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第 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还呛唬砹耍羌だ幌卵昂糜帚露暮⒆印?br />

    1986年以前,入少先队还是很严格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少先队员,就算同样是少先队员,也有先后入之别。而到了1986年以后,虽然依然有少先队审查,也就是入队仪式,但其实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严格的意味了。那时候小学生就算一直都没有通过审查,但只要上了四年级又没有特别重大的劣迹,差不多都让你当少先队员,顶多就是比别人晚点入队罢了……哎,还是改革开放好,事实证明,阶级分化要不得啊。

    总之,戴上了有味道的破红领巾之后,唐欢这才在监察员严肃的目光中进了学校。

    第四章、抄作业与升国旗

    不一会儿,唐欢就跟着张志坚路过一二年级低年龄学生的两排平房,往高年级教学楼走去,路上有两个大概一二年级的孩子往这边看,张志坚发现了,立刻挺胸抬头仰下巴,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走路都有点八字步了。

    高年级教学楼在这个时候不过是个三层的灰色小楼,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都在这里上,而唐欢想起来,83年9月的时候,自己应该是上五年级,自然要去高级教学楼了。

    果然,张志坚当先一个脚步两阶的大步往上爬楼梯,一直到最顶层的三楼,来到了他们现在所在的教室:五年级二班。

    还没进教室,就听见里面一片呜殃呜殃乱哄哄的声音,等进去一看,就见到里面所有同学都是白衬衫红领巾,顶多裤子不一样。这其中,大多数男同学都在课桌上奋笔疾书,大多数女同学则聚在窗户边上有说有笑,至于那些值日生……咳,那是扫地么?我怎么看像在后面打群仗?哦,对了,还真是在打仗,不过不是真打,而是打架游戏。你看,小扫把是补刀,大扫把是大砍刀,而白铁皮则是盾牌。

    哼哼哈嘿……快使用大扫把……哼哼哈嘿,簸箕无敌……

    “李爱国!”就在唐欢还在门口发愣的时候,张志坚一下子跑到一个正在低头奋笔疾书的戴眼镜的小个子男孩儿旁边,“你数学呢?抄完了么?抄完给我抄下。”

    “左边那儿就是。”那戴眼镜的李爱国随口应了一句,手都没停,继续在本子上迅速的写。

    “这谁的题?”张志坚迅速拿过他左边的作业本,一边看一边问,“嘿,你不知道,其实昨天我想做数学来着,不过那些应用题太难,我……对了,你抄的是不是林毓婷的?”

    “嗯,是。”李爱国一边写一边不耐烦的道,“我说你抄就抄,别废话,我语文还有很多造句没写完,正忙着呢。”

    “哦哦。”张志坚点点头,接着他似乎意识到什么,转头向还在门口的唐欢道,“唐欢,你不过来抄?你数学不是也没做么?快来一起,这是林毓婷的,保证没错。”

    “啊?哦。”唐欢也走了过去,看看课桌已经坐满人,皱了皱眉,“在哪抄?”

    “废话,当然是去你位子!这里离门口太近。”张志坚一撇嘴,抓起本子就向中间的一个位子走去,等走到那里坐下,这才对唐欢道,“你磨蹭什么,等下升国旗,老师来了就没得抄了,快点的。”

    看到这个情形,唐欢也只好跟了过去,然后找到自己的数学作业本,略微一迟疑,在张志坚的催促下,也开始抄写起来。

    显然唐欢抄的很不用心,速度慢不说,还经常走神,不过这些情况张志坚并没有看到,他正在一边抄的正急,否则他又要埋怨唐欢不专业,哦,是不专心了。

    铃铃铃……一阵刺耳的铃声响起了。

    “坏了,操他大爷的,打预铃了!”听到铃声,张志坚脸色一变,手中抄写的速度再次提升,已经发挥了他的最高抄写境界:盲抄之境。

    所谓盲抄,就是眼睛看着要抄写的东西,手中却在自己的本子上奋笔疾书,这其中,眼睛不再看自己抄写的东西,也就是写字不看字,有点像闭着眼睛写字,也跟打字不看键盘一个道理。

    写字不看字,说起来不难,不过对刚认字不久的小学生来说,这已经是比较高段的技巧了,非抄作业高手不能会,而那些听话的,每天认真做作业的优秀学生是肯定不会的。

    就在张志坚更加努力抄作业,开始最后冲刺的时候,忽然一个在门口望风的小个子同学匆忙回头,用他那高亢的童音大喊了一声:“老师来了!”

