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第 6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管这次物价闯关最终结果如何,我相信,这都是我们解决物价问题必须迈出的一步。”

    等新华社记者说了声“谢谢”坐下之后,陆铮将手抬向了外国记者的区域,说:“好了,下面这个问题,我想给来自国外的媒体朋友。”话音刚落,几名外国记者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陆铮笑着示意:“请十九号的这位记者朋友提问。”

    被陆铮点到的是一位瘦瘦的白人女郎,她马上站起来发问,“请问发言人,刚才我在您回答问题时一再听到‘风险’‘冒险’这样的词汇,那么,是不是说明,您对这次上级传达的物价改革决定信心不足呢?你们乌山地方政府是不是对中央的决策有所不满?”

    国内媒体记者一片哗然,段有为脸色一变,紧张的看向陆铮,甚至隐隐有了将这名外国记者清场的想法。

    陆铮笑了笑,说:“对于任何体制改革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咱们这个世界,还没有百试百灵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框架供人类使用,比如现今爆发在美利坚的股灾,已经引起了全球金融动荡,美国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做法,同样是一种冒险。”

    “如果不承认改革中风险的存在,我认为,是不客观和不科学的,我们共产党人,会正视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人民谋福祉,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家会看到我们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希望,各位来自国外的朋友放下成见,共同见证我们走向世界的改革之路。”

    女记者讪讪坐下,陆铮则又将手指向了一名外国记者,“请21号记者朋友提问。”

    站起来的是一名白人青年,他的问题同样尖锐:“请问发言人,我们注意到,贵国从今年年初便开始试探性的放开物价,而贵国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在过去的五个月里,贵国物价上涨幅度为19。3%,创造了贵国改革开放后的记录。这种通货膨胀的速度在一个成熟的经济大国是很罕见的,而且,我相信,今天之后,贵国物价上涨幅度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我们也都知道,贵国一直是储蓄大国,我想请问,这是不是代表,贵国人民这些年的储蓄被残酷的剥夺,用来为贵国经济发展服务?”

    段有为听得更是皱起了眉头,这些老外,简直就是来捣乱的嘛。

    陆铮却是笑了笑,说:“这个问题问的好,首先,在你注意到统计局发表的物价增幅时,也请你留意我们这几年在物价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平均工资的增幅,也相信你注意到了我们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相信,这几年是解决物价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今年不解决,明年也会解决,五年之内,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我们会尽量保证在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解决物价双轨制的问题,长痛不如短痛,我相信,经过这次阵痛的洗礼,我们未来将会是一片坦途。至于人民群众财富缩水的问题,我们也进行过慎重的研究,除了增长工资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还有各种措施逐步推出。比如我们乌山联合信用社就推出了保值储蓄,基本的原则是,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为人民群众的财富保驾护航。”

    “短期内,我们的物价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我相信,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最终稳定物价,当然,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谢谢发言人的坦诚。”白人记者满意的坐了回去,显然,这位乌山地区的新闻发言人坦然承认,中国这次物价改革并没有想一蹴而就,应该,这也是中共中央层的意见吧。

    接下来国内记者的提问,因为有了两名外国媒体人做榜样,以特别尖锐的问题热身,国内记者的提问也就显得自由了许多,一些记者提出了真正自己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以前一般,只是当做政治任务,八股问答。

    顺利结束新闻发布会时,段有为对陆铮挑起了大拇指。

    在乌山市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当天下午,中央广播电台播发全面推动物价改革的消息,就在当天,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城市,开始出现了抢购风潮。

    很多城市的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

    冀东省会的情况尤为严重,省会市民,只要听说商店要出售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天还没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商店门口排队。生产厂家才将产品运到商店,不等摆上柜台,人们就涌向运货车,抢着自己动手往下搬,好像白送一样。卸下车后,打开外包装检验产品质量,如果没有问题,再到商店里交钱,然后装到自己的车上拉走。

    而在普通老百姓参与抢购之前,商人们已经开始了囤积居奇,流行的囤积物品包括钢材、水泥等基建物资和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

    而一些有钱的中产者则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疯狂中。

    第五十章惨痛往事

    正在别墅客厅看电视新闻的陆铮见到白素娥提了几个大塑料袋累得气喘吁吁的样子,不由笑道:“得了,你们一个个魔障了咋的?”

