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贾少!”王观明知故问道:“找我有事吗?”
“你在哪?”贾芹直接问道:“我去找你……”
“三楼办公室。”王观说明了地点,然后挂了手机笑道:“他还是蛮聪明的,不知道从哪里看出破绽,推测出是我请他过来的。”
“可能是听到什么风声。”唐清华随口道:“毕竟这么多大老板之中,夹杂了一个年轻人,估计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人家是年轻,不过身家比我们还要丰厚。”王观笑道:“而且对翡翠非常感兴趣,或许是打算走后门,把翡翠全部吃下。”
“那可是好几亿的货……”唐清华难免有几分惊异。
“几亿算什么,他有的是钱。”
别人不清楚,王观可是心里有数,贾芹售卖家里古玩,可是捞了一大笔,其中就有自己贡献的一亿。现在请他过来,无非就是想把钱赚回来罢了。
“笃笃!”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应该是人到了。王观笑了一笑,立即走过去开门,只见贾芹就站在外面,表情十分复杂。
话说三天之前,接到了杨老板的电话,听他叙说了王观解石的经过,贾芹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不信,怀疑杨老板在开玩笑。
不过杨老板誓言旦旦,却是让贾芹多了几分迟疑,干脆打听验证起来。
毕竟都是圈里人,拐弯抹角总能打听到事实的真相。结果表明杨老板没有撒谎,却是让贾芹陷入了惊疑之中。还没等他消化心中的震撼和迷惑,忽然之间就收到了一张请柬。
看到了请柬的落款,贾芹也十分茫然,忖度自己和唐家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怎么会突然邀请自己呢?不过他权衡了片刻,最终还是过来了,同时在看见一块块晶莹璀璨,品质超群的极品翡翠之后,瞬间就想到了王观……
事实证明贾芹没有料错,这果然是王观的手笔。
这个时刻,贾芹的心情就好像惊涛骇浪一样起伏不定,直到现在他还是想不明白,明明是才接触赌石的人,凭什么可以在万千毛料之中挑选到暗藏了极品翡翠的石头?
难道真如大家所说,这是在扮猪吃老虎?
此时,贾芹思潮起伏,王观却含笑招呼道:“过来认识一下,这位是正雅轩的唐副总,以后你想拍卖什么东西,可以来找他……”
一番寒暄之后,在王观的引请下,贾芹坐了下来,然后他也没有废话,直接问道:“展览厅里的翡翠,都是你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710章珠圆玉润龙石种
ps:不怎么喜欢月初,尤其是月初一号,上千张月票全部归零了,又要重新来过。冰火!中文求月票哇,大家多多支持吧。
听到贾芹的询问,王观也没有否认的意思,轻笑点头道:“对,都是我的。知道你对翡翠比较感兴趣,所以就给你送了一张请柬。”
“不过,你现在过来找我,不怕东西被那些大老板瓜分完吗?”
适时,王观好心提醒道:“你要知道,做生意最需要讲究公平,如果他们给出了高价,我可没办法偏帮你。”
“不用你偏帮,这事有人在做了。”贾芹淡声道。
那些珠宝公司之中,有一个就是贾家的产业。来找王观之前,贾芹已经暗示那个珠宝公司的总经理,让他务必将品质最好的几块翡翠拿下。
“哦。”
王观想了一想,也明白了弦外之音,顿时笑道:“这样就好,到时给你打折!”
九八折可能有些小气,那就九五折好了。就在王观琢磨着九五折会不会太亏之时,贾芹却摇头道:“折扣就不必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怎么……你真的……”
贾芹连续换了两个说词,不是不知道要问什么,而是太重视这事,害怕王观避而不答,所以在犹豫不决。
“你想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翡翠是吗?”王观笑道:“你不是也看到了吗,都是在缅甸公盘买回来的啊,难道你标中的货物他们没给你送过来?”
“不要扯开话题。”贾芹可不笨,定了定心神之后,直言不讳道:“我只是想知道,你是怎么能够确定毛料之中都蕴藏了极品翡翠的?”
说话之间,贾芹表情有些紧张、期盼。他觉得王观不会给出答案,又希望王观解释清楚,但是又怕王观撒谎糊弄自己,心情颇有几分矛盾。
适时,王观毫不犹豫道:“直觉。”
“果然……”
贾芹轻轻一叹,举起杯子喝茶,就知道这样的问题,轻易不会有答案的。
“怎么,觉得我在骗你?”