    随着他的这一声喊,整个教室立刻就沸腾了。

    刚才一直在拿着扫把嬉闹的值日生开始表情严肃,扫地擦地抹玻璃格外卖力。

    抄作业大军不管抄完没抄完的,都开始急忙合上自己的本子,又把抄的作业本还回去,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从书包里拿出本书,二话不说就大声朗读。

    窗户边的八卦一族也迅速返回自己的位子,同样从书包里掏出课本,匆忙翻几页,也开始大声读起来。

    早读么,就得大声读。

    归位了,所有同学都归位了。

    此刻的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拿起课本,各自大声的朗诵课文,全部一副爱学习,爱上进的样子。

    总之,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个教室就变成一片朗朗读书上,而其他的班级这时候也开始陆续的响起了读书声。

    看到这一切,唐欢缓缓的叹了口气:看来,形式主义不是只有大人才会啊,根子还在对娃娃的教育身上。话说回来了,别说这会儿,就算后来的21世纪,除了高考生还比较自觉外,其他年级的学生不也这样么。

    所以说啊,这基础教育的路啊,任重而道远,不能只是搞形式主义,也要多从学生的心理上下力气啊。

    没过一会儿,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女班主任,三十多岁,身材瘦削的秦老师走了进来。

    看到大家都在读书,秦老师没做什么姿态,只是拍了拍手:“好了,先别读了,大家都去操场集合,升国旗。”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当唐欢打着少先队礼,跟其他小同学们一起盯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唱国歌的时候,心中却越来越觉得别扭。

    倒不是他对国歌国旗有什么别的想法或者不尊敬,他只是觉得继续跟一群孩子一起参加这种活动,似乎太过幼稚。

    是啊,他现在的心灵毕竟是个成年人,已经不是儿时的他了,就算是装嫩……这大人跟小孩儿能一样么。

    “礼毕!”

    当操场大喇叭响出这个声音后,大家都收起少先队礼,然后,就都静静的站在原地不动。

    根据唐欢的记忆,往往在这个时候,要么是校长训话,要么就是教导主任训话,总之得高层训话。

    至于内容么,无非都是学校的一些奖惩事情以及一些新政策什么的,也会有一些激励鼓励等长篇大论。

    由于听得多,又很形式化,很多学生听了开头都会顺话了。

    果然,大喇叭里传出了校长的声音:“呼,呼,喂,喂……”

    嗯,这是校长大人调试麦克风的声音。

    “注意啦,注意啦……”这是旁边某同学的小声呢喃。

    “咳,注意啦,注意啦。”这才是校长的正音。

    “先说个事情……”喇叭里继续传来校长的声音,“咳咳,嗯,那个,情况是这样的,在昨日下午,五年级六班的孙海同学跟张兆强同学,私自参与了北城第五中学的打架斗殴事件,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极其恶劣的破坏学校纪律行为跟思想道德问题,不但给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里抹上了污点,也损害了我们学校的形象!

    咳咳,这个,本来,按照他们这种严重的行为来说,学校是应该给予严惩的,不过,念于他们年龄小,不懂事,是被别人教唆,还是初犯,因此学校最终决定给孙海跟张兆强同学每人严重警告跟记大过一次,如有再犯,一定坚决开除出校!

    嗯哼,同学们,我们身为……

    这个,所以说,我们既然是……

    嗯,总而言之,这起事件让我们……

    ……同学们,最后我要说的是,在这里我希望各位都能引以为戒,时刻牢记校规,一定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取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增砖添瓦,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务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咳咳,还有,新的一批少先队入队审查就要开始了,各位想要入少先队的同学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全部通过审查,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各班解散。”

    随着校长话音一落,排好队的学生们立刻就放了羊,各自向自己教室走去。

    “我的老天,校长训话总算结束了!”唐欢暗自撇了撇嘴,“升国旗时间基本就听他讲话了,比我后来去教学的那校长厉害多了,真是I服了YOU。”

    第五章、上课走神中

    当唐欢刚随着人流回到教室坐好,低着头还在回味周围这一切的时候,忽然又一声凄厉的教学铃声响了起来,吓得唐欢浑身一个哆嗦。

    这是正式的上课铃。

    “该死的破铃。”唐欢暗自咒骂吓自己一跳的铃声,“就不能跟以后的小学电铃一样,弄个温和点的叮咚声,非要这么刺耳么?听着就烦!”

