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 第 1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嗨,老陈,看来军区首长对我们还不错,知道给我们点奖励!”何政委很高兴的说。他还以为是军区一号首长给送来的。

    陈伟雄也是好久每见过绿色的食物了,这会只管拼命的吃。

    没一会,两人的饭碗就见底了。帮他们添饭的大师傅看着两位首长今天吃的东西明显比平时多,也很高兴。

    一边给两位首长盛饭,一边表扬郝华:“别说,这小郝还不错,有点好东西还知道给送来。两位首长,你们可要表扬一下他!”

    “什么,这是郝华从后方送上来的?”姓郝的不多,能有这个能力的也只有郝华了。

    “那可不是!刚才才到的,送了一吉普车的青菜来!”大师傅现在最牛了,只要有东西,他就能搞出好菜了,可是你让他每天的午餐肉炒午餐肉,打死了也就是那个味道。

    “快一点,把郝华叫进来!”陈伟雄连忙说着。第一,很久没有家里面的消息了,不知道陈兆军怎么样。第二,这大冬天的,能搞到青菜也的确是本事了……

    郝华进来的时候,还一身的土。他刚才帮着卸菜来着。

    “郝华,这青菜是怎么来的?”陈伟雄问道。何政委这会不好说话了,毕竟郝华是陈伟雄的警卫员。

    看到陈伟雄的脸色不好看,郝华愣了一下,马上,他就反应了过来:“首长,您放心,我们警卫连搞了两个大棚,现在里面种满了青菜和瓜果。再过两天,就该有西红柿了!”郝华一脸轻松,不是他不想提陈兆军,是陈兆军怕陈伟雄骂,没让他说。

    “警卫连?没听说你们警卫连有什么能人,能在这个季节里种出青菜来的。老实说,到底是从哪搞来的?”何政委对青菜是最在意的了(也没法不在意)。使出了连哄带骗的招数。

    “这确实是我们警卫连种的,院里面的家属我们都送到了!哦,这还有林副校长给您的一封信。”郝华连忙解释着,顺手从怀里掏出林副校长给何政委的信。

    陈伟雄一听院里的家属都有了顿时放下心来。在第一线的指战员,最关心的就是家里面的情况。

    趁着何政委看信的功夫,陈伟雄问了一下陈兆军的情况。他正跟郝华说着话,何政委一巴掌就拍在了陈伟雄的肩膀上。

    “老陈呢,你的这个老儿子可不简单,就从营房处骗了点玻璃,就整成了两个可以在冬天种菜的大棚来,又出息!”看来,林副校长在给何政委的信上都说得很明白了。

    “从营房处骗玻璃?郝华,你给我说清楚,不然我可不客气了!”陈伟雄态度很坚决,关键是他不知道陈兆军又搞了什么名堂了。

    “这……”郝华看了看何政委,他不知道林副校长在信里是怎么说的。何政委跟郝华点了点头,郝华一想,这事左右也瞒不过的,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全省独家

    郝华明白谁更重要,但凡有可能,他也不愿意得罪陈兆军。不过这个人要是换成了陈兆军的爸爸,特一师的师长,情况就不一样了。

    何政委一问,陈伟雄一逼,郝华老老实实的说出了陈兆军这段时间干的事来。其实也不奇怪,陈兆军本来就已经习惯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别说冬天吃点青菜,就是再难弄的东西,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连着几个月没有青菜吃,陈兆军可受不了了。要是在家里,张桂梅怎么都会想着发点豆芽,或是搞点韭黄什么的,陈兆军到也没感到有什么难受的,可现在是在连队。那些小家菜的东西根本就没法整,就算整出来了,你让陈兆军怎么吃?

    都是给逼的,陈兆军实在忍不住了,有一天他就问郝华,警卫连为什么不去买一点新鲜的蔬菜回来?结果郝华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他,嘴里嘟囔着:就算想买,也得有买才行。陈兆军这才这段,大棚养殖这会还是一个新鲜的事,还没有什么人搞!

