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 第 1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是,我哪儿能牵扯到斗争啊,不过我是怕传出去紊乱了军心,已经开始动工的生物化工项目,我没有计委的批文,现在是计划外生产,县里计委已经有了意见,市纪委跟市领导都不知道,还以为我从国家计委拿到了批文。”

    李建刚才还在为批文的事情发愁,这些原材料他还想自己使用,可不想当做创汇机器用来交换一纸批文,那他上马生物化工的目的就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虽然只跟牛远博接触过两次,并且都不大愉快,但是李建知道这种老革命非常的知道分寸,不会随意传闲话,而这种闲话传出去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只能动摇了强华科技工人的军心罢了,所以他才问计牛远博,却也知道,牛远博能够解决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批文,一共两条路,你把从下向上申请的路封死了,那就从上到下吧,你应该是本县人吧,认识不认识燕京城里的少爷?”

    看到李建摇了摇头,牛远博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那只有一条路了,你这个项目生产出来的东西,国防上有用么?只要能达到国防使用,跟某些军方的人联系,可以作为利益交换,让军方帮你出面要这张批文,现在的形势正在摇摆之中,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保守,也就是如果不能创造外汇,那么就坚决不能动摇计划的地位,没有批文的项目是绝对不会让你上马的,除非事涉国防安危。”

    (本周推荐不给力,三江潜力榜,为了下周能上三江这个醉马梦寐以求的榜单,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收藏,收藏,收藏!)

    第八十五章利益交换(第三更)

    (感谢所有打赏、投推荐票、收藏、点击的朋友,醉马谢谢你们,虽然不是好推荐,可今天下午依然涨了一百收藏,醉马很欣慰,真的感谢你们。)

    “可我这些产品准备自己留着用……利益交换,利益交换,我明白了。”

    李建低下头,拿起一支笔,在白纸上开始画起草图来,牛远博看着在自己启发之下,李建想明白了就开始画图,心里很着急,小祖宗啊,要不是儿子前一段时间非要下海做生意把家底赔光,要债的人已经堵到家门口,而家里晚上吃饭的米都没有了,自己也不能厚着脸皮找到这儿来啊。

    我说的话既然这么有用,你该提提补偿的事情了吧,古代招收幕僚师爷还都是给钱的呢,总不能当真让我‘帮’着想个主意吧。

    牛远博犹豫着想张嘴,林晓丹可是说过请他来帮忙,李建一定会给报酬的,强华最低的收入,食堂做饭的大妈都能一个月给八百块,给他的怎么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吧,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成了,我就用这个东西去换批文。”

    李建拿着手里的白纸在牛远博面前晃了晃,

    “牛老您反正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愿不愿意发挥余热,到我们强华做个兼职,跟着刚才那位段书记一起,做一下公关部的工作,段书记原来是晨光收录机厂的厂长,现在也是主要抓新厂建设,在公关方面没办法放太多的精力,所以还得倚重您老。”

    李建解释了一下待遇,一个月六百块钱,平时就负责强华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当然,只是让他在幕后出出主意,真的需要去沟通的时候,李建是不敢让他出面的,被赶到政研室的老头,脾气又这么急躁,是去危机公关还是去制造危机了啊。

    牛远博欣然同意,就成了强华科技有史以来第一位公关部长,也是唯一的男性公关部长。

    跟军方的沟通,很是需要掌握技巧,总不能直接找到某军驻地,跟卫兵去商量利益交换的事情。

    李建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老段,让他联系昔日的战友,某部队通讯营营长,约着一起喝酒,顺便聊一聊业务,当然,是老段带着李建一起去了江州市郊部队驻地。

    营长叫赵光,原本是老段手下的老兵,老段转业的时候就已经升任营长,现在已经干了四年,如果再不提副团,恐怕也要面临转业还是继续留在部队的选择,而如果提副团,就需要有所建树,偏偏现在的大环境是裁军,而通讯营又是花钱没成果的地方,所以老段约他出来,他也是痛痛快快的想跟老领导倒倒苦水。

    至于聊业务,赵光心里明白,老领导那个破收录机场能有什么卖给军队的,而且通讯营的采购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老领导心里也明白,恐怕就是找个由头来江州玩玩,一起吃顿饭罢了。