    “起立!”这是班长的叫声,而随着他的这一声令下,全体同学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自然,唐欢也要跟着站起来,不能太突出不是。

    “老师好。”大家一起喊。

    “嗯,同学们好。”走进讲台的任课老师点了点头。

    这个老师是个男的,年龄大概在四十岁左右,身材很瘦,好像风一吹就能刮倒。他身穿深蓝色中山服,鼻子上驾着一副黑色圆框眼镜,脸色沉稳,看起来就知道不喜言笑。

    当看到他这个样子的时候,唐欢立刻就记得了,这应该就是教他们小学语文的周老师。

    “坐下!”班长又叫。

    哗的一下,大家都坐下了。

    “现在开始上课。”周老师上来不废话,直接就开始讲课,“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为人民服务》这一课。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先来把这一篇文章从头朗读一遍,然后我就要抽样检查你们的背诵情况。好,我起个头:我们的共产党……起!”

    周老师话音一落,大家都跟着齐声朗读起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唐欢也拿着课本,不过他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嘴巴更是一动都没动,他此刻才真正的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起来:

    嗯,综合之前所得到的信息,现在是1983年9月份,父亲应该已经当上县广播局编导科的科长,而副局长年纪大了,马上就要退休,父亲无论资历还是学历,都是当副局长的不二人选,而如果老爹真的当上副局长,凭借他的年龄、资历、学历以及一些过硬的老关系,再过几年当局长没问题,之后路途就顺畅多了。

    但世间偏偏就有可是,很多事情一旦可是了,也就不会顺着以前的轨迹往前走了。

    可是的是,唐振国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当上副局长,因为能不能得到爬到高位,有时候并不是看你有没有资格,有没有能力,更要看你有没有手段。

    记得在三年以后,准确的说是1986年3月,局里领导班子换届之前的时候,父亲没有当上副局长,反而被明升实降的调动到北海市广播局里去做了个小副科长。

    当时这事情看起来似乎还不错,调动到了市里,还提了半级,毕竟县里一个局长,按级别来说在市里也就等于个科长,县里一个科长,顶多是个股长。所以,唐振国调到市广播局当上副科长,也等于是县里的副局长了。

    但这个事情不是这么算,在县里当局长是有实权的,等于土皇帝,别人都巴结着你,而且还有专车,也容易出政绩往上爬,可在市里当科长,却还得每天去科室打扫房间,你得巴结别人,上下班也得骑自行车。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明升暗降,简单说就是说级别高了点,工资也高了点,但待遇跟权利就不一样了。因此,老爹当时调到市里,明眼人都知道是被贬,

    总之,唐振国调到北海市广播局当了个小副科长之后,此后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直庸庸碌碌没有什么大作为,直到要退休的时候才给了个副局长的职务光荣退休,可以说是蹉跎了大半生。

    至于这件事的原因么,直接原因是因为当时老爹在单位乱搞男女关系,也就是跟一个新来没几年的女同事关系暧昧,然后就被人抓住把柄不断攻击,再然后,自己老妈不清楚情况,到处打闹,单位没有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最后老爹不得不调到市里去。但根本原因呢,说白了也就是权谋斗争罢了,在机关单位里,这种权谋之争,其实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实际上,当时唐振国不是不知道这是别人陷害他,也不是没有能力反击,毕竟那个桃色事件本来就是风闻跟谣传,不过是女方自己仰慕唐振国,主动凑近乎而已,实际上两人啥事没有,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上床,或者没有直接证据,因此,要反驳这些谣言其实也不难。只不过他平时说起来滔滔不绝,幽默风趣的很,但到了关键时刻就容易犯清高的毛病,也就是故作不屑的退让,不去跟人争,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格调。就这样,当他知道自己可能要被调动后,也不说分辩,干脆自己打包袱走人,离开这里不再理会这些龌龊事情,再简单说,就是用逃避来解决问题。

    所以说,就算一个人的环境再好,能力再强,性格不行的话,还是白搭,这也就是人常说的内因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吧,谁让老爹唐振国他自尊心太强,太好面子,又有点清高呢。

    至于母亲,虽然今年刚从棉纺厂调动到百货大楼,但老爹调动去北海市之后,她一个人在县百货大楼也没干多久,只是呆了半年不到,她就被父亲想办法调动到了北海市的供销储运公司,然后一直因为这个那个的事情不痛快。

