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第 7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第九十三章游艇会(上)

    周六傍晚时分,陆铮在昌明大酒店设宴款待澳大利亚联邦总督尼尼安·斯蒂芬爵士和夫人一行,席间陆铮呼机响了几次,后来叫周大清去回了个电话,回来周大清在陆铮耳边低声说是卡洛琳,陆铮才猛地省起,本来答应了这个周末晚上和她一起吃饭的。

    宾主尽欢,酒宴结束,陆铮又安排工作人员送总督夫妇回房间休息,自己则坐电梯到了酒店10楼,1009房间,是卡洛琳的宿舍。

    不过陆铮按了半天门铃,房间内也没有动静,直到服务员来说,才知道卡洛琳早就搬走了。

    陆铮这才省起,现今昌明集团外籍雇员大多迁去了“洋人街”的聚居区,那片聚居区中,有一座昌明集团建设经营的酒店式公寓,看来卡洛琳也搬去了那座公寓。

    陆铮最后,下到大堂呼了卡洛琳,听卡洛琳兴致不高,陆铮琢磨了下,便说道:“这样吧,忘了和你的约定实在对不住,但我是工作对不对?不是故意爽约。这样,我借了施罗德的游艇,明天和北斗星市场部的汪慧中出海玩,两家人,就我没有伴,你一起来吧。”

    “明天都约出去了啊?”卡洛琳话里有些讥刺,或许她眼中陆铮的形象就是在昌明集团形成的吧,一个无所事事的官僚,自然不会想到陆铮的工作实则特别忙。

    汪慧中卡洛琳也应该听说过,北斗星集团副总裁兼市场部总经理,是北斗星开拓市场的旗标人物。北斗星这家起于南方特区的大型财团发展甚为迅猛,两年前,开始进入乌山,投资了多个项目,其中包括投资金额上亿元的彩管工程。

    陆铮笑道:“你来不来吧?我跟你说啊,你以后大概不能这么清闲了,我跟施罗德说了,准备在集团管理层给你找份兼职,这样呢,对我了解整个集团的运作也有好处。现在,多带你认识些人,咱们集团和北斗星将来业务来往少不了,你也应该同他们的人接触接触。”卡洛琳现在也开始在给《特区金融》写稿子,虽然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是家里破产了,要多赚些钱,但终究是在帮自己的忙,而且经常叫她给自己这个共产党员跑腿办事,甚至最近进行社教的材料也传真给她叫她以外籍群众的眼光看这些材料的说服力,说起来自己这个秘书也算万金油了,使着越来越顺手,平时总要笼络住才好。

    卡洛琳好似有些意外,犹豫了一下,说:“好,我去。”

    ……

    第二天一早,陆铮便驱车来到洋人街的昌明集团公寓接了她,旋即,便直奔月坨岛浴场,现今国内没有专门的游艇码头,施罗德的游艇便租了月坨岛浴场的停靠码头,同浴场供游客乘坐的游艇放在一起。

    施罗德的游艇不大,但十几米长的意大利产双层豪华游艇,在码头停靠的几艘小型游艇和水上摩托中显得特别显眼。

    陆铮和卡洛琳赶到时,刘保军夫妇已经在游艇旁等着了,汪慧中夫妇却是还没来,看来,很有些谱,要压着时间最后到。

    也难怪,北斗星集团实力雄浑就不必说了,各地现在都在想尽办法拉投资,资方境遇前所未有的好,而汪慧中本人,则还有京城名门望族的背景。

    汪慧中这人四十多岁,出身于书香世家,美籍华人,父亲是民主人士,曾经任国家政协副主席,在动乱中抑郁而亡,是以家道中落,但其海外关系俱佳,且在国内同样受到诸多照顾,加之本人又是美国商界华人中有名的女强人,汪慧中去年回国时受到多方礼聘,甚至还一度传出风声,国务院拟聘任她为正筹备的南方特区证券交易所副总。

    最后,汪慧中却进入了北斗星集团,想来北斗星集团开出的条件和企业规划未来的发展最被她看好。

    刘保军见陆铮带来的女伴是一位金发碧眼异常性感耀目的白人美女,微微怔了下,听陆铮介绍卡洛琳是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刘保军又不由肃然起敬。

    现今大学生都是各单位的顶梁柱,是宝贝疙瘩,剑桥大学,那只是个传说。

    刘保军的夫人姓于,现今是乌山农业银行某个小营业所的部门主任,嘴特别甜,很会来事,甚至拍起了卡洛琳的马屁,说卡洛琳漂亮,又说她中国话说的好,剑桥大学毕业的,能顶我们十个大学生等等。

