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 第 1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仙系币幌挛⑷矶碌幕帷U庖磺校谒勒飧鱿⒁院缶鸵丫牍恕?br />

    “爸爸,你放心,我不过是到日本去学习几年。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了,要是不多接触一些国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将来我怎么在轻武器研究所呆下去?您也知道,我搞那些东西都是些小聪明。到时候我真的到轻武器研究所去上班了,别人一看,这人整个什么都不会。都不知道是怎么找的关系进来地,不也丢您的脸么?”陈兆军当然知道陈伟雄什么地方痒,全往痒的地方挠。

    一听这话,陈伟雄舒服了,其实陈兆军这两年搞的东西他都看在眼里,除了那个收音机还有点意思以外,其它的不过是些脑袋热的产品,当然,不过是他比较敢想而已,没有什么太高地技术含量。就拿击步枪来说。现在整个特一师的人,就算画不出图来,可是连说带比划的,多试两次,没准也能整出来。再说那个三角翼。现在想起来陈兆军还真是胆大,不让他去跳伞,好家伙,就敢自己整了个大风筝飞。这也是他给飞起来了,要不不但自己少了个儿子,连“空中轻骑兵”都没了。现在听陈兆军这么一解释,陈伟雄也犹豫了,虽然他对日本没什么好印象,可是中央的政策在那里放着。日本和我们国家已经是友好国家了,再说了,日本现在的科技是比中国发达许多,或者让陈兆军去日本学习几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张桂梅这几天都非常留心陈兆军留学的这个事,她到不是说很在乎出不出国或者去那个国家,但是她在乎的是自己的儿子有这个本身能靠自己的能力出去!这事说出去多有面子!虽然张桂梅还是非常有涵养的人,绝对不会拿陈兆军出国这件事来说事,可是不排除她听见别人当面背后说地时候的那份自豪感!反正这一段时间来,张桂梅走路都轻快了很多。医院的护理兵和护士被她批评的人也少了许多。虽然这事还没公开,可是每次有人跟张桂梅打听这事的时候,她笑眯眯告诉别人不知道或者这还是没边的事以后,心里都甜滋滋的。今天一听到陈伟雄和老儿子讨论这事,她也连忙凑到一边听着。这么多年的夫妻,张桂梅是最了解陈伟雄脾气的人,整个就是一个顺毛驴。顺着他就什么都好说,要是跟他顶着干,他比谁的脾气都坏。看到陈伟雄现在的样子,张桂梅知道。他的心眼活了,不过当初他已经说下了那样地话,要想让他改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有技巧。这个技巧别人不一定掌握得好,可是张桂梅早就运用熟练了。

    “你说你。”张桂梅用一个指头在陈兆军的脑袋上戳了一下:“平时让你老老实实上学,你就是不听,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这么些年了,整了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今天不是伤了这,明天就是伤了那,你让**了多少心?现在听你这么说起来,让你出国也不是不行,可得给你定下规矩。”张桂梅说着停了下来,看了一下陈伟雄,像是征求他的意见。

    “对。你妈说得对,是得给你定下些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么。”陈伟雄念念有词的,他没想到。就这么两句话,他就让张桂梅给绕进去了。

    “出国以后一定要听话,不许惹事生非,不许打架。”张桂梅到不怕陈兆军惹事生非,从小到大,别看他惹了不少事,可好像都没出过什么问题。可是她怕他打架。陈兆军跟着特一师的这几年,还真的练了点本身,再加上他本身个子就高。一般地孩子两三个都打不过他(虽然张桂梅没见他打国,可见过他在特一团训练),万一一个下手没轻重,打伤了人可不得了。张桂梅毕竟是护士,这样血淋淋的事见得多了。

    “对,你妈说的对!”陈伟雄点头强调着。他感觉今天领导发言的水平就是高。

    “在国外。要跟大家搞好团结,可不能像现在这样独来独往的。”陈兆军平时不喜欢跟他的同学玩,这一点张桂梅早就发现了。可是她没有想到,陈兆军跟那些同学玩得来么?

