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故抢侠鲜凳档目狭怂某担ど狭嘶乇本┑穆贰?br />
等到了北京以后,陈兆军知道是国家计划委员会让他上班的时候,陈兆军不愿意了。一直以来,陈兆军都没有什么野心,他不想成为什么政界名流,也不想成为什么巨富名流。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享受家庭的温馨更重要的了。至于挣钱的事,只要够用就好。对国家,他可以肯定自己不是当文天祥的料,办事只求问心无愧,有条件的时候,能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总是要比当汉奸强。但是现在要把他捆起来,他当然不愿意。要是有得选择,他宁愿不当什么公务员,可现在的问题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本就是通过陈伟雄来跟他谈整个事,这就让陈兆军没有办法不答应了。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最起码,陈兆军到国家计划委员会报到以后知道,自己被安排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差事。虽然同样是要离开北京,但是只要自己愿意,想回家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为了不惹陈伟雄不高兴,陈兆军倒是挺痛快的答应下来了到FJ任职的安排(他也不敢不答应,陈伟雄在后面撑着呐)。
当然,离开北京以前,陈兆军还是很有几天的功夫,最起码是够他帮陈兆广把新买的四合院给装修好了。
陈兆广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有钱,不过没想到陈兆军有那么多钱。要知道,1988年以后,北京的房价直线上升,一套7-800方米的四合院的价格就是让陈兆广存一辈子钱也买不起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兆军送给了大哥一套四合院以后,又送给自己一套。不过陈兆广心里也清楚,其实他跟陈兆平当初接受陈兆军给的四合院的想法差不多。既然是弟弟给的,住就是了。不过就算是亲兄弟,也不意味着陈兆广心里没有一杆称,他知道陈兆军给自己的四合院的价值。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挂职
兆军被安排到FJ去任职,心里最不好受的其实还是张知道这事陈伟雄背后推了一把,为这事张佳梅可没少给陈伟雄脸色看。怎么说陈兆军也是跟她最亲近的一个儿子,从小到大就没怎么离开过家(去日本留学时间也不长,但这次却不定数,而且陈兆广去日本留学,张佳梅也没少担心),好不容易陈兆广回来了,另一个儿子却又要离开,她心里多少会不舒服。
最后,为了父母和睦,还是陈兆军把张佳梅给劝回来了,反正他自己想的也是,闲职一个,以后自己可以安排大把空余时间,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把这关键跟张佳梅说过一遍之后,陈伟雄的日子才好过一些。
临走时,陈伟雄和张佳梅都分别找陈兆军聊了一会。张佳梅的事简单,主要是唠叨一些日常注意事项之类的,这类话对陈兆军来说,刚开始是温馨,但话多了,就有点啰嗦了,单单就柴米油盐之类的就已经让张佳梅说了好几遍了,硬是把陈兆军当成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不会照顾自己的一般,而且时不时都会加上一句“你看你二哥这孩子……”怎么怎么的,陈兆广在国外的这几年,别看张桂梅平时不说,但是不代表她不想,只是她根本不敢说。看来二哥这事还是给张佳梅的冲击挺大的。更何况,陈兆军做事没个正形,才多大就跟陈兆平一伙人弄炸药差点把人取水口给炸了,后来更是自己整出卡宾枪来,而特一师的三角翼张佳梅也没少听说,就连这些天滑翔伞的事情张佳梅也了解一些。谁知道陈兆军这次远离自己的监控,会搞出什么危险地玩意来?
