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是一个很繁华,很富裕的一个地方。到处是钢筋铁骨的高楼大厦,不过沿着山坡缓缓前行,路边却种植了许多鲜花。只见那花儿舒展着细细长长的肢体,雪白雪白的形似蜘蛛,好像是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
继续往前走,只见满山绿树青翠,四处是娇艳的花开朵朵,不愧是花园城市。
四周的景色怡人,王观站在山势比较高的地方回首眺望,依稀看见逶迤的海岸线,勾勒出岛屿的轮廓。海鸟追逐着巨轮,船尾溅起阵阵浪花。蔚蓝色的大海,水天相连,烟波浩渺,仿佛没有天际……
忽然,皮求是停了下来,指着半山腰的一间朴实的寺庙,笑呵呵道:“到了,就是这里。”
“皮大哥,你所说的大师就是和尚?”俞飞白愣住了,与王观面面相觑,他们一直以为皮求是所说的大师,是指鉴定大师什么的,谁知道居然是佛门大师。
第323章需要佛缘
然而,仔细计较起来,貌似皮求是没有说错,和尚确实是大师。
“没错呀,这里住了位大师,很让人景仰。”皮求是笑呵呵道,看他笑口常开,又挺了个大肚子的模样,比和尚更像弥勒佛。
适时,陈少枫开口道:“要拜佛的话,应该去双林寺、佛牙寺,那里的大师更多。”
“不一样,这不一样。”皮求是摇头笑道,至于有什么不一样,他没有解释,而是上前轻轻敲门了。
这个时候,王观仔细打量,发现这个寺庙的面积很小,好像只有三两间房屋的大小而已。要是在内地,建了这样小的寺庙,恐怕会让同行嘲笑死。
不过,考虑到这是新加坡,那么一切就十分合情合理了。要知道别看新加坡小,但是这里的宗教氛围十分浓厚。什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等宗教,都在这个地方开枝散叶,建立了许许多多的佛寺道观教堂神庙。
据统计,新加坡的佛寺道观加起来已经超过两百所了,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也有两百六十多座,再加上伊斯兰教、印度教什么的,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国土面积本来不大,又建立诸多的宗教建筑,怎么办?毫无疑问,只有在建筑面积以及建筑空间上采取措施了。如果哪天,你到了新加坡,发现这里的佛寺教堂好像百货大楼一样分层布置的,一定不要觉得奇怪,大家都是被逼无奈。
而且,有实力的才能搞多层建筑。没实力的,就比如说眼前的佛寺,就是一层,外观十分朴实,甚至能用简陋来形容了。
所以王观才觉得,这样的佛寺如果是在内地,绝对会给同行丢脸。
“吱呀……”
就在王观浮想联翩的时候。佛寺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
“皮大叔。”
小沙弥不算是和尚,看见皮求是来了,不叫施主,直接用从俗家的称呼。而且表情有些喜上眉梢,好像十分高兴。
“你师父在吧。”这时,皮求是笑容可掬,把手里的大包小袋递了过去。然后笑眯眯道:“来,过年补个压岁钱。”说话之间,皮求是摸出了一个红包,塞到了小沙弥的口袋里。
“谢谢皮大叔,师父在里面等你呢。”小沙弥笑得更加开心了,一边提着大包小袋,一边引见众人进去。
走到里面,王观发现这个佛寺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正堂是一个如来坐像。左右两边是观音、罗汉,另外供桌、蒲团、经筒、木鱼等等法器,一律不缺。不算大的一间屋子。布置了许多东西,却不显得杂乱,反而井然有序,充满了庄严肃穆气氛。
不过,让王观惊讶的是,这些佛像没有描金贴银,只是单纯的涂了一层薄漆而已,却更加突显了佛像的雕工精湛,非同一般。从佛像的五官以及手指的细节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雕刻这些东西的人,绝对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大师。
雕刻的线条流畅,面部的表情丰富,尤其是眼睛和稍微翘起的手指。就营造出一股佛陀悯视众生,立志普度天下的大慈悲、大胸怀……
在几人观看佛堂的时候,皮求是驾轻就熟的在旁边的供台上抽了几炷香出来,慢慢点燃之后,一人分了一炷。然后笑道:“俗话说,逢山拜庙,遇寺参佛。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求个心安吧。”
说话之间,皮求是恭恭敬敬的拜了几拜,然后把香插进了台前的香炉中。王观有样学样,不过在插香的时候,习惯性的打量香炉。
看了几眼,王观发现这个三足香炉质地非常纯净,器体表面光泽润滑,呈淡黄的颜色,就好像是佛经的用纸,非常的精致美观。
俞飞白顺手摸了一下,沉吟道:“好像有些年头了。”
“得了,你们两个别琢磨了。”
皮求是在旁边笑呵呵道:“那是民国时期的仿宣德炉,可惜这里的主人太吝啬,宁愿拿来当香炉,也不愿意让给我。”
“阿弥陀佛,皮施主又在打香炉的主意了。”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和尚走了出来,身上披着朴素的袈裟,脚下是一双布鞋,脖颈挂了一串佛珠,十分简单的装束,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和尚。
“皮施主,贫僧说过好多次了。不是贫僧不重视香炉,而是香炉的功能,本来就是为了装香所有。把它放在这里供养佛祖,那是对它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好的归宿。”
适时,中年和尚双手合十,微笑道:“几位施主,贫僧有礼了。”
“大师怎么称呼?”俞飞白好奇问道。
中年和尚微微一笑,谦和道:“贫僧法号半山!”