    为了解决嘴巴的问题,陈兆军开始鼓动着郝华盖大棚。要不是郝华这段原来陈兆军的本事,这事也成不了。可郝华偏就知道陈兆军是有点本事的。要真成不了,陈兆军就不会说了。想当初陈伟雄还在X军的时候,陈兆军造枪的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是郝华可是知情人之一。他揣摩了半天,陈兆军连枪都搞的出来,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能在冬天种出青菜来?反正不过是下力气,跟着干就是了。

    毕竟郝华是陈伟雄的警卫员,大家都知道,陈伟雄很看重他。换句话说,郝华早晚是要当干部的。所以整个警卫连,包括副连长在内,对郝华都是另眼相看的。虽然大家不明白他想干什么,可是看到他也在忙着砌墙添砖的,也都没什么话说,跟着干就是了。就这么的。两个大棚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建了起来。地热是通好了,可还差上面的玻璃。这个郝华就没有办法了。

    陈兆军一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也不用什么土办法了,直接上营房处要玻璃去。

    有了郝华这个挡箭牌,办什么事都方便得多。让郝华招呼一声,喊了几个人直奔后勤营房处。到了营房处,陈兆军就直接说是自己家里想搞一个玻璃苗圃,问营房处要玻璃。这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再说还有陈伟雄的警卫员郝华跟着,营房处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陈伟雄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所以才等到这个时候让陈兆军来的。好在特一师刚组建不久,建营房剩的玻璃还有不少,于是大手一挥:要多少自己拿,跟着就找不到人了。其实这不奇怪,要是这时候他们还在一边盯着,那才有问题哪。

    不过营房处的人没想到,陈兆军领着警卫连的人,没多久的功夫就把营房处剩下的玻璃都给搬走了,一块都没给人剩下。

    这边营房处的人在伤脑筋:到底这玻璃该怎么进帐?那边就为了剩下留守的兵就忙开了。不到一天的功夫,两间大棚的顶就给盖上了。

    陈兆军虽然没搞过大棚,但是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关键就是保温!

    于是,种子下下去以后,陈兆军就不跟警卫连训练了,每天的爬上爬下,翻着覆盖在玻璃上的稻草。毕竟整个警卫连就他最轻,没那么容易压碎玻璃。

    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天,本来准备丢荒一个冬天的菜地里,真的长出了青菜芽来。这下,整个警卫连的人都服气了。于是,有了这些战士的看护,大棚里的青菜长得特别好。

    不过随着警卫连开始给家属送菜,陈兆军到营房处骗玻璃的事也就传开了。

    听着郝华的解释,陈伟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还是何政委反应快,利马吩咐郝华:“把运来的青菜装上大半,给军区总指挥部送去,让军区首长也尝个新鲜!”

    郝华可是机灵,他可不愿意再呆着让陈伟雄教训。政委的一句话,让他有了机会,连忙干活去了……

    这天晚上,军区一号首长的餐桌上,多了两个这个时节见不到的青菜。吃的首长那个开心。

    饭后,首长问大师傅,这青菜是哪来的,大师傅老老实实的说,是特一师安排人送来的,还有不少,足够首长吃到演习结束了。

    首长本身就是农家子弟,对农事还是了解的,看着这青菜的样子,也不像是储存的,于是就问大师傅,大师傅也说不明白。结果,还是得郝华来解释。不过这次他可不敢把陈兆军骗玻璃的事给说出来了。结果,这点青菜就成了特一师警卫连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过从这以后,郝华就落下了一个“青菜干部”的名声,偏偏他还非常计较这事。谁提他就跟谁眼红。这才出了让警备司令看不懂的情况……

    再说陈兆军有了青菜吃,整个人舒服了许多,接下来就是等邮票了。

    虽然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帮陈兆军定了80版邮票,可是他也担心万一陈兆军不来拿,他可要压资金了。于是,在临发行的前一天,邮电所所长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警卫连,问陈兆军到底要不要邮票了,要是他不要,邮电所可就不买那么多了。正好郝华上了演习现场,把钱都留给了陈兆军,这下,陈兆军可要动用的资金就富余得多了,一听说邮电所所长索性定完了80版,陈兆军一高兴,干脆全要了。反正他手上的钱正好够,他不这点,他要下来的这80版猴票,是整个Q省全省的分配量……

    等两天以后陈兆军拿到了邮票,哪位特一师邮电所所长的朋友才急了起来,因为到处都有人问他要邮票的,没办法,他只好给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打电话,这个电话一打他才知道,整个80版邮票都让一个孩子给买走了。

    正文 第四十章 演习

    陈伟雄的特一师在这次演习中表现的非常出色。本来特一师被安排的角色是蓝军。基本上从1949年解放以来,历次演习中,蓝军都是作为失败的一方,最起码最后他是必须失败的,因为在我军当时一些人的概念里面,红军应该是不可战胜的。这次演习中,导演部充分考虑到特一师是经过长期训练,并且是一直特殊部队,所以动用了一个军跟它对抗。其实的目的是想了解特一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在战斗力和战术上有什么不同。说白了就是本着找问题找差距的目的来的。

