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8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李路首先惊讶的是,这个发动机难道是假的,纸糊的?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台发动机的重量非常的轻,轻的可以由两个强壮的小伙子合力从发动机舱里提出来!

    “这款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李路下意识地问。

    罗大佑回答:“182千瓦。”

    李路皱着眉头嘴巴里快速地念道:“理论上来说柴油机重量一般为每千瓦5…8公斤,按照5公斤算,182千瓦是……近一吨重。”

    猛地抬起头,李路扫了一眼那俩小伙子:“他们一个人顶多能提200斤……也就是说……”他向罗大佑投去了不可思议的目光。

    罗大佑脸上洋溢着红光,显然李路吃惊的表情让他非常的满意。他说道:“这些都是材料研究所的功劳,那几个外国专家有两把刷子。事实上,猛士车使用的这款柴油发动机大量使用了铝合金,而且加入了少量的碳纤维,所以重量只有381斤。”

    “碳纤维?!”李路更吃惊了,不过他还没得及深入想,就给其他声音打断了。

    那边,鲁凡被吓得说道:“不到四百斤!老天,这还是高功率柴油发动机啊!”

    罗大佑扫了一眼各位,说道:“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是材料研究所和红汽发动机研发中心的功劳。对于我们来说,发动机的重量下降了一大半,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把更多的重量分配到防护上面。所以,大家不要看这个车跟吉普车差不多,其实它是具有防地雷和一定的防弹功能的。”

    所长这时插了一句:“罗总你太谦虚了,谁不知道红汽发动机研发中心是你一手带出来的。”

    罗大佑笑了笑,红光满面,指着车侧说道:“我们做过试验,在一百米距离上使用81式自动步枪射击车门,除非两发子弹打在同一个位置,否则是打不穿的。轮胎也是特制的,即便中了弹,也可以继续行驶50公里的距离。”

    随即,他示意那俩小伙子把发动机装回去,说道:“刚才也说了,最大的特点就是全车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制造理念。就拿这个发动机来说,只需要手动脱离两边的吻合装置,就能让发动机和变速器脱离开来。两个力气足够大的士兵完全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把损坏的发动机抬出来,换上新的。类似这样的设计全车共有十一处。”

    还没有从超轻量发动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的干部们,又一次进入了惊呆状态。这简直太逆天了。国防军中任何一种现役军车,更换发动机都需要好几人经过复杂的工序花费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

    尼玛,这个猛士倒是好,一抬一抬几分钟就能完事!

    李路是最先回过神来的,实际上他惊讶的不是这些技术有多么的先进,而是红色集团科研能力的进步速度。二十一世纪几十公斤重的发动机一拉一大堆,而模块化设计制造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军民的各种领域。

    只是红色集团在1991年就能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制造当中,这里面的进步只能用一步登天来形容了。

    三哥这个红色集团的实际掌控者怎么也没想到,变化这么的巨大。说来也难怪,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部队建设上面,对这边的事情还真是不那么了解。

    “老罗,你立了一个大功,猛士研发团队立了一个大功!”李路翘起大拇指,认真地说道。

    老罗很矜持地笑了笑,眼角隐隐有泪花。

    李路突然想起,前世他看过美军更换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发动机的过程,跟刚才那俩小伙子拆卸猛士发动机的过程非常的相似。不同的是,美军士兵使用了辅助的起吊设备,毕竟坦克发动机都是上吨重的大家伙,但是整个过程非常的迅速。人家那发动机也设计得跟盒子似的,同期的华夏主战坦克发动机还是不规则的形状,后勤维修保养方面麻烦得很。

    想了想,李路对所长说道:“所长,接下来就麻烦你安排我的人试驾了。”

    “不麻烦不麻烦!”所长连忙摆手说道,就带着701团的干部们开始前往试车场,工作人员先行一步把这十辆猛士车次等开过去。

    李路对身边的苏长城说:“你也去试试手感。”

    “是!”苏长城敬了个礼,转身就跟着去了。

    剩下两人之后,罗大佑就不用装着样子说话了,他问道:“李少,是不是有事情要交代老罗?”