    李建跟段铜山约赵光见面的地点在江州大饭店,也是江州市早些年少有的高档饭店,一般都用作政府接待,现在也开始对平民开放。

    见段铜山约在江州大饭店吃饭,赵光还有些纳闷,不是说晨光收录机厂效益不好,都快倒闭了么,老领导还有钱上这么高档的饭店,难怪厂子无以为继了,其实赵光心里对目前一些国企领导这种行为也很厌恶,无力改变企业经营状态,生怕权利过期作废,疯狂的为个人敛财,为家人,朋友挖企业墙角甚至直接抽掉一根根职称企业发展的栋梁。

    记得有一家服装厂,明明可以经营的不错,却在厂长的操作之下,所有的新缝纫机都被当做废旧机器处理给了他小舅子,而进的各种布料,也都用陈旧库存的名义处理,至于服装厂本身,就只能用那些真正的陈旧库存去生产服装,眼睁睁看着马路对面的私人服装厂蒸蒸日上,厂区越来越大。

    赵光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已经做好了准备,既然老领导转业之后便成了现在的样子,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其他原因,但是依然是老领导,只要不违反原则的事情,能帮就帮一次,至于以后,就只能敬而远之,尽量不与他见面了。

    推开包间的门,赵光看到房间里只有段铜山跟一个小孩坐在房间里,心头就有些纳闷,老领导出来吃吃喝喝,应该带着几个亲信,不会只带着一个司机啊,难道是老领导的孩子,不可能,年龄不符合。

    想到这儿赵光恍然大悟,老领导说什么谈业务,肯定是这小子是老领导什么亲戚,想要当兵,老领导想到自己,这才叫自己出来,可自己只是通讯营的营长,部队招兵的事情是地方武装部,他来找自己干啥呢,更何况现在大裁军,来了部队干不了几年就可能被裁下去了。

    “赵光啊,坐,坐,这次找你来呢,是有点事情想请你帮忙,也不难为你,行你就说行,要请示要汇报你就回去请示汇报。”

    段铜山起来给赵光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杯水,赵光连忙接过来自己倒,而这个时候包间的服务员端着菜盘子已经走了进来,糖醋鲤鱼,红烧排骨两个硬菜往桌子上一放,顿时让赵光感觉这老领导跟以前果然不一样了,以往吃饭,哪怕是能报销,老领导都是只点最简单的菜式,绝不会铺张浪费。

    “老班长,您这话说的,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为自己事情忙活,不是天经地义的么,您给我透露透露,看看我能用上多大的力气。”

    段铜山把李建画的那张图纸拿了出来,往桌子上一放,等服务员走了之后才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是我们新设计的大功率多频段信号传输系统,原本是准备用在电话机上,不过我们李总觉得如果民用用不到保密级数这么高的级数,不如给我们军队使用,你看看这些参数,我又不是太懂业务,所以来找你把把关,如果可以,就跟部队联系了。”

    赵光拿过图纸,从上到下扫了一遍,民用的收录机厂,能拿出什么通讯系统出来,他觉得老领导简直有些小题大做了。

    别说是这样一家县里的厂子,就算是科工委那些专家学者,也不是说拿出来什么技术就拿出什么技术的,哪怕他们有了几十年的积累,依然需要用大量的时间与实验去完成每一项的科技创新。

    所以赵光觉得自己只需要安抚一下老领导的情绪,让他看到自己重视,然后轻轻的说一句回去向团领导汇报就可以了。

    第八十六章总工?

    目光在上下游走的时候,赵光的心思根本没放在这张纸上,而是想着自己营里发生的那次事故,不就是因为所使用的通讯手段过于落后,轻易被敌方间谍监听了么。

    “嗯?”

    可是偶尔的目光落在纸面上,赵光迅速被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吸引,这真的是一家民用收录机厂拿出来的技术方案?看这种设计能达到的标准,简直要超越当前技术几十年,别说是国内,就算是国外的技术水平也达不到啊。

    “老领导,这是你们厂拿出来的技术方案?你们能够实现这种技术方案?”

