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第 8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锩嬗形侍猓匆皇奔湔也坏轿侍庠谀睦铩!?br />

    “哦?你们都说了什么?”林美玉问。

    “也没什么。”唐欢转过头,“我对他说,改革开放是好事,但目前官僚资本太明显了,**贪污已经开始横行,因此希望中国政府能立一个巨额财产不明法,以及不许让官员家属经商,从源头上根绝**。但邓首长似乎原则上同意,但却不想现在实行。”

    “为什么不现在实行?”林美玉也奇怪了。“你说的这两个虽然简单,但却很有效啊,很多西方国家都是有这个法的……邓先生为什么要拒绝?据我所知,他可是中国大陆难得地睿智领导者。”

    “谁说不是。”唐欢苦笑道,“但他的确拒绝了我的提议。并且对我说出了一番道理。”

    “什么道理?”

    “其实也很简单。”唐欢略微想了想,“邓首长说的原因无非两点,第一,是中国大陆现在的民众普遍对法律淡漠,大局观也不强。就算制定了法律,他们也依然不会利用这些法律,制定了跟没指定没两样。”

    “怎么能没两样?”林美玉不满地道,“制定了就是制定了,有了法律不去用是一回事。没有法律是另外一回事。民众就算现在都对法律淡漠,但将来总会懂的。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嘿嘿,我当时也这么想,这么说,可后来他又说了一点,尽管没有明说,而是迂回的说,但我却听出了他的真实意思。也就是这一点,让我彻底明白了现在地不可能。”

    “那一点是什么?”

    “权大于法。”

    说完这四个字。唐欢又叹了口气,对林美玉说道:“也就是这第二点,让这种法律现在还没发实行,因为只要还是权大于法,那么有没有这个法律,那都是没用的。如果现在制定出来类似的法律,却一直不去执行,那造成的恶果甚至比没有制定法律更加恶劣。因为没有法,还可以说不完善。有了法故意不执行。这就是在自毁长城,你明白么?”

    “这个。有点明白,又有点不明白。”林美玉摇了摇头,“中国政府的权大于法,我也略有所闻,不过邓先生是最高领导,他既然已经意识到这点,他完全有可能改变这一切啊,改变权大于法地现状,比如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改革?”唐欢忽然淡淡地一笑,“怎么改?要想拒绝权大于法,首先一党专政就要去掉,这就等于全面改革中国的政体,这可不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小问题了。”

    “这……就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啊。”林美玉继续道,“这样改革后,中国会变得更加民主,人民也会更加的自由,这难道不好么?”

    “民主?自由?”唐欢听到这里忽然不屑的笑了笑,然后才温声对林美玉道,“阿玉,你是香港人,母亲是英国人,而且大多是受到英国的教育,所以你不懂我们大陆,也不懂我们大陆人的真实心理。”

    说到这里,唐欢再次轻声叹了口气:“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大陆上的苦难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战争,还是战争。在这期间,多少人跟组织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去鼓动人心,但其实说到底,民主自由都是虚地,我们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吃饱饭,穿暖衣,有个房子住,然后生下的孩子可以上学堂……至少现在来说,我们中国人还是这么想的,民主跟自由啊,在解决温饱之前,是个奢侈的东西。知道**为什么最后得了天下么?不是因为**更好,而是**更了解大多数中国人的需要,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希望,所以大多数人都支持**。因此从大环境大范围来说,国民党当年只要不改变那些初衷,最终还是一定会失败,因为他们不得人

    “然后,**取得了天下,自然也是要解决温饱发展经济为第一,但领导人内部的思想这时候却发生了混乱,以为国际形势还是极端恶劣,所以忽视了发展经济,一门心思要去搞思想斗争,搞战争准备,这当然是舍本逐末。”说到这里,唐欢脸色沉静,“那个年代的人,大都对周围的事情一知半解,反而就认为自己是对地,整天骚动不止,最后地文革动乱,就是这种形势的巅峰。这里面,自然有着种种原因,但是阿玉,你知道这种原因地根本么?”

