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高手 第 4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直然艘桓觥拔濉钡氖质啤?br />

    学生妹李雪先是听得呆滞了片刻,随后就兴奋的叫道:“哇塞,做好事不留名啊,没想到赵星驰这么有善心,外界也没有报道。我决定了,赵星驰以后也是我的偶像之一!”

    “……”刘燕彻底败退了。

    ……

    圳深市,一家大型商场内的音像店门口。

    商场的门刚一打开,蜂拥而入的人群立即就跑了过来,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将门口堵了个水泄不通。

    围堵的人里面,绝大部分是女生,以学生居多;也有部分男生和男士,不过在战斗力爆表的女粉丝面前,他们完全不够看,围住门口的时候直接被排挤出了队伍,迫不得已之下只好全部站在了后面。

    当然,无论是带着厚厚眼镜的小男生还是眼睛放着绿光的男士都不会承认自己是战五渣的,他们一律在心里想道:“女士优先!我从不跟女人计较!”

    不少商场工作人员感到很奇怪,立即嘀咕道:“今天是星期三吧?还是上学上班时间啊,怎么一个个都很闲似的?还有,全都跑这来做什么,今天有哪个明星在这里举行签售会吗?我怎么没有得到通知?”

    旁边立即有明白人鄙视道:“我会告诉你现在还是暑假吗?我会告诉你今天是孙杰伦的新专辑《青花瓷》上市首日吗?我会告诉你《青花瓷》是红得发紫的大作家赵星驰替孙杰伦量身打造的吗?别做梦了,亲,还没睡醒呢?”

    音像店的门一开,围堵的人群立即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尖叫声和呐喊声。

    “我要买《青花瓷》!”

    “我也要买《青花瓷!”

    “还有我!”

    ……

    震耳欲聋的声音将整栋商场都震得嗡嗡作响,吵得所有人都不得安生,心脏“噗通噗通”狂跳了起来,心烦意乱。

    音像店老板温广亮才刚打开门,见到这个情况顿时就被吓住了,下意识的就想把门给关上。而等到他反应过来,知道这些人是来买唱片的时候,心里的狂喜可想而知,心脏都差点激动得跳出来。

    温广亮找了个凳子,随手拿了一本书卷成筒状,然后跳上凳子,打算将眼前这些激动的人给安抚住。

    一个霹雳吼声突然响了起来:“孙杰伦的《青花瓷》我全包了,老板你这里有多少张,我买多少张,哥不差钱!”

    震惊!寂静!

    温广亮呆滞了,蜂拥的人群全都安静了下来,都呆呆的看着从后面走来的一个身穿休闲装清爽打扮的少年,少年的身后跟着四个西装革履、人高马大的保镖。

    “你谁啊?这么嚣张?你全买了我们买什么?”很快就有人不爽了起来,是一个短平头的男士。

    少年微微一笑,露出了白到亮瞎人眼的牙齿:“我是谁?看见我后面四个保镖没?很明显就是一土豪败家子啊!作为一个败家子,我如果不包场败家的话,我怎么对得起我这现在的这身行头?”

    第二百四十一章狂飙突进的销量

    PS:再次感谢“白不斩”同学的支持,继续加更,稍后九点钟还有一更!

    7月15号这一天,从魔都到京城,从京城到汉武市,从汉武市到圳深市,从圳深市到香江岛,从香江岛到妈祖岛,从妈祖岛到倭国东京,从倭国东京到棒子国汉城,每一地都掀起了《青花瓷》的销售狂潮。

    纵横华夏两岸三地,席卷整个亚洲,孙杰伦接近三年时间才磨出的一剑,在赵星驰的开封下,甫一出世就绽放出令世人瞩目的光辉。

    7月16号,《青花瓷》的首日销量统计了出来。

    115万张!

    内地销量70万张,香江一万张,妈祖岛两万张,倭国十万张,棒子国十万张,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总计22万张。

    这是7月15号一天之内就卖出的数量,包括遍布全亚洲的门店卖出去的数量、孙杰伦签售会卖出去的数量,也包括网络上订购销售出去的数量。

    这是一个能令人震惊到疯狂的销售数据。

    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喜欢《青花瓷》,所以他们才慷慨解囊,然后面对这个销售数据顶多惊讶一下,之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个销售数据就足以将他们震动到浑身颤抖的地步了,然后彻底失声。

    是的,彻底失声了。

    各大唱片公司、娱乐公司,许多华夏、倭国、棒子国乐坛资深人士。许多亚洲的娱乐公司,全部失声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对待这样一个惊人的销售数据。

    首日销量115万张,这即便是放在过去唱片业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个超级强悍的数据,只有超级天王,诸如亚洲歌神林学友、亚洲天王周健这等存在才能够创造出来的成绩;放到现在,这是神一般的成绩。

    除去欧美歌手,就以亚洲歌手来论,一张唱片的销量能够达到一百万已经是爆红之作了。值得唱片公司、歌手经纪公司大吹特吹,外加举办盛大的庆功酒会;歌手也能够因此能够号称“天王巨星”。

    但是现在,《青花瓷》一天的时间就卖出了破百万的销量,这是何等的逆天!

