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高手 第 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颜飧雒忠残唇グ桑一岷芨屑さ模绞蔽乙欢ɑ崧蛞槐净乩纯矗挡欢ㄒ院蠡鼓芄桓业淖优矗弊龃冶δ亍!?br />

    发完短信,郭靖自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黄芙同样是忍俊不禁,笑道:“没错,就是要这样写。”

    两人随后就关闭了电脑,上床睡觉。

    另一边,正一边喝着茶,一边浏览着网页的赵星驰很快就发现了这封回信。

    “噗……”刚刚喝下去的一口茶水直接被呛得喷了出来。

    “咳咳咳……黄蓉?我擦!”赵星驰咳嗽连连,幸好喷的时候动作快,茶水这才喷到了身侧,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得以保护完好。

    原本“郭靖”这个名字已经给了赵星驰很大的刺激了,没想到这家伙的女朋友居然是“黄蓉”,这也太巧了吧?

    郭靖与黄蓉,这是小说档里面的最佳情侣啊!

    虽然中年后的郭靖和黄蓉让人很难有喜欢的心情,但少男少女时代的这两位,无一不是风靡万千的主角。

    地球上,整个华人世界,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认识“郭靖”和“黄蓉”这两位。

    但是现在,赵星驰居然在土星上刚好发现了这一对鸳鸯。

    巧合的程度,堪比天上掉馅饼的几率,但是居然还是巧合了,赵星驰能说什么?他一度怀疑这是小说里面的郭靖和黄蓉也穿越到了这个世界,然后和他来一场史上第X混乱的狗血凌乱剧情。

    良久之后,赵星驰感叹道:“这是老天让我把这两位写成一本小说啊!”

    赵星驰和四联出版社达成《明朝那些事儿》、《品三国》的出版事宜之后,考虑过接下来该写什么书好。地球上的各种畅销书太多了,他对此很纠结。或者,他暂停写书计划,等两本历史小说全部出版,他功成名就之后,转职混混娱乐圈再说。孙杰伦随便开一场演唱会就几百万、几千万的赚,说明娱乐圈还是很有赚头的。

    成为名作家,然后用地球上的歌曲捧出几个天王天后来,最后开演唱会、走穴、代言、出专辑、拍电视剧、拍电影等等各种捞金。

    不消一两年,保证大赚特赚。

    不过现在好了,既然这两个主角都冒出来了,其中一个还成为了他的读者和半个粉丝,那接下来就把金大侠的那些武侠名著誊抄过来,先试着做一个横跨历史、武侠两大小说版块的作家,然后再说其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大侠的十四部武侠名著,整个华人世界耳熟能详,甚至老外都有很多武侠发烧友。金大侠也凭此成为了最知名的华人作家,同样也是最赚钱的华人作家。

    各种影视剧翻拍、改编,多达几百部。

    改编成电影,每每上映都是观者如云如雨。

    改编成电视剧,一版之后再版,再版之后三版,三版之后四版、五版……,很多次版本被人吐槽,但一经播出,收视率就是居高不下,读者是一边看一边骂,不亦乐乎。制作单位也是一边受一边继续拍、继续改,死不悔改,然后大捞特捞。

    最后,你好我好大家好。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的香江,有一个电视台是TVB,每次被对手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立即改编金大侠的这些武侠小说,然后一经播出,马上就干翻对手。

    赵星驰一个八零后,从小就是看着金大侠的武侠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长大的,然后读了书之后开始看盗版,接着购买精装版全集,翻来覆去的看,爱不释手,每看一次就回味一次,回味无穷,深深的为之着迷。

    《射雕英雄传》,赵星驰很快就决定了先将这部写出来!