    李路摇摇手说道:“别李少李少的,听得跟封建社会一样,喊名字就行了,你还跟我来这套。”

    罗大佑只是笑,不说话。

    李路整了整脸色,拧着眉头说道:“你刚才提到的这个模块化理念和这个发动机轻量化技术,你觉得前景怎么样?”

    罗大佑很认真地也很激动地说道:“模块化理念只要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会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改变,说是变革也不过分。至于轻量化技术,不仅限于发动机,只要材料合适,运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就比如航空发动机,如果轻量化的标准上去了,就可以提高推重比。发动机轻量化咱们算是走在了世界前列,不过模块化理念只是一个雏形。”

    显然,如果轻量化技术运用到了航空发动机领域,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点点头,李路说道:“两者的结合会极高地提升装备性能。”

    他顿了一下,突然问道:“你对坦克装甲车辆方面的研发,有什么想法?”

    罗大佑愣了一下,随即很快明白了李路的意思,但是他摇头说道:“轻型装甲车辆我多少一些了解,也有过这方面积累。主战坦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属于半桶水。国外的主战坦克都是倾国之力进行研制的,光是研发团队就有好几千人……”

    李路缓缓地点点头,罗大佑说得很婉转,意思就是说三哥有些好高骛远了。的确,世界上能够自己研发主战坦克的,数过来数过去,也就是英美俄法德,连华夏都算不上。现在华夏的主战坦克还处于仿制转向自主的阶段。

    就是到二十一世纪,真正具备单独研发主战坦克能力的国家也依然是联合国五大常务理事国。什么以色列、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没了美帝的技术输出,什么都干不了。君不见印度阿三一个阿琼主战坦克折腾了快二十年了,也是一残废。

    不过,现在的李路还真没什么不敢想的,美帝的民营企业能够研发世界先进主战坦克并且被美军大量准备,华夏的民营企业也可以。放着三哥有无以伦比的先知先觉,再做不成那就枉费了步枪的一番心血了。

    第220章瞄上了主战坦克

    罗大佑愣了一下,随即很快明白了李路的意思,但是他摇头说道:“轻型装甲车辆我多少一些了解,也有过这方面积累。主战坦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属于半桶水。国外的主战坦克都是倾国之力进行研制的,光是研发团队就有好几千人……”

    李路缓缓地点点头,罗大佑说得很婉转,意思就是说三哥有些好高骛远了。的确,世界上能够自己研发主战坦克的,数过来数过去,也就是英美俄法德,连华夏都算不上。现在华夏的主战坦克还处于仿制转向自主的阶段。

    就是到二十一世纪,真正具备单独研发主战坦克能力的国家也依然是联合国五大常务理事国。什么以色列、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没了美帝的技术输出,什么都干不了。君不见印度阿三一个阿琼主战坦克折腾了快二十年了,也是一残废。

    不过,现在的李路还真没什么不敢想的,美帝的民营企业能够研发世界先进主战坦克并且被美军大量准备,华夏的民营企业也可以。放着三哥有无以伦比的先知先觉,再做不成那就枉费了步枪的一番心血了。

    但是呢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地吃,所以李路想了想,说道:“咱们现在肯定没这个能力,不过如果不去做,那就永远没这个能力。老罗你也知道,红色集团是国家批准的唯一一家可以涉足军工的民营企业,这就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如果不整点重型装备出来,咱们这个红色防务也是徒有其名。”

    拿出烟,递给罗大佑一支,却发现他手里捏着的烟还没抽,李路给他点上,罗大佑也不拘束,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点了一根,抽了几口,李路吐出烟雾,说道:“我的意思是说,咱们一步步来。装甲啊火炮啊这些方面可能咱们搞不好,但是发动机这块咱们有优势啊。”

    罗大佑皱着眉头:“先从动力系统入手?”

    “没错!”李路示意罗大佑边走边说,“主战坦克无非就是注重三大性能,火力、防护和机动。我刚才也说了,火力和防护咱们暂时没条件,但是这个机动,你觉得咱们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能不能造出坦克使用的型号?”

    李路等待着罗大佑给出答案,罗大佑却说道:“红汽发动机中心一个小伙子提出了车用燃气轮机的概念,从理论上来讲,燃气轮机比柴油发动机有更多的优点。我打算把这个项目要过来加大研究力度……”

    罗大佑还想继续说下去,就被李路摇头打断了:“不行不行,车用燃气轮机的研究可以继续进行,但是别指望用它竞争新型坦克的动力系统。”

    罗大佑既惊讶又疑惑,惊讶李路的态度,疑惑的是李路并非专业人士,又怎么能一口否定燃气轮机呢?