    上游艇时,于主任更是赔笑说:“托陆书记的福,我们也涨涨见识,见见世面,这不,游艇都坐上了。我们家老刘有陆书记提携,真是前辈子烧高香了。”

    于主任说的话,便是刘保军听着都不禁脸热,可想想也好,自己这个老婆能抹下脸,把自己想说却不好说出口的话都说了。

    一个月前,陆铮仕途更进一步,被任命为市委常委,刘保军吃惊之余也只能感慨,陆铮这个人,还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了,本来琢磨陆铮能上常委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

    想想和陆铮共事陆铮还是自己圈子里干部之时,刘保军也是百感交集,什么裘大和,什么江海燕,谁能想到,最后的大赢家会是陆铮?

    他同爱人私下说起陆铮,爱人一个劲儿抱怨他,老是走错路,跟的领导一个比一个不济。

    想着,跟在陆铮身边的刘保军不由叹口气,说:“陆书记,今天真谢谢你了。”

    北斗星的汪慧中他约了几次都约不到,无奈下请陆铮出面帮自己约的。

    陆铮笑了笑,没吱声,站在游艇甲板,眺望远方碧海蓝天,海鸥翱翔,委实心旷神怡。

    心里,却觉得汪慧中做派有些过火,不管她背后关系多硬,可刘保军是特区行局的一把手,约她见个面谈事情,时间都安排不过来?这种做派,一旦出了事,那必然是墙倒众人推。

    海归派,还是不真正了解中国啊。

    码头上,一辆黑色轿车驶来,陆铮笑道:“应该是汪总,我下去接接她。”

    见陆铮下船,刘保军忙跟了上来,陆铮侧头说:“等哪天有时间,咱俩去看看裘书记。”

    刘保军怔了下,默默点头,在陆铮从广宁调回乌山前,裘大和就从人大退了下去,自己也好久,没他的消息了。

    黑色轿车停下,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女的四十多岁年纪,很雍容的感觉,也很胖,只是她比较会打扮,所以看起来身材并不臃肿。

    男的二十多岁,眉清目秀的奶油小生。

    陆铮笑着迎上去,说:“汪总,你比杂志上漂亮。”

    汪慧中优雅的伸手和陆铮握手,轻轻一笑,说:“陆书记,前几天我还在北京见到你大姐来着。”又说:“不好意思,车半路上出了点问题,来晚了。”

    陆铮笑笑,显然,汪慧中把自己的底都摸清了,想也是,她既然在乌山发展,乌山常委班子成员,尤其是自己这般显眼的年轻干部,她便是钻窟窿盗洞也得打听明白自己的底细。那么应该真的是车出了问题,不是故意压着时间来的。

    汪慧中又介绍自己身边的奶油小生,说:“这是小沈,沈明辉,我男朋友,过几天我们就注册结婚。”

    陆铮怔了下,旋即笑着和沈明辉握手。

    刘保军却心下咋舌,这位汪大姐还真是开放,听说是离婚了,可怎么找了个这么小的老公?

    第九十四章游艇会(下)

    游艇渐渐驶向海湾深处,船长是施罗德聘请的德国人,技术熟稔,游艇劈开两条白线快速行驶,船身却是极稳。

    汪大姐挺放得开,比卡洛琳还先除去外衣,露出红色比基尼,躺在甲板躺椅上晒太阳,更喊沈明辉叫他给自己擦防晒油,沈明辉便颠颠的跑过在,半蹲半跪在汪大姐躺椅旁给汪大姐服务。

    在旁侧同汪大姐说话的刘保军看着这一幕都觉得尴尬,但看起来沈明辉习以为常,还不时在汪大姐耳边说什么逗得汪大姐咯咯的笑。

    刘保军猛然想起来,怪不得觉得沈明辉面熟,原来是在一部挺火的电视剧里看过他,沈明辉是剧中男二号,也算当红小生了,只是后来便销声匿迹,原来,变成了富婆的金丝雀,名字都改了。

    刘保军旋即压下胡思乱想,笑着说:“汪总,这个月底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我们委里组织经贸团去南韩,听说南韩电子产品市场发展势头不错,我觉得,北斗星应该去看一看。”

    乌山特区经济规模爆炸性增长,各部委办局权柄日重,如外经贸委,便获得了审批经贸团组出国的权限,对于一些小规模经贸团,市长周涛早已不再过问。

    乌山距离亚洲四小龙中的南韩最近,海路已通航,刘保军便想组个团出国考察,一些重量级企业代表跟团的话,自然便会有收获。

    汪慧中笑了笑,说:“我看过陆书记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将来乌山这个高技术产业区同南韩的电子产业可能会是一种竞争关系。说起来,我们北斗星对电子产品市场同样很有兴趣,也好,去看看,知己知彼嘛。”

    刘保军心下松口气,却也没想到汪慧中答应的这么痛快,琢磨着,其中也有陆书记的面子,这位汪总,可是京城名门之后,又说认识陆书记的姐姐,难道?

