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恕?br />
欣赏了书法之后,再观看其中的内容,无非是阐述了王观拣漏的事情,再叙述自己是怎么分析研究,再评点几篇字帖的风格特点,得出这是蔡京手稿的结论。
另外,再感叹两句,手稿多么弥足珍贵,最后附上周老本名。一篇题跋新鲜出炉,只要铃盖上周老本人的印章,就算是大功告成。
在众人观看题跋的时候,周老也回返书房,把自己的私人印章拿了出来。在他打开印章盒子的时候,王观看了一眼,发现盒中存放了四五枚大小规格不一的印章。
印章,印章,在古代的话,印和章是区分的。印是权力的象征,代表了官职,但是章是指私人身份,就是所谓的闲章。也就是说,章是文人风雅的产物。铭刻文人的字号,堂号,或者是比较喜欢,或者是意味深长的一些文字。
不管怎么说,印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铃盖制度。比如说盖在什么地方,盖多少个印文,都是有讲究的。
这个时候,周老把自己的印章拿来,先挑了一块略大的在鲜红的印泥料上蹭了蹭,然后手腕一压,印面稳稳的按在题跋的落款下文。
用力按压几秒钟之后,周老这才轻轻的把印章提了上来,只见题跋的下方多了一枚铃印,古拙意趣的易之两字,十分的清晰明显。不言自喻,这是周老的本名印章。
随后,周老又取了另外一枚更大的印章。这个时候,不是盖在题跋的下文了,而是在字帖的衔接位置,反正就是有留空的地方,轻轻一压按,又留下了一个铃文。
“把卷即看山!”
这是鉴赏的铭刻,说明周老看了这些字帖才动的笔,不是随便题跋的。
然而,这时周老又换了一枚略小的印章,不是他非要把印章全部盖一遍,主要是在明清时期,用印讲究奇数。一三五这样,已经形成了套路。
偶数也不是没有,但是情况极少。
至于为什么要偏奇弃偶,大概是包含扶阳抑阴的意思。又或者是文人觉得,奇数肯定会余一,符合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缺其一的天道。反正,规矩就是这个规矩,属于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没有必要破坏。
一会儿,周老又盖了一个清神益志的印文之后,就满意收手,退开两步欣费起来。
不过,此时此刻,王观的注意力却不在书法长卷上,而是好奇的打量周老的几枚印章,只见这些印章的材质微白,好像是温润白玉。
过了片刻,注意到王观的眼神,周老呵呵笑道:“王观,我这些印章不错吧?知道是什么材料雕琢的吗?”
“周老,您考我?”王观笑了笑,也轻轻伸手把一枚印章拿起来仔细观察。
乍看之下,王观有些意外。毕竟,他以为材料是玉,或者芙蓉石。但是上手之后,才发现感觉到不对。因为印章看起来很白,然而并不是纯白的颜色,反而略有点儿淡黄。另外,印章材料的纹理,与和玉的肌理截然不同。
从各方面判断,都可以知道,这不是玉,而是……
“寿山白田?”此时,俞飞白在旁边猜测道:“周老,这应该是与寿山田黄同坑同源的姐妹品种,寿山田白石吧?”
白田,或者田白,反正就是一个意思,怎么称呼都可以。
“飞白,你说对了。”周老轻微笑道:“就是寿山白田。”
“这就是白田呀。”王观有些欣喜道:“以前就是听说过而已,现在总算是见着了。”
在这里,王观暴露了他的一个弱点。那就是理论丰富了,却没能很好的联系实际,说白了就是看的东西还不够多,没达到见多识广的标准。
对此,没人笑话王观,因为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个积累。
还有就是,寿山白田石确实也不多见,产量极少,据说仅占田黄的百分之一而已,一般人很少能一睹其尊容。就是由于稀少,所以一般人提到寿山石,第一印象就是田黄,却是忽略了还在白田这个名贵品种。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寿山白田石与同样是寿山石系的上品的白芙蓉和质优的水坑白冻十分相似,千万不要被混淆了。其中的价格,可不是相差一点而已。
“怎么样,喜欢吗?”就在这时,周老笑道:“喜欢的话,就送给你了。”
“周老,这是您的印章,我要来也没用。”王观笑道,委婉推托起来。
“没事,把印面磨了,再重新铭刻就行了。”周老笑着说道:“况且,你迟早也应该要有自己的印章了。这个时代,刻印的大师尽管不多,却也不少,但是好料难求啊。”
最后一句,周老颇有感慨。
“确实是这样。”常老非常赞同道:“以前吧,材料尽管稀少,但是用心去找,总是能够发现的。但是现在,机械化大生产,几十年的工夫就把老祖宗几千年没挖完的东西,一下子就全部掘光了……”
众人深以为然,连连的点头。
当然,这种大命题的话题,注定是谈不出什么结果的。毕竟是有需求了,才会有市场,属于没解的死循环。所以聊了片刻之后,大家又继续聊起了这幅书法。
“小伙争……”
忽然,常老转头问道:“你这件东西,有出手的意思吗?”