    “这个,可能就是一党专政,权大于法的问题吧?”林美玉想了想后,接着道,“因为你们的领导层没有人监督,而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这是必然的情况。其实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现在的政府,更像一个**政府,这样的政府如果领导层不出错,可能会很有效率,战争年代能够很好的调动大量资源对抗强敌,但和平年代时期,这样的政府却不好。和平年代跟战争年代是不同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政府下的人民,是没有自己的声音的,也不可能存在民主跟自由。”

    “你说的也对也不对。”唐欢摇摇头,“在过去,我曾经也这么想过,可真的再次深入其中,我才明白这里面的深刻道理。”

    “哦?你明白了什么?”

    “那就是大势所趋!”

    “大势所趋?这是什么跟什么啊?”林美玉不解的问,“这跟我们讨论的有关系么?”

    “当然有关系。”唐欢笑了笑,“前面我说了,为什么是**得了天下?以前很多人说是日本鬼子侵略给**生存空间,还有说**出了个毛太祖,呵呵,其实这都是以偏概全,都是在大势所趋之下的小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抓住了大多数老百姓渴望和平跟稳定的心声,在革命口号的下面,给了他们更实际的土地,也给了他们更大的希望。中国人虽然看起来软弱可欺,但其实是最认实惠的,谁能给他们最需要的,他们就跟谁。所以说,人民选择了**,历史选择了**,这是对的。谁让国民党当初不肯放下身段倾听百姓心声呢?武器再先进,也无法抵御人心思变,各国莫不如此,而谁能顺势而为,谁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你这么一说,似乎还真的不错。”林美玉轻轻的点点头,“大势所趋这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含义却很多,嗯,算你对。”

    “什么算我对,本来就是么。”唐欢笑了笑,“话说回来,历史虽然选择了**当家,但说句实话,就跟英国丘吉尔在战后下台一样,要是**开历史倒车,一样会下台。而十年动乱,已经是让大多数老百姓到了一个爆发的瓶颈了,只要再多一点点的火星,可能就会再次爆发革命。邓首长等人其实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改革开放,而这同样是大势所趋。”

    说到这里,唐欢再次眯了眯眼:“改革开放好啊,通过改革开放,利用手中绝对的传媒力量,不断的引导大家的思想,让他们把心思不是用在愤怒上,而是用在赚钱过好日子上,然后又通过一场胜利战争,凝聚了人心。在军队内部狠抓政治,大搞纯洁性,在民众方面却大搞有限开放,这依然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这样双管齐下,老百姓就自然一片欢欣鼓舞,社会也一片欣欣向荣,一切都美好了。”

    “这,这……”林美玉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第二五七章 权与法的大势所趋(2)

    “你觉得这写行为是不是当政的权术?是不是一种欺骗?”唐欢笑着问。(版权归原作所有,网友上传章节,特此申明)

    “这还用问?”林美玉点了点头,“当政都是要靠欺骗的,不止中国这样,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就比如英国,谁都知道,政客的话是最不可信的,比律师还要不可信。不过,相比而言,我还是觉得,中国老百姓太可怜了。”

    “可怜么?是啊,是很可怜。”唐欢淡然道,“中国老百姓可怜的太多了,可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可怜呢?你知道深层次的原因么?”

    “那还不是当政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林美玉突然气愤道,“你们共……也好,台湾的国民党也罢,甚至之前的军阀啊皇帝什么的,哪有把老百姓当人的?不都是靠欺骗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么。”

    “你这倒也算说对了。”唐欢点了点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国人为什么可怜,因为统治阶级从来不把他们当人看,可其实仔细分析就能现,造成这一切的,其实就是老百姓自己,因为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绝对权威,习惯了靠在绝对权威下过日子。这种习惯已经通过儒家文化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举个最简单例子,现在有人想升官,他不用自己努力拉拢人,而只用想怎么走领导后门就可以了;孩子要上好学校,走后门,自己被欺负了,想要找个说法,也依然不是寻求法律途径,最先想的依然是走后门,找青天大老爷。我们中国老百姓没有权力的时候,痛恶权力,可一旦有机会触摸到权力的时候,立刻变得热心十足。在美国,如果你问一个孩子将来最想当什么。可能他们会说相当律师,当企业家,可在中国,实际上一个孩子最希望当的。就是官。官本位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如此之深,根源就在于老百姓对权力的崇拜。”

