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1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一个月八百块,管吃管住。”

    听着袁开春同意,林晓丹也放下心来,两千块的工资刚才把她吓了一跳,不过她也知道厨房的工作肯定不能跟生产线想比,否则工人哪儿还有心思干活,而且她最初觉得一个月能给开个几百块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能有八百块钱的工资,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当即就点了点头,又主动拉着袁开春的手表示感谢。

    袁开春有着一种被讨好的感觉,心头高兴,就想问问林晓丹跟李建的关系,可是仔细想了想,女孩子面嫩,这种事情即便是真的,也应该问自己儿子才对。

    没多说什么,领着林晓丹去了厨房,寻思着要不要去办公楼里把李建叫出来跟李建说说,厨房她说了算,可这是儿子同学的事情,自己就这么答应下来,会不会惹的儿子不高兴呢。

    而办公楼里,李建的情况似乎并不太妙,被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围在当中,好像众矢之的一样,坐在李建对面的罗容光一脸阴霾,也似乎对场面不在掌控之中有点恼怒。

    第七十三章贪狼(三更)

    “你们强华科技,用的是计划外的聚乙烯,这对我们正常的生产造成了干扰,要么停产,要么就从我们江化购买聚乙烯。”

    一个头发有些微秃,戴着眼镜的男人翘着二郎腿,占据着会议室最上风的椅子,浑然不把这件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看在眼里。

    刚才罗容光悄悄跟李建介绍过,这人是江州化工厂的副厂长,属于市管干部,根本不用在乎县里的想法。

    “塑料外壳你们可以从市里购买,电话线总可以从县线缆厂买了吧,我们价格便宜质量好,你不支持线缆厂的工作,就是不支持罗县长的工作。”

    县线缆厂的副厂长也接着话,发起了对李建的诘难,而后,县无线电厂更是直接要求,无绳电话里用的电子元件,必须要用县无线电厂的产品,从外地进货,那是破坏春江经济结构的完整性,那是对春江地区的发展不负责任。

    至于其他一些厂家,则是连电话机上的螺丝钉,包装纸箱都不放过,看架势就要把强华科技看做一块肉,他们分而食之。

    “罗县长,我收回当初说的话,想帮咱春江发展一下轻工业,尽强华的绵薄之力,看来我是无能为力了,下一步强华准备扩产之后对外招标,这些小零件都要三家左右的供应商,最好是私营经济或者集体经济的形式,至于这些国企的大老爷们,罗县长,恕我不伺候。”

    说完李建转身就走,这个时候他有点明白为什么自己来之前,段铜山,廖卫红和自己老爹都不在,感情是这种情况,这哪里是来谈合作的,这就是来逼宫的。

    还抱着这种要么用我的,要么你就死掉的老大思想,什么样的山吃不空,什么样的企业搞不垮。

    看着李建走出去,这些自视甚高的老爷们没有任何阻拦,再次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了罗容光身上,

    “罗县长,对本市本县的企业你不照顾,这道理放在哪儿也说不过去,我看还是当初楚局长的主意好,收回晨光收录机厂,反正咱已经会造什么无绳电话了,把这小子踢出去,如果签了合同不好踢他走,我们无线电厂也可以自己搞,你把廖卫红调到我们无线电厂来,我们创造出来多少利润,不还是都算在县里的功劳簿上,而且无线电厂扭亏为盈,可是罗县长您的功劳。”

    无线电厂的副厂长还没发表完一建,江州化工的哪位副厂长又抢过去话头,

    “整个江州市的工业是一盘棋,别管轻工业重工业,都要互相扶持才对,你们春江有需求,我们江化有产出,为什么不从我们江化买产品,从外地进口,多花的钱,还不是浪费我们国家的钱,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坚决禁止。”

    罗容光这会儿已经气坏了,前些天李建提出来要为春江的企业做一些贡献,他跟李健交流过,知道李建想把这些原材料采购都放在本地进行,一可以减少运费降低时间成本和采购成本,二是可以确定良好的供求关系,今后有采购意向或者有什么结构性调整可以及时沟通。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可以促进春江的经济发展,所以罗容光很是高兴,分别让人找了这几家关联企业的负责人,又恰逢李建要高考,便约了这样一个时间,让他想不到的是,见面之后,这些人竟然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这不是那个你造出什么来,别人就得求着你买东西的时代了。

    卖方市场已经向买方市场转变,人家强华公司就算是从外地采购,增加的一点时间成本相对于百分之八百的利润率,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够了,让你们来是跟强华科技好好谈合作的,人家是有支持本地经济发展的意向,但这只是个意向你们懂不懂,现在你们把李建气走了,下一步,李建肯定实行第二套计划,面相社会招标,哪怕是集体企业,哪怕是私营企业,只要按照强华的标准能够拿出来合格的产品,强华就会扶持,帮他们找场地,帮他们提供资金,帮他们提供技术,我就是怕到这一步,才劝你们好好坐下来谈一谈,现在好了,你们自己拍着胸脯问一问,你们能竞争得过谁?”

