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边凑!
到了地方,方逸和阿尔图尔带着跟随自己来的几个帮忙的村民开始卸东西。一直忙活了两个半小时,才把东西卸了下来运到了自己的展览小馆里面。
竖起了灰色的肌理木板,遮蔽了四面破败的墙面,然后在塘上挂作品,每人十几幅的作品,这些墙面根本挂不下,有些大的作品到两米多的作品不得不挂的更高一点儿。
摆完了作品,方逸叹了口气说道:“怎么看咱们这里怎么像是法国的三流画廊,所有的作品都是堆在一起的!”。
正在组装着中间一些装置的阿尔图尔说道:“别感叹了,过来帮帮忙,摆弄好咱们的流体蘑菇!”。
中间的空地上,方逸五个一起合作设计了这个小艺术品,几人称之为流体蘑菇。几株看起来像是蘑菇一样的东西,菌杆成流线的网状联接在一起,菌冠上面是方逸摆弄出来的几种色彩,然后用各自不同的补色连成了网状。非常的艳丽抢眼,算是几人一起摆弄出来的装饰品。
或许有人认为这和装置艺术,不过在五人看来就是自己展厅的一个小点缀。
两个带着几个帮工的村民正在忙活着呢,鲁德走了进来对着两个说道:“过来看看我弄出来的东西!”。
方逸听了这话,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和阿尔图尔一起走到了门外。
一看到鲁德摆弄出来的东西,方逸不由的哈哈笑了起来。鲁德的直接在一个多边形的大板上画了一条大狗,大狗的脑袋上还标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只大狗露着尖牙,正在追逐着前面的三条小狗,三条小狗神色慌张,有点儿抱头鼠蹿的味道,三只小狗的脑袋上同样有着名字,分别是荷兰馆的策展人名字,还有两个当时讽刺鲁德作品的荷兰艺术评论家的名字。
大狗和小狗的身上都穿着狗衣,三只惊慌逃窜的小狗身上披着荷兰国旗,而大狗的身上则是鲁德自己的头像。
整个就是一幅讽刺味极强的漫画,代表鲁德的大狗,神彩飞扬高昂着脑袋,露出犬牙嚣张而得意的追着小狗,嘴里还吐出了一句话,我快要抓住你们了。
在狗的上方,鲁德写上了线性主义三要素,线条!线条!色彩!然后在这一行字的下面写了,线性主义的一些看法,其中不光是鲁德的观点,同样还有其他四人的看法,总之就是五人对于共同的风格的一些阐述,算是线性主义宣言。
阿尔图尔望着代表鲁德在大狗开心的说道:“我喜欢这个大狗!”。
“这些狗娘养的!”鲁德听了哈哈的笑了两声,得意的说道:“让这些混球讽刺我!”。
方逸听了笑了一声没有说话,对于威尼斯双年展来说,有太多的艺术家想削尖了脑袋凑到这里来展示自己,谁都想来拿个金狮奖回去,打响自己的名声。荷兰国内的艺术家们也当然如此,既然都想进,就难免有支持或者反对嘲讽别人,这次是在欧洲不太有名气的鲁德躺枪了。
至于阿尔图尔,则是因为自己国家馆己经选定了安德尔斯,再加一个风格相似的也不太合适,这样落选的。
其实不论是克希马还是阿尔图尔,只要是有一个人能够拿到奖项,对于整个五个来说都有好处,从某一方面来说,五人是一荣具荣的关系。
“你们不能把这个东西放这么远!”当三人看着鲁德折腾出的作品的时候,一位管理人走了过来对着三人说道。
“你们可以把作品贴着墙放,但是不能放到这里!越界了,这边的场地属于一个雕塑家的!”。
真是生财有道!方逸心里说了一句。
第277章推力与升起
万众瞩目的威尼斯双年展,在六月份正式的拉开了序幕,然后开始对着公众展出。人流量就像是突然一下子猛增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些人平时藏在什么地方,就似乎平地起风雷一般的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头钻了出来,跳到了威尼斯双年展这个繁华的名利场里。
国内的人对于威尼斯电影节比较熟悉一点儿,因为有中国导演在这个电影节上抱了金狮回去。但是电影节只是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一个小单元,别的还有五花分门的艺术门类,什么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建筑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你想看到的,还有你不想看到的东西都会跳到你的面前,对着你说声;hello!
