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李雪燕明媚的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异彩,她旋即笑道,“谢谢。是这样的,彭科长,我们镇呢正在筹建一个乡镇工业园区,想要在市里开一个招商引资会,同时在媒体上集中宣传宣传——我这次来呢,向宣传部的领导请示汇报了一下,钱部长说让我来找你。”
李雪燕是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镇里的二把手,同时分管文教宣传和党务,这些事儿归她管。
“呵呵,需要我做什么?你直说吧。”彭远征也没有继续客套,直接切入了正题。
他就是这种脾气和品行,只要涉及正事和工作,就不会拖泥带水。基层办事不容易,作为机关部门,如果能给基层解决点实际困难,他绝不会推诿。
“彭科长是咱们市里出了名的笔杆子,材料高手。我代表我们镇委镇政府,诚挚邀请彭科长和科里的同志去镇里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我们下面的发展和环境,也算是体察民情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彭科长亲自帮我们操作一个长篇报道,梳理一个可以长期宣传的亮点!不知道彭科长方便不方便?”李雪燕很是真诚地说着。
彭远征沉吟了一下,“我们最近倒是没有太赶的工作。行,李书记,我安排一下科里的工作,也给分管领导汇报一下,看看明天能不能抽出时间来下去转一转。如果可行的话,我们科里可以帮助你们镇上运作一下,争取宣传到位!”
李雪燕大喜,笑着起身来再次跟彭远征握手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有彭科长这句话,我就放心回去了。明天早上一上班,我们镇里派辆车过来借领导们下去,中午呢,就在我们镇里吃顿便饭,尝尝我们乡下的土菜和叫花鸡!”
彭远征送李雪燕刚出门,王娜就凑到马自桌前小声笑道,“喂,马自,你说这娘们是不我们领导了?昨天刚吃了饭,今天又主动找上门,看她笑起来那样,一看就很风骚!”
马自皱了皱眉,心道:人家李雪燕骚吗?再骚也骚不过你呀!
他压低声音道,“我倒是觉得李雪燕不错的,年轻漂亮,又是基层干部,跟我们科长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般配个屁!”王娜刚要嘟囔几声,见彭远征回来,就老老实实地闭住了嘴。
110章云水镇(6日加更)
110章云水镇
彭远征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收拾着桌上的文件。
他此刻己经搬到了办公室的最内侧,也就是龚翰林原先的位置。虽然四个人一间办公室,但科长坐哪,副科长坐哪,都是有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是机关上的风气,多少年固化下来的,不能乱坐。
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等级和次序。比如领导的排序,出席公共活动的顺序,谁走前面谁走后面,都有规矩,不能乱套。
彭远征抬头扫了众人一眼,笑了笑,“嗯,大伙先放一放手头上的工作,我们开一个小会。”
王娜放下手里的大哥大,马自抬起头来,诸葛追也无奈地放下手里的报纸,扭头望着彭远征。不管怎么说,彭远征是科长,他是副科长,官大一级压死人,领导召集开会,他纵然有再大的不爽,也不能不服从。
否则,就是自己让自己难看了。
他心里很清楚,以彭远征现在在宣传部的地位,根本牢不可破,从领导到普通科员,都认可他的工作和能力,如果自己跟彭远征对着干,下场肯定好不了。不如咬牙忍一段时间,然后寻机调离,从此海阔天空再也不用看彭远征的脸色。
他真的是非常后悔,当初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非要选择宣传部新闻科,结果遇上了彭远征这个宿命中的对手!
