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王观开车慢慢驶入村中,感觉村子变得十分安静,很少有人走动。偶尔看见几个小孩在村头玩耍,他却认不出是哪家的孩子。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形,王观都难免一阵嘘唏感叹。不过,不管村子房屋怎么变化,但是总体的布局却不会走样。路还是那条路,王观驾轻就熟的就回到了祖宅。
祖宅真的是祖宅,那是王观爷爷亲手建筑的,原本是泥瓦结构,后来王观父亲曾经翻修了一回,改成了砖瓦的构造。
王观在这里生活了十二三年,后来搬到了县城,也有十几年没有再住了。祖宅空荡荡的,显得有些清寂,没有生气。
不过,在门前院后的每个地方,王观都十分熟悉,充满了童年的记忆。
把锁打开,王观推门进去。由于父亲经常回来打扫,所以房屋的地面,包括墙头角落都还算是比较干净,没有蛛网之类的尘埃。
走过有些粗陋的通道,王观来到了大堂,堂上还供奉着祖宗的牌位。适时,王观停下了脚步,走到供桌拿出几炷香点燃,拜了两拜,把香插到桌上的香炉上。
与此同时,王观心中一动,仔细打量香炉,只见香炉用久了,表面蒙了一层黑灰,但是从隐约浮现的纹饰来看,香炉的外观应该比较精致,就是不知道是新东西,还是古物。
想到这里,王观忍不住伸手轻轻抹去香炉的黑灰,把香炉擦干净了,再仔细观察起来。香炉是铜质的,外面刻了十分复杂的花纹。
打量了片刻,王观眉头一皱,失望摇头。因为他看出来,香炉表面的精致花纹不是手工雕刻出来,而是用机械印压的产物。从这点就可以判断出来,哪怕这个香炉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绝对称不上是古董。
“咦……”
忽然,王观醒悟过来,忍不住苦笑,貌似自己是来拿药酒的,不是看香炉的呀。
“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职业病。”王观哑然失笑,把香炉摆正之后,又恭敬的合手拜了拜,才走过大堂,来到以前父母居住的房屋之前。
王观开锁,轻轻一推,常年不开的房门吱呀响了,一股闷气随之扑面而来。
“咳……”
王观挥手轻扇,等到细微的尘气散开了,这才走了进去。
由于祖宅已经切断的电源,加上房屋的窗口也封死了,所以十分阴暗,王观也是靠着记忆才摸索走到角落,隐约看见一口大缸……rv!~!
第263章关键位置有人
借着门口投射进来的光线,王观的眼睛也慢慢适应房中的环境,在角落看到了一口将近一半高的大缸。在看见大缸的时候,王观喉咙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因为他知道这口大缸装放的不是药酒,而是祖传下来的陈年封缸酒。
这个陈年封缸酒,真的是王观爷爷传下来的,少说也有五十年历史了。父亲一直舍不得开封饮用,说是要传给孙子。对此,王观和大哥王勘一直深表遗憾。
不过,在兄弟两人的苦劝下,父亲态度有所松动了,不打算传给孙子,但是扬言要在孙子满月的时候才开封庆贺。这个理由深得母亲的拥护,也让王观兄弟两人抱头败退。
“唉……”
王观摇了摇头,绕过大缸在旁边摸索一下,取出一个小罐子,然后走了出去再把门锁好,接着开车调头,按照原路返回。
不久之后,王观开车出了村庄,来到县城的公路上,才准备朝家的方向驶去,却忽然看见人行道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
“这死胖子怎么有心情逛街了。”
王观看了眼,脸上就露出笑容,悄悄地驱车上前,然后狠狠的一按喇叭。
“滴!”
尖锐的喇叭声响彻云霄,把那个吓了一跳,急忙闪身。不过,在反应过来之后,他却一脸的怒容,回头斥喝道:“会开车吗,不知道这是人行道啊!”
这时,王观把车停下。落下了车窗,轻笑道:“胖子,今天没喝凉茶呀,火气这么大。”
“王观……”那一人愣,脸上有些惊喜交集,走过来笑骂道:“你这家伙元旦没见踪影,怎么现在却回来了?这是你买的车?”
