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个,至于后果——就与他无关了。
彭远征伏案疾,梳理着自己纷乱的头绪,提炼出两个思路来。
一个是从全区的角度出发,报道全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5321”工程则是隐喻全区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另一个则是就事论事,立足于“5321”工程,从中选择几个亮点进行分步骤的系统宣传。单就宣传而言,第一个思路更好做,更容易出彩;而第二个则难度加大,一个把握不好,就会做无用功,甚至起到相反效果。
彭远征犹豫了一会,决定去区里跟顾凯铭汇报一下,把这道选择题推给顾凯铭来做,同时也试探一下顾凯铭的态度。
他离开办公室,刚要下楼梯,迎面就遇到了郝建年。
郝建年哈哈笑着,若无其事地道,“远征同志,这是要出去?”
从“远征镇长”到“远征同志”——郝建年的态度无形中转了。对他来说,这样主动打招呼,就相当于是示好了。既然郝建年如此,在面子,彭远征自然会将礼节和表面文章做得很足。他对郝建年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不相信郝建年能就此“消停”,甘心权力被夺走。
对郝建年,彭远征的警惕永远高于一切。
“郝记!我要去一趟区里,顾区长找我有个事情。”彭远征笑了笑。
郝建年哦了一声,“那好,你忙。区里镇里两头跑,如果是实在忙不过来,给我打个招呼,镇里的同志都可以为你分担一些嘛。”
“好的,我知道了,郝记。那我先走了?”彭远征又笑了笑。
说着,彭远征就下楼而去。
望着彭远征下楼而去的背影,郝建年笑吟吟地,但眼眸中却有一丝阴狠一闪而逝。
自打彭远征到任以来,郝建年的日子就没有好过,在有形或者无形的争斗中步步后退,甚至都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悬崖边。
就在郝建年准备豁出去进行反击的时候,又突然传出彭远征身后站着宋炳南的消息,生生将他心里的那点阴狠一点点消磨和挤压掉,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于现实利益的考量。
他不可能为了彭远征得罪宋炳南,他只能选择暂时的让步和妥协。
但妥协归妥协,心里的各种负面情绪被压制起来,将来的爆发会更猛烈。
“这小子与顾凯铭拉了关系,难道说明顾凯铭跟宋炳南关系不错?不,不,不会。”郝建年刚刚浮起的这个念头,旋即被自己否定。
顾凯铭是市长周光力的人,这个在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当初周光力准备接任市委记的日子里,顾凯铭也是做出了接任区委记的各种准备。结果周光力还是市长原地不动,而新任市委记东方岩到任之后,市里各区县的官场格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区委记秦凤没有调走继续留任,而顾凯铭接班自然也就化为影。
组织部长一般都是市委记的铁杆,涉及干部管理权,一把手当然是要让自己能放心的人坐在组织部长的位置。从各种因素来分析,宋炳南肯定是站在东方岩这一边的,这就意味着宋炳南和顾凯铭不是一路人。
众所周知,市长周光力和市委记东方岩分别代表着市里的两个派系,一个是本土派系,土生土长的新安市领导干部;一个是外来的派系,从外市和省里空降下来的市级官员。周光力和东方岩谈不不合、暂时来说也没有出现争斗,但东方岩作为空降的市委记要想掌控全市局面,其实也绕不过周光力这一关。周光力是新安人,从科长一路走到市长的位置,一步一个脚印,在新安树大根深,“门生故吏”俯拾皆是。
而作为宋炳南看顾的人,彭远征又跟顾凯铭走到了一起,肯定会引起一些猜忌。纵然没有猜忌,顾凯铭本人也会有所顾忌。
一念及此,郝建年忍不住想大笑几声。
彭远征利用组织部长宋炳南在镇里借力造势,而这,却反过来成为破坏他和顾凯铭良好关系的一把匕首。如果利用得好,还是会一刀见血的。
郝建年微微有些小兴奋。但他没有立即行动。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过了这么多次的沉痛教训,他肯定会谋定而后动。再说了,这种小动作仅仅是“小动作”,也对彭远征构不成致命的威胁,顶多是给彭远征心里添添堵罢了。。。
203章不需要也不可能成为谁的亲信
兄弟姐妹们,加更来了。胜利在望,拜求大家投出月票,最后的冲刺时刻了!我多说无益,巧舌如簧,不如实际行动。
————————————————————————
203章不需要也不可能成为谁的亲信
彭远征坐车去了区里,在区政府门口遇到了区经贸委的副主任任平。任平笑吟吟地站在那里,望着彭远征从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下来,大老远就招呼道,“彭镇长!”
