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6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曾老!”

    看见那人的一瞬间,厅中有许多人站了起来问好。当然,类似于常老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只是点头示意就行,不用那么客气。

    见此情形,王观也随大流的站了起来,稍微思索就悄声道:“常老,那位曾老,是嘉德的大供奉吧?”

    京城的收藏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有些人就算没有见过,但是也该听说过,只要对比一下,就能联系起来了。

    “对,是他。”常老肯定道。

    虽说同样是大供奉,而且分别属于不同的拍卖公司,按照同行是冤家的逻辑,常老和曾老就算不是死对头,也应该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才对。但是事实恰好相反,看见常老也在之后,曾老就笑呵呵的走过来了,十分热情的招呼。

    常老也展颜一笑,直接把王观挥开,让曾老在自己旁边坐了下来。尊老爱幼嘛,王观也没有什么意见,顺手在附近移了张椅子过来坐下。

    一番寒暄之后,曾老忽然笑道:“常兄,荣宝得了什么东西?”

    这话问得没头没脑,不过常老却听得明白,迟疑了一下,就轻声道:“也没什么,就是一件元代的瓷器。”

    “哦。”曾老微微点头:“是那件釉里红吧。”

    “你怎么知道?”常老一怔,突然反应过来:“那件卵白釉嘉德收了?”

    “嗯。”

    曾老应声,表情也没有多少喜色。常老也差不多,既然对贾家的东西那么了解,也说明他们与贾老爷子也有几分交情。所以看见贾老爷子逝世之后,贾家就开始变卖贾老爷子的毕生收藏,叫两人心里怎么高兴得起来。

    沉默了片刻,常老回头问道:“王观,你又收了什么物件?”

    此时,王观也明白了两人话里的含意,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言不讳道:“王翚的仿富春山居图。”

    “那也是好东西啊。”常老一叹,又继续询问别人。

    这是要交换情报了,在场的也没有笨人,纷纷配合起来。每个人都是以比较高的价格买了贾芹送上门的物品,这才受到他的邀请过来的。

    另外经过交流之后,王观心里也有底了,贾芹出手的东西珍贵是珍贵了,不过手头上应该还有更好的珍宝。现在邀请大家一起过来,无非是想弄一个类似小型拍卖会的环境,争取利益最大化而已。

    当然,知道归知道,这却是属于不能化解的阳谋。

    因为在场众人的身份不一,有大拍卖公司的供奉,也有跑单的古玩商人,更有不差钱的大藏家,基本上不可能联合起来达成共识。

    而且在众人小声交流的时候,贾芹也在外面走了进来,一脸歉意笑容:“真是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没关系,我们也是才来。”

    你来我往的客气几句之后,贾芹又笑着说道:“大家都来了,至于目的想必你们心里也有数了。东西可不少,也不好搬过来,所以大家跟我过去看吧。”

    说话之间,贾芹在前面引路,王观等人自然不会迟疑,直接跟着他出了客厅,然后拐弯抹角的来到了一个宽阔的房间之中。

    房间空间极大,一排一排的架子错落有致,分成不同的区域摆放。一眼望去,架上东西琳琅满目,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与此同时,贾芹又说道:“大家看到了,东西很多,我也懒得一件一件卖了……”

    “什么意思?”

    一瞬间,大家颇有几分意外,东西不按件来卖,难道是论斤两?

    第678章金陵十二钗

    ps:第二更了,求月票请支持啊。

    如果是论斤两来算钱,那么肯定是王观等人比较占便宜。

    因为就算贾芹制定一个高价,明确规定一斤要多少万块,但是大家也可以专门挑最好的东西来称,怎么也不会亏着自己。

    不过在下一秒之后,大家就知道世上没有那么便宜的好事。

    此时此刻,贾芹笑容可掬,指着一个个架子说道:“我也不废话,就是按架子来算钱,确切的说是按照架上的东西来算钱。大家看过架上的东西之后,可以估算一个总价格,然后把价格写出来交给我,如果我觉得合适,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把东西全部打包带走了。”

    众人闻声,在极度意外之余,也忍不住轻叹起来。这分明就是暗标嘛,什么价格合适,说白了就是价高者得。

    不过都说了,这是阳谋,就算看破了也化解不了。且不提各怀心思的众人,反正王观却打算入这个局,毕竟既然开店了,那么自然要多买些东西回去补充货源。

    不仅是他,另外还有五三个古玩商也跟着上前去打量第一个架子的东西。接着其他人也纷纷涌上去了,就算不打算买,欣赏一下也好啊。

    仔细打量片刻之后,大家又有些头痛了。不是东西不好,而是东西杂乱无章,良莠不齐。明明是同一个架子,按理来说东西的分类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律才对。