    “你的意思是说,所有这一切,都是中国百姓自己造成的?”林美玉皱了皱眉。

    “从某种意义上说,或从大历史范围说,是的。”唐欢点了点头,“这是一种文明地力量。不是小范围改变可以的,如果强行改变,那只能是适得其反。比如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自由文化,英国人有英国人的保守跟自由相互地文化,而德国人也有他们严谨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自古以来随着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而不同的文化,也需要不同的政体,世界是没有一种万世法存在的。所以说。西方的民主跟自由,不适用现在地中国,如果有人跟你宣传民主啊自由。那就是包藏祸心。因为中国现在温饱都困难,还谈什么民主?这纯粹是要让中国动乱。邓长就是看到了这点,他才最终一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强势,一方面又选择了妥协。”

    说都这,唐欢闭上了眼睛,继续轻声道:“强势我不必说了。邓长的灵活强势已经在国际上闻名遐迩了;至于妥协,呵呵,其实对一个执政来说,最难得就是妥协,能玩好妥协的,就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了。其实我前面说了,中国现在要避免动乱,而要避免动乱,就要先保证执政党的稳定地位。你应该懂。不用执政。自然可以对一切漏洞大加指责,可万一这个充满漏洞的执政党垮台。而新上台的领导又没有一个长远规划,那必然就会陷入动乱。所以无论在私在公,邓长都要选择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么。那么,怎么稳定呢?自然是团结可以团结的人,压制不能团结的人。”

    说到这里,唐欢顿了顿,然后又缓缓地道:“也就因为这样,邓长现在才对那些贪污的人睁一眼闭一眼,因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支持改革开放,肯做事,敢做事的人,是他那一个阵线地人。换句话说,要是他真的听了我的,现在就搞反腐倡廉,那改革开放可能就要半途而止了,支持他的人也会离他而去,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然后他的思想啊措施啊,也就全部没人执行了,那时候他最终地下场……唉,任凭后来的心意了。你说,无论为私为公,他能现在搞反腐倡廉么?”

    “怎么会这么麻烦?”林美玉皱了皱眉,“不过就是一个反腐倡廉,难道在中国就这么难么?”

    “你以为呢。”唐欢对林美玉苦笑着摇摇头,“所以说中国的事情很难办,非大智慧不可,要是外国人来了,一样得晕头晕脑。也就是这样,当年外国人侵略中国,才不是参照对付印第安土著或印度人那样多用阴谋诡计,而是不跟中国人玩心眼,一任靠蛮力,自然了,也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明可以最终统治中国,因为要统治中国,就要适应中国的环境,适应了中国的环境了,你就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了。”

    “其实邓长现在地地位还不是稳固不可动摇。老帅老将们都还没有死绝。新生代又不够成熟。保守地、激进地。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同时都认为自己是对地。都想取得权利。仔细一想。邓长现在也难。对内要搞平衡。对外也要搞平衡。可国人虽总是都说中庸之道。实际上却最不喜欢平衡。都是搞极端。不是支持地。就是反对地。不是有句话说么。越没有什么。越是强调什么。”

    “唉。”林美玉也跟着叹了口气。“只是听你这么一说。我脑袋都开始疼了。看来在中国当官。特别是当大官。还真不容易啊。仅仅是一个小小地法律制定。就能牵扯出这么多事

    “这就是中国独特地官场文化。”唐欢笑了笑。“不管哪一个统治阶级上台。都会深入其中。不适应。就只能淘汰。而一个优秀地领导。就必须有能够包容一切污秽地心胸。污秽是绝对地。只要这污秽不影响大方向大运作。就可以了。”

    “难道中国人。就只能这样下去么?”林美玉再次皱了皱眉。“这样也。也……”

    “你不要这么说。”唐欢笑了笑。“先你也是中国人。然后么。我前面说了。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地文化所产生地。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地。”

    “哦?”

