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 第 6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经过调整后的新安市市委常委班子排序。郑善山排在最后一名,而秦凤则是倒数第二名。

    按照常规,宣传部长不会排在最后。而秦凤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任职经历等诸多方面来看,都不应该排在郑善山前面。但省委的调整文件白纸黑字写着,谁也不敢说什么。

    郑善山本来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调整成宣传部长,在常委里的排序下降了几位。而如今。又被省委调整到了最后一名,甚至还排在了一个新晋常委的后面。这种种的诡异之处,都在市里的高层权力圈里产生了一定的猜疑。

    秦凤正式走马上任市委常委,兼任区委书记。

    对于新安区来说,这不仅是秦凤个人的职务升迁。同时意味着新安区这个中心城区终于有了其所本应具有的政治地位——中心城区,本来就要比普通区县高出一筹。

    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秦凤走马上任后的第三天,市委突然紧急调整新安区班子。

    区长顾凯铭调任新安市建委主任,新安市建委主任调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而新安区的区长,据说是由京城某部委下来的一位挂职干部,之前在邻县干副县长,今番出任新安区区长。

    顾凯铭为什么会突然被调整,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是顾凯铭受了市长周光力的“牵连”,随着周光力在与市委书记东方岩的权力之争中败下阵来,他也跟着吃了“挂面”、被打压了;也有一种说法是,顾凯铭犯了经济上的问题,但又不是太严重,市委将他调整到市建委主任的岗位上,也算是一种宽容和保护;还有一种说法更直接:就是顾凯铭之所以被调走,原因并不复杂,就是给新来的区长挪地方。

    前两种传言,远不如后面的第三种有市场。

    区里上下旋即传得沸沸扬扬,都说这个新来的区长大人来头不小。

    1月9日,下午,大雪纷飞。

    区里各乡镇的党政主官顶风冒雪赶往区里,参加全区干部大会。今天下午,市委组织部要来区里宣布新安市最新的干部任命。顾凯铭已经离岗,悄然离岗,在一个不为人知的下去,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陪同下,去市建委任职。

    彭远征开车在路上走得极慢,赶到区委大院的时候,他看了看表,见已经误了几分钟,赶紧跳下车,直奔区委小礼堂。

    区委小礼堂里早就坐满了区里各乡镇的党政主官、区直各部门的一把手、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拉拉杂杂,近百余名正科级干部。

    彭远征悄然走进去,找了个边角的位置上坐下,然后才向主席台上望去,却是吃了一惊。

    市委副书记韩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两位市委核心领导居然一起到场。秦凤主持会议,主席台上还端坐着一个30岁出头的男子,文质彬彬,鼻梁上架着一丝金边眼镜,面带笑容,神态从容。

    一般而言,这种县处级干部的到任(哪怕是区县党政主官),顶多由组织部长出面就足够重视了,但今儿个却连平日里很少抛头露面的党群副书记韩维都出面了。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对区里的传闻进行了某种印证——这个新来的区长大人,来头真是不小啊!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两位核心领导亲自出面陪同到任,这是多大的面子?

    彭远征都是这种感觉,何况是其他人了。

    秦凤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同志们,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同志宣布市委最新干部调整决定——”

    雷鸣般的掌声里,宋炳南起身向台下欠了欠身,然后直接抓过话筒道,“市委经过慎重考虑,从全市工作的大局出发,决定:免去顾凯铭同志新安区区委副书记职务,提名免去其新安区人民政府区长职务。顾凯铭同志另有任命。”

    “任命苏羽寰同志为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苏羽寰同志为新安市人民政府区长人选——”

    宋炳南的话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当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他却挥了挥手,继续朗声道,“任命周大勇同志为区委常委。”

    副区长周大勇进常委了?周大勇不是常务副区长,进了常委,这意味着区政府这边将会有两名常委副区长——现场科级干部们愕然,场上出现了几秒钟的死寂。但旋即,掌声继续爆响。

    周大勇居然也进常委了——是秦凤的推荐还是宋炳南的荐拔?亦或者是东方岩直接插手的结果?彭远征也有些意外,眉头微微一挑。

    周大勇跟他的关系密切,周大勇能进常委,他自然是乐于看到的。可问题的关键是,他总觉得这事儿似乎不太正常。

    “好了,下面让我们欢迎市委副书记韩维同志代表市委作重要指示。”

    接下来,韩维的讲话并不出奇,简单肯定了顾凯铭过去的工作,然后又介绍了新任区长苏羽寰一番,最后是苏羽寰致辞。苏羽寰在台上究竟说了些什么,彭远征因为距离太远,其实也听不太清楚,但苏羽寰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却是确认无疑了。

    还真是京里来的干部?彭远征心里笑了笑,却是没有太放在心上。这年头,京城部委一些年轻干部经常下放到地方挂职,一般锻炼几年就调回京委以重任了。

    这个新来的苏区长是不是这种情况,他不得而知。

    327章云水开发区?