    然而王观打量之后,发现东西真的分类了,不过却不是按照年代、物品类别分类,而是按照价值的大小来摆放。而且非常恰巧,正好是一半值钱的东西,另外一半是不怎么值钱的东西,所以才显得杂乱无章。

    也就是说,你想要买值钱的东西,那么也要顺带把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买走。说起来也是一种强行摊派的手段。与强买强卖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比强买强卖好点的就是没人强迫你必须要买,具有选择的权力,一切随你心意,想买就买,不想买就算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现在是买方市场。所以大家心里就算不爽,也不好埋怨,更加不会表现出来。

    “看得怎么样了。”

    与此同时,贾芹笑道:“你们是行家,那么东西值多少钱,你们心里也该有一个准数,直接把数字写给我就行了,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看得出来,贾芹有几分性急,做事风风火火。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解决一切。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耐心的等待众人竞争,这样价格或许可以更高一些,而不是采取暗标的形式,一下子就得到结果。

    不过暗标也有暗标的好处,至少在不知道其他人心里底线的情况下,那么说不定填写的价格比直接竞争的还要高一些。

    当然。一切只是推测。毕竟没有直接的对比,自然不清楚哪个方法的价格更高。然而不管怎么说,贾芹在打算变卖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注意要吃亏了。

    毕竟王观等人也不是笨蛋,就算没有办法达成共识,但是该有的默契还是有的,至少知道报出的价格绝对不会高于市价,最多会接近而已。至于接近市价多少,或者说什么样的价位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在贾芹的催促下,大家也没有迟疑,稍微思索之后,就纷纷填写了一个数字递了过去。贾芹也更加爽快,把数字打量一遍之后,直接笑容满面的与一人握手。

    见此情形,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不过也识趣的没有探问那人的报价是多少。反正现在只是开始,后头还有许多东西,不用着急。

    接下来的情况也不用多说,反正就是继续参与暗标。

    期间王观觉得有些东西不错,也果断的填写了一个高价,拿下了一大架子物件。有了这些东西,估计拾遗阁短期内不用再担心货源的问题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注意到一件事情,常老和曾老,包括两三个大藏家,一直没有出手。从他们的神态来看,似乎还在观望,好像在等待什么。

    王观若有所思起来,也隐约明白几分。因为架子上的东西,要么是陶瓷类的瓶瓶罐罐,要么是牙角木雕之类的摆件,另外还有各种明清版本的古籍。总而言之,这些东西的确还行,但是与仿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珍品相比,还差了一大截。

    反正王观拿下那一大架子物件的时候,价格都没有超过百万。其他架子上的物件肯定也差不多,尽管这是大家有意识的压价,不过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这里不是没有好东西,而是缺少真正的珍宝。

    估计常老等人早知道了,毕竟他们与贾家老爷子本来就有交情,自然知道贾家什么藏品。另外就是作为实力雄厚巨头,他们估计也瞧不上眼前这些杂物。

    当然也不仅是王观发现了端倪,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明白几分,所以争得更加厉害了。

    毕竟常老等人看不上这些东西,并不代表他们看不上啊。况且想深一层,要是到了最后,就算有重量级的宝物出现,在常老等人出手的情况下,估计自己也争不过。

    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想空手而归的话,那么眼下这些东西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经过一番角逐之后,整个宽阔房间的东西已经被大家瓜分一空。

    “完了吧?”此时此刻,常老才悠然开口道:“小贾,这边的东西解决了,是不是该带我们到另外的地方了。”

    “那是当然,大家随我来吧。”

    贾芹心情不错,招呼一声之后,就向外走去。王观等人自然尾随其后,慢慢的来到了附近的一个房间,那是一个十分富丽堂皇的房间。

    在走进房间的一瞬间,大家首先看到一排巨大的屏风,足足有十二块。每块之中不仅有仕女人物像,还有诗文题字。

    王观凝神一看,顿时有些惊讶道:“金陵十二钗!”

