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当然,我也是暗暗高兴,只不过没表露出来而已。瞧着笑得快合不拢嘴地长谷川,我心里忍不住笑骂着这个小鬼子。如果他知道我从中获利地数额话,估计他现在的笑脸马上就会变成了哭脸,忍不住暗暗得意,这日本可真是个好地方,典型地人傻钱多,只丢了个小小诱饵出去,日本人就这么容易上了我的贼船。
晚上还有一章!
另:有读者留言给我;问我这书能不能全本;还说我以前写的书都没全本;这让我很惊讶!同时也觉得奇怪。我一共有五本VIP;其中《读档人生》,《堕落在天堂》,《狗官》都已经全本结束了,《第七个封印》因为某些原因只完成了上卷,《逐欲红尘》是第五本,也是现在写的这本,不知道这位朋友从何处看我的书都没全本的?实在是感到奇怪和不解啊!夜深在此深深疑惑之中~~!
、第一百五十四章只欠东风
香港,我的住处。
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虽然这几年九七的原因房价大跌,可普普通通的一套房依旧是卖到天文数字。再说,现在的我可没那么多钱去买什么好房子,当然也不可能去住什么豪宅。现在这套只有六十平方的小两居室的屋子,光每月的租金就得三千多港币,虽然空间不大,可在事业起步之初,暂时住住也算是凑合了。
回到香港,安非和柳玫已经在家等着我了,她们也是今天刚从深圳那边过来的,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并没让她们去接我,反正安非手上有我房间的钥匙,为了方便索性让她们在家等我。
到了家,刚进屋就闻到一阵香气,在日本这几天老吃那种清淡无味的食物,早就吃得我嘴里快淡出鸟来了,这香味刚一入鼻,就忍不住食指大动,满嘴生津。
“小杰,你先坐,我和非非正在煲汤呢,还有几个菜马上就好!”帮我开了门,系着围裙的柳玫急急地就往厨房赶,头也不回地招呼道。
“煲汤?”我顿时一愣,广东人喜欢煲汤,可我们都不是广东人啊!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安非煲过汤,放下行李好奇地往厨房走去。
“小杰,快尝尝我的手艺。”见我进来,安非笑着回头向我招呼着,并拿着勺子盛了点汤递过来。
接过小心的喝了一口,看着满面期待地安非。我笑着点点头:“真不错!什么时候学的这门手艺,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嘻嘻,在深圳的时候找邻居学的,今天我和小玫一起露一手,好好犒劳犒劳你这个大功臣!”安非得意地笑着,并连忙转过头去看着汤里大火侯。
柳玫也在一旁忙碌着,边切着菜边笑道:“行了行了!你还是去外面坐着吧。这地方太小,我们两个就够了。刚下飞机估计你也累了。茶已经帮你泡好了,你去抽支烟,过会就能吃饭啦!”
看着她们忙碌的样子,我心里一片温馨。我并没独自去坐着,而是放好行李后就依在厨房前,点起支烟笑眯眯地瞧着她们,和她们随意地聊天。开着玩笑。
还别说,安非和柳玫做饭的手艺真不错,看得出她们两个都是下了功夫的,这顿饭让我吃得是眉开眼笑,最后捧着鼓鼓地肚子,差一点儿连路都走不动了。
等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得意洋洋地把在日本签地合同拿了出来。递给她们看。
“瞧瞧!十五年期限,前期每月供应八万吨左右,后期稳定在一百万吨每月,怎么样?我厉害吧?”我有些得意地问道。
“太好了!”安非听见这个数字,高兴地笑道:“这可比我们当初预计的好多了,这一下。不仅完全解决了深圳那边的货源问题,还能向外发售。”
“对!”我笑道:“不过向外发售只不过是暂时的,等深圳那边的加工厂扩大后,我打算还是以自己加工成原料为主。毕竟其中的利润太大,如果转手给别人的话,我们不就等于把到手地钱往外推么?”
“嗯!”安非用力点点头,非常赞同我的意见。
可柳玫却不这么看,她拿着合同看了半天,问了我几个问题。
“小杰,这么多的货。香港这边运输方面怎么解决?你有把握么?你别忘了。香港码头不可能给你堆很时间长的,而且用来拆箱的仓库也需要很大的场地。一旦陆路运输不能及时解决的话。我们的货源越充足,也是越麻烦啊!”
