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7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吗。小心别弄巧成拙就行。”王观随口道,也不追问了。毕竟相对刑秋泡妞的事情,他更加关心那个桃杯的奥秘。

    想了想之后,王观问道:“不找天青泥了吧?”

    “不找了,回去吧。”刑秋摆了摆手,干脆利落道:“也要谢谢你这些天的帮忙了。”

    “客气什么。”王观轻笑道:“像你说的,与其说是我陪你,不如说是你陪我。毕竟几天下来,我也是有不少收获。”

    “嘿嘿。我今天的收获更大……”刑秋笑逐颜开。

    “彼此彼此!”王观一笑,与刑秋返回旅馆,立即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不过两人的方向却各不相同,刑秋是返回鄂州。王观则是回瓷都。

    一番告别之后,两人相约以后再聚,就分道扬镳了。

    不久之后,王观顺利返回家中。正好与父母一同吃饭。晚餐结束,又顺手洗了盘子,这才开始研究那个桃杯。

    之前在裴洪泉家里的时候。王观也仔细看过杯子了。现在再看,反复的研究,样子还是那个样子,但是感觉却不同了。

    当然,所谓的感觉,也是心理作用。实际上样子还是那样,表面粗疏,颜色发乌,暗淡无光,甚至连款识都没有。

    说起来紫砂壶和字画一样,也有款识的。在紫砂壶的盖内、壶底或把根处都刻有制壶人的落款,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情况。

    一般来说,收藏家毕竟十分重视器物上有没有名家款识,就像人们见到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首先要翻过来看看底部有没有官窑款识一样,觉得凡是没有书款的作品,它的经济价值要大打折扣。

    不过,也不是说没款的东西不好。至少王观知道在故宫之中就收藏了一批没款的紫砂壶,但是那些紫砂壶的品质非常好,与名家相比也丝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可见不能单纯以款识论英雄。

    现在这个桃杯就是这样,内涵十分丰富,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而已。

    王剐究许久,还是看不出有什么tèbié的地方。考虑片刻之后,他干脆烧了一壶热水,再用热火冲洗这个桃杯。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紫砂器物的护养常识,尤其是新买回来的紫砂器物,要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东西放进没有油渍的锅里煮上两三个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另外还有降火、滋润、重生几个步骤,就是经过煮豆腐、煮甘蔗、煮茶叶三个程序之后,紫砂器物就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而是脱胎换骨,吸收了茶叶的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人唇齿留香。

    不过这三道工序下来,这个桃杯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却是让王观失望之余,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他一个半吊子都知道有这样的程序,那么裴洪泉没有理由不qīngchu,估计肯定反复做过试验了,如果真有什么变化,人家早就了解通透,何必他多此一举。

    常规的方法不管用,那又该怎么破解奥秘呢?

    一时之间,王观皱眉苦思起来……(未完待续……)

    第746章脱胎换骨

    PS: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苦思好久,王观却不得其解,依然没搞明白杯子有什么奥秘。

    又研究了一会,王观放弃了,并且自我安慰起来,人家裴石民大师研究了大半辈子,都没有破解杯子的秘密,自己就是一个半吊子,看不出奥妙来也正常。

    当然,王观所谓的放弃,那是放弃了用常规手段,打算不走寻常路。他又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该变通的时候肯定知道变通,所以立即打开了特殊能力。

    乍看之下,一蓬光芒灿烂的宝光就绽放出来,王观下意识的微眯眼睛,仔细凝神端详。本来紫砂制品就有几分疏松透气,现在一下子更是变得通透起来,隐藏起来的奥秘自然是无所遁形,彻底暴露无遗。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王观十分吃惊,眼中更是浮现激动之色。

    然而,几分钟之后,王观激动的目光瞬间黯淡下来,忍不住挠头:“东西好是好,妙不可言,问题在于就我自己看见,只能孤芳自赏,也算不上宝物……”

    “不对,肯定有什么不对。”

    一时之间,王观又皱眉苦思:“感觉东西好像是半成品,还没有做完,似乎是差了一道工序,最关键的工序。不然的话,不该是这样子……”

    王观想不通,一直到深夜,看见他房间灯亮,父亲过来提醒他该休息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不过还是乖乖睡觉,带着浓厚的疑问辗转反侧,最终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王观起得比较晚,起床洗漱之后,才发现已经十一点多了。下楼走到厅中,他就嗅到一阵香浓的气息。立即让他闻香而去,最后来到了厨房。

    此时此刻,母亲正在做饭,确切的说,应该是在煮什么东西。反正王观闻到的香气就是在锅里散发出来的,十分诱人。

    “起了?”母亲回头看了一眼,顿时笑道:“再等等,待会就能吃午饭了。”

    “在煮什么?”