    后来的经商下海大潮中,她思虑再三也终于下海,虽然不是最早的那几批,但好歹也算抓住了一点小尾巴,得到了点小实惠。那段时间她跑过供销,干过传销,迅速的积累起了一点原始资金,也曾经风光了一阵。只是后来她又玩起了股票,结果08年到09年的时候全球经济危机,她的股票跟着一个大跌,财产损失了不少,初步估计超过三分之二。

    最后,她年纪大了,不能折腾了,就凭借着这点仅剩下的积蓄以及在新老伴的支持下开了家美容院,日子也算安稳。

    对了,说起这个,好像自从全家调动到北海市之后,父母就整天开始吵架,之后没有几年,就在自己上高中的时候,他们终于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离婚了,让自己走上了万千单亲家庭的路线,从此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性格,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想到这里,唐欢幽幽的叹了口气,把那些不好的回忆驱走,继续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目前的状况:

    对啊,现在重生了,该考虑一下怎么改变自己以及周围人的生活才是,那些不好的东西,就暂时不要去考虑了,顶多以后想办法避免就是了。

    自己刚六岁就上了小学,现在是1983年,又是五年级,那么自己目前应该正好十一周岁。

    唉,以前也总看那些重生啊穿越之类的小说,没想到自己也真的有这么一天,上天还真的是,对自己很客气啊。

    嗯,重生了,应该干点什么好呢?领导世界经济?汗,自己没那个本事;带领中国提早走上世界富强之路?嗯嗯,自己没那个能力。哎,算来算去,貌似过去就是个小人物,重生了,似乎也只能让自己过的更好一些,让自己少点遗憾,同时也让周围的人过的更好一些,仅此而已。

    谁让自己过去只是个小人物呢,没当过大人物,自然没有大人物的魄力,就知道走一步看一步。而如果真的以后凭借重生的优势成了大人物……到时候再说吧,没做过大人物,不懂啊,可能到时候就懂了。

    不管怎么说吧,要想过的好,首先得有钱,那么,想什么办法赚钱呢?

    炒股?自己倒是有点心得,毕竟当年跟老妈一起炒了多年,虽然最后赔了个惨痛,但也算在失败中找到不少经验教训跟理论知识了,跟独孤求败在败中悟剑是差不多的过程。

    也就是说,股票这玩意,咱技术是没问题的,再说现在重生了,相信凭借自己领先知道未来的优势,赚大钱是肯定的。不过问题在于,现在国内好像还没有开始证券交易,没得玩,要玩就得到91年,那还有的等。如果不想等,除非去香港日本美国等金融发达地区,然后通过注册离岸公司去……嗯,自己还未成年,这又是一个麻烦。

    对啊,不管如何,自己现在都是未成年,很多事情没法自己作主,再说1983年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大家的思想上开始慢慢解套,但文革刚过去没几年,人们的思想依然还是有些保守,而且这时候国内基本是一穷二白,生活水平很差,要到1985年后才开始迅速改观,大踏步放大改革步伐——至少他所居住的北城县跟北海市都是这样。

    可惜啊,可惜自己不是在香港重生,否则就可以剽窃剧本歌曲……嗯,等等,有了,谁说不行?现在可以写信啊,目前大陆跟香港早已经可以互相来往,很多政策都放宽了,要不然这时候的台湾人也不会通过香港来大陆,我是不是可以……

    就在唐欢正在考虑今后的生财大计的时候,只觉得额头“啪”的一下,似乎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

    “谁他妈打我?”唐欢下意识的一吼,“丫活的不耐烦了?”

    静!随着唐欢的一声吼,整个教室瞬间就安静了。

    第六章、罚站继续走神中

    自从不自觉吼出那一句话,又看到同学们看自己好像怪物一样的眼光,唐欢心里立刻就咯噔了一下:坏了!

