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话也向是催命一般。就是响个不停。还让你不得不接了!杨荣松知道,这肯定不是记者或投资商打来的电话。所以在给自己打了打气之后,缓缓地接起了电话。
好在,电话那头响起的声音让杨荣松紧悬地心落了下来,听筒里传出地是一个熟悉地声音:“杨书记?我是国土局的XXX。”打电话来地,正是国土局的局长。
“嗯!对!我就是,有什么事吗?”杨荣松恢复常态,问道。
“杨书记!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刚刚开始,就不断地有记者、有地产商打电话来!特别是那记者,问的还是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什么我们的陈市长,又什么世界首富之类地!杨书记,您也知道,这些东西都要经过陈市长才行,可我又找不到陈市长,这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国土局局长此时几乎哭腔了。
杨荣松听后额头冒起了冷汗,这记者和投资商们还真是惹人烦,一会工夫,谁都找啊?于是,杨荣松把自己的一套应对记者和投资商的办法告诉了这个国土局局长。
挂完电话之后,杨荣松没停下来,马上举一反三地让秘书通知所有的部委办局等相关部门,让他们都有一套应对记者和投资商的方案。
在忙完这些之后,杨荣松疲惫地呼了口气,面无表情地望向陈兆军。艰难地吞咽了一下,才又有气无力地说道:“这下……该安静了吧?”
陈兆军耸了耸肩,表示他也不知道。
杨荣松摇了摇头,看了一眼电话,嘴里嘀咕了一句:“我就不信它还能响起来!”
随着杨荣松话音一落,那个被他盯着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声音同样急促无比。
杨荣松被吓得不由后退了一步。喘着气盯着桌面的那部电话,同样是过了好久才接起来。过如杨荣松所想,他刚接起来,电话那头便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声音,只不过这个声音地汉语说得实在是太糟糕了:“喂?是杨书记吗?我是叶戈尔!”
“叶戈尔?你打电话给我干嘛?”杨荣松警惕地问道。
“杨书记!是您就太好了!赶紧帮我找一下陈市长吧!我这里生意快做不下去了!打陈市长办公室电话不通,打他大哥大又关机!杨书记,您快帮忙找找他吧!”叶戈尔几乎哭腔地说道。
杨荣松听着不由地瞥了一眼陈兆军,接着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我能不能解决!”
“杨书记!您能解决就太好了!不对!您肯定能解决的!您赶紧帮我叫一大群警察来,把这些可恶地记者统统赶走!有他们在。我的很多客人都不敢来了!”叶戈尔说道。
“啊?”杨荣松听后更郁闷了,敢情这些记者是无孔不入了,不过他不明白,叶戈尔为什么会这么说:“什么你的客人都不敢去?我没听明白!游客还怕记者?”
“不是游客!是我卡拉OK里面的客人!就是那种,那种看我们苏联,哦不,是看我们俄罗斯美女的客人!他们都不敢来了!杨书记,您赶紧帮忙,叫一帮警察来。把那些记者统统都抓走!”叶戈尔说道。
杨荣松这边听着大汗,他知道叶戈尔说地是什么客人了,之前他一直有听说礼记镇搞得有点过了,刚刚还跟陈兆军商量着要好好政治一番呢,这会叶戈尔倒好,还想让警察去帮忙维护他的那什么事业。于是,杨荣松毫不客气地对着电话就一顿斥责:“叶戈尔!你听着,今天就把所有的相关事业都停止了,否则,我会让警察去。不过却是去查封你地!听清楚了吗?”
“这……”叶戈尔被杨荣松训斥得差点找不着北,反应过来后连忙说道:“杨书记!您还是只帮我找陈市长吧!拜托了,拜托了,谢谢!”
“好了,不多说了!记住,别跟记者乱说,一切都无可奉告!就这样,你好自为之吧!”说完。杨荣松再次不由分说地挂断了电话。
挂完电话之后,又让秘书以处理各部委办局的方式通知了一番各大已经进驻到万宁投资的投资商们,告诉他们对记者等人闭嘴。
交代完后,杨荣松没好气地甩了一句给陈兆军:“喂!小陈!你大哥大倒是开机啊!”说完,杨荣松有气无力地坐到了陈兆军旁边。
“不不不!开机的话。用不了一会。我就成您这样了!我坚决不开机!”陈兆军在杨荣松坐下之后,连忙给他倒了杯茶:“怎么样?热闹吧?我都说了。万事他都有个平衡!“行了行了!你别说了!”杨荣松甩了甩手,没好气地说道:“你说万事都有个平衡我赞同,但是你才是世界首富啊!怎么麻烦倒降到了我们头上来了?这就是平衡吗?”