“任主任?你好。”彭远征笑着走过去跟任平握手。他跟任平也是次市委组织部后备干部集训班的同学,后来也打过几次交道,算是比较熟悉。
“彭镇长,真是羡慕你们啊。说是乡镇,但你们乡镇领导的待遇可不是我们这些机关干部所能比的。啧啧,看看你们镇里这么多车,镇领导几乎都有专车,可在我们单位,只有一把手有专车,我们出门办个事还要到处找车,太不方便了。”任平多少有些艳羡道。
彭远征笑了,“我说任主任,我咋听你这话有些醋意啊!我们镇里的情况比较特殊一些,镇企业赞助了几辆,但车辆的产权还是在企业的,只是临时给镇里使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镇里的工作头绪太多,乡镇企业众多,流动人口都有好几万人,镇里领导多数时间都要在下边跑,如果没有车的话,也会很麻烦!”
彭远征笑着随口解释了一句。对于云水镇的配车特殊化问题,其实区里早就有不少“非议”。只是长期以来,云水镇就是这种局面,而也得到了区领导的默许。虽然违规。但情有可原。
不过,终归是违规的行为,所以彭远征到任后尽管无力改变现状,却还是尽最大可能地做了某种“后手”。比如他将镇里的车辆多数腾给了普通干部公务使用,镇领导三人合乘一辆车,这是下班接送的问题。而平时的公务用车,则由党政办统一调配,轮到哪辆车就是哪辆车,不能挑三拣四。包括他这个镇长。
彭远征倒是想一下子取消了这种“公车特权”。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既有的待遇被取缔,镇里领导肯定会集体反弹。他固然强势,但也不能不做出现实的考量。
他决定还是暂时维持现现状,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慢慢扭转。当然,这种车子的问题,必须要一把手率先带头,如果一把手有专车,副职们没有车坐。矛盾还是会产生的。
任平也就是随口感慨一声,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他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而是凑过头来笑着压低声音道。“老弟,我听说你是市委组织部宋部长的关系户?了不得,这可是大老板啊!”
彭远征一怔,心道这个消息居然先传到区里来了?这么快?
不过,他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不要说区里。用不了多久。市里也会传开这个消息。他既然公开了与宋果和宋家的关系,就不怕传。选择在这个阶段,将宋炳南推出来,他是有自己极其深远的综合考虑的。
彭远征笑了,“任主任,我哪是什么关系户,我不过是跟宋部长的儿子是朋,单纯的私交。与宋部长八竿子也打不着哟。”
“虚伪!虚伪了不是?”任平嘿嘿笑道,“跟宋部长的公子是好朋。宋部长能不高看你一眼?得,老弟。今后哥哥说不定有事要求到你,你门路广,到时候一定要拉扯哥哥一把!”