    “当然,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唐欢笑了笑,“任何传统都可以改变,陋习也可以消失。现在地中国的确是权力大于法律,但最终随着历史的展。这一过程总会改变过来,到了大家都认为应该法大于权的时候,那就可以实现了。”

    “那这个过程要多久?”林美玉又问。

    “多久么,不好说。”唐欢摇摇头,“但也不会太久,其实邓长现在做地,就是在缓慢的改变这一切,就是在缓慢的培养法大于权的土壤。”

    “哦?这又是怎么说?”林美玉奇怪了。

    “因为很简单,要想在社会上法大于权,比如让大家理解到法对于大家的好处以及过度权利的坏处。”唐欢微微一笑。“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拥有一大批素质高地国民。而这一切,正是邓长正在做的。从他对教育如此重视的情况来看,他是赞成法大于权的,否则就不会这样了,因为人有了知识,就会思考,而思考的多了。自然也就不容易控制了。

    “是么。”林美玉点了点头,“要这么说,也不算错,邓先生对于教育的重视,人尽皆知。嗯,不过但从这方面就说是要开放也未必正确,苏联也是教育程度很高啊,但他们……”

    “苏联,呵呵。苏联跟中国不一样。”唐欢笑着摇头。“你以为苏联不会么?苏联人的教育程度更高,他们自然也更懂得思考。只不过他们的政府还依然强力,依靠暴力机关仍然可以掌握着政权,而依靠他们控制下的绝对传媒,也依然可以统一口径。但这不会长久了,单纯靠压制,必然会出问题,何况苏联人属于欧洲文明,又有革命的历史,骨子里对于独裁可从来不怎么喜欢。当理想破灭地时候,就是他们的思想混乱的时候,而思想混乱了,他们地国家也就分裂了。看着吧,用不了几年了,很快苏联的帷幕就要落下了,要不然,我干嘛前期在苏联做那么多工作?不就是要趁着戈尔巴乔夫这个傻鸟还算有权力的时候,趁机去捞一把么?”

    “你……”林美玉笑着摇摇头,“唉,不知道怎么说你了,或许你是对的。”

    “对于错么,只有历史才能评价,而我么,原本也不清楚,只是我有点特殊,所以才稍微清楚点未来的走向。”唐欢淡淡的道,“总之,对于现在地中国来说,任何主义之争,任何自由与人权问题,都是绝对的陷阱,因为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却大部分都受教育程度不高,切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三个词:稳定、展与教育。

    稳定与展不必说,而教育更是百年大计。只有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高了,国民素质才会提高了,国民素质提高了,民主啊自由啊,一切就都是水到渠成了,否则一切都是奢谈。就如我说的,在大势面前,任何独裁都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只是这种下台的时间有早晚,下台方式也有狼狈跟体面的区别罢了。但在这之前,有限地独裁,在特殊的地方未必就是坏事。中国人学西方可以,但要像西方,就只能死地很难看。”“呵呵,你啊。”林美玉笑着再次擦了擦头,“好了,不跟你谈这些了,这都太遥远了。”

    “遥远么?”唐欢微微一笑,“其实也不遥远,看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等我们老了地时候,当你回往事,就会现居然变化是如此之大,不管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地。”

    “好好好,你对,你对,可就算是,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林美玉再次一笑,“嗯,不过听你这意思,既然教育这么重要,你是不是要花钱在内地投资学校?”

    “这是当然的。”唐欢笑着点头,“邓长就不止一次对外人说过,教育才是中国的重中之重,是百年大计,是根本,嗯,所以呢,为了这个根本,我自然要跟着增砖添瓦。”

    “那好啊。”林美玉点点头,“既然你有心,那我们回去后就弄个章程,比如搞一个基金,把投资内地教育的计划长久持续的坐下去,你看这样如何?”

    “不错,应该这样。”

    “那这件事情就让我来做吧。”林美玉继续笑,“这个事情太有意义了,我很喜欢,你可不许跟我抢。”

    “那也是当然的。”唐欢笑着伸手掐了掐林美玉那吹弹可破的脸蛋一下,“我还是个孩子么,自然不方面出面,哈哈哈……嗯,脸蛋可真嫩啊,用了什么洗面奶啊?是不是故意弄这么嫩的?好勾引我?”

    “去你的。”林美玉打开唐欢的手,“刚说几句正经的,少来了。”

    “哎呀呀,什么正经不正经的。”唐欢眼角一翘,“如此秀色可餐的大美人在前,再正经也变不正经了……或说,你希望我对你很正经么?”

