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11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最为关键的图…22m“逆火”和图…160“海盗旗”的技术图纸、资料以及一批科研人员,都给他搜罗了过去。

    技术到手了,设计人员也到手了,这还不行。

    李路需要一批马上能够投入使用的轰炸机,乌克兰那边的十几架图…160和西部集群的图…22m,他是早就伙同当局偷偷摸摸地拆解掉连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运回了国内的。

    但是,这些还不够。李路需要图…22m和图…160的生产线,尤其是图…160的。而生产制造图…160的就是这个喀山飞机厂,同时它还生产图…22m,甚至图…204运输机。

    所有生产图…160需要的生产线、技术工人等等,全都能在喀山飞机厂找到。

    问题是,三哥屡试不爽的美元加暴力的洗劫方式,到了喀山飞机厂这边,却不奏效了。根源在喀山飞机厂厂长加利利夫斯基和喀山守备团团长谢尔盖。前者是五十多的半老头,后者是四十多的中年人。这俩货个人之间没啥交集,主要是因为职位。

    守备团实际上的任务是保护喀山的喀山飞机厂,你来我往的,就有了交集。

    关键在于,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这两人,是典型的死硬派。

    给美金不要,找上级来吓唬不管用。现在的俄罗斯,上面根本管不了下面。连克格勃出马都没威慑力——人家谢尔盖手里的守备团说是守备部队,实际上是能和近卫军相比的精锐部队,而且这个谢尔盖还是特种部队出身,手里有一支上百人的侦察连,那可是妥妥的特种兵。

    养兵是要钱的,大量的钱的。多少拥兵重将无不是因为上面断了军费,而最终屈服在李路的美元攻势下。独独这个谢尔盖,他不缺钱,他爹有个油田……

    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都是那种“信仰坚定”的战士,他们认为喀山飞机厂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属于国家的,不能私下进行买卖。

    刘小光实际上是早就到了这边,不仅是他,军刀团过来了一半的人,包括前不久已经确定进入军刀团的谢东流。

    之前考虑到军刀团里面缺少一个擅长外交的人,谢东流就进入了李路的视线。他是情报部的外派特工,以华新社记者的掩护身份工作,又是在本港那边,接触面广,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经验丰富。后来进入101大队,又丰富了他的特种部队经验。来充当这个军刀团外交官的角色是再适合不过了。

    以至于谢东流被李路带到苏联之后,不久后101大队就宣布他执行任务过程中牺牲了。和军刀团里的每一位成员一样,他的档案也被列入了a级国家机密。

    谢东流是驶出了浑身解数,都搞不定加利利夫斯基。后来去找谢尔盖的时候,被挡在兵营门外,还差点遭到了射击。如果早早的拿下了当地的克格勃,有他们在,搞不好谢尔盖下令射击也会把谢东流给抓起来。

    情况汇报到李路这,他才决定亲自过来一趟。否则就单单一个验收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工作,随便派个心腹过来就行了。

    镜头回到李路和刘小光、胡震天交谈的现场。

    刘小光简单地汇报了一下情况后,补充说道:“队长,加利利夫斯基和谢尔盖,最大的障碍是这个谢尔盖。加利利夫斯基那老头不配合,直接给他灌成水泥柱。但是这个谢尔盖手里握着千百号人,战斗力很强悍,把喀山飞机厂严严实实地看了起来。”

    李路沉吟着,胡震天皱了皱眉头,奇怪地问道:“既然他是负责保护飞机厂的,为什么这个直升机厂他不管呢?”

    刘小光点点头,习惯性地扫了周围一眼,“我查了一下,据说是因为喀山飞机厂生产过战略轰炸机,所以谢尔盖最看重。不过我查到,谢尔盖的老爹以前在喀山飞机厂干过厂长,是搞行政的。也许这里面有别的原因。”

    胡震天转了转脑子,扬了扬眉头,“肯定有猫腻,纯洁的苏共早就不存在了。”

    李路却是摇摇头,说道,“也许谢尔盖是一个。”

    刘小光和胡震天看向他,刘小光问道:“队长,咱们怎么做?”

