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投资巨大。无论是扩建,还是新建,这九所小学校起码需要资金500万以上。云水镇财政虽然有钱,但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恐怕也是捉襟见肘。
李雪燕犹豫了一下,向彭远征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暂时先别明确下来,做做调研测算一下再说,但彭远征却故作没有看到她的暗示,径自又道,“大家不要担心资金来源。我是这样想的——采取镇财政拿大头、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捐资助学拿小头的模式”
“镇里的财力没有问题。同志们,我们既然有能力大兴教育,就要加大投入,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和孩子们办点实事。教育关乎下一代,也关乎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在教育上投入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不但要抓教育,还要修路。贯穿镇里的两条乡镇公路要修缮拓宽,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有些也需要重修。”彭远征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挥了挥手继续朗声道,“如果今年我们还有余力,就改造和扩建一下下镇卫生院。咱们镇跟其他乡镇不一样。乡镇企业众多。数万劳动力就业,群众的就医需求很强。”
“现在的卫生院医疗容量有限,病房楼更是没有几张床位。老百姓为了看病不得不跑到市里去所以。卫生院必须要扩建,这要纳入我们的工作视野。”
“简而言之,我们争取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建9所学校、修6条路、改造一座医院这是我的中长期工作目标。不瞒大家说,这是我刚来镇里时,就产生的想法,只是当时的时机还不成熟,就暂时搁置起来。”
褚亮几个人面面相觑,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是郝建年这么说,他们肯定认为是信口开河,但他们太了解彭远征——既然彭远征在党政班子联席会上正式提出这个事儿来,就说明他早就在做规划、考虑成熟了。而以他的性格和作风来看,肯定是要真抓实干了,一如前面他主导的几个工程项目。
大力兴办教育、改善交通和医疗环境。这当然是利民利镇的大好事。可这些项目抓下来。得需要花多少钱?!
李雪燕苦笑起来,她心道:彭远征。你这是要把云水镇这些年积累的家底全部掏空啊!就算是全部掏空,还未必能够!
季建国犹豫了一下,还是笑道,“彭书记的思路很好,办教育、抓交通、促医疗,这都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我非常赞成。只是个人觉得,资金压力很大,是不是分步骤实施,一步一步来。”
“当然要分步骤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资金压力,其实不是问题。同志们,咱们镇去年的财政收入是600多万,今年扣除纺织企业破产和效益下滑的因素,估计也会维持在5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同志们,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用几年的财政收入,就能做完我前面提出来的几项民生工程。”
“大家不要心疼,该花的钱必须要花!况且,随着产业园项目的竣工投产,还有即将推进的与丰泰纺织的战略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都将为我们镇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将来我们的财政收入会更高——哪怕是举债建设,我们也完全能负担得起!”
“同志们,我们完全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把云水镇建设成国内一流、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医疗、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镇容镇貌改造,这些必须要与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同步!”
彭远征神采飞扬,站在那里腰杆笔直。几个镇领导眸光复杂地望着他,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
直到这个时候,彭远征才真正展露出他的施政“野心”。他要利用云水镇的这些年积累的强大实力,一只手抓经济硬实力,一只手抓社会发展和文化综合软实力,把这个与市区紧接的工业强镇竭力打造成理想中的“他的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又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云水镇——就是实现他个人初步施政理想的舞台啊!
