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 第 3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种事情其实没啥好阻拦和反对的。基层政fu去上级部门办事,请对方吃顿饭太正常不过,郝建年不会弱智到连这种都要反对的程度。

    171章一分都不能少!

    171章一分都不能少!

    171章一分都不能少!

    彭远征嘴角浮起了一丝极其隐晦的冷笑。

    他旋即望着郝建年又道,“郝书记,这种吃吃喝喝的事情虽然是为了公事,但走正常的财务账目也不合适,我想从咱们镇里的小财务上列支。”

    郝建年脸色骤然一变,但他掩饰得极好,心里马上就很不痛快。

    其实从小金库上走账花点钱请客,也不算什么,但他异常敏感,见彭远征竟然又将目光瞄向自己掌控的小金库,心里充满着警惕。

    他犹豫了片刻,这才淡然道,“也成吧,总之都是为了工作。你让他们打个申请和预算,我签了字再去走账吧。”

    “小财政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些不好解决的账目——总而言之,都是镇里的钱,都是为镇里的经济发展服务,不过是走了两条线,呵呵!”

    郝建年还是下意识地解释了一句。

    郝建年终归还是当面应承下来。

    小金库的存在,虽然由他一人掌控,但却也有利益均沾的功能。如果只是他一个人在独享这个小金库,其他领导都在一旁看着,肯定会出事。说不定,就会有人暗中向区里市里举报。

    郝建年每年组织一次公款度假活动,把班子成员和部分要害岗位的人员都带出去玩一趟,目的就在于要堵住众人的嘴。

    彭远征在楼上跟郝建年说话,李雪燕一直在楼上竖起耳朵听上面的动静。

    见彭远征面带笑容下楼来,她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迎上去压低声音道,“他同意了?”

    彭远征笑了,“我这又不是办个人的私事,他为什么不同意?”

    “新华同志,你过来一下。”彭远征走到党政办门口,向李新华招呼了一声。

    “来了,领导!”李新华立即笑着跑出来。

    镇里的干部一般叫彭远征为“彭镇长”或者“镇长”,而郝建年则称呼为“远征镇长”,只有李新华一人喊“领导”,与别人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这大概是前一段时间两人一起走访的缘故。她喊得习惯了,也就索性不改,而彭远征当然是默认了。

    “领导有啥吩咐?”

    “你跟我来一下。”彭远征大步流星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你坐。”

    “呵呵,不用了,领导有工作直接交代给我就行了,我马上就去处理。”李新华恭谨地道。

    彭远征深深凝望着李新华,暗暗点头。这个女子还不错,很有眼色,而且也比较勤奋,做事牢靠,最重要的是嘴巴严实。

    党政办的主任是郝建年的人,她能顶着部门领导的压力坚定不移地跟着彭远征走,这本身就不容易了。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没有现在的付出,日后肯定吃不到胜利的果子。

    “嗯,是这样,我和雪燕同志、贾亮同志要请市建委的领导吃饭,你打一个报告,让郝书记签了字,从财务科支一笔经费。拿了钱之后,你再去安排一下,准备十箱叫花鸡和十箱云水特曲。”

    叫花鸡是云水镇的土特产,云水特曲也是镇里酒厂生产。镇里送礼一般都用这些。

    彭远征轻轻又追加了一句道,“我已经跟郝书记谈过了。”

    “财务科”是镇里设立的一个虚的部门,与财政所合署办公,只要一提“财务科”,镇里的干部就明白是要走小金库了。

    李新华会心地一笑,“嗯,我明白了。领导,大概数目是多少?”

    彭远征沉吟了一下,“他们大概会去8个人,再加上我、雪燕同志和贾亮同志,十几个人的话,在夜海连酒带菜得差不多五六百块,然后再加上礼物,暂时列支两千吧——如有剩余,下步肯定要能用得上。”

    李新华点头离去打报告,不多时就拿了报告过来,上面已经有李雪燕的签字:请郝书记和彭镇长审批。

    彭远征接过来,扫了一眼,就大笔一挥,在李雪燕签字的上方,刷刷刷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意见:请郝书记阅处。

    “好了,你去找郝书记签吧。”

    李新华嗯了一声,转身就走。她急匆匆走到郝建年办公室门外刚要敲门,听到里面有人说话,仔细一听是褚亮的声音,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门。

    “来。”

    李新华推门而入,恭谨一笑道,“郝书记!”