我胸有成竹地笑道:“这个放心,我已经让严家俊去着手处理了。香港这边地公司一直是搞外贸的,他在物流方面还是有些关系,只不过以前合作中没有这么大的货量而已。不过,这里可是香港,比起内地的物流业可发达多了,我想这些货量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柳玫想了想,觉得我话有道理,点点头,不过她又提议道:“小杰,我不赞同把这些货全部自己消耗。我还是觉得,一部分自己消耗,大部分转手给别人处理的好。”
“为什么?”我和安非全都惊异地问道。
“你不觉得把加工厂盲目扩大,这里面的风险太高了么?”柳玫淡淡一笑,反问道。
安非眨着眼睛,有些不明白柳玫所指,可我却听出了点意思,试探着问:“你是说,把企业实体搞得太大,成本会过高?”
“对!”柳玫点点头,指着合同说道:“这些货源可不是小数字,小海那边地加工厂每月消耗量只不过在一万吨左右,就算扩大生产,消耗量也不会超过五万吨。可这是多少?一百万吨啊!如果我们自己全部消耗,也就是说得开二十多家这样的加工厂,以每家厂子五十人基本员工计算,那就是一千多人。人多了,事也多,基础成本也会上升,还有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出现。何况深圳的消耗能力也是有限的,万一成品渠道出现问题怎么办?这些都会引起资金短缺的因素,我觉得太不保险了。”
柳玫所提出的这问题,我的确没仔细考虑,她这么一分析我想了想,觉得的确有可能会有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日本那边地货源是免费地,可不代表我这里没有成本。不去说工人的工资开销,光公路运输、加工地成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数额。一旦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再出现什么问题,日本那边合同履行就将受到影响,结果对我的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另外,柳玫还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树大招风。虽然我现在是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在深圳设厂,可每行中做得过大并不是什么好事。靠这行吃饭的人很多,还有一些眼红的商人在,一旦我把全部环节都垄断了,难保不会再出什么事来。既然如此,倒不如弃掉搞大而全的设想,只保证基础环节,把剩余环节全丢出去,只要货源在手,不怕市场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从表面上看赚的钱少了点,但却是最安全也是最妥善的办法。
柳玫的经理秘书和外贸局的工作没白干,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比我强多了。何况,她的出身也是一个因素,在她父母的耳闻目睹之下,那些政治商业上的勾结也见惯,其中的肮脏不是外人可以想象得出来的。再者,我在东海的那事,也让柳玫在这方面尤其替我留意,所以当我提出打算借这机会大干一场,全面垄断所有级别市场的时候,她主动给我泼了冷水,让我头脑清醒一些。
“小玫,我看小杰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就算要分出去一点市场,也应该是在少数,没必要把大部分市场送给别人去做吧?”安非见我闷声不响,抽着烟低着脑袋,好心地向柳玫说道。
“非非,这里面的情况你不懂。深圳虽然是特区,可毕竟也是中国的地盘,政治上的很多事都是说不清楚的,何况还有商业中的竞争。在深圳能搞起生意的人,背景都不简单,小心一些没大错。”
“可是……。”安非想了想,继续问道。
“非非,你别说了。”我抬头打断了她的话,看着柳玫点点头道:“小玫,你提醒的对。虽然我不会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草绳,可有些事还是得小心谨慎些。尤其是我们实力还很弱小的情况下,这么处理是最合适的选择。我听你的,就让小海那边的加工厂再扩大一部分,最起码也以保证我们每月基本的费用成本为主,至于其它市场我们全部让出来,以把握基本市场为主。”
总的大方向就算这么定了下来,现在离下个月还有二周的时间,等下月开始,同日本的合同就开始正式操作了。外贸手续方面,我需要柳玫帮我监督,经过和她商量同意,她留在香港,同严家俊合作操作,因为货物是先到香港再进深圳,这就得做两道的报关手续,香港这边严家俊能够胜任,可进深圳就得靠柳玫了,何况因为这些是废品物资,虽然国家对进口废品还没什么严格的限制,但毕竟不同普通物资,以柳玫同深圳外贸局的关系出面,总体来说得方便许多。
而我第二天就和安非回到了深圳,香港那边的事要做,深圳这边的事也要干。而且比较起来,深圳的事要比香港那边更麻烦许多。主要的不仅是货源渠道的问题,还有堆场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得赶在操作之前要准备好的。
张震海的公司现在已经变了性质,本来公司是私人企业,自我在香港收购了一家公司后,就同他商量后,以当初的借款入股,正式把他的公司改成了港资企业。并为了在外贸上的操作便利,我还在公司上面设立了一个总公司,其中分设外贸部和国内业务部,至于外贸部的管理由柳玫负责,安非由于熟悉原料市场和资料的收集,我把她安排在公司独立的一个市场部中。至于罗美丽、段克强等人,也各就其位,一一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
大家看完后,请别忘记投上您的推荐票!谢谢!