“妈!我也老大不小了,出国都没事。您就放心吧!再说,我会时常回来看您的!”陈兆军这会可真是苦口婆心了,单这句话,他就已经重复了五六遍了。他也知道张佳梅的心思,无非是想在离开前多跟自己唠嗑唠嗑,哪怕是重复这么几句没味道没营养地话。
“唉!你大哥整天又忙,你二哥事儿也挺多的吧,这会儿你二哥才刚回来,一家人还没怎么吃上几餐合家饭呢,你说你爸他……”张佳梅也不是没有觉悟。但这次陈兆广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孩子可是娘的心头肉,能叫她不揪心么?这次是自己最亲的老儿子,不多埋怨上几句心里也不痛快。
“妈!这事不能怪爸,他……反正我也想为国家做点事。您就甭操心了!”陈兆军发现,在张佳梅面前确实不太好为陈伟雄辩护,为这事。陈兆军也多少有些不情愿。不过,这毕竟是国家的事,而自己也领了几年工资了,哪怕他再怎么不在乎,但这也是实质性问题,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最后,还是在门口等候的陈伟雄帮忙解了围,否则,让张佳梅唠嗑到天亮都不成问题。而对于陈伟雄会跟自己说些什么,陈兆军心里也多少有个数。无非就是多办实事少惹事之类的,父子间谈话的关系,直接就是上级对下级下达的命令。
“这次可是直接帮国家做事。你可不能瞎折腾。国家这次能给机会你锻炼,你也要好好地把握住了。否则。你就算躲到国外,我也一样把你揪回来!你可别以为你原来的哪点成绩可以吃一辈子,要真是惹出了什么麻烦,你小心我打断你地腿!”陈伟雄开口就提到“躲”这字眼上,看来上次因怕挨揍在躲北京的事,他还是放在心上的。
陈兆军心里可直叫冤哪,陈伟雄这会说的,好像他是专门惹事的主一样。不过摊上这么一个原则性强地父亲,陈兆军也只有有苦自个吞了,要敢开口反驳,那就等着更严厉的训斥吧。不过有一点陈兆军很欣慰,看来自己这几年没白做那些事,起码陈伟雄还都看在眼里了。别看陈伟雄不过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爸爸是承认了自己还是有一点成绩地。
“我知道你有俩闲钱,但是你要给我小心一点,我不希望到时候听到有人说你是一个富家高干太子挂职游玩的传闻。”陈伟雄虽然不知道陈兆军有多少钱(陈兆军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多少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是真的有点钱的。而他也特别反感有些高干子弟挂职旅游的事,虽然知道陈兆军不会这么摆显,但还是先提出来,给陈兆军打个预防针。要真是陈兆军捅了什么篓子,陈兆军就不知道自己的脸该往那搁了。
陈兆军这会可算是明白父亲是什么意思了,敢情这会是限制自己的财务啊。不过,陈兆军也没想到处去摆显,再摆显,自己户头上也不会多几个零。
好不容易,在陈伟雄好几个相关命令获得陈兆军的回答之后,他的问话才算完了。而且,陈伟雄干扰了张佳梅一次,这回也知道反回来干扰陈伟雄他们了,还没到开饭时间,张佳梅便开始“请”他们上桌了。这不,这会一出来,满桌子地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妈!你就别给陈兆军夹了,一会好吃的都到他碗里去了!”李爱红今晚也和陈兆平一起被张佳梅叫来吃饭,对于相媳妇那天陈兆军说的那话,张爱红
找着还回去地机会了。
这话可不是出自喜爱瞎掺和的陈兆军之口,李爱红可是张佳梅眼中地红人,见媳妇儿这么说自己,张佳梅也只好脸红着没再继续夹菜,只是一个劲地吩咐陈兆军多吃点,生怕他饿着似的。这餐饭吃的有点压抑,关键还是张佳梅的态度,一整顿饭,张佳梅没吃几粒米,要不就是让陈兆军多吃些,要不就是对这陈兆军一个劲地猛看,恨不得将他的模样刻到自己脑海里一样……
这次国家计划委员会把陈兆军安排在了FJ省的一个沿海城市Z州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出台,FJ省凭借地域优势成为了这其中地重点。虽然Z市在该省算不得是什么经济大口岸,但相对来说。却更有发展优势。国家计划委员会正是看重这点,才会将陈兆军这只会下金蛋的鸡安排到Z州市去。而陈兆军这次去挂职担任的是Z市地市长助理,不是什么具体的负责职位,但手上的权倒不小。最重要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已经根据陈兆军的性格以及实质情况,最大限度地放宽条件,让陈兆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发挥。反正市长助理一抓一把,能干活就干,不能干挂着就是了。
