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如果这样,为什么李路还要见雅科夫呢?
杰克已经把人带了过来,为此不惜动用了隐秘的渠道——在李路的指导下,杰克建立了一条沟通东西的秘密输送渠道用于转运禁运货物。
这起码说明一点,杰克这个精明的老小子知道雅科夫的价值超过了一条重要的秘密输送渠道!
再者,人就在这,李路还有选择吗?
片刻后,房门再次被敲响,杰克带着一个高大的斯拉夫人进来,一双深陷进去的眼睛一看见李路,便朝杰克投去疑问的目光。
“老板,这位是雅科夫先生。”在李路面前站定,杰克没有理会雅科夫的目光,介绍道。
李路也不起身,微微点点头,指了指前面的沙发,“雅科夫先生,请坐。”
雅科夫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正要说什么,被杰克拽了一把,坐下了。
李路朝杰克说道:“杰克,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杰克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朝雅科夫递过去一个放心的眼神,便和李路道别离开。
房间里剩下李路和雅科夫之后,李路仔细地打量了这个前克格勃军官,才用俄语讲道:“雅科夫先生,杰克说你手上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
雅科夫此时心里的惊讶还没有完全消去。方才杰克告诉他,他的老板在华夏有很深的军方背景。雅科夫以为那会是一个老头子,没想到却是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小伙子!
在四十多岁的雅科夫眼里,李路可不是毛没长全么!
可是,进门不到一分钟,雅科夫对李路的印象在慢慢改变。他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上去顶多二十岁的华夏人,居然有一种慑人的气质,尤其眼神。雅科夫很清楚,只有经历了残酷的战火洗礼的人能具有如此慑人而又淡然的眼神。这些东西出现在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华夏人身上,不得不让雅科夫侧目。
“先生,我不能肯定你有资格获得这些秘密,即便你是伊万诺夫的老板。”雅科夫硬邦邦地说道。
李路毫不介意地笑了笑,拿起茶几上的烟盒示意了一下,雅科夫点点头,他便递过去一支,自己叼上一根点上,慢慢地抽了几口。
“其实你大可不必理会我有没有资格获得这些秘密。”李路慢慢地说道,“你只要清楚一点,你现在没有第二个选择。话又说回来,从你跟着杰克踏上这里的那一刻起,你很清楚你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雅科夫哼了一句:“如果不是美国人追得太紧,我不会到这个鬼地方来的。”
李路扯了扯嘴角,讲道:“你携带绝密资料叛逃美国,目的就是想用你那些绝密资料换取在美国的新生活。可惜,你把这一切想得太简单了。美国人不但要你手上的东西,还要你的命。”
雅科夫沉默不语,因为李路说的都是事实。
“除了这个你口中的鬼地方,我想,再没有一个地方比这里安全。”李路微微笑着说道。
“雅科夫先生,开门见山吧。苏霍伊战机的技术资料我要了,开个价。”李路说道。
雅科夫显然是知道杰克跟李路说过这些的,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他盯着李路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需要人生安全得到保障,和一笔足够我生活的钱。”
李路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道:“你打算离开这里吗?”
雅科夫一愣,他不知道李路为什么这么问。
“我想你很清楚,就凭你窃取的苏霍伊战机技术资料,克格勃是不会放过你的。正如我刚才所说,除了这里,再没有更加安全的地方。”李路慢慢说道,“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留在这个国家,我负责保障你的人身安全,当然,还会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等着你。前提是……”
李路刹住话头,没有说下去。像雅科夫这样的人,如果还不明白什么意思,那么他的克格勃上校军官就白当了。
雅科夫仅仅思考了一下,便无声地轻叹口气,说道:“我明白,我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李路点点头,掐灭烟头,“说说吧,你手里都有些什么?哦,你必须得相信我,否则咱们之间的合作会很艰难。”
雅科夫还能怎么样呢,自从他小时候的邻居杰克(伊万诺夫)在危机关头突然出现救了他,带着他飘过了太平洋,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的自主权了。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合作。可是,那又何必呢?
面对巨大的诱惑,华夏人难道就比美国人更加友好?