    刘保军看着甲板角落,正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风景的陆铮,不由沉思起来。

    远方月坨岛离得远了,却越发显得水木明瑟,岛上遍布郁郁葱葱的绿木,海潮如白线一般在岛屿沙滩上涌动,好似童话故事中的美景。

    陆铮轻轻叹口气,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景物是如此,人也是这般,保持距离以平常心对待,或许,才更容易看清一个人。

    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回头,陆铮也知道是卡洛琳,雪莲花一样清新的香味和那特有的鹤立鸡群般高跟鞋磕地声就好像是她的标志。

    一杯红酒递了过来,高脚杯下,纤细雪白的手指的靓丽彩甲好像镶嵌着水晶宝石,魅惑迷人。

    陆铮接过,看了眼卡洛琳,她穿了件黑色吊带裙,雪白锁骨曲线诱人,长长的金色卷发洋溢着性感气息,在阳光下泛着耀目光芒,穿上高跟鞋,卡洛琳几乎和自己一般高,魔鬼般高佻身材,很是给人一种诱惑到极致的压迫感。

    看到卡洛琳眨着长长的迷人棕色睫毛打量自己,陆铮就笑道:“怎么了?不去和汪总她们晒太阳呢?”

    卡洛琳碧眸闪动,说:“董事长,你忘了,我约你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想求你帮忙。”

    陆铮咳嗽一声,就知道她肯定有事。

    “过几天,威廉要来中国,你可不可以扮作我的男朋友?我和他说了,我的男朋友是中国人。”卡洛琳倒是直截了当,旋即又说:“你放心,我也会有回报,以后你工作上的文档,我可以在私人时间帮你处理,而且,我可以付给你报酬。”

    陆铮立时有些无语,说:“你知不知道我是你老板?”

    卡洛琳眨了眨碧眸,说:“你又不是真正的股东,公司薪水都没有给你,我打听过,你现在每个月只是拿公务人员的薪水,我的收入是你的二十倍。”

    陆铮被噎了下,想想也是,外企高管收入极丰,虽然乌山工资标准和内地不同,公务员早已大幅涨薪,但比起卡洛琳这种外企外籍高管,那自是远远不及。

    账面上自己和卡洛琳比的话,还真是个穷光蛋。

    卡洛琳又说:“我知道,你是特区领导,你们共产党的官员,工资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你们福利好,生活中几乎用不到钱,而且,你签个字就能轻轻松松的赚大钱,所以,我也不是想给你报酬,但我家的表你听说过吧……”

    陆铮这时就摆摆手,脸色很严肃,说:“我不知道你对我们干部的印象由何而来,但我要和你声明,我们的公务人员没你想的那么不堪,我也不是那种人,这件事,你还是找别人帮忙吧。”

    卡洛琳盯着陆铮看了一会儿,问:“你生气了?”

    陆铮无奈的道:“谈不上生气,但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这个国家,我如果答应你,传出去的话,可不定被传成什么样。”

    “就几天的时间,谁也不会知道。”卡洛琳说着话,幽幽叹了口气,说:“除了你,我实在想不到谁能帮我。”

    陆铮无奈的道:“得了,别装可怜,我不吃这套。不就找个人假冒你男朋友吗?街上一抓一大把,你只要肯给钱,还会没人来?”

    卡洛琳表情便有些不自然,犹豫了下,说:“我和威廉说,我已经和我现在的男朋友关系很亲密了,我就是想叫他死心。可是,如果随便找个人,我怕他会怀疑,如果是你的话,我想,他会相信的。”

    “什么相信不相信的?”陆铮说完才明白过来,揉了揉鼻子,说:“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件事被艾瑞斯知道,会怎样?”

    “你放心吧,艾瑞斯不会知道的。”卡洛琳又看着陆铮神色问:“你答应了?”