其实不仅贾芹不信。王观自己也不信的,但是硬是想不出别的理由了,只好用这种玄之又玄,又让人半信半疑的套话来糊弄人了。
“如果你知道我的底细,那么应该清楚我没有撒谎。”
与此同时。王观继续忽悠道:“对于赌石什么的,我真的了解不多。但是我直觉的准确率好像蛮高的,感觉东西不错,就直接买下来了。这和我拣漏差不多,别人不看好的物件,我总是能够察觉其中的不同,自然而然就拣漏了。”
“其实你们也不用奇怪。我查了一下发现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好多。”
王观一脸认真的表情:“比如说有的人记忆力超强,翻看一个小时,就能把整本字典背下来。也有人对数字十分敏感,四五位数的加减乘除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开胃小菜。有些人对于即将发生的危险有敏锐的嗅觉,往往能够提前避开突如其来的灾祸……”
列举许多真实事例之后,王观耸了耸肩膀,大言不惭道:“而我就是其中一员。天生对于宝物之类的东西比较敏感,又经过了后天的努力刻苦学习。所以直觉精确度高一点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一番话下来,贾芹不相信吧,又觉得王观说得有点道理,可是在潜意识之中,又隐约觉得他这是在糊弄自己。
不管怎么说,王观也算是达到目的了,贾芹现在就是将信将疑起来。已经被绕进去了,想要摆脱出来可没那么容易。反正在搞不清楚王观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之前,贾芹也没有继续打探下去了,却也让王观暗暗松了口气。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王观觉得应该继续转移贾芹的注意力,免得他又揪住这事不放,当下立即在口袋之中摸出了一个蛋壳状的小盒子,然后笑容满面道:“对了,这一件东西,我觉得你应该会感兴趣的。”
“什么?”
贾芹一怔,带着几分不解把小盒子拿了过来,然后随手把盒子打开,只见一抹晶莹透亮,翠色绿意盎然,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泽就闪现出来。
这个时候不仅是贾芹睁大眼睛仔细观赏,就是旁边的唐清华,哪怕对于翡翠了解不多,也忍不住目不转睛的打量起来。
主要是盒子中的翡翠太漂亮了,经过了细心的打磨,翡翠呈鸡蛋似的椭圆状,而且体积也与鸡蛋一般大小。
当然最重要的是翡翠本身的质感,如丝绸般光滑细腻,晶莹通透,没有任何杂质,显得极其温润。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千年碧波深潭一样的翠绿色泽。乍看之下,让人感觉翡翠苍翠欲滴,色泽如碧波之水,水足饱满充盈,仿佛要溢出来似的。
“龙石种!”
此时,贾芹把翡翠拿了起来,稍微观察之后,脸上就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接着眼中掠过一抹激动、兴奋之色,身体有几分惊颤的感觉。
唐清华眨了眨眼,就是觉得翡翠非常好而已,自然不理解贾芹为什么突然变得这样激动,干脆碰了碰王观,小声问道:“什么是龙石种?”
“我也不太清楚,就是知道那是翡翠中的顶级种类。”王观轻声解释道:“据说是老坑、色阳、色正、强荧光、无色根、均匀极少绵的一种优质翡翠。又叫神龙种、龙种或者老龙石种龙石种,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
说话之间,王观又笑道:“由于产量极少,是缅甸百年罕见稀有珍品,寓意好像神龙一样难以遇见,所以就起名为龙石种翡翠。”
“明白了。”唐清华微微点头,也有几分了然。至少知道这是难得的珍宝,倒是可以理解贾芹激动的原因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像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呗。
反正在王观、俞飞白等人身上,也没少看见这样的状况,唐清华已经见怪不怪了。
“光滑细腻,珠圆玉润……”与此同时,贾芹才慢慢反应过来,不过脸上的激动之色却没有消退,反而多了一抹红潮:“这是龙石种之中最高的品质!”
听到这话,王观颇为满意点头,笑容更加灿烂了。贾芹自己都这样说了,那么待会千万不要怪他下刀子太狠。
又过了好长时间,贾芹才算是冷静下来,直言不讳道:“东西我要了,你开个价。”
“你考虑清楚了,这样的宝贝可不便宜。”王观笑容可掬,两根手指头已经晃荡起来。不用怀疑,这绝对不是两百万或两千万,龙石种翡翠还没有那么廉价。
本来王观以为,自己已经算是狮子大开口了,没有想到贾芹居然面不改色,直接点头道:“价格还算是合理,我也懒得还价了,成交!”
