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8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既然是水,怎么会有酒香?这不科学!”俞飞白有些傻愣:“或者说,这是我的错觉?”

    “谁说不科学,既然它存在了,那肯定有它的道理。”王观笑道:“如果你觉得是幻觉,那就干脆喝一口,品尝一下滋味。”

    “我没傻。”俞飞白回头鄙视,没好气道:“拿我当小白鼠啊,你自己干嘛不尝?”

    “尝就尝,又不是没试过。”

    说话之间,王观另外拿了一个空杯,匀了点玉石浸泡出来的水酒或酒水到杯中,然后先观其色,十分的清澈透明;再闻其味,可谓是郁郁清香。

    端详了片刻,王观立即举杯昂首,干脆利落把水酒含在口中,一边仔细品味,一边慢慢地咽到了肚中。

    “怎么样,有没有不适的感觉?”

    此时,俞飞白有些好奇,更有几分紧张,甚至已经拿出了手机,在屏幕上拨好了医院的急救电话号码,随时准备拔打出去。

    “不要这样紧张。”

    王观见状,自然有些啼笑皆非:“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你看钱老多淡定。”

    “我怕你死在这里,别人怀疑是我谋杀。”俞飞白撇嘴道,同时十分好奇的追问起来:“滋味怎么样,有没有上吐下泄的感觉?”

    “不要诅咒我好不好。”王观轻笑道:“要知道这杯水,呃,不对,这杯酒,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有机会品尝的……”

    “真的变酒了?”俞飞白惊愕道:“我还以为只有酒香而已。”

    “你这不是废话吗,如果不是酒,哪来的酒香。”王观笑了,再拿了一个杯子给钱老倒了点液体,然后示意道:“您老也尝尝,尽管味道有点淡,不过口感很好,十分绵软,又充满了醇香气息……”

    钱老欣然点头,正打算举杯品尝的时候,却让俞飞白拦了下来。

    “等等,让我来!”

    这时,俞飞白拿出大无畏jīngshén,一脸英勇就义的表情把杯中的液体喝了。片刻工夫之后,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脸上充满了惊奇之色。

    “怎么样,没有骗你吧。”王观笑道:“不要好像喝毒药似的吞咽,要仔细的品味,感觉肯定更好。”

    俞飞白眨了眨眼,咂咂嘴巴之后,立即举杯道:“再来一点……”

    “没了。”

    王观笑了笑,用夹子把玉石夹出来之后,就把剩下的半杯水酒递给钱老品尝,然后也好奇的问道:“钱老,您觉得这会是什么酒?”

    就好像圣陶杯浸泡出来的茶是西湖龙井一样,那么用白玉之精转化出来的酒,应该也是源于现实生活之中的酒。

    当然,考虑到山寨的酿酒业已经中断好久,或者连钱老也不知道这种酒的来历。

    果不其然,钱老仔细品味之后,立即摇头道:“尝不出来,肯定不是中国名酒之中的任何一种。这种口感确实比较绵软,不过余味悠长,就是淡了些。”

    “可能是浸泡的时间不够长吧。”王观沉吟道:“要不先泡两三斤,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再打开看看是什么情况。”

    “好。”

    钱老没意见,王观随之拿来一个坛子,注满清水之后,再把玉石放进去,密封。

    看到王观收拾好之后,钱老才感叹道:“不久前才和你说起夜光杯,没有想到你现在就把东西给带回来了……”

    “什么夜光杯?”俞飞白捉住了重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夜光杯吗?”

    “没错,就是这个。”钱老点头道:“好像是一周前,王观带圣陶杯回来……”

    “等等,圣陶杯又是什么东西?”俞飞白睁大了眼睛:“怎么感觉我出海一趟,好像错过了许多东西,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了。”

    “咦?”

    钱老一怔,转头问道:“王观,这事你没告诉他?”

    “钱老你没说啊?”王观也是十分意外。

    “我以为你告诉他了!”

    两人异口同声说了这话,就不约而同笑了,也让俞飞白非常不满……(未完待续……)

    第782章奇怪的事情

    PS:三更了,求月票支持。

    “钱老,我可是你徒弟,你有什么奇闻秘事,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我才对。”

    此时此刻,俞飞白埋怨道:“还有你王观,我可是拿你当兄弟看待,有什么好东西你居然没有第一时间拿给我观赏,真是不讲义气……”

    “好了好了,是我错了,你喝杯茶,消消气。”

    明白俞飞白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王观老实承认错误,一番自我检讨之后,看见他的怒气平息下来了,这才开口解释:“其实不是我们不想说,而是你不给我们这个时间啊?”