“刚才我回来遇到钱部长,钱部长说下个月市委要安排部署整个全市党政机关的学习贯彻伟人南巡讲话的宣讲活动,要由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领导机构,还要让市委研究室和讲师团联合组成宣讲团,深入各机关单位、各区县和各大企业、高校去进行宣讲。领导给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市委的宣讲活动,抓好最近一段时间的宣传报道工作,为活动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环境。”
彭远征侃侃而谈,诸葛追眉梢略微一挑。就算是他,也不能不承认,彭远征似乎是一个)天生做领导的材料,各种官话套话是张嘴就来滴水不漏,口气又是如此的成熟老练。
这哪里像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更像是一个久经考验的老油条。
“我考虑了一下,我们近期就是根据市委的指示精神,按照部里领导的总体部署,结合宣讲活动的推进,分批次组织正面报道。”彭远征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小口,“我想了一下,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坐在家里等待审稿的工作方式,走出去,多学习、多观察、多体验、多采写,我们虽然是业务管理部门,但我们其实也有新闻写作的部分职能。”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记者。
我的意思是,从下周开始,我们分头下到各单位,一人包一个口,然后每天下午回来碰头,确定宣传思路,跟报社沟通好。我们出题目,让记者去采写稿件,然后再审核,这样会更好一些。”
彭远征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
清清闲闲的好日子终于还是到头了。王娜心里咯噔一声,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
果然,纵然是彭远征,也难以避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固定窠臼。他作为科长,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成绩来让领导看看,最起码要让新闻科的工作水平较以往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能不集中精力抓一抓。
马自是无所谓的,他生性好动,宁可在外边跑,也不愿意整天憋在办公室里。坐办公室的滋味其实不好受,哪怕是闲着也不能早走,必须得坐着,这就叫在岗。离开办公室,就叫脱岗。
所以,坐办公室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坐得住的,厂矿企业里下大力的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可你要是让他们跑到机关岗位上去坐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也未必能受得了。
况且,王娜也不敢跟彭远征讲什么条件。别人不清楚彭远征的“来头。”她比谁都清楚。
诸葛追犹豫了一下,突然开口道,“彭科长的思路很好,我很赞同,但是我们终归是机关科室,不能都在外边跑,我认为,还是要留一个人看家的。同时也得向分管领导汇报清楚,免得领导以为我们脱岗。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我建议我留下来。”
按照一般的规律,应该是领导留在家里遥控指挥,下面科员到处跑。彭远征笑了笑,“诸葛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留人看家是一定的。王娜是女同志,我们照顾一下女同志,让女同志留下守着吧一、王娜,家里要是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们。”
彭科长真是好人啊,大好人,知道怜香惜玉,应该发一张好人卡。王娜狂喜,她没想到彭远征会开口让她留下。她兴奋地连连点头,差点控制不住,跑上前亲彭远征一口。
彭远征笑笑。其实他不是照顾王娜,而是觉得王娜不懂业务,下去也是白转悠,反而在下面丢了新闻科的人,让人家看笑话。再说她本来就是内勤和统计,在办公室看看家接接电话,上传下达做好信息沟通,就足够了。
诸葛追当时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
他刚才己经说了,他“最近身体不好,要留下。”可彭远征竟然无视了他的话。他有些恼火地望着彭远征,却听彭远征又道,“诸葛身体不好,暂时先休息两天,什么时候身体休好了,再下去也不迟。下周,先从我和马自开始。”
他的这话一出口,诸葛追再也无语。
彭远征作为科长都以身作则,带头先下去,他还能有什么说的呢?
安排完本职工作,彭远征就又提起了刚才云水镇李雪燕的事情来。
“另外,还有云水镇的宣传活动,需要我们配合一下。钱部长己经知道这个事儿了,领导的意见很明确,就是我们作为机关单位,有责任为下面的基层政府分忧解难,为乡镇发展出力献策。所以,我们明天就下去一趟。”
彭远征望了王娜一眼,“王娜,你明天去一趟组织部,那边要我们报一个材料;马自,你明天跟我一起下去。明天早一点来,咱们早走,要不然一来一回在路上就耽误不少时间。
