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7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会议桌的尾端摆着一张椅子,他被命令坐在那。一向狗胆包天、敢当着首都市市委副书记的面甩副执政长孙耳光的三哥,此时在开着空调的会议室里,额头毫不犹豫地冒出了汗珠。

    三哥和华夏国防军中最有权势的九巨头坐在一起,用压力山大已经不能形容他的心情了。

    如果是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给李路这么大的压力。身居副统帅的方上将,李路当时在谈判小组工作的时候打的交道还少吗?老总,担任101大队长时李路可是拥有直接面见老总的特权。自家老爷子呢,那更不用说了。

    而这些巨头们身上的新式军服更是让李路的压力莫名地添加了几分。

    悄悄深呼吸了几个,李路不由打量起九大巨头的位置来。方上将毫无疑问的坐在居中左首的位置,在他的右手边是老总并排着,老总的位置稍微靠边了一点,隐隐突出方上将的主位来。

    然后李路就敏锐地发现,在方上将左边的第一个位置上坐着的,居然是自家老爷子。首都军区的地位高于其他军区这是肯定的,但是在座的几位老板里,比老爷子资历深的有好几个,按理说,不应该这样排。

    老爷子可能要进步了。

    正在暗暗欢喜的李路,给方上将的声音给拽了回来,“小鬼,听说你对陆军改革这方面颇有心得,我们这帮老家伙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也太直截了当了,李路不由想,随即一愣,“对陆军改革颇有心得”?他不由看了自家老爷子一眼。李路的确曾经跟老爷子聊过这个命题,也撰写了一些文章交给老爷子过目。但那都是组建101的时候,都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李路差不多都忘了这事了。

    显然,在陆军改革里,老爷子一定是主要的推手。

    “呃,我……”李路一时不知道怎么展开。

    魏老总此时笑了笑摆摆手,“不要紧张嘛,有什么说什么。”

    李路暗想,在这种近乎世界大战作战会议的会议里有什么说什么,那可危险。他定了定神,挺了挺本来就很直的腰板,面对九双眼睛,说道,“各位首长,陆军改革这个命题太大,我实在驾驭不来。”

    “呵呵。”魏老总笑了笑,对于一个少校军官来说,这个题目是有点大了,当下就说道,“这样,给你一个团或者一个师,你打算怎么改?”

    这就是具体的方式方法了,而其余老板们仅仅是知道李路是101大队的创始人,并不十分了解他,听见老总给出这么一个题目,不由心里都存了疑问,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少校,哦,正营干部,他知道团和师的概念吗?

    毫无疑问的是,李路花在陆军上的心思远比海空军多,前世今生他都是在陆军服役,自然也就更了解。

    稍微想了想,他就说道:“咱们正在进行的师改旅的目标在于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方式,从而达到指挥作战效率提高的目标。我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更高效的指挥控制是取胜的关键因素。然而咱们陆军现行的指挥体制部队编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战争对我们提出的要求。85年开始缓慢实施的师改旅毫无疑问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的探索。”

    说着,李路的思路就慢慢清晰起来,大老板们带来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分析二战后到现在的几场局部战争,我认为现代化陆军最基本需要具备三点,机动能力、火力输出以及高效的指挥系统。推进部队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变,仅仅能够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有限的火力输出,而最为关键的指挥系统则几乎改善不大。我研究过美国陆军的数字化建设,他们的重点放在了指挥控制系统上。也就是他们所说的c4i系统,代表的是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实际上核心就是指挥与控制。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系统把指挥所、预警系统、作战部队以及情报部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如果把部队比作人,那么指挥控制系统就是大脑,所有的终端是神经末梢。”

    “确切地说,美军的c4i是全军种范围内的。他们要实现的是这样一个目标,并且已经实现了。具体说来,假如陆军的一个步兵连遭遇了伏击,或者在进攻作战中需要火力支援。在炮兵部队没有办法提供及时支援的时候,该连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直接呼叫天上的战机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不管是空军还是海航,甚至陆航。这样的好处极其明显,简化了当中多层的指挥层次。如果我们的步兵连要召唤空中火力,按照现行的指挥体制,需要通过一级一级地向上报告,最后由前线指挥所协调航空兵部队派出支援。”

