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之后。陈兆军便真的按照自己说的,去帮忙到大队的小学看看或者打打杂什么的。另外。他还抽了点时间专门跑了县教育局一趟,找教育局局长去办办小事……
县教育局孙局长,完全是由一个小公务员爬上去的,凭借地,就是他那善于观颜察色的能力和特能拍的一张嘴,当然,礼物那东西也没少送。俗话说,多少投入就有多少回报,直到孙局做上教育局局长之后,他才知道,原来钱还可以来得这么快。虽然这是个穷苦县,但需要找自己帮忙的人还真不少,而帮个忙,报酬方面当然也是少不了地。
孙局长这几年是过得宽裕多了,在这个贫困县,也算得上是有钱人了吧。
今天,用孙局长的话来说,叫又有一笔业务上门了,而这笔业务如果真的能够落实,那他的生活将肯定会再迈上一个台阶。送钱来地主人名叫陈兆军,之前便打来过电话,听口音是外地人,对于这样的外地人,孙局长可是非常乐意“招待”的。
“孙局,这次,我是想你帮忙统计统计这整个县有多少失学儿童?我愿意资助这一批学生念下去!”陈兆军在见到孙局长之后直截了当地说道。陈兆军准备用后世的资助方法拿到现在来用,只不过他资助地对象多了点而已。这样,对于陈兆军来说并没什么,但却能很大程度地完成吴凤瑶的愿望,也算是达到让自己心里舒服点的目地了吧。
“陈兆军同志!”孙局长心里清楚,没人会无聊到这种程度来折腾自己玩。况且,陈兆军一副衣冠楚楚地模样,确实还真有可能是个有钱人。因此,他听后马上站起身,来到陈兆军面前,紧紧地握住他双手后说道:“如果您真地愿意,那就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全县穷苦儿童以及他们家庭感谢您!国家的建设需要……:说下去,却被陈兆军打断了。
“好了!孙局,这件事就麻烦你了!”陈兆军对于官腔这东西已经听腻味了,绕来绕去还不是那个样。他只觉得,作为县教育局局长,这都是本分地事而已。
“好的!没问题!”孙局长知道,既然对方不愿意说,那自己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自己赶紧把应该的名单拟出来,然后再统计出一笔数额来,等着数钱就行了……
没多久,孙局长便让人将全县的“失学儿童”以及当年所需助学资金都统计了出来,这个数额让孙局长感到吃惊,但当他让人将名单和需要的助学资金都送给陈兆军的时候,他没想到陈兆军在看到那个数额之后二话没说便再次来到教育局,并搞了相应数额的一笔钱出来,跟他换了一张收款证明和那张失学儿童救助对象名单。
这让孙局长既意外又高兴,他很意外,这个世界上竟然真有这么“傻”的外地有钱商人,连调查都不会去调查一下,便直接将钱给他了。而高兴的是,即使这个陈兆军以后不再资助了,那他单凭着这么一笔钱,他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当然,孙局长也做得挺好看,他只是将陈兆军目前所在的那个镇的统计出来而已,其他的都是每个镇挑几个充数,大多数是自己编上去的。反正,在孙局长看来,只要陈兆军这个外地商人之前没调查出来便投入,就再也没办法从他手里再拿回去了,即使后来陈兆军发现有什么不妥,也肯定拿他没办法。他确实有资助失学儿童,陈兆军手里的证据根本不足以扳动他,而陈兆军只不过是一个商人,能有什么能量。
孙局长哪想得到,陈兆军根本就懒得去理这些事,他连想都没想,这笔钱最终会落到什么地方,他只要求有这么一个效果。当然,如果让陈兆军感到吃亏,那即使是一笔小钱,陈兆军也不会放过的。而孙局长更没想到,陈兆军确实有,而且是能够轻松扳动他的能力。也正因为这点,陈兆军才会这么懒得去计较。他不感兴趣的事,让他去跟着这笔款项,多累啊!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炮打蚊子
兆军这些天没少和吴凤瑶一起往大队的小学里跑,虽毕业,可毕竟不是教育专业的,况且他也不知道对这些满脑袋“为什么”的孩子该如何教。不过见到那些连餐饱饭都没法吃上的穷苦孩子之后,陈兆军心软了。他想着该做点什么。
于陈兆军而言,献上一份爱心,为孩子们出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一下这些孩子,花不了他几个钱。可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当然,陈兆军也知道,虽然他现在有些钱,可是对于全国如此多失学儿童,无疑是杯水车薪。这必须通过国家的统筹安排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但是陈兆军知道,单就这个镇子而言,自己还是有能力帮助这些孩子的。陈兆军的目的非常明确,就算是对烈士的回报,对烈士家属的照顾关心,帮助吴凤瑶实现一些心愿而以。陈兆军的风格就是这样,除非他不擦手,既然自己已经决定上了,那自然就要管好了。
陈兆军不是没有想过建上百八十座希望小学,对于陈兆军来说这也没什么。只不过,他需要的是立竿见影,在最短的时间出现效果。希望小学可以慢慢盖,可没能力读书的孩子,必须得想办法先上学。建一所学校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他就算他有这个心,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耗着。