“行。”马自答应下来。
云水镇是新安市中心城区新安区所属的一个乡镇,位于新安市西郊,云水河从南部入境,在云水镇西南绕过,向西流入邻市境内。境内交通发达,新安通往省城的铁路横穿东西,国道纵贯南北,是一个相对比较密集的交通枢纽。
正因如此,云水镇的乡镇工业比较发达。从匆年代中期开始,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但都规模不大。
尽管如此,这个镇也是一个富裕镇,号称新安区第一经济强镇,这是云水镇能有实力和魄力规划,建设搂着新安市旗号的乡镇工业园区的关键所在。
早上,云水镇派出了一辆黑色的丰田车来接上了彭远征和马自,掉头往云水镇驶去。
一个乡镇当然配不上这种高档一点的车,但这是镇上企业老板赞助的车辆,不花财政的钱,也就被默认了。当然,严格说起来,这也是违规的。只是基层政府也不容易,头绪多、事情杂,乡镇干部人员少力量弱,上面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丰田车穿过新安市区,一路向西,很快就进入了云水镇的地界。
透过车窗,彭远征望着道路两旁一个接一个的镇办小厂的厂房,什么轧钢厂、模具厂、水泵厂、涂料厂,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他的心头微微有些感慨,别人不知道,他作为重生者,知道就在三年之后,云水镇其实就不存在了。
在的年代中期国内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新安市通过整体规划丨,在新安市北郊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级别等同于下辖区县;而在新安市西郊组建了新安新区,正县处级单位,将云水镇和另外一个乡镇纳入进去。
而在其后的十年间,新安市区建设的重心不断向西转移,目前云水镇所在的位置,就是日后新安市新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与东部的老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是后话了。而彭远征感觉,重生之后,历史和时代的轨迹似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和偏移,云水镇会不会继续走向撤镇建区的道路,还很难说。
因为现任的市委书记东方岩,己经不是彭远征前世记忆中的市委书记。一个领导一个思路,一个领导一个)风格,有人ji进,有人稳健,有人喜欢创新,有人墨守成规,东方岩会不会有这种战略考量,不好说。
汽车一直开进了云水镇政府大院。李雪燕和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秃顶男子带着几个乡镇干部迎候在门口,马自望着裹着着一件破旧军大衣的李雪燕讶然道,“科长,你看这李雪燕竟然这幅打扮!这么时髦的一个女人,穿着一件黄大衣,跟农村妇女也没啥区别了。”
彭远征也凝视着李雪燕,笑了笑,“不奇怪。她在乡镇工作,整天免不了往外跑,肯定不能穿得太那个啥了、否则,也不像话。”
不过,话虽这样说,李雪燕的这身打扮还是给彭远征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事看思路,小、事看细节,从细节就能判断出一个官员的作风和品行来。由此可见,李雪燕这样娇滴滴的女子能在乡镇扎下根来,确实不是没有理由的。。。。。。
111章人生节点
111章人生节点
丰田车停稳。^//^
李雪燕笑吟吟地主动上前来打开车门,笑道,“欢迎欢迎,彭科长,马科长!欢迎你们来云水镇!”
马自虽然不是科长,但下面在礼貌上一般也称呼科员为科长,这是一种礼貌。
彭远征笑着下了车,跟李雪燕握了握手,“李书记太客气了。能有机会给乡镇政府服务,我们非常高兴。”
李雪燕的小手有些冰凉,看样子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那个秃顶男子也走了过来。
李雪燕笑道,“彭科长,这位就是我们镇上的郝书记,严镇长去省城出发,现在不在家。”
“你好,彭科长,我是郝建年,欢迎领导来我们镇上检查指导工作!”云水镇党委书记郝建年的态庋很是热情,但热情归热情,却显得有些虚伪和套路。
彭远征知道这种乡镇干部门槛儿精,也很滑头,就没在意。
“你好,郝书记。”彭远征笑着跟郝建年握手。
两人都是正科级干部,但机关上的科长,与乡镇书记镇长其实还是不能比的,后者虽是芝麻官,但也是一方诸侯,实际权力很大。尤其是像云水镇这样的经济大镇,更是不容小觑。
严格说起来,郝建年能亲自出来迎接,算是给足了彭远征面子。如果是普通的科级干部下来,他未必这么殷勤。
但彭远征不同。不说他的名气,单是看他刚刚参加工作就连续跨越副科级和科长两道门槛,在下面人看来,肯定是有些来头的。要不然,怎么可能呢?同时,他现在是有求于人。
云水镇正在筹建的乡镇工业园项目分为两期,目前第一期工程基本结束,迫切需要招商引资吸引商家企业入驻,从而降低建设成本。这是郝建年上任以来的最主要政绩,宣传非常重要。而彭远征是名声在外的笔杆子,又是宣传部的新闻科长还兼着市委新闻办副主任是云水镇扩大对外宣传的关键人物,得罪不得。
“彭科长这是第一次来我们镇里吧?”郝建年笑着陪彭远征和马自往办公楼里走,李雪燕则在一旁相陪。
彭远征环顾四周笑道,“以前倒是来过一次,不过是走马观花,没有细看。现在这一路上看过来,感觉咱们镇上这两年发展得太快了到处是乡镇企业,不少农民都盖起了小洋楼,足见云水镇的经济是很强的!”