任平这话当然是玩笑话,但也不是单纯的玩笑话。既然彭远征有这么硬的关系,将来谁知道能不能求到他门?任平提前垫个话,将来也好办事。
彭远征笑笑,顾左右而言他道,“任主任说笑话了,要说求人,也是我们这些基层的人求到区里领导的头。好了,任主任,我找顾区长还有点事,先告辞了。”
任平微笑着点点头,“顾区长在呐,我看到他的车一直在楼下停着。”
任平也匆匆车离开,显然是要出去办事。而彭远征扭头望着他车离去,眉头渐渐紧皱起来。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关键也是很要命的问题——
顾凯铭是市长周光力提拔起来的干部,而宋炳南则是市委记东方岩的左膀右臂之一,可以说不是一路人。他身贴着宋炳南的标签,对于顾凯铭来说,这未必就是愿意看到的。
坏了!疏忽了这个问题。
他固然是重生者,但终归不是圣人,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如果不是任平的一番话,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构成他和顾凯铭关系裂痕的重大隐患。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他站在区政府办公楼前点一根烟,静静地沉思了几分钟,将自己微微有些凌乱的思绪梳理清楚,这才大步进了机关办公楼,去了顾凯铭的办公室。
他来见顾凯铭是事先约好的,所以没有遭遇阻拦。他站在顾凯铭办公室前定了定神,敲开了门。
“进来。”
彭远征推门而入,恭谨地笑道,“顾区长。”
“远征同志?来,来,请坐。我本来啊下午还有个会,既然你说有思路要跟我汇报,我就先听听你的想法。”
顾凯铭的态度依旧很热情,没有看出有任何的疏远和变化的迹象。但彭远征心里却明白,这些都是表象,根本不能代表什么。到了顾凯铭这个权力层面,作为主政一方的区长,“波澜不惊”已经成为某种心态和行为本能,不需要刻意伪装的。
“顾区长,我想了好几天,定了两个思路,今天来给领导汇报一下,看看领导愿意选择哪一个。”彭远征轻轻笑了笑。他现在也不管顾凯铭会如何了,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再说。他相信,顾凯铭是一个实干精神很强的领导,他需要手底下能有为他分忧和承担工作压力的下属。至于那些其他的因素,顶多会让他在内心深处设一道防线——不会让彭远征真正成为他心腹中的心腹便是。
而实际,彭远征也没指望能成为顾凯铭的绝对心腹。他只是想借借顾凯铭这面大旗,对蠢蠢欲动的郝建年形成一定的制衡和震慑罢了。
再说得实际和坦诚一点,作为彭远征来说,他在官场打拼。不需要、也不可能成为哪个人的亲信。纵然是宋炳南,也不过是一面大旗,可以借势,但不意味着他会站在这面旗下给别人当打手摇旗呐喊。
“好,我仔细听着,你说。”
顾凯铭笑着靠在了椅子背,静静地凝视着彭远征。
别看这个时候的顾凯铭表情平静如常,实际心里也有些复杂。作为区政府一把手,下面自然有一群人围着他转悠,而区里的任何风吹草动。自然也都有人随时汇报。彭远征是宋炳南的人,这个消息刚刚传进他的耳朵。
顾凯铭对此很意外,还有好奇。他了解过彭远征的教育背景和家庭状况,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草根子弟出身普通,唯有京华大学毕业生的光环让年轻人稍微有些眼热。可彭远征怎么可能成为宋炳南的人呢?难道单纯是高层领导对年轻人的纯粹性赞赏和无意识提携?这倒是有可能的,但概率比较低。
当年,他也是受周光力赞赏和提携的。但那种“提携”建立在他“苦心经营”的前提下。而且,为了维持与周光力的良好关系,他这些年也小心翼翼。生怕会出半点差错。引起领导不满。
与郝建年乃至彭远征猜测的有些不同,顾凯铭对此的反应并不是太“激烈”。毕竟,彭远征的品秩太低,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足挂齿的乡镇长,还掺和不到一定层面的纷争和风雨中去,他还不够资格。更重要的是,顾凯铭觉得彭远征能做事、做真事,他手底下缺的就是这种即脚踏实地又头脑灵活、即沉稳又有手段的年轻干部。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考虑。在顾凯铭心里。彭远征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日后进行“选择”的暗棋来使用。官场之变幻莫测,越是到了层。越是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万事留一手。来日好方便。
郝建年认为顾凯铭会因此产生顾忌,会为了消除猜忌而有所动作。甚至彭远征也这么认为。但顾凯铭却不这样想,考虑的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观念的差异,与双方的地位和身份有关。郝建年考虑问题会从他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而顾凯铭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位子决定水平,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不是谁比谁更聪明、更有智慧、更有判断力,而是位置不同自然就想的东西不同。
有时候,官场中人总是会说“领导就是领导”——这固然是一句恭维话、显而易见和简单直白的马屁,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自有全新的内涵。
在低处的层面,你永远看不到高处的风景,你永远无法真正揣摩出站在高处人的真实心境。
也所谓伴君如伴虎,基本也是这么个理儿。
彭远征抬头平视着顾凯铭,目光虽有恭谨但更多的是平静和从容。而顾凯铭最赞赏的,其实就是彭远征这一点。单凭这份沉稳从容和不卑不亢,这个年轻人就是与众不同,将来的前途无量。
推一个:245729天下武尊
没有绝世功法,没有天赋异禀,随身携带,只是星辰般的识海。
于是低调又风骚的故事开始了!。。
204章区委书记突然召见
亲们,只有几十票就可以追了,求诸君助我!我所承诺的,不会有任何拖欠!!最后冲刺,拜谢大家了!!