现在方逸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展馆门口摆着的几个扯淡的所谓现代雕塑。在方逸看来这玩意儿根本和雕塑不搭边,不光不搭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两位小伙伴鲁德和阿尔图尔也认为这几个有几盒子就是扯淡!
每天一到场,方逸在内心里都要对着几个盒子纠结一下!三个盒子就是普通的方盒子,外面是透明有机玻璃的,里面是五颜六色的女士小内衣,或用红细钢丝拉着,或用白色的棍子挑着,还有的用白色的夹子夹着,望着这三个小方盒子,就像是到了夜总会后台的更衣室里,让方逸极其不爽。
场中四十多岁的白人‘雕塑家’正在向着过来参观的人群解释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个理念方逸三个第一天就听这位扯过了,什么美什么寓义的,方逸直接没看出来。
“每次我看到这位内心都有一种想拿起手机,叫警察的冲动!”方逸转头对着身边的阿尔图尔说道。
阿尔图尔听了低声的笑了两声:“这东西就是哗众取宠,想通过这种方式一下子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以。至于艺术我没看出来什么!”。
方逸打趣的说道:“我看出来了,这位该去看心里医生,迷恋这个东西是一种病!”。
呵呵!两人边小声说着,边向着自己小摊子走去。
到了门口的时候,方逸抬眼看了一下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线性主义,下面是自己和鲁德还有阿尔图尔的名字,照片。在方逸名字的后面,印着一枚鲜艳的五星红旗。标识着自己的国籍。同样阿尔图尔和鲁德的后面也跟着自己的国籍。
走到了门口,看着牌子上的旗子上面似乎是有了一点儿灰尘,方逸用手擦了两下,看着鲜艳如初这才抬腿走了进去。
进了自己小摊子,方逸看到七八个人正在看着自己三人的作品,鲁德正在给一个稍胖的姑娘眉飞色舞的讲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还有当时创作时候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种微胖丰满的女性,鲁德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方逸几人也都是见怪不怪了,要是国人,方逸说不定认为这人是从唐朝穿越过来的。口味绝对异于常人。
转了一圈儿,有人问阿尔图尔的问题,方逸就一个人站了一会儿,看没有人问自己,也就懒得凑到别人前面。拉着别人讲述什么!直接又转出了门开始到处的乱逛了起来。
面对公众一开,方逸作为参展人自然不用花钱去购买门票,凭着自己的通行证就可以到处看。所以这些天己经看了不少的展馆,对于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也有了大至的印象。
如果和靠谱和扯淡两个标准来评价的话,方逸认为本界双年展,就光论艺术这一块来说,百分之二十靠谱。百分之八十扯淡。而且方逸认为鲁德被荷兰国家馆拒之门外真是太冤枉了。
这一点上方逸是有证据的,就在昨天的时候,方逸看到了一个作品,一个雕塑刻画的是一个人物正在打灰机!看到这个东西方逸顿时就是一惊,人物的器官刻画的很明显,套在器官上捋动的手很明显。而从器官中飞出了液体也很夸张,绕着人物旋转着,如同玩艺术体操的运动员手中摆动着长彩条,相当的吸引眼球,同样也让方逸一阵无语!
如此私密的事情呈现在眼前。而且看着雕塑人物的形像还是陶醉其中,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方逸背上的汗毛就立起来了。并且这样的东西还是出自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之手!
至于什么狗屁行为艺术,方逸就根本不想提了,甚至怀疑用不了几界,这些神精病们就能在双年展上演原始的肉搏战,用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满足大众的感官刺激。
当然了除了这些方逸看起来相当操蛋的东西以外,还是有一些作品值得看的,比如一些国家的国家馆设计,还有廖廖的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不过方逸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能让自己眼前一亮,或者说脑子一亮的年青艺术家。
没有能从这些现在还不出名的艺术家身上,靠着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捡点儿漏什么的,也算是一件憾事!不过方逸认为自己还没看完,还有希望!
快步的从一些摆在白色方台上的石头堆里走过,于其说是走过,不如说方逸是逃离!整个大小不一天然形成的石头,摆上了白色的方台,就成了一件‘艺术’!而四周还有一些人点着头,作沉思状,看的方逸心里想吐!