    郝建年沉着脸点点头。

    “郝书记,李书记和彭镇长让我来找你签字。”李新华把申请报告递了上去。

    郝建年一边跟褚亮说话,一边扫了一眼,眉头突然紧皱起来,“两千?这么多?吃顿饭需要两千吗?”

    郝建年将手里的报告往桌上一扔,脸色阴沉了下来,抬头向李新华冷冷道,“怎么要这么多?”

    李新华有些惶恐,她小声陪笑道,“郝书记,我也不知道数目是彭镇长和李书记定的。”

    郝建年猛然一拍桌案,“胡扯淡!乱弹琴!弄个破项目,实质性的工作没见做多少,整天在外边整这些虚的!”

    李新华噤若寒蝉,不敢说话。

    郝建年又数落了几句,才淡淡道,“两千太多,不行。一千吧。你回去跟远征镇长说,就说镇里现在资金也比较紧张,咱们做什么事情都得勤俭持家过日子才行。”

    “你回去,报告重打。”郝建年将报告扔了回来。

    李新华不敢怠慢,拿着报告就回去找上了彭远征,她心里明白,自己就是一个传话筒当然,在这种时候,往往也是受气包。

    李雪燕也在彭远征的办公室里,听说郝建年打回了报告,没有批,俏脸上隐藏的一丝阴霾再次浮现出来。

    “出去玩上万地花不心疼,办正事花两千还嫌多?岂有此理!”彭远征怒道。

    李雪燕挥挥手,示意李新华退下。然后轻轻道,“远征,要不然一千就一千,吃饭应该够了。至于礼物,我打电话让企业赞助一点就是了。没有必要因为这种小事,跟他闹翻脸,让别人看热闹。”

    彭远征脸色一沉,毅然摇头道,“不行!现在对付过去,以后去省里的经费怎么办?就两千,一分也不能少!既然他不签字,那就别签了。”

    彭远征说完,一把抓起电话打给了财政所所长兼“财务科长”吉小芸,“吉所长,我彭远征,你过来一趟。”

    吉小芸挂了彭远征的电话,眉头一挑。刚才郝建年打过电话来说了彭远征要用钱的事情,给她的原则是一千,一分都不能多给。她是郝建年提拔的干部,郝建年能将财政大权交给她,足以说明她是郝建年心腹中的心腹。

    虽然自恃是郝建年的人,又极为受宠,但彭远征毕竟是镇长,财政所又归政fu管理,在面子上,她不敢不从。

    吉小芸抓起电话给郝建年打了过去,“郝书记,那位找我。”

    “他找你?不用管他,让他有什么话来跟我说!扯淡的事情,吃顿饭要两千,亏他张得开这个口!”

    吉小芸匆匆走到彭远征办公室,见里面李雪燕、李新华都在。犹豫了一下,敲门走进去笑道,“彭镇长,您找我?”

    “嗯,吉所长,有个事情跟你说。”彭远征捏着李新华打的报告,淡淡道,“镇里商业街改造的事情,手续正在报批,需要一些活动经费。我跟郝书记也谈过了,就从小财政上列支。这是报告,你拿回去办手续吧。”

    吉小芸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犹豫道,“彭镇长,报告应该把申请经费的去向和用途都写清楚,而且,数额是不是有些大啊?”

    “你觉得数额大了?”彭远征淡然笑着,“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下一步,镇里还要去省里办事,还是需要一笔经费的。你先拿去办了,完了之后,我会让李新华给你一个完整的明细,花了什么钱,都会有发票。”

    吉小芸有些为难地笑道,“彭镇长,按照财务制度,列支办公经费超过500元,就需要郝书记签字的,您看是不是先让郝书记签个字啊。”

    吉小芸不愿意跟彭远征当面起冲突,就又把皮球踢给了郝建年。

    “财务制度?真要按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来,你就不该管两本账!我没有精力跟你扯皮,现在快11点了,我下午还要请市建委的领导吃饭,必须要抓紧办!”彭远征冷冷一笑,“缺郝书记签字,你就去找他签!”

    “记住,两千,一分都不能少!”