、第一百五十五章紧锣密鼓
公司的框架搭起来很容易,再加上张震海原有在深圳的基础,这些全不是难事。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有些麻烦的只不过是两样,一是堆场的问题,第二就是即将到达的货物销售渠道。
本以我的打算,是想直接把堆场设在深圳,或者深圳郊区的,可这事让张震海去办后,却给了我很不理想的答复。深圳不同东海,它是特区,所以占地面积不像东海那么大,而且因为深圳本就是从小渔村基础上建起的新兴城市,又不同东海等内地城市有大量的郊县空地。这样一来,导致堆场地址的选择面狭隘,而且在拿下堆场的费用上也比预计高出了太多。
我手上的资金虽然还有不少,再加张震海的那部分,在深圳也算是有钱人了。但这种生意需要运转的资金实在太多,等货到后还要有大量的费用开销,一下子砸进去几百万只拿个堆场,不是件合适的买卖。
况且,废品堆场对环保的要求很高,如果摆在深圳,难免会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听了张震海的解释后,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没堆场生意怎么做?无论如何都要在这几天把堆场的事搞定,要不然货一到,让我摆什么地方去?”
“不是我没找,你瞧瞧,这地方,还有这地方……。”张震海一听就急了,连忙拿出地图,用手指着道:“你在香港刚飞日本,我就在这边到处跑。你去问问老周,我那一天闲过!深圳周围能看的地方我全跑了个遍,按条件,可以做堆场地就这么几块地方。可是跑去一谈我就傻了眼,价钱高不算,还有几个块地居然只有两人宽的小路可走。小车开开还马马虎虎,可大卡车根本就进去啊!全这个鸟样。你让我怎么办?难道拿下来后还得帮着修路不成?这得花多少钱啊!”
“修路?老子现在钱这么紧张,还修个屁路!再说真有钱我也不会去修。等这边路修好那边的黄花菜也早就凉了!”
“那你说,怎么办?”张震海见我气呼呼的一副样子,双手一摊,耸耸肩膀。
“妈的!”瞧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赖皮样,我忍不住骂了一声,可拿着这张深圳地图瞧了半天,的确如张震海所说。在深圳设堆场困难重重,瞧着上面张震海用红笔勾出来地圈圈,他这几天该跑的地方几乎全跑遍了。
凑着脑袋瞧了半天,我眉头上地结是越来越深,心头忍不住怒火涌起,差一点儿就想把这地图给撕个粉碎。
“去!找份广东地图过来,老子就不信了,离了你这个张屠夫。我就吃带毛猪了?”
“我……!”张震海被我这一语双关的话噎得半天都没说出话来,翻翻白眼,转到办公桌前好不容易才找了份地图。
“要广东地图干嘛?”他把地图给我,并问道。
“傻呀?我瞧瞧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地!”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急急把地图展开看了起来。
小地方我就不瞧了,专凑着脑袋看有大公路的点。同时心里计算着地点同深圳之间的距离。
“你来看,就把堆场设在这吧!”半小时后,我终于决定下来,伸手往地图上一指。
“哪儿?”张震海连忙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啊!这不惠州么?你想把堆场弄那边去?”
“对!”我点头道:“你瞧,深圳到惠州不仅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网也很不错,走大卡车不会有半点问题。再说,深圳到惠州车快点也不过二个多小时的路程,从时间上看还算得上方便。”
“二个多小时,兄弟!惠州我去过。自己开车都要三小时啊!”
