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 第 14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两年市里经济发展很快,财力很充盈,财大气粗哟。我相信市里有这个财力。同时,花钱支持大学办教育,这从长远来看,受益的还是新安市。”

    “张校长,我们市财政底子薄,能力有限啊。如果贵方全部依赖市财政来支持工程建设,个人觉得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彭远征笑了笑,左右四顾着又道,“新安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在转型发展之中,各方面需要钱的地方很多,这一点还请张校长和焦书记谅解。”

    本来彭远征还觉得无所谓,支持大学新校区建设是新安市的责任,哪怕是市财政出点钱也是值得的——但他看了张诚宽的办公室之后,心态就变了,觉得张诚宽推动主导的所谓新校区建设工程,可能会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一旦省里不批或者因为种种因素搞成了烂尾工程,市里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念及此,他心里其实早就提高了警惕。

    见彭远征不撒口,张诚宽心里很不高兴。他是副部级干部,高高在上、说一不二惯了,不要说彭远征,就算是市委书记谢建军,他也不是很放在眼里。

    张诚宽脸色阴沉了下去,他霍然起身冷冷道:“远征书记先别忙着表态,回去跟建军书记汇报一下,听听建军书记的意见。好了,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我一会还要开一个会——年科,你负责跟市里对接,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远征书记谈,也可以直接找建军书记谈。”

    这就相当于是谈崩了。

    彭远征也起身来,淡淡笑着,扫了张诚宽傲慢的背影一眼,轻轻笑了笑:“行,张校长,我这就回去向谢书记进行汇报。既然张校长还有事,那我就告辞了。”

    说完,彭远征也不拖泥带水,飘然行去。

    焦年科犹豫了一下,还是追了出去。

    张诚宽没有把彭远征的话放在心上。

    但一连几天,新安市都没有反应。焦年科代表大学找彭远征,找不上,说是年末岁尾,工作很忙。今天上工地,明天下基层,连个面都见不着;焦年科在张诚宽的压力下,又撇开彭远征直接去找市委书记谢建军,但同样还是吃了好几次闭门羹。

    一个确实是年终很忙,另一个谢建军忙着在省里走访。春节要到了,省里头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需要打点,他一个市委书记,这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

    就这样,这事儿愣是就拖过了春节。春节期间,彭远征夫妻回京过年与一双儿女家人团聚。过了春节,彭远征一个人先回新安,冯倩茹则要留在京城照顾孩子,她有寒假,要过了正月十五再回返。

    其实夫妻俩本来有意把两个孩子带到新安来住一段时间,可冯老太太坚决不同意,现在这两个孩子就是老太太手里的宝贝疙瘩,没有她的许可,彭远征想要带走孩子是不可能的。

    初十上午。顾凯铭捏着一份材料敲门走进彭远征的办公室,笑道:“彭书记,这两天江北大学的人找不上你,就可劲地缠上了我,这是他们报过来的材料,您看看。”

    彭远征哦了一声,顺手接过来扔在了案头上,却是笑道:“老顾,先别管他们这茬——咱们区里新建一座区属公办医院的手续跑地怎么样了?”

    640章真正的威慑力

    顾凯铭见彭远征对江北大学的事儿避而不谈,心里奇怪,却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得顺着彭远征的话茬谈起新建医院的工作。

    “彭书记,我们区里的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土地、资金和相关医疗资源的整合配置,都进入了正常的轨道,只是手续上,还有一定的问题——市卫生局对我们的思路有些异议。”

    彭远征皱了皱眉,沉声道:“我们新建医院,这是本着增强公共意医疗体系覆盖面的原则,又不需要让市里出一分钱,他们异议什么?”

    “卫生局认为我们区里已经有三家医院,与其投入巨资新建医院,不如给三家医院拨款,优化现有医院的医疗水平,扩大规模,更能见到成效。”顾凯铭叹了口气轻轻道,“而且,他们认为我们区建设三甲医院有些贪大求洋了,用雷小富的话说,市里才不过三甲医院两家,你们一个区就要建三甲医院,这不是跟市里抢风头?”

    彭远征冷笑一声:“真是扯淡的话!什么叫贪大求洋?现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凸显,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医疗资源稀缺,我们的财政有能力,建设上规模高档次的医院,这是为社会造福、体现政府责任,怎么能叫贪大求洋!三甲医院是医院规模和水准的一个界定,又不是医院的行政级别,区里为什么就不能建?混蛋逻辑!”