    彭远征的话很不客气,直接生硬。吉小芸有些羞恼了,她抬头望着彭远征,脸色就有些不善。她是郝建年的亲信,又执掌财权,镇里干部乃至领导班子成员都破给她几分面子,不料今日却被彭远征当面“羞辱”了一顿,心里气不过。

    “彭镇长,我只管财务,这些打报告找领导签字什么的事情,应该归党政办管。”吉小芸使劲按捺住火气,也冷冷道。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我安排给你的工作。”彭远征嘴角浮起一丝轻蔑的笑容。

    财政所是镇政fu的部门,彭远征是镇长,安排她工作理所应当。

    吉小芸被彭远征一句话噎住,憋得脸色涨红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172章“隔山打牛”(求月票)

    172章“隔山打牛”(求月票)

    172章“隔山打牛”

    吉小芸接受不了,也措不及防。《》。

    她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

    在云水镇里,她就像是一只高傲的孔雀,除了偶然绽放一下她美丽的羽毛,其他时间都昂首挺胸蔑视周围的一切。

    但彭远征却一把就撸去了她美丽而光鲜的羽毛,让她裸裎相见,站在彭远征的面前。

    “另外,到十月份,我准备组织政府各部门,将去年的预算和今年的支出全部梳理一遍,做做审计,真正规范镇财政的运行,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彭远征又慢条斯理地道,“好了,你提前心里有个数,先下去吧。新华同志,经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跟吉所长沟通一下,尽量安排好。”

    彭远征的话传进吉小芸的耳朵里,几成一声惊天霹雳。

    彭远征竟然要查账!这是对于郝建年的挑衅吗?!

    吉小芸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彭远征办公室的,在走回办公室的路上,她的脑海中始终纠结在一系列个问题上徘徊不定:彭远征真的敢查账吗?郝建年能顶得住吗?万一呢?

    吉小芸一直在郝建年的羽翼下,不知风雨。但如今,她却突然感觉到天要塌了一样,天昏地暗,惶惶不可终日了。

    按说,镇委书记郝建年同时还是区委常委,副处级干部,高高在上;彭远征不过是新来的镇长,无论如何也斗不过郝建年。纵然之前传出消息说,在商业街改造的问题上彭远征跟郝建年顶了牛,惊落了一地眼球;但吉小芸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就在今日进彭远征办公室之前,她还是信心百倍。

    但在彭远征的办公室呆了这几分钟,她的内心防线却悄然沦陷了。

    想到这里,吉小芸突然扭转身子,蹭蹭蹭上了三楼,直奔郝建年的办公室。(《》。)

    彭远征办公室。

    李雪燕静静地望着彭远征,清秀的脸上浮动着一种说不清楚的光彩。而眸子里的那一瞥错愕,早已暴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坚持所谓“两千一分不能少”,这是对郝建年的正面反击,但却隔着一层面子的外衣;而直接把吉小芸叫来,捅破了另外一层窗户纸,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捏住了吉小芸的软肋。

    这是暗示,也是震慑。彭远征没有选择与郝建年正面冲突,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吉小芸,这不是欺软怕硬,而是战略战术。

    吉小芸是郝建年的亲信,关系很不一般。对于彭远征的敲打,她肯定会心里发毛。鸡蛋里还能挑出骨头,别说她作为郝建年心腹、小金库的具体管理者,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而如此一来,她自然会选择退让——否则,她面临的将是彭远征的暴风骤雨,哪怕是郝建年,也未必能护得住她。

    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她会向郝建年“做工作”。而郝建年几乎百分百不会让吉小芸难做——这就意味着,在这场交锋博弈中,彭远征再次胜出。而且,成功地将手伸进了郝建年权力体系的纵深处。

    好雷霆果决的手段,好一招“隔山打牛”!

    当初的严康就是只会跟郝建年唱反调,而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而且,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精力,以至于没对郝建年构成威胁,反而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整个新安区里,大家都知道严康在闹情绪,想要把郝建年搞下去自己当一把手。

    所以,尽管严康与郝建年的“争斗”更加激烈和频繁,有几次甚至要动起手来。但事实上,效果却不大。反而让郝建年趁机一点点伸进手去,把严康彻底架空。

    李雪燕长出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她终于相信贾亮在私底下跟她说的一句话了:李书记,彭镇长虽然年轻,但有头脑、有心胸、有能力、有魄力、有手段,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材料!我可以给你打包票,将来咱们镇的一把手,肯定非彭镇长莫属!