“你傻啊!”我骂道:“谁说我把堆场设惠州市区地?沿着公路找。瞧瞧靠近惠州那段附近有没有合适的点不就成了?记住,离公路越近越好。运输方便是首要的,另外地方一定要大,我可不想以后再找别的地去!”
“嗨!我明白了!”张震海恍然大悟,拍着脑袋笑道:“行!你大老板决定,我这做小三子的马上给你跑腿去。哎,老板大小就不一样啊,想我张震海怎么着也算老板吧?可人比人,真他娘的气死人……。”
这家伙故意嘴里唠叨几声,脸上挂着坏笑,我瞧着是哭笑不得,飞起一脚就冲他屁股上踢去:“罗嗦什么?你小子自己当初拍胸脯向我保证,求死求活的要我把这任务给你,现在怎么了?想撂挑子?没门!”
“哈哈哈!”这小子身手倒机灵,闪开我那一腿,大笑几声,摇着脑袋哼着的沙家浜里地曲调,嘻嘻哈哈地跑了。
别看张震海平日里吊二郎当的样子,办起事来效率倒快。他半点工夫都没耽搁,带着几个人就往惠州那边赶,第二天下午,张震海就在惠州给我送来了好消息,临近惠州恰好有片合适的地方,场地的面积也不错,足够可以供我们堆放货物。而且因为这点既不通水,又不通电,虽然离公路只不过一里左右,可因为没直接连通道路的原因价格却便宜的很。和当地地乡子谈了谈,只开出了五十人民币一年的价格。
“怎么样?这地你要不要?要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和他们签合同!”张震海在电话里问道。
“这地里公路直线距离多长?”
“七百来米,有条小路,不过这小路不能走车子。”
“没水?也没电?”
“对!不过是片平地,地方很大!”
我心里计算了下。修条七百米的路连接公路成本并不算高,用时也不会太久,再说实在来不及地话,大不了先用推土机推出条土路来,只要能过卡车就行。至于水电的问题,到倒也不愁,水没就没吧。电可以先用柴油机发电,又不办工厂。只要能维持看管堆场人员平时的生活就行。五十万一年的租金,从土地面积来看的确便宜得很。
“小海你帮我问问,如果直接买下来的话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问道。
张震海在那边报了个数,我苦笑一声,虽然价格也很便宜,可以我现在地实力是买不起地。考虑后,我决定道:“行!你和他们签吧,先签一年,不过合同里给我注明,一年后我要买他们这块地。”
“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租就行了,你买了干嘛?”张震海奇怪道。
“你白痴啊!我和日本那边签了十年,要是以后这地不租给我们怎么办?到时候再找?现在没钱,可熬过这一年我们就有钱了。合同帮我搞详细点,怎么搞你应该清楚,反正我们先租一年,一年后就直接买到手!”
“好!”张震海一口答应,挂上了电话。之后我连忙把王涛他们找来,让他们尽快去联系土建公司。以最快地速度赶去惠州,把堆场的路和围墙等设施给我搞起来。
“罗小姐,通知一下,让所有人马上去会议室开会!”等王涛走后,我打了个电话给罗美丽那边,罗美丽继续担任我的助理,只不过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的工作现在移交给了安非,她作为骨干力量,协助深圳这边公司的运行,同时担任新成立的销售部经理。
“各位。有个好消息。我们堆场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张总正在惠州办手续。王涛在联系土建公司,你们销售渠道地部分摸得怎么样了?”公司的性质不同,大家又都是老员工,我说起话来没什么客套,开篇就直截了当地问道。
罗美丽现在是销售部经理,同时管理公司的还有段克强,他们也算是老搭档了,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罗美丽就站起来说道:“李总,销售部这几天已经接触了不少客户,广东这边的客户都对我们的货源有兴趣,甚至连福建、广西那边也有几家客户正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所以说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接着,罗美丽话峰一转,又道:“不过,同这些客户接触后经过计算,他们的消耗量依旧达不到我们地预计数字,所以开拓更多的客户群,是迫在眉睫的事。”
“前期不是初步计算过,可以达到消耗量么?”我奇怪地问道。
“李总你忘了,国内本就有物资回收的小型渠道存在,所以在总量上要把他们的部分也计算上去。另外从前期看,消耗量不成问题,可一旦日本那边的货量放大后,这些渠道就不能满足我们要求了。”安非在一旁插了一句,正式会议中,她对我地称呼还是很正式的。
“安小姐说的对!”罗美丽接过话,继续往下说:“而且,广东这边的废品回收再利用的加工厂太少,就算以后这类加工厂增加,可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安小姐帮我调查了一下,发现宁波那边此类加工厂较多,而且有不少已经形成了规模,我的建议是,立足广东,对外大力拓展宁波市场!”
