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他们肯定会想得到,但是以他们地能源消耗状况,回绝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只能按照我们提出的要求去做,并且只能眼睁睁地对我们形成依赖!而且,这个方法就是上头想出来的,他们怎么会白白把利益让给别人?日本人想办法找我们国家政府,自然有他们应付!你只要坚持一点,就是我们国家内需满足了,才会给他们剩余部分油就行了!”陈伟雄笑笑说道。两父子之间,还是头一次在意见上这么一致的。
“这我就放心了!”陈兆军主要是担心国家妥协了,找陈伟雄来游说他,让他也不得不妥协:“控制好他们的油,就等于控制住了他们的命脉!看见他们从中东进油,我就减小供油量,他们少进,我们就多供,让他们不得不选择依赖我们,而且始终无法进行战略储备。”
两父子在会议室里聊了好半天,才高高兴兴地再次走进了办公室。
张桂梅连忙迎了上来,问陈伟雄道:“老陈!你们两父子在里面商量什么那么开心?是不是因为兆军对象的事啊?”张桂梅并不知道陈伟雄此次来万宁究竟要办什么事,见他将陈兆军拉到会议室去说了半天,便胡乱猜测了起来。其实张桂梅是看到刚刚结婚的刘骏和安娜小两口在那边甜甜美美地,心里便想着作为刘骏同学的老儿子陈兆军来。而且,离休这么几天来,也实在是把她给憋无聊了,很多方面也不考虑那么多,直接便信口问了出来,至少话多了不少。
陈伟雄听后脸色不自然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走到沙发上坐了下去。理都没理张桂梅。这几天,对于张桂梅他可是受够了。只不过没办法,离休人的难受他是能体谅地。
“兆军?”张桂梅也没理陈伟雄,拉过陈兆军来说道:“兆军啊!怎么样?你同学都结婚了哦!”陈兆军听后额头冒汗,尴尬地着看了看其他几人,干笑道:“妈!刘骏他比我大好几岁呢!不急不急!”
“怎么不急?兆军!你说说看,你的那些同学,哪个没结婚?特别是你那些大学的同学,好几个都抱孩子了!”张桂梅问道。
“妈!您别忘了,当年我可是跳级上去的!”陈兆军郁闷了。他发现老妈好像不一样了,变得嗦了不少。说完,他连忙低声对张桂梅说道:“妈!今晚咱们吃海鲜去?您说的事啊,过几年再聊!”说完,陈兆军不由分说地跟招呼起刘骏他们来。
这天晚上,陈兆军带着父母以及刘骏他们一起,到万宁海鲜楼去好好吃了一顿。不过这一餐,陈兆军可是向陈伟雄投去了不少求助的眼光,没办法,这老妈实在是太唠叨了。总是挂念着自己地婚事。结果让陈兆军郁闷的是,陈伟雄对这事竟然不管,说只要别是外国女人就行了。这个结果让陈兆军无比怀念小时候。那时候自己要敢动这脑筋,父母肯定揍自己。而陈兆军也不止一次对张桂梅说,感情这东西要随缘什么的,不能说有就有。但张桂梅还是不依不饶,总催着让陈兆军找一个。
当然,这些话也并没说太多,张桂梅对于前段时间的枪击案还是挺上心地,前后问了陈兆广和陈兆军两人好几遍,并一再交代两人要小心,要注意之类的。让陈兆广也挺腻歪了。而对于那个相当于救了陈兆军一命的女记者,张桂梅已经打算好第二天去医院看看,并要求陈兆军也一同前往,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
陈兆军自然拗不过离休后的张桂梅,连忙将明日的行程改了改。加上了前往医院探望薛冰这一项。
陈伟雄地任务完成,陈兆军和陈兆广两人是怎么留也留不住,只能帮他买好机票,一早便飞回去了。而张桂梅因为离休地关系,自然留在了万宁。毕竟自己两个儿子在这边。前段时间又出了那么个事,她怎么能放心得下来?