    微微一笑,李路说道:“谢尔盖纯洁,不代表他的部下不喜欢钱。安排一下,晚上我亲自出马。”

    二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刘小光说道:“明白了,我去准备。”

    目送刘小光离开,李路转向胡震天,说道:“你的任务是安排好专列的护送工作。”他抬起手表看了看时间,“我带了101大队一个加强排的人过来,带队的是沈涛,你好好安排一下。”

    胡震天重重地点头,“明白,我先去盯着那边的装车。”

    突然,李路的脑中飞快地闪过两款直升机的形象,顿时狠狠地拍了一下脑袋,喊住了胡震天。

    胡震天返身回来,看见李路一脸的懊悔,连忙问道:“头儿,有什么问题?”

    “我居然忘了,喀山这里也生产雌鹿和浩劫!”

    李路吐出一句话。

    胡震天好一阵才反应过来,马上说道:“头儿,你说的是米…24直升机和米…28直升机?”

    “没错。”

    “米…28的生产线一定在这里!”李路挥了挥手,“把负责人叫过来。”

    胡震天小跑着过去把工厂负责人喊了过来,李路走上去,搂着负责人的肩膀,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你这里一定有为数不少的米…24吧?”

    负责人点点头,说道:“先生您了解的情况真全面,的确有十几架准备交付军队使用的米…24,不过……”

    “不过什么?”

    “那是武装直升机,是不允许出口的。”

    李路两眼一瞪,“谁说是武装直升机了,短翼一拆,它就是民用的运输直升机。”

    “可是……”

    “别可是了,带我去看看。”

    “好吧。”

    巨大的铁门缓缓拉开,光线撒进去,黑暗的仓库一下子亮了一部分,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小伙子飞奔进去,打开了灯光总开关,顿时整个仓库亮堂起来。

    李路站在门口,看着里面的存货眼睛冒着光。足足12架米…24武装直升机成两列纵队排列在里面,上好的涂装表明着这些都是已经完成了最后一道交付前的程序,只得用户接收的獠牙狰狞的雌鹿。

    李路知道雌鹿,是在一次观看内部教育影片的时候。那是一些关于苏军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典型战例的真实影片。于是,当时的李路就记住了那些几乎伴随着特种兵的丑陋身影——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

    这个雌鹿,还有一个世界史上第一个使用机载武器击落敌方直升机的名头。那是发生在两伊战争中的事情,伊拉克的米…24d武装直升机击落了伊朗的ah…1j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被称为首次直升机空战。

    再一仔细看,仓库里的米…24居然全都是终极改进型米…24vp!

    这个型号的米…24是三年前才投产的,彼时苏联已经病入膏肓了,各大兵工厂都失去了经费支持。导致米…24vp仅仅生产了25架,整个生产线就宣告了停产。

    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这12架米…24vp还没来得及交付,就发生了八月政变,苏军陷入混乱状态,这些直升机就变成了被遗忘的已经完成的订单。

    缓步走进去,李路的目光从未离开过这些雌鹿。陆军太需要这些丑陋的直升机了,现在的陆航武备库中,只有黑鹰一款通用型号的直升机挑大梁。在应付激烈的冲突或者复杂的战场环境时,黑鹰直升机是有些吃力的。而要害部位都有装甲的雌鹿,则是最擅长在恶劣战场环境中存活的。

    有人说阿富汗战场是雌鹿的滑铁卢,但是在李路看来,如果没有雌鹿,苏军的战争进程将会被大大地拖延,苏军地面部队的伤亡将会更加的惨重。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苏军使用的是黑鹰直升机,恐怕伤亡会更大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不止一次发生过雌鹿遭到了攻击损伤严重依旧能返回机场的事例。

    而为世人所诟病的雌鹿上面的那个只能搭载五名全副武装士兵的载员舱,李路不认识那是鸡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雌鹿拥有强大的火力和装甲,那么就必须牺牲掉其他性能,比如它那个狭小的载员舱。