    待看到白素娥提的塑料袋里火柴盒就有好几包,陆铮皱眉道:“这用得完吗?乱弹琴。”

    白素娥小心翼翼拎着塑料袋进厨房,就磨蹭着再不敢出来了。

    其实近一个月的抢购风潮已经渐渐进入尾声,国务院刚刚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宣布物价改革的方案还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当于宣布中止价格闯关。通知还说:为了稳定金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使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利息不低于或稍高于物价上涨幅度。

    媒体对这场抢购风潮的报道中写道:“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全国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和其他肉食价格以70%左右的幅度上涨,其他小商品迅速跟进,“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全面失控的可怕趋势,各地物价如脱缰的野马,撒蹄乱窜。

    实际上,民众的抢购已经与实际的供求脱节,物价上涨让全国各个阶层的人都大呼“吃不消”。

    在这场抢购风中,乌山却显得平稳的多,有长达几个月的媒体吹风通气,在抢购风刚刚起来时市应急小组办公室马上采取了限购的措施,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进入居民区进行宣传、发放限购券,在各大商店、超市、小卖部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限购,加之联合信用社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保值储蓄服务,又因为乌山一直各种商品供应充足,已经是一种半市场化的状态,这就使得这场抢购风在乌山并不算激烈,虽然同样有市民大包大包的囤货,但比起其他中心城市,乌山特区的商品市场并没有那般剧烈的震荡,这就显得不同寻常了。

    中央领导人点名表扬了乌山在这场稳定市场改革物价战役中的突出表现。

    同时,坚持并推动进行物价闯关的另一位少壮派巨头受到保守派严厉批评,甚至一直力挺他的某位中央巨擘也不得不强调:“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现今抢购风潮渐渐过去,物价回落,虽然对商品管制不得不继续回到双轨制轨道,但很多商品由此从计划内变成市场定价,在乌山,凭票供应的商品更是少而又少了。

    在抢购日第一天起,国外便有媒体引述红色中国共产党官员的话,认为中共的物价改革只是一种试探性行动,相信中共高层准备用三到五年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逐步实现商品经济市场化。

    由此,虽然中央不得不叫停了物价闯关,但外媒对中共的这次经济失控并没有展露太悲观的论调,毫无疑问,乌山的新闻发布会多少减轻了中国执政党在信誉上受到的伤害。

    就在昨天,陆铮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在电话里,那位老人笑呵呵的说:“老钢铁碰到了小钢铁嘛,他都不得不承认中央的权威是靠乌山是靠你这个小钢铁来挽回了一点面子喽。”

    想着这个电话,陆铮默默开了一听饮料,现在自己这个“小钢铁公司”、自己这面小红旗,已经渐渐进入了高层的法眼,在获得一部人青睐的同时,自己怕也渐渐成了另一部分人的眼中钉。

    如果志在做官,一个小小的副厅级干部,出现这种局面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几年后,当失去爷爷的庇护,这种情况就会很糟糕。

    但是,自己不在乎?不是吗?

    只是,陆铮深深叹口气,爷爷,真的还会如前世一般,就在几年后过世么?自己还没有,能真正的和他说几句心里话呢,现在的自己,在爷爷眼里只是孩子,多希望,爷爷能欣慰的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心里,突然有些难受,陆铮仰头,将饮料咕咚咕咚喝干。

    茶几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陆铮接起电话,里面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女声,有些犹豫,有些胆怯,小声的问:“是,是陆叔叔吗?”

    陆铮微怔,问:“你是?”旋即,脑海里灵机一动,想起是谁了,程小亮的未婚妻张曼丽。

    果然,话筒那边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是张曼丽,程小亮的女朋友。”

    “嗯,小张,你好你好,有事吧?”陆铮心说小亮这孩子,要请我吃饭?自己还不好意思说?

    算算日子,两人还有三四天就要结婚了,办宴席的酒店最后还是选在了昌明。

    “叔叔,我有点事,想跟您说。”张曼丽好像渐渐下了什么决心,语气也变得平静下来。

    陆铮一愣,便是婚前恐惧症,也不该和自己说吧?找自己,能有什么事?要说找自己办事,她好像也不是这么莽撞的人。

    “行,说吧,在哪见面?”陆铮嘴上并没有犹豫,对小亮和小张这对新人印象都挺好,其实说起来也是同龄人,遇到什么不能跟小亮说的难处了?既然鼓足勇气和自己开口了,自己能帮自然要帮一把。

    “经贸大厦4楼的经典咖啡室,行吗?”张曼丽小心翼翼的问。

    “好吧,我一会儿就到。”说着话,陆铮慢慢挂了电话,想了想,喊道:“小蛾,走,陪我出去一趟。”

