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就是因为这份执拗以及管闲事的心思,让他不断对一些施政政策发出自己的看法,并且积极参加当时还是在野党的保守党的一些反对活动,并且为了驳倒对方,还学习了法律,查找了大量资料,并最终获得了律师资格。
在成为律师的过程中,她学习到了大量地英国法律。加上她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然,也就是当上律师之后,或许是知道的东西多了。也或许是年龄大了,让她的固执有所缓和,变得更加懂得审时度势,学会了妥协。而正是这种妥协以及审时度势。加上她执拗的性格,这才让她在后来的时期,能够凭借一个女人的身份脱颖而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也是一个英国政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改革家。有着固执地性格、丰富的学识以及旺盛的精力,再加上一点点时势造的推动,最终在年月,她竞选保守党领袖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地第一位女领导人。随后年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遂顺理成章的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此后。她推行了一系列铁腕政策。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私有化改革。
尽管在第一次执政期间,她策划的香港问题没有成功。反而摔了个大跟斗,但这毕竟相对而言是比较隐秘地战线,普通老百姓大都不清楚内幕,而马岛海战的成功,却让她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再加上此后她加大了私有化改革力度,甚至不惜使用强制措施来推行私有化改革,无视那些底层地工人,而是积极地拉拢那些本地以及海外银行家以投资者。这样一来,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英国的经济维持在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准上,同时那些银行家们也开始大力支持戴卓尔,让戴卓尔夫人获得了许多竞选资金与背后支持,这才逐渐的稳定了自己在英国的权力。*****就这样,随着一系列的妥协、在年月的时候,保守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她再次连任首相。
也就是说,这个戴卓尔夫人有自己地强烈见解但却不固执,善于审时度势,却又坚持己见不随风摇摆,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强硬,实际上内里却十分懂得妥协艺术地高明政治家,一个头脑自始至终都很清醒,直到自己想要什么,又能得到什么的人。可以说,至少在国际政治地处理方面,她不是个蠢人,也并不比三起三落的邓公差太多,她所谓的强硬,只是一层迷惑人的外衣。
想到这里,唐欢忽然意识到,既然戴卓尔夫人是这样一个头脑清楚的人,那么历史上她干嘛还要那么强势的去跟中国谈判香港的归属问题?难道她不知道英国的现状不可能再打一场马岛海战那样高烈度的局部战争?难道她不知道英国根本无法再次掌握更多的殖民地?难道她不知道英国根本无法与中国开战?难道她不知道,中国政府哪怕是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定,也是不可能同意放弃香港主权问题的不成?
在前世,唐欢所知道的信息,都是戴卓尔夫人北京跌跤,什么铁娘子折戟大会堂等等,但经过后世互联网那铺天盖地的资料冲击,加上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后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让唐欢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至少他已经明白到,这个戴卓尔夫人,绝对不是一个为了信念就什么都不顾的人,相反,她是一个十分理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国家又想要什么的,具有爱国心跟责任感,但却并不狂热的,十分理智的优秀政治家。*****
那么,既然是这样的一个高水平政治家,她为什么还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高调地冒险去北京谈判香港的归属问题?难道真的是心有不甘?难道真的新闻上说的,是马岛海战之后自信心饱满?