————————————————————————
204章区委记突然召见
“顾区长,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思路。”
“一个思路是,站在全区的高度,对全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进行通盘式全景式的扫描,组织一个系列报道,很有爆炸性的那一类,充分展现出新安区的优势和潜力;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就事论事,咱们就以‘5321’工程为切入点,做了哪些规划、办了哪些实事、有哪些成绩,选择其中最大的亮点进行烘托,利用纸媒和电视媒体集中宣传,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一种声势,并在全区营造出大干快图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彭远征的话很有条理,也非常明晰。
顾凯铭沉吟了一下,良久没有回复。
彭远征不着急,静静地坐在那里挺直腰板等候着。
他知道,这道选择题对于顾凯铭来说,也不好做。从本心而言,他肯定会选择第一种方案。但他毕竟不是区里的一把手,没有区委记秦凤的许可和支持,这事儿做不成。而如果是选择第二种方案,又显得格局太小,给人一种不了台面的感觉。
犹豫了一会,顾凯铭轻轻沉声道,“远征同志,这两种方案都不错,但是我考虑。咱们能不能折中一些,取个中间的路径?”
彭远征一怔,笑着问道,“领导请指示,我不太明白领导的话。”
顾凯铭笑了笑,挥挥手道,“你看啊,5321工程是区政府推进的工程,也是区里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的想法是对这项工作进行一定的宣传,体现我们的工作成绩,让市里干部群众知道我们新安区正在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干快争取最快发展。但是如果因此就对全区经济发展进行全景扫描,其实也就没有必要;不如这样,高度还是站在全区的高度,重点是报道5321工程的亮点,高度可以拔,但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具体工作。”
顾凯铭的话轻描淡写,但彭远征听了却忍不住是一阵瀑布汗。
他是宣传高手。自然知道顾凯铭这话意味着什么样的难度。
即要高度,又要细节,宏观和微观结合,这摆明了是难为人。
其实。彭远征本来想开口说,让顾凯铭跟区委记秦凤沟通好了,让区委宣传部也介入进来,然后宣传顺理成章,做起事来顺风顺水正大光明,有什么不好的?但他这个话终归是不能说出口的。
对于顾凯铭的事情。区委记秦凤未必会反对。但顾凯铭坚持就以区政府的名义推进,自有其原因。彭远征想左右也左右不了。
“怎么,有难度?”顾凯铭心知肚明,嘴却讶然道。
彭远征苦笑起来,“顾区长,按说领导指示,我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更不能跟领导提什么要求和条件。但是,即要兼顾高度又要体现细节。确实有些难度。操作是可以的,但效果就——”
“不要紧。你只要尽力去做,把我们的基本做法和几大亮点都推介出去,至于后面的效果,还是要从长远来看。要抓紧了!现在是十月份,我希望11月之前能见到第一个专版。”顾凯铭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彭远征一怔,心道他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急了呢?之前不是还说要徐徐推进、步步为营的嘛。
“行的,领导,既然领导这样说了,那我就先运作着。我先在新安日报搞一个专版,完了给领导审阅。”彭远征知道谈话该结束了,就笑着起身来,“不打扰领导工作了,我先去做事了。”
“嗯凯铭挥了挥手又笑道,“我听说你最近正在搞一个商业街改造项目?进展如何?”
“最近刚拿到了省建设厅的批复,我们正在着手推进。请区领导放心,我们一定把基础工作和群众工作做扎实,一定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来运作,绝对不会给区里添麻烦。”彭远征顺势表态。
顾凯铭笑了,扬手指了指他道,“你这个远征同志,我就是随口一问,你反而那么多话!好了,区里会支持你们的,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区里都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你们!但是,就像你说的一样,必须要稳妥!项目可以建设得慢一些,但必须稳妥!”