    第三十五章火爆销售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在做买卖的时候一点也不假。

    你的产品不行,或者是质量不行,或者是价格不行,老百姓的心里头有一杆秤的,他们会敏感的分辨出来,然后掉头离去,弃你的产品如敝屣,让你不得不提升产品质量,不得不降价,否则就让你亏血本。

    除非你搞垄断。

    除非你只是做一次就走人,以后再也不干这一行了。

    卖书,虽然卖的是文化,但其实也是一种商品,所以卖得好不好,你就必须得让老百姓满意。

    赵星驰不是做一次就走人的人,四联出版社家大业大,同样不是做一次就关门的地方。

    所以,对于老百姓的认可,两者都是非常在意的。

    首日销量一万册,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也有可能是图个新鲜,或者受到了宣传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成绩。

    第二天开始,新鲜度和宣传力量都大幅度减弱,这个时候还想要卖出好成绩,那就得看老百姓的口碑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赵星驰在忐忑的等待着;钱敏丽在忐忑的等待着;赵卫国和林宝伊在忐忑的等待着;四联出版社内,严敏俊在等待着……

    11月28号,《明朝那些事儿》次日的销售数据反馈到了四联出版社手上。

    “社长,大喜!大喜啊!”秘书任志文拿着数据一脸欣喜的跑进了严敏俊的办公室,激动的大喊道:“次日销售量两万三千五百册!”

    “什么?”严敏俊惊得整个人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伸手抢过数据。

    鲜红刺目的数字“两万三千五百”刺激得严敏俊双手都在颤抖,他一拍桌子,高声喝道:“好!痛快!”

    而当这个数据被赵星驰得到之后,赵星驰同样是高兴的跳了起来,他终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不容易啊,反反复复,《明朝那些事儿》终于要开始爆发出属于它的能量了。

    钱敏丽和他正在星伊玩具公司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先是呆了一下,等到反应过来,突然“啊”的惊声尖叫了起来,然后跳了起来,给了赵星驰一个袋鼠抱,整个人像袋鼠一样挂在了赵星驰的身上。

    赵星驰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钱敏丽居然还有这嗜好。

    第三天,《明朝那些事儿》再次爆出了销售佳绩,达到了两万八千册。

    第四天,销售突破三万册。

    第五天,似乎是厚积薄发,《明朝那些事儿》居然狂卖五万册!

    ……

    ……

    到12月10号,《明朝那些事儿》上市两周之后,总的销售成绩已经高达五十万册!

    四联出版社首印五万册,在这个数据面前就像是一颗石头扔进大海里,水花都不会飘一个,不得不从第二天就开始加印。

    刚开始,四联出版社还谨慎的很,只是加印了五万册,总共十万册的印数。

    但是,当第二天、第三天的销售数据被反馈上来;当各大书店、经销商开始拨打电话,疯狂叫着要再进五百本、五千本、一万本、五万本《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四联出版社顿时就慌了手脚,然后开始疯狂的加印。

    印刷厂甚至开始了加班加点,三班倒来赶工。

    很多工人都是既痛苦又快乐着,说痛苦,是因为三班倒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一时之间习惯不过来;说快乐,是因为四联出版社难得大方,为了销量,为了更多的大洋,祭起了奖金这个杀手锏。

    五十万册,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销量!

    在如今互联网兴盛的信息时代,纸质书的销售成绩每况愈下,一本书如果能卖出过万册,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卖出十万册,已经能够称得上是畅销书。五十万册,这已经算是超级大卖的红书了。

    更何况,五十万册的销量只是短短两周时间创造的。

    一本书上市之后,只要有人出生,每年都会卖出一些,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销量会越来越低,但细水长流之下,总得销量也非常可观的。

    两周狂卖五十万册,这意味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集的销量会超过百万册!

    这个成绩,没人会否认,所有人都只会点头赞同,然后感叹一句:“这成绩,是要逆天啊!”

    整本《明朝那些事儿》,预计有七集,每集卖出一百万册,总和起来就是七百万册。这样一算,再算算以后细水长流的销售量,狂卖千万册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过千万册的销量,这个数据如果说出去,铁定在整个国内都将引起巨大轰动!

    即便是华夏如今的青年作家旗帜的王寒和陈敬明,他们两个都小说都没有哪一本能够有过千万的销量,有个三四百万册的销量已经是超级大卖,然后被广大媒体大肆吹捧了。

    作为赵星驰的责任编辑,严敏俊虽然一早就有预感《明朝那些事儿》会大卖,但是他依然被两周五十万册这个成绩给惊到了,太疯狂了!

    严敏俊觉得这个成绩实在是很疯狂,甚至有点逆天。

    尼玛,这到底是知名作家还是新手新作啊?

    每天的销量都在往上增,两周时间就破了五十万册的销量,这个速度基本山将华夏所有书籍销售的记录都破了一遍。

    新人新作最快破一万册的销售记录!