郝建年谦虚地笑着,“彭科长过奖了,咱们这里就是一个小镇,比不上城区啊,那些乡镇企业就是小打小闹,将来还是要做整体规划这样太乱太分散了。”
李雪燕也在一旁插话道,“郝书记上任三年,咱们镇里一年一大步步步上台阶,全镇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李雪燕这话就有拍马屁的嫌疑了,不过,在官场上,副职对正职的吹捧美化司空见惯,彭远征也没有在意。
郝建年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李书记真是往我脸上贴金呐,镇里的工作又不是我一个人干的——走走彭科长,先去我办公室喝杯茶,抽根烟,休息休息再说。”
彭远征慢慢停下脚步,望着云水镇党委政府这座四层办公楼的格局感觉有些奇怪,此外办公楼的走廊上还隐隐可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者“为了华夏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口号标语。
见他如此郝建年笑了,“彭科长是不是看我们的办公楼有些奇怪?不瞒你说,这原先是我们镇上的初中教学楼,这个院子,就是云水镇中学。去年,我们为学校修建了新学校,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就在东侧,一会带彭科长过,我敢说,我们镇上中学的条件,在咱们市里的乡镇中学中是第一流的!”
“再穷不能穷教育,经济发展了,首先要重视教育。我们镇上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我们还建了中心幼儿园,也非常漂亮!”郝建年有些自豪地大笑,“学校的房子腾空了,镇委镇政府就搬了进来,也没大动,简单改造了一下,没花什么钱。”
彭远征点头。
他不知道郝建年说的是真是假,倘若是真,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说,郝建年是一个称职的值得尊敬的乡镇干部。
在郝建年的办公室呆了半个多小时,谈了会话,郝建年就因为要去区里开会,先走了。接下来,就是由李雪燕陪同,带彭远征和马自在镇里转转。
在彭远征的坚持下,一行人没有乘车,而是步行缓步,围着云水镇上转了一圈。果然,云水镇中学两栋大楼,窗明几净,操场、体育设施和各种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在当时这个年月来说,算是难得可贵了。学校旁边还有所幼儿园,幼儿园的东侧还有镇中心卫生院,都是全新的建给彭远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一路行来,彭远征发现,这云水镇发展固然很快,但整个镇上的布局凌乱,显得很没有秩序。
最后,李雪燕陪着彭远征进入了已经完成基本建设的云水乡镇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占地极广,看样子应该是征了当地农民不少地。而且这个工业园区选址不错,靠近国道,而距离最近的铁路货运站也不远,交通便捷。
“怎么样?彭科长,这一趟走下来,有什么感受?”李雪燕吩咐下属搬过两把椅子来,“两位请坐。”
彭远征摇了摇头,“不累,不用坐了。”
“李书记,你们镇的发展很是令人欣喜,这个园区的建设也很不错,地理位置很优越,可以预见,将来肯定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彭远征凝望着远处还在施工的工地,朗声笑道。
马自掏出烟来递给了彭远征一根,彭远征望了李雪燕一眼,李雪燕摊摊手,“两位请便,我整天守着一群大烟鬼,早就习惯了。”
彭远征笑了,点上吸了一口然后又道,“这一趟我的感受很深。作为宣传来说,首先要突出你们的特色和主要发展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亮点了。”
“彭科长请说,我洗耳恭听。”李雪燕认真地侧首听着。
“你们镇上的口号是打造新安第一工业强镇,这应该也算是你们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这也没有什么,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目标太普通太常见,没有什么特色,如果宣传起来,很难起到最佳的效果。”
“我谈一点个人感受,直言不讳,李书记不要见怪啊。”
李雪燕点头,“哪里的话,请领导来就是提意见和建议的。”
“我有三个小建议。第一,你们的口号和发展定位不妨稍微改一改,比如改成‘富民兴镇,打造宜居繁荣现代化城镇,。现在,国内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将来你们这种靠近城区的乡镇,肯定会被扩大的城区覆盖进来,这是必然的。而工业强镇,远不如现代化城镇更吸引人。”
彭远征说到这里,不再往下说,回头望着李雪燕。
李雪燕沉吟着,不住地点头。
彭远征的话就好像是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她豁然开朗。“工业强镇”的口号或者说是目标,真的是太俗气没有特点,而“富民”和“现代化城镇”的定位,视野开阔,能让人眼前一亮。
“彭科长的格局很大,这么说起来,让我们感觉有些惭愧。
你的建议很好,我一会马上就向郝书记汇报。”李雪燕深深望着彭远征,心里起了一丝波澜。
“第二,你们这个园区的名字不好。我建议不要称什么乡镇工业园,而直接更名为‘云水产业园,——这样的园区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综合功能,为什么非得工业企业才能入住?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不行吗?第三产业不行吗?”