    327章云水开发区?

    新来的区长苏羽寰在新安区引起了一些波动。他这个人及其他据说比较神秘的背景,一时间成为新安区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彭远征没有关心这个,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来自京城的挂职干部,就一定会有超人的背景?而就算是有些背景,又能如何?这里毕竟不是京城,而是新安市的新安区。没有人会公开打着自己的背景到处跑,要想在下面扎下跟、站住脚,说白了还是要靠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有些权谋手段。

    开完会,彭远征刚要悄然离开区委,沈玉兰看见了他,大老远就喊住了他,说是秦书记马上要找他谈话。

    彭远征皱了皱眉,心道又找我谈什么?这开完会不是要马上召开临时的区委区政府两套班子见面会、为苏羽寰接风洗尘的吗?

    但他尽管心里腹诽,但还是依言匆匆去了秦凤的办公室。

    秦凤的办公室门敞开着,她显然是在等着他。

    见彭远征进门来,秦凤挥挥手,“你把门关上,我跟你谈个事儿!”

    彭远征笑笑,顺手把门关上,“秦书记找我啥事啊?这么急?”

    秦凤抬头来望着彭远征道,“最近市里领导有个想法,想要以你们云水镇为主,扩连周边两个乡镇的部分区域,组建成立一个区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县级单位,挂靠区里直管。这个想法,市里主要领导也没有反对苏羽寰到任,主要就是为了抓这项工作。我考虑再三,觉得你还是要有个思想准备。”

    彭远征脸色一变。

    秦凤也是刚得到的消息。市委紧急调整顾凯铭,她事前也不知情。从东方岩找她谈话通气、到顾凯铭被调离,一共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市里要将新安区云水镇等区域列为区县级开发区的决策,也是刚刚出台。

    她之所以提前将这个内幕消息通报给他,主要是考虑到设立区县级开发区。虽然相当于将云水镇升格为副县级,但涉及一个新单位的筹建,将来这个开发区的班子干部配置,肯定要由市里统一协调——从各种情况来衡量,将来的云水开发区一把手未必就是彭远征了。

    资历浅薄,是彭远征最大的一个弱项。任职乡镇正职目前还不到一年,再骤然提拔为副县级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秦凤紧紧盯着彭远征的脸,见他神色摇曳。就知道此事对他来说有些突然。

    而事实上。她又何尝不是感觉很突然呢?

    彭远征眉头微皱。

    秦凤担心的问题,他当然马上反应了过来,除此之外。他还看得更长远。

    区县级开发区是与国家或省级政府设定的开发区不同,国家或省级政府设立的开发区,其管理机构具有行政机关的法人资格和享有行政管理职权。而区县级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职权源于所在区县政府的授权。属于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区县政府在开发区内行使一些行政管理职能。

    由于批准设立区县级开发区一般是省级以下的地级市,因此,区县开发区管委会行使的某些行政管理职能只能是一种行政委托授权,而并非是一种法律授权。

    换言之,云水镇升格为县级开发区,看上去地盘大了、机构升格了,实际上,绝对权力却会大幅收缩——只有部门职能管理权限。而没有决策权,决策权掌握在区里。

    这就意味着,纵然彭远征将来坐上开发区一把手的位置,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通过区里,处处受到掣肘。而目前,彭远征对于云水镇的综合规划和开发建设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一旦“转型”为开发区。他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甚至会被推倒重来。

    个人的政治前途倒也罢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云水镇为主设立开发区,看上去符合当前“经济高于一切”的时代趋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拍脑袋决策。

    在彭远征的前世记忆中。将来的云水镇是新安市新区的核心,是获批成立的新安市新区。与新安区平级的行政区,而非区管的开发区——正基于此,他的一切规划和思路才因此展开。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和重生,导致新安市的发展历史轨迹已经开始偏移?而所谓“云水开发区”的构想,就是这种发展偏移的迹象?

