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第 7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潜匦胍叩摹!?br />

    “谁说不是。”程不识摇摇头,“可上面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坚持要走所谓成本控制,然后对我们的加大投入要求不赞同,不反对,反正我们研制可以,要钱就没有。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是,直接引进外国,比如美国的大飞机先组装,产生一定地效益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搞自主创新,是所谓三步走。唉,不能说他们说地没有道理,可我们明明已经有更加完善的自主创新技术,现在却非要购买对方地零配件,用对方已经淘汰的技术。你看着吧,万一对方到时候来个零配件限制,我们就全部歇菜了。”

    “这是为什么?”唐欢又问,尽管他知道这在后来是事实,但他还是想问问专家,问问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不为什么。”程不识微微一笑,“因为我们的飞机制造技术,也就是我们的冶金化学等方面还不成,无法形成产业化。既然我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运十都无法产业化,那纯粹引进零配件组装的外国飞机,我们又怎么可能吃透呢?这种借鉴,已经完全形成对方的来料加工厂,对方出技术跟配件资料,我们出人出材料组装,然后卖过去,呵呵,万一他们不收了,我们的外来飞机也就全部都是一堆零碎了,只能勉强给我们自己用,可这安全性,呵呵。”

    “哦。我有点明白了。”唐欢点点头,“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自主研发的运十要是无法大规模生产,那么引进的飞机技术,我们也没法大规模应用?”

    “对,就是这样。”程不识一笑,“这归根到底,我们现在缺乏地不是设计技术。而是在于飞机的制造工艺。也就是产业化方面。他们说,在过去的运十以及汽车制造方面,我们国家是不考虑成本,完全是当做一种军工项目跟面子工程。这一点,我不反对,但有一点要说的是。这些东西的研发。前期本来就是烧钱的东西,不可能有效益,如果鼠目寸光,那就不可能真的得到发展。不管当年主席出于何种目的。但不可否认,我们地大飞机与汽车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地基础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否则的话,我们那架已经停飞的运十也不可能出现。”

    “唉……”程不识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说到这,其实这大飞机啊,跟当年的原子弹导弹是一个类型的东西,都是国防利器。只不过原子弹导弹这些东西的军事化国防化意义更加明显。所以投入力量也最大,出成果自然也快。而大飞机呢。在当时并不是以国防为目标,而是以主席等领导人地专用座机为主,因此一开始就政治化更明显,投入方面跟随政治变动而摇摆。现在呢,虽然国家也一直很重视飞机研制,可他们主要盯着军用战斗机,认为大飞机这种民用飞机,可以先放一下,要把更多精力跟资金投入到那些战斗机方面。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民用大型飞机地制造技术,比战斗机更加复杂,能生产战斗机,未必就能生产大飞机,而大飞机不仅仅是在民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防意义上,也比单纯的几架战斗机更加有效益,可他们就是不听,还说我是强词夺理,是狡辩,说大飞机这么笨重的东西,在天上就是个活靶子,唉……”

    “程教授,你也不必这么沮丧了。”唐欢笑了笑,“以前是这样,不过现在不是已经要合并了么,今后,我们集团否则大飞机研发的所有费用,我先前不是说了,只要你们认为有用地,需要的,我一定全力供应。我就是要用钱砸,把我们的大飞机给提早砸出来!”

    “呵呵,那先谢谢你了,小唐。”程不识欣慰的点点头,“不过小唐,就如我开始说的,如果你真的想让我们自己掌握大飞机的技术,其实就不能光靠收购我们这飞机制造厂,还需要很多其他工业体系方面的投入。”

    “嗯,这点我也考虑到了。”唐欢轻轻点了点头,“那么就飞机这方面来说,具体还需要哪些方面地投入呢?”