    同程主任的准儿媳私下见面,被人误会可不怎么好,带上白素娥,又是她学校的学生,便没有那么多避忌了。

    “啊,我在洗澡,您等下,我冲一下就好了!”白素娥的声音是从洗漱间传来的,哗哗的水声,陆铮方才都没留意,想来是外面天热,白素娥又挤着去买东西,出了一身汗。

    很快白素娥就擦着湿漉漉的长发从洗漱间出来,高高的个子,吊带雪纺裙里,发育起来的酥胸骄傲的高耸着,纤细的雪白长腿,跻拉着嫩黄松糕凉鞋,可爱的小脚涂着粉色趾甲油,看起来就好像十七八的大姑娘。

    陆铮已经懒得管她,说:“跟我去经贸大厦,三十五中张曼丽老师你认识吗?去见见。”

    “啊?”白素娥就苦了脸,她小声说:“张老师不教我的……”提起学校她就开始打怵,中考结束,分数还没有下来,难得悠闲几天。白小霜现在却是忙得很,明天开始就是升初三的期末考试。

    陆铮瞪了她一眼,说:“不是说你的事,走吧。”

    白素娥这才兴高采烈起来,美滋滋跟着陆铮去了停车场,坐进车里后,还哼起了小曲。

    陆铮换车时间不长,换车后白素娥一直在卫公馆那边学习,她还是第一次坐进这辆大奔,好奇的东张西望,说:“哥,这车坐着比宝马舒服。”

    陆铮问道:“看来考得不错?明天就下分了吧?你估摸着能考多少分?”

    白素娥立时就安静了下来。

    陆铮肚里好笑,打火起车。

    ……

    经典咖啡屋在经贸大厦四层,环境很雅致,陆铮和白素娥进来,绕过厅中央的绿木盆景转了圈,才发现了坐在一个角落的张曼丽。

    旋即陆铮便发现了张曼丽眼睛红肿,看样子刚刚哭过,而且哭的很厉害。

    陆铮略一琢磨,便对白素娥道:“你出去转转。”白素娥哦了一声,看她哒哒哒扭腰踩步的小样子,倒宛似自信的城市丽人,引了许多男人的目光。

    陆铮对张曼丽笑了笑,“我家一个小妹妹,你们三十五中的学生。”

    张曼丽却是讶然的说:“是白素娥吧?她是您亲戚?”

    陆铮一阵挠头,看来刚刚转学几个月,白素娥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咳嗽一声,说:“你有要紧的事?”

    张曼丽脸色就是一黯,沉默着,低下了头。

    服务员送来咖啡,陆铮慢慢的搅着,也不说话。

    “叔叔,我不想结婚了。”张曼丽声音很低,但陆铮听得清楚,怔了下,问道:“为什么?”

    “我知道和您说很冒昧,但我实在想不出要和谁去说?我想了好久,觉得告诉您比较好,您和小亮父母那么熟,肯定能想办法说服他们,不要为了我生气,我,我也不是对这段感情不认真。”

    看起来张曼丽考虑了很长时间,或许每句话该怎么和自己说都考虑的清清楚楚,陆铮慢慢靠在了座位上,说:“那,告诉我原因吧。”

    张曼丽又沉默了很长的时间,缓缓的说:“我,我配不上小亮。约您出来,就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您。”

    她一直低着头,声音不大,但却很平静,“三年前,我被人玷污过,我本来以为我能忘记这件事,也以为,我能重新开始。但是那天在停车场,我突然又见到了那个人,回去后,我整夜整夜的做恶梦,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嫁给小亮那样的家庭,我想,以后在各种场合见到那个人的机会很多,这对小亮,对小亮的家人都不公平,而且,我也不想再见到那个人,一次也不想,每次见到他,我就会觉得我好脏,我……”

    她突然说不下去了,哽咽着,用力擦泪,或许这几天泪水已经流的很多很多,或许她一直在努力保持着平静,但,说起悲惨的往事,她的心好似在滴血,泪水,也不受控制的慢慢流出。

    陆铮没说话,只是把纸巾盒推到了她面前。

    “他那时候是路南区区委书记,我刚刚师范毕业,听说能进市里的三十五中,我好高兴,当时区教委的王主任,跟我说,是区委书记看我档案记录好,点名给了我一个进市里的名额,叫我请吃饭表示下感谢。我当时没多想,他们都是很威严的国家干部,是给我机会的伯乐,我请吃顿饭是应该的,当时,我和我父亲一起去的,席上,他们很和蔼,气氛很好,王主任一直劝我喝酒,后来……”

    张曼丽擦着涌出来的眼泪,“那,那是我的第一次……我一辈子,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恶魔,我,我恨不得杀了他!”