“什么?”
王观愣住了,惊讶道:“常老,您想……”
“不是我想要。”
常老摇头道:“快春拍了,荣宝斋在收集拍品,如果你有意愿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打个招呼。我这张老脸还是有几分面子的,尽管不能把东西安排在书画专题的压轴大轴出场,但是列次靠后一些总是没有问题。”
拍卖会就是这样,越到了后面,气氛越是火热,拍品成交的价格往往比较高。
“说实在话,这件书帖如果没有周兄的题跋,争议肯定比较大,成交价格可能不理想,但是多了周兄的题跋就不同了。”常老沉吟道:“可以标价一两百万,估计最终能够拍出三五百万的高价来。毕竟,蔡京的东西也比较少见,想要收藏的人应该不少。”
“常兄,你这是在捧我。”
——”周老摆手笑道:“我的作用没那么大,主要是作品本身就好,自然吸引懂的人竞争。”
“问题是参加拍卖的人,没有几个是真懂的。”常老哼哧道:“就知道胡乱瞎起哄,看见别人举牌也跟着举牌,不是真心喜欢,而是为了投资。”
周老点头表示赞同,但是两人无力改变这个现状,或者更是无心改变什么。毕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古玩收藏才显得繁荣昌盛,散发出无比的生机活力。
市场规律早就证明了单靠一帮艺术家的满腔热忱,肯定维持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只有更多的资本参与进来,才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叹了一会之后,常老正经问道:“年轻人,考虑好了没有?”
“这个……”
王观正想说话,忽然感觉身后有人碰了碰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正是唐清华,只见他不断的眨眼,似乎是在暗示什么。
一瞬间,王观明白其意,顿时一笑,摇头拒绝道:“常老,不好意思,这件东西才请周老题跋,我还没有欣赏够呢,暂时没有出手的打算。”
“也是,当着周兄的面,谈这件事情确实不合适。”
常老理解点头,又笑着说道:“说起来,年轻人你已经拒绝我三次了。俗话说事不过三,所以下次我看中了什么东西,你不能再拒绝了,要尊敬老人知道吗。”
“常老,您这是在套我……”王观苦笑起来,寻思着以后见到这位老人家干脆绕着走。不然的话,只能坑他一把,让他知难而退。
第396章黎明之前,兑现承诺
“套你;那是对你的重视;别人我才懒得理会呢。”常老理所当然道;在他的身上隐隐约约有一股不容反驳的傲气。
当然;这种傲气;不是傲慢或者狂傲;更加不是特意针对谁。应该是他经常受人尊重;事事顺着他的脾性来;这才养成的习惯。所谓移气养体;就是这个道理了。毕竟人的性格总是各有不同;总不能奢求每个人都像是钱老、周老这样脾气谦和吧。
对此;王观哂然一笑;自然不会介意。同时看见王观不接话茬;常老也觉得无趣;转头又对周老说道:“周兄;你呢;该不会也拒绝我吧。”
“这个……”周老迟疑道:“让我考虑几天再说;反正也不急。”
“这事有什么好考虑的。”常老摇头道:“又不是让你去做什么坏事;无非是在拍卖会上亮个相;镇一镇场子而已。”
“别人又不认识我;我又不认识多少人;哪里能镇得住场子。”周老摇头道。
“怎么镇不住;就算没见过你本人;也应该听说过你的名声。再不济;你把头衔一亮;看谁还敢吱声。”常老皱眉道:“周兄;我可是打保票你肯定答应的;不要让我下不了台啊。”
“不是不能答应;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周老迟疑道。
“什么条件?”常老急忙说道:“只要你点头;其他好商量。”
“其他我可以不管;但是书画类别的东西;没有通过我的认可;不能上拍。”周老轻微笑道:“常兄;我的条件不算苛刻吧。”
“不苛刻……”常老摇了摇头;苦笑道:“你直接拒绝得了;还提什么条件。”
“不是要照顾你的面子吗。”周老爽朗一笑;拉着常老道:“走;喝茶。”
大家也看得出来;常老的表情有些怏怏不乐;只是识趣的没有点破而已。
随即;在周老的招呼下;大家重新坐了下来;继续喝茶闲聊。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之后;常老起身告辞;然后在周老的礼送下离开。
一会儿;周老返回厅中。
这个时候;俞飞白忍不住问道:“周老;我们自然知道一些拍卖会上的猫腻很多;但是荣宝怎么说也是大拍;信誉应该有保证吧。”
“我没说有问题呀。”周老笑道:“只是书画的鉴定非常的复杂;而且很容易出现争议。如果说荣宝的鉴赏专家认为是真的东西;而我却觉得有问题;需要研究清楚之后才能上拍。那么你们觉得荣宝方面;会选择相信谁?”