Z市这边的领导班子成员原先听说上头要派一个市长助理来挂职的时候,心里多少紧张了一把。谁都清楚。市长助理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位置,大起来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代行市长职责,否者当秘书用也行。但在陈兆军报到之后,这情况完全改变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所谓安排来的“重要人物”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地年轻小伙。心里头早已将陈兆军归类为前来镀金的高干子弟一类。毕竟这类事他们也见了不少,也应付得来。一般遇到实质性的决策时,只要对方有错。直接向上头汇报就成了,别让他们在自己这搞出什么事来拖累自己的人。而其他的小错,则能忍就忍,能松就松,到时候下评议地时候,多为自己想一想就公平了,再往后,谁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见着?最起码,陈兆军这种年龄就出来任职,而且很明显是属于有功劳要算一份。有责任都是领导的这么一个职位,换了是谁都不服气(当然,还是有少部分领导被打过招呼关照过了的。不过眼前地这一切谁都以为上头是例行公事)。谁也没想这种来镀金的高干子弟能够干出什么实质性的事来。不过让大家都很意外的,陈兆军并没有像普通下来挂职的干部一样。带一笔钱下来。虽然这是一个潜规则,但是谁也没法开口不是?不过这就让陈兆军的等级掉了一截。不少人已经通过小道消息打听出了陈兆军的出处,原来不过是总参谋部一个将军的儿子,这么一来,他受重视的程度明显降低了。
陈兆军对这些事也有耳闻,不过他毕竟是挂个闲职,无具体负责事项无责任,他倒也乐得清闲。至于那什么“高干子弟前来镀金”之类的话,陈兆军根本就懒得去理会,他也不认为自己能说服他们,是不是来镀金地有什么关系,他就不信再怎么镀能比自己现在的金还要多。再说了,到现在他还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
下飞机后,陈兆军就被接机人员客客气气地引到早已安排好地市一招,这里就是他未来的宿舍了。陈兆军来到FJ可是被陈伟雄给限制得死死地,刚开始是命令,到后来直接是实质行动了,搞得陈兆军现在身上真没几个现钱,就连身上的一点钱还大部分都是张佳梅在他临走的时候硬塞过来的,否则他现在该哭穷了。虽然陈兆军可以让美国公司那边转些钱给自己,而且陈兆军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之后的工资也上调了部分,可是他花钱根本没有数。陈兆军一惯思想就是,钱不用多,够花就行(自己花的确实不多)。反正以后有工资,虽然这点工资在他的眼里真不算什么(相对他庞大的资产),但也足够他花销了。
初到的一段时间,陈兆军确实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欢喜就上上班,不乐意了就在自己的房里呆着或到处溜达溜达,偶尔打打电话调控一下美国公司那边的操作,要不问问刘俊在苏联的情况,或者打电话回家跟张佳梅唠上几句嗑,甚至在中间还因张佳梅一句想他了而偷偷跑回了北京一次,日子过得倒也清闲。国家计划委员会对陈兆军的所做虽然知道,但却从来不过问。对陈兆军,他们本来就是考虑着能干就干,不干拉倒。在他们看来,更看重的是陈兆军根正描红。几个老家伙早就想好了,他们就不信陈兆军到时候会真的不管。这也是没有按惯例给他带一点钱下来的原因,毕竟他早就有那么多钱。而市局领导班子也仿佛摆正了陈兆军的位置,遇到实质性决策地问题叫上一声。爱来不来,不来最好,省得啥也不懂还要指手画脚的难受。仿佛当陈兆军空气一般,全把他当成按惯例来镀金的高干子弟了。也好在陈兆军被限制了财源,否则,这些人还真得给陈兆军安上一个“镀金中富裕地高干子弟”名号不可。而陈伟雄也是睁眼闭眼地看着,只要老三不
惹事,不给自己丢脸就成,这样老老实实地挂一个职不好,再说地方上的事,他一个军队的干部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以陈伟雄对自己儿子的了解,陈兆军怎么的都不会祸国殃民。他算是清楚陈兆军的了。要真把他逼急眼了,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乱来的事来呢,到时候急功近利,还不知道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损失。反倒是如今这种状况最合适不过了。
其实,陈兆军刚开始倒是挺乐意听听关于一些关于发展问题、困难问题之类的汇报。但时间久了,也不免觉得厌烦,毕竟他不负责主管什么。乱搞一气谁知道会出什么问题,管得多到时候恐怕会引出更多的麻烦来(他根本就不是搞政治的料)。那个时候,且不说别地,陈伟雄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要真到了那会,他连躲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最后,陈兆军索性直接隔绝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只听一些大方向的决策,而且一般不参与到其中,镀金的模样倒是做了个十足。