    一开始,陈伟雄还老老实实的按照导演部的安排,与A军进行正面战场对抗,打阵地战,结果几天打下来,特一师的部队成建制的被导演部宣布失去战斗力。你想一想,就算特一师再厉害,大家使用同样武器,面对三倍于己的兵力,按照导演部的安排进行阵地对抗,这下场是非常简单就可以想象的。几天战斗下来,A军损伤虽然非常大,按照导演部的说法,已经大大的超过了预想。可再怎么样,特一师跟一个军拼消耗还是消耗不起的。别看A军的军长嘴上骂骂咧咧的,不停的在教训手下,说他们打得不好,要处分谁云云。可心里头他是知道,只要这样打下去,A军获得胜利是早晚的事。不过到时候要是伤亡太大,面子上就说不过去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A军军长不顾导演部的安排,提前了一个小时对特一师的一线阵地进行了饱和炮击,就这一顿炮击,特一师的两个营就全建制被退出了演习。本来这样的事对于充当红军角色的A军来说,基本上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就连导演部也只是批评A军不按导演部的规定进行演习。毕竟几乎所有人看来,充当红军角色的A军迟早是要胜利的,A军军长的做法不过是让带着红袖标的红军更早一些站到属于蓝军的特一师的阵地上去欢呼胜利而已。他们不知道,本来让陈伟雄当蓝军他就不舒服,接着还要捆住他们特一师的手脚,让他们面对几倍的“敌人”打阵地战。这根本就发挥不出来特一师的优势,陈伟雄私下就跟何政委抱怨过,这样的演习对特一师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可导演部毕竟是上级机关,命令还是要服从的。谁知道A军违反导演部的命令,提前进行了攻击,这下,可把陈伟雄给气坏了(其实这都是陈伟雄自己在跟导演部解释的时候说的)。既然你能干初一,我就能干十五。当下,陈伟雄派出了最精锐的特一团,分批进行小股突进。导演部的人发现了这个情况,到也没说什么。本来么,在战争状态下,进行一些战术攻防是很正常的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掩护特一团的一个小分队。这个小分队严格按照战术规定进行隐蔽推进,直插A军指挥部。当他们解决了外围的警卫力量(其实也没什么警卫,也就是几个领导的警卫员罢了),进入了作为红军的A军指挥部的时候,A军军长气得差一点就要把枪给掏出来了。

    结果就是,正当充当红军的A军打的有声有色的时候,突然整个指挥系统全部瘫痪。整个A军的高级干部都在陈伟雄的指挥部里做客呢。演习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法搞下去了。于是导演部宣布,终止演习,等导演部讨论出该如何处理陈伟雄以后再说。

    军委首长和军区首长一开始也是暴跳如雷,大骂陈伟雄胆子不小,敢违抗导演部的命令,不按照导演部的规定去打。陈伟雄连忙大倒苦水。声明是红军犯规在先,才有了自己的行动,其次就是跟首长陈明,不是自己不想按照规定打,而是这样不实际,真正的战争是没有导演部的,也没有规矩。只要达到目的,能怎么打就怎么打。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是所以军人都应该考虑的。

    陈伟雄一番慷慨陈词倒是提醒了各位领导。等陈伟雄出去以后,几位领导开了一个小会。大家讨论着陈伟雄的说辞,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演习停了几天以后,首长命令演习继续。还是红蓝两军对抗,但是这次只设裁判部,不设导演部。也就是说想怎么打是你们自己的事,首长只看结果。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郝华同志送来的青菜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件事……

    第二阶段的演习又开始了,这就让本来预计回家过春节的特一师和A军直到春节都是在野外帐篷里过了。好在这个期间警卫连又收了一次菜,这会,所以的家属一点都没留,全让警卫连送到阵地上去了。

    特一师这次没了束缚,打得灵活的多,搞得A军狼狈不堪,今天占领了特一师的阵地,还没等屁股坐热,后方的阵地就给特一师抢了去。关键的事,套用一句A军军长的话说,这帮小子仗不会好好的打,抢东西倒是有点本身,可是也不能让我的战士连年都过不了吧?这帮家伙都他妈的是土匪。当时听这话的首长们都笑了。后来他们联合给特一师陈伟雄下了一个命令,让陈伟雄把抢来的物资还回去一部分,最起码要让A军的战士们过年能吃饱。

