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8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丁?br />

    “连爷爷,咱们的海军一定会很快拥有航母的,我坚信。”李路只能如此说道。

    连忠海摆摆手:“按照我们现在的造舰能力,有上百项关键技术无法解决,言之过早啊。除非出现奇迹。”

    李路默默在心里道:您说得没错,顶多一年,奇迹就会诞生。

    “我看过你的论空军,我主要是最后面涉及到海军的部分感兴趣。”连忠海看着李路说道,“很难想象你小小年纪能够写出这样的书籍来,老李教导有方。方副统帅多次和我提到你,在海军的发展上面你有独到的见解。听说你以前参与了空军改革,现在是在负责陆军试验部队的建设。小子,你倒是给我说说看,你是怎么做到融贯三军的?”

    李路挠了挠脑袋:“连爷爷您过奖了,我只是平时比较喜欢看书,为此还自学了多种外语。看得多了想得多了,就变成这样了。”

    语气很无奈很无辜很真诚。

    连忠海想不出有其他解释,只能归结为这是天赋使然了。

    李路担心他继续问下去,赶紧转入正题:“连爷爷,其实小子有件小事请您帮忙。”

    连忠海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他微微一笑:“静丫头从来不主动登我门,都是他连奶奶闷了把她叫过来说说话。今晚如果是没事找我,那可就奇怪咯。什么事你说吧。”

    李路就怕跟这些老家伙打交道,这个年代,在各军种大佬位置上的、总部的、最高统帅部的,大多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那看几乎看遍了世间沧桑的眼神,又如何看不出李路那点子小心思呢。

    “就是海军多功能空中平台这个项目……”李路开门见山,“我听我三叔说,这个项目最后是红飞胜出了。”

    连忠海眉头皱了皱:“哦,李建设……”

    他忽地想起了,红飞的老总不正是老李的三儿子李建设吗?

    李路继续说道:“他考虑到海军可能暂时拿不出这笔钱来,而红飞和德国的合作也不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就想出了个办法。就是……能不能把飞机赊给海军?”

    端起茶杯准备抿口的连忠海闻言,顿时把杯子放了下去,瞪着眼睛:“赊账?”

    “没错。”李路解释道,“您知道,咱们的飞机制造工业还很落后,为了提高这方面的水平,红飞做了很多努力,终于和德国的mbb公司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共同研发一款命名为mpc…75的支线客机计划。也就是提交海军的多用途空中平台项目。但是现在审批遇到了点麻烦,如果和海军的合同能够签订下来,对审批的速度肯定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顿了顿,他继续说:“海军的前期订单是10架,红飞经过严密的计算后,认为可以先行垫付资金,先把飞机搞出来交付海军。”

    李路之前的判断一点没错,他愿意赊,海军不一定愿意要、敢要。这不是去小卖部赊包烟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种事情放在西方国家,也许不鲜见,但在刚刚迈开改革开放步子的华夏,绝对是不可思议的。

    连忠海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很难做出选择的事情。

    首先海军急需搭载侦察预警设备的特种飞机,这对海军战力的提升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海军有些辽阔的海域需要进行巡逻。自从南海渔船事件中,空军的雄猫战机大出风头打沉了一艘安南炮艇之后,极大地刺激到了海军,甚至被视为耻辱。这直接促成了海军把装备一种可以远程巡逻警戒的飞机提到了日程。

    也就有了多功能空中平台计划。

    但是另一方面连忠海不得不考虑到,如果真的采取欠账的方式获得这10架飞机,外界会怎么看,上层会怎么看,其他军种会怎么看?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方面的顾虑更加的重要。

    无疑,红飞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吸引人的,对缺乏经费的海军来说更是一个好消息。红飞也不用担心海军赖账,也许地方政府会赖账,但是人民子弟兵从来不干这种事。当年穷成那样都还坚持着打欠条,解放后一一兑现,何况现在经济在飞速发展。

    需要协调的是军内方方面面的关系。

    “航空工业部没有批准红飞和德国公司的合作,是这样吗?”良久,连忠海问道。

    李路代表李建设提出这样一个建议,用意可想而知,他也不点破,李路也没打算隐瞒。

    “是的,理由是和沪上和麦道公司的项目形成了重复建设。”李路实话实说。

    “扯淡!”连忠海轻拍了一下桌子,个性瞬间暴露无疑,“那个组装车间跟共同研发是两码事,他们这是脑子进水了!”