    秦凤叹了口气道,“你心里有个思想准备就好,我听东方书记的意思,这是周市长提出来的设想,市里领导多数都表示赞成。而事实上,我以前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考虑。站在全市的改革发展大局来看,设立云水开发区的利还是大于弊的。”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道,“秦书记,我倒是不这么看。”

    “开发区建设在国内一哄而上,热度不减。这其实并不正常,迟早是要降温的,而国家给予开发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也会进行规范调整。”

    “秦书记,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设立经济开发区的。就云水镇本身来说,工业基础雄厚,但却基本局限在传统工业领域,如纺织、化工。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产业转型需要时间和过渡,强行上马、向高新技术产业拓展,不仅代价太大,也会毁了云水镇原有的经济底子。”

    “此外,云水镇周边的两个乡镇都是农业镇,剥离部分区域进开发区,而只能会导致这两个乡镇更贫困,划归其他乡镇后,又给其他乡镇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和负担。”

    秦凤眉梢一挑,“你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设立这个开发区,是市里的决策,我们区里左右不了。我个人的看法,大势所趋,你还是多想想个人的工作。”

    秦凤的话就是一种暗示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你还想在这里继续干下去,那就要提前做做工作了。

    “呵呵,既然是市里的决策,那我个人服从组织决定就是了。”彭远征淡然一笑,耸了耸肩。秦凤皱眉望着他:“这话我怎么听着像是一肚子牢骚?”

    “我一个小小的乡镇干部,哪敢质疑市区领导的决策——既然这样,我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什么时候云水镇撤销了,那时再说!”

    “你”秦凤见他这幅“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嗔道,“这还只是一个决策,想要真正变为现实,还需要调研、论证和报批,起码需要大半年的时间,你还有时间。”

    彭远征轻轻一笑,“谢谢秦书记关心,我明白了。正好啊,跟领导请个假吧,我要去京城处理点个人私事,要在京城过春节,大后天就走,请十天左右的假,请领导批准。”

    “那么久?你去京城干什么?你家不是在市里吗,怎么跑到京城去过春节?”秦凤下意识地问出了口,但她马上就意识到自己作为上级领导,这般过问下属的私事,有些失态。妩媚的脸上涨红起来,忍不住别过头去。

    “行了,你安排好镇里的工作,去忙个人的私事吧。记住,保持通讯畅通,不要跟镇里和区里失去联系。你回去吧,我马上要召集区委班子开会。”

    秦凤背着身挥了挥手。

    她今天穿着一件紧身的乳白色羊毛衫,高领完全掩住了她那粉白的粉颈,但却又将胸前火辣高挺的一抹风情勾勒得淋漓尽致。在她向后挥手的瞬间,乳浪荡漾,给人以极强的极暧昧的视觉冲击力。

    彭远征心里情不自禁地就起了一丝异样。这丝异样在他心里浮荡着,他突然感觉一阵汗颜,赶紧收回自己有些贪婪的目光,转身匆匆离去。

    秦凤缓缓回头来见他出门而去,脸上的一丝红润愈加饱满欲滴。

    离开秦凤的办公室,彭远征原本淡定从容的脸色就有了些凝重。

    设立云水开发区,在他看来太扯淡、也太没有必要。顶多再有两三年的功夫,云水镇这一带就会随着城区的扩张而“淹没”进来。而从长远来看,新安市的城区中心逐步向北转移,是大势所趋。

    可一旦设立云水开发区,实际上就相当于变相斩断了新城区扩张的链条。这样一来,实际上不利于北部地区的整体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云水镇且不说,云水镇周边的几个乡镇,都比较贫困,只有通过城市化进程和城区北移,才有可能脱胎换骨发生根本的改变。如果只是一个县级开发区,则不具备这种拉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力量。非但如此,还会加剧贫富分化。

    现在各地的开发区大干快上热潮已经过犹不及。单单是新安市,目前就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市级和县级开发区几个,甚至有些乡镇还存在各类形式不一的产业园区——多一个云水开发区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想到这里,彭远征忍不住轻叹一声。此刻,他位卑言轻,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干部,对于这种市一级层面的决策,纵然是反对也是无济于事的。但他决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向上面建言献策,同时利用回京的机会,侧面向爷爷冯老提一提这个事儿。()