    “什么意思?”俞飞白有些不解。

    “你也不想想,你一回来,就炫耀这,炫耀那。又拉着我们研究一箱子书画,大家的注意力难免转移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你又拖我去酒泉了。”

    说话之间,王观无奈摊手道:“这种情况下,叫我怎么开口?”

    “呃……”

    俞飞白努力回想,发现情况貌似就是这样。当下他尴尬一笑,瞬间转移话题:“那个……什么圣陶杯呢,又是什么宝贝,赶紧拿出来让我看看呀,算是弥补你的过错了。”

    嗯,要说俞飞白的脾性,除了吃软不吃硬以外,就是死鸭子嘴硬了。

    王观暗笑,也没有揭穿的意思,只是有些为难道:“东西不在我这里,已经借给半山大师装神弄……呃,接待贵宾去了。”

    “半山寺是吧,说起来我好像还没去看过……”

    俞飞白摸着下巴琢磨起来:“回头要去看看才行……不管了,钱老您继续说,那个什么圣陶杯、夜光杯,又和这块玉石扯上什么关系?”

    “关键就是这枚白玉之精,属于特殊物质……”

    这个时候,王观把圣陶杯和夜光杯的功效。以及钱老的推测讲述明白,俞飞白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不可避免的又是一阵感叹。

    “难怪我刚才提到西湖龙井的时候,钱老会这样激动,立即明白了玉石的底细。原来是我的提醒呀……”俞飞白有点儿沾沾自喜。

    对此,钱老轻笑点头,也承认俞飞白的说法,自然让他笑得更加开怀。

    与此同时,钱老郑重其事问道:“王观,这枚白玉之精。真的是在山上拣到的吗?”

    也难怪钱老要认真确认,如果是在山上拣到的,那么那座山上可能还有另外的白玉之精,说不定还是一条矿脉,其中的价值不可估量啊。

    俞飞白显然也想到这个关键,也连忙问道:“是在我们打猎的山上吗?”

    “差不多。”

    明白两人的意思,王观连忙解释起来:“不过并不是在山地里,而是在那个养鹰老人的酒窖酒池中拣到的。”

    “酒窖酒池?”钱老有些不解,

    不过。俞飞白知道,立即叫了出来:“那个大酒池?”

    “对,就是那里。”

    王观轻笑起来,可没敢说东西还是他踢给自己的。不然他该抓狂了。

    然而,就算王观没说这事,俞飞白也要抓狂了,毕竟当初是他先跳进大酒池的。还说要找老窖泥做酒曲呢。可是没有想到,大酒池尽管没有老窖泥,却有白玉之精。但是他却浑然不知,入宝山却空手而归。

    就在俞飞白懊悔之时,王观也把当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钱老,重点提到了养鹰老人叙说的山寨历史。

    与此同时,钱老才恍然大悟:“难怪玉石能够把清水转化成美酒,原来是在大酒池之中待了漫长岁月。”

    “我现在弄不明白的就是这白玉之精,到底是无意中坠落到酒池中,还是人为的安排。”王观沉吟道:“我觉得是人为安排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者大酒池就是为了培养这枚白玉之精才建造起来的。”

    “只不过是由于山寨出了动乱,知情人没有来得及把事情告诉后代,所以导致了山寨的衰落,最终使得酒池枯竭。”说话之间,王观也有几分庆幸,以及深深的感叹:“许多珍宝就是这样遗失或被遗忘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钱老深以为然,同时若有所思道:“传说中的夜光杯,就起源于西域,也就是现在的边疆一带。不过酒泉是西域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有人得到一枚白玉之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常……”俞飞白悻悻道:“我怎么从来没有得到过。”

    “那是由于你粗心大意,总是毛躁的性子,就算宝贝搁你眼前,你都直接忽略过去了。”钱老教训起来,说得挺有道理的。

    这本来就是俞飞白的命门,连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顿时无话可说,再次转移话题:“这种白玉之精的产地,真的是在边疆吗?”