    这里所说的金陵十二钗,自然是指红楼梦中的人物,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等人,每块屏风上正好勾勒一人,组合成为金陵十二钗的群图。

    此时,大家也纷纷凑近打量起来,只见屏风的金陵十二钗是色彩艳妍的工笔画,而且笔法十分的细腻,赏心悦目之极。

    “画得这么好,肯定是大师的手笔。”

    有人赞叹起来,连忙绕步到最后观看落款。事实上这人也猜对了,在看到落款的一瞬间,他也忍不住惊叹出来:“居然是胡也佛的作品。”

    “谁?真是胡也佛……”刹时间,其他人纷纷涌过去围观。

    王观慢了两步,也不好和别人挤,眼睛一转之后,干脆去向常老请教:“常老,这件屏风的来历,你应该知道吧,真是胡也佛先生的杰作?”

    胡也佛是近代著名画家,当然也要承认,这个著名肯定没有张大千、齐白石之的类画坛巨擘有名气。而且作为海派中被忽视的大师级画家,提到他的名字,一般人肯定会摇头不知。

    然而在行家的心中,胡也佛的作品却属于难得的精品,是大家极力追捧的目标。不过十分可惜,胡也佛的作品真迹极少,在市面上鱼龙混杂,赝品很多,也难怪王观会怀疑。

    “当然是真品。”

    常老点头肯定之余,也有几分感叹:“当年贾兄与胡也佛是至交好友,胡也佛知道贾兄的喜好,就在他生日的时候,亲自挥毫提笔绘制了金陵十二钗臣幅组图赠送给贾兄。”

    “贾兄收到这份礼物,自然是大喜过望,正巧家里在制作屏风,马上灵机一动,得到胡也佛的允许之后,就小心翼翼把巨幅群图分割十二份,用透明玻璃夹在了屏风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保存画像,更使得屏风的价格翻了十几番,在当时也是一段美谈。”

    常老感慨万端:“这东西是贾兄的至爱,记得前几年有人出价三千万想要把屏风带走,贾兄根本没有考虑,直接翻脸把人赶走了。”

    “三千万……”王观有些咋舌,不过回头看了眼屏风之后,又忽然觉得这价格似乎低了。要知道胡也佛一生以仕女画最出名,人称仇十洲(仇英)第二,连张大千也自认画不出胡也佛笔下仕女的那股媚韵。

    在民国时期,胡也佛的工笔仕女图就风靡一时,以一手“铁线游丝”的绝活而独领风骚,勾勒人物的线条一气呵成,而且十分均匀有力,至今还是海内一绝。

    这样的大师,画的还是自己最擅长的仕女画,再加上以黑酸枝精心镂空雕刻而成的屏风框架,两者综合起来,报价三千万真的偏低了。

    想到这里,王观虚心请教道:“那么常老觉得,这东西应该值多少钱?”

    “……小子,这是在套我话啊。”常老没上当,似笑非笑道:“你自个儿想去吧。”

    人老成精,老奸巨滑,还真是不好糊弄……

    王观轻轻眨眼,在心里腹诽吐槽几句之后,就认真的考虑起来。东西真的很好,不过就怕后面还有更好的,现在买了这个,兜里就没钱了。

    想到这里,王观发现自己居然是穷人……

    第679章黄金宝塔

    很久之前,王观银行卡积蓄破万,他就觉得自己是小富即康了;有了十万块,他就开始憧憬买车还是买房了;接着有了一百万,他就觉得这辈子可以衣食无忧,再不用为钱的事情而发愁了。尤其是过了千万以后,他觉得钱纯粹就是一串数字……

    然而残酷的事实却告诉王观,就算他身家已经过亿,一样还是个穷人,需要瞻前顾后,精打细算,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与此同时,常老倒是察觉王观的失落,顿时冷笑道:“小子,你好大的野心,想把屋里的东西都吃下来?也不怕撑死你!实话告诉你吧,这房间的东西,你要是能够带回去一两件就不错了,别指望和刚才一样一枪打。”

    说话之间,常老直接站了出来,高声说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这面屏风五千万,我们荣宝斋要了。”

    “五千万!”

