远,您要是想我了,过去看看我不就成了么,过年能不回来么,再说了,那边也没地啊,以后我要种地,还得回来呐!”

    洪四秧子笑骂道:“小兔崽子,你呀,我看透了,你这辈子也走不出九沟镇这一亩三分地了。只是你这一走,以后的饭就要糊弄了。”

    洪小牛莞尔:“我出不去,您老还不是一样一辈子窝在这儿了?您还真别蒙我,我以前不也经常隔三差五的不在了,我也没见您饿着了。”

    这话一说完,祖孙两人都是哈哈大笑。

    旁边的两个丫头都有点不解的看着两个人,王巧一瞥头,悄声道:“神经病。”

    吃完了饭,洪小牛略微收拾了一下衣服,带着一个简单的包裹就离开了九沟镇。

    洪小牛到达火岭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洪小牛看了看手表,八点了。农村人没什么娱乐项目,这个点该睡觉了吧!

    越往村子里走,他越有一种期待的感觉,他期待,村口会有微弱的灯光,他期待,期待看到那个俏丽,可爱的身影出现在眼目中。

    近了,更近了,果然没有叫他失望,当洪小牛看到了那个梦想中的身影的时候,洪小牛知道了,自己的感情方向到底在哪里!

    “是小牛哥哥么?”清脆,又略微颤抖,试探性的问话从美丽的鄂伦春少女口中问出,听的洪小牛心里一阵阵激动。

    “是我!洪小牛。”

    洪小牛在自己的名字上加重了语气。

    “真的是你,太好了,我爷爷最近老念叨你,说你咋还不来呢!”吉雅风一样的跑到了洪小牛身边,仔细的看了洪小牛几眼之后,羞涩的拉起洪小牛的手,走进了村子。

    轻柔,细嫩的感觉,洪小牛心中忍不住的激动,相比于王巧的手,洪小牛此时有的感觉只是心里舒服。用力握了握吉雅的手,洪小牛越发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第四十五章 鸡毛信

    艳阳高照,洪小牛抹一把汗,诅咒着该死的天气,今年的太阳怎么这么毒辣,一早一晚已经见凉了,可是中午头的阳光还是晒的人要命。

    该死的老药头,竟然把自己当成了免费苦力使唤,而且是挖大粪的,猪粪,马粪,甚至于人粪,都需要腐熟好。

    每天铲完大粪,洪小牛还要学习整地和做畦。从前虽然也种过地,但是在药叔这里,那些法子都行不通了,药叔管理的很严格,土壤的选择,畦子的大小,几乎都是可丁可卯,分毫不差。

    小山坡的白桦棚子里,药叔慵懒的躺在躺椅上,优哉游哉的透过窗子看着洪小牛在那刨地。药叔的身边,站着在给他沏茶的吉雅。

    茶叶是王玉普送给洪四秧子的,上好的龙井。洪小牛偷出来一罐,拿来给药叔喝。好茶好酒,药叔都喜欢,尽管他并不怎么懂的茶道,完全是喝个样式。

    “爷爷,您每天都叫他这么干,还要干多久啊?”吉雅一边给药叔敲着肩膀,一边询问。

    药叔一阵奸笑:“这么好的劳力不用,以后可就没多少机会喽,再说了,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这土地翻完了,还要学习种植,上药,施肥,预防病虫害。这些都完了啊,还要学习起收和加工。这些事情啊,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现在啊,算是给他打基础的时候,你可不要有什么想法,那样只会害了他,现在吃点苦,等以后这药种出来,可就赚大钱喽!”

    确实,如药叔所说,洪小牛光翻地这工作就翻来覆去翻了俩月,除了干活之外,闲暇之余他还跟着昆达出去打猎。

    这一下,洪小牛才知道,原来这个傻大个昆达才是真正的打猎高手,下套子这类事情自不必说,就说他那一手标枪,扎的那叫一个准,两三百斤的野猪,一扎一个跟头。狍子,野狼大动物一律用标枪,别看昆达个头大,灵敏度却不低,那速度,跑起来都能追上野狼,洪小牛自问是跟不上。他甚至怀疑这个大个子都可以单挑一只黑瞎子。

    洪小牛来了,药叔这伙食就好了起来,洪小牛每天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这老头的嘴巴都养叼了,现在吃东西也讲究起来,眼看着快要过年,这老头竟然胖了一大圈。

    天气渐冷,土地也僵硬了,眼看着农活是做不成了,洪小牛也清闲下来,每天听药叔讲解平贝的种植,听他说虽然不如实践来的有效果,可是理论知识还是要懂得的。

    洪小牛算是迷上了这一道,每天研究的废寝忘食的,时间过得极快,眼看着快到年关了,洪小牛琢磨这也该回家看一趟了,过年不回家,那绝对的不应该。

    没等洪小牛回家,九沟镇来人了。

    来的是王二驴子,一见面就开骂:“王八蛋,你可想死我了,洪叔和王姐都回来了,你咋还不回家,你还回不回去了?”