对于陈兆军来说,负担一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本不是什么大不了地事,况且钱也不是很多。实在没有必要设立一个监督机构监督使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当地教育部门处理。当然,陈兆军不愿意出头露面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孙局长而言,陈兆军的惰性,让他有了机会,虽然这笔资金于陈兆军而言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孙局长来说,这是他一辈子怎么样努力都无法获得的庞大资金。他已经想过,该做的面子工程,可是只要想办法从这笔资金中扣出一部分来。就能够让自己未来的日子过得很惬意了。当然他也明白,人不能太贪心,如果想把所有的钱都搂到自己怀里,早晚会出问题的。只有将更多的人拉到这个网里,利益均沾后,相信,大家都坐在一条船上。这条船就翻不了。
这些天孙局长做梦都会笑醒,他觉得自己这以手做得非常漂亮,在交给陈兆军失学儿童名单之前,孙局长做过了一番调查。村子里面地村民们都说陈兆军是吴凤瑶的哥哥,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对于吴凤瑶,孙局长自然清楚。因为她有一个担任海军军官的哥哥。据说官还不小。而吴凤瑶本身人又长得特漂亮,孙局长曾经还想让自己地儿子攀攀这门亲事呢。只不过这对兄妹太过眼高于顶了(至少孙局是这么认为的),并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次听说吴凤瑶的哥哥逝世的事,在镇里多少引起了一些波澜,孙局长多少也知道一些。那么,在孙局长看来,现在冒出来地这个大头,十有八九是垂涎于吴凤瑶美色的一个追求者,在他看来本来就是有钱骚得慌,无非是想通过这个手段博取吴凤瑶的好感而已。相信,一旦吴凤瑶心动以后,那么他们在这个地方待的时间就不会太长了。即便是吴凤瑶看不上这个冤大头,他也没理由继续待在这个鸟不拉屎地地方。
由于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孙局长的调查就显得非常单调了,在他地调查记录里,只显示出陈兆军是一个商人,并不像村民们所说地,是一位政府官员,这就使得孙局长肆无忌惮起来。当然,表面工作还是要做地。于是乎,一夜之间,吴凤瑶所在的乡镇,几乎所有失学儿童又都重新背起了书包,学校地学生们一下地多了起来,这让吴凤瑶更是忙得分身乏术,更让陈兆军偶尔也客套一下教师的职务,当然,一般时间他还是闲的时间更多一些。
对于自己的投入,陈兆军还是比较在意的,他已经习惯于,对于自己投入的每一个项目进行一番后续调查,总不能不明不白地把钱丢下去,见不着水花。他清楚,当时一些官员们做表面文章的手段,接下来的调查让他确认了这一点。陈兆军当时捐款时的要求是,保证该县适龄儿童和因为家庭困难原因辍学在家的孩子都能够重返校园,可是在其他几个乡镇,陈兆军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场景,辍学的儿童仍然没有返回学校,教师的待遇和条件依然如旧。这个情况让陈兆军非常不舒服,他本不是一个能吃亏的人,当发现自己的捐款不明不白地成了部分官员们嘴里肥肉的时候,他震惊了。这些年来,即便是与国家进行贸易,只要承诺了的,还没有谁,会不兑现给他。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把钱砸出去。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在一个小小的县教育局,吃了这么样的一个亏。
吴凤瑶也很快便知道了有人为县教育局进行了捐款,结合这几天来的各种途径的宣传。吴凤瑶知道,要做到让全县失学儿童都有书读,这笔捐款将达到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额。吴凤瑶马上便想到了其中的关键,这个捐款的人,肯定是陈兆军。
于是,吴凤瑶专门选择在家的时候找上了陈兆军。
“陈兆军同志!”吴凤瑶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喊了一声陈兆军,却又咬了咬嘴唇没再说话。
“什么事?”陈兆军问了一声。他此时正烦着,因为经过几天的奔跑,他发现也就他所在的这个镇的穷苦孩子重新背上书包上学,其他镇口号是喊了,但却根本没有落实。
“现在镇上的孩子都有书读了,说是有人往教育局捐了一大笔款救助全县贫苦孩子,这钱……话地时候脸红不已。她之前是跟陈兆军说起过自己的愿望,也曾希望陈兆军帮自己
只不过后来她不再这么想了。其实对于吴凤瑶来说,这么一个愿望而已,她心里也清楚要实现起来的困难程度。并且以吴凤瑶的性格而言,她很能体会到陈兆军在听到那句话之后的心情,即使陈兆军真的有很多钱。吴凤瑶想不到,陈兆军竟然真的这么帮她实现了,而且实现得这么彻底。