    慢慢拿眼看向讲台,果然,周老师的脸好黑。

    “唐欢同学。”周老师阴沉着脸,扶了扶鼻子上的四方眼镜,“是我刚才用粉笔打你,怎么,有什么不满么?还有,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我好像没听清。”

    “啊?不满,怎么会呢。什么,刚才我说什么了吗?没有啊。”唐欢立刻站了起来,满脸堆笑,“哈哈,周老师,是这样的,我只是,只是看到您上课的气氛比较严肃,想调节一下气氛而已。您知道啊,这没几个月就要期中考试了,大家压力都是不小的,我们可是祖国的花朵,这万一被压力给摧残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那可不好,所以都需要适当缓解一二啊,压力小了,上课才能更认真,学习才能更专心,将来才能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出更大的力……”

    “啪!”只见讲台上的周老师拿黑板擦往讲台一拍,“严肃点,少在这跟我嬉皮笑脸的贫嘴!唐欢同学,现在是上课时间,你这像什么样子?啊?说话怎么跟个二流子似的?啊?谁教的你?啊?还有点纪律性没有?啊?”

    听到他一顿啊啊啊的这么说,唐欢眨了眨眼,然后立刻就低下头,做出一副受教认错的样子:“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是啊,这是八十年代,学习上课都是非常严肃的,自己刚才那么一通乱说,要二十一世纪么,老师可能还跟你打个哈哈,就比如自己后来给学生上课,学生嘻嘻,自己也跟着哈哈,可现在不成啊。这会儿还流行严肃,什么后现代无厘头那些,流行还早呢。

    “哼!”看到唐欢低头认错了,周老师也不为己甚,“算了算了,知道错就好。这样,你把第二段到第四段背一下。”

    “啊?”

    “啊什么啊?”周老师继续沉着脸,“就从‘人总是要死的’那一段开始。快背!”

    “人,人……”唐欢憋了半天,最终还是两手一摊,“不好意思,老师,我不会背。”

    说完,他心里还在想:开玩笑,这小学的课文我早忘了,当年咱是英语老师,不是语文老师,再说我教的是高中,就算是语文老师也不会教这个啊。

    “什么,不会背?”听到这里,周老师又哼了一下,右手一伸,食指一指:“那好,既然你不会背,又扰乱课堂秩序……去,到走廊上罚站!”

    听到他这么说,唐欢也松了口气,心想:您早说啊,我正发愁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我三十好几的人了,这么站着被你当众批评,当我容易么。

    迅速的离开桌子,出了教室门口到走廊上站好,不过刚刚站好,他又开始感叹起来:是啊,1983年貌似还没有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老师体罚学生好像也是天公地义,要是老师不罚学生,家长反而会认为老师不称职……

    透过门口,转头看到周老师重新讲课,大家又开始齐声朗读,唐欢自嘲的一笑:“算了,都是时代的错。其实现在仔细一想,这周老师在当时貌似也算不错的了,好像是自己的小学老师中体罚学生比较少的一个了,而且也不长篇大论的废话。嘿,哪跟我们那会儿一样,老师都得跟学生好言好语的哄着,真要责罚个学生,他能跟你顶半天牛,还动不动跟你讲权利跟义务,一个个啥都不清楚,却好像什么都懂似的。那时候别说什么让学生罚站,就是骂的稍微重点,他们都要威胁说要找人起诉你人身攻击,甚至说要找律师。那哪是学生啊,那分明都是大爷啊……也是,那时候有互联网啊。”

    想到这里,他转过身,重重的靠着墙上一靠,也不罚站,干脆顺着墙坐在地上,然后对着悠悠高远的天空看了起来。

    哼哼,咱又不是真的小孩子,哪那么容易被吓住,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傻傻的真去罚站。

    嗯,天气很好啊,阳光普照,红叶飘飘,啊,阿嚏……嗯,气温也够低的。

    我日,这好像才九月初,怎么就这么冷了?对了,此时全球的温室效应还不算严重,国内汽车空调什么的少到可怜,连冰箱都没多少,所以秋天凉的很,冬天冷的也厉害,好像下雪也特别大。这要是到06年以后啊,冬天偶尔下场小雪就能让人激动大半天,稀罕的很。

    依稀记得,在1983年的时候,北城县的工业还很差,依然是个农业为主的小县,所以天空还没有被一个个的工厂过度污染,因此天空看上去不是后来的灰蒙蒙,而是湛蓝湛蓝,到了晚上能看到很多很多亮闪闪的星星。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吧,当地领导过度注重经济发展,一个个超标的工厂火电厂拔地而起气,废水废气也不断排放。虽然到了2000年的时候市政府开始大力治理,但恶果已经种下多年,至少这边九零后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大都是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度过的。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说政府这么做就是故意做错的,毕竟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么,不能跟发达国家一个指标,而且那时候全国可是讲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说,没有多少环境保护的意识。再说这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又不知道未来如何,有点错误也是正常。人都没有不犯错的,何况国家。