    新人新作最快破两万册的销售记录!

    新人新作最快破三万册的销售记录!

    ……

    最快破五十万册销售记录!

    “看来,我还是小瞧了赵星驰啊,这哪里是下一个陈敬明和王寒,根本就是两人的合体!”严敏俊看着这个成绩,想到了在他手上压着没有推向市场的《品三国》,半响无语。

    作为赵星驰的经纪人,钱敏丽直接震惊到麻木了。

    首日一万册,次日两万册,第三天接近三万册,第四天三万册,第五天五万册……,每天的销售成绩都将钱敏丽震得不轻,这个时候再看两周综合成绩,不震惊到麻木才怪。

    钱敏丽感觉赵星驰是越来越厉害了,她甚至开始相信赵星驰之前跟她说过的那些话:“这成绩逆天了,看来他没有说错,他以后一定会成大大作家!”

    赵卫国和林宝伊,作为赵星驰的父母,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两人同样是半天无语:“这也太快了吧,这样一来,儿子现在不就成了大作家了?”

    第三十六章热度与反响

    《明朝那些事儿》火了,彻底的火了,大红大紫!

    互联网上,“明朝那些事儿”成为了热门搜索词,从12月开始便强势登顶千度热门搜索词第一,搜索指数第一。无论是某点本年度最红火的网络小说,还是现实生活中天王巨星们的绯闻和各种爆尿,在热度上都被“明朝那些事儿”给轻松碾压了。

    而在“明朝那些事儿吧”内,更能够清楚的知道《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到底有多火。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名为“爆料各自的籍贯,看看明朝到底有多火”的帖子,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帖子的内容没啥稀奇的。

    但是,每一个回复了的账号都在各自爆料自己的籍贯。

    从华夏国最北方的黑江、辽沈、内孟,到华夏国最南方的东广、东西,甚至是香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遍布全华夏。

    再看贴吧的关注人数和发帖数量,五百万关注人数、一千万发帖量,虽然其中有大量的赵星驰和财大各自的水军,但依然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关注度了。

    目前华夏国最火最热的贴吧,毫无疑问要属“大帝吧”,超过四千万的关注人数和超过三亿的发帖量,看上去比“明吧”恢弘大气多了,但要知道,“大帝吧”可是经过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才达到这种程度的。

    一个两周,五百万关注人数,一千万发帖量。

    一个三年,四千万关注人数,三亿发帖量。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明吧”要比“大帝吧”牛掰多了!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给“明吧”三年时间,“大帝吧”也只能够在后面吃灰。

    赵星驰能够不被《明朝那些事儿》的逆天销售成绩震惊,但也被“明吧”的热度给震惊了,因为在地球上,“明吧”的热度别说达到这个程度了,就是一般的网络小说都比它热多了。

    “或许是因为来到这里后和财大出版社战斗过吧!”赵星驰最后只能这样想到。

    如果说互联网上的热度很难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们感受不深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热度,就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了。

    《华夏教育报》、《光明报》、《文艺报》、《解放报》、《扬子晚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新民晚报》、《文汇报》、《羊城报》、《工人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川晚报》、《环球时报》、《华夏文化报》、《华夏社会报》、《华夏信息报》、《青年文摘》、《读者》、《意林》、《四联周刊》……,等等等等,全国、各省市的报纸和杂志,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都报道了《明朝那些事儿》的惊人销售成绩。

    不少报纸甚至将《明朝那些事儿》的报道做成了主板的头版头条。

    甚至,一向来作为政府喉舌的《**》,这一次都做了有关的报导,赞扬《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有趣的历史小说,是国内青年作家“金古传奇”先生所著,然后又肯定了这本书的成绩,说在XXX的培养下,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极大的提高,说明了特色教育的成功……

    反正通篇下来,赵星驰是在XXX的关怀和领导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这篇报导一出来,除了赵星驰有些受宠若惊之余又有些腹诽之外,全国看到这篇报道的人都被震惊了,尤其是那些自诩为作家的一类人,有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有加入了作协的传统作家和青年作家。

    记者采访了陈敬明,问他对于这篇报道有啥感想,陈敬明郁闷到不行:“尼玛,我一直在拍摄自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咋知道?”他一直在忙于拍摄电影,他自己的小说《时代》改编而来,今天是不小心被记者给堵在了片场。

    陈敬明当然不会直说,所以他只是错愕了瞬间,下一刻就若无其事的笑着回答道:“抱歉,我很忙的,请让让好吗?”

