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改辏世兜囊补涣恕U庀嶙急父嵋惶幔H瓮跖剖Φ母笔Τぃ导噬现富尤Α8闵霞改辏俚鞯阶懿咳沃埃岣灰幌卵劢纾偻夥鸥缮弦欢问奔渚斓迹敲矗旧侠栉氖倬屯瓿梢幻咏У墓獭?br />
将来,必将是越军的重要领导之一,其出色的军事素质和军事眼光一定能把越军带上强大之路。
可以说,规划是相当美好的,越军高层为了培养出一名出色的将帅,煞费苦心。
然而,这一切,都永远地成了幻影。
黎文寿被打死了!
这个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越军内部传来,然后传到了安南高层。安南总书记黎竹大发雷霆,在军方领导列席的常委会议上拍了桌子,罕见地当面训斥军方领导。
大家都心知肚明,黎文寿不仅仅是军方的重点培育对象,他还是黎竹的侄子,非常看重的侄子。
怒火,由上而下,在越军中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越军总部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抓住罪魁祸首。谁抓住或者击毙该华夏突击队指挥官的,谁就是安南的英雄!同时,对前线几支部队的指挥官进行了处分,扫果屏一线的防守部队指挥官被处以军法,毙掉了,手段之雷霆,全所未有。
那么多人,布置了那么多防线,居然让一支区区几个人的突击队溜进来,不杀掉几个实在是难以平息越军高层和安南总书记的怒火。
总归要有人为黎文寿殉葬的。
次日,安南媒体对黎文寿的战死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措辞之沉重,堪比胡啥明逝世。之前,在官方主导的媒体宣传中,黎文寿被赋予了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平民百姓之中对黎文寿可谓是妇孺皆知。
一时间,安南人民心情沉重,之余群情愤慨,纷纷要求军队要抓住凶手,斩首示众。
李路这一下,可谓是用一颗子弹,就点燃了一个国家军民的怒火。
消息传回国内,第一个接到消息的南疆前线指挥部以及前线的指战员们,首先是无以复加的震惊,然后是原子弹爆炸般的激动。
黎文寿是什么人,但凡是在南疆前线待过的指战员都知道。具体到战术层面,如果说前线的国防军还有对手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黎文寿。国防军指战员可以战略上蔑视这个对手,但是绝不会在战术上轻视这个人。
其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术指挥水平,是国防军前线指挥官一生战斗生涯中极少遇见的。想想,十年前的大规模战事中,负责指挥前线作战的都是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什么的战斗他们没经历过,什么的对手他们没有碰上过?
而这个黎文寿,当时只是营长,就已经受到了这些华夏老将们的重视,由此可见此人的功底非同一般。
国防军一些高级将领很清楚,这样一个对手,迟早会成为国防军的强劲对手。轮战以来,针对黎文寿的斩首行动执行了不下三次,付出了很多战士的宝贵生命,每一次都是铩羽而归。
随着战事日趋平稳,大家都意识到,最好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而现在,突然传来消息说,短刀突击队击毙了黎文寿!
同样的,就像是一颗原子弹,被突然引爆,点燃了国防军前线将士的兴奋之情。南疆前指甚至借此机会,组织了一次规模颇大的拔点作战,将士们在好消息的鼓舞下,作战勇猛,一天时间就夺回了十几个比较重要的骑线点。
而越军士气受创,加上越军总部的责令下来,人心不稳,自然不是对手。
击毙越军黎文寿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防军总部,顿时,又是一阵眼睛摔破的声音。曾经的南疆前线总指挥,刚刚卸任总长的杨老得知之后,眉飞色舞的拍打着沙发扶手,一连说了三个好!
“这个年轻人很好!很好!非常好!”
这一句,从开国将帅、战功赫赫的杨老嘴里说出来,是唯一一次。一生的战斗生涯,杨老不曾给予谁如此高的评价,但是这一回,他对李路不吝赞美之词,当真罕见的很。
仅凭七个人,就取得了这番战绩,不怪杨老的不吝赞美!