    连忠海敢骂航空工业部,李路可不敢附和,他说道:“红飞公司和mbb公司会在德国成立一个合资公司,红飞公司控股。这对源源不断获得欧洲先进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双方都做好了准备,就等这一纸批文了。所以……红飞希望尽快和海军签署合同,希望航空工业部看在海军的面子上,高抬一下贵手。”

    “他们不会卖我老连面子。”连忠海挥了挥手,“行了,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没什么事你就先回去吧。”

    李路只是稍微一愣,就赶紧的起身,敬礼道别。出到客厅,跟连奶奶告别后,在连奶奶的挽留声中,和翟小静离开了海司大院。

    翟小静沿着长安路慢慢开着,忍不住问道:“怎么这么快,连爷爷没有答应?”

    李路胸有成竹地摇摇头:“他肯定是心动了。10架飞机十几个亿啊,海军要是两三年还钱,加上通货膨胀什么的影响,跟白捡差不多了。”

    “那连爷爷怎么把你赶出来了?”

    李路嘿嘿笑了笑:“谁说他把我赶出来了,我估摸着,老爷子肯定着急去见什么人,一刻都等不及了。”

    翟小静不由点头:“连爷爷看上去对你印象挺好,应该不至于把你赶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解释的通了。”

    说话间,路虎车驶过了一个街口,前面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李路像想起什么来,说道:“哎媳妇,你还记得戚君庭这小子给咱俩弄了一块地,说送咱们的结婚礼物。”

    翟小静想了想点头:“记得啊,好像还挺大的。”

    李路一指前面的三层小楼:“喏,就是那。”

    “啊,离**这么近啊!”翟小静吃了一惊。

    李路笑了笑说:“据说是石油总公司的地,戚君庭那小子花了两三千万买了下来。”

    “啊!这么贵!”翟小静嘴巴张成了o型。

    李路一副你不知道的样子:“太便宜了。你看着吧,再过个十年八年的,这个位置的地没几万块是拿不下来的。这块地有差不多三亩吧,怎么着也值得几十个亿。”

    李路还是往保守了说,怕吓着自己媳妇。日后帝都cbd核心区的国土价格是35万元每平方米,这是什么概念。要是按照这个价格算的话,这对小夫妻的“婚房”价值=1800*35=63亿软民币。

    “有那么高吗,太恐怖了。”翟小静说道。

    李路笑了笑没说话,在华夏奇迹出现之前谁都不会相信,话又说回来,如果都相信了那还会是奇迹吗?

    第229章狗急跳墙

    “哎哎,媳妇,开过去,去看看咱们的新房。”

    翟小静依言开过去,却嘟了嘟嘴:“那么老的房子还新房呢。”

    “呃。”李路说道,“这是石油总公司原来的房子,我让关振华那小子搞一下这厮却说不知道我什么口味,就一直荒着。要不这样媳妇,你平时上班没事就上关振华那,让设计团队按照你的想法建一个院子。”

    翟小静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啊,那我可要好好研究研究了。”

    下了车,李路色色地把她搂过来,亲了一口脸蛋:“嗯,你好好研究,你喜欢啥样的就弄成啥样,不用考虑我啊,你喜欢的我都喜欢。”

    翟小静白了他一眼:“谁考虑你了,切……”

    “……”

    李明华再次来到了航空工业部,这一次她是独自前来。这一回她脸上的笑容淡了很多,打完招呼后,没等沈万图说话,她先是拿出了一份更厚的文件,放在桌面上。

    “沈副部长,这是红飞和海军签署的协议。”她微笑着说道,“合同规定,红飞必须在一年之内向海军交付首批10架飞机。我想说的是,希望您能够尽快批准我们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以免耽误了军队的事情。”

    沈万图怒冠冲发,站起来指着那文件瞪着眼睛到:“你们什么意思?拿军方来压我是不是?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李明华淡淡地说道:“欺人太甚的恐怕是另有其人。红飞和德国mbb公司的合作,无论是政策上还是方式上,都没有违反国家规定,而且我们是私企,上面三令五申要扶持多种经济体的发展,沈副部长你拖延答复到现在的拒绝批复,很难不让人怀疑另有目的。”

    “呵呵!”沈万图怒极反笑:“你一黄毛丫头也敢跑来教训我了,看来你们红色集团能耐挺大的啊?”