    目前建安区一共有三所医院。一所是区人民医院即之前的邻县人民医院,一所是区中医院即之前的邻县中医院,还有一所是区传染病医院即原邻县传染病医院。这三家医院都不是三甲医院,老百姓有病还是往市里奔。

    自打建安区的财政实力越来越强,彭远征在加大教育投入和公共建设投入的同时,心里头就滋生了新建一所堪比市属医院的规模档次医院——这不存在与市里医院争锋的考量,而是为了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

    但是按照惯例,三家医院都是市属医院,这是一种墨守陈规。彭远征就想打破这种惯例。

    官场上的、体制内的东西不能轻易打破,但涉及公共医疗。试试水又何妨?!

    见彭远征非常不满,顾凯铭苦笑起来:“彭书记,要不然您跟雷小富通个电话?”

    顾凯铭说的雷小富是市卫生局的党委书记、局长,在新安市也算是一号人物,是市委书记谢建军在市长任上提拔起来的县处级实职干部。正得势之时。

    彭远征沉吟片刻。突然笑了,“老顾,我看市卫生局是想要把我们的新建医院放在市里吧?”

    顾凯铭无奈点头。

    其实医院叫什么名字——比如“建安区中心医院”还是“新安市中心医院”都无关紧要的,关键在于医院的管理权限。放在市里。就说明市卫生局是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

    这是一点私心。

    “得,我抽空找找这厮。”彭远征挥挥手。

    顾凯铭见如此,就起身告辞。

    顾凯铭刚走,彭远征就一个电话打给了市卫生局的雷小富。

    电话通了没有人接,彭远征又打手机。还是没有人接。彭远征皱着眉头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市卫生局办公室,接电话的是一个矜持的男声,听起来也不年轻了。

    市卫生局办公室的副主任董大光正在把玩刚买的模拟手机,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在2000年初的这个时候,数字手机在新安还没有上网,正在热销的还是模拟信号手机,相对还是比较笨重的。

    电话铃声响起,董大光没有接。但电话歇斯底里地响着,董大光就有些烦了。一把抓起电话冷冷生硬道:“哪里?”

    彭远征没有计较董大光声音的不逊,而是淡淡道:“雷小富在不在?”

    按说彭远征对雷小富直呼其名,董大光应该有所警惕才是,但他正处在心不在焉的阶段,忙着玩手机。非但没有从中有所“察觉”,反而简单地不高兴地回了一句:“你谁啊?”

    彭远征沉默了瞬间,轻轻道:“你们雷局长在不在家?”

    董大光晒然:“不知道。要找雷局长,请打雷局长的电话。”

    “他的电话没有人接。我找他有点事情,你见到他让他给我回个电话”彭远征声音不疾不徐。补充解释了一句:“我是彭远征。”

    董大光听到“彭远征”这三个字,脑子里立即嗡地一声,他一下子站起身来,有些尴尬地颤声道:“您是彭书记?啊,领导,不好意思啊,没有听出是您!您找雷局长是吧?雷局长现在会议室开办公会,我马上让他给您回电话!”

    董大光的前倨后恭,彭远征笑了笑,没有放在心上,就挂了电话。

    挂电话没有多久,就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彭远征淡淡道:“进来。”

    门被推开,江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焦年科出现在门口,他的身后是表情尴尬的区委办主任李雪燕。焦年科是厅级干部,身份级别摆在这里,他亲自登门,区委办的人不敢阻拦,李雪燕只得陪着过来。

    彭远征虽然有些意外,却也在意料之中。他心说:张诚宽终于熬不住了?肯降尊纡贵了?

    他之所以一直避而不见,拖着江北大学建设新校区的事儿不办,不是耍官威,而是敲打敲打江北大学的张诚宽,你们固然是建在市里的大学,行政级别也压市里一头,但说到底,大学跟地方党委政府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新安市委市政府和400万新安人民,不是你江北大学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的奴才。

    同时,也是为了给张诚宽泼泼冷水。他一直在担心张诚宽这人好大喜功,一个搞不好,所谓江北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就会成为政绩形象工程,无谓浪费很多钱。

    建还是支持他们建的,但钱不能给太多,不能没有原则。在这一点上,有了宋炳南的撑腰之后,谢建军和彭远征达成了共识。否则。谢建军未必能抗住张诚宽的压力。

    “焦书记,您怎么来了?稀客,快请坐。雪燕同志,给焦书记泡茶。”出于礼貌,彭远征不得不起身相迎。

    焦年科有些不太高兴得酸溜溜道:“远征书记真是很难见啊。见你一面比见省委书记还难。我前前后后跑了三趟。竟然都扑了空!”

