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当有一个声音说“我知道以‘色’列空军”,李路听见了这个声音,他的第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国防军空军欠缺的仅仅是先进的战机,只需要装备跟上去,必将会涌现出一大批有先进作战理念的人才。
顺着声音看过去看清楚了回答的那个中尉的面容之后,李路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了。一个人未来能够走多远,因素之一是看他能够看到多远。而徐元勇日后能够成为试飞院拥有超过六千个喷气式战机飞行小时的王牌试飞员,他的眼光超过一般人这一点肯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徐元勇首先向大家敬礼,他说话的风格颇像李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关于以‘色’列空军,我想大家想要了解的话应该很容易就能查阅到相关的资料。”
李路不禁点点头,当前的国际形势对华夏来说是相对宽松的一个时期,国防军人能够接触到以前甚至以后根本接触不到的一些他**队的信息和资料。而关于华夏和以‘色’列的军工合作,这里面又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也让人‘挺’揪心的故事。
费尔康预警机相信是很多关心国防事业的人民心中永远的遗憾。
“提起以‘色’列空军,很多人都会想起他们打过的三场优异的战役,分别是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和黎巴嫩之战。我最为推崇的是六日战争,因为当时以‘色’列的对手有着苏联的大力支持。而以‘色’列空军则在战争中击毁了对方451架战机,自己仅仅损伤了10架。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绩。我还注意到,有很多的战机是在地面被击毁的。由此……”
徐元勇顿了顿,看了李路一眼,“由此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未来的空军的作战重点还会停留在空战层面吗?”
最后一句话让李路大感惊讶,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会有人有这种超前的意识。别说看清楚未来空军的发展方向,就是对现在的战略方向提出疑问,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而徐元勇的这番话,让李路瞬间意识到,在国防军里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人,只需要稍加引导,加以培养,必定会涌现出一批真正的战略战术专家来。
章处长显然被徐元勇的话给吸引住了,他不由道:“你接着往下说。”
没想到,徐元勇却是很尴尬地看了眼李路,说:“其实我说的这些理论都是从报纸上的专栏文章看到的,我觉得作者说得非常的有道理。”
章处长皱眉,李路却恍然,若有所思。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作者应该是我们的战友,和我住在同一个宿舍的李路李少校。”徐元勇盯着李路说,目光稍稍有点不确定。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惊讶极了,纷纷把目光投向李路。而史永平则不相信地看着李路,努力地在脑海里寻找着所接触过的发表出来的与空军战略有关的文章。
看到李路并没有出言否定,徐元勇当即百分百肯定,那一系列涉及到海空军战略和发展方向等等问题的文章,就是出自于这个年轻的少校之手。当时知道李路的名字之后,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些文章的作者署名,但是他实在不敢把那么高水平的文章和眼前这个年轻的少校联系在一起。
直到李路提出了以‘色’列空军这个问题,徐元勇才开始相信,他极有可能是那些文章的作者,于是这才举手回答了李路的问题,验证自己的判断。
章处长往前走了几步,对李路说道:“李路同志你让我很意外啊,没想到前段时间各大报纸连载的系列文章是出自你之手。坦白说,你提到的空军与海军的关系让我大开眼界。不过关于空军自身的理论,稍显少一些,你以后可以多多写点咱们空军的文章嘛。”
李路连忙说道:“其实我也只是把别人的研究理论总结一下而已。”
章处长摆摆手:“你就不用谦虚了,我看这样吧,今天趁着这个学前教育,你就现场就空军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还是那句话,今天就是一个临时‘性’的非正式发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看这个情况,也不知道章处长是怀疑李路到底是不是作者呢,还是真的想让大家都听听他的看到。看样子,要是不拿出点干货来,今天恐怕是不好过了。
想到这,李路就咳嗽了一下,说道:“那我就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指教。”
此时大家已经忘记了史永平的存在了,都把目光汇集在李路身上。当初李路发表的那些文章在军内外掀起的海权热现在依然是热度十足,而谈到海军就不得不谈到空军。李路本来就是很完整地把海空军拿出来作为对比来阐述他的观点和看法,自然而然就必定要涉及到空军的一些问题。所以空军中大肆讨论他的那些文章的是大有人在,这些立志于空军的学员们显然是不会不参与到其中去的。
显然文章的作者就在眼前,大家当然是迫不及待地期待他亲口谈谈自己的观点了。
环视了一圈,李路稍稍提高了音量,以保证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能够清晰地传到距离最远的学员耳朵里面去,他说道:“我想围绕大空军这三个字来讲讲。首先说说我对这三个字的理解。大空军是一个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就好比徐元勇同志刚才谈到的以‘色’列空军。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就领土来说,在咱们大华夏人眼中,那点地方根本不够看。咱们先抛开经济政治各个方面不谈,单讲军事。其实经济方面也不用多说,犹太人赚钱厉害是总所周知的。”
“我要说的是,就以‘色’列这样一个国家,那么小一个地方,区区两三百架战机的空军,能称为大空军吗?是不是大空军就一定要有上千架数千架战机才算得上大空军?”