“哎呀!杨书记!别多说其他的了!来!赶紧喝口水,准备继续战斗!”陈兆军苦中作乐地笑道。
“还战斗啊?不会了,那些人不会再打到我这来了,再有电话,那肯定是我们头上地人!说真地,我以前很怕那些电话,但是现在这电话要是再响起来的话,我倒挺希望是我们头上地人。”杨荣松一边吹凉着茶,一边说道。说完他才发觉自己这嘴巴似乎说错了什么,紧张地盯着办公桌面的电话好半天。
好在,这次电话没再响起来,杨荣松也彻底松了口气:“我说小陈!你说你没事,整这么个世界首富干嘛?”
“有用啊!杨书记!您不是说了吗?有我这个世界首富在。万宁市不愁没投资商来啊!您不是一直希望热闹起来的吗?这会热闹了,您怎么就说这话了呢?”陈兆军一脸无赖地反问道。
“唉!如果以后一直都这样,那咱们万宁谁还能正常办公啊?”杨荣松没理会陈兆军的讽刺,郁闷地说道。
“杨书记!你放心吧!既然中央都已经给了指示了,那咱就照办吧!这记者不可能一天到晚地守着自己的!而那些投资商们,自然也有办法打发走了!”陈兆军笑着说道,他能够比较乐观。估计就是因为中央地指示吧!
两人就这么聊了一会,电话也没再响起来。杨荣松本以为就这么没事了,谁知道一阵敲门声把他个吓了一个激灵。
“杨书记!外面乱了套了,突然来了一帮的记者,人数可不少,还都是些境外记者,在门外长枪短炮地架着,我们也吃不准该怎么处理了。我问过市委宣传部地口,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您看……”在得到杨荣松的许可之后。进门来的是市委办的主任,一进门,市委办主任便说道。
“什么?”杨荣松一听慌忙站了起来,来到窗户前,撩开一点窗帘往外一敲,吓得赶紧又放下了窗帘,嘴里嘀咕了一句:“看来这里是没法正常办公了!”说完,他对市委办主任说道:“这样!你让公安局维护好市政府一带的交通秩序,千万别出问题。这几天让他们多加几个班。各个地方盯牢了!另外,你马上通知各部委办局地一二把手,马上到市委招待所会议室开个会!告诉他们,注意动静小点,别惊动了那帮记者们!否则,那帮记者就交给你招呼了!”杨荣松看到外面记者的架势,便联想到了其他部委办局等地方此刻的处境,看来不开个会是不行的了。说完这些,杨荣松又想到了那些已经进驻到万宁市的各大投资商们,又交代道:“对了!你赶紧安排人联系我们万宁市地投资商们。让他们尽量少出门,要注意小心记者!”杨荣松此刻对于那些记者可真是深恶痛绝了。
市委办主任听到“那帮记者就交给你招呼”的话后,吓得一阵哆嗦,连忙点头答应着,退出了市委书记办公室。
在市委办主任出去之后,杨荣松又来到窗户前,小心地看了一眼窗外,并问陈兆军道:“小陈!这记者是越来越多了!这里我们恐怕是呆不下去了!谁知道他们哪个不要命的会不会闯了进来?就算他们不敢进来。远远地看着这些人,我心里也发毛啊!走,我们赶紧去市委招待所吧!”