    其实,李路太清楚车用燃气轮机的操性了。在李路重生之前,世界的主战坦克里,只有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和前苏的t…80使用燃气轮机,前者批量装备,后者是试验性质。燃气轮机的道路表现的确不错,而它能够使用任何一种燃料也是很大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同样明显。主要表现在难以适应多种地形环境以及后勤维修保养油耗这两个方面。而对于坦克来说,这两个方面的性能则是相当重要的。

    前苏联的t…80在阿富汗的故障率就不说了,就在当前,不久后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展开的100小时地面作战中,艾布拉姆斯在体现着它无坚不摧的攻击力和优秀的防护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稳定性。沙漠中停下来的,没有一辆艾布拉姆斯是被伊拉克击毁,几乎都是燃气轮机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世界上恐怕除了美军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用得起使用燃气轮机的坦克,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有美军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即便如此,美军也感觉到吃力了,艾布拉姆斯之后的新型坦克计划,美军早早的就确定使用德国mtu公司的高功率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

    很清楚这一点的李路,显然不会明知道是一条弯路,还看着罗大佑走下去。相对于燃气轮机,后世国防军的99a2主坦使用的150hb柴油发动机的马力已经达到了1500,完全能够赋予坦克优异的机动性能。

    李路说道:“德国的mtu公司跟国内相关单位有合作计划,据我所知,70所已经在进行1200马力v型发动机的研发了。咱们要形成竞争能力,就必须尽快拿出性能更加出色,可靠性更高的东西来。”

    罗大佑点点头:“红汽和mtu公司的合作更早,咱们的技术储备可能比不上70所,不过在新技术上面有优势。我了解过他们的研发情况,进展很快,德国人给了很大的帮助。既然我们要竞争新主坦的动力系统,我认为需要发挥咱们的轻量化技术和国内第一的制造工艺。”

    技术大拿就是技术大拿,稍微一思索就分析出了双方的长短处,确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向。

    “发动机的轻量化、小型化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功率。”李路微微颌首,说道:“这方面既然咱们已经达到了应用水平,那就要好好的体现出来。老罗,我给你一个建议。其实也不必一定要和70所形成竞争关系,如果能够合作,对国产新主坦以及双方都有好处。如果能够和70所形成互补,第一个可以尽早解决新主坦的动力问题,第二个可以促进国内军用发动机领域的进步。嗯……向军方的研发单位进行技术输出是没有问题的。”

    罗大佑很严肃地点点头,说道:“嗯,你的意思我明白。这边的事情一结束,我马上去落实。”

    笑了笑,李路抬头眺望了远处的红汽整车生产基地,说道:“红色防务也应该有自己的动力研究所了,回头我打个电话,你到红汽那边挑一批人过来,把动力研究所给搭起来,马上展开新型高功率柴油发动机的研发。”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罗大佑,继续说:“车用燃气轮机的研究也不能放弃,花上了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乃至更长时间,相信会有新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的。”

    罗大佑听得热血沸腾,对他这样的科研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研究更吸引了。而每一次见面,李路总能给他惊喜,不是专业人士,却总能一针见血地看到关键性的问题。

    这时,罗大佑不由请示道:“关于燃气轮机,你有什么更具体的方向吗?”

    李路扭头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这个问题你应该自己去找答案。不过我还真能给你点建议。你还记得前年从美帝运过来的东西里,有一台lm…2500吗?”

    罗大佑先是皱了一下眉头,很快就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是有一台通用动力的lm…2500型燃气轮机。可是,那是舰用的……”

    李路微微一笑:“谁说不能搞舰用的了?车用的就先不说了,你要是能把国产舰用燃气轮机搞出来,不用多先进,只要和lm…2500相当,老罗,我一年给你1亿的研究经费,给你一个人的,美元。”

    罗大佑腮帮子抖了抖,瞪着双眼:“此话当真?”

    “我像开玩笑吗?”