根据日程安排。在陈兆军的陪同下,张桂梅来到了薛冰所在的医院,而陈兆广作为安保人员,自然也陪同了过来。只不过,让陈兆军没想到的是,张桂梅在见到薛冰,道完谢之后就一个劲地猛夸薛冰漂亮,拉着薛冰问这问那地,让陈兆军在一旁也替自己这个老妈脸红。
陈兆军是万宁市市长,自然没多少时间陪同,在跟薛冰聊了几句,问了一下她地伤情之后,便起身准备离开了。结果,却被张桂梅拉到了一个外面,找了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问起话来了。
“哎!兆军,刚刚那个小丫头怎么样?你妈我问过了,她还没谈过对象呢!”张桂梅兴致勃勃地问道。
陈兆军听后一头冷汗,他真没想到张桂梅竟然打起了薛冰地主意,连忙问道:“妈!您是不是又喝多了?您没发烧吧?”说着,陈兆军还拿手试探着往张桂梅的额头放了放。昨天在海鲜楼的时候,陈兆军每遇到张桂梅说起这些问题,便会这么反问。
“去!”张桂梅一脸不高兴地拍开陈兆军伸过来地手,说道:“我一直都没喝酒,也没发烧!我跟你说正经的!人家小姑娘为了你,差点连命都送上了,你就这么忍心?”
陈兆军听后郁闷了,叹了口气道:“她刚刚不是说了吗?她当时也是无意识出手的,并不是为了救我!再说,感情这事啊,不是说行就行地!哎呀,妈!我这还要上班呢!”
“你小子!她可是个小姑娘啊!说话当然含蓄一点了!难不成你让人家说,就是因为喜欢你才救你的?而且,人家为了你都快送命了,这还不够感情?你可得好好把握住了!她可是个不错的姑娘啊!”张桂梅责怪陈兆军道。
“妈!”陈兆军苦着张脸,心想这么劝不行,便换一种劝说方式:“她是香港人啊!爸会不高兴的!”
“香港人,香港人怎么了?九七以后,还不都是我们中国人?你放心。你爸那边我帮你说!别怕!一定要把这好姑娘搞到手了!”张桂梅又劝道。
陈兆军此时已经满头黑线了,知道劝说不了张桂梅,便连忙启用了遁术:“妈!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一大堆事要做了!就不多陪了!”说完这些,还没等张桂梅反应过来,陈兆军便头也不会地逃离了现场。
张桂梅看着陈兆军的背影,摇头笑了笑:“这孩子,还害羞呢!”自言自语完,她又走进了薛冰的病房。
因为苏联解体的关系,卢布的币值在一夜之间狂贬,使得美智子以及量子基金在前苏联金融市场上大展拳脚。捞了不少。将陈兆军地规划忙完之后,虽然苏联各国还有赚钱的机会,但是美智子他们不能再逗留下去了,否则恐怕会出问题,被别人找接口抓起来可不得了。毕竟,苏联各国在解体之后,在政治上稳定了不少,见别人抢他们那么多钱,心里也肯定不高兴。
美智子回去,量子基金也同时撤离。而其他跟风地家伙,也相继撤离了原苏联战场,留下了一摊烂摊子给俄罗斯等过慢慢收拾。
美智子撤离苏联后的第一站自然是万宁。她必须向陈兆军汇报一下在原苏联操作的具体工作以及成绩。苏联这么搞了一圈之后,美智子不仅享受到了操控巨资的快感,而且自己也赚了不少。对于陈兆军,她恨不得将他摆放上神位了,这样的金融天才,这样前瞻性地战略目光,估计不会出现几个。
另外,美智子还要回去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干嘛,对于现在这类工作的渴求,她可是越陷越深了。手里能够掌控着那么大的一笔资金。甚至掌控着一个国家地命运,这种感觉真是不错。
第一时间获知美智子即将回来消息的,除了陈兆军之外,还有身在上海地吴凤瑶。在上海证券市场,自从上次陈兆军教过她一些关于证券操作地方法之后。这段时间来,她也是赚了不少。一直以来,她都没停止过向美智子请教一些相关方面的问题,现在听说美智子要回国了,自然也想着放自己一假之类地。也顺便跟陈兆军、美智子见一面。学习学习些东西之类的。
