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季萍媛通知了电脑经销商,交付了一半的货款,约定货送到由西山县派人验收后回来再付清余款。
周四的晚上,温纯给于飞和曾国强打了个电话。
周五一大早,党校派了一辆越野吉普车,又从旅游公司租来了两台大客车,加上电脑经销商的一台卡车,四辆车组成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朝西山县进发。
学员们上了大客车,温纯特意坐在了第一辆车的最前面。
因为时间还早,车队比较顺利地通过了九里湖大桥,出绕城公路就上了高速公路,车到高速公路望城县的服务区,温纯让大客车的司机开进去。
黄平笑道,刚出门就尿急啊?你这小子的肾功能也太差了吧。
温纯没和黄平多说,车进了服务区,他下了车朝停在路边的一辆皮卡车走去。
皮卡车上是一车的猪肉,肉身上的血还是新鲜的,大客车上的人离得远一点,但一看也知道是现杀的。
车边上站着是于飞、曾国强,还有牛广济和高向阳。
温纯走过去,给四个人递了烟,问:“广济叔,向阳,你们怎么来了?”
牛广济笑道:“温县长,你去党校学习,走的时候连拍马屁的机会都不给我们留一个,我和向阳只好跑这里来拍你的马屁了。”
“广济叔,你这是骂我呢。”温纯笑完,又问于飞:“于飞,这一车是多少斤,我给留的钱够不够?”
于飞说:“纯哥,够是够了,可是他们不肯收。”说完,指了指牛广济和高向阳。
温纯问:“怎么回事?”
第500章西山县的准女婿
于飞说:“我和国强昨天晚上去温家岭乡和沙河乡收购猪肉,牛书记和高书记看一下子要这么多,非要问时谁家办喜事,我和国强不肯说,他们就威胁说,那你们一两也买不到。没办法,我只好告诉他们说是你让订购的,他们就死活不肯收钱,说他们两个乡正好借此机会,拍拍温县长的马屁。”
更懂得怜香惜玉(18)
“那怎么行呢?”温纯转头指了指大客车,对牛广济和高向阳说:“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的肉啊。这是我帮进修班学员们订购的,不收钱,我怎么好跟大家解释?”
牛广济和高向阳看了看大客车,互相对视了一眼。
季萍媛在车上向温纯招手,大声喊道:“温纯,快点儿啊,再耽搁了,就跟不上前面的车了。”
“好了,不争了,我和国强得走了。”温纯回头对牛广济和高向阳说:“广济叔,向阳,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回的钱你们一定得收,等我结婚的时候,回家办喜酒,你们再送我猪肉吧。”
牛广济和高向阳只得点头答应了。
温纯对曾国强说:“国强,辛苦你了,路上小心点,我们西山县收费站会合。”
曾国强钻进驾驶室,发动车出发了。
温纯与三人握手,然后上了大客车。
车开了,季萍媛指指前面的皮卡车,问道:“温纯,你这又是怎么回事?”
温纯随口答道:“呵呵,没什么,望城县支援西山县三百公斤鲜猪肉,让孩子们解解馋。”
蔡文志不满地叫道:“班会上不是说了,不许利用职权拉赞助吗?你怎么能搞特殊呢?”
温纯忙解释:“是我上周回去说漏了嘴,他们瞒着我就送来了。我也执意不肯收的,但是,他们把猪也杀了,送都送过来了,还能退回去不成?”