    李路话锋一转:“这个你就先放一放,把新主坦的动力系统搞出来再说,别到时候两头都顾不上来。”

    第221章每年10亿科研费不够分

    其实李路提到舰用燃气轮机也就是突然想起著名的lm…2500,压根不对罗大佑能搞出同样水平的舰用燃气轮机没抱什么希望。原因在于,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十几年后,华夏依然搞不出适合大型水面舰艇使用的燃气轮机,不得不购买乌克兰的dn80。

    李路也是后来看了清单,才发现这两年杰克在美帝那边采取各种坑蒙拐骗砸钱砸人弄来的各种技术资料各种先进产品中,居然有一台半新的被船厂某些收取了足够多的好处的官员,当成“无法修复”的破烂卖给了杰克。

    航空发动机方面有了雄猫战机使用的f110…ge…400,舰用动力方面又来了一个lm…2500作为研究对象,李路两年前就展开的偷运计划,居然解决了困扰华夏几十年的两颗最重要的心脏问题。

    这个怎么说呢,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有多艰难,舰用燃气轮机的研发就有多难。事实上,通用动力的lm…2500,就是在tf39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航改式燃气轮机。中国搞不出好的航空发动机,搞不出舰用燃气轮机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也就难怪李路对罗大佑能搞出lm…2500水平的舰用燃气轮机不抱什么希望了。

    那边,好一会儿罗大佑才从惊喜中恢复过来,想了想,他很慎重地问了一句:“你真的决定涉足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了?”

    “当然。”李路给予肯定答复,“先从动力系统切入,慢慢打基础搞技术储备。眼光放长远点,出了产品,国内不用,还有那么大的国际市场呢。”

    罗大佑也是爽快人,再说,有机会参与重型装备的研制,那跟设计个轻武器什么的完全是两种概念。而且有李路的承诺,他现在就恨不得马上投入工作。

    当即他说道:“我有几个同学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是留德的人才。我想办法把他们请到这里来。”

    “哦?那太好了。”李路惊喜道,“只要是人才都请过来,条件随便开,你自己拿主意。”

    点点头,罗大佑却忽然露出一丝忧虑,问道:“关于采购猛士车这个事情,部队有结论没有?”

    李路疑惑问:“验收都还没开始,怎么想起问这个?”

    罗大佑苦笑着说道:“咱们的研究经费不足啊,猛士的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了,就在后山的生产区。公司分配到各个研究所的钱远远不够,如果拿不下部队的订单,后面的工作就难做了。”

    “……”

    李路一阵无语,他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不过他随即就奇怪地问:“集团不是专门设立了科研账户吗,每年有差不多十个亿软民币的预算吧?”

    罗大佑苦笑更甚:“你太久没回公司看了。现在咱们红色集团各种大小研究机构上百个,光是列入科研特别预算拨款的就有三十多个,在研项目五千多个。其他公司的还好一些,咱们红色防务刚成立,走的还是军工的路子,基本没收入,都是靠集团输血维持。而且这里的研究项目都是烧钱的玩意儿……”

    李路再一次被震惊了,尼玛,什么时候发展到这么恐怖的程度了。这厮的知觉显然是落后太多了,他甚至没去细想他的私人账户上的那三百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这个情况怎么不早报告?实在不行你直接找我说啊!”李路很意外,他办实业开公司赚钱,最终的目标还不是为了给军工输血。现在却是有些本末倒置,其他公司红红火火还没出现缺少研究经费这个问题,反倒是最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的军工企业出现了。

    就目前而言,红色飞机和红色防务就是李路心里真正的核心。哪怕是这俩企业十年八年创造不出一分钱的利润,李路也会一直不断地投入资金。

    “这个问题很严重。”李路严肃地说道,“老罗,我这边走不开。明天,明天你去一趟集团总部,找张董事长好好商量商量这个事情。我会给她打电话,单独为红飞和你们红色防务开出特别预算。哦对了,张董事长不是兼着红色防务总经理吗,你这边需要多少钱你直接跟她提。”

    李路把烟头踩灭:“你管着红色防务的所有研究所,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是得到批准的项目,都给我开足马力进行下去,需要什么你就提,张董事长解决不了的,你就直接来找我,明白吗?”