    陆铮慢慢的,点起了一颗烟,张曼丽说的人是朱宝忠。三年前,路南区区委书记正是朱宝忠,至于帮着行事的王主任,那就是王少强了,那时王少强是副区长兼区教委主任,朱宝忠迁升副市长、开发区区委书记后,王少强被任命为路南区区长。

    又过了好一会儿,张曼丽慢慢的抬头,眼睛更加红肿,“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跟您说,就是很奇怪,觉得只有您,才能理解我,才能帮我,您帮我想个办法,推掉这个婚礼又别伤害小亮和他的家人,好不好?”

    第五十一章挪位子才能摘帽子

    在办公室,陆铮突然接到了程明远的电话,程明远在电话里一再道歉,说是准儿媳突然患病,小亮陪她去北京治病了,据说是“抑郁症”,婚礼只能以后再办。

    程明远又问起昌明大酒店那边,用不用赔违约金什么的,陆铮笑着说不用。

    最后程明远叹了口气:“现在的人呐,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没听说过的病也来了,铮子?听说抑郁症是精神病的一种,不会影响下一代吧?”

    陆铮忙说不会,估计小张只是婚前太紧张,散散心,再给她一段时间,应该会没事。

    这主意本来就是陆铮帮张曼丽拿的,甚至北京那边的医生也是陆铮帮张曼丽联系的,陆铮叫她仔细考虑清楚,不要草率的下任何决定。

    挂了电话,陆铮慢慢翻着桌上的文件。

    脑海里,却全是张曼丽、朱宝忠的事,要说愤怒,也谈不上多么愤怒,这些年,什么事情没见过?比这残酷十倍的黑幕也亲身经历过。

    但是,心里还是很堵。

    但自己能怎么办?张曼丽怎么都不肯走法律程序报警,何况事情如果以这种方式突然宣扬开,怕两人的姻缘也走到了尽头。加之事情过去两三年了,报警也用处不大,说不定还会被朱宝忠倒打一耙。

    毕竟,朱宝忠的小圈子经营的同样出色,也甚得冯贵平赏识,尤其是夫人外交,虽然朱宝忠的夫人比较粗鄙,但长期同冯书记夫人走动,时间久了,总会有感情。

    自己同朱宝忠,并没有什么工作上的交集,若说在乌山的政治地位,只怕他还比自己略高一线,想动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虽然,从朱宝忠对张曼丽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只怕底子实在不怎么干净。

    但是到了他这个级别,若说搞些小动作小阴谋陷害他好拔出萝卜带出泥,却也有些玩笑。

    仕途之上,任你权势遮天,但有些人你恨得牙根痒痒,但偏偏就动不了他。

    这就是现实。

    办公室的门被人轻轻敲响,江海燕走了进来。

    江海燕最近正忙着落实检查公务车辆换牌情况,也是来向陆铮汇报相关工作。

    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陆铮接起电话,是周涛打来的,“铮子,晚上来我家,咱们聚聚,还有我从美国买来的礼物,你帮我转交陆书记、韩主任。”

    陆铮嗯了一声,这时江海燕走过来,轻轻将一张纸笺放在了办公桌上,轻声说:“这是一连部分遗属和幸存者的联系方式,我想,你用的上。”

    陆铮愣了下,旋即见江海燕做了个往外走的手势,便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办公桌的纸笺上,良久,没有回神,甚至电话里周涛后来说了什么,都没有听清。

    ……

    周涛住在常委院5号楼,2层小楼,面积大概不到陆铮海岸星城别墅的一半,但若是住周涛一个人,也未免显得冷冷清清。

    周涛爱人在北京工作,同周涛一起住在5号楼的是政府办后勤的一名男工勤,兼了生活秘书和保姆的角色,帮着周涛跑跑腿什么的,至于做饭,周涛大概很少开火,要么吃食堂,要么在外面吃。

    今天餐桌上同样没有几个菜,都是罐头类食品,另外从超市买了两份搭配好的食料炒了炒,算是两个热菜。

    那名工勤在旁看着都觉得寒酸,但想想,这也体现了周市长和陆主席关系的密切吧?