季萍媛也埋怨说:“小温,要是早知道有这档子事,我可以把捐款留一点,你看,这事办的,多不好啊。”
温纯说:“没事,没事,这只代表望城县人民的一片心意。”
黄平也说:“就是嘛,要早说,我也可以让公司弄两车肉来嘛。”
温纯坐下来,对黄平说:“老黄,你们公司要是有这个心,回去就把欠袁大超他们的钱结清了呗。”
袁大超给温纯打过几个电话问情况,温纯抓住机会就要提醒黄平。
听温纯说到了痛处,黄平拉着脸说:“这是两码事,不乱混为一谈的。”
汤如国靠在座椅上,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算了,送都送来了,就算是他第一次上门的见面礼吧。”
大家好像才发现车里还坐着王晓翠一般,看着她哈哈大笑。
车往前开,道路的两旁的乡村渐渐变成了丘陵,然后有由丘陵变成了崇山峻岭,大多数的学员都是第一次进山,对扑面而来的春光山色发出了阵阵感叹。
沿途,几乎不见人烟,偶尔才能在山头看见一两个村落。
快到中午的时候,车终于进了西山县的境内。
西山县委书记马民权带着警车,亲自在高速公路西山县收费站出口处迎接。
李喜良和王晓翠赶紧下车,他们跑过去跟马民权说了几句,马民权大笑着和他们握手,还很亲热地拍了拍王晓翠的肩膀。
更懂得怜香惜玉(19)
坐在车里的温纯感觉,马民权的动作很自然,王晓翠也没有显得尴尬,基本上可以看成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关爱。
马民权在李喜良的陪同下,先和越野车上的丁浩握了手,然后分别登上两台大客车,向大家抱拳拱手打了招呼。
近距离看到马民权,他有着一个县委书记的威严,但也掩饰不住骨子里的那种农民的狡黠。
正准备出发,李喜良说稍等一会儿,后面还有拖肉的皮卡车和拖电脑的卡车。
马民权大概问了李喜良什么,又特意跑到第一辆大客车里来,握着温纯的手,很真诚地说了好几个感谢。
坐在一边的季萍媛开玩笑说,应该的,应该的,他是西山县的准女婿嘛。
马民权听了有点糊涂,很奇怪地看着温纯和季萍媛。
李喜良附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
马民权哈哈大笑,回头瞪了王晓翠一眼,笑着说:“好你个鬼丫头啊,这等好事就一直瞒着我,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你。”说完,又握着温纯的手,连说了几个欢迎。
王晓翠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会儿,曾国强的运肉车和经销商的货车已经通过了收费站。
警车开道,经过一段颠簸不平的公路,车队抵达了西山县城。
乍一看,西山县城有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古朴,个别的墙头上还依稀可辨残留的标语。
车队被直接带进了西山县城关小学,一进破旧的校门,碎石操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两排手持新鲜野花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喊着欢迎欢迎,车辆扬起的灰尘掩不住他们绽放的笑脸。
郭长生的眼圈红了,离别三十年重返当年的母校,校舍虽然经过翻修,但仍然可以找得出当年的痕迹,那块挂在老树下的半截铁轨已被老校工敲得锃亮。
下车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上了一条红领巾,接过小学生递过来的一束野花,季萍媛忍不住俯下头嗅了一下:“真香啊!”
皮卡车和货车进入校园的时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喜出望外的惊呼,他们是来自全县各地中小学的师生代表。
欢迎仪式非常的简短。
马民权致欢迎词,丁浩代表党校和进修班学员讲了几句,真正的热闹是,给各个学校的代表分送捐赠物品。
小学生们明显对那些码得很整齐的纸箱子兴趣不高,几乎都围在了曾国强的皮卡车前,那些带队的校长老师们也站在不远处指手画脚的品头论足,露出被劣质烟草熏黄的牙齿,笑得非常的开心。
人群中,温纯突然发现了罗雯婷,她举着话筒,追着丁浩、马民权和学员们采访。
王晓翠奔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她,又拉着她向温纯站着的地方跑过来。
“婷姐姐,你怎么在这儿啊?”温纯问。
第501章这会是一条大色狼吗
更懂得怜香惜玉(20)
罗雯婷兴奋地说:“我陪‘牛冠乳业’的曾为锁来西山县考察,拍着‘寻找好心人’的系列报道。听马书记说,党校教学实践活动也围绕着这个主题到西山县来开展,就过来抓拍一些素材。”
温纯又问:“曾老板呢?”
“县长陪着进山了,他们去看一下山里的水质和草料情况。”
要这么说,牛冠乳业与西山县的合作商谈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了。
这时,李喜良跑过来对温纯说,马书记和丁校长请到校长办公室去一下。
罗雯婷趁势拉着李喜良和王晓翠采访。
温纯走到城关小学校长办公室,丁浩和马民权坐在破旧的桌子旁说话,站在一边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应该是校长。
“温县长,来来来,坐下说话,坐下说话。”马民权热情地招呼道。
校长用一只崭新的杯子给温纯倒了杯水。
丁浩说:“马书记在县城里定了酒席,要给我们接风洗尘,我征求一下你这个班长的意见。”
“不合适。”温纯说:“来之前,我们学员们商量过了,到西山县来,要和师生们一起共进午餐。”
一听这话,一旁的校长着急了,他忙说:“这不成,不成,一点准备都没有呢。”边说还边用眼睛看着马民权,一脸的求助。
温纯笑着说:“没有准备才好嘛,这样我们的体验更真实。”
丁浩说:“小温,你看学员们怎么安排?”