“既然大家不反对,那么,就这么定了。雪燕同志,我们先从教育入手——你让党政办和教育办先展开调研,先广泛征求一下群众意见,争取用一个月的时间拿一个草案出来。拿出草案,我们班子再碰头讨论,完了统一意见修改完善,最后再跟区教育部门沟通,向区里汇报。”
李雪燕轻轻点头,“好。”
褚亮带云水镇部分纺织企业老板在区府办的统一安排下,去了丰泰纺织集团参观学习。而与此同时,丰泰纺织派出来与云水镇谈合作的项目组也在副总经理刘光的带领下,赶到了云水镇。
这个消息当然瞒不住区里的苏羽寰。
听完孔祥君的汇报,苏羽寰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祥君,你去联系郑丰泰,我要跟他谈一谈。”
孔祥君一怔,却是立即点头应是,赶紧去安排。
十分钟之后,苏羽寰就跟郑丰泰接上了头,通了电话。两人在电话里谈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心神一直崩得很紧的孔祥君躲在苏羽寰的办公室外面,听到了苏羽寰砰地一声扣掉了电话,就知道事情不妙——
很显然,丰泰纺织集团的大老板郑丰泰,这个老油条不太买苏羽寰的帐。
孔祥君在外边,诚惶诚恐,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上。领导不高兴,他这个为领导服务的人,日子也不好过。一个搞不好,就要挨收拾。所谓伴君如伴虎,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苏羽寰怒冲冲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脸色非常难看。
他万万没有想到,郑丰泰竟然软硬都不吃,咬紧跟云水镇的合作不撒口。苏羽寰不知道彭远征到底给郑丰泰灌了什么汤,竟然让丰泰纺织宁可得罪区政府领导,也要迎合彭远征一个乡镇书记的“思路”。
其实,他倒也不是完全出于打压彭远征的私心——在纺织企业治理的问题上,他与彭远征完全是两种思路。或者说,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背道而驰。
彭远征要行的是“壮士断腕”的决策,而他考虑的则是整个新安区经济的全局,以平稳过渡为第一要务——至于云水镇这些小纺织厂,说实话,他并不是太放在心上。能救活几个当然是好,但救不活也就罢了——区区一个乡镇的几家乡镇企业,放在整个新安区的层面上,也不算什么。
丰泰纺织是区里的纳税大户,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又即将上市融资,影响力可想而知。在苏羽寰看来,这种收购兼并是极其愚蠢的拍脑袋行为,涉及上千万乃至数千万的投入,极有可能将这家大企业拖垮。
他并不知,郑丰泰看重的并不是云水镇的小纺织厂,而是云水镇的地皮地块。盘下这些厂子,丰泰纺织立即会宣布介入城建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组建更大层面上的丰泰集团,而在郑丰泰的野心构想之中,现在的丰泰纺织集团不过是丰泰集团旗下的子集团之一。
彭远征正是洞悉了郑丰泰的真正用心,所以才大张旗鼓地推进与丰泰纺织的合作。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不谋而合”。
彭远征的阳奉阴违让苏羽寰愤怒,他之所以暂时还保持着沉默,是因为秦凤在背后的支持。他跟秦凤谈过两次,秦凤的态度很明显,跟彭远征站在一条道上。虽然苏羽寰并不真正把秦凤这个区委书记兼市委常委放在眼里,但他毕竟初来乍到,不宜跟一把手闹顶牛,这直接会影响他日后的发展。
孔祥君静静地站在苏羽寰办公室的门口,随时听候他的召唤。但良久都没有动静,就在孔祥君准备离开会办公室喘口气的时候,门呼地一声推开,苏羽寰倒背双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还没有等孔祥君反应过来,他已经走向了楼梯口。
苏羽寰腾腾腾上了楼,直奔秦凤的办公室。
沈玉兰刚从秦凤的办公室出来,手里抱着一摞材料。她正低头走着,就与苏羽寰撞了一个满怀——她手里的材料哗啦一声落了一地,她抬头羞恼地正要开口斥责,却见是区长苏羽寰,不由尴尬地笑道,“苏区长。”
苏羽寰扫了她一眼,沉着脸敲门进了秦凤的办公室。
360章争执
360章争执
秦凤正在看文件,是市委的文件。作为市委常委,她在市委那边也有一块分管工作。
见到苏羽寰,抬头微微一笑,“羽寰同志,来,坐。”
“秦书记,我找你谈个事儿!”苏羽寰没有归坐,而是直接大步走到了秦凤的办公桌跟前,目光炯炯地道,“秦书记,云水镇的彭远征头脑发热,咱们区里领导头脑不能跟着发热!他跟我唱对台戏倒也罢了,对于这样有闯劲、有干劲的年轻干部,我这点包容和度量还是有的。”
“但是,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丰泰纺织集团去云水镇收购他们那些没有多少优良资产的小纺织厂,不仅意义不大,而且很容易把丰泰纺织这个效益不错的企业直接拖入盲目扩张的泥潭里!秦书记,你想想看,纺织市场萧条,这种状况一年两年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丰泰纺织吞下这些落后产能,后果可想而知!”