话之间。那人伸手轻摸光滑如镜的车身,一脸的羡慕表情。
“借的。”
王观推开车门道:“上来吧,要上哪。我送你一程。”
“就是瞎逛……”那人上了车,奇怪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打个招呼。”
“我爸脚扭伤了。我回来看看情况。昨晚才到家,有些晚了,没通知你们。”王观笑道:“到是你,不上班却在街头闲逛,不怕领导骂呀。”
“脚伤了?不严重吧。”那人关切问道。
“没事,擦了药酒,几天就好。”王观说道。
“这样就好。”那人释然,然后才解释道:“我已经请假了,这几天不用上班。”
那人解释起来,忽然喜形于色道:“你回来了正好。明天有空不?陪我去趟修水吧。”
“修水?”王观眼睛一眯,若有所思道:“修水不是你女朋友的家乡吗?怎么,终于要上门见岳父岳母了?”
“小子,真灵醒,给你猜对了。”那人叹气道:“明天就要去见人了。都不知道该买些什么礼物上门,真是愁死人了。”
“你没向女朋友打听她父母的喜好吗?”王观瞄了一眼,轻轻调头开车。
“打听过了,她爸喜欢抽烟。”那人苦笑道:“但是她妈不喜欢她爸抽烟,而且她妈喜欢打麻将,她爸却不喜欢她妈打麻将。如果我讨好一个。肯定会得罪了另外一个。”
“好复杂!”
王观认真思考,好不容易才梳理通了,才皱眉道:“她家谁说了算?”
“按照我女朋友的说法,她家大事父亲做主,小事母亲拿主意。”那人迟疑道:“不过,她家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大事。”
“了解!”王观笑道:“那就讨好她妈呀。抓住主要矛盾就行,她妈同意了,她爸反对也没用。”
“问题在于,她妈好像不太喜欢我,到是她爸比较支持我们两个。”那个苦恼挠头道:“如果我只讨好她妈,那她爸说不定反而不支持我了……”
“这么麻烦。”王观也皱起了眉头。
“事情就是那么麻烦,她妈是坚决反对的,但是她爸据理力争,才勉强同意让我上门。如果我倒戈了,她妈态度没变,而我又失去她爸的支持,那岂不是更加悲惨。”那人担忧道。
“唉,古代常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怎么到现代却反过来了。”王观摇头叹道:“胖子,这事我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你自求多福吧。”
“没指望你帮上什么忙。”那人苦笑道:“就是希望你陪我走一趟,壮下胆子而已。当然,人不去也没关系,车借我就行。”
“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王观笑道:“行,就陪你走一趟。不过,你是去拜访未来的岳父岳母,我跟着去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那人表情悲壮道:“你不知道,我女朋友说了,她妈已经把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叫上了,打算来个九堂会审,让我知难而退。”
“这么可怕呀。”王观惊讶之余,也有些幸灾乐祸道:“胖子,祝你好运!”
“哼!”那人撇嘴道:“别笑我,什么时候就该轮到你了。”
“不至于吧……”王观惴惴道,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话之间,汽车已经到了家门口,王观慢慢停了下来。
两人下车,正准备走进去,母亲正好出门,看见王观旁边的那人,立时笑道:“小彭,好久没见你过来玩了。”
在这里要郑重说一下,王观口中的胖子当然不叫胖子,而且一点也不胖。他叫彭诚,是王观从小认识的朋友,小学到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念书。两人的交情很好,又经常到王观的家里玩耍。所以母亲也认识,叫得出他的名字。
彭诚的名字,用本地的乡村方言念读,就是胖子的谐音。加上彭诚工作以后,比较少动作了,所以肚子多了一层赘肉。虽然赘肉不明显,但是更坐实的胖子的别号。
“伯母好。”
这时,彭诚连忙叫唤起来,然后诚恳道:“听王观说伯父脚伤了,我过来看望下。”
“有心了,快进去坐吧,中午在这里吃饭。”母亲热情招呼起来。
“那就打扰伯母了。”彭诚也不矫情,直接答应下来。
母亲满意点头,叮嘱道:“王观,你招呼客人,我去买菜。”
“嗯。”
王观应声,带着彭诚进去,把药酒交给了父亲。之后,三人在厅中聊天,不知不觉之中就到了中午。王观亲自下厨,炒了一顿比较丰盛的午餐。吃了午餐之后,王观和父母打了声招呼,就和彭诚出门逛街,继续商量买礼物的事情。
逛了一个多小时,还是还没有物色好礼物,王观干脆建议道:“实在不行,就买点保健品之类,就算他们不喜欢,起码不会反感。”
“没有办法的话,只能这样了。”彭诚叹气道,然后花了几百块钱,买了几盒可能没有效果却吃不死人的黄金白金饮料。
买好了礼物,两人立即打道回府。到了晚上,两人叫上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出来聚餐,一是为王观接风洗尘,二是给彭诚壮行。
“小胖!以我的经验,你去到之后,她家人肯定会给你来个下马威。”
一个朋友喝了口酒,热心指点道:“那个时候,你不要慌张,而且脸皮一定要厚,如果能拉下脸叫声爸妈,你就无敌了。”
“叫不出来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记得笑,就算心里再苦闷,你也要笑出来,哪怕是笑的时候看起来很傻,也要咧嘴……”旁边有朋友说道:“伸手不打笑脸人啊,就算她妈再怎么反对,也不好赶你走吧。”
“还有,不要不好意思,亲戚越多,就一定要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和你女朋友亲密无间。对了,你们两个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一个朋友问道,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
“那个……就是拉拉手而已。”彭诚羞涩道:“我们很纯洁的。”
“切,谁信!”