“宁波市场?”我不由得问了一声,安非点点头,拿出一份市场报告递给我,我看后想了想,对罗美丽道:“好!我同意你的意见,不过市场的拓展,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我们时间不多了,这事必须尽快解决。”
罗美丽胸有成竹地笑笑:“如果李总放心的话,我想亲自去宁波一次,您看呢?”
“哈哈哈!有我们罗小姐亲自出马,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放心的呢?”
今天周末;我晚上有事;就一章了!大家别忘记投票;谢谢!
、第一百五十六章商会
关于价格的问题,段克强向我提出以稍低于市场收购价的尺度向外发售,以便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这也是针对罗美丽刚才对市场的分析的考虑,而且从现在情况看,公司稳定是一切的基础,想一口气就吃成个胖子,并不是件太好的事。
会议之后各就其位,大家一连忙了几周,终于日本那边的第一批货开始运出了。当接到日本发来的传真后,我就立即转回了香港公司,以保证香港的入关和货物进入内地的操作稳妥。
第一次搞进口,让我忙的有些手忙脚乱。虽然前期做了这么多工作和准备,可正式操作起来,往往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小麻烦。幸好有柳玫和严家俊等人的紧密配合,从船到香港起,一切手续还算顺利,再加上深圳外贸局这边的关系,陆路上的运输也算妥当。
等货物安全运到新设立在惠州附近的堆场后,日本那边第二批货也准备起运了。等第二批货再到香港的时候,堆场那边的货物也发售和消耗得差不多,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悬了好些日子的心这才定了下来。
“怎么样?小杰,这下你可放心了吧?”等我挂上电话,安非在一旁笑盈盈地问道,并说:“我们准备了这么久,能想到的基本全想好了,我早就说过没什么大问题的。”
“呵呵,不担心不行啊!要是第一批货就出大麻烦的话,香港、深圳地两家公司就全完了!”我挠挠脑袋笑道。
“嘻嘻。现在不是很顺利么?我瞧你这几天吃不好也睡不好的样子,真不知道你在愁些什么。行了,现在货也转起来了,你这心也放下了,该好好休息几天去。”
“嗯。”我点点头,可真要说到休息,我能休息下来么?现在货物是运转起来了。可利润还没正式体现,手上的资金越用越少。所以我还得盯着些日子呢。
幸好,我又盯了没几天,罗美丽那边就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宁波市场的需求量的确很大,而且宁波人都喜欢做现货交易,听闻我深圳这有便宜的废品出售,为了获取利益,这些商人很快就同我们公司签了合同。
不过。宁波人做生意一向都很小心,说句难听的话,他们做生意地习惯是典型的不见鬼子不上弦。也就是说,宁波商人对纸面上地一切全都是将信将疑的态度,只有见到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东西时,这才肯往口袋里掏钱买。
不过这也好,罗美丽带了几个宁波商人来深圳转了一圈,看过堆场里的货后。他们立即拍板,掏出了现金同我交易。这种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生意方式还真是少见,大概也只有宁波那边特有吧,不过,这么做对我来说也有好处,虽然开始的交涉初期麻烦了点。可生意做起来后,资金回笼来得快啊!而且,宁波商人个个财大气粗,几次交易后就加大的要货量,到后来,我每周从日本发来地货中几乎有一大半都给宁波那边买了去,甚至还有一些闻风而至精明的温州商人也主动跑来同我们公司交涉,要求从我们这拿货。
这可是个好消息,仅仅二个多月的操作下来,我原定从日本拿的货量就已经不够消耗了。而且因为用现金交易。公司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加快许多,现在帐面上去掉成本。加上自有的资金后,居然有了近一千多万的流动资金,有了这些钱,我这才真正定下心来。
二话不说,连忙打了个电话去日本,让长谷川那边提前加大发货量,从原来预订的逐渐递增货量日期相应缩短一半。
这要求对长谷川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加大货量,缩短日期对他只有好处而无坏处。接了电话,他爽快就答应下来,当天下午就给香港公司发了传真,表示政府那边已经谈妥,从下批货开始就增一倍货量发出。