“而事实上,丰泰纺织这一次的并购,无非是要预支上市融资的资本量。如果这笔资金用于丰泰纺织自身的发展,会真正推动丰泰纺织脱胎换骨,一跃成为省内纺织企业的龙头企业。”
苏羽寰越说越激动,忍不住挥挥手怒道,“拍脑袋决策,绝对是昏了头!彭远征头脑发热,这丰泰集团的郑丰泰也是跟着瞎起哄!”
秦凤忍不住笑了。
她静静地望着苏羽寰,良久无语。
苏羽寰现在的观点,跟她当初基本一样。她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担忧,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忧是没有必要的。郑丰泰不是傻子,丰泰纺织能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足以证明郑丰泰独到的运营策略和超前的经营视野。既然郑丰泰同意跟云水镇推进这一次的战略合作,那就说明合作本身没有问题。
不但没有问题,还对丰泰集团有极大的利益。秦凤非常了解郑丰泰。他本来就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利益不往上冲的“现实派”。
“羽寰同志,这么说吧,其实这种合作,只要云水镇没有违法政策和程序。区里还是要支持的。毕竟,这样的合作能盘活很多小纺织企业,达到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目的。至于企业的利益,说实话,羽寰同志,企业会算这笔账的,如果无利可图。郑丰泰怎么能答应跟云水镇合作?”
“羽寰同志,区政府成立纺织企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站在区里的层面上对全区纺织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协调,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学习丰泰纺织的成功经验,更没有问题。但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区里还是要区别对待。比如云水镇推进的纺织企业清理整顿,他们提出三条腿走路——该破产止损的破产止损,该转型升级的转型升级。该并购联合的并购联合,应该是切合实际、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羽寰同志,我早就想跟你谈谈了。”秦凤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我们作为上级领导,在很多时候,抛开个人眼光和喜好,理性看待下面干部的工作——”
秦凤的话还没有说完,苏羽寰就有些不耐烦地插话道,“秦书记,我只是对事不对人!绝对没有针对彭远征这个同志的意思!我坚持认为,云水镇的做法是盲目、错误的,区里必须要及时加以制止!”
“虽然是企业行为,但丰泰纺织是区里的纳税大户。如今又即将上市,可以说是区里民营企业的龙头。如果这个企业出了问题,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苏羽寰昂然凝视着秦凤,大声道,“秦书记,我们两个有必要找彭远征正式谈谈了!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秦凤现在是市委常委。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苏羽寰打断,心里很不高兴,脸色就变得阴沉下来。
她知道苏羽寰来自京城,肯定是有些背景,否则市里领导不会对他高看一眼。但你再有背景,在新安区也只是区长,必须要有自己的分寸。自打他到任以来,虽然面子上温和谦卑,其实骨子里骄矜目中无人,连他这个市委常委兼职的区委书记都不放在眼里。
秦凤一直在隐忍,一直在试探和观察。
可今天,苏羽寰“大刺刺”的态度直接激怒了她。她也是极强势、年轻得志的女性领导干部,如今更是身居高位,无论市里区里无人敢怠慢她半分。她没有从苏羽寰那里得到任何应有的作为下属的恭谨,焉能不生气。
“苏区长准备怎么做?”秦凤冷冷地靠在椅子背上,声音冷淡下来。
苏羽寰目光凝结,“勒令云水镇立即停止这种错误行动,必须要贯彻落实区里的指示精神,否则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我建议区委常委会严肃处理彭远征!”
“苏区长,你抓纺织企业综合治理,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向区委汇报,没有经区委常委会批准。当然,这是区政府的工作,区委不会太多干涉。有必要提醒你一句,确切地说,这只是区政府或者说你这个区长的指示,并不是区里的指示。”
“我,包括区委其他几个常委同志,都对云水镇的工作比较满意。认为经过事实的考验,证明彭远征这个同志是有能力、有胆魄、也是有责任心的同志!而云水镇的党政领导班子,也是一个具有战斗力、团结协作的班子!”
“彭远征拒绝市委的提拔,坚持留任乡镇工作,这是一个愿意扎根基层、想要在基层为老百姓做点事实的年轻干部。这样的年轻干部,是不多见的。我们作为上级党委政府,不能不负责任地轻易打击下面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秦凤的话说得就有些重了。
苏羽寰也有些羞恼,冷冷一笑道,“秦书记的话,我不敢苟同。我没有否认彭远征是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志,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年轻干部,但,我作为新安区区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下面的乡镇犯大跃进的错误!事关区里的整体经济工作,区政府不能坐视不管!同时,彭远征这种对区里阳奉阴违的态度,严重违反组织原则——如果乡镇的干部都像他这样,区委区政府的权威何在?”