“都不是。所谓的大,不是体现在你有多少战机你有多少人,而且体现在你的战略战术和作战能力上。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以‘色’列空军的飞行员的素质都是非常的高的。首先他们每一个人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而且因为地缘政治等等原因,几乎都有过战斗的经历。大家都可以想象,打过仗和没打过仗的兵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我重点要谈谈自己看法的是空军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要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建设?简单地说,一直以来咱们空军干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件事。领空巡逻,截击敌机。咱们的训练是按照爆发大规模战事的标准来进行的,随时准备打上一场有上百架战机参与的大规模空战。”
说到这,李路停了一下,目光炯炯地扫过每一个人的脸上,说道,“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我可以做出这么一个大胆的推论。未来爆发类似于当年远东那种大规模战事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动辄上百几百架战机在空中‘混’战,这种场面恐怕是再也看不到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个国家对抗才能引发这么大规模的战事。能够在一次作战中出动数百架战机的国家无非就那么两三个……”
“再一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机的‘性’能会去到一个现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当一架先进战机有能力把十几二十架普通战机击落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几百架战机‘混’战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除非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否则这种可能‘性’几近于零。”
“我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引出唯一的重点——未来的空军,不再是单纯的防空作战,说得学术一点,就是不再是仅仅争夺制空权就行了。”一句话勾起了所有人的求知‘欲’,连章处长也不由沉思起来。
让李路稍稍有一点时间缓冲,就继续说道:“一开始提到以‘色’列空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徐元勇同志说的六日战争。在那场战争里,以‘色’列空军击毁的敌机达到了451架,而这些战机大多数都是在跑道上被击毁的。”
“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一下,然后分成大致把空军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动防御型的,就是别人过来打你你再升空去迎战。另一种是主动防御型的,就是在你意识到对方要过来打你了,你在此之前、在他们升空之前把他们击毁在地面!我坚定地认为,只有主动防御才是最好的防御。套用一句名言: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咱们的陆军是完全的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精’髓,陆军的整个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空军呢,单纯的国土防空已经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对军队提出的要求了。未来的空军,要做到歼敌于千里之外。以‘色’列空军其实也是被‘逼’着走上这条路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可言,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就得必须想方设法在敌机起飞之前干掉他们!”