只是,雅科夫还是要为自己留下一点保障,他说道:“现在我只能提供你苏霍伊战机的部分技术资料,我知道你们正在寻求外购先进战机。也许这些资料能够让你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苏27战机的真实情况,或许还会对你们的战机研发有所帮助。在付出这些之后,我想先看看你对我的安排。”
李路点点头表示赞同,想了一会儿,用征询的语气说道,“你愿意变成另外一个人吗?”
雅科夫疑惑地看着李路,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李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脸庞,“改头换面。只有这样,你的安全系数才能提到最高。事实上,克格勃的能量你比我更清楚。”
雅科夫明白了,李路这是让他整容。仔细一想,的确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让“雅科夫”消失,他才能继续地活下去。即便他在华夏,他总不能永远生活在警卫严密看守的院子里。
重点是,李路不想让他变成笼子里的鸟——他有很多事情需要这个前克格勃的上校军官去做呢!
“如果你没有异议,杰克会带你去一趟韩国,当然,那会是很安全的去很安全地回来。然后我会安排你去一个最适合的地方,我将会在那和你第二次见面。”李路说道,“为了体现我的诚意,你可以在我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再给我苏霍伊战机的技术资料。”
说到这里,李路补充了一句:“显然,我需要你也拿出足够的诚意。”
雅科夫没有任何话说了,眼前这个看似年轻却心机深沉的华夏人,把一切都考虑到了,他除了照办,没有别的选择。难道他还能逃脱这里?即便能,他也无处可逃。克格勃那些无处不在的特工会把他抓回去,然后处以酷刑。
没有考虑很长时间,雅科夫朝李路点了点头。
从这天开始,李路未来的海外兵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出现了。
其实对于未来会出现的海外兵团,现在的李路是没有任何规划的。他只是心里知道,因为华夏的国策等等因素的限制,未来国防军注定是不能在海外有过多的动作。但是呢,随着华夏经济的发展,海外的国家利益越来越重,那么,这些利益要靠谁去保护?
仅靠外交是不行的。后世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就需要一支武装力量去保护这些海外利益,这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李路很早就有一个想法——未来某个时间打造一支隐形武装力量。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付诸实现,也许要到几年之后。
此时,他不知道的是,雅科夫未来将会成为完全由他掌控的海外兵团的核心人物之一。雅科夫的克格勃身份,使得他有能力有条件为海外兵团建立了一个不算庞大但是绝对实用的情报网络。
或许,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同样的,如今落魄的雅科夫,他也不知道,这一天,将会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当未来他叱咤雇佣兵团界的时候,回想今天这一幕一定会感慨连连。谁会想到,今天还在被美国人苏联人追着屁股打的叛逃者,未来的某天会成为这两个国家议会议员的座上宾?
当然,这些后话就暂且说到这里。
第084章军贸谈判
时间走到1988年的10月1日,这一天是国庆节。部队以及全国各族人民都在庆祝建国39周年,101大队也完成了初步的工作,以一支新型部队的面貌迎接祖国的生日。为此,魏老总第一次莅临101大队视察,同时对这支被寄予厚望的进行第一次战斗力检验。
而这一切,都与李路这个101大队事实上的缔造者无关了。但是,他的功劳自然会被记下——因为101大队成军的时间远比首都军区特种部队的早,所以李路被普遍认为是国防军特种部队的先驱。
这一点在日后的境外媒体报道中频繁被提及。
这个特殊的日子,李路在做什么呢?
事实上,他和他的同事们在与美帝的谈判代表就采购f…14战机一事进行第一轮的谈判磋商。美帝方面派出了包括了格鲁曼公司在内的四位代表加一名翻译,阵容和华夏一方相当。
就在这一天,双方的第一轮谈判在钓鱼台国宾馆秘密举行。
华方这一边派出的代表分别是徐建仁、李建军、李路和一个叫包光明的翻译。对于这个阵容,有些知情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李建军和李路是叔侄关系,这样安排不妥当。方上将只说了一句话就把这些闲言碎语地堵上了——人家是立了军令状了的!
