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梦 第 16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谡饫铩!?br />

    “老郑,都是陈年的往事了,还是不要说了,走吧,快进去吧,这里虽然是夏天,但是海拔高,到了晚上还是比较凉的,屋里面暖和一些。”

    走近房间,李云半天才适应了这里的灯光,放眼看去,房间里面并没有多少的东西,几个破旧的长板凳,一张看起来有几十年历史的方桌,上面放着基本教材,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

    “刘老师,这里怎么没有黑板?”李云扫了半天,除了课桌和板凳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东西,一个教室最起码要有黑板啊。

    “黑板在这里。”刘崇明从桌子底下,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黑板,很破旧的黑板,看来是用木头做的,上面的黑色也不纯正,并不像是用漆漆的,这个黑板上面写着几个计算公式,看来是演示用的,不过这个黑板也太小了,就如同小孩子玩的那个小黑板一样,只有平常的笔记本电脑那么大。

    看到了李云的疑惑,刘崇明憨厚的笑笑,然后说道:“我们这里的粉笔很少,去年的时候,乡里面来人,带来了两盒粉笔,我们一直没有舍得用,你看,现在还有一盒多呢,除了特别重要的内容,其他的我都是在地上讲课的。”

    “地上讲课。”李云下意识的向地面看去,在昏黄的油灯下,李云似似乎乎的看到了几个公式样子的东西,被改来改去的,有些看不清楚,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李云的眼睛湿润了,曾经想过贫困地区的教育很艰苦,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艰苦到这样的地步,粉笔,黑板,这些在李云的心目中,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东西,在这里是宝贝一样的存在,一年多的时间,用了不到一盒的粉笔,这个数字还不如外面一个老师一天用的呢,但是艰苦归艰苦,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崇明依然坚持了下来,而且一呆就是三十年,李云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英雄马兰

    李云正在发呆的时候,刘崇明已经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桌子上面的东西,并从旁边拿过来一个热水瓶,并拿出来几个杯子,招呼大家说:“大家先坐下来吧,我这里还是比较的简陋的,没什么好招待的,还不知道你们怎么称呼。”

    李云他们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当然了,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的目的,他们在来之前,就已经达成一致,只是说自己来考察jy县的一些情况,准备在这里投资,闲暇的时间,听到了刘老师的情况,过来拜访一下。

    稍微的寒暄了几句,他们几个人分别的坐下,小于他们也把身上背着的东西放下来,坐下之后,李云看看四周,只有刘崇明在忙乎,没有见到他的妻子,于是奇怪的问道:“怎么没有见到刘师母,不在家么?”

    李云的这句话一出,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沉静了起来,而此时刘崇明的的脸色也低沉了起来,李云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有些茫然了,这时候旁边的郑村长小声地说道:“刘老师的老婆前几年去世了。”

    “这样啊,对不起啊,我不知道。”李云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情况,看来自己提起了刘崇明的伤心事了,于是立刻的道歉起来。

    旁边的刘崇明看到李云这样的道歉,连忙也说道:“没事,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不过是心里面还看不开罢了。”

    旁边的郑村长,看了刘崇明一眼。深有感慨的说道:“马兰嫂子真地是好人,如果不是为了救人,如果不是在我们cy村,何止会……”

    “老郑,事情都过去了,不要提了。”刘崇明仿佛并不想让别人知道,有些着急的说道。

    “救人?马兰是谁?到底是什么事情,是见义勇为么?”

    “马兰就是刘老师的老婆名字。她和刘老师一样,都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自从同刘老师结婚以后。就经常帮助刘老师照顾学生,我们现在的学校所在地,就是当年他们两个人的新房,不过可惜,三年前的时候,一次午后。几个学生跑到了湖边去玩,结果一个名字叫做方小三的学生溺水了,当时马兰正在生病。在湖地附近采药,看到了方小三落水,不顾自己生病的身体,跳入湖里,把这个方小三救上来,可是当方小三被了上来之后。马兰却没有力量再从水里面出来,直到被孩子叫过来的大人赶到,才把马兰从水里面捞上来,可是……”