    “平时要勤快一点,注意讲究卫生,能干的活多干一些,累不着你!”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张桂梅还是有信心地,陈兆军是个能吃苦的人。就是有时候耍点小聪明。

    “学习要跟上,别丢了你爸爸的脸。”

    张桂梅的总结式发言结束了。陈伟雄也听明白了,敢情自己一个不小心一下就给绕进去了。不过到了这会,陈伟雄也不再说什么,反正这事也不是什么坏事。去就去吧。随着张桂梅吃饭地口令一下。陈兆军出国去日本的事基本上在陈家定了下来……

    日本友好访华团的第二波成员,教育考察团的人没过多久就来了。他们首先要确定一下留学日本学生的情况,看一看G省方面有。:作假,整一帮大学生进来,然后还要考察

    生的家庭情况。这有两个目的。一是对这些学生要因为他们需要在日本选择跟这些学生家庭环境相当的家庭,以便中国学生可以更容易适应,其次就是看一看将要到日本留学的学生是否真地像G省方面说得一样,真的都能够有自理能力。日本人可不想背个包袱回家。其实对于这件事,日本国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是一件有影响力的事,相对于付出的助学金,这就是的政治影响是威力了。少许地付出在政治面前是可以忽略的……

    教育厅的人已经把许多工作做在了日本人的前面,比如说陈兆军的事。特一师师长的儿子考进了日本留学的行列,这件事本身就成了一个新闻(当然,传遍范围很窄)。接着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调不着他的档案!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档案比什么都重要,没听说过教育厅还调不出一个学生档案地事的。负责去调陈兆军档案的人一回来直接找上了甘厅长,跟他汇报了这事。反正翻遍了派出所,就是没有陈兆军的档案。派出所的人是一问三不知,搞的教育厅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只好回来找厅长了。甘厅长一听说这事,也吃惊不小,毕竟这件事已经成了政治事件,办不好可不行。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派出所的人没把他们教育厅的人放在眼里,故意刁难他们。那么让我为难,我也不让你们好过!甘厅长是恶从胆边生。这事真把他气急眼了。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G省公安厅厅长的办公室,跟他说了这个事。虽然教育厅和公安厅没什么关系,可这些相对重要的几个厅长间还是有些联系的,再说就算没有联系。这点面子还是要卖地。公安厅长连忙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甘厅长气鼓鼓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下,然后告诉公安厅厅长:现在这件事可是省长和省委书记都盯着的。言下之意就是告诉公安厅长,这回可不是我求你办事,我这是在帮你的忙,你欠了我一份人情了!

    公安厅厅长一边连连称谢,一边心里头纳闷了:这到底是这么回事?按说手下的人不该就这么应付这件事,再说这件也曾经关照过,关于特一师的事能办就给人办了。别卡别人。今天怎么又出了这样的事?他实在想不明白,怎么跟特一师牵上的事都那么麻烦?

    反正这事总得想法解决,别到时候真地到了省长和书记那里就不好办了。公安厅厅长拿起电话,要通了特一师的管区派出所。

    “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别人教育厅的人去调档案不给别人?”厅长也是一肚子的火。

    “厅长,不是我们不给他,可是他们要的那个陈兆军的档案不在我们这里。”派出所所长也是一肚子委屈,没有的东西你让他怎么给别人?

    “不可能的事,他地档案肯定在你们所。要不就是你们搞丢了。不然他还飞上天了?”厅长都觉得怪了。

    “他在我们这只有一个户籍卡。其它的东西已经被调走了。调档迁出的单位贴了封条,我们的级别不够不能拆。”其实这事派出所已经跟教育厅地人说了,可教育厅的办事人员根本就以为派出所的人是在敷衍他们,所以这话就根本没说。

    “还有这样的事?要什么级别才能打开?”厅长当然相信自己的手下不敢在这事上骗他。这让他对陈兆军的档案感兴趣了起来。

    “按照封条上的级别。至少得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拆封。”

    公安厅厅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特一师的那个地方,最大的就是一个派出所,让他们上什么地方找一个处级以上地干部?