    “应该是。”钱老慢慢点头,沉吟道:“根据古籍的记载,再加以分析判断,白玉之精源于昆仑山的可能性最大。毕竟传说之中周穆王就是在昆仑山中遇到西王母,然后得到她赠送的夜光杯。从此以后,夜光杯的典故才流传了下来。”

    “这话相当于没说。”

    俞飞白叹气道:“昆仑山不知道有多大,就算找一辈子也未必能有什么发现。”

    “谁让你去找了。”

    钱老淡然道:“这样的东西,那是属于天材地宝,用古话来说,就是有缘者居之。反正几千年下来,真正见于典籍的,就是夜光杯一例。圣陶杯勉强算是半例,真正看到实物的,就是王观带回来的这一小块了。”

    俞飞白嘴角一撇,小声嘀咕起来:“幸好是有缘者,而不是有德者。”

    “说白了,就是机缘的问题。”钱老装做没听见,继续说道:“你以为知道了夜光杯的神妙之后,就没人想过去寻找白玉之精吗?如果东西能够轻易找到,估计现在满大街都是了,哪里会成为传说。”

    “知道了。”俞飞白沮丧点头,忏悔自己的好高骛远。

    在俞飞白受教育的过程中,时间也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晚餐时间。在吕奶奶的招呼下,大家来到了餐厅。当然,那个浸泡了玉石的坛子,肯定已经被带到了桌上。

    “我来开。”

    与此同时,在俞飞白的强烈要求下,开启坛子的任务就交给他来完成了。

    坛子很漂亮,原来就是装酒的,与古代的酒坛一样,不过更加精致美观。看起来有几分小巧,实际上内部空间很大,至少能装两三斤的酒。

    估算一下时间,从坛子灌水密封再到现在,已经有三四个小时了。不知道这段时间之中,坛中的清水变有什么样的变化。

    就在这时,俞飞白带着好奇的心理,小心翼翼的把坛子软盖掀开。一瞬间,一抹浓浓的酒香立即在坛子里升腾出来,瞬间在空中弥漫,让旁边众人清晰可闻。

    “这味道……”王观轻轻一嗅,顿时惊喜道:“果然变得更加醇香。”

    “理所当然。”

    此时,钱老笑道:“按照你的说法,白玉之精至少吸收了几百年的美酒精华,转化区区一坛子酒,也不算什么……对了,这东西是在酒泉发现的吧,这让我想起一个典故来。”

    “什么典故?”

    王观和俞飞白连忙注意聆听,要知道钱老的典故可不一般,指不定由于他的只言片语,又能发现一件稀世珍宝。

    “酒泉你们去过了,但是对于酒泉的地名来历又知道多少?”钱老考较起来。

    “这个我听说过。”

    俞飞白抢答起来:“据说是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汉武帝赠御酒一坛,犒赏有功将士。由于酒少人多,霍去病干脆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所以才有酒泉这个名字。”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传说。”

    想了想之后,俞飞白又继续补充:“据说霍去病打下酒泉这个地方之后,按照惯例要起一个中原的名字,就上报给汉武帝定夺。当时汉武帝身边有个比较得笼的大臣东方朔,他写了一本神异经……”

    说到这里,俞飞白若有所思道:“神异经中有记载,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樽、玉笾,取一樽,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相传汉武帝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最终确定酒泉这个地名。”

    “钱老,你想说的该不会是这个典故吧?”

    俞飞白最后一句已经不是疑问,而是十分肯定的语气。

    “没错。”

    钱老也微笑点头,承认道:“我就是想说这个。神异经中关于神奇酒泉的记载,或许就是有人利用泉水酿酒在培育白玉之精,然后又用白玉之精化泉水为洒,这事碰巧被人知道了,就以讹传讹,说是有个神奇的酒泉,最后让东方朔听见了,就收录到神异经之中。”

    王观和俞飞白考虑了下,觉得这可能就是事实。可惜年代太过长久,事实的真相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只留下一个美妙的传说供人缅怀……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有心理纠纷于往事,打开坛子之后,先是把每人的杯子满上,再纷纷举杯细品起来。品尝其中的滋味,果然是香浓爽滑,十分醇香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一餐下来,大家十分尽兴,两三斤酒全部见底。

    “不对……”

    就在这时,王观突然发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783章求个心安罢了

    PS:月底最后几天,求月票支持,大家多帮忙。

    “什么不对?”

    此时,俞飞白吃得太饱,正捧着肚子消化呢,看见王观一惊一乍的样子,立即好奇道:“吃饭吃到砂粒了?”

    “没空和你扯淡。”王观摆了摆手,忽然仔细打量起来,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掠过,然后确定了自己的判断,立即笑道:“难道你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我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觉得不对?”俞飞白惊讶道:“难道说正常不好吗,非要我们不正常你才开心。”

    “你少胡说八道。”

    王观有些无语,干脆提醒道:“喝了这么多酒,你就没有一点感觉?”