    “怎么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样地见义勇为的事迹,应该在全县,乃至全省宣传的。”旁边的王存厚有些不解的问道,这样的见义勇为地行为。一直是国家抠歌的重点,怎么可能没有声息呢。

    “我们这里出外并不方便,其实马兰当时从水里面救上来的时候,还有一线生机,不过我们cy村这里,没办法医治,刘老师他们在湖边忙乎了半天,最终稍微地好一点了,但是身体还是非常的微弱,伤势比较的严重,后来在送出山外的时候,伤势最终恶化,在山路上面,最终过世。”

    “太可惜了。”李云万分的感慨道,这样一个好的师母,英雄一样地人物,就这样的不在了,据他所知道的情况,溺水的人只要能够及时的救上来,按照正确的救护程序,加上良好的护理,一般情况下,不会过世的,不过这里距离城市太遥远了,并且都不懂得类似情况地严格护理。

    “原来是这样,看来也是因为这里出去不太方便,这样的事情才没有流传出去,不过郑村长,你放心,这次我们出去之后,一定好好的宣传一下马兰同志的英雄事迹。”王存厚似乎明白了一样的说道。

    “不,王先生,你误会了,虽然我们的交通不便,但是也不是没有认出去过,村里的后生,曾经想要出去宣传一下师母的事迹,要知道刘老师在我们cy村已经30年了,不少的后生都是他的弟子,不过最终还是刘老师拒绝了。”

    “拒绝了,为什么呢,刘老师,这样的宣传不好么?难道你认为刘师母做的不对么?”李云很奇怪刘崇明为生命不愿意宣传他的爱人,要知道,这可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没有,我从来不认为,我的老婆做的不对,相反,哪怕是当时,我站在他的角度上面,知道要面对死亡的后果的时候,我的选择和他是一样的,我不可能面对我一个学生,在我的面前失去了生命。”

    “那么刘老师,你的意思是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崇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李先生,马兰已经离开了,她能够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我相信她一定会含笑酒泉的,不过亡者已矣,让她安息吧,不要再打扰她的安宁了。”

    “不,刘老师,你错了,这样并不是为了打扰他的安宁,也并不是为了骚扰他,这样的事迹,可以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让这样一个见义勇为的情况可以不断的涌现,我相信马兰在天上有灵,也不会怪你的。”王存厚并不在意刘崇明的意见,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高级军官,对于现在社会上面漠然淡薄,见死不救,等等的形象,深恶痛绝,他万分的希望能够逐步的改变社会的风气,起到正面的效果。特别是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面,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宣传片,宣传诸如见义勇为,优秀的领导,优秀的党员代表,社会反响也很好,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个妻子,本身就有很强的感召力。会让更多的人改变自己得过且过,各人自扫门前雪地事情,彻底的消失。

    “是啊,刘老师,师母的事迹,应该让他激励更多的人。”李云看到刘崇明有些松动,连忙趁热打铁的说道,这样的老师和师母。不但可以对公民起到相当的感召作用,对于这次的教育基金地铺开,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这是一个新地教育计划,需要树立这样的一个形象,用这个形象来感召千千万万的学子,投身到教育事业里面,让整个基金计划更加的恢宏,除了资金的感召之外。完全可以重树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纯粹的,真正地为了教育而奉献的精神。只要能够发扬这样的精神,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中国教育的原动力,彻底的扭转目前这个

    “可是,……”刘崇明心中依然有着疑惑,这么几年了,对于马兰的思念丝毫没有减低。不过李云和王存厚的话也是很有道理,左右为难之下,仿佛做不出来回答。

    “没有说那么可是的,这件事情交给我了,我们真切地希望,你们能够同意,让马兰同志的精神,成为激励更多人见义勇为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王存厚很肯定的说道。