结合唐欢后世所知道的历史以及今生发生的事实,让唐欢恍然明白到,戴卓尔夫人上次进京谈判是假,内里通过掠夺的手段转移香港的财富,同时转移国内目光才是真。
这样一对照,一切都很好理解了,如果是现在的唐欢,如果他在戴卓尔夫人那个立场上,他也会这么搞。那就是明知道会被拒绝还要去谈判找不痛快,面子上输了,里子却赢了。
当时地香港,毕竟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被英国经营的法制十分的完善,再加上六七十年代中资机构的不断崛起,英资机构其实在香港已经是全面衰退了。可以说,由于地缘因素、国际因素以及中国大陆的崛起、英国政府其实在香港已经不再是土皇帝了。但香港的经济地位,又让英国许多人不想随意放弃。可以说香港就是英国的一个鸡肋,是一个十分尴尬地地位。
而且当时的英国国内情况十分不容乐观,经济滞涨、工业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且英国的工会力量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整个英国面临着革命暴动,被共产化的危险。
为了应付这些危机。她上台后便抛弃了“共识政治”这种温和地措施,转而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开始放松了金融管制。跟许多金融大鳄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上台后主要采取的改革其实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企业的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从这四项措施来看,毫无疑问地,这是一种通过掠夺普通市民的财富来强化中央政府的行为。有点往**靠拢。跟英国过去以往地高度民主化进城显得有点背道而驰。
由于有庞大的海外资金支持,她得意顺利收买保守党阁员。牢牢把持保守党党魁,并且反过来通过这些政策,更为严密的支配内阁阁员,从而再次通过政治手段,严格去执行那一系列新的金融政策,比如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等等,其实都是在稳定政权的同时,去回报那些金融家。
在她执政后期,甚至连教育、卫生保健以及住宅都全部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政策领域。可以说,她地这些政策,是穷了一代英国人,却让英国政府强大了起来,也让那些海外银行家赚地盆满钵满。她获得了政权的稳固、国家地强大以及英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代价却是让英国的经济损失大大增大,让众多银行家攫取了英国更多的利润。
也就是这样,尽管她执政期间,英国政府的财政得以缓和,国家实力得到增强,但却损害了大部分普通英国民众的利益,所以在后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普通英国人喜欢这个戴卓尔夫人的,毕竟英国人是最精明的市民质疑,他们知道谁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以唐欢后世的眼光来看,其实戴卓尔夫人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让老百姓暂时穷一些,总比政府破产来得好。这有点类似后世国内朱总理的一些改革,两者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类似,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但手段么,却就有那么点不尽人情了。只不过,英国的媒体高度自由,能够大幅度把戴卓尔夫人的施政措施的得失剖析出来,英国大部分民众的素质也高,能够明白这里面的道道,但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大都知道的很少,而且媒体也多控制在国家手中,所以对这些就有些懵懵懂懂,除了少数研究经济的知识分子外,很少懂得里面的内幕。
其实,英国戴卓尔夫人的改革,与中国邓公的改革,很多地方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其实都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措施。
英国跟中国,在当时虽然情况不同,但面临的形势都是一样严峻,那就是国家财政严重亏损,社会动荡加剧,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对内,中国当时的民众普遍比较懵懂。很少懂得去自己把握自己地命运,但经历过文革之后,内心普遍压抑着不满,蕴含着巨大、不可控的破坏力;而英国的民众普遍太精明,他们对一切似懂非懂,却又破坏力比较小,但更有夺权的主动意识。对外,中国周边形势开始发生转变,苏联靠不住了,跟中国的双边关系日益恶化。战争氛围增大,边境纷争显得一触即发;英国则要面临欧洲大陆,特别是联邦德国的经济竞争,以及提防美国金融资本的渗透掠夺。
为了应对各国不同的态势,两个优秀的领导人都施展了不同的策略。