    “咦!”

    听到这话,俞飞白立即反应过来,摸了摸脸庞之后,顿时有些沾沾自喜:“哈哈,你不说我都没有发现,我的酒量居然大有长进啊。”

    当然,这是玩笑话,俞飞白可没有忘记前两天烂醉如泥的场景。

    “两三斤酒被我们瓜分一空了。”与此同时,俞飞白也十分惊奇:“可是大家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醉意呀。”

    “不仅没醉,而且有几分jīngshén。”

    适时,王观连忙问道:“钱老,你的感觉怎么样?”

    “像你说的,很jīngshén。”钱老仔细体会了下,也惊奇笑道:“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古人千杯不醉,未必就是古代的酒度数低,或许还有别的什么缘故。”

    “没错没错。”

    俞飞白深以为然:“这种酒,再给我来个十坛八坛的,估计也灌不醉我。”

    “或许是我们的味觉欺骗了自己。”王观沉吟道:“与其说这是酒,实际上它的本质还是清泉水,我们喝再多的水,估计也不会醉。”

    “有道理……”

    发现这个奇妙情况之后。大家觉得要再泡一坛酒,明天继续接着喝。

    第二天,不仅是一坛美酒了,另外俞飞白还让王观带他去了一趟半山寺,不仅是烧香拜佛那么简单,同时还将圣陶杯带了回来。

    此时此刻,俞飞白就舒服的躺坐在柔软沙发上,一手端着酒,一手托着茶,轮流换着喝。也不怕闹肚子。

    对此,俞飞白嗤之以鼻:“反正都是水,能闹什么肚子。”

    “酒是凉的,茶是热的,一冷一热,还不会闹肚子呀。”王观好心提醒,就在这时突然发现高德全打电话过来,当下连忙接听了。

    “德叔,有什么事情?”王观有几分好奇。

    “最近有空吗?”高德全声音愉悦:“有空的话。就赶紧回来一趟。”

    “最近比较清闲,肯定有空。”王观迷惑道:“不过,让我回去做什么呢?”

    “你小子是不是忙晕头了。”高德全忍不住笑骂起来:“我不是早说过了么,一入秋就可以安排造瓷的事情了。”

    “开始了吗?”王观闻声。顿时有些惊喜道:“我还以为要到中秋以后呢。”

    “中秋以后就晚了。”高德全笑道:“反正过几天就准备开窑了,你能回来就立即回来,如果赶不及也没有关系,反正烧好之后。我会给你预留一份的,到时候坐享其成就行。”

    “德叔你放心,这事我已经等了大半年了。就算再忙也要回去看看,更何况我现在十分清闲,正愁没事做呢。”王观笑道,与高德全约定回去的时间,就结束了通话。

    “你要回瓷都?”

    这个时候,俞飞白不解道:“出什么事了?”

    “没出事,只是德叔要开窑烧瓷了,让我回去看个热闹。”王观笑道:“怎么样,你要不要也去看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毛瓷顺利烧成,我倒是可以分你一套茶具。”

    “真的?”

    俞飞白眼睛一亮,茶具什么的他也不是很在乎,不过对于开窑烧瓷却比较感兴趣。

    “德叔亲自打电话过来的,这还能有假。”王观也有几分感慨:“从去年就开始着手筹备,现在终于开始落实了,真是不容易。”

    “是挺不容易的。”俞飞白随口道:“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我安排一下,明天就可以走了。”

    “行,我也去。反正最近也没事,而且好久没见过德叔了,正好去拜访问候一下。”

    有了决定以后,两人也不耽搁,把这事和钱老一说,钱老肯定不会反对。之后又和其他亲朋好友打声招呼,再收拾好行李,第二天早上准时出发。不过这次行程他们的运气不太好,飞机延时了,等到他们抵达瓷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没办法,总不能凡事顺风顺水,遇到一点小挫折才是生活啊。

    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回到了瓷都,而且王观的父母也准备好了饭菜,就算他们晚点了,也不愁吃不上热气腾腾的午餐。对于俞飞白,王观父母也见过面了,虽然也有几分生疏,但是不至于陌生,反正十分热情。

    不过大家也知道,有的时候太过热情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俞飞白感到颇有几分不自在,所以吃饱喝足之后,又在厅中小坐片刻,就示意王观出门拜访高德全去了。