“钱是我出的。可是,想做点事真难哪!”陈兆军从这次捐款想到了后世,国家刚开始减免学杂费的时候,不少学校照收。只不过进了收钱人地口袋而已,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不少学校依旧照收。就好像资助孩子一般,一两个贪官抓起来容易。但要全挖出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什么很难?”吴凤瑶疑惑地问道。她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说过的话,觉得陈兆军是不是想到了实现起来很困难。
“哦!没什么。我只是想问问你,九年义务教育你应该知道吧?”陈兆军先问了一句。
吴凤瑶点了点头。继续认真的看着陈兆军,没有开口。义务教育实施五六年了,虽然免除了学费。可杂费书本费和各种各样地其他费用。还是让许多家长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履行这个义务。
“你知道吗?二战以后。日本整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完全崩溃,当时的日本人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可是在1947年日本人开始实行了义务教法。根据日本地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从年满6岁至15,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在这个阶段,免除所有学费,并有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营养午餐,这使得日本在短短的十几年内,经济和科技水平迅速腾飞。从这角度来说,日本的义务教育制度功不可没。”陈兆军问到了主题。
“这个我们上课的时候学过,可是我们国家地经济水平还不足以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免费的免费义务教育。”吴凤瑶说道。
陈兆军笑了:“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像你想地那样,国家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方面,我们比日本具备更大地优势,而且我们国家目前地经济水平和实力,远远不是战后的日本所能比拟地。关键在于,国家对这个项目的认知度和决心!”说到这里陈兆军又笑了笑:“你知道么?我确实捐了笔钱到县教育局,按照我跟教育局的协议,我拿出来的捐款,应该足以保证全县在册失学辍学儿童可以通过这笔捐款的资助重返校园。你也看到,这几天,我们所在的这个镇,失学辍学儿童,基本上都成了这笔捐款的受益者。可是,你知道么?我这几天调查了一下,其他乡镇的孩子,并没有享受到这笔捐款。那么,这笔钱哪去了呢?”
吴凤瑶轻轻摇了摇头,此时此刻,她已经被陈兆军说糊涂了,不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说明,一部分能够接触这笔捐款的人,不择手段将我资助给失学儿童的这笔捐款据为了己有。我想,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我们这里,它同样可能发生在其他的地方。有这一批蛀虫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想要腾飞发展,无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不知道当时你捐款的时候有没有提什么附加条件,我想应该是没有的。不过,我想,你的那笔捐款恐怕已经变成了酒桌上的山珍海味,夜总会里面的美酒佳肴了吧。”陈兆军说这个话的时候,显得颇为轻松。可听在吴凤瑶的耳朵里,就显得异常地沉重。
吴凤瑶听后一脸委屈,双眼发红地轻声埋怨道:“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呢?那可是我哥哥的抚恤金啊!”一直到现在,吴凤瑶都还不知道,他哥哥的抚恤金在这笔钱里面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这不奇怪,你当时没有明确这笔费用该如何支出,况且你也没有办法去限制他们该怎么使用。一句办公需要,你就会很轻松地被打发出来了!”陈兆军知道吴凤瑶是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女孩,可是她哪知道,“良心”在那些人的眼里是那么地不值钱。
吴凤瑶泪水在眼里打转着。她之前地观念被强烈地冲击,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归根究底,还是吴凤瑶太过单纯了。不过,吴凤瑶的性格很温和,她也不像其他人那样大发雷霆痛骂那些吃人的蛀虫,而是一副受委屈被欺负的模样,让人生怜地哽咽嘀咕着:“我们学校的那些老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来不高的工资,还连续数月被拖欠。我还想着,我能够尽一己之力对他们做点什么呢。”吴凤瑶神情非常沮丧,毕竟。她对外界的一些认知几乎完全被否决了。说完,她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你捐了那么多钱,那不是也成为他们餐桌上地那些酒肉了?”