    不过,李雪燕心里也明白,这种手段,换成其他人也未必就敢用。《》。

    彭远征是市委下放干部,郝建年没有能量把他“调整”走,只能靠一点点的“打压”和排挤,让彭远征主动自行调离。但其他的镇干部就不同了,他有的是办法让之吃不了兜着走。

    李雪燕缓缓起身,向彭远征摇了摇头道,“远征,我真是服了你了我原来还以为郝建年有些事情做得太急太过了,现在看来,他倒是有先见之明了。十个严康,也不如你。”

    彭远征笑了,“雪燕,你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

    “我是怕了你了!”李雪燕突然巧笑倩兮地扬长而去。

    吉小芸眼圈涨红地从郝建年办公室里出来,很明显在郝建年办公室里抹了眼泪。至于她如何跟郝建年达成了共识,别人不得而知,反正吉小芸离开不久,郝建年就黑着脸坐车去了区里,第二天也没来镇里上班。

    吉小芸急匆匆跑到党政办门口,向里面的李新华招了招手,“李新华,你来一下!”

    其实吉小芸与李新华年纪差不多,吉小芸略小,是同一期进云水镇的大中专生。李新华是大专,吉小芸则是财会中专。但平日里,吉小芸就像是骄傲的小天鹅,而李新华则是默默无闻的乌鸦,很少打交道。

    “吉所长。”李新华微笑着追了出去。

    吉小芸扫了她一眼,皮笑肉不笑地点点头道,“你跟我来办手续。”

    李新华知道经费的问题解决了,不由暗暗佩服彭镇长的手段。她心道:吉小芸啊吉小芸,你也有今天?等彭镇长站住脚,你们这些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的家伙,早晚完蛋!

    李新华跟着吉小芸进了财政所的办公室,吉小芸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开始给李新华办手续。她办公室的保险柜里就存着有现金,虽然不多,但两千是足够了。

    吉小芸做完凭证,将手里的单据递给了李新华低低道,“经费的使用人和经办人都填你的名字?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去让彭镇长签个字。”

    李新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道,“不用了,我签就行了,这点小事就不用麻烦领导了。”

    说完,李新华就在凭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是经办人,但却不是经费的使用者,按说不该她签字。但李新华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让彭远征签字了,领导交办点事情,拖拉了这么久都办不好,还要怀着某种“防备”之心去让领导签字——岂不是要让领导烦气?

    再说了,在李新华眼里,彭远征绝对不是那种用了钱不认账的领导,纵然中间出了点什么岔子,不过就是2000块钱,她还能承担的起。

    吉小芸望着李新华签字,嘴角轻轻一抽。

    “好了,吉所长,字签好了,可以拿钱了吧?”

    李新华笑道。

    吉小芸默然点头,低头打开一侧的保险柜,从里取出两千块钱来,递给了李新华,等李新华轻点了一遍,这才又低头下去看自己的报纸。

    “谢谢。”李新华拿着钱脚步轻快地走出财政所办公室,直接去了彭远征的办公室。

    “领导,经费都办妥了,这是两千块钱,您点点。”李新华恭谨笑道,将一摞钱递了过去。

    彭远征没有接,点头笑笑,“你不用给我了,新华同志,你带着!你马上去准备十箱真空包装的叫花鸡和十箱酒,然后用车拉上直接去夜海大酒店去订餐。订一个十三四人的大房间,标准不要太低了。”

    “好的,我明白了,领导,我这就去做。”李新华心里一喜。

    彭远征让她参与进来,明显是将她当成了可以信赖的心腹,这让李新华如何能不喜。她坚持到现在,就是要立场坚定地成为彭远征在云水镇小圈子里的人员之一。

    李新华去安排饭和礼物,彭远征犹豫了一下,按照镇里企业的通讯录,给惠丰集团的胡进学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胡进学有些不耐烦地声音传过来,“谁呀?”

    彭远征眉头一皱,淡淡道,“是我,彭远征。”

    “啊——彭镇长,你好你好!”胡进学的声音立即高了八度,“领导有啥指示?”

    “呵呵,胡总,指示谈不上。今天晚上镇里有个活动,需要用两辆车,镇里的车辆不够用,我想从你们那里借两辆可否?”彭远征笑了。

    “没问题!把我的车给领导用就是。”胡进学朗声道,“我这里还有一辆越野车,也派给领导!”