而此时此刻的李路,和他的六名部下,完完全全不知道这次行动大大震动了整个国防军,他们,正在艰苦的突围之中。
完完整整,一个不落地把部下带回国,李路才能告诉自己,这是一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
第042章李路受伤了
4月5日深夜,桂西省边境线,越军一侧。
李路紧紧趴在地上,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朝侧后的赵荣军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指了指前面慢慢巡逻而过的两个越军士兵。
赵荣军点点头,带着黄观辉悄悄摸了上去。
此时,已经是短刀突击队越境以来的第七个晚上了。三天前,他们袭击了越军122团部之后,马上就遁入了茫茫的丛林之中。在向北运动了两个小时之后,李路突然改变了行进方向,向东运动。
李路很清楚黎文寿在越军高层中的分量,那小子受到的重视是常人不可理解的。其实从他的122团配置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几乎集中了越军装备库里的所有先进武器。编制也赶上了步兵旅的规模。
再一次,李路带着几个人深入到人家纵深去,打掉了人家的王牌步兵团团部,击毙了被誉为军队明日之星的团长,却一个人也没损失掉,光是这一点,就让越军的那些高级将领们接受不了。
怎么,十几万部队摆在那都是吃干饭的,连几个人都抓不到?
可想而知,等待李路他们的会是怎样一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来的路线撤退,显然是行不通的了。如果说之前越军的部署是完全切断了短刀突击队回国的路线,那么现在就是根本把南疆边境线给封成了铁桶,然后大量的搜索队来来回回地搜刮他们。
李路不得不采取最后一条撤离路线——转向东行进,然后向北折返,从桂西边境回国!
这等于是在热带丛林中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
这是一次距离超过了一百五十公里的长途机动,对每一位短刀突击队员的体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负重,李路命令销毁了电台和炮队镜,同时扔掉了所有不必要的装备,只留下武器弹药和口粮。销毁电台和炮队镜的时候,李路还遭到了很多队员的反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防军军人都把武器装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让重要的武器装备受到损坏。这不是说说而已的,是真的做得出来。
但是李路毕竟是后世来的,在他眼里,人的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没了,可以再造,人一旦没了,那就挽回不来了。说来说去,都跟国防军一直以来的战术思想有关。
最后,李路强行下达了命令,大家才不情不愿地砸掉电台和炮队镜。这俩玩意重量可不比后世,重的很!没了这两个东西的负担,平均人负重马上就降下来一大截。
饶是如此,当他们终于看到界碑的时候,已经是衣服破破烂烂,体力几近透支了。
这个时候的短刀突击队哪里还有出发时的那种意气风发,若不是握着枪的手依然稳定有力,倒是更像难民。
最大的幸运是,李路的这条撤退路线完全是出乎越军的预料,谁会相信,一支只有几个人的缺乏后方支援的突击队,会放弃最便捷的路线,选择绕一个大圈子,从另一条战线回国?
对于越军,这不仅仅是距离问题,还涉及到他们内部的分工。南疆边境,是一个军区负责,桂西边境又是另一个军区负责,这点跟国防军分为两条战线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李路他们是从越军的西战区转移到了东战区。别的不说,单单是越军内部跨战区行动起来,都会出现一定的迟滞。这也是李路看中的地方。即使越军识破了他的路线,时间上也不会占有太多的优势。
事实上李路多虑了,越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选择这么一条根本不可能的路线。
在丛林密布的地域上行军一百五十公里,这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李路他们只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段跋涉,平均一天行军五十公里。平原行军四十公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李路他们是在几乎没有路的丛林中,一天运动了五十公里……
体力普通过人的短刀突击队七个人,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可以理解了。
不得不这样,快一分钟接近边境线就多一分希望。一路上避开了所有的越军巡逻队,甚至都没对落单的越军动手,为的就是自身的隐蔽。决不能因为贪小便宜,而搭上了整个突击队。李路对这点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有惊无险,总算看到了界碑。界碑后面的山头上,就是桂西省边防部队的阵地。到了那里,就算安全了。
赵荣军和黄观辉猫着腰,踏着小碎步,从侧后快速接近那两个越军巡逻兵。他们悄无声息地贴上去,几乎同时动手,一只手臂扣住了目标的脖子,另一只手已经把三棱军刺狠狠地扎进了心脏。
两个越军士兵在他们怀里挣扎了几下,很快就死透了。
赵荣军收起刺刀,换上步枪,朝李路这边打了一个ok的手势。李路朝后面轻轻挥了挥手,一阵轻微的响动后,刘小光、龚令辉、麦光华和牛二保持着基本队形快速通过边境线。
李路紧跟在后面过去,赵荣军和黄观辉尖兵变后卫,负责掩护。
很快,短刀突击队全部都越过了边境线,踏上了国土。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重重地出了口气,踏在国土上的感觉是踏实的,仿佛一切都有了支撑一样。
不过谁都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动作着,边境线上还是很危险的,只有进入了边防部队的阵地,才能说是安全。他们慢慢朝山头的边防部队阵地走去。
已经走在队伍前方的李路,隐约间看到对面闪过一丝亮光,接着就是一声断喝:“口令!”