说起来,军令状这玩意自从李路参军,就一直伴随着他。从南疆前线,到组建101大队,再到现在参与军贸谈判,仿佛他不立军令状就不会有人相信他能做到一样。
美方那边同样是四个人,一个叫做弗兰克的五十多岁男子主导他们一方的谈判,还有两位分别来自格鲁曼公司和***的官员,外加一名女性翻译。李路特别多看了格鲁曼公司那位叫做伯恩的中年人几眼。据杰克所说,此人是格鲁曼公司总裁的心腹助理,也就是说,他代表着极力促成这笔交易的一方。
看起来,谈判的规格不高。相对于一项涉及金额有可能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军贸项目来说,双方派出的官员级别都显得很低。显然,这是双方默契之下特意安排的。大人物都躲在幕后操控,避免台前交锋。别忘了现在可是华美关系最密切的时期。谁也不想先露出个黑脸。
即便如此,为了对等,路三哥的官职和军衔有了变化——难以想象一个上尉军官能够参与这等机密军贸谈判。
晋少校,职务是和平经典计划领导小组k881项目组成员,级别调整为副团,享受正团待遇。这就是路三哥现在的最新军衔军职。
话又说回来,路三哥早就该升官了,只是为了避免出风头,老爷子一直压着他。
长方形的会议桌上,双方相对而坐,左右两端分别坐着记录员,然后谈判开始。这是密级很高的秘密谈判,所以在场的除了谈判代表,再无其他无关人等。一通废话之后,双方的谈话内容很快就涉及到了项目细节。
“首先,我代表华夏人民感谢贵方给予我们的帮助……”
徐建仁按照惯例地客套几句,李路心里暗暗叫不好,美帝人是不会以为你这是在客套的,他只会当成真话来听。
“关于我国新一代空军战机的选型,我们最终选定了f…14,贵国政府也原则上批准了这项计划。”徐建仁看着早准备好的文件,说道,“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希望采取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完成这项交易。”
他抬眼微笑地看了弗兰克一眼,“贵方应该了解,我们现阶段拿不出大笔的外汇采购战机。所以,我们希望贵方能够为此提供贷款。”
显然,这是谈判的第一个重点。
弗兰克对此一点惊讶的表现都没有,事实上国会通过的贷款提案,是瞒不过华夏人的。他本人算是中立派,既不反对把f…14卖给华夏,也不赞成这么干。原因在于他认为,怎么干对美帝来说都是有利的。现如今的华夏,工业制造上几乎一穷二白,即便卖给它f…14,那又能如何?
况且,在当前的华美关系背景下,双方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做的。黑鹰直升机都卖了,之前的对华军贸封锁早成了一张废纸,即便那些是阉割的民用版本。
美帝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横跨亚欧大陆的那个红俄帝国。华苏关系破裂,继而走入冰冻期,这对美帝来说是遏制华约的最佳的时期。于是有了华美之间的蜜月期,于是有了旨在帮助华夏军队提升战力的和平经典计划。
问题是,国会居然批准了贷款提案。由几家银行为华夏提供贷款,而这些贷款只能用于购买f…14战机。弗兰克看到了不寻常,那就是国内有很多人在为促成这项交易四处奔走。
想到这里,他不由看了眼旁边的格鲁曼公司的伯恩。格鲁曼的困境众所周知,来自华夏的大宗采购计划毫无疑问能够帮助格鲁曼公司从困境中彻底走出来。近期隐隐有些风声传出,诺思罗普公司有意和格鲁曼公司进行合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格鲁曼公司是不会走向合并这条路的。
由此可见,这项采购计划对格鲁曼公司是多么的重要。
耸了耸肩,弗兰克说道:“徐先生,对于你提出的要求,我的级别给不了任何回应。我想,或许咱们应该就合同的细节进行谈判,而不是去关系那些国会大佬们应该关心的事情。”
徐建仁自然是明白这些问题不是他们这个级别可以谈的,提起这个重点,只是为了下面的谈判做一个铺垫而已。他笑了笑没说话,而是看了李路一眼。
李路心领神会,装模作样地扫了眼文件,其实那些东西全都在他脑子里。
“尊敬的美方代表,就合同来说,我们有如下四个问题,第一,采购的数量和方式,第二,采购单价以及售后服务,第三,交付日期和方式,第四,战机的配置。”
出人意料的,李路使用了娴熟的英语说道。华方的翻译愣了一会,才低声把李路的话翻译成中文,好让不懂英语的徐建仁能够明白。李建军本来就精通英语,自然是用不着翻译。
“首先第一点,我们希望采购的数量是三百架,而不是意向中的五十四架。”李路慢慢地说出来。
听了这个话,美方代表都很明显地吃了一惊,包括那个年轻貌美的女翻译。
来自格鲁曼公司的伯恩心里第一个想的是,三百架战机,最起码能够为格鲁曼带来上百亿的流动资金,当然,前提是华夏会一次性付清。即便分期付款,那也能为格鲁曼公司带来持续不断的资金流,这个时间肯定超过三年。
只要达成这项交易,格鲁曼公司别说摆脱现在的困境,还能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作为商人,伯恩才不去考虑那么多政治因素,他要的就是国会批准这项交易。现在的事实是,国会不但批准了交易,而且还通过了向华夏提供贷款的议案。也就是说,伯恩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尽快地促成这笔交易。
华夏买得越多越好!