    不过事情的发展到了这一步就变得简单了起来,特一师不但给A军送回了他们所有的物资,连年夜饭都是跟A军在一起吃的,两个部队打了那么多天,不少官兵都打出了感情。至于巍峨号码特一师会跟A军的指战员们一起过年,原因很简单,因为A军的军长再一次当了俘虏,A军的军指挥所也被特一团运到到了边上,一个炮营的火炮,整个把A军的军指挥所给犁了一遍,所有来参加讨论如何过年问题的A军高级军官全部被裁判部判定阵亡。演习结束了!……

    吃年夜饭的时候,A军的军长一边大口吃着特一师警卫连送上来的青菜和西红柿,一边骂骂咧咧的:你说你们特一师啊,这仗也打的忒不地道,敢情就盯上我了!给你们抓一次也就算了,可也不该趁我从裁判部跟首长汇报的时候下手吧?你们怎么不趁我到师里检查的时候动手?那才叫有本事!要是你们能在那儿抓住我,我就服了你们了!一边特一师的几个干部都没敢说话,那不是废话么,等他到了师里,整一个师的兵力,你就是三头六臂也抓不着他整个特一师就算都上去,搞不好也得帖上。

    别看A军军长嘴里说个不停,可手上的筷子也没停过。临了,嘴巴一抹:想不到,这个时候你们还能搞到新鲜蔬菜。一会把剩下的那半车都搬到我们警卫班的卡车上去,也让我们军的其他领导试一试新鲜不新鲜……

    何政委阻止了想上去留一点青菜的郝华:别心疼了,就都让他搬去吧,不然他该吃我们了!

    郝华那个心疼啊!连特一师的家属都没舍得吃,这下便宜了A军了

    正文 第四十一章 郝华的情谊

    陈兆军这两天没事了就抱着他那80版金猴邮票傻笑。虽然陈兆军还不知道这些邮票值多少钱,不过他明白,自己的怀里抱着的是一大堆的钱……

    这几天,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开始头疼了。省邮电管理局的那个哥们天天追着他,让他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才陈兆军那里匀几版邮票回去,因为有不少地方的朋友想要这个邮票了。那个哥们也后悔了,怎么一下就把80版猴票全给了特一师邮电所。

    邮电所所长为了帮朋友的忙,答应帮他问一下。可是他没想到,陈兆军一听说这80版猴票是全省的定量以后,就更不肯放手了。别人不知道,陈兆军是知道的,远了不说,只要等到明年,全国就会开始集邮热了。

    不过陈兆军也有烦的事,他不知道该怎么跟陈伟雄解释他一下子拿出了陈伟雄和张桂梅两人月工作总和来买了这么一大堆的邮票。他担心陈伟雄真的气起来一把火把他的邮票都给烧了。陈兆军左思右想,不知道到底是该把这些邮票装到箱子里埋起来,还是藏到别的什么地方去……

    郝华比参加演习的部队要早两天回来。回来以后,除了认真的打扫了一下陈兆军家的房子以外,再就是问陈兆军要钱。毕竟这些钱等陈伟雄回来还要跟他交待用途和去向的,可当陈兆军搬出来的不是钱而是变成一大堆的邮票的时候,郝华都快晕过去了。

    “我的天,500多块钱呐!,你级拿500块钱买了这些邮票?!”这下,用不着陈伟雄,连郝华都想揍陈兆军一顿了。

    陈兆军怎么办,他总不能说将来这些邮票会涨几千倍吧?于是陈兆军只能干巴巴的解释着:“我喜欢这些邮票,再说,咱们不是还可以用它来寄信么?也省得到时候买邮票了。”

    “寄信?!你知道这是多少邮票?6千多张!我就算你每天寄两封信,也得十年才能用完这些邮票!”郝华气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管怎么说,虽然陈伟雄走的时候没说什么,可他知道,陈伟雄是把陈兆军交给了自己的。可谁能想到,他竟然用500多块钱去买了邮票。这让郝华到时候怎么跟陈伟雄和张桂梅解释?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现在就去邮电所,到时候找到所长,先把这些邮票退一部分?”这是郝华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了,他相信特一师邮电所的所长怎么都会买点他(不,应该说是陈伟雄)的面子,这一堆邮票就算退不完,至少也能退一半。这样,他到时候也好交待一些,他甚至都想过了,实在不行,就把他这几年存下来的津贴费都取出来,怎么着也有差不多200块钱了,这两下一加,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郝华没想到,陈兆军一听他要把邮票给退回邮电所去,紧张的抱着邮票,一溜烟就躲回了房间,任郝华再怎么叫,就是不肯开门了。