    “可别,你的奥迪车我可不敢用,太奢侈了。你派两辆普通普通轿车就行了,桑塔纳足矣。我派人去市建委接几个领导,完了,吃完饭再把他们送回去。”

    “行,没问题。”胡进学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挂了电话,他立即安排了两辆普桑,去了镇政府,听候彭远征的调遣。

    找好了车,彭远征这才把李雪燕和贾亮都叫过来开了一个短会,无非就是今晚的应酬问题,做了一下分工。李雪燕和贾亮直接赶去夜海大酒店,先去把菜点好;而彭远征自己,则带着两辆车赶去市建委,去接薛世杰一行人。

    ——————

    推荐本书:三七开新书,周天仙帝书号2461284,德象天地,执应八方,诏令所到之处,群仙莫敢不从,是为周天仙帝。

    173章冤家路窄

    173章冤家路窄

    173章冤家路窄

    彭远征带着两辆车赶到了市建委,停在了办公楼前。

    彭远征让司机在楼下候着,自己直接进了办公楼。他敲门进了乡镇建设科科长薛世杰的办公室,薛世杰望见他,苦笑着道,“不好意思啊,彭镇长,今天晚上的饭吃不成了!”

    彭远征一惊,讶然道,“薛科,这可是咱们都定好了的事情,我房间都定了,菜也点了,万事俱备只待领导们大驾光临了,怎么突然——”

    “彭镇长,你也不是外人,实不相瞒,我和老孔是愿意去的,但下午我去找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态度很坚决,不去。既然领导不去,我们也就不方便去了,还请彭镇长谅解一二。”薛世杰轻轻道。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道,“这”

    其实一顿饭不吃也就不吃了,他立即打电话让李雪燕她们别再点菜直接退了房就是,也省下一笔经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建委的人突然变卦,这是不是意味着云水镇商业街改造的项目审批中间出了问题?

    “薛科,是哪位主任啊?”彭远征想了想问道。

    市建委的领导班子成员他基本上都认识,实在不行,他就要直接找上这位分管副主任,亲自谈一谈了。

    “呵呵,是张主任,刚到任不到两个月。”薛世杰笑了笑,“要不然,彭镇长亲自去试一试?看看领导给不给面子!”

    “如果领导同意去,我们这些人当然是没有问题了。”薛世杰突然意味深长地笑着,“我和老孔本来都说好了,今晚要赛赛酒,看谁先趴下,不料分管领导态度明确,就只能表示遗憾了。”

    “好,薛科,我去请张主任——无论如何,建委领导也得给我们镇里一个面子不是?”彭远征点点头,“张主任办公室在几楼?”

    “就在这一层,最东头的一个房间就是。”薛世杰拉着彭远征走到门口,向最东头指了指,“挂着副主任的牌子,你去试试吧,不过你别抱希望太大,咱们这位分管领导很低调,一般不参加吃请。”

    彭远征哦了一声,定了定神,就大步向东头走去。

    走到那间挂着副主任牌子的办公室前,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开始敲门。

    片刻后,里面传出“请进”的低沉男声。

    彭远征推门而入,宽大的办公室最深处,一个鬓角微微有些发白的中年男子缓缓抬头来望着他,目光明显有了瞬间的凝滞,而彭远征更是嘴角轻轻一抽,呆在了当场。

    冤家路窄!!

    竟然是张凯的父亲张承业——原新安市农业局局长张承业,也即是彭远征的舅舅副市长孟强的大舅哥,张美琪的哥哥张承业!

    彭远征本来并不认识张承业。

    但后来因为孟霖的交通肇事案,因为张凯的缘故,张承业受了牵连,被市委免职查办。纪委后来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出太大的问题来,就给了张承业一个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再往后,张承业在家里赋闲反省几个月,就被降职使用,回了农业局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副调研员。

    但不知道张承业怎么就调任了市建委,成了建委副主任。

    张承业受了处分,从正县级降到了副县级使用,基本上宣告仕途到了尽头,只能在副县级的岗位上熬到退休了,也不可能再拥有什么实权。《》。而他的儿子张凯,也因为交通肇事逃逸,被判了几个月的拘役。

    可以说,张家能有现在的凄凉境地,彭远征就是一个“罪魁祸首”。但时至今日,张承业却对彭远征生不出一丝恨意来。

    彭远征的惊天身世,他的妹妹张美琪暗中透露了一点。得到这个消息,张承业的心就彻底凉了半截。如此种种,心里的恨意早就消散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某种隐忧和担心。

    今日薛世杰来向他汇报工作,他知道所谓云水镇的镇长就是彭远征,怎么可能同意去吃彭远征的饭。可不成想,彭远征居然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