    一时之间,许多人开始咋舌。

    另外大家多少也明白常老的意思,因为到了这个时候,确实没必要弄什么暗标了,现在比拼的是财力,没钱的肯定没资格参与竞争。

    至于有钱的,正如同常老自己所说,这里的东西十分珍贵,价格都在几千万以上,谁也没有办法全部买走。那么干脆明着来,让大家衡量一下,到底是与财大气粗的荣宝斋竞争,还是打另外东西的主意。

    认真考虑之后,曾老与几个有实力的大藏家不吱声了。而且贾芹好像也对这个价格颇为满意,自然与常老达成协议。

    “很好……”常老满意点头,随即手指轻轻在屏风微微拂过,可能是想起贾家老爷子了,眼中顿时掠过一抹寂寥。

    与此同时,贾芹又招呼大家绕过屏风,走进了房间之中。

    在屏风之后,却是一排书架,架上有六层。每层都堆满了密集的书册。从书册的装帧情况和泛黄的颜色来说,这些应该是古籍。

    见此情形,王观等人颇有几分意外,毕竟刚才宽阔的房间之中就有不少古籍了,没有想到这个房间居然还有。不过只是他们迷惑而已。常老几个却没觉得奇怪,显然是知情人。

    就在这时,一个大藏家直接伸出两根手指头:“两千万,这些书我全包了。”

    王观等人又是一惊,什么古籍这么贵,居然价值两千万。没想贾芹对这个价格却不满意,慢慢摇头道:“少了。”

    “两千三百万。”那人继续提价。

    这个时候。王观终于忍不住好奇,轻步上前打量起来,却惊奇的发现这些古籍的装帧、纸质、版本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都与红楼梦有关。从最早的手抄本。再到官刻本、印本,以及锈像本,应有尽有,包罗万象。足足塞满了六层书架。

    “贾兄是红楼迷,更是研究红学的专家。”

    此时。常老轻轻一句话,让王观恍然大悟。他早知道想到的,从贾芹的名字,再到刚才的金陵十二钗屏风,都可以看出贾老爷子的爱好。

    也就是说,这个书架上的古籍缮本,应该是贾老爷子生前费尽心机才收罗起来的珍藏。不仅有诸多珍贵版本,而且十分的丰富齐全,那么价格贵些也可以理解。

    反正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贾芹与那个大藏家也达成了共识,最终以两千五百万成交。不要以为大藏家亏了,相反是他占了便宜。

    要知道书架之中可是有高鹗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原稿,单单是这一份原稿,对于醉心研究红学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当然,王观不好这个,肯定是舍不得花这笔钱就是了。不管怎么说,第二笔交易完成,贾芹心满意足之下,又带着众人绕过书架,走到了房间的内部。

    适时,眼前豁然开朗,里面的东西一览无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众人也感觉一阵眼花缭乱,恨不能多生几对眼睛,这样才可以尽情的观赏这些宝贝。不过在诸多宝贝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摆在中央位置的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

    王观仔细打量,只见宝塔整体呈圆形,底座为方形,由塔座、塔瓶、塔刹三大部分组成,造型玲珑别致,周身佛光宝气,非常的精致,又美观大方。最让人不能忽视的是宝塔的高度,根据王观的目测,至少有一米五左右,与某些成年人的身高齐平了。

    “这是清宫内藏,佛祖金身圣母宝塔。”在众人观赏宝塔的时候,曾老微微一笑,直接报价道:“六千万,我们嘉德要了。”

    “六千二百万。”

    一瞬间,一个大藏家目光一闪,打算和曾老争一争。从大藏家脖子和手上悬挂的念珠和平安符就知道他是个佛教徒,看到佛家的宝贝自然是见猎心喜,不会轻易错过。

    曾老微微的皱眉,他自然知道大藏家的底细,表情也多了几分严肃,而且也敏锐的注意到旁边两三个大藏家蠢蠢欲动的模样,就清楚这事恐怕不能轻松解决。

    就在曾老准备重新报价的时候,贾芹却忽然开口笑道:“大家不用急,这件东西我爸比较喜欢,还在考虑要不要卖呢,大家先看看这些鼻烟壶吧。”

    贾芹的一句话,却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过来,然后不约而同看向了旁边的玻璃柜中。

    对于鼻烟壶,王观自然不会感到陌生,不过贾家收藏的鼻烟壶也有几分独到之处。不仅是鼻烟壶的材料,更主要是鼻烟壶上的画像。

    贾老爷子真不愧是红楼梦的狂粉,连收集的鼻烟壶也与红楼梦有关,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鼻烟壶上,要么是书写红楼梦中的诗词,要么是描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画像。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鼻烟壶竟然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之前提过了,清末民国时期的鼻烟壶内画高手有四个人,号称京城内画四大名旦。他们分别是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材乌长安。王观的收藏之中,就有马少宣的鼻烟壶。不过他与贾老爷子的收藏相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因为贾老爷子收藏的鼻烟壶,不仅把京派四大名旦一网打尽,而且还包括了其他名家的作品,其中的珍贵之处也可想而知。

    见此情形,王观忍不住叹了出来,大收藏家就是大收藏家。人家玩的收藏果然非同一般,红楼梦专题那是基本花样,都是名作的手笔那才叫真本事。

    与此同时,一些跑单的古玩商人也不淡定了,可是实力不足,只得开口问道:“贾少,这些东西能单个卖吗?”