    陆铮摆摆手,说:“这样吧,回头我帮你物色个人选,保管不给你跌份,别搞得好像我们全中国男人没人配得上你一样,你没那么精贵。”

    卡洛琳也不勉强,微微一笑,碧眸看向远方,说:“那我拭目以待,希望你说的是真的。”

    陆铮笑笑,说:“你这就叫念完经打和尚,我就不该答应你。”想也知道卡洛琳的心思,自己答应帮自己就行,虽然在她眼中自己整天无所事事的,但她应该知道自己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自己只能赤膀上阵。

    卡洛琳端着酒杯和陆铮轻轻碰杯,碧眸凝视陆铮,说:“我越来越觉得,你是个好人。”

    陆铮笑笑,“对,整天被秘书使唤的老板,能不是好人么?”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下去谈件事,我跟你说篇文章,你帮我写写。”

    ……

    休息室,沈明辉和卡洛琳擦肩而过,旋即沈明辉笑呵呵坐到了正翻看报纸的陆铮身旁,问道:“陆书记,怎么不上去和慧中、刘局他们聊天?”

    陆铮笑了笑,说:“他们谈正事,我这属于无所事事,只能下来看报纸。”

    沈明辉就哈哈的笑,说:“陆书记,您太谦虚了。”旋即又好奇的问:“那位伯格小姐是您的秘书?”

    陆铮知道他想什么,说:“我在一家企业任职,就是昌明,她是企业里的秘书。”

    沈明辉恍然,又说:“听说现在来中国的很多外国人在他们国内都不如意,有破产的,也有在他们本国找不到工作的,都跑来咱们这里淘金。”

    陆铮深有感触的点点头,说:“是啊,如何管理外籍人士的思想观念也得转变啊,不能和解放前一样,把洋大人都供起来。”

    沈明辉又问:“刚才伯格小姐和慧中聊天,说她家里也是破了产?”

    陆铮点点头,旋即便道:“她情况不同,和家里事业没关系,她来中国时家里还没破产呢,而且,她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

    沈明辉就笑呵呵的说是,和陆铮聊了几句,便走了出去。

    陆铮继续翻看《新滦报》,这便是他曾经和陈克提起的报纸,敢于针砭时弊,陆铮很喜欢这份报纸的文风。

    其中一个叫“知了”的记者写的评论文章最对陆铮心思,陆铮每期必阅。

    不过今天这一期,“知了”写到了德国人的高素质和中国人如何没素质,不由得令陆铮看得皱起眉头,原来也是这般小资情调无病呻吟,实则一种社会氛围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很多事,不能仅仅用素质来解释,陆铮觉得,国人骨子里还是信奉忠孝仁义的,这比之外国人仅仅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秩序”,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对的,陆铮很多时候觉得一些国人推崇的所谓外国人高素质,实则,只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秩序的体现。

    正琢磨间,突然就听外面隐隐传来争吵声和盘碟破碎的声音。

    好像,有汪慧中的怒吼和卡洛琳的声音。

    陆铮怔了下,便起身走出去,沿着狭窄的通道走不几步,便是厨房,此时厨房门口站了几个人,汪慧中、刘保军都在,沈明辉就好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躲在了汪慧中身后。

    “铮子,你秘书到底怎么回事?!”不等陆铮走近,汪慧中就怒气冲冲的喊起来。

    “怎么了?”陆铮来到了厨房门前,厨房内,卡洛琳正冷冷看着汪慧中,地上,有摔碎的盘子和散落一地的甜饼。

    “不是给我做甜点吗?怎么了?”陆铮笑着问。

    汪慧中冷声道:“做甜点?我看她以为自己就是甜点,到处勾搭人!刚才我经过厨房,她正拉着小沈不让小沈走呢!”说着就回头训斥道:“小沈,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沈明辉面如土色,畏畏缩缩的说:“她刚烤的甜饼,非叫我尝。”

    刘保军在旁边笑道:“算了,误会吧,卡洛琳性格开放些,一场误会而已。”

    卡洛琳鄙夷的看着沈明辉,却不吱声。

    刘保军又道:“汪总,你一直在海外生活,这还不能理解吗?”

    汪慧中冷着脸,“刘主任,你刚才没看到,不是我误会,你没看到刚才她在干什么,把甜饼一块块放小沈头上,这不是勾搭人是什么?有这么叫人吃甜点的么?”

    陆铮笑着站在了卡洛琳身旁,说:“汪总,这肯定不是误会,你放心吧,卡洛琳看不上你家小沈,所以,谁也别误会,这事,就算了,好吧?”

    汪慧中怔了下,没想到陆铮会这么为卡洛琳出头,毕竟,如果卡洛琳和陆铮没关系,陆铮自然站在自己这边,如果两人有关系,见卡洛琳这般勾三搭四,陆铮更会大光其火。却不想,陆铮什么也不解释,就是为卡洛琳撑腰。

    汪慧中脸色变幻数次,终于说:“铮子,回头我和你谈。现在我头疼,去休息下。”转身便走,沈明辉忙颠颠跟在身边,转过拐角时,隐隐听到汪慧中低声训斥:“没出息的东西!”