悠闲的日子很是过了一段。一个让市里面非常头痛地是终于引起了陈兆军的注意:关于招商引资来FJ修路的问题。FJ省:较复杂,修路很不方便,虽然FJ省有几个比较大地口岸优势。但在这修路这一块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原来的出省交通除了铁路以外。基本上都靠几条国防公路支撑着。这样显然不符合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省市两级费了不少心思,可是难度太大。让FJ省一下拿出钱来修路显然不是很现实。改革开放初期,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财政收上来的那点钱,还没有开年就已经算计得七七八八的了,永远都是捉襟见肘,反正钱是不够用。要想问中央要钱,显然也不是很现实。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合资几乎就成了唯一的办法。不过现在到中国来投资的外资跟最初进来地可是完全不同的了,如果说第一批跟中国合资合作的企业更多地有前瞻性眼光和对中国多少有一定的感情,那么现在来地则更多的是出于投机。
本来商人趋利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他们已经看准了中国正是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供需双方的地位就是这样,关键看谁的要求更迫切。现Z市的情况就是这样,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也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现在的交通状况是必须的。可是有能力有意向的投资者又将条件拉得高高的,高到Z州市已经难以承受的地步。不能不说,投资商门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Z州市政府的脉门。他们非常准确的让Z州市政》。个临界点。要求再高。Z州市肯定不干,而++府需要权衡利弊。对于一些利益上的损失,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陈兆军可是后世来人,当然知道修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利润。未来十几年时间里,全国上下都几乎流行这么一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经济才有可能更快的发展起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来,作为基层设施的投资者,获得的回报也将是非常大的。而且,陈兆军也清楚,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几年,光是收费就会收得手软。要不怎么后来收费站会成为司机们最痛恨的目标之一?在司机看来,开车消耗最大除了车油以外,就是每隔一个路段的收费站了。虽然现在不比未来,车子的数量不及后来的万分之一,但这路可是长久的利益,而且,以FJ的地形,在短时间内再修上一条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陈兆军也记得,在以后FJ省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这条路会持续给陈兆军带来相当的利益。
虽然陈兆军办事很随性,但是对于利益他还是很清楚的,现在刚好出了这么个事,他最近也正好想着该干点什么了,要是自己再这么逍遥下去,北京那边非闹出什么动静来不可(关键是陈伟雄)了。说起来,自己还确实是符合这个引资的条件,日资企业的老板,洪都的股东,富士洪都的大股东之一,再来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微软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只不过就是多了个公务员的称号罢了,这倒也不妨碍。国家缺这个钱,我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商,我的公司有。陈兆军心里念着,反正刚好日本那里的一大片地到了丰收的时候,正好填补了这个缺口,省得再去美国那里提钱了(而且美国那边的钱还有具体的用处)。再说了,Z市要是还能找到更合适投资商,现在也不会那么难了。自己干点好事,即得利,又得了名,老爷子也不会跟他急眼了,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干?再说也算是对国家计划委员会安排自己工作的回报吧。再说了,放着这么好的钱不挣,还真是有点笨了。陈兆军决定,自己也在这事上掺上一脚,最起码引入一个竞争者,好处不能都让外商给挣去了(陈兆军在心里就没有吧自己当成外企老板)。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决断