    陈敬明自顾自的离去。

    身后,记者们却没有不高兴,反而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陈敬明片场耍大牌,无视金古传奇”。

    也有记者在赛车场采访了王寒,问他对此有什么感想。

    王寒先是一怔,然后冷着一张脸说道:“我有个毛的感想,这关我屁事啊!”

    记者心里暗骂,立即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把他往臭写,怎么臭他怎么写:“王寒当场表示金古传奇不配”。

    第二天,赵星驰就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陈敬明和王寒的报道,一个是无视他,一个是表示他不配。

    赵星驰没有和陈敬明、王寒接触过,所以不好下评论两人到底有没有这样对记者表示过,毕竟媒体的尿性,他在地球上的时候就深有感觉。

    赵星驰很快就将这样的报纸给丢到了一边,然后拿起那些吹捧《明朝那些事儿》、吹捧他这个作者的报纸来看。

    尤其有一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赵星驰看了都“拍案叫绝”

    “我对畅销书是一向不感兴趣,越流行,越不买账,因为这样能够显示出我的与众不同来。你们可以说我是羡慕妒忌恨,但是我不觉得,原因你们的懂的。

    武侠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言情小说去了,打打杀杀的我最讨厌了。

    言情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武侠小说去了,因为恋来恋去的最虐心了,还是打打杀杀很新鲜。

    就这样,一直反着来。

    幸好,《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了,然后拯救了我这样的小编。

    在此,向伟大牛掰的作者金古传奇先生致敬!

    ……

    ……

    内容看完,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包含了战略、政治、权位、投机。金古传奇先生刻画了一系列任务的心理特征,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因素推向至关重要的位置,并且……

    ……

    这本书展现了金古传奇先生的价值观,虽然全书表现出肉弱强食的丛林法则,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金古传奇先生是不提倡滴,并说明了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在讲历史的小说里,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独树一帜,不仅写得好,还写得妙、写的呱呱叫,看得身为小编的我热血沸腾、激情四溢、汹涌澎湃,我不得不佩服金古传奇先生博大的才学、缜密的思维……

    ……

    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同时又是非常幽默滴,其中包含网络流行语、广告词、电影台词……

    ……

    我决定了,决定用我微薄的薪水去买一套正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PS:我做了一下反思,为啥我以前就那么喜欢买盗版呢?不科学啊啊啊啊啊啊……”

    “哈哈哈……”整篇文章看下来,赵星驰直接笑爆了!

    第三十七章历史的灵感

    (感谢juhuuhkhuhu同学的打赏,鞠躬致谢!另外,求推荐票和收藏,收藏快破三百了,推荐票却很惨,还请各位多支持下!)

    妈祖岛。

    即将过年的日子,孙杰伦难得的回到妈祖岛陪伴在自己父母身边,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一下,自己给自己充充电,思考自己未来的音乐风格。

    自从赵星驰将《东风破》卖给他之后,对于自己未来的音乐风格,孙杰伦就有了一点隐约的灵感,不过只是灵光一闪,所以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思考,反复的琢磨。

    搞创作,无论是哪一种创作,有的时候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却只需要短短几秒钟,关键就在“灵感”上。

    就像古代华夏国一样,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一直在玩水利,但都只是简单的灌溉利用而已,就从来没有想过用将水利运用在机械锻造上,否则的话,工业革命说不定早就在华夏开始了,也不至于近代以来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

    几千年的时间,全卡在了这个“灵感”上。

    创作歌曲也一样,即便是金牌创作人,有的时候明明一个很简单的环节,就像是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但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无可奈何。

    几个星期、甚至数个月都不能够将一首歌曲创作出来,这都是常有的事情。

    孙杰伦是亚洲天王巨星,唱功虽然只是一流水平,但创作实力却是公认的圈内顶尖。不过,饶是他这等水平,想要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音乐风格,并且是适合自己的风格,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不然他这一两年也不会一直停滞不前了。

    弹上一段钢琴,弹奏一段吉他,或是敲一会架子鼓,孙杰伦呆在自己的别墅里,貌似悠闲自在的搞着自己的创作。

    因为只有孙杰伦他自己知道,别看他看上去挺闲的,但心里却颇为烦闷。

    《东风破》到手都几个月了,自己也有了点灵感,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创作不出一首类似风格的新的歌曲,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到底哪里差了呢?”孙杰伦坐下喝了一口茶,呆呆的看着别墅外的风景。

    叮咚!叮咚!

