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因为他已经没了自己的时间,五月一日劳动节,这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晨光收音机厂来说,这就是个让人发疯的日子。

    李红军去印刷厂换来的那些宣传单页,已经发出去了几万张,不管那些人拿回去是擦屁股也好,是给小孩子留着当演草纸也好,宣传效果已经达到了。

    整个江州,没有人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无绳电话,距离十米,随意接听,绝不耽误你吃早餐,绝不妨碍你上厕所。

    现在围着晨光厂老段的人,不下一个加强连,把原本的厂长室围了个水楔不通。

    “老段,是不是兄弟,你当排长的时候,兄弟拖过你后腿么?一句话,不多,就三部电话,我们科技局只要三部,你给不给吧。”

    “老李,你当年给兄弟架势,我姓曹的也没少帮忙吧,我们公安局要这种电话是有正事的,你总不能让局长天天守在电话机旁边听调遣吧,可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二十部,先来二十部。”

    春江县各个党政机关已经要疯了,罗容光预定了八十部电话,李建没同意,只给了他四十部,剩下的在无一当天,还没等放到县第一百货的柜台上,就已经被抢购一空。

    而罗容光那四十部,县里面只留下了十部,剩下的都被市里给劫走了,面对市里的要求,春江县没有任何办法。

    第二十四章产能

    三十部电话全在县里么?nonono,市里的领导看到了好东西,哪能自己独享,想着办法送到省里给省领导试用,最后还是省领导觉得不能这样占地方便宜,又都分到了各个地市,同时也给江州市下了任务,这样的企业,一定要大力扶持,这种好产品,还要继续研发,起码让这种通话范围,能从十米扩大到二十五米不是。

    罗容光坐在李建的身后,小心翼翼的提醒他,

    “小李,你想好了没有,这条生产线应该怎么弄,县里承诺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只是这利润,你多少也得给县里一点啊。”

    李建看着那些围着老段的人,满意的笑了笑,

    “我不要县里的钱,物,相反,我还要送给县里一点礼物,罗县长,你分管工业,我有点小礼物要送给你。”

    李建凑到罗容光身边,吓得罗容光赶紧站起身,伸出手想把李建推开,笑话,他不到四十岁的实权副县长,可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犯错误,还要进步呢。

    “你误会了,你看生产这种电话机,我们厂光组装都忙不过来,一些小东西,还需要从外面采购,比如说这塑料外壳,还有这种通话的麦克风,听筒,这种不锈钢抽拉天线,县里面出面,让一些企业接下我们的订单,承包也好,股份制改造也好,只要能造出来东西,质量合乎我们的要求,我们优先购买咱春江本地的产品。”

    李建伸出了一个手指,指向外面那些人,

    “有他们在,这些企业应该不会担心我们拿不出足够的订单吧。”

    “那你们根本生产不出来这么多电话,就没想着扩大产能?扩大产能要的钱你从哪儿弄?”

    罗容光知道李建这是给了他一个大馅饼,但是他还是要关心一下收录机厂扩建的事情,当然现在叫晨光电话机厂更贴切,毕竟电话机厂能活多久,就代表着那些生产附加品的小厂能生存多久。

    “钱不是你罗县长给我带来了么?”

    李建一指老段身边的那几个人,其中那个带着眼镜的胖子身后,不正是四大行春江支行的人,估计他们的身后,应该也站着市行的领导吧。

    “贷款?好,我去跟组织上汇报,争取给你们晨光收录机厂放一笔低息贷款。”

    罗容光想见李建不想要县里的投入,而是想走贷款,就知道李建是怕县里来摘桃子,原本收录机厂半死不活的时候县里没来,现在开始赚钱了投入,就是给人一种摘桃子的感觉啊。

    “好,不送。”

    看着罗容光走了出去,李建转身钻进了车间里面,这个时候的收录机厂车间,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跟原本一个月的时间才造出来八十台电话机不同,三十多名工人已经从生手变成了熟练工。

    如果不是电话机被廖卫红改的体积太小,安装起来不方便,组装的效率会提高两倍,可是机械化程度不高的今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啊。

    看着这些戴着头套口罩帽子的工人,李建有些无语,本应该机械化操作,流水线制造的产品,因为科技水平跟经济达不到要求,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所幸电话机并不复杂,这些操作只是组装,如果真的生产集成电路的话,这间只能略微去除静电的破厂房,恐怕当做储藏室都不够资格。

    等到贷款下来,一定要订购一套设备。

    李建下定了决心!