弗兰克是政客,他考虑问题的角度显然不会是那么简单。首先,华夏买这么多战机要干什么?他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那“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难道华夏要……不过很快他就把这个猜测甩掉了。以华夏国防军现在的实力,三百架先进战机也带不来根本性的变化。更何况,以华美现在的关系,如果华夏不想破坏蜜月期,短期内就不会有统一国家领土的想法。
这是摆在华夏领导人面前的现实。
那么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华夏人想要通过一大宗巨额军购来密切和美帝的关系,当然,这些战机也会将华夏空军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不止。
他没想到的是,李路只是停顿了一下,便继续说道:“事实上,我们希望购买f…14的生产线。是的,仅仅是生产线,而不是全套技术。”
看着美方代表瞪大了眼睛,李路没等他们开口打断,继续往下说,“以格鲁曼公司的实力,交付三百架战机也需要用时三年。那对我们来说显然拖得太久了。所以,我们愿意提供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比如,把一部分战机放在华夏生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重要的是,成本会远低于北美。我们有大量的熟练工人。”
听完这一段话,弗兰克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他原以为华夏人会狮子大开口要转让全套技术资料的,或者最少是购买生产专利权。那样的话,他一定会想都不用想地当成拒绝掉。因为不管是他也好,还是极力促成这项交易的伯恩也好,都非常清楚,事关f…14的技术,无论如何都是得不到国会批准的。
还好,对方只是想要在华夏生产一部分战机,以此来降低成本。至于生产线么,即便建立在华夏境内,相信他们所谓的熟练工人也玩不转。更何况,没有来自格鲁曼公司的生产参数,生产线也只是一堆废铜烂铁罢了。
而李路想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希望美帝人往这方面想。现在的没敌人对华夏的了解还很少,至少是不够深入。他们想象不到,用不了多久,这个将会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将会成为山寨之国,而且会很快具备生产的山寨货的性能远超正品的恐怖仿制能力。
后世那些苏霍伊战机外形的国产先进战机性能,已经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华夏人的仿制…研发能力。
第085章焦点在生产线
(接上一章)
美方代表刷刷地记录下华夏人的第一项要求,以便稍后进行具体的回应。
徐建仁看了李路一眼,李路微微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二点,关于采购单价和售后服务。我们希望是一千五百万美元,包含维护人员的培训等在内。第三点,交付的日期应当不晚于1990年的6月,交付方式我们希望是部分整机和部分采取零部件运抵华夏组装的方式。第四点,战机的配置,我们希望是美帝海军版本。”
一口气说完了剩下的四点要求,李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弗兰克不禁多看了这个年轻华夏国防军少校一眼,他的淡定和从容让这个老政客觉得很诡异。年轻的外表里面,却是老练沉稳的姿态。如果他知道,这些要求事实上就是李路提出来的话,恐怕会把下巴都摔掉。
“尊敬的华方代表,我想冒昧地问一个问题。”弗兰克开口说道,“贵方政府给予了你们什么样的授权?这些的细节你们有权做决定吗?如果没有,我想我们的第一次谈判恐怕要结束了。”
坐在中间位置的徐建仁左右看了看李路和李建军,微笑着说道:“弗兰克先生,以上我们所谈的,都在权限范围之内。同样的,如果你们没有接受到类似的授权,我是赞同暂时把谈判停下来,以便你有更多的时间请示上级。”
弗兰克愣了一下,闷闷地说道:“好吧,我建议休息两个小时。”
他算是吃瘪了,没想到华夏方面这么有魄力,给予了这几个级别不高的官员如此高的授权。如果他懂得国内政治,那就应该知道,就坐在他眼前的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华夏军政两方面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徐建仁身后的政府力量,李建军叔侄后面的军方力量。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以说能够决定华夏空军的未来。
而徐建仁、李建军、李路等人,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代表而已。