“我们肯定是相信周老。”俞飞白笑眯眯道。
“你呀;滑头。”周老一笑;继续说道:“荣宝方面;既然是做生意的;肯定是利益为先。只要不能证明书画是赝品;那么有争议的地方;他们肯定会选择性无视。这也是行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可能因为我而更改。”
“这也就是拍卖行不保真的原因。”说到这时;周老微叹道:“所以说;书画的整体成交额比不上玉石、瓷器、佛像这些比较容易鉴赏的东西。当然;如果能够证实这是真迹;那么大家必然纷纷哄抢;把价格抬得很高。”
王观等人深以为然;这也是为什么传承有序的名家字画经常拍出天价的原因;不单纯是由于炒作;更主要是保真啊。
接下来;在周老的述说下;大家也了解不少圈中秘闻。有些是他们听说过后;更多是他们前所未闻的情况;可谓是收获良多。之后;到了中午;几个人在周老家里吃了午饭;知道他有午休的习惯;也不再多打扰;这才辞别而去。
不过;在临走之时;周老拿了一枚寿山田白石印章硬塞到王观口袋中;并且扬言他敢推托的话;以后不准再上门拜访。话到这份上;王观也认了;收下了印章;一番感谢之后;才坐上唐清华的车子;与周老挥别;慢慢的离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车上;王观打量印章;白透的颜色之中略微泛着蛋青;大概有一寸余长;印面刻着生趣苍拙的八个篆字;十分自然生动。另外;在印章的边款上;还刻有制印的日期和名字。
制印人的名字;王观有些陌生;但是萧山却清楚;那是厩颇具盛名的冶印大家。
不管怎么说;温润如玉的材质;加上古拙苍劲的印文章法;可谓是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不仅充满了无穷的意味;更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之极。
“一个破罐子换一枚上好田白石;你赚了。”俞飞白打趣道。
王观收好了印章;不理俞飞白;而是拍了拍唐清华的肩膀;好奇问道:“清华;刚才你想和我说什么?”
“我想说;如果你要出手蔡京的书法字卷;也不必托付给荣宝斋;我们正雅轩也有举行春拍的计划。”唐清华笑着说道:“在蜀都的时候;你也应该知道正雅轩的实力也不差;不妨考虑一下再次合作。”
“呵呵;字帖没打算卖。”王观笑道:“什么时候改变主意;再联系你吧。”
“好;就这么说定了。”唐清华点了点头;专心开车;先把萧山送回家;再回到了潘家园附近的住处。
回到住所之后;三人展开字卷;又继续欣赏起来;就这样渡过了一天。
一夜无话;在第二天早上;作为地头蛇的唐清华;立即开车兜着王观和俞飞白两人;在厩各个景点游玩起来。故宫肯定要逛一圈的;还有什么燕京八景……
反正一天时间肯定不够;第二天又继续。
就是这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不经意的就过了三天。
“嘭嘭……起床了”
这天;由于昨天玩得累了;王观正在房间呼呼大睡。忽然之间;听到门外传来阵阵急促的敲门声;让他迷迷糊糊的醒了。
王观揉了揉眼睛;习惯的看了眼窗外;发现外面一片昏暗;天还没有亮呢。然后他再摸出手机察看时间;发现才是凌晨五点多;属于黎明之前。
“这么早;瞎叫什么?”