“丁校长,我们早就分好组了,一组三五个人去一个学校。近的步行,远的开车,电脑和肉分配好了,立即出发。”
马民权还想劝,丁浩说,马书记,就这么定了。
出了校长办公室,马民权就让人去把王晓翠找来。
“晓翠,今天你啥也别忙了,就陪着温县长吧。”马民权笑眯眯地作指示。
温纯从见到马民权的第一眼起,就一直在观察马民权对王晓翠的一言一行,可始终找不出一点儿两人之间有过那种尴尬过往的痕迹,这让温纯非常的纳闷。
按理说,如果马民权对王晓翠有过粗暴行为的话,突然遇见了她的男朋友,能没有异常的神情和表现吗?
难道,这马民权真是一条极其狡猾善于隐藏的老色狼?
温纯笑着说:“不用了,在党校天天在一起呢。晓翠,你把萍姐陪好吧。我带着车,我去最偏远的那个学校。”
马民权也笑着说:“好,好,那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
人员分配妥当,学员们各自跟着来参加活动的校长们走了,约定下午四点之前,到县政府办公大楼汇合。
温纯、郭长生在李喜良的陪同下,曾国强开了皮卡车,拉上电脑和猪肉,在最偏远的一个乡小学校长指引下,往大山深处进发了。
好在皮卡车比较小,车可以一直开到乡政府的门口。
很凑巧,这个乡正是曾为锁考察的点,乡里的主要领导陪着曾为锁进山了。
更懂得怜香惜玉(21)
没说的,投资商的考察比进修班的教学活动更重要。
小学校在一个山头上,车开不上去,校长找了几个青壮年帮着把猪肉和电脑卸下来,小心翼翼抬了上去,吩咐食堂用分到的猪肉立即做饭,市里来的领导中午在食堂就餐。
做饭还需要点时间,李喜良就提议去山里走走看看景色,边走边看,半途上碰到了从山上下来的曾为锁。
曾为锁这次在公司总部出了个大风头,“牛冠乳业”在临江市的销售量也急剧上升,俨然成了挽救市场的英雄,见了温纯和郭长生,更是无比的亲切,他兴致勃勃地说:“西山县草肥水美,在这里建一个天然牧场,自然条件比在莲江县还要好。”
温纯说:“曾老板,你这是专业的眼光,自是错不了的。你们公司只需要把进出山的路修好,以西山县作为养殖和深加工基地,产品供应辐射周边几个省市,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就大大节约了。”
曾为锁大笑道:“哈哈,温县长,你这眼光看得比我还远啊。对,修路,我们得先修路,后建基地。”
陪同曾为锁的西山县县长范卫东听了李喜良的介绍,握着温纯的手,连说了好几个感谢,又听说他是王晓翠的男朋友,更是欣喜异常,不住地说:“温县长,晓翠是个好姑娘,我和马书记都很欣赏她,可惜……”
“可惜什么?范县长。”温纯连忙问。
范卫东笑着说:“可惜,她要跟你走了。”
“呵呵,范县长,看你说哪去了。”温纯有点失望,只好打个哈哈,他本来是想从范卫东嘴里套出点端倪来。
范卫东接着说:“马书记私下里跟我谈过好几次,说我们西山县之所以落后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善,就是太缺少晓翠这样有知识见过大世面的好干部啊。呵呵,温县长,我没的意思啊,就是觉得舍不得。”
郭长生打趣道:“呵呵,范县长,只要是人才,到哪里都是干革命工作,舍不得也得舍啊。”
范卫东忙说:“那是,那是,马书记跟我说过,晓翠窝在这山沟沟里,也是太委屈她了。这次,市委组织部青年女干部的培训名额一下来,我们马上就推荐了晓翠。照这么说,我和马书记还成就一桩好事呢。”
温纯跟着大家伙一起笑,但心里却很不自在,从马民权和范卫东的谈话中来分析,两位主要领导对王晓翠还是挺赏识的,似乎看不出来曾经发生过那种不愉快的事件。
曾为锁一直没闹明白他们几个人在说什么,他突然插话问道:“温县长,谁要跟你走了?”