    罗荣华指着线缆厂的哪位副厂长,

    “你们的线缆厂质量好价格低,是什么年代的标准,作为信号传输用的电话线,降噪达到多少?什么时候的标准,距离国际水平有多大的差距?”

    不等这位刚才还牛逼哄哄的副厂长狡辩,又转过头去看向江州化工厂的‘大爷’,“江州化工是市属企业,我们春江县肯定是要支持的,但是从产品角度上来讲,你们的聚乙烯杂质含量是多少,硬度能达到多少?变色期是多久,抗阳光老化期是多久?”

    “我们这不是也为了发展么,强华要是把合同给我们,不那么黑,自己闷头赚钱,多少让我们赚点,我们不也能发展起来。”

    无线电厂的副厂长小声嘟囔着,他是一直支持楚浩把晨光厂收回的,楚浩从轻工局长得位子上被踢下来之后,曾经找他聊过几遍,说的也都是如果让他成功,每年会从无线电厂订多少货,价格上浮百分之多少的许诺,而且也是楚浩,私下里撺掇,让他跟县里提议,无线电厂自己生产无绳电话,至于专利,专利是个屁!国企想要用,你私人还不是得乖乖的贡献出来。

    “发展,你们发展,跟人家强华有任何关系么?你们厂也成立几十年了,那一天没在发展,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你们还有脸了是不是?”

    罗容光拿出一张纸,正是无绳电话的专利复印件,

    “这是专利,你们的脑子里可能还没什么印象,就是说,如果未经专利持有人允许,仿照专利里面的技术指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侵权行为,我们国家的专利法今年刚颁布,可是外国早就实行了,你们的产品如果侵权,在国外是根本卖不出去的,没有专利权的产品,打官司必输无疑,光赔偿金就赔光你们的厂。”

    第七十四章电脑

    “在国内,咱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什么都要票,没有票的想买你们的东西都得求人,所以你们当大爷当惯了,等到有一天不用票了,那些个体户也能造电缆线,能造电子元件,能造塑料,你们的产品能跟他们抢市场么?你们是比他们价格便宜还是比他们的质量好?强华为什么去外地进货你们是真的不懂还是不愿意去懂!”

    罗容光的话好像巴掌一样扇在这些国企负责人的脸上,罗容光说的意思很明白也很简单,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而已。

    他们以为自己的企业都已经入不敷出,而且他们都是副职,领导叫到一起来就是分食吃的,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所以在罗容光面前有些忘乎所以,可副县长就没有脾气么?在李建面前没什么脾气,那是李建手里有货,他们一个月要是能为春江县赚上几万美金的外汇,罗容光同样没脾气。

    “县里第一批试点名单明天就会公布,无线电厂,电缆厂,在第一批试点名单之中,明天把一年来扭亏不力的原因形成汇报送到我办公室去,等一段时间我跟强华科技商量好帮扶办法之后在行研究。”

    罗容光说完之后站了起来,这些副职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打板子归打板子,只要罗容光能让强华把合同交给他们,往后还继续有好日子过,一年在县里当孙子的时候才有几天,还是在厂里当爷爷的时候长,只是罗容光甩袖子出门时候的几句话,把他们从平地上,活生生扔进了岩浆里。

    “这个研究方案你们就不用知道了,新班子调整之后你们交接完毕,就有新的岗位在等着你们,回去准备准备交接吧。”

    这些原本就是罗容光做好的最坏的打算,他本不想走到这一步,但是这些国企领导,让他心中最后一丝冀望都无法存在,只能如此了。

    走出办公楼,罗容光本来想跟李建打个招呼,可是想了想就直接坐进车里,让司机送他回县里,这个时候去找李建,他觉得自己脸上都没有颜色,还是别凑过去让李健熏了。

    李建气呼呼的跑去厨房,他知道工厂里面没什么逛的,老妈最多带着林晓丹转一圈之后就会回到厨房,今天轮班的工人并不多,主要是新招收的退伍兵被李跃龙带去租借的学校教室学习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去了,所以留在厂房吃饭的人只有那么几十个。

    “儿啊,你们马上就要去念大学了,我问你们学委走了之后家里人干啥,她说她妈妈在家也没事儿,我寻思着咱这厨房还缺两个人,要不让她妈妈来这儿怎么样?”