    刘崇明思考了一下,不管怎么样,不管是李云的话,还是王存厚的话,都很有道理,让他很感动,以前也曾经有学生提过,特别是走出凶村的那些学生么,听说了马兰的事情,也提过,不过这样地东西,要运作起来,需要政府和上层建筑的的支持,对于cy村来说,走出cy村,就很难了,更别说影响到更高一层的上层建筑。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马兰安安静静的去了,但是今天王存厚和李云的话,让他很动心,看情况来说,这两个人仿佛很有能力的样子,现在马兰已经不在了,如果她的精神能够永留人心,那么也许就意味着她的传承,有更多的人,在她的精神的感召下,以她的精神为激励,那么他将活在千千万万的人的心中。

    “刘老师,你放心吧,这次回去之后我一定会落实这件事情,尽量让马兰的事情为众人所知,形成这样一个精神,塑造这样一个英雄。”

    “王先生,李先生,如果你们能够宣传好我们的马兰,那么就太感谢了,我们也曾经想过,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里太偏僻了,根本没有什么记者等过来采访,上级部门也不支持,真的是……”郑村长感激之余,也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

    “王先生,李先生,能不能成为一个英雄,我并不是特别的关心,只要她能够起到作用,那么我就放心了,其他就没有什么了。”刘崇明说完,看到刚才倒的茶没有喝,一直在聊天,就让大家喝茶。“好了,大家喝茶吧。”

    李云拿起来茶杯,小小的喝了一口,茶并不好,很苦很涩,在这样一个交通不便,基本上同外界隔离的小村庄,喝茶应该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茶水的味道并不好,不过除了茶的味道,单单论水的话,还是不错的,这里应该是海拔较高的山区,按道理说应该是高山缺水的,但是这里看来并没有这个问题,有些奇怪的说道:“这里的水还是很不错的,是什么水?”

    听到了这个问题,郑村长有些自豪的说道:“就是旁边的那个湖,我们村里面的吃水,都是来自于那个湖,我们这里虽然地处深山,不过高山的雪水融化之后,汇集到我们前面不远的坝子上,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高山的湖泊,由于是雪水融化的,水很甜,可以直接的饮用,李先生,王先生,你多喝点。”

    李云又喝了一口茶,然后看到旁边的小于,这才想起来,来到房间里面以后,就谈起来了关于马兰的事情,还没有机会把这次带来的文具等用品给刘崇明,按照现在cy村的情况,这些文具,应该对cy村肯定是很有帮助的,对小于说道:“对了,小于,把东西拿上来。”

    小于听到了李云的话之后,立刻把身边的背包给拿了出来,小于拿的这两个背包都是在离开县城的时候,买地文具用品,有粉笔。铅笔,作业本,教材等用品,这次来cy村是一个突然的决定,他们从北京离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准备,县城的这些文具用品的质量并不是特别的好,甚至在李云他们的挑剔的眼光下。都是很差地伪劣产品,不过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也不能奢望。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产品了。郑村长不知道小于拿地是什么,有些好奇的看着小于打开运输包,当看到小于把文具等用品开始向外拿的时候,刘崇明有些惊喜的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是课本。”

    小于首先拿出来的是课本,厚厚地一大叠。这次来的时候,李云只听说这里有一个小学,大概有几十个人。所以再来的时候,把1…6年级地教材,每样买了10本,加起来厚厚的一堆,装了一大包。最上面的一小、叠,是李云特别购买的一些习题集和参考书。是专门为刘崇明买的,虽然不知道刘崇明有没有,不过这些都是比较的新地教材,应该有用的。

    “太感谢了,实在是太感谢了。”刘崇明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了,拿起来一本参考书,爱不释手。

    李云也没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买的一些文具。就造成了刘崇明这么的激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是啊,刘老师,这次来的时候并没有怎么准备,对了另外一个包里面,还有一些教学用品和其他的文具,小于,把他们都拿出来吧。”

    小于马上打开了另外一个包袱,这里面有他们带来地文具,虽然重量比那个教材的轻了很多,但是零零碎碎的却不少的东西,拿出来慢慢的摆了一大桌子。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不过在jy县采购了一些,而且山路也不太好走,我们5个人,能够带的东西也相当的优先,估计并不是特别的够用,回头我会让他们再捎一些过来。”