    反观黑鹰直升机也是如此,能够搭载七八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那么它的火力和装甲就必须受到影响。

    关键在于,李路清楚地知道,未来的战争样式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大规模战事只会发生在各国总参谋部的国家作战预案中,未来的军事斗争将会以小规模的低烈度武装冲突以及特种作战为主。

    李路是特种兵出身,从他的老本家这个角度去思考,五人的特种作战小组是很常用的兵力规模。

    而对于雌鹿这种从一开始就按照投送步兵、近距支援步兵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来说,简直就是为特种部队量身打造的。

    退一万步说,再不行也完全可以把载员舱取消,改成载弹舱——雌鹿是完全可以摇身变成飞行的炸弹卡车的!

    这对喜欢玩火力覆盖的李路来说,极具诱惑力。

    转眼间,他便看到了边上角落的几个体型稍小一些,上面覆盖着篷布的东西。李路拧着眉头仔细分辨了一下,外形线条似曾相识,却想不出是什么型号的直升机。

    当下他指了指,说道:“把篷布掀开我看看。”

    几个工装小伙子看都没看工厂负责人一眼,飞奔过去三下五除二就把篷布给掀开了。

    三架有着猪鼻子的直升机,后三点式起落架,纵列式座舱,五叶浆片,小展弦悬臂式短翼,前缘后掠,机身细长有点像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这不是米…28“浩劫”攻击直升机又是什么!

    “真正的攻击直升机……”

    李路心里默默念了一句。

    完全是为了对抗美帝的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而诞生的米…28“浩劫”攻击直升机,是世界上唯一能抗衡阿帕奇军团的凶猛飞行杀手!阿帕奇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阿帕奇勉强能做到的它可以毫无压力地做到。

    机动性、防护性两大性能超过了阿帕奇!

    看到浩劫,李路就想起了后世的wz…10,想起了它上面使用的五叶桨叶……足足三十年,足足三十年啊,华夏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才搞出了毛子八十年代便已经完成了研制的攻击直升机。

    思绪回来,看着这些还没有涂装上色的浩劫,李路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副演习画面:成群的浩劫拉着v型战斗编队,蝗虫般地掠过战场,后面是成群的米…171“超级河马”运输直升机和uh…60c“红色黑鹰”通用直升机组成的投送编队,以及支奴干甚至米…26等超重型运输直升机吊装着装甲车、大口径轻型火炮,蝗虫般地扑向敌纵深——空中突击部队成功切断了敌重兵集团的后路,为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又或者是这样一副画面:快反部队接到命令,必须在二十四个小时之内全员到达非洲某地区。于是,浩劫和黑鹰被送进安…124或者安…225的大肚子里,和人员一同到达目标地区。地勤人员非常地把浩劫和黑鹰卸下来,花掉半个小时装上旋翼。在地面部队开始向行动区域开进的时候,天上的武装直升机群已经完成了弹药的装载,伴随而去……

    “……先生,这三架直升机是原型机,还没完成试飞定型。而且,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即便拆掉了短翼,也是名副其实的武装直升机。”负责人小声说道。

    李路轻轻晃了晃脑袋,思绪回来。

    他左右看了看,指了指浩劫,坏笑着说道:“别开玩笑了,它们只是工业原料——你不是说它们还没有试飞定型吗?”

    工厂负责人愣了愣,随即一脸的苦相。摇着脑袋,他无奈地说道:“随您吧,您喜欢什么就都尽管拿走吧,生产线生产技术资料原型机,甚至技术工人以及那几位滞留在这里的设计师,您有本事就都打包带走吧。我累了,那边的货装完,就收拾收拾,前往您给我安排的国家养老去了。”

    李路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建议你还是去华夏生活好,起码在那里永远不需要为安全的问题所担心。”

    工厂负责人身子抖了抖,再一次无奈地说道:“好的,随您的安排。”

    “好了,让你的工人把这些雌鹿和浩劫都拆分装箱吧,当然,生产线、生产技术资料等等等等,一个不能少。”李路轻轻挥了挥手,“说真的,我不怕搬空喀山直升机制造厂。我准备的备用专列多达200节。”