“另外,不久之后咱们会发现,未来的作战样式不再是某一个军兵种的单打独斗,那将会是多兵种的协同式的联合作战。这样一来,当陆军需要来自天上的支援时,咱们空军却发现没有办法向地面上的敌军投掷炸弹,那将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看法。未来的空军,必须得有侧重点的全方位发展,根据咱们的实际情况,把远程打击作为和争夺制空权一样重要的战略来建设。”
“也许以后我们不会再有四五千架战机,有可能会是一千架甚至更少,但是那将会是一支真正的大空军。”。。
第129章《论空军》
李路知道在国防大有着一个专司研究国防战略军队发展战略等等问题的机构,未来会出现很多类似的研究所,官方的民间的一大批。但是他不知道,在1989年,空指院会有一个战略研究室。
当学前教育结束之后,正式的课程展开之后,他再次受到院长范启发的召见,然后他进入了战略研究室,名头是实习研究员。于是,李路开始了解到,其实空指院的这个专司研究空军战略问题的研究室,尽管空指院是一所以战术教授为主的中级指挥院校。
除了日常的课程之外,李路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时不时的要参加研究室的工作。开学一个月后,李路忽地找回了重生前被调离特种部队后的那段时光。那段时期,他作为后勤官几乎是终日与报纸相伴。每天上班就是喝茶看报看文件,荒渡生命。
空指院的战略研究室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收集需要坐冷板凳的人。
这也不奇怪,在咱们这个国度,只要跟理论研究搭边的,一般都是冷板凳。于是李路就开始认真地思考,范启发之所以让他这么一个学员进入研究室参加研究工作,仅仅是因为他那天在博物馆的表现惊四座?
李路以为是这样,但是现在他有点怀疑了。让他过去的时候,范启发说研究室正在进行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李路感觉自己可以参与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就答应了下来。
结果到了研究室,尼玛,什么狗屁重点研究课题,围着一堆公开的半公开的外军资料,或直接拿过来用,或根本就是随便截取一段,就是他娘的研究结论了。
李路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在他的想象中,研究一国空军发展战略问题的,应该是一群经验丰富老研究员和一群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年轻研究员组成的团队,然后各种所需要的资料会堆满整整一间庞大的资料库,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各种忙,讨论辩论分析各种会议一个接着一个……
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几个半老头坐在办公室前悠闲地品着香茗看着报纸。李路不由想到:这是被人研究的架势呢吧?
李路当时就后悔答应范启发了,这完全是丝毫没有保留地‘浪’费宝贵生命的举动啊!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李路渐渐感觉到不对劲儿了。范启发绝对不是故意把他‘弄’到研究室去晾起来的,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呢?这么一想,答案很快就浮现在李路的脑海中了。
面对战略研究室的这种状态,范启发显然是知道的,而把李路这样一个年轻有才华的人调过去客串,那必须是想整出点动静来的。
明白了范启发的意思,李路就开始动起手来。之前写文章,他能依靠的是后世的知识和超前意识,对这个时代国防军的了解仅限于史料中。现在他进入了空指院的战略研究室,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平常接触不到的空军的各种资料。
于是徐元勇和全珍宝就发现,每当上完课或者训练完回来,李路匆匆吃了饭后就不见人了,一直到了熄灯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躺在‘床’上一下子就睡着了。没什么时间和大家‘交’流,徐元勇和全珍宝是不知道李路进入了战略研究室,只当他在加班学习。
作为陆军出身的准飞行员,要想毕业,那是必须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的,大家都能理解。他们此时此刻是不知道,这段时间的李路正在做着一件对国防军空军的未来影响很大的事情。
在动手之前,李路特意以老李家长孙的身份去到范启发的家拜访了一回,他们深谈了很长时间。李路的目的是要取得范启发的支持,因为他的想法不再是简单写几遍文章发表一下就够了。
路三哥打算利用在空指院这一年的时间,整出一部真真正正的著作来。这对李路来说难度很大。因为他虽然有先天‘性’的超前意识,但是他前世是特种兵然后是后勤官,现在也才是高中毕业水平,要想写出有水平的学术著作来,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李路决定做这件事情,一方面可以尝试着为空军开一个好头,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理论写作水平。他知道,这一世,他绝不会再是一个大头兵。那么,理论这一块的短板他就得必须补上去。
无疑,战略研究室那些半老头子可是真正搞研究不行,但是他们这种笔杆子的文笔那必须是过硬的。李路就是想从范启发这里得到支持,希望能够发动起那帮人跟着他一块整。
没想到的是,范启发很干脆地拒绝了,他就说了一句话:“如果他们能顶用,那我让你过去干啥?”