    “这个,一时间也很难说明白。”程不识想了想,这才继续道,“我先前所说地那十项关键技术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一系列地冶金化学等工业方面的支持。比如飞机整体结构制造技术,就包括有高效数控加工、大型壁板的形成技术和大型壁板精确加工技术这几方面。而集成的整体结构、复材构件和数字化技术,又构筑了新一代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框架;又比如发动机技术,就涉及到化学跟冶金学,还有精密加工等方面。这些产业化的技术,都需要我们有现代化的冶金化学等工业的支持。如果单纯你先前说的,零配件外国采购,然后自己组装,那么我们永远只是邯郸学步,因为这制造大飞机的根本,就在于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现代工业化。所以说,你先前说先组装零配件的说法,我只是有限的赞同。不过这也是没办法,我也知道。”“照你这么说,单纯投资大飞机,生产出来也是没用的了?”唐欢皱了皱眉。

    “也不能说没用。”程不识摇摇头,“但如果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没有跟上,这大飞机,也就是无根之木,只是一层虚幻的泡沫,只能是一种买来外国零件然后组装,接着满足我们国内对民用飞机的部分需求。这也是运十停飞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国家目前虽然掌握了大飞机设计技术,但却还无法完全掌握大飞机制造技术,或者说勉强制造出来的,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玩具跟实验品,无法形成市场化效益化。而引进外国飞机制造技术,组建生产他们的飞机,甚至是直接买进他们的飞机,因为有外国的支持,我们可以在国际上很快取得适航征,这样就能够接轨国际,尽快形成效益化,先解决国内对民用飞机的需求缺口。所以说,就因为这样,我才勉强接受这个说法……事实上不接受也没法子。唉,只是这飞机研制一旦停止不前,立刻就如逆水行舟,会跟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怎么就看不到这点,唉……”

    “其实我召开这些座谈会,就是为了让你们集思广益,能够找到一条我们自主研发大飞机的可行性路线。”唐欢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可是听你的意思,我如果要想真的让我们自己的飞机自由翱翔,还必须提高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是不是说,这飞机的根本,就在于我们的工业实力?”

    “对!”程不识点点头,“现代工业化,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脊梁,一切的一切,没有现代工业,都是一层泡沫。没有现代工业,就没有现代国防,理论上的研究在好也没用。而我国目前最缺乏的,恰恰是现代工业化,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落后西方发达国家二十多年,确实是需要迎头奋进的。自然了,据我所知,国家最近也一直很重视这方面,比如就在我们上海,已经出现了一个宝钢,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早晚能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

    二一五章 咱背后也有国

    听完了程不识的话,唐欢没有继续旁听那些专家接下来的座谈会,因为他需要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一些纯粹技术性的考证,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

    唐欢现在想到了很多,也感慨很多,因为他忽然发现,貌似自己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搞法,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他目前的情况,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却是在如履薄冰。

    以他目前的资产,已经不是随意可以花钱的地步了,万一一个不小心,他的隐秘资金暴露,可能麻烦就会立刻缠身。毕竟他的这些钱,无论从哪个国家的从法律来说,都是不合法的,他是利用这个冷战时代这个特殊背景,利用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金融监管力度不完善,利用美国正在实行美元阴谋的特别时期,再加上自己先知先觉的先手优势,钻了个大漏洞,搭上了那些国际游资的主人,也就是国际银行家们的顺风车,凭借狙击亚洲财富而瞬间暴富。

    其实一切的一切,从港元风波开始,就已经完全失控,他当初的想法,不过是最简单的利用港元贬值升值的兑换来赚几个钱,本来也就打算最多赚个十几亿顶天,可他没想到这时候的美元这么强势,也没想到通过美国搞外汇杠杆炒作,居然可以做到这样,居然可以无视所有监管,借着那些几乎是上赶着借给他钱的国际银行家们,真正做到百倍放大,百倍利润。提前掠夺了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在整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大量财富。

    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场掠夺风波中,他因为走了先手,之后地一系列事件始终都是冲在最前锋,也就是说,他已经是大家地活靶子,尽管现在这个活靶子是陈彼得承受过去。但万一陈彼得所用原始资金的来源,也就是自己当初的操作曝光,自己肯定不能幸免,只有跑路美国,借美国保护这一条路,然后。真到那个地步。自己可就真的是任人宰割了。