    这下,郝华也没招了。陈伟雄家的这个老儿子,一贯都有自己的主意,只要是他想好了的,谁也拿他没办法。

    郝华是个农村兵,本来家里的条件就不好。有一个机会让他到军级首长身边,当然是非常努力的。给陈伟雄当了那么久的警卫员,还从来都没出什么纰漏,这回,陈兆军可把他给害苦了。

    郝华想了半天,先是到警卫连找老乡借了些钱,可惜他的老乡也都是些农村兵,谁的条件也不见得比谁更好。凑了半天,不过是一百多块钱。想了一下,郝华又硬着头皮找到留守的副连长。郝华没解释要借钱干什么用,可副连长知道,像郝华这样的兵,(奇qIsuu。com書)要不是非常为难,他是不会开这个口的。副连长二话不说,直接将存折给了郝华,郝华一看,上面还有将近200块钱,这样算起来,也就差不多了。于是,带上自己的存折,郝华上了一趟银行。等从银行出来的时候,郝华的身上凑了将近460块钱。

    连着两天陈兆军都躲着郝华,他生怕郝华让他去邮电所退邮票。陈兆军根本就不知道,郝华已经想出撑过去的办法了……

    特一师参加演习的指战员回来的时候,全师顿时热闹了起来。且不说大家都离开营区这么久了,就是在这次演习中,连续两次抓住了A军军长的事就够这帮人牛一阵的了,顿时,特一团成了特一师人最向往的地方,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特一团是整个特一师最苦、最累、最不好进的单位。可害是有不少眼睛在盯着被淘汰出来那几个人的位置。

    陈兆军恐怕是这几天最紧张的人。他既怕见到陈伟雄,也怕见到郝华……

    演习结束了,当然要给全师的人休息两天,毕竟这都将近两个月了,特一师的指战员们风餐露宿的,不知道有多辛苦。陈伟雄安排完师里的事,宣布了放假命令,就急急忙忙赶回了家,他还真惦记着家里的两个孩子。

    陈兆军在外面溜达了几圈,想了一下,反正陈伟雄早晚也会知道自己买邮票的事,这事躲不过的,只要藏邮票的地方不被陈伟雄发现,了不起也就是挨两皮带,实在不行,就拿盖大棚的事来顶罪好了。

    就这么,陈兆军磨磨蹭蹭的回到了家,家里头张桂梅已经做好了晚餐。陈兆军看到,陈伟雄难道的倒了杯酒,他知道,陈伟雄的心情肯定很好。要是还不趁这个时候交待,那可真是本了。

    “老儿子,过来、过来,刚才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不在家里等爸爸回来?”陈伟雄挺高兴的说。

    去哪儿可不能跟你说,否则我藏的邮票就保不住了。陈兆军心里暗暗说道:“刚才我去看警卫连的叔叔去了。”陈兆军停了一下,牙一咬:“爸爸,这几天我买了一些邮票……”

    “我知道,刚才郝华都跟我说了,你说你,买了50多块钱的邮票,你买那么多邮票干什么?有几张不久行了?”还没等陈兆军说完,陈伟雄就打断了他的话:“小郝叔叔已经把剩下的钱给我了,那个王连长也是的怎么能要别人何政委的钱?一会你给何政委把两百块钱送回去。听见没有?”陈兆军看得出来,陈伟雄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清醒。顿时,陈兆军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知道,一定是郝华帮他把钱给还上了。郝华的情况陈兆军是了解的,他真想不出来,郝华存这四百多块钱要费多大的功夫(他并不知道郝华基本上都是借的)。

    陈兆军心里暗暗有了一个主意,一定不能让郝华吃亏。

    “爸爸,你把钱给我把,我现在就给何叔叔送过去。“陈兆军恨不得现在就见到郝华,其实他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实实的把钱的事说清楚,陈伟雄最多是生自己的气,不会怪到郝华身上。对郝华,陈伟雄还是非常信任的。郝华这样做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不希望陈伟雄生气,二来还是为了保全陈兆军的屁股。