这已经不知道是Z州市几套班子为了修路的事开的第几次会了。所有人的愿望都很迫切。先不说为官一任、照福一方。只要这个项目一起动,政绩就太显眼了。可是外商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不行,我们不能答应在原路基上修路的条件,这会让我们Z州市交通瘫痪的。”。:移。这些都可以商量,可是他们的新线路要利用原来旧公路的路基,这就让让人无法接受了。一旦使用旧路基。除了公路的等级会降下来以外,还会瘫痪整个Z州市的交通。最关键的,他们这是摆明了欺负人。谁都知道,如果使用旧路基,修路的成本会大大下降,等于变相的将原来属于国家的(或者说是Z州市)道路平白无故的抢占了30年,给他们这样搞下来,别说政绩了,出不出问题都难说。
“书记,您说的我们也知道。但是您看,我们Z州市的交通现状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了。如果非要形容,那就只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了:刻不容缓”说话的是招商局的张局长。
修路的是已经商量了很久了。大家也都作了不少工作,可是外商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大家都知道。Z州的自投资商来说,挣钱的地方很多,当然要获得最大地利益。
“难道为了这样一点困难我们就不能克服了?想想当年我们长征的时候。多难走的路我们都走过来了。张局长说得好,刻不容缓!既然是刻不容缓了,我们就要下决心马上上。有点困难是难免地,但是我们要克服困难。再说了,邓小平同志也说了,我们搞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算是犯了点错误也是可以的。谁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说话的是人大主任黄主任。老头今年就要离休了。但是对于修路的事他比谁都着急。这可是他退下去之前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项目了。
“可是老主任,我们……
“什么老主任?我还没退!我还可以多干几年!”黄主任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老了。别看杨荣松是市委书记,可是在他面前,照样也得老实一点。谁让四套班子他黄主任的资历和年纪都是最大的了。
“是、是、是,黄主任。我想我们是不是再等等?再把我们的条件和政策多说一说。也省得像现在这么受气不是?”杨荣松来Z州的时间也不长,说话办事还得多听一听其他领导地……
“各位领导。我看我们是不是能大家分头想一点办法,到时候大家集思广益,相信总有解决的办法的。”这次市里四套领导班子所召开的商讨会议,陈兆军作为一“无关紧要”的人员,首次进行了发言。这可是让参与会议地这一群人侧目不已的事啊。在这些人的眼中,陈兆军根本连旁听人员都不是,毕竟旁听人员还会自行记录。有时甚至会跟自己地上级提出一些实质的建议。而陈兆军呢,分明是一前来镀金的高干子弟,这类人说的话,在他们眼中,肯定没什么实质内容,甚至是瞎话,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忽略。原本,在座的大部分人,对陈兆军之前的一些做法都已形成了习惯,之前的各类会议。陈兆军一般很少来参加,参加了也不参与(就算这些高干子弟真想参与,也不会选择在会议的紧要关头开口。一般都会在底下跟管实事的人交流),但这次就太意外了。因此。陈兆军刚一开口,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一瞬间投在了坐在会议桌边缘地陈兆军身上。
“这些外商还真是黑!”陈兆军的确是有发言权的,谁都不如他了解未来地发展了。不同的是刚才他是拉架来着,现在是自言自语。等发现所有人都盯着他看,等他接着往下说地说话(这可是会议决策人才应有的待遇啊),他就不得不继续说下去了:“竟然要政府答应给他们30年的收费权,而且是边建设边收费,这些条件竟然还是在。基的情况下,这都跟抢钱差不多了。”
几个班子的人瞬间恍然大悟,原本还以为陈兆军会说出什么样的“高见”呢,没想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个这。陈兆军所说的,正是这次会议所主要讨论的内容。外商并不是找不到,但这些投机分子拿捏得非常到位,这些条件都掐得非常准,让这些主要负责人员头痛不已。拒绝又不是,这路可是一定要修的,但是他们提出的条件根本就难以接受,就这,还是外商投资中最优惠的了。账是谁都会算,可是政府自己又没钱,拒绝了他们,谁来修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这是陈兆军说的集思广益,看一看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哪怕想点什么办法让他们退一步也行啊。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帮人都没商讨出个结果来。只能在最后下达了不少事项指标,一是尽量跟那些外商谈谈,看能否将条件再压低一些,二是看看能否寻得另外条件优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当然,下达这些指标的时候,陈兆军被大家给自动忽略了,对这些个事,也没谁想不通的,毕竟陈兆军不过是来挂职的。你给他下一堆的任务指标什么的,他都答应了你,到时候时间一到,他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的烂摊子谁收拾?搞得好还行,要是搞不好,谁摊上谁倒霉,所以大家宁愿不给他派任务和指标。再说了,这类事项对于他们这些办实事的人来说都头痛不已。你谁知道陈兆军是什么背景?要是真的跟调查的有出入,不是得罪人么?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对自己肯定没有什么好处。谁都知道这里地水深。让这些上头下来的“挂职”干部平平淡淡过上几年,偶尔安排一些弹性大的工作。有了什么功劳分他一份之类地,到时候一