顾凯铭声音严肃地一连强调了两个“必须稳妥”,彭远征听了心头微微有些活动。
今天从顾凯铭的态度和话语来判断,他似乎要一念及此,彭远征突然灵机一动嘿嘿笑了,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顾区长,既然领导提起这个事儿了,我想跟领导争取一下——我们这个项目也应该归属于5321系统工程的范畴里面,能不能也作为其中的一个亮点来宣传宣传”
顾凯铭一怔,旋即放声大笑,“好家伙,你这个小子!你这是在我这里公然开后门了!好好,我允许你可以假公济私一下,但是要把握住一个分寸。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把握好。”
彭远征心里高兴,笑道,“谢谢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我代表全镇干部群众向领导表示感谢。”
“好了,你去,我还有个会。”顾凯铭笑着摆了摆手。
离开顾凯铭的办公室,彭远征的心情变得很愉悦起来,一扫之前的郁闷和忧虑。
这次宣传活动由他来具体负责运作,他就是给云水镇的商业街项目开个后门,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在彭远征看来,别看这个项目不大,但如果想要拔高的话,他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升到新安区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的高度,再比如升到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很有特色的高度。
他边走边想,在走廊里遇到了区长助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莫出海。
“小彭?想什么这么出神?”莫出海笑着招呼道。
“啊,莫主任!”彭远征吃了一惊,猛然抬头来望着莫出海道,“莫主任,刚才顾区长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正在琢磨着怎么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感觉很挠头啊。”
莫出海是顾凯铭的心腹,显然对其间的很多内幕了若指掌。他前一步,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远征啊,领导交代的任务,就算是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顾区长是一个很念旧情的领导,你为他分担工作做实事,他将来会对你有所考虑的。”
“抓紧去办。年轻人,领导能把这么重大的工作交给你去做,这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和器重。”
莫出海的话里有话,充满着各种暗示。
彭远征心里琢磨着,却是笑着点头道,“嗯,我知道了,莫主任。回领导去镇里,也没有留下吃顿饭,尝尝我们镇里的叫花鸡。等明天就让人给莫主任送一箱过来,你尝尝。”
“哈哈,你有心了,谢谢。”莫出海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大步而去。
其实作为新安区政府的高层之一,莫出海怎么可能没有吃过云水镇的特产叫花鸡,可能都吃腻了。但彭远征有这种态度,却让他感觉很舒服。
跟彭远征接触了几次,莫出海觉得这个年轻人太会来事了。方方面面的关系网络,各种各样的利益链条,他都能梳理得井井有条。既有一往直前的锋芒,又有八面玲珑的圆润,这样两种风格集中在一个人身,让人叹为观止。
彭远征回头瞥了莫出海一眼,继续向前走去。在他即将要离开区委区政府办公楼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清丽的女声:“是彭远征同志?”
彭远征愣了一下,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干部,穿着打扮倒是极其普通,甚至可以说很朴素。但眉清目秀,站在那里亭亭玉立。
彭远征扫了她一眼,确定自己并不认得这个女子。
那女子大步走前来,微笑道,“彭远征同志,我是区委办的沈玉兰,区委秦记的秘。”
彭远征一怔,也笑道,“你好,请问找我有什么事吗?”
“呵呵,秦记找你。”沈玉兰看去神态文静,软言细语,属于那种很容易接近和跟别人沟通的女人。
“秦记找我”这回,彭远征是真真正正吃惊了。
对于区里这位女区委记,这一世他没接触过。而前世,也只是在市里公开的大会见过一次,不过是惊鸿一瞥,他甚至记不太清楚秦凤的长相。
“你跟我来一下。”沈玉兰转身就走。她显然不太愿意跟彭远征在大厅里呆太长时间,似乎怕被别人撞。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去。无论如何,区委记大人召见,作为新安区下辖的一个乡镇长,他焉能不去?
跟在沈玉兰的背后了三楼,直入最东头最大的一间办公室——区委记秦凤的办公室。
秦凤办公室的门敞开着,彭远征和沈玉兰的人还没有走过去,就听到里面传来一个清雅而不疾不徐的女声,婉转动听,应该是在打电话。。。
205章不当传话筒
205章不当传话筒
“彭镇长,请稍等。”沈玉兰停下脚步,回头来望着彭远征笑了笑道。
领导在办公室打电话,不管电话是重要还是不重要,都不能进去。这是规矩,也是礼貌,更是对权力敬畏的体现。
彭远征淡然笑着,也停下脚步,跟着沈玉兰进了她在隔壁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大办公室,但此刻里面只有沈玉兰一个人。
“彭镇长,请坐。”沈玉兰拉开一把椅子,邀请彭远征坐下。
彭远征笑笑,点头坐下。
“彭镇长,喝茶水还是?”沈玉兰抓过一个纸杯来。
“谢谢,不用了,我不渴,不必麻烦了。”彭远征直接婉言谢绝了。
而很显然,沈玉兰也不过是顺手客套一下,不会真的去倒水,见他拒绝,也就借坡下驴,随意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后面。
两人本是陌生人,又是在区委记秦凤的办公室隔壁,门还敞开着,自然不合适交谈什么,也无话可说。
沈玉兰默然坐在那里,清丽的目光偶然从彭远征身掠过,却是飞快地逝去。她其实心里有些奇怪,心道这人倒是还真能沉得住气,居然耐住性子也不问问自己,秦记究竟找他做什么?