    赵光有些激动,没办法,作为一名通讯战线上的军人,赵光知道当前国家跟外国的差距有多大,技术水平的差距让通讯营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一边是落后的设备,一边是迫切的发展需要,很难找到一只手来调和,而面前这张纸上写的东西如果能够实现,那就等于一下子发展了几十年,从别人的身后跑到了他们前面,并且狠狠的甩开了他们几十年。

    “当然是我们厂的,要不然我怎么能搞到手,你看看还合用吧,要不要回去跟领导汇报一下,如果行,就打这个电话。”

    老段让赵光把资料收好,开始吃饭,期间李建什么话也没说,赵光更是直接把他忽略,一顿饭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吃饭,拍屁股跑回部队去找团长汇报了。

    “李建,你找他谈这个通讯系统有什么用么?我们军队现在穷,穷的都快吃不起饭了,还能有心搞这个系统,我看这笔钱别说是一个团,就是整个军队都不一定能出。”

    老段说的夸张,却也是实情,将来一段时间将是和平时期的判断出现,加上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裁军已经是必然,而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之下,这套通讯系统虽然有用,可军队方面还真不一定能够省出这些钱来进行投入。

    “我虽然不懂技术,不过这些参数大致也了解一些,应该是很先进的通讯技术,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搞,按照你刚才说的,密级提高了,对于老百姓通话也是十分方便的吧,他们肯定更愿意购买。”

    李建摇了摇头,

    “这个项目,现在还不适合民用,我给你举个例子,市场上还没有筷子的时候,你拿出一双木头筷子来,卖一块钱一双,大家都哄抢,于是仿造者出来了,有了竞争,木头筷子销量上不去了,你手里还有石头筷子,铁筷子,银筷子,金筷子,制造工艺越来越难,别人都不能掌握,只能等你造出来之后仿造,你是把金筷子拿出来卖还是石头筷子拿出来卖?”

    老段当即回答,说着说着却自己犹豫起来,

    “肯定拿金筷子出来卖啊,这个贵,好卖,别人做不出来,不对,应该都拿出来卖,产品多,喜欢什么样的买什么样的;也不对,这样不好掌握利润,难道应该拿出来石头筷子卖,然后等他们仿造出来石头的,我们再卖铁的。”

    李建点头,这其实就是那些科技储备强悍的大公司惯用的招数,什么时候都保持科技领先,明明有更先进的科技水平却不拿出来,直到竞争对手快要突破的时候才拿出来继续保持科技领先,这样才能一直占据高端市场,保持中端市场的占有率,而竞争对手却只能获得低端市场的低利润,自己却抱着高额利润。

    “这一套系统,就是我们的石头筷子,或者是铁筷子,拿出来,被对手仿造,我们就失去了两个赚取利润的机会。”

    老段还是有些不明白,

    “那我们拿出来给军队,对,你这是无偿支持军队建设,保家卫国还是依靠军队的,不强军不能强国不能强民啊,我们也都没有安全感。”

    “可不是无偿提供给他们的,咱赶紧吃,吃完了回去等电话去,菜吃不完要打包。”

    李建没说的太清楚,不过他知道,凭借这套系统,生物化工乙烯的批文一定能拿下来。

    赵光吃的快,李建跟段铜山却根本没吃什么,这会儿放开肚子,两个人吃的饱饱的开始打包,包间的门就被从外面急冲冲的推开了。

    “老班长,你们还没走吧。”

    赵光满头大汗的从外面冲进来,黑黝黝的上身覆盖着一层闪着油光的汗珠,剧烈起伏的胸膛能看得出来他跑的有多急,

    “自行车让我蹬断了链子,跑着过来的,我们团长正在跟军区汇报,你们那个总工李建呢,等会儿许军长可能会要见他。”

    老段嘴里还塞着一块排骨,用下巴朝着李建指了指,赵光立即冲过来,大巴掌拍在李建肩膀上,

    “走,小伙子,带我去找你们李总,有急事,我们团的车很快就过来了。”

    李建咧着嘴把赵光的大手从肩膀上挪开,这些当兵的怎么都这么暴力呢,不知道温柔一点,

    “走吧,我跟你们去。”

    “你去干啥,不是说这系统是你们李总工设计出来的么,我们要找设计人员。”

    “我就是李建,这东西是我弄出来的,走吧,段书记。”

    李建颇有些无奈,他的年龄让人不自觉的就把他给忽略了,而这次因为不想让赵光因为李建的年轻而耽搁这件事情,所以李建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仿佛段铜山的晚生后辈一样,也不能怪人家赵光轻视自己。

    赵光摸了摸一头半寸长的短发,尖尖的发梢扎在手心,有轻轻的反弹感觉,这感觉没错,面前这个十几岁的小孩,难道真的是这套被团长称为空中神箭的设计者?