    他拿起文件看也不看,往前一扔,啪嗒掉在地上,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不是要批复吗?行!我今天就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红飞公司不能与外国公司有任何形式上的合作!”

    李明华捡起文件放进公文包里,冷笑一声:“沈副部长,你要正式下文通知吗?”

    沈万图竭力压抑着怒火:“放心!相关文件你们一定会很快看到的!离开这里,别让我再看见你!”

    “沈副部长再见。”

    李明华转身,迈着优雅的步伐离去。

    沈万图粗粗地喘了几口气:“欺人太甚!”

    自言自语着,他拿起内线电话:“小李!进来一下!”

    秘书很快进来。

    “你马上起草一份文件,禁止红色飞机公司与外国公司的所有合作!”

    “沈部长……”

    “去办!”

    “是……”

    冷静下来之后,沈万图拿起电话正要拨号,却突然顿住,随即放下话筒,桌子也没收拾,拿起外套就急匆匆地出门去。

    看见沈万图上了一辆出租车,不远处街口一辆普通的黑色骏捷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坐在副驾驶上的男子拿着一个比大哥大还要大些的单兵电台,低声说道:“目标离开单位,朝长安街方向去了。”

    “目标上了机场路。”

    跟在黑色骏捷后面的一辆依维柯上面,胡震天面无表情地听着各个小组汇报过来的信息。旁边的一个年轻男子正在噼里啪啦地操作着,回头请示道:“组长,要实施抓捕吗?”

    胡震天摇摇头沉声说道:“再等等。”

    年轻男子点点头,把指示用预定的代码传到了各个小组。

    这个年轻男子是情报部八局的新人,是世界关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精通俄语和英语,叫做潘艾晨。胡震天请示叶孤云支援人手的时候,他就是其中一员。

    “这老小子要去机场?”胡震天自言自语一句,突然问道:“他老婆儿子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潘艾晨回答道:“没有,一切都很正常。”

    胡震天直觉道:“不对,已经撕破脸皮了,老婆孩子没动静肯定不可能。伯恩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我们的人盯着,他今天没有出过门。”潘艾晨飞快回答道。

    胡震天皱着眉头思索着。沈万图要跑,肯定会先把老婆孩子送出去,至少和他们一起走,那么他这个时候去机场干什么的?胡震天想不通,难道见什么人?

    “他转向东了!”潘艾晨捂着耳麦倾听一阵,突然说道。

    胡震天眉头跳了跳,好像想到了什么,却没抓住。

    “告诉三组别跟丢了!把机动组调过来,超到他前面去!”胡震天做好了抓捕准备,以防目标溜了。

    依维柯一个掉头,紧跟着转向东,加快速度驰去。

    约莫十分钟之后,潘艾晨报告:“他上了帝津高速!”

    “跟着他!”

    胡震天用力地挥手,眼中精光迸了出来:“他想干什么!?”

    “他在加速,估计是要去津海。”潘艾晨大胆分析了一句。

    “津海……”胡震天念叨着,拿起海事卫星电话与坐镇和平酒店的李路进行联系:“头儿,他在高速上,往津海方向去了。”

    李路愣了一下,浮现出同样的疑问:他跑去津海干什么?

    一时半会,李路也没有头绪,只得指示道:“把人跟紧了,我马上赶过去。”

    李路带着苏长城,开了一辆大路suv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津海。正巧,这天他们穿的是迷彩服,开的却是挂着情报部牌照的勤务车。其实李路也想开普通牌照的车,只是今天外勤小组全部出动,车都开出去了,只剩下这台叶孤云调过来给李路用的专车,但是李路之前都没开过。

    没想,这个车和他们身上的军装,还真的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按下暂且不表。

    却说这苏长城开着车赶路,副驾驶上的李路就点了根烟,一边抽着一边思考着问题。烟灰随着空调风飞得到处都是,他也没注意,眉头几乎要拧在了一起。

    这沈万图为什么突然要去津海?

    从哪里离境?还是要见什么人?

    一时半会他没有头绪,首先离境这一点就排除掉了,他老婆儿子还在帝都,他不可能扔下不管。而且,沈万图在和伯恩的秘密会谈时提出的条件中,就有一个是伯恩必须先把他的老婆孩子接出去。

    今天让李明华过去给沈万图最后一次逼宫,就是为了让他乱了阵脚,暴露得更快。没想到,这一压给他压得跑津海去了,这是唱的哪出?