王观眉头一皱;半眯着眼睛起床;走去把门打开;没好气道:“飞白;你又在发什么疯;难道不知道扰人清梦;那是罪大恶极的事情吗。”
“我没发疯;还记得我说过三天之后;就见分晓的话吗。”俞飞白笑眯眯道:“我现在来兑现承诺了;你快去洗脸刷牙;换好衣服;我们马上出发;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
“什么事情啊?”王观迷糊问道;感觉很疲乏;忍不住捂嘴打了个阿欠。
“上车再说;现在要快快快;速度啊……”
说话之间;俞飞白把王观推进了卫生间;又跑去旁边敲唐清华的房门。
十几分钟之后;等王观洗漱完毕;再换了衣服出来;就看见唐清华无精打采的软坐在沙发上;眼睛半睁半合的;昏昏欲睡。
“走了;出发。”
与此同时;俞飞白一脸兴奋的表情;把唐清华拖拉出了门;再回头招呼道:“王观;你也快点;别磨蹭了。”
“知道了。”王观有气无力的应声;这才穿好了鞋袜走了出来;顺手锁门。
一会儿;走到楼下;王观发现外面街道的路灯还亮着;四周静悄悄的;只听见一阵挲挲的声响;却是环卫工人在清理打扫路面。
“真辛苦呀;不过好几万人争一个环卫工作的岗位;貌似更难……”王观才感叹了下;俞飞白就开车出来了;然后招手道:“你们快上来。”
随即;王观和唐清华钻进了车座;然后身体自然一瘫;处于半睡的状态。
“呼……”
看见两人上车了;俞飞白立即一踩油门;车子如飞箭穿梭而去。
浑浑噩噩之中;王观睁开眼睛瞄了一眼;发现车子是向东方向驶去;然后就再也支撑不住睡意席卷;慢慢的半瞌睡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被一阵阵喧嚣的车鸣声吵醒;而且睡意也散去了;整个人逐渐的清醒。
此时;天色大亮;公路上不时可见车辆穿行。通过后视镜;看见王观醒了;俞飞白回头看了眼;埋怨道:“你们还真能睡;差不多两个小时才醒。”
“废话;睡得好好的被你吵醒;不把你当成沙包揍;已经非常的客气。更何况还不清不楚的跟着出来;绝对够仗义了。”副驾座上的唐清华含糊说道;又转身给王观递了个保温盒;里面似乎装了早餐。
“正宗津门狗不理包子;我特意绕道去买的。”俞飞白腆着脸;讨好道:“怎么样;我也很够意思吧。”
“我们到津门了?”王观有些惊奇;随手打开保温盒;闻到了一股鲜香的气息;顿时垂涎三尺狼吞虎咽起来。
“已经过了。”俞飞白随口道:“不去津门。”
“那去哪?”一口把一个包子吞掉;再啜了口温热豆浆之后;王观感觉浑身暖融融的;十分舒服惬意;然后好奇问道:“还有;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嘿嘿;去到你们就清楚了。”俞飞白神秘说道:“肯定让你们大开眼界。”
“又在故弄玄虚。”
唐清华咬了口包子;鄙视道:“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未完待续
第397章黑市拍卖(1)
ps:十号而已,没票了么?求支持,
尽管俞飞白装神秘,但是通过车上的导航,王观和唐清华却也能看出车子驶往的方向,似乎是前往京城、津门,以及冀北某个地区的交界处。
当然所谓的交界处,具体来说巴经属于冀省的管辖范围了。反正一到这里,王观就收到了一条冀省人民欢迎您的短信。
之后俞飞白又开车深入进去,来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不过,在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俞飞机驾驶车辆减速,慢慢的挪移……
忽然,一个人在路口附近冒了出来,轻轻招手道:“这边”
“李凡?”
透过车窗看见这人,王观感觉有些惊讶,又有些几分了然。毕竟他就已经料到,俞飞白绝对不会那么好心得人饶处且饶人。肯定是李凡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让俞飞白大方放他一马。
此时,俞飞白慢慢的停车,按下车窗道:“确定是这里?”
“白少,就算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撒谎骗您呀。”李凡誓言旦旦,一脸掐媚的笑容,完全沦为了俞飞白的狗腿子。
李凡也不想的,奈何对方势大。他的一时冲动,已经不是踢到铁板上,而是直接用脑袋去撞一座铁山。没有粉身碎骨巴经是万幸,哪里还敢有什么别样心思。
“嗯,不错。”
俞飞白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道:“上来吧。”
“谢谢白少。”李凡点头哈腰,拉开车门上来之后,更是热情问候起来:“唐少、王少,之前多有得罪,你们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和我一般见识。”
对于这种小人物,唐清华没有理会的兴趣。倒是王观,看在萧山的面子上,态度有几分温和,带着几分笑容点头,几乎让李凡热泪盈眶……
当然,就是不知道这些热泪,有几分是真实,有多少是伪造。
与此同时,俞飞白顺着岔道长驱直入,一直来到尽头。那里有个看起来巴经废弃的工厂
不过门口却紧紧的关闭起来。
然后,在李凡的提醒下,俞飞白开车纹行,来到了工厂的后门。这个时候,李凡连忙跳下车,来到后门轻轻的敲打起来,三长两短,三短两长,颇有几分规律。
半响之后,里面有人低声问道:“是谁?”