大家一致表示鄙视。
“算了,不管你们是什么程度,反正一定要让他们觉得,你们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那个朋友继续说道:“要知道他们那代人,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只要他们这样认为了,那么事情肯定成了。”
“嗯嗯嗯……”彭诚连连点头,牢记于心。
“你们真损。”
王观摇头,然后一脸正气的建议道:“胖子,如果这样都不行,你干脆暗渡陈仓,等到关键位置有人了,再上门拜访,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了。”
“什么关键位置有人?”彭诚有些莫名其妙。
“你装傻还是真傻。”旁边的朋友鄙视道:“肚子有人了,谁还会反对?”
“哦……”彭诚恍然大悟,虚心接受批评。之后觥筹交错,一直到了晚上十一点,考虑彭诚明天还有重要约会,大家才散去了。
第二天,彭诚早早打电话把王观吵醒。两三分钟之后,王观打着阿欠下来,却看见他已经在汽车的旁边等候了。
“不是约好中午见面的吗,没有必要那么早吧。”王观没好气道,被寒冷的晨风一吹,立时打了个冷颤,感觉清醒了许多。
“早到总比迟到好。”彭诚催促道:“别费话了,赶紧走吧。”
“上车……”王观无奈摇头,开门钻进车中,系好安全带之后就启动了引擎,然后轻快的驱车而去。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就到了邻近的目的地,修水!rq
,请收藏。
第264章黄庭坚后人
拣宝264_拣宝全文免费阅读_第264章黄庭坚后人来自
修水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高品质更新】地名可能不显,但是要提到一个人,大家肯定会听说过。他就是北宋四大书法名家之一的黄庭坚。
修水,就是黄庭坚的家乡。县城之内,不仅有黄庭坚的纪念馆,更有不少古代留传下来的摩崖石刻,以及其他人文历史景观。
对了,有必要提一下,彭诚的女朋友就姓黄,据说就是黄庭坚的后裔,貌似还有一本古旧的家谱为证,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除了家谱,就没有别的证据了?”在车上,听到彭诚的讲述,王观饶有兴趣道:“如果留有黄庭坚的书法字画,那就发了。”
“我当然清楚。”彭诚表情怪异道:“我听女朋友说,当初知道黄庭坚的书法字帖卖出了四亿之后,她妈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可惜一无所获。”
“呵呵,或许有发现,但是不告诉你而已。”王观笑道,慢慢的驱车拐弯,进入一个还算繁华的小镇上。彭诚的女朋友家就在镇上,那是一栋装饰很漂亮的楼房,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条件不错。
“就是这里了吧。”王观把车停在旁边,解开安全带道:“下车走吧。”
“等等……”
彭诚连忙阻止:“我先打个电话,探一下情况。”
说话之间,彭诚拨通了女朋友的手机号码,然后腻声道:“小婷,是我……你那里是什么情况……什么?亲戚还没到,就你爸妈在,太好了……你下来开门,我马上就上去。”
“啪!”
适时,彭诚关了上手,高兴道:“看吧,来得早就有这个好处,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在。只需要应付两个人就行了。”
“运气不错,或者就是成功的一半。”王观笑道,开门下车。
“彭诚!”