    洪小牛见了王二驴子,心里也高兴,一听王蕴去了自己家,心中忍不住的兴奋,看来自己老爹的事情要成了。想了一下,又问到:“内个,王姨家那丑丫头来没来,就是那个张的跟二五八万似的那个。”

    王二驴子醒悟过来:“哦,你说的是那个头发跟鸡屁股似的那个周星星吧,恩,跟来了,过年了嘛,王姐能把她仍家么?不过人家现在变样了,头发都剪了,穿的也有样了,你还别说,换身打扮,越看越像个人了。”

    “这不废话么?本来就是人,就是张的寒颤点吧了,你小子值得这么磕碜人不。”洪小牛一瞥嘴。

    “内个,跟你说个事啊,王巧走了,她叫我把这封信给你。”王二驴子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洪小牛。

    洪小牛接过来一看,粉红的信笺,上面还贴着三根——三根鸡毛。

    想起王巧跟自己轰鸡的时候,自己曾开玩笑跟她说,鸡毛信就是轰鸡轰出来的。洪小牛一阵莞尔。

    将信封打开,一只千纸鹤跃然而出,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

    洪小牛疑惑的看了一眼王二驴子。

    王二驴子连忙摆手:“我可没看过啊,实话实说,我那妹妹,我可惹不起,再说了,我他妈也不认识几个字,就算我看了,也读不顺溜啊!”

    这倒是实话,洪小牛打开折叠成千纸鹤的信纸:

    小牛,咋样,我的鸡毛信像样吧?我喊我哥给你送这封信,就是为了逗逗你,估计你现在也算是学业有成了吧,我期待着你成为第二个像我爸爸一样从农村走出去的男子汉呢!

    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我知道我自己的脾气不好,在这里的时间里,惹了很多麻烦,你们也看在我哥哥和我父亲的面子上,处处包容我,或许,我本该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说实话,这片土地真的很美丽,这里的山真的很神秘,水真的很甜,好吃的真的特别多。让我流连忘返,不舍离去。

    不过我还是要走的,你有你的理想,有你的报复,我一样有我的理想,我的事业,在爸爸的羽翼下生活了二十年,现在我要走出爸爸的保护,出去寻找一片我自己的天地了。

    这一段时间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看到你们的生活并不算富裕,却生活的很充实。

    你们的生活不算精彩,却无怨无悔的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谢谢你,给了我一段快乐的时光。也谢谢你,使我懂得了很多事情。

    或许你们认为是农村人家常里短的事情,在我看来,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真的,我从没见过的山丁子,刺老牙,野猪,野狼,姑娘,都市,神秘的火山口,无穷无尽的原始森林等等等等,我都见过了。从来没见过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都见过了。

    这一次东北之行,我算是张了见识,我回去后也可以小小的吹嘘一下了,哈哈。

    最后,跟你说一句,其实你打扮打扮真的很帅气,至少可以让我心动了。恩,再见,小帅哥,希望下次见面时,你已经是一个能独当一面,实现你自己理想的大帅哥了。

    王巧字

    洪小牛看到这里,心中涌上点点感慨,点点失落,和点点的满足。

    王巧走了,她说的对,她本就不属于这里。她的父亲也不可能叫她在这里呆一辈子。偶尔来休闲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长时间的生活肯定是不适合,走,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四十六章 全国闻名!

    “二驴子,你回去吧,我就不回去了。”洪小牛看完信,顺手塞进了自己的小箱子,突然改变了主意。

    “你,你咋了?是不是巧儿在信里写什么了?”王二驴子十分奇怪洪小牛的表现。

    洪小牛一笑:“没有,我今年过年不回去了,你代我向王姨问个好就成了。”

    王二驴子这一下就十分不解了:“小牛,这过年了,也该回家看看了,先不说咱小哥们几个聚一聚,就是你爹,你爷爷也得见见啊!”