    周涛不怎么喝酒,今天却是开了瓶红酒,显得兴致很高。

    委实,最近他意气风发,甚至作为中共开明市长的代表登上了外媒的封面,外媒对其评价都很不错。

    在国内,他同样出尽风头,大手笔项目就有好几个,比如王碑店新港的建设,比如乌山机场扩建的第二期工程开始,比如乌山发展银行获得人民银行的批准,等等等等。

    在这些项目背后,几乎都离不开陆铮的身影,是以周涛才会举起高脚杯,笑着说:“铮子,辛苦了,我呢,一定要敬你一杯。”

    陆铮笑着和他碰杯,说:“周哥,咱们就不用客气了。”

    周涛就哈哈一笑,拍着陆铮的肩膀说:“我呀,还真想和你一起搭班子,我感觉咱们有这种默契,一定能开创出大局面。”

    陆铮微笑不语,只是若前世熟悉陆铮的人,看到这个笑容,定然好好思量,现在的陆铮,到底在想什么。

    周涛这时又从脚底下拿出大包小包的礼盒,一份份说,这是给陆书记的,这是给韩主任的,这是给你大姐的,这是给你二姐的。

    接过周涛手里递来的比其它礼盒明显小了一号但更为精致的红色纸袋,陆铮点点头,说:“嗯,大姐的。”

    周涛又拍着最后一个礼品袋,笑着说,“这是给佳佳的,不过佳佳是留洋高材生,肯定不稀罕我这个土老帽买的礼物,就这么个意思吧?对了,佳佳是不是该回国了?”

    陆铮点了点头,说:“应该是。”实则二姐陆佳佳现在又攻读了纽约大学博士学位,跑美国读书去了,而且,跟家里说,已经在申请绿卡,以后也不会回来了。

    这件事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把爷爷气得扬言以后没这个孙女,父亲打来电话,告诉自己,写信劝二姐回来,听得出,父亲对二姐的决定也很失望。

    “最近咱们乌山风头正劲啊,不过可惜了,中央正筹划的证交所看来咱乌山争取不到。咱们离北京太近了啊,而且城市定位是高新技术工业,而不是金融中心。”说着话,周涛叹了口气。

    陆铮没有吱声,只是默默品着红酒。

    “给你看看这个,老冯要调整的干部。”周涛从兜里摸出了一张纸,递给陆铮,又说:“该争取的我都争取了,能保的也都保了,其他的,无能为力喽。”

    纸上是一份干部任命名单,大概十七八个人的样子,前面括弧为正处级干部的有六位。

    看来这次调整,冯贵平也是为下个月开始的乌山市各县区党委班子换届做准备的预热。

    周涛说的没错,里面没有广宁亦或青龙的干部,看来他确实下了力气。

    旋即,陆铮就把目光盯在了一个名字上面,王玉宝。

    王玉宝是北海县县委书记,也是冯联营的表妹夫,和陆铮很投缘,但这人对外稍显张狂,曾经当面问刘副市长“冯书记没坐过的车,我们就不能开了?”同时听说在下面,话里也不大把冯书记看在眼里。

    在这份名单里,王玉宝会被调任路北区区长。

    显然,冯贵平开始秋后算账了,虽然碍于王玉宝家里的背景没有下狠手,却也算是种惩戒了。

    毕竟北海县经济条件很强,是乌山地区排在广宁之后的第二大县,县委书记更是地方诸侯,到了市区里的区长,自主权差得天差地远,路北这种老城区,就更难干出什么名堂。

    周涛好似知道陆铮为什么皱眉,叹口气道:“王玉宝我是一点法子没有,老冯的态度很坚决。”

    陆铮笑笑,“玉宝那脾气,磨砺磨砺也好。”

    周涛看了陆铮一眼,说:“你能理解就好,还有,咱们发展银行的领路人,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在人民银行开始保值储蓄业务后,也批准了在乌山成立商业银行的申请,但认为“乌山联合信用银行”的名字不妥,是以乌山市委市政府和筹备组研究后,将名字最后确定为“乌山发展银行”。

    虽然乌山发展银行为商业银行,但拟抽调任命为行长的干部,行政级别明确为副厅。

    陆铮不假思索的道:“刘铁吧,金融理财的专家,行政事务处理的也一直很好。”

    刘铁是陆铮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干将。

    刘铁曾经郁郁不得志从广宁县财政局副局长的位子上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应聘进入北斗星建筑公司任总会计师助理,机缘巧合和陆铮结识。