如果是一般的干部,区委记召见,肯定会提前跟秘套套近乎试探试探,做好准备,免得领导问起来一问三不知,让自己难看是小事,在领导面前失了分就是大事了,直接会影响到个人的政治前途。
彭远征本来以为秦凤这个电话会很快结束。但不成想,等了六七分钟,居然还是没有打完。还是那种不疾不徐婉转动听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矜持的笑声。
沈玉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彭镇长,请再等等,领导可能临时有别的事情。”
“没事的,我等着就是。”彭远征笑了笑,回道。
心里却道:有屁的事情。肯定是在跟某个熟人闲扯聊天。如果真有事情,打电话怎么能敞着办公室门呢?只有无关紧要的事和无关紧要的话,才能这样毫无忌讳。
等了足足有十五六分钟,那边的电话才算打完。而不多时,就听里面传来呼唤声:“玉兰,让小彭同志进来。”
“好的,领导。”沈玉兰一个箭步窜出去,先对着秦凤的办公室门回了一声,然后才急急回头来望着彭远征笑道,“彭镇长。请进!”
彭远征也笑笑,“好的,谢谢沈科长。”
彭远征的观察力是相当惊人的。刚才在楼底下他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沈玉兰,但进了这间办公室。他看了看沈玉兰办公桌所在的位置,就大抵猜出了她的身份,肯定是区委办秘科的科长或者主持工作的副科长。
沈玉兰也没有注意彭远征对她的称呼,而是点点头,领着彭远征进了秦凤的办公室,然后将门掩关紧。自己退了出来。
秦凤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腰板很直,似有些军人作风。这是彭远征对她的第一印象。
后来的事实证明,彭远征的判断基本还靠谱。秦凤在从政之前也当过兵,退伍后进了机关。而她更是军人家庭出身,父亲秦林咳是某部司令部参谋长,大校。
彭远征凝目望去,有些意外。秦凤远远比他想象中的年轻,应该在30出头的样子。她不是那种倾国倾城的美女。也不是那种风情万种的熟妇,只是五官精致皮肤白皙细腻。给人非常清秀的感觉。她留着一头齐耳的半头发,眉眼间洋溢着几分英气。再加她身无形散发出来的权力气息,又给人一种英姿飒爽果决精干、巾帼不让须眉的特别观感。
而这个时候,其实秦凤也在打量着彭远征。
对于彭远征,其实她早就是如雷贯耳了。要说在新安市官场谁最有知名度,大概除了一些市级层面的领导之外,就是彭远征这个科级干部了。昔日那番惊心动魄兼之波涛汹涌的宣传声浪,三天两头在媒体露面,让彭远征这个名字几乎是人尽皆知。
当然,这番注视,其实也就是三五秒钟左右的时间。长时间注视领导,尤其是区里的一把手,对方又是女同志,显然会很不礼貌。
“您好,秦记!”
“呵呵,小彭同志,来,请坐。对于你,我也是久仰大名了。”秦凤微微欠身,嘴角浮起了一抹温和的笑容。
只是她的人极其精明强干,这样温和的笑容也还是隐藏有棱角。
“谢谢秦记。”彭远征也不客气,就大步走过去,坐在了秦凤办公桌对面的沙发。
秦凤转过椅子,面向着他,又笑道,“小彭同志,我也不跟你打哑谜了。今天我听说你到区里来,就让玉兰把你叫过来,有个事儿呢,我想跟你单独交流一下。”
“领导请指示。”彭远征心念电闪,嘴却是平静如常。
秦凤笑了。对眼前这个科级的乡镇长,下面的干部,她心里突然升腾起某种古怪的感觉。她感觉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的男人,而是一个历经沧桑沉稳若定的中年人。尤其是彭远征的那双眼睛,不是特别有神,但却透射着洞悉一切的光亮。
她对彭远征悠然而生出几分好奇。
彭远征虽然“鼎鼎大名”,后来又听说是市委组织部宋部长的关系,耳中也听闻过不少对他的正面评价,比如精明强干、能力超强,很有责任心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个别的负面评价,比如太过强势。但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评价,这些加起来都比不当面一见的“震撼”。
她今天把彭远征叫来,也是偶然的想法,临时性起的念头。
笑了笑,秦凤又轻柔道,“顾区长正在让你组织对5321工程的宣传报道?”