    这些鼻烟壶价格有高有低,不过最低的都在几十万以上。如果全部加起来,那么总价更高了,连王观这样不差钱的都觉得有些压力,何况势单力薄的古玩商人,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未必能够吃得下来。可是东西真的太好了,他们又舍不得放弃,所以想按个来算钱。

    “不好意思,这些东西算是一套,一起来算钱。”

    然而贾芹觉得这样很麻烦,直接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单个来卖,这些古玩商人肯定还要讨价还价,那还不如一起打包算一个总数。这样价钱也没差多少,而且更简单快捷。

    说话之间,贾芹笑道:“谁有兴趣的话,现在可以出价了。”

    一时之间,几个大藏家开始踌躇起来,先是看看眼前的鼻烟壶,又回头看看黄金宝塔,心里开始考虑取舍的问题了。

    毕竟大家的钱也不是白来的,鼻烟壶和黄金宝塔的总价值肯定破亿了。尽管对于这些大藏家来说,拿出一亿不是问题,问题是有必要全部买下来吗?要知道世上的珍宝很多,如果但凡好东西就非要买下来,那么就算家里是开银行的,估计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所以作为大收藏家,首先要学会取舍,不用买最贵的,只买自己喜欢的就行了。

    “四千万。”

    一个大藏家考虑片刻,显然是更加喜欢鼻烟壶,直接报了个诚意十足的价钱。不过他的诚意似乎不足,至少有人比他更有诚意,随口提价:“四千三百万。”

    “四千五百万。”随即又有人参加战局之中。

    刹那间可谓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你来我往之间,就是看不出的刀光剑影。

    王观在旁边看热闹,常老随手碰了碰他的肩膀,悄声道:“东西不错,手头宽绰的话,就不要干瞪眼,该出手时就出手,免得后悔莫及。”

    “谢谢常老提醒。”王观笑了笑,沉吟道:“我再想想……”

    “等你想好,黄花菜都凉了。”常老随口道:“当然,你要是有信心的话,倒是可以和他们抢黄金宝塔。不过,价钱估计更高。”

    王观闻声,心中忽然一动,连忙请教道:“常老,那座黄金宝塔又是什么来历?”

    “刚才不是说过了么,清宫内藏。”常老轻声解释:“是乾隆三十八年,为他母亲庆贺八十大寿特意叫人铸成用来祈福的法器,一直藏在深宫之中。直到辛亥以后,由于时局的动乱,东西就流落到民间了……”

    第680章一山还有一山高

    ps:月底了,月票就不要留了,请多支持拣宝,求票。

    “……这样珍贵的黄金宝塔,就算是流落到民间,一般平民也不敢据为己有,免得惨遭飞来横祸。”常老娓娓而谈:“一开始的时候,东西落在一个军阀的手里,不过正逢军阀混战,那个军阀败亡了,东西又被另外的军阀接手。”

    “就是这样,几度转手之后,东西就突然没了音讯”“。”

    说到这里,常老也有几分感叹:“一直到八几年的时候,贾兄去乡下散心,在经过一个破庙的时候,突然发现供台pangbian锈迹斑斑的铁塔有异,经过仔细辨认之后才发现铁塔居然是被涂了火漆,然后经过他一番清洗,黄金宝塔才恢复了本来面目。”

    “呃……”与此同时,王观一阵惊叹,隐约之间也依稀的觉得这个典故貌似十分熟悉,好像亲身经历过似的。

    “羡慕嫉妒恨吧。”常老斜睨道:“你的宣德宝炉不就是这样来的吗?要不是有贾兄这个前车之鉴,钱兄又怎么会知道用火把漆锈烧开。”

    “呵呵……”王观干笑起来,迅速转移话题:“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秘辛,那么说来东西恐怕不止六千万吧。”

    “哼哼……”这个时候,常老又开始含糊其辞,决定不透露商业机密。

    对此王观只是一笑,认真琢磨了片刻,最终决定……选择观望。在香港的时候,要他花三千多万买唐后行从图都舍不得了,更加不用说现在花四五千万买鼻烟壶了。至于黄金宝塔,他都有宣德宝炉就心满意足了,没必要再浪费这个钱再买个塔。

    好吧,说到底还是心疼钱,穷人啊,不精打细算怎么过日子。

    王观心中感叹一番之后。决定眼不见为净,顺势在房间溜转起来。毕竟房间之中除了黄金宝塔和鼻烟壶以外,肯定还有其他次一点的好东西。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最贵的买不起,那就掏点便宜货吧。

    想到这里,王观认真的打量起来,瞬时就在旁观的墙上发现一幅气势磅礴的字画。只见画是写意水墨风格,在一片嶙峋怪石之间,有一只雄鹰展飞扑来,自然有一股非凡气魄。

    “好画!”