    328章苏区长调研

    328章苏区长调研

    彭远征回到镇里,安排了一下节前节后的工作,将镇里的工作委托给副书记褚亮,同时向镇里领导班子成员传达了区委的指示精神和干部调整信息,简单给众人介绍了一下新区长苏羽寰的信息。

    然后彭远征就离开镇里回了市里。他和冯倩茹跟家里说好了,后天一早也就是1月18日返京。因为春运火车拥堵、一票难求,家里要派车过来接他们回去。

    1月22日是除夕,他们腊月二十六返回,在时间上比较宽松。

    回到家里,冯倩茹却不在家。彭远征知道她大概出门去外边逛街买东西去了,也就没在意,径自回了自己的卧房,伏在书桌前开始动笔写一篇文章。

    沉吟良久,他才确定了文章的标题:开发区建设过热的冷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他前世就曾有之;而现在重新梳理起来,自然是一气呵成。他擅长写这种“一事一议”类型的两千字以内的时政论文,只要有观点,真正成稿的时间不会太长。

    “近年来,不少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工业园区建设热,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新景观。红红火火的开发区建设,既给带来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希望,又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隐忧,遏制过热的开发区建设势头,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写完上述开头,彭远征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以新安市的实际情况来作为范例阐述问题,因为这样才容易引起市里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区域分布越来越广过去园区建设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省、市,现在已在内陆和县镇遍地开花。有的地方不仅县县有开发区,而且乡乡镇镇都有工业园区。江北省新安市邻县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农业县,却在县城所在地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是县办经济开发区,一是县属中心镇工业园区,截止今年下半年。这个县所属过半乡镇都建立了工业园区某镇财政形势十分紧张,正常的人员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但今年仍然举债200万元建设工业园区”

    “有的工业园区表面上十分繁荣,但实际上由于园区之间争抢项目、无序竞争,使得园区大量资金投上来,很多年得不到回报。个别地方为了招引项目进区,制定所谓的‘进入零门槛、土地零租金、经营零税费’等特殊政策,其回报除了财政的巨大包袱外。什么也没有”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稿子就成型了。彭远征又从头至尾修改润色了一遍,这才扔下手里的钢笔,点上一根烟。

    他知道自己这样写。肯定会引起市里一些领导和所点名县领导的极大不满,但他也不准备署名发表,也就无所谓了。返京的路上。跟徐筱联系一下,让徐筱帮忙找找《江北日报》的人,年后以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他正在审视自己的文章,身后传来门响的声音,他知道是冯倩茹回来了,就起身相迎。果然,门被打开,冯倩茹手里有些吃力地提着两大包东西。米黄色的大衣敞着怀,那条雪白的围巾飘下来,额头上都渗出了一丝汗珠儿。

    彭远征一把将东西接过来,随手放在屋里的茶几上,然后怜惜地将她拥在怀里抱了抱柔声道,“倩茹,你买东西。应该等我一起的,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是咋提回来的?”

    “再说,你似乎已经买了太多东西了吧”

    彭远征忍不住苦笑起来。

    这一段时间,冯倩茹不断出去购物。打着给家里人礼物的旗号,她基本上是看见什么稀罕玩意。只要喜欢就买下,几天下来,家里已经堆了一大堆。

    吃的、穿的、用的,工艺品、纪念品、小饰品,不管是不是新安特产,一概来者不拒。

    冯倩茹嘻嘻笑着,搓了搓有些冻红的小手道,“远征哥,过年了嘛,多买点回去,家里人多,省得不够分的。”

    彭远征一阵无语。心道你买的这些东西,京城多数都能买到,大老远地从新安带些京里能买到的东西回去,岂不是多此一举?

    但冯倩茹正在兴头上,他也不好说什么,反正只要她高兴就好。

    “倩茹,你还买不买了?要买,我明天陪你出去逛一天的街。”彭远征笑着帮冯倩茹脱下大衣道。

    “算了,不买了,也差不多够了。但是明天”冯倩茹说着,绝美的脸上浮起一丝羞涩,“我想去买给咱俩买两身衣服”

    彭远征马上醒悟过来:他们俩这一次回京,家里要操持两人的订婚仪式,虽然不是正式的结婚,但对于冯倩茹来说,也非常重要,自然想准备两套喜庆点的衣服。

    “行,明天我们出去多转一转。”彭远征望着眼前这个整个身心都属于自己的芳华绝代的女孩,心底弥漫起无言的柔情来。

    他情不自禁地再次将冯倩茹抱在怀里,俯身吻了下去,随后又是一番亲密的纠缠。两人初尝爱果,情到浓处,几乎天天欢好。

    春风两度。冯倩茹赤着身子蜷缩在彭远征的怀里,脸上犹自浮荡着欢乐的红晕,羞不可抑地压低声音道,“远征哥,这样下去,我怕会怀孕的”

    彭远征柔声一笑,抚摸着她光滑的后背,“没事,有了孩子咱们结婚就是!”