    刘保军苦笑,也转身离开。

    卡洛琳嘴唇刚动,陆铮就做个手势:“不用解释,你是什么人我了解。”

    卡洛琳呆了下,见陆铮离开,犹豫了下,追上去,低声说:“我刚刚给你烤好的甜饼,他就进来拿了块吃,嘴里,还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我就想戏弄他,把甜饼一块块放他头上,正想盘子砸下来,汪女士就看到了。”

    陆铮微微点头,想来卡洛琳往他头上放甜饼时,沈明辉骨头都酥了,那丑态,定然也被汪大姐看到,怨不得汪大姐怒火迸发。

    陆铮旋即一怔:“你想拿盘子砸他?会不会太暴力了?”

    卡洛琳撇撇嘴:“一个牛郎而已,怕什么。”

    陆铮无语,只能苦笑。

    第九十五章来自南方的战争

    出海回来的第二日,卡洛琳便传呼陆铮,问“男朋友”找的怎么样了,此时的陆铮,正在办公室翻看着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同市委统战部部长曹红军说话。

    两岸关系渐渐解冻,不久前国民党召开“十三大”,把其政策重点从“反共复国”转变成“偏安等待”,同时大陆,也开始加大吸引台资的力度。

    刚刚结束的乌山市委常委会议上,冯贵平提出,近段时间台湾同胞对大陆投资活跃,投资总额处于高速增长中,虽然祖籍乌山的台胞不多,但我们乌山有后天的优势,各级部门要踏实做好引入台资的工作,为我们乌山经济发展服务。

    会上,冯贵平点名表扬了滨海新区招商引资的工作,显然对陆铮,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很满意。

    既然没能送走陆铮且陆铮进入了常委会,冯贵平自不希望新区发展出什么乱子,毕竟,滨海新区是乌山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

    对陆铮近期的工作,冯贵平至少在会议上的表态进行了肯定。

    不过陆铮总觉得,这段时间某些常委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对头,好像圈子味越来越浓。

    挂了卡洛琳的电话,陆铮回身坐到沙发上,对曹红军笑道:“所以说,台资咱们要争取,但在对外交流上,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咱们还是要继续加大对西欧投资引入工作的力度,咱们乌山籍台胞少,不能以己之短克敌之长。”

    曹红军微微点头,心里才定了,说:“我就怕国务院文件下来,打断咱们正常工作,各地一哄而起吸引台资,成了政治任务,这个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

    陆铮任统战部部长时曹红军是部里的常务,可算是陆铮的老部下,方才的常委会议,曹红军被邀请列席参加。

    “咱们从自身改。”陆铮笑着拍了拍曹红军的肩膀。

    听着陆铮同冯贵平书记看似配合但实则截然不同的论调,曹红军越发觉得,陆铮这个人,和别的干部不同,而且对于统战工作的想法,很是对自己的思路,不似冯书记,把招商引资完全当成了政治任务。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周大清冒了个头,说:“王区长来了。”

    曹红军笑道:“那陆书记你忙。”起身告辞。

    王玉宝人没到,笑声先进了屋,好像在外面嘻嘻哈哈同曹红军开了几句玩笑,虽然冯贵平不待见他,把他从北海县委书记调整为路南区区长,但好似他全不在意,仍旧那般乐天。

    陆铮却知道,他定然不会像表面上那般不在乎,心里,可不定憋了怎样一团火。

    请王玉宝坐下,又给他倒了杯水,王玉宝笑呵呵的道:“老冯都没这待遇吧?”

    陆铮笑了笑,便道:“联营刚刚给我打电话,问你想不想去武乡?”

    王玉宝是冯联营的表妹夫,当初自己同他结识也是因为冯联营的关系,但冯联营同其相处可能有些问题,工作的事情,还要托自己传话,想来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也谈不到一起去。

    但冯联营当初发迹多少靠了王玉宝家的关系,两人又是亲戚,现在,也不能不管他。

    王玉宝摇摇头,说:“不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我干嘛去?也就冯联营,喜欢当缩头乌龟。”

    陆铮苦笑,王玉宝得罪冯贵平最初起因还是因为帮自己说话,说起来,自己多少有点责任,同刘守成斗那个嘴干嘛?

    王玉宝端起水杯,优哉游哉喝了口水,说:“老冯总不能把我一撸到底吧?我看他啊,这市委书记也干不长,我就在乌山待着,看他几时挪窝。”

    陆铮无奈道:“你置这个气干嘛?”