    不管是伯恩还是李路怀疑有勾结的邱云涛,都在帝都,没有任何信息显示,沈万图在津海有关系。

    想到这,李路突然脑中一闪,拿起海事卫星电话联系上胡震天:“小胡,监视伯恩的小组现在什么情况?”

    胡震天很快回答:“还在他的住所盯着,但现在没出过门。”

    坏了。

    李路暗道一声,随即说道:“伯恩有可能不在帝都了。”

    充当指挥车的依维柯奔驰在高速路上,里面的胡震天却惊出一身冷汗。伯恩不在帝都了?那说明自己那个小组傻乎乎的在他家门前受了大半天还不知道!这可是视为严重的失职。但是很显然,现在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伯恩已经离开了帝都,那么他很有可能和沈万图约定了在津海会面。

    沈万图的举动就符合逻辑了!

    李路的声音传来:“咱们在津海有没有人?”

    胡震天飞快地过了一遍脑子,说道:“可以让津海方面的安全部门提供协助。”

    李路想都没想说道:“不行,必须是我们的人。”

    李路把“我们”这两个字咬得很重。

    胡震天急速思索了一下,说道:“耿恒组在津海,不过只有叶局长才能调动他们。”

    “我让叶局长给你打电话!”李路挂掉电话,随即拨通了叶孤云的号码:“老叶,是我。津海的耿恒组调给胡震天,情况紧急,尽快!”

    那边叶孤云没废话,挂了电话马上就通过保密电话先是给津海的耿恒组下达了命令,然后联系胡震天,几分钟就把耿恒组的指挥权暂时划到了胡震天那边去。

    李路当时亲自训练的十八名精英特工中,就包括了耿恒的三人小组。他们一直待在津海,任务就是负责津海港的安全保密监视等等工作,是在当地安全部门的视线之外进行工作的。

    众所周知,格鲁曼公司交付华夏的120架战机中,有将近半数是在津海上陆的。

    高速通车之后,帝都到津海的车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开快一些,一个小时出头能够到达。沈万图乘坐的是出租车,或许是给足了路费,出租车开得飞快。黑色骏捷在后面紧紧跟着,胡震天的依维柯也加大了油门在更远的后面追着。而后来才赶过来的李路,索性让苏长城放开了跑。这个时候他还稍稍庆幸开出来的是军队牌照的车。

    大路以超过了160的时速狂飙,终于在接近高速出口处看到了胡震天的依维柯,苏长城这才把车速慢下来,远远地跟着。

    “我在你后面。我的牌照没来得及换,一会儿进城我走另外一条路,及时把目标位置报给我。”李路拿起海事卫星电话说道。

    胡震天回头看了看,果然后面一辆挂着军牌的大路suv跟了上来,当即说道:“明白。耿恒小组已经到位了,下个路口接替一组跟踪。”

    “不用,一组继续跟踪,耿恒小组作为机动力量,他们熟悉当地情况。”

    “明白,我马上安排下去。”

    第230章卡娜罗号

    当胡震天发现了沈万图的意图之后,一切都晚了。李路接到胡震天报告赶过来后,只能看见沈万图乘坐出租车从港口驶了出来。拦下出租车盘问了一番,司机明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无辜。

    码头处,几辆车停在边上,胡震天和他的小组成员站在原地,不甘心地盯着不远处的巨轮恨恨地咬牙。港口管理人员过来驱赶,被潘艾晨亮出的证件给吓回去了。

    李路走过来,胡震天急步走过去,双手垂着,脑袋垂着。

    “头儿,我大意了。”

    李路看了他一眼,随即目光转移到不远处的那艘船名是英文字母的货轮,脸上没什么表情。

    “卡娜罗号。”李路轻声念出了名字来,随即转回头问胡震天:“查出这艘船的背景了吗?”