    见到李建进来,袁开春觉得林晓丹可能张不开嘴不好意思说,就把话揽了过来。

    “林晓丹你妈妈不想种地了是吧,到这食堂来干活才能赚几个钱,到时候你上学还不是得出去打工,这样,我给你出个主意。”

    李建想了想,满脑子都是高科技跟赚钱的东西,却偏偏没有一样适合农村妇女去干,原本想把水晶头的生产交出去,可是这东西多少也有点化学污染,还是换一个安全点的吧。

    “你等我三天时间,我给你想一个完全之策。”

    林晓丹见李建不答应她妈妈来是觉得赚的少,也就点了点头,如果不是知道了强华科技那些普通工人的收入,林晓丹绝对不会觉得在食堂干活儿赚的少,可是有了比较,她也觉得自己母亲不应该赚那么点儿。

    “吃饭,吃饭,等会儿闫老师还要过来混饭吃,他都快把我这儿当他自己的家了。”

    李建拿出碗筷准备先吃,被袁开春拦在一边,

    “吃什么吃,那么瘦整天就知道吃,这菜还没做好呢,你带学委先去办公室坐会儿,饭好了我去喊你们。”

    “算了,那些烦人的家伙也不知道走没走,咱俩还是先到食堂小屋里等着闫老师吧。”

    李建领着林晓丹坐到食堂里唯一的一个单间里,也就四五平方米的样子,堆满了柴米油盐等物品,一看就是储藏室,只不过被开辟出大概半平方米的空当,放了一张桌子,

    “这么多书!看起来很漂亮,得不少钱吧。”

    林晓丹没顾得上看周围的柴米油盐,目光盯着桌子上半人高的外文书籍惊叹道,忍不住上前拿起一本,结果发现她看不懂。

    “这些都是闫老师要看的书,他天天来蹭饭吃,然后坐在这里看,等过两个月咱的产品卖出去换回来美元,就能买几台电脑用了,省着他光在纸上划来划去的,我家就算是造纸的也经不起他们这么祸害。”

    李建指了指桌子下方的纸堆,一张张写满英文字符和各种标点符号的纸堆在哪儿。

    “你说的闫老师,不会是教体育的闫立强吧,我只认识这么一个姓闫的老师。”

    看到李建点头,林晓丹的好奇心更重了,

    “你这些外语书,都是体育方面的?现在这个时候研究体育有什么用啊。”

    “这些都是计算机的书,有单片机,有basic,有fortran这家伙什么都想看看,我就都给他买回来了,你要是想学就让闫老师给你讲讲,不过一个女孩子当‘程序猿’什么的太辛苦了。”

    李建摇了摇头,现在这个年代谈什么程序猿啊,这种后世跟码字猿一样悲催的工作还是金字塔的顶端,随便挑一个都是声名赫赫的高精尖人才。

    “闫老师居然喜欢计算机,不就是按来按去的小东西么,最多才能算七位数字,有什么意思啊。”

    很明显林晓丹把电脑理解成了掌上电子计算器,李建想解释,却颓然发现,这个时代的国内,还真没有几个人见过电脑,连闫立强也是偶然事件去清华大学的高中同学那儿玩,才知道国内要研究电脑这种东西,并对此感上兴趣。

    不解释也不行,李建干脆拿起了笔在纸上画出了未来家庭电脑的样式,跟林晓丹解释起电脑的各种功能,把小女孩的好奇之心全勾了起来。

    第七十五章照猫画虎

    “哎,林晓丹也在这儿啊,不会是来跟我抢饭碗的吧,李建,昨天你给我写的那个叫做dos的操作系统不错,直接调用磁盘进行操作,不过跟你第一次给我的linux操作系统比起来,更像是始祖马跟现代马的差别,你这么东一个西一个的给我乱填东西,不怕我消化**么?”