    陆铮回广宁后,刘铁也复了职,后来任副县长兼财政局局长,广宁县长母世畴同县委书记王同迪不睦,后来母世畴被调来市里任财政局副局长、税务局局长,刘铁则被提为广宁县县长。

    三十多岁的他创造了继陆铮之后的第二个火箭式提拔记录。

    所以当听到陆铮提起发展银行行长也准备叫刘铁上,周涛不由得犹豫了下,说:“他行么?”毕竟,刘铁刚刚被提升县长不久,马上又提格,怕难以服众。

    陆铮琢磨着,说:“那就叫他干第一副行长,主管业务,行政上,找一位老同志为他保驾护航。”

    周涛没吱声,发展银行虽说是商业银行,行政上肯定会放开,但这个未来保障乌山发展的资金源,冯贵平肯定会插手,又把来自广宁的干部安插进去,冯贵平未必会同意。

    陆铮考虑了一会儿,说:“路南区区长王少强你知道吧?”

    周涛点点头,对这个人印象不深,但听说过,同朱宝忠走得很近,算起来,应该是冯贵平圈子里的人。

    陆铮说:“我看,发展银行初期管理,就搞个三人团吧,由一位老同志保驾护航,加上刘铁和王少强,这个干部配备应该能兼容,不会出现大的矛盾。”

    “王少强?”周涛不由就笑:“你对他很熟悉?怎么会想起推荐他?再说了,他懂不懂金融方面的管理?”

    陆铮笑了笑,“懂不懂的都没关系吧。”

    周涛旋即明白了陆铮的意思,但是,陆铮突然提的这个人,可不仅仅是为了平衡为了令刘铁顺利进入乌发展,也不该是为了找个不懂金融业务的干部进去充数好能令刘铁不受到大的掣肘。

    那么,陆铮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周涛琢磨着,但陆铮这个人,很多时候,都令人琢磨不透,甚至他是不是在真心诚意的帮自己,都很难讲。

    “刘铁最近在广宁吧?明后天的叫他过来一趟。”周涛夹着菜,不在意的说。

    陆铮嗯了一声,给自己倒了杯红酒,琢磨了一会儿又说:“王少强动的话,干脆就叫玉宝来路南吧。”

    周涛这时才恍然,原来费许多周章,是为了王玉宝,路南区是乌山市区真正的中心区,且这两年一直再向周边扩张,是市里规划新城建设的重点区域,比起路北更加有发展前景。

    周涛笑了笑,说:“我同老冯再沟通沟通,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我肯定尽力。”就算在陆铮面前,他也习惯什么话都不说死,这是在仕途中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一门学问。

    陆铮微微颔首,自己真正的想法,周涛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的。

    第五十二章白素娥的毕业茶话会

    刘铁呼陆铮的时候陆铮正在开三十五中初三二班的家长会。

    白素娥毕业了,今天班主任召集全班学生和家长毕业留念。

    照过相后,大家便进了教室闲聊,好像茶话会的性质,课桌被摆成了一圈,桌上摆着瓜子糖果,学生们依依话别,班主任孟老师也很是说得动情,眼圈都有些红。

    二班共有毕业生四十六人,其中五人考上了市一中,三人考上实验高中(二中),两人考上省属中专,十三人考上市属中专和技校,其余也大多考上了本片区的高中,仅仅三人失去了最后升学的机会,其中一人便是白素娥。

    此时考上中专和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自然喜笑颜开,也成了其余家长羡慕的对象,成了话别会的主角。

    白素娥可就蔫了,蔫巴巴的坐在陆铮身边,一句话也不说,现在的她,才知道了什么是落寞吧。

    陆铮嗑着瓜子,倒是很新鲜,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家长会,感觉挺有意思的。

    唯一奇怪的是,坐在自己身边的家长,一个戴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友善。

    孟老师这时走了过来,她今天是大忙人,家长们都要拽着她照相唠嗑。

    “你是白素娥的哥哥?还是叔叔?”孟老师看着陆铮有点拿不准,这人看起来很年轻,可能是哥哥,但也保不准是小叔,如果仅仅看着这人的气度,就算是白素娥的父亲也说不定,或许就是生得面嫩呢?