“呃?”王观一愣,马上后悔莫及。亏了亏了,早知道应该多加几千万的。
与此同时,贾芹又开口道:“不过我没那么多钱。”
“什么?”王观又是一怔,狐疑的看了眼贾芹,倒不是怀疑他在撒谎欺骗自己。毕竟同去缅甸公盘,他也知道贾芹投了许多暗标,然后又参加明标的竞价,至少花了好几亿,现在缺钱是正常的事情。
这时,王观只是在奇怪,既然没钱了,贾芹又该怎么完成交易呢?
赊账?王观直接摇头,两人还没这个交情。分期付款?倒是个好主意,问题在于王观又没这个耐性。所以想来想去,都都弄不明白贾芹哪来的信心。
心里迷惑,王观却没有开口询问,而是看着贾芹,等他告诉自己答案。
不过,贾芹明显是经过了一番犹豫,半响之后就才下了决心,郑重其事道:“我知道你喜欢古玩,我可以拿一件古玩和你交换。不过我的古玩非常珍贵,你这块龙种翡翠价值不够,还需要给我补偿。”
“嗯?”王观一听,惊诧之余,自然非常好奇。就好比翡翠是贾芹的弱点一样,他也听不得古玩珍宝之类的字眼。
龙石种翡翠可是贾芹自己承认价值两亿的东西,可是他却说家里有一件远远超过两亿的古玩,王观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所以他根本没有考虑,就直接起身说道:“去看看。”
“行,走吧。”贾芹更加急切,立即在前面引路。
“清华,这里的事就交给你处理了。反正你也知道底价是多少,只要不低于底线,能提高多少是多少。”王观笑道:“我先出去一趟,回头给你抽成。”
说话之间,王观跟上贾芹,一同来到了他的别墅之中。
在过来的途中,王观也旁敲侧击的向贾芹打听,那件古玩是什么物件。然而贾芹的口风也颇紧,只是一脸神秘的表情推说待会他就知道了。
王观要承认,自己真的好奇了。贾芹所说的古玩到底是什么呢?陶瓷?字画?或者又是宝塔佛像之类的东西?揣测之中,贾芹直接带着他来到了别墅二楼的一个书房之中。
书房十分清雅,书架上摆放了许多书籍,充满了文雅书香之气。
王观稍微打量,发现这些书籍多数是介绍翡翠鉴别之类的专业丛书,而且有些书籍封面都有些发黄卷皱了,可见有人经常翻阅。
“你等等!”
就在王观随意浏览的时候,贾芹却通过书房内的小门,去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过了五六分钟之后,他才捧着一个精致盒子走了回来。
刹时,王观就知道,那件珍贵古玩肯定就在盒中……
第711章通灵宝玉
此时,贾芹把盒子放下,王观立即仔细打量起来。
看了一眼,王观就可以肯定,盒子也有些年头了。从纹饰的雕刻风格来看,应该是清代初期的东西,木料又不错,怎么也值个十几万。
当然,也就是这个数了,不可能再贵到哪里去。所以王观十分肯定,贾芹绝对不是要让自己看盒子,而是看盒子里的东西。也不怪他这样小心谨慎,毕竟在收藏这个行当,有时候椟确实比珠值钱,买椟还珠不算多么罕见的事情。
“咔嚓!”
适时,得到贾芹的允许之后,王观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只见一抹灿若明霞的光泽就好像是水波一切倾泄出来。
一瞬间,王观下意识的微眯眼睛,再继续打量起来。。。
盒盖完全打开,盒内的东西也随之彻底展现。那是一枚雀卵大小的珠状物体,表面莹润如酥,有通透之感。在阳光的映照下,由内及外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华,就好像是夕阳西下,那一片最美妙绚烂的霞光,让人不自觉迷醉其中。
“这是什么?”王观定神观赏,当看清楚盒中的东西之后,他的表情不可避免的一震,隐约猜测出几分,露出了难以置信之se。
“你觉得这是什么?”
贾芹反问起来,随手把物件拿起来,然后放在光源更加充足的桌面上,使得绚烂如霞的光泽愈加的璀璨,也让王观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此时此刻,王观忽然发现在雀卵大小的物件表面,似乎有几缕斑纹缠绕。
“难道是瑕疵?”王观连忙仔细观察起来,发现几缕斑纹如发丝般纤细,又微微闪烁着青白黑黄紫之se,恰好勾勒形成了美妙的纹饰。给物件添加几分古朴自然的韵味。
见此情形,王观满脸震惊,忍不住叫道:“通灵宝玉!”