    目前看来,自己的这个秘密保持的还不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走运,搭上陈彼得的路发了点小财。但却想不到自己究竟有多少钱,也想不到自己也是背后主使之一。不过,这种秘密究竟能够保持多久,他没有多少信心,因为他现在有太多把柄掌握在那些同样隐秘,同样不干净地国际银行家们。他们是否愿意出卖他,或者什么时候想要出卖他,他都无法作出反击。因为他没有那些人的把柄。毕竟这一系列事件中,他们不过是借钱的。从头到尾操作狙击打头阵的,都是自己跟陈彼得,而他们却在背后乐呵呵的赚钱,却一点都不承担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钱再多,也只是纸面上地东西,绝对不可能放开手脚大花钱,并且暂时也只能存在像瑞士、维尔京群岛等地,谁让他别地没有,就是钱多呢。

    唐欢越来越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越来越大的肥牛,周围的狼群之所以在背后给自己支持,只不过是看到这个肥牛还能继续往前冲,还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万一他们觉得自己失去价值了,很可能,不,是立刻就会反过头来围攻自己。

    暂时还没事,那只是因为大家现在还有一个共同的肥羊可宰,那就是日本以及联邦德国等地,可万一等到这个肥羊被打趴下,自己恐怕就要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之所以会这样,唐欢现在有点明白过来了,那就是因为自己是无根之木,没有强大地实力当后盾,或者说,没有强大的国家政权撑腰。

    美国?是个好选择,可美国的政坛已经被这些寡头掌握的滴水不漏,自己一个外来黄种人,是绝对不可能插进去的,在自己成为真正的狼之前,他们是不会接受自己成为他们中一员的,而他们万一接受,那也不过是不怀好意,因为这种情况不过是羊自认为自己是狼的一厢情愿。

    羊之所以不能成为狼,主要地,其实并非是他有没有没有狼地性情,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那就是看它有没有狼那锋利的爪牙跟牙齿,或者说是实际压制性力量。

    国际银行家们,利用民主社会地特殊优势,掌握货币流通,掌握财富流通,自然也就跟国家政权挂钩,可以左右政策制定,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压制性力量,这些,恰恰都是自己不具备的。

    自己具备的是什么?不过是穿越的先知先觉优势,不过是能比别人先行一步的优势。这个优势在现代社会的确是十分巨大的,但这优势也有限度,而且根据量子理论,自己施加了一个影响,必然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当自己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做的事情越多,可能事情反过来变数也就越多。自己的的确确没有多少金融理论,在这方面还是个菜鸟,一旦出现自己掌握不了的变数,恐怕到时候就是那些跟金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鸟来收拾自己了。

    而且,这段时间他研究金融方面的知识越多,也就越发现金融方面的波动其实非常大,他的确可以缔造一个个财富神话,但一个不小心,不是全军覆没,就是元气大伤。在金融领域,其实从来没有一个能够长盛不衰的金融家族,哪怕是传说中的罗德斯柴尔德家族,也是一样。

    其实这不难理解,通过美国曾经的首富洛克菲勒就能知道,那就是财富本身就是一个双刃剑,他在掠夺财富的同时,会产生几大的财富不均,进而产生社会动荡,接着就是变革,然后反过来如洪水猛兽一样冲击这些财富的集中者。

    罗德斯柴尔德,就是在二战期间损失惨重,而洛克菲勒、摩根。这些巨头。也是一样,在巨大的全球性经济危面前,一样是无力反抗,只能尽力保存元气。

    过去,对这种财富集中者地最大杀器,就是反垄断法,有了这个。就没有一家独大地局面,从而让财富分散避免社会动荡。尽管那些大财阀依然通过分家来重新达到家族控制,但这种控制,就远远不如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样简洁有效,毕竟人心难测,分出去了的东西。就是间接控制。问题自然就多多,也容易被政府各个击破。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难倒那些银行家,实际上现在那些隐秘的大财阀。都是利用银行这种特殊的金融流通机构来重新达到一种新形势下的金融掠夺。

    不管怎么说吧,那些老牌金融家,他们家大业大,不但有钱,还有庞大的关系网,能够左右本国政治家为自己服务,但自己除了钱,却什么都没有。这绝对是很危险很危险。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大靠山,一个强大国家作为靠山。单纯以功利角度来看。美欧国家绝对不用想,自己地人种身份就决定不可能进入他们的主流核心机构,香港更不用指望,唯一的选择,恐怕还是自己的祖国,中国大陆。