“半山?”俞飞白眨了眨眼睛,开玩笑道:“为什么不是一山?”
“一山太高,半山恰好。”
中年和尚也不介怀,笑容依旧道:“半山就是半山,没有在山峰之上疾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慷慨激昂,也没有在山脚低下泣诉‘大道如青天,我独得不出’的悲苦郁积。居于半山,我心安然。”
很有禅意的一番话,让人听了颇有几分触动。反正在大家看来,这个半山和尚,确实有几分得德高僧的风范了。
“大师,你的佛理高深,我们是受教了。”
与此同时,皮求是笑呵呵道:“不过,佛拜了,香也奉上了,是不是还要给香油钱,你才肯带我们到里边稍坐送上一杯茶呀?”
“阿弥陀佛,是贫僧疏忽了。”半山和尚笑了起来,连忙伸手引请。
随即,在半山和尚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了佛堂,走到了里面的一间精致的房屋之前。这个房屋是纯木质的结构,完全是唐代的复古风格。
当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日式建筑。不过,房屋的布置却完全是中式的装潢,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悬挂了几个书法条幅。
“静”、“忍”、“禅”……等等,充满佛家意味的书法,笔法内敛深沉,颇见功力。仔细打量,还可以看到书法落款的地方,有半山和尚的印章,显然是他亲笔手书。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念经的和尚应该不少,但是能够诠释佛理学说,甚至懂得书法的和尚,应该不多了吧。而且,这样的和尚居然没有待在金碧辉煌的大佛寺之内,反而窝在这个小庙里,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个时候,小沙弥来了,托着沏茶的器具过来,然后熟练的烧水、清理茶具。
大家坐在竹藤编织的蒲团上,看见小沙弥一套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烟丝气息的动作,也感觉到十分的舒服。
不久之后,茶好了,小沙弥给每人倒了一杯,就退出门外,到佛堂诵经去了。清黄色的茶水,应该不是什么名贵品种。而且品味起来,似乎还有点儿淡淡的苦涩。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微微的苦涩却仿佛一种禅意,让人回味无穷。
喝了口茶之后,皮求是摇头道:“大师啊,有时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故意的。要知道我每年都拿了不少好茶给你,但是我来了,你却总是拿这种苦茶招待我,而我却偏偏觉得这茶滋味不错,这算不算是自虐?”
“呵呵,皮施主开悟了。”半山和尚爽朗笑道:“真是可喜可贺啊。”
“少来,我知道原因。平时大鱼大肉吃腻了,偶尔来点粗茶淡饭,也觉得开胃。但是天天粗茶淡饭,就该怀念大鱼大肉的日子了。”皮求是满不在乎摆手,然后笑道:“除非你答应那件事情,才是可喜可贺。”
“皮施主知其因果,明心见性,自然该贺。”半山和尚笑了笑,表情不变道:“可惜,皮施主没有佛缘,何必苦苦纠缠。”
“半山大师,我一直弄不明白,你说的佛缘是什么。”皮求是苦笑道:“能不能具体一点,别让我猜下去了。”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有几分歉意道:“我佛神通广大,赐予每个人的机缘也各不相同,贫僧不能穷尽,更不知道如何表述明白。”
“嗨,就知道是白问了。”皮求是摇头叹道:“算了,机缘不到,我也没有办法。不过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迟早有一天大师会答应我的。”
“贫僧也在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半山和尚真诚道。
旁边,王观和俞飞白好奇得心痒痒,但是也明白两人故意含糊其辞的谈话,摆明了就是不想泄露天机,也识趣的没有多问。
接下来,聊了半个小时这样,皮求是就告辞了。一番惜别之后,在半山和尚的礼送下,大家出了佛寺,慢慢的下山。
这时,憋了好久的俞飞白,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皮大哥,刚才你和半山大师在打什么禅机?”