    陈伟雄也是个办事干脆利索的人,反正何政委家也不远,让陈兆军跑一趟再回来吃饭来得及。于是掏出两百块钱,交给了陈兆军。

    陈兆军拿了钱以后并没有马上出门,而是返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把他收藏着像章的弹药箱给拉了出来。打开,然后小心翼翼将别在红绸上的那枚金质的毛主席像章拿了出来,用一个小防潮袋装上,然后放进了兜里……

    出了何政委的家,陈兆军来到警卫连。一问,郝华这会正在大棚里劳动。

    “小郝叔叔,你出来一下。”陈兆军在大棚外面叫郝华。郝华是陈伟雄的警卫员,陈兆军来找他是正常的事,其他人也见惯不怪了。

    郝华还以为是陈伟雄有事,连忙放下工具,走出了大棚。

    “兆军,你爸爸找我?”一边就着大棚边的水龙头洗着手,一边问陈兆军。

    陈兆军先是将装着像章的防潮袋交给郝华,见他想打开,连忙用手拦住了。

    “小郝叔叔,刚才爸爸跟我说了。我知道是你帮我填上的钱,我很感激你,这个袋子里有一个小礼物,你要保存好,要是十年以后,你遇上了什么困难,就可以把它拿出来,到收藏市场上把它卖了。记住,千万不要卖早,还有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卖它。”郝华一听这话,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一定非常珍贵,连忙要还给陈兆军。

    陈兆军既然拿出来了,就肯定不会再收回来,硬压着塞在了郝华的手里。

    郝华也知道陈兆军,别看人小,可说话从来都算数,既然他不肯收回去,就权当是替他保存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再还给他好了。

    等陈兆军走了以后,郝华小心的打开防潮袋,见到防潮袋里躺着一枚金色的毛主席像章。郝华的眼泪下来了,他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枚像章的价值,但是他知道陈兆军在那么多像章藏品中,最看重的就是这枚小像章了。一直过了几年,郝华都以为陈兆军当时是孩子脾气,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玩具当成了无价宝,特意送给了自己当纪念。所以也就没有还给陈兆军。直到后来郝华到驻港部队以后,在一次珍品拍卖会上,见到一枚价值550万港币的像章跟自己收藏的那枚陈兆军送给他的像章一样的时候。他才想明白当时陈兆军为什么要特意交待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把他拿出来卖。原来,这枚像章真的价值连城……

    许多年以后,郝华的子女们发现,他们的爸爸一直有一个小袋子,除了他自己每年都会打开来看几次以外,出来都不让他们动。郝华的孩子们不明白,自己这个当了一辈子兵的爸爸难道还有什么宝贝不成?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轻武器研究所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向现在,一放假了,有钱的游山玩水,没钱的上班挣钱,反正一个假期没多少人闲着。陈兆平他们就不同了,在那个年月,一放假根本没地方去,除了回家就是回家,根本没有考虑的余地。陈兆平跟别的同学一样,临放假前的两天,就开始准备放假回家的东西了。一放假回家就是春节,当然得准备一些东西,跟一般同学不一样的是,别人都往商店里去,想着买点什么特产的回家,可陈兆平不一样,他得几个报社什么的到处跑。家里什么都不缺,可要是不给陈兆军把承诺他的毛主席像章和邮票带回去,恐怕自己的这个小弟就该不高兴了。

    由于中央明确提出反对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一夜之间,原来每人必挂的毛主席像章一下都没了踪迹。陈兆平这次回家的行李分外重一些,很大程度上都得怪这整整一提包的毛主席像章。陈兆平想不明白,陈兆军为什么那么喜欢收藏这些东西。好在他的个子大,这点分量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

    上午上完最后一节专业可,下午就是散学典礼了。按说这样可参加可不参加的活动是没几个人参加的。可陈兆平没办法,他现在可是学校里的入党积极分子,散学典礼上他还要发言,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学校里等着。

    中午的时候陈兆平刚想躺下歇一会,校革委会主任带着两个人几找到宿舍来了。

    “请问你就是陈兆平同学吧?”来的两个人都有些年纪了,穿着正正规格的中山装,就差没在脑门上盖上国家干部的章了。

    “是,我就是陈兆平,请问有什么事么?”陈兆平表面上平静的说着话,其实心里早就打开了鼓了。到底这俩个人找自己什么事?难道上次的事还没完么?