李路暗叫糟糕,急忙喊道:“趴下!我们是……”
“啪啪!”
一阵枪声响起,在李路喊出趴下后,条件反射般趴下的其他人睁大了眼睛,看见李路的身体慢慢地倒下……
“排长!!!”
阵阵撕心裂肺的吼叫声乍起。
这时,那个开枪的哨兵已经反应过来了,对面的人说的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完了,那是自己人!
事实上刚才李路说的就是纯正的京片儿,但是哨兵没有听到正确的口令,下意识地就开枪了。
哨兵跑过来,一看就知道真的是误伤到自己人了,再看那人躺在了血泊里,哨兵脑子一阵昏厥……
当天凌晨,李路被送往野战医院抢救。一个小时之后,一架直升机把李路从野战医院送到了南疆陆军医院。因为轮战的关系,南疆陆军医院集中了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
次日中午,一架军用运输机飞抵南疆机场,国防军总医院的专家组进驻南疆陆军医院,为李路进行会诊。同机抵达的还有首都军区侦察大队的大队长高大山。他奉老首长之命而来,即使没有老首长的命令,他也坐不住。
李路被桂西省边防部队的哨兵误伤,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有关于他的争论。
南疆前线指挥部里,指挥部班子成员集中在会议室里召开会议,讨论短刀突击队的有关事情。这种范围囊括了所有部门首长的会议,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作战会议。
然而今天,他们讨论的,只是一支七人的小型突击队。但是每个人都不觉得小题大做,实在是这支突击队这几天来的表现太过于令人惊讶了。
出发第二天,便找到了越军的重炮部队,并且准确引导了炮兵部队进行了打击,越军重炮部队全军覆没,效果非常的好;
更令人吃惊的是,第四天,这支突击队居然深入到了安南五十公里的纵深,打掉了122团指挥部,击毙了越军中赫赫有名的明日之星黎文寿上校。
第七天,这支突击队出现在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桂西省边境,并且顺利地从那里返回,毫发未伤。当然,除了指挥员被自己人误伤不计。
短刀突击队虚晃一枪,从桂西省边境返回,不仅出乎越军预料,也是南疆前指所没想到的。前指甚至做好了用一个团的兵力掩护短刀突击队的返回,这些都用不上了。
前指的一干大佬们不禁瞪大了眼睛,仗还能这样打的?短刀突击队几乎每一个动作都脱离了传统的思维,你根本就不能按照正常的角度去判断他的行动。
就比如说,引导炮兵部队对越军重炮部队进行打击,这种方式之前不是没有过,区别在于,短刀突击队做得更加的彻底。彻底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根本就不跟敌人交手,始终把自己放在暗处。自始自终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痕迹。
这一点是之前很多越境的侦察分队无法做到的。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除了李路,暂时还没有人领会到特种侦察作战的精髓,并且把他运用到实战中去。
说到对越军122团指挥部的袭击,前指的领导们就更觉得眼界大开,同时感到解气。
大家都以为,越军视为宝贝疙瘩的重炮部队你都干掉了,还不赶快回来?
第043章硝烟弥漫的会议1
事实证明,短刀突击队的还真是贪心非常,或者说短刀突击队的指挥员李路胃口非常大。
他们不但不撤离,反而跳出了越军的围剿圈,跑到了人家更加后方的地方去。距离边境线五十公里的122团指挥部,在当地地形以及当时的环境下,完完全全算是越军的大后方。
在越军控制了所有的交通线之后,谁能轻易地悄无声息地深入到五十公里的地方?