    “行了,这事我来处理吧。”公安厅长想了半天,不管怎么说也都得把这事搞清楚吧?没办法,只能派一个处长下去跑一趟了……

    “厅长,我已经看过陈兆军的档案调动材料了,他的档案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调走的。其它情况就不清楚了。”处长回来汇报说。

    “这有意思了,陈伟雄的儿子是什么时候跟国家轻武器研究所挂上的?连档案都调走了?”厅长在掂量着这个事了。他隐约记得。上次雨城地事的时候就有陈兆军,不过没怎么显出来。

    “好了,我知道了。”

    等处长走了以后,厅长想了半天,觉得还是给陈伟雄先打个电话问一下的好。于是一个电话要到了特一师。

    接通了电话以后,厅长自然是先跟陈伟雄打了一阵的哈哈。陈伟雄当然知道。没事公安厅厅长是不会给他打电话的,他还以为时不时自己特一师的人出了什么事了,可是也不好先开口问,只能先跟厅长聊着。

    没多久,两人的谈话转入了正题。

    “老陈呐,听说你的老儿子考到日本留学了?”

    陈伟雄这会有点哭笑不得了,自己儿子留学,多大个事,至于惊动G省公安厅厅长么?

    “苏厅长,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这事是不假,可是你不至于就为了这给我打电话吧?”

    “你还真就说对了,教育厅的人昨天上你们那派出所调档案,可是你那个老儿子的档案就是调不出来。结果教育厅长都告到我这来了,说是我地手下不配合他们工作。”

    陈伟雄一拍脑袋,他都忘了还有档案的事了。

    “哎呀苏厅长,这事可让我给忘了,我那个老儿子的档案被一家研究所调走了的。你说这事整的,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这里没什么,不过我看了一下,陈兆军的档案应该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调走的,按照规定,他这样的人要出国,可是得国家轻武器研究所同意才行。”苏厅长跟陈伟雄的关系还算可以,所以干脆提醒他一下。

    “我明白了,这就跟他们联系。”陈伟雄知道苏厅长的意思,话说到这份上。就不用再说下去了。

    “那行,后天教育厅还要提一批档案,能办就一起办了。”……

    陈伟雄连忙给国家轻武器研究所梁所长打了个电话,把这事说了一下。没想到梁所长一听,非常赞成陈兆军出

    几年。不过陈兆军的档案可不能退回来了。第一是编制,在编人员就没有退档案地说法,要么就是调动,可你总不能把陈兆军给调到日本去吧?第二是陈兆军的保密级别也决定了他的档案不能乱动。这要动起来手续就多了去了。

    “所以,我们所只能出一个证明,证明陈兆军是我们公派出去的,档案的事是没办法了。”梁老爷子抱歉的说。

    陈伟雄一听这话,也没有办法了。不过不管什么证明不证明,先拿来再说吧。于是陈兆军公派出国的证明通过机要邮件的渠道很快到了陈伟雄地手上。

    苏厅长接到证明的时候教育厅的人已经来调最后一批档案了。这下,两个方面的人凑到了一切,大家看着这张证明都傻了眼了。

    当时可不像后来几年。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出国,搞一张证明什么的都是小事了,改名换姓的都有。那个时候,你就算给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在这上玩名堂。再说了,就陈伟雄的地位,也用不着这样玩。于是一来二去,这事就只有到省长那里了。省长一看也没了办法,他能怎么办?也只有给国家轻武器研究所打个电话合适一下。毕竟他地级别不同,梁所长跟他把事情的大概说了一下,最后表示G省应该器研究所的建议,让陈兆军出国去学习几年。

    梁所长说得轻松,可G省操作起来就麻烦了。后来还是苏厅长想了一个办法。

    “省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考虑干脆就给陈兆军另办一份档案,这样一来我们现在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二来对方也不会知道他地身份。三就是如果日本人知道了他是陈伟雄的孩子,会不会出问题?”苏厅长当然要把决断权放到省长的手里。