    冯倩茹的身体一阵僵硬,撅着嘴嗔道,“没孩子就不用结婚、不用对我负责任了吗?”

    彭远征一阵汗颜,赶紧连解释带爱抚,上下其手,无所不用其极,这才让怀中的女孩“阴转晴朗”、情绪又无比的幸福欢快起来。

    第二天上午10点。

    彭远征正陪着冯倩茹在市里的几家商场转悠着买衣服,褚亮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彭书记,不好意思啊,不能不打扰领导了。”

    “咋了?镇里有事?”

    “镇里倒是没啥事,但是刚才区政府通知,说是苏区长11点要过来调研镇里的安全生产工作,区府办要求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出席。”褚亮轻轻道。

    彭远征皱了皱眉,却没有立即说话。他没有想到,苏羽寰刚刚到任才两天,就选择云水镇作为第一次下基层的地点。

    这当然彰显了云水镇在区里的特殊重要地位,同时似乎也表露出一些别的苗头。彭远征突然想起了秦凤暗示他的话——这苏羽寰到任,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筹备成立云水开发区。

    听电话那头没有动静,褚亮轻轻呼唤了几声:“彭书记?彭书记?!”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行,我知道了,我马上赶回去!”

    说完,彭远征就挂了电话。

    他得赶回去。无论如何,新任区长头一次下基层,他这个云水镇一把手也不能不到场,否则就是不给新区长面子,让新领导心里不高兴,甚至记恨上。

    他跟冯倩茹解释了两句,让冯倩茹先在商场里逛着,他开车回去接待完苏羽寰就马上赶回来接她回家。

    彭远征几乎与苏羽寰的车一前一后进了镇政府大院。

    他刚从车上跳下来,就见褚亮等人已经在大院里恭候多时了。而还没来得及说两句话,两辆黑色的桑塔纳就驶进院中,区长助理、区府办主任莫出海跳下车来,亲自给苏羽寰打开了车门。

    莫出海是顾凯铭的心腹,但顾凯铭走了,他却跟不走,就只能继续留任伺候新区长。当然,日后新区长会不会重用他,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只要他不犯错误,区长助理的级别肯定会保留着,但如果苏羽寰不重用他,他这个区府办主任也干不长、被调整出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领导身边的人一届一换,没什么好奇怪的。

    莫出海此刻的心态当然是诚惶诚恐的。

    车门打开,苏羽寰笑吟吟地下车来。彭远征笑了笑,带着一干副手也迎了上去,“苏区长!欢迎领导来我们云水镇检查指导工作!”

    苏羽寰朗声一笑,态度极热情地跟彭远征握手寒暄,“远征同志吧?我可是久仰大名了!我虽然在别的县工作,但你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哟!”

    “昨天秦书记还跟我说,咱们区里这位云水镇的党委书记,虽然年轻,但既是笔杆子,又是实干家,是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苏羽寰给人的感觉非常温和、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而且风度翩翩,看上去很有内涵和修养。但彭远征总觉得他温和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某种东西,让他感到有些假。

    “这么冷的天,让同志们在这等着,实在是很不好意思,走走走,都进屋去!”苏羽寰居然反客为主,招呼着众人上了楼,直至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早就安排妥当,烟、茶、水果,一样也不缺,褚亮甚至还让党政办的宣传干事临时写了一个欢迎横幅:“热烈欢迎苏区长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

    329章安抚人心

    329章安抚人心

    苏羽寰显然有些满意。

    新领导下基层,调研工作是假的,在区里露露面才是真的。不过,这一次苏羽寰来云水镇露面,却只带了区府办莫出海和区府办的另外一个随行人员,连个副区长都没有陪同,显然是临时起意。

    苏羽寰坐上了主席台,喝了一口茶,又点上一根烟,微笑道,“我这次来呢,主要是走走看看,了解了解情况,同时跟镇里的同志见见面——”

    “对于云水镇,我在邻县的时候,就非常关注。再加上远征书记在这里我这一次来,也可以说是慕名而来!”