“对了!杨书记!这市委大楼,有后门能出去没有?”陈兆军说着一指窗外:“不然咱们两个怎么出去啊?”陈兆军也看到了市委大楼外的架势,刚刚他过来地时候。好像还没有呢。他也挺佩服这些记者的。速度还真快。
“有!怎么能没有呢?不过,咱们俩得走一趟杂物间了!你说我这市委书记当得也窝囊。摊上你这么个倒霉市长,出自己的办公大楼还得走杂物间?唉!”杨荣松嘴里抱怨着,不过他心中清楚得很,看来今天也只能走趟杂物间了,否则谁也受不了。
杨荣松说完,正准备吩咐一番总机,让他们把上头的电话转到市委招待所去呢,办公桌上地电话再次响了起来。
杨荣松听到电话铃声之后,心里一哆嗦,那双本就没什么力气的腿差点就软了下去。不过,这次他还真不相信,除了上头之外,还有谁会打电话进来。
给自己打了好几次气之后,杨荣松来到电话旁接起了电话,不过却识相地没开口。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一个带着万宁本地口音的普通话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喂?这里是书记办公室吗?”
杨荣松一听疑惑了,这怎么还有居民打电话过来。不过,身为一方父母官,杨荣松还是较为客气地回答道:“是的!这里是市委书记办公室,你有什么事?”
“嘿!没想到哇!还真让我打通了一个!不枉费我一番苦打!”对方欣慰地说了一句,接着又抱怨道:“你说你们政府机关的都在搞些什么?想投诉都没地方去,非要我一个一个电话打一圈,找这个办公室不着,找那个局又不行,都是打不通电话!没办法,我只好找咱们陈市长了,结果也一样!最后我找书记吧!嘿!没想到一下就通了!”杨荣松擦着冷汗,忙问道:“你还是快说说你有什么事吧!”
“事也不大!不过却影响到我生活了!我来投诉一下罢了!”对方理直气壮地说着,又换上了抱怨地语气:“您说我吧,万宁市市区地一个居民!不就是住得离市政府近了一点吗?您说,我只不过是拿着酱油瓶下楼,路过市政府门口到街口那里去打点酱油罢了,犯得着一个两个抓着我问这问那的吗?还问地什么陈市长什么想法,又什么世界首富什么看法,这都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嘿!结果他们听了我的回答之后,还非要逼着我说!你说我一个出去打酱油的,我招谁惹谁了我?就非要这样折腾我啊?我路过打酱油还不行了?我这以后的生活还怎么下去啊?要是改天我出去做俯卧撑,是不是也得把我围起来盘问一番啊?我说,这事你们一定要管,找警察把他们统统赶走,这都什么事嘛,我只不过是路过打个酱油而已嘛!”电话里的话,如同开了闸地洪水,是一个劲地宣泄不止啊,看来这个居民还真受到了不少委屈。
杨荣松这边听着是满头大汗,好不容易听完后,连忙表示会尽快处理,并交代对方,在事情没完全解决成之前,尽量少出门,远远地看到记者,记得绕弯之类的。
挂完电话之后,杨荣松恨不得直接趴到办公桌上。不过,还有得他忙呢。
接着,杨荣松又对总机吩咐了一番,说如果是上面领导打来的电话,都转到市委招待所去。其他的电话,不管是谁,一律按照处理记者的方式处理!
交代完后,杨荣松便带着陈兆军逃一般地从杂物间跑到了市委招待所会议室里,才彻底喘过气来。
第二百六十一章 记者招待会
在福布斯将陈兆军摆放到世界富豪排行榜榜首之后的短短两天时间里,整个世界的媒体就如同炸了锅一般,各种报道、各种猜测层出不穷,让世界民众的思想跟随着各种各样的正面、负面报道不断转动着。几乎全世界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期望着中国政府或者陈兆军能够出来说上一句话,但是结果只能令他们万分失望,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别说中国政府或者是陈兆军,他们根本就连面都不露一下。就连在万宁,他们能挖掘出来的东西也有限。甚至有一些人想从福布斯杂志那挖出什么来,也同样是期望而来,失望而归。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这些人没新东西挖,那些人没新东西看。西方各个国家都纷纷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都类同于美国政府所发表的观念。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主观意思,但实质来说,就是在抨击中国的社会性质。信息的发达程度使得这些东西传播得相当快,不消一刻就传播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了,而且受众群体也不小,被取信的人也不少。当然,也有不少媒体另辟蹊径,从更客观的角度分析出了其中的种种,这其中也并不乏西方媒体。