“飞白,你又乱打听了,没事别那么好奇,会害死猫的。”王观摇头道,也看向皮求是,也有些期待知道答案。人嘛,口是心非很正常。
“呵呵,这事不好说。”
皮求是笑道:“回头我问问半山大师,得到了他的允许再告诉你们吧。”
听到这话,大家更加好奇了,但是皮求是不愿意透露具体情况,他们也没有办法…
第324章杀一个回马枪
一会儿,走到了山脚下,皮求是开口道:“对了,你们住在哪里?”
“我们才到,还没定下来呢。”王观说道,觉得实际不行,晚上回到游艇过夜算了,这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只不过,游艇随浪漂浮不定,睡觉的时候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既然这样,就到我住的酒店投宿吧。”皮求是好心道:“出门在外的,住在一起比较有安全感。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相互照应。”
“你们怎么看?”王观有心答应下来,不过还是回头问了一声。主要是看俞飞白的意见,他同意了,陈少枫和姜毅肯定不会反对。
“我没……”实际上,俞飞白已经点头了,就在这时,姜毅走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一瞬间,俞飞白眉头一皱,立即改口道:“王观,恐怕不行了,我的行程有变化。本来还想陪你在新加坡多待几天,可是现在却不得不坐飞机去吉隆坡了。”
王观怔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道:“没事,那你先走吧。”
其实,王观知道俞飞白要去吉隆坡办的事情并不简单。不然的话,以俞飞白的性格,早该告诉自己要做什么事了,而不是一直含糊其辞。
现在,俞飞白突然改变了行程,更让王观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不过,他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干脆挥别起来:“一路顺风。”
“好,那我就先走了。顺利的话,明天我应该能够返回。”俞飞白说道:“不然,等你把这里的事情解决了,再到吉隆坡找我吧。”
“嗯。”王观微微点头。
就在这时,俞飞白钻进姜毅招来的出租车中,然后回头叫唤道:“少枫,一起走。”
“呃……啊。马上来。”
陈少枫带着几分惊喜的神情,匆匆忙忙坐进车中。
“有事的话,电话联系。”
俞飞白挥手叫了一声。出租车就如梭而去,转眼消失在滚滚车流之中。
看见车辆消失了,王观转身笑道:“皮大哥。本来想着人多热闹一点的,现在看来只有我们两个搭伙了。”
“两个就两个,总比孤独一人唱单身情歌强吧。”皮求是风趣道:“我可不是李白,没有他对影成三人的本事。”
“这倒也是。”王观含笑点头。
适时,皮求是随口道:“对了,你的行李呢?”
“在船上。”王观说道:“先去你住的地方吧,到时候打电话让人送来就行。”
“咦,还是坐船来的?”皮求是有些惊讶,然后竖起大拇指道:“还是年轻人懂享受。”
“别提了,在享受之前。先习惯晕船。”王观叹道,绝对不是得了便宜在卖乖,而是真实的感受。就算他身体素质不错,没有吐呀吐习惯,也要晕了一天。才慢慢调整过来。
“你不是南方人吗,居然也怕坐船?”皮求是笑道。
“大哥,现在已经不是南船北马的时代了。”王观无奈道:“内地交通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坐船的机会。就算是想游泳,也没有这个条件了。”
“那是,就算是看着干净的河水。也未必敢下去玩……”皮求是深以为然。
就这样,两人一边闲聊,一边来到了皮求是投宿的酒店。住下来之后,王观打了个电话,陈聪立即派人把他的行李送了过来。
把行李稍微整理一下,王观就和皮求是坐在客厅继续聊天。
两人都具有共同的爱好,自然不愁缺少话题。随意闲谈了几句,皮求是自然而然把话题转到古玩方面来,笑眯眯道:“兄弟,最近有没有淘到什么宝贝。”
“别说,真的有。”
王观拍了拍腿,忽然问道:“皮大哥对金石篆刻有没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但是多少有些了解。”皮求是眼睛一亮,见猎心喜道:“兄弟你是不是淘到什么名贵印章了?”