    “小李,你来了,看看,看看,昨天把第一批的货款要回来,奖金发放到位,今天一上午就组装出来十六台,每一台都测试过,质量绝对!”

    廖卫红看见李建走过来,嘴都合不拢了,知道卖出去和真金白银到手里的感觉是绝对不同的,尤其是当一沓钱甩在家属面前时的那种满足感,让他们有了成就感!

    “老廖,我们看着大把的钱没办法赚啊!怎么能提高产能呢?”李建看着车间里面那些设备,想提高产能,必须要自动化,可是自动化生产线,没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李建出不起。

    “小李,其实,我觉得你可以跟小何聊聊,小何虽然是个仓库保管员,这是老段照顾他,小何原来是个工程兵,喜欢摆弄机器,在部队里,那些工程设备出了问题都不用工程师来,小何一个人就解决,退伍还是因为自己改进了工程车,可惜咱国家的钢材不行啊!”

    老廖叹了一口气,国家综合实力不够,即便有了一些新想法,却没有跟得上的工业基础。

    “哦?我也有点想法,可惜对机械不大精通,以为咱这儿找不到懂机械的人,可惜这是守着金山活活饿死啊!”李建哈哈笑了一声,立即跑去生产线的最末端,退伍兵何超正在哪儿拿着螺丝刀在给电话机上螺丝。

    “十一转,正好,如果再加两转的话,我们的塑料壳就承受不住,裂了,如果少两转,过一段时间就会掉。”

    何超一边拧着螺丝,一边对身后那个穿着大号工作服的小孩说话。

    “那个是何超的弟弟,原本厂里招进来,可是工资一直开不出来,就没让他上班,现在忙不过来,就让小何把他叫来了,先学着干干。”老廖看到李建的目光落在那个孩子身上,解释道。

    他觉得李建应该很高兴,何超的弟弟何勇有点基础,只需要熟练一两天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人了,正好可以缓解人工的短缺。

    “胡闹,何超,你怎么能让你弟弟到这儿来呢?他多大了?”

    李建一走过来,何超先站了起来,何勇等了一下也站了起来,他以前就听哥哥说过,厂子现在实际的管理者是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学生,现在站在面前,恐怕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小一点吧。

    昨天,哥哥何超拿回家两千块钱,说是这一个月的工资,让何勇激动的差点没哭出来,如果一个月能赚这么多,因为母亲重病去世欠下的债,不是很快就能还清了,于是一听说厂里现在忙不过来,立即缠着何超来上班,不用给全额工资,给三分之一也好啊。

    第二十五章上学

    来到收录机厂工作了两天,何勇学习的很快,好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学习着,现在,何勇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独立工作了,能够像哥哥一样挣钱养家贴补家用了。

    可现在,面前这个人竟然不让他干了,家里的债怎么还?难道都让哥哥一个人扛着,不行,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我能干,我一定好好干,这些活我都学会了,不信你看,我一个人能从头到尾组装好,绝对不比我哥差。”

    何勇挺起了瘦小的胸膛,像个男人一样站在哪里,似乎想帮他身后比他高大的哥哥撑起一片天空。

    何超一把抓住了何勇,把他瘦小的身躯拉向了自己身后,

    “李,李建,这件事情是我错了,我事先没跟你跟李厂长汇报,我弟弟提前已经进了我们厂,只是还没有参加工作,这几天我看着厂里人太少了,所以就让他来了,你看,先让他干着,你不给工资也行,等厂里招工,咱看他的水平,如果够再让他干。”

    何超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李建,最后就直呼其名,他觉得,自己这样做也确实不对,李家人很讲究,干多少活给多少工资,而且对工人们非常和气,一切福利待遇秒杀其他单位,甚至都超过了那些大企业的职工大大一截。

    现在李红军承包了收录机厂,这个厂的一切事情都应该向李红军汇报,而这几天李红军不在,李建也没在,他才没来得及跟李建汇报,自作主张就把何勇给叫来了,想必是李建看到何勇太小,不愿意按照工人给出钱。

    厂子现在产能不足,肯定要招工,能帮何勇争取个名额也是好的,只希望李建能够顾念自己在这里干活的感情,同意就好,招谁不是招啊。

    “何勇多大?”