陈兆军嘿嘿一笑,道:“你放心吧!我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我跟你说这些只是让你明白,什么事情,多想想的好,不要太天真了!”说着。陈兆军掏出口袋里地捐款协议和失学辍学儿童的名册,得意地说道:“看见了吗?我所捐的每一分钱,都有规定的用途。我手里地这两份东西就是证据。我不在乎他们现在吃一点。喝一点。但我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我要让他们。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地给我还回来!”陈兆军特意摆了一个凶神恶煞的PUSS。
陈兆军的这句电影里地经典台词,让吴凤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真没想到,你还有做胡汉三地潜质。”
陈兆军心里早就有了计划:“这样,明天我就要回北京了,我想不久,我们就会很快见面地。你放心,我会帮你讨回一个公道的。”……
陈兆军很快便飞到了北京,首先他跟家里报了个到之后,便前往陈兆平地工
,中央办公厅。
对于陈兆军的到来,陈兆平颇为意外,要说老三是专门看他来了,这陈兆平就不会相信了,毕竟这是工作场地,能跑到这里来,陈兆军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忙归忙,于公,陈兆军因为核潜艇的事目前正当红着呢,于私,陈兆军是自己的弟弟,陈兆平还是专门抽出时间来专门跟弟弟见了个面。
“大哥!我这次是有点事想让你帮个忙!”陈兆军特地跑这么一趟,主要是因为这中间的事很多都是电话交代不清楚的。
“你又什么事啊?上回那事,教育局不是已经办好了吗?我记得安排还不错啊!”陈兆平早有心理准备,对陈兆军的问话没犹豫便回答道。
“是这样的,我前段时间为甘肃的一个县捐了点钱,本想着资助那些失学儿童,好让他们都有书读的。结果,后来我发现,这笔捐款真正用在实处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就不知道给挪到哪去了。我就想着,这些事你们办公厅应该管得着吧?反正这事也好管,所以便来找您了!”陈兆军说道。
陈兆平一听就笑了:“这什么大不了的事啊?没错!我们办公厅是管得着,不过要是连这样的事我们都管,那还要省纪委市纪委干什么?再说了,要都归我们管,我们忙得过来吗?不过,你说的捐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陈兆平说着奇怪地望了陈兆军一眼,之后,他躺到椅子上,沉吟了好一会才老神在在地说道:“我记得,吴盛林那个烈士的妹妹,好像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吧?你说你突然跑去捐款?嗯!这中间是不是有点什么事啊?”
陈兆军苦笑了,郁闷地说道:“我说哥,你什么时候那么爱疑神疑鬼了?这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嗨!别说这个了,我那笔捐款可不能肉包子打狗啊!”
陈兆平点了点头,问道:“这样,你把相关的材料整理一下,毕竟,这些事不是我能拿定主意的,我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不过你放心,毕竟这事是支援国家教育的,相信上级不会不忽视的。更何况,我们老三现在可是国家的红人哪,呵呵!”
“嗯!这还用你说,材料我早就准备好了!不然怎么敢求到你们衙门头上。”说着,陈兆军打开手中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一个档案袋,放到了陈兆平的桌面。又说道:“那这事就麻烦大哥你了!”
“嗯!我不是说了吗?你地事就是我的事,什么时候把那丫头领来让哥哥瞧瞧就行了!”陈兆平调侃道。
陈兆军呈现无力状,摆了摆手:“大哥,我发现你好无聊诶!”