    王观好奇道,顺势走来打量,只见锅中是肥得流油的猪脚。另外还有红枣、党参、枸杞、桂圆等等中药配料。

    “中午吃这个?”王观错愕道:“是不是太油腻了点?”

    “还没好呢。”母亲笑道:“这是晚餐,从早上八点开始煮,至少要到晚上六点才能好,那时候你就不觉得油腻了。”

    “哦。”

    王观点了点头,看着锅中的猪脚,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感觉。不过仔细一想,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感觉到了什么。

    “你出去折腾了一周,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连皮肤也晒黑了。”母亲继续说道:“电视上的专家说猪脚有什么胶原蛋白还是蛋白质。可以美白的,晚上你多吃点。”

    “行,只要不油腻,我负责一只。全部啃光。”王观笑了笑,提醒道:“锅里的汤好像少了点,是不是该加水了。”

    “不急。”

    母亲随口道:“不能总加水,需要慢慢的煮。这样才能出滋味来。我在电视上看过介绍,人家大酒楼里头有一锅汤,那是几十年不熄火。一直熬到现在,不知道多香。”

    “熬?”

    一瞬间,王观的感觉又清晰了几分。

    “对,慢慢的熬。”母亲笑着说道:“放中药熬,熬成十全大补汤。”

    “放中药熬……”

    刹时,王观灵光一闪,顿时喜形于色:“明白了,或许要这样……妈,谢谢你……”

    说话之间,王观兴奋了往房间跑。母亲见状,微微皱眉叫道:“怎么了,该吃饭了,别跑那么快,小心摔倒了。这么大的人了,还这样毛躁……”

    这番话王观已经听不到了,此时他已经回到房间,把桃杯拿了出来,再仔细的打量研究。片刻之后,立刻下定决心:“死马当活马医,就这么办吧,反正就算不成功,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有了决定之后,王观拿起手机打了几个电话,订购了一些东西。在吃了午饭之后,一些货物陆续送过来了,却是让父母感到有些惊讶。

    “好端端的,你买一个大缸回来做什么?”母亲不解道:“还有这么多柴火。”

    “用来煮东西。”王观笑道:“这不是缸,而是陶锅,只不过体积比较大而已。”

    “我想煮什么?”父亲也有些好奇。

    “煮茶……”

    王观神秘一笑,到了晚上之后,他订购的上品茶叶送出来了,足足有几百斤,都是最优质的西湖狮峰龙井。这么大的量,人家还以为他在做批发生意呢,为了拉拢这个大客户,还特意打了个八折。

    不管怎么说,东西准备妥当了。王观立即在后院垒了一个简易灶台,再把大陶锅架好,同时将上百斤上品茶叶全部倒进大锅中,然后注入优质山泉水,最后点燃了松木柴火……

    一切准备就绪了,王观才把杯光小心翼翼放到锅中,再合上锅盖,之后就是等待了。

    大火熊熊燃烧,不久之后就把山泉水煮沸,然后清新迷人的茶香就飘散出来。开始的时候只是轻淡的气息,后来香气越来越浓郁,几乎笼罩了整个别墅。父母自然也闻到了气味,来到后院一看,惊愕之余也忍不住埋怨、指责王观在糟蹋东西。

    “我有这样做的理由,到时候肯定让你们大吃一惊……”

    王观辩解起来,信心满满的样子,实际上心里还有几分底气不足。毕竟他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是不是管用,管用的话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不管用,那真是坐实败家子的指责了。

    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不能挽回,在王观的坚持下,父母也由他了。甚至母亲还指点他,水沸腾得太厉害了,应该改用文火慢慢的焖。

    王观从善如流,立即抽出几根燃烧正旺的柴火,慢慢的熬煮。

    一天过去了,锅中的水蒸发了大半,但是桃杯却没有丝毫变化。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观加水继续煮,使得别墅四周茶香四溢,连附近邻居都好奇过来问个究竟。

    王观自然随后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了。

    说实在话,尽管茶香十分浓厚,但是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刺激性的气味,也不算是气体污染。所以就算邻居知道王观没说实话,却也不好追根究底。