    说是神一样的成绩,一点也不为过。

    而破百万的首日销量除了显示孙杰伦和赵星驰双剑合璧的强大影响力之外,也反应了《青花瓷》这张浓郁华夏风的专辑的受欢迎程度。

    “华夏风,当之无愧。这应该是华语音乐发展到现在又一次重大的创新,除了开创新的音乐形式和潮流之外,更为华语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浓郁的华夏风惊艳亮相,《青花瓷》的出现,称得上是华语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除了古色古香,我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青花瓷》了。无论是青花瓷还是菊花台,都给我一种看到华夏历史的感觉,不买一张回家好好欣赏,真的对不起自己的耳朵,也对不起星爷和杰哥的黄金搭档。”

    “惊艳!除了惊艳。我根本形容不出听到青花瓷和菊花台之时的感觉。优美的旋律,绝妙的填词。华夏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典雅悠远,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美妙的意境。对于星爷,我只能说两个字:跪了。”

    “一室清香,淡淡陶土的味道,遮挡不住满目的愁云,青衣袅袅,独坐窗墙,等待着他的来临,等待着他能给我一生的幸福……我的美丽,我的骄傲,却也是一种灾难,这是我的宿命。幸运或者不幸运,更是一种深刻的不幸。”

    “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慕古希腊,19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中古,21世纪的今天呢?孙杰伦和赵星驰追溯华夏古典艺术的浑厚与朴实——《菊花台》呼之欲出,纯粹的华夏风渐渐吹来了!”

    “菊花到了凋谢的时候,自然的落下,任人践踏,而那久未见面的妻子在这位将军的脑海中的模样已然模糊。通感的运用,菊花的黄和笑容的黄混淆一起,却偏又深刻自然,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堪称绝句!”

    ……

    不论是街头接受媒体采访的人群,还是网络上激情洋溢的发言,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评价《青花瓷》时给予了极高的赞赏,盛赞青花瓷和菊花台这两首古色古香的华夏风歌曲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有惊艳之感。

    当然,有人赞美,也有人贬低。

    有那么一小撮人很是不爽《青花瓷》不仅叫座又叫好,于是开始冷嘲热讽起来,不是诋毁孙杰伦唱功垃圾,就是高贵冷艳的表示赵星驰的作曲和作词矫揉造作,又或者嘲讽赵星驰和孙杰伦为了宣传《青花瓷》无所不用其极,说他们刷成绩。

    成绩和口碑,两者真的很难统一起来。

    很多作品有了成绩,口碑就没有了,被观众骂得狗血淋头,骂作品垃圾。

    很多作品有了口碑,成绩就没有了,依然被观众骂得狗血淋头,不过不是骂作品垃圾,而是骂作者高贵冷艳,不知所谓。

    无论是对于电影还是对于唱片来说,这种情况都是非常突出的,因为一个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一个是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

    百分之九十的情况都是两者得一,极少会出现两者兼得的情况;一旦两者兼得,作品往往都成为了大师级作品。

    但是,大师级作品也免不了被人挑刺被人黑,所以《青花瓷》这种准大师级的作品被人黑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部分人终究是小众。所以他们的诋毁很快就被支持者的口水给淹死了,甚至不少人发的黑贴被吊了起来鞭尸。

    次日。《青花瓷》的销量有所降低,但也达到了76万张。

    第三日,成绩不降反增,再次冲破了一百万,并且超过了首日销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30万!

    这种情况,外界的人是哗然一片,赵星驰和孙杰伦也被吓了一跳。但是琢磨一下也能够说得通。两天时间,足够人们知道《青花瓷》这张专辑的质量到底好不好了。所谓金杯银贝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们知道这张专辑质量好,观望的人立即加入了购买的行列,原本不想买的人也心动了起来,然后在逛超市的时候不自然的手贱掏钱买了。

    所以,出现第三天销售量突然井喷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爆发之后通常都会陷入低潮。这是不可避免的,《青花瓷》的销量也不例外,成绩从第四天开始呈直线下跌的趋势。

    第四天,51万!