    闫立强推门进来,看到林晓丹也在,只打了个招呼,就开始跟李健讨论操作系统的问题,林晓丹也不在意,听着李建在哪儿给闫立强讲解,直到袁开春等着所有工人吃晚饭来叫他们三个。

    “真好吃,李建,要不你先让我妈妈来你们这儿干活算了,我作为家属,是不是也可以天天来蹭饭吃?”

    “这样,你想让你妈妈从农村出来也好,不过到食堂真的太没有发展了,我有几个点子到都不适合你妈妈,还是让她搞一个餐饮公司吧,我把强华的餐饮都包给你们公司,另外市一建的工人这几天也开始赶过来,门口从一百货到老江桥的路也要开工修,这些工人也都要吃饭的,具体的业务我可以帮你妈妈联系,不过一定要保证饭菜质量可口。”

    李建回过头去看了看老妈,没见到明确的反对,继续说道,

    “强华今后会多面开工,没有精力在餐饮,福利这些方面费太大的精力,今后就都外包出去吧,让我妈当个出资人,你妈妈跟着当个经理什么的,怎么样?”

    林晓丹一听说让她妈妈来当经理,有点不知所措,袁开春则琢磨了一会儿,欣然同意,

    “这主意不错,现在老娘给你打工,一个月开千把块钱觉得不少,不过跟你爹比起来,就是少太多了,你可不能偏心,我现在看着你爹在我面前摇头晃脑的样子就烦,我得比他这个什么也不会干的挣钱多才行。”

    李建点点头,

    “这个事儿等回头齐翠萍来了再说,齐翠萍的经营理念有了,可是她对国内形势还是不太了解,没办法解我的燃眉之急啊,不知道哪儿对国家政策研究的很好的人才。”

    李建叹了一口气,在林晓丹和闫立强面前,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图,林晓丹听到政策研究两个字,顿时心里灵机一动,想到了报答李建的方法,也就欣然答应了李建的提法,

    “行,我回去跟我妈妈说说,不过我们可没有钱投进来,只能算个人力,我暑假也没事情做,帮我妈妈干活,你得给我算两个人的。”

    李建立即点头同意,一边吃饭,一边给闫立强解释那些他看不懂的地方。

    “不行,不行,这样一个操作系统的内容太庞杂了,前几天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妄图自己弄一个操作系统出来,装备到我们国家自己造出来的电脑上,现在看来,等到我老的那一天也不行。”

    李建摇摇头,

    “你慢慢看,我给你的这一份linux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你只要把这个搞懂了就行,然后我会给你一些根据这个操作系统编译出来的软件,你要做的就是会用,然后去教给别人,操作系统本来我就没准备赚钱,这用的是人家at&t的东西,咱就是个借用。”

    “哦,我就说么,要是连这个都是你弄出来的,你就太牛了,对了,你在国内怎么能知道国外的东西,还是这么先进的东西?”

    闫立强见李建说这套操作系统是借鉴的,顿时松了一口气,跟李健接触的多了,什么东西都懂,什么东西都是专家级别的,让自诩为天才的闫立强压力很大。

    “我能弄到这些外文书,你说能不能弄到操作系统。”

    李建没有解释,这个时候的unix还处于大开放时代,不过因为没有像微软一样随机赠送,收取200美金的使用费,所以今后的发展只能以兴趣爱好为主,linux作为类unix软件,从出生开始就是免费的,李建赚外汇回来的主意不能放在操作系统本身之上,就放在了应用软件之上,他打的主意就是,把闫立强培养成软件工程师,在广袤的北美大地上飞来飞去,为各个公司做培训工作。

    吃过饭,林晓丹要回家跟母亲商量出来的事情,而闫立强则完全把心思放在了这些源代码之上,李建出来到办公室去看了一下,那些大老爷都已经走了,就骑着自行车去远处的工地上找林开合,李跃龙带着工人们去学习初级化工知识,林开合则跑去抽检常春江的水质。

    李建的构想是用生物催化的方法进行发酵,将中水与黑水中的半纤维素与木质素进行转化成乙醇,这其中发酵菌种的筛选是第一要务,而其次重要的就是菌种存货和最大化利用,水质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林开合在做好他所主持的实验室设计工作之后,突然对李建的设想敢了兴趣,特意跑过来测了一下常春江的水质,酸碱度正常,水中镁离子含量稍高,正是李建所说的发酵菌种所需要的指标,这说明李建事先做过大量工作。

    “林主任,联系生物学家的事情可得拜托你了,大肠杆菌dh5a的菌种筛选我这边实在是没有人能用上,你在鲁东省农科院有同学,这个课题你可得帮我上上心,答应的项目经费,一分不会少,如果能提前筛选出来,一天多给一千块钱。”