    再说了,人家煮茶是人家的自由,只要不触及法律,又不影响正常的公共秩序,别人也没有阻止的理由。况且,这茶香闻起来倒是挺舒心的,有些人很喜欢,更不会劝阻了。

    又是一天过去,桃杯依然如故,还是乌漆墨黑的样子。

    不过茶香倒是变淡了许多,毕竟反复蒸者,味道也随之挥发了。在父母狐疑的目光中,王观一咬牙,继续坚持下去,同时又往锅里添加几十斤茶叶。

    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第四天的时候,桃杯终于有略微的变化了,可以用肉眼观察得到的变化。本来好像黑炭头的颜色,居然有点儿淡化,并且粗糙的表面也泛出了少许光泽。

    发现了这个情况,王观几乎要泪流满面,激动得差点要蹦起来。有变化最好,有变化说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只要继续下来,肯定是成功在望。

    当然在父母的眼中,桃杯的这点变化与之前也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儿子这样说了,他们也不打算反驳。反正几天下来,他们也习惯了,心里琢磨着等到把茶叶糟蹋完,山泉水蒸干,柴火烧尽,儿子也该死心了。

    不过到了第六天的时候,父母却惊奇的发现,王观似乎说得没错,桃杯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不仅颜色向茶黄色转化,而且粗糙的表面似乎不再粗糙了,甚至有点儿细腻光泽。

    “好奇怪的杯子。”

    这一天,高德全闻讯而来,惊诧道:“王观,这东西是怎么回事啊?”

    “先保密,过几天你就知道了。”王观笑逐颜开,努力坚持的结果有了回报,他自然十分开心。

    “还要等几天?”高德全不解道:“那要煮到什么时候,才算是可以?”

    “不知道,反正现在火候没到。”王观神秘笑道:“德叔,耐心点儿,在我的感觉之中,这杯子绝对不简单。”

    “行,那我就耐心等,到要看看东西有多么不简单。”高德全笑道,对于王观的“直觉”,还是比较信任的。

    “我也想知道。”王观由衷道。

    谈话结束,蒸煮的过程还在继续,王观购买回来的几百斤茶叶,全部耗在大陶锅里了,而堆积如墙的柴火,到了第九天之后,也全部燃尽。

    适时,王观不再购置柴火,而是把大陶锅密封起来,等它自然冷却。这一冷却,就是一天的时间,直到用手去触摸锅壁,完全感受不到热烫了,王观才决定打开锅盖,小心翼翼的把桃杯捞出来。

    此时此刻,锅内的茶叶已经煮成了废渣,残存的茶汤也好像黄泥水一样浑浊不堪。几百斤优质上品狮峰龙井就是这样被挥霍一空,至少耗费了百万以上的金钱。

    不过王观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付出这些代价之后,在锅中捞出来的桃杯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未完待续……)

    第747章神奇的圣陶杯

    桃杯原来的样子,简直就是煤渣似的颜色,又显得十分粗糙,属于次品中的次品。所以摆在裴洪泉的收藏室中,却无人问津。

    可是经过了九天的蒸煮,以及一天的余温沉淀之后,现在又让王观捞了起来,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桃杯的模样yǐjīng与以前截然不同。

    首先是颜色,yǐjīng从煤渣黑变成了亮紫色。色泽十分的温润,而且细看之下,似乎还nénggou看到点点天青色的星光在泛动。紫色之中泛出青色光芒,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就hǎoxiàng是夜空中闪烁的星光,显得十分瑰丽美妙。

    其次就是手感了,杯体里面再也méiyou任何粗糙感,相反还显得十分细腻。伸手轻轻触摸,根本méiyou任何涩手的gǎnjiào,就hǎoxiàng是美玉般的质感。

    怎么看,这东西都是制作精细,形象完美,造型新颖,意味隽永的紫砂珍品,与十天前黑不溜秋,暗淡无光的东西méiyou任何guānxì。rúguo只是单纯从照片上对比,估计谁也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件物品。

    “差别太大了吧。”高德全仔细打量片刻,忍不住叹道:“桃杯有些像是项圣思的作品,可惜méiyou款……”

    说话之间,高德全也有些不解道:“王观,怎么了,你hǎoxiàng不怎么高兴?一个做工粗糙的东西被你一折腾,就变成了精品,你还不mǎnyì啊?”

    “不是不mǎnyì,而是……”王观不zhīdào怎么解释,只好含糊其辞道:“只是觉得东西,不应该是这样。”

    “不是这样,你觉得会是怎么样?”