刚刚逃离了这里,方逸就感到自己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什么事!阿尔图尔”方逸看了一眼手中的电话,就接了起来。
“一位评论家想给我们做个访问,你快点儿回来!”阿尔图尔在电话那头说道。
方逸听了说了一声:马上就来,直接挂掉了电话,向着自己的小摊位走去。
回到了自己小摊位的时候,方逸看到了和鲁德还有阿尔图尔站在一起的法国评论家让?克莱尔。
方逸知道这位评论家是发现这位在对于现代艺术的观点上,某些地方是和自己这伙人相通的,确切的说让?克莱尔就是一位扯着嗓子在艺术杂志上骂人的人,是一位现代艺术批评家。
当然了想看懂这位评论家的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位写批评的时候非常喜欢吊书袋子,也就是说喜欢引经据典。一会儿法语一会儿加上拉丁文,或者是德语什么的。言词非常的犀利,而且对于自己看不上眼的现代艺术作品毫不留情。
“克莱尔先生!这是我们的朋友,方!”鲁德把方逸介绍了一下。
看着鲁德的神色。方逸就猜到鲁德和这个艺术评论界的刺球交谈的很好!
“你们的作品让我心情舒畅!我认为是本界双年展最为有特点的作品!当然了我说的有特点不是说那哗众取宠,故作姿态让人作呕的东西!”克莱尔和方逸握了一下手,就直接夸讲起三人的作品来!
方逸听了不由的愣了一下神,真没有想到这个刺球对自己三人持有这么肯定的态度!
“谢谢!”。
“不做作,只靠着画布上的情感来感染我!这是我这些年看到的最好的艺术!”克莱尔继续称赞说道。
有了这样的开头,接下去聊起来就顺利多了,就连一向面对生人不太善于言辞的阿尔图尔都表现在热情起来。
说了一会儿,四个干脆坐到了蘑菇头上,围在一起开始聊了起来,大家聊着创作。聊着想法,而克莱尔手中则是握着小录音笔,时不时的指着墙上的作品对于创作人进行提问。这不太像是一场采访,轻松的份围就像是一场小沙龙。而克莱尔的问话也包括了很多的方面,甚至是各人现在住在哪里也被问及。
当访问过后的第二天。克莱尔就带着两位朋友来到了三人的小摊子,然后向两个朋友介绍了方逸三人然后参观了三人的作品。
第二天过后,克莱尔就从方逸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而接下来方逸三人又开始了正常的程序,换着看展然后有人提问就解释一下自己的创作,这样按部就班的过了一周的时间。
“逸!”安德尔斯手中拿着一份杂志,看到了正要从小摊子出门的方逸直接大声的打着招呼。这一声让在场地中看内裤版现代雕塑的参观者们都抬头望向了安德尔斯。
安德尔斯跟本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人,加快了脚步向着朋友的小摊位走去。
“什么事情这么开心!”方逸被安德尔斯拉回了小摊子门。张口问道。
“看看这个!”安德尔斯把手中的杂志放到了方逸的手中,然后招呼着阿尔图尔和鲁德一起过来看。
封面上就是五人的合影,方逸和安德尔斯蹲着,半站着的是鲁德、阿尔图尔和克希马三人,这幅照片一准儿是邹鹤鸣提供的。第一次全美展时候在纽约拍下的那张。不过现在到了《uel》杂志的封面上。封面上还有一行字:居住于乡村的年青线性主义艺术家们!
在文章中,让?克莱尔对于线性主义了风格大加赞赏:不同于威尼斯双年展上其他的作品。也不同于用一根树枝缠上铁丝就告诉你,这是艺术的艺术骗子!我们可以在五人的作品中看到深厚的绘画功底,交织而有力并且色彩或明快或沉厚的线条,是他们作品的基础语言。对于色彩的运用是他们的武器,直至我的内心!不论是对于人性还是风景模特。五个都有独特的视角去用心聆听他们……。
通篇文章都是对方逸几人作品的肯定!犹其是对于几人后期的几幅作品,更是大加赞赏,直接称线性主义在画坛己经真正的确立下来。
对于这样的赞扬,方逸几人当然是很开心,更接下来的参观自己小摊的人数也开始逐见的增加起来。其中很多都是评论家,一些人甚至是带有一点儿挑刺的想法,看看克莱尔夸讲的艺术家到底怎么样。
第二篇对于五个肯定的文章来自于德国的艺术杂志,然后是西班牙、意大利的一些评论家都给予了五个很不错的评价!有赞扬就有抨击,而且赞扬多大,抨击也会有多大!
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总之是让五人慢慢的火了,从现在三人的小摊子,还有克希马和安德尔斯在国家馆展出的作品前而的人数,就可以看出来。
现在线性主义名头在这次双年展上伴随着赞扬与批评开始冉冉升起!