短刀突击队就做到了。
不但做到了,还给122团指挥部一个重创,击毙了赫赫有名的黎文寿。
对于这个黎文寿,前指很多人都很熟悉——老对手了嘛!
国防军很多轮战部队都和他交过手,战情部门也摆着他的详细资料。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丛林作战专家,越军中的明星战将……一大堆光环。而这个黎文寿也确实不是吃干饭的。在与国防军几支轮战部队的交手中,都不甘下风,甚至还策划了几次比较漂亮的战术行动。
在前指很多领导的眼里,他比越军很多将军都值钱。
之前也不是没有策划过针对黎文寿的斩首行动,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前段时间122团换房,撤离了前线,前指才意识到,要干掉这个黎文寿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没想到,原本只需要侦察越军重炮部队位置的短刀突击队,居然来一个搂草打兔子,把黎文寿给干掉了。
这就是让大家觉得解气的地方。
短刀突击队的行动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堪称完美。仅仅七个人,就把越军搅合得一团糟,末了,还一个人都没损失,全部安全返回了国内。
这种战绩即使放在后世,也是堪称经典的特侦察作战案例。
只是,如果仅仅是表彰短刀突击队,为他们请功的话,是完全用不着把前指所有部门的头头脑脑都集中起来开会讨论。显然,这里面还有别的问题。
南疆前指总指挥、第9集团军军长梁国栋,南疆前指政治委员、第9集团军政委王肃,并排坐在大方桌的主位上,拿眼巡视着两侧的一干部下。
事实上,南疆前指的人员配置,实际上就是第9集团军军指挥部的人员配置。自从轮战开始以来,每一支轮战的集团军的军指挥部就是南疆前指。自从大规模战事结束之后,随着南疆前线战事烈度的逐渐降低,南疆前指的规格也降低了。
要知道,大规模战事的时候,南疆前指的总指挥是开国上将担任。
“对于李路战场抗命,私自改变路线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讲讲吧!”王肃清了清嗓子,说道。
按理说,军长没说话,他这个政委就开口了,这不合规矩。大家都说在国防军里,政委能当半个家,但是很多时候,军事主官才是真正的一把手,更别说这是在前线了。
但是王肃却有理由这么干,就因为他资格老!
军队论资排辈的情况只会比地方上更加的严重。
梁国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倒不是因为王肃在他之前说好,而是因为他一开口就把事情给定性了——战场抗命、私自改变行动路线。
这样子往下讨论的,就只能是如何对李路进行处罚了。
在这个问题上,梁国栋和王肃是有分歧的。王肃认定李路的行为构成了战场抗命,私自改变行动路线更是严重违反了战场纪律,必须严肃处理。
梁国栋则表示,如何定性,还需要商榷。
两位大佬谈不拢,那就只能召开全体会议了。
梁国栋知道王肃为什么这么死咬着李路。原本王肃的态度还不是那么的坚决,后来得知突击队的指挥员居然是首都军区副司令李红军的长孙,态度一下子就变得坚决起来,表示一定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
这王肃傻13啊,知道人家老爷子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李红军的长孙,还死咬不松口?
第9集团军正经是首都军区的下辖部队,这王肃脑子进水了吧?
梁国栋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觉得这样才正常。为啥,因为这王肃是老程家的干将。老李家和老程家不对头,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王肃不惜冒着对抗老李家的风险,都坚决要处分李路,显然后面有老程家的属意。程老爷子位居总政主任,一般不会对一个晚辈下手,更何况李路只不过一个小小的排长,程老爷子真要那样做,只怕会遭到其他豪门的讥笑。
怎么,弄不过人家老的,就挑小辈欺负,你也就这点能耐了!