    陆铮笑了笑,站起来和孟老师握手,说:“算是哥哥吧,小娥是我远房的亲戚。”

    孟老师翻着签到本,说:“啊,你姓陆。”旋即想起来,白小霜属于借读生,就叹口气说:“她父母呢?怎么没来?”对陆铮的态度就不怎么好了。

    陆铮说:“她父母都有事,我来是一样的,现在我是她监护人。”

    孟老师眉头更是皱的很紧,说:“你这个监护人没尽到责任啊,通知你多少回来学校,你就是不来,要换了白素娥的父母,能这样?这孩子在家学习不学习你也没管过吧,我说话直,这孩子,算糟在你手了,你对得起她父母吗?”

    陆铮现在才知道孟老师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了,原来是觉得白素娥被远房亲戚托送在自己这里,自己却是从来不管不问不尽心,害得白素娥高中都没有考上。

    陆铮不由得一阵汗颜,想想也是,如果白素娥是自己亲生女儿,自己能这么放纵她么?敢小小年纪天天打扮的跟花蝴蝶似的,早把她腿打折了。

    孟老师,虽然说话不留情面,但看得出,班上的孩子她都当亲生儿女一样,很正直很善良的一位人民教师。

    所以,她才对自己这么大意见。

    “是,你说的对,我是没好好管过她,工作忙不是借口。”陆铮这话倒是真心实意,觉得自己把白小霜和白素娥接来市里后,完全大撒把,委实有些不负责任。

    听陆铮这么说,孟老师脸色稍和,说:“看来我错怪你了,我也知道,咱们乌山人,工作压力都大,生活节奏快,都想多赚几个钱,可是,也不能忽视了亲情,白素娥呢,我帮她争取过,但现在咱们乌山初中都不收参加过中考的复课生,回头我帮着联系联系,看能不能争取上个自费的技校,总得学习一技之长不是?”

    孟老师又说:“看您也像个有样的,不差技校这点钱吧?”

    这话,就是激陆铮了,陆铮自听得出来,点头说:“是,不差,小娥那儿其实我有考虑了……”

    正想说下去,旁边突然挤过来一个人,同孟老师握手寒暄,陆铮看去,正是刚刚一直坐在自己身边目光很不友善的眼镜男,这时,又把自己硬生生挤到了一旁。

    陆铮心下好生奇怪,但也不会跟他计较,就站在旁边听他和孟老师说话,毕竟自己和小孟老师还没说完呢。

    眼镜男姓林,是班上一个叫林克强的学生的父亲,看来同孟老师很熟,孟老师称呼他为“林科长”。

    听着话林克强考上了市属中专,林科长除了感谢孟老师的悉心教导外,又叹口气说:“孟老师我提个建议,要我说咱学校就不该招借读生,都什么素质?农村来的狐媚子,妖里妖气的,本来我们小强的成绩考省中专是没问题的,自从被小狐媚子勾搭,成绩才下来了。”

    林科长说的话声音不小,陆铮听着就觉得有些刺耳,再见周围学生家长,好像都在看白素娥,白素娥更是低着头,一句话不敢说。

    孟老师皱皱眉头,“好了,咱不说这个,孩子们都毕业了,过去的就过去了。”

    林科长却是不依不饶:“怎么不说?我今天就想说说,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我几天几夜没睡好,就想找人理论呢!”

    听着林科长说话陆铮怎么都觉得心里别扭,就在旁边插了一句:“这位林科长是吧,您说谁呢?”

    林科长听陆铮接话,立时便将矛头对准了陆铮,瞪着眼睛好似要吃了陆铮一般,嚷嚷着说:“你说我说谁呢?我说谁你不知道?我说的就是你们家姓白的那丫头!天天不学好,想怎么着?要说你们农村人就在农村好好待着!跑市里来叫抢占资源懂不懂?”

    见家长学生都看过来,孟老师就招手把陆铮和林科长叫到了一旁,对林科长说:“林哥,其实事情我了解过,一直是林克强给白素娥写情书,同学们都说,白素娥从来没理过你家小强,而且林克强的成绩,以前并不好,自从白素娥转学后他成绩上了一个大台阶,自己就知道勤奋了。”

    林科长滞了滞,说:“反正姓白的丫头没起什么好作用。”

    陆铮却是皱眉道:“孟老师,这位林科长刚才当着那么些人说我家小娥勾引他孩子?他没素质,说话难听我就不跟他计较了。但你也做得不对,把我们叫过来,你解释的话就我们两个能听到,我觉得,对小娥不公平,别的家长和学生会以为真是小娥给他家孩子写情书呢,你觉得是不是?”

    陆铮说到“他没素质我不和他计较”时,林科长就梗着脖子在旁边喊:“你说谁没素质?!谁没素质?!”