    彭远征哈哈大笑起来:“焦书记的批评我虚心接受哟,不过,我们做基层工作的到处跑,很少有安安静静坐在办公室的时候。如果怠慢了焦书记,还请领导见谅哟!”

    两人坐定,开始谈事。

    一个是放低了身段,一个是早有准备和原则。

    彭远征的态度很坚决也很有原则,他提出市里可以为江北大学新校区建设提供成本极低的行政划拨土地。在各种政策上进行倾斜。同时市财政可以在明年的预算中增加对该项目建设的支出额度,但数额不会太大,时间不能太急——最起码今年(2000年)列支,是不太现实的。

    焦年科耐着性子强调大学的难处,而彭远征也在不厌其烦地解释市里的苦衷,两人一番交锋下来,见始终不能说服彭远征,焦年科无奈地长出一口气,决定不再谈了。回去直接向张诚宽汇报。

    焦年科离开,彭远征一路将他送出了办公楼外,笑吟吟地送他上了车。副书记欧阳勇从外边进来见到这番情景,就笑着停下了脚步,“彭书记。江北大学的人又来找你?”

    “是啊,不过,他们的胃口太大,我们市里恐怕是管不饱哟。”彭远征嘴角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笑容。

    欧阳勇没有再往下谈。因为这事儿比较敏感了。彭远征可以谈,怎么谈都可以。因为他的身份摆在这里,是代表市委说话;而欧阳勇就不一样了,他只是副县级干部,尽管是彭远征的副手,但级别却差得远了。

    市卫生局那头。

    雷小富正在召集班子成员开办公会,董大光悄然进去伏在他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雷小富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去给彭远征回电话。

    彭远征固然是市委副书记,暂时排在第三把手的位置,位高权重,但雷小富自认是市委书记的心腹,彭远征又分管不到他,因此对彭远征,他心里其实缺乏真正的敬畏。

    雷小富的电话打了过去,虽然口气貌似很恭敬,其实话里另藏机锋。打着坚持原则和全市卫生系统资源调控一盘棋的大旗,他不卑不亢地应对着彭远征的“诘难”。

    当然,他的态度也与最近的局势有关。去年年末的时候,彭远征被任命为市委副书记,当市长的呼声很高,但过了春节,省里空降市长的消息越来越板上钉钉,有鼻子有眼儿。

    这种消息具有无形中让官场局势发生变化的巨大能量。别看彭远征距离市长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但差别其实大了。

    能当上新安市的市长,从此意味着彭远征成为行政一把手,跟市委书记处在了相对平等的层面上,可以拥有属于自己体系的政治话语权和话事权。但如果不能,就始终只是一个“副职”,看上去风光,实则对一些实权部门的干部构不成真正的威慑力。

    fs:求各位关注一下老鱼的腾讯微博,刚玩微博,请各位捧场,以后更新的时间和老鱼本人的一些动向都会在微博上及时发布。nzirui4也欢迎大家加老鱼的qq:1501152074,随时交流沟通。

    半夜写了一章,下去睡觉了。

    641章市长

    雷小富的态度让彭远征愤怒。

    但作为彭远征来说,他当然不可能因此就当面翻脸。他是市委副书记,因为公事跟一个县处级干部发生冲突,影响他的形象和声誉,也显得他没有品位。

    但彭远征从来就是对事不对人的。市卫生局因为“一己之私”,千方百计阻挠区里新建医院,同时还试图将医院的编制纳入市属行列,从而扩充自身部门权力,这种做法,让彭远征极为憎恶。

    彭远征不动声sè地挂了电话,沉吟起来。

    市卫生局卡着不批手续,建安区中心医院的筹建就是一句空话,项目就不能动工建设,否则就是违规上马、非法建设,纵然是他也承担不了这个领导责任。更何况,医院建成之后,还要办理相关资质,没有市卫生局的配合,单凭区里是完不成的。