    “你,你……”林美玉气笑了一会儿,这就站起身,“不跟你闹了,我去睡觉了。”

    说完,林美玉就迅速小步频移的离开了客厅,去了这间套房的主卧室,只不过可能是跑的太过急切,卧室的门却没有关上。

    “咳咳。”看到这一幕,唐欢摸了摸鼻子,“靠了,这不分明是勾引我么?进卧室门都不关,嗯嗯……没法子,都暗示这么明显了,我再不识抬举,就太那啥了,哼哼。”

    说到这里,唐欢嘴角含笑的站起身,慢悠悠的向卧室走去,而且还吹起了口哨。

    以为他现在忽然觉得,在跟林美玉通过对答的方式把之前的一切分析一遍之后,心情就豁然开朗,他再也不用为过去曾经对政府种种措施的不满而困惑。

    “饭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步步走么,与其整日叫嚣不满,不如脚踏实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说到这里,已经走到门的唐欢一下推开那半掩的门,“就比如现在,满足偶女人的个人问题,就是最迫切的需要啊,也是偶的大势所趋,吼吼吼。”

    第二五八章 由外而内

    继续在长城大饭店休息了两天,并跟其他各个部委的人再次商讨了一些合作细节之后,唐欢便离开了这个号称正处在“勃勃生机”的老北京。

    因为在他看来,现在这个极度缺少绿化的北京,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有的,可能也只是遍地的工地,炎热的气温以及飞扬的粉尘……如果这里不是中国的政治首都,他真难想象在这里生活是一种什么滋味。

    当然,他也明白到自己这是太苛求了,毕竟他现在的生活跟过去那种小市民的生活已经千差万远,不能照搬香港的生活对照这里。

    现在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始,这种工地四处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唐欢前生所在的那个小城,在后来一样是这副模样,整个中国全都如此,只是早晚有不同而已,世界在后来称呼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车里的唐欢,一路上不知道看到多少正在修建的工地,他也知道这种城市化是一种必然,但他就是不喜欢。

    “其实就算要搞建设,也有很多方法么。”又路过一个露天作业的工地,看着许多孩子在旁边玩,唐欢轻轻的摇摇头,“难道跟后来一样,把工地围起来不让外人进来就那么困难么?非要这种开放式建设?尘土飞扬又不安全?“你在说什么?”一边的林美玉问。

    “哦,没,没什么。”唐欢摇摇头,很快就转过了头。神情淡然道,“只是在看一些无法改变的东西而已。”

    从北京离开后,唐欢立刻飞去上海,然后就在上海主要高层的热烈招待下,二话不说,先去招待所吃了个饭。

    在这场饭桌上地最高接待者,赫然就是一个带着眼镜,穿着朴素,满脸微笑而又显得十分慈祥和蔼的中年人。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市市委书记,后世大名鼎鼎的江某人。

    不得不说,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多种多样,但现在真的接触起来。唐欢却感到他身上真的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或者说平易近人也可以,让人很容易就在他面前放下包袱,放下戒心,可以在最快的速度内把他当成不错地朋友。当然,那也仅仅是不知道他后来具体发迹历程的前提下。

    不过连邓牛人跟铁娘子都见过了,再见这样的第三代。自 我 看  唐欢也没什么压力了,更何况现在是他们在努力讨好自己,心里的满足感不要太小。

    另外就是。唐欢还发现这顿饭其实并不奢侈。如果按照当前地吃饭标准来说。甚至可以说寒酸。比如也就十几个北方常见地炒青菜。一点小米粥、辣菜咸菜加馒头。再有就是多加了一些南方常见小吃……不客气地说。唐欢当年没去香港之前。在北城县那个穷困地靠海小县城里。吃地都比这个好不知道多少倍。

    看了这些菜。唐欢也曾暗暗叹过气。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上海市这时期请客吃饭真地这样朴素呢。还是特意照顾自己……毕竟当初跟邓首长吃饭地时候。中南海地厨师曾问过自己要吃什么。自己当时就说过不要奢华。要吃家常菜。

    如果是前者。那么他地确可以对此时地江书记或者整个上海地领导团体赞叹一下。但如果是后者。就只能说明上海现在地管理团队逢迎上峰地手段已经十分高超。并且对中央内部地某些情报也了如指掌……