“苏羽寰同志,我必须要提醒你,你作为区长,说话要负责任!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己见,那么,就提交区委常委会上讨论!”秦凤有些不耐烦了,挥了挥手沉声道。
苏羽寰怒哼一声,“好,那就提交常委会上讨论!我就不相信,大多数同志的眼睛都看不到问题!”
说完,苏羽寰拂袖而去。
秦凤气得柳眉倒竖,猛然一拍桌案,震的桌上的水杯盖子哗啦直响,里面的茶水溅出不少来彭远征走出办公室,急匆匆下楼而去。季建国带着几个镇里的干部,紧随其后。
政府大院里,丰泰纺织集团的副总裁刘光正带着几个随员从一辆面包车上走下来。彭远征哈哈笑着迎了上去,“欢迎刘总啊!”
刘光也笑着跟彭远征握手,却是左右四顾道,“彭书记,你们镇是市里有名的富裕镇,怎么镇政府机关办公楼这么破旧?应该盖一座新楼的嘛。”
彭远征笑笑,“一个办公场所,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们一个乡镇党委政府,又不牵扯地区形象,无所谓的——刘总,请,丰泰纺织的诸位朋友,请进!”
刘光带着丰泰纺织的人跟着彭远征上了楼,直奔会议室。其实刘光率领的项目组已经跟副镇长季建国率的工作组有过一次正面谈判,不过不是在云水镇政府,而是借了惠丰集团胡进学的接待处,谈完了就地饮宴。
而刘光这一次来,主要是代表丰泰纺织集团正式向云水镇提出几个条件,这是丰泰集团董事会上达成的协议结果,也是不能让步的最后底线——换言之,如果云水镇不能同意他们的这些条件,合作就不能继续展开。
郑丰泰是一个老油条,他不知道彭远征的底线在何处——最初的框架合作协议签署时,他并没有提什么条件,非常配合;但到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他就要下手争取己方最大的利益——让女婿刘光过来提一提,同时也是试探一下彭远征的“承受度”。
如果彭远征不能承受,那么,“条件”其实还可以“压缩”;反过来说,如果彭远征答应得很爽快,以郑丰泰的为人,他势必会“得寸进尺”。
刘光坐下来之后,回头暗暗瞥了自己的下属一眼,他的女秘书赶紧送上一份材料,这是昨天下午丰泰集团董事会提出来的几项要求——说白了,就是郑丰泰本人的要求。
因为丰泰集团董事会,一共只有五个人,董事长是郑丰泰,副董事长是他的女儿郑英男,剩余三个董事,一个是刘光,还有两个是丰泰集团的副总。郑丰泰的话,在丰泰集团那是绝对的圣旨,说一不二。别说那两个持股比例很小的副总,就算是女婿刘光,也不敢多说半句。
361章“暗里藏刀”
361章“暗里藏刀”
彭远征笑了笑,正要说什么,突然会议室的门一开,李雪燕盈盈走了进来。
她今天穿着一身深色的套装,画着淡妆,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清爽,既有女子的妩媚秀美,又有官场女性的精明强干。
刘光眼前一亮,忍不住多看了李雪燕几眼。
彭远征笑着站起身来,笑吟吟介绍道,“刘总,这位就是我们镇里的李镇长,李雪燕。”
刘光哦了一声,他也听说过李雪燕的名字,知道李雪燕是前任市委副书记骆天年的女儿。他笑着也站起身来主动伸出手去,“李镇长,久仰大名了!”
李雪燕微微一笑,“刘总太客气了——刘总请坐,彭书记,我刚才跟周区长通了个电话,所以来晚了,没耽误你们吧?”