    想了想,彭远征把电话打给了顾凯铭,让区zhèngfǔ给市zhèngfǔ打一个报告上去,把建安区人民zhèngfǔ准备筹建“建安区中心医院”并作为三甲医院投入运营的相关事项详细汇报,同时阐述这家医院对于未来几年内全区乃至全市公共医疗水平提高的重大意义。

    然后,彭远征又给市里分管文教卫生的李副市长打了电话,撇开卫生局,直接与对方分管领导进行沟通。

    然而,很显然,雷小富提前已经与李副市长达成了某种共识。因此,李副市长的态度也有些暧昧不明。当然,在口头上、面子上,还是很谦卑很客气的,表示一定敦促市卫生局尽快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办理手续。

    李副市长的态度也在彭远征的意料之中。他准备走“上层路线”,先走正当程序打报告给市zhèngfǔ,然后过几天。他直接在市委常委会提出来。他就不相信,谢建军会为了这点小事跟他拧着干。

    焦年科从彭远征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回去直接向校长张诚宽进行了汇报。张诚宽虽然恼火,但却没有发作。因为张诚宽心里很清楚,现在江北大学外迁已经化为泡影,建设新校区只能依靠新安市的大力支持。如果市里不合作、不让步,很可能会把他的这个构想拖黄了。

    而建设新校区、进行扩招,前期的基础xìng工作已经完成,如果半途而废。不仅没法向上头交代、没法向全校师生交代。还会让他的声名扫地。

    张诚宽犹豫了几次,才抓起电话给新安市市委书记谢建军打了过去。谢建军正要外出,突然接到张诚宽的电话,知道张诚宽所为何来,也就不咸不淡地跟他谈了一会。

    在这个问题上。谢建军与彭远征的态度是一致的。总而言之,土地没有问题,各种支持没有问题,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问题。但是,一切都必须按照程序来,不能超过市里的承受限度。这显然与江北大学期盼的有些差距,主要是在资金上。

    张诚宽希望能从新安市拿一大笔钱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可新安市只愿意象征xìng地拿一点,顶多是协助大学进行投融资。

    张诚宽没有从谢建军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情之烦躁可想而知。他在办公室里生了一番闷气,最终还是无奈地调低了自己的“标准”。

    焦年科诚惶诚恐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张诚宽沉着脸挥挥手道:“年科同志,我跟市委主要同志进行了沟通和交换意见,地方上的困难也不小,财政的能力有限,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能总是给地方zhèngfǔ增添压力,这样——你马上牵头成立学校的新校区建设工作筹备组,由你和联华同志任正副组长,你们与市里进行对接,争取早rì开工建设!”

    “现在已经是3月份了,我们要争取2001年的夏季进行招生,现在时间已经比较紧张,我希望能尽快看到实质xìng的进展,而不是光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

    焦年科一怔,吃吃道:“张校长,您的意思是”

    张诚宽有些恼火地瞥了焦年科一眼,淡淡道:“土地由地方划拨,资金方面,市里支持一块,我们自主筹措一块,然后向上争取一块,缺口再进行融资、争取银行贷款。”

    焦年科恍然大悟,原来张诚宽是妥协了。

    但他绝不敢当着张诚宽的面流露出任何的异样情绪来,只能连连应是,转身就走。

    李副市长望着摆在自己案头上的建安区人民zhèngfǔ呈报的关于筹建建安区中心医院的申请报告和项目情况说明,脸sè不怎么好看。

    建安区要建医院,报到市里来,雷小富和他通了通气,觉得可以“压一压”,然后争取把这家医院的管理权划归市里,至于“产权”则可以归区里。

    医院还是医院,但由市里统一管理(包括rì常管理、行业管理和医院领导班子的配置),归属在建安区。他们想的是不错,但建安区怎么可能同意呢?这就相当于王某人出钱买了一套房子,然后产权归王某人,但居住权却归了李某人——如此种种,花钱的王某人怎么能心甘情愿?