“果然没看错你,真的辨认出来了。”贾芹点头道:“没错,就是通灵宝玉。”
“真的假的?”
看见贾芹点头,王观反而怀疑起来。也难怪他要怀疑,主要是通灵宝玉的名气太大了,只要看过红楼梦的人,绝对没有不知道通灵宝玉的。书中记载,通灵宝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有五se花纹缠护。
玉的大小、颜se、质感、花纹都提到了,与眼前的东西基本一致。尽管红楼梦只是小说,但是不要忘记了,小说的许多事物,在现实之中可是有原型的存在。
既然有真实事物的存在,那么再多出一枚通灵宝玉来,好像也不必大惊小怪……
不惊才怪!
这个时候。王观连忙把东西拿在手中,反复研究端详。半响之后,才确认这是真真切切的宝物,而不是后人通过红楼梦的记载伪造出来的赝品。
震惊之余。王观连忙追问道:“东西怎么来的?不要告诉我,你们贾家是贾宝玉的后裔。”
“贾宝玉是虚构的人物,与我们贾家没有关系。”贾芹微笑道:“东西是我爷爷在偶然的情况下,从一套残破官服之中发现的……”
“等等!衣架上的那套缝补起来的官袍?”
突然之间。王观立即想到在贾家秘库之中,那一套据说是从南京江宁织造府遗址挖到的官袍,贾老爷子却认定官服是曹雪芹父亲的遗物。大家都以为只是贾老爷子的臆断。可是再看看通灵宝玉,王观有些赞同贾老爷子的判断了。
“没错,东西就藏在官帽顶上。”
贾芹点头道:“我爷爷发现之后,立刻断定这就是红楼梦中记载的通灵宝玉。毕竟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可能是他自己,也有可能是他父辈。反正肯定是先有通灵宝玉,他才会给书中主角取贾宝玉这个名字。”
“有道理。”
王观深以为然,反正东西就在手中,没道理也变成硬道理,随即他又迟疑道:“你真的打算拿这个来换?”
王观自己肯定愿意交换,但是害怕贾芹会后悔。毕竟在王观看来,通灵宝玉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龙石种翡翠。这样的交换对他来说,简直占了大便宜。
贾芹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有几分犹豫。不过很快他就坚定了信念,王观觉得通灵宝玉珍贵,而他也觉得龙石种翡翠珍稀,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要知道不是什么翡翠,都有资格称为龙石种的,这种最顶级的翡翠可遇而不可求,谁得到了恐怕不会轻易出手。
反正贾芹苦苦寻找了好几年,却根本没有发现龙石种的踪迹。
据他所知,一些翡翠大行家的手头上倒是有这样的翡翠,可是却视为毕生的收藏,无论他出价多高,人家却没有出手的意思。
好不容易遇上了,贾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不然的话,看王观的意思,如果自己不买,估计就要拿去展览厅,让那些大老板争夺了。贾芹用膝盖想都知道,如果龙石种翡翠落到了那些大老板的手中,肯定没自己什么事了。
所以经过认真考虑之后,贾芹才打算以物易物。不是他不重视通灵宝玉,而是相对通灵宝玉来说,他更加重视龙石种翡翠。这也是人之常情,千金难买心头好啊。
就好像贾芹不理解爷爷为什么把古玩当成心头肉一样重视,王观也不理解贾芹为什么那样喜爱翡翠,居然舍得拿通灵宝玉这样的珍宝来交换……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贾芹愿意换,不代表他不懂通灵宝玉的价值。
“换肯定是要换的。”
此时,贾芹开口道:“不过通灵宝玉的珍贵之处,想必你也十分清楚。现在东西归你了,除了龙石种翡翠归我以外,你另外还要补一笔钱。”
“补多少?”王观点头问道,却是可以理解,而且心甘情愿贴钱。
“两亿!”
贾芹比划了一个剪刀手,然后解释道:“我本来想开价三亿的,但是估计你肯定要讨价还价,所以干脆减了一亿。这是底价了,不能再少了。”
“明白。”王观神态自若,通灵宝玉啊,才四亿,不贵!
反正又不用给钱……
想到这里,王观从容不迫,又在裤袋之中掏出了一个蛋壳状的盒子,递给了贾芹之后,才微笑道:“你看看满意吗。”
“呃?”