    王玉宝喝水,不吱声。

    陆铮正要再说,桌上电话响了起来,陆铮起身去接了电话,话筒里是略微嘶哑的男声,“铮子啊,我徐国平。”

    陆铮微怔,徐国平,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和自己家里关系匪浅,京派中生代重量级人物,掌握着京派喉舌《北京日报》,也是京派中最出色的笔杆子之一。

    “今天的《南方快报》你看了没有?”徐国平声音有些凝重。

    “没看?怎么了?”陆铮知道,可能出什么事情了,《南方快报》政治倾向很明确,和另一个盘踞在南方异常强大的政治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徐国平道:“那我给你发传真过去,你办公室的传真电话号是2110056吧?”

    陆铮嗯了一声,那边徐国平就放下了电话,不一会儿,传真机就响了起来,陆铮接通,看着嘶啦嘶啦声中从传真机里慢慢探出头的传真纸,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

    这是《南方快报》今天第三版的复印件,在显著的位置,黑色标题为《查封典当行为那般?》

    陆铮撕下传真纸扫了几眼,文章对乌山查封典当行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是思想禁锢的表现,是对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不理解,是大开历史倒车。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典当行和旧社会当铺的本质不同,点名指出,乌山特区某些干部思想僵化,逆改革潮流而动,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陆铮微微蹙眉,本来,只是因为黄老闹,加之典当行现今本就没规范,自己一时的权宜之计,却不想,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话筒里又传来徐国平的声音:“铮子啊,陆书记的意思是淡而化之,但我个人的意见吧,《南方快报》影响力不小,对你,对乌山可能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我觉得由咱们北京日报写文进行适当的回应为好,想听听你的想法。”

    陆铮怔了怔,徐国平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来自己家里,话语也不多,往往就是坐在最角落,看着父亲同京派大佬们谈笑风生。

    却不想他会这般回护自己,毕竟,这篇文章,仅仅针对的是自己个人,自己在乌山做的事情,看起来,和京派的政治诉求也没什么太大关系。

    陆铮略一沉吟,道:“徐叔叔,谢谢你了,不过这事,就交给我自己处理吧。”

    徐国平好似想说什么,最后没有说,只是道:“那好吧,遇到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

    第九十六章话事

    陆铮接电话时王玉宝本想避出去,陆铮做手势后他才又坐下来,陆铮挂了电话,旋即把那张传真纸递给王玉宝,笑着说:“看看,有什么想法?”

    王玉宝呵呵笑道:“你知道我爱读书看报,你这就叫问道于盲。”说着接过传真纸,扫了两眼,微微蹙眉,说:“点了乌山的名?”

    陆铮点点头,笑道:“是啊,好歹给我留了面子,没点我的名。”

    王玉宝笑笑,说:“那也是冲你来的,你现在,名声在外呢。”

    陆铮笑道:“嗯,都是恶名。”想了想问道:“日报的老韩跟你挺熟?晚上约出来吃个饭?”

    王玉宝怔了下,便隐隐猜到陆铮想做什么,刚刚给陆铮打电话的那人虽然不知道是谁,但听话头好像是准备帮陆铮回应一下南方快报,想来不是《中华日报》就是《北京日报》的人,这两份报纸,完全在陆铮背后圈子的掌控中。

    不过陆铮婉言拒绝,看来是准备自己处理这件事,准备用《乌山日报》回应?如此事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属于可控范围内的回击。

    但是《乌山日报》是乌山市委机关报,乌山日报的声音代表着整个乌山市委,尤其是这种敏感文章,不是报社社长就可以做主的。

    王玉宝挠挠头,说:“你这可难住我了,老韩这人胆子特别小,和我关系再怎么好,他也不敢拿他的乌纱帽开玩笑。”

    陆铮笑笑,说:“回头我想想办法。”

    王玉宝犹豫了一下,说:“要不这样,我找我老姐出面,她是宣传部长,管着宣传舆情,在老韩眼里她的意见代表的就是市委的意见。”用力挠了挠头,说:“听说她要走了,叫她扛个雷再走,反正马上去省里的人了,老冯也奈何不了她,我这老姐要听说是铮子你的事,肯定帮忙。”

    陆铮一时无语,王玉宝嘴里的“老姐”便是市委宣传部部长高燕燕,别看王玉宝整天嘻嘻哈哈的,却是满肚子花花肠子,而且好像除了冯贵平对他印象不好,在乌山其他干部中,王玉宝的人缘很是不错。尤其是和高燕燕这类家庭背景多少能搭上边的,相处更是融洽,他和高燕燕关系好的就好像亲姐弟一样,便是在人前王玉宝也是跟高燕燕叫“老姐”。