温纯含糊道:“下午我们的车回临江,曾老板,你也跟我们走吗?”
一句话把曾为锁问得莫名其妙,他忙说:“不,不,你们先回吧,我和范县长还有一些细节要谈。”
快到乡政府,山头上飘过来一阵肉香。
更懂得怜香惜玉(22)
范县长转头问陪同的乡长,怎么,谁家办喜事,舍得把猪杀了?
乡长有些尴尬,说,不对啊,今天好像没有谁家办喜事啊。
第502章对领导批示的另类解读
李喜良忙说,范县长,进修班学员过来给县里学校送温暖,望城县的领导听说了,支援了几百公斤猪肉,说是让孩子们解解馋,所以,今天中午各个学校的食堂都免费给学生们供应肉食,进修班的学员们也在各个学校就餐。
范卫东感叹道:“哦,这么回事啊。温县长,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温纯说:“要不,我们邀请曾老板一起共进午餐,如何?”
曾为锁竟然答应了。
几个人进学校的时候,几位老者守在校门口,一定要见一见给孩子们送温暖的好心人,他们拉着温纯和郭长生的手,千恩万谢。
温纯非常感动,说:“大爷大娘们,你们不用谢我们,我们只能给孩子送几顿肉解解馋,等这位曾老板来山里开了养殖场,孩子们就可以天天有肉吃了。”
几位老者又拉住曾为锁,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搞得曾为锁激动得不得了,有了一股恨不得马上就把养殖基地建起来的冲动。
吃完午餐,温纯等人按时回到了西山县政府办公大楼,在会议室里,学员们和当地学校的校长及部分机关干部开展了讨论。
西山县的同志表达了感谢,进修班的学员纷纷表示,身临其境才能深有感触,一定要珍惜自己单位和地方的好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讨论会结束,马民权专门走过来和温纯说:“温县长,西山县以后算你的半个家,还要请你看在晓翠的面子上多多关照,今天就别回去了,让晓翠陪你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后天我派个车把你们一起送回党校去。”
一天来的所见所闻,温纯了解了西山县贫困落后和条件艰苦,但是,他怎么也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满怀热诚实实在在的马民权会是王晓翠所描述的一条大色狼。
周末,临江卫视滚动播出了党校进修班学员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援助西山县中小学一百台电脑和学习生活用品的新闻,临江晚报也以系列报道的方式,详细报道了对当地群众、进修班学员的访谈。
电视和晚报对此均配发了短评,一致肯定党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教学实践活动值得推广,进修班学员以实际行动,为全市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出了表率。
媒体的炒作和推波助澜,把临江卫视和临江晚报联合发起的寻找好心人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市委书记林亦雄专门批示,要以寻找好心人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打造人文关怀的临江城市精神,构建美好临江、和谐临江。
更懂得怜香惜玉(23)
周一上午,冯天佑教授应邀到市里,给市委中心组的领导们上了一堂课。
这对于党校的教授们来说是经常性的。
每次市委中心组开学习会,都得请党校的教授去讲课,内容上大多是切合当前的实际,特别是围绕国家形势,对中央出台的政策作理论性解读。
市领导们工作忙,平时要想挤出时间来学习是不太容易的。
但是,作为几百万人口的临江市领导,不能不学习,不能不进步。怎么学习?如何进步?
中心组学习就成了最好的机会。
一方面,市委明确要求,无论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或者其他中心组的成员,只要没有十分特殊的情况,都必须参加中心组学习。
这是制度!