贾芹愣住了,连忙打开盒子,只见里面又是一块龙石种翡翠,而且无论是质地、翠se,还是大小,与刚才的一块完全相同。
一瞬间,贾芹连忙把另外一块翡翠拿过来,把两块龙石种翡翠摆放在一起对比,只见在光线的映she下,两块翡翠显得十分通透漂亮,形状又十分相似,仿佛复制品。
“其实两块翡翠,都是在同一块毛料解出来的。”王观解释起来:“它们天生就是圆状,我只是把絮雾白料去掉,再稍微打磨就是这样了。”
“本来我还想自己留一块的……”说话之间,王观看似有些不舍道:“当然,如果你觉得有一块龙石种就够了,那么我可以直接给钱。”
“不,两块都我要。”贾芹急忙摇头,又飞快把两块翡翠捉在手中,不断的掂量、观赏、对比,越看越觉得满意。不过多多少少也有几分遗憾,毕竟东西不是自己亲手解出来的。
“你满意就好。”
此时,王观提醒道:“准备合同吧,签个协议书,大家才比较安心。”
“好。”贾芹也没有意见,立即准备好合同,两人分别签字之后,才算是完成了交换。总而言之,对于这笔交易,大家都觉得没吃亏,也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吧。
再之后,王观告辞而去,然后迫不及待的返回大宅门找钱老献宝。
“匆匆忙忙,脚步凌乱……”钱老微微抬头,有几分惊讶道:“什么宝贝呀,居然让你这样失态,没有了往ri的定xing。”
“稀世珍宝。”王观喜上眉梢道:“女娲的补天石。”
“什么乱七八糟。”与此同时,旁边有人笑道:“你怎么不说是上帝的胆结石。”
“咦,周老,您也在啊。”
适时,王观才反应过来,厅里还有其他人的存在。
“什么话。”周老不高兴了,瞪眼道:“怎么,赚大钱了,就要成为大老板了,尾巴开始翘起来了,就目中无人了……”
一连串排比句,立即让王观告饶起来,本来要递给钱老的盒子,一下子就呈送到周老的面前,请他老人家观赏。
“这还差不多。”周老满意点头,不过对于王观呈送过来的盒子,他却是没有等闲视之。就像钱老说的,能让王观这样失去平常心的东西,肯定不是普通的宝物。
带着这样的想法,周老谨慎的翻开盒盖。
一瞬间,一抹绚烂如霞的光芒就洒泄出来,立即让周老和钱老一愣,突然之间有一种被晃花了眼睛的错觉。
“这是什么?”
过了片刻,周老才算是稳定心神,立即把盒内的东西拿了出来。一时之间,以周老身体为中心,至少三四米的范围内,都布满了流光溢彩的虹霞,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效果。
“女娲的补天石啊。”王观笑嘻嘻道。
“胡说八道,这分明就是……”周老下意识的想要反驳,忽然回味过来,若有所思道:“咦,说起来还真是女娲补天石啊。”(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712章缺少了什么?
ps:月初求,请多多支持。
女娲的补天石,倒不是完全在开玩笑,毕竟根据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描述,通灵宝玉就是女娲补天之后遗留下来的石头,然后投胎成为了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通灵宝玉!”
就在这时,钱老十分吃惊:“真有这个玩意?”
“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有五色花纹缠护……”周老慢慢评点起来:“全部对上号了,不是通灵宝玉,还能是什么?”
说话之间,周老手指头轻轻在物件触摸起来,更加肯定无疑:“没错,这种晶莹质感,还有温润的手感,绝对是玉,而且不是染色而成。也就是说,这就是通灵宝玉,更是传说中的近乎绝迹的赤玉。”
赤玉,也就是红玉,和田红玉。古人对玉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颜色来区别,所以有玉分五色之说,分别是赤、黄、白、青、墨。所谓白如截肪,黄如蒸栗,黑如点漆,红如鸡冠,或稍暗,如胭脂色。
青玉和白玉,这是最为常见的玉料,而墨玉和黄玉,就相对比较珍贵了。然而最为稀罕的还是赤玉,现在已经成为了传说的赤玉。
和田赤玉的稀缺贵重,就算是在古代,也只有在宫廷王室内流传。俗谚云:玉石挂红,价值连城,说的就是赤玉的珍贵。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赤玉艳若鸡冠,凝脂光泽,其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质地细腻温滑,油润如酥,与通灵宝玉的特征一模一样,也难怪周老十分肯定,通灵宝玉就是传说中的和田赤玉。
大家也可以想象。有点润滑质地的鸡血石,价格已经是黄金的几百倍,更加不用说通透如凝脂,由内及外散发出绚烂霞光的赤玉。再加上通灵宝玉的文化附加价值,贾芹要价四亿,绝对没有狮子大开口,相反还有些偏低了。
仔细观赏之余,周老连忙问道:“王观,东西是在哪里发现的?”