第278章有了五位赫斯特
方逸和小伙伴们期盼着能够在这次的双年展上打响自己的名声,在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名声。怀着所有未出名的或者是不太出名的艺术家一样的心情,来到威尼斯双年展――这个艺术奥斯卡的名利场,希望在这里打出自己的名号,让线性主义在欧洲纷杂的画派之中竖立起一面属于自己的画派的旗帜。
但是期盼归期盼,五人中无论谁都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跳到媒体面前。一个著名艺术批评家在一本著名艺术期刊上的盛赞,而且这位一直以来都是对着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冷嘲热讽,现在突然一下子风格一转对于一帮艺术界新冒出的毛头小子交口称赞。让习惯听让?克莱尔牙尖嘴利,冷嘲热讽的人有点儿不适应。
克莱尔的称赞不光是引来的志同道合的评论家的关注,也引来的反对派抨论家的注目,两派一边盛赞线性主义在色彩运用,高超的技法,而批评派则是称带着明显偏向写实风格的线性主义虽然在色彩上有所建创新,不过在整个绘画发展上是一种倒退,尤其是一些全力支持现代艺术和抽像艺术的评论家,更是对五人的作品嗤之以鼻。
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频繁出现在欧洲各大艺术媒体上的五人毫无疑问的红了!伴随着这些称赞声还有不屑声,在越来越大的争论声之中红的这么迅速!火的让方逸和小伙伴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原本打算最好的结果是克希马或者是安德尔斯中有一个人,能够把金狮或者是银狮什么的揽入怀中。甚至是不论什么闪的狮子,两人之中有人捧回了一座都算是胜利。设想的再完美一点儿或者是奢望一点,两人各自都能揽下一座狮子奖。当然了差不多的风格一起捧起狮子,那真是有点儿科幻片的味道了。
“我注意到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出现的有争议的年青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确实让人欣喜,瑰丽的线条,或明快或沉稳的画面效果,在表述自己的情感方面。他们又各自不同的选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整体人强调对于线条、补色的运用,画面上常常可见到一些对于古典技法的娴熟撑控!这显示了五位年青艺术家们深厚的写实技巧。很独特的风格!单独的归于一个画派也未必不可!
五人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逸?方,这位出生于中国,后又来到法国的年青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没有对于中国国内那一错误时期的邪恶缅怀。没有让我见到那种绿军装,还有闪着光芒的个人崇拜。很多中国所谓的艺术家正是浮躁的利用了这一点,利用我们对于中国那段时期的无知与好奇,用这种表现那一错误时期的作品来吸引我们的眼球,虽然即便在中国国内这一时期也被定义为一场灾难!
但在方的作品中我欣喜的没有看到这一点,我只看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独立的思想,还有一颗自由的心!
比安奇……
范德马塞特……
卡努……
弗络……”。
――――英国《艺术评论》杰德?培尔(jed?perl)。
权威中的权威,英国的艺术评论在一个月之后,发表了一篇批评家杰德?培尔的文章,从一定的程度人肯定了方逸和克希马五人的作品。虽说只有小小的一个篇幅。连着配图加文字才是短短的几段话,加上对于五人的小小点评,不过它的影响力是其它的艺术评论杂志所没有的。、
而现在?现在方逸五个成了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当红炸子鸡,不说是克希马还有安德尔斯的作品面前集聚了众多停足的观赏者,在方逸和阿尔图尔还有鲁德的小摊位前面。想出去看画的参观者还排起了一条二三十人的小队伍。
方逸准备去捡点儿漏,充实一下自己口袋的想法撤底的成了泡沫,就像是被捆在了自己的小摊子边上一样,从开展到结束,几乎没有什么机会离开自己的摊子。不光是要接受一些欧洲媒体的访问,还要回答一些参观者的小问题。不光是方逸,阿尔图尔和鲁德也是如此。痛并快乐着被固定在了自己的摊位上。
“你真是从中国来的?没想到在威尼斯还能看到这么有名气的中国画家!”一个带着孩子和妻子来旅游的快四十岁的男子用中文对着方逸问道。
“看到门口的名字下的国旗了么?那就是我的国籍,错不了!而且你听着我说话,妥妥的石城口音”方逸乐呵呵的打趣的用地道的石城话对着这一家三口说道。
男人笑着说道:“是的,是的!这不像是普通话!”。
“我给你解释一下我的作品?”方逸热情的说道,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国人,方逸还是挺开心的。虽说国人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挺常见的,不过这个场合方逸还是很乐意向这一家三口讲述自己的艺术观点。
男人对着方逸摆了下手说道:“你歇一会儿吧!我们排队的时候看你讲了好久了!我们也不太懂艺术,就是听说这里很有名的什么画派中有一个中国艺术家,就过来捧个人场什么的!”。
“谢谢!”方逸的心里升起了一点儿小温暖,然后带着这一家三口看自己的作品。
这些时日。方逸和鲁德还有阿尔图尔三人是说了不少的话,甚至方逸三人还不得不弄了一点保护嗓子的东西来照顾一下自己的喉咙,这也算是一下子成名的小代价!