第一次谈判暂停,美帝代表急匆匆地回大使馆去了。华方代表就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房间里,进行了讨论。
“小李,你觉得美国佬会答应这些条件吗?”深深吸了一口烟,徐建仁来回踱着步,问坐在沙发上喝水的李路。之前谈判现场上的从容不迫从他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忧虑。
之前,谈判小组拿出来的是一百架战机单价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单价,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附加条件。李路一看,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经过一轮激烈的讨论,方上将拍板决定采用李路的方案。于是,李路就狮子大开口了。
清楚历史走向的李路知道,华夏只有这一次朝美帝大开口的机会。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多拿点实惠,那么华夏人民会因此抱憾终身的。后世提起夭折的和平经典计划,无数军迷扼腕叹息。
关键的是,李路断定,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在亚欧大陆咄咄逼人的苏联,美帝急需华夏发挥重要的牵制力量。在这种情况之下,华盛顿一定会认真地考虑华夏的要求,而不是一口回绝。
事实上李路认为,当初在购买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华夏就显得有些软弱了。否则买来的绝对不会是阉割的民用版本。
看到堂堂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这么模样,李路是半点讥笑的意思都没有。别说徐建仁这样的在政府系统里是副部级的官员,就算是一国领导,面对一宗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军购,也无法时刻保持淡然。
按照美帝公布的市场单价,一架f…14战机的采购价格是3800万美元,三百架就是114亿美元。加上配套的武器装备以及必要的零部件,此项军购华夏需要付出超过200亿美元的代价。
200亿美元啊,什么概念呢?现在的国防军一年的经费也就是200亿左右,不过那是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算,大约相当于25亿美元。也就是说,此项采购案,要花去相当于国防军8年的军费预算。当然,前提是未来8年国防军的军费预算保持不变。
这足够吓人的了。如果不是美帝为此提供贷款,华夏顶多能买个十几二十架装备一个飞行团。话又说回来,利用美帝提供的贷款买f…14,从长远来看华夏还要为此支付一笔不菲的利息,再加上通胀什么的,代价更大。这也是反对者反对接受美帝贷款军购的主要理由。
不过熟悉历史走向的李路很清楚,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华夏的外汇储备将会轻轻松松地冲过万亿美元大关。到了那个时候,华夏要面对的不是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而是怎样把这些庞大得无以复加的外汇花出去,而不是放在那里贬值。
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区区数百亿,就是数千亿美元,华夏也能眉头不皱一下拿出来。每年领导人出访都要扔出去的几百个亿——二十一世纪的高富帅唯有华夏。
“徐主任,我们买得越多,美国佬越开心。”李路笑了笑,说道,“如果用自己的钱买,他们肯定不会卖给我们太多。但是我们用的是他们提供的贷款来买,那他们的想法肯定是多多益善。因为那样一来,我们买得越多就欠得越多。美国佬巴不得我们欠他们钱。”
徐建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而在一旁的桌子上翻看着资料的李建军,闻言抬起头,问道:“对咱们来说,贷款数额越大压力越大,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路丝毫不给他二叔面子,摇摇头,说道:“随着经济改革市场开放的深入,咱们国家的经济状况用不了几年就能上一个大大的台阶。几百亿美元在现在看来是很吓人的债务,但是也许几年后就不会有人觉得那有什么要紧的了。”
说到这,李路眨了眨眼睛,“更何况,只要碰上合适的机会,咱们就可以暂停这笔债务,甚至要求减免掉它。毕竟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他在心里加上了一句:但是我知道……
听了李路的话,徐建仁眉头跳了跳,他关注的不是李路后面说的还贷问题,而是前面关于“经济改革市场开放”的几句话。
他转过沙发坐下,不动声色地问道:“小李,听你的意思,你看好改革开放?”