    张承业默然不语,抬头望着彭远征。

    而彭远征也是有些尴尬地站在那里,说话也不是,退走也不是。

    他要是早知道这位市建委的分管领导是张承业,打死也不来啊。

    办公室的气氛骤然变得沉闷压抑,还微微有些紧张。

    彭远征心里暗叹了一声,有些郁闷地扭头就走。冤家路窄倒不算啥,他也不怕张承业的打击报复,可是——自己操作的项目手续审批,却偏偏张承业就是分管领导,这不就相当于自己的小辫子落入了仇人的手里——想到这个,他的心里就莫名的烦躁。

    他还没有走出张承业的办公室,就听张承业嘶哑的声音传过来,“既然来了,就坐坐吧。”

    彭远征脚步一停,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过身来。

    张承业复杂的目光落在彭远征貌似淡然的脸上,心里头也说不上是一个什么滋味。但他混迹官场多年,又得到了妹妹和妹夫的暗示,知道该如何取舍——揪住过去不放,对他和张家没有任何好处;而抛开既往尝试着改善与彭远征的关系,则能放眼于未来。

    “过去的事情,不提了。张凯那孩子不懂事,如果过去有冒犯之处,希望你能大人大量,既往不咎吧。他也受到了惩罚,现在仍然待业在家。”张承业叹了口气,“其实也不算什么破事,想想还真是有些不值。”

    “你们镇里的项目,我知道这个事。你放心,该怎么审批就怎么审批,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任何意见。”张承业目光炯炯,凝视着彭远征,“希望咱们都能往前看!”

    彭远征回望着张承业,长出了一口气,淡然一笑,“张主任这么说,我倒是感觉有些惭愧了。当初我妈被撞的事儿,我也是在气头上既然话都说开了,那我就谢谢张主任的宽宏大量了。”

    两人相视一笑,似乎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了。

    但实际上,无论是彭远征还是张承业,心里都很清楚,有些创痕是注定无法抹平的。张承业可以放眼未来,却不代表他会忘记过去。

    只不过,对于彭远征来说,张承业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他不会在云水镇项目审批的事情上做手脚,就足够了。

    张承业最终还是同意出席今晚的宴会。彭远征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后,他给孟强打了一个电话过去。孟强在电话里自然是嘱咐他利用好这个机会,尽可能地跟彭远征缓和一下紧张的关系——还是那句话,对于彭远征身后的冯家来说,想要借力肯定是休想的,但最起码不能站在冯家的对立面上。

    因为那种过于沉重的代价,是孟家或者张家都无法承受的。

    当天的宴会尽欢而散,吃好喝好大家都好。云水镇不仅请客还给每个人备了一份土特产小礼物,让薛世杰这些人感觉心情很愉快,觉得彭远征这人很会办事、很有水平。

    至于张承业与彭远征的那点过节,建委的人未必不知晓;但在官场上,谁也不会去揭别人的短,保持面子上的一团和气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张承业还是分管领导,薛世杰们就更不提及半个字。

    只是彭远征和张承业在酒场上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和亲密关系,让薛世杰很意外。

    后来,连彭远征都没有想到,市建委对云水镇项目审批的速度随后一路绿灯。张承业亲自过问催办,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就走完了所有的程序,下达了正式的建委批复文件。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如果不是张承业做分管领导,哪怕是彭远征请客送礼竭力斡旋,对方又同意抓紧办理,也不会这么快。可既然是张承业,两人有“过节”在前,任何的“蛛丝马迹”都容易造成彭远征的误解——将之视为是张承业的“打击报复”。

    张承业既然拿定主意要跟彭远征缓和关系,必然就不想因此节外生枝。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拿到了区里和市里的审批文件,彭远征心头微微有些兴奋。一万里路过八千,眼看就胜利在望,只剩下省里的最后一道关口了。只要再拿下省里的批文,这个他谋划周全的项目就可以开工建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李雪燕拿着批文兴冲冲地走进彭远征的办公室,笑道,“远征,我让党政办把区里和市里的批文复印了两份存档了,这原件呢,还得放在材料里一并报到省里去——”

    说到这里,李雪燕压低声音轻轻道,“刚才郝建年给我打电话,问手续的事情。”

    “他怎么说的?”彭远征笑了,“我这里有从美洲带过来的纯正咖啡,你喝不喝?”