    李建问道,何超看了一眼何勇,低头说道,

    “十四,等到十六之后再给开工资行不,小勇能干的很。”

    李建摇了摇头,

    “十四,太小了,不行,绝对不行,这件事情容不得商量。”

    话音落地,何勇立即哭了起来,冲到前面来,双手抱住李建的裤腿,

    “大哥,大哥,求求你了,让我干活吧,让我干吧,我想赚钱,我要帮我哥还钱,不能让我哥一个人养家,我哥谈的对象都黄了几个了。”

    何勇一哭,何超立即冲了过来,想要把何勇拽起来,何勇抓住李建的腿,死活不肯松开,何超一拽,李建差点被他拉倒。

    何超觉得,这下坏了,何勇这个样子,李建无论如何也不会再用何勇了,像晨光厂待遇这样好的工厂,还能上哪儿去找啊。

    “何超你家里还欠钱?欠多少?”

    李建拍了拍何勇的肩膀,

    “你别怕,你家里的困难跟我说说,能帮的我帮你,至于你,不能上班,给我回去上学。”

    李建知道,何勇这么聪明,这么懂事,如果上学考个好大学,将来前途可不是收录机厂一个工人能够比的。

    “上学?”何超一愣,

    “你帮我家还,那怎么还你?”何勇把听的重心落在了借钱之上,兄弟两个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又如此相同,都是为了自己的兄弟考虑而不是考虑自己。

    “何超,你跟何勇跟我来,我正好有事找你。”

    李建拍了拍何勇的肩膀,听到李建说帮着还钱,何勇已经站了起来,能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何勇到对在哪儿工作没什么太大的意见,不过说送他上学,他到没有任何奢望。

    廖卫红的办公室里,何超简单的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当年因为家里穷,何超选择了参军,而留在家里的母亲因为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何父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用来治病却杯水车薪。

    何父利用休息时间,骑着三轮车到市里拉人当人力车夫赚钱贴补家用,可是因为赶活儿,把一位横穿马路的老者给撞伤,这一下何家是雪上加霜,不禁要支付何母的医疗费,还要赔偿受伤的老者。

    最终,何家欠下了五万多块钱的巨款,其中包括赔偿老者的赔偿金,而何母自己跳河自杀,何父承受不住打击,也跟着何母去了,得到消息的何超退伍回家,顶替父亲进了收录机厂,可这个时候的收录机厂已经没什么业务,欠的这笔巨款,就成了压在兄弟二人身上的大山,何勇也是早早的就辍学,现在在市里的一个小饭馆帮工,如果不是看到何超赚的工资,这个时候应该还在刷盘子吧。

    “何超,听说你当兵的时候对机械这方面很感兴趣,那我问你,对我们厂这些设备,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最好是能让机器多干一点,人少干一点,这样机器干的部分标准比较统一,不用依靠人的经验,可以提高成品率,不容易出现残次品。”

    李建伸出了一根手指,

    “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把你欠的钱帮你还上,你呢,每个月的工资扣除一半用来还给我,我知道肯定是借给你钱的人现在也不宽裕,你不想拖累别人,我又不着急用你这些小钱,你看怎么样?”

    “那你说的让我弟弟上学的事情?”

    何超最关心的却是他弟弟上学,现在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学问,想出头太难了,他不想让弟弟跟他一样,在工厂里干一辈子。

    “上学很简单,有另外一个附加条件,你今年三十多了吧,带个女朋友过来让我把把关,如果可以,你弟弟的学费作为你帮厂里解决科技难题的奖励,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年代五万块钱很多,可是对于一台电话机赚两千块的李建来说,并不多,一天三十台电话的产量,就是六万块钱到手了,除去工人工资也足够借给何超。

    而何勇上学的钱更不是问题,几百块钱就够了,甚至不需要李建,何超只要还完了欠款,他的工资就足够何勇上学,关键是何勇已经辍学很久,连学籍都没有了,想要上学需要找关系,李建虽然跟县教育局不是太熟,不过外面那些抢着要电话的教育局官员,恢复学籍肯定不是难事。

    第二十六章招人

    李建之所以没有一口答应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而是要何超先干出点成绩来,就是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记得当年一个笑话,一个年轻人每每个月发了工资都固定的给单位门口的乞丐一百块,几年之后,又发了工资,却只给了乞丐五十块,乞丐问他为什么,理由是他结婚了,结果乞丐破口大骂,

    “你怎么用我的钱养老婆。”

    这虽然是个段子,却也说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连乞丐都视为天经地义,必须要让获得帮助者拥有值得帮助的优点。