“买的。”王观迟疑了下,据说道:“原主人你们应该也认识。就是贾老爷子。”
说到这里,王观心里也有几分感叹,本来以为自己运气够好了,可是与贾老爷子相比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毕竟自己的“运气”有很大的水分,可是人家真是运气,不过是买了套破官袍而已,就在官帽中发现了通灵宝玉,这样的机缘也足够让他羡慕嫉妒恨了。
交待了通灵宝玉的来历之后,王观多少有些怀疑:“你们真的不知情?”
要知道作为圈子之中的大藏家。就算关系谈不上多么熟悉,但是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应该听一些风声才对。
“知道的话就不用这么惊奇了。”与此同时,周老摇头叹道:“贾兄藏得真够深的,有这样的宝贝。却从来没有泄露任何天机……不过也可以理解他的想法,这样的珍宝,确实要隐秘珍藏,不然让红学会的人知道了。肯定不胜其烦。”
钱老轻轻点头,在周老手中接过通灵宝玉,一边仔细观赏。一边问道:“既然贾家秘而不宣,怎么突然转让给你了?”
“贾芹喜欢翡翠,正好我手头上有不少极品翡翠,然后我们就交换了。”
王观轻描淡写把过程一笔带过,却是让钱老和周老眼睛充满了感叹,直接把贾芹归类于超级败家子一流。
“也合该东西落在你手里。”周老点头道,至少他觉得东西在王观手里,起码五六十年之内不用担心出现什么状况。
王观笑了笑,指着通灵宝玉上的五色斑纹道:“对了,周老,你知道这些纹理是怎么形成的吗?”
“那是皮色……”
钱老稍微摸索一下,就微笑解释道:“这块通灵宝玉的前身,应该是赤玉的籽料。在没有精雕细刻之前,籽料自然有一些皮色。东西被发现之后,再经过大师级别的雕工认真仔细的雕琢,最终才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在雕琢的过程中,玉雕大师巧妙的保留了皮色,形成了美妙的纹饰,更给赤玉添加几分古朴韵味。”说话之间,钱老赞叹不已:“好料好工,相辅相成,不愧是稀世珍宝。”
“主要是它的文化价值,意义非凡……”
两个老人家讨论的时候,也就没王观什么事了,不过他在旁边聆听,也觉得受益匪浅。不仅是红楼梦通灵宝玉的附加价值,更多的是对玉文化的本身,也愈加了解起来。
不管怎么说,今天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是得到了通灵宝玉,更重要的是那些极品翡翠也卖了一个好价钱,足够他接手项目,不用发愁缺钱的问题了。
另外就是,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半山和尚也顺利返回,带着一批珍贵文物在第二天顺利抵达首都机场。王观连忙前去迎接,至于是接人还是接物,那就两说了。
一番接风洗尘之后,又在某个宗教事务局高层领导的亲自接待下,半山和尚正式落户,成为了本土僧人的一员。接着半山和尚也没有耽搁,就兴致勃勃的来到了半山寺,准备筹备开山立寺的事项。
重新来到了半山寺山脚下,此时此刻度假中心的建筑工地却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只见车辆人流涌动,以及各种机械轰鸣如雷,喧嚣热闹之极。
对此王观十分满意,觉得专业的事情果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要是换成是他,就算顺利把项目盘下来,估计也会觉得千头万绪,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才好。
哪里像现在这样,昨天才把项目谈下来,今天就直接动手施工了。看这个动静,估计也不用一年,说不定三五个月就可以完成任务了。
当然,相对建筑工地来说,半山和尚更加关心寺院的情况。匆匆忙忙的上了山寺之中,看到寺院没有任何变化,他总算是安心了。
也难怪半山和尚这样上心,主要是有了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执照”,这里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是重振宗门的道场,无论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进入寺院之后,王观也发现了寺院建筑的巧妙。由于山林的阻挡,再加上寺院高墙厚壁的隔绝,底下施工的喧嚣声根本传不进来。确实有几分深山古寺,清幽空灵的感觉。
与此同时,王观琢磨起来:“不过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皮求是有些不解,左看看右看看,顿时笑道:“是不是觉得僧众太少了。”
不是少,分明就是只有一个半山和尚好不……
王观心里吐槽,也承认皮求是说得很对,寺院的僧众太少确实是个大问题。毕竟这可是能容纳上百和尚居住的大寺院,而不是住两三人就满了的小庙。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想当年佛陀宏扬佛法,身边也有一帮徒弟帮衬,打理各种杂事,这才能够专心致志悟道,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半山和尚有心光大寺院,重振宗门,那么肯定不能单打独斗。但是帮忙的人手从哪里来,这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名山大川的寺院,就没有这种烦忧,因为人家传承有序,历史十分悠久,根基更是十分浑厚,有口皆碑了。就算途中出了什么意外,寺院在战火中毁坏了,但是只要重新修建好,随时可以拉起一帮人马再立山头。
相比之下,半山寺就不行了,根本没有任何的基础可言,相当于一次白手起家的创业,其中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当然,如果真的没有办法,那么只好找职业和尚帮忙了。
“职业和尚?”半山和尚有些错愕,毕竟一直生活在海外,不太了解国内的情况。
不过,在听王观和皮求是解释清楚什么是职业和尚之后,半山和尚立即摇头,表示不能接受这些人的存在,这简直就是对于佛门的污辱。
“阿弥陀佛!”