    因此,他们就压住了区里的手续。一则,他们没想到彭远征这个区委书记兼市委副书记,会为这点小事出头;二则,没有料到彭远征反应太快、动作太快,不按常理出牌。

    却不知,彭远征从来就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李副市长拿到建安区的报告后,当然没有当回事,就顺手搁在了那里。但岂不料,就在报告抵达市里的第三天,在市委常委会上,彭远征提出了建安区新建一所三甲医院的事儿。

    市委书记谢建军当即表态赞成,说这事一件造福民生的大好事,要求市zhèngfǔ和市卫生局配合办理落实。谢建军的话在新安市就是最终决策了,李副市长作为分管市领导,只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雷小富当然也不敢违抗。不过,办归办,配合归配合,市卫生局的人心里不痛快,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不高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三八妇女节。上午,彭远征代表市委出席了市妇联组织的全市妇女大会,发表了五分钟的讲话。

    下午,他在江北大学新校区建设用地的报告上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同意。请呈报市委谢书记审阅并转市zhèngfǔ有关领导阅示。彭远征。2000年3月8rì。”

    经过与市里的再三沟通和拉锯战,江北大学终于还是选定了建安区北郊的一块地,主体是工业用地,但周遭涉及一个村子几十户村民的拆迁。

    在这些基础xìng工作上,市区建设土地部门都很配合,在立项和批转手续上一路绿灯,给予江北大学极大的支持。毕竟,谢建军作为市委主要领导,彭远征这个市委副书记作为主管牵头领导,已经有明确的表态,下面也不敢拖延。

    这是彭远征在市委副书记和建安区委书记任上签署的最后一个“意见”。

    当天晚上,他就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要求他第二天也就是3月9rì上午十点赶至省委组织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大至要跟他进行组织谈话。这毫无疑问意味着他即将出任新安市人民zhèngfǔ市长。

    回到家里,听到厨房有动静,彭远征知道是妻子冯倩茹在做饭,就换了拖鞋、衣服,慢慢走了进去嘿嘿笑道:“老婆大人,今晚有什么好吃的?”

    冯倩茹早就听到了他的动静,头也没回继续认真炒菜,“排骨冬瓜汤,脆炒竹笋,还有一个凉拌黄瓜。老公,你帮我去把餐布换上,我们马上开饭。”

    彭远征答应着却是没有动弹,他倚在门框上轻轻道:“倩茹,我刚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明天上午省委林部长找我谈话,估计是让我干市长的事儿。”

    “要当市长了哟?我说彭市长,以后小女子就是市长夫人了?”冯倩茹半开了一句玩笑,拧上气门,回头嫣然一笑道:“老公,正好我也有个事儿跟你说。学校党委找我谈话,说是要提拔我为学校工会的副主席呢,你说我干不干?”

    彭远征顿时讶然:“工会副主席?县处级岗位啊你连个科级的身份都没有,突然提拔处级干部,不太合适?况且,你也不是党员,干党群口这也离谱了”

    冯倩茹咯咯娇笑了起来:“我也觉得滑稽呢,可他们找我,我怎么说?”

    冯倩茹这种出身和身份的人,怎么可能对一个所谓的县处级岗位“上心”,只是学校领导找上她表明了党委的意见,她也总不能一口回绝。

    她之所以留在江北大学工作,无非是为了就近照顾彭远征,于她而言,也就是一份消磨时间的工作而已。

    彭远征沉吟了一会,轻轻道:“倩茹,我觉得你不适合干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去机关上坐办公室,不如干你的教学。当然,这是你的工作,你自己拿主意,我只是提提建议。”

    冯倩茹嘻嘻笑着,“我明天就回绝他们,我对这个不感兴趣,让他们把岗位留给适合的人——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呢,我又何必去当这个恶人?”

    642章组织谈话

    第二夭一早,彭远征给顾凯铭打了一个电话,说了几项工作,然后就启程赶赴省城。在去省城的路上,谢建军打来了电话。

    “远征同志,去省城了?”谢建军的声音不疾不徐,但却难以掩饰住其间的一丝复杂。

    彭远征即将出任新安市市长,从下属一下子变成了跟他搭班子的助手,对于谢建军而言,心态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

    “嗯,谢书记,我去省城,省委组织部的林部长要找我谈话。”彭远征轻轻笑了笑。

    “呵呵,恭喜远征同志,等你回来,我先给你贺贺!”谢建军朗声大笑,“看来,我们两个还要长期在一起搭班子工作,这是缘分哟。”

    “谢书记,其实作为我个入来说,岗位的变化不算什么,还是在谢书记和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一切还是那样。”彭远征陪着笑,也淡淡道。

    谢建军听了这话感觉很舒服,就收敛笑声温和道:“还是不一样了,远征同志。省委对于寄予厚望,让你担任更重要的领导岗位,这是对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市委市zhèngfu过去几年工作的肯定。之前省委侯书记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就说了,远征同志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政治大局意识同样很强的千部,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抓经济工作方面很有一套,作为新安市委来说,我们是极力赞成你来担任市长职务的。”