在民众群体中,不管是了解不了解西方各个国家态度的人,都会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出了个世界首富这个事实来进行自主的判断。因此,各种各样的猜想,各种各样的推断传来传去,传得不成样子。甚至直接有不少直接失去信心地。这种民众之间的传闻以及猜想看似渺小,但实际上效果还是蛮大地。至少。在这两天时间里,美国的股市上下动荡不安。富了小部分,整死一大片,也直接导致周边股市地震荡,搞得人心惶惶,担心不已,又有不少人或机构甚至是大集团等投机者都想趁机捞一笔,纷纷进入或退出,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这次的主要原因谁都知道,就是因为陈兆军。而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谁说话都没用,只有当事人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念才会有所改变。比如这次的事件,除非是中国政府或陈兆军出来说一声,否则短时间的震荡是在所难免的了。
当然,这些影响并不大,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对此根本就不需要怎么去做,继续地发表着自己的言论,等待着主角的出现。向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他们倒是很希望中国政府或陈兆军别那么快开口,继续这么躲着。让他们好有更充分地时间来引导舆论的走向,从而实现对中国经济的打击,甚至让此成为和平演变计划的重要一环,让他们再狠狠地捞一笔。要真能成功,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是美国最美好的春天了。毕竟他们已经从日本、苏联两个挺富有的国家捞到了不少利益,再来一个中国,就更完美了。当然,这些是否会成功就另说了。毕竟嘴巴长在别人脸上,他们想什么时候说都行,而且这件事来得太突然,没有详细周密的计划成功率并不高。只不过,他们不得不这么说。不得不这样期望。
总之。不管怎么说,在刚刚经历苏联解体。又突然出现这么一件大事。这个时候,世界有点乱!
这个时候的世界有点乱,那万宁就乱得不成样子了,各个境内外的记者,投资商们云集至此,新闻报道也吸引来了不少到海口或三亚等地方游玩的游客。使得原本平平稳稳发展地万宁顿时乱得一塌糊涂。流动人口骤然增多,治安、卫生环保等方面天天都有新问题出现,而各个部委办局又被记者所困扰,处理起事情来非但没有足够的人手,加上国人对外部事务及外国人的看法,又一贯秉承总理的意思,外交无小事,所以都不知道拿那些没脸没皮的外国记者怎么办。因此,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没有原先利索干脆了。万宁市的各行各业也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仅各个媒体的记者以及与他们相关地其他境外投资商们烦人,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工地、工厂以及公司等还会成为一些爱看热闹人的旅游观光点,人数虽然不多,但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特别是马克西姆地风力电站以及港北港地深水码头,俨然成为了到达万宁之后的必至之处。不管是各个相关地部委办局,还是万宁治下的各个投资企业,都希望这件事能够尽快解决,赶紧处理好了,让他们能够正常从事生产工作。
当然,这些都给万宁的旅游业带来了不少生机,叶戈尔虽然在某个事业上被记者的到来搞得几乎营业不下去,但是其他各种游乐设施,旅游用品专卖店等都异常火爆,也算是弥补了他的损失了吧。只不过,叶戈尔可是个贪心的人,有了一就想着二,有了二就盯着三。使得他也希望,中国政府或者陈兆军能够出来说句话,一方面能把局势搞清楚一点,另一方面,或许能够吸引来更多效益。
对于陈兆军,这帮原苏联的太子哥们都知道他有钱,一直在私底下都流传着陈兆军是有钱的大佬等戏称。但是,这次的事件却告诉他们,对于陈兆军,他们了解得实在是太少太少,他们真没想到,陈兆军竟然有钱到这种地步。他们没想到,整天和自己等人嘻嘻哈哈的这个“有钱的大佬”还真是想要把万宁搞起来,否则,都这么有钱了,还折腾啥?而自己这些人呢,却还在为能够获得陈兆军资产的零头而艰苦努力着。从这次事件之后,这帮苏联太子哥们对陈兆军又有了新看法,一个字,牛!两个字。抠门!都有钱到可以跟国家匹敌的程度了,竟然还跟他们这些“穷人”斤斤计较。实在不够意思!不过,知道了陈兆军大概资产的他们。对陈兆军已经可以用上崇拜二字了,虽然还暂时比不上美智子。但是,在他们看来,这辈子都跟着陈兆军走,肯定没错!