    “也没说什么,就是一味强调,要我们按政策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违规运作,更不能手续不齐全就着急上马,免得到时候给镇里抹黑添乱子。”李雪燕撇了撇嘴道,“他当初搞那个产业园的时候,也没见他这么坚持原则——就是到现在,这个产业园也就只有区政府的一个行政批复,严格说起来就是违规建设。”

    174章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174章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174章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彭远征笑了,“不管他,我们干我们的。(《》。)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我们是在做实事,不是做面子工程,不能违规运作,在制度和程序上一定要做扎实,免得将来出现问题授人以柄。”

    李雪燕慢慢坐在了沙发上,“其实现在手续基本完备了,省里批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一边等待省里的批复,一边着手招商引资开工建设。要不然,光干等着省里的批文,会浪费太多的时间。我估摸着,三个月下来就算是效率高的。”

    李雪燕的建议其实也不是不可行。而事实上,在很多地方,项目建设都是这样运作的,一边报批,一边悄悄开工,等手续下来,工程就基本上进入了收尾阶段。就算是出现意外,上面没有批核通过,那么,也会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来运作到合法存在。

    但彭远征却不想这么干。他心里也清楚,就算是他要这么干,有郝建年这个绊脚石在跟前,也干不成。

    商业街改造扩建工程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于上头,而是来自于内部——即郝建年的反对。

    “他们明天就要去南方考察了,一去大半个月。”李雪燕明媚的大眼睛眨了眨,压低声音轻轻道,“不如我们趁郝建年不在家,先把招商引资做完,确定好开发商再说!”

    “这个不急。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已经就绪了,真正完成,顶多一周的时间。”彭远征掐灭了自己手里的烟头道,“我们还是集中精力攻克省里这一关!我的计划是十月中旬开工建设,在春节前基本完成基础建设,明年五月份之前竣工投入使用。”

    “既然你拿定了主意,那就听你的。”李雪燕有些失望地起身来,走到彭远征的内间宿舍,习惯性地开始替彭远征收拾房间,顺便把彭远征替换下来的一些衣服带走,洗干净再拿回来。《》。

    这些日子以来,都是李雪燕在帮他洗衣服什么的,虽然彭远征再三拒绝,但李雪燕还是坚持了下来。当然,工作忙的时候,党政办的李新华也主动过来为他服务。

    第二天,郝建年带着党政班子成员中的六人及一些职能部门的中层干部,组成了一个十五人的考察团,乘坐当天上午10点钟的火车离开新安去了南方。

    彭远征在办公室里把党政办整理的向省里的报批材料从头至尾梳理审查了一遍,感觉有些头昏脑胀,就推开门,站在走廊上呼吸了一会新鲜空气。

    云水镇党委政府,一共只有32个行政编制,这么一下子走了15人,整个政府大院里、办公楼上就显得有些沉寂。彭远征站在走廊上极目远眺,凝视着远端几家炼铁厂高耸入云端的大烟囱,心头又浮荡起几个关于日后工作的新念头来。

    他的想法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但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事儿也只能一件一件地做,目前他最主要的还是要抓好商业街改造扩建工程,把这个项目做成、做漂亮、做出成效。

    他的目光回收回来,突然在政府大院一角的大槐树下,发现了一个苍老而伛偻的身影,正是韦明喜。

    韦明喜不知出于何种心态,居然放弃了这一次的公款休假,主动留在镇里“看家”。

    其实,他这个镇人大负责人,也没有什么工作好干,也没有一个办事员,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

    严格说起来,他实际上并不是人大主席,而是副科级的人大副主席。原先的人大主席退休之后,组织部就没再任命新的人大主席,韦明喜就成为事实上的云水镇人大负责人,一直持续到今日。《》。

    在90年代之前,新安市各乡镇人大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权力运行都不是很规范。特别是在1986年《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大由主席团召集并主持前,乡镇人大由乡(镇)长召集,人大对乡镇政府实施“同体监督”,人大完全成为政府的“橡皮图章”。

    进入90年代,各乡镇人大在同级政权体系中的地位才开始被确立,具体表现在人大从无固定办公点、无职级、无牌子的“三无”状态发展到有办公室、有职级、有主席团的“三有”状态。现在是92年,云水镇人大的运作状态正在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过渡之中,而韦明喜就是这么一个“过渡中”的“过渡干部”。

    本该早就转正,解决正科级的级别。但他前半生为人太老实,即不会逢迎媚上,也不懂通权达变,导致错过了太多的机会;而现在悟通了这个道理,年龄却不饶人了。

    韦明喜微微仰头望着这棵老槐树,这棵老槐树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树龄,枝繁叶茂,树大根深,偌大的树冠将半个办公楼都遮蔽起来。

    韦明喜的动作有些凝固,从彭远征的这个角度看过去,他的眼圈红润,两颗浑浊的老泪慢慢滑落,眼眸里泪光中闪烁的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复杂的眷恋。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还是大步走下楼去。

    “老韦!”