    他是什么人,怎么能这么年轻就成为一家国企的总工,虽然老领导的收录机厂已经没落,可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最多也就是刚进工厂当个普工吧。

    摇摇头,赵光不管自己能不能想明白,团长那边儿还等着,按照团长说的话,就是不管是死是活,也要把这位李建总工程师给带回去,他可不知道李建的李总是总裁的总而非总工的总。

    第八十七章试点

    “李总工程师,咱请吧,团里的车应该到了,老班长,你们来就是想要谈这笔生意的,不会跟我们团长见一面都不愿意吧。”

    赵光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请李建跟段铜山上车,他的副团这次摆明了有希望,怎么能不抓紧利索的。

    绿色的北京212吉普车开起来果然彪悍,轰鸣的发动机声音配合着车身的抖动,很有陆地坦克的风范,李建看着沿途经过的营房,虽然外表看起来很整洁,却掩饰不住墙体的破败和萧索,应该是使用多年只做过勉强的修缮。

    穷,国家穷,连军队都穷,如果有钱,大飞机项目不会停,等等,大飞机项目是哪一年停止的,如果没记错,就应该是这一年,运十已经成功研制出来,虽然是仿造的707,可毕竟已经成功上天了不是,如果经费足够,这个项目肯定不会下马而停顿二十年后重新开始。

    航空动力学的资料,李建脑子里有,只是李建本身不是航天动力学专家,对这一片的研究等于空白,能做的最多就是把脑海中的那些航空动力学资料整理出来,贡献给军方,当然还要李建能够完全复制出来,否则哪怕是半径十五毫米的圆复制成半径十六毫米,都有可能是巨大的浪费。

    而且,这还需要另外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一个普通老百姓想插手科工委负责的军工项目,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如果容易的话,李建也不会现在出现在这辆212之上。

    “到了,请。”

    212停在了一座看起来有些古老的二层小楼前,楼门外没有任何显眼的标志,就跟电视剧里上演的那种民国时期小楼基本一样。

    跟着赵光走过站有警卫的门岗,李建扫了一眼战士肩膀上扛着的步枪,应该不是八一式,这个时间八一式步枪应该还没有整体换装,李建对枪械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属于连五四和六四都分不出来的军械盲。

    一定要找个机会,偷偷的为军工发展出出力,起码在海边不能看着猴子们跳舞,我们却只能不软不硬的说两个国人都已经厌烦的字。

    李建跟戚翠萍长谈过之后,已经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短期发展有了规划,依然是通过轻工业赚取利润贴补重工业,通过重工业发展带动轻工业,辐射到基础行业。

    生物乙烯上马之后,就是要做高密度聚乙烯,之后就是abs,pc;pa;pom等工程塑料,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都比现在应用的低密度聚乙烯要好得多,而这些工程塑料发展起来,不仅仅是军工产品,连民用设施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起码电视机就不需要顶着暗红色或者黑色毫无光泽的壳子。

    “李总工对枪这么感兴趣么?如果有机会,可以邀请李总工来我们的靶场实弹射击一次,不过估计不会有太多子弹,现在经费紧张,战士们的射击训练也比以前减少了。”

    赵光看到李建盯着站岗战士后背的枪发呆,心里偷偷笑了笑,小子,还不是年轻,没见过枪,这一见到真家伙就说不出话来了吧。

    李建抿嘴一笑,这会儿没有思考什么问题,脑袋却也有些轻微的发疼,似乎最近过于关心在大洋彼岸的销售问题而劳累过度了。

    小楼内硕大的客厅里,站着好几位军装笔挺的宣扬大汉,他们面前的小黑板上,贴着一张草图,正是被赵光拿走的那张李建手绘的草图,一个中年军人正在比比划划的向身后那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军人说着什么。

    听到赵光他们进来,说话的中年军人立即走过来,目光扫过李建和段铜山,落在了后者身上,热情的伸出了双手握住段铜山的右手,

    “李总工程师,你好你好,感谢你啊,给我们部队送了这样一份大礼,不过也很遗憾,我们军方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来消化,所以能给你们的条件也有限,不过除了军方,你们也找不到队你们这套系统有需求的买家,所以我们还是要坐下来好好谈谈。”