就在这时,楼房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个相貌清秀的女郎,一身杏黄色的衣服,乌黑的长发上点缀了一个蝴蝶结发夹,比较保守的装扮。却给人一种文静素雅的气质。总体的感觉,就算不是风华绝代的美女,至少也能打七八十分了。
也难怪彭诚会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却无怨无悔的上门拜访了。
“小婷,想死我了。”彭诚笑容满面,连忙迎了上去。
“肉麻!”黄婷娇笑起来,十分开心。
两个人才两天没见面而已,却如隔三秋似的,马上就手拉手腻味粘在一起。
“咳……”
等了两三分钟。看见两人都没有分开的意思,王观只得好心提醒道:“彭诚,别忘记了过来的目的。上面还有人等着呢。”
彭诚闻声,立即反应过来,引见道:“小婷,这是王观,你们应该见过的。”
“你好!”
王观微笑点头,他们确实见过几次,只不过彼此的印象不深刻而已。黄婷也回了个笑脸,然后扯着彭诚小声道:“我爸妈在里面等着,你等下记得要好好表现……”
彭诚连连点头。带着几分紧张不安的心情走进了黄家大门。
走了几步,发现王观没有跟上,彭诚急忙回头道:“王观,你不怎么进来呀?”
“我进去干嘛。”王观有些无语道:“现在主要是看你的表现,我跟着进去像话吗?”
“那好吧。你在外面等着,我自己进去了。”
彭诚觉得也有道理,就忐忑不安的和黄婷上了二楼。王观在后头看见彭诚的身影,依稀感觉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味。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你都打算慷慨赴死了。应该不会在乎区区龙潭虎穴……”王观喃喃自语,由衷祝愿起来,然后在就在门口附近溜达。
然而,没过几分钟,王观就看见一个中年人在楼房走了出来。
“你是小彭的朋友?”
中年人四五十岁左右,头发有些稀疏,一脸的和善之气。
王观一怔,揣测道:“你是……黄伯父!”
“我是黄婷的父亲。”中年人点头承认,然后笑着说道:“既然来了,就进屋里坐呀,怎么在外面站着……走,进去喝茶!”
黄父热情洋溢的招呼,王观也不好拒绝,只得跟随进去,上了二楼客厅之中。
这个时候,彭诚正襟危坐,好像受审的犯人一样战战兢兢的说话,在他的对面是个中年妇女,应该就是黄婷的母亲了。
王观瞄了眼,发现黄母五官端庄,甚至有点儿慈眉善目的感觉,不是他之前想象中的那种尖酸刻薄仿佛电视剧中恶毒后娘的形象。
适时,王观暗笑自己先入为主了。站在彭诚的立场上,黄母的行为肯定是错的,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母亲反对女儿的婚事,实际上也是为了女儿考虑,怕她所托非人,嫁过去受苦而已。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观心里暗叹,笑容满面的和黄母礼貌问好之后,又给了彭诚一个鼓励的眼神,然后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陪着黄父走到一边喝茶去了。
那边,彭诚正在接受盘问,要是不把祖宗十八代的底细交待清楚,恐怕不能过关。
然而这边,黄父给王观递了杯热茶之后,也有意无意的问道:“小伙子怎么称呼?认识小彭多久了?你们是一个单位的同事?”
“谢谢伯父!”
王观略带几分恭谨接过杯子,也知道黄父不是在无的放矢,相反是在通过自己侧面了解彭诚的情况而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彭诚结交的人都是“狐朋狗友”之类,那么肯定影响彭诚在黄父心中的评价。
心里明白这点,王观自然知道怎么应对,微笑道:“伯父叫我王观就行了,我和彭诚从小认识,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同一所学校念书。大学由于文理分科,所以报了不同的学校。大学毕业以后,他回来发展,我跑到瓷都去了,现在在一家古玩店上班……”
“哦!”
黄父轻轻点头,笑着说道:“瓷都好呀,比在本地有前途多了。”
“未必,毕竟竞争压力更大,一不小心,都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被辞退了。”王观笑道:“相反,彭诚现在捧着铁饭碗,不用担心以后。”
“铁饭碗好是好,但是不能升上去,无非是领死工资而已,能够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如果有了孩子,难呀……”黄父轻叹起来。
王观一听,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还没结婚呢,就考虑到孩子的问题,目光未必太长远了吧。当然,结婚好像也是件长远的事情,也难怪做父母的会考虑那么详细。
“他们还年轻,孩子的事情可以慢慢来。”想了又想,王观只能这样劝慰了。
“年轻才好生孩子,不然年纪大了,会影响下一代……”
接下来,黄父滔滔不绝的谈论孩子的生育、抚养、教育问题,可怜王观连女朋友都没有,而且又不是这方面专业的,根本接不住话茬,只得尴尬的点头应和。
与此同时,王观多少有些明白彭诚现在的心情了,他现在都感觉有些坐立不安,那么正在受审的彭诚恐怕连撞墙的心思都有了吧。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黄父才有些意犹未尽道:“先这样吧,我去买菜,中午在这里吃了饭,我们再接着聊……”
“啊!”