    省长一听这也是个办法,于是一声令下。国家假证办事处正式开张了。效率之高,手段之精美,证件可靠程度可就不是现在我们满大街可以看到的办假证的人办得了的了。

    两天以后,日本人看着一个普通工人家的孩子的档案,根本就没有性情去家访了,搞得苏厅长他们安排的工人家庭也没派上用场……

    对这一切,包括陈伟雄在内地人都还蒙在鼓里。一直到宣布集中的时候,省教育厅的人才把陈兆军单独叫到了一个小房间里,将新的档案材料给他看了一遍。这回,轮到陈兆军哭笑不得了。和着这几年他就忙着变身份了。这已经接茬变了两回了。不过显然陈兆军对新的身份还是满意的,这样一来,万一出了什么事,自己和家人可以甩地一干二净的。当然,这个出事指的是在日本……

    接近日本国假期的时候,陈兆军他们一帮留学日本的孩子登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将通过更多的接触熟悉他们将在日本居住期间负责他们生活的一家人。

    按照基本相近的原则,陈兆军被安排在了一个日本国某公司地高级员工家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是日本国有本事,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就培养出一个又是工人身份,又懂说一些中文的人。就这么个在大公司工作的高级员工还是很不好找的……

    陈兆军和一帮高中生们下飞机的时候,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映入了他们的眼帘。紧接着,当着无数照相机和摄像机面,一帮手里拿着相片、嘴里正不知所云的日本人开始挨个翻找起也许今后将在他们家生活几年的中国学生来。看着眼前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场景,陈兆军差一点笑出声来,这难道不是很像后来常出现在电影上的一些镜头么?只不过这个镜头里的人加上了自己,而自己也在这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演员中的一个……

    坐在田中家的轿车上踏上了去田中家的路上,陈兆军一直都微笑着想着心事。田中时不时的从后视镜里观察着陈兆军,一边用非常蹩脚的普通话和陈兆军聊着家里的情况。陈兆军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着,一遍思考,到底该这么才能更快更多的利用在日本的这几年挣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哪?陈兆军一下还真想不起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多的用手上的挣到足够多的钱的。不过想想到也不及,反正还有时间。田中从后视镜里看着陈兆军,他知道这次来日本的学生都是经过了选拔的(当地媒体大肆宣传了这件事),但陈兆军给田中的感觉还是有些莫测高深的感觉。应该怎么形容呢?田中记得有个什么人形容过这种微笑:天使般的笑容。可不知道怎么的,田中有一种莫名的紧张。不就是个中学生么?自己今天是怎么了?田中自嘲着……

    陈兆军的日本生活很快就开始了,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田中家的人会说一些中国话。原来田中的太太林翠香是前两年从台湾嫁到日本的中国人。于是这一切变得正常起来。不过想想也是,当时大陆到日本来的人还很少,只有台湾人有不少通过联姻的方式嫁的日本来的。

    林翠香已经习惯了在日本的生活,成了一个很典型的日本女人的模式,每天相夫教子,做好了饭菜等着忙碌了一天的丈夫。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虽然陈兆军明白在日本女人的地位不过如此,可是他还是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会就这样甘于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活?难道就没有更多的要求了么?

    不过这些都不是陈兆军现在该想的,更多的,他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样通过语言障碍这一关。日本政法为了陈兆军他们这些从中国来的中学生特意在学校里设了了一个班,真正使用双语教学。不过这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双语教学法。而是一个老师在讲台上用日语讲课,旁边站一个翻译,随时将他讲的内容翻译过来。这个办法果然事半功倍,没有多长时间,一帮中国孩子已经可以磕磕碰碰的说些日语了。

    正文 第七十七章  导火索

    得不承认,1982年的日本国,有:中国无非与之相提并论的。无论是经济、技术,还是教育、科研等方面,我国家都不同程度的比它落后。陈兆军当然还知道更多的一些东西,但是现在的关键是赶快学会日语,以便机会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把握。

    这次G省来到日本的学生大多都是各学校的顶尖学生,不秀,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强。日本校方发现,这些中国来的孩子相比之下简直都是神童,随着他们的到来,学校的各科成绩(语文和历史除外)前面几名迅速成了中国学生的囊中之物。不但如此,日本学生与他们相比,在他们超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面前,几乎没有可比性。于是,中国学生奇迹一般的成了这所城市的传奇。这也令负责照顾中国学生的家庭成了大家仰慕的对象。其实这也不奇怪,日本的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习惯于在强势面前卑躬屈膝,对处于劣势的人就趾高气扬。