    车上,察觉俞飞白的不自在,王观笑道:“你以后多来,熟悉了就不会这样了。”

    “知道了。”

    俞飞白点了点头,也不想多谈这事,而是兴致勃勃的打量瓷都的街道,然后指指点点,这里没变,那里变了。一些店铺愈加热闹,一些店铺扑街换招牌了。

    话说回来,俞飞白在这里住了好久,说不定对瓷都的情况比王观还要了解。

    这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毕竟王观在瓷都是以工作为主,也没有游玩的心情,哪像俞飞白这种公子哥儿,无聊的时候就开车把整个城市逛完。

    比如说现在,前往高德全的工作室,王观规矩的顺着大道前行,恰巧遇上了堵车,然后在俞飞白的指点下,调头抄小道,一番拐弯抹角之后,就抵达目的地了。

    “你厉害……”王观由衷赞叹。

    “那当然!”

    俞飞白有几分得意,昂首挺胸的走进了工作室中。不过却在门口碰壁了,他没有门卡,更不知道密码,只得乖乖让开位置,示意王观赶紧开门。

    王观轻轻一笑,顺手输入密码开门,俞飞白肯定是抢先走了进去。

    进门之后,王观发现工作室的人员比上次少了许多,但是考虑了下,他也释然了。毕竟上次过来的时候,另外还有苏氏集团的人员协助,现在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那些人自然已经离开,剩下的都是高德全自己的员工。

    “你们来了。”

    此时,高德全笑容满面的招呼,早tongguo电话了,他对两人的到来自然也不意外。尤其是好久没见俞飞白了,肯定少不了一番问候。

    寒暄之后,自然聊起了正事。

    “德叔,你说是这几天开窑,那具体是哪天呀?”王观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毕竟他大半年来的努力?毛瓷能不能完美重现,就要看送窑烧制这个步骤了。

    “预定是在三天之后,就正式烧制。”高德全微笑道,心里也有几分激荡,万里长征只差最后一步应能完成,他的心情肯定有些兴奋、彷徨。

    毕竟东西送窑烧制之后,就多了几分不可控性,哪怕很有信心,很有把握,但是在瓷器没有成型之前,谁也不敢说没有任何的风险、意外。

    现在高德全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这些风险、意外,所以尽管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还要反复的检查,排除一切隐患。

    对此,王观和俞飞白倒是可以理解高德全的心情,不过毕竟没有注入多少心血,自然不可能感同身受。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很希望高德全能够一举成功。所以到晚上的宴会,不仅是给俞飞白接风洗尘,更是想提前预祝高德全如愿以偿……

    气氛十分热烈,大家难免有些喝高了。毕竟喝的是真酒,而不是白玉之精泡出来的仿酒。反正第二天早上,除了王观以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宿醉反应。

    不过对于高德全来说,放纵了一晚之后,心里的压力倒是减少了许多。最起码不再反复折腾员工检查各个环节,而是在准备开窑祭祀的事宜。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烧窑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在正式烧制的时候,肯定要祭祀窑神,祈求神明的保佑,让窑中的瓷器顺利成型,不要烧坏了。

    当然,这样的传统风俗习惯,在建国破四旧运动以后,肯定已经销声匿迹。不过随着现代的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开窑祭祀的活动也逐渐复苏。

    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活动属于表演的形式。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专门表演给前来参观的游客欣赏,已经没有当年窑工祭祀的含意。

    可是现在高德全却是真心祭祀,完全按照古法,举行一个开窑祭祀的仪式。由此可见,他对于这一窑瓷器的重视程度。

    不过他这个决定,不仅是王观表示支持,就是苏氏集团方面的负责人听见了,也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甚至建议要按照最高规格来祭拜窑神。

    这是迷信吗?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反正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烧香拜神,无非是求个心安罢了。(未完待续……)

    第784章这是什么情况

    PS:月底了,还有月票就请多给几张,谢谢了。

    不管怎么说,开窑祭祀的事宜在有条不紊的筹备。知道这个情况,也没有什么人笑话,这样的情况,就好比在过年的时候祭祖,有人会笑话吗?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两天之后,到了正式开窑烧瓷的时刻。

    这一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正是烧窑的好时节。有瓷谚云:七死八活九翻身。意思是在七八月之后,就是瓷业旺季,这个时间段,气温十分稳定,烧成瓷器的成功率很高。