王观先是一喜,接着又一悲,然后急忙摆手道:“伯父,不用麻烦了吧。”
“吃个饭而已,客气什么。”就在这时,黄父叫道:“小婷,你带小彭和他朋友出去转转,中午回来吃饭就行。”
“是……”
旁边,彭诚如蒙大赦,感激的看着黄父,热泪盈眶。
“原来是在给彭诚解围呀。”王观恍然大悟,识趣的不再反对,然后看着黄婷兴高采烈的走了出来,搀着彭诚的手臂与父母告别。
见此情形,黄母似乎在皱眉,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磨蹭了两三分钟,三人终于出了门,走到了百米之外,王观第一反应就是长长吐气,呼吸自由空气,感受海阔天空。
“憋死我了……”彭诚也不例外,不断的拍胸口吐舌头,身心疲惫。
“有这么夸张吗,我爸妈很和善的,一点也不凶人。”黄婷娇嗔道,拧了下彭诚肚子的软肉,有几分责怪。
“是不凶人,可是气场太强了,压力好大……”彭诚心有余悸道:“你看看我,不仅满头是汗,连后背都湿透了。”
“你太紧张了,应该放轻松一些。”王观随口道,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在离开黄家之后,他立即感觉浑身舒畅,才有心情打量四周的情况。
出乎意料,这个小镇似乎十分繁华,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店铺林立。王观留意了下,发现这些店铺大多是经营香烛生意的,顿时感觉有些奇怪。
“附近有什么知名庙宇之类的吗?”王观猜测起来。
“没错。”黄婷笑道:“邻乡有个黄龙寺,好像很有名,经常有外地人路过我们镇子到寺院烧香拜佛。”
“难怪了。”王观释然。
“那么我们去拜拜。”彭诚提议道:“求神佛保佑我们的事情顺顺利利……”
“好!”
黄婷甜笑了下,自然不会反对,立刻带着两人朝黄龙寺方向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拣宝264_拣宝全文免费阅读_第264章黄庭坚后人更新完毕!
第265章破笔杆子
拣宝265_拣宝全文免费阅读_第265章破笔杆子来自
不久之后,三人来到了黄龙山脚下的黄龙寺。
对于黄龙寺,王观也曾经有过耳闻,就是没有过来看过。别看这个寺院在普通人的感觉中声名不显,但是在佛门禅宗之中可是赫赫有名的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祖庭。
这个五宗七家,是指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
在古代,黄龙宗十分兴盛,影响力甚至遍布海外,直到现在东南亚各国都有黄龙宗的支脉存在。可惜在清末以后,作为祖庭的黄龙寺却不可避免的衰落了。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破败的黄龙寺才重新修建起来,恢复的少许元气。但是声势却不及古代的百分之一,虽然每年都吸引不少佛教人士前来拜谒,但是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小。或者邻近的市县可能听说过这个黄龙寺,但是出了省的范围,恐怕就浑然不知了。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王观该操心的。来到黄龙寺之后,他与彭诚买了一扎香,一路拜了上去。经过佛堂、观音堂、祖师堂等等地方,又参观了传说中黄庭坚手书的字迹,以及各处的摩崖石刻。
走过一个地方的时候,黄婷忽然指着山上道:“你们看那,上面还有李过的墓呢。”
“李过?谁呀。”彭诚莫名其妙道。
“就是李过呀,很出名的一个人。好像是明末义军的首领,后来兵败了就跑到黄龙寺出家当和尚了……”黄婷解释起来,就是没有说到重点。
“哦!”彭诚应声,看起来听明白了,实际上不知道,以为这个李过是个无名小卒。
然而,王观倒是反应过来。惊诧道:“你说的李过,该不会是李自成的侄子吧?”
“对对对,就是他。”黄婷连忙点头。
彭诚的历史不太好。挠头道:“李自成我知道,和吴三桂抢陈圆圆的那个人吧,但是他有侄子吗?”