但是,背后肯定有老程家的人,梁国栋不知道是谁,但是他很清楚,老程家这会是盯上李路了。
如果李路这次任务没完成好,可能还不会引起老程家的注意,事实却是,不但完成了,而且还超额地、完美地完成了。这下,老程家当然会警觉了。老李家出现个千里驹,那是老程家所不希望看到的。
梁国栋的态度却是有些让人看不懂,他不是老李家那条线的人,能够表示这件事如何定性还需要商榷,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确是这么想的。
说实话,一开始梁国栋是很生气的。短刀突击队不仅没有按照前指提供的路线越境,而且也没有按照指令按时与前指联系,前期的两天,后期则是整整四天,无线电一点反应都没有。
但是,在短刀突击队返回之后,经过详细的了解,梁国栋不禁对那个还躺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小排长产生一种叫做敬佩的感觉。不错,就是敬佩。
梁国栋从战士干起,是典型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干起的将领,用后世的话来说,他的前半生就是一部草根逆袭小说。
他觉得李路很有头脑,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去想,梁国栋就能理解李路的每一个行为了。但是潜意识里,他也为李路未做任何解释就把前指的命令抛到脑后的行为不爽,这种性子不能惯!
战场抗命,要是战斗状态,别说军长,就是连长都能就地枪毙掉李路。
但是现在,战场抗命带来的不是损失,而是丰硕的战果,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眼下,怎样处理这个事情,梁国栋还真感觉到头疼。他有自己的山头,没有必要借此机会去讨好老李家。他也不怕得罪老程家,他的山头远远不是老程家能够抗衡的起的。
他现在顾虑的是,风传李副司令员要调任东南军区司令员了,首都军区肯定会有一番人事变动。听说王肃有可能调到军区担任副政委,因为这事和王肃产生矛盾,值得不值得?
虽然说堂堂一个集团军的军长,拥兵重将,未必就怕了军区副政委,但是未来进步时,军区副政委找几个问题给你下下眼药,那也是防不胜防的。
梁国栋今年才五十岁,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呢!他不得不顾虑这一点。
怎么处理,还真是难办啊!
底下的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说话,却都在心里腹议:您都给定性了,接下来就是讨论处分了,可是要处分的是李副司令员的长孙,您老人家有后台,咱可没有啊,虽然说李副司令员马上要调任东南了,可是到了那个层次,要弄掉咱们这些小虾小米,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咱可不敢胡乱发表看法!
“咳咳!”梁国栋清清嗓子,准备说几句。
这时,机要参谋突然推门进来,敬礼报告道:“报告!军长,急电!”
梁国栋眉头一皱,起身快步走出去。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出了不寻常来——一般机要参谋报告会说明是某某处急电,但是,这次就报了一个“急电”。
在场的能干到军师这个级别,谁不是人精?
不到五分钟,梁国栋回来了。众人一看军长面无表情,登时就意识到,恐怕这次会议有点意思了。
果然,梁国栋坐下后,扫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我说两句吧,关于短刀突击队在这次任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我们要用宽容了目光去看待。这是军区第17侦察大队的第一次任务,也是轮战到现在为止,第一支取得这么大战绩的侦察分队。第17侦察大队的陆勇向我汇报情况时提到,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尚在摸索当中,第一次运用于实战,出现一些小问题也是正常的嘛!”
王肃眉紧紧皱起来,之前两人讨论的时候,梁国栋没有表示明确的意见,现在怎么突然就毅然决然地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了呢?
在得知短刀突击队的指挥员李路是李副司令员的长孙之后,王肃一度担心这小子死在外面,如果这样,只怕前指的头头脑脑们没一个能脱得了干系。固然,他王肃是老程家的人,但是李老爷子发起飙来,也不是好玩的。
做到军政委这个层次,李老爷子是老人家最信任的部下,这一点是不能不知道的!传言说,老人家对李老爷子甚至视如己出,由此可见关系之亲密深厚!尤其是近期李老爷子旗帜鲜明地完全站到了老人家这一片,以前稍显得疏远的关系再次火热起来。
这个时候,李老爷子要是发起飙来,整个军队震动都不过分!
这种情况老程家会站出来保他吗?
怎么,我家长孙牺牲在战场上,我拿下几个不力的干部,你老程家还要站出来不成?
第044章硝烟弥漫的会议2
只怕老程家站出来,立即会遭到众多红色豪门的围攻。人都死了,你还不让人出出气,想逆天不成?