知道陈兆军有钱,但却不知道陈兆军有钱到这种程度地人还有不少。除开杨荣松之外,其他在万宁市委市政府治下的部委办局等各个领导干部们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他们真地很怀疑自己的双眼和双耳,没人敢相信自己地市长竟然有钱到这种程度。不过,前天在市委招待所召开的会议中。陈兆军和杨荣松的态度又很明确地告诉了他们,外界的传闻是确有其事,陈兆军比世界上除了他本人之外排名前十的富翁加起来都有钱。究竟这些钱是怎么来的,他们是很想知道,但是相比这个,他们更想知道这些钱该怎么花?虽然可以妄想一下陈市长能拿出个零头来搞连坐法,但是现实又让他们不得不打断这些想法。毕竟陈兆军有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拿出来早就拿出来了。不过他们还是挺奢望,陈兆军能够拿更多的钱投资到万宁来,让万宁真正地飞黄腾达。风生水起。
早就知道万宁可能会乱成这个样子的陈兆军此时也有点坐不住了,原本因为有了中央的安排,他心里还蛮轻松地,只是在闲暇的当口分析究竟是谁把自己暴露出去,有什么目的而已。但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除了二哥从省国安厅抽调来不少人手来给自己做安保工作之外,中央就再也没什么动静了。林雷
天天都关注着媒体新闻的陈兆军当然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发表出来的各种言论,也知道自己目前对世界经济有多大的影响。更知道自己要是这么一直沉默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特别是万宁,如果没人管,恐怕会成为这场大风大浪中孤单的一叶小舟,随时都可能让自己前面付出的所有心血瞬间覆灭了。
不过陈兆军没办法,他也不是没打过电话给中央。但是中央给地答复都是让他保持冷静、维持好万宁的秩序。做好本分工作等等之类的,根本没有什么更实质的内容。就这么一味地让自己瞎等着。原本就不怎么喜欢约束的陈兆军,对于这种不亚于是囚禁的生活更是难受不已,有时候他真想跑出去对记者大侃一通,甚至因为对中央都产生些许情绪,想就这么甩手不理万宁了。只不过,这些都只能想想,他当然清楚出去对记者大侃一通的后果,而且他也清楚,自己就算不理万宁,也肯定出不了中国甚至是海南,哪怕是万宁。没办法,就只能这么等着吧。
而就在陈兆军心急难耐的时候,中央终于来电话了。
这天晚上,陈兆军在杨荣松目前地办公室,市委招待所的某个房间聊着天,商量着应该怎么利用这次机会,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响,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毕竟,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想要改变事实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配合着中央的情况下,为自己或者为万宁某取最大地利益。
就在他们俩聊得火热地时候,杨荣松临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
或许是这个电话铃声响得非常突兀,又或许是杨荣松对电话铃声极其敏感。就在电话铃声响起地那一刹那,杨荣松不由自主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还发出了一个不明显的哼哼声,显然是被吓到了。
待心跳过后,杨荣松大气不敢喘一下地盯着临时办公桌上那个急促响着的电话好久,就是没敢动一下。没办法,前天的电话让杨荣松接得差点吐血,虽然两天都没再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了,但是那种恐惧感还是时刻伴随着他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荣松才鼓足了胆子来到了电话前,在陈兆军的鼓励下,拿起了电话听筒。
“喂?是万宁市市委书记,杨荣松同志吗?”听筒里传出了一个严肃的声音问道。
听到这个问话,杨荣松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回答道:“是的!我就是杨荣松!请问您是……”听这严肃的语调。以及说话地形式,不用猜便可以知道这应该是自己上头的领导或者是中央打过来地电话。而且。除了他们之外,就再也没别人能够利用这个电话找着自己了。
果然不出杨荣松所料。对方回答道:“我们是中央XX处的!”回答完后,对方继续严肃地说道:“杨荣松同志!……听清楚了吗?”
“是!是!我们一定会根据中央指示去做地!”杨荣松赶紧回答道。
对方“嗯”了一声之后,便把电话挂上了。
放下电话之后,杨荣松擦了擦冷汗,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他也不知道自己这冷汗是被电话吓出来的呢,还是被打电话来的人给吓出来的,总之在放下电话之后,他的心还在扑腾地乱跳着。
陈兆军也听到了杨荣松回答的口气,大概知道了这是谁打过来的电话。在杨荣松坐下去之后,陈兆军忍不住问道:“是中央的电话?”