    高德全迷惑不解道:“你看东西多好,估计谁也méiyou料到。紫砂器具经过蒸煮之后,居然还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话又说回来,这杯子果然是暗藏玄机,起码这泥料绝对很特殊。对了,你是怎么zhīdào要经过蒸煮之后,杯子才会脱胎换骨的?”

    “这是我妈的功劳,她说骨头要慢慢的熬制,才会出滋味。这倒是提醒了我,干脆拿死马当成活马医,直接煮了。”王观笑道。依然在沉思默想,在反思是不是哪个步骤出问题了,不然杯子怎么méiyou出现预想中的效果。

    “真不míngbái你在失望shíme?”

    与此同时,高德全摇头道:“想到杯子的完美变身,我都惊叹不已,直到现在还在感叹。怎么你反而无动于衷的样子,是不是收藏的珍宝太多了,所以yǐjīng变得麻木了。”

    “哪有……”

    听到这话,王观只好暂时放下心思。微笑道:“我肯定高兴啊,正琢磨着用这杯子泡茶是不是更香……”

    就在这一瞬间,王观心中一动,立刻抄起水壶。直接往杯中注水,直到八分满才罢手。然后也méiyou放茶叶,只是仔细的注视杯中水,hǎoxiàng是在看水里能不能长出花来。

    见此情形。高德全又是一阵惊诧:“你又怎么了?把杯子捞起来之后,你就开始变得神神叨叨的,肯定是有shíme状况。”

    “德叔。是你多心了,哪有shíme状况。”王观随口解释起来,脸上tūrán掠过一抹喜色,开口提醒道:“德叔,你闻到了méiyou,hǎoxiàng有一股茶香。”

    “茶香?”高德全怔忡道:“你不是在泡茶吗,肯定有茶香……等等。”

    一瞬间,高德全tūrán反应过来,王观刚才只是倒水而已,根本没放茶叶,那哪来的茶香?想到这里,他急忙向杯中看去。

    桃杯的口径较大,高德全一眼就看得清qīngchǔ楚,然后他就彻底呆愣住了。半响之后,他才清醒过来,不过还是有几分瞠目结舌:“王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就说嘛,这杯子绝对不简单。”

    此时,王观一脸掩饰不住的灿烂笑容,心情舒畅道:“原来玄机就在这里。”

    “shíme玄机,分明就是奇迹啊。”高德全惊叹道,又忍不住凑近观看起来。只见在口径有十厘米宽敞的杯中,确切的说是在杯内底中,竟然浮现了一幅图画。

    透过杯中透明的清水,高德全把图画看得十分qīngchǔ。图中是一位容貌清奇的老人,正倚坐在一片怪石嶙峋的古梅树下,手里托着杯子,似乎在品尝shíme东西。而且他的身边,却是一个水壶,在壶下有一堆柴火,火势旺盛,把水壶烧得从壶流中冒出氤氲蒸气。

    图画细节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就zhīdào这是煮茶品尝的场景。

    另外在杯内壁之中,还有铭文的存在。铭文是行书,笔法十分雅致,洋洋洒洒六七行文字如行云流水yīyàng流畅,却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几行诗句。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是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摘取了其中最为经典部分,形成了杯内的铭文。不过真正让高德全感到动容的还是铭文下方的款识,署名圣思,并钤圣思氐方印。

    见此情形,高德全确认无疑:“项圣思的圣陶杯!”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项圣思的桃杯是紫砂神品,所以有人取其谐音,直接称为圣(项圣思)陶(桃)杯!不过在惊叹之后,高德全又感到更加震惊:“不对,杯中图画、铭文不像是刻上去的。”

    不怪高德全后知后觉,主要是光顾欣赏杯中的情况了,却是忽略了杯子一开始shíhou并méiyou图文的事情,现在有几分冷静之后,他才惊觉起来,自然更加震惊。

    “没说是刻上去的呀。”

    与此同时,王观笑道:“hǎoxiàng是某种物质的影映!”

    至于为shíme之前在杯中盛水不出现这样的影像,经过蒸煮之后才有这样的情况,王观也没法解释qīngchǔ,也不打算去研究。zìjǐ又不是科学家,反正zhīdào其中的结果就行,又何必去追根究底。

    “这是描绘上去的。”高德全认同道:“不zhīdào是shíme涂料,遇水才显现出来。”

    “这个回头再说。”王观摆了摆手,tūrán笑道:“德叔,难道你不想喝茶吗?”