“搂货的。”李凡轻声道。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两人对暗号的时候,王观有修笑不得:“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叫诗词串烧,近两年很流行。”俞飞白笑眯眯道:“听起来很有韵味嘛。”
“有没有韵味且不说。”王观摇了摇头,低声道:“不过,这样鬼鬼祟祟的,可见我们要办的事情,似乎有些见不得光啊。”
“呵呵,猜出来了?”俞飞白也没有否认,轻轻的点头道:“没错,李凡这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也认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平常时候,也经常为一些组织跑腿做些赃活,多多少少也摸清了几分门道。”
“别绕圈子。”唐清华表情多了几分慎重:“你要参加黑市拍卖?”
“也不算黑市。”俞飞白解释道:“最多是灰色生意,他们只负责联系卖家和买家,至于东西是什么来路,他们并不过问。”
“切,这样就是黑市。”唐清华没好气道:“属于小偷和盗墓贼销赃的地方。”
“好吧,就是黑市。”俞飞白承认了,坦然道:“那你们说,要不要进去吧?”
“废话……”唐清华义正词严道:“都来了,怎么可能掉头走人。这样很容易让里面的人误会,说不定直接追出来,那就麻烦了。”
“有道理。”俞飞白深以为然:“所以呀,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还是老老实实的参加,不要节外生枝了。你说对吧,王观?”
“好了,我又不是顽固不化的人。”王观无所谓道:“进去看看也行,大不了出来的时候,再打个举报电话。”
俞飞白和唐清华对看了眼,纷纷竖起大拇指:“高,就这样办。”
“白少,可以了。”
就在这时,李凡轻声叫唤起来,只见工厂后门已经悄无声息的打开了。俞飞白见状,也不再迟疑,直接驱车驶了进去。
车子进了工厂之后,王观发现附近已经停了七八辆汽车,显然早已有人先到了。
“白少,我们来得比较晚了。”
这个时候,李凡跑来说道:“快要开始了,快点进去吧。”
听到这话,三人也不拖泥带水了,直接下车,然后在李凡的引领下,进入到了破旧的厂房之中。厂房的外表看起来十分破败,但是里面的通道却很干净。
不过,这里的灯光很暗,有些儿朦胧,伸手不见五指。通过了长长的走道之后,几个人来到了一个同样昏暗的宽敞空间之中。
一进去,王观等人就感受到一道道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看向了自己。幸好,这种情况才持续了几秒钟,审视的目光就收了回去。
与此同时,适应了昏暗的环境之后,王观也大致看清楚了里面的情况。宽敞的空间前面摆了一个桌子,在桌子的下面就是几排座位。十分简陋的摆设,一看就知道是临时布置的。
“走,先坐下来再说……”
就在王观打量的时候,俞飞白招呼一声,就率先向几排座位走去。
王观跟了上去,走近座位才发现主办方似乎是料到了参与黑市拍卖的人,相互之间不愿意打照面的心理,一张张椅子摆得很开,起码有四五米的距离。
反正王观走过的时候,只看见一些椅子上有人坐着,却看不清那人的模样。
不过,如果几个人认识,那就另当别论了。好比王观等人,直接把几张椅子搬在一起,然后坐下来安静的等待。
一时之间,整个房间很静,有人轻轻咳嗽了下,都显得十分明显。