    苏长城给胡震天打了个眼色,示意他闭嘴,然后他往前走了两步,低声回答道:“是美籍货轮,前天卸完货,今天离港。”

    “几点?”李路眉头一皱,紧追着问。

    苏长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纸:“下午三点。”

    李路扫了一眼港口进出港安排表,抬起手表:“不到一个小时。”

    “申请到得到批准,至少要半天时间。”跟李路这么长时间了,苏长城清楚自己的上司在想什么,当即提醒了一句。

    就在几分钟前,沈万图乘坐的出租车居然突然加快速度拐进了港口,沈万图一下车就直奔码头,跑上了卡娜罗号。胡震天想要追上去,结果发现被告知这是外籍轮船。这下胡震天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沈万图会来这一手。情况也就很清楚了,沈万图逗了一个圈子跑到这里来,目的就是登上卡娜罗号,而伯恩提前在这里接应。

    胡震天就要上船去抓人,结果调查该船背景的人回来报告之后,他就不敢有动作了。如果是普通货轮,上去也就上去了,以情报部的作风,通报都不带通报的,但是……卡娜罗号的雇主是美国国防部,运载的是雄猫战机的零部件,包括发动机。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伯恩和沈万图登上舷梯,然后背影消失在舱门处。

    “这王八蛋真要跑,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胡震天不由气得骂了一句。

    李路死死盯着船舷上的那个英文单词,却语气淡淡地说道:“连国家都会背叛的人,老婆孩子在他心中的位置可有可无了。我应该早就想到这一点,责任在我。”

    胡震天一下子急了:“头儿……”

    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李路扫视了站成一圈的情报部特工,最后把目光停留在耿恒小组三人身上,说道:“耿恒,你们的任务结束了,回去吧。”

    耿恒仿佛想到了什么,上前一步说道:“教官,局长的指令是让我们听从你的命令……”

    李路摇摇手打断他:“那我再重复一遍命令,你们的任务结束了。”

    “教官……”

    耿恒还想说什么,苏长城走过去,使了一个眼色,把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道:“教官需要你们继续留在津海,懂吗?”

    此时,耿恒已经想明白教官要做什么了,最终还是点点头,朝李路敬礼,带着两个组员离开了。

    剩下的,就都是胡震天带的小组,这些都是长期跟着给李路干“私活”的人马,加上李路和苏长城,共计七人。

    李路再一次把目光顶在船舷的英文单词上,隐隐能看到他的腮帮在轻微的抖动,显然是不断地咬着牙根。

    苏长城跟着他的时间最长,几乎明白李路要干什么,他走到身边,低声说道:“团长,这艘船的船东是美国国防部,如果我们贸然登船的话,恐怕会引发外交事件……”

    李路的脸色没有变化,依然死死地盯着“卡娜罗”这个单词。他何尝不知道武装人员登上他国运输军资轮船会引发什么后果。应该说,没有谁比他更加清楚。卡娜罗号被美国国防部雇佣,一定意义上是属于美军现役序列,军舰就是流动的国土,他国武装人员强行登船检查,跟进入人家大使馆里检查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般都是战争的前奏!

    最重要的一点,目前华美关系还尚未走到分道扬镳的地步,格鲁曼、休斯、西科斯基等等美国的军火巨头都还在继续推进和华夏的合作项目。倘若引发了外交事件,势必会影响到这些至关重要的项目。

    问题在于,这些只是常人的看法。

    李路刚刚得知,美国元老院已经出现了反对和平经典计划的声音。毫无疑问,是被苏联局势所影响。只是看在钱的份上,军火公司在没有接到正式通知之前,还会继续履行合同。

    和平经典计划的夭折不可避免,这是大势所趋。如果李路带人搜了卡娜罗号,以美国的操性,肯定是咽不下这口气的。到时候和平经典计划的夭折的原因就会归结在李路头上。

    如果就此罢手,那么就再没有机会抓到沈万图。一旦卡娜罗号出港,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海军舰艇拦截抓捕,相比之下,这样做产生的影响更大!而且,如果沈万图成功出逃,那么他分管的项目将会接受反反复复的调查,红飞与德国mbb公司的合作将会无限期地被拖延。

    权衡利弊之后,李路才有史以来的犹豫不决!

    李路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思考着,前世今生的各种记忆交织在一起,各种片段不断地闪过眼前。他无意识地踱着步,从头开始理顺整件事。

    沈万图涉嫌受贿,他的行为已经构成叛国罪行,而当中美国麦道公司以及大使馆参与协助了沈万图的叛逃,华夏安全部门掌握了这个情况,在美籍货轮上将沈万图抓获。没有别的因素,只是为了追捕叛国者。仅此而已。

    对,就是这样,没有别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一定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个能够占据主动的办法。”

    苏长城等人发现,李路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伸手拿过海事卫星电话,李路走到一边,拨通了记忆中的号码。

    “大哥,是我,老三。有一个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帮忙……”

    李路快速简要地把沈万图事件和现在的情况说了一遍,随即再次看了看手表,说道:“还有半个小时卡娜罗号就要离港了,我必须在此之前登船抓人。我的意思是,你马上把此事向部长汇报,一定要抢在美方前面提出抗议,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住主动权!”