有了陈兆军和美智子的教授,吴凤瑶已经算得上是理财高手了。而且在上海证券市场打滚了这么长的时间。她那经由陈兆军改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各种观念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这次回去不仅要向陈兆军、美智子他们汇报一下自己地工作成绩,也要让陈兆军他们看看自己的变化。
陈兆军在张桂梅到来的这几天时间里,每到吃饭地时间,都是他最难熬的。几乎每一次,张桂梅都会在他耳边说薛冰的这个这个好,薛冰的那个那个好之类的,还一个劲地夸赞薛冰聪明漂亮,不停地劝说着陈兆军,让陈兆军是烦不胜烦。只不过,陈兆军还不能表现什么,只能敷衍着过去,否则,张桂梅就会威胁他,说帮陈兆军去跟薛冰说之类的,让陈兆军每天吃饭都拍着心口度过。
今天,美智子要来万宁,陈兆军没时间去接,只能安排别人前往三亚,将她接往万宁市政府。只不过,让她意外的是,这次接回来的竟不止美智子一个人,还有薛冰在。原本这个意外也就罢了,让他郁闷的是,张桂梅今天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跑到陈兆军办公室来,想跟陈兆军说什么。
这下,办公室又热闹了。
张桂梅在出现在办公室之后,经过陈兆军的一番介绍,彼此都认识了下来。结果,张桂梅不知道怎么地撇了陈兆军一眼,说了句把办公室让给他们谈公事之类地,拉起吴凤瑶就到了外面的秘书办公室,像对待薛冰那样一个劲地夸赞着,又是一阵问东问西。
陈兆军在办公室里心不在焉地听着美智子的工作汇报,他已经知道了张桂梅这时候心里的想法,知道自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恐怕没好日子过了,因此没怎么仔细听,而且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能赚多少,美智子之前也给他打了不少电话汇报了情况。所以,这次美智子地汇报情况,他只是大抵知道了自己现在大概的资产而已。
美智子将工作汇报完后,陈兆军让秘书给她安排休息的地方,便一同领着美智子走出办公室。他现在更想的是,如何让吴凤瑶脱离出去,跟美智子一起走,免得他自己要遭殃。
结果,陈兆军刚一出去,张桂梅便赶紧起身,招呼秘书顺便招待吴凤瑶之后,便又重新把陈兆军推进了办公室。
“兆军!”进了办公室之后,张桂梅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兆军说道:“我说呢!薛冰那丫头那么聪明漂亮你不要,原来你已经早有打算了!”说完,她还自顾着点了点头:“不过,你的眼光不错,这个姑娘也很漂亮,而且她还是英雄地妹妹!嗯!兆军,这个带回去,你爸他肯定喜欢!”
“妈!”陈兆军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跟您说,并不是您想地那样!就因为她是烈士的妹妹,所以我才多照顾了一点而已!我们俩真地没什么!”
“多照顾一点?上千万都交给她管了,还叫一点?你小子!还想懵妈呢?妈可看出来了,那姑娘对你可依赖了,而且那嘴可甜了,哄得你老妈我心里不知道多美!”张桂梅一口便将陈兆军的话反驳了回去。
“这……”陈兆军郁闷了,怎么这小丫头什么都乱说,不过,这老妈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点:“妈!我还把几个亿的财产交给美智子打理呢,你该不会说我跟她有关系吧?”陈兆军只能拿出这个来解释,但又不能说太多。
“几个亿?几个亿怎么着?几个亿她是帮我儿子干活的!”张桂梅笑着点了点头,又皱眉问了一句:“不过兆军!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啥东西都没有!”陈兆军赶紧回答道。
“嗯!”张桂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陈兆军说道:“兆军!我看薛冰和吴凤瑶两个姑娘都不错,你就不能看着从这里头选一个出来?”