    老板们的表情有了变化,李路简单明了的讲诉,仿佛让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华美开战,当华夏的空军赶到战场,看到的将是已经丢掉的阵地和被空中火力击溃的地面部队……

    “据了解,美军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目标,而且正在向更加先进的c4isr系统迈进。增加了战场监视和侦察,简单地说,他们开始向战场的单向透明大步迈进。”

    战场单向透明,即便在座的大老板们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术语,但是从字面的理解,已经让不少人心情沉重了。都是从战火中杀过来的老将,没有谁比他们更加清楚所谓的战场单向透明意味着什么。

    那代表着两军交战,你在做些什么敌人看得一清二楚,而你对两眼一抹黑。这是太基本的常识了。而且,他们也很清楚,在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的条件下,以前的侦察手段已经发挥不了太大效果。

    空军为什么寻求购买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华夏又为什么玩命地研制更先进的各种卫星?别以为90年代的国防军大老板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他们才是共和国中目光最具前瞻性的一群人。

    “美国有强大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强大的国力来支撑,反观我国,至少现在没有办法去实施这样的建设,但是不代表着我们不能进行试验和尝试。常规上来说,摩托化到机械化再到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就是咱们所说的信息化,我们现在处于这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要尽快地追赶世界水平,提高我军的战斗力,按部就班地推进无法达到要求。所以我认为,在全面推进机械化建设的同时,辅以初步的信息化建设。”

    事实上,李路的回答和魏老总的问题严重的不对口,但是大家都被他的话吸引住了,倒也没人去深究这一点。而李路,也想起了魏老总需要他谈一谈什么。

    他稍稍缓了口气,说道,“具体到一个师或者一个团来说,首先大量的步兵师编制无法适应未来的形势。我认为师改旅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除了个别特殊兵种保留师编制,比如空降兵,以及必要的重装部队,其余步兵师应当改成更加灵活的合成化的作战旅。师改旅,团升旅,瞄准合成化作战旅这个方面。这样的作战旅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它的火力不会弱于步兵师,而且比步兵师更加的灵活,相对于团级部队,它拥有更强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而丝毫不会比团级部队笨拙。而对于指挥体制来说,军级指挥所可以直接指挥作战旅作战,而不需要通过师指挥所中转。换言之,战争中,前线联合指挥部可以把命令直接下达到作战旅,达到高效的目的。”

    小心地看了看九巨头的表情,李路稍稍犹豫了一下,把最后的炸弹抛出来。

    “不仅仅是陆军,包括海军、空军以及战略导弹部队,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化。而对于信息化,我拿一个作战旅举例子。未来战争中,作战旅里面的不再是几个步兵营几个步兵连,而是由许多个小小的作战单元组成一个大的单元,然后再组成一个更多的单元。比如一个步兵班,一辆坦克,一架武装直升机,它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地面作战单元,后面的炮兵部队,一门或者几门火炮可以是一个火力支援单元。这些作战单元通过指挥控制系统联系起来,可以根据需求组合成不同规模的大的作战单元,可以作战需求的不同组合成有针对性的专业作战单元。面对敌军的装甲部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个作战旅的装甲单元抽调出来组成一个对等甚至具有优势的大装甲单元,和空中火力单元协同作战。就好像砌墙一样,想怎么砌怎么砌……”

    “其实在当时组建101大队的时候,我便有意识地加入了作战单元化的概念。101最基本的作战单元是四人组成的小队,每个人是最小的单元,狙击手兼指挥员,火力支援手,以及两名突击手。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名专业爆破手一名观察手和一名突击手,就能够组成灵活而战斗力倍增的七人突击队。细分为指挥组、突击组、支援组。只是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咱们没有更好的单兵联络系统,战斗力受到了影响。”

    “必须正视的是,实现作战单元化的核心是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一个极其庞大技术含量非常高也非常耗钱的工程。如果要实现三军联合作战,需要的技术、资金等等的支撑,就更加的庞大了。就目前而言,咱们还没有那个条件,但是我认为总的方面必须得牢牢地确立下来……”

    李路没有再说下去,因为方上将已经在缓缓地摆手了。

    方上将捋了捋满头的银发,颇为感慨地说道,“咱们落后太多了,我是看不到你所描绘的国防军咯!”