    苏羽寰在台上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没有讲话稿,但逻辑丝毫不乱,而且说话也自成体系,显得很有讲话水平。

    彭远征神色平静地带着众人坐在台下,认真倾听,其实心里却起了一丝凝重:苏羽寰这次来,绝不是走走看看这么简单。

    果然,苏羽寰说着说着,就把话题扯到了市里有意设立云水开发区的事情上。他的这个话一开口,彭远征暗暗皱眉,而其他的镇领导则是脸色骤变。

    以云水镇为主设立开发区,日后这个开发区的班子肯定要由上面进行统一调配。表面上看去,他们这个班子可以自动升格——彭远征升格成副县,褚亮升格成正科,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一个搞不好,他们会就被打乱、重新被安排到其他偏远乡镇去,或者调到区里机关被边缘化。

    真正要因此获益的,注定是少数人,多数人会因此而被“发配”。彭远征和李雪燕是有希望的,但其他镇领导,恐怕就悬了——而事实上,一个副县级的单位,正科级的编制能有几个?而这有数的几个科级岗位,区里又有多少人盯着?

    况且。还有市里的各路“妖怪”在虎视眈眈呢。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是,现任云水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人进开发区班子,多数人自动降格成部门领导。这种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虽然级别不会有变化,但从班子领导变成部门领导,由高层变成中层,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还是能让人压抑死的。

    褚亮等人面色变得有些苍白。他们互相对视着。都从对方眼眸中读到了若有若无的慌乱。

    彭远征的眉头越皱越深。他觉得苏羽寰说话太不负责任了(当然他也有可能是故意如此)——设立云水开发区目前只是市里的一个决策构想,远还没有付诸实施。你作为区长,本不该提前说出这个事儿。这马上要过年了。这不是明摆着要造成镇里班子成员的心理动荡,给镇里的工作添乱嘛!

    开了一个短会,就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尽管镇里再三邀请。但苏羽寰还是坚持不在镇里吃饭,带着莫出海又匆匆赶回区里。彭远征因为情绪不好,也就没过多坚持留他吃饭。

    送走了苏羽寰,彭远征见褚亮等人的情绪有些低沉,就挥了挥手道,“回会议室,我跟大家说几句话!”

    彭远征站在主席台上,凝视着台下几个副手,沉默了良久。而众人也都默然端坐。心情复杂,面色凝重。

    作为新任区长,苏羽寰当然不会无中生有,既然苏羽寰这么说,肯定是上头就准备这样做了。纵观时下其他区县和其他地市的做法,设立一个开发区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只要市里形成决策,区里报批。市里审核,然后再报省里备案,所谓云水开发区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筹备阶段。

    这样一来,各人的前程就都成了一个未知数。前途未卜,满心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当然也就随之消散一空。

    “同志们,刚才苏区长提到的。设立云水开发区的事情,目前还只处在调研论证阶段,暂时还只能说是市里的一项决策设计,还没有付诸实施。”彭远征沉声道,“这里,我不能多说,我只跟大家交交心,谈谈我个人的态度。”

    “云水开发区会不会最终实施筹建,现在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当然,如果最终筹建实施,这是市区的决策规划,我们作为基层干部,也只能服从组织决定。”

    “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决定,这一点毫无疑问。”

    “这里没有外人,我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来到云水镇工作以后,得到了诸位的大力配合。作为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继续与诸位一起工作下去。如果最终组织上决定筹建云水开发区,而我又能留任,那么,我会积极向市区领导争取,尽量确保诸位都能进班子。最起码,我会努力帮大家协调一个合适的岗位。请大家放心,我彭远征不是那种只顾自个的人,大家支持我的工作,我绝不会对不住大家!”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多想、更不要因此影响工作!其实反过来说,这对我们大家、对我们这个班子又未尝不是好事。以咱们镇为班底,组建成立区县级开发区,咱们这个班子是要升格的嘛!”