“名人闲章一枚,就是不知道是真东西,还是老仿的。”王观笑着说道,转身回房把弘一法师的印章拿了出来,然后搁在案几上,示意皮求是鉴赏。
“好像是青田石啊。”
看了一眼,皮求是就得出俞飞白一样的结论。随之把把印章拿了起来,先是触摸的石质,再观察纹理,肯定自己的判断:“没错,就是青田石。可惜保养不善,表层有些酥了。”
“才到手,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王观笑道:“就是基于这个微酥的表层,我才敢断定这东西就算不是真品,也是老仿的,而不是现代加工的赝品。”
“嗯嗯……”
皮求是赞同点头,然后才观看印章侧面的文字。
“咦!”
乍看之下,皮求是好像十分吃惊。
“怎么了?”王观奇怪道:“有问题?”
“这是弘一法师的篆刻?”皮求是急忙问道:“能够确定吗?”
王观有些莫名其妙,苦笑道:“皮大哥,我就是不确定,才向你请教的啊。”
“对对对,是我糊涂了。”
皮求是有些不好意思,然后仔细打量侧面的文字,以及印面的篆书。良久之后,他脸上带着几分惊喜交集的表情,点头道:“没错,你看篆字线条匀流畅,如行云流水,非常的流利自然,分明就是弘一法师用他自己发明的锥形刀篆刻出来的字迹。”
“锥形刀?”王观有些迷惑不解。
“呵呵,每个篆刻高手,都有自己的用刀习惯。”皮求是慢慢解释道:“而弘一法师也不例外,发明了一种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的刀,刻成的文字线条流利自然,有如闲云出岫,别树一帜。那是弘一法师的独门技术,常人很难模仿出来。”
“也就是说,这是真品?”王观有些高兴,毕竟这年头,除了造假的,谁会喜欢赝品。
“有九成的把握。”皮求是笑呵呵道,其实他完全可以肯定,不过出于职业习惯,不敢说得太满而已。
王观当然明白,欣然笑道:“谢谢……”
“先别谢。”皮求是连忙摆手,忽然说道:“兄弟,大哥想和你打个商量,这件东西能不能匀给我?”
“嗯?”王观愣住了,有些迷惑不解。这件东西说珍贵吧,肯定十分难得,毕竟是名人雕刻的东西,必然有人喜欢。但是印章的收藏,严格来说,与瓷器书画玉石类别相比,应该称得上是偏门。除了专门玩这个的藏家,一般的玩家遇上了,就算觉得印章合眼,也只是看看而已,很少有人主动想买的。
现在皮求是突然说要这个东西,联想到他刚才的惊喜表情,王观感觉他买这东西,或许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收藏。
看出王观的疑虑,皮求是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言不讳道:“兄弟,还记得刚才半山大师的话吗?”
“大哥是说,这个就是佛缘?”王观立即反应过来。
“差不多,差不多,兄弟你知道半山大师是什么人吗?”
皮求是畅笑起来,自问自答道:“他是弘一法师的徒孙呀,他的师父就是弘一法师的亲传弟子。由于当年时局动荡不安,干脆南渡来到新加坡宏扬佛法,一直到终老圆寂。”
“不管怎么说,半山大师终归是弘一法师的一脉。前两年还特意带着他师父的遗物前去祭拜弘一法师呢,算是认祖归宗了。”这个时候,皮求是喜上眉梢道:“如果我带着这枚印章过去,半山大师该不会再说我没有佛缘了吧。”
说到这里,皮求是郑重其事道:“兄弟,这东西对我很重要,请一定要让给我。”
“你等等……”
王观想了想,又返回房间拿了一件东西出来,笑着说道:“一个印章可能不保险,再加上这个牙角佛雕,应该够佛缘了吧。”
皮求是一看,又是一阵惊喜,感激连连道:“兄弟,别的就不多说了,回头你什么时候到了津门,我开车兜你进京吃满汉全席。”
“那我可记下来了。”王观轻笑道:“到时候你可千万别不认账就行。”
“认账,绝对认账。”皮求是大笑道:“赖账的话,你大可刮了我一身肉去做菜。”
“这可不行,太油腻的东西我吃不消。”王观笑道,一脸惊恐万状的模样。
笑声之中,皮求是也很够意思,直接开了一张百万金额的支票递了过去。尽管王观不太了解两件东西的行情,但是也知道一百万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王观也没有推托,直接接了下来。毕竟交情和生意不能混为一谈,再说了两人的交情也没到无偿赠送的地步。
与此同时,皮求是小心放好印章,再看着牙角佛雕看了眼,点头道:“不错的东西,雕工繁琐复杂,非常的精致。半山大师看见了,肯定非常喜欢。说不定见猎心喜,自己也跟着仿刻一个呢。”
“半山大师也懂雕刻?”王观感觉有些意外。
“不仅懂,而且技术非同一般。”皮求是笑着说道:“刚才你不是看见了吗,佛堂里供着的几尊佛像,就是半山大师自己亲手雕刻而成。”
“啊,大师不愧是大师,真是博学多才。”王观有些感叹。弘一法师本身才华横溢,他的弟子、徒孙都十分不凡,难道就是所谓的一脉相承?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敬重半山大师了吧。”皮求是笑了笑,然后起身挥手道:“走,我等不及了,立即杀一个回马枪!”m
第325章出家人不打诳语
皮求是急着去拜访半山大师,王观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在穿鞋准备出门的时候,王观忽然心中一动,随口问道:“皮大哥,半山大师除了木雕之外,还能雕琢其他的东西吗?”