    说完呵呵地笑了起来,众老板虽然心情沉重,却也配合地露出笑脸。

    “小鬼,我看过你的论空军,也读了你的论海军的未来。”方上将继续说道,“很惊讶啊,没想到你这个小鬼眼光很犀利嘛!我问你,海军的改革,难点在哪里?”

    众老板不由有些讶异地看了看方上将,同时把目光投向李路,纷纷心里想道,这小子难道也懂海军?这可不怎么合乎常理!

    李路不由小心地笑了笑,方上将终究是方上将,即便是在主持陆军的改革会议,他的心思也没离开过海军。

    而李路对于方上将的这个问题,只用了一个字来回答:“钱。”

    钱?

    难点就是钱。

    方上将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了,当下表情也就略显无奈了。

    李路再次小心看了看众老板,说道:“三大军种中海军是最耗钱的。一艘驱逐舰动辄十几亿几十亿,最便宜的现代化导弹快艇都得上千万。咱们海军现在的状况也是三军之中最差的,绝大多数装备已经落后别人至少一代的水平。我的看法是,海军要追赶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装备。根据我们的国力,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有规划地对装备新型舰艇。有这些东西,才有基础去实施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信息化。”

    是啊,装备是平台,平台都落后不堪,又怎么去谈其他的?

    第187章进攻型陆航

    在李路说话之前,大老板们没有想到李路对世界上的军事改革这么了解,还了解得这么的透彻,尤其是美军的。李路的话像一只手一样,推开了阻碍在大老板们面前的最后一扇门。

    于是,在李路出现在这个汇集了华夏最有权势的老板们的会议室后,会议时间不知不觉地延长了。

    没有人向李路提问,也没人让他出去,他只得规规矩矩地坐着,认真地听着老板们你来我往地讨论。这可是决定着两百多万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走向何方的高端讨论。

    后世什么合同金额上千亿的高端商务会议跟这比起来,简直弱爆了。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掌握着武力的人才会让人无休止地颤栗。武力的强弱与颤栗的程度必须是正比。

    江浙帮为什么在当了最高统帅后做的第一件事频繁地下部队视察,为什么他先是最高统帅,然后才是国家元首,而每一位接替者的轨迹都是如此。原因就在于太祖说过的那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按照后世的领导人更替来看,枪杆子早早的在还是储备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掌控,而不是像江浙帮这样上位了才频繁地活动。这里面有历史的原因,别忘了,江浙帮是特殊时代里被选中的特殊领导者。

    回想起后世新闻上的各种会议,除了副统帅以及防长,极少见到其余将领是排在政务院以及最高局委员前面的。难道事实真的如此吗?

    什么是关键性的力量,军队。军队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基石这个词语不难理解。也许军区老板的国家级别上比不上某部部长,但是国家元首知道谁更加重要。

    从行政级别来看,师长等同于地级市市长。地级市市长正厅级干部,任命权在省里。那么谁能够任命一个师长呢?军区?不,师长必须得最高统帅亲自签署命令。这就是常人不知,但是却是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师改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长的任命都必须由最高统帅来亲自签署。

    市长掌控的可能是一群贪官污吏,师长掌控的却是万余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不过某种角度上说,论破坏性,也许前者的更大一些……

    “陆航的建设要放在首位……”

    “咱们没有那么多军费……”

    几个老板说着说着就在陆航的问题上顶了起来,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变得有些激烈起来。

    西北军区老板看着华南军区老板,拍了拍桌子,说道,“老刘!咱们西北跟你华南比不上,你华南有钱啊,弄陆航大队不费劲儿。我们西北呢,别说直升机了,你要是给我换点好点的坦克我就谢天谢地了!所以我认为,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先把地面的整好了,再去管天上的。”

    华南军区的老刘老板哭笑不得,“我说老安,华南有钱跟我没什么关系吧?你当我是军阀吗?论装备我那俩军还比不上你的,你有什么好叫的?发展陆航是趋势,是形势所需要。我给你讲个事情,前年,那个那个,叫什么来着,哦对,那个短刀突击队跑人安南首都捣蛋那档子事,如果当时不是我的陆航大队及时赶到,咱们的那几个战士恐怕就回不来了。”

    李路当然听见了他的话,心想,原来华南军区也装备了黑鹰,看来黑鹰买了不少。

    西北军区的老安老板瞪着眼睛,“我不是说不搞陆航,给我配几个团我那是求之不得。问题是咱们没那么多钱,那就要把有限的军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你懂不懂啊,老刘?”