接下来不光是中国的游客,还有在中国馆参展的一些国内的幸运儿也来到了方逸的小摊子,不过这个时候,这些所谓的幸运儿到了方逸的面前就显得不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这些人不光是来了,原来对于邹鹤鸣想让方逸参加国家馆的申请不屑一顾,一脸拒绝的策展人也来了,不过这次不是来拒绝方逸的,而是邀请方逸去参观国家馆的。
老实说国家馆方逸己经是看过一遍了,每一次都强调大打什么中国牌,里面的东西真的让方逸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你一次看是惊艳。但是每一次都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东西,真是让人有点儿审美疲劳。
方逸去是去了,转了一圈就是应付的点头说了一句:不错!就没了下文。
要论起最为开心的还不是方逸五人!最为开心的是坐在纽约画廊办公室里的劳伦斯画廊的老板,劳伦斯!也就是邹鹤鸣!
窗外的纽约己经是华灯初上。不过劳伦斯画廊里的雇员们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十来个雇员们正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面或打着电话,或忙着自己手头的事情。
“对不起!巴斯特先生!我们画廊的所有作品都己经售出了!非常的抱歉,现在他们的作品都在威尼斯参展呢!”邹鹤鸣面带笑容的听着电话,两只脚跷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身体靠着大靠背的老板椅,向后轻轻晃动着,而电话机就放在邹鹤鸣的肚皮上。
这边的电话刚刚讲了一分钟不到,门口的女秘书推门走了进来,张口说道:“科恩夫人打来电话!”。
邹鹤鸣捂着话筒对着女秘书问道:“哪个科恩夫人?”。
“斯蒂文?科恩的夫人”女秘书开心的望着自己的老板说道:“对冲基金saccapital的科恩先生的夫人!”。女秘书强调了一下说道。这对夫妇现在是美国公认的对于看上的艺术品出手最为豪爽的有钱人。
听了女秘书的话。邹鹤鸣立刻对着女秘书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话筒聊了两句,就接了这位豪客的电话。
“您看上了方逸现在参展的一幅作品?”邹鹤鸣听了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立刻张口确定说道。
说完了又很为难的说道:“科恩夫人,您很欣赏我们画廊的签约艺术家我真的很开心。不过您看上的那幅作品现在正在威尼斯展出,而且展出之后还要在美国几个城市进行展览,如果您想得到它至少还要几个月以后!”。
现在的邹鹤鸣是幸福的心痛着,画廊里说是五人的作品都不剩下了,不过那只是对外说而已,每人还有这么一两幅作品在的,不过这些作品并不是现在五人最好的。最好的都是方逸折腾出了主要几种色彩之后的作品,现在都挂在威尼斯的墙上呢!
邹鹤鸣现在手头的作品卖给一些老客没什么问题,不过想买给这位大金主就拿不出手了,人家不差钱,要的就是看上眼的艺术家最好的作品!
“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在美国展的时候购得这幅作品。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的作品才会正式的出售,真的很抱歉!”聊了一会儿,邹鹤鸣放下了电话,然后自己都愣了一下。喃喃的说道:“今天我居然拒绝了科恩夫妇!”。
邹鹤鸣现在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科恩夫妇看上了方逸的作品!就算是以前别说是想拒绝,就是想见人家,小画廊主劳伦斯也没有那资格。而现在自己居然就在电话里推迟了人家想要的一幅作品。
走到了窗口,邹鹤鸣伸出手拉开了百叶窗,看着画廊里面忙碌的十来个雇员,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忙着手头的活儿。
“这几天的日子真是过的太带劲儿了!”邹鹤鸣紧握着拳头挥了一下,走出了办公室,对着自己的员工们吼道:“我他娘的爱死了威尼斯双年展!伙计们,现在我们一下子有了五位达明?赫斯特!”。
达明?赫斯特在国内的名号不太响亮,但是提起钻石颅骨,也就是《为了上帝的爱》这幅引起巨大争议的作品,可能国内有些人会知道。这位也是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一炮而红的艺术家,不光红了还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邹鹤鸣的话刚落音,十来个员工们就抱以了热情的掌声还有口哨声。员工们都明白,签约的艺术家成名了,画廊也就会跟着有名气起来!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出去说起劳伦斯画廊,很多人不认识。用不了多久,别人再说不认识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面带职业笑容回答:我们的画廊签下了五位线性主义画派创立者!