实际上,王观几人并不是最后才到的,在他们坐下之后,过了四五分钟,门口又出现了两人。灯光昏暗,同样看不清楚来人的模样,但是从身影判断,其中一人很高大魁梧,却是显得另外一人略微纤瘦矮小。等到两人进来坐下,门口却突然被关上了。
见此情形,众人精神一振,知道正戏来了。果不其然,众人进来的门口关上了,但是房间另外的一个门却无声无息的敞开,慢慢的走出来一个戴着大墨镜的男子。
房中灯光模糊,加上那人夸张的大墨镜遮挡住了他大半边脸,让人识别不出他的模样和具体年龄。很谨慎,也很符合这里的神秘气息
“各位老板好。”
那人一出来,声音十分愉快,也有几分伪装的沙哑:“让大家久等了,想必大家也明白这样做的原因,我也不多解条……”
保密性和安全性,就是黑市赖以生存的法则。
不要以为,王观等人在李凡的带领下,随随便便就就进来了。实际上,这几天俞飞白没少按照要求展示财力,提供身份背景之类的信息……
当然,主办方也不可能真的调查俞飞白的祖宗八代,只需要知道他是个富二代,贪玩的公子哥儿就行。参加黑市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见识一番。确认没有危害性之后,自然允许他参风险肯定有点儿风险,但是赚这样的钱,本来就有风险,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况且主办方的经验也十分丰富,在工厂四周也埋了眼线,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撤离,也不用担心遇到里应外合的狗血情况。再说了,现实生活之中,哪来这么多卧底。
此时此刻,台上那人志得意满的环视底下,在场将近三四十人,至少有一半是身家丰厚的大老板,干完了这一票,估计能吃好几年了。
什么?为什么不干脆绑票?屁话,盗亦有道,不是干这行的,不能捞过界。再说了,没见人家个个带着保镖来么。真正打起来,不知道谁绑谁呢。
最重要的是,一下子绑这么多大老板,肯定是轰动全国的大案。国家的暴力机关可不是吃素的,真要发动起来,主办方后台再硬也只能化成残渣,注定灰飞烟灭。
不得不说,那人脑中真掠过绑票的念头,但是想到严重的后果,马上清醒过来,继续以沙哑的声音说道:“既然这样,我也不多说了,马上进入正题。”
“第一件东西。”
在那人说话的时候,又有人在小门走了进来,把一件物品放在了桌子上。与此同时,一道强烈的柱形灯光,就在房顶直射下来。
这个灯光,有点儿像舞台的效果,只把桌子上的物品包裹起来,并没有涉及到其他事物。所以,无论是主持拍卖的那人,还是坐在底下的众人,还是隐藏在昏暗的环境之中。
相反,在强烈的灯光照耀下,桌面上的那件物品熠熠生辉,晶莹剔透,显得非常的精致漂亮。
王观微眯眼睛看去,只见那件物品是块精美的玉佩。
此时,那人把玉佩拿了起来,轻轻说道:“生坑玉佩,有血沁”简略的介绍,那人就不说话了,又放玉佩放了下来,然后退开几步。
生坑,那是指新出土的东西,算是点明了来源。有血沁,就说明了是真东西。
当然,你要是不相信,或者想买的话,可以上去验证……
第398章黑市拍卖(2)
沉默了片刻,有人站了起来,低着头走近桌子,背对着众人,伸手把玉佩拿起来观察。打量片刻,那人放下玉佩,又走了回去坐下。
接下来,又有两三人上去看了一会,等他们回到坐下之后,就没有人再上去了。显然,其他大老板对这样的小玩意不感兴趣。
那人也明白,不再多问了,直接开口道:“出价吧。”
“一万!”底下有人报价了。
在这样昏暗的环境之中,举牌肯定没人看得见。况且,这里的条件简陋,又没有电子按键之类的设备,那么只有采取最原始的手段了。
随即,有人提价:“一万三!”