    其实,看着这些手握重兵的老板们斗嘴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呢,李路不由想。

    魏老总看了方上将一眼,又和老李家的老爷子李红军交换了一个眼神,李红军咳嗽了一下,说道,“老安,老刘,昨天的会议不是形成决定了吗?统帅部的拨款委员会来协调大型装备的引进和购买,陆航的直升机在此列,新型主战坦克的研制也在经费的范畴当中。”

    这么一说,那俩对掐的老板才闭上嘴。

    这头,魏老总扫了眼诸位,最后目光停留在李路脸上,问道,“小鬼,对陆航的建设,你有什么看法?”

    他这么一问,老板们也就停了下来,准备听听这个很妖孽的小少校有什么说道。

    李路想都没想,说道,“把海空军的强…5强击机都划给陆航,暂时弥补武装直升机的不足。”

    这句话把在场的都震住了,大家都瞪圆了眼睛看李路。

    好一会儿,西北那个老安老板哈哈笑了笑,“小伙子,得亏今天海空那边没来人,否则他们指定跟你没完。”

    其实难怪大家有这样的表情。固定翼飞机已经涉及到了空军的利益,你陆航都他妈的装备固定翼飞机了,现在是强击机以后是不是要装备战斗机呢,那我们空军干嘛去?

    方上将皱着眉头,问道:“给陆航装备固定翼飞机?”

    李路很确定地点点头,说道,“其实不管是固定翼还是旋转翼,本质上关系到的是陆航的发展方向。陆航更多时候是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其次才是后勤运输。装备固定翼攻击机,陆军能够独自承担一定的前线支援任务,把空军从繁重的支援任务中解放出来,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它的主业。咱们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而随着f…14的国产化,强…5对于海空军来说,越来越显得没必要了。与其放在那里等着退役,不如进行一些改进,让这些本来就是为了前线支援的战机暂时填补陆航对地攻击能力的不足。同时把陆航的重点突出来,那就是对地打击为主和保障运输同时发展。未来的陆军空中突击部队需要这些经验和这样的基础。”

    “空中突击?”华南的老刘老板不禁问。

    李路点点头,“美陆军101师就是空中突击部队,直升机和步兵的完美结合,具备全球到达的能力。各种战术的运用就更加灵活了。这也应当是咱们的建设目标,至少一个这样的旅。”

    “这可是用金子堆起来的部队啊!”老板们不会不知道101师,自然也明白那支装备了三百多架直升机的部队显然是要耗费巨额军费建设、维护、训练。

    李红军觉得自己这个孙子说得有点远了,摆摆手,说道,“那只能是一个蓝图,咱们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对于把强击机划归陆航,我持支持态度。陆航不能只是一个航空公司一样的角色。”

    方上将用征询的目光扫视了大家一眼,各大老板当然是纷纷表示支持了。空军改革后,军区空军不存在了,这些大佬们对区域内的空军也不怎么管得着了,也就不会怎么替空军多做考虑。再说,空军又是新战机又是整编的,大量的特别拨款,早就让这些陆军出身的大佬们心存不满了。

    而实际上是海军派的方上将,在副统帅这个位置上他不得不全局统筹协调,他自然是不会表明态度的。只能是点点头,回去之后还得开几个三军大佬会议才能有结果。

    李路反正不想那么多,能说的他都狗胆包天地说了,剩下的就看自家老爷子的了,其他的他想管也管不着。

    现在有机会让他在九大金刚的面前说话,他要是不好好把握,就真的会后悔一辈子。他深知,第二次这样的机会几乎是不可能有的了。而之所以提出把强…5划归陆航,q…5战机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q…5战机代表着的意义。

    一支装备有固定翼强击机的陆航部队,它再怎么看也不会是后勤运输大队,也不会一味按照这个方面去发展。日后强…5退了,就会有新型的攻击机代替它。而拥有固定翼战机,陆航就必须有机场或者基地,而且绝对不是简陋的直升机机场,而是能够起降固定翼战机的机场。这就意味着陆航的地位要提高,地位高要钱就更容易……