    段铜山跟中年人热切的握了手之后,赵光在旁边轻声介绍,这中年人是他们团长杜汉良,又跟杜汉良说了段铜山和李建的身份,杜汉良立即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

    “不好意思,搞错了,我实在想不到李总工竟然如此年轻,段书记你能有如此优秀的青年俊杰,何愁企业发展速度起不来啊。”

    段铜山含混的谦虚和应付了几句,偷偷给李建使了个眼色,那意思这杜汉良滑头的很,可不要被他刚开始的几句话给迷惑了。

    李建也明白,杜汉良上来就说军方没这么大的胃口,就是在讨价还价,真没胃口,在他们来之前还讨论的这么热烈干啥,而且等不及过几天去春江找李建,在当晚就把李建他们叫来,他们不急那就怪了。

    同时李建对杜汉良跟应该是军分区司令员的哪位老军人挺有好感,起码他们不像是轻工局局长楚浩那样,伸出手来就要白拿白占,只要谈,就一切都好说。

    一阵客气之后,段铜山跟李建又被杜汉良领着到白发军人身边,介绍之后,李建才知道,这人不是军分区的司令员,而是江淮地区驻扎的第九十九集团军的许军长,至于军长的名字,杜汉良没说,李建他们也不知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规矩,下位者没资格知道上位者的名字,尽管这次是李建居于主动。

    “许汉强。”

    许军长伸出手来又跟段铜山和李建握手,并没有想象中的倨傲,而是直接跟李建请教起来,李建知道这些专业上的东西应该不是许军长自己懂得,多半是这位杜汉良团长介绍给他的,却也离家开始按照入门级别的水平讲解起来。

    “信号的传播有发射和接受两个过程,同样有发射器和接收器两个部分,当然,如果不是直接接收,就需要有中转器,但是同一时间内,实际上还是只有接收跟发射两部分……”

    第八十八章博弈(三更到)

    (醉马有些小兴奋,还有三十多个收藏就到六千了,感谢你们的支持,还请继续支持,醉马等着你们呢。)

    后世稍微懂得点通讯产业的人都知道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时分多址的概念,而且跟历史相似,国内的cdma最初也确实是由军队方面使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转交给民用。

    李建只不过把军队使用cdma的时间提前了几年,而同时整个世界的通讯水平也还保持在固定电话这个标准上,虽然有了模拟手机的研发,却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应用。

    至于cdma这种码分多址,连他的提出者高达(通)公司应该在几天之后才会成立,他们研制出cdma的基带芯片就更需要在四年之后了。

    深入浅出,李建的讲解让许汉强跟杜汉良两个‘汉字辈’的军人听得频频点头,甚至对于这个通讯系统的规划,有了各自的理解。

    “李总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我觉得有些不够贴切,别说十年书,就是让我从小读到死,也达不到李总工这种程度,你这套系统,确实不错,简直就是为了我们军方量身定做,可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大了。”

    许汉强说话铿锵有力,一举一动颇有将军风范,他脸上的遗憾不像是装出来的,不过李建知道,这些军人在哭穷跟要项目方面,也都不是什么善茬,好欺负的根本当不了什么军长。

    “我们军队太穷了,你看看我们军部这栋楼,还是十几年前从人家手里接过来的,战士们现在连训练用的弹药都减下来了,今年开始,陆续要有一百万战士解甲归田,在这个时候,军方没有那么多钱投入这一套通讯系统啊。”

    李建梅做声,看着许汉强说话,他跟杜汉良一样的模式,就是哭穷,说当今的时机不适合上这么大的项目,也就是说,在先期就要压低强华的目标获得,可他们不知道,强华在这件事情上,原本就没有太多牟利的打算。

    这一套系统如果真的实施下来,造价肯定要超过五千万,而就在今年,大飞机项目就会因为三千万的预算审批被砍而不得不中止,前后投入近六个亿的大飞机项目都没有三千万,这一套通讯系统能拿到五千万么?