李路马上就明白了范启发的意思,他压根没寄望于研究室能整出什么来,也就根本不奢望那里能整出什么研究成果来。把李路‘弄’过去客串研究员,纯粹是看李路这一块有两下子,能整出动静来肯定好,不能的话也没啥损失。
就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李路没有想到范启发的另一层意思,得到了上面指示的范启发,不无锻炼李路的意思。
回去之后,李路思考了很久,最后他还是觉得自己一个人恐怕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研究,即便会是一个很粗糙的研究。
他脑海里马上就蹦出一个人影来——徐元勇。他真没想到,未来的试飞英雄对空军的发展这么的有预见‘性’。他甚至在想,如果他拉上徐元勇搞理论研究,会不会从此就改变了他的命运了呢?
“老徐,珍宝,吃晚饭我带你们俩去一个地方。”
进入食堂吃饭之前,李路对徐元勇和全珍宝说。他打定了主意,要拉就两个全拉上。徐元勇和全珍宝看李路神神秘秘的样子,队列里也不好多问,就点点头。
晚上自由活动的时间,其他人都在宿舍里看书,李路带着徐元勇和全珍宝往研究室走去。
“老李,你到底要搞什么啊,神神秘秘的。”徐元勇不由问道。
全珍宝鬼鬼祟祟的东张西望,“如果被教员发现我们没在宿舍,那就完了。”
李路说道:“放心吧,我已经跟值班的教员打了招呼。至于做什么,到地方了再说。”
到了研究室,徐元勇打量着空空‘荡’‘荡’的办公室,纳闷地问道:“老李啊,这不是战略研究室吗,你带我们到这来干啥呢?”
李路示意他们在办公桌前坐下,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一叠资料,走过来,说道:“当然是干和研究有关的事情。”
他把资料分给徐元勇和全珍宝,在他们翻看的时候说道,“我打算写一本有关于空军战略的书。”
全珍宝下意识地问道:“空军战略?”
显然他不是很明白这两个凑在一起的名词。
李路解释道:“空军战略是空军建设和作战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方略,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建设和作战的。”
“啊!”全珍宝吓了一跳,“这种事情不应该是我们干的吧?”
一直在认真看着资料的徐元勇,这时抬起头,盯着李路问道:“老李,这一定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你一个人怎么搞?”
李路点点头,“所以我才找你们帮忙。”
徐元勇摇头说道:“那也没有什么两样。这么专业‘性’质的著作,恐怕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才能完成,而且,极有可能是白费功夫。”
李路明白徐元勇的意思,写出来的东西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说一丁点作用也没有,那不就是白费功夫了么。
想了想,李路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了,空军战略这种东西,说实话,的确不是我们有资格去考虑的事情,那应该是顶层的智囊专家该干的事情。我的意思呢,嗯,咱们其实不用把书的位置放得太高,就好比美帝那边,每个人都可以对国家安全国防战略提出建议意见想法什么的。咱们就当成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来看待,在保证严谨没有学术错误的前提下,写出来。至少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徐元勇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这点水平恐怕帮不上忙。”
李路笑了笑,“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徐元勇愣了愣,随即也笑了。
全珍宝有些听不懂他们说话,挠挠头,“那我可以做些啥?”
李路和徐元勇对视了一眼,说道:“听说你的钢笔字写得漂亮,你负责抄写……”
于是,李路就想起了电脑,这个时候应该由这玩意儿了,只是上哪去搞点回来呢,用笔写字多慢多累啊!
就这么的,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三个年轻人简单的几句话,就注定了一部奠定了空军战略基调的著作的诞生。几十年后,有评论家评论此时此刻还存留在李路脑海中的《论空军》的时候,经常用到这样一句话:“这是一部影响了空军整整半个世纪的巨作。”
李路无疑会在书中大肆发挥他的“先知”,厚颜无耻地充当起先知来。未来,有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这样一本指导了空军发展和作战的影响巨大的著作,会出自一位陆军出身的年轻少校之手。
未来,《论空军》的地位媲美马汉的《海权论》,而他的主要作者李路则被称为华夏的现代化空军之父……。。
第130章单飞日
1989年11月11日,这天恰好是空军的成立日,同时也是新学员的单飞日。
这天天气条件良好,晴空万里,秋意渐暖。位于帝都西郊的西园机场,早早的地勤们就开始忙开了,清扫检查跑道。机械人员则有条不紊地检查要执行飞行任务的战机的各个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简报室里坐满了人,章处长站在小黑板前面,他身边还站着一个空军中校。
李路打量着简报室,其实说是简报室只不过是李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会议室。
章处长首先说话:“同志们,经过两个月的带飞训练,你们已经走到了单飞的阶段,这半个学期你所学习的技能,将会在今天得到全部的验证。八月之前你们是老百姓,三个月后的现在你们是准飞行员。我希望你们牢记所学,顺顺利利地完成首次单飞。”
“下面请今天的地面指挥官黄中校给大家讲话!”