“肯定有啊。”王观有些悯怜道:“你回去翻下历史书。就知道李过多么厉害啦。”
“就是就是。”黄婷赞同道:“人家李过可是很有名的抗清将领,曾经在修水指挥十余万的大军和清兵战斗……”
“切,最终还不是失败了,只能灰溜溜的出家当和尚。”彭诚鄙视道。
这话倒也说得很对,不以成败论英雄,只是失败者自我安慰而已。王观轻轻点头,又有些好奇道:“李过的墓地就在这里么?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事。”
“最近两年才考证出来的。”黄婷笑道:“说实话,是不是真的大家也没谱,只不过有专家过来看过,拿了许多史料。证明上面那个地方就是李过的坟墓。”
“怎么证明?碑上写有名字?”王观问道。
黄婷摇头道:“碑上的文字风化了,只剩下一个李字。”
“王观,你这么好奇,干脆上面看看呗。”彭诚建议道。
“好呀。”王观饶有兴趣道:“就是不清楚给不给上去参观。”
“没事的,上面又不是什么重点保护区域。可以随便上去看。”黄婷笑道,招手带着他们绕行上山,在杂草丛生的坡地上攀爬一会,就来到李过的墓地之前。
王观驻足打量,只见这个坟墓是由花岗岩石彻成,但是墓碑被搬开了。乱七八糟的摆放。而且在墓中还出现一个明显的窟窿。
“怎么回事?”王观惊愕道:“这墓好像被挖开了,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吗?”
“不对啊。”黄婷也十分吃惊道:“以前我来看的时候,这石碑还好好的,怎么会变得这个模样了?”
“小婷,你多久没来看了?”彭诚打量起来,摇头道:“窟窿的泥都干透了,看起来已经被挖开好久了。”
“就是听说这是李过坟墓的时候,我好奇过来看了,好像已经两年了吧。”黄婷不好意思一笑,然后气愤道:“不知道是谁干的,居然挖人家的坟,真是太过分了。”
“手法粗暴,这么不专业,应该是当地某些人利欲熏心,以为名人墓地之中有陪葬品,所以才私下盗挖的。他们也不想想,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墓中能有什么贵重的东西?”
王观摇头,皱眉道:“不过,这么猖獗的行径,当地没人管吗?不说捉住盗墓的人,最起码要把坟墓修复好吧。”
“没有明确的指示,推诿都来不及,谁愿意多管闲事。”彭诚嗤声道:“王观,你不了解机关的作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管这事,说明这是他的责任,就成了自讨苦吃。”
“所以才说,某些机构的不作为,比破坏者的危害更大。”王观有些感叹。
这时,彭诚摇头道:“别忧国忧民了,这事我们管不了,也轮不到我们管。骂够了就走人吧,墓碑都被扒了,也没啥看头。”
“嗯,走吧。”王观失望转身,慢慢的向山下走去。
走了片刻,旁边茂密的丛林之中忽然有枝叶涌动,立时把三人吓了一跳,急忙停下脚步,带着几分戒备看了过去。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传统褂袍的中年人拨开一片枝叶,慢慢的走了出来,直接和王观他们打了个照面,大家都是一愣。
与此同时,看清楚来人模样,黄婷迟疑叫道:“四大爷……”
“嗯?”那人一怔,目光一动看向黄婷,眼中掠过一抹沉思,半响之后才有些恍然道:“你是老七家的姑娘吧。”
“没错。”黄婷笑道:“四大爷好,这是我男朋友彭诚,还有他的朋友……”
“四大爷!”