“没事。来,坐,咱们继续谈——刘总,现在,我,雪燕同志,季镇长,我们三位镇上的领导都在这里,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彭远征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刘光继续。
刘光惊艳的目光从李雪燕身上收了回来,他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女子、看上去非常时尚的女孩,怎么就能甘心在一个乡镇上熬着。而且,一熬就是好几年。
“彭书记,李镇长,季镇长,不好意思啊——昨天下午,我们公司专门针对本次项目合作,召开了一次临时董事会。董事会上,形成了一些决议,董事会委托我代表丰泰纺织集团,过来跟镇里的领导接触一下,谈谈我方的请求吧。”
刘光的态度很谦卑,但他随后却毫不“客气”地提了几个在李雪燕和季建国看来都比较过分的条件。
比如压价。他们将收购价格一压再压,不要说那些被收购的小纺织厂老板了,就连李雪燕和季建国都觉得太低,觉得丰泰纺织有些太离谱、太过分。
再比如安置工人。这一次丰泰纺织拟收购的这9家小纺织厂。一共有接近2500名工人。可丰泰纺织提出,只能接受十分之一的安置量,也就是安置总数不会超过300人。
镇里推进这次合作,一个不可忽视的目的就是让丰泰纺织消化接受一部分工人就业,免得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可他们连一千人都接受不了,这让李雪燕和季建国怎么能满意得起来?
李雪燕柳眉一挑,刚要说什么。却被彭远征在桌子底下轻轻扯住了手。
她纤细柔若无骨的小手被彭远征有力的大手握在手里。捏了两下。李雪燕陡然间俏脸飞霞,忍不住垂下头去。
彭远征的手势来得很突然,根本就没有给她反应的机会。而彭远征本人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番无意中的“暗示”,又激荡起李雪燕心底埋藏多时的涟漪来。
刘光说完,有些“心虚”地望着彭远征。等待着彭远征的表态。
彭远征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笑容很平静很从容,也很是意味深长。
“刘总,贵方的要求,我认真听了,下面说说我的个人感受。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云水镇党委政府。我们党委政府的态度,要等开完党政班子联席会讨论之后。”
彭远征说到这里。啪地点燃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道,“收购价格的问题,其实在之前我也曾经跟郑董事长谈过,郑董也基本上同意要照顾到对方的成本。也就是说,贵方起码要给这些小纺织厂老板一个保本的价格,也好让他们另起炉灶。”
“当然。具体的价格,要经过市场化的合理评估,这个价格是评估出来的,不是你我两家谈判谈出来的。”彭远征笑了笑,“闭门造车不行。所以还是要请第三方机构对相关纺织厂的资产进行评估。”
“至于安置工人——我们理解贵方的难处,骤然一下子接纳数千工人。也不现实。但我们希望,贵方也能充分体谅我方的苦衷,大批量的工人下岗失业,会造成社会动荡。我个人觉得,贵方起码应该安置500800名工人,而事实上,你们也有这个接纳能力。”
“根据我的了解,丰泰纺织集团有8家分厂、5家子公司、分公司和2家参控股公司,这批工人也是在岗在业的熟练工,你们完全可以将之分流到你们内部各企业中去。”
“彭书记,确实有难度啊。我们的下属企业虽然不少,但人满为患,如果再增加人员,就会增加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效率。”
刘光叹息着,“我们公司也是看上去红红火火,其实也一直都是在靠银行贷款强撑着而已。彭书记,几位镇里的领导,还请多多体谅啊——说实话,这一次来云水镇收购,这么大的投入,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资金压力。”
李雪燕红着脸将自己的小手从彭远征温暖有力的大手里抽出来,定了定神轻轻道,“刘总,我们应该互相体谅!互谅互信,才能共赢嘛!”
“刘总,你们公司的负债率相当低,而银行贷款份额也不高”彭远征慢条斯理地随口报出了丰泰纺织集团的一些经济数据,说的刘光额头上直冒冷汗。他心道:难怪老丈人说彭远征这人极难对付,跟他打交道必须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头来他居然把丰泰纺织的底细摸得这么一清二楚!
刘光的几个随员——丰泰纺织对外投资管理部的职员,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乱插话。
刘光干笑着,打着哈哈。
却听彭远征又道,“其实呢,我最近还有一个想法。我春节的时候,在京城接触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老板,对方正在着手开始往二线、三线城市布局,大量拿地做项目。他们对我们云水镇非常感兴趣,觉得我们靠近城区很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顶多再有两年,就会被城区淹没进去。”
“这意味着,我们镇里的地皮将拥有巨大的升值潜力——既然这样,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我就考虑改做房地产项目——就是单纯的卖地皮!”