    此时,在瑶里某个窑口之前,由高德全亲自出马,正在主持一场祭祀活动。用古话来说,就是暖窑神,祭拜风火仙师。不过中国很大,能够烧瓷的地方很多,所以各地的窑神也尽不相同。反正瓷都的窑神,却是一个名为童宾的人。

    相传在万历年间,有太监督造青花大龙缸。由于龙缸久未烧成,太监对瓷工进行鞭笞,甚至杀害。窑工童宾义愤填膺,为救瓷工,最后毅然纵身跳入窑火之中,以示抗议。

    童宾之死,激起了瓷工们的义愤。为平息民变风波,缓解人心,朝廷在御窑厂东侧修建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奉为风火仙。从此以后,瓷都就供奉童宾为窑神了。几百年来代代祭祀,就算建国后中断了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又重新恢复了过来。

    当然,祭拜的仪式,也没有那样简单,不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繁琐。其实王观觉得这个仪式,或许并不单纯是为了祭神,更好像是一个犒赏窑工的大会。

    比如说在暖窑神的时候,上午就是从风火仙庙借来绘有翅膀的飞虎旗,插在大门两侧。再用黄纸书写风火仙师四字。贴在窑口门楣上,另外还有一对风助火力,火借风威的楹联。之后更是把窑神灵位也请到了窑门前,再请一帮人敲锣打鼓,热闹一番。

    整个上午,基本上就是忙活这些事情了。到了中午之后,就是请参加了这次烧窑的员工们过来喝酒了,大家开怀畅饮,气氛热烈,一直到下午才算是结束宴会。

    想一想。在古代的话,这场宴会应该是窑工们最高兴的时候,也算是东家对窑工们的一种变相的犒赏。毕竟窑工们辛苦做好了瓷器,东家肯定要表示表示。免得在最后的烧制过程之中,窑工们出工不出力,导致了瓷器折损烧坏,那就欲哭无泪了。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出现在高德全身上,因为他本身就是jīngyàn丰富的烧瓷大师。而且在烧制的过程中,就算不用亲力亲为,但是每个步骤环节他的心里有数。想在他面前出工不出力,那简直就是不想干了。

    此时。宴会结束,高德全带领大家拈香叩拜窑神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最为关键的点火仪式。把窑火点燃了。就意味着在烧制结束之前,不能有任何的中断。不然的话,大半年的心血就前功尽弃。

    所以在点火的时候。高德全的手也有几分微颤,不过最终还是将柴火点燃了。

    不久之后,就可以tongguo窑孔看到熊熊燃烧的大火,金黄色的火焰升腾,冒出了滚滚热浪,让人轻易之间不敢靠近。这是由于燃烧的是最上等的松木柴,火势自然比较猛烈。不过成本肯定很高,单单是木柴的钱就好几万了。

    这钱肯定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现在的窑口,已经很少用木柴烧制瓷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烧瓷的窑口也划分了好几类,分别是柴窑、煤窑、气窑、电窑。

    柴窑不用多说,肯定是烧柴的,煤窑自然是以煤为燃料。至于气窑,那不是空气,而是液化气,电窑则是以电力能能源进行烘培。

    尽管相对来说,柴窑的烧制难度最大。毕竟无论是气窑,还是电窑,都可以控制人为的温度。但是柴窑却不同,特别是把桩看火候的师傅,没几十年烧制jīngyàn是不行的。

    然而,几种手段之中,高德全偏选择了烧柴火,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

    “松木的燃料对于陶瓷有很大的好处。”高德全解释道:“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

    “而且松木的火势再猛烈,也肯定不及液化气、电力那样厉害。在松木柴火烧制,那是要慢慢的添加柴火,才使得温度慢慢的上升。就是这个缓慢的过程,也让窑中的瓷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充分结合,釉面自然更加滋润。”

    此时,高德全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就像冲一杯咖啡,煤窑和气窑、电窑是已经调制好速溶咖啡,开水一到就完成了。而柴窑却是把咖啡豆研磨之后,再精心煮出来的咖啡,香气肯定更加浓郁,口感自然十分完美。”

    “德叔,你不用和我们说这个。”俞飞白直言不讳道:“反正我们也听不懂。”

    “那你更要仔细听好了。”高德全笑道:“毕竟现在一些赝品瓷器,那是直接用电窑烧制而成的,所以釉面比较干涩,你仔细留意就能区分开来。”

    “也对。”

    俞飞白点头,认真牢记下来。毕竟古代的窑口,肯定没有什么气窑、电窑,完全是松木柴火烧成,与现代的瓷器肯定有差别。

    一些鉴定节目之中,专家们总是强调赝品瓷器釉面干涩,所以不是真品,许多人总是不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其实人家说的,就是柴窑和电窑的区别。