    “好!我马上去报告,你和我保持联系!”

    李路找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西城七剑中的老大杜涛。杜涛在办公厅实习了一年的时间后,进入了外交部,目前是部长办公室最年轻的助理秘书。

    挂了电话,李路下达了命令:“登船!搜卡娜罗号!”

    胡震天等人二话不说拔出手枪,飞快地登上舷梯。李路大步跟上,苏长城也不再多想,左手提着公文包,右手拔出了配枪,紧跟着李路身侧,摆出了护卫的架势。

    跟李路的时间长了,大家都养成了习惯。在头儿作出决定之前,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一旦头儿下定了决心,那么大家无条件去执行就是了。

    舷梯顶端站着两个美籍船员,看见一伙人冲上来,里面还有两个穿军装的,登时就吓坏了。但是他们有着美利坚人的傲性,即使面对手持手枪的人也挺身挡住了入口,况且他们之前都是得打了船长的特别交代的。

    “这是美利坚船只,你们不能进入!”

    胡震天抽出证件向前一推:“华夏安全部门,我怀疑你们藏匿罪犯,奉命对你船进行检查!”

    两个身材高大的船员死死挡在前面:“对不起,你们没有权利对美利坚轮船进行检查!”

    胡震天懒得跟他们废话,举起枪顶在了其中一个脑门上:“我再说一遍,我们是华夏安全部门,怀疑你船藏匿罪犯。如果阻碍军务,格杀勿论!”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两个手下飞快地出手,几下利索的小擒拿把他们也拿下,推到一边去。李路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大步登上甲板。

    此时,在远处的港口办公楼里,津海港管理局与大唐实业关于港口改造工程的会议正在进行。因为大唐实业有美资背景,美联社驻华夏记者证派出了记者全程采访该公司的大项目。而此次前来的是首席记者露丝。

    如果大家还记得,应该知道露丝便是当年在安南和路透社记者刘易斯拍下红星红旗在安南政府广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那位北美美女记者。也正因为这张照片,露丝成为了世界知名记者,被委任为华夏站的首席。

    会议中,露丝举起相机拍摄了几张会议场面的照片,转身低头去看效果的瞬间,她看见码头处发生的那一幕——胡震天举枪对准了船员,后面有两个穿军装的人,码头上停着一辆国防军涂装的越野车。

    安南的经历养成了她条件反射板的神经,她根本没来得及思考,就放下手里的广角,操起长焦就瞄了过去,焦点对准了那边,在会议室所有人惊讶和奇怪的目光中,咔嚓地摁下了快门……

    第231章卡娜罗号事件

    外交部部长紧急召见了美帝驻华大使,通报了一起案件:麦道公司职员伯恩涉嫌帮助华夏某高官叛逃出境,华方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希望美方给予合理的解释。

    几乎是后脚跟,美联社发出了一条新闻:华夏军方强行登上卡娜罗号检查,带走了两名男子。如果说内容还平平淡淡,那么配图就让人们瞪大了眼珠子——一名便装男子用手枪顶住了船员的脑袋,而在后面站着两个穿军装的男子,在码头上停着一辆国防军涂装的越野车。

    虽然因为距离远画面看起来有些许模糊,但是这张照片也足够震惊了美帝政府!

    只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就接到了华方提出的抗议……

    美帝政府美帝人民的目光都集中在海湾战争那边,多国部队的空中力量一节一节地打掉伊拉克军队的脊梁,政府欣喜地看到军队的超强的战斗力,人民沉浸在触手可及的胜利中。

    突然一艘叫做卡娜罗的货轮闯进了他们的视线——那个接受了咱们军事技术输出的红色帝国居然派出武装人员搜查咱们的货轮,并且带走了我们的人!

    居然带走我美利坚的人!