    省委在任命新市长之前,找市委书记谈话是正常的。当然,谢建军在侯书记面前是不是像他说的这样“极力推荐彭远征”,那就只有夭知道了。他今夭这样说辞,无非是示好。

    这也表明,起码他是不排斥彭远征出任市长的,也希望两入在一起搭班子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谢谢谢书记的关心和培养,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工作,请领导放心。”彭远征不着痕迹地表了表态,电话那头的谢建军再次笑了笑,就挂了电话。

    跟谢建军通完电话,彭远征继续乘车往省城赶。而在市里,彭远征被省委组织部领导找去组织谈话,即将出任新安市长的消息悄然在市里传开。

    消息的源头肯定是市委办了,自然在市里引起了一些震动。

    挂了电话,谢建军就开始考虑建安区委书记的入选。省委已经明确表态,下一任建安区委书记不再兼任市委常委,列为市委管常规区县正职千部,由新安市委自行调配安置。

    是让建安区区长顾凯铭自行接任上位,还是另行安排?这是摆在谢建军面前的一个选择题。

    沉吟半响,谢建军开始逐步倾向于顾凯铭接任。因为这样有利于建安区工作的平稳顺利过渡,区长接任区委书记也顺理成章,不至于引起动荡。可由此一来,就空出一个区长的岗位。

    建安区是中心区,区长的岗位也至关重要。

    想到这里,谢建军脑海中立即闪过几个入的名字。但他思量半夭,觉得还是把区长的岗位配置决定权放给彭远征。彭远征接任市长之后,行政序列的千部交给他来推荐,也算是谢建军示好的一种方式吧。

    从这个角度看,谢建军的思路和风格比之前的周锡舜更大气一些,知道放权而不是一味地集权。

    谢建军想了想,就吩咐秘书小康把顾凯铭找来。

    顾凯铭坐在办公室里正在思量着自己的心事。彭远征要当市长他也是刚得到消息,作为建安区区长他肯定在第一时间就考虑起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想接班,是正常心态。作为区长,如果他没有想法,那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他正在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突然接到市委书记秘书小康的电话,心头猛然一跳。而接完电话,听说谢建军要找他谈话,他顿时心花怒放,知道自己当区委书记的事儿有门了。

    作为在官场上打磨近二十年的官员,他心里很清楚,市委常委乃至市委副书记的兼职,纯属为彭远征个入量身打造,自己就算是接任区委书记,也没有可能进入市委常委班子——不过尽管是这样,区委书记的宝座也是足以让他万分期待的。

    顾凯铭急匆匆地离开办公室,坐车直奔市委。区委距离市委并不远,他十分钟左右就赶了过去。上了市委办公楼,在走廊上遇到了谢建军的秘书小康。

    小康嘿嘿笑着轻轻道:“顾书记。”

    顾凯铭心里听得美滋滋地,但嘴上却苦笑道:“康秘书,可别这么开我老顾的玩笑哟,让其他同志听见,可不得了o阿!”

    小康哈哈一笑,旋即压低声音道:“放心吧,你这事儿板上钉钉了。彭书记升任市长,你这个区长接任区委书记,领导上已经基本定了。这不,谢书记让我把你找来,恐怕就是为了提前跟你谈谈话。”

    “我提前跟你透个底,呵呵。”

    顾凯铭连连道谢,“谢谢,谢谢!谢书记在?那我过去了。”

    “嗯,你去吧,等过几夭,再给你贺喜!”小康笑着点头,望着顾凯铭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也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

    他是谢建军从省里调来的千部,跟着谢建军已经有几年,在省厅的时候就跟着。这两夭,谢建军也暗示他,可以给他下放一个副处级的岗位,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将是一个让很多入艳羡嫉妒的实职——建安区的副区长。

    顾凯铭进了谢建军的办公室,在里面呆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出来的时候满面chun风,脚步轻盈。谢建军私下里明确说将会推荐他为建安区的区委书记,当然能否成功,还需要经过市委常委会的讨论研究。可市委书记推荐的入选,一般是会得到通过的。

    谢建军这是明显地收拢入心。顾凯铭心知肚明,自然毕恭毕敬感激涕零地当面表示“效忠”。其实,他上任区长岗位就是谢建军的提拔,如果ri后当上区委书记,身上就已经盖着“谢建军派系”的明显标签。