另一方面,领导们也确实需要有人来就党的政策与当前形势,作面对面的交流。
党校的教授们理论水平高,顾忌少,对当前形势的把握和政策的分析解读,理解全面,剖析犀利,请他们来讲课,往往是一针见血,茅塞顿开。
特别是像冯天佑这样的名师,既敢于把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透,又能适当地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既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
这正是中心组成员们所需要的,也是他们将来在不同的场合和会议上,深入浅出地剖析政策解读的有力武器。
今天,冯天佑在课堂上,对林亦雄的批示作了另类解读。
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反腐倡廉抓起。
增强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从治庸治懒入手。
唯有如此,才能实实在在地打造出人文关怀的临江城市精神,才能实实在在地构建出美好临江、和谐临江。
一石激起千层浪。
林亦雄笑而不语。
市长谭政荣却迫不及待地对冯天佑教授的解读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当前不少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了我们领导干部中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纪检监察部门逐一落实,认真查处,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坐在一旁的席菲菲暗暗冷笑,谭政荣的表态实际上针对的就是,近来有人举报温纯收受了桥南物流的一幅古画,价值200多万,市纪委的人员迟迟没有动静,他怀疑这其中很可能是席菲菲在庇护温纯,甚至不排除她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
事实上,席菲菲从温纯口中得知所谓古画的来龙去脉,早就不再存有顾虑,她已暗中布置市纪委的人员在外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暗访,基本可以证实温纯所言不假。
对此,她向林亦雄单独汇报过,她和林亦雄商量的对策是,故意拖延对温纯的举报,给谭政荣造成一个错觉,暗地里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群众反映更强烈的九里湖大桥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上。
更懂得怜香惜玉(24)
谭政荣明确了态度,中心组其他成员纷纷发言,对冯天佑的解读表示认同的同时,也认为当前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树正气,扬新风,正当其时。
中心组学习也有课间休息。
这个时间,中心组的成员一般回办公室放松一下,或者处理手头上的一些事务,冯天佑本打算到外面过过烟瘾,却被谭政荣的秘书小黄喊住了,说谭市长请他到办公室去一趟,说有事要向冯教授请教。
第503章谁会拿乌纱帽开玩笑
“请教?”冯天佑把刚点着的烟掐灭了,笑了笑。谭政荣兼任党校校长的时候,也没有向自己提到过“请教”二字,现在升任市长了,又有什么需要向自己请教的呢?
到了谭政荣的办公室,谭政荣却不在。
黄秘书说稍稍等一会儿,谭市长去了林书记的办公室,和林书记商量点事,他特地打过招呼,让冯教授坐一会儿,他马上就过来。说着,还拿出一个纸袋来,递给了冯天佑。
冯天佑一看外形,就知道里面是两条烟。
黄秘书说,谭市长关照的,冯教授讲课辛苦了,这个他留着没用,就送给冯教授了。
冯天佑客气了几句,就放在了沙发边。
坐下,黄秘书泡了茶,然后出去了。
没人了,冯天佑越发的不自在,又不好意思抽烟,更不好意思来回走动,只看了一下沙发边的纸袋子,果然是两条中华烟。他就这么干坐着,不知道谭政荣把自己找来会有什么要请教的。
正胡思乱想中,门开了,谭政荣进来了,说:“不好意思,让冯教授久等了。”
“没有,没有!我正在琢磨下面要讲的内容呢。”冯天佑站了起来。
谭政荣说:“坐,坐啊!有茶吧?冯教授,你今天的课讲得很好,我都记了十几页笔记呢。”
“讲得不好,凑合吧。谭市长,您有事?”冯天佑问,他精瘦的身子,一坐到沙发里,就显得更小了。
谭政荣坐在了冯天佑的对面,很亲切地说:“哦,是这样的,我听说你在给进修班学员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用九里湖大桥为例,分析了这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太科学的问题,讲得也很精彩,本来我个人的意思是单独向冯教授请教一下,正好刚才我和林书记商量了一下,干脆请冯教授给中心组的成员都讲一讲,怎么样,有问题吗?”
这有什么问题呢?
冯天佑满口答应了下来。
难道谭政荣就是为了临时改变了讲课内容就专门把自己请到办公室里来征求意见吗?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好态度。
冯天佑还在琢磨,谭政荣笑着问道:“冯教授,我在担任党校校长的时候,就听说你这个‘精华教授’是市委党校的胆子,有这回事吧?”
冯天佑谦虚道:“谭市长,外面乱传的,当不得真。”
更懂得怜香惜玉(25)
谭政荣很认真地说:“不!冯教授,从今天你对林书记批示的解读来看,就无愧于这个称号。换做一般的人,就认识不到你这么个高度,或者说,根本不敢从另外一面去理解。”
冯天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说:“谭市长过奖了。”
“呵呵,冯教授,不是过奖,而是名副其实嘛。我还听说,你在给学员们讲科学发展观的时候,最后有一个很精彩的结论,一会儿讲课的时候,希望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毫无保留地大胆地讲出来。”
这些情况,都是汤如国向谭政荣汇报的。
经谭政荣一提醒,冯天佑记起来了,在讨论如何彻底摆脱当前九里湖大桥所带来的困境时,当时学员们沉默不语,他把手一挥,大声地说:“拆了重建!”