邓公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凝聚了人心,掌握了军队,巩固了自己地政权。然后又提出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开了一个渠道。同时又严格控制宣传媒体,统一喉舌,这样通过挖掘人们对财富的**,顺利的泄洪。把长久以来积累的对党对政权的不满发泄出去。如此一来,不但达到主权击中、国家稳定的目的,还顺便发展了经济,人民都是欢欣鼓舞;至于对外地外交上。邓公开始推翻原来一边倒的政策,抛弃了意识形态之争,转而进行了更具有理性化的外交政策。跟欧美等国不断靠近,反而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逐渐疏远,拉美帝国主义的大旗,对抗苏联老大哥地咄咄逼人,又因为获得了美国关于苏联的经济战争情报,痛下决心打击越南小弟,从而给苏联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让大家看明白了。苏联已经是日薄西山。不过是在装大尾巴狼,是纸老虎在吓唬人。根本没实力跟中国打一场高烈度战争,甚至珍宝岛那样的都干不起来了。
而戴卓尔夫人,则相对简单,对内她是通过私有化改革、大幅削减福利制度以及打击工会力量,来刺激英国经济地疲软,巩固英国政府的威信。对外,她是通过鼓吹对抗苏联,来获得美国的援助,靠抱紧美国大腿支持本国经济,靠拉拢那些国际银行家,来对抗欧洲大陆地经济竞争。比如广场协议,唐欢就怀疑可能英国也在里面主动插了一脚,不然为啥联邦德国也有一份打击?要知道联邦德国当时对美国出口造成的压力,可要远远小于日本的威胁。打击联邦德国,最大的得益者,就是英国。而这,也再次说明,为啥陈彼得在狙击香港的时候,英国政府居然很奇怪的不吭声,没有丝毫对策。
换句话说,戴卓尔夫人是一个实际主义者,她在当时一开始就是瞄准了香港的财富,想要捞一把就走,顺便让国内那些还抱着不切实际心思的阁员对香港死心,顺便打击一下这些人,巩固自己地政权。在唐欢前生记忆地时空里,戴卓尔夫人成功了,她利用当时香港的浮动利率,以及政治上地优越性,联合众多炒家,操纵了港元风波,从香港掠夺走了大量的财富。这个财富究竟多少呢?恐怕也不是唐欢前生记忆的那样语焉不详,只从唐欢那次获得的巨大财富就能看出,在这个冷战时期,在这个金融有着巨大漏洞,甚至是英国政府故意放开漏洞的时期,实在是太容易利用金融杠杆去掠夺财富了。这时候玩的都是大手笔,跟后来索罗斯那种对冲玩法,根本就不一个档次,或者说,相比后来索罗斯等人的玩法,现在的玩法是一种大漏洞、低水平,高回报的玩法。
想到这里,唐欢已经明白到,其实对于戴卓尔夫人来说,她恐怕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解决英国财政问题,进而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及英国政府的威信,简单点说其他都是虚的,她就是要一个字,钱!
而自己呢,则是在她本来要得到的财富里横插一杠子的虎口夺食,她应该是恨自己,不,是恨陈彼得才对。不过呢,老陈现在抱着美国大腿,她估计是拿老陈没法子了,所以她转而对自己这个资金的实际拥有者抛出橄榄枝,用意自然不言自明,就是让自己掏钱,大力投资英国,让原本该让他掠夺的资金,重新通过另外一种投资的形势回到英国。
“当然了,对于你的音乐才华,我本人一直是非常欣赏的。不过更让我欣赏你的是,你在商场上的果决与睿智。”
“哦?是么,呵呵,谢谢夸奖。”唐欢听了戴卓尔夫人的话,微微一笑,只是继续在那里拨弄手中的红茶。
看到他这个模样,戴卓尔夫人再次笑了笑,干脆来了个单刀直入:“迈克尔,其实我们对你的财政状况都很有所了解,你的实力,远远不是你在香港所表现的那样。这样一来,你不觉得以你现在的财富,只是投资一个小小的汽车公司,有点太大材小用了么?”
第二二八章 对战铁娘子(2)
听到戴卓尔夫人这么说之后,唐欢立刻知道,正题马上来了。
“大材小用?您的这个成语用的不错。”唐欢笑了笑,“先不说我是不是大材,那么按照您的意思来说,怎么才是不小用呢?”
“嗯?”听唐欢这么说之后,戴卓尔夫人一愣,毕竟这种绕来绕去的话用英语说还是比较的繁琐,或者说,是不正规。不过好在意思不难理解,仔细一想也就知道唐欢的意思。
想明白之后,戴卓尔夫人继续保持着微笑:“我的意思是说,其实我们英国的投资环境还是十分优越的,而且我们政府还掌握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公司股票,而现在我们都准备出售这些股票,去交给私人打理。这些股票可都是利润很高,而且十分保险的行业啊。当然了,这些盘都很大,能有实力吃下来的并不多,但我想迈克尔你接手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你的实力摆在那里。”
“呵呵呵。”听到戴卓尔夫人说完,唐欢忽然又笑了起来,“夫人,您不会真的以为我小,就当我是天真什么都不懂吧?你这什么东西都没说,就想让我掏钱,也太笼统了点吧?你能不能仔细说明白点?比如具体什么类的股票,或者企业,我总要有个调查才能说投资还是不投资,不能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吧。“这个么……”戴卓尔夫人顿了顿,这才继续对唐欢道:“那么好吧,迈克尔,我相信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不能跟其他孩子那样对待。既然如此,我们就说实话吧。接下来,我们英国有很多企业要面临着改制,我希望你能够对这些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当然。我相信这是一种对你对我们都好的双赢局面,你觉得呢?”