“第三,宣传的重点应该放在你们改善农村环境和兴办教育、提高乡镇软实力等方面,而不是简单罗列你们有多少家乡镇企业,多少家村办企业,产值多少,解决了多少就业岗位,农民人均收入多少。这些数据罗列出来,看上去漂亮,其实让人一眼扫过,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如果你们把重点放在民生和教育上,把你们已经做的体现出来,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彭远征笑着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其实他还有句话没有说出口来,这样的宣传固然是为了推进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但也有为乡镇党委政府唱赞歌的意图。而什么地方最能体现政绩、最能得到群众好评?还是民生和教育。
至于乡镇企业的产值、效益,说实话,不要说放眼全国,就是在江北省里,像云水镇这样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工业镇都比比皆是,其实没有什么好宣扬和吹嘘的。再说这也是长期好几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累积努力的结果,没有这些底子,这一届班子干个屁啊。
李雪燕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良久,她抬头来望着彭远征笑了起来,“彭科长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到了关键点上,天生就是做宣传工作的高手!”
“呵呵,李书记过奖了,我就是谈谈个人感受,提提建议。怎么操作,还是你们自己舀主意。”
其实彭远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今天跟李雪燕的这番谈话,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后续影响。
而自此,他与这里结缘,脚下这片热土成为他人生当中重要的一个节点。
112章李雪燕的身世
112章李雪燕的身世
11点多,李雪燕陪着彭远征和马自返回了镇政府。《》。/
李雪燕让彭远征和马自在她的办公室稍坐片刻,然后她就匆匆出门而去,说是去安排饭,其实是去找镇委书记郝建年汇报。
彭远征提的建议很好,引发了李雪燕的共鸣。不论是涉及镇里长远的发展目标定位,还是出于这一次的宣传基调以及宣传重点,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李雪燕只是副书记、副镇长,镇里的第三把手,这种事情她做不了主,必须要由主要领导拍板,甚至要开党委会研究通过
李雪燕走后,彭远征起身来打量着她的这间办公室。办公室不大,设施也很简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部电话,两个小沙发,如此而已。办公室没有一点女性特色,唯有墙角的一盆郁郁葱葱的兰草和一个挂衣架上挂着的几件女性外套,告诉外人这是一个女干部的办公室。
乡镇没有集体供暖,一律都是点炉子烧暖气包。暖气包上摆着一个精美的不锈钢保温杯,保温杯边上还有一把红色的小梳子。
彭远征站在李雪燕的办公桌前,无意间发现她的桌上有一张合影照,压在玻璃板下,就下意识地看了看。
照片上,李雪燕略显青涩和稚嫩,还梳着流行的麻花辫子;而她的旁边则是一个五六十多岁的中老年男子,姿态沉凝,一看就是政府领导。彭远征讶然,因为他认出了这个人。这人是市里的老领导——在新安市市委副书记任上退下来的骆天年,也就是谢小容的公公。
李雪燕跟骆天年啥关系?看两人的神态和眉眼间的相似,应该是父女,但…···一个姓骆,一个姓李,莫非是李雪燕随母姓?