彭远征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坚定、有力、不容置疑。他为官久了,主政一方时间长了,渐渐就养成了一种无形的气势。
刘光吃了一惊,彭远征的这番“暗里藏刀”的话,直接击中了丰泰纺织集团的软肋。老丈人看中的是云水镇的地皮,这一点,刘光是心知肚明的——收购这些小纺织厂成功的一日,就是丰泰纺织向房地产和城建开发领域进军号角吹响的时刻!
刘光尴尬地笑着,“彭书记真是高瞻远瞩,视野开阔,实在是令人敬佩啊”
彭远征摆摆手,“刘总,不扯这些没用的。我们是很有诚意的,镇里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我们会竭尽全力、积极创造条件、为贵方争取一切合理合法的利益;但反过来说,我们也希望能看到贵方的诚意!”
彭远征的声音骤然变得清冷。刘光长出了一口气,定定神道,“彭书记,我方也很有诚意。好,彭书记的意见,我会向郑董事长转达,请彭书记放心,正如刚才李镇长说的,互谅互信才能共赢嘛!”
彭远征微笑不语。李雪燕笑着插话道,“嗯,只要我们双方都有诚意,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刘光有些失神地望着镇定从容神色不变的彭远征,又扭头扫了笑颜如花的李雪燕一眼,以及那正襟危坐在一旁默然不语的季建国,心里长叹一声,知道在这第二轮的谈判交锋中,自己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败下阵来。
区委。秦凤办公室。
秦凤缓缓放下电话,皱眉不语。
她刚接了市长周光力的电话,周光力的话很婉转但也很明确——苏羽寰居然走起了上层路线,而且居然就说动了市长周光力亲自向下面施加压力,这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周光力的面子不能不给。虽然秦凤是市委书记东方岩一面的常委,但在面子上,市委领导层还是一团和气——而事实上,在不涉及利益纷争的前提下,领导同志们大抵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尽管苏羽寰的做法让秦凤很不满,但她知道因为这种小事与周光力对上,太不值得,也没有必要。既然周光力插手了,就不妨让一小步——官场上,在很多时候,适当的政治让步是必要和必须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你退我进、我进你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长期的拉锯战。
可秦凤却有些担心彭远征“一根筋”,不肯让步。犹豫了好半天,秦凤决定还是让周大勇去跟彭远征谈一谈,如果自己这个区委书记出面压他,难免会引起他强烈的反弹。
想到这里,秦凤抓起电话就给周大勇打了过去。
“秦书记,我是周大勇。”
“大勇同志,我有个事儿要跟你商量,你上来一下。”秦凤和声道。
周大勇一怔,不过倒也不敢怠慢,立即出了办公室上楼而去。
362章微妙平衡
362章微妙平衡
沈玉兰很少在秦凤的办公室看到周大勇。
周大勇是新晋常委,别人不知道,沈玉兰心里却很清楚,这是上面提拔起来在区里策应秦凤工作的一枚棋子。
用棋子这个字眼来形容周大勇,肯定会让周大勇不高兴,但事实上,棋子是最贴切的。
无论是在高层的东方岩等人眼里,还是在秦凤心里,周大勇都是一个‘棋子‘的位置。而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棋子‘的价值,也轮不到周大勇进常委。
沈玉兰望着周大勇笑了笑,主动打招呼道:“周区长!”
周大勇多年在市委机关熬着,临到40岁的年纪才提拔起来,在这区委区政府机关里,算是一个态度非常谦卑的领导,不要说跟沈玉兰这种中层和区委书记身边的亲信,就算是对普通干部,也几乎没有什么架子。周大勇笑了,停下脚步点头道:“沈主任,秦书记在吗?”