把人送走了了事,这样的处理办法根本就是为像陈兆“镀金”干部量身定做的。得罪人的事谁也不愿意干。
最终,陈兆军插嘴事件也没人放在心上,但到会议的最后,陈兆军竟然主动要求要自己承担一份招商引资的指标,这可让大家对他另眼相看了。虽然也有不少他们这一类的人到了下面试图通过一些业绩来证明自己,但还没有谁会选择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对于他们这样来镀金的高干子弟来说,做得好了当然皆大欢喜,起码是能力和水平地证明。到时候别人都会高看他一眼。可要是把事给办砸了,***里的流言蜚语可是快得很,一会就不知道给捅到哪一层了,追究到不一定会有人追究,可是这影响就大了。对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这些人都尽量回避这些事。
“小陈啊。你可要考虑好喽,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啊!”市委书记杨荣松开口劝解道,这真该算是语重心长了。
谁都知道。要是要个几百万可能还真难不住他们这些人,了不起中央的几个部里走一趟,权当是化缘了,怎么着都有人给点钱。可现在地指标是招商引资,得从外面拿钱回来,不是让你上中央去要。不仅是书记,所有人都不认为陈兆军能够胜任此项任务。他们这帮人,要是真有这本事,一早当老板发大财去了,谁跟你到这基层来当这么个“小官”?再说了。这事要是做好了是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最多也就是一个表扬奖励什么的,档案里有没有这一笔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好看是肯定的)。做不好地话。对于一般干部来说影响或许不大,毕竟是主要参与人员。这些指标每年都有不少,而且他们大都真正是拥有一部分能力和人脉的,一般都有得有失,倒也不觉得什么。但陈兆军就不同了,一个中央派来的挂职干部,连普通基层干部能干好的事你都干不好,这能力上来说就有问题了。到时候消息一传出去,往后这个人再想在仕途上发展,没有几年(不出任何错的情况下)时间根本就翻不起身来。可是谁又知道这几年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万一他背后的大树一倒,这辈子就算到头了(当然,有了什么丰功伟绩另说)。总的来说,这个活本就是一个该躲的活,更不要说陈兆军的理由还可以很充分(刚来,不了解情况等等)。谁也想不到他会把这是揽到自己身上。
今天这个是可算是个新鲜事了,毕竟这是陈兆军自己提出来扛的。虽然陈兆军跟大家没有什么过节,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乐意看热闹地,特别是陈兆军平时连招呼都不太愿意跟别人打,怎么着都算是个另类了(其实陈兆军知道是谁都不愿意理他),不过,这些人中,并不包括了杨荣松,这个市委书记虽然对那些高级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安插自己子女的事情比较反感,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子女也一样没有什么觉悟啊。对于陈兆军这小伙子,杨荣松还是看着蛮顺眼地,比起其他高干子弟来,陈兆军这人虽然不搭调,但也不会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而这次,杨荣松确实是真心实意想劝劝陈兆军,他当然不希望在别地挂职干部档案上洁白干净的情况下,陈兆军的档案却染上了这么一个污点。到时候他这个市委书记的脸上也不好看。
“谢谢杨书记,这事我知道利害关系,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锻炼的机会。再说了,现在整个Z州市几套班子,人人有指标、各个有任务,我好歹现在也算是Z州市的干部,怎么好意思就这么吃白饭不干活?”陈兆军自然知道其他人怎么看自己(其实以前他也是这样看其它高干子弟的)。问题是他不在乎这些。国家几年后的政策他是知道的,最到不了就是不吃这碗饭,只要有钱,他根本就不怕。他现在想地是。便宜不能都让外商给挣去了,这要是用以后的眼光来看,跟抢钱没区别的事也就能混这两年了。吸引修路投资商地指标。能安排给他最好。当然,不安排也没关系,他就不信,到时候自己真金白银拿出来了会没有人要?