后来的事实证明·彭远征的猜测是极准的。李雪燕是骆天年的小女儿,随母姓。谢小容,正是她的嫂子。
彭远征早就看出李雪燕不是一般家庭出身的女子,但也没有想到她竟然是市里老领导家的千金。以骆天年在市里的影响力而言·虽然是人走茶凉,但把自己女儿安排进市级机关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李雪燕却坚守在乡镇,想起来应该与李雪燕个人的志向有关。
彭远征与李雪燕的接触虽然不多,但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工作激情和思想抱负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在基层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基层女干部其实都是不愿意下到乡镇去的,就算是没办法下去了,也是当成镀金的跳板·只要一有机会,马上就会调离。
而这个时候,在镇委书记郝建年的办公室,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李雪燕将彭远征的建议和思路,仔仔细细向郝建年做了汇报,很快也得到了郝建年的认同。郝建年在乡镇工作十多年,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他马上就意识到·彭远征抓住了他长期以来忽视的关键点,而宣传基调的思路也更是画龙点睛,对于宣扬云水镇党委政府的政绩有着莫大的裨益。
也不能说乡镇干部追求政绩是错的。因为辛辛苦苦干几年下来·如果不宣传,上级就不知道。如果工作得不到上级的肯定,乡镇干部就会长期被压在乡镇,很难得到升迁。
郝建年当即就拍板决定按照彭远征的思路来。但李雪燕却提醒他,要不要跟镇长严康打个电话通通气。
严康跟郝建年不合,矛盾很深。其实严康不是出差在外,而是有意躲在了家里不上班。因为他对郝建年搞的这一套很不以为然,听说郝建年又要给自己歌功颂德,他心里很反感,就借故不来上班。
虽然镇长书记不合·但因为郝建年是一把手,在一把手决策一切的体制背景下,严康也阻挡不住郝建年的行动。况且,在班子里,郝建年掌握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郝建年皱了皱眉,但在面子上·却还是抓起电话往严康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严康家在市里,不在镇上。
严康接起电话,两人的话没说几句,就又开始顶了牛,气得郝建
李雪燕站在一旁,无奈又尴尬,却又没法说什么。
云水镇这一对党政领导针尖对麦芒,在区里都出了名。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区里也不考虑把两人调开。
按照常理,严康作为二把手,不能也不该跟一把手这么对着干,甚至是拍着桌子骂娘公开唱对台戏。但严康的资格比郝建年老得多,他在云水镇从办事员、党政办副主任、主任、副镇长,一直干到镇长,在云水镇干了20多年,却一直没有被提拔起来。
前任书记调离严康以为自己应该能顺利接班了,但结果又上其他乡镇调来一个郝建年,不仅是郝建年,云水镇党政班子也被大换血,现在的班子成员,包括李雪燕在内,都是“外来户”。
严康仕途不得志,加上被架空,非常郁闷和烦躁。到了后来,他见自己年纪偏大,已无升迁希望,便破罐子破摔,跟郝建年闹腾了起来。这种闹腾,其实也有做给上面看的意图。反正以他的资历,区里要调他肯定要给他安排一个新岗位,他正好趁机离开云水镇。可不知道为什么,新安区一直没有动他。
“不管他了······李书记,你去安排一下,别在镇政府餐厅了,去镇上的饭馆,云水大酒店!人家上面的领导来一趟也不容易,再说咱们还要求着人家办事,中午要好好招待一下人家。你先去忙,中午我亲自出席作陪,你再叫叫其他的镇领导。只要在家的领导,都作陪吧。”郝建年长出了一口气,心里自有些气不过,如果不是守着李雪燕一个女同志,他早就拍桌子骂娘了。
“好的,郝书记,你先忙,我这就去安排。”李雪燕轻轻一叹,走了出去。
狗日的严康,什么玩意儿!麻痹的整天跟老子作对,迟早有一天,老子要整死你!望着李雪燕离开的清丽背影,郝建年在心里咒骂起来,手紧紧地攥住一支铅笔,咔嚓一下就断了。
回到办公室,李雪燕见彭远征正盯着她桌上看照片,就笑了起来,“彭科长,时间不早了,一会咱们去吃饭。郝书记做了安排,中午他要亲自出席,同时镇里的领导在家的也都过来跟彭科长见个面。”
彭远征抬头来望着李雪燕,微微一笑,“李书记,你们真是太客气
彭远征淡然笑着,没有松口。这在李雪燕看来,分明就有些固执和僵硬了。
李雪燕跟彭远征“商量”了半天,彭远征依旧坚持吃工作餐。李雪燕没有办法,就回头去向郝建年汇报。郝建年一怔,这么有原则的机关干部他还真没有遇到过。不过,他旋即笑道,“算了,彭科长年轻有为目标远大,可能对自己要求挺高,人家这是不想在外边留下任何不利于他进步的小辫子——罢罢罢,工作餐就工作餐,标准高一些就是了。”
“既然这样,李书记,我就不参加了,你陪着在镇餐厅吃个工作餐。等做完了宣传,咱们背后感谢感谢,表示一下心意,不比吃饭喝酒强?”