    “最起码,我可以保证,我们班子里一些任职比较长、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志,比如褚亮同志、老季老贾这些同志,都是有机会向上突破到正科的。”

    彭远征挥了挥手,朗声大笑起来。

    彭远征的话的确比较真诚。这些话他本可以不说、一旦传扬出去影响也不是太好,但为了确保镇里这些领导的思想稳定,他又不得不说。

    褚亮等人也笑了起来,心情大为好转。他们当然不会因为彭远征的一番话而消除内心深处的各种担忧,但他们都知道彭远征在市里的能量很强、向来又不放空炮,既然彭远征承诺会帮他们积极争取,那将来就一定会去做。

    共事了这么久,彭远征是个什么样的人,镇里的干部心里是有数的。

    安抚完镇里的干部,彭远征有些恼火地给秦凤打了一个电话,一方面是试探,一方面也有意无意地发了几句牢骚。

    秦凤得知苏羽寰在云水镇公开了市区要筹建云水开发区的消息,沉默了片刻。

    片刻后她才淡淡笑了笑道,“其实就算是苏区长不说,这消息也马上会传开的。据我所知,周市长昨天下午在高新区视察工作时就当众说了,明年市里要掀起经济产业开发区的建设新60xs,筹建两个县级区域开发区,讲话里还专门提到了云水开发区的构想。”

    “哦。”彭远征哦了一声,就没再说什么了。

    “行了,我知道你再想什么,在担心什么。告诉你们镇里的人,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更不要有什么个人情绪,不能因此影响本职工作。这个事儿还早,年后还要上常委会继续讨论研究,还没有形成最终决定。”

    秦凤今天在电话里的态度似乎又与那天的谈话略有差异。彭远征心头一动,心道:莫非是东方岩的态度还有“活口”?事情又有了些许的变数?

    17日下午,冯家从京城派来接彭远征和冯倩茹的一辆越野车赶到新安市,住进了宾馆。还是军车,有两个司机,都是服役五年以上的老志愿兵,驾驶经验丰富,而两个人轮换开车,也增加了路上的安全系数。

    18日一大早,两人上车离开新安。越野车一路出了市区,直奔开往省城的省道。去京城走省城这条道,绕了一点远道。但彭远征要去省城找徐筱办事,绕过去再从省城上国道,路上要耽搁一个小时的时间。

    上午10点左右,车就开进了省城。军车司机开车非常稳健,保持着一定的高速,但车又很平稳,坐起来很舒服。

    冯倩茹事前就给徐筱打了电话,因此徐筱上午九点就开车从家里出发,一直等候在省城与国道交界的大转盘处。

    徐筱穿着一件厚厚的鸭绒衣,见一辆挂着京城牌照的军车驶过来,知道是彭远征两人到了,就跳下车在路边使劲摇晃着自己手里的红色围巾,喊道:“倩茹!倩茹!”

    军车司机也将越野车停在路边,冯倩茹跳下车来跟徐筱拥抱了一下,彭远征也下车来。

    徐筱嘻嘻笑着,张开双臂做出要拥抱的架势,彭远征犹豫了一下。徐筱撅了撅嘴,嘟囔道,“小气鬼!姐不过是要跟你礼节性地拥抱一下,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

    冯倩茹抿嘴一笑,“徐筱,抱什么抱啊,握握手就好了嘛。”

    彭远征尴尬地一笑,上前去跟徐筱握了握手,然后就将手里的稿子递了过去,压低声音道,“这回麻烦你了,争取年后帮我发出来,以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

    徐筱扫了稿子一眼,装入口袋,半开了一个玩笑道,“有没有反动思想啊,要是思想反动,可发不出来!我昨天跟江北日报的熟人通了个电话,人家说发稿子可以,但不署名、以本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必须要省宣和总编签字才行!因为文章的观点就代表着报社的观点,党报嘛,不能随便发声的。”

    “文章本身没有问题的,我前两天还看江北日报发了一篇类似的稿子。总之,拜托你想想办法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很重要!”彭远征轻轻说着,但神态非常郑重。()

    330章回京(求月票推荐票)

    原创330章回京

    在徐筱的再三挽留下,彭远征和冯倩茹留下在省城与徐筱共进午餐其实就是去徐家吃了顿便饭,徐夫人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可口的饭菜,徐春庭也赶了回来,给了两人很大的面子。

    吃饭的时候,彭远征从侧面说了说新安的事情,重点自然是新安市准备设立云水开发区的构想。对于彭远征开发区建设一窝蜂上马、不科学不规范的观点,徐春庭当场比较赞同,甚至表示省里下一步会规范各地市各类开发区项目的申报和上马。