其实周大勇就是一句废话。秦凤刚刚打电话找他,怎么能不在。
沈玉兰笑:“周区长,秦书记在呢。”
说着,沈玉兰主动替周大勇敲开了秦凤的门,示意他可以进了。
周大勇点点头,径自而入。
“秦书记,您找我?”周大勇笑吟吟地走进去,主动坐在了秦凤办公室的沙发上。他可以说是秦凤一派的人,两人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自然不需要太拘束。
秦凤笑笑,“大勇同志,我有个事儿想跟你好好谈一谈”
说着,秦凤的声音就压低起来。她非常委婉、也非常侧面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周大勇怎么还能不明白?不过,周大勇心里也是苦笑,觉得秦凤给了自己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从他对彭远征的了解来看。只要是彭远征想要做下去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况且。他在云水镇推进的纺织企业清理整顿和与丰泰纺织集团的战略合作,关乎很多小纺织厂的生死存亡、也关乎他在云水镇更大的工作布局,要想让他放弃难若登天。
“秦书记,其实我觉得”周大勇想要说几句什么,突然又无从开口。这是市里领导的意思,纵然他觉得“很没有意思”,却还是不敢说什么。
“大勇同志,你负责跟远征同志谈谈,市区领导认为在现在的纺织行业市场背景下。丰泰纺织作为新安市的纺织企业龙头、即将上市的知名民营企业,产能的扩大和产业链的扩张要慎重一些——云水镇跟丰泰纺织的合作,不要着急推进。先做做市场调研。尽量把各种风险隐患考虑得周全一些。比如是不是等丰泰纺织成功上市以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再说?”
“请远征同志正确理解市区领导的指示。如果市区领导想要干涉这一次他们跟丰泰纺织的合作。就会下行政死命令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兼顾到全市和全区工作的大局!”秦凤轻轻暗示道。
周大勇叹息一声,起身苦笑道:“秦书记,我明白了。我这就去跟远征同志好好谈一谈!我相信,远征同志会服从组织决定的。”
秦凤点点头,“嗯,你去吧,代表区委区政府跟他进行严肃谈话!”
周大勇郁闷地离开区委机关,带着自己的专车直奔云水镇。临走之际,区长苏羽寰还亲自叮嘱了他两句。
周大勇赶到云水镇,彭远征刚从工地上转了一圈回来,又准备与李雪燕带车去各村看一看小学校的情况,调研新建整合村办小学的事儿,听说周大勇来了,而且表示是代表区委区政府要跟他进行组织谈话,心头就猜出了几分。
他知道苏羽寰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两人明里暗里较量了这么几个回合,虽然苏羽寰是区长,但背后有区委书记秦凤坚定支持的彭远征,也抗住了苏羽寰的各种压力,继续在自己规划好的路径上前行。
到了这个份上,彭远征很明白,他与苏羽寰已经从“面子之争”发展到了“路线之争”,这从苏羽寰默许了他对云水镇纺织小厂的清理整顿就可以看得出——苏羽寰强烈反对他推进与丰泰纺织的合作,意味着苏羽寰对合作思路的极度不认可。
苏羽寰认为彭远征是脑门发热、盲目决策,这样逆市场形势而上的产业扩张,将会给丰泰纺织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彭远征却认为苏羽寰是不懂基层实际、自以为是、想当然了。
彭远征也好,丰泰纺织也罢,现在这种时候,绝对不会向外界暴露此次合作的真正“内涵”。如果让苏羽寰知道丰泰纺织看重的本不是纺织小厂,而是云水镇的地皮,肯定会滋生各种没必要的变数。
彭远征跟周大勇对面抽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周大勇方方面面地说了很多,甚至站在彭远征的角度分析了诸多利害关系,暗示彭远征要知进退、善韬光隐晦,给市区领导一个面子。况且,在周大勇看来,无论是市里领导的关注、还是苏羽寰的担心,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从求稳的角度看,这样的合作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
彭远征一直在沉默不语。
其实,就算是周大勇这番不来谈话,就算是市区领导不施加压力下来,他也准备暂缓跟丰泰纺织集团的合作——先凉郑丰泰一段时间再说。郑丰泰的“出尔反尔”和唯利是图,彭远征嘴上不说,心里着实恼火。跟郑丰泰这样的人合作,一味地讲诚意、讲前景、讲共赢是不行的,还要讲点策略和手段。
跟刘光的谈判“崩裂”之后,彭远征就决定先放一放这个事儿。留出一点时间,让郑丰泰想清楚;同时,随着镇里纺织小厂的清理整顿,随着很多小厂的关门停业,镇里的局面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他预想中的“混乱”状况,这让彭远征略微觉得自己一开始的整体规划可以适当进行微调了。
他甚至有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将一部分小纺织厂所在的土地,从建设用地转化为商业开发用地,一方面办理土地变更手续,一方面吸引有实力的房产商来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商住房社区。
如此一来,他虽然还是坚持以跟丰泰纺织合作为主,但视野一经开阔,选择的余地就多了。既然丰泰纺织想要“趁火打劫”,那就反压他们一下,为镇里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彭远征于今最现实最真实最微妙的心态。
“远征啊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周大勇见彭远征一直沉默着,忍不住催了一句。
“老周,我当然是坚定不移地服从组织决定。请周区长转告市区领导,我镇小纺织厂的清理整顿,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下去;至于跟丰泰纺织的战略合作,当然要慎重、稳妥。好,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暂缓合作推进、先做前期调研!”