听到这人是黄婷的长辈,彭诚连忙谦恭叫唤起来。
那人目光一瞥,轻轻的点头,然后淡声道:“你们是到黄龙寺游玩的?山上的蛇虫鼠蚁很多,不要乱跑了,赶紧下去吧。”
说话之间,中年人不再理会他们,又钻进丛林中消失不见。
见此情形,彭诚眉头一皱,有些担心道:“小婷,你这个四大爷是不是不满意我呀。”
“别瞎猜。”黄婷连忙安慰起来,然后小声道:“我这个四大爷脾气很古怪的,很少和大家来往,就算不满意你,也不会到处说你坏话。”
“这样就好。”彭诚松了口气,也有些奇怪道:“小婷,你这四大爷是做什么的,怎么打扮这样的……复古。”
“呃,好像叫什么地师。”黄婷半知半解道:“就是帮人看风水的。”
“确切的说是感应地气运转,勘察山川地理脉络,为人寻龙点穴的风水师。”王观解释道:“你刚才没看见他手里拿了个罗盘么,多半是在找风水宝地。”
“啊……”彭诚恍然大悟,眼中掠过一抹不以为然,显然对这种迷信的东西没有好感。不过在黄婷面前,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黄婷没有察觉,看了眼时间之后就笑道:“快中午了,我们回去吃饭吧。”
王观闻声,有些迟疑道:“这个……我不用跟着去了吧。”
“王观,你客气什么,一餐饭而已,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
说话之间,彭诚拢着王观的肩膀,在他耳边低声道:“你这家伙,又想临阵脱逃。这么不讲义气,我可要骂人了……”
“你自己吃苦就好,何必拉我受罪。”王观无奈道。
“不管,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跑……”彭诚摇头,拖着王观下山而去。
不久之后,三人返回黄家,黄父正在厨房忙碌。看见这个情况,也不用招呼,彭诚就笑容可掬的跑去帮忙洗碗刷盘了。
做饭炒菜的时候,倒是其乐融融,但是到吃饭的时候,就明显变得小心翼翼了。反正这餐饭下来,王观很不自在,不过肯定比彭诚好受许多。
将近一个小时,让人感到很难受的午餐才算是结束了。然后,众人坐在厅中,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主要是黄母在问,彭诚回答。
王观在旁边有心帮腔,但是又怕喧宾夺主让黄母觉得不满意,就干脆保持沉默。然而,黄父没有忘记早上的话,把碗筷洗刷干净之后,就来找王观聊天了。
聊了一会,谈到了王观的工作,黄父忽然目光闪烁道:“你在古玩店上班,那么对于古代的东西应该比较了解吧。”
“谈不上多么了解,但是一般能够认出来。”王观谦虚道,忽然心中一动,看向了黄父,隐约感觉今天或许没有白来受罪。
“你等等……”
就在这时,黄父站了起来,走出了客厅,几分钟之后又走了回来,不过手里却多了一个扁长的小盒子。
黄母见状,皱眉道:“你拿这东西出来做什么,还不死心啊。”
“什么死不死心的,我就是让小王见识一下,看他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黄父辩解起来,然后把扁长盒子递给了王观,笑着说道:“小王,你瞧瞧吧。”
“烂笔杆子有什么好看的。”黄母哼声道,一语道破了玄机。
“唉……”
王观心里叹气,一种亲自揭开谜底的畅快感觉顿时没有了。
随即,王观微不可察的摇头,定了定心神,轻轻的把扁长盒子打开,只见一支二十多厘米长的毛笔杆就搁放其中。之所以说是毛笔杆,那是由于笔尖的毫锋已经秃了,只剩下浅浅的一截毫毛嵌在笔头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拣宝265_拣宝全文免费阅读_第265章破笔杆子更新完毕!
第266章诸葛笔
拣宝266_拣宝全文免费阅读_第266章诸葛笔来自
“伯父,你这支笔杆是怎么得来的?”
这个时候,王观没有急着上手打量毛笔,而是先打听具体情况。
“这是祖传的东西。”黄父有些自豪道:“小王,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这支毛笔很有可能就是他传下来的东西。”
“别吹嘘了。”黄母摇头道:“这破笔杆子你不知道找多少人看过,人家当着你的面肯定称赞不已,但是在背后不知道怎么说你呢。”
“说我什么。”黄父哼声道:“他们那是不识货,有眼不识金镶玉。”
“我倒希望是金镶玉,哪怕镶银镶铜也行,至少能值些钱。”黄母鄙视道:“但是一个破烂竹管,送出去恐怕也没人要。”
“不和你争了,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黄父悄声嘀咕,然后冲着王观笑道:“小王,你别听她的。看看,这个是不是古董。”
“那我就上手了。”王观一笑,轻轻把笔杆拿了出来,仔细的观察。这个笔杆大约有二十四厘米长,呈浑圆状,体通亮黄的颜色。
王观稍微掂量一下,感觉笔杆有些轻,再看表层的纹理,可以断定是竹管无疑。
看了一会,王观心里有了初步判断,然后再注意观察笔头已经光秃的毫锋。从锋毫参差不齐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长期使用毛笔写字,致使笔锋秃绝的。
这时。王观伸手微扯了下锋毫,发现笔头有些松动了,居然能够把笔管中的锋毫扯出三四厘米来……
“咦!”