哦,原来谭政荣把自己找来,是特意来打消自己讲课的顾虑的。
冯天佑是做学问的实在人,领导如此关怀备至,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他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谭市长,这没问题,我要是讲错了,还可以请领导们批评指正嘛。”
这个时候,黄秘书敲门进来了,说,林书记他们已经到了,请冯教授过去呢。
冯天佑站起来要走。
黄秘书把沙发边的纸袋子拎起来说,冯教授,这个……
冯天佑说:“谢谢了,这个烟太高级,我抽不惯,给谭市长留着吧。”
谭政荣笑道:“冯教授,我又不抽烟,留着干什么呢?你放心,反腐败反不到我给你送两条烟上来?拿着吧。”他从小黄手里接过纸袋子,说:“先放我这里吧,小黄,记得课上完了,让我的车子送一下冯教授,顺便把这个也带上。”
回到会议室,主持中心组学习的林亦雄把刚才和谭政荣商议更改讲课内容的情况简要讲了一下,然后说,欢迎冯教授给我们讲讲科学发展观。
冯天佑还是从高铁建设跨越式发展说起,然后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九里湖大桥的建设上来,剖析了一下九里湖大桥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最后,还是对这个阻碍临江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很坚决地说出了“拆了重建”的观点。
当然,冯天佑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市委中心组成员面前说出“千万不能做出类似的需要拆了重建的政绩工程”这类“大逆不道”的话来。
课讲完了,黄秘书用谭政荣的车送冯天佑回党校。
看冯天佑教授走出了会议室,常务副市长骆建川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九里湖大桥拥堵严重,到底该如何解决,骆建川已经主持过多次会议,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过讨论,但是,谈问题大家发言踊跃,谈办法都噤若寒蝉。
更懂得怜香惜玉(26)
限行,限载是最简单的方案,城建、城管部门提出来,但交管部门说这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都不小,得不偿失,还不如花点钱把预留的匝道连通,可以缓解拥堵现象,但财政部门说,九里湖大桥的工程款到现在还没有结清,再上新的工程,资金筹措存在困难。
反正是各有各的道理,就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其实谁心里都明白,“拆了重建”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彻底的办法,但是,这种意见没有人敢在公开正式的场合说出来。
为什么?
九里湖大桥工程是谭政荣从望城县委书记升任临江市副市长时主抓的,当时林亦雄是常务副市长,大桥建成后,谭政荣改任了副书记,林亦雄升任了市长,现在两人又是临江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各相关部门的头头提这种否定领导政绩的建议方案,那不是自己拿头上的乌纱帽开玩笑吗?
骆建川、席菲菲等人当然也不好提。
林亦雄和谭政荣都各有各的难言之隐,自然更不会提。
但是,不会提并不代表不想提。
第504章揭盖子还是捂盖子
九里湖大桥在开工前,本来是定了由林亦雄这个常务副市长来具体负责的。但是在确定开工的前些天,却变成了由谭政荣具体负责。
当时的市委书记关为涛的理由是:亦雄,九里湖大桥建设还是你这个常务副市长分管,但是,你方方面面的工作太多,政荣同志在望城县主持过工程建设,就让他来具体操办吧。
林亦雄也只好同意。
对外的名义上,九里湖大桥还是他这个常务副市长主抓,实际上的具体运作,谭政荣基本上都直接向关为涛汇报,他们商量定了之后才在会上过一下。
久居官场的林亦雄自然懂得揣摩领导的意图,便不再多过问此事了。
但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关为涛因病去世之后,社会各方对于九里湖大桥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起因当然是令人烦心的拥堵,但坊间已有议论,这里面还有着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
有没有?林亦雄不敢肯定,但他隐隐感觉得到,这些议论的矛头还是指向了他这个当时的常务副市长。
毕竟,在外界看来,林亦雄是这个政绩工程的受益者。
九里湖大桥是他这个常务副市长主抓的政绩工程,而大桥通车之后,林亦雄从常务副市长升迁当了市长,难道不是沾了这个政绩工程的光。
如果没当上市长,又如何能升任现在的市委书记。
以林亦雄不到五十岁的年龄,应该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无论如何,他也不愿意替别人来背这个黑锅,以至于影响自己的仕途。
席菲菲接替谭政荣担任市委副书记之后,林亦雄就有意揭开这个盖子。
这个盖子谁来揭?怎么揭?揭开了又会如何?如果有问题,会牵扯到什么人?