    看了一眼。王观就暗叹起来,再看落款,却是近代花鸟画大师李苦禅的作品。看到落款的一瞬间,他更加高兴了,因为李苦禅就是以画鹰闻名于世。

    当然,也不是说李苦禅就只会画鹰,主要是他和他师父齐白石一样,由于太擅长画某样东西了,大家就下意识的觉得他们就只会画什么。行家们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是也不可否认,著名画家描绘他们最擅长的景物,作品价格往往比较高。

    比如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还有李苦禅的鹰!

    “这画可以考虑……”定下了第一备胎,王观又继续观看起来,下一秒钟他就注意到pangbian柜台上摆放的弥勒佛像。

    弥勒佛像是瓷的,胎质很白很白。那种雪腻的光泽,再加上宗教人物造型,王观几乎没有怎么考虑。就初步判断佛像是德化白瓷。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王观快步走了过去,小心翼翼的把佛像拿起来,立时看见在佛像的底下有林朝景三字,顿时证实了他的猜测无误。

    要说林朝景,那也不是普通人物,在明代与何朝宗齐名,也是闻名中外的瓷塑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在当时畅销海外,直到现在英美博物馆还珍藏有他的观音、佛像。

    反正不管怎么说,眼前的弥勒佛像又是一件珍品,算是第二件备胎。

    王观欣赏片刻,又把东西放了下来,眼睛继续搜索……

    “咦,这是什么?”

    这个时候,王观忽然发现在房间的角落之中有一个衣架,当然在衣架之中肯定挂有衣服,不过这衣服不是现代的服饰,而是古代的款式。

    王观看了一眼,根本不用多想,看顶子就知道这是清代的官服。不过好端端的,在房间悬挂一件官袍做什么?就算王观对于清代官服的等级不太了解,但是也能够看出衣服原主人的官位应该不大,而且衣服上还有许多补丁。

    虽然说衣服经过精心修补了,但是显然十分的陈旧。如果王观硬要说这官服是破烂玩意,估计也没人会反驳他的话。

    也就是这个原因,王观才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整个房间里头的东西,几乎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稀世珍品,现在却多了一件破烂官服,相当于在珠玉之中掺杂了沙砾一样碍眼,自然也让王观觉得奇怪,忍不住找常老打听起来。

    “这衣服呀。”

    常老瞟了一眼,顿时问道:“曹雪芹的出身来历,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前半生是锦衣玉食、纨绔膏粱的富二代,后半生是贫困潦倒,让人救济的穷酸落魄文人。”王观笑道,曹雪芹的名气那么大,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靠他混饭吃,自然早把他的祖宗十八代调查得一清二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曹雪芹早就没有什么个人隐私可言了。

    “你知道就好。”常老点了点头,表情有些怪异道:“这件官服据说是曹雪芹的父亲时任江宁织造时候的官袍。”

    “呃?”

    一时之间,王观有些瞠目结舌,这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呢。

    要知道曹雪芹的父亲是康熙雍正年间的人,至今少说也有三百年了。且不论衣服流传了三百年会不会腐烂化灰,问题在于贾老爷子又怎么能肯定,这破烂官服就一定是曹雪芹父亲穿过的呢?

    “很惊奇吧?是不是觉得有些荒谬?”