彭远征心头一惊,心道果然如此。难道自己替顾凯铭做点事,惹了这位女区委记?不至于?
“是的,秦记。按照顾区长的指示,我正在做,但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运作,还需要跟媒体方面沟通一下。”彭远征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道,但话却是半真半假,给自己留了一个“活扣”。
实际,他早已经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了,跟《新安日报》也做好了沟通,对方连出专版的时间都定了下来,只等彭远征组织材料和图片。但他当着秦凤的面,在没有弄清楚秦凤真实用意之前,他不能把话说死。
这谈不说谎,只是一种说话的艺术。
秦凤深深地凝望着彭远征,目光清澈如水。她的眸光中似乎隐藏着一种穿透人心和世情的力量,让一切虚假和虚伪无所遁形。如果是别人,恐怕早就沉不住气乱了阵脚了,但彭远征却昂然不变,犹自静静地坐在那里,面露适度恭谨而又不卑不亢的笑容。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秦凤长出了一口气,呵呵笑了起来,“小彭同志很会说话,你是我见过的年轻人里面,最沉稳,说话最滴水不漏的一个。不错,难怪市委领导这般器重你。好了,既然你这么说,我就直来直去了——”
“区政府的工作,我非常支持。区里推进的5321工程,是今年的重点工作。我呢,希望你能利用这次宣传,尽量站在全区的战略高度,把新安区最近三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尽量完完整整地报道出去。我本来想安排区委宣传部做一次这样的宣传,但听说小彭同志正在做,而你又是咱们市里出名的宣传高手,就让你来做。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宣传部的人配合你。”秦凤的声音虽然柔和,但却带着一种不容人拒绝的味道。
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她可不是什么柔弱的小媳妇,而是官场的女强人。能担任一个县级行政区的区委记,这又岂能是普通女人?
彭远征听了这话,明显一怔。
此时此刻,他觉得真是太古怪太荒唐了。
顾凯铭那边使劲想脱离区委这边的支持,想要往全区的大局靠,又怕引起秦凤的抵触;但这边,秦凤又简单明了地要求自己必须要站在“全区的战略性高度”——一个欲拒还迎,一个欲语还休,让人很是糊涂。
对于彭远征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顾凯铭都说了,要单方面突出区政府的工作,借用一下“区里的高度”——顾凯铭都定了思路了,彭远征怎么去改?而如果不改的话,又怎么应对秦凤的指示?
彭远征嘴角忍不住浮起一丝苦笑来。他心里明白,自己陷入了一场复杂的漩涡当中,一个搞不好,就会里外不是人。
别看秦凤说得简单,但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她直接跟顾凯铭打个电话就是了,又何必单独把彭远征叫过来“单独沟通”?