    “好,李,李建,我信你的,你帮我弟弟恢复学籍,我十天时间,不,我前几天已经琢磨过一段时间,只要八天时间,我能让一天多造三十台机子,关键是我不懂那些电路,要是廖主任能帮帮我,或许能更多。”

    何超来了精神,开始立军令状,李建看了看廖卫红,他的任务应该是配合自己搞出下一期的产品,不过产能上不去,效仿者还不至于这么快出来,自己到也没必要更新换代,君不记得明明因特尔公司有更先进的芯片,可是如果amd不拿出来跟他同等竞争的芯片,他就绝不发售么,这是为了保证利润最大化。

    而在国内市场,一代二代的差别不大,而增加产能比产品更新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李建点了点头,

    “廖主任,这可是头等大事,你就帮帮忙吧,小何勇,你跟我来,我去找人给你办入学,就当做先奖励你哥哥了,不过何超,我跟你说,女朋友的事情你可得抓紧,要不然小心我让你弟弟退学。”

    开着玩笑,李建带着何勇跑去找了老段,老段在人脉方面可比李建跟李红军强太多了,好歹人家也是处级的专业干部,这一会儿答应出去的电话机也得有几百台,还能不赚点好处回来。

    一听李建说让何勇上学的事儿,老段当即拍了胸脯,当着李建的面抓起来了电话,两分钟就搞定了。

    “好了,明天就能去上学,不过去之前得带一台电话机去,至于钱你不用担心,市场价三千块,咱给县里给的是两千,这个我说是回报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其他局都是给的两千五,至于什么学校医院企业,我们定价都是跟私人购买一样,三千块,这部电话他们不用咱们便宜,还多加了一百块。”

    老段仿佛回到了自己当团长的年代,春风得意啊,好像自从转业到地方之后,除了刚开始那一年收录机厂还算吃香,有不少人拿着各种各样的条子来找他买东西,往后可就是他求着人家帮忙卖产品了,而且当年跟现在这种规模可没办法比,连他部队的老首长,都辗转找到他办公室的电话打过来,就是要几台电话机,要知道那可是在省城和京城的老领导啊。

    “好,何勇,快谢谢段厂长,然后你就去跟你哥说一声,明天我放他一天假。”

    李建把何勇打发走,拉着老段出了他的办公室,把那些还围着老段的人晾在一边,

    “段书记,我们的人手不够啊,你看您老是不是再加加担子,帮我们招点合适的工人回来?”

    李建把抱着隔壁,眼巴巴的看着段铜山,这没办法,他是研究员,不是企业家,所以没什么招人的经验,而且从这一个月的经验来看,他对这个年代的企业管理,也确实不是很擅长,拿产能不足这件事情来说,他首先想的就是改进设备,而到现在才想起来招人。

    这都经历过后世那种工业密集化产生的后果,提高产能最快的方法是上生产线,而不是招那么多工人,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可比招工人培训要快得多,而且质量也更容易控制。

    段铜山摸了摸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须,皱起了眉头,

    “小李啊,其实从别的工厂招人,他们虽然是熟练工,但是你知道,他们都混成老油条了,偷懒耍猾,而且人家原本都是企业里管养老的,我们去招,他们不一定愿意来,反正我们现在的生产并没有什么太专业的,就是操作这些机器,外带手工焊接,不如你招一些新手来。”

    “招新手来,那还要从头培训,而且这些人我们不了解,良莠不齐,万一是些地痞混混,不是浪费我们工作么。”

    李建觉得这个想法不妥,招一些其他工厂的熟练工人,大不了多给钱就行了,后世那些国企里的人才,很多不都是被所谓的合资独资企业用高薪给挖走了,这说明,只要有钱,人才也不是问题啊。

    “我们专门挑那些人品能保证的不就行了,绝对听话听命令,让你一声令下,刀山火海都跟你冲。”

    老段笑了,笑容看在李建眼睛里,觉得很危险,这老头看起来是早就打好主意了啊。

    老段这么说,有纪律性,能保证人品,不是部队的是哪儿?

    记得,百万大裁军似乎要开始了啊,难道老段说的是这件事情?

    “那段叔你帮我参谋参谋,上哪儿去找这么多人去啊?”