    关键在于,陆航必须得是一支进攻型部队,而不是后世人们形象中的后勤运输部队。

    陆航不仅要做到兵力投送,还要具备火力投送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陆军航空兵部队。

    传统的以武器装备区分军种的界限注定越来越模糊,海陆空三军都会有自己的地面部队、航空部队,甚至水面部队。这一切的目的都在于适应现代化战争,提高部队的合成化作战能力。

    只要各军种的战略任务清晰。

    第188章三哥升官

    李路再没能回到sy大队,他在空军的日子也就暂告一段落了,不过,这厮升官了。

    作为对他在sy大队中的表现,他从正营干部变成了副团干部,这回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副团,可不是101大队那会的享受副团待遇。

    说起来,李路即便当时担任着正团级的101大队长,其级别和军衔都一直严重不对等。不过这些庸俗的观念怎能用在三哥身上呢?

    军衔也有了变化,为了和他的新岗位新级别对称,关键还是他以往的表现,这厮提前晋升中校了。

    勉强算是21岁的李路,成为了国防军中最年轻的中校、副团级干部。他的新职务却更加吓人——团长。

    21岁的团长,恐怕解放前战争年代都少见。

    李路参加大佬级会议的最终结构是,他又给人当小白鼠了。

    “既然你对数字化部队那么有心得,你带出一个团来我们看看。”魏老总大手一挥就定了李路的命运。

    李路当场就愣住了,他是真真的愣住了。从101到sy,他所待的部队没有一个是走寻常路的。但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是,101是特种部队,即便缺少一些高技术装备,李路还是能够通过兵员的训练来弥补。sy呢,本身就是为了如何使用新型战机促进空军的改革。这两者都是有基础支撑的。

    但是所谓的数字化步兵团呢?

    “老天,这可是要各种信息化装备支撑的啊!”李路差点就喊了出来,并且拒绝这个任务。

    只是,他又如何敢当着七大老板和方上将的面,拒绝魏老总呢?嫌过得太舒服了还是怎的?

    李大团长就他娘的光荣上任了。当他知道具体情况之下,差点没当着齐永宁的面哭出来。还是和以前一样,齐永宁是他的主管领导。齐永宁属于老总重点培养的青壮派将领,一般和部队改革建设有关的都会交给他来做。

    话说,李大团长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华南军区某师抽调出来的六七百人,就是他的兵。而那个师是乙类集团军中的非主力师126步兵师,然后那些兵显然都是该师“精心挑选”出来的。总部的命令也好,军区的命令也罢,都很难让下面的部队心甘情愿地把好兵交出来。我辛辛苦苦训了这么久,凭什么?有本事你训我看看?

    更惨的是,这一回,李路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利,给你啥兵你就接着。不过,三哥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的要来了一个承诺——年后可以从陆院实习生中挑些人。

    齐永宁一阵鼓励、安慰外加呵斥,这才把李路打发上前往南港2号空军基地的军机。李路前世今生都跟南港结缘了,他那个正式番号为701团的驻地,居然在南港。

    刚刚经过一次台风的南港显得清新气爽,如无意外,在大股冷空气南下前,这是1990年最后一次台风。90年代的南港比21世纪的南港清新太多,没有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污染,到处的空气都清新得很。加上李健国狠抓环保,即便现在南港涌进了大量的工厂,空气也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穿着新式林地迷彩服的李路,脚下蹬着新式伞兵靴,手里提着一只军队标配的迷彩行李袋,站在那里,盯着前面破旧的大门,心里一阵阵泛酸。两根石柱子,上面架俩铁管,右边的石柱挂着个不大的牌子,写着“国防军第70701部队”几个字。

    一条仅能容纳一辆军卡通行的沥青路通向里面,尽头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两边是三层的楼房,寥寥无几,剥落的石灰昭示着它们年代的久远。再往里的远处,则是一座几十米高的山崖,两侧则是杂草丛生的大块空地,只有那生锈的已经缺胳膊断腿的训练器材和依稀看得出轮廓的高台告诉人们,这两处曾经是器械训练场和操场。

    这就是在总部挂了号的神秘701团的驻地……

    李路身后停着一辆由红色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代陆地豪华越野车,那操性怎么看怎么像后世的四代发现。戚君庭打开后座门,提出一个大袋子走到李路身边,扫了眼面前这个军营,不由也黯然神伤。