    林开合已经跟李健签订了合同,正式成为李建组建的强华科技实验室化工部主任,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生物化工,这个对于当今国际上都是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放在林开合身上,他感觉像是千斤重担一样,他原本是机械系毕业的,推辞了半天,李建却不同意,整个实验室目前就两个人,他不坐主任总不能让李跃龙当主任吧,就说好了等到有生物化工方面的专家到来之后他在让贤。

    当下科研经费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军工方面,民用与工业研究方面的科研经费早就到了不停止就只能在纸面上做实验的地步,也就是机械厂的研究院为了有单子可以接才不得不做那么一些设计的改良工作,李建找他帮忙联系生物方面的专家,林开合当时就考虑到了自己在鲁东农科院搞微生物的同学秦娜,把李建的意思告诉过去之后,还没等第一笔实验经费投过去,秦娜那边已经开始了菌种筛选工作,可见科研工作者对资金的渴望有多严重。

    第七十六章放榜(第三更)

    (醉马在下班之后忙活了半天,终于把这章码出来了,幸亏又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清华的院系变革,考不上清华的**丝对高等学府的了解果然跟白纸一样,幸亏没按照自己脑子里的想当然写闹出笑话。)

    “我上午刚跟秦娜那边打过电话,目前还没什么眉目,不过你放心,在技术方面秦娜可是我们省最优秀的微生物专家林老的弟子,她要筛选不出来,别的人肯定也筛不出来。”

    李建点了点头,

    “这是第一个事儿,第二个事儿更重要一点,过一段时间就要建实验室了,你得把要用的设备清单列出来,我好跟美国方面联系,看看不是巴统禁运的东西,咱就早点下单子,还要报关什么的,手续麻烦的很。”

    林开合放下手里的活儿,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推上李建的自行车带着李建往办公楼方向走去,他的住所还没有安排好,暂时就跟李跃龙住在了办公楼里,需要的实验设备表他已经列了一部分出来,只是没想到李建要的这么急,就没有写完。

    “林主任,接下来你还得忙,市一建的人已经设计出了咱新的技术大楼,房子盖好的时候,你得帮我把人填满啊。”

    李建坐在自行车后面,颠簸的土地上石子不断,他只能抓住自行车座子,跟林开合说话。

    李建用林开合当主任是有他的目的的,伟人那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错,李建科技水平已经足以傲视这个年代,可是他手下没有把这些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啊。

    就像是目前的生物乙醇制造工艺,他明明知道所需要的菌株是大肠杆菌dh5a的一个变种亚型,自己却没办法去筛选,而手下也没有何用的人,只能请人帮忙。

    李建觉得自己就是一台电脑,或者说是电脑上的硬盘,存储了无数的知识,还缺少把这些知识利用起来的人,所以,林开合在强华的待遇跟所能达到的高度,将是那些观望的人判断的基础,放权,给钱,李建能想到的目前也就这两点,当然,做做弊帮林开合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文章就要等到实验室成立之后才更符合客观规律。

    林开合躲过一块石头之后才回应李建,

    “我跟研究院的同事们私下里联系过,他们没到强华来,看不到你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所以说话都是含含糊糊的,等咱的实验室建好,我拿着仪器跟实验室的照片回去,看他们还敢小看私营经济不。”

    “不,到时候拿照片干什么,你拿着今年的《science》《nature》杂志回去,看看他们会不会后悔。”

    李建斩钉截铁的说道,而林开合觉得李建不过是安慰自己,想着实验室建成之后,那些昔日同事大概就不是这副看自己笑话的嘴脸,而是想方设法到自己手下来工作,林开合也就没有跟李健去争辩在这两份刊物上发表文章有多难,尤其是对国人来说,更难。

    别人等待高考成绩跟放榜的时间是漫长而无聊的,可是李建却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跟唐阳越好的时间越来越近,用于出口的货物基本上已经准备就绪,可是因为唐阳是自己成立的销售公司,所有渠道都需要从新搭建,到现在还没有理顺关系。

    之所以要搞独家经销的方式,李建跟唐阳是仔细商量过的,老美的市场广阔,而且制造工艺水平要比国内高出好几个等级,只要无绳电话在美销售,很快就会被美国公司把原理研究明白,就算李建有专利在手,可是这种简单的通讯原理有很多种绕过李建持有专利的方法,与其让老美绕过专利之后大肆生产,不如在先期的市场投入时采用独家销售的方法,大量销售,等到他们基本上可以采用其他工艺生产之前,同意专利授权,然后利用回笼的资金,进行原材料采购和技术升级,毕竟无绳电话对于李建来说,只是攫取第一桶金的作用而已。