第279章坛子里的讨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要是邹鹤鸣懂得一些中国古诗词的话,一准儿文绉绉的吐出这样的一句话来,或者来一句豁然开朗什么的,应一下景!不过对于中国古诗词毫不了解,只有一点儿中国血统的老美,邹鹤鸣只能望着自己办公室窗外的纽约夜景,不停的搞来搞去的,发泄自己心中的幸福感。
连邹鹤鸣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自从《艺术评论》的文章一出来,有几个晚上自己睡着睡着就被笑醒了,就像是现在一样,醒了自己点上了一支古巴雪茄,一只手握着红酒杯,吸上一口,吐出淡淡烟圈,看着一团烟雾就这么轻扬的飘在自己的眼前,然后慢慢的变淡消失在夜色之中。
车子不行!太老了,该换一辆了!纽约的房子不够大,里面的泳池现在看来就像是鱼缸似的,也太小了!客厅也不行,家里想要举行个小派对,超过二十人就没地方站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符合自己这个大画廊老板的身份。
点燃的雪茄在嘴边闪着暗红色的光,邹鹤鸣沉浸到了以后自己美好的生活当中,雪茄的香味混和着另一只手中的红酒,让邹鹤鸣不光是身体,连心都醉了!
“老板!克拉克先生想要继续上次的合约!他想购买上次看中的范德马塞特先生的作品!”。
对于秘书打断了自己的美梦,邹鹤鸣有点儿小小的不满,不过更不满的是这个叫作克拉克的蠢货!转过身体对着秘书笑着问道:“怎么你还没有回去?己经不早了!”。
“马上就走!我再收拾下东西!老板,您现在不回去么?”。
抬起了手,晃了晃手的雪茄:“抽完了这个就回去!这段时间大家都忙一点儿,不过大家的奖金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说完伸手在桌上的烟灰缸里弹一下雪茄灰。
听到了奖金,女秘书很开心,不过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事情:“我怎么回克拉克?”。
“这个有眼无珠的小人!问问他是不是这一次得到了他老婆的许可!”邹鹤鸣轻蔑的哼了一声说道:“还想继续合同?问他是不是这么早就上床,半梦半醒的给我们打的电话!上次的合同!威尼斯成名,《艺术评论》认可的艺术家现在就值这个价?现在他的钱只够逛逛无上装的夜场!”。
说完邹鹤鸣对不屑的重复了一句:“二十几万美元!哼!”。
以前这位克拉克看上了鲁德的一幅作品。不过他的夫人认为作品*意味太浓,挂在家里不合适,因为家里还有两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就终止了合同。一万多的定金也就打了水漂。不过现在这人又想要了!这才有了这通电话。现在想要也就轮不到他想要了。价格变了啊,至少都要翻跟头了!
“我知道了!”女秘书笑着扭动着身体转出了门,顺手带上了办公室的门。秘书回人家话,当然不可能按着邹鹤鸣现在语气来,用一句画己经售出,就把这位前面毁约的人打发掉了。
美梦被从中打断了,邹鹤鸣再剩一个人的时候就没有兴趣继续做下去,而是开始思考起了后面的安排,现在突然天上一个大饼子,而且是冒着油花的大肉饼!以前的一些安排现在看起来就不怎么合适了。
中小艺术馆的两百多平的小厅。或者是博物馆的屁股大的一小块地方?现在哪里能体现五位线性主义艺术家的身份?现在看来以前的有意向的几乎所有的展馆都不合适了,这趟美国城市展的地方基本全要换!就算不换博物馆,那展厅也要换!五六十公分摆一幅画?现在看来就是扯淡,至少之间的距离要上两米五!