    高德全又提了一些烧瓷的禁忌事项之后,接下来就比较无聊了,毕竟添柴加火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所以高德全也不强求两人留下来陪伴自己。

    “你们先回去吧。”

    适时,高德全笑道:“等到烧好了,打开窑口取瓷的时候,我再叫你们过来。”

    “行。”

    俞飞白也不矫情,直接点头道:“我们明天再过来看你。”

    一般来说,整个烧窑时间需要二十四个小时,再加上冷却的时间,估计要两天。反正在这个烧制的过程中,高德全肯定是寸步不离窑口,tongguo望火孔察看窑火情况。所以在瓷器出窑之前,他绝对是寝食不安。

    对此,王观和俞飞白也没办法,只得让员工帮忙照顾一下就回去了。

    在第二天早上,两人提着滋补的鸡汤过来,果然看见高德全还在窑口旁边度步,看他眼睛通红的模样,也不知道他是被烟火熏了,还是彻夜未眠。

    “德叔,过来吃点东西。”王观招呼起来,不仅是给高德全带来鸡汤而已,另外还买来了两大箱早餐。有包子馒头油条,也有肉粥、汤粉,足够一帮窑工吃饱喝足。

    见此情形,窑工们肯定十分高兴,一番感谢之后,就拿起碗筷狼吞虎咽起来。

    另外高德全也没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感觉窑口火候十分正常,他也笑眯眯的叫上几个把桩师傅,大家美美的享受了早餐,也算是补充了几分元气。

    话说昨晚大家真是一宿没睡,如果是普通的瓷器,他们也不至于这样重视。问题在于,烧制的东西可不简单,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不仅是高德全而已,其他几个把桩师傅,也就是苏氏集团特意聘请过来的专家,每个人都没敢睡觉,时时刻刻在盯住窑火。

    幸好只是二十四个小时而已,大家咬咬牙也能够熬过去。

    “放心,没事的。”高德全笑道:“只是熬一夜而已,下午就可以熄火了,晚上再睡一觉,明天又是生龙活虎一条好汉,正好开窑取瓷。”

    高德全已经算计好了,王观和俞飞白也无话可说。然后也在望火孔装模作样的打量片刻,可惜什么也看不出来,顿时感到一阵无聊。

    “无聊就去附近村庄看看。”高德全笑道:“瑶里的瓷器很多,你们去走一圈,看看能不能淘点好东西回来。”

    “没问题。”俞飞白摩拳擦掌道:“就等着看我大显身手吧。”

    高德全很看好俞飞白的自信,毕竟做什么事情,首先就要有自信心,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如果连信心都没有,一开始就想着失败,那么事情成功了也有个限度。

    当然,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事情能不能成功,除了真本事以外,就要看运气了。俞飞白有自信,也不缺乏本事,就是不知道他的运气怎么样。

    “我的运气很好的,只是被你克制住了,才变得不好而已。”

    这个时候,俞飞白埋怨起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大家最好是分开行动。你走左边,我走右边,最后买好东西再汇合。”

    王观无所谓,只是笑道:“你又想比赛?”

    “不比了,越比越受打击。”俞飞白果断拒绝,然后快速离开,打算淘几件精品瓷器,以便挽回一点颜面。

    王观见状,摇头一笑之后,也随之慢悠悠的从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了片刻之后,他却惊奇的发现,在一片空地之中,有许多人在挥动锄头猛挖。

    或许有人觉得王观是大惊小怪了,在乡间耕田劳作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惊奇的。然而王观看到的却不是农民耕田的场景,而是一帮人在挖坑拾取陶瓷残片的情形。

    “这是什么情况?”

    王观自然有几分错愕:“光天化日之下盗墓吗?”(未完待续……)

    第785章赌窑口

    PS:第三更求月票,大家有票就请多支持。

    也难怪王观怀疑有人在盗墓,主要是那些人挖掘的地方正好是在山坡上,另外在附近的山头上,还有一座座坟头的存在,自然给他这样的印象。

    不过仔细打量之后,王观又觉得应该不是在盗墓。毕竟盗墓的动静不可能这样大,甚至还有一帮人在旁边围观。那样的情形,应该是考古吧。

    王观有些好奇,也忍不住走了过去看个究竟。

    大概两三分钟的路程而已,王观很快就到了,可是凑近一看,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全部错误。这些人不是在盗墓,更加不是在考古。至于在做什么,他也有些迷糊。

    反正这个时候,有几个人在挥动锄头挖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挖到一些陶瓷的残片,也让他们笑容满面,一副赚到了的表情。

    “这是怎么回事呀?”