    中国是一个大国,还是常任理事国,而这个大国那么巧,又是一个穷国,而不是一个强国。当然,因为社会制度不同,掌握这个大国的,并非是金融家,而是那些军事政治家,或者说是功勋阶级。尽管自己并非功勋后代,不是太子党,但是自己有庞大的资金,有特殊地背景,可以帮中国很多忙,这应该是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地中国最需要的一个角色。

    想到这里,唐欢又是浑身一阵冷汗,他不禁为自己先前的鲁莽而感到一阵心惊。

    是啊,突然的要求见最高领导,然后鬼使神差地暴露自己的底牌,又大言不惭的说什么防止**……自己当时究竟在说些什么?怎么会那么简单就吐露一

    不过再仔细一想,他也就释然,毕竟他也是长在红旗下,受党多年教育,尽管后来互联网时代变得不良民了,良心大大的坏了,但也就只敢私下里说一说,真的遇到高官,其实跟其他小人物一样,还是怀着一种敬畏之

    因此,面对最高首长,表现的慌张,急于表现自己,甚至语无伦次,也就不难理解。

    然后,既然是如此,最高首长并没有全面认同自己的话,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毕竟现在的邓首长,是一个走过腥风血雨,三起三落,经历过多少大阵仗与勾心斗角地老牌政治家,他地睿智,不仅在目前的国内是罕见地,在目前的国际上也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慑力。后来很多人都说,多亏邓首长,否则中国在冷战期间那个复杂的时期,可能真要走上前苏联的道路,那时候,凭着中国的底子跟善于内斗的特性,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是啊,尽管不是第一个提出改革开放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率先敢于大胆改革开放的最高领导,然后,在文革之后,人们思想混乱,党的政权面临严峻挑战,毅然发动一场战争,不但政治上凝聚了人心,巩固了政权,军事上也检验了中国部队战斗力,从而开始了大规模军事化改革,而在外交上,也跟美国的关系大大升温,拉着美国压苏联,并且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跟威慑力。其实中国就是通过一场越战,才重新走出文革期间的阴影,一跃而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自己的威力,也变相为之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既然是这样一个伟人,那么自己一个凭着先知聪明,而没有伟人特质的人,凭什么认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是伟人,伟人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于能够通过细微的小事,推断将来,跟自己这样特殊的存在是两码事,本质上不一样。

    当然了,具体经济方面,邓首长恐怕还真的不如自己,比如在金融战争的理论,恐怕他也只知道一个和平演变。但究竟如何和平演变。具体用什么方法,恐怕他还一知半解。而现在看来,所谓和平演变地第一枪,就是通过金融战争来实现。

    当时邓首长对自己热情而又不全面支持,恐怕也是心存疑虑,害怕自己又成了别人地枪。毕竟他这样的人,不可能只听自己的片面之言就全面支持一个人。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想要获得祖国大陆的全面支持,还得做出点实际的东西表示才是。

    那么自己该如何表示呢?想到这里,唐欢忽然笑了,他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在做了。

    没错,最大的表示。就是大力投资内地。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目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项目,特别是重工产业!

    这个投资内地,其实对自己也是有大大地好处,刨除爱国心不说。刨除能获得祖国大陆的支持不谈,光这投资内地能够获得的利润,就绝对是空前的,因为目前国内的金融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有太多空子可以钻,而且自己是中国人地身份(咱是因为年龄小,唐欢尽管因为唱歌有美国地居住权以及香港居住权,但出生地在中国。在成年之前加入正式国籍之前。现在也依然可以说是大陆人),还有香港身份的老娘做依托。加上雄厚的资本,能够获得更巨大的优势。

    不客气地说,他如果现在投资内地,以他地优势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无可抵挡。

    当然,唐欢也想到了,中国太子党们以及庞大的官倒依然客观存在,在这个历史时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自己必须避开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或者说是要跟这些利益群体一起致富,不能什么都自己吃。可问题是,自己的资金太过庞大,如果现在投入进去,恐怕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而要是故意放水,他们恐怕就会认为自己好欺负,根据国人欺软怕硬的一贯性格,说不定他们反而会自不量力的来觊觎,万一最后惹出点事情来,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对于那些太子党先期某些人的德行,他可是太清楚了,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很多就是他们目前地写照。