    常老笑了笑,也摇头道:“衣服的来历有点玄乎,据说是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的遗迹挖出来的。不过当时官袍非常破烂,只是具有少许研究价值而已,相关部门也太重视。”

    “后来贾兄知道这事,就通过关系把东西买来了,再请人精心缝补变成这样了,然后就当成曹雪芹父亲曹畹墓俜洳仄鹄础!?br />

    说话之间,常老也有几分感叹:“其实大家也心知肚明,这事非常不靠谱,只是不忍心戳穿而已。说不定贾兄心里也透亮,反正是自己观赏,真真假假又有何妨。”

    “嗯。”王观点头表示赞同,既然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睹物思人,那么也可以难得糊涂一把,何必较真。

    就在两人闲聊之时,鼻烟壶的争夺战也落下帷幕,最终是一个身材发福,仿佛弥勒佛似的大藏家笑到了最后。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王观也要直呼坑爹了。

    因为在场之中不仅他一个聪明人,大家发现买不起几千万的宝贝,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几百万的东西也行呀。所以无论是林朝景的德化白瓷佛像,还是李苦禅的鹰画,包括其它好东西,都被这些人拿起来了,正与贾芹交涉呢。

    “都说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慢慢腾腾的谁会等你啊。”

    见此情形,常老笑眯眯道:“实在不行,你就把这衣服买回去吧,洗一洗估计还能穿,就算不长久,过把瘾也好啊。”

    王观直接无语,然后挠了挠头,难道真要进入宝山空手而归吗?

    想了想,王观的目光又回到了黄金宝塔身上。在明亮灯光的照射下,宝塔可谓是浑身透出祥瑞金光,做工又十分的精致,更是传世的宝贝,极具收藏价值。

    东西肯定极好的,就是价格有些贵……

    尽管还没有得到最终价格,但是看见曾老等人虎视眈眈的模样,王观就知道价格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如果他参与竞争的话,就算最后顺利把东西带走,代价却可能是银行的存款在瞬间蒸发干净。

    此时此刻,王观在踌躇,其他人可不会等他,贾芹以快刀斩乱麻的速度,直接敲定了一些东西的价格之后,大家的注意力也随之集中在黄金宝塔之中。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场龙争虎斗就要开始了。

    至于贾芹一开始的时候就表示,还没决定要不要卖黄金宝塔,大家直接当成耳边风了。要是真的不打算出售,那么怎么会摆在这里?这样说,无非是一种提价的手段罢了,大家也见怪不怪,谁当真谁真是傻子。

    与此同时,曾老率先打破了僵局:“七千万!”

    显然,曾老也明白,与其斤斤计较的压价拣便宜,不如直接表明志在必得的气势,在原先的六千万价格上,直接提高一千万。而且他的策略也是效果显著,听到这个价格,pangbian的两三个大藏家顿时眉头一皱,开始权衡轻重得失了。

    然而,也不要以为七千万就到顶了,要知道这世上的隐形富翁很多,而且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更不吝于一掷万金。

    所以在考虑片刻之后,那个信佛的大藏家再度出手,微笑道:“曾兄,不好意思了,这件东西我真心想要,就不让你了。七千五百万!”

    “八千万!”但是那人语音未散,一瞬间又有人报价,充分表明了什么叫做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

    这个时候王观等人只有旁观的份,眼睁睁的望着价格不断飙升,眨眼之间就突破了九千万的数额,而且没有停滞的迹象,正在朝亿元时代稳步迈进……(未完待续。

    第681章犯了贪嗔妄戒!

    ps:不知不觉之中,本书已经有两百万字了,坚持到现在也不容易,大家给几张月票支持一下吧。

    “九千一百万……”

    此时,尽管只有两三个人竞争,但是那种热烈的氛围,以及暗流汹涌的感觉,一点也不逊色于大拍会上的现场。

    虽说曾老等人报价的时候,声音十分平常,甚至有些轻描淡写的样子,但是王观还是清晰的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的气息。毕竟他们随口说出来的话,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笔笔巨额资金的流向。

    京城沪城这些经济发达的地方还好说,要是在普通的县市,这样庞大的资金周转,不知道要牵动多少官员的心脏。

    与此同时,王观也深刻明白了,在没有漏可拣的情况下,充足的财力才是资本,才能决定宝物到底花落谁家。没钱的穷人,连摇旗呐喊的资格都没有,只有乖乖的闭嘴看热闹。

    “九千五百万!”