所以,当得知李路被桂西省边防部队的哨兵误伤了之后,王肃和梁国栋一样,很是担心了一阵,幸亏很快就传来消息,李路脱离了危险。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人没死,这就不一样了。
本来王肃是不打算咬着李路战场抗命这事做文章的,他不是傻13,虽然背后站着老程家,但是能不得罪的人就不得罪,何况那还是老李家这样的红色家族。
但是,老程家长孙的一个电话,却让他不得不这样做了。作为老程家的干将,他不能不重视老程家第三代接班人的指示。
现在看到梁国栋的态度突然转变,毫无犹豫地推翻自己的定论,王肃马上就联想到了刚才的电话。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办好,否则军区副政委的位置,没有老程家的推力,只怕没那么容易坐上去。
“军长说的也有道理,”王肃点起烟抽了一口,说道,“但是,战场抗命这个毛病不能惯,这以后要是抗出了甜头,谁还指挥得动他?无线电静默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鉴于战场情况复杂,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私自改变行动路线,这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前指已经制定出了行动计划,各个部队也做好了掩护突击队越境的准备,他倒好,一晃人不见了,敢情我们这么多人的工作都白做了?”
梁国栋看了一眼王肃,说道:“从实际效果来看,李路采取的方式比我们做的计划要好。实事求是地说,短刀突击队这次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绩,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李路这一个优秀的指挥员。”
大家都有点吃惊地看着他,之前军长对这李路还是有点不待见的,换谁谁也不会待见抗命的部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排长。但是眼前却给予李路这么高的评价,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据了解,李路刚入伍不久,可以说还是一名新兵,对一些程序上面的事情不熟悉也是可以理解的。”梁国栋不理会那些惊讶的目光,继续说道,“但是他表现出来的战斗技能和战术指挥能力,都充分地说明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指挥员,欠缺的只是一些日常的工作经验罢了。本着培养年轻干部的原则,我认为,应该给予李路同志充分的理解。当然,功过不能相抵,我建议,给予李路同志紧闭七天处分,同时调到前指担任参谋。这也是出于培养年轻干部的考虑。大家有什么意见?”
说完,梁国栋轻轻敲了敲桌子。说是问大家有什么意见,但是语气上已经明白无疑地告诉大家,就这么定了,谁有意见?
谁敢跟一把手对着干?军队可不是地方,一把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况且梁国栋可不是草包,那是一刀一枪杀过来的草根军长,威信是不容置疑的。
当然,能顶着梁国栋的,还有王肃。
没想到,王肃正准备开口,梁国栋便扭头看着他,说道:“政委,刚刚刘奶奶的秘书来电,刘奶奶很关系外孙的伤势。”
王肃一开始没什么反应,皱着眉头想刘奶奶是谁。猛地,他脑中跳出一具高大的身影,顿时肢体变得有些僵硬。
刘奶奶,开国元老张老帅的遗孀!
就是当前,刘奶奶依然担任着党内的重要职务!
李路是刘奶奶的外孙,那就是张老帅的外孙!
“政委?政委?”梁国栋轻唤两声。
王肃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突然感觉到手指之间一阵痛,连忙甩掉手上的烟。狼狈的模样让大家看在眼里,不禁心生疑惑。
这刘奶奶是谁啊,让政委如此失态?
自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刘奶奶是谁,但是梁国栋知道,王肃肯定知道。紧跟着豪门家族的好处就是,对上层的事情比别人了解多一些。
刚才接电话,当知道是刘奶奶的秘书亲自打来电话时,梁国栋是大吃了一惊。自从张老帅逝世之后,刘奶奶就慢慢淡出了世人的视野。但是只有梁国栋知道,刘奶奶一直在背后把持着张家,张老党内外无上的威望之下,张家的视力一直在慢慢发展中。
因为受到张老的影响,张家处处表现得非常的低调,也极少参与豪门之间的斗争。自然,也没人敢去招惹张家。
事实上,梁国栋的背后,就是张家。只是因为张家没有扩张的野心,这种关系更多的是感情,而不是政治利益。
这个时候,梁国栋才知道一件事——李路的母亲是张家的女儿!
这老李家隐藏得够深的!