公司经营状况地蒸蒸日上,让大家的心情都特别愉快,看着几百上千的集装箱一个个船上卸下,再拆箱后运到惠州堆场,接着再被守候在堆场外的广东、江浙商人一抢而空,进而变成一张张钞票的同时,谁都能预料到,这么做下去发大财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废品回收生意地成功,也让香港公司大吃一惊。废品回收生意的巨大数额,和带来的巨大利润,是原来那些员工怎么都预料不到的,尤其是严家俊,他虽然陪同我去日本洽谈,也是第一个知道我计划的香港人,可当初一直是将信将疑,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可没想到,并没多多久,这行就为公司带来了这么多利润,这些利润是本来公司做普通贸易一年都完成不了的,可仅仅才几个月时间,就从废品这行中体现了出来。
“李生,你说的眼光我总算明白了,原来这行还真能赚大钱啊,我算服了!”严家俊向我汇报完工作,临走前佩服地说道。
对严家俊这话,我并没作什么表示,这个结果是我早就预料到的。废品回收利用的前景,我在东海的时候就看出来了,现在又有日本那边无偿供应给我货源,这种生意做着要是还不赚钱,我不是太无能么?
当然,这也是有地域地原因,香港和日本都是发达地区,而且香港地少人多,一向是以贸易和商业闻名,在商业上做地最普遍的一个进出口,二是地产,三就是海运,除去这三样,再加一些中小地加工型企业外,香港根本就没什么工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一个纯粹的香港人,抛弃原来对商业的观点去看工业化地东西。理解起来的确很困难。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我做废品回收的成功,让严家俊等人彻底改变了对我原来的看法。而且由于深圳公司的获利再转入香港,使得香港公司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再在我的授意下,以香港公司擅长的操作模式。加大了普通外贸产品地市场拓展,使得这家转手还未半年的公司。从当初人心惶惶,前途未卜开始转向如今欣欣向荣地局面。
废品回收生意的顺利,使得我的资产也在飞快地增长,到九五年底的时候,我的个人资产就达到了三亿港币的巨额,香港、深圳两家公司的全部资产加起来,居然有五亿港币之巨。这么快地发展速度,就连制订计划的我当初也没想到过,仅仅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当初成为千万富翁的愿望,更一跃进入了亿万富豪的行列。至于张震海、周云、罗美丽、段克强、王涛等等亲信们,由于各自在公司所占股份比例的不同,或者效益提成的分配,一个个全跨入了百万、千万富翁的门槛。尤其是张震海,由于深圳公司他所在股份比例仅次于我,再加上他自己拥有地工厂效益大好,个人的资产已经快突破了一亿人民币,成了深圳商界中的名人。
生意上获得的成功,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巨大满足。还有在香港商业地位地提升。我当初来香港时只不过是个新人,在富豪云集的香港,像我这样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小老板多得犹如牛毛一般,走在大街上根本就不起眼。何况,我又是从大陆那边过来的,对香港人来说我是“北佬”,香港对北佬这词并没有什么褒意,相反还有一种贬意,尤其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从来看不起我们这些从大陆来的北佬。就连解放前在大陆称为富豪的荣家一族后人。刚来香港的时候也被商界圈中的人所贬得一文不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这个北佬想打进香港商业圈子。简直是异想天开,所以我根本就没这个念头,只想好好做自己的生意,尽快把公司发展起来。而且,虽然从身份上说我已经是香港人了,可从小就在东海长大地我,骨子里依旧是个彻彻底底地东海人,在香港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我的根依旧在大陆,依旧在我梦中地东海。
不过,香港也是个非常现实的社会,只要你拥有财富,有本事,无论北佬还是南佬,只要你不是黑社会起家的正当商人,终究会得到他们的承认。公司的飞速发展,我财富的集聚积累,让香港商界渐渐注意到了我这个一直比较低调的外来商人。当从各种渠道得知我财富的数字后,邀请我出席各种商会的请柬居然也渐渐多了起来,而我也顺势其意,慢慢开始学着融入香港的商界之中。