大家热烈鼓掌。
黄中校往前站了一步,面无表情地说道:“每一个人都要按照程序完成一个小时的飞行,从起飞到降落,你们要完成十一套动作。整个过程和你们呢之前频繁接受的带飞训练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你们将是单独驾机飞行。”
顿了顿,黄中校说道,“上级决定,本次飞行采用的是j…7战机,也就是你们之前所使用的**…7(歼教…7)的单座版本,也是咱们空军的主力战机。同志们,我必须提醒你们一点。你们这一批挑选出来的二十四个人,是本次教学改革的第一批学员。是最早进入单飞、使用新型战机的第一批学员。我希望你们能够开一个好头。”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们的表现太过糟糕,将会在一年之内没有单飞的机会。”
大家面面相觑,心情紧张而‘激’动。
黄中校扫了现场一眼,说道:“我可以保证一点,只要你按照所学的进行‘操’作,降落之后你就能拍着‘胸’脯对别人说你是一名飞行员!”
“哗哗……”
大家使劲地鼓起掌来,李路也被他的语气感染了,用力地鼓掌。听说学院有这么一个教学改革,让新学员早些接受实际‘操’作,早些进入单飞,多些接受飞行训练,的确有些让李路意外。
要知道,现在的国防军很穷,每一滴航空燃料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之前就算是带飞的这种训练也是很少的。出现这种变化,那就意外着,李路通过自家老爷子向上层施加的影响,已经在开始慢慢地发挥作用了。
其实李路不知道的是,空指院这项教学改革需要的资金支持,就是来自于一项特别拨款。而这项特别拨款的资金来源,则是出自于总参情报部秘密控制的一家商业公司。这个商业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却又是经过好几道经传后,源自于一个叫zuo爱国基金会的机构……
当爱国基金会发展起来之后,汇集了海外爱国华人的大量捐款,随即一连串的小项目得以继续或者展开。空指院的教学改革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一个典范的例子。
“下面按照顺序进行,一批次三架,没有轮到的人在这里等候!”黄中校说完,干脆利落地敬礼退回去。
带队的章处长站出来,扫视了大家一眼,严肃地说道:“同志们,你们驾驶的是咱们空军最好的战机,它们都是空军的宝贵财产,我希望你们能够严格地按章‘操’作,确保万无一失,告诉我,能不能做到?”
“能!”