    “这就是上海帮啊。”酒席快结束地时候。唐欢不禁微笑了下。

    吃过饭之后。下午唐欢再三要求不要休息。要先去正在改建中地宝钢二期以及新地飞机制造厂去看看。

    对于唐欢地这个要求。上海市政府没有任何地推脱。也没有对唐欢说诸如车马劳顿之类地。而是迅速派出干员陪同唐欢一起去参观。并充当解说。

    这次陪同唐欢一起考察的,是上海市委副书记黄某,他过去曾经是上海工业工作党委书记,也一直是主抓上海的工业,所以这次陪同他来是最合适的。

    他们首先去了宝钢,宝钢二期整个就是一个超大地工地,到处都是钢筋水泥以及人头涌涌。

    “看,这里就是宝钢二期未来的工厂厂地。”头戴安全帽的黄副书记指着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对唐欢解说道,“现在设备还没有运过来,但我们已经在最快的速度对整个工业场地进行了规划布局,都是我们的设计专家跟日本以及德国的专家相互论证很久才定下的。目前这里,就是将来的厂房区,那边就是生活区,我们地这次规划,全部都是世界先进水平,也是我国第一个高现代化地工业城。”

    “嗯。”唐欢点了点头,其实现在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他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看到地方貌似很大,然后工人干劲很足。

    “对了,日本专家……可靠么?”唐欢忽然问。

    “嗯?”黄书记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你们不是说设计这个工业城的专家还有日本人么?”唐欢只得再问,“我是问日本地专家,他们的设计可信么?”

    “呵呵。”黄书记这次听明白了,只见他笑了笑,“放心吧,日本来的专家很敬业,何况这次的规划因为您的大力投资,我们不存在资金缺口,加上还有德国的专家,我们自己也不是糊涂蛋……嗯,反正这次的规划您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日本专家的设计,也的确都是最好的。”

    “是么。”唐欢点了点头,“还是小心点好,我记得上次宝钢一期不是吃过日本人的亏么?比如关键配件很贵。”

    “是吃过亏,但后来我们仔细想,其实也不能全怪日本人,毕竟纯粹在商业方面,他们也没错。”黄书记叹了口气,“归根到底还是缺钱啊。让我们明明知道日本人的设计会成本高,但相比而言,我们当时的能力只能引进日本的那套技术,德国的方案好是好,但还不适合上海这种铁矿石资源缺乏的地区,而且也比日本的招标贵。”

    听到黄书记这么说,唐欢不禁翻了翻白眼:“真服了您,吃了大亏,还说不怪人家使诈?”

    “呵呵,谁让我们第一次都不懂里面的诀窍呢。”黄书记淡淡的一笑,“不过使诈一次,第二次就不灵光了,吃过一次亏,有坏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将来,我们一定是要走出去,跟世界接轨的,那时候的商业欺诈更加多,我们现在吃点小亏,能引起大多数人的警惕,对未来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实就算日本人,当年不也吃过美国人很多亏么,都一样的,这是后来者在发展路上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之一。”

    听到黄副书记这么说,唐欢也只能是微微摇了摇头,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

    仔细一想,他们说的或许也有点道理,中国现在不是没有明白人,而是明白人太少了,而少数的明白人,也大都不在具体领导位子上,这就造成了上下脱节。大飞机项目如此,宝钢一期也是如此。

    中国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上层要搞某个项目,下层具体研究人员也信心饱满,但中层具体管理者,就总是信心缺缺。

    唐欢还记得,前世曾在网上看过N多帖子,有的说是改革开放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让这些大项目下马,因为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了,所以大家都寻思赚钱,不去考虑研究了。

    在过去,唐欢也深以为然,但现在亲自接触过程不识等具体研究建设人员之后,他深深的明白到,过去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对的。至少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研究人员,大部分还是有着一种使命感跟责任感,他们对物质普遍看的很淡,反而对自己手头的研究项目表现出一种罕有的狂热感。而上层领导,比如邓也好,胡也好,他们都对这些大型项目也都是关怀备注,没有丝毫的忽视。

    按说,上曾领导重视,基础研究人员又有信心,项目应该是没问题,但坏就坏在中间环节,因为这些稍微了解点工业,但又其实不是研究人员的官僚们,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就是出工不出力,可着劲儿的要项目停工,然后可着劲儿的从项目基金中捞外快。