    林晓丹跟她的母亲已经在袁开春牵头组建的餐饮公司--味好美餐饮公司里上班,当然林晓丹只能帮忙送个饭什么的,至于做饭,李建自从尝过一次之后就坚决禁止了,这等于砸公司牌子。

    林晓丹母亲张淑芬做饭的手艺一般,不过是勤劳认干的农村妇女,听到袁开春许给她的工资之后,每天手里都不带嫌下来的,摘菜做饭刷碗基本上能干什么干什么,至于其他工厂员工家属,如老段老婆王爱兰,也都在餐饮公司里占了股份,比张淑芬的股份还要多一些,这是为了表示感谢他们为餐饮公司贡献更大。

    市一建的工程队伍很快就开工,新办公楼的设计图也经过李建跟林开合的审核之后送回设计单位,准备工厂地基平整之后立即动工。

    无绳电话的销售依然很是火爆,虽然江淮以及周边几个省市的销售程度放缓,但是距离江淮远一些的城市依然是供不应求,而同时要保证出口货物的产量,本来就不够多的技术工人都已经三班倒,第一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不得不放缓,甚至很多岗位已经由段铜山后来招收的复员军人顶上。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个月的纯利润在去除工人工资和成本以及其他开支之外,还余下了六百多万。

    对于即将投产的化工生产线来说,这些钱九牛一毛,但是这几条电话生产线就像是印刷机一样,源源不断的在印刷着钱,而工程款又不需要一次性付清,根据工程进度一步步的支付,完全可以应付完实验室大楼建成以及造纸厂搬迁等工作。

    一切有条不紊,唯独的一个不可控因素,就是李建的高考成绩,这结果终于在所有的货物装船去美国之前有了答案。

    (华清电子工程系八六年才成立,在此提前了一年。)

    李建,华清大学电子工程系,林晓丹,和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董建,南都邮电大学……

    放榜的时候,李建看着自己的名字在头一位并没有任何奇怪,虽然自己睡了几天,但是这些试卷对于他来说就是小儿科,考这个成绩不出意外。

    只是林晓丹,怎么会想起来考医学院的,她当时不是想考燕京大学的么,难道是她妈妈有了工作之后,不需要那么急迫的找一个能赚钱的好工作,而医学是她最喜欢的方向?

    不对啊,让张淑芬到味好美来工作可是在高考结束之后的事情,而报志愿则是在高考之前一个月就结束了,这小丫头竟然没说实话,怪不得自己当时问她她说到放榜的时候就知道了。

    李建在人群之中没看到林晓丹,却看到了躲躲闪闪绕到人后的董建,没心思搭理这家伙,转身回去。

    第七十七章免费升级

    争光牌无绳电话的热销终于引起了国内那些反映灵敏厂家的注意,当然不是暮气沉沉的国企,而是一些私营企业,比如建福省全州的一些电子企业,已经开始了无绳电话的仿制工作,不过他们的产品,相比较于争光牌来说,就要简单粗糙的多了,但是对争光牌影响最大的却是他们的价格,竟然只有一千二百块,比一半还少五十块。

    举起法律的大旗对于这个年代的企业没有任何作用,得到消息的廖卫红跟段铜山都有些头疼,不过李建笑着安慰他们不用着急,只要技术上领先,那就能攫取高额利润。

    而李建安排车间临时加班生产一种半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也完全让段铜山他们摸不清头脑。

    不过当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跟原本的无绳电话话筒上预留的插槽严丝合缝,他们才意识到这就是李建预先就留好的一步棋。

    “考上没有?”

    还没等进工厂大门,等在门口的袁开春跟李红军已经迎了上来,他们之所以没有去学校门口,还是李建坚持的结果。

    “你们的儿子,肯定没问题,华清电子工程系。”

    看到父母那焦急的神态,李建不由得感叹国内那些想赚钱的人对人心的把握真的很好,他那个年代高考成绩可以通过声讯电话查询,虽然一分钟几块钱的电话费很贵,可没有那一家的家长不第一时间就去拨打电话的,对于子女将来的担心可要比这几块钱电话费贵多了。

    “看你们急的,怕是让你们交一百块钱知道结果,你们也毫不犹豫的交上去了。”

    段铜山从门里面走出来,笑呵呵的看着李建,

    “考上了吧。”

    “嗯。”

    李建重重的点了点头之后问段铜山,

    “免费升级卡的效果如何?”