    任何人对于新鲜事物都有几分好奇心,日本人也是这样,来自中国G省的这些天才的学生引起了整个福冈市的关注。同样,福冈高级中学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学生的优秀表现,当地的媒体也开始关心起了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不过他们故意的或下意识的忽略了一点,这批来自中国G省的中国学生,是整个G省各个学校选拔上来的,都是G省各个学校的尖子。单是从人口基数上,只有100人口地福冈市怎么可能跟几千万人的G省相提并论?更不要说这整个一批学生在了一所学校……

    福冈市是九洲地区的经济中心。是仅次于东京、大阪和名古屋,据日本全国4的商业城市,主要的制造业有电子机械、集成电路以及精制陶器等。福冈市批发零售业发达,是西日本的金融中心。

    田中可以说是长得仪表堂堂,是福冈市一家叫做日盛电子的从事电子电器贸易公司的经理。算是公司里地高级管理人员了,进入这家公司也有近20年时间了,他是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这一步,应该说非常不容易。平时工作上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纰漏。为人处事也非常圆滑,一度日盛电子的老板差点招他当了女婿。当然,后来老板的女儿自己选中了一个大型集团公司总裁的公子,成了一只幸福的小鸟,她没有忘记父亲对她的养育之恩,每年从公公手上接下不少单子丢给爸爸,这样,日盛电子地日子也好过了起来。由于田中已经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而且日盛的老板又对他怀有一份歉疚,所以在对他的使用上还是相当放心地,很多时候,公司里的一些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

    最近这一段时间。因为家里多了一个陈兆军,田中觉得最近的日子过的更有味道了起来。这些变化是从福冈高级中学的这批天才的中国学生被媒体披露了出来以后。

    本来,田中是很不喜欢自己的家里多一个外人的。田中本来没读过多少书,当初为了出人头地、得到老板的器重,他每天拼死拼活地干着。渐渐的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开始提拔他。这个时候,田中渐渐的发现,光凭拼命干,混到老了。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打工仔。仗着有一副好皮囊,他开始将眼光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发展领域。他发现日盛老板的女儿样子长得不错,人也挺风骚地,就有意无意开始接近日盛老板的女儿麻香,麻香当时也不过上高中,当然希望有一个比较有形的男朋友。这样在同学面前也好看一些。于是两人你情我愿的就开始接触了起来,日盛老板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事,不过想着田中人还不错,而且又肯干活,也就由着他们。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田中更是得到了日盛老板的重用,不过当时麻香年纪还小,这事情也就拖了下来。可是事情总是在不停的变化着,随着麻香上了大学,接触的大学多了。见识的事情也广了,加上跟田中分开的时间也长了,她就渐渐地觉得凭自己的身份似乎不该跟一个工人混在一起。正好这个时候高她两届的松日电器总裁的儿子龟田看上了麻香。麻香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跟龟田接触了起来,两个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好事,结果还没到大二。麻香的肚子就要掩饰不住了,没办法,她只能嫁进了龟田家,学也就不上了。田中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恨不得提着刀找上门去,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这么干肯定不会有什么好

    ,毕竟别人有她的自由。再说他这么干也得不到一如忍气吞声,老老实实的在日盛老板手下干着,找个机会搞上一笔钱算了。

    为了让日盛老板放心,田中娶了一个台湾女人林翠香。当时在日本,娶台湾女人一直都是被人认为是一种没本事的男人才干的事。可是田中就干了,因为他知道,他越是这样,日盛老板对他就越会放心,越会信任他。果然,日盛老板本来还以为女儿嫁给了龟田,田中肯定会不高兴,所以已经开始对田中防着一手,准备一旦发现问题,就让田中卷包袱滚蛋的。谁知道田中不但没有在工作上有丝毫懈怠,还很快就娶了一个台湾女人回来,这让日盛老板放心了不少,于是原来收回来的权利又渐渐的下放给了田中,甚至在后来还给了他更大的权利。在日盛老板看来,要想用好一个人,就要用人不疑。