    工厂负责人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抬头看着无比熟悉的仓库,心中是无尽的落寞……

    第380章余明家的心思

    李路在毛子那边忙活的时候,南港701团驻地,全团军事训练会议正在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李路参与的军事训练会议。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对本年度的军事训练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一年度的训练工作进行基本的部署。

    701团代理团长、副团长余明家,主持会议,与会的有团政委莫大伟、副团长苏夏、参谋长秦国华、新任政治处主任木暮生、勤务处长鲁凡、一营长卫杰、二营长曹阳刚、三营长陈俊杰、三营教导员苏长城等营教导员。

    这里面木暮生是新面孔,他是李路要到701团来的,从西南军区司令部战情部情报参谋变成政治处主任,也不知道李路打的是什么主意。

    上面对李路的处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暂停职务,调任驻外使馆工作一段时间。李路系的军官心有不甘,但是对于这个结果,起码还是能够接受的。起码,李路的团长职务还在,只不过被暂停了。而对于余明家主动站出来承担了一部分责任,李路系的军官也是看在眼里的。对这个代理团长,起码大家是多少有些好感的。

    实际上,余明家一到701团就很快地打开了局面,真正的原因是在于,他对李路制定的训练计划是分毫未动,很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也没有其他什么动作,一切都照着李路之前计划好的往下走。这对让李路系的军官是松了口气的,如果这个代理团长跟之前那俩货一样,一上来就动手动脚的,那701团的建设工作只怕又要被往后拖延了。

    会议上,余明家首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本年度全团的军事训练工作,对李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至少表面上的功夫是做得很到位的。可能是因为同样有着南疆战事的经历,他说话的风格颇像李路。这也是他博得李路系军官好感的原因之一。

    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总结完了之后,稍作休息,便是重要的下一年度的训练安排。

    余明家开了个头之后,首先把目光放在秦国华身上。他知道这个参谋长是李路的得力干将,又是参谋长。参谋长这个职位,可能有些人不是很了解。平时,参谋长的排位是在副职之后的,比如副团长啊副政委啊这些。按照一个月前国防军的机关新结构,分为四大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装备部,部们的老板分别是参谋长、主任和俩部长。四大部中参谋长是排在第一位的。关键是在还有一条规定——战时情况下,参谋长是三号首长。也就是说,打仗的时候除了团长和政委,就是参谋长最大了。这也是平时各种影视作品中文学作品中,参谋长的出镜率那么高的原因。

    说白了,在军事方面,除了团长就是参谋长了,副团长实际上是作为第一顺位的指挥官存在的,也就是后备团长。

    再加上李路非常的重视参谋处,所以秦国华这个位置以及他这人,即便是在非战时,也是很有分量的。甚至有时候他的话比政委莫大伟的还管用。

    秦国华清了清嗓子,说道:“团长做的三年规划里,第二年度的重点是装备建设。装甲营和直升机中队。装甲营的坦克开春后就会全部到位,到时就要展开全时训练。直升机中队需要等待总部的命令,现在我们是空有这个编制,什么都没有。其他部队的安排,我的意见是按照之前团长定下来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可以了。”

    顿了顿,他补上一句:“训练计划都是现成的,落实下去就行了。”

    他说完,扫视了大家一眼,然后看向余明家。

    余明家微微点点头,也不知道意思是同意秦国华的意见呢,还是对他发言完毕的一个表示。

    “政委。”余明家看向莫大伟。

    莫大伟老神在在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说道:“军事训练这方面,我的意见是,只要能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达到建设数字化部队的目的,不管怎么训,都是可以的。”