    陆铮并不理他,只是看着孟老师。

    孟老师为难的说:“好了,咱们都别吵了,你们都是学生家长,成什么样子?”

    陆铮却突然回头,大声道:“谁是林克强?谁是?刚才孟老师说你整天给我家小娥写情书,害得我家小娥为了躲开你学都没法上?你丫是找抽吧?我家小娥你配得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孟老师不帮白素娥消除影响,陆铮觉得,那就自己来吧,小女孩,都很敏感,自己不能一直没好好管她,临到毕业又给她留下阴影。

    本来没考上高中心里就自卑呢吧,现在又被林科长一口一个农村狐媚子,小女孩的自尊心,哪受得了?

    看着有个戴眼镜的小孩畏畏缩缩向一边躲,很多学生也看向他,陆铮就指着他:“你是林克强是吧?你给我过来?!”

    “你干什么你干什么?”林科长挡在了陆铮身前,但见陆铮威风凛凛的样子,林科长又有些惧,不敢太靠近。

    “好了,咱们是毕业茶话会,不是打架会!”孟老师哭笑不得的拦住陆铮,又低声说:“你也帮小娥澄清了,差不多就得了,总不能真打架吧?”

    陆铮心下一哂,这位小孟老师倒也聪慧。

    旋即陆铮点点头,说:“我不跟他计较,不过,林科长。”说着话看向林科长,说:“刚刚听说你是路南区政府的?国家干部,有你这样尖酸刻薄的么?我看啊,你早晚也得被撸回家!”

    林科长皱眉说:“你是做哪行的?”

    陆铮笑笑,“路南区的话,我觉得咱们早晚还会照面,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完不再理他,对孟老师说:“多谢孟老师关心我们家小娥了,不过您不用太给她操心,其实我有考虑了,我觉得吧,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您说是不是?”

    林科长就在旁边冷笑,心说你们白素娥是要回去种地么?

    孟老师也叹口气,说:“你说的对,小娥的理想好像是要做美发师?这职业也不错。”

    陆铮笑道:“孟老师也知道她的理想啊?不过有些事也不能可着她性子来。孟老师应该知道,咱们乌山航空学院开始招生的事。”

    孟老师点点头,她当然知道,这可是轰动全乌山中学的大事。

    乌山航空职业学院隶属民航总局,前身是北方航空技术学校,现今准备搬迁来乌山,新校址便在扩建的乌山机场旁,现今还在建设中。

    今年航空学院受正筹备的乌山航空公司委托,代为招生委培空乘人员,面向乌山初中应届毕业生,共招收学员四十人,其中女学员三十人,男学员十人,进行为期三年的空乘教育。

    因为新校尚未落成,空乘班暂时借用冀东理工大学的教学楼培训。

    此事在乌山引起了轰动,甚至堪比空军选拔飞行员,空乘啊,空中小姐空中先生,简直就是梦幻般的职业,不知道多少家长跑来打听航空学院招空乘的事,包括这位林科长,好像也热衷的很,那几日整天往学校跑。

    可惜的是,航空学院的人根本没来三十五中,好像名额已经满了。

    孟老师琢磨着,颇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陆铮继续道:“是这样的,小娥已经被空乘班选上了,暑假后,就会进入空乘班学习。”

    孟老师呆了呆,白素娥进了空乘班,这,自己怎么没收到一点风?

    旋即便知道,面前这位陆先生没有走学校的渠道,而是自己给她要的名额,实则如果公平公正公开,以白素娥的形象,被挑选入空乘班也并不会令人感到诧异,只是现今的社会,哪有那许多公平?这位陆先生,能量不小啊?

    孟老师不由得又打量了陆铮几眼。

    旁侧林科长也听陆铮的话听得清清楚楚,也不禁有些傻眼,他可是找了很多门路,可是边都摸不着,根本没见到人家学院的人。

    陆铮却是继续道:“接下来也要看她的兴趣吧,空乘出息不大,我倒希望能培养她的兴趣,由此爱上学习,好好学习英文数学物理,她脑子是很聪明的,定了性后,以后争取深造成为飞机师就最好了。”

    听着陆铮的话,孟老师实在有些无语,可人家确实很认真的,好像在他看来,女飞机师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样。

    随即喜悦便冲淡了这些怪异的感觉,孟老师用力拍着手,走上讲台:“下面 (精彩小说推荐:

    ) ( 红色权力 http://www.xshubao22.com/4/469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