    “三哥,我说那些老头子该不是存心折腾你呢吧,就这条件,还让你训数字化部队?”戚君庭说着,一脸的愤愤之色。

    “唉……”李路轻叹口气,无奈摇头,“老七,你回去吧。”

    戚君庭点点头,把手里的大袋子递过去,“我给你准备了点军火,还需要什么你再给我电话,我送过来。”

    李路接过,打开看了看,七八条大中华,点了点头,“专心忙大唐实业的事情,有什么需要我会让苏长城去办。”

    戚君庭看了眼站在几步之外的苏长城,点点头,然后指了指红色陆地车说道,“我把这车给你留下吧。”

    李路没好气地说,“那你准备去军法处捞我吧。得了,赶紧回吧。”

    戚君庭只得点点头,“那我走了,有啥事打给我。”

    李路目送戚君庭离开,这时,大门那一个简陋的门卫室里走出一个兵,背着81杠,迈着步子指着李路和苏长城,喝问着:“干哈的干哈的?”

    这兵显然是没见过新式迷彩服,还以为是闲杂人等,等他走近看清楚了李路的领章上的中校军衔,吓得一个立正敬礼:“首长好!”

    李路还礼,扫了眼士兵身上的87式丛林迷彩服,和肩膀上的列兵肩章,这列兵身材颇为高大,一看就是北方人的骨骼,李路问道,“你是哪个连队的?叫什么名字?”

    那列兵挺着胸脯回答:“报告首长,俺是126师……不,俺是7,701团1营2连5班战士,俺,俺叫雷狗蛋!”

    雷狗蛋?

    苏长城往前走了几步,说道,“团长是问你的大名。”

    列兵挠了挠脑壳,“俺,俺大名是叫雷狗蛋。”

    李路摆摆手,“回到你的岗位去吧。”

    “是!”列兵敬了个礼,转身走了过去,这次没进那个简陋的门卫室,而是挎着枪站在了边上,胸脯挺得高高的。

    正准备走进去,这是一辆212吉普车喘着粗气从远处的路口拐了进来,疾驰而来,驶近大门的时候,突然嘎吱地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一个年约四十的上校,急步走到李路面前,后面跟着一个上尉。

    “团长!”那上校首先向李路敬礼,然后往前走了几步握手。

    李路赶紧的还礼,双手握住上校的手。

    那上校颇为感慨地紧紧握着李路的手,“团长啊,我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你来啊。我赶到2号空军基地接你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你已经走了。”

    “政委,太麻烦你了。”李路摇了几下手。

    原来,这个上校就是701团的政委莫大伟。来前,李路对701团的主要干部都了解过,这个莫大伟是126师的后勤部副部长,126师有名的老好人。从他年逾四十还是个副团级干部这一点来看,已经充分说明问题了。军衔这玩意儿呢,是可以依靠着服役时间逐步往上晋升的。

    莫大伟呢,当然是了解过李路的。上级让他过来担任这个701团政委,他本来是有些抵触的。他对军途是没什么想法了。团政委这活儿哪里有后勤部的来得轻松,而且这个701团实际上还是一个空架子,尤其是听说701的团长是总部下来的小年轻,他就更不愿意了。

    他莫大伟都奔四十的人了,跟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搭档,这工作怎么开展?

    但是上级的命令他不能不服从,让他舒服点就是副团变正团了。来前军长很明确地告诉他,到701来,是配合团长的工作。军长把“配合”二字咬得很重。莫大伟早没想法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并且听说团长是某大佬的嫡孙,那心态就更好了。

    否则,他断然是不会亲自跑去接李路的。

    “没有没有没有,团长,来来来,进去说话。”莫大伟指着212吉普说着,手还要去替李路拿行李。

    他身后那上尉干事马上急走几步,抢在前面接过了李路的行李袋,然后走到了苏长城那边去了。

    李路看了看212吉普车,笑了笑说,“咱们走走吧。”随即扭头看着苏长城,“苏长城,你先跟……”

    那上尉干事立马挺胸回答:“团长,我是政治处副处长袁宏!”