    “够了,够了,足足有余了,这些东西足够我们用几年的了,这么多粉笔,作业本,铅笔,还有这些教材,李先生,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刘崇明激动的拿起了这些文具,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拿起来那叠课本,翻开略带墨香的课本,翻来覆去的,仿佛一个无价之宝一样,爱不释手,久久都不能放下。

    “是啊,李先生,你们不知道,这些教材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很平常的,我们村里面实在是太艰难了,现在的学生用的都是大点学生的旧课本,即便这样,一些损耗和学生增多的情况,让我们的教材很缺少的,有了这批教材,老刘肯定要高兴死了。”

    作为村长,对于学校的情况,他还是相当的了解的,这些的文具,在郑村长看来,是非常丰富的,村里面实在是太穷了,别说负责学生的教材等费用,就连刘崇明的工资,也是乡亲们一点一点的凑得。但是文具等用品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也曾经向县里面申请过,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回复的都是可以援助,但是援助的东西,一直都没有批下来,刚开始的时候,郑村长每逢出山还去问问,后来去一次碰一次钉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云看着激动刘崇明和郑村长,说句实话,这些文具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很一般的,甚至在大城市里面,连普通的东西都算不上,cy村的路实在太崎岖了,而且路程较远,行动不便,他们也只有5个人,所以带的很少。况且这些东西,在北京,sh等城市,估计连一个普通的班一天的消费都满足不了,但是在这里,却足以满足两年的需要,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差别,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早就知道这里的条件一定会非常的差,教学的用品和文具一定会很缺乏,但是没有想到缺乏到这个程度,要知道,作为老师,节省是美德,但是节省到这个地方,就意味着这里的条件真的是非常的差,但是差到这个地步,实在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王存厚也是如此。

    可是最令李云感动的是,正是在这里,在这样一个条件恶劣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很缺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刘崇明一干就是三十年,默默的奉献,忍受着恶劣的气候,忍受着平均每天1元的生活条件,为山村的教育,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知识来武装他们,让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此时此刻,李云心中的这个责任感更加重了,在他的这个教育资金刚刚成立的是,他的目标不过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素质,为国家的崛起,营造一个基础。但是在这里,这里一个小小的jy县,李云却看到了刘崇明这样的默默奉献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有多少,无法的到正常的教育的孩子有多少,通过jy这样一个县,以小见大,就可以推断出,目前的中国,这样的学生有多少,贫困的地方有多少,没有这样兢兢业业的老师,这些学生该怎么办,李云突然的感觉到,自己应该尽快的把这笔资金用到教育上面,改变更多的学生的命运。

    第四百七十章 关于教材

    说句实在话,对于刘崇明这样的一个默默耕耘的教师,李云是非常的很感动,但是感动并不等于就认同,在李云看来,教好一个学生,一个再优秀的老师,都无法完成的,就算是小学,也要分为两科,而且还有六个年级。一个老师,面对着30多名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讲述不同的课程,需要准备不同的教案,这样来说,不但效率底下,而且效界比之一些其他专业的小学,要差很多。

    简陋的学习条件,怎么可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呢,有必要尽可能快的把这个中心小学给建立起来,让这些孩子们,从山上走下来,接受更好的教育,类似刘崇明这样的老师,也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体现着他的价值。

    当天的晚上,李云同刘崇明他们一起聊了很久,谈教育,谈学校,谈贫困地区的现状,了解了cy村,了解cy村所在的tm镇的情况,jy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tm镇又是jy县最差的几个镇之一,这里环绕在群山中间,除了tm镇政府附近的村庄之外,大多数的村庄都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类似cy村的天上村还有很多,对于这样的情况,李云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并且把它们记录了下来,重要的东西,李云都牢牢的记住,这些都是在调查中间,无法得到的,只有这些在这样贫困的地方从事教育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的了解到贫困地区教育的真实现状。

    整个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一直到了晚上的12点多,李云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结束了整个的交谈,本来话题还要继续下去的,不过明天刘崇明还要上课,再说了李云他们也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以后会有很多地时间来了解。于是告辞了。

    此时郑村长早就离开了,不过他在离开之前,把他们地住处都准备好了,就在旁边的房间里面,郑村长准备了一大堆稻草,铺在了地上,然后铺上毯子和被子,还是挺暖和的,虽然山区的气温比较的低,不过毕竟是夏天。而且在房间里面,气温低也低的非常的有限,还是可以接受的。