    “那晚上一起吧,也算给高部长践行。”陆铮慢慢端起了茶杯。

    ……

    第二天中午休息时间,陆铮被冯贵平召来了他的办公室,传呼是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段有为打的。

    一直有消息说,高燕燕走后,冯贵平希望段有为能接任高燕燕市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的位子。

    陆铮同段有为打交道很多,尤其是去年对抗物价风波时,两人有过一段亲密无间的合作,其后段有为对陆铮便极为亲善,还多次约了陆铮吃下午茶。

    陪陆铮进冯贵平办公室前,段有为轻轻拍了拍陆铮后背,低声说:“好好谈,不要闹僵,冯书记对你还是很认可的。”

    陆铮知道,不管怎么说,段有为和姚二柱是冯贵平从鲁南带来的哼哈二将,今天这般叮嘱自己,看似是对自己好,但主要还是为了维护冯贵平的威望。

    点点头,陆铮敲门而入。

    办公室内,冯贵平脸色看起来很平静,将陆铮让到沙发上后,便将敲了敲茶几上今天的《乌山日报》,说:“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

    《乌山日报》第四版,醒目的黑色标题《金融市场改革的思考》,文章笔调异常犀利,对典当行的现状进行了种种剖析,认为因为国家相关法规尚未出台,在没有严格监督下,典当几乎便意味着放贷,而且利息相当之高,堪比旧社会的高利贷。

    文章认为典当业可以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补充而存在,但首先要将其纳入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同时,中小企业对高额利息贷款的渴求,也值得我们反思,反思我们银行业在放贷审查和放贷程序上的缺失,为什么我们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大量死账坏账,为什么有能力还款的中小企业反而借贷无门,需要铤而走险去借高利贷?

    我们的改革是摸石头过河,但同样,也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各行各业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而不是形而上学,为了改革而改革,否则,只怕越是改革,带来的新问题越多。

    在冯贵平炯炯目光下,陆铮点了点头。

    冯贵平便慢慢皱起了眉头,说:“我刚刚给韩金光打电话,他说这篇文章是高燕燕晚上送过去的,为了这篇文章,日报连夜改了蓝纸,几乎险些耽误今早出报时间,他说的没错吧?”

    陆铮又点了点头,说道:“冯书记,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没有问题?”实则这篇文章如果不和昨天的《南方快报》联系起来,只是普普通通一篇议论改革的时评。

    冯贵平沉着脸,慢慢端起了茶杯。

    陆铮看着冯贵平,很认真的说:“冯书记,其实我不跟你打招呼,我是觉得,如果我事先同你讲,你肯定不同意这篇文章见报。”

    其实这篇文章论调并没有什么不妥,若是平日,这样一篇文章根本不用向他汇报,但现在《乌山日报》这篇文章见报,便好似乌山同南方系打开了对台一般,这却令冯贵平骑虎难下,毕竟短短一天时间,《乌山日报》就进行了强硬的回击,若说他这个市委书记不知情,岂不更难堪?

    陆铮也知道,冯贵平以及站在冯贵平身后的政治集团同南方系关系也并不融洽,所以《乌山日报》的回应很可能被看成是冯贵平的态度。

    这才是冯贵平肯定不同意这篇文章见报以及现在满腔怒火的原因。

    而且,冯贵平也肯定觉得,一年多了,他仍未能掌控乌山的全局,很多事,都令他很意外。

    陆铮缓声道:“冯书记,我是觉得,咱们乌山特区,一直在强调城市文化和城市认同感、归属感,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同样要团结,要树立一种乌山意识。咱们是经济特区,可在种种政治改革中,我们也走到了前头,所以,我们不能怕外来的非议,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如果我们成功了,乌山就不再仅仅是经济特区那么简单,冯书记,我希望,你能带领我们披荆斩棘,开创一个大局面。”

    陆铮的话很诚挚,冯贵平却是端起茶杯喝水,好半晌,没吱声。

    第九十七章生当为人杰

    1988年5月底,乌山市政府出台《乌山经济特区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同时成立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导工作小组,组长为副市长、滨海新区区委书记陆铮,由此,种种优惠政策下,乌山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实则这几年来,在滨海新区的电子企业呈几何倍数增长,最初多是昌明集团的下游产业链,时至今日,已经渐渐形成了以计算机产业为龙头的电子产品工业区,如旭日等家电企业也开始大放异彩,取代了原来国内“上海”等老牌家电企业成为市民心目中的新贵。