在王观和皮求是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半山和尚目光悠远道:“看来少不得回杭州一趟了。”
“嗯?”
一瞬间,王观和皮求是忽然想到,半山和尚在国内可不是没有任何根基的,他的师父可是与弘一法师同门。就算后来由于战乱原因去到新加坡发展,但是也算是属于杭州某个寺院的支脉。
且不提这种同脉同源的香火情,就是开山立寺,扩大宗门影响力这个理由,恐怕那个寺院绝对会大力支持,出人出力也是必然的事情。
想到这里,王观和皮求是不再为半山和尚担忧了,又继续在山寺游走起来。
不过在走到钟鼓楼的时候,王观突然恍然大悟:“我终于想到这里缺少什么了,不仅仅是僧众,还有一口佛钟。”
“对了,这里只有钟鼓楼,却没有古钟。”皮求是也反应过来。
在许多名刹古寺里,高悬的钟是庄严的法器,它使寺庙更加威严。在名胜景点处有了钟,特别引人入胜。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山寺与钟声就开始联系起来了。
或许是张继枫桥夜泊那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太有名气了,也让王观的印象深刻,一来到寺院就不自觉会想到钟声。
当然,古钟与寺院到底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这是也是大命题,一时半会的也解释不清楚。反正发现寺院少了古钟之后,众人立即觉得这是个大缺陷……
第713章石钟山,铸钟师
佛寺必有钟,这也算是常识了。
佛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才能震撼人心。而且在古寺之中听到悠扬钟声,自然会给人一种音韵绵长,空灵净透的感觉。
最有名的佛钟,自然是京城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了,号称有五绝,闻名中外。连带着大钟寺本身也名扬海外,成为天下名寺之一。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口好的佛钟对于寺院的重要性。
估计那个大老板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在寺院建成之后,却没有急于买钟安放在钟鼓楼上,或许想寻觅一口好钟。不过十分可惜,由于资金链断了自身难保,这事自然耽搁下来,直到王观接手项目,把寺院盘下来交给半山和尚主持,才发现钟鼓楼中没有佛钟。
如果是小钟,半山和尚倒是带来了一口,也有几十年历史了,但是体积不大,才三十多厘米高而已。要是在新加坡的小庙使用,倒是恰如其分。
但是大老板有大气魄,他把钟鼓楼建得很大,上下两层拔地而起,充气了雄浑之气。这样的钟鼓楼,要是悬挂一口小钟上去,不仅不匹配,估计也会沦为大家的笑柄。
“看来要联系厂家定制一个了。”皮求是笑道:“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好了。”
古钟可没有现成制品,一般是有需求才会现铸,不然的话铸好了不知道卖给谁。另外对于皮求是的自告奋勇,半山和尚自然是表示感谢。
不过,皮求是反过来要谢谢半山和尚给他这个机会,他直言不讳的表示,在铸钟的时候他肯定要夹带私货的,落一个敬献款。这样一来,古钟悬挂在寺院钟楼悬挂多久,他的名字就能够流传多久,说起来还是他占便宜了。
“皮大哥真是好算计啊。”王观笑呵呵道:“早知道我应该和你抢这个差事。”
“你已经注定要载入史册了,和我争这个有什么意思。”皮求是摆手叫嚷道:“我已经定下来了,谁跟我抢,我就和谁急。”
皮求是有心为寺院添砖加瓦,大家笑了笑之后,就由得他了。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等到返回大宅门,听说佛钟的事情之后,钱老却沉吟道:“铸造佛钟也需要慎重,不仅是造型、质量,还要考虑它的音质。说起来我也认识一位铸钟大师,他潜心研究古钟三十余年,曾经用古法还原永乐大钟的铸造过程,最终仿制出一个与永乐大钟极为相似的古钟来……”
听到这话,皮求是喜出望外,连忙请教道:“钱老,那位大师在哪里?”