“嗯!对!叫我们做好明天的安保工作。中央有位首长要到我们万宁来视察工作!”杨荣松回答道。
“有首长要到万宁来?”陈兆军刚听到地时候,先是欣喜了一番,还以为是中央某位首长专门为他的事跑万宁来呢。不过听到“视察工作”字眼的时候,陈兆军忽然想到什么。或许是凑巧,这个时间,似乎刚好是我们国家的一号首长南巡的时候。不过趁着全世界大部分记者都在万宁的这个时候,一号首长能够来万宁发表重要讲话是再适合不过了。
想到这些,陈兆军更高兴了!他知道,一号首长的这次南巡会给中国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被西方一直纠缠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地问题。一号首长南巡的讲话让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管怎么说,这次如果是一号首长来万宁,就肯定能够解决自己的事情。只不过,之前一直都没听说一号首长南下到什么什么地方,那么万宁很可能就是首长的第一个视察点,这点倒让陈兆军挺感惊喜的。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万宁比其他城市怎么怎么样,毕竟自己这里出了个这么大的麻烦事需要即使解决。
“对!有首长要到我们万宁来。只不过不知道是谁罢了!不过,根据上头要求的安保性质等分析,这位首长肯定是大有来头!”杨荣松分析道。
“嗯!我想也是!”陈兆军点点头回答道。确实是,一号首长来头能不大吗?
这个晚上,整个万宁市的警务力量都动用了起来。纷纷为第二天各方面地安保工作准备着。就连负责陈兆军安全的那支从省安全厅抽调过来的人手都被调离。加入到了前来万宁视察的首长的安保工作中去。
虽然准备工作挺紧张,不过动静却并不大。至少没怎么惊动记者。当然,就算有记者发现了这些也没办法获知什么。毕竟最近万宁乱地,也需要有更多地警力来维护一下秩序了。
总之,一切都在紧张及有条不紊中进行着。
第二天一大早,万宁市所属警力便接到命令,要求对由三亚至万城镇沿线进行控制。接到命令后,全线封闭。根据上级的指示,杨荣松以及陈兆军两个人偷偷摸摸地离开了万宁市委招待所,一路赶赴万宁界迎接即将到来地首长。
如同陈兆军所预料的,中午时分,庞大的车队抵达万宁界的时候,来的首长正是一号。
在见到万宁市委市政府的迎接人员时,一号的车停了下来,车门打开,秘书走了下来,来到陈兆军面前,招呼道:“小陈!来,上车!”一号首长秘书,陈兆军是见过很多次了,他当然清楚,此时此刻车内坐着的人物是谁。
杨荣松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了,于情于理,自己才是万宁市的党政一把手,怎么下来个人就把陈兆军给叫上车去了,好像还挺熟悉的样子。虽然陈兆军这两天名气大点,但规矩也不是这样。杨荣松知道陈兆军跟中央有点关系,或许这是他的熟人之一?他挺好奇车里坐着地究竟是哪位首长。不过根据组织纪律。杨荣松知道,这车里的人物是谁。还是不想地好。而且这会就算他想问,也找不着人问了。只能急急忙忙地上了自己的车。一路跟在车队地后面,一路赶赴万城镇。
一号首长对万宁的发展情况很是满意,到处转了转,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天时间可是让杨荣松和陈兆军有点鸡犬不宁的感觉,反正是没睡过好觉。
好在第二天下午,首长便会离开万宁,不然这接待工作,还真是个累人的活。
一号首长对万宁的发展以及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很感兴趣,对于万宁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在万宁的这天晚上,一号首长抽空见了一下陈兆军。私下里他还跟身边的人调侃着陈兆军:“小陈哪!你说,你要不到万宁来,这万宁能成这样?你一天到晚就知道跟中央伸手,要这要那的。你说你那么有钱,你怎么不往自己口袋里伸伸手呢?”
一听这话,陈兆军不干了。他清楚首长是在调侃他,不过这毕竟关系着自己的钱袋子,便连忙申辩道:“首长!您说地这话就有失公允了吧?合着我出钱出力还不讨好啊?您说说看,这么多年,我出的钱还少吗?我总不能把我的钱全都给无偿捐献出来吧?我又不傻!”