“这个么……”唐欢略微想了想,接着才有点玩味的问,“这个到没什么大问题,其实对于英国的投资,我们早就有过计划……那么按照您的意思来看,我应该投资什么项目好呢?”
“这个么,要我说呢,最好的项目当然是石油了。”戴卓尔夫人微微眯了眯眼。
“石油?”唐欢愣了愣。“什么石油?”
“你听说过英国石油公司么?”戴卓尔夫人突然问。
“英国石油?”唐欢眨了眨眼。“您是说英伊石油吧。这当然听说过。”
“听说过就好……你看。如果让你入股英国石油如何?”戴卓尔夫人继续眯了眯眼笑着道。
看见唐欢在那里沉着脸不说话,戴卓尔夫人笑着问:“怎么样,愿意不愿意?”
“你想让我买多少股?”唐欢沉声问。“多少啊……”戴卓尔夫人再次笑了笑,“如果我说,是我们政府手头的全部呢?”
“全部?”唐欢看了看她,“你是说你们政府那百分之三十一点五地股份?”
“对!”戴卓尔夫人点了点头。
“都给我?”唐欢又问。
“没错。”戴卓尔夫人再次笑着点头。“只要你吃的下,就全部给你。”
听到戴卓尔夫人这么说,唐欢再次失声了,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丝毫的开心,反而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看见唐欢这个表情,这次戴卓尔夫人没有催促他。而是一个人在旁边慢悠悠的喝茶。等待着唐欢的答复。
英国石油,或者说后来的B石油。这可不是一般的公司了,它是属于战略性的产业,是英国最大地石油公司之一,其价值以及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劳斯莱斯航空公司。
对于英国BP石油,唐欢也算了解地不少,知道这个公司成立于1909年,原先叫做英国波斯石油公司,简称英波石油,顾名思义,主要业务就是在波斯湾地区。
这个公司成立之初,就受到英国政府地特别关注与保护,而且英国政府也一直持有最大地股权,可以说是一家英国的国营企业,跟中石化的地位差不多,像这样的战略性公司,按说都要国家来控制才对。
历史上,尽管中英两国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改制,但中石化最终还是国有控股,但英国这个规模更大,效益更好,实力更强的BP石油,最后地结局却有点耐人寻味。
英国石油公司,或者说当时的英波公司真正成为英国国有公司的时间,是在1914年。
当时丘吉尔还在担任海军大臣,他立刻就意识到了石油对现代军舰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推动下,英国海军部就跟这家公司签署了长期供油合同,同时他还劝说政府投资了两百万英镑在这家公司里面,持有了三分之二的股权,并加大了保护这家公司在波斯湾权益的力度。可以说这个英波石油在当时,绝对是地英国国有企业,或者说,是第一家资本主义社会中地国有大型石油公司。
后来在二战结束之后,这个公司的在波斯湾地触角越来越深,又因为主要的大型油田多在伊朗,因此也叫英伊石油。可以说,在那个时期,波斯湾地区的大部分油田,比如伊朗全部、科威特大部以及伊拉克的部分油田,都是控制在英国的手中,或者说是这个英伊石油手中。
可惜的是,1951年伊朗政局动荡,当时的伊朗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国有化了英国石油在伊朗等地的油田,及其在阿巴丹的炼油厂。这个事情让英国损失惨重,但当时英国却又没有实力来夺回这些权益。
后来,1953年8月的时候,美国通过策划政变,推翻了这个伊朗政府,从此美、英、伊重新达成协议:一方面承这些认油田属伊朗所有,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对油田和炼厂享有主权;另一方面,西方几家跨国石油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会从伊朗手中取得了对这些油田和炼油厂的全部经营管理权,也就是说,厂子是你的,但怎么经营,怎么卖,都是我说了算。
在这个新的石油财团中,英伊石油公司和美国石油公司各控股40%,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则分别持有14%和6%的股份。而这也就意味着,英伊石油公司丧失了原来对伊朗石油工业的垄断地位。
也就是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也就是在1954年的时候,英伊公司再次进行了改组,更名为英国石油公司,成为一家控股公司,其下专门设立了一家全股子公司…………“英国石油贸易公司”,来负责各项具体的石油业务。