“怎么无聊了?弟弟的婚事可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记得上回妈还说,你一天到晚跑来跑去的,得找个媳妇管着你点,好歹也二十多岁人了,办事没个谱。话说回来。你也应该多待在家里头陪陪老爸老妈他们,你说我们有工作也没办法,你又不上班,一天到晚瞎转悠啥?你那点破工资。老妈还帮你存着呢,说是给你娶媳妇用。现在估计也有个几万了吧。”陈兆平半开玩笑地说道。
陈兆军汗颜了,他可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事老妈这么上心哪。只不过。陈兆军还打算全国各地溜达一圈,能碰上碰上,碰不上拉到,他可不想现在就把自己给捆住了。至于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发给自己的那点破工资。陈兆平如果不提起来,自己还真忘了。想着,陈兆军敷衍道:“好了。好了!哥。你就赶紧忙你的吧。是要我在这等着还是什么时候再给我答复?至于我的婚事,你们都别操心。我自有打算!对了大哥,你说,我要是再买套房,搬出来住,咱妈能干吗?”
“你这小子!这事你就别想了,谁让你是老儿子呢?两个老地还等着到时候你和你媳妇伺候他们呢!”陈兆平摇头笑了笑,从桌面拿起陈兆军留下的那份档案袋:“在这等着吧!”
陈兆军追着叫唤了两句:“大哥!这事不公平啊!爸妈你们也有份,怎么就摊我一个人头上了?”……
陈兆军没等多久,陈兆平就回来了。
“我们主任说了,怎么说你也是国家干部,这样的事情,我们政府工作出了问题,于公于私,也该要搞清楚。现在办公厅委派你,作为督导员,到你捐款的那个县去调查处理这件事。具体情况,明天你在家等着,会有安排两个教育部地工作人员,到时候协助你处理这件事情,有什么东西他们会跟你说清楚的。”陈兆平一进办公室便说道,说着,将手里已经批示的材料递回给陈兆军。
陈兆军从陈兆平手中接过材料,打开看了一下,笑道:“我还想着你们办公厅直接给他们来个重磅炸弹直接端了呢?没想到还是大哥你的能量大,来个更轰动地,我这不成钦差大臣了吗?”陈兆军自然知道这个所谓的“督导员”意味着什么,还真有点类似于钦差大臣的性质,只不过陈兆军这个钦差,只管一件事罢了。
“什么叫我的能量大?你不知道,我跟主任汇报了你地事以后,主任非常重视,你的材料他看得很仔细,看完后他说,这事必须要重视起来,跟进调查处理!这不,你也算是个红人了,所以特地给你一个督导员的身份。另外啊,你不知道,我们主任当时就在那嘀咕,说什么这事办好了,以后全国贫苦学生上学就不用愁了!哈哈!”陈兆平说到最后笑了,在他看来,这句话对于陈兆军有钱就瞎得瑟地缺点来说,是最好地打击。
“大哥,你就别开玩笑了!全国贫苦学生地上学问题……我的天,你就是把我这个弟弟卖了也没那么多钱哪!你不想你弟弟因为这事而被卖吧?”
果然一脸苦相,对陈兆平说道。
“行了行了!跟你开玩笑地!不过,我们主任还真上心了,如果你真愿意这么干,你放心,到时候要枪有枪,要炮有炮!不过啊,我看你那个架势啊,也就三分钟热度,你就折腾吧,别捅出什么漏子来就行!”陈兆平笑道。话是这么说,但是他对自己的这个弟弟,还是非常放心的。这么久了,也没见他办出过什么离谱的事来,当然了,小时候的事,不算!
“行行行!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吧!今晚上你回不回来啊?一会我给二哥打个电话让他回家,晚上让妈给咱们包饺子吃去!”想起了张桂梅包的饺子,陈兆军已经有点垂涎欲滴的感觉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饺子。陈兆平也许因为一家子吃饭心情不错,不知怎么着,就开始拿陈兆军来说事了:“妈!我想起个事!兆军这段时间在外面对一个丫头挺上心的!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了!”陈兆平也当了这么多年官了,太极地手法的确不错,断章取义用得是一套一套的。
张桂梅一听耳朵竖起来了,当场就急了:“兆军!你可不敢乱来!你年纪还不够呢!”说完之后,张桂梅表情发生了变化:“你哥说那丫头人咋样?哪人哪?脾气还好吧?你们俩相处得怎么样了?我可告诉你啊,别折腾出事来!对了,啥时候领回来让妈瞧瞧先!”
没等陈兆军开口。陈伟雄一边紧跟着接上了话:“我可告诉你,你一天到晚在外边瞎跑,别给我整个外国人回来,不然小心你的皮!”