    “陈兆平同学,你不要担心,我们是来找你了解一点情况的。”其中一个中山装说。

    一听这话,陈兆平的腿肚子都开始转筋了。电影上都看得多了,每次有麻烦的时候,来的人总是先客客气气的说:我们是来找你了解一点情况的,等进了个公安局,他们就该对你说要老实交待问题,你的罪证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云云。陈兆平这下彻底灰心了。不过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问道:“难道不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么?”说这话的时候,陈兆平已经开始考虑该怎么处理自己的这些东西了。

    “这……”中山装显得有些为难了起来,他犹豫了一下,转身对校革委会主任说:“对不起主任,我们想单独跟陈兆平谈一下行么?”

    校革委会主任显然知道两人的身份,连忙说道:“好的、好的,你们谈!”边说着,边往门外走去,临到门口,还将房门顺手给带上了。

    看着校革委会主任走了出去,其中一个中山装,跟着就走到了门边,显然是为了预防有人突然闯了进来。

    对从小在部队长大的陈兆平来说,中山装的这个动作他是非常熟悉和清楚的。在家里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看见郝华做这个动作了,他知道,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谈话将设计的保密程度将是很高的。虽然陈兆平不知道这事为什么,当时他的心顿时揪了起来。妈的,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关于老爸的?

    看着没有什么问题了,其中始终跟陈兆平说话的中山装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陈兆平同学内不要紧张。”显然,陈兆平脸上拉扯的肌肉暴露了他内心的想法,说着话,他递上了自己的工作证:“我们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的,那个是黄洛峰,我叫周晓兵,你可以叫我老周。”站在门口的黄洛峰随着周晓兵的指点,对陈兆平点了一下头,算是打招呼了。

    看到证件上的大红公章,陈兆平显然放心了。最关键的,他已经想明白这些人是为什么来的了。反正他可以肯定,这些人跟政治没关系,没听说过国家轻武器研究所到学校来抓人的。

    “我知道了,你们来是为了卡宾枪的事还是炸药的事?”这是陈兆平能想得到与自己有关,跟国家轻武器研究所最接近的事了。

    “什么炸药?你还搞炸药?看来你还不是一般的能搞事!”为了缓和气氛和陈兆平的紧张情绪,周晓兵不轻不重的开了个玩笑。

    这下,陈兆平不紧张了,他略显得有点尴尬的抓了抓头:“都是以前好玩的。”不过现在清楚了,别人是为了卡宾枪来的。

    “那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次我们来找你,的确是为了卡宾枪的事的。你们被收缴的那支卡宾枪,经过我们分析,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在仿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想来问一下你,看看能不能解决一下。另外,国家还决定给你发一些奖励。这次我们都一起带来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到研究所去一趟?”

    陈兆平做梦也没想到,几个人搞着玩的卡宾枪还真的被国家用了,先不说什么奖励不奖励的,光是这个成就感就够让他幸福的了。

    “行,我跟你们去。”陈兆平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自己的卡宾枪了。说着,他想都不想,就想往门口走。

    “等一下。”周晓兵和黄洛峰显然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里搞保卫工作的,最起码有这方面的经验,他笑着一指陈兆平堆在床上的行李:“东西都不要了?到时候直接从我们所回家就是了,学校方面我们已经说好了。”谁知道他的包里有没有设计方面的东西。以前还好说,今天自己找上门来了,万一碰上个有心的,陈兆平再在包里放着设计,那可就麻烦了。

    陈兆平一想也是,于是一手提前背包,一手想去拿手提包,谁知道一下拿了个空。老周早就帮他提在手上了。干他们这一行的,眼睛最毒,一眼就发现了最有价值的目标。

    提包一上手,老周也觉得意外,没想到这个包那么重。

    陈兆平连忙解释:“这里面都是给我弟弟带的一些东西,挺重的,还是我来拿吧。”

    根据外形和重量分析,包里面的东西肯定有大量的金属制品,否则不会那么重,干这行的人,都非常敏感。老周想不出来,陈兆平的包里除了零件以外,还可能是什么其它的东西,这样他就更不能把包还给陈兆平了。

    “没事,还行,走吧!”

    陈兆平一看,还以为是别人客气,他也不好太矫情,弗了别人的好意,只好提着背包跟着老周和黄洛峰出了门。

    门外,校革委会主任还在附近等着,一见他们出来了,忙迎了上去:“怎么,这就走?不在学校吃了午饭再说?”