在香港这些日子,我的粤语说得依旧比较勉强,不过听还算听得懂,出席这些商会只不过是从侧面先熟悉一下而已,让我去加入其中还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对于直接面对李嘉城、郭炳湘、李兆基、吴光正等等这些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富豪们,年轻的我虽然不怵,但心中难免也有一些负担,也就造成了我出席商会的时候经常一言不发,只在一旁聆听着他们的谈话,从前辈身上学习一些自己欠缺的东西。
香港的富豪们,大多都喜欢投资地产业,尤其是作为长江实业,被誉为李超人的李嘉城,更是以地产起家,而郭炳湘、李兆基等人也各拥有自己的地产公司,虽然眼下临近九气,地产业处于萧条期,但由于他们同内地良好的关系依旧有大量资金投在地产方面,就连在商会的见面中,也经常提到关于地产的问题。
一会儿是九龙,一会儿又是新界,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生意,在他们嘴里说起来是那么的轻飘,犹如老朋友聊天一般,随意的几句话之间就或妥协,或暗争,或联合,让我在一旁听得是感叹不已。
“李生,新界的地就这么定了,边上那块地就给老郭了。”李兆基笑着同李嘉城道。
刚和李兆基谈妥合作的李嘉城含笑点点头,边上的郭炳湘同时一脸兴奋,至于施雅迪正和吴光正在一旁交头接耳,两个人轻声地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我离得同他们不远,但中间也有一段距离。大家这些日子见过几面,却相互之间并不熟悉,而且由于我的低调,平时并没直接接触过,很多时间就是和今天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
“李少,怎么不上去聊几句?”我正拿着一杯酒,回味着刚才他们谈话的内容,心中有所悟时,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转身一看,问话的人居然是荣太子,因为是同为从内地来香港发展的商人,我们之间算是有些共同点,在几次商会见面的时候,曾经聊过几句,算是认识。
“荣先生。”我礼貌地先向他打了个招呼,随后笑道:“前辈们谈的都是大生意,我是后辈小子,实力又远远比不上你们,所以还是不参与的好。在这,听听前辈的教诲,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
“呵呵,李少还真是会说话,香港谁不知道李少从大陆过来白手起家,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建起大生意呢?”荣大子爽朗地笑着。
我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坦然道:“荣先生过奖了,我的生意怎么能和你们相比?我只不过是运气好些而已。”
“话可不能这么说,就算好运也不是人人能有的,要不在香港这么多商人之中,怎么就你李少能独占鳌头,脱颖而出呢?李少今年连三十岁都不到,就开创这么一片新局面来,可比我当年可强太多了。”
“荣先生实在是过奖了,惭愧……惭愧……。”听着如此前辈的赞誉,我不由得脸上一烫,连忙谦虚了几句。
“李少,我们去边上坐坐怎么样?”荣太子见我的确没过去同李嘉城等人聊天的想法,笑着提议道。
我笑着点头:“好!”
跟着荣太子到了一边,坐下后他主动拿出一盒雪茄递给我。从王钦这边我学了几手,再加上在香港这些年,我抽雪茄也成了习惯,当下谢过后取出一支,熟练地剪切后,转着用火柴慢慢点燃。
“好东西!”抽了一口,我忍不住赞道。
“当然是好东西,不是熟人我还不舍得拿出来呢。”荣太子笑道。
上海大雪;外面零下五度;屋里零下三度;冻死我了!本想写完两章再发的;可手指实在是吃不消了。可怜可怜兄弟吧;让我躲被窝里去暖和暖和;等明天看看;尽量码三章出来!大家别忘记投票啊!
、第一百五十七章误有误着
荣太子虽然已经四十多岁,可保养得很好,红光满面,瞧上去只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当年他在大陆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也曾经是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一员,这点同我的父母相似,何况我们家乡又离得近,这么算起来也是半个老乡了,年龄上的差异并不算什么,大家一起聊着感兴趣的话题,气氛非常融洽。
“李少,现在的生意怎么样?”荣太子笑容可掬地问道。
“还算过得去。”我笑道:“不过我是小打小闹,可比了荣先生的大生意。”
“哈哈哈!我算什么大生意,当初我来香港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拼了这么些年才做到现在地步。李少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商界俊杰!”