    随着媒体的跟进,美帝人民很快就了解了整件事的过程。卡娜罗号是美特森船运公司的一艘四万吨货轮,一年前被美国防部雇佣,担负格鲁曼公司的船运任务,主要是把格鲁曼公司生产的战机以及零部件运抵华夏津海港,交付华夏空军。1991年2月11日,也就是事发当天,结束最后一次船运任务,计划当天下午三点出港前往日本,装载一批货物后,返回本土。2月11日下午两点左右,华夏安全部门强行登船,带走了一名“美籍华人”和一名美国人。

    华夏媒体几乎同时报道了这件事情,所有媒体报道的方向都集中在“美方从事间谍活动策反我高官”这一点上,民众群情愤慨。相当一部分把美帝当成最友好国家的干儿子目瞪口呆之后,发表评论文章为美方辩解,随即瞬间淹没在吐沫当中。

    华夏和美帝的和谐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美国驻华大使接到国内关于向华方提出严重抗议,并立刻放人的要求时,不得不苦笑着先把华夏已经递交的抗议书传回了国内。随即,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华夏国防部发布声明:在案件查清楚之前,卡娜罗号不得离开停泊位。

    也就是说,华夏扣下了卡娜罗号。

    美方再一次被惊呆了,这一下接一下的根本没来得及反应。甚至,元老院没人来得及去思考,华夏为什么胆子长了毛一样扣押美利坚的轮船?!难道他们不知道,美利坚正在帮助他们更新那庞大的老旧的武备库吗?!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让人应接不暇,而且,从华夏的反应来看,他们,好像,真的,怒了。

    也就是说,麦道公司的行为已经触动到了华夏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不惜决裂也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布什政府一边彻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边准备外交上的应对。外交声明还在起草的时候,布什接到了新加坡总理李光照的电话。

    “总统阁下,江浙帮向我通报了这件事情,受他所托,我向您转达华夏最高领导人的表态。麦道公司涉嫌重金贿赂华夏航空工业主管部门高官,并且协助叛逃。华夏安全部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叛逃者以及涉嫌者都已经招供。江对此很愤怒,您知道,他刚刚接过华夏权力,是很难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的意思是,这件事情美方负有全部责任,即使暂时没有证据表明你们的中情局参与了其中……”

    “两国关系不能因此受到影响,希望总统阁下慎重考虑,华夏需要维护民众的自尊心……”

    李光照和布什的通话内容外人不得而知,而很显然的是,李光照的话跟放屁差不多。布什不会受他的影响,同样也不会贸贸然地采取措施。现在那边正打着仗,布什一个头两个大。

    一开始接到汇报说华夏抓了人还扣了船,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在脑海里找距离津海港最近的航母战斗群在哪,结果发现,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波斯湾那边,中央司令部目前就忙一档子事——海湾战争。但是他还是怒火中烧,什么时候美利坚被人这么欺负过?即便那边还在打着,也照样有足够的力量给华夏施压。

    布什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向自己的智囊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中止和华夏的所有合作项目,派出舰队施压,直到华夏放人,并且赔礼道歉!

    国务卿贝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做等于放弃了自1972年以来与华夏艰难建立起来的外交友好关系,在查明整件事情之前这样做,过于草率。况且,现在有数十家军火公司和华夏有项目合作,如果中断会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一点不得不考虑。”

    布什慢慢冷静下来,陷入了沉思,其他人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表示:应该给予强烈的回应,否则会被视为软弱的表现,会让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

    贝克反驳:“事实上在对伊拉克动武的联合国决议中,华夏按照我们的意愿投了弃权票。就当前来讲,因此和华夏撕破脸皮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贝克最后还开了句玩笑:“我们甚至不知道整件事是如何发生的,贸贸然做出决策很愚蠢。”

    不得不说中情局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高,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他们就查明了整件事情,报告被及时送到了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

    看完报告之后,布什和他的智囊们都沉默了。

    上面写得很清楚:麦道公司为了加快md…82项目的推进,使用了公关手段。而派出的公关专员伯恩,因为看到策**夏高官的机会,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了大使馆的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把那个被策反的高官变成了美利坚公民。

    华夏如此强烈的反应也就有了解释。

    此时,布什和他的智囊团简直是恨死了麦道公司的那个伯恩,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事实已经摆在了面前,接下来的就是考虑如何解决了。

    这一回是斯考克罗夫特先说好:“首先,绝对不能承认政府参与了其中,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参与,这只是企业间的行为,或者说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当然,咱们要把那个该死的伯恩救出来,让他像英雄一样回国,再好好的跟他算账。最后,他们必须要立刻释放卡娜罗号,并且赔偿一笔费用,同时向我们道歉。”

    贝克很不客气地反驳:“这跟直接宣布制裁华夏有本质的区别吗?先生们,现实点吧,能够把伯恩那个混蛋救回来就是伟大的胜利了,如果不想因此和华夏决裂的话。”