    所以,唐欢最看不得后世那些整天在网上叫嚣这个错误那个不对的家伙,挑错谁不会,事后诸葛亮谁不能?真让这些人去干,说不定会更糟糕。

    其实西方国家在原始积累的时候,也走过破坏环境的路,甚至比中国还厉害的多,只不过后来有钱了,就开始反过头来保护环境了。

    想想也是,没有钱,饭都吃不好,你拿什么环保啊?再说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还听说最影响气候的其实不是工厂排放的烟尘,而是汽车尾气以及畜牧业,好像胖子增多也导致了全球变暖,所以鼓励以后少吃肉,回归素食。但中国的畜牧业一直就不怎么样,素食是中国人的主要食谱,至于中国的汽车工业压根就没发展起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污染还算轻的。

    真要说这污染环境,美国才是第一大污染源。美国生态学家保罗#艾利西就曾经这么说过:“如果地球上有80亿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的话,这个星球就真的没什么希望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国的生活方式,正在将全球生态系统推向崩溃的边缘。

    哎,一下子就想远了,这些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国家政策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除非咱重生成了国家主席,不过那样咱可能就更玩不动,估计没几天就下台了,不是那块料啊。

    嗯,怎么想着想着想到国家主席去了,难道是重生了,思维就特别容易发散?还是我真的老了?已经成了整天胡思乱想的中年怪叔叔?千万不要啊,我还年轻,我还年轻啊!!!

    想到这里,唐欢立刻摇了摇头,把那些东西摇出去,低头看了看自己那细嫩幼小的小手,终于微微一笑:对啊,我现在是小孩子么,那不是一般的年轻,是非常年轻,嘿嘿嘿。

    放开怀抱之后,他重新仰起了头,继续专心的看起了那难得的蓝天。

    据说经常看看蓝色的天空,可以让人心情开朗,使压力得到缓解,嗯,这句话貌似还真不错,看看蓝天,老子的心情还真是爽了不少。

    他就那么仰着头对着蓝天看着看着,呆着呆着……忽然,唐欢再次发觉,自己以前的人生,似乎真是无趣的很。

    可不是么?每日都是忙忙碌碌,然后浑浑噩噩,没有真的做过多少自己喜欢或者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更是没有多少。

    学习、工作、结婚、生子,然后照顾孩子,孩子再长大,自己变老,再然后孩子又结婚生子,再再照顾外孙……一天一天又一天,每日除了工作,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混的一天是一天。

    时间的流逝,只是换来了越来越鼓的小肚子以及越来越不济的精力。那些过去的梦想啊、抱负啊,都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顶多只能在互联网或者电影电视以及小说里YY一下了。

    身为一个中年男,一个家的顶梁柱,可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婆,每天要操心的事情是一大堆一大堆,似乎总也没个头。

    什么房价涨了,油价涨了,粮价涨了,工资不涨了,孩子调皮了,老婆受气找场子,朋友吵嘴来避风……每日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从出不穷,什么都得自己这个顶梁柱去解决,没有多少日子是清闲的。就连出去旅游,也都是娘俩在一边惬意地看风景玩海水,自己却忙前忙后伺候着……

    偶尔也想学别人出个轨,嫖个妓什么的找点新鲜刺激,也得考虑考虑这样做的后果,考虑好之后,就只能摇摇头,叹叹气,眼睁睁看着别人去潇洒,去风流,自己却继续轻轻的走开,继续为了生活奔波。

    有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如一只忙碌的工蜂,不断的进进出出,采着自己吃不到的蜜糖。

    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哎,那不过是小人物的自我安慰罢了,要能每天吃鱼翅,谁还真去啃粉条啊。

    有多少日子,没有这么安静的看看天空了?

    有多少日子,没有能这样惬意的安静过了?

    有多少日子,没有大声对人说“我的理想”了?

    又有多少日子,自己没有这样感慨过了。

    如今重新来过了,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我能不能借此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呢?