彭远征嘿嘿笑着,拍了拍胸脯。
他竟然答应得这么爽快,完全出乎了周大勇的意料之外。他先是愕然,旋即长出了一口气,望着彭远征轻轻道:“远征,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了”
“领导让你来跟我谈,是给我面子,我当然也要给领导面子,是不是?如果不给领导面子,岂不是成了不识抬举?”彭远征哈哈大笑起来。
周大勇猛然掐灭手里的烟头,起身笑道,“好,我还是赶紧回去向秦书记汇报,秦书记还在等我的消息。”
“这就要走?留下吃饭吧?”彭远征笑吟吟地挽留着周大勇,两人关系密切,自然谈不上虚伪。周大勇心里有事,着急赶回去,就摇摇头道,“我回去还有事,改天你去区里,咱们再喝酒。”
“对了,老周,我咨询个事儿。我们镇里有些土地——我举个例子说——比如现在这几家关停的小纺织厂,如果变更土地手续,从工厂建设用地转化为商业开发用地,好做不好做?”彭远征扯住周大勇的胳膊,压低声音道。
周大勇分管城建,对这些自然耳熟能详,但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探手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道,“远征啊,倒也不是太难,因为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这种事情太多,以你们镇里这种情况,市区两级审批复核就可以了。咋,想要搞商业开发?”
彭远征嘿嘿一笑,“哪里,我就是随便问问。”
周大勇无奈地捅了捅彭远征的肩窝,“你呀——”
送走了周大勇,京城的冯倩茹就打过电话来,转告彭远征,说她已经替他报了京华大学的在职经济学硕士研修班,让他安排一下自己的时间,抽空去京里听听课。冯倩茹也报了这个班,学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经济学养底蕴。
读在职研究生,在官场上司空见惯,只是多数人选择更容易过关的党校序列。像京华大学这种宽进严出的在职教育,收费也高,门槛更高。
363章青联常委
363章青联常委
彭远征的态度让秦凤满意,苏羽寰更满意。
尽管因为走了上层路线,但终归还是苏羽寰的胜利。苏羽寰立即把孔祥君唤过来,一连串下了好几道行政命令。现在是三月初,丰泰纺织集团3月中下旬就要上市融资,借着这个机会,他要大肆炒作。
区政府很快下发通知,最近要围绕丰泰纺织上市,搞三次大型的经济活动。第一项是推广丰泰纺织的成功经验,组织全区纺织企业和民营企业去丰泰纺织学习考察参观,这已经在按计划推进之中;第二项是民营企业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这个现场会由区府办协调区直各部门组织举办,丰泰纺织协办,还是以宣讲“丰泰模式”为主要内容;第三项是“丰泰模式”的报告会,初步计划组织三场,第一场在区政府机关,第二场在市里,第三场在某关联企业。
还不仅如此。苏羽寰还通过自己在市总工会、省总工会的关系,正在积极为丰泰纺织集团老板郑丰泰申报全国劳模和江北省十佳民营企业家的荣誉。
苏羽寰的动作很密集,彭远征根本就没有加以理会,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与丰泰纺织的合作虽然在表面上暂时搁置,其实私底下的沟通一直没有断过。郑英男几乎每天都要跟彭远征通电话,只是彭远征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不再像之前那样热切;而其他纺织小厂的清理整顿,也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季建国和褚亮两个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至于彭远征,则和李雪燕一起带着党政办、教育办的人一边下村调研考察,一边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镇里关于新建整合9所小学校的方案。当然。这样的工作必须要事先征得区教育局领导的首肯。否则到时候区教育局不点头也是白搭。李雪燕跟区教育局的局长关系很熟,两人还有点亲戚关系,因此教育局这边非常顺利。没有人为设置障碍。
彭远征和李雪燕说说笑笑,下了楼。?(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