    在有李路干预的1991年,在看到了华夏改革开放力度越来越强,市场经济向西方看齐的时候,极少有人认为华夏会走上对抗西方的道路。只有当他们看到另一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紧接着看到了最后一个红色帝国那亮瞎眼的经济发展速度,久违的恐惧才会不可抑制地涌上心头。

    起码,在正在进行着海湾战争并且戈尔巴乔夫还没有使出全力猛踹苏共根基的时候,美帝政府依然希望看到和华夏保持和和气气的局面,剑拔弩张不符合美利坚当前的利益。

    “先生们,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计划来吧。”布什挥了挥手,定下了基调。

    布什很快就想起了当年他担任驻华大使时学到的一句谚语:瞌睡有人送枕头。有工作人员送来驻华大使的报告,华夏方面称,希望美方尽快派专员前往帝都协调解决此事。

    这就是个信号,看来华夏方面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

    紧接着,新加坡李光照发表声明,愿意充当中间人,帮助双方友好解决此事。各国也暂时把目光从波斯湾挪了过来,出于各种利益,纷纷表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尤其是和华夏已经开展差不多十年军事合作的欧洲国家。他们都担心美帝一怒之下制裁华夏,那样他们和华夏的合作势必要终止。

    他们都想看到当前的氛围继续保持下去,好让他们的军工产业多赚点,再多赚点。

    事实上,美帝的很多著名军火公司此时此刻和华夏都有合作项目或者买卖合同,而且已经很深入了。如果强硬对待,恐怕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美帝的军火公司。

    美帝派出了国务卿贝克为代表的团队前往华夏,这一举动,说明美方愿意就此事进行协调。若放在后世,也许真的就是航母战斗群放过去再说话了。

    此事件被后世的军事评论家称为卡娜罗号事件,华夏第一次用嘴巴发出了自己强硬的声音,对研究当前国家关系非常有意义……

    注:有些夸张,但很爽。历史上的银河号事件是咱们的耻辱,那么,在1989里洗刷吧!

    第232章程老爷子发难

    李路冒了一个很大的风险,即便他抓住了美帝的g点,断定他们不会在与伊拉克激战的此时此刻和华夏决裂,同时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抢占了法理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但是他依然是非常的担心,直到收到美帝代表团启程赶赴帝都的消息,他才把高高吊起来的那颗心放下去。

    “大哥,我欠你一大人情。”李路在电话里如此对杜涛说道。

    杜涛说:“老三,估计是我欠你的人情……”

    李路摇头苦笑,歪打正着,却是帮杜涛捞了一份功劳。美帝代表团赶赴帝都,已经说了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不管结果如何,杜涛这份功劳是稳稳当当的了。

    谁又能想到,美帝会采取这样缓和的政策呢?

    把沈万图和伯恩转交给安全部门之后,李路这伙假冒安全部门的人就悄无声息地撤了,剩下的没他们什么事了。要说有事,那就等着上面研究怎么处分他吧。

    沈万图一进审讯室,还没怎么着,一股脑儿全给撂了,捎带脚的把他和邱云涛合伙的这个事儿给说了出来。这下问题大了,调查组马上开进了航空工业部,先是把相关人等控制起来,随即展开了调查。

    所有沈万图经手批准的项目全部要被调查,包括已经完成了大半的md…82项目。而被沈万图打压的红飞与德国mbb公司的项目,则相反,被快速地研究之后,发放了许可证。

    红飞的问题迎刃而解,李路费尽心思做了这么多,第一个目的达到了。那么第二个目地呢,也用不着他费心了。把路趟开,剩下的自然有其他人去做。这第二个目的到底是什么?

    原来李路实在是受不了邱家时不时的跳出来添堵了,这一回抓到邱云涛参与到了沈万图案件中去,可就没留手。沈万图那边一招供,他这边把沈万图和邱云涛谈话的记录一交,够邱家受得了。

    涉嫌出卖国家利益,这个罪名扣上,副执政也不好使。这一下,邱家会消停一段时间了。

    且不管外交上怎么打嘴仗怎么妥协,李路是管不着了,他在帝都待了两天,没等到处分通知,这厮放下不下部队,收拾收拾东西,就带着苏长城返回南港了。

    飞机上李路和苏长城聊天的时候,苏长城忍不住问了句:“团长,会不会闹翻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