    那么,既要花大价钱投资内陆,又要显示自己地力量,还要避免跟那些太子党官倒之类的有太多纠葛,更要得到丰厚地回报,那么,想来想去,貌似中国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频临倒闭的,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了。中国的重工业,底子还是很厚的,当然,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问题也是多多,可以说目前的中国重工业跟制造业,都是一个虚浮的工业体,在国际上不具备任何的竞争力。

    但是烂船还有三斤钉,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重工业发展,更多的是体制上的问题跟政治上的问题,在软方面,中国这几十年来,还是培养了大量优秀而敬业的专家,这才是一个工业最宝贵的财富,也就是人才!

    设备落后可以引进,技术落后也可以引进,但要走上真正的工业强国之路,归根到底还在于那些使用这一切的人才,只有人才保留了,并且焕发了他们的力量,才能走自主研发,才能重新翻本。

    二战后,德国覆亡之后,苏联忙着抢工业设施,而美国却在忙着派飞机抢各种技术专家,后来的发展就一目了然。

    中国的这些老一辈专家,他们的专业知识无疑是极其丰富的,毕竟在物理化学这方面,就是等待去发现,跟政治是两码事,也不存在富国穷国的鸿沟。这些宝贵的人才,就是缺少一个能完全发挥他们力量的所在,以及一个能激发他们那斗志的环境。

    投资重工业,制造业,还有冶金化工等方面,正好可以引用国外的先进体制,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定可以让他们重新发挥应有的才能,而可以预期的是,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肯定是可观的很。

    同时,这些重工业项目都是投资大回报慢,那些太子党估计是没兴趣也没实力搞这些个,国家呢,很多想搞,但目前也没实力搞,那么自己联合他们去搞,给他们送钱送技术送管理制度,他们肯定是乐呵呵的要命。

    只要自己投资的规模够大,效果够好,那么自然也就让自己跟国家绑在了一起,到时候,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些举足轻重的企业来在国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进而在国际上继续去搞东搞西,不用害怕万一的报复。

    “看来,不管当初去香港是什么目的,最终还是要叶落归根,还是要走回来,有个家在背后支撑着才是。”唐欢喃喃自语道。

    唐欢想到这里,越来越开心,只觉得胸中的郁闷也开始慢慢散去,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是一通百通,所有现有的以及潜在的问题,似乎在投资内陆这个前提下,都已经开始烟消云散。

    他又想到,投资内地不止是可以让自己取得政府的信任,获得优厚的回报,进而强国报国,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自保方法。

    唐欢穿越来的时候,正是全球经济危机时期,那时候的一系列事情越来越证明当年的思想政治课本很多东西的正确性,那就是玩金融不过是第三产业,是虚拟的泡沫财富,工农业产业,才是真正产生财富的东西。

    尽管也很多人说,工厂一样可以倒闭,农产品也可以卖不出去,然后资不抵债破产,比如美国最大的通用,在21世纪初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之下,也摇摇欲坠,又比如索尼,也是损失惨重,但这跟金融业还是有着根本不同。

    没错,工厂可以资不抵债,也可以破产,但他还是有厂房,有技术,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要度过这个难关,他依然会产生效益,也就是说,对于工业来说,资不抵债不是问题,经济风潮也不是问题,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能否具有持续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不会一下子被人打死,就算损失了,也顶多是换个持有人而已。

    但金融不一样,金融不过是在玩弄货币,是在玩弄财富交流的流通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就是实实在在的。

    而且,目前自己最多的就是钱,是在金融领域玩,那些知道自己底细的银行家们,有太多办法玩自己,可如果这些虚拟的货币转化为实际的工厂矿场等东西,那又不同,特别是国内,因为这样就等于有了国家这个保护伞。如果这些工厂之类的规模庞大,地位举足轻重,那么万一出现比如经济危机之类的事情,国家也肯定会帮忙。就比如美国,在后来的经济危机之中,各个工厂企业都快倒闭了,不就立刻跟政府要了救市资金么。