    既然老段想卖关子,李建也就打蛇顺棍上,反正杂事还是要交给老段他们来解决的,适当的时候突出下属的能力,似乎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这事儿你就交给我吧,保准你满意。”

    老段打了包票,李建又跟他商量了细节,三十多个工人无所谓,但是招多了之后,这个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人之间按照技术水平划分等级,加班加点应该如何补偿,开发出有利于生产的工作模式或者新发明创造应该如何奖励,这一聊又是几个小时过去,直到老妈袁开春拎着扫帚挨个办公室的找到这儿来,李建才赶紧跟着老妈去吃饭。

    袁开春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三十多个人的饭,李建又从老廖的嘴巴里听说段铜山的妻子也没有工作,便让李红军出面,把老段的妻子王爱兰请来给袁开春帮忙,也算缓解一下老段家里的生活压力。

    这会儿王爱兰看到袁开春提着李建的耳朵走进来,连忙过来阻拦,

    “她姨啊,别介,别介,这耳朵不能扭,我们村里一个孩子不听话,他妈妈扭耳朵,结果那孩子聋了,耳朵那么精细,经不得乱扭。”

    这一刻,李建从来没觉得自己把王爱兰请来帮忙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第二十七章看望

    刚吃过饭,李红军骑着三轮车回来了,袁开春连忙给他盛上一碗饭,又倒了上尖的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放在他面前,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儿啊,那天你抽空回学校去看看吧,我来之前有个小姑娘上咱家找你,好像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说李老师病了,想组织班里同学去看看,我觉得你们老师挺好,你想请多久就放你多久,回头买点东西过去看看吧。”

    “嗯,那我等会儿就去,估计是听说我没参加考试急的,这也怪我,跟那个什么邱志鸿聊的时间太久,结果耽误了数学考试,要不然让她高兴高兴还不是挺简单的。”

    李建已经吃完,留在晨光厂也没什么作用,叫上刚吃过饭的何超,让他骑三轮车送自己去长途车站。

    刚一出门,猛的拍了一下脑袋,自己还是情商有点低啊,人情来往水平比老段差太远,看老师总得买点东西,父亲刚才不还是提醒过。

    “算了,送她一部电话吧,请假这么长时间也怪不好意思的。”

    李建跑回仓库,找到老段,跟他说了一声,又在出货单上签了字之后,领了一部电话机出来。

    当然,装电话机的包装箱子,就是用的李红军厂里制造的瓦楞纸,而李红军觉得送去印刷厂单独印几个商标上去太贵,就这样用光秃秃的纸箱子装着电话,让人想不到里面装着这么贵重的东西。

    “贷款下来,如果剩下钱的话,得抽回一部分给造纸厂里买一台小型的喷码机,或者印刷机,早知道自己要买,当时何必让印刷厂赚我们的纸呢。”

    坐在何超身后,李建有点心疼那些送给印刷厂的纸。

    赶上长途车抛锚,换了一辆车之后赶到春江一中已经是下午五点,临近放学的时间,李建一路小跑着跑回教室,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还没等进门,就听见教室里面乱哄哄的,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不等了,他常年不来,这次的事儿就是因为他,还等什么,再说了,他来了能出几个钱,扣bi一个。”

    这是班长董建的声音。

    “对啊,你看他那豆芽菜的样儿,能出什么钱买东西,我估计能拿五块钱出来就不错了,班长,要不你帮他垫上算了,你不是出了五百块么,买什么东西看李老师买不到,。”

    董建的跟班赵冰跟着起哄,果然他一说董建出五百块,让这些只拿着十块二十块准备一起买东西的学生一片哗然。

    “我的天啊,五百块,董建家真有钱。”

    “就是,人家爸是厂长,你能比的了么,哎,我这十块钱都不好意思交了,可我也不能再回家去要了啊,要也来不及了。”

    一群同学在下面议论,无不是羡慕的样子,这样的效果让李建很满意。

    林晓丹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刚才就是她力主在等李建一会儿的,也就是她中午放弃休息和看书,骑着自行车跑到李建家里,告诉的李红军。

    她觉得,这个时候李建不去,会让别人觉得李建太没有人情味了。

    “李建同学一定回来的,我中午跟他爸爸说过了,而且你们想想,李老师是因为李建才生病的,这不正说明了她对李建看重么,所以我觉得我们再等李建一下比较好,哪怕他什么东西都不拿,让李老师看到我们全班六十个同学都到了,也会很高兴。”

    “是啊,李建不去考试又不是他自己不想去,是江州一中怕我们超过他们,李建各科都能拿满分的事儿也不知道是谁传到江州去的,哼!”