    “嗯?”高德全一怔,忽然反应过来,却是嗅到了一股馥郁的清香气息,正是上好狮峰龙井的香气。

    就在这时,王观拿了两个玻璃杯过来,然后轻轻把桃杯中的水倒入玻璃杯中,再示意道:“德叔,敢不敢品尝一下,试试味道怎么样。”

    高德全稍微迟疑,就顺手拿起玻璃杯,只见杯中的水是透明的,再微微一嗅,确实又能闻到略微香气。不过在弄不qīngchǔ水质有méiyou问题的shíhou,他真的不敢轻易尝试。

    然而,王观却méiyounàme多顾虑了,直接把玻璃杯里的水一口闷了。一瞬间,他立即gǎnjiào到在唇齿之中有一股熟悉的气息涌来,正是上好的狮峰龙井的味道。

    “不要nàme鲁莽。”高德全责怪之余,也询问道:“gǎnjiào怎么样?”

    “非常棒。”王观咋舌,品了品滋味之后,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又继续把桃杯的水倒进玻璃杯里,然后仔细品尝,更觉得滋味十足,回味无穷。

    “真的假的?”

    这个shíhou,高德全也忍不住了,也稍微抿了一口,清香温润的滋味,也是让他眼睛一亮,立即放下了顾虑,一口一口的细品起来。

    在两人的努力下,没过多久就把堪比海碗的桃杯里的水喝完了。同时杯中的图文也随之消失不见,证实了两人的猜测没错,图文是要遇水才浮现出来。

    接下来不用多说,高德全直接抄起水壶,再次小心翼翼的往桃杯注水,直到水快要溢出杯子了才停手,然后全神贯注的盯住杯底打量。

    一开始的shíhou,由于惯性的作用,杯中的水肯定有些摇晃,过了一分钟zuoyou才逐渐平稳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一刹那间,图画和铭文凭空浮现,栩栩如生。

    “果然不出所料……”高德全眨了眨眼睛,脸上掠过一抹感叹:“圣陶杯,唯有这个桃杯才有资格称为圣陶杯,真正的圣陶杯!”

    王观轻轻点头,却是míngbái了高德全的意思,他口中的圣陶杯,yǐjīng不是谐音的含意了,而是神奇圣物的意思。

    说话之间,高德全又笑道:“王观,你几百斤上品狮峰龙井茶叶méiyou白糟蹋,其中的精华都在杯里了。事实证明,死马真给你医成活马了。”

    “瞎猫碰上死耗子,又给我撞上了。”王观笑道,这倒是真话,他就是zhīdào杯中隐藏了图文款识而已,真的不zhīdào杯体居然nénggou吸收茶叶精华,以至于呈现清水蕴茶香的神奇效果。

    “你这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次数未免太多了点。”高德全摇头叹道,这还是客气的说话,rúguo是俞飞白在场,估计要跳脚叫嚷王观又开外挂了。

    不管怎么说,又得到了一件宝贝,两人肯定是仔细观赏把玩,并且不断的注水研究桃杯的味道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杯体受温度的影响,越是高温的开水,越rongyì浸泡出滋味来,而且图文款识出现也越快。

    rúguo是平常的清水,那就要慢慢的等待了,至少要七八分钟才有效果……

    第748章鉴赏家的素养

    PS:月中了,新月票出来的话,请多多支持拣宝,谢谢了。

    至于圣陶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无论是王观,还是高德全都说不上来。

    研究不出其中的缘由,高德全干脆道:“回头你去请教钱老吧,现在不要管它原理不原理的,让我再喝两杯香茶……”

    没茶叶的水,能够喝出茶的滋味来,这样神奇的事情可不多见。而且高德全也能料到,东西过几天估计要被王观带去京城了,所以趁着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好好玩赏再说。

    不久之后,出去散步的父母回家了,看到这个圣陶杯也是啧啧称奇。尤其是母亲,更是不相信东西就是之前那个,怀疑王观重新买了个杯子来欺骗她,以便逃避糟蹋茶叶的罪过。

    对此,王观啼笑皆非,幸好有高德全在旁边帮忙解释,母亲这才半信半疑。

    不过品尝了圣陶杯酝酿出来的清香茶水之后,母亲也觉得十分神奇,让本来不怎么喜欢喝茶的母亲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中,天天捧着杯子斟酌细饮。