“一万五……”
价格几千几千的涨,也就是那几个人在争,但是到了两万七千的时候,就静止不动了。显然,大家的心理价位就是这么高。
当然,王观却是知道,如果玉佩是真的,那在市场上没有三五万别想拿下来。不过这里可是黑市,压价非常正常。尽管没有交流,但是几个竞价的人也很有默契,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不再提价了。毕竟只是小小的一枚玉佩而已,没必要争得死去活来便宜主办方。
“成交。”
那人也干脆,根本没有学习正规拍卖会上磨蹭半天的情况,直接一锤定音。之后,也不用他开口,就有人拿起玉佩下去,交给了最终出价的那个老板。至于钱嘛,当然是等拍卖会结束的时候,再根据手头上东西的多少来结算。免得一次一次的给,麻烦。
黑市就是黑市,流程进展极快。
在玉佩拿下去之时,又有人把第二件东西放在灯光柱下。
王观凝神注视,发现那是一个盘子,由于距离较远,也看不太清楚。不过,从微蓝的光泽来看。应该是青花瓷。
与此同时,不用那人招呼,就有人主动上去看盘子。而且与玉佩相比,显得是喜欢瓷器人比较多,轮流上去了七八个人。但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有人摇头。也有人点头,态度各不相同。不知道是故意扰乱视听,还是真实的反应。
不久之后,盘子看完了。那人提醒大家可以报价了。然而,底下却出奇的沉默起来,一个报价的声音都没有。
适时,王观有几分明悟,台上的盘子多半是赝品。不仅他有这样的想法。其他没上去看的人,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们本来就对盘子就不感兴趣,现在更加不可能吱声了。
不过,更让人惊奇的是,主持拍卖的那人,似乎非常沉得住气,既没有催促,更没有更换物品,就是站在上面。好像是在等待什么。
又过了一会,终于有人开口道:“三千块,把东西拿起来吧,别耽误大家时间。”
一瞬间,许多人恍然大悟。对于黑市黑的程度。立即有了个明确的了解。正规拍卖会,在拍品没人要的情况下,最多是流拍。但是黑市却没有流拍的说法,东西拿出来了。一要卖出去才能拿另外一件东西来。
黑肯定是黑,相当于强行摊派。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增加收入,弥补损失的手段。好比刚才的枚玉佩,是以低廉价格成交的。举办黑市的人也不是笨蛋,自然明白那些老板肯定会故意压价,所以要想办法补偿回来。
当然,这个度肯定要把握好,几件真东西掺一两件假的就行。不然的话,大家也不是任由宰割的对象,怎么可能明知道是假东西,还花钱去买。
此时,看见东西有人拍下来,主持拍卖的那人十分满意,立即挥手让人把盘子拿下去给报价的老板,然后拿出了第三件物品。第三件物品肯定是真的,竟然是个鎏金的小碗,许多人感兴趣,拍出了十几万的价格。
接下来,拍卖的进展飞快,二三十件东西轮番上台,其中有真有假,真多假少,反正不管是真是假,都让在场的人拍下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俞飞白也上去凑了回热闹,以比较低的价格,拿下了一个桃木雕琢而成的婴戏纹杯。
另外,王观也注意到,在场之中也有几个人,在别人争相拍卖的时候岿然不动,那个架势似乎是对眼前的东西不感兴趣,又能像是憋足的劲在等待真正的好东西上场。
实际上,王观的猜测也没错。
在一双刻有云龙纹饰的银筷子被人拍去之后,主持拍卖那人突然神秘笑道:“诸位老板,请做好准备,接下来上场的东西,绝对让你们觉得不虚此行。”
说话之间,那人轻轻拍手,就有人捧着一个锦盒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面。
“大家看好了,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主持拍卖那人忍不住卖了个关子,声音有几分得意,然后慢慢的拆开盒盖,把一个小巧玲珑的杯子拿了出来。
众人连忙看去,只见杯子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显得非常的晶莹透亮,最重要的是杯上的釉竟然是蓝色的,非常的罕见。
只要对陶瓷器发展有点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在把陶升级为瓷之后,就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把瓷器做得纯白无暇,就好像是玉的颜色一样。期间,经过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摸索,几十代人的经验积累,攻克了无数的困难,白瓷才终于烧造成功。
然而,人心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在白瓷诞生之后,许多人开始转移目标,开始着手研究其他的颜色。比如说红色、黄色、青色,还有蓝色……
不管是什么颜色,只要不是白色,都可以统称为有色瓷。其中的蓝釉瓷,最早是出现在唐三彩上,到了宋代又出现了蓝色钧釉。不过真正形成和发展,严格来说要算在元代。元代蓝釉的烧制成功,为明清两代霁蓝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宣德年间的蓝釉瓷色泽深沉美艳,丽如宝石,莹似天霁,被誉为宝石蓝,它与宝石红一样,作为宫廷祭器之用,又被称为祭蓝。
反正,无论是祭红,还是祭蓝,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东西的品质好,年代又足够早。如果是现代的赝品,哪怕质量再上乘,最多也算是现代艺术品,没人会花大价钱买下来。
这个时候,蓝釉小杯一上台,在场众人都坐不住了。不过,前面一排的某个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比较占便宜,蹭蹭两步就冲上去拿起东西打量起来。
见此情形,其他人只得耐着性子等候。然而,王观眼神比较尖利,聚焦打量一眼,就低声道:“东西不是纯色的祭蓝,好像是洒蓝。”
洒蓝是明宣德年间创烧的一种独特的蓝釉,由于采用喷吹法施釉,在通体的浅蓝色地上,呈现出水迹洒落般的深色斑点,所以称为洒蓝,或者鱼子蓝。
另外,由于那些斑点呈雪花状,犹如雪飞冰地,又有雪花蓝之称。
“洒蓝釉……”
此时,俞飞白微眯着眼睛,悄声道:“希望是清三代的东西。”
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祭蓝、洒蓝,在明代宣德年间之后,命运也和祭红瓷差不多,工艺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最后也失传了。一直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蓝釉工艺才算恢复过来,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发展。
也就是说,公认的精品蓝釉瓷,除了明代的宣德年间,就是清康雍乾三代。只是宣德年间的东西,俞飞白就不敢奢求了。毕竟年代比较久远,类似这种珍贵的蓝釉瓷,连故宫都没有几件,可谓是稀世珍宝,他没指望会在黑市中出现一件。
旁边,唐清华小声道:“别说清三代了,就是民国的仿品,也可以争一争。”
实际上,不仅这三人在窃窃私语而已。参加黑市拍卖的老板,如果本身不懂行,肯定会带一个懂的来。看见这样珍贵的东西,自然也是小声的探讨起来。
而且,主办方肯定乐意见到这样的场面,自然不会制止。
此外,由于时间有限,主持拍卖的那人也规定了,每人只能看三分钟。所以在不久之后,前排的人已经看完了,就轮到王观几个人。
“你上!”