    罗大佑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脯:“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另外,这个坦克用动力系统你要抓点紧,同时和201所接触一下,谈一下合作,争取把咱们的心脏推销过去。”李路补充一句。

    “希望很大,目前国内车辆柴油发动机技术没有比我们更好的!”

    李路满意地点点头,指着试车场说道:“走,试试猛士车去。”

    特种车辆研究所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试车场,李路和罗大佑走到那里的时候,看见好几辆猛士车在跑道上竞相追逐。

    此时,李路才认真地打量猛士的雄姿。

    单从外形上看,此猛士和彼猛士,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车身尺寸、布局线条等等,都一样。如果不是有罗大佑的介绍,李路还真看不出这款猛士跟后世的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内饰怎么样。

    李路手痒痒了,恰好这时所长过来请他上车体验体验,他就坐上了最近那辆猛士车的驾驶座上。

    扫了眼内饰,和后世的相比,这个猛士的内饰那叫一个简陋难看,也许是因为是测试车的原因吧。不过作为战斗车辆,内饰是次要的,关键看战术性能。

    熟练地发动车子,挂档给油松离合,猛士一下子窜了出去,把李路给惊着了。这推背感也太强烈了吧,要知道这可是柴油发动机。很显然,罗大佑之前的介绍并不存在水分,这个猛士的动力强劲得很。

    李路前世在特种部队可以说天天跟猛士打交道,太熟悉不过了。而且,他发现这个猛士的各种操作跟前世的也一样……

    李路有心试试猛士车的一些极限性能,于是就腾出一只手把安全带扣上,驶上土质的跑道,深呼一口气就开始撒野了。他首先是一个地板油,猛士的四个轮胎剧烈地摩擦着地面,扬起一阵尘土,跟受惊的兔子一下冲了出去。随即驶上砂砾路,唰唰唰地奔过去,在前面的拐弯处李路猛打方向盘,猛士车几乎是一侧轮胎离地地拐过那个小于九十度角的弯。李路速度不减地一头扎进涉水区,车头撞在水面上激起了一片水花。猛士车低沉而有力地吼叫着在差不多半米深的水里,涉水区浑浊的水被驱赶着朝前方和两侧蔓延开去。

    701团的干部们都纷纷停下了车,注视着团长这边的动作,特种车辆研究所的测试团队就更是瞪大了眼睛看,都纷纷在想,这团长以前是赛车手么?

    瞧那猛士的动作,再听那时而咆哮时而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大家都知道李大团长这是往死里折腾车子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路从试车场那头狂飙过来,一个甩尾停下车,带来一阵灰尘。猛士喘着粗气停在众人的面前,显然刚才给李路折腾得不浅。

    李路从灰尘中走出来,扬着声音说:“还不错,加速性稳定性都很不错!”

    特种车辆研究所的人都纷纷鼓起掌来,能够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那就证明了这个车是符合了军方的装备要求了。

    所长不失时机地走过来,笑着问李路:“李团长,你看这个验收什么时候开始呢?”

    说着他拍了拍胸脯:“我们已经做好了批量生产的准备了,随时都能运转起来!”

    李路呵呵一笑:“所长,这话你跟我说不着啊。是,这个车是我们701团提出研制装备的没错,但是验收工作我们是没资格做的,这得总参装备部来做。”

    这个项目任务是受总参装备部委托的没错,但是大家都清楚,项目计划书里提到一点,那就是该车必须首先满足70701部队的需求。701团什么需求不就是李大团长说了算吗!

    看见所长脸色尴尬,李路又是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吧,我们部队这关是过了,总参装备部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所在当下打着抱拳:“还请李团长帮着说说话。”

    微笑着点点头,李路正要说什么,苏长城手里拿着他的私人大哥大走了过来。李路冲所长歉意一笑,走到一边接电话,不一会儿就跟罗大佑以及所长告辞,让鲁凡带队返回营区,自己带着苏长城开了破212吉普车就往南港市平川区赶去。

    所长和罗大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大眼瞪小眼的,这边的事情都还没完了,什么事情那么着急……

    第222章那段令人隐隐作痛的历史

    平川区是南港下辖五个区中面积最大同时也是最穷的一个区,不过那已经成为了历史——自从红飞选址确定了这里,这个区就狂奔上小康之路了。

    一个独力研制大飞机的民营飞机公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强劲的。

    确切地说,不到两年时间,有李路的介入,辅以与格鲁曼公司的技术合作,708工程的进展飞快。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大批的海归航空技术人才,再加上原来的技术积累,运…10已经秘密首飞成功了。