    门铃响了一会,接着经纪人姜梅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杰伦,在吗?是我。”

    孙杰伦怔了一会,很快就起身开门。

    门一拉开,姜梅就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脸上有着惊讶和担忧的神色。她伸手在孙杰伦面前扬了扬,手上抓着的是一叠报纸:“杰伦,你看看这些报纸吧,都是大陆那边的,以后我们可能会有点麻烦了。”

    “不会吧?”孙杰伦吃了一惊,赶紧拿过报纸仔细的翻看了起来。

    《崛起的新星——金古传奇!》

    《新锐青年作家——金古传奇!》

    《一夜成名的金古传奇!》

    《明朝那些事儿?》

    《千万册销量的传奇!》

    ……

    ……

    每一份报纸上,在头版头条位置,都是有关“金古传奇”、“明朝那些事儿”的新闻,用醒目的粗体黑字刊印,让人第一眼就能够见到。

    孙杰伦起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所以还有些疑惑,姜梅到底为什么会说他们以后会有点麻烦。直到姜梅指着这些头版头条新闻让他看,并指了其中一篇报道的内容让他细看,他这才明白过来。

    “……金古传奇,本名赵星驰,西江省昌南市人,财经大学毕业……”

    “赵星驰?这……这个人难道就是之前卖《东风破》给我们的那个人?”孙杰伦惊愕的问道,有些难以置信。

    姜梅苦笑道:“是啊,就是这个人,说真的,我刚刚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也有些不敢相信。所以我特意打电话去大陆那边调查了一下,结果就是那个人。”

    孙杰伦拿着报纸的右手不禁一抖,叹息道:“这真是……难以想象啊,一本书居然两周狂卖五十万册,还只是第一集而已,还有六集,这不等于说他一本书至少也能卖六七百万册?搞不好,卖个一千万册都没有问题啊。”

    “谁想得到啊?”姜梅颇为郁闷的说道:“原先以为只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大学生毕业生而已,没想到看走眼了,居然是一个大才子。这下子,直接成了名作家了!”

    “的确是个大才子!”孙杰伦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对了,你说我们可能会有麻烦,是什么麻烦,该不会这个会是我们的麻烦吧?”他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姜梅“幽怨”的瞥了他一眼,耐心解释道:“当然是麻烦啦,你难道忘记了,我们之前和他之间不愉快的事情?”

    孙杰伦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我们和他只是没有谈成合作而已,他该不会小气到这个都要怪到我们头上来吧?”

    姜梅道:“杰伦,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不愿意想那些龌蹉龃龉的事情,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谁知道这个赵星驰会不会在成名之后得意忘形了,故意要在这件小事上做文章来为难你?谨慎点总是好的。”

    “……”孙杰伦半响无语,最后不可置否的点头同意了她的说法,然后笑道:“对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真的那么好看?里面写的是什么?”

    “早知道你会好奇,所以我让人寄了一本过来。”姜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伸手从臂弯的小包包里掏出一本书来。

    “谢啦!”孙杰伦随口说着,立即将书拿了过去。

    翻开来看,赫然是“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这样一句前言,孙杰伦突然一怔,想到了什么,似乎一道灵光在脑子里显现。

    孙杰伦心下一喜,立即就知道灵感来了,赶紧将手上的书本一扔,快速的跑到了钢琴的边上坐下。

    双方放在琴键上,感受着冰凉的气息,孙杰伦闭目沉思,收敛心神,努力抓住那突然闪现出的灵感。

    很快,一个词在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是“历史”!