“哎!小陈!你做的事我是知道的。不然能这么便宜你,白送你个市长干,还给你那么多政策?谁也没让你把自己的钱给掏出来,我的意思是说,你要把握好机会,把万宁真正搞起来,也算是为国家做点贡献吧!我来这万宁一趟,算是给你政策。给你支持啦!接下来的事,就得看你的了!我年纪也大了,不知道还能帮你几年!不过,你只要把握住一点,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人。我们国家是不会让他吃亏地!就行了!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出了你这么一个大富翁。也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经济建设的脚步还要加快,还要坚持搞下去。我希望你能够利用你自己的影响力,扎扎实实地在万宁干几年!确实带动一方经济,把万宁的建设搞上去!”一号首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说道。
陈兆军也知道,首长还真的帮不了自己多少年了。好在,有了这一次接触,自己和万宁算是正了名。有了首长地这番话,自己在大刀阔斧地干起来,就不会有缩手缩脚的感觉了。于是,他连忙说道:“首长!您放心!虽然我有点钱,可也不是守财奴,该做的事,该干的活,我自然会干。当然了,该挣的钱我也不会放过地。很感谢您这一段时间来,给我和万宁市地支持和帮助!您放心,我会把万宁市整出个样子,让您看看的!”
“对!年轻人就是要有这样地信心!你把万宁搞好了,我也就放心了!万宁发展的道路和方式虽然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但也算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试点,算是另辟蹊径吧!好在有你这么个大富翁在这,我想,它发展不起来,就奇怪了!”
陈兆军这天晚上跟首长很是聊了一会,当然了,这些私下交流的话,短时间内不可能传出去。但是,首长身边的人还是知道的。起码首长对于陈兆军的态度,大家都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不管怎么说,万宁市的成就和首长对万宁的评价,为万宁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有的人开始知道,在万宁行为方式要小心,手脚要干净,毕竟万宁市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之高,不是一般人能动得了的。另一方面,也算是为陈兆军正了名。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常经营所得,即便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富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是许可的。
一号首长离开万宁后的这天晚上,万宁市内的主要媒体、中央驻海南新闻机关以及海南省的新闻媒体都分别接到了转发新华社关于一号首长巡视万宁讲话的录音录像剪辑。
于是,这些媒体和报界纷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播报出来。
那些来到万宁地境外记者也发觉了这万宁市这两天好像有点不对劲,国内的主要媒体纷纷撤离了万宁市委市政府等相关单位。似乎有更大地新闻吸引着他们。可惜中国对新闻的控制程度很高,更何况这些境外媒体也没有接到相关采访地信息。所以虽然心里觉得不妥,但依旧坚守着阵地。
等这些境外媒体记者们这天晚上看到中国境内新闻媒体发布出来新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竟然错过了如此重要的一刻,居然连中国的老大来到了自己眼皮底下都不知道,不能不说这中国人的防范措施和保密程度做得实在很好。而且他们发现,陈兆军也一直随行陪同着,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溜出去了。特别是那些守候在万宁市委市政府门口的记者,更是叫苦不迭,敢情他们白白在这守了几天,人家压根没在里面。需要改革开放。需要把经济搞上去。我们需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搞上去了,路子就多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就会更高,建设速度就会更快!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长此以往地搞下去,我们的中国,就能够富起来!”
“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地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对于陈兆军这个世界首富的问题,首长也同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个两个的世界级富翁,这并不奇怪!这正是证明,我们中国人在搞经济方面是有水平的,有能力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搞经济,只要路子对了,就不会比别人差!”