陈兆军这会苦笑不得了。连忙申辩着:“爸,妈,你们净听大哥瞎说,这都哪跟哪的事啊。根本就没边!再说了,我就是想找,也不会找个外国人!”
陈兆平一边插着话逗着趣:“你们看吧,自己想找了吧?其实爸。你也别太封建了,兆军真带个外国妞回来也不错。听说混血儿长得特漂亮,到时候你们二老也可以抱着小家伙出去。镇镇那帮老家伙。”
张桂梅听后直接抡起了筷子。给了陈兆平不轻不重的一家伙:“胡说八道!”一边的李爱红看到这。捂着嘴直笑,在这个家里头。她没少看到这样的热闹。
一边的陈丽丽生怕别人听不到声音似地,站到了凳子上,大声嚷嚷起来:“爸爸!为什么妈妈不是外国妞啊?那样我就会长得比妈妈还要漂亮了!”
李爱红这下笑不出来了,也给陈丽丽来了不轻不重的一家伙,一边抱怨着陈兆平:“你看你把孩子给教的!”
看着被教训了这么一下,眼泪都快下来的陈丽丽,张桂梅不干了,一把抱过陈丽丽:“丽丽不哭丽丽不哭,我们丽丽漂亮,谁说你不漂亮了?你妈没你漂亮!”
陈兆军这会乐了,大哥这会是惹火上身了,估计今晚上他日子也不好过了。
陈兆广乐呵呵地看着这一幕,连饺子都忘了吃,一边地何建玲不乐意了,夹了个鸡腿放到了陈兆广碗里:“吃你的吧,乐什么乐啊?”
“二婶,那鸡腿是我的!”陈丽丽坐在张桂梅的怀里着急了,擦着眼泪叫唤着……
第二天一早,教育部安排地两个干部来到了总参谋部家属院,找到了陈兆军,三人交流了一番,明确了此次任务的性质和目的以及从属关系,交代了一些重点事项之后,便一起坐飞机飞到了兰州。
刚下飞机,甘肃省省纪委的人便接应来了。刚接到通知地时候,省纪委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中央会对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感兴趣?居然会有一个如此级别的调查组,专门负责此事。按说整治一个县级单位,去一个市级地调查组就已经绰绰有余了,现在竟然是中央来人,给人地感觉,实在有点大炮打蚊子地味道。
省纪委都很担心,这件事情是不是会形成广泛性,或者说是不是自己纪委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之类地,中央有不满意的地方了。别看上级派下来的只不过是一个督导员,但人家毕竟是从中央下来的,影响可不小,搞不好回去一句话,再来的一个调查组,恐怕就该是下来专门调查你省纪委来了。因此,他们接待起来也都态度老好,心里就不断地诅咒着那惹事的家伙,怎么竟然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搞到中央那去了?
听了陈兆军他们反应的情况,省纪委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大家一致认为,这股歪风邪气,到了不刹不可,不整治不可的程度了。对此,省纪委专门安排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专门陪同陈兆军他们往那偏远的小县跑上一趟。
省公安厅接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命令,要求他们积极配合中央调查组的工作,将这个小县的问题妥善处理,坚决惩治贪污腐败的歪风邪气。为此,省公安厅也派出了精干力量,配合中央调查组的工作。
除了陈兆军之外,谁都知道。如此规格地队伍下到一个偏远小县城去会引起多大的震动。为此,教育部的两位同志善意地提醒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这次事件本身是因为群众举报,针对性地查处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歪风邪气,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牵涉面和影响程度应该尽量降低,所以,能不惊动的单位和人尽量不要惊动。
因此,省教育厅一直到这件事结束以后才清楚。在他们治下,竟然出了如此令人震惊的事情。搞得事后,省纪委专门警告了省教育厅的相关部门一番,一方面给予警示。让他们注意连接奉公,另一方面,也是在责怪他们治下不严。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竟然惊动了中央!如果省里面各个部门都像他们这样。出这种事情,省委省政府就不知道该怎么工作了……
孙局长今天上班的时候心情和头几天一样,都非常不错!上午十点多地时候。忽然接到县委的电话,说是通知他立刻到县委会议室开会。孙局长觉得颇感意外,按说这个县委的会议怎么都应该提前通知。省得到时候临时通知不到人。今天怎么会突然安排这样一个会议?不过既然通知到了。县委的会议怎么都得去参加地。
孙局长出门的时候。看见郭副局长的车也开出了教育局的大门。这时候他还没觉得什么,等到他到了县委会议室地时候。他才意外了!敢情这一个会议,把县教育局上下的领导都搬过来了。不过,会议室里的气氛显得很诡异。让孙局长感到震惊的是,县委书记这个时候坐在了靠门边不远地一个位置上,县委书记的上首还坐着一堆,显然这些都是级别要高于县委书记的领导干部。而最让孙局长感到震撼地是,平常主持会议地首位上此时坐着地,竟然是他这几天想得最多的一个熟人——那个在他看来,整个一个大头地陈兆军。