    说来也巧,运…10在红飞的机场冲上蓝天的时候,正好是海湾战争开打的那天,所以李路很遗憾地没能参加首飞仪式。

    刚才打电话给他的是他的三叔李建设,红飞公司的掌舵人。跟他说的却是一件很大的麻烦事,所以李路才这么匆忙地往这里赶。

    李建设在办公区大门等着,他的脸色很难看,看见李路下车,就说道:“到我办公室再说。”

    李路知道自己这个三叔不是容易表露自己情绪的人,现在这个样子显然是遇到了很棘手的事情。当下他让苏长城到休息室等着,跟着李建设上去了他的办公室。

    进去一带上门,李路就皱着眉头问:“是不是运10遇到麻烦了?”

    李建设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示意在沙发上坐下,这才摇了摇头说道:“运10项目很顺利,性能参数接近了波音的707,最多一年就能定型。”

    运10本来就是以波音707为参考机,项目重启之后自然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而且李路见过运10的原型机,比历史上的运10大了上一些,也更漂亮了一些。一样的,不管是这个时代的运10还是历史上的运10,是很难从外形上把它和波音707区分开的。

    “是不是格鲁曼公司要撤回他们的技术团队?”李路想了想,问道。

    能够让李建设这幅表情了,也只有这个原因了。算了算时间,和平经典计划的夭折也该进入倒计时了,顶多也就再有半年时间。现在的和平经典计划和历史上的大为不同,历史上和平经典计划的重心在于j…8的改进项目。而现在的和平经典计划,因为李路的出现,已经变成了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最明显的就是雄猫战机以及生产线、技术资料的引入。

    这个时候,美帝也应该逐渐从各个合作项目抽手出去了。

    让李路大感意外的是,李建设摇头否定了他的判断,说道:“按照你说的,咱们大把钱大把钱地撒出去,格鲁曼恨不得把家底都抖落出来,怎么会撤回技术团队呢。”

    李路默然,的确,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横跨欧亚大陆的红色帝国会在今年的西方圣诞节轰然倒下。

    “出问题的反而是一直都很看好的mpc…75项目!”李建设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

    李路吃了一惊:“你是说红飞和德国mbb公司的支线客机计划?!”

    李建设很确定地点头,脸色越发的阴沉:“航空工业部没有批准我们和mbb公司的合作。”

    一句话,让李路的思绪顿时爆炸开来。

    一段真实的历史顿时涌上他的脑海。

    1987年,西德mbb公司提出与中国合作研制一款支线客机。中国航空技术公司的领导们非常重视,派出了副总经理带着一个团队前往西德和mbb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第一个项目就是mpc…75中型喷气式支线客机计划,性能非常的先进,比波音的737略小。当年的4月,中德双方就在汉诺威展览会上联合展出了这款飞机的模型。次年底,中国派出了几十米技术骨干前往mbb公司学习工作。

    然而,当时的航空工业部某主管副部长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策反了还是怎么的,一心想着和美国的麦道搞md…82科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上海建立组装车。当时mbb公司和他多次谈判,这位副部长玩起了官僚来,使出了拖字诀。然后,风波发生了,抱美帝粗腿的美梦破灭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德方依然同意签署一个秘密协议,把mpc…75计划进行下去,等到风波平息后,再进行全面的合作。结果,这位副部长再次拒绝答复,导致了mpc…75计划的夭折。后来麦道破产,给波音兼并了,md…82项目也就玩完了。据说,这位副部长后潜逃出国了。

    如果,当时这位副部长批准了mpc…75计划,即便运10下马已成定局,中国的飞机制造业也不会落得现在这般田地。有了mpc…75客机,也就有了上马更大飞机的条件。**十年代是中德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一直到施罗德卸任总理。中国完全可以借助德国的技术,来奠定自己的基础,从而实现自主发展。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很多时候,关乎到国家民族的事情,会毁在地位不显赫但是控制着要害的短视官僚手中。这种人为了一时之利,甚至仅仅是为了自己那点可笑的权威,断送了13亿人三十年的时间。

    国之罪人,民主之罪人。

    李路唏嘘不已,他一直没有过问过去年才展开的红飞和德国mbb公司的支线客机合作计划。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连运10都重启了,难道一个重要性不及它的支线客机计划还会有什么障碍吗?