    几天之后,柳大师已经铸好了钟,通知王观过去领取。

    不知不觉,已经一个月了,时间过得还真是快。王观有点儿感叹,就收拾好行李,与父母拜别之后,并不急于去拿钟,而是先到省城索取苏东坡前后赤壁赋。

    东西现在在田老手中,在黄州展览期间引起了轰动,本来只有三天的展览期,一下子延长到七天。每天都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其中也不泛专家学者古玩商人。对于这幅长卷的真伪,许多人经过细致研究之后,都觉得是真迹无疑。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标新立异。觉得这是赝品,并且罗列了一些所谓的证据,然后与觉得这是真迹的人打起了笔仗,一时之间报纸杂志上可谓是硝烟四起,战火弥漫。

    听说了这个状况,王观也不觉得惊讶,直接一笑置之。毕竟当初公布焦尾琴现世消息的时候,也没少引起争议,就算是现在,仍然有人觉得焦尾琴是假的。

    而且王观也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坏事。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嘛,只要不是无理取闹,哗众取宠博眼球争上位,他欢迎一切置疑。反正也不用他出马,自然有人予以反驳。

    事实也是这样,在池老田老等人的辩驳下,关于前后赤壁赋长卷的争议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展览结束之后,置疑声更是差不多消失了。虽然还有零星的声音。不过却没人予以关注,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也觉得没意思,自然也会销声匿迹。一切风平浪静。

    不过在展览结束,田老按照王观的请求,要把长卷带回去的时候,却是遇到了一些麻烦。黄州的博物馆。包括当地的政府部门,都希望东西能够留在黄州,甚至希望能够获得无偿的捐赠。实在不行他们可以花钱购买……

    一切尽在王观意料之中,所以才早早溜之大吉,让田老帮忙收拾烂摊子。

    话说田老也不是吃素的,执意要把东西带走,就算是刑老、纪老出马说情也没用。其他人更拿他没办法了,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田老带着东西离开。

    据说回来之后,田老还把东西悬挂在收藏家协会展出一段时间,也引起了小范畴的反响。大概展出了七八天,他就拿回家里自己欣赏了。

    直到王观现在上门索取,田老才依依不舍的把东西物归原主。

    “田老,不用这么沮丧嘛。”王观笑着安慰道:“我这是应钱老的要求,把东西拿过去给他老人家过目。回头我就把东西带回来了,以后你想观赏东西,随时可以来找我啊。”

    “鬼话连篇,你是年轻人,没个定性。常年东奔西跑,哪里找得到人?”田老鄙视一番,不过心情却舒畅多了。

    王观也趁机说了几句讨巧的话,然后才在田老的笑骂声中拿着东西离开了。随后又经过了一番辗转,直接来到了湖口柳大师柳老爷子家中。

    此时,佛钟已经铸好了,就悬挂在庭院之内。王观仔细打量,只见巨大的佛钟呈古铜色,表层新亮的色泽应该是经过特殊的手段处理过了,显得光泽内敛,充满了古拙的气息,好像是传承几百年的古物。

    另外就是钟身完全按照要求,铸造得十分简朴,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纹饰,只是在钟唇的边沿位置绘刻了一圈简单的梵文而已。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不加修饰的佛钟,却给人一种磅礴大气、庄重浑厚的感觉。

    “好,太好了,大师出手,果然不同非响。”王观转圈看了片刻,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你过奖了。”柳老爷子轻轻摆手,脸上也有几分满意之色,随即笑道:“志成,撞钟,让他听一听音色。”

    “好嘞!”

    柳志成一听,立即挽起了衣袖,托住了比他胳膊还要粗壮的钟杵,然后用力一推。钟杵立即狠狠的撞击在佛钟上,一个宽广洪亮又有少许清脆的声音立即响起。王观站得比较远,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钟声的悠远绵长,没有任何的沙哑沉闷,可见音色极佳。

    这还没算完,柳志成继续撞击起来,也没有刻意去数,只是很有规律的撞击了两三分钟,声音一响接着一响,串联成为片片声波,连绵不绝。

    这一连串声响,每响都是那么洪亮,期间根本没有出现任何杂声,更加没有刺耳的感觉。相反宽广洪亮的声音交汇起来,让王观听了就觉得自己fǎngfo置身于深山古寺之中,突然有一种空灵隽永的酣畅感。

    检验合格,并且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证明钱老果然没有推荐错人,柳老爷子的手艺绝对没得说,王观当然不会在鸡蛋里找骨头,又是一番赞叹。

    接下来也不必赘述,东西打包装箱之后,立即找到专门的物流公司帮忙托运,然后王观就返回市区,正好赶上前往京城的班机。

    不久之后,王观顺利抵达首场机场,接着驾轻就熟的来到大宅门。

    “回来了。”钱老抬头看了一眼,随手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微笑道:“估算时间,你也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到了。”

    “运气好,没遇上飞机晚点。”王观笑道,想想国内的交通情况,这切切实实是运气。

    钱老笑了笑,招手道:“回家一个月,听说期间你跑到黄州去了,把那边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其中的罪魁祸首带过来了没有?”