    换句话说,只要自己投资在那些实在的、重要的企业上,万一出现问题,国家也会帮着自己度过难关,不会只有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了。然后背后靠着国家这个大树,自己继续凭着先知优势搞钱,也就不必整天提心吊胆了。

    “你们背后有国家,咱背后也有国!”唐欢笑眯眯的想。

    第二一六章 学一把万恶的资本家

    尽管自认为是想明白了今后该做什么,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事情,而且也必须回去找人好好商量一下,所以唐欢决定先把这些恼人的事情抛在一边,而是继续去参观一下此时的宝钢,看一看这号称被日本摆了一道的一期工程是个怎么样的情况。

    因为有政府的特别介绍,加上唐欢考察大飞机厂与汽车厂,准备携带巨资投资的事情在业内也广为流传,所以唐欢的这次轻装考察获得了宝钢上下的重视,他们其实也都希望在唐欢未来的大投资方面分一杯羹。

    宝钢的一期工程,已经差不多竣工,看着这一座座貌似很现代化的厂房设备,唐欢却深深的叹了口气。别说,这小日本的东西,卖相还真的不错,很明显这里的厂区规划,比老厂区要好的多,而设备也看起来一排先进模样。

    在旁边洋洋得意的解说员陪同下,唐欢亲自去看了一下整个炼钢的流程。从选矿、填料一直到一炉钢水变成钢锭,他都亲自看了一遍。尽管他是个外行,只能看个热闹,但他也总算了解一点现代化炼钢的一些初步流程。

    就他个人来看,根本看不出有什么花活在里头,因为这个炼钢的过程的确很流畅,而据说产出来的钢锭质量也很好,如果不是唐欢在前生知道一点流传出来的所谓内幕,还真不知道这大好的场面被人狠狠宰了一刀|奇+_+书*_*网|,成了日本新日铁地提线木偶。

    看完炼钢过程。唐欢又回到办公室,跟他们详细询问炼钢的原料来源以及市场销售情况。听到他们的解说之后,才知道原来宝钢除了煤炭是自己从国内解决外,铁料都是进口。而且更离谱的居然是通过日本方从澳洲或者巴西进口,这必然会被日方剥一层利润。

    不过,据说市场销售情况很不错。宝钢地钢材由于质量很好。加上现在正是大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所以宝钢产品基本是供不应求。

    这还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92年邓公南巡之后完全放开脚步大开发的时期,等到邓公完全掌握全国大权,然后92南巡,全国上下都深刻明白上层地风向标。又开始经营股市之后,到了那个经济急剧升温的时候,才是钢材市场呈现爆发式成长的大时代。

    那段时期。中国自己生产的合格钢材根本就不够,因此很多都是大量进口外国钢材,可以说就是这种刚性需求,养活了9年后因为日本泡沫经济危机而频临破产边缘的新日铁等日本钢铁公司。以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血汗钱,帮日本的钢铁公司度过了最困难地时期。

    所以说,刚刚起步的中国,实际上有着巨大的钢铁需求缺口,如果在92年之前能够投资建成一系列大型地钢铁集团,拥有者巨大的产能,那么广中国一地,就可以吃的盆满钵满。顺便还可以打击日本钢铁业。

    唐欢忽然发现。自己如果在中国搞钢铁生意的话,那绝对是一本万利。因为他依稀记得,改革开放期间,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这整整十几年地时间里,正是中国发展呈现跳跃式的一个历史时期,而这个发展,又特别以钢材跟水泥的需求为最大需求,可以说只要生产出还OK的钢材水泥,基本不用发愁卖不出去。毕竟,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至于怎么做钢铁集团么,具体他是不懂里面怎么炼钢,但他有资金,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钢铁机构,而他的印象中,也有一个值得借鉴的学习榜样,那就是后世地钢铁巨头米塔尔。

    这个印度人,后来打造了世界第一地钢铁集团,而他并非是以技术取胜,完全是以资本吞并的方式取胜。具体就是收购一些经营不善但依然有潜力地钢铁公司,然后注入新资金新技术,焕发本地钢铁厂的活力,转而重新给自己带来利润。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米塔尔只是追求财富,是真心实意帮助本地钢铁厂注入资金跟技术,所以也可以获得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让他能够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大型国际钢铁公司,并成为其他钢铁集团的学习榜样。