    刹那间,无数的信息开始出现,有文字,是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画面,是他看过的一切有关历史的影视剧画面……

    赶紧接过他扔出的书本的姜梅,这时默默的走到了一边,没有打扰他,双眼之中异彩连连,她知道,这是孙杰伦有了创作灵感之后的反应。

    片刻之后,一段优美的旋律从孙杰伦的指尖飘出,飘荡在整栋别墅之内,萦绕在姜梅的身边……

    第三十八章跟风者

    《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总共七集,当2013年的年关过了,时间到了2014年的3月份,第三集才刚刚刊印完成并火速上架。

    七集《明朝那些事儿》,全部上架销售不太符合利益最大原则,所以四联出版社的计划是一集一集的出版上市。这样一来,可以让读者喘口气,同时也可以在读者中间形成饥饿销售的效应,达到最佳效益。

    赵星驰本身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整个过程都没有发表意见,任由四联出版社内专业的发行团队来操作。

    截止到3月1号,《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集的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三十万册,第二集的销售量也成功突破了一百万册,达到了一百零五万册,成为了轰动整个华夏文化界的一件大事!

    两集的销售量总和为两百三十五万册,这意味着整套七集《明朝那些事儿》达到七百万册是没有半点问题,达到一千万册也是顺利在望。这样红到发紫的成绩被四联出版社公布出去后,就像是在文化界甚至整个社会里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惹来无数人震惊、钦佩、拜服,当然更多的还是羡慕妒忌恨。

    3月2号,《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集的首日销售数据被反馈了回来,整整二十万册!

    毫无疑问,前两册培养的读者是这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成绩的最大贡献者。

    到了这个时候,赵星驰也成功的被四联出版社包装成了华夏文化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作家!

    “赵先生,恭喜了,这个成绩如果爆料出去,相信所有媒体都会发疯的。”四联出版社西江分社的严敏俊社长在电话里笑着打趣道。

    “同喜同喜。”赵星驰随口回答道,心里也颇为高兴,不过有了前两集的成绩,所以现在已经能够淡定下来了。

    严敏俊随后又说了接下来的计划,打算请他在《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集上市的时候来一场大型的签售活动,赵星驰立即就同意了,并说一切按照他们的计划办,他没有其它意见。

    挂了电话,正在昌南市配合严敏俊做推广工作的钱敏丽突然跑了过来找他。

    一见面,钱敏丽就把一本书扔在了他的面前,脸色难看的说道:“星驰,你看看吧。”

    “这是什么……”赵星驰刚想问,眼睛立即就看见了书本封面上的几个大字“唐朝那些事儿”,顿时一阵无语:“我擦,这是**裸的跟风啊!”

    钱敏丽也颇为郁闷的说道:“谁说不是呢,这些害群之马!”

    当赵星驰的经纪人,钱敏丽当得挺舒心的,一来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害怕有谁对她起坏心眼,二来赵星驰成为了大作家,她这个经纪人也很有面子和地位,三来赚的钱也比以前多多了,翻着跟头往上涨。

    对于赵星驰的事情,除了赵卫国和林宝伊这两位老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她更关心的了。

    在华夏国,盗版这事屡禁不绝,钱敏丽虽然痛恨,但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跟风这事,钱敏丽可比盗版痛恨多了。

    为啥?

    原因很简单!

    盗版是盗版原著,在损害原作者金钱利益的基础上,却实实在在的给原作者扩大了读者受众面和名气。

    地球上,金庸大侠之所以成为华人小说作家的第一位,除了他的作品经典、被多次翻拍等等原因之外,在大陆疯狂的盗版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里并不是说盗版是对的,而是客观的说明盗版的问题。

    钱敏丽当然痛恨盗版,恨不得盗版禁绝,因为这在损害原作者金钱利益之外,也损害了整个文化产业,让原创者日益减少。

    再说跟风,跟风和盗版不同,跟风更隐蔽。

    别看表面上跟风的创作对原创作没有任何的损害,但其实是间接的在损害原创作的金钱利益,因为题材一样,看谁的不是看?除此之外,跟风的创作同样也损害了原创作的名气和减少了原创作的读者受众面,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搅局者!