既然要铸钟,那么肯定要找最好的师傅帮忙铸造。铸成的古钟不敢说要千年不朽,但是保存五百年不坏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说实在话,尽管是皮求是自动请缨,但是他的心里也有些怀疑现代工厂的铸钟技术到底行不行。就怕古钟铸好了,撞击几年就开裂了,那他就没脸见人了。
本来皮求是还在考虑着回头找人打听哪家工厂的铸钟技术比较厉害,现在却听到钱老这么一说,就好像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来了枕头,正中下怀啊。
然而,钱老给出的答案,却是让大家颇为意外。
“这人住得比较远。”
此时,钱老微笑道:“不过住的地方,王观应该知道。”
“我知道?”王观错愕道:“可是我不认识什么铸钟大师啊。”
“你不认识他,那么应该知道石钟山在哪里吧?”钱老提示道:“他现在就在石钟山附近隐居,当年我在瓷都的时候,还时不时过去他那里小住几天。”
“啊!”
王观反应过来了:“江州湖口石钟山?”
“除了这个石钟山,还有别的石钟山吗?”钱老笑道:“当年苏东坡的一篇石钟山记,使得石钟山声名大振,而你又是江州人,难道就没听说过?”
“听说肯定听说。”这个时候,王观颇有几分不好意思:“不过我家所在的县城与湖口隔了好远,没有合适的时机,所以我从来没有去过那边。”
这事也算是正常,别说是同市不同县了,就是同县不同镇,不管那镇上有什么名胜古迹,有些人也懒得过去看一看。
究其原因,一是身在其中,感受不到那种氛围;二是惰性作祟,不想跑这一趟。至于王观则是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就算在江州住了二十多年,却从来没有去看过石钟山。
对此,钱老直接摇头,无话可说了。
王观尴尬一笑,随即亡羊补牢道:“既然是在江州,那就让我去吧,正好我也想回家看看情况,顺便整理一些东西。”
主要是最近得到的一些珍宝,总不好随身携带,自然要安置在宝库之中。
见此情形,皮求是无奈一叹,觉得这是天意,只好把差事交给王观处理了。
事不宜迟,两天之后,把京城的事情安排妥当了,王观立即动身返回瓷都,打算先见过父母之后,这才抽空去石钟山。
经过了两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就在瓷都降落了。也不需要什么人来迎接,王观自己就拦车返回别墅。一段时间没有回来,别墅的情况又有了几分变化。在父母的打理下,庭前院后的花草树林愈加的茂盛,显得更加清幽雅致。
看见王观回来,父母自然十分高兴,同时也在奇怪怎么没见贝叶。不过听说她现在在京城工作,父母倒是释然了,连连点头表示应该的。或许在长辈的心目中,不管孩子多么富有,但是都不能丢了工作,因为工作才是安家立业之本啊。
在家里待了半天,王观也有些坐不住了,和父母打了声招呼,又跑去拜访高德全。少不了又是一阵叙旧,聊起了各自的事情。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高德全谈到了毛瓷的事情,笑容满面道:“再过两个月,一入秋就能开窑了。忙活了一年,终于可以解脱了。”
“再忙也是值得的,倒时候肯定能够轰动全国。”王观高兴之余,也有些遗憾:“不过由于原料的限制,只能烧造一窑而已,太可惜了。”
“你这是贪心不足。”高德全笑道:“一窑至少有几千件瓷器,还不满足啊。”
“欲壑难填,哪有这么容易满足。”
王观一叹,又随即笑道:“不过也差不多了,收集一整套毛瓷,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嗯,就算是仿品,过个三五十年,价值也能与真品相当了。”
“做好之后,直接当成真品卖也行。”高德全笑道,神态充满了自信。
创新肯定不容易,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仿造,对于一个仿古瓷大师来说,以假乱直是基本要求。不能把仿品制作得与真品一模一样,那就算是极大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