在这个时候,英国石油公司正式出现,而英国石油也从过去专门经营石油的公司,成为一个跨行业,跨国际的综合性的控股投资公司,走上了国际化的资本运营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吞并扩张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石油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产业越来越细,产品项目不止是石油,还包括各种化工产品以及天然气、煤炭、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各个跟能源有关的产业。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英国石油越来越红火的时候,英国政府持有的股份,却开始越来越少。
1967年,英国石油公司购入第斯迪勒公司里关于化工和塑料方面的资产,并组建了全资控股的英国石油化工公司,而也就是以这件事情为契机,或者说在这个并购的过程中以及过程后,英国政府在英国石油公司中的控股份额首次降至50%以下,失去了绝对控制权。
进入七十年代,特别是73年石油危机之后,英国石油公司利润大增,但是英国政府的财政情况却每况愈下,在1977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再次卖出了部分英国石油公司的股票,但这次出售很快又通过英格兰银行买了回来。
1983年,戴卓尔夫人上台期间,英国政府又售出部分股份,控股份额又降至31。07%,后来又有所轻微回升。而在唐欢记忆中,前生的1987年,英国政府就已经打算卖出全部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五的股份,而到1988年的时候,英国政府在英国石油公司中的股份仅保留了1。8%。而这词出售的大部分股份,都被科威特政府趁机吸纳,在198年的时候,科威特就持有了英国石油21。7%的股份,成为了最大股东。
(PS:正在努力码字,明日凌晨12点,也就是等下的0点钟左右还有一章!)
第二二九章 对战铁娘子(3)
科威特政府的这一行动引起英国政府的极大不安,同年10月,英政府作出决定,规定科威特必须在12个月内把它在英国石油公司内的股份降至9。9%。1989年1月,英国石油公司与科威特达成协议,采取由英国石油公司回购股票的方式使科威特拥有的股份降至9。9%,英国石油公司为购回这些股票共耗资24亿英镑。
然而,回购股票的英国石油,并不是英国政府,也就是说,回购股票之后,公司没有变成再次英国政府的公司,而对于谁拥有这些股票,谁又通过英国石油回购的这些股票,一直都是语焉不详。一直等到后来跟美国阿莫西等公司的合并,并在公元两千年改名BP石油,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之后,人们才开始恍然大悟,原来控股方,都是一水的美国人。
在之前,唐欢对这些东西,还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然而现在当戴卓尔夫人提出要他接手英国石油公司的时候,这些资料迅速就开始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再结合之前的种种事端,唐欢终于彻底明了了,原来戴卓尔夫人,这是拿自己当枪使。她这样做,一方面解决日益严峻的英国财政问题,一方面又来对抗美国金融财阀的收购,同时还能通过这种对抗,来紧紧地拴住自己这个小财阀,把自己变成一个她的提款机,真可以说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啊。
“听起来,倒是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想明白后,唐欢对戴卓尔夫人笑了笑,“可我知道,天上掉的馅饼,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吃的。而您让我一个对石油一窍不通的人出钱买下英国石油的股票,呵呵,总不会没有点条件吧?”
“聪明!”戴卓尔夫人微笑着点点头。“所以说,我喜欢跟聪明人谈话。嗯,如果你要收购英国石油。就必须加入英国国籍。当然了,我们还会考虑顺便给你个贵族身份,你看如何?”
“英国国籍。”唐欢微微一笑,“国籍这个东西,倒是不难,可难道就这么简单么?”
“当然还有。”戴卓尔夫人再次一笑,“因为你毕竟不懂石油这一行,因此我们希望,你受过了股票之后,不能插手公司的主要业务。或者说不能随意买卖这些股票,就算要卖,也必须经过我们大英帝国地同意。当然了,你持有股票期间,公司的收益,自然会按照股票的收益来给你,你看如何?”