“行!中央下来的干部就是觉悟高。这样,小陈具体负责的方向我一会跟市长商量一下再定,其他人的不变。”杨荣松虽然对陈兆军的话持有怀疑,但是的确很是高兴,最起码是鼓舞了士气。这次会议大部分人都是强行分配的任务指标,没有谁愿意干的,这个时候。陈兆军主动跳出来了,一个主动请缨的市长助理,他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办法拒绝。不过杨荣松此时考虑着,是否安排一两个轻松一些的项目给陈兆军(虽然这些外商也不好对付。可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效接触吧),别让他刚跳出来,就当头一棒又给打回去了。这对今后开展工作是没有好处地。当然,这点杨荣松也只能想想,具体该不该做,他心里还没个准,毕竟这已经算是作弊行为了……
会议结束后,陈兆军被杨荣松叫到了他办公室。正常情况下,杨荣松的这个做法可是有点问题了,毕竟陈兆军是市长助理,党政两条线虽然划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这样都是犯忌讳的事。不过也许只有陈兆军算是一个例外。没谁把他真的看成是哪一边的,谁让他不过是中央下来挂职地呢。
“小陈啊,我想听听你对于外面Z州招商引资问题的看法。另外。你打算具体往哪个方向突破?”杨荣松是想探探陈兆军的底,如果这陈兆军果真没什么能力地话。那他就可以开始考虑是否帮陈兆军一把了。
“杨书记,国家招商引资的办法我很赞成!我们Z州要是想发展起来,这就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对于外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而不是给他们牵着鼻子转,毕竟商人趋利,没有利益的事他们是不会干的。关键是要让他们合理获利。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既然现在是Z州的一名政府干部,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别人该承担什
,我也应该一视同仁。况且只不过是承担我应该承责任!对于突破方向,我想我喜欢更有挑战的,既然大家都努力办修路的事,我也该往这方面努力才是。”陈兆军自然知道杨荣松的意识,不过,他还不至于也没有必要现在就亮出自己地底牌,保证自己绝对能招到条件更优惠的外商。这样只会让人对自己产生不可信的感觉。
“不错,小伙子有冲劲!不过说真地,有想法不代表能成功,要我说,像你这个年纪,应该多学习经验,可千万不要凭着一时的意气用事蛮干。”杨荣松听完陈兆军地话后,大概对陈兆军的意思有了个了解。他能对陈兆军这样说,就已经没有把陈兆军当外人了。在他看来,陈兆军是一个有冲劲有干劲的小伙,做事比较不会考虑后果,虽然他这样做有些冲动欠妥,但也间接加深了杨荣松对陈兆军的好感。
“学习经验最快的办法是从实际操作中得来,单旁观的话,或许永远都学不会。”陈兆军这可是大实话,就好比游泳,就算在奥运冠军旁边看上一辈子,把你扔下水去照样能把溺死。
“好!小陈,你老实说,对于这次任务,你有几成把握?”杨荣松的问题在他看来已经是很明显了,无非是问陈兆军有没有把握拉到哪怕是条件极度苛刻的外商。
“现在还没有实质进入,我也说不清楚,但我会尽全力去完成任务的!”对于杨荣松的问题,陈兆军明显理解错误,他以为杨荣松问他是否能拉到让政府满意的外商。虽然陈兆军完全可以做到让政府很满意,但话可不能说得太满,留点回旋余地还是有好处的。
“这样啊……”杨荣松皱眉考虑了一下,从桌面抽出几张名片,推到陈兆军面前,并说道:“这是几个外商的联系方式,他们在合作意向方面比较反复,你可以去争取争取,有具体的目标。也可以让你少走些弯路!”经过简短的交流,杨荣松对陈兆军地好感倍增,决定顺便帮上他一把。毕竟这样也算不得什么作弊,反正说服这些待定外商也是任务指标的一项,陈兆军能将目标拿下最好。
陈兆军感激地看了杨荣松一眼,收下那些在他看来一钱不值的名片(要是有效,早就有人办了):“杨书记,很感谢你地好意。不过,我想,就算困难再大,我们克服他便是了,多些曲折。对我们自己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杨荣松的心意他是清楚了,这事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辈。
陈兆军离开市委书记办公室以后,杨荣松一人在办公室颇为感慨着:“军人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这个时候他突然觉得。要是来镀金的这些干部都能像陈兆军这样,估计不少地方是欢迎的,起码现在他已经接纳了陈兆军了……
身处美国的美智子再一次在半夜接到陈兆军的电话。对于这类中国半夜(相对)来的电话,美智子已经产生一定地免疫能力了,于是刚一开口,美智子便问道:“不知道我的老板有什么指示?”受美国人文气息影响越来越深的美智子,说话也越来越随意了,而且,她也清楚,陈兆军并不会在意的。