邹鹤鸣不认为自己手下的五颗晃晃就掉银子的摇钱树,配不上更好的场地!要大艺术馆。要大场地!这些东西该比以前更容易搞到,就凭着五人现在的新锐艺术家的名头。
想到了这里,邹鹤鸣就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夹着雪茄的手轻轻的敲着窗台,开始思考了起来。
方逸五个正在威尼斯不停的说着话,时不时的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鲁德、克希马四人先后都接受了各自国家的主流媒体的采访。而方逸可没这个待遇,国内的大媒体们不关心这些。连国家馆都上不了头条的事情,哪里轮的到方逸在媒体上蹦跶!况且群众们也不一定关心什么艺术,注意力都放在柴米油盐上,或者放到了正在飞速攀爬的房价上了!
国内主流媒体关心领导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见了谁,地方媒体也是这样。关注地方领导们干了什么见了谁,有什么重要的指示之类的。
群众们最关心的似乎还不是这个,最关心的是哪个明星又干什么了,哪个明星有了新剧或者是电影,当然了更少不了谁又被着妻子和丈夫偷醒之类。谁又跟谁好上了,谁又和恋人分手了,因为什么分手的,这类花边。至于威尼双年展在大多数的不明真像的群众心里,说不定还认为就只有电影节呢!
大众们不知道,不代表这些蹲在一些艺术论坛整日侃大山,扯着艺术的艺术家,或者是准艺术家们不知道,这段时间只要是在艺术坛子里泡着的学生,还有有志于考艺院的学生,当然了更少不了年青艺术家们都开始了一场热议。
“方逸居然这么一下子就出名了?现在正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大出风头,昨天我听一哥们说什么线性主义五杰!靠!正当红啊,二十三岁!我三十了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连展都没混上去!别说这个了,国内出点名的都不愿带哥们我!”路人甲发了这么一句话到了坛子里。
跟着路人乙就发言说道:“你要是有钱也可以去参展,方逸的那个摊子是自己出钱租的!我一个朋友去现场看过,不大的地方,三个人的作品挤在里面,还挂了上下两层!听他说现场看比作品的照片好一点,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实在话我是没看出来线性主义是个什么玩意儿,看着就像是美国艺术家安德列?科恩的长线条版!”。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也到现场看过,说是写实吧又有点儿飘。整个画面明显的看到层层罩染或者是搓动的线条,说是印象主义吧又不对味儿!就像是一碗杂烩汤似的!”路人丙接过说道。
“楼上的几位知道什么叫艺术不?你们自己到现场看过线性主义的作品么?看了一张照片就在这里说了?还安德列?科恩的作品?人家五人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比他的写实功夫高!不懂就不要装懂!你让安德列去画人家的作品风格来看看?嘴一张就什么层层罩染,你罩出这样的效果我看看!《艺术评论》都承认五人的技*夫,你就别说这种丢人的话了!噢!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英国人还有一本杂志叫《艺术评论》!”。这位发言的明显是一位喜欢方逸风格的人。
路人乙立刻回答道:“别摆出一付无所不知的嘴脸来!英国人的东西就权威了?《艺术评论》说谁牛就牛了?它又不是神!最讨厌你这种人。听外国人放个屁都是对的!不说别的,就是威尼斯双年展现在的水份都很大!方逸这些人就是炒作的好一点儿罢了,要是有人炒我的画,我一准儿卖的不比他差!”。
“那我不说话了,你说的对!我等着你有一天,把自己的名字贴在双年展上,然后让人家《艺术评论》不承认你的作品!还能让我看着你的画价奔着亨利?波比勒或者是路西安?弗洛依德而去!上大几百万千万美元的!”。
这时另一位路人丁跳了出来:“大家友好一点儿!没事吵什么吵!方逸出不出名,画卖到多少,还能分你们一点儿不成!咱们谈艺术风格!”。
路人丙这时接过了口说道:“那我评论两句!方逸的作品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儿意思的!但上不太,不过你们发现没有?他的作品少了浓厚的中国味儿来。完全就是西化的东西!反正你从他的作品中就看不到太多的中国思想!现在世界画坛上红的几个中国艺术家,哪个不带有很浓的中国风?你像老一辈的赵无极先生的抽象主义作品,我就很喜欢。明显的带有中国哲学思想在里面,就把中国文化和西方的绘画结合的很好!还有程飞先生,丁逸先生!他们的作品都带有很浓厚的中国风!但是在方逸的作品上。你几乎看不到这一点,太西方化!”。