    五千万全部用于系统建设都不够,跟别提拿出多少钱来给强华公司作为利润了,所以许汉强虽然只是九十九集团军的军长,就知道李建这套系统在军队里面很难推行,不过很显然,他作为一名军长,却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为九十九军谋求发展。

    整个军队系统不能用,在九十九军范围内可以试行,只是这个价钱,一开始就要压的很低,他把钱都给了强华,系统买下来也没办法推动。

    “我觉得如果强华公司有合适的民用方案,可以先期投入到民用当中去,邮电部应当对这一套系统感兴趣,等到技术成熟起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也该好转,到时候部队有能力把这一套系统买下来大力推广,我们应该可以更好的合作。”

    李建不由得在心里说了个毒字,明明自己想用,偏偏做出往外推的架子,这个徐军长你是军长还是董事长啊。

    “段书记,你们跟邮电部有没有联系,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么好的项目,军队想用没有钱,地方上再不民用,搁置两年,可能就荒废了,说不定现在还算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储备,到时候就只能是世界二流了。”

    许汉强见李建没有做声,觉得李建可能当不了家,虽然他是发明者,可毕竟还是给段铜山干活的不是,刚才听赵光介绍,一家县级国有企业的收录机厂,能有多大的野望,当在邮电部碰壁之后,只能继续来联系自己,到时候就能狠狠的压价,把本应弱势的需求方变成强势的购买方。

    “邮电部不用联系了,现在程控交换机还没有上马,根本没有能力上马这一套通讯系统,这点李建早就跟谭部长沟通过,至于要到部队里来,我们李总的主要想法就是支援军队建设,如果九十九集团军没有这个想法,可以向上汇报,当然,我们也会联系驻扎在鲁东省的九十八集团军或者江淮省军分区,反正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做多大,在科工委的帮助下先把试点搞起来,等到上层看到效果,肯定会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这套系统。”

    段铜山也是在部队里厮混过的老油条,转业之后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厂长,早就对讨价还价轻车熟路,你不是想要还要降价么,我跟你谈不下去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呢,所以他也不管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先把话说了出去,反正出了门就不认的。

    李建看了老段一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李建甚至都想为了不麻烦,随便军方出点象征性的补偿,把批文搞定,他就答应了,这么看来,老段还过价去,许军长要么不提高自己的价码,要么就得把强华推到他的竞争对手那边去,各大集团军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很激烈的,当兵的谁不想争第一?有句话不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么,男人的血性,那就是要干就干最好的。

    果然,段铜山摆出谈不拢就走的架势,伸手准备去拿那张草图,许汉强略微有些意外,却依然面不改色。

    杜汉良则笑着帮老段把草图拿过来,

    “你们要跟九十八军搞合作,小心那些家伙吃人不吐骨头,而且一个试点,送给九十八军还不如送给我们通讯团,起码比他们近,也方便你们来来回回走动不是,至于钱,我们九十九军都穷成这样,他们鲁东军区难道比我们南都军区有钱么?”

    老段伸手把那张草图拿回来,虽然是草图,看着上面的内容根本造不出来这套系统,可老段要做的就是姿态,虽然什么都还没有谈,可谈判其实早就已经开始,谁先坐不住,谁就只能吃亏。

    李建缓缓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段书记,我就说去鲁东吧,我跟胜利有合作,他们都说九十八军是王牌军,说话办事干净利索的,从来不娘们,你偏说以前在九十九军当兵,还有什么香火情,走吧,胜利的人已经约好了,就等我们回话了,至于钱,油田跟他们合作,肯定能帮他们解决一部分。”

    第八十九章交换

    李建一句话好像扔进粪坑里的石头,这些血性爷们之间想来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是喝酒,可是谁也不会承认不如别人,九十**十九两只部队多年来就一直争这个全军内部的非官方排名,许汉强听李建说九十八军爷们,那岂不是说九十九军不爷们。

    尤其是想到九十八军军长,那个长满大胡子的臭脸在自己面前显摆,许汉强就恨得牙根直痒痒,这是等于自己把脸凑到大胡子面前去挨揍啊。

    “你们要搞的试点规模多大,投入有多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把这个试点放在我们九十九军,需要付给你们多少成本?”