    “你别说,就这么一张卡片,加上之后,就可以直接用话筒拨打电话了,比原本那个样子只能接听不能拨打要好上一百倍,不过我看你小子还有后手啊,这升级卡的按钮上面还有一个小插槽,是不是后续还有什么动作。”

    段铜山笑的眼睛都眯缝成一条线,这几天市场反应,争光牌的销售份额已经有所下滑,原本有意向购买的私人顾客,都跑去买那些山寨产品了,不过这些免费升级卡随机发出去,还怕这些顾客不转过头来么。

    毕竟能远距离拨打电话要比只能接不能拨要强太多倍了。

    “保密,保密,等到时候再说,这么一张免费升级卡也得几块钱成本吧,我们的利润率又降低了一些啊,有没有专利对这些仿造的厂子根本没什么影响,哎。”

    李建发现,自己就算是重生了回来,却依然有着跟上一世同样的毛病,总喜欢叹气,就想现在这样的情形,自己心里早就有了预见,可是看到国人还是如此喜欢打价格战,而不是提高科技水平去攫取那最丰厚的利润,还是忍不住叹气。

    “别叹气,这也是大家没有办法,我们国家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够,大家光盯着眼前的利益,却不去追求更长远的利益,谁知道这厂长过几年叫什么名字,现在能赚一点是一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私营企业和那些大集体的企业,想搞科技研发没有钱,他们即便想投入,也得先仿造出来赚钱的东西,然后一点点的改善,可不是谁都有你这种怪才的。”

    老段劝着李建,远处实验室的地基已经开挖,一车间跟二车间有防噪音防尘的改造,影响不大,可是距离工地最远的办公楼却只有一层木头框子的玻璃,稍微有点响动都听得清清楚楚,反而是受影响最大,所以段铜山他们要不是有必要的事情,也轻易不回办公室了。

    “对了,李建,今天有个叫牛远博的人过来找你,年纪挺大了,说是江州市政研室退休的,看起来挺有气度,问他找你什么事儿他不说,非要见到你本人才行。”

    廖卫红出来之后还没有说话,知道李建考试应该没问题,就把有人来找他的事情说出来了。

    “政研室?政策研究室?就是整天专门捧着中央和地方各种文件法律法规内参之类的东西看来看去的那个部门?”

    李建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张嘴说话,倒把廖卫红吓了一跳,

    “是,你这么大的反应干嘛,这个部门一般都是那种原本很得势,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失势的人养老的地方,跟他们扯上关系,可得注意,所以我也没让他留什么电话跟联系方式。”

    廖卫红有些不解,怕李建不知道政研室的地位,跟他解释了一下。

    李建摇了摇头,

    “我又不当官,怕什么牵连,前一阵我不是去南都请了一位海龟么,说好了我如果考上华清她就过来,经济方面有了打工的,可是对国内政策的解读,咱们这些人还是一群臭皮匠啊,得请一个对国内政策把握的比较准的人来,这个牛渊博年纪越大,对政策的把握就越准,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啊。”

    段铜山也附和道,

    “是啊,你不在的那几天,我们就商量着,这边电话的生产刚上了规模,还有大好前途,你就要把造纸厂给迁过来,还要上化工项目,是不是有点太急了,这么仓促的上马项目,是不是有些地方考虑的不够,不过你当时比较急,我们怕想不到你那个高度,也就没阻拦你。”

    目光在李红军,廖卫红,何超的脸上扫过去,发现他们都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李建知道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是啊,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他们,八十年代的人们还习惯于安逸的等待,而不是主动去变革,去发现潜在的机会与危机,在萌芽状态去抓住或者扼杀。

    自己也知道这么早上马化工很急躁,资金周转的压力很大,可是这已经是一九八五年,蓝色巨人很快就会推出第一款笔记本电脑,而软微的dos系统因为随着ibmpc的发售而迅速占领市场,邻居岛国也即将聚集全国之力搭理发展液晶面板产业直至他们成为全球液晶面板的霸主。

    第七十八章聚餐

    (醉马努力三更,今天下午事情不多,用手机能撑出一章来,晚上还有,求朋友们支持,能收藏的收藏一下。)