更懂得怜香惜玉(27)
一旦揭开了,再想捂就捂不住了。
这一切,都是林亦雄必须深思熟虑的。
九里湖大桥的建设是谭政荣具体操办的,其中的奥妙他自己心里最有数,能如愿升任临江市的市长,正是得益于这座他与高层权势人物沟通的桥梁。
现在他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盖子捂死,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他背后更多利益攸关的人。
怎么才能捂死?什么时机来捂?又让谁来捂?万一捂不住该怎么办?
这一切,都是谭政荣必须考虑周全的。
拆了重建的方案,从冯天佑的嘴巴里说出来,则进退自如了。
人家是党校教授,是搞学术研究的,理论联系实际中的对与错,提出来仅供领导们参考,至于如何决策,那是你们领导们的事。
这个闷葫芦以这种方式揭开了,林亦雄和谭政荣包括骆建川和席菲菲,他们都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无论是揭还是捂,总躲不开要把问题暴露出来。
拆了重建,这是一个打碎盖子的好法子。
盖子都打碎了,既可以理解为彻底揭开了,也可以理解为完全捂死了!
但是,谁是打碎这个盖子的合适人选呢?
林亦雄和谭政荣几乎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个人:温纯!
谭政荣想的是,温纯是席菲菲、黎想、南延平这一条线上的人,万一打碎盖子的过程中惹出什么麻烦来,要么,这些人去替他擦屁股,要么,他去当替罪羊。
林亦雄想的是,温纯年轻有闯劲儿,敢作敢为,头脑灵活,正义感强,就算万一惹出什么难以收拾的麻烦来,把他抛出去于自己也是毫发无损。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策略,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出发点不同双方,并不代表一定形不成默契。
官场上的事千奇百怪,有时候是常人不好想象的。
理论学习完了,市委中心组成员按惯例继续讨论,最后达成了几点共识。
第一,反腐倡廉要从快从严,抓出一两个反面典型来,以教育我们的干部;此事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席菲菲同志牵头主抓。
第二,治懒治庸要从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吃拿卡要入手,加强工作人员尤其是干部的作风建设;此事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李开富同志牵头主抓。
第三,九里湖大桥是否拆了重建,可以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形成意见后上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策。此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建川同志牵头主抓。
第二天,从市委中心组讲课回来的冯天佑神采奕奕地走上了进修班的讲台。
知识分子,尤其是有点才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清高,二是虚荣。
冯天佑也不能免俗。
讲课之前,他给学员们详细讲述了他对林亦雄批示的另类解读,要求大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敢于并善于全面辩证地理解领导指示的精髓,从而更忠实地去贯彻执行好指示精神。
更懂得怜香惜玉(28)
由此可以推论,临江市在寻找好心人活动即将完美收官之后,将会有一场旨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政治风暴,作为送温暖献爱心正面典型的进修班学员,也不排除将在这场风暴中遭遇洗礼。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引申而言,那就是要保持好一颗平常心,顺境中不可得意忘形,逆境中无须灰心丧气。
从领导的几句批示中,能预测到下一阶段的政治风向,解读出一大套为官做人的道理,这就是精华教授的水平,众人不得不服!
冯天佑话锋一转,又转到了科学发展观上来。他兴致勃勃地讲到,谭市长亲自把他请到办公室当面请教,打消他可能存在的思想顾虑,鼓励他大胆剖析政绩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言辞之恳切,溢于言表。
由此可见,官场之上奉承拍马之风盛行,责任并不完全不在上,而更多的在下,就像在座的各位,乃官场中承上启下之辈,处处唯上,事事听命,领导说东,不敢说西,长此以往,便渐渐养成了惯性和惰性,又给下级官员形成了示范作用,导致官场上只闻阿谀之声,不见逆耳之言。
温纯等一众人等听了半天,却有点不知所云,季萍媛碰了碰温纯,问道:精华教授到底想要说什么呢?
第505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众人面面相觑之间,黄平按耐不住,举手发问:“精华教授,你绕了这半天,是不是'奇‘书‘网‘整。理'提。供'想跟我们说,你在市委中心组讲课的时候又发表了高见,九里湖大桥要拆了重建啊?”
“然也!”