    第五天,32万!

    第六天,15万!

    第七天。13万!

    ……

    到了第十天,《青花瓷》基本上就卖不动了。

    这个时候,所有的宣传攻势停了下来,孙杰伦也不再于亚洲各地来回奔波举行签售活动了,以后的销售只能是细水长流。

    而回过头统计一下销售数据。首周的销量达到了432万张!

    恐怖如斯!

    外界的人还好,业内的人都被这个成绩给震得彻底呆滞了。叹服道:“尼玛,要不要这么夸张?这还是人吗?”

    432万张,虽然离500万张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要知道,这还只是亚洲地区的销售成绩而已,并没有将亚洲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成绩统计进来。如果统计进来的话,努力一下,超过500万张还是没有问题的。

    别看亚洲之外,也即华语影响范围之外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语言和文化都和华语截然不同的,人种也不同,但是这些地方同样有华人的存在,而且数量并不在少数,至少破亿。香蕉人有很多,但会说华语的至少占了百分之九十。在这些地区,《青花瓷》首周卖出68万一点儿也不稀奇。

    这个时候,媒体再次发挥了他们歌功颂德的好本领,连篇累牍的赞美着《青花瓷》创下惊人首周销量,盛赞孙杰伦的唱功了得、赵星驰才华了得,是华语乐坛中的最黄金搭档,没有之一。

    “孙杰伦联手赵星驰,打造华语乐坛最强黄金搭档!”

    “首周销量破四百万,《青花瓷》登顶年度最佳专辑!”

    “华语乐坛超强黄金搭档诞生:赵星驰+孙杰伦!”

    “今年的华语乐坛谁最闪耀?唯我孙赵联军!”

    ……

    销售的热潮过去之时,很多人不由得松了口气,多是各大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以及歌手们,纷纷心想:“热潮总算是过去了,也是时候该我们出动了!”

    要问在《青花瓷》上市之时,谁受到的影响最大?谁的损失最惨重?

    除了正准备出唱片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歌手们,还能有谁?

    正在准备唱片的还好些,见到《青花瓷》的成绩如此凶猛,横扫亚洲乐坛,他们除了郁闷之外,并没有多大的损失,只要明智的将发行时间往后延就好了,反正什么时候出都没关系,始终还是扑街货。

    已经准备了的就惨了,不管是准备了一部分还是全部准备完就等宣传和上市的,面对《青花瓷》横扫乐坛的情况,他们的唱片注定了只能是陪衬和被碾压的货色。有些人无奈的停止了发行计划,损失了一大笔;有些人不信邪,咬着牙发行了,最后全都亏了血本。

    这些不信邪的人当中,焕发了第二春的人气歌手周坤的情况最惨。

    第二百四十二章人气歌手当陪衬

    PS:感谢“独孤策策”同学的打赏,谢谢!

    周坤是西山省人,七五年生人,是九十年代就已经成名的歌手,甫一出道就凭借一首《我愿意》红遍大江南北,当时只比高欢、周健等寥寥数人逊色。

    不过,周坤却在之后没有红多久,在《我愿意》之后的第三年,周坤就风光不再。虽然偶尔有唱片发行、在乐坛也比较活跃,但无论是人气还是在乐坛的影响力,都已经消退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2010年之后,周坤也就在资历上可以说道一二,在人气和影响力上,别说和高欢这种“音乐教父”相比较了,就连年轻一辈刚出道不过三四年的歌手都比不了。孙杰伦这种后辈更是完爆周坤几条街的距离。

    也就2012年的时候,周坤开始在央视选秀节目《华夏偶像》中担任评委,周坤的人气才重新回归,并且因为对歌唱选手的悉心指点和个性的点评更上一层楼,粉丝群体从六零后七零后扩散到八零后九零后。

    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周坤才成为众所公认的实力派,然后借着居高不下的人气于一年之内在华夏连开四十场演唱会,轰动一时,周坤自己也引以为傲,常挂在嘴边。

    实力派歌手、实力派演员,非实力派歌手、演员,中间的界定非常模糊。

    一般情况下,相貌不占优势但是很出名的歌手和演员,差不多都被认为是实力派;相貌出众同样出名的歌手和演员。则很难被观众认为是实力派,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几乎是不可能的。通常都是冠以“偶像派”的标签。