    徐春庭的态度让彭远征心下暗喜,他的稿子与省委领导的“意见”一致,这样的稿子发出来才能引起上下的关注,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在徐家吃了顿饭,气氛很好。临走的时候,徐春庭郑重其事地托彭远征给冯老夫妇带一份过年礼物,礼物是一套古书,彭远征没有拆开包装看,就收下了。他心里明白,托自己给爷爷冯老带礼物,这大概是徐春庭专程赶回来陪他们用餐的关键因素。

    其实这也很正常。徐春庭是冯老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年轻时候就在冯老身边工作,跟冯家的关系很密切。每年过节,徐春庭都要给冯老夫妇送点过年礼物,完全是出于私交。

    而徐筱的母亲也送了一份礼物,是送给彭远征和冯倩茹订婚的贺礼,一对玉镯。

    彭远征推让了一番。还是收下了。

    如果不收,就意味着跟徐家关系的疏远,不仅会让徐春庭夫妻心里不爽利。还会伤及徐筱的面子。

    离开省城,直奔京城。

    大概傍晚时分,就进了京城地界。冯倩茹跟家里通了电话,宋予珍和孟霖要求他们直接赶到冯家的新家——京郊红叶谷外的别墅区。

    考虑到冯家现在的情况,征得了冯老夫妻的同意,冯家就搬出了市区,搬进京郊这个环境优雅的别墅区。两套联体别墅经过装修贯通着。一层是冯家整体的会客厅及客房,二层左半部分是冯伯涛夫妻的住所,右半部分则属于孟霖和彭远征。

    孟霖虽然寡居一人,但也顶着冯家二房的门户。

    三楼则是冯伯林一家和小姑冯伯霞家的空间。

    当然,平日里,冯伯林和冯伯霞全家则在市区居住,只有周末或者过年过节才赶回来跟家人团聚。平时,主要就是冯伯涛夫妻和孟霖。冯老太太也会经常出大红门里,过来住几天。

    夜幕低沉。寒风呼啸。

    越野车开着大灯。进了别墅区,缓缓驶入了冯家的别墅。借着明亮的路灯,彭远征清晰地看到。伯母宋予珍和母亲孟霖并肩站在门口,正焦急地等候着。

    孟霖满面红光,精神奕奕。气色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彭远征清晰地看到了母亲眼角鱼尾纹的舒展,以及那皮肤的光亮,这足见她这段时日精神生活的愉悦和物质生活的丰饶。

    多时不见母亲,彭远征心头一热,等车停稳,就推门下车匆匆拉着冯倩茹的手。向伯母和母亲行去。而两个司机,则帮着两人搬运着一大堆的行礼。

    寒风如织。将门口的灯光吹得摇曳清冷。

    宋予珍和孟霖见彭远征与冯倩茹手拉手,柔情蜜意地走过来,对视一眼,都欣慰地一笑。

    自家养的孩子知根知底,这两个孩子走在一起,是冯家所有长辈都感到欢喜的事情。

    “伯母、妈!”

    “婶、妈!”

    彭远征和冯倩茹几乎是同时开口招呼向两位长辈问好,宋予珍微微一笑,拉着冯倩茹的手来温和笑道,“倩茹,远征啊,以后别叫这么复杂了,都叫妈就成了!”

    孟霖也笑附和道,“嗯,叫妈就行。”

    冯倩茹脸色骤红,羞不可抑地扑入宋予珍的怀抱,撒着娇发着嗔不依不饶。彭远征也觉得微微有些尴尬,但只能嘿嘿笑着默认了。

    宋予珍是冯倩茹的妈,也是彭远征的大伯母,还是他的岳母;而孟霖这边也是一样,既是冯倩茹的婶子,又是她的婆婆——这种复杂的关系其实梳理起来就很简单:直接都喊妈就可了。

    宋予珍和孟霖亲自下厨做了晚饭。冯家人一直没有吃饭,都在等着两人回来一起吃。带着两人进门,宋予珍这才冲楼上喊了一嗓子:“老冯,倩茹和远征回来了,你赶紧下来洗洗手咱们吃饭!”

    冯伯涛应了一声,缓步下楼来。

    他穿着浅色的衬衣,外罩一件灰色的毛背心,下身是黑色的裤子。脚步沉稳,神态从容,纵然是在家里,领导干部的气度也是遮掩不住的。到?(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