“什么东西?”皮求是回头问道。
“比如说,玉石琥珀什么的。”
王观有些期待,如果半山大师有这个本事,那就顺便托他帮忙,用那块琥珀切割雕刻观音佛陀平安牌之类的,然后再用边角料做一两串佛珠,回去送给家人。
“玉石琥珀?”
皮求是愣了一下,然后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这样吧,你把东西带上,去到之后再问一问大师。”
“行。”
王观点头,回房拿了个挂包,就和皮求是匆匆出门。不久之后,两人重新来到了半山腰上的寺庙,叫唤两声,小沙弥就开门了。
看见两人又来了,小沙弥十分惊讶,迷惑道:“皮大叔,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没有。”皮求是摇头笑道:“你去告诉大师,我找到佛缘了。”
“咦,真的?恭喜皮大叔了。”
小沙弥有些高兴,引着两人进来,然后快步通知半山和尚去了。
这个时候,王观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有些不解道:“皮大哥,你早知道弘一法师的东西是佛缘,干嘛不早弄一些过来。”
“当局者迷啊。”
皮求是拍着脑袋道:“如果不是刚才看到印章,我也没有想过可以这样做。况且。现在我心里一样没底,不知道半山大师认不认可呢。”
王观闻声,也觉得有些道理。毕竟,古玩书画在国内出境是件麻烦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确实让人为难。就怕疏通好了,带东西过来,半山和尚却不认可。那就是白忙活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些庆幸,自己是在澳门海港出境。又有陈家的关系在,检查不是那么严格,很容易就出来了。如果是在内地出境。或许要费一番周折。
然而,也不是没有办法。要知道,在法律上可没有明文规定古董的定义,一律被称为工艺品。只不过为了区分,把建国以前的东西称为文物,原则上禁止携带出境。
不过,记得有人说过,中国的造假技术是世界顶级的,就算是海关的专家也识别不出来,只要多买点工艺品。把真古玩混进去。这样真真假假,很容易把东西带出境了。其他国家的古玩商,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把中国的古玩带走的。
当然,遇到厉害一些的专家。这样的办法就行不通了。所以,才会有走私、行贿、内外勾结等等龌龊的事情发生。
就在王观暗叹之时,半山和尚走了出来,微笑道:“两位施主去而又返,莫不是真遇上佛缘了?”
“我们觉得是,却不知道半山大师的看法。”皮求是笑道。也有几分忐忑。
“进去说话。”
半山和尚也不急,伸手礼请起来。
一会儿,几人来到禅房,拿来蒲团对坐。适时皮求是连忙把弘一法师印章,以及精致的牙角佛雕拿了出来,笑着说道:“大师你看,这是不是佛缘。”
“这是……”
半山和尚一看,首先拿起了牙角佛雕打量,观察片刻之后,忍不住赞许道:“这是清代南派的工艺,雕镂玲珑剔透,小巧精致,堪称一绝。”
“大师你的手艺也不差,说不定更胜一筹。”皮求是笑道,有几分奉承的意味。
“不不不……”半山和尚摇头道:“我学的是北派风格,注重整体的气质,细节上虽然也融合了一些南派的细致,但是绝对达不到这种丝丝入微的程度。”
“大师谦虚了。”皮求是笑了笑,绝口不提什么工艺了,而是拿起印章示意道:“我要请教一下大师,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是什么意思。”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半山和尚本能的解释起来,忽然心中一动,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是师祖之名言,莫非这枚印章是师祖遗物?”