陈兆军听后心里为自己默哀着,脸上赶紧堆起了笑脸:“妈!我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准备,非常非常地重要,关系到万宁的发展,关系到您儿子我的未来!您还是让我准备准备吧!”说完,他马上招呼了一声秘书,让秘书招待张桂梅,而他自己,则坐到办公椅上,眼睛死死地盯着文件,任由张桂梅交代什么,也不再抬一下。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黑金
陈兆军,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在众多民众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并不代表着什么。但是,这个名字在很多地方,都被高高挂起,因为在这个名字后面,有着很多很多惊人事迹。这些事迹没多少人知道,但知道的人,都不由为之震撼!而这些人都知道,只要将这些事迹讲出去,至少会让整个地球都震荡一下。至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谁都想象不到。只不过,他们知道,这些事迹,没几个人相信。
能够知道陈兆军这些事迹的,大部分都是一个国家的高层,而日本政府便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他们知道陈兆军有多难对付,才会尽量避免与其交锋。只不过,这次因为输油管道的事,他们不得不跟陈兆军“面对面”地进行“交谈”。
跟中国政府交涉之后,陈兆军很快便给出了答复,同意日本政府在中国境内接一根输油管道过去,只不过陈兆军同时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日本国的油气企业等方面,想要使用这跟输油管道的话,就必须分摊一部分从西伯利亚铺往中国的输油管道建设费用。这一点说起来很合理,毕竟这些油是从西伯利亚而不是中国过去的,中间还有很长的一大截输油管道不能将其当成无物。否则,就好像是陈兆军这方免费将油运到中国,再卖给日本那样,无形中损失了很多。毕竟,这是商业行为,于情于理,日本政府也觉得陈兆军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上面的说法很有理由,也让人无从辩驳,但是之后的一点,却显得尤为苛刻。陈兆军要求,输送往日本的供油量由中国这边控制。接好管道之后,这边爱给你多少油就给你多少油,绝不能挑剔什么。这一点引起了日本政府的不满,他们也不是傻瓜,他们很清楚,这种做法分明是在掌控他们的血管,哪天不高兴就哪天要他们的命。
为此,日本政府在得到答复之后,找中国政府交涉过不少次。要求在有油的情况下,定额定量地给日本输油,并要求这定额只能多不能少。因为稍稍调查便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迅猛起飞,但不管怎么看,中国都使用不了那么多油,除开储备地油料之外。剩余的就算要卖,卖给日本是最划算的。现在中国政府这么做,无疑是特地想掌控他们的能源命脉。他们知道,如果用他们的油,想要多做战略储备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自己一向中东或其他地区进口石油,那对方就一定会减小输油量。让自己上不上下不下,必须用对方的油,甚至产生依赖。但是。日本政府的交涉并没有什么结果,中国政府对此给出了答复:在中日友好的大前提下,中国政府是绝对不会以政府行令地方式,做出伤害双方关系的做法。我们政府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条血脉关系的管道,更加促进双方友谊地发展和政府之间的合作。
而在私下里。中国政府很明确地说明了一点:毕竟这条管道的投入、建设与运营,都与中国政府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条输油管道属于股份制企业所有,中国此时又正处于改革开放期间,对于这样地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按照政策是必须打理支持、鼓励和保护的。因此。中国政府对于管道油品供给以及输送运营情况,只能是在对管道所属企业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但是,这不排除商人趋利、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将秉承于公正、公平和维持正常运营秩序的思想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处理。毕竟,这条管道的运营思想是符合中国当今改革开放政策基本道理的,一个政府在这些问题上是要坚持原则,不能朝令夕改地。
中国相关方面的答复,说起来很是冠冕堂皇,但是从日本政府方面出发,听起来就不是滋味了。按照他们的理解,中国政府给出的正面答复特地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在中日友好的大前提。谁都知道,中国人是很恋情地,毕竟中日友好的口号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这个说法就是一条标准的国策,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中日友好这个大前提消失。
而中国政府私底下给出地答复就让日本政府方面太不放心了,在他们耳朵里,中国政府好像是在说,对于输油管道地问题,他们撒手不管了!而且,他们不管还有很好的理由。
经过多次交涉之后,日本政府很无奈,不管自己怎么说,中国政府都是这一套说辞。而且,对于这一套说辞自己又无从辩驳。因此,他们不得不再次调转目标,找到了陈兆军。
结果,跟陈兆军接触,日本政府得到地回复依旧让他们很无奈,通过长门的小心交涉,长门向日本政府转述了陈兆军的答复: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贫油国,我们对油料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况且,目前按照币值比例,将原油卖给中国政府,利益会更大。但是,我会根据协议,在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额度将属于你们的那一部分如数输运到日本。
陈兆军的答复让日本政府很不舒服,这纯粹是一个外交辞令,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正常,什么样的情况又叫不正常?这都说不清楚,或者随便他怎么说都行!结果,只要一句话,还是会被他掐得死死的。