    “带了。”

    王观轻笑道:“也是我机灵,不然东西或许带不过来了。”

    “瞎扯。”钱老摇头道:“你自己的东西,你自己不愿意,别人还能抢去了?现在社会也比较开明了,不要把人心想得太坏。”

    王观唯唯诺诺,心里却觉得,不是自己把人心想得险恶,而是某些人的行为让人不得不小心提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当然,王观也没说这些煞风景的话,而是在行李箱中把赤壁赋长卷拿了出来,然后在旁边的长桌铺开了小半,再回头笑道:“钱老,东西在这里了,您慢慢鉴赏。”

    “嗯,确实要好好看看。”钱老点头道:“不仅是我,知道这件东西是你的,易之也嚷着要向你借来观赏研究一段时间。”

    “好呀。”王观笑道:“到时候再请周老帮忙临摹一幅,再挂在拾遗阁当招牌用。”

    “这主意不好……”钱老轻轻摇头,随即笑眯眯道:“一幅太少了,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借人,至少要两幅三幅吧。”

    “明白。”王观深以为然。

    在说笑之中,钱老也拿出了一排放大镜,收敛心神,仔细观赏长卷。专注打量十几分钟之后,他的脸上才重新露出赞许的笑容,显然也是确认东西是真迹无疑了。

    一个专业的鉴定师,绝对不会人云亦云。不能别人说是真的东西,就觉得肯定不会假。没有主见的鉴定师,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

    但是太有主见也不成,这样又容易听不进正确的意见。所以优秀的鉴定师,却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把握住平衡点。不仅要有自己的主见,更要充分参考别人的意见,最终顺利鉴定出东西的真伪。

    现在钱老就是这样,就算相信田老等人的鉴定,不过也要综合自己的判断,才确定赤壁赋长卷是真迹。说白了,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对于收藏鉴赏家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绝对不是什么空话。

    时代在进步,每年不仅是科技在日益更新换代,连做假的手法也是在不断的演变。如果觉得自己的jīngyàn足够丰富应对一切造假伎俩,那么离打眼的日子也不远了。

    王观最佩服的就是钱老这种每天都在坚持学习的毅力,不仅是钱老,几乎每个大收藏家都是这样,时时刻刻在汲取养分,免得落伍了被淘汰。

    就是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在,所以尽管王观取得了常人难以期盼的成绩,却不敢有任何的骄傲自满。因为他十分qīngchu自己的成绩蕴含了极大的水分,根本不像钱老等人,完全是踏踏实实,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根基非常沉稳,无可撼动……(未完待续……)

    第749章夜光杯的传说

    PS:第二更了,还有月票的话,就请多支持一下吧。

    谦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骄纵。

    王观是幸运的,在钱老等人的以身作则下,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苗头。或者说就算有这样的苗头,却被钱老察觉出来,及时予以掐灭。

    在钱老等人看来,有天赋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天赋的人不走正途。比如说朱大先生,以他巧夺天工的仿古技艺,完全可以成为受人景仰的大师。指不定再过两三百年,他的名声就可以和清代的唐英相提并论。

    毕竟唐英也是以仿古出名,不过人家不是单纯的仿古,也会适当的创新,所以深得世人的敬重,甚至把他在瓷都督陶时期的窑口称为唐窑。

    能以姓为名,可见唐英做得多么成功,别说两三百年了,就是再过两三千年,只要陶瓷这门技术没有消失,他绝对还会出现在陶瓷史册上。至于朱大先生,就算有名,估计也是留下骂名。而且在正经的史册上,绝对不可能提到他的名字。

    人类的社会属性,必然是要抑恶扬善。如果是正史,或许还介绍一下奸臣佞臣的事迹。毕竟古代的奸臣佞臣,除了个别罪恶昭彰的人,其他人到底是好是坏,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但是陶瓷史却不同,这算是一种比较专业的史册,只会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是谁创造发明了什么东西。绝对不是提到某年某月某日,谁制造出假以乱真的赝品。所以说,类似朱大先生这样的人,注定要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被后人熟知。

    钱老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在王观身上,在他看来以王观的天赋,只要用心学习下去。到了他现在的年纪,取得的成就肯定要远远超过自己。

    尽管王观从来没有拜师,但是钱老已经视他为自己的接班人了,自然要用心指导,免得他误入歧途,白白浪费了大好天赋。

    对此,王观多少有些明白,心中也十分感激。所以看钱老专注观赏赤壁赋长卷,或者有些口渴了,就顺手奉上一杯清水。

    “谢谢……”钱老微微点头。顺手接过杯子啜了口清水。

    一瞬间,王观笑眯眯道:“钱老,滋味怎么样?”