“没错。”
这个时候,皮求是没有谦虚了,百分之百肯定道:“据我和王观兄弟鉴定,这件东西就是弘一法师的作品。你看篆字的线条,十分舒畅,浑然天成,分明就是锥形刀刻出来的痕迹。还有青田石的表相……”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微笑聆听皮求是的阐述,最后轻轻点头道:“这样看来,印章必是祖师之作无疑,皮施主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此时,皮求是眼巴巴的看着半山和尚,吞吞吐吐道:“大师,你看……这算是佛缘吧。”
“呵呵……”半山和尚轻轻笑了,沉吟了良久,才开口说道:“皮施主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强调需要佛缘,才能答应施主的请求。”
“不知道。”皮求是摇头,心里有些发懵,难道是猜测错误了?
“实际上,这是借口。”半山和尚坦然自若道:“皮施主所求之物,那是家师遗留下来的东西,我已经保管了十几年了,不愿意让给外人,尤其是像皮施主这样的……商人。”
在皮求是和王观错愕的目光中,半山和尚陷入了回忆之中:“我自幼跟随师父修行,直到现在依然记得,三十多年以前,师父每天都到码头化缘。然而,师父并不是求人施舍钱财,而是讨要一些在常人眼中的破烂、垃圾。”
“那个时候,我非常奇怪,追问师父为什么要这样做?”
半山和尚淡笑,悠然道:“至今我都没有忘记师父的答复,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我,那些东西不是破烂垃圾,而是国宝,华夏的瑰宝。”
“后来师父把收集起来的破烂东西,一点点的去污、除尘、糊裱、蒸煮去霉、圈点上色……花了好几年的工夫,这些东西才算是重现光彩。”半山和尚有些感叹,微笑道:“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师父所说的瑰宝是什么意思。”
听着半山和尚的讲述,王观隐约明白他说的是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浩劫。
这些年来,随着收藏热潮的升温,大家的目光已经不在局限于国内,更加关注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甚至有人做了详细的调查,把那些流失的物品列出了表单,让人一目了然。
这种爱国热情无疑是值得赞赏的。然而有些人却不知道,那十年被销毁的东西,根本就不亚于流失在海外珍宝的总数。
当然,除了当场被销毁的,还有部分东西幸免于难,通过香港、澳门两地,好像大白菜一样一扎一捆一堆的运到各地。
那个时候的商人,可不像现在这样重视古玩,更不用说要注意保养什么的,直接塞到角落里,或者垫在其他东西的底下,自然很容易出现溃烂的情况。所以说,等到那些东西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了破破烂烂的垃圾。
可以想象,对于真心爱护文物的人来说,见到这样的情形,心里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显然半山和尚的师父,就是这类人。
作为弘一法师的弟子,半山和尚的师父肯定是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比一般人更加明白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所以才费尽心机收集起来,十分令人敬重。
不过,和尚也是人,不可能完全割了人的各种情绪。
在师父圆寂之后,半山和尚觉得,与其让别人把东西拿走,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毁坏,不如由自己保管,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半山和尚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守在一间小小的寺庙之中,每天打坐诵经参禅,兴致来了就雕刻一些佛像卖给同行,换取平时的生活用度。其他时间,就是守护着那些物品。
日子很悠闲,半山和尚觉得很自在。但是在三年前,皮求是无意中路过这间寺庙。正如他自己所说,逢山拜庙,遇寺参佛,就进来上香炷。
没有想到,那个时候半山和尚拿了一幅古画在晾晒,皮求是一看之下,立刻惊喜交集,想要买下来。半山和尚自然拒绝了,无论皮求是的出价多高,他却丝毫不为所动。
毕竟,半山和尚对于钱财并不是非常看重。不然的话,随便在他藏管的东西之中拿一件出来变卖,就可以盖一个更加宽大舒适的寺庙了。
然而,皮求是很有恒心,半山和尚拒绝没关系,反正现在的交通便利,只要有时间了,他就往这里跑。次数也不用多,一年两三趟就行。时间久了,半山和尚自然也有些不耐烦,只好推说他没有佛缘,希望打消皮求是的念想。