梁国栋也明白了,为什么老李家的老爷子也就大区副司令,却有底气向某些家中老爷子位居中枢的家族竞争。
李家长孙,张家外孙,这样的身份叠加起来,只怕也就是老程家才敢揪着小辈这样的问题不放手。
不过老程家是老程家,王肃毕竟只是冲锋在前的卒子,而且他接受的是程家长孙的委托,并不是来自于程老爷子的指示,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得不认真地考虑考虑。
重新点了支烟,王肃接连着抽了几口,才说道:“军长说的也有道理,军委一再强调要大力提拔年轻干部。我看李路同志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是年轻人嘛,打磨一下相信很快会成熟起来。我基本上同意军长的意见。”
说完,就闭口不再言语。
梁国栋拿眼扫视着其他人,大家谁还会有意见啊,政委的态度都一下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了,谁要是跟军长对着干,那不是找不自在么!
况且,平心而论,在座很多人实在是颇为欣赏李路,这样的战绩可不是轻松能取得的。也就一个毛病,太不拿前指当回事了。现在军长都定下了调调,那就没啥说的了。
“嗯,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讨论一下对短刀突击队的表彰吧……”
南疆陆军医院里,李路半躺着抽烟,脸色红润,精神饱满,抽了几口,缓缓说道:“这次渗透作战,基本上是按照之前我交给你的那份报告来实施的。实战证明了那些理论是可行的,效果是很好的。”
他当然不是在自言自语,事实上高大山就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也拿着烟慢慢地抽着。
高大山点点头,皱着眉头,说道:“我仔细看了突击队提交的战斗报告,和你交给我的那份报告一对比,发现一个问题。渗透作战时,实际上有很多属于其他战斗岗位的工作,都是由你来完成的。”
李路露出无奈的神情,说道:“大山叔,接到任务之后,死活才争取来四天的准备时间。按照我说的方法进行训练,要出效果最起码要三个月。几天时间我实在是带不出一支合格的特战分队来。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一些重要的分工我只能亲力亲为了。”
笑了笑,高大山问道:“那你是怎么懂得这些东西的?”
李路一愣,这才是高大山想要问的,敢情在这等着我呢。他耸耸了肩膀,说道:“我要是说从书上学会的,你肯定不信。但是我确实是研究了很多外国资料,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训练,才有现在的这些技能。”
高大山知道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转而一想,首长的长孙能耐是李家的福气,何必去在意他是怎样变得这么能耐的呢。
“对了,军区打算以侦察大队为基础,组建特种大队。”高大山有些小兴奋地说道,“我发现你的那份报告,简直就是为特种大队量身打造的,非常的适合。”
当然,那本来就是后世特种部队的成熟经验,不适合才是怪事呢,李路心道。他说道:“我们战士的身体素质非常的优秀,这是非常好的基础。短刀突击队的六名战士,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很好地掌握了部分特种作战技能,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的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条件。”
李路侃侃而谈,“但是有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名优秀的特种兵不但要拥有强悍的身体素质,同样要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现代特种作战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需要文化层次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有能力去操纵它们。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我觉得未来军区特种大队的人员组成比例中,要尽量向高学历官兵倾斜。当然,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一前提条件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
高大山有些恍惚,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十八岁的大男孩,而是资深的军事研究员。神情沉稳,说话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指导性。
世家子就是不一样啊,不愧是首长宠爱的长孙,确实有一番本事。
第045章母亲是大姐大
“咯吱……”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中年少妇出现在门口。
李路扭头一看,顿时手忙脚乱地把烟扔掉,躺到床上,被子一拉,装起了睡觉。
“臭小子!”
那中年少妇手里提着饭盒,单手叉腰走进来,指着被子里的李路就斥道。
高大山连忙站起来,喊了一声:“嫂子来了。”
中年少妇换上笑脸,冲高大山点了点头,客气地说道:“老高,辛苦你了。”
“嫂子你太见外了。”高大山说道,“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中年少妇笑着把高大山送出门,返身回来却看见李路露出两只眼睛在那里嘀嘀咕咕地转着,被发现了,又是一拉被子把自己盖了个严严实实。
中年少妇扇了扇鼻子,走过去打开了所有的窗户,嘴里斥道:“臭小子!下回让我逮着你抽烟,马上带你到你爸那去!”
来者何人?