听到他这么问,李建军心里跳了跳,朝李路打眼色。李路自然是知道徐建仁什么意思,他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嘴巴来了解老李家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持什么样的确切态度罢了。
李路没打算敷衍徐建仁,也无需要敷衍徐建仁,恰恰相反,他之所以提起改革开放,就是想通过这位拥有军政两界背景的国防科工委高官把老李家的态度透露出去。李路又一次自作主张了,所以他没有理会李建军的眼色示意。
“改革开放可以让国家经济腾飞,这是好事啊!”装作很不解的样子,李路想当然地说道。
徐建仁呵呵笑着,不无忧虑地说道:“就是这个姓社姓资的问题搞不清楚啊……算了,不说这些了。”
李建军瞅空瞪了李路一眼,李路拿起资料自顾看起来,躲开二叔的目光。
从10月1日开始,经过七天的谈判,双方完成了合同的初步细节。速度之快,出乎双方的预料。对于华夏空军来说,恨不得马上就能接收第一批战机,而对于美帝政府来说,这是华美友谊的又一次典型的体现。回想起历史上华夏空军为了获得苏霍伊战机,从苏联谈到俄罗斯,耗费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李路觉得,特殊环境下办事,绝对是有特殊的结果。
因为这是不会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秘密谈判,所以,除了参与此事的军队干部政府官员之外,无人知晓其中的细节。
从第一天的谈判开始,李路成为华方发言最多的代表,他娴熟的英语和对美帝军工以及各种情况的了解,让美帝代表惊讶之余也大开眼界。他们从未见过一个华夏人对美帝的军工体系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况且他还是一名军人。
经过连番的艰苦的你来我往,谈判的焦点最终集中在生产线上。
第三天的谈判当中,照例是李路代表发言。依然是原来的钓鱼台国宾馆的保密会议室,已经获得足够授权的彼此双方,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磨。不过,这一天,情况有了点新变化。
谈判正式开始之后,李路稍稍整了整面前的资料,开始发言:“弗兰克先生,伯恩先生,汉斯先生,就生产线问题,我接到了新的指示。贵方拒绝格鲁曼公司与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建立合资企业,对于这一点,我们表示理解。为此,我们决定让步。不要合资企业,但是贵方必须帮助我们的飞机制造厂建设两条f…14生产线。”
弗兰克想都没想,挥手说道:“李路先生,我必须重申,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把生产线放在境外,帮助你们建设其实本质一样。”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照例等待着对方的强烈回应。这几天来,他算是领教了这个年轻的华夏国防军少校的厉害,富有气势而且有理有据,让他这个老手都不得不打心里佩服。
出人预料的,这回李路没有强烈回应,而是耸了耸肩,说道……
李路会说什么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086章雄猫要进入华夏
上回说到弗兰克拒绝了李路提出的帮助华夏飞机制造厂建设两条f…14生产线的条件,而李路没有如弗兰克想象中的态度强硬,而是耸了耸肩,说道:“好的弗兰克先生,我们可以再退让一步。”
弗兰克意外地看着李路,然后又看向徐建仁、李建军,但是都没有从他们笑容可掬的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稍稍清了清嗓子,李路讲道,“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我们决定拒绝接受贵方提供的军购贷款,改为用外汇支付。考虑到实际情况呢,我们不得不把计划采购的数量改为二十四架。”
此言一出,伯恩首先就急了,也顾不上主导谈判的是弗兰克,开口说道:“李先生,你们不能这样做。军购贷款、计划采购数量,都是之前我们谈好了的,贵方不能出尔反尔!我抗议!”