    “一定能!”想到这里,唐欢微微一笑,双手抱膝,双眼慢慢的闭了起来。

    ……

    短暂的发呆感慨之后,唐欢没有再继续这种偶尔爆发的小资情调,而是坐在地上重新睁开眼睛,回想起被老师打断的思路。

    他想了很多很多,不过他觉得自己目前首先要做的,应该还就是剽窃歌曲。

    现在是83年的大陆,现在虽然身边也有很多机遇,但由于环境以及自己的年龄因素,很多机遇大多不适合自己现在的情况。

    以前看了那么多重生小说,他们设计的赚钱法门五花八门,但思来想去,对于自己目前的情况来说,剽窃歌曲可能是最快也最容易赚钱的方法之一。

    当然了,想到目前大陆的环境,貌似也不是流行歌曲的乐园,靠唱歌也赚不了多少钱,要想靠歌曲赚钱,在大陆至少要到九十年代,可那太慢了,自己等不了。所以说,要想靠唱歌赚钱的最好办法就是想法去香港,到香港发展,至于怎么去么,还要好好想想,但总之先把歌曲剽窃出来没错。

    想到就做,时不我待。

    就在他准备在大脑里挑选出几首现在可以用的歌曲的时候,下课铃响了。

    听到铃声,他迅速的从地上站了起来,装的好像一直在老实接受罚站的样子。

    下课了,也就意味着唐欢的罚站结束了。

    ……………………………………………………

    大家有票的,请给个票,没有的,给个收藏也好。虽然不敢保证会大火,但可以保证情节不断精彩,也能保证自己用心去写,呵呵,不管如何,小号入了您的大眼,拜谢下。

    第七章、超级记忆

    第二节课,是数学课,也就是班主任秦老师的课。

    这节课上来就是测验,让一群学生们开始怨声载道。

    等发下试卷之后,唐恩一看之后就叹了口气,他倒不是感叹试卷太难,虽然他是文科出身,可毕竟再怎么说,这种只有四则运算的小学试卷,对他来说也只是小意思。其实他是在感叹这种试卷本身。

    这种试卷是油墨印刷的试卷,字体全部都是手写,并且由于技术原因,很多地方印的并不清楚,所以对学生视力的损害很大。不仅如此,学生在做这种试卷的时候,还要很小心的在手下铺垫一张白纸,这是为了防止试卷上的油墨沾到手上或者衣服上。

    尽管这样的试卷有种种不足,但这毕竟都是老师的心血,是老师在备课批改作业等事情之外的心血。

    那个时候,学校的印刷机都是用油辊子在蜡纸上推的老式印刷机,所谓的印刷部,也只是一个堆满杂物的小房间,印刷机就在里面跟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在一起。

    唐欢记得,在小学的时候,不,哪怕是他在上初中的时候,除了期末考试跟期中考试的试卷是统一的铅字外,其他测验跟摸底的试卷都是这种油墨的手工试卷。

    这种试卷都是老师自己出试题,然后又自己抽时间在蜡纸上刻好,之后送去学校的印刷室,在那老旧的印刷机上自己用油辊子一张一张印出来的。

    可以说从出题到成卷,全部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做,学校只是提供纸张跟机器。

    据说,这已经很不错了,当时有些乡镇小学,连这样的油墨印刷机也没有,都是老师在一块块木质黑板上写满试题,让学生自己在下面抄着做题,至于再贫困的地方……试卷是什么?

    那个年代的老师,不容否认,都是敬业的一代,也是辛苦的一代,当然,也是可敬的一代。

    “哪跟咱教课的时候那样!”想到这里,唐欢再次叹了口气,暗自道,“咱当老师的那时候,学校老师都是要学生集体去订试卷,而且不论张,不论套,是一堆一堆的订阅,这样才好从中收取回扣,也不管那些试卷对学生真有用假有用,反正是使劲的捞油水,至于其他开辅导班赚钱就不用提了,都成惯例了。自己刚去当老师的时候,那是多好的一个有为青年啊,可后来不也……咳咳。”

    又摇了摇头甩去这些回忆之后,唐欢便迅速拿起了木质HB铅笔,开始刷刷的书写起来。

    不到十五分钟,他已经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想了想,他又用橡皮改了几个地方,故意做错几道题。

    还是不要太突兀比较好,因为他记得自己在小学的时候,似乎调皮捣蛋算个一流,但成绩就一般,就算到了初中也不过是中等,他是在高中受父母离婚以及初恋失败等多种刺激后才开始发力,最终考上大学的。

    在试卷上修改了几个地方之后,他悄悄看了看四周,发现秦老师在讲台的桌子上专心用蜡纸刻试题,学生们则在下面辛苦做题。当然了,学生们做题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闷头狂写,有的皱着眉头使劲咬笔杆,还有的不断抓头挠耳,总之,是经典的考试众生相。