    说了跟没说一样,李路不在,莫大伟就又变成了那个只管政治工作的政委了,之外的事情,他一般都不发表明确的意见。还是因为他没有摸清这个看起来就不简单的代理团长的底。

    往前挪了挪屁股,副团长苏夏说道:“701团担负着兵役改革的试验任务,我觉得下一年度的军事训练工作一定要配合这项任务进行协调进行。士官多了,兵员的结构层次有了变化,具体到训练上面,加上数字化的要求,下一年度应该增加一些技术性的培训。昨天我去了红色防务公司看了一些即将要装备我们团的单兵装备,有些装备是需要经过一定理论培训才能熟练掌握的。”

    她分管的是侦测情报处理系统这方面的工作,提出的意见也是符合她的角度的。

    话一说完,秦国华便点头说道:“苏副团长的意见我同意,可以在原来的训练计划上进行微调,增加一些技术培训,开设几个专业班。”

    余明家再次微微点了点头,看向二营长曹阳刚。二营的地位以及曹阳刚身上极深的李路系烙印,让余明家不得不把其他几个营长先放在一边,甚至政治处和勤务处的两位领导都先放一边,让曹阳刚先发言。

    不得不说,余明家对701团里面的人物关系了解得是比较清楚的。

    曹阳刚面无表情,说道:“团长早有交代,二营的大多数军事训练时独立出来的。本年度我们顺利完成了丛林作战训练,下一年度我们营的训练重点是城市作战训练,后半阶段和装甲营有一段协同作战训练。”

    此时,余明家表态了,他说道:“曹营长,你们二营比较特殊,之前李团长是怎么安排的,你就照实去落实,有需要团里协调的,随时报告。当然,二营的训练工作还是要在团部的统一安排下展开的。”

    曹阳刚点点头:“那是自然的。”

    余明家的意思大家都听出来了。二营特殊归特殊,李路之前做了安排我不干扰,但是二营还是属于701团建制,这一点再特殊你也不能去变,否则就太不给面子了。

    说起来。余明家这么说已经是非常的客气了。再怎么说他也是代理团长,如果安排不动下面的部队,那么他这个代理团长就有名无实了。

    扫视了大家一眼,余明家说道:“关于下一年度的军事训练安排,以原有的训练计划为基础,该进行的科目要进行,该进行的演练要搞,该参加的各级演习要参加。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这么定下来。”

    大家颇有些意外地看着余明家,显然没有想到他居然全盘接受了李路之前做下的训练计划。这算什么呢?

    苏长城倒是有些明白余明家的意思了,之前在平远扫毒的时候他和余明家接触过,这个人也是干实事的人。其实余明家现在心里一点夺权的意思都没有,他心里想的是,在自己代理701团长期间,怎么样让这支国防军大佬们瞩目的部队越来越好,最起码不能比李路在的时候差,这才是他要争取的达到的目的。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用事实告诉上面的大佬,他余明家搞起数字化部队来,不必李路差。数字化部队这可是新型部队,是陆军的未来发展方向。谁能在这方面拔得头筹,谁就能拥有足足的升迁本钱。

    说到底,余明家想得很远。李路没有被免职,仅仅是停职,这就意味着上面是有可能要他回来当这个团长的。既然如此,现在就去争权,那就显得太愚蠢了。前车之鉴还在监狱摆着呢。

    再一个,陆军不可能只有一个701团,他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总而言之,能把工作干好了,上面看在眼里了,就行了。701团啊,李路打的这么好的基础,又做了那么妥善的安排,他根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其实,他心有惭愧才是……

    第381章什么都不要做?

    小酒馆里,阿廖沙颇有些郁闷地扔给酒保2美元,要了一杯伏特加有些小心地喝了一口。

    看着客人寥寥的酒馆,阿廖沙叹了口气说道:“张德,你们的生意还能做得下去吗?”