这会,孙局长手脚发冷,头皮发麻,血压骤升,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陈兆军是个什么级别,不过看着县委书记坐的位子,就不难猜到,这会他是踢到了一块超级铁板了。
“你是孙XX吧?我现在代表省纪委宣布,经群众举报和多方调查,我们怀疑你涉嫌贪污腐败,现在宣布对你实行双规!我想我党的政策你是清楚的,你必须尽快交代你的问题,争取从宽处理。下面,请你交出你办公室、车辆以及所管公务的钥匙,如果有必要,我们会申请司法部门对你的住宅进行搜查!稍后,会有人把你带到规定的控制区域,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你想到了什么,我们会有工作人员,随时接受你的咨询和听取你的交代。”坐在下首的省纪委副书记宣布着对孙局长的命令,接着介绍陈兆军说:“这位,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陈兆军督导员!其他这两位是国家教育部的同志!你如果对我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对我们的处理有不满意的地方,包括你认为不合适跟我们谈的问题,你都可以直接向他们提出!”
孙局长刚开始听到对方竟然是省纪委的时候,他的脑袋已经嗡嗡作响了。省纪委的处理意见孙局长根本就没法听进去了,当他知道,最让他关心的陈兆军竟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安排下来的督导员时,他心里就像倒翻了五味瓶一样,别提有多懊恼、憋屈和难受了。你说你一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人,跑到这么个偏远小县来,还非要冒充大头,捐了这么大笔款出来,折腾我玩呢?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谁能想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人会玩这些?就算是现在,孙局长都如同云里雾里一般,搞不明白自己这段时间是犯了哪门子的太岁了,怎么会整出这档事来?
“我……现在心里别说有多后悔了。如果知道陈兆军是这么个来头,给他百八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啊。不过,当时如果有谁告诉他,陈兆军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他肯定会给那谁一家伙,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嘛。可是,这种如同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竟然真发生了,让孙局长在事后不由地骂完爹又骂娘,哪路神仙都被他问候过了。这还不够,这事情啊,让孙局长想了一辈子都没法想明白。
话说回来,如果他要是真能确定陈兆军的身份,那么他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办得完美无瑕,对于他这样的基层干部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当然,他并不知道,陈兆军根本不在意这些事情,在陈兆军看来,干得好了,是你的本分,只有你干不好的时候,他才会来找麻烦。总之,对于孙局长来说,应了那句老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省纪委副书记听孙局长愿意交代的话之后,冷冷地对他说道:“你不用急,你可以好好再想一想,等一会,会有人领你到你该去的地方。在那里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处理你的事情。我只希望,你要老老实实地交代问题,争取宽大处理!你的态度和你的犯罪事实,将决定我们如何处理你的问题。”省纪委副书记对自己的治下有这样一个官员而感到不耻,他就想不通,这些人对钱对权简直是到了穷凶极恶的程度,什么钱他都敢伸手,什么权他都敢要,党性和政治觉悟都哪去了?……
小县城的贪污腐败案处理得非常快,那个倒霉的孙局长整一个二百五,或许为了礼尚往来,他竟然用了一个小本子,自己做了一本往来账目,本子上清楚的记录着他每一次的权钱交易和自己贪污的罪行。纪检人员在他家搜查的时候,非常轻易地就从他书房的办公桌抽屉里找到了这本记录详尽的账目本子。
根据这个记录到详尽的账本,省市两级纪委扎扎实实地忙碌了几天,不单教育系统,还有其他一些牵涉本案的部分人员,都未能逃脱国法党纪的制裁。一时间,甘肃省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上任的官员,人人自危,个个自省,生怕重蹈前车之覆。