    老周只能跟主任打着招呼:“不了,我们还要赶时间。陈兆平同学先到我们那里去一下,到时候我们会送他回家的。”说到这,老周的表情变的严肃了起来:“我们来这里的事,要注意保密,不要传出去了。”

    都是文革经历过来的人,当然明白后果,校革委会主任连忙保证:“你们放心,这点觉悟和警惕性还是有的,既然这样,就不留你们了,我送你们出去!”说着,头里开着路,带着三个人离开了宿舍……

    等陈兆平到了国家轻武器研究所,已经过了吃饭时间了,老周和黄洛峰边道歉边领着陈兆平到了食堂,随口扒了点冷饭冷菜。接着,老周就领着陈兆平到了一间非常大的厂房里。至于陈兆平的行李,当然都放在了外面。不用老周交待,黄洛峰也会去帮他“整理”一下的。

    进了厂房,陈兆平才发现,这不过是一间靶场。几个穿着工作服的人正在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老周带着陈兆平径直走到一个显然是领头的人的面前,介绍说:“这是外面所长唐洪明。”然后介绍指着陈兆平:“这就是陈兆平,外面把他给带来了。”……

    接下来,陈兆平就难受了一帮人看他的那个眼光绝对是参观。让后是七嘴八舌的一通说,到后来陈兆平才明白,原来,国家轻武器研究所仿制的卡宾枪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卡壳!陈兆平记得,他们用自己做的卡宾枪怎么的都打了几千发子弹,从来都没有碰上过卡壳的事,怎么到了这里会这样?

    研究所的人也看出了陈兆平的困惑,随手递给了他一支新枪。

    “试一试吧。”

    这支枪可比陈兆平他们几个做得漂亮得多了。而且也很轻。陈兆平没想太多,拉开的枪栓,抱着卡宾枪就“突突突”的打了起来。等打到第三个弹夹的时候,卡壳发生了。陈兆平这才明白,这枪真的有问题。他放下枪,犹豫了很久。他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他能解决的,现在他看来的是,是不是该吧陈兆军设计的事说出来。

    那个时候的觉悟就是高,陈兆平犹豫了半天,大家都以为他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提出来:“我想问一下,谁是这里最高领导?”

    一个其貌不扬、黑黑瘦瘦的小老头走了出来。

    “我是研究所的所长,有什么你就说吧。”……

    半个多小时后,陈兆平和小老头从一间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小老头的话不多,只是叫上了周晓兵和黄洛峰,带着另外两个技术人员,搬了十几只枪和几箱子弹上了两辆吉普车。

    吉普车直接开到了机场,陈兆平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当然,随行的行李里面,准备送给陈兆军的收藏品又多了许多,都是研究所的人送的。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新枪碰上的难题

    陈兆军是搬着指头算着大哥回来的时间的。这也不奇怪,二哥陈兆广估计是被大哥刺激的,一下子变得异常勤奋起来。对这个问题,陈兆军除了挠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反正在他的记忆里,二哥当年读书是很厉害,不过奋斗的时间好像没那么早。于是,在这个本来孩子就少的特一师,陈兆军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跟那么小孩子玩?你见过有那个成年人愿意跟小孩玩的,再往上,好像就没人玩了。一天到晚去连队玩,好像别人也开始烦他了。本来还可以每天跟着警卫连训练,可最近这段时间,整个警卫连原来留守的人员都成了宝贝,到处都有人来请他们。不为别的,就为了蔬菜大棚!不过谁也没想到,陈兆军搞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如果其它连队种的是青菜也就罢了,要是他们想种什么瓜果什么的,恐怕就要出问题了。因为只有警卫连的大棚是陈兆军亲自去的,大家都以为陈兆军不过是到大棚里玩,或者是摘点菜吃,可没人看见的时候,陈兆军就偷偷的帮瓜果授粉!这可是秘密。其实陈兆军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他只是想体现一下最自己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有点表现欲。当然这东西几天之内还看不出什么来……

    特一师演习过后没几天,郝华同志由于表现优秀,又搞成了大棚蔬菜(陈兆军要这个功劳没用,便宜了郝华)。经特一师警卫连上报,特一师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郝华同志记二等功一次,并推荐到南京军事指挥学院学习。这在特一师也算是件大事了。本来陈伟雄是想直接给郝华一个干部指标,先当个排长干着,谁知道军委下了一个文,从80年开始,不再直接从战士中选拔干部,所有的干部都得是从军校毕业的,这事还挺让陈伟雄头疼的。陈伟雄是想提拔郝华,可是有政策卡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是陈兆军给陈伟雄支的招,把大棚菜的事算在郝华头上,基本上就行了,再说了,本来陈兆军刚开始搞大棚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