“哦,我明白了。”唐欢点了点头,“你地意思是说,我掏钱。买了这股票,然后我又不能随意去操纵这股票,这个么,就等于我拿钱给你们政府买单。这股票的权益,还是你们英国政府说了算。对么?”
“你非要这么说,那也差不多是这样。”戴卓尔夫人笑着点头,“不过你可不要觉得吃亏,毕竟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你可是赚很多了,至少比国债强的太多。英国石油可是一个十分赚钱的公司,而且你有了英国石油的股票,你就等于受到我们大英帝国的保护,其他任何国家喝政府。都不能随意对你动什么歪脑筋。嗯。甚至是,你收购了这些股票之后。我们还会给你一个贵族的身份,可以让你成为终身贵族,你看如何?”
“终身贵族?”唐欢再次笑了笑,“这种虚的玩意儿,就不要拿出来说了吧。”
“什么虚的东西。”戴卓尔夫人皱了皱眉,“你知不知道,终身贵族可是……”
“好了好了,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贵族称号问题。”唐欢摆了摆手,打断了戴卓尔地话,“这个,我也承认,从投资角度来说,英国石油的股票,的确十分具有吸引力。尽管这股票我不能自己随意买卖,但这东西毕竟也是一种资产,我有了这些股票,我就等于拥有这些资产,而且我还拥有银行,在以后的金融买卖中,就可以把这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只要我不破产……不对,就是我破产也没关系,这些股票要拍卖,肯定会要优先给你们英国对不对?”
“呵呵,迈克尔,你太有点妄自菲薄了,或者说是有点幼稚了,以你现在的情况,又怎么会破产。”戴卓尔夫人笑了笑。
“嗯,也对。”唐欢点了点头,“对不起,小人物当惯了,一时间没法适应。的确,我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破产的,因为一旦我破产……那就意味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来临了,最终吃亏的还是你们,我是屁事儿没有,甚至还活地更滋润,因为你们为了财政以及社会的稳定,就必须要费心费力的保我呢。”
听唐欢这么说,戴卓尔夫人皱了皱眉,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还有,如果我同意了你的意见。”唐欢继续道,“恐怕我就真地跟你们英国政府连在一起了,虽然不敢说我是你们的傀儡,但至少我跟你们就是同一根线地蚂蚱,因为一旦这样,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都必须接受英国政府的保护了。”
“这样难道不好么?”戴卓尔夫人道,“权利跟义务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英国一向注重私人财产的神圣性,你在我们英国,至少财产归属问题绝对不会受到限制。说句不客气的话,起码比你的祖国,要安全多了吧?”
“安全么。”唐欢笑了笑,“其实我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没有所谓安全不安全一说了,因为只要知道点我一些内幕的人,都不可能对我等闲视之,特别是你们西方社会,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拉拢我,保护我。可以这么说,我的财富,就是我地护身符。我有了这么多钱,哪个国家都得求我,不只是你,美国也一样。呵呵,要是万一我现在死了,我那么多存在瑞士以及其他地方地资金,可就真的成了游资,你们谁也得不到了,除非你们对瑞士这些地方下手,不过那样一来,那些掌握实在权利地人首先就都不会同意,除非重新洗牌,但那恐怕就是世界大战爆发了,哈哈哈哈。”
看着唐欢在那里大笑,戴卓尔夫人慢慢展开了微笑:“虽然你的话有些想当然,但不可否认,你的认识还是很明确。不管怎么说了,你现在的情况,的确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你,否则的话,其实有着太多手段来拿走你的财富了,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那只不过是稍微复杂点的事情罢了。”
“找政府保护?”唐欢看了看她,“难道中国不行么?毕竟你应该知道,中国的经济体潜力有多么大。毕竟他有着辽阔的资源以及众多的人口,光内需就大的惊人,一旦凝聚起来发威,将来的经济潜能不可限量。而一个强大的中国,难道不能保护我么?”