正是李路的生母张慧芬。
接到李路受伤的消息后,高大山第一时间向李老爷子做了汇报,老爷子让国防军总医院派出了医疗专家组连夜搭乘专家飞赴南疆,高大山随即同机前往。
这个时候,***已经前往南港上任了,张慧芬自然是跟着过去照顾他的生活。老爷子一个电话过来,说李路受伤了,正好接电话的是张慧芬。这下就炸了窝,一边催促***派车,一边数落他。
***的担心不必张慧芬少,他准备和张慧芬一同前往南疆,后来到达南疆的高大山传来消息,说李路的伤势基本稳定下来了,没有什么大问题。***才松一口气。他刚上任不久,工作千头万绪,既然李路的伤势没有什么大问题,那就还是以工作为重了。
为此,张慧芬上车前还瞪着他说:“以后我儿子不叫李路了,叫张路!”
***哭笑不得,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太了解自己的妻子了,平时挺和气低调的一个人,还没什么架子,就跟她的家族一样。但是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只要是关于李路的事,她就会摇身变成刺猬,谁欺负过来就扎回去,不容任何人的靠近。
这张家年纪最小的小姐发起飙来,老爷子都得让三分。别以为张老逝世好几年了张家就没落了,张老帅的赫赫威名可不是开玩笑的!
像这种话,搁谁家媳妇敢这样说?但是张慧芬就敢说,惹急了她还敢做!
首都的第三代衙内里基本上没人知道,但是第二代衙内圈子里,只要提起小芬姐,大部分人都会肃然起敬,一副仰慕大姐大的表情。那名字可不是吹出来的。也就是有了李路之后,才逐渐淡出衙内门的视线,专心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工作。
这全副身心都放在儿子身上了,岂能容忍儿子有半点不好?
说起这***和张慧芬的事情,倒也是首都衙内圈里的一段趣事。那时候***在华夏大学就读,偶然一次和张慧芬相识。两人是一见钟情,彼此都感觉到对方就是自己这一辈子要寻找的人。
不过那时候***在男女感情方面很迟钝,也没有相关的计划,自然就是没啥动作了。这下,后来成为华夏大学一桩美谈的事情就发生了。
张慧芬倒追***!
那可是七十年代末啊!
张慧芬的行为马上就震住了华夏大学的所有师生,很多学生都很佩服她的敢爱敢恨,一度还促进了华夏大学的学生恋爱发展。
强烈的攻势之下,***就扛不住了,很快就和张慧芬正式确定了关系,花前月下起来。大学毕业之后,经过老爷子的批准,两人就领了结婚证。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妻子是张家的小女儿。自然又是一番连连感慨。
所以,后来有些人说***攀上了张家,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驳了,那是张慧芬追的***。
这张慧芬倒是和他父亲张老帅性格有几分相似,敢爱敢恨,带着那么点小泼辣,颇有女侠的风范。否则,也不会成为首都第二代衙内圈子里的大姐大。
结婚了之后,张慧芬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圈子里的大姐大变成了贤惠的家庭主妇,连工作都辞掉了,专心打理着家务事。时间一长,大家就慢慢把这位大姐大淡忘了。
高大山到了南疆之后,第一时间去看了李路,李路被救过来之后,他马上就前往了第17侦察大队驻地了解情况。这个时候,陆勇向他报告了短刀突击队的事情,重点说了第9集团军有些人可能会拿李路战场抗命的事情做文章。
了解了情况之后,高大山觉得这件事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恰好这时张慧芬赶到了南疆,他自然就把这个情况跟她说了。
张慧芬专心做家庭主妇之后,很多人都忘了她的出身。对于在顶级政治豪门中长大的世家子女,张慧芬的政治敏感性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甚至有些时候这方面的能力还在***之上。也不缺乏决断能力,进了官场肯定是一把好手。只不过结婚之后,作为女人,张慧芬甘心退居幕后,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男人。
高大山情况一汇报完,张慧芬就猜到了是老程家在捣鬼。老李家和老程家的恩恩怨怨她怎么能不清楚?平时她不参合政治上的事情,也不管你斗成什么样,但是别惹到她儿子身上。
她就是这么一个小心眼的女人,有时候***和老程家的斗争暂时落了下风,她连问都不会去问。这里面也何尝不是对自己男人的绝对自信。只是一旦牵扯到李路,张慧芬马上就会摇身变成当年的大姐大。
一个电话就打进了大内,自然是打给母亲刘奶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