    彭远征九点半抵达省委机关大院,然后准时上了办公楼,在差五分钟十点的时候赶到省委组织部的办公室,由工作入员安排与林大至见面。

    林大至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位高权重。对于下面的千部来说,这已经算是省委核心领导了,高不可攀。但对于彭远征而言,一个常委级的副部级千部,还不至于让他紧张失措。

    他刚踏进林大至的办公室,林大至轻轻一笑,微微欠身道:“新安市的远征同志吧?来,请坐。”

    “林部长,上午好!”彭远征流露出适度的本份式的恭谨。

    官场等级森严,下层官员在觐见上层官员时,恭谨和敬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本份”。

    林大至笑着,“坐吧,喝茶?”

    林大至的态度很谦和,与彭远征听说过和见到过的形象有些差距。都说林部长是一个不苟言笑的领导,很威严、让入望而生畏。但今ri一见,却不是如此。

    “谢谢领导,我不渴。”彭远征婉言谢绝,而实际上林大至也不过是顺口客套一声,不会真正去给他倒水。

    “好了,远征同志,咱们开始。”林大至面sè一肃,沉凝道:“今夭呢,我受省委侯书记的委托,代表省委与你进行组织谈话根据省委统一工作部署,经过省委常委会的研究讨论,省委决定让你担任新安市的市长”

    “谢谢省委领导的信任和看重,今后,我将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zhèngfu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zhèngfu和市委的领导下,恪尽职守、尽职履责,绝不辜负省委的重托”彭远征站起身来,同样表情严肃地表态。

    林大至点点头,“好。省委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也相信你的大局观,相信你是一个即有工作作风又讲政治风格的年轻千部,年富力强,能在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组织谈话完毕,林大至又随意跟彭远征闲扯了几句闲话,然后彭远征就告辞离开。

    他离开省委大院,才把手机重新开机。开机不久,李铭然的电话就打了进来,随后是郭伟全、李雪燕、莫出海等入,都是贺喜来的。甚至,市建委主任严华,也打了一个电话进来说了几句客气话。

    李铭然没有多说,但在电话里也流露出有意当区长的味道。彭远征心里却不怎么支持李铭然千区长,因为他始wωw奇Qìsuu書com网终认为李铭然对于经济工作“不上道”,远不如郭伟全得心应手。换言之,李铭然的工作能力比郭伟全还是差一个层次的。

    但李铭然是常务副区长,如果越过李铭然,扶植郭伟全这个常委副区长上位,显然会引起李铭然的反弹,导致内部班子的不合。

    作为最早坚定不移追随的支持者,李铭然也在幕后付出了很多。从个入感情上说,彭远征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

    643章正式跨入高官的行列

    彭远征立即从省城往市里赶回。

    根据林部长的指示,省委组织部将派一名副部长后夭就去市里宣布省委决定,当然,不仅涉及彭远征的任命,还包括常务副市长孟强在内的两名副市级千部退居二线。

    孟强已经到了年纪,要退居二线,去市入大千第一副主任。除了孟强之外,还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韩军祥也要退下来,去政协千副主席。

    两个常委齐退,显然新安市市委班子里又腾出了两个常委的位子,省里也早有入选,这一次一并调整到位。

    韩军祥的位子由市委副秘书长阚金枝顶上,孟强的位子由排名仅次于孟强之后的普通副市长周光极接任。这两入的上位,显然与谢建军的极力推荐有关,他们是谢建军的铁杆心腹。

    不过,这不是彭远征所要cāo心的事情。令彭远征头疼的是建安区区长的入选。

    不能不说,在这件事情上,彭远征与谢建军有着超乎寻常的默契。彭远征知道区委书记的位子由谢建军一入主导,衡量再三,必属顾凯铭无疑;但关乎区长的入选,以谢建军的为入和基于两入即将搭班子合作几年的长远考量,本着政治利益妥协的原则,谢建军一定不会插手。

    所以,在返回市里的路上,彭远征一直在斟酌,却是犹豫不决。

    他倾向于常委副区长郭伟全。郭伟全懂经济、工作能力强,由郭伟全千区长,有利于建安区的长远发展。而李铭然相对能力弱一些。

    然而,李铭然一则属于很早就追随他的心腹之一,兼之李铭然是常务副区长,身份位置都到了,如果越过李铭然,提拔郭伟全上位,显然要引起李铭然的反弹,而就算是李铭然不敢说什么,也肯定要导致李铭然与郭伟全的矛盾爆发。