    周坤的相貌不说出众,说一般都很勉强,只是因为除了《我愿意》之外,他再没有拿得出手的红歌,也没有机会表现出专业而深厚的音乐知识来,所以才迟迟不被外界承认。

    两年磨一剑,连开四十场演唱会之后,周坤准备发行自己2010年以来的第一张专辑《四十场》。算是一种特殊的纪念。

    按照原定计划,《四十场》将在7月15号发行。

    准备了两年之久,周坤和唱片公司都非常有信心,相信凭借他现在的人气,《四十场》这张专辑虽然不能大火特火,但是卖出一二十万张还是很有把握的。赚不赚钱另说,人气和影响力再度拔高一点还是没问题的。

    孙杰伦联合赵星驰突然在7月12号召开了新专辑上市的新闻发布会。周坤和合作的唱片公司都是吃了一惊。

    一个亚洲天王孙杰伦,就足以在撞车发唱片的时候盖过他的风头,影响到他专辑的销量;再加上一个如日中天的大作家、大才子赵星驰,两人的联合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是一加三、一加五,乘以倍数的增加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发唱片的时间撞车了,对于周坤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只是,一想到之前就已经对外公布了发行的时间,所以周坤在最后一咬牙说道:“发!怎么不发?管他是孙杰伦也好还是赵星驰也罢,总不会他发了专辑。我的专辑就销售不出去吧,按照原定计划发!”

    唱片公司虽然头疼不已。但和周坤都是持这一种态度,所以《四十场》这张专辑还是在7月15号上市了,和赵星驰、孙杰伦联手的《青花瓷》硬碰硬的撞上了。

    在他们想来,即便《青花瓷》比《四十场》更受期待,但是《四十场》的销售成绩也应该不会比原先预计的差到哪里去。

    事情似乎向着他们想象的情况发展,《四十场》的首日销量居然达到了一万五千多张,周坤和唱片公司都松了口气,心想:“也没受影响嘛,白担心了!”

    虽然《青花瓷》的首日销量卖出了115万,对比之下他们的成绩是渣到了极点,废渣中的战斗渣,但是他们依然开始想象着美好的前景,想象着《四十场》卖出去一二十万张,达到预期目标,甚至爆出惊喜。

    没办法,孙杰伦的影响力是全亚洲的,周坤却只在华夏内地有影响力,除了内地,即便是香江、妈祖岛这两个地方都是籍籍无名之辈。

    所以,和孙杰伦比较就不合适了,只要达到了预定计划,他们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当第二天的销售量统计出来后,周坤和唱片公司就全部傻眼了,居然只卖出去三千张!

    “这怎么可能?”周坤拿到统计数据后立即惊叫了出来。

    首日销量和次日销量的差距,一般并不会差太多,大部分是首日销量超过次日销量,但也有小部分是次日销量超过首日销量。

    但是,一个一万五千多张,一个堪堪三千张,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按照这个销售成绩,《四十场》的总销量别说二十万张了,就连最低限度的十万张都勉强的很。

    幸好才两天时间,后面还有翻盘的机会,所以周坤勉强镇定了下来,只唱片公司坐不住了,加大了宣传力度,雇佣大批的水军在网络上写软文广告。

    然而,第三天的销售数据一出来,周坤终于镇定不下来了,差点因此吐血;唱片公司则是心灰意冷,开始开会讨论是否放弃对《四十场》的宣传,转而为其它歌手发行唱片?当然,无论是发行谁的唱片,会议的一个议题是必须要有的,那就是研究《青花瓷》这张专辑。

    这一天,《四十场》仅卖出去五百张!

    这是一个扑街到连爸妈都会不认识的成绩,《四十场》这张专辑几乎可以说是废了。

    要说没有过多宣传,第三天卖出去五百张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唱片公司发动了水军在网络上大范围的宣传,还是这个成绩,再厚脸皮的人也不好意思说这个成绩还可以,只能是冷处理。

    反观《青花瓷》这张专辑,销售量虽然在第二天下跌了,但依然卖出去76万张,第三天更是不减反增,创下了130万的惊人销量。

    对比一下,还真是货比货得仍,人比人得死啊。

    讨论会议并没有持续多久,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就发出了感慨说道:“一步错,步步错,孙杰伦搞出一个华夏风,听众都奔着听新鲜去了,也难怪我们倒霉。”

    周坤也深有感触,然后苦笑着说道:“《青花瓷》一出来,恐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华夏风都是主流了!”