    洪小牛从桌子上拿过一本书,指着说道:“二驴子!我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科技书。”

    “切,你小子,五年换六个学校,学一半就被退学,上学时不好好学,现在又装什么老学究了。”王二驴子十分不屑,身为暴发户,他自然不知道洪小牛的想法。

    洪小牛也不怪他,只是微笑着说道:“回去吧,我今年就在这鄂伦春小村过年了,这里好啊,有山有水,有吃有喝的。等明年我种了平贝了,发了大财,咱再喝也不迟。”

    洪小牛说道平贝,不由一停,接着说道:“二驴子,你家那几亩地还有没?”

    “有啊,南山角下就是啊,都长毛了,那地方阴,啥也不好种。”王二驴子十分不解,洪小牛说着说着,问他家的地干啥。他家那地附近靠着坟堆,又在山阴下,地方极荒凉,种点啥都长不好。

    “把你那租给我吧!”洪小牛眼睛一亮,像是捞着了宝贝。

    “咱兄弟俩,还说什么租不租的,我又没用,送你了。哎!你要干啥?跟你说那地可发阴,种啥都不出苗。”王二驴子好心好意的再次提醒道。

    洪小牛哈哈大笑:“你不知道啊,这平贝就喜欢阴凉的地方。我们家那块地虽然好,倒是到了这平贝下地的时节,正是五六月份,那阳光十足的,肯定影响产量,你家那块地,刚好给我用啊!”

    王二驴子一翻白眼:“你丫,都入迷了,算了算了,我回去了,那地啊,你爱咋整咋整,送你了。”

    “哎,说定了,以后不带后悔的。”洪小牛送王二驴子出去,还追着说道。

    王二驴子一撇嘴:“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洪小牛继续看着书,摇头晃脑的回去了,其实原本他是想回去的,可是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他自己也说不清,或许是王巧的信激发了他心底的某一点,又或者是他心里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信念,渴望发家致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

    洪小牛的新年是在鄂伦春族的火岭村过的,没有了以往的冰灯和雪人,却不乏新鲜和热闹。因为洪小牛第一次过少数民族的新年,少数民族的生活作风带给他与众不同的感觉,这个新年过的倒也不错。

    抛去新年的热闹不说,洪小牛满脑子都是学习,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番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可以一展用途,第二年,洪小牛苦苦等待的平贝终于在药叔的帮助下下种了,虽然整理土地耗费了他很多的精力,可是看着自己的辛苦有了初步的回报,洪小牛咧开嘴笑了,陪着他傻笑的,还有一直在他身边的吉雅。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又是一年,洪小牛种植的两亩平贝在药叔协助,和他自己精心的照料下,终于得到了大丰收。亩产2100斤,而当年的南方收购价,达到了140元每公斤。

    仅仅一年,洪小牛就赚了近30万。

    洪小牛一夜暴富,第二年,洪小牛带领着杜德兴,孙天军一起种起了平贝,就连王二驴子也花钱又买下了一块地,跟他们一起种,丰收的时节,四个人光雇人起平贝,就按照每分地500元的价格付佣金。

    这个价格使得九沟镇很多人都疯一样的去抢这份超级大蛋糕。四个人都富了起来。

    这一下,九沟镇的人都认识到了平贝的价值,一时间,不用组织,找洪小牛求购平贝种子的人都排成了队。

    洪小牛自然把这份工作交给了老村长刘乃树,因为他两年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据南方的药商给他的内部消息,平贝这东西经过两年的收购,南方已经买进了大量的种子,正在准备自己养殖,这正和药叔所预料的一样。

    这预示着平贝的价格要大降,大降是大降,可是还是有一定销路的,洪小牛捞了干的,总要叫乡亲们喝点稀的。

    一时间,平贝种植成了热门话题。九沟镇有传言,种一亩平贝,能住平房,种两亩平贝,能住上砖瓦房,种三亩平贝,就能住上楼房。

    九沟镇人靠着几亩薄田,硬生生在国内药材业声名鹊起,打出了一番天地。

    九沟镇的人种平贝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又是一年冬天,洪小牛最近却在发疯了。

    按理说他发家了,致富了,都是好日子了,发什么疯啊?