虽然这件事在控制的情况下,影响面不是很大,但是也被那个县的百姓们传得沸沸扬扬的。各种近乎神奇的传说都层出不穷,流传面最广,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就是,中央大官微服私访这个版本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授人以渔
凤瑶这几天心情非常糟糕,她哥哥的牺牲当然是最关个方面就是因为她哥哥抚恤金的问题。本以为把这笔钱捐出去就可以眼不见为净,可陈兆军的一番话却让她更闹心。这几天时间里,吴凤瑶的心情可谓是糟糕到乱七八糟,既怀疑又担心、既焦虑又委屈,首先是怀疑陈兆军所说的一切,自己的观点依旧正确,却又担心陈兆军所说的一切没错,会让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改变。
她焦虑不安,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和陈兆军两人都捐出那么大一笔钱,结果却很有可能变成别人享乐的消费,最关键是,现在吴盛林不在了,一直在哥哥教导下的吴凤瑶在观念改变的情况下完全没了主见,她此时潜意识里确实非常需要有人来拉她一把。而如果陈兆军所说的都是真的,那自己的愿望不就完全破灭了吗?怎么做都做不出个效果来,连哥哥的抚恤金都一分不少得捐出去,一点自己期望的效果都没出现。她很委屈,她很想不明白,为什么那帮人丝毫不体谅一下自己,吴凤瑶分明连自己吃饭的钱都省出去了,却这样遭人欺负。
有了这些,吴凤瑶这几天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了,直到她听到大队小学的那些教师口口相传的一个大快人心的传闻时,她才分心想关注了起来。
这个传闻正是“中央部领导微服私访,巧用捐款计谋怒惩贪官污吏”的版本传说了。传说往往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之后就成神了。陈兆军如果能听到,他肯定也会莫名其妙。自己这么理所应当的事。一个不留神,却成为众人口中地现代包青天了。
其实陈兆军并不知道事情会进行到这一步,在当时地情况下,他一个名义上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干部,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别说找省纪委了。就算是县委那个阶层,都恐怕没人搭理他。在陈兆军的关系网里面,要想解决问题。就只有往北京找。而且找中共中央办公厅最方便也最管用,毕竟他哥陈兆平也在里头。当然,找办公厅的时候。陈兆军也没想到办公厅会对他如此重视,竟然因为也是中央机关干部的关系,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督导员的身份。不过,只要能办成事就行,过程和方式对于陈兆军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不是两个教育部地同志要求动静尽量小些。按照陈兆军那无所谓的脾性,恐怕会把这个案件办成甘肃的“范建”案。而一举轰动全省甚至全国了。即便如此,中央下来办事地效率就是不一样,够快也够轰动,尽管控制,这事还是在这个县城中被广为传颂着,只可惜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这个部领导是顶着中共中央办公厅督导员帽子地陈兆军罢了。
别人不知道,并不代表吴凤瑶不知道。从“巧用捐款计谋”这几个字眼便可以分析出,这个部领导便是捐款者无疑,而最近捐款支援本县教育的就只有陈兆军一人了。在临走时,陈兆军也说过,要回北京一趟,很快就会回来跟她见面,这不就是“中央部领导”了么?只不过,没想到他这个“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动静那么轰动而已。结合这种种迹象,吴凤瑶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传说”地对象了。而且这些,还可以佐证陈兆军的身份,既能把她随便就安排到北京四中去,现在又能带教育部的人下来调查,如果把陈兆军解释为教育部的领导,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听到他回来,吴凤瑶原本如同巨浪中漂泊不定的小船一般地心终于平复了一些。确实,陈兆军是帮她解决问题来的,而且只有陈兆军才能够给她充足地意见或建议,指引她往前走,给她一个可行性的方向。毕竟,吴凤瑶这段时间的杂乱心情,很大程度是因为对自己的未来没了自主性……
陈兆军是在等到贪污案完全理清了结之后,才又回到吴凤瑶家。
结果,风尘仆仆的陈兆军,刚一敲开院门,便迎面被吴凤瑶笑了一句:“我以后该称呼你为陈兆军呢,还是叫你包兆军呢?”
陈兆军被问糊涂了,嘀咕了一句:“怎么?”
吴凤瑶看了一眼陈兆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先进去吧,我去买点菜!你还没通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