    华夏风被赵星驰创作了出来,现在和孙杰伦联手炒得火热,以周坤在音乐上的眼力和这次的经验教训来看,其它歌手的专辑里如果没有一两首华夏风,注定了会是扑街的货色,华夏风必将大行其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天外飞仙……

    7月14号,也即《青花瓷》正式上市的前一天,《陆小凤传奇》之“金鹏王朝”迎来了大结局,以“霍休”的死终结了整个有关于金鹏王朝的复仇情节,陆小凤转而开始了另一个惊险刺激的江湖历险故事“绣花大盗”。

    金鹏王朝这一卷,对于赵星驰的读者来说,追看的可谓是欲仙欲死。

    打哑谜似的对话,一个迷局套一个迷局,一个假人接着一个假人的讲故事方式,对于经历射雕、笑傲、神雕三部武侠小说的读者来说在理解上要很费脑筋,弄得他们一边好奇又兴奋的追看下去,欲罢不能,一边又伤脑筋的理顺故事情节。

    不少读者在网络上带着一丝抱怨的戏言:“这《陆小凤传奇》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懂的,少点智商都理解困难,脑细胞更是不知道死了多少!”

    大金鹏王是假货,丹凤公主是假货,霍青天是假货,复仇是假的复仇……,除了叛臣是真的、大金鹏王家族的六根脚趾头是真的、西门吹雪和花满楼是真的寥寥一些真货之外,陆小凤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假货之中。

    读者每每看到一个帮助陆小凤的人或者被认为是幕后元凶的人的时候,情节很快一转,这些人通通是假货,然后很快就被人杀死。

    直到霍休被突如其来的公孙大娘翻了盘,整个金鹏王朝的复仇情节才告于段落。

    到了这个时候,前后联系看。读者才恍然大悟。

    整卷之中,共有三个局。一个是青衣楼主人之局,一个是大金鹏王之局,一个是前两个局交错影响形成的霍休这个局,每一局都先是故布疑阵,然后通过嫌疑人的死去或者某个关键线索出来才自然消解。到最后,三个局互相交织成一个局,构成这一卷的全部情节,结尾于“霍休”这个幕后元凶的现形。

    到这个时候。《陆小凤传奇》的真实风格算是形成了,之后也是这种模式一路进行下去。

    有读者叫好:“痛快!酣畅淋漓!这才是真正的波云诡谲的武侠江湖啊!”

    “反正你老婆白天也不用,不如借给别人用?我去,这霍休的思维果然够奇葩!”

    “阴谋诡计防不胜防,但最后还是败在了四条眉毛陆小凤手上,难怪星爷说陆小凤是一个令人很难忘怀的人,我现在就已经忘不了这个人物了。”

    “无论是射雕还是笑傲、神雕。给人在厚重之余,未免失去了锐气,还是陆小凤传奇比较给力,每个人物的个性都是那么的鲜明出众,就像是黑暗里的萤火虫一样,这才是我辈年轻人该看的武侠小说。年轻人该写的武侠小说。”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星爷这诗作得绝了,陆小凤也帅呆了!虽然不是升级爽文,但悬疑推理到这份上,这种类型的武侠小说也是一绝啊。”

    也有读者表示:“看得好累啊。以后不看了,还是回过头去看射雕、笑傲和神雕吧。希望星爷下一本武侠小说不要是这种类型。”

    “好单调的说!这还是武侠小说吗?完全是推理小说了。”

    “经典是经典,但没有射雕、笑傲、神雕三部好看。强烈要求星爷下一本写《倚天屠龙记》,别再写这种类型了,不是很爽啊。”

    ……

    相对来说,后一种意见的读者占了大多数。他们并不是觉得《陆小凤传奇》不好看,而是觉得没有《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神雕侠侣》这三部好看,爽点不足。

    赵星驰第一时间就获知了读者的意见,不过他没有说话,只是不紧不慢的更新着“绣花大盗”这一卷。

    在发《陆小凤传奇》之前,赵星驰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比较起来,以地球中国金庸大侠和古龙大侠两人受到的评价事实来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明显比古龙的武侠小说名气大、影响力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陆小凤传奇》的受欢迎程度远低于射雕、笑傲、神雕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对于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现代人来说,通俗易懂的小白文才是王道,打哑谜似的文青文只能是曲高和寡。

    《陆小凤传奇》和《楚留香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三部经典古龙风格的武侠小说,很文青,虽然没有到“文青是种病,得治”的地步,但在不少人看来是有故弄玄虚的嫌疑。