可是,获得俄罗斯油品供给又势在必行,毕竟排除了俄罗斯的油料供应,日本政府的油料供给就只能依靠中东。中东的局势从来都不稳定,产量虽然高,可是供应情况很紊乱,更何况由于运输的距离很长,要经过诸如马六甲海峡之类的,在二战期间受到过日本国侵略或占领过的国家及地区的势力范围。谁也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什么情况,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么自己就很有可能没办法保住这一条油料进口途径。因此,日本政府觉得,在油料进口方面必须同时抓住这两个途径,才能更稳更有保证。
在多番交涉下,不管是俄罗斯、中国还是陈兆军,日本政府所得到的答案都令他们很不满意,也很无奈。陈兆军到最后甚至很不耐烦地直接来了一句“要接就接,不接拉倒”的回复,让他们心里很不舒服。最终,日本政府及日本油气企业等方面只能很无奈地选择跟陈兆军签署了牵引管道协议。毕竟,根据他们多方分析,牵这么一条管道做是绝对利大于弊的。按照目前的形势,日本现在很需要稳定油料的供给,好让国家能够更快地从之前的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发展壮大起来。而在壮大起来之前,考虑什么问题都是多余的。用他们的话来说,一切都等到再次壮大起来之后再说。
不过,签了管道接驳协议并不代表他们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心里一直都清楚,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况且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夹在三个大国之间。虽然他们是战败国,在军事武器发展方面受到了条约的制约,但是做一定的油料战略储备,还是可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是关乎到国民生计的问题。否则,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日本就会成为一个孤岛。到时候,什么油料物资都送不上来,不需要什么人占领,日本自己就崩溃了。只不过,现在虽然有了俄罗斯的油料供应,但是中间还有中国和陈兆军方面在卡着。他们觉得,应该用一个什么办法,把这件事做得更稳妥,能够真正地保证自己在油料油品方面的配额不会减弱。
在签完这个协议之后,日本政府方面便对陈兆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们觉得,陈兆军在这件事情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事情都与他或者他的公司挂上了关系。但是,他目前还挂着一个政府官员的身份,也就是说,他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中国中央政府的脸色行事。凭他的身份地位,他应该不屑于做这么一个市长。如果,他单纯是一个商人,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商业规则来办,自己担心的问题肯定就能迎刃而解了。毕竟,合约上面有规定,在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额度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数输运到日本。而这个正常的情况,就绝对不能由中国政府来控制,必须让这件事跟中国政府完全脱钩,成为一个正常的商业模式,由陈兆军来完全掌控这个所谓的“正常情况”。而陈兆军方面,则需要把他摆到明处,让他坐实了商人的名头,让他必须按照商业规则来办事。那么,日本政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将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公开公布出去,让全世界一同来监督他这么一个商人。他们心里清楚,中国人向来对一诺千金都是很重视的,而且又爱面子,陈兆军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东西毁掉自己的脸面。更何况,商人趋利,陈兆军肯定知道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信誉毁掉的后果。只不过,日本政府并不想因此而得罪了陈兆军,因此必须要将这件事做得隐蔽了才行。
于是,一个暗中的计划,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福布斯》的困惑
日本政府对于这一次的暗中行动非常小心,好几天的时间,他们都在讨论、研究、分析和判断着,毕竟陈兆军不管在什么人眼里都是一个大人物,日本政府这么做必须要考虑到多方后果。
首先,就是日本政府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陈兆军在舆论压力下、在暴风眼中不能轻举妄动,不能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来。他们早早便分析出,以中国人做什么事情怕丢脸丢人的秉性,以商人趋利的性质,以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的影响力,种种原因集合在一起,陈兆军必定不敢乱来,否则世界舆论的暴风就会将他刮走。所以,他们可以肯定,只要将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公开让全世界知道,自己的目的就绝对能达到,自己国家在俄罗斯预定的额度就能够如数输送往过来。再不济,也不会因此而直接掐了自己的管道,中国政府方面希望掌控自己的油脉,因此油多少还是会过来些的。只不过,他们虽然很了解陈兆军的家底,但却不了解陈兆军这个人的性格,最终结果究竟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只有到那个时候他们才知道。