    林晓丹身后也是一位住校的女生,名字叫崔娜,跟林晓丹一样学习比较刻苦,看董建这样的纨绔子弟还不如木讷的李建顺眼。

    “什么江州一种捣鬼,你们还真拿李建当一盘菜了,想一想吧,市委书记召见,别说江州一中的校长,就算是江州教育局的局长想都想不到的好机会,你觉得李建说的是真的么?”

    董建反驳道,不过他自己心里也在打鼓,这可是罗县长亲自给校长打的电话请假,应该是假的吧,这是校长的哀兵之计,让大家觉得是江州一中动手脚,这样大家不至于完全丧失信心。

    “就是,你们不想想看,李建凭什么能受市委书记待见,林晓丹你一直考年级第一,别说市委书记,我们县的领导哪位见过你,你们听说江州一中的第一名受到领导接见了么,这又不是高考。”

    赵冰又在旁边帮衬,李建知道,自己不进去,林晓丹就没话说了,毕竟自己这件事情,确实不合常理。

    “我没去考试这件事情确实跟江州一中无关,也确实是市委张书记召见,他想调研一下私人承包的情况,就点明让我爸爸带我一起去的。对了,我今天来晚是因为堵车,害大家等我,太不好意思了。”

    进门的时候,李建看到林晓丹有点尴尬,出言解释,如果不是林晓丹在这里,他根本就懒得理董建这几个人。

    “等会儿,我们去看李老师是要凑份子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出多出少不限,大家都交过钱了,你准备交多少?”

    董建拦住了李建,身为班长,这个收钱的事情理所当然归他管。

    “不好意思,我来的急没带钱,不过我自己给李老师准备了礼物。”

    李建扬了扬手,抬头挺胸走了出去,身后传来赵冰的一声挪揄,

    “他爸是做纸箱子的,他不会就拿个纸箱子当礼物去看李老师吧,真是馊逼抠啊!”

    董建几个跟班听到,肆无忌惮的大笑了起来。

    “你们说买什么东西?”出了校门,董建问道,当然他只是这样意思意思,这些土老帽同学那知道该买什么东西,他们恐怕都没见过五百块钱吧,而此刻加上班里同学交的钱,总共将近八百多块。

    “买点苹果吧,再买点梨。”

    林晓丹建议。

    “快一千块钱的苹果跟梨,你想都堆烂了。”

    赵冰当即反驳,

    “买一辆自行车得了,李老师还骑飞鸽二八车,有那种凤凰的女式自行车就不错。”

    第二十八章好消息

    “不用,我爸说了,他托关系帮李老师家里申请装一部电话,我准备买一部新电话机,不是那种摇把子的,是按按钮的,一台八百多,差不多够了。”

    董建其实早就想好了要买什么,这会儿说出来,就等着同学们赞叹呢,这才是大手笔啊,要知道装个电话,现在有多难。

    “哇,班长家里太厉害了,连电话都能帮人装。”

    “不就有个好爹么,呸。”

    六十名同学表情各异,只有李建皱着眉头,

    “你最好不要买电话机,买了送过去,李老师也得给你退回来,浪费大家的钱。”

    “浪费不浪费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就这么说定了,买电话机,赵冰,把我的摩托车推来,现在邮电局还没下班。”

    当李建他们走到李桂枝家门口的时候,董建已经骑着摩托车赶过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漂亮的硬纸板盒子,上面画着通红的电话机,看起来跟现代的普通电话有些相似,当然应该放液晶显示屏的地方是个白色的透明塑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发光二极管。

    “哇,好漂亮的电话。”

    “哎,这电话多少钱买的?”

    “比学校里那个摇把子的电话好多了啊。”

    听着同学们的赞叹声,董建脸上全是得意之色,推开了李桂枝家的大门。

    “李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来看你了。”

    董建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轻车熟路的进了李桂枝家门,径直走了进去,还吆喝了一声,掀开门帘之后,里面传来了李桂枝的应答声,

    “呀,是董建来了,你们怎么把全班同学都带来了,这可好了,让刘校长把我逮个正着,耽误同学们学习,到时候考不好有我的板子吃了。”

    李桂枝从门里迎了出来,满面洋溢着兴奋的喜悦,好像刚提了级别一样,让董建有点纳闷,自己来过好几次了,也没见李老师多高兴,怎么一带全班同学来,她就如此兴奋,看来自己这次组织还真的组织对了。

    “刘校长也在啊!