    后来虽然没有大肆报道关于这时期的管理层人员如何如何,但到了胡书记时代,可以看到很多研究人员依然回来上工,但过去的那堆中层管理人员却都全部换了一茬,并且如果仔细研究也不难发现,这批人很多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被各种理由下了监狱,而更多的主要首脑则逃去了国外,最典型的,就是几个让运十下马,并跟麦道飞机顺利洽谈合作事宜的国家大功臣,后来大都在美国活的相当滋润……

    想到这里,再联想到前面跟邓的见面,让唐欢忽然感到一阵无力,他不知道自己要是深入中国的政坛,到底会是什么一副样子。

    再次看向那一片工地,唐欢默默的想:“或许,由外而内,这就是我目前最正确的法子了。没错,不能直接走官场,要跟官场有限合作,自己以外商身份成立一些自己的机构,通过自己的机构多为老百姓做一些实际的福利。比如我可以直接多建设一些学校,多建设一些福利房,多搞一些更实惠的商业保险……这或许就是我回报祖国最好的办法了。”

    第二五九章 尽力而为

    宝钢二期匆忙看完之后,唐欢并没有对具体施工进度等方面发表什么看法,毕竟这里面是属于专家学者的天下,不是唐欢这样的门外汉能明白的。

    唐欢虽然不懂厂房建设,也不懂具体规划,更不懂设备的先进在哪里,但起码知道一点,那就是不能外行领导内行。而作为一个投资者,他只要知道自己的投资用对地方就够了,这不止是包括项目本身,也包括具体实施项目的人。而看到这时代的中国专家的精神面貌之后,他觉得更应该相信这些还带着饱满热情的专家。

    当然,黄副书记的解说很不错,对一些复杂的专业化东西往往能够深入简出,还经常使用类比,所以很快就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给说明白,让唐欢也对高科技炼钢大体有个了解,并且对自己的资金投入方向也有个大概,果然不愧是工业专业转政坛的人才。

    按照黄副书记的描述,这个宝钢二期的规划十分庞大,而在建成之后,将会成为另外一个钢城,或者说是上海的城中之城。一旦建成,包括钢厂主体工人以及钢铁工业园中附属服务性设施的服务人员,比如医院、托儿所,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货运码头等等等等,初步预计将会创造进千个工作岗位,在这个钢铁城所创造的价值,完全可以抵得上目前全中国钢材生产价值的三分之一强,此外在技术的带头作用等,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对唐欢的投资大加赞扬,说这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在看到唐欢对此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大的开心之后,黄副书记立刻口风一转,不再悄悄地夸赞。而是实际谈起宝钢二期跟力拓集团合作,以及铁矿石进口的事宜。

    “我想唐先生您应该是清楚的。”黄书记笑着道,“我们宝钢本身是没有铁矿石地,所需要的矿石原料大都是要进口澳洲跟巴西的优质矿石,所以不客气的说。矿石就是我们宝钢的命脉,所以我虽然有所了解,但还是想再确认一下,那就是唐先生您旗下地力拓公司,真的能够保证矿石的按时供给么?”

    “这点你不用担心。”唐欢微微的摇了摇头,“铁矿石对于钢铁企业的重要作用,我也清楚得很。就目前来说,力拓公司控制的矿场主要是在非洲或者南美,澳洲的铁矿控制还相对少。不过我已经打算在各地生产优质铁矿石的地区投入重资,去收购当地的矿石企业。目地就是力争把下游矿石企业控制起来,最终跟宝钢形成强强联合。”

    “哦。是这样啊,那就太好了。”黄书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我们也就放心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唐欢再次轻微的摇了摇头,看来这上海的确是改革开放地前沿阵地,对国际形势了解的很深刻,现在就知道宝钢的软肋,也就是宝钢所需的矿石。可既然知道,为什么前生的历史中,宝钢在自身经济大步走的同时,就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去收购那些铁矿石企业呢。

    想到这里,唐欢不禁又想到了大洋彼岸的竞争对手日本人,说实在的,对于日本的那群钢铁贩子,他还真是有些由衷地佩服。

    在后世。日本钢铁企业就是十分重视铁矿石企业,他们在日元升值的平成景气期间,敏锐的看到这种景气背后所带来的危机,所以果断的投下大资金,趁着日元大幅度升值的有利时机,在国外大肆收购与钢铁企业性命攸关的铁矿石公司,比如澳洲、巴西、印度等地的铁矿石公司,几乎都被日本人用钱抢了个遍。