    其实米塔尔的经营模式,有点类似之前美国的摩根,都是以金融手段为主,所谓钢铁企业,不过是他们经营的一个产品罢了。

    摩根本身是一个金融银行家,但他却收购了美国第一钢铁公司卡内基的钢铁公司,也就是有了这个钢铁公司,才奠定了摩根财团的根基。

    想起了摩根与米塔尔,唐欢忽然又觉得,自己或许跟那个本身就是钢铁起家的印度米塔尔不太一样,但现在还真有点像当时的摩根。

    可不是么,自己也是掌握了银行,有着大量资金,但就是缺乏一些劲力十足的实业产品,或者说是蓝筹股这样的东西来做后盾。而钢铁,特别是优质钢铁,在国际上是一个几乎永远都供不应求的刚性需求产品。自然了,钢材作为一种产品,跟地产一样,也会有泡沫,但只要控制得当,钢材产品的作用,却远远不止是房地产那样的茶品,因为钢材的质量跟产量,还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标志。

    这里面,特别是优质钢材,所需要的技术很多,以钢铁厂为龙头,能够大大冶金方面的技术跟生产能力,对于其他方面的贡献,也是多多,所以,钢材生产,还是一个技术性的东西,跟单纯玩金融的房地产,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上海的宝钢,刨除现在吃地亏。刨除心里的不痛快,说句实在话,这公司的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宝钢虽然没有原材料,但他紧靠长江三角洲这个繁华地段。市场地运输反而最短,加上有很多名牌大学,人才优势明显。所以相比而言,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换句话说,宝钢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主的现代化企业,是走地日本模式,以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取胜。

    不过,宝钢模式因为是日本那种模式,因此对外来优质矿产的依赖很严重。对交通运输,特别是海运方面的依赖也很大。要想让宝钢持续发展,避免后来能源矿产公司擅自提价而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学习米塔尔那样,先去在全世界通过金融手段控制掌握那些优良矿产。也就是说,掌握优质矿产资源以及那些公司,这才是重中之重。

    澳洲、巴西。印尼等等,这都是有着优良铁矿石矿产的地区,而现在也正是融资进去控制的好时机,因为他们目前也都是跟国内一样,在大力引进外资。而且还有一个更好的时间切入点,那就是87年股灾,到时候,肯定要对澳洲地那些矿产企业插一脚。当然。除了宝钢这种模式之外。中国目前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发展钢铁城,比如鞍山、马鞍山等等等等。这些地方都是交通便利。而且自身资源还很充分。在这些地方,就不必完全学日本,而是可以学德国、欧洲、美国的一些有资源的钢铁企业,那样成本就会更加低廉,而且由于原材料可以本国解决,不必受控国外,产量也就很可观,不是宝钢这样地钢铁厂能够比的。

    总之,看完了宝钢,在看到大家都是一排热情洋溢兴奋不已的样子之后,唐欢已经知道,现在的宝钢,貌似还没有发现日方地陷阱,不过相信很快他们就不得不面对零配件价格高昂这个事情,并吞咽下这个苦果。当然,根据以往的信息,好像就算这样,宝钢依然是有很大的利润,只不过更多的利润被日本方窃取罢了。

    想到这里,唐欢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会不会同意自己进入这些关键性的企业。

    钢铁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跟房地产之类不一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会同意自己全面接手,全面控股么?

    很快,唐欢就笑着摇了摇头,为自己这种幼稚的杞人忧天而好笑,因为站在他这个高度后,很多问题已经看地比较透彻了。

    其实在中国参观了这么多企业,特别是跟邓公地一番长谈之后,他也长了很多见识,最多的,恐怕就是对中国现有体制地一个清楚认识。

    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不是有中国特色,反正理论上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这个社会的特色,就是政治性更强一些,或者说,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政府比较强势,跟西方那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不一样。*****