此时,徐建仁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伯恩先生不必激动,你说的没错,军购贷款和采购数量都已经是谈好的细节,但是呢,双方没有签约,所以呢,我们是有权利作出更改的。”
发言最少的李建军此时也露出无奈的笑容,说道,“其实我们是非常喜欢购买更多的雄猫战机,可是很遗憾,我们没有更多的钱。对于华夏的经济状况,想必弗兰克先生是最清楚的。”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弗兰克脸上,他现在心里在不断地暗骂:狡猾的华夏人!作为一个有过驻华外交经历的官员,他自然是知道,华夏人这是在要挟他!搁在别的时候,弗兰克大可不必理会这些威胁,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伯恩正在用一种怨恨的目光盯着他呢!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关于是否为华夏建设f…14生产线,美帝高层是原则上同意了的。因为他们知道,f…14对于华夏来说是一种技术上高不可攀的战机,但是对于美帝来说,确实准备被扫入历史的一款战机。
其实,再往深了说,美帝之所以答应向华夏出售f…14甚至可以为他们建设生产线,这里面存在着美帝内部的斗争因素。
拥有后世记忆的李路隐隐了解到,2006年f…14全部退出现役,并非因为什么机翼裂缝啊那些乱七八糟的原因——波音747出现机翼裂缝的次数还少吗,可是你看它们还飞得那么欢快。
究其根源,透过表象看本质,f…14的逝去,是因为政客之间的斗争。简单地说,代表f…18一派的政客用各种手段战胜了支持f…14一派的人,接下来就是f…18上位,f…14被扫进历史。真的是因为f…14比不上f…18吗,显然不是。
显然,f…14和f…18之间的战争,是代表了两大利益集团的一次持续时间超过十年的斗争。而现在,这次斗争已经开始了。
李路之前指示杰克去游说的人,无疑就是f…18一派的,只有他们给力了,才能最大可能地促成这次军购。话又说回来,f…18一派的政客为什么会那么听话地去做呢,因为f…14一旦大规模输出,那就意味着f…18替代它的日子不远了。
美帝海军绝不会使用一种被其他国家大量使用的战机——即便是从英国引进的鹞式战机,他们也是经过一番改进后确定技术上领先于原型机才上舰服役的。
保持绝对的技术优势,这是美国佬的原则。
李路就是利用了美帝内部的矛盾,钻了一个空子,使得不大可能实现的事情走上实现的道路,甚至还争取到贷款,由此可见f…18派的政客扫清f…14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
回到谈判现场,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美帝高层原则上答应帮助华夏建设生产线,为何弗兰克还是拒绝了李路代表提出的条件?
原因在于这个弗兰克可不是亲华的人,他一直认为,向华夏大量输出军事技术或者先进武器装备,会为美帝的未来增添麻烦,用一句话他熟悉的成语来说,那就是养虎为患。
说白了,这老小子眼光毒辣,他认为华美之间的蜜月期绝不会保持太长时间。如果未来某天两国走到了对立面,可不是养虎为患了么!
但是显然,他个人的看法改变不了什么,充其量在谈判过程中给华夏一方增添点麻烦。
也正是因为了解过弗兰克这个人之后,李路大胆地提出用削减采购数量来迫使丫的就范,所以才会出现以上的他们三个人的配合演戏。
此时伯恩怨恨地看着他,就是因为他知道高层基本同意了华夏人的条件,而他却擅自改变了这些。而且,格鲁曼公司上上下下几万人都盼着这笔大订单,此时弗兰克这样做,显然是激怒了伯恩。
如果不是在谈判现场,伯恩就要跟丫的好好说道说道了——别忘了你他娘的也拿过格鲁曼公司的红包!