    —

    这次接受陈兆军也是田中的一个策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表现出自己无欲无求的态度来。于是在政府宣布征集志愿者家庭的时候,田中很高调地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虽然日盛老板没说什么,但是田中知道。这一切都被日盛老板看在眼里了。

    随着中国学生在福冈的名气增大,开始有一些有一定身份的又与日盛有一定关系的人借着联络感情或其它的什么理由开始到田中家来拜访,其实主要是来看个稀奇。田中当然知道这些,但是他更是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热情的招呼每一个来的人,还不时地请陈兆军出来帮着接待一下。陈兆军这会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日语了,所以这也不是个问题。时间一久,陈兆军就敏锐的发觉。田中蓄意的接触这些电子行业的人视乎有什么目的。陈兆军明白,相对目前的日本,中国的电子业还是有很大差距地。反正他最近就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能挣到一笔钱,在将来的苏联解体的时候挣到点便宜。虽然陈兆军明白日本的电子业发展是很有前途地。特别是以后衍生出来的计算机产业、通讯业等等更是惊人的利润,可是你要是让陈兆军修个电视机什么的可能没问题,但是你让他搞大规模集成电路,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陈兆军本身就挺懒的,更不要说这些东西的相关行业和辅助项目又需要那么多。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搞得来的。不过现在还是接触一下这些人,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陈兆军的机会是没等到,田中地机会渐渐的成熟了。龟田家前一段时间接到了一个大订单,生产一批电加热器。好像是军事用途的,这就牵涉到需要采购一大批优质的PVC双层发热线。麻香看到这张单子正好是爸爸公司经营范围内的东西,就问公公要下了这张单子。对于龟田家来说,他们的利润点是在产品上,只要批电加热器生产出来,利润当然是相当可观地。日盛电子他们原来也合作过,跟自己的亲家合作当然要放心得多,而且也不至于便宜了外人。于是麻香很顺利的帮日盛拿到了这张发热线的定单。

    日盛看到女儿回来,当然挺高兴。毕竟难得看到外孙一次,再说搞发热线的贸易也不是第一次了,于是也没注意定单上的数量,随手签上了字,交待田中去办理了。麻香本来就不愿意见到田中,毕竟两个人见面挺尴尬的。这一看日盛将单子交给田中处理了,就催着日盛带着外孙一起出去玩一下。结果那张定单的处理就全落在了田中身上。

    田中看见麻香进来的时候就全身不自在,他是心里不舒服。自己为日盛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每天拼死拼活地干,为的是什么?不就为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就为了有一个美丽的太太美好的家庭?本来没有麻香的事也就算了,可是麻香木木都已经答应了,日盛也同意了。可是就因为自己是一个打工仔。没有公子哥有钱。日盛老板不但没有把女儿嫁给他,还差一点把他赶了出去。为了不落个扫地出门的下场,逼得田中娶了林翠香,然后还装了几年的孙子。这才混到今天这步。也许在别人眼里,田中的日子算不错了。一家还算可以的贸易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房有车。虽然太太是个台湾人,可也算漂亮。可是田中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掌握在日盛老板的手里,有一天自己得罪了他或出了什么错,他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扫地出门,因为自己不过是他雇佣的一个工人而已。这几年,自己的级别是提上去了,可工作也更多,经常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可工资确还是那么多。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自

    么?

    田中心里怨恨着,可脸上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的地方,从日盛手上接过定单,礼貌的问候了一声麻香,转手走了出去。

    等他回到办公室仔细看过了订单以后,内心不禁狂跳了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订单。如果正常的情况下,这张单子可以让日盛老板发一笔小财。可这在田中眼里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张订单已经变成了他眼里的钱……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做发热线生意的朋友正好有一大批同样规格的发热线需要处理。正常情况下,如果自己帮助完成了这笔生意,对方怎么都会意思一下。因为自己帮了他地忙。但是这次不同了。这次田中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是可以好好的做一笔生意了,为自己做一笔生意!因为他手上的这张发热线的单子单价定得很高,那个朋友虽然也是同样规格的发热线,但是到了具体的技术参数上,是无法达到要求的,也就是说,如果日盛用这批发热线交货地话是属于不合格的产品。田中不知道为什么张单子上的发热线要求那么高。但是他清楚,这要是是军方的订单,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过去了。只是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