“这我不否认。”戴卓尔夫人继续点点头,“但那肯定是很久以后了,至少现在,或者未来至少二三十年之内,中国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短期间,你还需要找一个更加可靠,更能给你保护的政府。而你仔细看一看,除了我们大英帝国,还有别的国家能给你这样的保护么?你要知道,美国人只是拿你当羊罢了。”
“难道你们就不是么?”唐欢瞥眼看了看她。
“我们?我们至少还有共同合作的前提。”戴卓尔夫人笑了笑,“至少我们之间不是绝对的控制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可你跟美国人比,那就不同了。我想,你恐怕也知道,现在全世界最大的财阀,其实全部集中在美国,现在全世界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实他们很多都在开始布局插手,至于苏联么……呵呵,不是我瞧不起他们,他们那种狗熊一样的脑子,也就只配去打仗,玩这种金融,他们早晚会吃亏的。”
说到这里,戴卓尔夫人诚恳的道:“迈克尔,跟我们合作吧,把你的钱至少分一半投到英国来,我们会给你提供最舒心的保护。我们大英帝国依然有着强有力的舰队,有着核武器,有着最优秀的士兵,我们只不过是缺乏职称他们的财富。而你有财富,却缺少可靠的盟友保护。当你把你的资金变成产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不能随便通过经济手段来掠夺你了。唉,二战后,自从马歇尔计划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我们欧洲已经衰落了,没有能够跟美国抗衡的财阀了,而我们又不可能走苏共那套**制度,那种不现实的落后制度,必然会出现大问题。这么说吧,我们英国现在就是缺乏一个能够跟美国财阀相对抗的团体,而你个人所拥有的资金,已经是富可敌国,跟我们大英帝国合作吧,你将会发现,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第二三零章 中英合作(1)
听了戴卓尔夫人的话之后,唐欢久久不言,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干笑着对戴卓尔夫人道:“这个,您说的话,太深奥了,其实我很多事情都不懂,我目前的财产,大都是陈彼得在帮我,所以这些事情你得去找……”
“呵呵呵。”戴卓尔夫人忽然摆了摆手,笑着打断了唐欢的话,“你是想说,你什么都做不了主,一切都是陈彼得说了算,对么?”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唐欢笑着点头。
“唉,我一直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没想到到头来,你居然还要耍这些不入流的小伎俩。”戴卓尔夫人笑着摇摇头,“迈克尔,你知道么,今天我能够私下跟你这样一个小孩子开诚布公的谈这些话题,那就是我知道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或者说,知道你的一些小秘密。没错,陈彼得这个人,我们承认,的确很不凡,但你的本事,也未必就比他差多少,甚至我们还知道,在你集团中的很多投资方向,都是你给了他不少的指导。”
听到戴卓尔夫人这么说,唐欢没开口,只是皱了皱眉。
“怎么,还想侥幸?”戴卓尔夫人继续笑了笑,“有些话我不想多说,但我只是想提醒你,那就是香港,目前还是我们大英帝国所掌管的地方,因此你的很多事情么,我们…“你是说,你让人跟踪调查我?”唐欢眯了眯眼。
“很奇怪么?”戴卓尔夫人耸了耸肩膀,“事实上,在你们第一次搞起港元风波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注意你们了。没错。你们做的的确很隐秘,而且也是在境外操作,还用了大量非正常市场的暗箱资金。可是,你们毕竟归根到底还是在交易港元,哪怕很多港元都是私下里交易,不经过市场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重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地明面财产也是经过正常交易市场的,我们根据这些变动,很容易就能查到那些资金流动跟你的关系。然后么。我们自然会加派人手重点关注你,毕竟你的这场行动对我们来说太突然了。”
“当然了。”戴卓尔夫人接着道,“一开始,我们也以为都是陈彼得的做为。可后来经过调查,他们却给了我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答案,那就是你其实在里面也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认为。那一系列如同先知一般的操作,其实都是你个人跟陈彼得两个人合作完成的,而并非我们一开始认为的陈彼得私人所为。说实话,在知道这个结论之后,我们当时就想跟你接触。毕竟这笔庞大财富地法定所有人是你,但你身边突然出现了大量中…共特工。因此我们才一直拖延了下来,准备找一个更合适,或者说更正式的机会。”
“呵呵呵,”唐欢忽然冷笑了下,“夫人,您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是证明您的特工神通广大呢,还是高所我,我应该感到害怕?”