“同意!中国的才能是世界的!我认为方逸现在红,但的他的作品后劲不足!他必竟是在中国长大,而且是从石艺毕业后才去的法国留学,如果完全走西方的路子,会很不是味道!这样不伦不类的,很难一直红下去!”。
“赵无极先生是法籍。程飞和丁逸是美国国籍!而且就艺术上来说,不说别的,现在方逸开创的线性主义风格就能甩后面两人几条街去!还什么大师!磕碜不磕碜?一个对于绘画本身没有贡献的人还谈什么大师!我鸟都笑歪了!”。
“不提国籍,就人家的风格来讲还是中国风的东西!这一点儿你必需承认吧?”。
“换一个洋女人坐在中式椅子上穿着旗袍,吹个长笛就算是中国风?那我找个中国模特穿上维多利亚的秘密也是中西结合了?”。
“别管怎么样,方逸现在是红了!顺带着我一个同学也跟着乐了。这小子家里有一幅方逸的作品!前两天问我能不能在明珠换套房子!这小子结婚正愁没钱买房子呢。靠!我为什么就不早点知道方逸!要是早知道我一准几逯住他,让他给我狠画几幅,现在我就不用上班了!对了他的水粉能卖多少?”。
路人戍说道:“说不准,按着一般国内的拍卖价来说,在国外折腾出点儿小名声的。作品一回到国内,立马在原价上翻个跟头。这过你朋友手里的是早期作品,真不太好估计,要看方逸作品以后的表现!不过算是这样,你朋友运气也是够好的!怎么说也要值个四五十万人民币以上,要是方逸的作品流传的少些,价格就更说不准了!他是怎么得来的?”。
“他爷爷以前从方逸呆的高中退休,没事的时候去给当时还是学生的方逸作过模特,当时方逸画完把自己的作品签上了名字送给了他爷爷!做为感谢,就这么来的!”。
“为什么我没这样乐于奉献的爷爷!”
“哈哈哈!楼上的,你就是有也要呆在方逸的高中才成!”。
提到了钱的时候,话题就开始跑偏了,每个人都想着如果自己手上有方逸的画,能换成多少银两,甚至有人问够不够家里养个老婆,外面再包一个小的!包括不屑方逸作品风格的人也开始胡思乱想了起来。
谁都不知道,论坛里有一个人一声不吭的听着,而且琢磨起来。这人虽然自己手上没有,但是知道哪里有!而且这一幅画还不是小画,是一幅大画!金钱的诱惑实在是让人着迷,这位看着屏幕,看着这些人的意淫似的讨论就笑了起来!但是心却飞到了那幅画的旁边!
“怎么样把这幅画毫无迹象的弄到手呢!”这人自言自语的说道。
第280章先把横幅挂起来!
这位一言不发的人正是蹲在宿州家里上网的老余,也就是重新绘制过方逸三联木板油画的那位。这位照着方逸的原作画过而且改过,当然印象深刻!就想不深刻也不行!当时照着原作描绘的时候,方逸的画就摆在眼前,有些地方还是画的事实而非的!因为自己手上的功夫差着那时候的方逸太远了!当时边画边想着孙成富这个东西一点儿不懂艺术!
虽然体会到了方逸技法的厉害,不过老余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国内画油画的嘛!大家都明白在国际上是什么个地位,就算是方逸能在国际上闯出名号,保守估计也要到四十几岁,到那个时候就算是方逸出名了,说不定自己也都进了土里了。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了,方逸二十三岁的年纪就出名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大出风头,而且洋鬼子还承认了他和朋友们创立了一个新兴的画派?这家伙真是不得了!一个画派的开山宗师之一,作品拿到国内来,就凭着洋鬼子承认的这个名号,就能让国内的一些土财主们掏腰包!
在国内画坛看了几十年的老余可不像坛子里的年青人,一幅画什么换房子换什么的。如果老头现在手里有一幅,绝对要安心的捂着,等着国内的拍卖行的动作!
“你们说的方逸是石城艺术学院的那个么?刘鸿硕的学生?”老余伸出了二指禅打字法,在键盘上花了一分半钟敲出了一行字。
“当然是那个!还能有谁?”立刻就有一行字跳了出来。
老余看到了这行字最后终于十打实的确定了他们所说的,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位方逸。看着键盘上的键,老余敲了几分钟这才打出了一段话:那位同学,让你的朋友别急着卖方逸的画,第一个卖的?(精彩小说推荐:
)
( 大画家 http://www.xshubao22.com/4/4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