    果然。因为控制了下游矿石企业。在92年泡沫经济破灭过后。日本金融业跟房地产大肆下跌。但日本地钢铁企业虽然也受到很大冲击。却没有伤筋动骨。归根到底就是铁矿石原产地地价格受日本控制。同时日本地钢铁出口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中国印度等国家搞建设地巨大刚才进口。而焕发了新地生气。

    这还不止。日本由于花大量资金成了下游铁矿石企业地大股东。也就变相地控制了这些铁矿石公司。控制了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果在每年地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中。铁矿石地定价权几乎都被日本人所把持。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更是努力地说服铁矿石企业地政府。促使其不断抬高铁矿石价格。

    这抬高铁矿石价格可是一招狠棋。因为铁矿石价格提高了。日本固然会增加生产成本。毕竟日本几乎都是进口铁矿石。但日本钢铁公司又是铁矿石公司地大股东。铁矿石价格增高了。他们在那些铁矿石公司地利润一样会提高。两相比较一下。他们还不亏。

    要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纪。日本地钢铁产量早已经不是世界第一。二十一世纪世界钢产量第一地是中国。甚至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加起来地钢铁年产量。也不如中国地钢产量。因此最需要铁矿石地也是中国。所以受到打击最严重地。还是中国。

    如果说之前地涨价还算是缓慢和蔼。那么2005年地那次钢铁谈判。几乎是要了中国钢铁企业半条命。加上当时地产热。等于是给中国地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2005年。日本钢铁企业再次联合取得了世界铁矿石地定价权。他们联合巴西淡水地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地亚哈莫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这三大巨头。讲铁矿石基准价地涨幅定在了71。5%。这一涨幅。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地钢铁企业。特别是宝钢这个中国钢铁企业地龙头。为此。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跟日本等钢铁巨头进行了艰难地谈判。可最终还是因为在铁矿石企业没有发言权。最后地谈判以失败告终。只得接受71。5%地涨幅。

    这次涨幅,是历史上最大的涨幅,其直接结果。就是让正急需钢铁的中国承受了巨大地损失。其实那时候中国的许多大型项目,比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城市地铁以及房地产建设,都承受着昂贵的钢铁价格。不客气地说,后世房市那么贵,钢铁建材的价格提高功不可没。

    事实上。中国的房价,正是在2005年钢材大涨价地时候,开始了急速爬升,然后这种急速攀升,又在2007年环球经济危机中,慢慢破灭。先不说老百姓受到多少损失,多少人望房兴叹,就连开发商,也整天没精打采。其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不知道有多少。

    在过去,唐欢记得刚看到日本大幅度提高铁矿石价格还一直有些纳闷,毕竟铁矿石涨价对日本也是一事同仁的。可日本怎么就会突然在2005年大肆提高,还提高幅度那么大。哪怕就是后来的环球经济危机,唐欢也还没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由于自己本身就投身于金融家的行当,更了解了一些国际间的资本运营,于是也不难发现当时日本的企图。

    所有事情一旦串联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日本毕竟是经历过经济泡沫的,所以对这些经济危机是相当敏感地。他们一定早就预感到美国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到时候钢铁等产业一定受到冲击,所以及早的在最稳妥地下游产业提高价格保值。同时,这样大幅度提高铁矿石价格,还能最大限度打击中国,从中国捞取外汇,让中国这个渐渐崛起的东亚巨无霸再匀出点好处给日本,借经济危机的机会从中国攫取利润。

    可以这么说,通过控制铁矿石企业。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民币,都是流向日本这个不产铁矿的国家,日本对矿石资源的看重以及利用,㈨'月'  整'理'制*'作*'可以说如火纯情。

    先比而言,中国对矿产资源的控制就只能用拙劣不堪来形容,最典型的一例就是稀土。

    众所周知,稀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现代化社会,稀土的作用更加重要。航空、半导体等等高精尖产业。大都要用到稀土,而全世界地稀土储量偏偏又少得可怜。同时集中度还很高,那么巧的,大部分上稀土资源都存在中国,**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稀土资源占?(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