    这一世,和麦道的md…82项目依然按照历史的轨迹在进行着,李路他干涉不了,事实上在他重生回来之后,这个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了。而重启运10,李路的底气是来自于自己的家族以及其他几个拥有共同政治理念的家族组成的庞大政治集团的支持。所以才有了民营性质的红飞,所有才有了红飞独力重启运10。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运10已经再次首飞的情况下,还有人敢打mpc…75计划的主意。飞速地回忆了一下,李路了然了。

    历史上亲手把华夏飞机制造业送进坟墓的那位副部长此时正在位上。

    李建设看见李路的脸色不断地变化,他不知道李路在想什么,但是他也没心情去分析。这里面有他这个红飞公司老总对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担忧。

    他点上一颗烟,把整件事情详细地说了一下。

    对于红飞来说,运10项目是极富政治含义和军事意义的工程。在运10项目团队里,集中了大量的来自军方以及国家研究机构的专家,红飞的团队大多数时候是配角加学生的角色,毕竟红飞的主力研发人员还很少。虽然那些从外面过来的专家名义上是属于红飞公司,但是一旦运10项目结束,飞机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肯定会被召回。

    如果红飞是一家国企,那这些都不是问题,反正有什么问题有上面解决。那么作为民营企业,李建设就不得不考虑,届时这批专家走了之后,红飞能不能具备单独研发飞机的能力?

    这时,李建设得知中航技公司和德国mbb公司的mpc…75陷入停滞,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如果争取到这个项目,那么经过了运10项目的锻炼就有了一次很好的练手机会,而且还能从著名的mbb公司中学到东西,再好不过。

    于是,李建设就联络上了mbb公司,合作也简单,对象从中航技公司改成红飞公司而已。而且李建设很有把握能够让这个项目获得批准。他满以为,以老李家的背景,推动一个支线客机项目的批准那是很简单的事情,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够给飞机制造业添砖加瓦的好事。

    事实却是,李建设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某些人为谋私利的勇气。而偏偏李建设还不能动用家族的力量去施压,因为对方抬出了一个看似有理的理由——咱们正在和美国搞md…82客机,你那边又要上一个差不多的飞机项目,这不造成资源浪费了吗,咱们国家还很穷啊!

    无奈的是,上面领导支持这个理由的人还不在少数。

    另外一点就是,mpc…75是企业之间的计划项目,没有办法和运10那样受到高层的关注和重视。这也就造成了李建设无从借力的局面。

    项目得不到航空工业部的批准,mpc…75项目就一直不能进入实质阶段,这也就难怪李建设脸色难看着急上火了。

    注:mpc…75是真实的历史,卖国者干掉了运10,同时,顺带着扫倒了mpc…75支线客机计划。至此,中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成为航空工业大国的机会,令中国人民悔恨三十年。

    第223章借mPc…75潜入欧洲

    李路一直在思考,华美决裂之后,华夏要转向与谁合作。就当前的华夏来说,即便有李路这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存在,最乐观的估计也是起码十年内离不开发动国家的技术输出。

    也许只需要几年时间,华夏在某个领域会跃上世界先进水平,比如主战坦克,比如战斗机。但是华夏欠下的功课太多了,只有在能够不断地学习吸引的基础上,才能尽快地形成自己的发达的完整的国防军工体系。

    所谓发达的完整的国防军工体系,指的是任何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能够自主研制生产,而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外部力量。

    美国达到这个目标用去了两个世界大战的绝佳机会。

    作为一个古老的庞大的帝国,华夏需要发达的完整的国防军工体系。

    苏联解体放飞了俄罗斯,虽然俄罗斯大多数时候是撑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在强装强人。那么,在和平经典计划夭折之后,随着俄罗斯取代了苏联,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华夏将会转向俄罗斯,于是大批的俄制武器涌进来,于是华夏日后的先进装备都被深深地烙上了俄制的印记。

    如果还有选择,李路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出现。

    俄罗斯啃完了苏联给它留下的遗产之后,会暴露出它的虚弱来。普及那样的强人低下头去购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登陆舰已经太能说明问题了。