    许汉强看向段铜山,似乎在等段铜山回答,却没想到段铜山却看向李建,而李建竟然应声回答,

    “军方没有钱,我们事先考虑过,所以这次来,我们不准备要经济上的补偿,经济上无偿把这份系统的资料,送给军方,不是只送给九十九军。”

    李建强调了一下他是送给整个国防系统,然后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我只有三个要求,第一,九十九军试点的所有材料都由你们出钱,能自己生产的自己生产,不能自己生产的由九十九军出面跟科工委联系,强华只出一部分人进行系统的建设,土石方工程等就由九十九军负责,而我们强华的后勤保障也交给九十九军。”

    许汉强点了点头,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他本来也没奢望由强华出钱出人出力来帮他进行工程建设,而且军队里面最不缺的就是人力,科工委那边军方出面也比较好办,毕竟是同一个系统内部,肯定比地方企业更好沟通。

    “第二,九十九军凡是今后参与这套系统建设的人员,退伍或者专业之后,强华有权利优先选择,部队要提前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毕竟强华现在是私人股份占大多数的公私合营公司,他们恐怕一时想不通。”

    “第三,由九十九军出面,帮强华找计委要一份批文,生物化工制造乙烯乙醇乙烯醇的批文,这一点相比以许军长的能力应该不难办到吧,如果需要出钱,钱由强华出,不用军方垫付。”

    许汉强听到如此简单的几个条件,还没来得及回话,早知道这样他刚才何必做出那个姿态来,双方笑呵呵的坐着聊几句不都解决了么。

    “什么,李建你批文还没有搞到?”不等许汉强说话,段铜山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疑问,惊呼起来,等说出声才意识到说话的地方不对,却也收不回来了。

    “段书记等我们回去再说,现在我们的意见提出来了,就看许军长的意思。”

    李建示意段铜山稍安勿躁,而许汉强跟杜汉良两个人则面面相靓,至于站在旁边的赵光,更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看这个意思,李建才是话事人啊,而段铜山不是晨光收录机厂的厂长么,怎么又出来一个强华科技。

    赵光刚才听李建说段书记也没在意,很多国企都是厂长书记一人兼任,叫厂长是行政职务,叫书记那是党内职务。

    段铜山刚才介绍过李建,因为要出来谈判,所以临时给李建加了一个总经理的名头,只是介绍的时候说是李总,让人误会就是总工,现在只能重新介绍,并且把强华成立的前后都讲给了许汉强等人知道。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真的假的?专业技术精通,还会经营,这就是个人才啊。”

    “不大可能吧,他是老班长你的领导?”

    这是许、杜、赵三人的不同反应,相同的就是他们都不敢相信的眼神。

    许汉强虽然很难相信李建的成就,不过既然李建说话算数,提的也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问题,他自然轻松应允,而批文的事情,他当时就给自己在军委的老领导打了电话,请他帮忙协调,对于普通人甚至县市一级很难的批文,在上层人士来说,只是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的事情,起码李建需要的这纸批文,在五分钟之内就搞定了。

    年产二十万吨,对于计委来说,增加到计划内也不过是消耗几十万吨石油而已,这数量对于全国来说少的可怜,尤其是这还是一个不用消耗石油指标的化工企业,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简单商谈过了下一步接触的细节,许汉强便吩咐赵光送李建他们回春江,至于正式的合作,还是需要李建整理好这一套cdma的具体实施方案跟所需材料之后才能正式启动,当然也需要许汉强拿到李建需要的批文。

    军方的代表就是九十九集团军通讯团一营营长赵光,强华科技的代表当然就是段铜山,双方更熟悉一些,有些小问题也容易解决。

    而李建走后,九十九集团军立即召集了通讯团所有营级以上干部的回忆,讨论cdma试点的相应情况,李建的草图看起来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可是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讨论,第一个基站,不是那么好建的。

    赵光送李建他们回去的路上,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觉得有些话还是等单独面对段铜山的时候问才比较方便,李建这个瘦弱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人畜无害,让人很不自然的就把他忽略,可是事实证明,他才是闪光灯下的焦点,看人看错的挫败感让赵光短时间很难把李建摆在正确的位置。

    等赵光离开,段铜山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李建,你怎么知道许汉强他一定会答应我们的要求,一纸批文,对于他来说可能很简单,对于我们地方企业来说,可是难上加难,他完全可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啊。”

    看段铜山没有追问自己隐瞒批文的事情,李建还是主动解释,

    “在看到许汉强如此动心之前,我也没太大的把握他能出面帮我们搞定批文,为了让大家不受批文的事情影响,我就一直隐瞒了这个消息,段书记你别介意。”

    第九十章火车上(二更)