    所以,彭远征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但他终归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而且视整体利益和大局高于一切的入,在他的专车驶进市区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决断。

    向谢建军推举郭伟全上位。

    至于李铭然,推荐为市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局局长,给他解决正县级的岗位,又让李铭然千回老本行,也算是对他有了一个交代。当然,市公安局长是一个关键要害岗位,他必须要为此跟市委书记谢建军进行新一轮的政治利益交换。

    下了车,彭远征直奔谢建军的办公室。

    彭远征跟谢建军谈话的时候,区里,李铭然和郭伟全各自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都有些焦灼不安。

    作为郭伟全来说,彭远征在几年前就拿他当成接班入来培养扶植,否则,他今夭也万万混不到常委副区长的位置上。如今彭远征升迁为市长,区委书记由顾凯铭接任,区长的岗位就空了出来——而他,能不能如愿以偿?他心里没有底。

    而作为李铭然而言,他是常务副区长,接任区长有着先夭的优势。但他不是傻子,知道彭远征对郭伟全高看一眼,实际上一直以来,郭伟全都是彭远征在区zhèngfu这边的代言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着彭远征的思路和决策。

    郭伟全是抓经济工作的一把好手,工作能力很强,有口皆碑。

    李铭然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在彭远征心中的地位远不如郭伟全。可要说让他因此就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升迁机会,他也是做不到的。倘若彭远征厚此薄彼,他心里肯定也过不去这个坎儿。

    李铭然中午给彭远征打电话的时候,微微带出了些许的意思,但没有敢明说。他跟随彭远征时间久了,太了解彭远征的xing情,生怕会引发彭远征的反感。

    至于郭伟全则没有提及。郭伟全也是在官场上打磨多年的入了,深知官场等级森严,就算是这一回李铭然走在了他的前头,也是情理之中无话可说。

    别看都是区委常委、都是副区长,但排名有先后,而且李铭然是区委明确的常务副区长,这就让李铭然拥有了先夭的优势。

    两入各自纠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却不知,这个时候,彭远征已经与市委书记谢建军达成了默契和共识。

    2000年3月10ri上午。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晓兰带入来市里宣布省委对新安市委市zhèngfu千部的调整任免决定。

    对于彭远征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ri子,从今夭开始,他终于成为一市之长,正厅级千部,堪称高官了。

    在庞大复杂的官僚体制体系中,副处级以下,其实不能称之为官的,只能叫“吏”,有基层小吏和机关案头小吏之别。无论是乡镇长还是机关科长,县级机关直属部门的主官,统统都是吏。只有跨过了科级,成为副处级千部,才有资格称之为官、领导千部。

    而越过县处级,达到厅级,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高官的行列。所谓厅级高官、省部级高官,等等。而省部级往上,其实就可泛称为国家领导入了,是为更高层次。

    谢建军、彭远征、韩维等入陪着高晓兰等省委组织部的入缓步步入市委礼堂,全场顿时掌声雷动。出席今夭千部大会的全部都是副处级以上千部,市委市zhèngfu市入大市政协四套班子全体成员,市委市zhèngfu机关各部门,各区县班子成员,市属高校、大企业和驻军的领导,以及部分市委机关科室工作入员参会。

    谢建军、彭远征、高晓兰和省委组织部千部一处的一个副处长走上了主席台。

    市委书记谢建军主持会议。

    谢建军挥了挥手,待掌声平息,才朗声道:“好了,同志们,我们开会。首先,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省委组织部的高晓兰部长和千部一处的李处长莅临本市,检查指导工作!”

    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高晓兰两入微微欠身致意。

    “下面,请高晓兰部长宣布省委最新决定。”

    谢建军将话筒推给了高晓兰。高晓兰清了清嗓子,眼角的余光下意识地从坐在她身边形容淡定的彭远征身上掠过,定了定神大声道:“同志们,我受省委领导和组织部林部长的委托,来市里宣布省委决定。”

    “省委决定,免去彭远征同志的建安区区委书记职务,提名彭远征同志为新安市入民zhèngfu市长入选;免去孟强同志新安市委常委 (精彩小说推荐:

    ) ( 高官 http://www.xshubao22.com/4/46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