这是要让自己当传话筒啊——彭远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里有些烦躁,也就失去了几分礼貌和恭谨,他盯着秦凤看了看,淡淡道,“秦记,该怎么做,我说了不算,还请秦记和顾区长再商量一下,看看究竟该怎么确定思路。”
他是不会当这种传话筒的。。。
206章吃软不吃硬
206章吃软不吃硬
彭远征这话一出口,纵然秦凤高高在稳如泰山,也忍不住有些恼羞成怒的迹象。
她自小在军营里长大,而14岁那年被特招入伍,进了部队文工团。但她后来发现,吹拉弹唱并非她之所爱,尽管她在这方面拥有一些过人的天赋。
于是,20岁就毅然脱下军装转业进了机关。从市委机要员起步,副科长、科长、教育局的副局长、新安区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到区委副记、区长,再到区委记,她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
实事求是地讲,在新安市里,她的升迁速度算是比较快速和平稳的,几乎没有任何波折。她能有今天,一方面是占了女干部的先天优势,因为党政机关里需要女干部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另一方面,则就是工作能力突出的表现了。当然,她的出身背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绝不是关键因素。
甚至可以说,以她的家庭出身,十年的时间混一个县处级的级别并不难,但能主政一个县级行政区,做区委记一把手,单靠出身没有能力和手段,那是痴心妄想。新安区是新安市的中心城区,能做新安区的区委记,又是女性,足见她的不凡和魄力了。
她很强势。虽然在很多时候,她带给别人的感觉都是很平和、平易近人。但真正熟悉她并在她身边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在她平和的外表背后隐藏着多么强大的气场和能量。
很少有人敢当面顶撞、忤逆她的意思。哪怕是资历比她深、年龄比她大的区长顾凯铭,也不会。
她骨子里并不是那种颐指气使的女子,但长期的位者和说一不二的权力生活,也慢慢让她变得骄傲起来。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堂堂的区委记,新安区的一把手,放低身段找他——而他,不过是一个科级乡镇长,可他偏偏就敢给她一个软钉子碰!
她没有想过自己的方式方法有没有问题,也没有去想自己的“要求”对别人来说有多难。因为她是领导,说了就算的区委记!
他怎么敢?!
秦凤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清秀精致的脸蛋就沉了下去。
她冷冷凝视着彭远征。淡淡道,“顾区长那边,我会跟他打个招呼的。但是区委的指示,你也不能给我打折扣!你先做着。按照我的思路,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
秦凤压制着自己的火气。她虽然强势,但却是很少发火的。可面对彭远征这张犹自波澜不惊不咸不淡的面孔,她突然有一种想要大吼大叫的冲动。
她心道:以为是宋炳南的人。就可以在我面前嚣张吗?别人怕他宋炳南,老娘却是不怕!
此时此刻,彭远征没有惶恐,更谈不畏惧。却有些无奈。
真是无妄之灾啊!莫名其妙地摊了这档子事,又莫名其妙地惹了这位强势的女区委记!
可他也是宁折不弯的人。他认定了的事情,只要符合他的人生原则。他就不会退让。秦凤的咄咄逼人,让他感觉了发自肺腑的反感,也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傲骨。
况且,按照秦凤的意思去做事,反过来会得罪顾凯铭,而这边也会吃力不讨好。
领导怎么了?领导也不能蛮不讲理,强行压人!况且,你们区里两位党政领导如此勾心斗角耍这种没技术含量的小心眼,却要把老子推出来当枪使,老子就不干!
但此刻他说什么话,都不太妥当,真要跟区委记顶起牛来,对他影响太坏。他只能保持异样的沉默,默然的反抗是最好的武器。
其实,无论是秦凤还是顾凯铭,都没有把彭远征当枪使的用意,今天这种局面,大概就是阴差阳错的结果。
顾凯铭之所以布置这么一场宣传活动,当然是为了政绩考量。而最近比较急,则是因为他得到消息,说秦凤列入了省委组织部的视野,准备作为援助贫困地区的青年女干部,调任泽林市干一个县的县委记。当然,这看去对秦凤来说有些“冷处理”的味道,但实际这也算是一种考察和锻炼,只要在那个岗位秦凤再干出成绩,几年后升迁为副厅级干部,那是指日可待。
所以,顾凯铭这才迫不及待想要推销自己的政绩。他虽然是实干家,但实干还得“巧干”,同时亦需要宣传推介。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宣传到位,政绩宣扬到位,在市长周光力的大力推荐下,他有九成的机会接任新安区委记。
之所以不肯让区委这边介入,在宣传口径动些擦边球的小心思,无非还是利益考虑。一旦作为新安区的整体成绩宣传,受益的首先是一把手,其次才是他这个区长。如果那样,他岂不是白白为了别人做嫁衣裳?
而对于秦凤来说,她突然插手这件事情,同样也是为了宣扬政绩。
顾凯铭得到的消息是她即将调任泽林市,而实际,作为当事人,她太清楚——明年年初市里会退下一个副市长,而她则是最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列入市委领导考虑的,除了她之外,还有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张剑秋。
张剑秋能力比她弱一些,但资历比她深。当然,市委领导还是有些倾向 (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