    看到这个情况,唐欢暗自摇了摇头,接着,他小心的从抽屉里抽出一本空白的作业本,又下意识的来回看了看,这才悄悄的用铅笔在本子上书写起来。

    他写的是一首歌的曲谱跟歌词,而这首歌,正是那首后来国人耳熟能详的《明天会更好》。

    其实,刚写完数学卷子的时候,他就在考虑剽窃歌曲的事情了,并且还打算写够一定数目的流行歌曲之后,就想办法去邮局,把这些邮递去香港,他相信凭着自己记忆中的这些歌曲,肯定能让自己赚到第一桶金。

    之所以先写这首歌,首先是这首歌是85年写成的,现在是83年,原作者估计连想都没想过,自己剽窃起来正好;其次,这首歌比较符合小孩子唱,小孩子写出来不会特别让人难以相信。

    他已经预料到了,如果自己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肯定会让人惊讶,当然了,自己可以顶着个天才的帽子,这也说得过去,不过天才也要靠谱。没错,小孩子可以在数理化方面成为天才,毕竟那些知识都是明摆着的东西,不需要阅历也能弄明白,但那些情爱之类的属于社会科学,需要生活经历的沉淀才行,那可不是天才能明白的。

    试想一下,一个才十一岁的小孩子,如果一下子就写那些感情很深的情啊爱的歌曲,估计会吓到很多人的,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年龄太小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摇头笑了笑,接着就开始继续在本子上刷刷的书写。就在他写完最后一个歌词,准备要收笔的时候,他忽然愣住了:“奇怪,我承认我对这首歌很了解,但还没有了解到记得如此清楚的地步吧?连曲谱都记得一清二楚?我记忆力啥时候这么好了?我毕竟是一个中年人,记忆力虽然还没有像老年人那样衰退的厉害,但也绝对不会这么清楚,难道,是我变成小孩子了,记忆力就变得好了?也不对啊,就算是小孩子的记忆力好,没理由我前生的东西还记得这么清楚啊?”

    想到这里,他忽然皱起了眉,然后尝试着回想一下过去,或者说前生自己曾经记忆过的东西。

    他首先尝试的,是记忆一段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英文长诗。

    布朗宁夫人,也就是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是英国著名的女诗人,与张海迪一样,也是双腿残疾。她虽然是一个残废,但她的文学才华却让人瞩目,特别是她的诗歌。学习专业英语的,很少不知道她。

    当年,唐欢在大学学英语的时候,就很喜欢布朗宁夫人的诗歌,为此他还记了不少诗歌,只不过,他记忆的只是一些摘句,不可能完整的记忆下来,就是这些摘句,后来年龄大了,那些东西也都忘的差不多了。

    嗯,现在用这些摘句来测试记忆力正好。

    IthoughtoncehowTheocritushadsung

    我想起,当年希腊的诗人曾经歌咏:

    Ofthesweetyears;thedearandwished-foryears;

    年复一年,那良辰在殷切的盼望中

    Whoeachoneinagracioushandappears

    翩然降临,各自带一份礼物

    Tobearagiftformortals;oldoryoung

    分送给世人--年老或是年少。

    ……

    当唐欢轻声自言自语的用英文说出这段长诗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自己记忆的相当完整,已经不仅仅是摘句。还有,刚才他自己的背诵已经不像是背诵了,简直就是在照着书读!

    “怎么可能?”唐欢再次皱紧眉头,“当年我看这个的时候,只是觉得不错,就算那样,也不过是记忆了一些经典句子,不可能都完整的背下来,我现在怎么会……”

    想到这里,他继续开始回忆,回忆自己当年在大学学过的一些诗集,比如著名的莎士比亚的诗歌,还有自己学过,也背诵过的一些英文课文,结果,都能完整的默背下来,甚至连自己看过的英文小说他也能完整的记起来。

    默背到这里之后,他吓了一跳,不过接着他就继续开始回忆。这次他的回忆不再仅限于这些,甚至包括以前曾经看过、听过的东西跟事情,总之自己前生经历过的,他都拿来回忆,而无一例外的,都记的十分清楚。

    “奇怪,我脑子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做完尝试,唐欢微微张大了嘴巴,“我这,这简直是过目不忘么。不对,过目不忘是指学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