    蛋糕就这么大,本来我先做出来了,我自己可以吃整个,但是你却要来咬上一口,我吃到的自然就少了。

    赵星驰这个原创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钱敏丽作为经纪人,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损害,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如果有可能的话,钱敏丽恨不得把这些跟风的混蛋都弄进牢房吃牢饭。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钱敏丽束手无策的问道。

    赵星驰也有些挠头,半响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事根本没办法解决,我看我们还是按兵不动的好,以不变应万变,苦练内功,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跟风这事,他想了想也只能挠头,因为只要不涉及抄袭,根本就拿对方没辙。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文化界的大拿出版一本小说,如果可以跟风,一样是跟风者遍地,大拿到最后也只能是挠头。

    不得不说的是,跟风在哪个行业都有,最严重的还要属影视圈,今天你拍红了一个题材的影视剧,明天早上起后你就会发现,报纸上全都是某某某、XXX拍摄这个题材的新闻报道,人数之多看了都能让你头皮发麻。

    “也只能这样了。”钱敏丽最后闷闷不乐的说道。

    赵星驰伸手在她额头上揉了揉,笑道:“好啦,别想这事了,想多了皱纹都会冒出来,还是说些其它的吧。”

    钱敏丽脸色一红,拍掉在她额头作弄的手:“别闹了,你可是大作家,对我一个女孩子动手动脚的像什么样子?”

    赵星驰讪笑几声,连忙拿起书桌上的一叠稿纸递到她面前,岔开话题说道:“对了,这是我写的一本武侠小说,你看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推广它才是最快的?”

    钱敏丽用幽怨的眼神剜了他一眼,然后才伸手接过稿纸翻看了起来,嘴上下意识的说道:“武侠小说?好好的历史小说不写,你居然写武侠小说,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也就只有我这个经纪人可以这样容忍你胡闹,换做是旁人啊,哼哼哼……”

    “是是是,还是敏敏你对我最好了。”赵星驰连忙讨好,仔细的看着眼前眉头微蹙的美艳女子,他的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第三十九章百万稿费

    2014年1月底,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赵星驰收到了穿越后的第一笔稿费,喜上加喜。

    和签订合约时的5%的版税不同,鉴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巨大成功以及接下来对《品三国》的期望合作,四联出版社极有诚意的和赵星驰重新签订了合约,将版税提高到了10%,这是一个惊人的高度!

    目前已知的,在华夏国内,作家能够拿到的最高版税是15%,是由华夏最知名的武侠名家“青龙子”创造的。

    “青龙子”本名梁青,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至今已经五十岁,从二十岁开始就开始武侠小说创作,三十年笔耕不缀,创作了“天骄”系列、“天凤”系列、“神剑”系列等一系列的经典武侠小说,风靡海内外。

    青龙子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仇杀和嗜杀的倾向,将武侠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是新派武侠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如果说在如今华夏国内选举出一位武侠小说界的武林盟主,那么青龙子当之无愧。

    虽然说近些年青龙子少有作品问世,武侠小说界开始由如今正当红的天河散人、卧龙、陈青云这“三剑客”执掌牛耳,但是谁也不能忽视“青龙子”的存在,就连“三剑客”在青龙子面前都是要执弟子礼的。

    2010年,青龙子发表封笔之作《武林天骄》。

    消息传出,无数出版社闻风而动,希望得到《武林天骄》的首版权。最终,四联出版社以15%的最高报价击败众多对手,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般书籍的版税都在6%到10%之间,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这么高的版税,也有不少人的版税超过了这个数字。一般而言,版税的多寡,全是看作者的名气去定的。

    新人新作,就算写得再好,出版社该压价还是压价。

    有了名气的作者就不同了,名气越大,主从关系就会异位。原本是出版社占据主动,渐渐地的会变成作者占据主动。

    像天河散人、卧龙、陈青云、青龙子这等武侠名家,版税的多少一般都是他们自己给一个合理的数字,出版社极少有不答应的。

    不过,再多说,版税也就在10%上下浮动。

    15%的版税之所以史无前例,创造了华夏国的最高版税记录,一个是因为青龙子名气太大,一个是因为《武林天骄》是青龙子的封笔之作,意义不同凡响。

    与之相对的,赵星驰以一个纯新人的首部作品就获得了10%的版税,这无疑是一个令所有作者都羡慕妒忌恨的待遇。

    稿费本来是半年一结的,不过《明朝那些事儿》成绩火爆,又恰逢大过年的,所以四联出版社难得爽快一次,提早发放了第一笔稿费给赵星驰,参照的数据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集,因为直到2月1号大年初一,《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集才刚刚上市。

    截止1月底,《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集的销量刚刚好突破了一百万册。

    以一百万册来计算稿费,10%的版税,再除去税收,赵星驰的银行卡里最后入账了一笔高达

    “这所得税也太多了吧,扣了我十六万八?”赵星驰看着账单,最后却有些肉痛的说道。十六万八,他得卖多少首《东风破》才能赚得回来啊?