    一夜无梦,也许是白天太累了,也许是山村非常幽静的原因,反正李云睡的很好。第二天地一大早,从深沉的睡眠中间醒来的李云,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自从公司的大环境定下来以后,李云就刻意识的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现在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习惯了。平时地时候,起床之后,就打上一段五禽戏。可以有效的去除疲劳,活动身体,效果很好,李云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

    五禽戏不要求地点和环境。李云为了不影响别人,就准备出去,去外面,刚刚走出房间,李云就看到了学校旁边的一亩多地里面,刘崇明正在那里种菜,时间已经是盛夏了,本来季节的食物是非常少的。不过山区的气温比较的低,这里的蔬菜地生产期比平原地区比较起来,还是比较长的,正好有几种生产期在初夏蔬菜处于采摘期,这些蔬菜在田地里面涨势非常的喜人,郁郁葱葱的。

    刚才李云一推出房门出来地时候,刘崇明就看到了他,看到李云向自己走过来,憨厚的打招呼说道:“小李兄弟,你起来了么,睡的好么?”自从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深入的交流之后,刘崇明就把对李云的称呼改成为小李兄弟,这是他们这里的亲热的叫法,透着浓浓的详情。

    “睡地很好,刘大哥,你什么时候起来了,怎么这么早?”李云看到了刘崇明对自己打招呼,也就没有打拳,走到了他的旁边。

    “我都习惯了,每天的早晨天刚亮,我就起来了,毕竟这么多的田地需要照料,对了,小李兄弟,今天的这些菜很新鲜,等下中午做给你们吃。”

    李云突然想起来昨天郑村长说的话,刘崇明每天的生活费不过是,块钱左右,有的时候,还要购买一些教材文具之类的东西,平时还必须依靠种点地,维持生活,而且由于学生比较的多,只能在早晨的时候下地劳作,太辛苦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刘大哥,不用那么麻烦了,刘老师,我随便的吃一点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这边也做不了什么好东西,不过这几样菜还是比较的新鲜的,大家尝一尝。”

    正在李云听刘崇明说话的时候,旁边的小路上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李云回过头去,看到旁边的小道上面,有四个年级大概有十来岁的小学生,带着书本,一起走了过来,走进了院子里,看到刘崇明在菜园子里面,就走过来了,在刘崇明的面前鞠躬说道:“刘老师好。”

    刘崇明放下了手中的菜,笑着说道:“你们来的挺早啊,先休息一下,看看书,等下他们都来了,按照平时的时间,正常的上课。”

    “是,刘老师。”小学生们脆生生的回答道,说完之后,这些小学生,转身走回了院子里面。不过他们并没有在李云的想想中间去玩,反而是走到了走廊的旁边,坐下来,翻开书来看,好人真的学生啊,看来这些小学生,还是非常的热爱学习的,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依然有这么高度的热情,既有自己的努力,又有老师的教育。

    昨天晚上的时候,李云就已经发现了,刘崇明的知识面很广,相对于一般的小学老师来说,他对于各种学科的了解非常的深刻,昨天的很多的交流,大多数是他再说,虽然几十年没有怎么离开过cy村,对外面的世界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基础知识非常的扎实,一看就知道,是50,60年代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当年的大学生,可是以知识扎实闻名的。好多人现在都已经成为了一方精英。

    “这些都是四年级的学生。也是学习比较好地学生,一向来地都比较的早。”刘崇明看着李云一直盯着这几个小学生们,在旁边说道,听着他的口气他对于这几个小学生,还是很满意。

    “原来是这样,刘老师,大概有多少的学生在这里上课?”昨天晚上抵达的比较晚,天已经黑了,李云不过已经听到了郑村长说过,这个cy村有百来户人。虽然并没有告诉李云,学生到底有多少,但是真的按照比例的话,应该是有几十个小学生吧。