    射雕这几部就不同了,虽然在文笔上堪称一绝,但其实是大白话文,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够看得明白。

    “绣花大盗”十一章完结,以金九龄身败名裂为结局,讲述的是陆小凤的好朋友金九龄为了私欲做起了大盗,并且凭借自己的身份栽脏它人,最后被陆小凤识破的故事。知人知面不知心,表面上是一个正义凛然的人,其实背地里一肚子坏水,金九龄这个角色倒是和岳不群有异曲同工之妙。

    “决战前后”十三章完结,以叶孤城被西门吹雪杀死为结局。

    这一卷,应该是所有读者最期待的一卷了,从赵星驰在和“圆坦克”的对决之时写出《决战紫禁之巅》开始。

    两个人是所有读者最期待的,一个是西门吹雪,一个是叶孤城。

    第一卷“金鹏王朝”的楔子里面,西门吹雪就已经出现,并且在之后陆小凤破解谜局之时出过大力,替陆小凤很是杀了一些人。这一卷里面,西门吹雪还不是后来的无敌但却寂寥的绝世剑神,但剑神的锋芒已露,杀人的时候毫不手软,往往是一剑刺过去就刺穿了敌人的喉咙,眼睛不仅没眨一下,反而好奇宝宝似的和对手过招。

    等到了“决战前后”这一卷,西门吹雪已经离剑神只有一步之遥,只待斩却感情,和叶孤城做最后的巅峰决战。

    叶孤城,这是一个剑法比西门吹雪还要厉害的剑客,说剑法天下第二,没人敢说天下第一,西门吹雪都自叹弗如;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可怜人,为了皇位,最后在千军万马之中和西门吹雪决战,心甘情愿被他杀死。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一个是西门吹雪的杀招,一个是叶孤城的绝招。但是,整个决战前后,只有叶孤城的天外飞仙是星爷下了重笔描写的一式剑招,人与剑似已合二为一,剑光如匹练如飞虹,剑光辉煌而迅疾,没有变化,没有后招,全身功力溶于这一剑招,以至刚为至柔,以不变为变,的确已可算天下无双的剑法。可惜啊……”叶孤城之死,空留无数读者无限的惋惜声。

    第二百四十四章同人作者当编剧

    PS:感谢“水蕴韫”同学的评价票支持,也感谢“我爱啖西瓜”同学的打赏支持!

    更新《陆小凤传奇》期间,《笑傲江湖》电视剧的拍摄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更新完“决战前后”这一卷,赵星驰停止了之后几卷的更新,转而全力以赴拍摄电视剧,同时开始筹备两部电影的拍摄。

    “决战前后”的完结,并不代表《陆小凤传奇》所有的情节都完结了,在这一点上,每个读者都清楚。

    所以,对于赵星驰停止更新的举动,很多读者都站了出来造反!

    《神雕侠侣》完结之后,好歹有《陆小凤传奇》顶着,所以赵星驰说要休息一段时间,读者都非常大度;但是现在,《陆小凤传奇》明明还没有完成,赵星驰就不更新了,这如何不让他们恼火。

    “星爷,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强烈反对断更的行为,这是很可耻的!”

    “星爷,你的节操呢?可怜我们要书荒了!”

    “写书的确没有拍电视剧、拍电影赚钱,也难怪星爷。”

    ……

    网络上,反对声一片,酸话也不在少数,读者纷纷哀嚎要书荒了,以后的日子没发过了。

    当然,也有不少读者表示,写书是赵星驰的事情,愿意写就写,不愿意写可以不写,他们并不强求,然后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是不行的;还有不少读者冷静的呼吁道:“星爷又不是说不写了。只是休息一段时间而已,着什么急?这么闹。小心星爷射你们膝盖一箭,到时候封笔不写了,看你们还闹。”

    对这事,赵星驰并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知道,读者的闹腾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会冷却到冰点,所以静观其变就好了。

    但是事实大大超出了赵星驰的预料之外。根据歪歪文学网统计的情况来看,读者的闹腾一直没有消散,每天都有数千人在《陆小凤传奇》和《神雕侠侣》的书评区留言,让他开新书。《陆小凤传奇》结束之后的第十天、第二十天、甚至一个月后、两个月后,这些人还没有散掉。

    相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留言的读者居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哎。看过了星爷的小说,再去看那些网络小说,根本就看不下去啊,肿么办?”

    “被星爷害惨了!以前看其它的小说看得下去,但是自从转粉星爷之后,其它的小说居然看不下去了。我哭……”

    “只有失去才知道珍贵,求星爷回归!”