    回到家里,田中开始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跟他了解发热线的事。那个做发热线的正愁着怎么处理这批发热线,田中地电话就来了,哪还有说不积极的?于是连忙派到田中家,商量着这事。

    陈兆军这会已经放学回来了。正躺在榻榻米上歇着想心事。榻榻米的隔音水平很低,所以很容易听到隔壁的声音(个人估计,日本AV流行就与榻榻米地隔音效果有关,从小听多了。当然会迫不及待的想试一下),正当陈兆军躺得挺舒服的时候,突然听见躺在跟人谈发热线的事。发热线?不就是搞电热毯的东西么?如果有了发热线,再加上定时开关和温控电阻就能做出电热毯来。这东西技术含量很低,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不过在日本并不流行。因为日本的房屋在那个时候多是木结构的,后来成了钢筋水泥的房子了,这东西也流行不起来了。陈兆军突然想,要是自己现在整点电热毯。搞不好在日本能好卖。可是转念一想,要是靠卖电热毯积累资金,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去了。再说就凭着自己口袋里的2000美金,就算全变成传销还差不多!对呀!陈兆军猛地一下想起了一个念头,自己问什么就不能搞传销?想想后世的传销。简直就是毒蛇猛兽!什么东西都没有它吞钱更快。对!对!对!,就是传销了!陈兆军终于想到了快速抢钱的办法。他记得后来中国有一个传销头目落网的时候很嚣张的说过:只要你们让我搞传销,就是一堆狗屎我也能把他卖出去!而且能卖出金子的价格来!可是自己也不能真地就传销狗屎吧?

    陈兆军在这边想着,隔壁田中正在跟他的朋友商量着怎么处理这批发热线。

    “我可以按照我的价格给你付款,但是你要把多余的款给我打回来,另外重新帮我出一份鉴定书。”田中说。

    “田中君,你说的我明白,关于多出的款项的问题,我肯定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办,但是。这个鉴定书是不能这样出的。”显然,对方是个明白人,乱出鉴定书可是违法的。

    “要不这样好了,到时候鉴定书地事我来处理,你只需要负责钱和货的问题就行了。”田中其实也知道,别人是不会帮他出这份鉴定书的,万一出事,这可是要坐牢的。

    “这个可以,毕竟我是商人,我只负责卖东西,其它的我不管。反正鉴定书我给你留下,怎么处理是你的事了。”那人犹豫了一下:“田中君,我想冒昧的问一下,这批货你准备怎么处理?”

    “哦,这个你放心,这批货是要卖到台湾去的。”田中的话随口就来,反正谁都知道他有一个台湾老婆。

    “哦,是这样,那我就没问题了。你放心,只要你的款打过来,我马上就把回款帮你打回去。田中君,这次你可要发财了!”

    两个人接着神侃了起来。

    陈兆军在这边听明白了。原来田中是想吃回扣。看样子还不少。虽然他不相信这些发热线是卖到台湾去的,可这话给了他一个启发。反正整一个也是整,整两个也是整,干脆连台湾也一起拉下来,正好利用田中和林翠香两个人。这样自己还好控制一点。

    正文 第七十八章  棋盘的故事

    位,帮帮忙,我也想试一下上月票榜的感觉,还请大一票。我不介意月票多的。

    我们都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年天下大旱,百姓都没有饭吃了,可国王和大臣们整日的吃喝玩乐!智者阿基米德苦思冥想解救百姓的办法。有一天,他与国王下围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他对国王说:我需要一些粮食,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百姓们终于得救了!几何倍增学用在商业上也可称之为市场倍增学,用在数学上也就是基数密的形式,笼统的说就是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其实传销利用的就是这个手段。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会使一个对社会危害非常大的东西。但是由于它在先期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利润和现金流,而且只要是人都会在短时间内被它的利益吸引,所以非常容易形成爆发。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以后,政府肯定会很快发现问题,从而进行行政干预