要把陈兆军公布出去的方法有很多中,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跟一个中国商人,一个全球首富签订了这么一个管道接驳协议。以整个国家来说话,肯定能够取信很多人。但是日本政府并不是没有想到会因此而招惹到陈兆军。这个绝对地世界首富一直都隐藏得那么深,几乎达到了非国家机构不能查明的深度。如果陈兆军求名,根本不需要假自己之手,随便找个媒体把自己地资产公布出来即可。从这点可以分析,陈兆军根本不喜欢这个名气。那么,如果自己贸然代替陈兆军将这个事实对外公布出去,结果肯定会得罪陈兆军。得罪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的结果很严重,别说他会撕破脸直接把管道掐了,还说不定会做出些什么让日本政府都感到害怕的事情来。另一方面,对于陈兆军这么一个有钱的中国人,中国政府知道的肯定不比自己国家少。中国政府不以此为噱头大肆宣扬什么,也肯定有他们的原因。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却突然出了个全球最大的资本家,对外公布的结果肯定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件事自己如果做得不够隐蔽,那结果就不是得罪陈兆军这么一个个人了,而是得罪了整个中国。这是日本政府所害怕的,因此这件事必须要做得非常隐蔽才行。
日本政府是考虑到这些,陈兆军确实不喜欢这样地名气,但是他们对中国政府的研究目光还过于靠前。改革开放以来。系列的新观点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人民群众的耳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过是睡醒一觉而已。他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决策人明智的带领下,中国出了这么一个绝对的世界首富是可以接受的。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的,只不过是那些资本主义国家而已。中国政府如果担心别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那么就不会出现改革开放。要说起来,这改革开放也同样是别人接受不了的事实。中国政府对于陈兆军地态度,完全是属于那种任由其发展的观念。不管陈兆军愿不愿意公开自己,中国政府都会接受。否则,之前就不会一直任由其发展,而很少做干涉了。当然,日本政府小心翼翼也有一定的好处,毕竟陈兆军也不是那么好惹的。
日本政府考虑得很周全,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政府对陈兆军的重视程度。他们知道,陈兆军并不想做市长,那么这中间肯定有中国政府的力量。让一个如此有能量的人去做一个市长?如果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是日本人地话,而日本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话,那么就一定不会只让他做这么一个市长。而是拿陈兆军的钱来投资回国内。带动全国发展起来。即使以日本目前的社会性质,也不会让一个小市长来屈就他。在他们看来。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缺陷,对这种强悍人物不够重视的结果。他们这些推论都很有理由,只不过前面也有讲到,中国现在是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他们按照社会主义地理论就能够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让陈兆军做一个市长都万般难办,还想拿陈兆军的钱来瞎搞?谈何容易!谁也不想招惹这么一个钱多到吓人的陈兆军,包括中国政府在内。而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这么发展地,一切都是按政策行事地结果,都是必然的。所以,说起对陈兆军地重视程度,这种结果非但是中国政府忽略的产物,反而是非常重视的结果。有这种重视程度,中国政府是不会放弃对泄露陈兆军基本状况源头的调查。
或许,日本政府也考虑到中国政府会重视陈兆军,也因此做得非常隐蔽。但是他们想不到中国政府对于这种属于重大事件的调查力度,或者想不到中国政府会有多强悍的力量,又或者他们对自己的隐蔽性有很强的自信心,又或者他们已经有了被发现之后的应对方案。总之,他们是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做到尽量不被发现就足够了。至于自己这么做会不会被中国政府或者陈兆军他们发现,那就是后话了。他们既然能讨论怎么做,就必须讨论出一系列的必然或可能的方案来应对。
另外,日本政府还考虑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公开陈兆军之后,对世界的影响!这一点是他们讨论最激烈,也是讨论时间最长的。这么几天来地会议。主要讨论的便是这一点。谁都知道,一旦让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有陈兆军这么一号人物。那么这个世界地经济体系会发生根本上的变化。而究竟会有什么变化?日本政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来对此进行研究。他们需要的结果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不管有什么变化,都不会对日本国产生什么危害,甚至希望能带来什么好处。
经过多方研究、考证、调查和推论之后,日本政府得出这么一个结果。就是即使被发现,有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案,结果都不会对日本的经济等各方面造成什么影响。毕竟,日本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大的经济危机,各方面状况已经是最低点。再怎么折腾都不会造成什么更严重的后果。此时日本就好像是一栋被毁掉地房子,而且毁灭得很彻底的那种,再有什么后果,废墟一番是废墟,不会再有过多的反应。最多,毁的是别人的房子。用中国的俗语说,日本政府此时的状态就像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么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和推演之后,日本政府终于决定了这一项秘密行动: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陈兆军推到明处,以达到自己地目的!