    不懂就问,王观悄悄地找了个人打听。那人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哔叽叭啦的就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讲述qīngchu了。

    一时之间,王观才算是恍然大悟,同时又十分感叹,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玩法。其他人在玩赌石的时候,人家已经更进一步,直接赌地了。

    呃,赌地是王观自创的词语,主要是这些人的行为,真的是在赌地。只不过他们赌的是地里的东西,确切的说是地里的陶瓷残片。

    之前就说过了,在瓷都这个地方,相当于是在陶瓷窑厂建立起来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中不知道掩埋了多少窑厂的遗迹。早些年的时候,人在地里随便一铲,指不定都能铲出瓷片来。现在或许没有那样夸张了,但是地里还掩埋许多陶瓷残片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政府也有规定,不允许大家随便乱挖。然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可以阻止别人乱挖,但是总不能阻止人家在自己家的田地上刨土吧。

    所以也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想到的主意,把自家的田地租给别人挖陶瓷残片。反正租金就是这么多,你挖到人值钱的东西,那是你的运气。如果你赔了,那就自认倒霉了。

    这种事情肯定有一定的风险,赌性很高,称为赌地也不算多离谱吧。

    反正现在知道这个状况,王观真是有些瞠目结舌。觉得这年头的花样越来越多,如果不是现在遇上了,了解其中的情况,恐怕就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怎么样,兄弟你有兴趣赌一把吗?”

    此时,那人鼓动道:“前两天有人挖出了一块清代雍正年间的胭脂红瓷片,一转手就卖了两万,不仅成功回本,还赚了一笔。”

    王观笑了笑。委婉拒绝了,随后在那人失望的目光中转身离开。

    说句实在话,尽管他是以瓷片起家,但是现在眼界高了。也不是说瞧不起瓷片,主要是不想费这个工夫去收集瓷片。毕竟在收集瓷片的过程中,也足够他拣几个大漏了。心态和眼界与以前不同,行事方法自然也跟着改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离开之后,王观又继续顺着乡间小路深入其中,绕过一个村庄之后。突然发现在另外一个山头上,忽然集聚了许多人。

    “这又是怎么回事?”王观看了过去,打量两眼之后,忽然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俞飞白的身影,顿时惊奇的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也来了。”

    俞飞白回头一看,顿时笑道:“从来不知道,挖瓷片居然还能这样玩。”

    “怎么,这里也在赌地?”王观有些意外。

    “赌地?”

    俞飞白眨了眨眼,顿时理解其中的意义,然后笑道:“不是赌地,而是赌窑口。”

    “什么?”

    王观一阵惊诧,在俞飞白的解释下,才算是明白了过来。原来zuoyou两边的路是相通的,他绕行到村庄的附近,也看到了一帮在集聚在一起,立即好奇的上去打听,也知道了这里居然还有赌地的情况。不过也与赌地有所不同,人家赌的是古代窑厂遗址。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大家应该知道古代有官窑和民窑。

    官窑是指御窑厂,那是朝廷管理的机构,与现在的国企差不多,财大气粗,烧制的瓷器精益求精,从来不考虑成本。而且官窑比国企好多了,人家是包销,生产的东西从来不考虑销量的问题,自然有朝廷负责全部接收。

    相对来说,所谓的民窑就是民营企业了,自负盈亏,自然比较讲究成本。另外还要考虑销售的问题,自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烧制的瓷器比较廉价。

    也不是说民窑没有精品,只不过相对官窑来说,民窑的精品极少。

    当然,民窑也有民窑的优点,那就是数量多,产量大。在官窑精益求精的时候,民窑已经遍地开花,小型作坊遍布一个个山头,好像蚂蚁窝一样扎堆涌现。

    这种小作坊遗址太多了,除了个别比较具有代表性,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以外,其它却没人理会了。所以在赌地之余,自然有人在打这些小作坊的主意。与田地相比,这种民窑小作坊遗址中存在陶瓷残片肯定更多,说不定还能发现完好无损的古代陶瓷。

    想到这里,王观自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聚集过来了。

    另外,赌窑口可以,但是人家不卖,只是出租。在出租的这段时间,你挖到什么东西,肯定属于你所?(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