“现在我们在日本那边的地怎么样了?”陈兆军最近一直也有关注日本那边地状况,他原本就准备着将那些地皮在近期出售来谋取暴利的,毕竟如今离日本泡沫经济的高峰期也不远了。只是一直没想好用这些钱干什么。有了修路这个契机,正好可以将那些土地甩出去。
“广场协议以后,日本土地地价格持续上涨。现在这些地皮的价格,已经接近我们当时购买时价格的二十倍。而且还供不应求。但是,由于我们投入的时间比较早,购买的地块基本上都处于城市扩张的要害地带。所以上涨的空间要比正常情况高出了许多。老板,我认为,以日本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些地皮在未来几年都还有继续增涨的趋势。”美智子虽然不知道陈兆军打电话来问话的具体原因,但她也大概能猜到陈兆军是开始打这些地皮地主意了。目前日本的经济状况前景可谓是非常良好,美智子也经常留意日本那边的状况,如果不是如今日本土地价格高得惊人地话,她恐怕都已经忍不住插上一腿,期望从中捞上一笔。这一点,美智子对陈兆军当时的高瞻远瞩更为钦佩不已。
“看来不错呀!”陈兆军挺满意地,当初自己的策略是没有错的。利用小块土地卡住最有利的地形,到时候就等着磨刀了,不,应该说现在刀已经磨好了。要是再不割,搞不好真的就要出问题了。一旦日本达到泡沫经济的顶峰,一夜之间跨了下来,鬼才愿意买他的地。自己总不可能真的到日本盖房子去吧?按照时间上计算,虽然现在出手价格上还有上涨空间,但是风险相对小很多。因此,这地现在必须出手了,反正自己是重生过来的,不该冒的险绝对不会去冒。
“这样,你马上安排把这些地全部处理掉,一块也别留!安排下去之后,你来中国FJ一趟。”
“可是……”美智子发现自己对于劝说陈兆军已经没什么信心了,从过去的种种看来,美智子的劝说一般都会被陈兆军当成耳旁风,而且,历史一直在印证着,在这些方面,她绝对是错的。每一次美智子的想法跟陈兆军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美智子就丢掉了一个发财的机会。这使得成为陈兆军属下的美智子,脑子里逐渐开始形成对于陈兆军的“两个凡是”来:“凡是陈兆军做出的决策,她都要坚决维护,凡是陈兆军的指示,她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还有一点,要是能跟上就不会吃亏。现在的美智子可不是我们印像中的日本女人了(也已经办了移民),完全是一个商界女强人。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与商
胜志挺着急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Z州市人大常委会排名在Z州市可不是一般的高,加上资历最老,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但这修路的事一直压在他心头,于公于私,这事一天不解决就一天寝食难安。这会,他正在市中心的海王酒店的一个包间中会见港商方付军。当然,这个会见是非官方的。
“黄主任,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把我叫出来?你两个儿子那边的事我已经落实好了,现在就看你这边了,难道有什么好消息?”人到中年的方付军一边倒酒一边微笑问道。温雅的姿态,让人怎么看都是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形象。
“市局四套班子今天再次为修路的事召开了次会议,会议的内容跟以往差不多,都是商讨衡量方总所提出的条件!”黄胜志直入主题,他可不敢多闲聊些什么,否则,方付军每句都离不开当初帮助自己俩儿子留学日本的事。毕竟,自己在为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马上就要退下来了,两个孩子的事都没解决,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对自己现在所做的事,黄胜志自然非常清楚,虽然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违反规定,要不是为了自己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出国留学的事,黄胜志哪怕是穷到饿死,也不会去淌这浑水。
“哦?”方付军倒酒的手停了一下,顿时喜形于色,抬头忙问:“黄主任,难道有什么进展了?”一般情况下。如果会议没什么结果的话,正常情况下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没有必要亲自跑一趟。方付军清楚。黄主任不愿意出现在这样?(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