    “现在大概是38个人,这个四年级的学生是最多的,六年级的学生是最少地。只有4个人。”听到了李云的问话,刘崇明没有丝毫的忧郁,立刻就报出来学生的人数,看来每一个学生的资料,都牢牢的记在了他地脑海中间,这样才脱口而出。

    38个,和自己心中的数字差不多,看来大部分的小孩都过来上学了。李云问道:“刘老师,村里的小孩都上学了么?”正在李云说话间,又有几个小孩走进了学校,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刘崇明的面前。对他打了招呼之后,这才坐在那里看书去了。这几个小学生看起来和刚才来的几个是一个年纪的,到了那几个学生那里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一起坐下了。

    听到了李云提起来关于上学地数字,刘崇明的脸上立刻就低沉了起来,有些沉痛的说道:“小学的学生全部都上学了,但是大一点地孩子,除了很少的几个之外。基本上都没有能够上学。”

    “基本上没有上学,为什么?”这么强大的反差让李云有些接受不了,不敢相信的问道。

    “对于cy村来说,生活条件艰苦,我们这个小学都成立的跌跌撞撞的,中学更加不能想像,只有我一个人,虽然很努力,中学的那么多门课,我根本无法全部讲了,所以小孩需要上中学的话,就必须到外面地镇上去,而且还必须住校,cy村的条件很不好,根本无法负担镇上住校的消费,再说了,在cy村,每一个大孩子,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劳动力,所以小孩到了13,14岁的时候,就需要帮助家里面干活,只有很少的几个条件好一点的,才可以在镇里面上中学。”刘崇明说起来这个,脸上悲情的神色更加的重了,作为一个教育的工作者,最大的喜悦就是桃李满天下,自己学生获得成功,比自己的成功都要高兴的多,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自己教育结束之后,就不得不面临着退学,而且自己却无法改变这样的一件事情。

    刘崇明眼前的心理,李云非常的明白,一个人教授小学的知识的话,还可以坚持下去,但是对于中学的知识来说,那就有些太过了,七八门课,再加上不同的年级,几乎是小学的3…4倍,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即便是长期从事教育的刘崇明也不可能受到了得,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单单是做教案,刘崇明就已经没有任何的时间了。

    那么这里要想上中学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走出cy村,但是走出去的话,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伙食费也就是吃饭的问题,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制约他们上学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费用的问题,cy村的这样一类地方,就更加的明显了,要走出山外,到最近的一个乡镇,差不多要走上将近一天。这样的话,这些人要想去上中学,那么就必须要住校,jy县这里的生活条件虽然很低,不过镇里面的生活条件,还是远远的高约一边的村庄的,cy村这样一个更加贫困的村庄,更是如此。

    “刘老师,不要难过,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相信很快就会有改变了。”李云看到了刘崇明的心态明显的低落,赶快在旁边劝解道,虽然具体的事情,由于还没有全面的铺开,还不能够直接的告诉他,但是还是可以影影绰绰的告诉他一些。

    “希望如此吧。”这么多年走过来,刘崇明也听到了几次国家关于贫困地区的的拨款,但是每一次都是欢欣鼓舞的等待,但是等来之后,却是一场空,虽然心里面依然难受。不过也知道。自己再怎么难受,但是这些都是条件所限制的,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现象。

    “放心吧,刘老师,一定会很快地解决地。”李云的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这里的中心学校首先建设成功,让山里面的孩子早日的走出山村,享受到自己应该享受的教育权利,就在那里。第一个选择的那个山谷,那里距离这里虽然有40多公里,不过学校建成以后,放假的时候,他们还是可以回来的,走路快的话。走一个白天地时间,还是可以走到的,再说了,这次的资金中间,除了直接的投入到教育和维持教学的资金之外,其他还有很大一部分,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地经费,修一条连接cy村和外面村镇的一条小路。还是完全可行的。

    刘崇明半信半疑的点点头,既没有表示相信,也没有表示不相信,通过昨天晚上的交流。这两个人确实是有些能力的人,马兰的事情他们应该能够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学校的事情,牵扯地太多了,单单是tm镇,就有很多的一个人学校,总不能只解决自己一个把,这么大的资金的投入。能不能真正地用到学校上面还是一回事呢,这个昨天才到来的城市人,也许是心血来潮,并不明白现在的现实的情况,等他回去再想想也就会放弃了。