    洪四秧子最近发现洪小牛总是不着家,虽然三年种植平贝的日子里,他也不着家,可是那是忙正事,现在他平贝也不种了,地也租给别人了,总是单独一个人往南山上跑,每天早出晚归的,每次回来总是一脸的思考情形。

    这一天早上,洪小牛刚刚走进南山,迎面碰上了大老李。

    大老李现在也跟着种平贝,这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只是这手痒痒,总是忍不住要上山弄点野味,正好撞上了洪小牛。

    “小牛,这么早上山干啥?”大老李提着一只山鸡,坐在狗爬犁上,兴高采烈。

    “嗬,老李叔,正好碰上你,走,带我进趟山。”

    “上哪去,说吧!”

    “嵖岈子。”

    “这大冬天了,去那干啥?”

    “你就带我去吧,以后有好事,准少不了你的。”洪小牛说的神秘兮兮,逗得大老李越发好奇。

    “上车吧,我老李也不是第一次给你当车夫了,走起!”

    四条猎狗拉着洪小牛,大老李在后边跟着走,这情景叫洪小牛忍不住响起当年被人追着砍的样子。

    九沟镇富有了,全国都出了名。但是洪小牛知道,平贝只是一时,最近平贝的价格越来越低,一度达到了十几块的价格,洪小牛是不准备靠着平贝活一辈子,那样太累,他准备利用一下资源,干一点另外的事业。

    PS:最近写的很笼统,很快,因为本书快要结束了,还有最后几章,将会给大家讲述一段放山采参的精彩段子,下一卷将会精彩一些。

    第一章 越来越好

    雪很大,小孩子们都在雪地里打着摸爬滚打,嬉闹着打着雪仗,老人们则坐在家里,惬意的看着电视,颐养天年。九沟镇人现在生活好了,楼房也越建越多,但是那楼房大多是老一辈留给子孙的新房,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个啥,还不是为了儿孙都过上好日子。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到了特定的时候,都是这个想法。

    老人们还是习惯于住在有着前后院子的砖瓦房里,一来地方宽敞,面积大,住着舒心,二来自己种点菜,婆婆丁,刺老牙,白菜黄瓜,想吃什么稍微种一点。不光已经花甲之年的洪四秧子喜欢这种院落,就连洪承,甚至于洪小牛这一辈人也是喜欢这类已经可以算是老古董的房子。

    大街上,马路纵横,近些年,九沟镇的平贝种植业引起了国内的关注,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咱们伟大的政府还是支持农民自主创业的,一方面出资修建了马路,一方面派专家下来考察,指点农民种植。人们生活富裕了,生活环境自然就改良了,私家车和外来车也渐渐多了起来。

    或许暂时还比不了城外满大街的宝马,奔驰,可是奥迪,桑塔纳之类的还是很多的。

    再也不是当初一辆奥迪A6就可以惊动全村的情况了。

    自打洪小牛发家后,他家每天拜访的人就络绎不绝,来拜访的人档次不同,开的车也不一样,其中不乏有开着好车的人。

    可是这一天,村子里竟然进来了一辆跑车:玛莎拉蒂。

    这种跑车,就是放到东南沿海地区,也是不多见的,这一下,九沟镇人多年没有出现的新奇感再一次被吊了起来。不少人都跟在车屁股后,想要看看这车到底是去哪里的。

    没有跑出众人的意料。这车果然停在了洪小牛家的门口。

    身穿黑西服的司机下车,很有气势的拉开车门,人们纷纷伸头观望,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人物竟然开着跑车进山沟沟,尽管九沟镇已经脱贫了,仍然改变不了它山沟沟的位置。

    一双小巧的皮靴,一双浑圆匀称的小腿,一袭冬日才能穿的厚实毛皮裙,一个甜美靓丽的笑容,叫所有围观的人都觉得既熟悉又亲切。

    漂亮的女人下车后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然后用赞赏的眼光扫了一眼远处的楼房,最后调皮的一笑:“大家好,王巧在这给大家拜早年了!”