“弗兰克先生,二十四架f…14,按照市场价格走,我想咱们的合同可以敲定下来了。”看着对面脸色各异的美帝代表,李路笑吟吟地说道。
弗兰克此时恨不得给李路的脸上来一老拳,如果他知道这些都是李路做出的谈判策略,恐怕会跳过谈判桌,拼了老命也要把这个妖孽搞死。若干年之后,当美帝被华夏一步步地引进军备竞赛的深渊,已经退休了的弗兰克回想起现在这一幕,不禁长叹连连……
弗兰克的沉默没有保持多久,他提出了提前结束当天的谈判,然后他再次和国内进行了联系,试图说服白宫拒绝为华夏提供生产线,但是显然,他挡不住来自f…18一派利益集团的攻击。
次日的谈判中,弗兰克完全妥协了,谈判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即便是顺利地进行,正式敲定合同的所有条款也是七天之后了。
在这七天的秘密谈判中,双方达成了协议,美帝向华夏出售300架f…14战机,配置参考美帝海军自用的机型,合同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全部由美帝为华夏提供贷款。这里面包括了为华夏第二飞机制造厂建设两条生产线的所有费用。
300架战机中,将会由格鲁曼公司生产120架,其余的由华夏第二飞机制造厂进行生产,前提是,核心部件全部由格鲁曼公司提供。
说起来,格鲁曼公司在这笔军购中,是大赚了。虽然单价压得很低,但是他们只需要生产120架,所以算起来,一架战机的单价也差不多接近市场价格的。唯一让格鲁曼公司不是很满意的是,合同金额不是一次性付清的,而是分成了若干部分,由美帝的银行团分期支付。
这样一来,也就是说,华夏连贷款的钱都没拿到手,就被直接转入了格鲁曼公司的银行账户,然后欠下了一笔债和利息。
按照合同规定,格鲁曼公司必须1989年5月之前交付首批60架f…14战机,同时完成第二飞机制造厂生产线的建设。这点是李路一力坚持下来的,当时徐建仁还提出,交付时限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毕竟到明年的5月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非战时状态下,格鲁曼公司要生产出60架战机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但是李路态度非常的坚决,一定要坚持把这些写进合同里。他不能给徐建仁解释说明年的6月国内政坛会出现波动,从而会严重影响到和平经典计划,包括f…14采购计划。为了应对明年的波动,李路很早就做了准备,但是他不能保证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他的想法去发生。
最后到了方上将前面,李路同样不能解释,只能隐晦地提出“夜长梦多”的观点,饶是如此也让方上将内心很震惊。最终,方上将拍板,同意李路的看法。
格鲁曼公司那边经过紧急的磋商,也同意了这个条件。即便不是战时状态,加把劲还是能够在5月前完成60架战机的生产量和两条生产线的建设。格鲁曼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华夏必须在明年的5月前支付30%%u7684合同金额,剩下的再按照商定的日期分期支付。
华夏同意了这个条件,李路更是表示得无所谓。反正钱也到不了自己手里,啥时候给都一样。至于欠下的贷款么……鬼知道以后还用不用还!
第八天,美帝那边来了一个访问团,是国务卿率领的,成员包括了格鲁曼公司的老总。当天下午,同样是在钓鱼台国宾馆,双方秘密签署了f…14采购合同以及若干附加协议。李路作为谈判代表,有幸参加了签署仪式,也成了历史见证者之一。
从这天起,f…14走进华夏的步子开始迈开。在有心人的促进下,慢慢加快了脚步。在场的人除了李路,谁也不知道,f…14在美帝海军中服役的三十余年当中,没有经历真正的战斗。而它的新生以及众多的第一次,都将会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帝国中出现。
k881计划谈判小组为此受到了高层的表扬,收获了奖励。而在大家弹冠相庆的时候,李路却接到了一道秘密命令,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连他的二叔李建军也不知道他的去向。
第087章卫藏之乱
1988年10月10日,李路被召唤到总部机关。在总长助理办公室里,齐永宁与他单独会面。
齐永宁是个四十出头的中等身材男子,其貌不扬,若非身上的少将常服提示着此人是国防军新锐的将军,恐怕少有人会记住他的容貌。和许多依靠背景上位的人不同,齐永宁是来自草根阶层,是少有的依靠自己的实力进入将军行列的优秀将领。
以四十出头的年纪担任总长少将助理,足以表明此人的才能。
李路和他的接触很频繁,之前组建101大队的时候,总部这边具体负责与李路接洽的就是齐永宁。根据李路的了解,此人是从情报部常务副部长的位置上升任总长助理的。说白了,齐永宁就是主管101大队的总部领导。
而李路和齐永宁之间也建立起了特殊的上下级关系,颇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不似普通的上下级关系那样拘谨。
此时,齐永宁紧急召见李路,让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向齐永宁报到之后,平日里脸上难以看到半点变化的齐永宁,此时此刻脸上挂着阴沉沉的色彩。
“坐!”
齐永宁一指前面的椅子,拿起桌面上的一张电文,绕过办公桌走到李路面前。总长助理站着,李路哪敢坐下,当下军姿站得好好的。
“卫藏那边出事了。”
齐永宁把电文递给李路,语气中带着浓浓的火气,讲道,“昨天夜里,一伙不明武装分子袭击了二里地区的一个村庄,造成上百名村民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