王观愣住了,脸上若有所思。
“小王,怎么了?”黄父看了过来,然后满不在乎道:“不用在意,笔头早松了。掉出来也不奇怪。”
“伯父,这笔不简单啊。”王观笑道,手指头拂动。感受到笔杆的圆润光滑,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
“当然,伯父家祖传的宝贝。怎么可能差。”适时,彭诚趁机拍马屁,同时悄悄地向王观伸出大拇指比划,暗赞他机灵。
“小彭,做人要诚实。”
然而,黄父眼尖,发现了彭诚的小动作,没好气道:“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随便敷衍。如果故意说瞎话哄我开心。我是不会高兴的。”
“呃……”彭诚挠头,尴尬笑道:“伯父,我错了。”
“伯父,你错怪彭诚了,这东西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王观连忙说道:“虽然我不能证明这支笔杆是黄庭坚用过的东西,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支笔至少有八百年历史了。”
“什么?”
黄父惊愣起来,有些难以置信。毕竟,他嘴上经常说这是祖传的东西,实际上他心里也没有底气。说白了。真是有几分吹嘘的成分。
所以,听了王观的话,黄父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狐疑道:“小王,做人要诚实……”
“伯父,我说的是真话。”
王观无奈笑道:“你这支笔包浆厚重,光泽透亮,分量极轻,分明是存放了许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笔锋藏一寸在管中,这个就是唐宋时期名笔诸葛笔的显著特征。”
“诸葛笔?”彭诚惊诧道:“诸葛亮发明的笔?”
“不是……”王观摇头,解释道:“诸葛笔是宣笔的一种,出自南唐的制笔高手诸葛高。据说诸葛高制笔有术,技艺精湛,堪称海内第一,所以又名诸葛笔。”
“小王,你不是哄我吧。”
黄父半信半疑道:“我只听说过宣纸,没有听说过宣笔啊。”
“伯父,我骗你做什么。”
王观哭笑不得道:“在古代的宣州,不仅是宣纸出名而已,宣笔一样出众。当时的宣笔名噪一时,北宋时期的名臣欧阳修、梅尧臣、叶梦得等人,都曾经赞誉过宣笔。这是有史料可查的,绝对假不了。只不过到了元代,宣笔才逐渐衰落,被湖笔取代了。”
“真的!”
看见王观说得头头是道,黄父有些信了。
“当然是真的。”王观说道:“当年的诸葛高,最擅长用动物的毛制笔,其中最有名的品种就是鼠须笔和紫毫笔,每枝笔酬价十金,世人争相抢购,却供不应求。”
“十金,那岂不是很值钱?”
这时,黄母也被吸引过来了。
“十两黄金,那该是多少钱啊。”彭诚也有些咋舌,眼定定的看着王观的笔杆,十分怀疑道:“这东西有这么贵吗?”
“我说的是专供达官权贵特制笔,不是这种普通类型的笔。”王观笑道:“不要小看古人,他们也是非常精明的,一样知道把商品划分等级,卖给不同阶层的人。”
“已经八百年了,再普通的东西,现在应该变得很贵吧。”黄母急忙问道,还是比较关心具体的价格。
“这个不好说。”王观沉吟道:“古代毛笔的收藏,属于比较冷门的项目,除非是遇到喜欢的人,才愿意花大价钱买。”
“不对吧,这是古董啊,古董也没人要吗?”黄母质疑道。
“伯母,话不是这样说的。”王观温和笑道:“对于古董收藏,大家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误区,总是觉得越古老的东西就越值钱……”
“没错呀,有什么不对吗?”
不仅黄母点头,旁边的彭诚他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不是不对,而是非常不靠谱。”
王观摇头,耐心解释道:“其实古董和现在的东西差不多的,在古代的时候值钱,现在肯定值钱。如果古代是破烂,现在一样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说白了。就是要看东西的质量。好的东西肯定是人人都抢着要,其他名人效应、稀少程度等等,只是附加的价值而已。”
“可是电视上不是经常拿几块破竹简出来,就说是什么国宝国宝的……”黄母不解道:“我也没觉得那东西有多好啊。”
“那是说在文化价值。”王观笑道:“竹简本身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在竹简上记录的文字却具有难以衡量的研究价值……”
“好了,你别插嘴,整天提钱。你俗不俗。”黄父不耐烦摆手道:“你看小王说得多好,文化价值。毛笔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化价值吧。”
“没错。”这个时候。王观真是在奉承了,笑着说道:“你这支笔,对于研究古代宣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就是说。不值钱啰。”黄母有些失望。
“一两万吧。”王观想了想,微笑道:“我这是保守估计,或许还能更高。”
“两万?”
黄父黄母都有些意外,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他们的心理底线了。
看出他们不信,王观轻笑道:“伯父伯母,我不是在信口开?(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