    听闻校长竟然也来看望李老师,董建更想好好表现一下了,听说这一次春江一中多了一个保送名额,是邮电部专门给春江一中的,不管这个名额会不会给那三个内定的人拿走,起码他董建多了一丝机会不是。

    “嗯,刘校长也刚到,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都进来,坐不下就站着,杯子不够,一人就吃个苹果吧。”

    李桂枝弯下腰,打开脚边的瓦楞箱,里面全都是红彤彤的苹果,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别人刚刚给她送来的。

    “不要,不要。”

    董建连忙拒绝,探头探脑的向客厅里面看去,想要跟刘校长说上几句话。

    李桂枝递过来几个苹果,就让林晓丹拿着苹果分给同学,她则挨个的向后看去,似乎在找人,等看到队伍最末端还没看到李建的时候,终于忍不住了,

    “董建,李建没来么?刘校长正在里面,想问问他那天考试缺考的事情呢。”

    缺考,董建听见之后,立即幸灾乐祸,这一次的联考考试题非常之难,他发挥的也不好,估摸着这几天成绩就能出来,生怕被李老师批评,这下好了,李建应该起到了吸引火力的作用。

    “李建,李老师喊你,别站在门外了。”

    有那幸灾乐祸的,早就把李建从门后拽了出来,推到了李桂枝家的客厅。

    “李建,谢谢!”

    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李桂枝突然哭了起来,哽咽着对着李建说了一声谢谢,然后竟然趴在李建身上,痛哭流涕。

    她其实很想跪下来,不是跪李建,而是跪给自己,圆了一个梦,圆了自己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之梦,她李桂枝,就算在差一些的学校,也能带出来好学生。

    “我失态了,李建,你进来吧。”

    意识到自己失态的李桂枝擦了擦眼睛,把身子从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李建身上抬起来,拉着李建进了里间。

    李建是真傻了,来看李桂枝,到了门口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自己虽然无心,而且请过假,可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伤心,而且还是自己的老师,总觉得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可是没想到,李桂枝竟然来了这么一幕戏,他确实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难道是联考那些江州一中的学生都发挥失常,可是不可能啊,题挺简单的啊。

    李建稀里糊涂的跟着李桂枝进了房间,外面可就炸开锅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李老师怎么了?”

    “不知道啊,我去问问玲玲。”

    林晓丹也经常来李桂枝家里,跟李桂枝上高一的女儿玲玲关系不错,立即溜进她的房间,而董建他们自然躲在了门口,偷听林晓丹跟玲玲的对话。

    原来李桂枝正在家里躺着,这次联考希望破灭的事情她刚刚想开一点,准备去上班,她哪位在江州一中当老师的同学听说李桂枝生病之后,提着一箱苹果跑来看她。

    玲玲当时就在旁边,清楚的记得那女人得意的嘴脸,不住的念叨着什么

    “桂枝你这次真的太厉害了,你那个学生少考了一科数学,竟然才比我的学生少两分,全市第二啊,他要不是弃考数学,蒙也不止两分吧,他怎么就弃考了呢。”

    “桂枝啊,你是教数学的,你那个学生,是不是有什么情绪,为什么别的科他都考,就数学弃考,你不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玲玲记得当时看到妈妈的眼神,那是一种悲凉的绝望。

    就这样被不速之客打扰,直到刚才刘校长到来,李桂枝崩溃的情绪才稍微好了一点。

    刘校长带来一个好消息,李建被扣了两分的物理试卷,经过春江一中的全体物理老师探讨,又请教了一名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确认是出卷子的同志标准答案错误,李建的两分没扣,而原本得了两分的江州一中哪位学生,反倒被扣了二分。

    七门考试,李建总分五百九十二分。江州一中的第一名,五百九十分。

    第二十九章礼物

    李建弃考一门数学,竟然比七门考试都参加的第二名,还多了二分,李建参加的六门考试,除了语文外,门门都是满分,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理科得一百分就算了,可是连文科,李建都答了满分,这得多好的记忆力。

    秒杀所有高中生啊!恐怕是让各科的老师来做卷子都没办法拿到这个成绩!

    李桂枝的同学,哪位特意来打击她的江州一中的老师当场就离开了,李桂枝甚至连礼节性的挽留都没有,她太高兴了,玲玲出来送了送其实是看看她憋屈的脸色,回来刚跑进自己房间看书,结果就碰到了林晓丹她们来,见人太多,她就没出来。

    “什么!李建弃考一门,还考了个第一!”