    “星爷不开新书,转去看同人,但现在同人也都写烂了,又看不下去了。悲剧!”

    ……

    赵星驰只能出面说新书《倚天屠龙记》正在筹备,发书时间最迟不超过明年三月份。这才将呼吁声给压下去。

    9月1号的时候,在监制《笑傲江湖》电视剧的赵星驰赶回了魔都,和歪歪文学网一道为同人大赛的获奖者颁奖。

    持续了将近四个月的同人作品大赛,终于在八月底决出了获胜者,冠军、亚军、季军以及一百名优胜奖。

    每个档次,奖励不一样。

    季军、亚军、冠军,这三个名次的获得者,除了丰厚的现金奖励外,作品出版和签约红星传媒编剧工作室这两个奖励才是大头。这次颁奖,歪歪文学网统一把他们邀请到了魔都,负责报销车费和颁奖期间的生活消费。

    优胜奖就不用说,只是和歪歪文学网群签约而已,赵星驰不追究他们版权费,所以颁奖是不用想的了。他们也可以跑过来参加,不过车费和生活消费只能自掏腰包,歪歪文学网可没那么大方给他们也包底。

    “祝贺你!”领奖台上,赵星驰从礼仪小姐的手上接过冠军奖状、一张十万元的支票、一份出版合约、一份编剧工作室的合约,一一递给了站在他面前神色激动的冠军获得者杨奇,一边笑着恭喜道。

    “谢谢!谢谢赵先生!也感谢歪歪文学网!是你们给了我这次机会!”杨奇激动的连连鞠躬致谢,声音里带着一丝哭腔,接过奖励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

    赵星驰微微一笑:“不用谢我,是你的实力打动了我和其它的评委,《杨过传奇》真的写得很棒!”

    杨奇郝然道:“赵先生太夸赞了。”

    如果是别人说他写的《射雕英雄传》同人《杨过传奇》很棒,他一定会深以为然,然后对这人印象大好;但是这个人是赵星驰的话,他就有些诚惶诚恐,受宠若惊了。没别的理由,对比一下《神雕侠侣》和《杨过传奇》就知道,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神雕侠侣》要完爆他的《杨过传奇》几条街。

    杨奇虽然是《杨过传奇》的作者,但一样是这种认识。

    并不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阅读体验问题,纯粹是讲故事能力的高低问题以及写作文笔的高低问题。

    《神雕侠侣》是标准的虐主流,虐得读者是欲仙欲死,但这并无损它的经典,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让它变得更经典了。

    至于他写的《杨过传奇》,小白文算不上,但也是标准的爽文了,读者看着是爽了,但评价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一来文笔比较稚嫩,二来艺术内涵不够。

    在公布评选结果之前,杨奇自己都没有想到过能拿冠军,在他想来,能拿一个季军已经是非常成功了。没想到现在得了个冠军,这真是喜从天降啊,不激动才怪。直到这一刻,杨奇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点亮丽的色彩,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亚军的获得者是《东邪传人在现代》的作者“东邪传人”。网文圈的人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网文大神“龙大神”,排名第一的网络文学网站启点的白金作家。但是。今天上台领奖的却不是“龙大神”,是一个长相很萌的萌妹子赵欣儿。

    赵星驰虽然很错愕,但还是笑着把奖励颁给了她。

    启点白金作家,换了个马甲去别的网站写书,只要不爆出来,谁能够知道?但要是爆出来的话,乐子可就大了,这可是违约的。后果相当严重。

    “我代我哥哥来领奖。”萌妹子趁着领奖的时候两人靠得比较近,冲着赵星驰狡黠的笑了笑。

    “理解!”赵星驰点了点头,低声笑道。

    季军的获得者是《颠覆笑傲江湖》的作者“一路彩虹”,看这本同人写得相当的YD,百分百的人认为“一路彩虹”是个男的,赵星驰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等到“一路彩虹”和歪歪文学网签约后。他们才知道,“一路彩虹”居然是个靓妹子,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秦香玲!