    酒保却是一个华夏人,他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一边擦拭着酒杯,一边说道:“长官,现在经济不景气,生意很难做。”

    他指了指墙壁上新近贴上去的告示,上面写着“只接受软民币和美元”,说道,“没办法,卢布贬值太厉害了,据说还在不断地下跌。”

    阿廖沙感同身受,可不是么,搞得自己中午休息时间出来喝一杯还得动用存货不多的美元。软民币……他这个喀山守备团的副团长,还真的没有。以至于他现在喝伏特加,都不敢尽性,整得跟品红酒似的。

    对于一个上校副团长来说,出现没有足够的买酒钱这种情况,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但是这却是血淋淋的事实。这一切,大多都要“归功于”他的顶头上级团谢尔盖。

    谢尔盖不允许团里出现任何买卖军资的事情发生,哪怕是一颗生锈的螺丝钉。上一回有两个士兵把自己的武器卖了,换了点酒钱,结果谢尔盖当场就把他们给正法了。底下很多官兵对他是很有怨气的,这周边的部队,买卖武器装备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了,全国都是这样,偏偏你谢尔盖搞什么特殊。

    有怨气归有怨气,基层军官和士兵们却不敢有什么动作。谢尔盖手里那个侦察连全都是他的死忠,而且装备精良,比照特种部队的方式来训练,谁也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想到这,阿廖沙不禁再次摇头无声地叹了口气,如果自己有门路,一早就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这生活一天比一天难过。一阵心酸泛上来,他端起酒杯忍不住灌了一大口。

    叫张德的酒保给他倒满酒杯,阿廖沙摆了摆手说道:“不不不,我够了。”

    其实他已经没多少美元了,经不起这么喝。

    张德笑了笑,“长官,就当时我请你喝。”

    阿廖沙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有些羞愧地点点头,脸上红辣辣的。

    张德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长官,你听说了吗,西郊那边的直升机团把直升机拆掉了武器装备卖掉了,那个部队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报酬,是美元。”

    阿廖沙眼睛冒出了一丝光芒,随即又暗淡下去了,摇着头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大口,随口问道:“大买卖啊,卖给谁了?”

    张德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座位上围坐着的三个男子,“喏,就是那三个华夏人。”

    “华夏人?”阿廖沙小小吃了一惊,“他们胆子也太大了吧?”

    张德露出一副你有所不知的表情,说道,“长官,你的消息不免有些滞后了。您知道吗,现在俄罗斯境内最有钱的就是华夏人。他们出手基本上都是美元,几乎什么都买。我们老板和那三位其中一个是老乡,知道点内幕。他们是开航空货运公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买。”

    阿廖沙想起来了,说道:“莫非喀山直升机制造厂就是和他们打的交道?”

    张德耸了耸肩,“谁知道呢,不过我估计**不离十。”

    阿廖沙又一次无奈摇头苦笑,他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现在的俄罗斯,除了莫斯科,其他地区几乎都是处于一种无人监管的状态,尤其是思想体系崩裂离析的军队。别说几架直升机了,就是核武器,为了弄点生活费,看守他们的士兵也会毫无不犹豫地偷走卖掉。

    看了阿廖沙一眼,张德扬了扬眉头,再次给他满上酒杯,低声说道:“阿廖沙长官,实不相瞒,这杯酒是他们交代我务必请你喝的。”

    阿廖沙眉头一皱,转头看过去,恰好看到居中的男子朝他举起了酒杯,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端起杯子,示意了一下,猛地灌了一口,就举步走了过去。

    张德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伸手到柜台下面把早就准备好的手枪的保险关掉,继续擦拭着酒杯,眼神地时刻地注意着门口的动静以及留意着那边那几个男子的动作。

    阿廖沙走过去,和几个男子交谈了几句,那个居中的男子朝张德这边打了个手势,张德连忙拿起对讲机低声说了几句。顿时,散落在附近的几个客人脸上的慵懒神态一扫而光,关闭了酒馆门,挂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然后在几个角落里站定。

    显然,这些都是李路招募的克格勃特工,而那三个男子,就是李路、刘小光和胡震天三人。

    李路冲阿廖沙笑了笑,抱歉地说道:“阿廖沙上校请见谅,为了咱们的交流不被打扰,我只能如此布置。”