声音之大几乎要掀翻天‘花’板。
章处长满意地点点头,看了黄中校一眼,然后黄中校就念出了二十四个人的先后顺序。李路排在最后一批里。接着第一批人就频繁地深呼吸着,跟着黄中校走了出去,章处长也前往了塔台,全程跟踪每一个细节。
李路扫视了其余人一眼,大家脸上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加紧张,他却‘波’澜不惊的样子。这自然是源于他对自己驾驶技术的自信,同时也是因为开j…7这种二代机,实在让他感觉不到‘激’情。
参加这次单飞的全部是地方上考过来的学员,像徐元勇那些从部队过来进修的优秀飞行员,本来开的就是j…7,所以他们是被排除在外的。李路和徐元勇这一批人上理论课,却要跟这些标准的新兵蛋子学飞行,不得不说是一个特例。
回忆了一下j…7的技术‘性’能,李路不由想到了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在这个时候,空军现役中的战机有大量的j…6,j…7和j…8只占据了一部分,李路猜测大约不足千架。
几个飞机厂的生产能力摆在那里,国防军的军费摆在那里,想多生产一些也是有心无力的。
相对于遭人诟病的j…8,j…7是一款更加优秀的战机。j…7是著名的米格…21的华夏版本,也是华夏从老‘毛’子那得到的最后一款战机,当然是除了su…27之外。这种采用三角翼气动布局的轻型战机,机动‘性’能非常的优异,爬升快,速度高,‘激’动灵活,非常的适合近距格斗。
其实,从飞行表演队一直到j…10出现之前使用的就是j…7这一点可以看出,空军对这款战机大爱,同时也说明了它的确很优秀。只是再优秀也终究是二代机,而且根本没有改进的余地,迟早要被退出现役。
但是李路很清楚,j…7的生命不会消逝,因为就在去年,也就是刚刚过去的1988年,华夏和巴铁开始了一个战机合作项目,名为“超…7”轻型战斗机计划。说白了就是华夏要给铁杆早一款物美价廉的战斗机,而这款战斗机的蓝本就是j…7。
负责这个计划的就是成飞,要想满足巴铁的技术要求,成飞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无法做到。所以成飞选择了与格鲁曼公司进行合作,联合研制。历史上是因为“和平典范”计划的夭折,华夏和美帝的关系陷入低谷,所有的合作计划都搁浅了。这个超…7自然而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一拖就是将近十年时间,一直到华夏和老‘毛’子展开了军事合作,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些许技术之后,才重新启动了这项计划。而超…7也变成了fc…1,然后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枭龙战机,巴铁人们熟悉的雷电战机。
也因祸得福,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采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枭龙战机的技术参数远超了巴铁军方当年所提出的要求,‘性’能直追f…16而去。
透过简报室的窗户,李路看到了从跑道上滑跑起飞的j…7,想起了它的后代枭龙战机。然后从枭龙战机身上联想到了华夏的收获。
两三百架的订单,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花’费了那么长时间,华夏收获的不是金钱,而是一批有经验的研发队伍和大量的经验。另外一个,在李路看来,枭龙战机之所以‘性’能出众,完全是因为成飞不计成本地投入研发设计,这个战机是完完全全的政治产物。是新一代的“支援同阵营兄弟国家”的举动。
或许没有人知道,为了枭龙,一度影响了j…10的研发进展!
李路的思绪回来,想到在这一世,风‘波’云淡风轻地过去了,和平经典计划没有受到影响,那么,历史的轨迹就被小小地改变了。成飞和格鲁曼在超…7上面的合作没有中断,也就是说,超…7不会消失,枭龙不会出现?
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小,因为李路很清楚,和平经典计划终有一天会结束的,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但是他敢肯定不会很晚。就算没有风‘波’,未来发生的很多事情也会影响到这个计划的进行。
所以,成飞和格鲁曼在超…7战机上面的合作依然会中断,只是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成飞有更多的时间从格鲁曼身上学习到更多。
如果足够细心,翻出当年格鲁曼提出的超…7设计图案,然后再对比一下已经装备了巴铁的枭龙战机,你就会发现——咋那么像呢!
成飞的确是在格鲁曼身上学到了一点点东西,仅此而已。
突然,李路心里一惊,他想到一个问题:他促使了空军购买了f…14,那么会不会影响到j…10这种恶棍战机的出现呢?如果有不好的影响,那么自己的罪过就大了去了。
随即他又想到,即便空军不买f…14,也会买老‘毛’子的su…27,而j…10计划照样不会受到引进先进战机的影响。他记得历史上十号工程早在1984年就展开了,也知道后来是因为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失去了关键的发动机技术,转向老‘毛’子后,又‘花’费了几年的时候,才在1998年实现首飞。
也就是说,空军引进先进战机的最终目的在于得到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同时弥补空军先进力量的不足,做一个过渡来使用。
这么说,j…10这个恶棍战机以后不会用老‘毛’子的al…31f发动机了,而是f…14的f110…ge…400发动机了!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别人不清楚,李路可是知道的,老‘毛’子的发动机说是动力强劲,其实只是在开加力的时候才会显示出‘性’能来,而美帝的发动机则是非加力情况下表现也非常的出‘色’。
就好比同排量的情况下,一台带t的汽车发动机马力扭矩什么的还比不上一台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况且人家也带t!