郝建年意味深长地道。
郝建年以为彭远征是故作姿态,但李雪燕却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一个能在新安大酒店随手签下几万块单子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人,能在乎一个乡镇背后表示的那点什么“意思”?
但李雪燕也没有说什么,点头应下,然后就回到办公室,领彭远征和马自去镇政府的餐厅吃工作餐。
标准的乡镇接待工作餐,三个人,三菜一汤,没有什么花样,就是普通的土菜。也没有酒,主食是香喷喷的大包子。
李雪燕有些不好意思地替彭远征拉开椅子,“彭科长,真是有些惭愧啊,我们镇上食堂的师傅水平有限,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只能是家常便饭。”
彭远征哈哈一笑,“李书记别那么客气,这就很好了。我尝尝!”
彭远征夹起一筷子红烧茄子来放进嘴里,咀嚼了一下然后笑道,“比市委机关食堂强多了,味道不错!”
113章市委书记的关系户?
113章市委书记的关系户?
在云水镇政府食堂吃了工作餐,又跟李雪燕谈了谈,跟她敲定了宣传的主基调和“路线图”,彭远征同意先由镇里出稿子,完了他亲自进行修改核定。《》。/
之后,彭远征就和马自返回了市里,回到办公室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回来之后,市委新闻办那边有个会,打电话来请彭远征也参加。彭远征同时还兼着新闻办的副主任,那边的工作虽不是主要工作,但该参与的还是要参与的。
新闻办主任是市委副秘书长康栋兼任,而副主任则有两人,一个是常务副主任谢小容,一个是兼任副主任彭远征。也就是说,康副秘书长是领导、是挂名,彭远征这个副主任是兼职,真正主管新闻办工作的是谢小容。
彭远征推开会议室的门,见康栋端坐正中,谢小容和新闻办的几个科员都在。此外,还有一个让彭远征非常惊讶的“老熟人”在——李雪燕的大学同学高懿宣。
彭远征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却着实惊讶:高懿宣怎么出现在了新闻办的内部会议上?难道
高懿宣抬头望向了彭远征,淡然一笑,微微点头,算是跟彭远征打过了招呼。
其实高懿宣早就要调到新安市来,为了李雪燕。他在省城,李雪燕在新安,分居两地,好事成双的可能性太低。在几次三番劝说李雪燕到省城工作不成,高懿宣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调到下面来工作,以便于接近李雪燕。
他的工作安排好了有了一段时间了,但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来新安的还是因为彭远征。那次聚餐出了一个大丑,李雪燕对彭远征的态度让他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因而在第二天他就马不停蹄地来新安走马上上任,他的岗位和职位是市委办公厅督查室副主任(正科级)。
“康秘书长,谢主任。不好意思啊·我下去云水镇帮镇里策划一个项目的宣传活动,来晚了,让领导久等了。”彭远征笑着招呼了一声,然后也不客气·直接坐下。
康栋点了点头,“不要紧,远征同志来了。好,我们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开会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高懿宣同志。高懿宣是刚调入市委办公厅的同志,任职督查室副主任。高懿宣同志曾经在省交通厅、省委办公厅、省经贸委等多个省直机关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稀稀落落的掌声响了起来,高懿宣笑吟吟地微微欠身。谢小容瞥了他一眼,嘴角浮起一抹不屑一顾的笑容。
康栋简单介绍了高懿宣,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最近市里工作头绪比较多。一方面,思想教育活动正在推进,学习贯彻南巡讲话精神的高潮正在全市上下掀起,宣讲的任务很重;另一方面,新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也正在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年初·国家确定要修建一条横跨我省中部到东部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21乙美金,预计下半年正式动工·现在正处在规划调研和技术论证阶段。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条高速公路要经过省内五个地级市,可以说修在哪个市,哪个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因此而被带动起来。”
“目前,与我们市形成强烈竞争的是泽林市。泽林有泽林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强项,但最后究竟落在谁的地面上,还要看谁的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市委常委会昨天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竭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努力争取让这条高速公路落户新安市。市委给我们的任务是,由新闻办牵头,多部门配合·集中优势在省里和京城对本市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推介。好酒也怕巷子深,能不能争取来项目,宣传推介也很关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要求陈秘书长亲自靠上抓,我来负责协调。我考虑了一下,这项工作由谢小容同志具体抓,高懿宣同志对省直机关很熟悉,也参与进来,然后从市委办公厅、宣传部、市府办、交通局和经贸委各抽调一名同志组成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我来担任,副组长由谢小容同志、高懿宣同志、彭远征同志三人担任。”
“谢小容同志熟悉新闻宣传和市里的情况,高懿宣同志熟悉上面,你们两个同志要紧密配合,争取把工作立即开展起来,先拿出一个详细的运作方案来,我审阅之后报陈秘书长和市委主要领导。至于远征同志,你们宣传部新闻科协助工作组开展工作,同时协调各大媒体的参与,有什么问题没有?”