    刘崇明低头看看手表,上面显示的时间是上午的6点15,他抬头说道:“已经快6点半了”卜李兄弟,我要准备一下,马上就要上课了,等下他们都要过来了,你先自己活动一下吧。”说完,刘崇明把差不多装满菜的篮子提了起来,道别之后,向自己的房间走了过去。

    “好,你忙吧,我自己晃晃。”看到刘崇明要准备讲课,李云连忙站起来,让开了道路,而刘崇明冲李云点点头,然后就向自己地屋子里面走去,顺便把菜篮子也带了过去。

    李云看着刘崇明走进了房间之后,他就走向了那些孩子,学生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他了解的重点,教育事业的主体,一个是教师,而另外一个是学生,一个学生不能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态度,那么再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教好他们。

    不过最早来的四个也好,后来来的四个人也罢,都是很乖的学生,八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专心致志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连李云走过来,他们都没有发觉到。

    这八个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李云也没有过去打扰他们,只是站在他们旁边几米的地方,默默的观察着他们,这些坐在这里看书的学生,都典型的山里孩子,看起来都很健康,整个皮肤被晒的很黑,而且岁数也是差不多的,应该是同样一个年级的。

    他们手中的书都是语文书,李云看了几下他们手中的书,李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孩子们手中的书,虽然是语文书,不过却是不太一样的,书的封皮都写着4年级的语文书的字样,不过却明显的不一样,显然不是同样的一个版本的,而且新旧程度也是很不一样。

    在这些语文书中间,李云看到了一本非常熟悉的书,为什么熟悉呢,在李云的记忆里面,那一本四年级的语文书,应该是自己曾经用过的,上小学时候的教材。现在的李云已经力多岁了,他小学毕业都已经10多年了,十四五年的时间,单单是小学的教材都不知道换了几个版本了,但是这里,还依然用这个的教材,但是看看这些书的新旧程度,这本书还不是最老的,这里到底用的是什么教材。

    大致的观察了一下教材,李云发现最老的书差不多有20…30年,看起来,应该是刘崇明刚开始从事教育的时候的教材,这个版本的书应该是最多的,8个孩子中间,这样的版本的书一共有4本,剩下的四本看样子的时间也都不短,其中李云注意到的,他曾经小学时候用的那个教材,排到了倒数第二位。

    这么多的版本,再加上众多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李云真的不知道,刘崇明面对着这么多的教材,如何的进行施教,难道每一个教材都要讲一次,那么他的工作量也太大了,看了昨天晚上,他看到这个教材,那么的激动,估计每一个年级的教材都是这样的,而且很有可能教材还不一定够,这么多的不同教材,这么多的学生,刘崇明的工作量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第四百七十一章 淳朴的孩子

    李云静静的站在走廊的旁边,仔细的看看这些孩子手中的书,这些书的版本虽然不同,不过看起来,这些孩子对于书本还是非常的爱惜的,书本虽然比较的旧,但是书本除了本身由于年代的关系,比较的陈旧之外,并没有别的明显的损害,而且非常干净,和一般的小孩的课本比起来非常的不一样,在李云的印象中间,一般孩子们的课本要么是比较的脏,要么是比较的乱,更何况城市里面的孩子,他们用的还是新的教材,类似这样几十年的的老教材,能够保存的这么好,可是需要相当的功夫的。

    下意识的看了看这些小孩的身上,虽然穿着比较的简陋,不过还是干干净净的,并且在读书翻页的时候,也都很小心,轻轻的生怕把这个教材给弄破了,要知道30年的教材了,即便是保存的很好,但是时间毕竟有三十年了,书本早就老旧了,稍不注意就会弄破它。

    看来这些孩子在刘崇明的教育下,学的很好,这些孩子们也知道书本教材的宝贵,非常的重视,李云感慨的同时”旁边的小路上面也开始了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小孩,不断的向这里走来,而这几个小孩也都停止了自己的读书,小心的把书本合了起来,看来上课的时间要开始了。