    “嗯?”

    钱老一怔,不解道:“什么滋味?”

    “水的滋味呀。”王观笑道:“能喝出是什么味道吗?”

    “突然问这个,是不是有什么古怪?”钱老思维敏锐,立即发现了王观的异常,同时再次举杯抿了口清水,稍微品味就笑道:“西湖龙井茶……等等,好像有些不对。”

    适时。钱老低头看了眼玻璃杯,只见杯中的水清澈透明,根本不是茶汤的颜色。要知道但凡是茶,经过开水冲泡之后。茶汤总会有各种或浓或淡的色泽。清澈透明的茶水,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茶的味道了。

    然而,钱老却在这杯清水品尝出浓郁的清香味道,自然让他有些奇怪。不过他却十分淡定。只是轻微笑道:“说吧,又淘到什么宝贝了?”

    说话之间,钱老目光扫视。忽然在桌上发现一件被丝布覆盖起来的东西,更是摇头轻笑起来:“神神秘秘的,又打算给我什么惊喜?”

    “钱老法眼如炬,什么都瞒不过您。”王观一脸钦佩之色,在瓷都的时候,他刻意让高德全不告诉钱老,就是打这个主意。没想钱老比想象中的精明多了,马上就识破他的用心。不过也没有关系,就算知道了用心,也未必知道东西是什么。

    想到这里,王观笑道:“您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

    “一点提示都没有,叫我怎么猜?”钱老轻轻摇头,话虽如此他还是仔细的打量起来,tongguo丝巾的轮廓,若有所思道:“有点儿像碗。”

    “不是碗。”王观否决了,随后也不再卖关子,直接把丝巾扯开,笑容可掬道:“而是杯,圣陶杯。”

    “圣陶杯?”钱老一愣:“项圣思的圣陶杯?”

    “没错,确实是项圣思的圣陶杯。”王观笑道:“不过这个圣陶杯并不简单,反正和南京博物馆的那个具有天壤之别。”

    “是吗?”

    听到这话,钱老定了定神,认真的打量起来。

    乍看之下,杯体精致的外观十分引人注目。杯身整体的构造,就好像一个被切开半边的大桃子,杯柄为古拙苍劲的粗枝干制成。内外壁光滑平润,大小枝叶、桃花错落有致地紧贴杯壁,宛如在风中摆动,生动而秀美。

    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了活力,而稍稍伸出的叶端、小桃和枝干,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正好三足鼎立,成了杯底的三个支撑点,使桃形杯稳定地立在桌面上。这样的构思,这样的精妙程度,足以在紫砂工艺中傲视群雄,也难怪项圣思的桃杯被世人誉为神品。

    当然,一切的前提,则是桃杯温润的颜色,细腻的光泽,才显现出桃杯造型的生动鲜活。不然的话,还是和之前一样,看见煤渣似的色泽大家就不想看第二眼了,怎么可能注意到杯杯造型的精美、栩栩如生。

    “咦。”

    与此同时,钱老也注意到了杯中的铭文和图画。只见在平静的水底,一个相貌清奇老人煮茶的场景十分清晰,尤其是画中柴火正旺,把水壶煮得蒸气袅袅上升的时候,杯中的开水恰好也冒出了阵阵热气。

    如果眼花的话,着实让人弄不qīngchu这热气到底是属于虚实,还是现实。然而不管怎么说,看qīngchu杯中的图文情况之后,钱老立即惊讶道:“茶仙陆羽煮茶图。”

    我国的茶史历史十分悠久,但是真正使得茶叶风靡天下成为大雅之物,从而形成流行风尚的却是一个人,一个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人。

    不言而喻,这人就是钱老所说的陆羽。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并且书写了一本流芳百世,更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在这本书,让陆羽成为了茶业的祖师爷,深受世人的敬重,把他视为茶道中的仙圣神。

    所以说,项圣思在杯里描绘陆羽的形象,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不过钱老眼睛可是没花,却看得十分qīngchu明白,杯中的图文不像是铭刻。

    这仅是其一,?(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