    李路点点头,“你先跟袁上尉进去,我和政委溜达溜达。”

    苏长城答应一声,就和袁宏上了212吉普进去了。李路拿出烟,递给莫大伟一根,莫大伟接过,目光在上面的繁体“中华”二字上停留了一会儿,笑了笑,“团长,这边走。”

    李路微笑地点点头,和他一道走向杂草丛生的训练场。

    第189章701团

    一阵风吹来,远远望去,长满杂草的训练场就像是海面一样彼起此伏。在更远处,隐约看到地势略高的村庄,定睛一看,几只黄牛在阶梯一般的田地里悠闲地迈着步子啃草。更远处则是一座突兀的山岭,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地基雷达站。

    李路吐出一口烟,不由说道,“这里的风景倒是挺不错的。”

    莫大伟笑了笑,说道,“这里原来是164师656团的驻地,164几经调整,早早的就调防走了,这里就荒废了下来。”

    李路不由地点点头,164师这支部队可谓历经磨难,大规模战事中该师某团副团长因为贻误战机被撤职,给这支老部队的荣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不过再过几年,164师会变成陆战164旅,也算修成了正果。

    莫大伟指着军营大门方向,也就是正南,说道,“团长你看,前面就是国道。”又指着那边的村庄,“那边有一条土路,把这一片的村子联了起来。咱们这个营区其实位置不差,往西十几公里是西溪县城,往东十几公里是南港市区。”

    说到这,他顿了顿,轻叹口气,不由看向那些破旧的营房,“就是硬件设施差了点。”

    李路不由露出一丝苦笑,“不是差了点,而是差得不能再差了。你看那营房,得有三四十年了吧?据我所知,656团在这里驻防是六十年代的事情了。这些房子恐怕都成危房了。”

    莫大伟无语地摇摇头,看了李路一眼,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个701团,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路有些不解地扭头看向莫大伟,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701是干什么的,这里除了他谁也不知道,也难怪莫大伟有此一问。

    “试验性质的部队,试点单位,全新的部队。”想了想,李路概括性地说道。

    “试点单位?”莫大伟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充满了疑惑,“这,这不太像试点单位嘛……”

    的确,试点单位哪有这么寒碜的?

    李路扔掉烟头,用脚踩了踩,看着莫大伟认真地说道,“政委,701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我诚恳地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

    莫大伟微微昂了昂下巴,说道,“来前领导交代过,我的任务就是当好你的后勤官,大管家。团长,你放心吧,我一定全力配合。”

    李路重重地在莫大伟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示意往前走。莫大伟那一刻突然有种奇异的感觉,好像被军长拍了肩膀,而不是一个年轻得过分的中校副团,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级别高,却让自己有这样的感觉。

    莫大伟只是愣了一小会,就跟上了李路的步伐,慢慢地朝那栋被定位为团部机关楼的二层小楼走去。

    路上,莫大伟请示道,“团长,下午是不是开个军人大会,统一统一思想?”

    李路点点头,“可以,干部就别午睡了,午餐后先开个干部会议。”

    “好,我这就去安排。”莫大伟直接就把自己当成了李路的副手。

    李路摇摇头,说道,“政委,这事让别人去做就行了。待会咱俩好好喝点,说说话。”

    莫大伟稍愣一下,随即点点头,不由心道:这小团长看来不简单,为人处事很老道嘛!

    小楼已经收拾过了,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就是门窗什么的破破烂烂的,连当年101刚组建那会都比不上。

    莫大伟指着二楼左边尽头的挂着团长二字的房间说道,“团长,这是你的办公室。”

    李路随口问道,“你的在哪?”

    莫大伟指着右边尽头,“我的在那里。唉,条件太差,下面好几个部门只能挤在一块。”

    想了想,他问道,“对了,咱们团机关干部严重缺编,军部首长说等你到位后再……”

    李路摆摆手,“701团跟别的普通不一样,机关这一块还要进行调整。”

    莫大伟笑了笑,“好,一切听团长的。”

    李路笑了笑没说话,他自然是知道莫大伟心里存了小心思,但凡谁都会有这种小心思。莫大伟在部队里干了这么长时间,后勤部副部长这个位置也坐了好几年,怎么会没几个老部下,国之常情。