    在中国办事,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官场,没有官场的鼎力支持,什么都是白搭。那么,不管自己是什么国籍,只要想全资控股国有大型企业,只要搞定官员,基本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当然,中国政府的人也不是傻子,就算自己全资控股了国有产业,也不会真的对这些就说了算,因为国家依然会对这些重点企业做很大的关注。因为不管是全资还是合资,厂房必须在中国,工人必须是中国人,然后自己只是投入资金跟技术,所赚的,就跟米塔尔那样,是利润,而中国政府则获得了宝贵的资金跟技术,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压迫的,也只是那些中国的劳工罢了。而中国的劳工么……反正他们也乐意,本身在外资工资也比普通本地工厂高,受外国人剥削,要比在国有企业做主人的日子快乐多了,所以他们也很乐意。

    “所以说,剥削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唐欢忽然淡然的笑了笑,“只不过剥削的对象从表面的私人,换成了国家,而国家呢,实际上又是……呵呵,反正,我现在有资金有实力,只要抱紧上层领导大腿。一切都好说,都好说啊。”

    “唉……”说到这里,唐欢又叹了口气,“真没想到。在这美好的新时代,我想要报国,居然也得走曲线路线。还得学一把万恶地资本家。呵呵,也好,反正我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做好人,要真的做好人,别人反而不会拿我当回事。既然如此了,我就跟你来国际金融家那套,让国家也长长记性谁让我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挨打吃亏之后才吸取教训呢。顶多我以后自己多做点慈善,自己掏钱给贫困地区建学校、搞医院,这样来回报社会。总比现在地政府去搞要强多了。”

    这么自言自语一番之后,唐欢感到一阵唏嘘,因为他忽然发觉,貌似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真的很多。真怕自己能不能搞地来。

    “来,淑惠。”唐欢忽然对正坐在对面静静看书的黄淑惠叫道,“到我这边来,让我抱一抱。”

    “啊?”黄淑惠一愣,接着就点了点头,“嗯,好的。”

    说完,她放下书。静静的走到唐欢的身边。而等她走过来之后,本来躺在床上的唐欢立刻坐起来。一下就保住了她的腰,同时把自己地头深深的贴在她的肚子上。

    那种柔软与芬芳,让他十分陶醉,他现在终于有点体会到,可能女人真地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男人最好的调剂品与解压品。

    当唐欢抱着黄淑惠的时候,黄淑惠轻轻地用手抚摸着唐欢的头,但却一个字都没有说,既没有问他为什么这样,也没有劝他说这样从被窝里出来容易着凉………因为她很聪明,她知道自己的老板一向很有主见,其实现在并不需要自己自作主张的安慰,他只是需要一个慰藉与依靠,而自己,就是那个依靠的角色。

    抱了一会儿后,大概唐欢觉得这个姿势不太舒服,又可能真的感觉到自己浑身赤裸这样有点冷,于是重新躺在床上,拉上被子,又随手拍了下身边的床铺:“来,进来躺下,陪我说说话。”

    “嗯。”黄淑惠轻轻点了点头,又抿了抿嘴,接着就坐在床上,轻轻的脱下拖鞋,等脱下拖鞋后,她回身看了看唐欢,“衣服,也要脱么?”

    “嗯嗯。”唐欢笑眯眯地点点头,“脱掉也好,反正这里很暖和,一起盖被子,会更暖和。而我想抚摸你地皮肤,你的皮肤很好。”

    对于唐欢这种大胆而露骨地话,黄淑惠没有丝毫表示,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就轻柔的把身上的睡衣脱下来,然后低着头,迅速的钻进唐欢的被窝。

    钻进去后,她立刻就全身贴在唐欢的身上,那种温暖的刺激,立刻就让唐欢一个激灵。

    年轻的身体很快做出了反应,唐欢已经想不到要说什么了,他只是感到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发泄,尽情的发泄。

    此刻的他,跟过去那种还有些扭扭捏捏完全不一样了,有点直指本心的意思,想做什么就去做,已经跟普通人的价值观越来越远。

    因此,他也就不再废话,决定跟随自己的**,尽情享受一番这种唾手可得的温柔……

    连续两番盘肠大战之后,浑身是汗的唐欢终于把**发泄干净,开始仰躺着大喘气。

    在大喘了几口气,感觉呼吸差不多均匀后,他才微笑着看了看旁边那?(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