俞飞白和唐清华没有废话,直接把王观推了上去。
王观也不矫情,直接走了上去,伸手拿起那件东西打量起来,只见洒蓝釉小杯胎体轻薄,外施蓝釉,内施青白釉,非常的玲珑剔透。
手掌捧握,就能感觉杯子器型虽小但不失精致,色调深沉凝重,釉面有凹凸不平之感。尤其是杯子外壁的洒蓝斑点,富于变化,又不失沉稳和内敛,精美之极。在欣赏的同时,王观也没有忘记观察杯子的底足,只见底足有款,标明是雍正年间的东西。
“雍正洒蓝釉杯……”
王观稍微沉吟,捉紧时间再仔细观察釉面的斑点,就发现在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中,杂有黄褐色金星点,极类青金石。当下他就明白,这个洒蓝釉杯子应该就是雍正年间,唐英仿钧窑成功后的新创品种,青金蓝釉。
由于雍正在位时间仅短短十三年,加上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青金蓝釉瓷器在当时就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现在就更加不用多说了,堪称是稀有之物。
那么,这样宝贵的东西,到底是真是假呢?
第399章黑市拍卖(3)
ps:第二更了,继续求票,请多支持。
就在王观要作进一步判断的时候,旁边的主持人客气提醒道:“老板,时间到了。”
王观眉头一皱,观看的时间稍微有些短了,不能很好的鉴别。当然,他还有一个快速鉴定真伪的方法,本来不想使用的,但是现在看来不用不行了。
当下,王观趁着放下洒蓝杯子的机会,悄悄地打开了特殊能力凝视起来,乍看之下,一道炫目迷人的宝光就升腾浮现空中。明黄色的宝光,就好像是水波似的在浮动,恰好与洒蓝杯子上产生的明净玻璃釉光交织一起,显得更加璀璨明亮。
一瞬间,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王观心满意足的收了特殊能力,干脆利落的转身回去。
“怎么样?”
俞飞白和唐清华急忙追问起来。
“真品,雍正时期的唐窑青金蓝釉。”王观悄声道,却摇了摇头,好像是看不准似的。旁边两人一怔,然后反应过来,知道王观这是做给别人看的。
说实在话,无论是正规拍卖,还是黑市拍卖,都是尔虞我诈的地方。不仅买卖双方各显神通,连参加拍卖的人也是各有提防。毕竟在充满竞争的场所,暴露自己的意图,那是很愚蠢的事情,王观当然要留一手。
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像王观一样,拥有特殊能力,能够确定洒蓝杯子是真品。主办方只给几分钟的时间让人验证,在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一些人的意志肯定不坚定。然而,在竞拍的过程中,犹豫不决那是大忌。谁动摇了,谁就先认输,与宝物失之交臂。
两人多少有些明白王观的想法,对看了一眼之后,自然也是选择相信他的判断。
“东西我要了。”就在这时。唐清华轻声道:“你们不要跟我抢啊。”
“唉,迟了一步,被你抢先了。”俞飞白惋惜摇头,本来是打算参与竞拍的。
“回头请你们吃饭。”唐清华笑道,志在必得。
如果唐清华不开口的话,王观倒也打算争一争,但是现在唐清华想要,王观也无所谓。毕竟看到这个雍正洒蓝杯之后。王观对黑市的东西也多了几分信心?(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