    同时,随着昌明集团下属集成电路工厂研究中心宣布16MDRAM问世,乌山北郊这个当初被中国政府野心勃勃宣布将建设成中国硅谷的区域,再次引起了世界瞩目。

    16MDRAM问世,意味着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集成电路工业将会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昌明集团属于德国企业,而且其最主要的研究中心架设在美国,但其技术成果必然会带动中国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

    实则在1985年,半导体行业转入世界性不景气阶段,参与竞争的公司纷纷驻足观望,犹豫不定,但昌明集团显然对此不屑一顾,继续加速开发,时至今日,终于开花结果,同样对集成电路情有独钟的还有南韩一家大型企业,同样在这段时间,完成了技术吸收转化,其集成电路技术渐渐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周二上午,陆铮在乌山饭店召开了乌山市工商业发展运行分析会,陆铮在会上宣布了乌山未来经济规划蓝图,在未来几年内,乌山将会加快经济转型,由原来的能源城市转型为以电子高科技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外向型国际贸易大都会。

    黑压压的干部和经济界人士坐满了商务厅,听着幻灯片下陆铮宏伟的构想。

    显然,很少有会议如今天这般不令人昏昏欲睡,与会人员都很专注的听着陆铮的演讲,和以往领导往往坐在台上长篇累牍的念搞不同,这位主管经济的副市长,使用了幻灯图片来为他的演讲做注脚,其中一幅巨型的未来乌山城市图景令人震撼不已,蓝天白云下,碧蓝大海旁,一座高楼大厦直插云霄的超级大都会,显然,这就是陆市长理想中未来的乌山。

    “同志们!我不是在画饼充饥,更不是幻想海市蜃楼,未来二十年内,我相信我们经济将会有一个超高速发展期,我希望,与诸君携手,共同建设新乌山,至少,在我的任期为乌山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将来,不管我人在哪里,我永远是乌山人,我会很珍惜为家乡人民服务的这段时光,希望我们群策群力,能成为乌山崛起的见证人,并且为了它的崛起而共同努力!当我们老了,回首今日,希望我们都能满怀欣慰,因为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碌碌无为!”

    “同志们!人的一生很短暂,在座的都是这个时代的能人,金钱富贵,过眼云烟,能被后来人怀念的人才不枉此生,希望,我们做的事,能得到子孙后代的一点点赞誉而不是骂名,如此,我们活的才算有价值,望诸君共勉!谢谢大家!”

    会场内,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巨幅大都会幻灯图片前,年轻的市长更像西方城市管理者在演讲,和很多领导干部不同,他发表的讲话从头到尾都有些“狭隘”,通篇的宗旨便是发展乌山为乌山人民谋福利。而且,他有时候,又像那种勘破世情的圣人,好像经历过生死,看破了荣华,但联想到他抗越英雄的身份,却也令人释然,感觉他说这些话特别有说服力。这类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说辞,很多领导干部已经羞于开口,但他说的自自然然,仿佛理所当然,感染力十足,很多人,听得热血沸腾,就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学习时,听老师讲到“为人民服务”时心中的激荡。

    至少在这一刻,热烈鼓掌的乌山干部和经济界人士,大多发自真心。

    ……

    会议结束的下午,陆铮又去参加了“乌山市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在民政局的注册仪式,这个有51名志愿者组成的义工团体是内地第一个义工组织,主要宗旨便是义务服务一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如养老院,孤寡老人,残疾人,社会救助等。

    尔后,陆铮又去视察了正在建设的游泳馆,听取了负责干部对工程进度的汇报。

    直到晚上七点多,结束了涉及农业改革的一个工作会议后,陆铮才给王玉宝打了个传呼,本想叫他约老韩一起出来喝茶,却不想,王玉宝正参加一个饭局呢,听王玉宝说,里面有熟人,卜抗日副市长也在。

    “你就过来吧。”王玉宝笑呵呵的,听起来兴致不错。

    陆铮看了看表,说:“不去了,你少喝点。”

    王玉宝也就不再勉强,又问:“老冯最近没找你麻烦?”

    陆铮笑道:“我麻烦一直不少,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

    在《乌山日报》发表文章回应后,《南方快报》便偃旗息鼓,省委宣传部王部长亲自给冯贵平打了个电话,说什么不得而知,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冯贵平倒也没再和陆铮多谈什么,高燕燕已经卸任,听说省委主要领导属意主管乌山宣传口的人选并不是段有为,最近这段时间冯贵平应该在为段有为奔走,暂时也无暇再理会那件事。

    陆铮倒是担心韩金光,不知道冯贵平会不会回头把气撒在?(精彩小说推荐:

    ) ( 红色权力 http://www.xshubao22.com/4/469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