李路当时一心为了海军考虑,所以极力地推进获取f…14,没想到却冥冥之中有了改变j…10发动机的可能。比起老‘毛’子的发动机,李路更希望看到华夏的研究人员们能够有机会吃透美帝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在他看来,两者其实不是同一个档次的。
“李路!”
叫喊声把入了神的李路唤醒,他条件反‘射’般地站起来,“到!”
“检查装备,准备上机!”
“是!”。。
第131章改出
三架j…7战机在停机位上静静地等待着,地勤人员已经完成了飞行前的一系列检查工作。李路和其余两名学员纵队齐步行进,分别来到自己的座机旁边,按照程序检查飞机,然后在责任书上签字。
塔台上的章处长通过望远镜稍显紧张地盯着李路,之前的学员都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单飞,他却有些担心李路。因为李路是陆军出身,特殊的培训生,虽然背景神秘,但是开飞机跟背景没有半‘毛’钱关系。
之前的带飞中,教员反映过来的情况说明李路的技能掌握得很好,很全面。但是即便这样,章处长还是有所担心。李路不同那些千里挑一的地方生,没有摆在明面上的优秀文化水平,在章处长眼中,他就是一个来自总参的四肢发达的警卫参谋。
其实还有一层担心,既然李路背景神秘,那么如果发生点什么事情,起码章处长是逃不掉关系的。这也是他紧张的原因。
“领巾24号,我是塔台,准备起飞。”
耳机里沙沙的传来塔台指挥员的声音,李路飞快地对战机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回答道:“塔台,领巾24号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领巾24号,允许向240,调整频率143。”
“允许向240,调整频率143,领巾24号明白。”
重复指令的声音落下,李路便缓缓地推动油‘门’杆,一股强大的推力产生,战机像被什么踹了一脚似的,猛地启动,开始在跑道上滑行起来,速度越来越快。油‘门’杆推到底的时候,李路拉起了‘操’纵杆。
在塔台里面所有人的惊讶目光下,李路‘操’控着战机轻盈地跃上空中,刚刚离开跑道没多久,李路便一个漂亮的侧转,战机倾斜着身子向高空爬升。
看到这一幕,黄中校不由对章处长说道:“他以前真的从来没有接触过飞行?”
章处长也被李路这个漂亮的飞行动作惊到了,无意识地皱眉:“他的档案里的确是这样显示的。”
“看他的动作,怎么都像飞了上千小时的老手。”黄中校微微笑道。
章处长耸耸肩,也笑了。
进入规定航线后,李路不断地汇报实时情况,通过扩音器传出来的声音让章处长稍稍放下了心来。看样子李路的飞行技能很出‘色’,战机也表现正常,那就没问题了。
突然,一阵电磁干扰声后,李路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引擎动力在下降……我失去动力了……”
塔台里的指控人员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失去动力了呢?
仿佛约定好了一样,塔台陷入了短暂的三秒钟停滞,然后跟火山爆发一样各个岗位都炸开了。
“现在什么情况?”
“他的高度在下降!”
“启动应急方案!”
“救援组准备!快!”
李路的声音再次传来,和刚才一样,完全听不出有半点的感情‘波’动,很平淡但是很清晰:“引擎故障,我彻底失去动力。”
“能不能迫降?迫降!”黄中校第一时间想到了战机的安全。
章处长张大嘴巴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李路的声音响起,这次变得有些断断续续,也许传播过程中受到了干扰,也许电台出现了问题。
他的话让塔台再次紧张起来,只有短短四个字:“我尾旋了。”
“改出改出!”黄中校大声喊道,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战机一旦进入尾旋,基本上就是宣布了死刑。历史上成功改出的例子少之又少,而且李路他还是一个新手!