    那么,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是一个很好的备选项。就拿德国来说,军工领域的水平是不用怀疑的,许多领域美国都要和它进行合作。而德国对华夏的外交政策,至少在默克尔那个婆娘上台之前是十分适合展开军事技术合作的。

    这一点从历史上风波发生后,德国mbb公司愿意签秘密协议保证mpc…75继续的继续,就能看出来。

    还有法国,这个典型的给钱老妈都会卖的国家,很多时候都会拿巴统框架下的对华武器禁售令当手纸。那些100毫米紧凑型舰炮不就是他们卖的吗?还有湾湾的那几艘一大堆毛病的拉斐特级护卫舰。除了美国之外,也就这个国家敢这么刺激中国的神经了。

    从1981年开始到1989年这八年的中欧密切军事技术合作期间,还是这个法国拿出来的东西最多。看看那些超黄蜂直升机(直…8)、海豚直升机(直…9)、小羚羊轻型直升机、响尾蛇舰载防空系统、j…7的改进计划等等等等,只要有钱,它都卖。

    除了这俩国家,还有什么意大利啊英国啊荷兰啊以色列啊,都恨不得把所有中国看得上的东西都他妈的运过来,只要给足银子。美国就是扯到天上去,也没有办法把中国变成欧洲或者靠近欧洲的国家。这些欧洲国家在亚太可没有什么利益,只要有钱赚,我能卖的都卖了。

    但是不得不正视的一点是,在美帝棒子加萝卜的政策下,中欧的军事贸易技术合作要么流产要么地下党。以色列的费尔康不就是在关键时刻给美帝横插一杆子没了的吗,气得江浙帮跳脚骂娘美帝欺人太甚!

    话题回到本书中来。

    在李路眼里,mpc…75支线客机计划的意义远远不止促进红飞发展这么简单,这还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一个开辟和欧洲技术合作道路的机会。而且,很多时候大家需要的只是一张被子或者一个台阶。好,不给搞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是吧,那行,咱们搞民用飞机,这总行吧?mpc…75就是准备用来争夺民用支线客机市场的啊!

    如果你说民用技术同样能够运用到军用领域,那么不用华夏这边的说话,德国mbb公司就要问候你全家。你这是典型的给脸不要脸行为,典型的损人不利已的行为。你要是这样说,那你以后也甭想往外卖东西了。有钱大家一赚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所以,当李建设开始阐述他对红飞的未来发展规划的看法,提到先行进入支线客机市场,积累足够的研发经验生产经验之后,再上马干线客机,然后逐步向军用大型运输机以及各种军用飞行平台发展的时候,李路马上就看到了一个对欧洲进行“渗透窃取”的机会。

    只要能利用这个机会在欧洲秘密的站稳脚跟,就不怕没机会获取先进技术。

    届时,就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整合吸收欧洲的“精密”和俄罗斯的“耐操”,从而形成华夏自己的军工产品的标签——精密,耐操,便宜。

    “三叔,跟mbb公司的具体合作内容是什么样的?”李建设说完端起茶水喝的当口,李路点了根烟抽了一口,问道。

    放下茶杯,李建设说道:“基本上就是他们之前跟中航技谈的那些内容,前期先生产50架mpc…75,再视情况做决定。他们跟中航技在德国的合资公司瘫痪了,我们只要获得航空工业部的批文,就能取代中航技在合资公司里的地位。”

    李路拧着眉头:“合资公司股份怎么划分的?”

    “一半一半,他们出技术,我们出钱。”

    “那不行。”李路摇摇手,“我们也有一些很好的技术,红飞的团队经过运10的操练,也能够参与研发工作。这个合资公司我们要控股,否则那就让他们也出一定的资金。”

    李建设点点头:“这一点很容易谈,mbb公司很迫切推进这个项目,一个合资公司的控股权想必他们也不会看在眼里。现在的问题不是在这一方面,如果得不到批准,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的确,首要的问题是,红飞必须取得航空工业部的批准,才有和mbb公司合作的基础条件。

    李路揉了揉太阳穴,问道:“主管这方面工作的是哪个副部长?什么来头?”

    李建设苦笑道:“那王八蛋叫沈万图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