    “你就知足吧,我的大作家,几个月的功夫你就赚了一百多万,后面至少还有六个一百万,换做是我的话,我做梦都会笑醒!”钱敏丽笑着鄙视道,不过看向赵星驰的目光之中却充满了一种惊叹和崇拜的混合神色,甚至有些迷醉。

    成功的男人总是令女人高看一眼的,更别提眼前的这个男人还是把她从烦恼中拉出来的那个人。

    有才,有成功,对她又好,钱敏丽有的时候甚至会想着她是不是在做梦,又或者赵星驰是不是想要追求她?与此同时,她有的时候也会在暗地里想着,赵星驰其实挺好的,要不主动点来一次女追男?

    女追男,隔层纱,钱敏丽也知道自己是美丽的,十足的大美女一枚。

    换做是从前,钱敏丽很有自信,如果她放下身段主动追求赵星驰,赵星驰是绝对不可能逃离她的手掌心的。

    但是现在,看着眼前这个即将爆发出耀眼光芒的男人,钱敏丽第一次有了深深的不自信。

    第一笔稿费就高达一百三十三万软币,再加上之后六到七个一百多万,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年内,赵星驰即将凭借《明朝那些事儿》获得接近千万的身家,这是何等令人目眩神驰的成就啊!

    到了那个时候,名气有了,地位有了,金钱有了,才华也有之,再看赵星驰不差的相貌,真可谓是实打实的高富帅,而且还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大才子。要什么样的女朋友会没有?相信任何一个都可以完爆她。

    钱敏丽想着想着,不禁有些黯然神伤。

    赵星驰自然看不出来这些女儿家的纠结心思,毕竟他没有读心术,也不是那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风流人物,所以他依然在为十六万八的所得税心疼得要死。

    他问钱敏丽道:“敏敏,你给我算算,我这十六万八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这实在是太多了点!”

    “……”钱敏丽无语了一会,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都快千万富翁了,居然还为十六万八肉痛,看来是一个过日子的居家好男人。所以她随即就认真的解释道:“稿税的计算我们要讲一个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要交税的那部分稿费,因为这里面要有一个起征线。就像我们的工资要交税一样,要有一根线,少于这根线就不用交税,超过了才要交税一样。稿税里面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大于四千块的要交,不过不是四千块都要交,而是四千块的百分之八十要交。在这点上,你明白吧?”

    “明白了,要交税的那部分是全部稿酬的百分之八十,如果稿酬在四千块之上的话。”赵星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没错,就是这样!”钱敏丽随后道:“稿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20%来收的,然后再减征30%,最后的数就是要交的稿税了。以你150万的全部稿费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150万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120万。按照20%来计算,再减征30%,也就是120万乘以20%再乘以70%,最后得出十六万八的稿税。”

    赵星驰这才终于明白了华夏国的稿税计算方法,他恍然的点了点头,最后却又来了一句:“还是有点太多了!”

    “……”钱敏丽再次无语了。

    第四十章林允儿

    三月初,春风吹满地,正是草长莺飞之时,人的心思也格外的骚动了起来。

    终于将《射雕英雄传》全部完成之后,赵星驰也没有例外的静极思动了,停下了写作的计划,琢磨着全国各地走一走,或者出国去哪里旅游。

    不过,还没来得及计划好,赵星驰就先后被人打扰上门了。

    第一拨上门打扰的人是财大出版社的负责人,包括财大校长曾宪文、市教育局主管行政的副局长叶未央。

    财大出版社的社长于德成已经因病辞职,算是被拖累了;副社长王贵是罪魁祸首,虽然有财大副院长何森茂一再包庇,但在名声臭大街的情况下,正式在《明朝那些事儿》爆出惊人成绩的第二天就被一撸到底了。

    一行人上门来,陪同前来的是王德忠。

    叶未央和王德忠走在前头,曾宪文其次,其它随行人员在后。

    一进门,叶未央首先就笑容满面的说恭喜恭喜,拜年来晚了之类 (精彩小说推荐:

    ) ( 华娱高手 http://www.xshubao22.com/5/537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