    适时,最新的价格新鲜出炉,却是让几个人沉默起来。

    九五之数,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十分尊贵的数字。当然,也接近了曾老等人的底线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底线只包括他们而已,并不代表其他人。

    不拿东南亚地区的大富豪举例了,毕竟黄金宝塔是中华瑰宝,估计也属于被限制出国的珍贵文物之一。然而就算没有东南亚大富豪的大力支持,国内信佛的土老财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更加热衷于佛事,也更舍得花钱。

    如果让他们知道,眼前有这么一尊富丽堂皇的黄金宝塔,别说九千五百万了,就是再多加几千万,估计也有人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当然,如果能少花些钱。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反正信佛的那个大藏家就是这样想的,九千五百万的价格就是他报出来的,发现其他人沉默不语之后,脸上多少也有几分喜悦之色。不过,他高兴有些早了,就在这时曾老忽然开口道:“小贾,能不能暂停一会,让我打个电话。”

    “对呀。有些累了,不如休息一下吧。”其他大藏家纷纷点头赞同。

    贾芹尽管喜欢快刀斩乱麻,却不代表他缺心眼,曾老这样说,分明是准备请示嘉德公司涨价的意思。反正已经是最后一件东西了,那么拖延一两个小时也没有问题,正好趁机把其他东西的账款结算清楚。

    想到这里,贾芹装做没有看见信佛大藏家的黑脸,直接点头应允了,随即招呼其他人过来签订转让物品的协议。再办理转账业务……

    王观积极响应,直接把钱转过去了。然后正准备拿起手机打电话让曹祥过来把一大架子的东西运回去。没想十分恰巧,他才摸出手机,就看见屏幕亮了,铃声响起。

    “咦。”

    顺势看了眼来电显示,王观有些惊喜交集,连忙接听起来:“半山大师!”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的心情似乎不错,笑呵呵道:“王施主不妨猜一下。贫僧现在身在何处。”

    “大师这样问……”王观一怔,瞬间反应过来,十分高兴道:“已经抵达京城了?”

    “嗯。不负王施主之托,已经完成任务了,现在亲自给施主送来。”半山和尚微笑道,送东西当然是次要的,主要是想好好的感激王观帮他解决了新加坡的难题。

    “大师太客气了,你现在是在机场吗?我马上过去接你。”王观连忙说道,反正这里的东西都被人瓜分完了,而黄金宝塔的价格又贵,他也不想参加竞争。留下来也没意思,不如去接半山和尚。

    “阿弥陀佛。”

    然而,半山和尚似乎遇到了麻烦,轻叹道:“贫僧也不知身在何处,打电话给王施主,其实也是想求助……”

    “什么?”王观一听,错愕问道:“怎么回事?”

    适时,半山和尚慢慢解释起来,原来他抵达首都机场之后,才出了门口就稀里糊涂的被人拉上了车,然后司机直接踩油门飞快而去,兜转了小半圈子之后,才回头问他要去哪里。

    说起来半山和尚也是第一次到京城,而且也不知道王观住在哪里,寻思着先去挂个单,见一见同行也好,所以就让司机师傅随便载送他去一个寺院。

    还好司机也不算黑,闻声直接把半山和尚送到了位于西城区的广济寺,那里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最适合外来的和尚挂单了。

    至于半山和尚在广济寺有什么样的遭遇,他没有多说王观也没有细问,反正已经不在广济寺之内了,而是在广济寺附近的街头。

    说实在话,王观对于那个街头也不太熟悉,向常老请教之后,才惊奇的发现地方距离这个别墅貌似也不远,当下就让半山和尚在那里等待片刻,他马上过去。

    结束通讯之后,王观又另外给曹祥打电话,让他带人过来搬东西,随即与贾芹打了声招呼就出门开车而去,一番辗转就来到了那个街头。

    此时,半山和尚就坐在街头一家店铺之前,正与一位老大爷闲聊,看两人谈风自若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比较投缘。

    “半山大师……”王观慢慢停车招呼。

    “王施主来了。”

    半山和尚看了过去,起身微笑与老大爷拜别,这才提着包袱轻快走了过来,然后在王观的引请下坐进了车中,期间肯定少不了一番寒暄。

    由于这里是繁华街道,车辆不能久停,所以王观慢慢的开车而去,顺势问道:“大师,那事解决了吧?”

    事情自然是半山和尚寺庙让人觊觎兼并之事,王观打电话向陈少枫帮忙解决,看情形应该是顺利搞定了。

    “阿弥陀佛,多亏了王施主援手之恩,这才化解了一场劫难。”

    半山和尚十分感激,毕竟对于他来说,所谓的兼并相当于灭门之灾,关系到道统传承的大事。现在难题解决了,他肯定松了一口气,仿佛悬挂空中的大石平安落地,浑身轻松畅快。也是基于这个理由,他才决定亲自过来走这一趟。

    “解决了就好。”

    王观一笑,也不打算居功:“那个陈少枫你也见过了吧,回头谢他就行。”

    半山和尚脸上掠过一抹微笑,也没?(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