    陈兆军当然是知道传销的危害的,但是他也明白,要想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当然了,陈兆军还没有傻到等政府反应过来强制取缔它的时候才会收手的程度。他知道,自己必须先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然后才能控制得了田中夫妇。继而实现自己地目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不能暴露出他自己。为此,陈兆军是绞尽了脑汁……

    田中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因为有了日盛老板的授权,他很快利用一份伪造的鉴定书将这批等级不够的PVC双层发热线交到了松日电器,加热器开始生产起来。田中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的那一部分回扣。连着几天,田中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断过。林翠香虽然不明白自己的丈夫为什么那么高兴,可是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她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几天,松日电器的技术人员很快发现了这批发热线的质量并没有达到鉴定书上地要求,毕竟供货商是自己的亲家,于是这事没有一下闹起来,但是肯定是要追究的,于是,日盛老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这个消息。当时他也大吃一惊。冷静了一会以后他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不用说,一定是田中利用自己对他地信任。在这中间做了手脚,以次充好,昧了公司的钱。

    “我想,你可以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么?”日盛老板将松日的质量检验报告丢在田中的面前。

    田中一看到这份东西。身上的汗马上就下来了。他知道,发热线的事穿帮了。

    “老板,您就放过我吧!我再也不敢了,请您看在我为公司服务了这么多年的份上放过我吧!我不想做牢的!……下跪在了日盛面前,抱着日盛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他知道,要是田中报了警,他就算完了。就凭他这次的事,法院饶不了他。

    日盛老板不耐烦的走开了两步。的确。他曾经考虑是不是要报警,但是这样一来他就要承担一定的损失,这个损失是他不愿意承担的,另外,田中这么多年地确是为日盛做了不少的事,日盛老板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的。

    “田中。其它的我也不想说了。我想,这件事情你把它处理清楚,我也不愿意追究太多了。”日盛强压着怒火,让自己尽量平静的说。

    田中知道,话说到这个份上,日盛老板已经是很好说话了。要是自己再不会办事,恐怕就真的要进去了。捡起了地上的质量检验报告,田中失魂落魄的走向日盛老板办公室的门口。

    “你明天递一份辞职报告上来,顺便找个车把发热线拉回去。等一下就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秘书好了。”日盛老板没有再看田中一眼,对着窗户清晰地说出了这番话。这样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是。我明白了。”田中心里清楚,自己只有照办了,否则的话,自己的唯一退路就断了……

    这天晚上,田中游魂一样的走了回来,连车都忘记开了。他现在真后悔,这下好了,为了发一笔横财,不但丢了工作,甚至把自己逼到了破产的边缘。

    田中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家门口的,进屋的时候,他甚至忘了脱鞋。更没有听见林翠香招呼他的声音。

    “……阵摇晃,田中清醒了过来。

    “我……

    质量监测报告飘落到了地上。

    陈兆军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发热线的质量监测报告,顿时,他什么都明白了。这一刻,他突然觉得魔鬼将田中推到了他的面前。这几天陈兆军就在找机会想办法,怎么能把田中给拉过来。因为这个人是他抢钱计划的一个关键。其实要是有其它的选择,陈兆军是不会考虑田中的,毕竟这个人不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但是他现在没有其它的办法。第一,现在他的身份不容许他进行这样的经营活动。就算可以,为了保护自己,陈兆军还不想站到前台来,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第二,以陈兆军在日本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迅速有效的展开活动,这样,田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起来。看到眼前的报告,陈兆军明白,机会来了。

    先将田中松回了房间,陈兆军连忙会到自己的房间组织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得用最短的时间想办法打动田中,让他跟自己干这个事……

    陈兆军到客厅的时候,田中夫妇正盘坐在榻榻米上。

    “对不起了陈兆军,我想,恐怕我们很快就没有能力继续让您在我们家生活了。”这话是林翠香说的。田中一言不发的盘坐着,两眼空白的看着前面,但是明显没有聚焦的样子。

    “刚才田中先生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着,陈兆军给田中鞠了一躬:“其实前几天你和你的那个卖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