    玲珑浮凸的身材,秀美的长发,靓丽的脸蛋,斯斯文文的气质。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框眼镜,完全称得上是外貌、气质、内涵三重美。

    “漂亮的女汉子!”秦香玲上台领奖的时候,包括赵星驰在内,心里如是想道。

    秦香玲不善言辞,性子清冷。上台之后就木着一张脸,从赵星驰手上接过奖励的时候也只是冷清的说了句谢谢。然后就沉默不语。

    赵星驰顿时无语,但也没说什么。

    颁奖典礼举行的很盛大,出席的人有赵星驰一方、歪歪文学网一方、四联出版社一方,还有不少与三方交好的身在魔都的有力人士、上百家前来采访的媒体。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颁奖,接着发表讲话,最后热热闹闹的吃喝。

    “星爷,我有件事想要和你商量一下。”席间,赵欣儿找了个空档钻到了赵星驰的身边,小声的说着话。

    赵星驰一看是她,立即笑道:“别叫我星爷了,都把我给叫老了!我比你大不了几岁,如果不嫌弃的话,叫我赵大哥或者星哥好了,我们都是姓赵,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

    赵欣儿迟疑了一下,但很快就点头道:“那好吧,那我以后就叫你赵大哥好了。我想要和你商量的事是,以我的条件,我能不能加入你们公司?虽然我知道我哥哥披着马甲发书的行径很可恶,是欺骗的行径,但我真的很想当一个编剧啊。”

    赵星驰不忍心拒绝这样一个可爱萌妹子的央求,但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很常见,所以他不敢贸然答应,只说:“公司的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不过你可以把你的资料给我,然后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通过了的话,你就可以来我们公司当编剧了。”

    赵欣儿虽然还有一些失望,但还是非常高兴,连忙感谢道:“谢谢赵大哥,相信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赵星驰敷衍的笑了笑,然后就找个由头遁走了。

    龙大神披马甲参加同人作品大赛,虽然获奖了,该有的奖励照发,但是编剧合约就不用想了,赵星驰不可能让赵欣儿顶替龙大神获得这份编剧合约,除非赵欣儿真有实力。

    编剧工作室,汇集多名编剧共同创作影视剧本,属于文化流水线,看上去每个编剧的实力不需要多强,但实际上却是专而精,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

    颁奖典礼的第二天,赵星驰就召集了编剧工作室的人开会,以“大高手”詹先军为首,其它两个詹先军介绍过来的笔杆子郭阳、纪平,以及新加入的杨奇、秦香玲,一共五个人。赵星驰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召集你们,除了介绍杨奇、秦香玲两个新队友之外,也有两个新任务要交给你们,一个是《神雕侠侣》的电视剧改编,一个是《陆小凤传奇》的影视剧改编,有没有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其他人还没说话,杨奇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咳咳咳……”在场的人都被呛到了。

    杨奇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红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又到一次看片时

    ps:感谢“雁孤狐”同学的月票支持!

    影视剧剧本,写出来不一定要拍,很多都是筹备起来以后再拍。在赵星驰忙碌写小说和拍《笑傲江湖》电视剧的这段时间内,编剧工作室的室长詹先军同志就和他的小伙伴们郭阳、纪平合作写了一些影视剧剧本。

    电视剧、电影、微电影、网络剧……

    除此之外,詹先军还外购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影视剧剧本。

    所以,当赵星驰吩咐他们将《神雕侠侣》、《陆小凤传奇》的影视剧本拿出来的时候,詹先军和他的两个小伙伴并没有什么讶异的反应,也就两个刚入行的菜鸟杨奇、秦香玲很快兴奋了起来。

    赵星驰善意的笑了笑,示意杨奇坐下,然后说道:“你和秦香玲现在要做的是和詹室长好好学习,先熟悉起来,别急着搞创作。另外,写剧本归写剧本,公司并没有立即拍摄的想法,所以你们的时间充裕的很,尽快把能力提升上来吧。”

    “是。”杨奇和秦香玲连忙点头。

    赵星驰很快就出去了,让他们编剧工作室的人自己开会。

    而在他走后,杨奇立即就将压在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问詹先军道:“室长,刚才星爷为什么只要求《神雕侠侣》弄电视剧改编,不进行电影改编吗?”

    “管那么多干嘛?”詹先军脸上的笑意顿时收敛了起来,站了起来往外走去,头也不回的说道:“老板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做,别东想西想,对你没好处。”

    “……”杨奇顿时就郁闷了。

    “难道你以为老板会想不到吗?”郭阳冷笑一声。跟着离开了。

    “骚年,其实你可以自己尝试着把《神雕侠侣》改编成电影,我看好你哦。”纪平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嘻嘻的说道。

    杨奇哑口无言,扭头看向了坐在他旁边的新美女同事秦香玲。无奈的问道:“你怎么看?”

    秦香玲?(精彩小说推荐:

    ) ( 华娱高手 http://www.xshubao22.com/5/537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