“这倒不必。”戴卓尔夫人依然保持着微笑道,“我只是想告诉你。合作的前提。是开诚布公,而不应该像你刚才那样藏头露尾地。至于说我们的特工么。呵呵,大英帝国的特工,一直都是我们地骄傲,就算美国的中情局,很多地方也未必能比我们的特工更优秀,所以,很多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秘密。”
“是啊是啊。”唐欢笑着点了点头,“英国特工自然久仰大名,《007》电影我也是看过许多。民主社会么,越是看起来民主,特工力量就越强,我理解,非常理解。”
对于唐欢的小小讽刺,戴卓尔夫人毫不在意,只是接着对唐欢问:“那么迈克尔你现在觉得我刚才的提议如何?想不想把你地资金投入到一个更加保险的地方?”
“不可否认,从理论上来说,您地建议很有吸引力。”唐欢静静的道,“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觉得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如我前面说过的,现在我最大的护身符,就是我的财富,如果我把财富都投入到你们英国……没错,表面看起来,我的那堆货币变成了实业,好像是更难拿走,可那些工厂啊企业啊,都在你们英国本地,雇工也大多是你们英国人,你们有着太多的办法,来名正言顺的掠夺我的财富,甚至剥夺我地资格了。甚至是,假如我成了你们地公民,你们到时候随便给我安个罪名,就可以合理合法的抄我家,这可就不是什么美妙地事情了。”
“你太多虑了。”戴卓尔夫人微微皱了下眉,“我说过了,如果你肯把资金都投入我们英国,并且加入我们英国国籍,我们会保证你的私人财产安全以及生命跟政治前途,还会给你终身贵族封号。你知道么,这终身贵族可是……”
“不要跟我说你们所谓贵族的特权。”唐欢撇撇嘴,“这又不是中世纪,你们英国贵族的所谓特权,早就不值钱了,真要办我,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因此,要想让我把钱都投进来,这是不可能的。”
“哦,是么?”戴卓尔夫人脸色平静,“很遗憾,如果你坚持,那么我们就不得不……”
“等一等。”唐欢接着摆了摆手,“您也不必这样威胁我,其实,我只是说不会把所有资金投进来,但并没有说一点资金也不放。”“那么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会拿出一部分,嗯,最开始么,可能是总财产四分之一左右进来。”唐欢笑了笑,“你总要让我留点后手,而且也要看你们的表现。”
“唔……”戴卓尔夫人皱了皱眉。
“夫人。”看见她这个样子,唐欢立刻趁热打铁,“忘了对您说。尽管中国的特工现在不如你们那样神通广大,但我已经把我到底有多少钱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了北京的邓公。也就是说,目前北京方面,已经知道点我地价值了,呵呵,我去北京的事情,我不相信你们不知道吧。”
“那又怎么样?”戴卓尔夫人笑了笑。
“不怎么样。”唐欢笑着摇摇头,“我的意思是说,我目前的身份。其实是很多方面关注的焦点,而且恐怕不止是您,也不只是中国大陆,美国方面。对我也一定是关注的紧。”
“我想你们也知道,我的财富分散在世界各地,尽管很多在维尔京群岛等你们掌控的地方。但更多的,却都被转移到瑞士,然后现在又通过瑞士,大多投资去了日本。换句话说,我现在的财富。如果一点点来,说不定还没什么。可如果大批量转移,那必然会引起震动,引来各界地关注质疑,也就是在所难免。到那时候,中国大陆先不说,您认为美国会那么轻松的让我把财产转移到英国,然后又帮助您投资在比如英国石油这样的关键性产业,以至于影响美国对这些战略性物资的控制力度么?”
“这点你倒不用太担心。”戴卓尔夫人微微一笑,“大英帝国。也不是真地就怕了美国。我们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财力罢了,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国家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这都是……唉。”
“可您觉得,就算我把所有财富都投入进来,你们英国就能够跟美国抗衡么?”唐欢再次笑了笑,接着不等戴卓尔夫人说话,就自顾自解释道,“您这是在玩火,或者说,是一种弄险。现在还是美元地世界,除非发生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挑战或者颠覆美元的国际地位,否则,美元就依然是全世界的硬通货?(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