    强华目前的优势,通讯产业,很快就要从座机电话向移动电话也就是手机发展,而如果按照原有的轨迹,这个时代应该有寻呼机穿插其中,摩托罗拉在这方面的优势马上就要显现出来,如果不迎头跟上,就会被越落越远。

    表面看起来造纸厂搬迁跟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只有李建才知道,造纸厂搬迁之后,发展的生物化工是今后强华发展的基础。

    有了化工产品,无论是手机还是寻呼机使用的塑料就有了保障,通过化工产品的生产,积累出足够的经验进行工程塑料的研发,而后开始转向材料加工业,比如lcd灯光系统,tft-led液晶面板,甚至可以引进硅晶圆加工厂,进行多晶硅和单晶硅的生产。

    “好了,你们别说了,今天李建考上大学的好日子,咱一起聚一聚,对了李建,你们学委考上那个学校了?现在她妈妈也算是我们味好美的一员,叫上她一起吧。”

    袁开春见李建半天没有说话,似乎是段铜山他们的话说的李建有些难为情,怕儿子尴尬,连忙把话题叉了过去,李建回过神来,知道母亲想错了,也没说什么,说了林晓丹考上和协医学院的事情,就让袁开春张罗晚上一起在食堂聚餐的事情。

    “李建,祝贺你,今年春江就你这么一个考上华清的。”

    晚餐的时候,林晓丹才跟着张淑芬回来,她们娘俩今天负责市一建老江桥到一百货之间路段的伙食供应,忙到这个点儿才回来,连林晓丹这个平日不沾柴米油盐的姑娘家也忙的浑身都是菜油,颇有些貌美小厨娘的味道。

    见林晓丹没去看榜也知道自己考上了华清,想必是有人提前告诉了她,李建没回答林晓丹,反问道,

    “我考上华清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我要考华清,问题是你怎么考上的和协,记得你不喜欢医学,你应该更想上燕京大学的中文系才对,这才能实现你当女革命家的愿望,带领我们这些贫下中农走向繁荣富强。”

    “我原本就是要学医的,你知道我父亲的事情,我一直就想如果我是个医生多好,能够救无数的人,以前想要当女政治家,那是我思想太幼稚了,觉得当官才能改变大家的生活,现在不是有你做了表率,不当官也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何必去寻那个不自在,不如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林晓丹说的有些心虚,偷偷的看了看李建对自己的说辞没有什么特别反应,砰砰乱跳的心才平静了一会儿,为什么考和协,林晓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鬼使神差一般,不过事后找个理由还是太容易了。

    李建没多问什么,毕竟是林晓丹的私事,整个晚餐的人数不少,强化科技跟李健熟悉的一些人,加上林开合和李跃龙这两个李建目前当做实验室宝贝的专家,还有味好美几位家属加上林晓丹母女,凑了整整一个大桌子。

    不过因为没有那种可以转菜的大圆桌面,摆放着菜都不好夹,想吃远一点的菜还要站起来,李红军提议分成两桌,男女各一桌。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男女数目不同,女人少男人多,何超就起哄让李健坐到女人桌上去,段铜山和廖卫红立即同意,李建没奈何只能坐在了一群女人中间,林晓丹的左手边。

    “淑芬啊,你们家晓丹真是随你,长得这么漂亮,估计上学的时候就不少男生追吧。”

    王爱兰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看了李建一眼之后,去跟张淑芬说话,李建一听就知道今晚肯定得扯到自己身上,夹了几块牛肉放进碗里又觉得麻烦,干脆拿着勺子乘了一勺牛肉汤倒进米饭里,准备赶紧吃完开溜。

    那边张淑芬还没等回答,王爱兰又转过头来对准李建,

    “唉,李建,怎么我一说在学校有人追晓丹,你就吃的这么快,难不成你知道内情,跟我跟你张姨说说,也好让你张姨放心。”

    李建心说被赶到这桌来果然没好事,自己一个几十岁心态的人,虽然觉得林晓丹长相漂亮又是那种清纯如水的邻家女孩,可是自己看她就想看一个晚辈,跟没没往男女之情上面想。

    自己上一辈子可是技术宅,这一辈子也是没有心思去想男女感情的事情,所以对于林晓丹的感觉,李建就觉得是个还算熟悉的同学而已,帮她妈妈找工作,也完全是因为自己长久以来在学校里没有地位,只有林晓丹等几个人没有看不起自己的报答。

    “我什么也不知道,这一个学期我才上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