    赵冰皱着眉头,差点没把眉毛拧出水来,而田波则揉了揉胖胖的脸,表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

    “这不可能,这还有没有天理。”

    “作弊,这肯定是作弊。”

    董建跟他的跟班,打死都不相信,他们觉着很难的题目,李建竟然门门一百分,这还是人类么。

    林晓丹则兴奋坏了,终于有人能超过江州一中了,虽然她很想是自己,不过自己没考过人家,有同学能考过,这总比考不过的好。

    “有什么不可能,你们不会,人家李建就不能会了,凤凰跟乌鸦都落在地上的时候,乌鸦嘲笑凤凰不会飞,可是等人家凤凰飞上天了,乌鸦还只能叫着不可能,这不可能,有意思么。”

    “你!”

    董建半天没说出话来,林晓丹说的凤凰是谁,乌鸦是谁,不言自明。

    李桂枝的房间内,刘校长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李建,

    “北邮的名额你看给谁?这次北邮竟然破天荒的给我们学校一个保送名额,据说是看你的面子,人家看好了你,不过你既然不想去,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个名额你推荐谁?”

    刘校长见自己问的太直接,李建没什么反应,立即解释道,李建这才知道那个邱志鸿说的竟然是真的,而且自己不去,就把这个名额留给了一中。

    邱志鸿很会做人,自己没白帮邮电部啊,这个年代,毕业还是分配工作的,考大学跟扩招之后可不一样,一个班能考上几个人就不错了。

    更别说北邮这样毕业基本就能进邮电部的单位,当然,像清华北大这样毕业之后中央部委国企各种单位随便挑的大学,更是难考,连林晓丹这样的年级第一都不敢说一定能考上!

    这个名额是个香饽饽啊!

    “刘校长,这个名额你看着分配吧,您是校长,对学生情况总体把握最清楚,还是您来分配,像林晓丹这样优秀的学生,应该能轮到一个吧,唉,要不是我这次不缺考,说不定还能把市里那个保送名额给赢来,也能让刘校长您手头多一个名额,唉!”李建进来之后,刘校长并没有问他为什么缺考,县政府罗县长请的假他可不敢当不知道。

    “李建,你还不知道,这个名额你给学校赚回来了,这次联考,你考了第一!”

    李桂枝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抢着说了出来,让李建当场愣住,

    “江州一中的人考试的时候集体拉肚子么?都考呲了?”

    “什么怪话,好了,你们也都该回家吃饭去,明天李老师回学校上课,李建你给高三各班做个报告,传授一下学习经验。”刘校长站了起来,

    “这就走啊,刘校长,再坐一会儿……”李桂枝客气着,却站起身子把刘校长送了出去。

    这边董建见状,跟在刘校长身后送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李桂枝让大家回去,他连忙把提前放在墙角的电话拿了出来,

    “李老师,您为大家操心劳力累病了,我们太过意不去,一起凑钱给您买了礼物,一台电话。”

    董建故意压住话头不说,按照他想,李桂枝一定会推脱,说家里还没装电话,他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应,不就一部电话么,我爸找人给你装,这多有面子。

    听说这次邮电部跟北邮弄来一个保送名额,在李桂枝手上,董建生怕让李建给抢去,已经动了不少脑筋。

    “哦?电话机啊,正好明天邮电局来人给我装电话,省着我去买了,发票在哪儿?”李桂枝没拒绝,而是问发票,很显然她是要自己出钱买下来,董建哪能让她自己买,连忙转移话题外带打击李建,

    “不贵,我家里条件好出了五百块,其他同学们一人凑几块钱就买下来了,就是李建觉得这礼物太轻,坚决自己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李建,赶紧把你的纸壳箱子抱上来。”

    李桂枝被董建打断,拢了一下头发,

    “这个李建不是都帮我装电话了吗?还买什么礼物,真不道节省。”

    什么,李建帮李老师装的电话?董建当时就怒了,可是董建在心里恶狠狠的嚎叫着!没办法发作,这个李建,下这么大的手笔,一定也是瞄准这个保送名额来的!这个保送名额一定是我的,我的!

    李建手里的瓦楞纸箱被赵冰一把抓过来,放在了李桂枝面前,却没有打开,李桂枝接过来之后感觉有点重,董建怂恿道,“李老师打开看看,这可是李建精心准备的,?(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