《福布斯》杂志编辑部这天接到了一个匿名的统计报告,报告内容还算是较为详尽。此时此刻,正好是福布斯每年编辑富豪排行榜的时间。本来,榜单上的名次早就已经排列了出来,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可是要是根据这份文件上的资料显示,恐怕原来榜单的排列序列,全部都要重新调整一番了。
收到这份匿名资料地时候。《福布斯》杂志编辑部没有一个人把它当一回事的,哪怕这份匿名资料的内容再怎么相信,也没人会相信它。毕竟,这份资料所显示的东西实在是太恐怖了,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观念。《福布斯》杂志本是一份纯粹报道商业新闻的杂志,编辑部的这些人,每一个人对于财富都有一个观念,世界富豪榜榜单上的亿万富翁总身价净值增加到什么程度。他们心里都有数。可是根据这份资料地显示,不仅富豪榜第一名要易主,整个富豪榜榜单上的亿万富豪总身价净值增加的额度就太过于恐怖了。如果这份资料是真的,那么富豪榜上亿万富豪总身价净值恐怕会较去年增加百分之七十以上。另外,这份资料如果是真的。那资料所指地人很有钱。有钱到令人发指地程度。毕竟,相比起目前大家公认的世界首富来。这份资料所指之人地财产已经超过世界首富数十倍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没人知道!
这份资料很快便被丢到了垃圾桶,在《福布斯》杂志编辑部,没有谁会去相信这么一份夸张的材料。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世界首富要易主,也不应该是这么一个从来没在榜单上出现过的人,财富虽然是靠创造的,但也总该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凭空冒出这么一个世界首富来。这一点他们很认定,一是他们自信自己集团对世界富豪的调查能力,二是一个世界首富不可能藏得那么深。这是有理由的,一个人有钱到成为世界首富的程度,必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曝光,不可能藏得在外界不出现任何传闻的。对于这一点,《福布斯》杂志编辑部忽略了,以他们的能力要想调查到陈兆军,几乎不可能。毕竟,陈兆军背后有国家在支撑着,已经达到了非国家机构不可查明的程度了。而这里的原因,则是福布斯编辑部的编辑们都没有详细地去研究那份匿名资料,他们很主观地仅仅是看到资料显示的陈兆军个人财富数量,便断定了这是恶作剧,殊不知这份资料还详细地说明了陈兆军是如何隐藏得那么深的。
退一百步去说,在《福布斯》杂志编辑部看来,就算是凭空冒出这么一个从来没在榜单上出现过的人登上了世界首富,也不应该是中国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变化,但再怎么变化,也是很有限的。至少,不管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之后的十几年,福布斯排行榜上就从来没出现过任何一个中国人。应该说福布斯设立这个排行榜以来,这个榜单就没出现过中国人地名字。而且。中国可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这么一个世界首富,那该是多么吓人?在他们看来,就算要出现,也应该排末端,循序渐进才比较合理,比较有说服力。对于这一点,《福布斯》杂志编辑部同样是没有详细去研究那份匿名资料,资料中很详细地说明了,陈兆军究竟是如何不同于其他中国人的。并说明了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才将陈兆军隐藏得那么深等等。
退一万步来讲,在《福布斯》杂志编辑部看来,就算是凭空冒出这么一个从来没在榜单上出现过地中国人等上了世界首富,也不应该有钱到这种程度。这个陈兆军的财富已经恐怖到可以买下一个小国了,他的资产甚至可以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抗衡。《福布斯》杂志编辑部专门进行富豪榜统计的编辑只看一眼陈兆军资产的庞大数字,便立刻得出一点,就是如果将他的财产分割成十份,那这个富豪榜前十名都是他,如果分割成数百份。那富豪榜将多出数百个名额。这是多么恐怖的数据?没人敢想象,就连这些专门编排富豪榜的编辑,也是在随便想了一下之后吐出一句:这不可能!