冯天佑掉了句书袋,教室里顿时想起一片笑声。
笑声中,黄平得意地环视四周,大秃瓢上亮光闪闪。
笑毕,冯天佑打开了讲义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授今天该讲的课程内容。
温纯却没有听进去,按照冯天佑刚开始教导的那样,全面辩证地解读他所传递的信息。
谭政荣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并不是大众场合下的作秀,那他这么做,难道就是为了让冯天佑说出一个拆了重建的观点吗?
拆了,是个什么概念?
那就是说,九里湖大桥不复存在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奶奶个熊,难言之隐,岂不是也一拆了之了!可能附着于九里湖大桥这张皮上的所有杂毛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想到这,温纯不禁在心里打了个冷战。
学究气十足的冯天佑在毫不知情中被谭政荣用来当了回枪使。
坐在后面一排的黄平轻轻捅了捅温纯的后背,嬉笑着轻声说:“小温,我昨晚上跟你说九里湖大桥要拆了重建,你还不信,怎么样,这回你信了吧。”
昨晚上,袁大超又来党校找到了温纯和黄平,替村民们讨要路桥公司所欠的款项,温纯苦苦相劝,黄平还是敷衍的态度,并说:“你回去跟乡亲们说,过不了多久,我们公司还会来修桥的,到时候,我们进场之后一次性跟你们结清。”
更懂得怜香惜玉(29)
温纯实在听不过去,说:“老黄,你给人家一句痛快话,别猴年马月的往后拖了。你们要不来修桥,未必就不给人家结清了?”
黄平一口咬定地说:“怎么可能,我说要修就是要修的。”
磨磨唧唧扯到九、十点钟,黄平还是没个准信,袁大超气鼓鼓地走了,黄平还在埋怨温纯,说,你这是何苦呢?好歹我们还是同学吧,以后到市里来用个车,喝顿酒,给我老黄打个电话肯定搞定,你帮着他们把钱要了回去,对你什么好处呢?
温纯当时来了气,硬邦邦地说,老黄,做人要讲诚信。
黄平咧咧嘴,说,诚信?诚信跟我有个鸟关系?真是的!
说完,扬长而去。
在一旁看热闹的蔡文志都看不过去了,气得骂了几句娘。
现在,黄平又把昨晚上的事扯出来了,温纯没好气地说,这烂桥拆不拆,建不建的,跟我有个鸟关系?真是的!
逗得身边的季萍媛捂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黄平气得鼻子没歪了,在温纯的后面做了一个恶狠狠的手势。
温纯没和他多计较,只是想,这黄平的消息也太灵通了点吧?
进修班的课程,一般是上午教师讲,下午学员讨论。
温纯正在主持讨论的时候,丁浩把他喊了出来。
看丁浩脸色有些紧张,温纯问,丁校长,有什么事吗?
丁浩没有回答,说,我只负责通知你,市里来人了,要找你谈话。
今天李邦兴没来上班,谈话就安排在他的办公室。
来找温纯谈话的,是市纪委副书记董明睿和监察室主任罗方兴。
董明睿是市纪委副书记,温纯在会上曾经见过,但并没有直接接触过,罗方兴则根本不认识,两人都是一脸的严肃。
董明睿咳嗽了一声,说:“温纯同志,我们今天找你谈话,是想调查核实一些事情,希望你能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如实地反映情况。”
温纯很自然地点了点头。
董明睿对罗方兴点点头。
罗方兴问道:“你认识锦绣地产的徐玉儿吗?”
“认识,她是旅游商贸城的投资商。”
“你和她什么关系?”
这是什么意思?
温纯有点恼火,说:“我们是合作关系。”
罗方兴不急不缓地说:“我们收到群众举报,说你和她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温纯急了:“罗主任,说这种话,也总得有证据吧。”
罗方兴说:“现在时我们找你谈话,需要出具证据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拿出来,你只要如实回答就行了。”
温纯立即回答:“没有,我们没有你说的那种关系。”
董明睿和罗方兴对视了一眼。
罗方兴突然又问:“你认识桥南物流的李逸飞吗?”
温纯如实回答说:“认识,他是望城物流园区的投资商。”
罗方兴说:“据群众举报,你曾经从他的手里购买了一张古画,有没有这回事?”
更懂得怜香惜玉(30)
这个时候,温纯终于明白了市纪委的人找自己谈话是怎么一回事了。
前面问无关痛痒的事只是纪委问讯的一个策?(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场奇才 http://www.xshubao22.com/5/5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