    但是李路没有办法卖他这个面子,因为701真的跟别的步兵团完全不一样。

    李路的这个团长办公室无比的寒碜,说是国防军中最差的办公室不为过。一张办公室,一个书柜,一张行军床,几把椅子,没了。空气中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昭示着这楼房的年代久远。

    苏长城忙前忙后地收拾,把李路带来的书籍摆到书柜里,然后打来开水给二位倒上水,这才离开。

    李路示意莫大伟坐下,说道,“政委,我想先跟你谈谈咱们701的编制。”

    “编制?”莫大伟不禁道,编制这玩意儿团长管不了呢吧。

    点点头,李路说道,“咱们701团现在有556人,这点人充其量就一加强营。”

    莫大伟颇为不解地附和道,“是啊,也不是上面怎么想的。”

    李路摆摆手,“上级有上级的考虑,咱们701的建设目标是数字化部队,对兵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能给咱们几百号初中毕业以上的兵,已经很不错了。”

    “团长……”莫大伟眼睛稍稍瞪大了一些,“咱们的兵可没几个初中毕业的。”

    “什么?”李路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

    莫大伟调整了一下姿势,“你,你没看过花名册?”

    李路赶紧找来公文包,从里面找出了花名册递给莫大伟,“花名册里显示最低学历是初中毕业。”

    莫大伟翻了几下,顿时明白了,把花名册放下,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意识到有问题,李路皱着眉头问,“和实际情况不符?”

    莫大伟却是很习以为常地说道,“我看过每个人的档案,初中毕业的兵只有几十号人……”

    “嘭!”

    李路一拳砸在桌面上,莫大伟吓了一跳,拿眼看去,桌面那给砸出了一个凹,裂痕朝四处散去。李路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要说这厮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了,也该沉稳点了,以前那个火爆脾气也有所改观了,怎么会当着新搭档的面生这么大气呢。那只能说明问题相当的严重。

    数字化部队的建设说白了就是两大方面,第一是数字化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第二个就是数字化士兵。没有能够操纵装备的兵,装备再先进也白扯。701处于萌芽阶段,李路现在能指望的就是调拨来的几百号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兵,有了他们才有建设的基础。

    只是,李路万万没想到,在这方面上居然还有人来这一手狸猫换太子!

    701是陆军的重点试验部队,他这个团长是直接接受总长助理指导的,就这样的部队,下面的人还敢阴奉阳违,李路再沉稳也忍不住要生气。

    莫大伟对什么数字化却是一窍不通,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军队里,但凡有抽调兵员之类的事情,原单位是绝对不会完全按照命令中执行的。而上级领导对这种现象,通常是睁只眼闭只眼,除非有说的了话的领导明确地偏向那一边。这算是国防军中潜规则。

    军队中各单位之间的竞争远比社会上的企业单位竞争来得更加的激烈。你是一步兵团,我也是一步兵团,咱俩就训练场上政治思想上比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可要是说从我这抽调好兵过去给你,上级命令下来也不行。

    凭啥?

    莫大伟虽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后勤部门工作,但是这种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后勤部门也不可避免。他自然是见怪不怪了。

    想了想,莫大伟说道,“团长,你没在基层待过,对下面的情况可能不是很了解。五百多初中文化的兵,要占去126师三分之一的数量,三分之一可不少。换成我,我也不会乖乖的把这些兵叫出来。”

    他这么一说,李路倒是冷静下来了,他醒悟过来,在80年代90年代的国防军里,初中文化可绝对算是高学历了,绝对稀有。国防军要去到21世纪初,才明确地提出,应届高中毕业生优先录取的征兵政策,继而推出各种政策吸引高学历人才。

    126一个南方乙种师,有千八百号兵初中文化估计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再一个,他现在生气也没有用,难不成给齐永宁打电话哭诉?找老爷子出马给华南军区施压?显然这些都是很愚蠢的动作。都整得好好的了,还要你李路干嘛?

    想到这,李路脸色慢慢地缓和了下来,突然想起了门口站岗的那个叫做雷狗蛋的列兵,不禁拍拍额头:自己早该想到这一点,又怎么会真的给你这么多高学历人才呢。

    “团长,习惯了就好,没有必要动气。”莫大伟呵呵笑了笑说。

    第190章全新编制

    午餐后,二楼最大的一间房间,充当了会议室,701团所有的干部在这里集中召开第?(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