可是,皮求是真的很有韧性,一直没有放弃。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半山和尚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终于不再隐瞒,说出了实话。
“惭愧啊。”半山和尚叹道:“禅心不足,坏了佛门清规戒律,罪过罪过。”
“大师,这不怪你……”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皮求是也十分感叹,苦笑道:“而且你说对了,我买那幅古画回去,也是打算高价出手赚一笔。你不愿意匀给我,也是有先见之明。”
“皮施主是生意人,一进一出十分正常。”
半山和尚自责道:“倒是贫僧,皈依之时持戒不妄语,然而先是无意,后是有心,终究是破了戒律。罢了,罢了,只好将错就错……”(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26章如愿以偿,喜悲参半
“两位施主稍等。”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站了起来,走出了禅房。
见此情形,王观轻笑道:“恭喜皮大哥,怕是能够如愿以偿了。”
“所以我才一直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皮求是笑呵呵道,虽然佛缘什么的只是借口而已,但是没有他三年来的坚持不懈,也不能打动半山和尚。
实际上,皮求是也察觉半山和尚越来越松软的态度,就知道缺少了一个契机。果不其然,看到了弘一法师的印章,半山和尚马上就顺水推舟把事情全盘托出,而且为了不让自己触犯佛门不妄语的戒律,干脆顺势答应了皮求是的请求。
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都是皮求是的诚心诚意,坚持不懈的结果。对此,王观服气了。换位思考,他可没有皮求是这样的耐心。
一会儿,半山和尚回来了,只见他的手里多了一个卷轴,应该就是皮求是求了三年的那件东西了。
“说起来,这就是缘分。”
半山和尚十分干脆,直接把卷轴递给了皮求是,笑叹道:“在三年前的今天,施主来到此地,给佛祖进了一炷香,却看到了这幅画。之后,在三年后的今天,施主带来了师祖印章,兑现了佛缘之说。现在我把画交付于你,想必师父在天有灵,也不会责怪于我……”
“阿弥陀佛!”
皮求是诵了一句佛号,诚恳说道:“多谢大师。”说话之间。皮求是取出了支票,正想填一个数字,却让半山和尚阻止了。
“皮施主。”半山和尚摇头道:“贫僧把画交托你手,无非是看在佛缘的份上。如果用钱财来衡量,那么就变得俗不可耐了。况且,我接受了施主的佛缘,再回赠施主礼物。也算是公平合理之举。”
“可是这个差价……”皮求是才打算解释,半山和尚却不听了,拿起了木鱼笃笃笃的敲打起来。看到这个情形。皮求是无奈一笑,只得把支票收了回去。
半山和尚见状,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倒茶待客。
这个时候,王观趁机问道:“半山大师,不知道你对琥珀的雕刻有没有研究?”
“琥珀?”半山和尚微微一愣。
“没错。”王观点头道:“我得到了一块蜜蜡,想制作几块佛陀、观音挂饰。知道大师在雕刻方面的技艺高超,所以冒昧的问一下。”
“技艺高超不敢当,只是有些心得罢了。”半山和尚摆了摆手,谦虚笑道:“至于琥珀雕刻嘛,倒也曾经雕琢过几串佛珠……”
“大师谦虚了。”
皮求是在旁边笑道:“大师雕琢的木佛珠串我见过,每粒佛珠上的佛陀形状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极具神韵。想必用琥珀制作的佛珠更加不凡吧。”
听到这话,王观立即心领神会,连忙恳求道:“烦劳大师出手相助。”
一边说着,王观打开了挂包,把蜜蜡捧了出来。
“这么大块!”
乍看之下。皮求是吃了一惊。他还以为只是一两寸大小的东西,没有料到整个蜜蜡的体积超乎他的想象。就算用两只手握着,也未必合围得起来。
“兄弟,让我欣赏一下。”
所以,看了两眼,皮求是有些怀疑东西的真假。干脆伸手拿了过来仔细观察。
“怎么样?”
过了片刻,王观微笑道:“不是假的吧。”
“当然不是。”
皮求是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笑道:“兄弟你手头上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假的。我不过是想趁机欣赏而已。这蜜蜡绝对是真东西,而且这么大块,非常少见,极为难得。”
“大师,你也看看。”
这时,皮求是把蜜蜡递了过去。半山和尚观看片刻,也赞同点头道:“色如蜜,光如蜡,品质超群,属于上品蜜蜡。”
“那就拜托大师了。”
王观请教道:“不知道雕琢几件挂饰,以及一两串佛珠,需要多长的时间?”