这不可能!任谁看到这份资料所显示的资产数额之后,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词。因此,这份匿名资料很快便被丢到了垃圾桶。非但如此,这份资料还成为了《福布斯》编辑部包括主编在内地众编辑茶余饭后的笑谈资本。这一天出现在编辑部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嗨!你相信吗?我拥有上万亿美元的身价,比早上那份资料说的那个中国人还有钱!辑部的众编辑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都大概地淡忘了这件事,他们又都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工作之中去。
结果,《福布斯》的众编辑们发现,前一天消失的那份资料又出现在了他们地面前,应该说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寄送来了这么一份匿名资料。而且,资料的内容跟前一天几乎一样,唯一变动的是资料中所说的,陈兆军个人资产的数额。相比前一日。陈兆军的个人资产又增加一点。虽然相比他的总资产来说,增加了并不多,但那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额了。
再次出现在《福布斯》众编辑眼前地这份资料让他们大多数人不耐烦了,都嚷嚷着赶紧扔掉,免得扰乱他们的正常工作。没办法。前一天整个编辑部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份资料而把他们一天的工作安排打乱了不少。原本应该沉闷平静的编辑部突然多出了不少笑声。当然,大多数人并不代表着全部人。其中还是有那么几个编辑感觉到有趣,或者说是偷个闲,又或者说是在这上面找吹牛资本什么的,拿起这份资料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结果可以想象,这几名编辑是越看越惊心,越看就越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前一天所怀疑的东西如数都被推翻了,这份资料上面很详细地把所有的东西都罗列出来,并且非常合理!
这几名编辑认认真真将这份资料都阅读了一遍之后,心里的震撼感没办法用言语来表达,他们内心甚至有点倾向于相信这份资料了。毕竟,这份资料地各种数据太详尽了,详尽到毫无破绽的程度,就算是福布斯,也没办法调查到那么细致的程度。他们甚至有理由去相信,就算是富豪榜上的任何人,都没办法用那么详尽的资料来说明自己地哪一分钱是怎么来地。确实是,恐怕陈兆军连自己拥有的资产具体数额都不清楚吧。
在几名编辑地推荐下,编辑部的其他同事也都将信将疑地把这份资料看完了。结果可以想象,其他人,包括主编在内,都产生跟之前几名编辑同样的想法,他们已经开始相信这份资料的真实度了。
最后,《福布斯》杂志编辑部经过一番简单的讨论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要么这份资料是真的,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个隐藏得很深地超级大富豪。要么坚持自己前一天的观点,这份资料是某人好玩。耗费大量地时间、大量的精力杜撰出来的,不过这么详尽的资料,这么庞大的工作量,这么合理的数据,谁会那么无聊杜撰这些东西玩?就算要杜撰,也估计得一个小集体共同研究才行。但这就更不合理了,没有谁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玩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福布斯》富豪榜榜单的确定是不会单纯依靠一份资料就随便乱登的,榜单地确定需要大量的考证或者证据才行。如果是他们凭空杜撰出来的,那么是绝对不可能登上富豪榜的,这些东西《福布斯》都对外公布过的。能够花那么多时间搞这些东西出来,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那么,后面这一个结论要说起来并不合理,没人会无聊到这种程度,但是前面的那个结论就更不合理了,拥有比目前世界首富多数十倍财产的中国人?可怕!
在看完这份资料之后,《福布斯》编辑部分成了两大阵营,有不少人相信真有这么一个富豪,而这些大都是比较年轻,到编辑部时间比较短的人。而更多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