    韦明喜慢慢地扭过头来,望着彭远征良久才长叹一声道,“彭镇长,忙完了?”

    “呵呵,差不多了,把现在的材料整理好,就可以往省里报了。”彭远征笑着掏出烟递过一根去,“老韦啊,机会难得,为什么不跟着出去散散心呢?”

    “我不想去。”韦明喜嘴唇抿着,声音沧桑而感慨,“彭镇长,我能留在镇里上班的时间不多了,满打满算,不足四个月了。组织部已经找我谈过话,春节前就离岗。”

    “所以,我不想去,我想留在镇里多呆一会。”韦明喜摸索着眼前的树干,“都老朽不堪的人了,马上要退的人了,临了也没有给镇里留下什么想头,不如就省点钱,也算是心安理得了。”

    “彭镇长,我在镇里干了20多年,一直也没有能力和机会走出这个镇去,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这两年,我总在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心理不平衡——凭什么有的镇领导吃香的喝辣的,而我却穷得几乎揭不开锅。”

    “凭什么?!我想不通,我天天想骂娘,看谁都不顺眼。”

    “可这两天我常常在扪心自问:这么多年了,我都做了一些什么?我给这个镇留下了什么?我对不对得住自己的工资和老百姓的供养?答案,让我非常惭愧。”

    “我没有做过什么,没有给镇里老百姓做过什么实事。这么多年了,我是在混吃等死啊!彭镇长!您说我惭愧不惭愧?”

    韦明喜嘴角抽搐着,眼圈涨红,情绪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他一把抓住彭远征的手来,“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啊!我”

    “老韦,别激动,慢慢说。”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两只手握住韦明喜明显有些颤抖的手。

    “本来不应该这样的我老韦当年也是风华正茂啊可临了却庸庸碌碌一辈子,一事无成,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连个扎实的脚印都没留下!”

    韦明喜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几乎控制不住。

    无论彭远征怎么开解和劝慰,他都难以自制,最后索性蹲在地上嚎啕恸哭,哭得是一个声嘶力竭。

    彭远征没有再劝,他知道,对于韦明喜来说,数十年的压抑,数十年的郁郁不得志,懊悔、惭愧、不甘心如果不尽情地释放出来,会直接压垮他渐渐脆弱的心理神经。

    镇里很多留守的干部都冲出办公室来,站在走廊上目光复杂地望着恸哭失态的韦明喜和淡然站立的彭远征。

    一个是即将退出舞台的终生不得志的老同志,一个是刚刚登上舞台踌躇满志的新同志,一方的落寞与哀伤,与另一方的朝气蓬勃、挥斥方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不曾拥有和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随风而去。

    李雪燕站在办公室门口,清丽的目光落入韦明喜的身上,口中发出一声轻叹。

    官场之上,时也命也运也,缺一不可。韦明喜落魄至此,没有背景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关键的因素大概在于——他着实缺少几分官运和智慧。而像他这样的人,其实为数不少。

    有限的岗位这么多人竞争,其残酷性不言而喻。而每有一人上位,便意味着很多人的失意和落寞。

    谁也不可奈何。

    彭远征慢慢点上一根烟,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一根烟去。

    韦明喜抹了一把眼泪,哆嗦着手接过来,彭远征帮他点上。

    他深深吸了一口,颤声道,“不好意思,彭镇长,让领导见笑了,我失态了。”

    “失什么态?老韦,心里有不痛快,还是要发泄出来,憋在心里难受。”彭远征笑了笑,“别想得太多——云水镇能有今天的局面,都是你们这些老同志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结果,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175章太聪明的下属领导不敢用(加更)

    175章太聪明的下属领导不敢用(加更)

    175章太聪明的下属领导不敢用

    韦明喜的境遇难免让人唏嘘。但官场不相信眼泪,身在体制之中,唯有排除一切干扰和艰难,大步前行。前进的道路只有一条,众人拥挤而过,肯定有人会被淘汰。

    必须要适应,不适应的话不如当机立断离开官场,?(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