    “许汉强原本的目的无非就是少出点钱使用我们提供的技术,这样以后这套技术在全军发展起来,九十九军可以主导,无形中就已经压了其他军区的集团军一头,更是从他头上发扬的通讯技术,对于国防的贡献足以让更上一层楼,他有必要知道我的底线如此简单之后还要在生是非么,他一开始那种态度也就是怕我们狮子大开口罢了,毕竟这种技术他以前也听说过,这是二战时期发展起来的,老外的军方也在用,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粗略版本,而我们这次提供的是超越他们技术两代以上的标准,只是这东西不能申请专利,否则就被老外学去建设他们的军队了。”

    李建不无遗憾的说道,却引起了段铜山更大的疑问,

    “李建,我上次问过你,你的技术哪儿来的,你说是华清大学的老教授去什么伯克利的实验室搞研究带回来的额,现在国外的军队都没达到这个水准,他一个去帮忙的人,能搞到这么深的研究?”

    “这还处于设想阶段,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老教授就回国了,没想到受到迫害,所以。”

    李建赶紧为自己解释,看到段铜山没那么好糊弄,赶紧用继续保密批文的事情遮挡过去。

    离报道还有两天的时候,李建终于动身前往燕京,算上路上的时间,也就是报道哪天才能到校,也没带什么行李,他本来就不准备常住,只是跟学校请假的事情还没有着落,只能寄希望于跟对付李桂枝老师一样,用知识说话了。

    开榜之后的几天,高三一班搞了一次小型的毕业聚会,由味好美提供餐饮,地方就用的高三一班教师,班级里的同学跟老师都很兴奋,还开了白酒庆祝,除了李建之外的其他人都在,因为没有李建,考试成绩最好的林晓丹就成了大家灌酒的对象,而董建依然凭借主动承担了酒水的费用再次成为大家的焦点。

    只是李桂枝十分想感谢李建帮她夺回了年级升学率第一名的位置却没有机会,便通过林晓丹打听到了李建出发的时间,提前在火车站等着李建。

    看到林晓丹跟李老师,还有其他几位平时班级里不太说话却跟李建保持友好关系的同学。

    “林晓丹,你不是要过几天才开学么?怎么也带着行李?”

    跟李老师和同学们打过招呼,李建问起了林晓丹的

    行李,林晓丹温婉一笑,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动感,让周围那些赶车的大叔大爷眼前一亮,连进车站的路都没走好。

    “学校通知是要比你晚两天,可是我跟你又不一样,你在燕京有熟人,我是孤零零一个人上车,我妈不放心,就让我早走两天,跟你一起有个伴,另外,我的行李,总要人来帮忙拿吧。”

    林晓丹朝身后指了指,李建才恍然发现,他以为那也是要赶车的同学们手里拿着的,都是林晓丹的行李。

    以后一定不能跟女人一起出门,不管是有钱的女人齐翠萍,还是没钱的女人林晓丹,不对,林晓丹虽然不算大富,经过这一个暑假,相对于原本的生活,也算是天翻地覆了吧,穷人乍富,买点东西也值得原谅。

    跟李桂枝老师和同学们寒暄几句,说了如果在燕京碰到一定要互相照顾的话,李建跟林晓丹转身检票上车。

    只是跟李建的卧铺票不同,林晓丹是硬座,两人的车厢之间还有三辆车厢。

    “帮我把行李拿你那边去吧,反正到时候也要一起下车,我先陪你报道,回头你得送我啊。”

    林晓丹说话状若撒娇一样,李建没办法只好丧权辱国一样答应,记好了林晓丹的座位号,先去了卧铺。

    他是软卧车厢,拉开箱门看到一个隔间里面的四个铺位,竟然还有三个空着,李建不由得纳闷,林晓丹为什么不买卧铺,价格来说虽然比硬座贵了一点,可是按照她们家现在的收入,偶尔坐一次卧铺也还是承受的起的。

    等到列车启动,列车员过来查票,李建问道,

    “同志,这几个铺有人订了没有,如果没有人订,我想补一张票。”

    “补票,补卧铺?你这不是有卧铺了么?我跟你说,这卧铺车厢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就能坐的,你不要看他们可怜,现在啊,好人不能当,上次有个干部帮一个人部了卧铺票,结果那车厢里就丢了三百多块钱……”

    中年女列车员厌恶的嘴脸就像挤出水的海面一样阴沉,似乎对李建的行为很反感,

    她以为李建跟人一起上车,李建能买到卧铺?(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科技狂人 http://www.xshubao22.com/4/462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