“琥珀性软,比较容易切割,但是易裂易脆,所以要小心翼翼的琢磨。”半山沉吟起来,迟疑道:“如果只是简单的珠串,一两天就可以打磨完成。然而,现在又是挂饰,又是珠串,那么时间就要久一些了。”
“没关系,大师什么时候做好,再通知我过来拿好了。”王观笑道,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反正他估计这次旅程,不太可能匆匆结束。就算办好了事情,以俞飞白的性格,也要趁机玩个十天半个月的,才愿意回去吧。
这么长一段时间,应该足够半山和尚把东西做好了。
俗话说,好料配好工,好工求好料。半山和尚也不例外,如果只是普通的材料,没有心情的话,他或者直接拒绝王观了。可是现在,根本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左右打量观察琥珀,不停的掂量目测,似乎在找下刀的线路。
所以才说,和尚也是人呀,遇见自己喜欢的东西,难免有些失态。
不过,看见这样的情况,王观倒是十分高兴。半山和尚这样专注,那么肯定会用心的去雕刻挂饰与佛珠,最终受益的还是他自己啊。
与此同时,皮求是也十分识趣,借口不打扰半山和尚清修,与王观告别而去。
路上,皮求是苦笑道:“兄弟,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心情吗?”
“高兴,心花怒放?”王观笑呵呵道。
皮求是摇头叹道:“错了,是喜悲参半。”
“为什么这样说?”王观有些奇怪,按理来说,皮求是也总是如愿以偿了,应该是很开心才对,怎么会有悲伤的心情。
“不怕兄弟你笑话。”
皮求是叹惜道:“我之所以坚持了三年,不断的纠缠半山大师,也不是单纯为了这幅画,而是猜测他手里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看来,我的判断没错。可是得到这画之后,其他东西怕是与我无缘了。”
“嗯?”王观一怔,随之有几分明白。
“如果说,半山大师刚才收了我的支票,那么有一就有二,以后我总有机会求到其他东西的。”皮求是叹气道:“然而,半山大师他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发现防线被破了。不仅把门堵住,连窗户都关上了,不再给我任何机会。”
“毕竟,虽说东西是交换的,但是我却很明白,其实是我占了大便宜。半山大师现在让我一回,要是我还不知足,那就是得寸进尺,贪婪成性了。我敢肯定,如果以后哪天我再向他求购其他东西,估计寺庙的大门就不再对我开放。”
皮求是表情复杂,苦笑道:“高人就是高人,一切算计得妥妥的,滴水不漏啊。”
“没关系,世上不如意事十之。你都说了,做人要知足,如愿以偿就好。”王观劝慰起来:“况且,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三年前,半山大师坚决不卖画给你,现在画不是在你手里了吗。既然有了先例,那么不妨再等三年,说不定又有另外的转机……”
“有道理。”
皮求是深以为然,他本来就是宽和的性子,刚才只不过是一时的感慨而已。现在想开了,又恢复笑容可掬的模样。
“叮铃……”就在这时,皮求是的手机响了,他顺手拿起来接听。聊了几句之后,立即回头笑道:“兄弟,你的事情有着落了?”
“刚才是新加坡同行的来电?”王观连忙问道。
“没错。”皮求是含笑道:“本来打算是在晚上聚会的,恰好现在有人闲下来了,干脆请我去喝下午茶,你也一起去吧。”
王观当然不会反对,立即拦了一辆车上去。
把地点告诉司机之后,皮求是低声道:“兄弟,待会到了地方之后,记得别提朱大先生的事情。就说你见过那个珐琅彩盘,对它的来历很感兴趣就行了。”
“这样的理由行吗?”王观有些怀疑,毕竟这太不合理,一听就知道是借口。
“你打听东西的出处本来就犯了忌讳,如果再说那东西是赝品,人家恐怕要当场翻脸了,怎么可能还理你。”皮求是经验丰富,谆谆教导道:“反正你就是找一个借口而已,也不用管它合不合理。要是人家愿意告诉你,也不会理你借口是什么。要是人家不愿意说,你的理由再充分也没用。”
“那就听大哥的。”王观轻轻点头。
不久之后,出租车在一间装饰复古精致的茶楼停了下来。王观下了车,抬头打量,发现茶楼很高,起码有七八层,好像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