“荣先生过誉了……。”我惭愧地摇头道:“我的生意怎么能和您比?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个机会,钻了个空子罢了。说实在的,我一直羡慕荣先生能创出这么大的一片天地,那里像我,直到现在还是搞转手买卖,公司下面的实体少得可怜,别看我现在赚的多,但经不起风浪啊!”
“这倒是实情。”荣太子点点头,抿了口酒,看着我若有所思地问道:“怎么?李少现在打算转行搞实体了?是准备做加工业呢?还是房产业?”
我笑着摇头道:“暂时有这想法,可至于怎么干还没半点眉目。您也清楚,我入商界后先是做工程。接着就是在搞废品回收,至于其它行业从未涉及,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经验。荣先生是前辈,经验丰富,如果荣先生有什么好提议的话,还请提协一下晚辈。”
“李少可真会说话,几句话就把我绕了进去。哈哈哈!”荣太子哈哈笑了几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听说李少和北京地王家有点关系。怎么不借用王家的网络在国内搞点大生意呢?”
“王家?”我被他这话说的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过来。别说,这荣太子人在香港,内地的情况还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往日我同他只不过接触过几面,相互之间最多也算是点头之交,没想到他早就把我的底细给摸清楚了。就连我同王钦的关系也瞒不过他。
“您说的是王钦吧?”我问道,见他点点头,我摇了摇头:“荣先生,其实您误会了,我同王家之间地关系并不和外面相传的那样,我只不过和王钦认识而已,大家投缘,在内地地时候我有次在生意上遭遇了点小麻烦。他出手帮了我一把。至于王家,不瞒您说,我到现在连北京都没去过,王家上上下下也就认识他一个,至于他家大门往那边开,我是两眼一抹黑啊!”
荣太子没想到我会说出这番话来。眼神中隐约地闪过一丝疑惑,可很快就藏在笑容之后,会意地笑了起来:“没想到,李少还真是会为朋友着想……。”
听他的话,似乎对我的真话根本就不信,而且好像吃准我和王家关系密切,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不便说真话而已。瞧着他如此误会,我不由得暗暗哭笑不得,这个世界也真是奇怪,当你说大话能骗得人相信。可是当你说真话时。别人却不信了。
不仅如此,而且荣太子似乎话里有拉拢我的意思。听他刚才提到王家,眼神中还露出了一丝期盼。荣太子的身世全香港都清楚的很,他父亲正在内地担任高位,也算得上半个官商了。不过,他家族毕竟是资本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能有现在的政治地位,大部分还是出于某些政治因素,尤其是改革开放地需要。
也就是说,荣家的政治基础并不牢靠,何况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荣家在中国商界虽然是赫赫有名,但早也没有往日的辉煌。荣太子现在在香港,钱虽然赚得不少,可同李嘉城等人比较起来,他和我一样只是个外来的北佬,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财力看,同他们相比远远不及。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荣太子半吊尴尬的地位。在香港他的影响力比不上那些富豪,再内地他家族的政治地位又比不上苗红根正地那些人。所以,荣太子把自己的处境也看得很清楚,在商界上同那些富豪门紧密合作,利用他们为自己创造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在香港商界的地位。同时,靠着内地家族的关系,他的公司虽然在香港,可大部分生意依旧在内地,也就是说他不仅要依靠内地荣家的势力,还不忘记寻找在政治上比他们荣家更可靠,更强有力地盟军,以保证他在这两方面的优势。
这些分析,也是我事后才慢慢明白过来的,这也是荣太子为什么会这么在意我同王家的关系,并主动开口询问的原因。而且可笑的是,当我否认我和王家之间有他认为的那种关系时,荣太子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有所“领会”,更把我看成了争取的对象。
“李少,如果你手上资金多的话,我们可以合作搞搞房地产。”荣太子说完那几句话后,主动提议道。
“房地产?在香港?”
“对!”荣太子笑着点点头,指了指远处的人群,压低声音道:“马上就要九七了,现在香港地房价可是一天比一天低,搞房产地人大多都在撤离,除了那几位之外,已经没人再敢买地了。”
“荣先生的意思是……?”
荣太子点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有消息传出,他们买地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内地政府地支持,而且?(精彩小说推荐:
)
( 逐欲红尘 http://www.xshubao22.com/5/5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