    这里坐着的几个孩子,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了李云。毕竟李云就站在距离他们很近地地方,而且看着他们,四年级的孩子,按道理年龄应该在10岁左右。不过山里面的孩子,看起来老成了一些,看起来样子像是12…13岁的样子,也许是穷家地孩子早当家的缘故。

    看起来比较的大一些,不过还是子,估计他们都没有接触过多少的外人,并没有和一般的孩子那样的跑掉,但是都怯怯的站在那里,眼光斜斜的看着李云,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看到这样的情形。李云微微的一笑,拉着其中一个个子高一点地孩子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上几年级了?”

    “我叫李小虎,今年11岁了,上4年级。叔叔你是谁啊?是我们刘老师的朋友么,刚才在菜园子那边,我们看到你了?”李小虎奶声奶气的回答道,虽然话语里面带着一丝的闪躲,但是表达问题还是很清楚的。

    李云笑了,回答道:“是啊,我是来看你们刘老师的,也算是你们老师地朋友。”

    旁边的小孩看到了李云看起来也很和蔼。并没有那么的可怕,也都大胆的起来,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凑了上来。问道:“叔叔,你是昨天到村里的么,我听我爸爸说了。”

    李云轻轻的摸了一下这个小女孩的头,点点头说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长得真可爱,是啊,你说地很对。我是昨天到村里面的。”

    “我叫张小花。”小姑娘得到了李云肯定的答复,显然很高兴的说道。

    有了这两个先问起来,剩下地孩子也都一个一个的问了起来,一个稍微有些胖的小孩子问道:“请问你是不是来给我们发福利的?”

    “发福利的?发什么福利?”李云有些奇怪的问道,这个名字叫做宋强的小孩,长得还是很可爱的,最主要地是,山里面的孩子都是瘦一点的,不过他看起来倒是有些胖,虽然不如城里面胖的那么的离谱,不过总体来说,比起这些的其他孩子要胖上很多。

    “宋强,你怎么只记得吃呢?”张小花伸出手指,指着那个胖一点的宋强说道。

    “是啊,是啊,宋强,你就知道吃。”第一个问问题的那个李小虎也说道。

    剩下的孩子此时此刻也都胆大了起来,唧唧喳喳的说起来,一个个子最低的小孩,挤到了李云的跟前,说道:“我知道,发福利城里的大官带来的,叔叔你是大官么?”

    “我知道,叔叔一定是大官,不然衣服怎么会这么的漂亮。”脸瘦瘦的孩子也挤过来说道。

    “你说的不对,我妈妈告诉我,福利是政府给的,不是大官发的!”

    小孩子的思想也是天马行空的,不过在她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中间,李云这也听明白了,原来他们的到来,基本上影响了整个的村庄。昨天晚上的时候,天虽然已经黑了,基本上村里面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

    昨天晚上村民们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他们,毕竟10天半个月,才有一个人离开村庄,去外地,至于外地进来的人,就更加的少了,李云他们的一行五人一起来村子,这样的情况,差不多好几个月都没有的事情了。

    让村里面人,包括这些小孩子们心中记忆最清楚的就是,去年年底的政府一年一度的发福利,虽然山路比较崎岖,不过发福利,依然是每年一次的cy村的人见到外人的唯一机会,而且带来的东西虽然不多,只有一些衣服被子,还有部分的生活资料,大米,油盐之类的东西,但是聊胜于无。

    那一天往往是村民和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这一天,孩子们和村民们会看到很多的外人,并且吃到一些好吃的,甚至的到一些衣服或者被子之类的东西,这些在外人的眼里,比较普通,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在这里却有相当的价值。

    和孩子简单的交流了几句,李云又问起来关于cy村的一些情况,对于这些的情况,这些孩子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他们的年龄太小了,知道也是只言片语地。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上课的学生们,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来到地孩子们看到他们这边人多。而且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叔叔,而且旁边也有同学在,直接就聚集在旁边了,小朋友们越聚越多,不大工夫,他们的周围已经聚集了差不多30多个孩子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生之梦 http://www.xshubao22.com/5/540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