    ……

    洪承正在收拾东西,不准备在招待所干了,洪小牛最近两年很忙,洪四秧子年岁又越来越大了,总是要有个人照顾家的,孙小菲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他必须回去照顾老人了。

    王蕴走进他的住处,看着洪承的背影,许久没有说话。

    “既然来了,进来坐吧!”洪承已经察觉了王蕴的到来,整整四年了,这种感情就是铁板也该融化了,可是洪承心里却不是那么想的,他要回农村,而王蕴却离不开城里,因为有周星星。

    “真的决定回老家了?”王蕴微笑着看着洪承,丝毫没有即将离别的悲伤。

    “恩,小牛这孩子有出息了,家里也不缺钱了,我得回去照顾老爷子了。一代一代就这么传下来的,孩子有出息,老人就安心了。”洪承叠衣服的手停顿了一下,提起现在的洪小牛,他有一种满意的神情。

    “那我呢?”王蕴不知道怎么问出的这三个字,使得洪承眼神一暗,不再说话了。

    “哈哈,傻样。”王蕴一笑,从门外拉出了一个红色的皮箱,扔在了洪承的床上。

    “你?”洪承惊诧的看着王蕴的皮箱,惊诧道。

    “我也辞职了,跟你一起回老家,我也去过你家了,那一排房子总是有我住的地的吧?”

    王蕴神色调皮,虽然已近四十,可是看起来只有三十的样子,成熟动人。

    “那星星呢?”洪承心中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慌张。

    “上学啊,要说起来,这丫头自从上次上山后,竟然变乖了,虽然脑子笨点,可是好歹也上了高中了,全封闭式学校,我一个月给她点生活费就成了。学习算不上好,也能凑合,孩子懂事了,我还有啥好担心的?”王蕴的笑容灿烂,洋溢着知足和满意。

    洪承颤抖着双手,终于搂住了朝思暮想的身体,那一刻,就连王蕴的身体也微微颤抖。

    ……

    白雪飘洒而下,洪小牛裹着皮袍子,坐在大老李的狗爬犁上,一路上东瞅西看的,没有人知道他在研究下。

    “小牛,你研究啥呢?”大老李扛着猎枪跟在后边,对于这个小子,大老李现在只有俩字:服气。

    或许爬山打猎,杀猪,打架,他不如自己,可是人家带着一村人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个老村长多少年都没做到的事情,被这小子给做到了,这就是能耐。

    “老李叔,咱村最近外来人不少啊?”洪小牛心不在焉的问道。

    “啊,是啊,很多,干什么的都有,太多了,招待所都不够住了,不少农户家里都有外人来住,给钱,外边人是有钱,住一宿都好几十呢!这都是你带来的啊!”大老李嘿嘿直乐,他家比别人家多出一排房子,索性改成了临时旅馆。

    自己家的住房,干净卫生。进村考察的,过来游玩的,形形色色的人来得多了,大老李最近可是没少赚。

    “那他们喜欢野味不?”洪小牛又问道。

    “耶,这不是废话么?我打的野味,谁不喜欢,我家种的菜地里的菜都能卖不少,三十多一盘呢?全青菜,老赚钱了。”大老李呵呵直笑。

    “喜欢啊,喜欢就好!”洪小牛点点头,接着说道:“老李叔,你看,这是嵖岈子,拐过弯去,往南走十几里,就是火岭村。咱们村和火岭村连一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倒着的凹字。

    这里有一线天,嵖岈子,还有鄂伦春民俗村,天然的旅游线路啊。”洪小牛拿这树枝,在雪地上画着。

    大老李不住的挠头,疑惑着问道:“小牛,你想干啥?”

    “干啥?”洪小牛神秘的一笑:“咱也学学电视上的,人家能建个山庄,咱就不能整条旅游线路?开个公司,把全村人都算进来,吃住玩一条龙,咱也有山野菜,咱也有山里的活物,咱还有鄂伦春民俗村。我算了,只要把这一条线连好了,你家的山野菜起码能卖到50块一盘子,你家那排屋子的定价是一百元一宿,你看哪个赚的更多点呢?还有,这里,这块地方,左边接着嵖岈子,右边连着民俗村,咱建个大型的山寨,可以住,还可以直接上山打猎,打到的活物都按价格贩卖,当然,一些大型的动物都不能叫他们打,叫他们打打野鸡,野兔子之类的过过瘾就行。嵖岈子这地方,也可以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一般人进山到这里肯定累,摆上它几十张桌子,盖个带有地方特色的餐厅,再卖点望远镜,拐杖进山用的工具等等。到时候你就在这里杀猪,山野猪,那才叫一个赚。”

    大老李眼睛一亮一亮的,不过转眼就蔫了:“不对啊,小牛你想的怪好,这可得要很多钱呢,就算你小子这两年赚了不少,可是也整不了这么大工程吧?”

    (精彩小说推荐:

    ) (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http://www.xshubao22.com/4/458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