一号首长在万宁的一番讲话很快便通过媒体,传遍了世界。在全世界都反应过来之前。众人的焦点,万宁市的市长,世界首富陈兆军,接着便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为了恢复万宁的正常秩序,陈兆军不露面是不行的了。于是。联合杨荣松以及美智子等人共同出席了这次记者招待会。陈兆军觉得。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与其继续躲在背后不说话。做什么事都偷偷摸摸的,又被一帮人指这点那的,还不如光明正大地站出来,把自己地底子晒一晒,省的被别人说这说那的。最起码,能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接到邀请函的时候,有不少记者发现,根据邀请函所显示地名单,除了日本之外,似乎只要是在万宁地记者,都接有一个两个名额。这个消息迅速地扩散了开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情况很不正常,绝对是一种蓄意行为,只不过谁都不知道为什么。
在记者招待会上,陈兆军非常大方地请美智子对自己的财产情况公布了一番。另外回答了记者地一些提问,当有记者问到,说当世界首富有什么感想的时候,陈兆军笑了:“有钱不是有罪,我能挣到点钱当然高兴!要是没钱,能过得快活,也是件好事情!至于是不是世界首富,这并不重要!”
两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美智子的说明占了大量的时间,留给记者提问的时间并不多。面对如此多的记者。眼看着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面对着眼前无数的麦克风,陈兆军笑了笑,对市委宣传部的人说道:“哎,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提问的机会让给香港金胜传媒的薛冰小姐?大家都知道,毕竟她为我挨了一枪,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哪!起码就我而言,对薛冰小姐,得区别对待!特别是她刚刚出院两天,你们也得照顾照顾她!”
既然陈兆军这么说了,市委宣传部的主持人自然不敢懈怠。连忙将话筒递到了薛冰的手上。
以前,薛冰虽然有陈兆军承诺地对万宁的专访权。可是她并不知道陈兆军居然会是世界上最有钱地人。她知道陈兆军有钱,但不知道他有钱到这个程度。再说陈兆军也一直都没有给过她机会。跟他谈他自己的事情。这一次毕竟是正式地记者招待会,面对如此多的记者。薛冰提出了她最有兴趣知道的:“谢谢您!陈市长!我想,所有的读者和媒体都很有兴趣知道,您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怎么来的?另外,我知道,您身边的那位美智子小姐是日本人,但是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邀请函名单上受邀记者方面并没有日本记者,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您有仇日的心理?”
薛冰的这一番问话很是尖锐,这些问题如果不是薛冰提出来,陈兆军很有可能用一些比较含糊的外交辞令或者是“无可奉告”来回答这些问题。毕竟。“外交无小事”这句话在中国政府方面和许多人地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不过他对这些问题也不是太在乎,既然别人能做初一,自己也能做十五,怕什么。
于是,陈兆军笑着回答道:“薛冰!我给了你一个提问的机会,你一口气来了这么一打串问题,看来你们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还真是敬业。不过,既然我已经应允了你了,索性就把你这些问题都回答一下,省的别人说我对不起救命恩人!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知恩图报的!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说着,陈兆军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回答道:“其实我的第一桶金来源很简单,可能在坐的还不知道,我是当年GD省中日关系正常化后,第一批赴日留学的公派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我推出了一个算式,如果根据这个算式。能够很快地积累起庞大的人气和消费群体。于是,我用这个算式入股参与了一家公司地经营,很快获取了第一桶金。不过,很快我便发现,根据这个算式形成的经营方式。对正常经营模式和市场经济的破坏力很大。于是。我便退出了这家公司。当然,同时我也带走了我获得的利润。可能这么说大家还不明白。如果说到日本田中公司传销案的话,可能大家就清楚了!”
陈兆军这一番回答,底下顿时一片哗然,谁都没有想到,这世界首富竟然传销算式的发明者,而他的第一笔钱竟然是通过传销获得的。可是,按照陈兆军地说法,还没谁能够追究他的,毕竟他退出得很早。
陈兆军没有理会下面的反应,接着说道:“我现在当然清楚了传销对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我当时不过是推出了一个算式而已,发现以后我便马上退出了这家公司。可是,为了这个,日本国方面要求我退学回国。其实在当时,那不过是驱逐出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陈兆军想了一会,才又说道:“至于薛冰刚才提地后两个问题,应该是一而二,二而一地事!在这,我想可以一并回答。”
陈兆军停顿了一下,他必须好好组织一下语言,毕竟这些话可能会引起外交方面的麻烦:“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同时,我政府官员地身份要求我必须无保留地支持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情况。但是,这次记者招待会主要是针对我个人资产状况进行一个说明。我想,如果说对方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来参加我这个记者招待会了。毕竟,我们这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 http://www.xshubao22.com/5/5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