康栋说完,就把沉稳的目光投向了彭远征。
彭远征笑了笑,“请康秘书长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谢主任和高主任的工作。”
“嗯。”康栋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定了,散会!”
说完,康栋起身离去。
高懿宣站起身来,笑眯眯地向彭远征走了过来,主动伸手跟彭远征握手,“彭科长,我们又见面了!”
“呵呵,真是没有想到,高主任从省里大机关调到我们下面工作。”彭远征跟高懿宣握着手,神色很平静。
高懿宣朗声一笑,“今后我在市里工作,还需要彭科长多多帮助。”
“高主任客气了。
有用得到我的地方,请直说就是。”
两个人站在那里没有任何营养地客套寒暄着,谢小容则静静站在一旁看,在她看来,这高懿宣笑里藏刀,不是个什么好鸟。
她之所以对高懿宣有些天然的排斥和反感,是因为高懿宣参与到新闻办主导的这项对外宣传推介工作中来,极有可能要抢了她的风头,她忙活半天,说不准就会为了高懿宣做了嫁衣裳。
实际上,高懿宣之所以参与进来,曾经在省里机关工作的背景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他挺有来头,上面点名让他参与进来,说白了还是让他积累成绩、熟悉人脉,以便于尽快地在新安市委办公厅站住脚。
“好,你先忙,有空聊。”高懿宣匆匆离去。
高懿宣一走,谢小容就走了过来,“远征同志!”
“谢大姐。”彭远征笑着,“刚过完年,就来了大工作,看来这上半年,谢大姐是闲不住了,估计要忙一阵子。”
这话是不假。国家要修高速公路,能不能让高速公路过境新安市,这对于新安市来说意义重大。如果说这是新安市1992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工作,也丝毫不夸张。而能不能争取让高速公路落户新安,申报协调很关键,但宣传推介也不容小觑。所以,可想而知,整个上半年,谢小容肩上的担子很重。
谢小容轻轻一叹,“你说得没错,肯定是会忙上几个月的。其实做点工作倒也没什么,怕就怕忙活了半天,到头来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而且,我们申报成倒也罢了,如果申报不成功,高速公路绕着新安市过去,岂不是瞎忙活一场?”
谢小容的话里似有所指,彭远征心头一动。
谢小容又压低声音道,“你认识那个高懿宣?”
“呵呵,吃过一次饭,很偶然的机会,其实也不熟悉。”彭远征心里暗笑道,“这个女人人不坏,文字水平也高,但就是心眼太小,跟针鼻儿似地,容不下人。”
“这人据说是省里的高干子弟,还是市委东方大老板的关系户,是东方大老板一手调进来的人。一开始安排在市经贸委,但这厮没有去报道,后来又安排在办公厅督查室。”谢小容嘲讽地撇了撇嘴,“远征啊,你说让这种纨绔子弟搀和进来,不是添乱嘛,也不知道领导究竟是怎么想的!”
彭远征笑笑。尽管他也不怎么喜欢高懿宣,但谢小容这种话,他是无法接茬的。
谢小容似是见彭远征没有理她的茬,感觉有些尴尬,就主动转移了话题,“听说你们去云水镇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