“看!他在那!”有人指着外面的天空喊道。
黄中校和章处长放眼望去,李路其实没来得及飞多远,他就在机场以西十来公里处,可以看得见一个小小的影子在飞速地直线下坠。黄中校连忙拿起望远镜,于是他看到了打着转转下坠的24号战机。
“报告高度!”黄中校大声道。
“1200米!1100!……”
李路的高度下降得非常的快,章处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急步走到黄中校身边,沉声建议道:“老黄,跳伞吧!”
黄中校点点头,一把拽过送话器大声道:“李路!我命令你弃机!”
在这个高度如果再不跳伞,就没机会了。之前黄中校还想着让李路尝试迫降,这对于国防军空军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防军的每一个人都把装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一直到二十年后这个观念才被逐渐转变过来。
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远比一架先进战机重要得多,从道义上讲!
让黄中校和章处长意外的是,李路却回答:“让我再试试!”
镜头来到尾旋中的李路。战机在旋转着下坠,他只感觉到身体所有的血液都往脑袋上面涌,眼睛充血通红得吓人。他咬着牙齿坚持地把战机改出,脑袋里飞速地回想着教学时有关于战机尾旋的处理方法。
数次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李路,今天却有点心悸了。因为他这个时候深切地感觉到,一架失去控制的战机,就是一头不受控制的暴烈的野兽。不管他做什么,战机都没有丝毫的反应。这种时候,李路感觉到人的力量的渺小。
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重达5吨的j…7战机正在飞快地扑向地面,渴望与地面来一个世纪之‘吻’。而它的驾驶者则咬紧牙关地不放弃失去对它的控制。他一遍又一遍地试图启动引擎……
“400米!”
听到参谋报告高度,章处长急了,夺过黄中校手里的送话器,大声喊道:“李路!我命令你跳伞!跳伞!”
400米,一个**的高度,真正**的高度,如果及时跳伞,还有生还的可能。因为战机下一刻,就是坠毁地面!
电台里传来的只有电磁干扰的沙沙声,塔台上再也看不到李路了,因为地球曲率的关系,李路和他的座机已经消失在黄中校的望远镜中了。
没有回话,塔台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黄中校看了一眼目光有些呆滞的章处长,沉声下令:“救援队马上出去!”
马上有参谋把命令传达了下去,大家都站了起来,看着李路坠落的方向沉默着。所有人都认为,李路已经和座机一起坠落了。即便在400米高度的时候跳伞,也不一定能够生还,因为在那个高度,恐怕在人落地之前,降落伞都没能完全的打开,因为李路跳出来后,身上带着战机赋予的惯‘性’,非常的强大。
就在所有人开始进入事后的处理程序的时候,扩音器里突然传来李路的声音:“塔台,请求降落。”
语气没有半点的‘波’动,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塔台的人都愣住了,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李路再次重复了一遍:“塔台,我改出了,请求降落。”
突然,一个参谋指着方才李路消失的方向大喊起来:“快看!”
远处,一架战机缓缓地朝机场飞来,越来越近。
黄中校‘激’动地拿起送话器:“允许降落!领巾24号!你可以降落!”随即他扭头下令:“应急小组准备,他一降落马上对战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处理!救援队随时待命!”
章处长还没有从大喜大悲中回过神来,他以为这个事故责任他是逃不掉干系了,没想到一下子就来了个峰回路转,心脏颇有些受不了。
“老章,还愣着干啥,走,我们迎接英雄去!”黄中校拉了他一把,两人快步走下塔台。
英雄归来,没错,就是英雄。随战机牺牲,李路就是烈士,成功把改出并且把鼓掌战机开回来,他就是英雄,实打实的英雄!400米高度改出尾旋,难以想象,难以置信!
但是,李路这个新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技术和这一个可能‘性’!
李路一个漂亮的着陆动作,让大家有些错觉,这就是刚刚发生险情的战机吗?如果是,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也太强悍了吧?
战机缓缓地停下来,地勤们都欢呼着冲了上去,打着红十字袖标的救援人员蜂拥而上,其他在简报室密切关注情况?(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