    阿廖沙左右看了看那些和他同样面孔的汉子,最后把目光落在张德身上,张德对他点头一笑。

    “你们不是开航空货运公司的。”阿廖沙语气有些冰冷。

    李路摆摆手,“不不不,我的集团旗下的确有一家大型航空货运公司。实不相瞒,前不久我在乌克兰那边购买了十几架安…124运输机。的确,我有一家航空公司。”

    “但是这些人,可不想员工。”阿廖沙扫视了一眼。

    李路呵呵一笑,“阿廖沙上校,你知道,现在俄罗斯比较乱。出门不带几个保镖,还真是很让人放心不下的。”

    刘小光看了一眼李路,对阿廖沙说道:“阿廖沙上校,你放心,我的老板是来帮助你走出目前的困境的。谢尔盖同样不是受我们欢迎的人。”

    “呵呵,阿廖沙先生,不妨坐下谈一谈?”李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阿廖沙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坐了下来,怎么说他也是当了将近二十年兵的人,一眼就看出散落在几个角落里的人绝非保镖那么简单。而且,他很自然的嗅到了克格勃的味道。

    除了坐下跟人谈话,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阿廖沙先生,我稍微了解了一下,您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上一次的升迁,因为谢尔盖的阻挠导致成了泡影。呵呵,请原谅,我比较喜欢直来直去。这么说吧,我是来帮助你坐上团长这个位置的。当然,作为回报,你也得为我帮一件事。自然,我另有酬谢。”李路继续发扬单刀直入的风格,说道。

    阿廖沙警惕地看着李路,“对不起,我现在没有任何的困难。当然,不管你是什么人,我很愿意和你成为朋友。我对华夏人一直都有好感。”

    说着,他回头看了一眼张德。

    刘小光拿起烟点了根,语气有些冷淡地说道:“阿廖沙先生,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是不会和你见面的。你现在的情况,恐怕我们比你更清楚。据我所知,你正在计划把妻儿送出俄罗斯,准备逃亡美帝呢还是加拿大?”

    阿廖沙脸上闪过一丝惊恐之色,这个事情只有他和他的妻子知道,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刘小光这么一个陌生人是怎么知道的?

    胡震天摆了摆手,说道:“阿廖沙先生,我们绝无恶意,仅仅是一种基本的了解。相信您也看出来了,这周围的都是克格勃的人。他们受雇于我们,为我们提供服务。”

    李路嘴角含笑,“针对你的情况,实际上我是为你设计了两种生活。第一嘛,就是留在俄罗斯,我帮你谋取团长的职位,甚至以后也能在你的仕途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你可要继续在独立后的俄罗斯军队服役,实现你的将军梦想。第二种嘛,脱下军装,另外找一个新的环境生活,和妻儿享受温馨的时光。美帝也好加拿大也罢,我都可以帮你安排,而且是合理合法的身份。显然,这两种生活都比你穷迫的现在要好上太多。当然,不管怎么样,都请你务必相信一点——我有能力做到我承诺的。”

    阿廖沙嘴角抽抽地笑了,不得不说,条件非常的吸引。他这些日子以来头疼的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有出逃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实现,还不是因为没有弄到足够到新环境安家的资金。

    卖国不卖国的,已经无所谓了,几乎整个国家的人都在卖国,包括那位姓叶的。卖掉了苏联继续卖俄罗斯,就军队来说,军饷停止了,难不成当兵的就等着饿死吗?

    人有些时候做一些事情,都是给逼出来的。

    阿廖沙很清楚,李路所谓的第一种生活,无非是要他继续留在军队中,充当傀儡,而需要他做些什么事情,也很明显。无非就是倒卖军资武器装备。抓到就是死罪,问题是连阿廖沙也不知道,军队何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不得不说,这是很好的选择。能够留下来,谁也不想背井离乡。

    问题的关键在于,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李路付出了这么多,需要他做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情。

    于是,阿廖沙问道,“我需要做些什么?”

    李路笑着摆了摆手:“你当上了团长后,什么都不要做。”

    什么都不要做?

    第382章短刀重聚首

    擒贼先擒王这个战术是永远有效的。

    首先从阿廖沙入手,却是李路考虑到搞了谢尔盖之后,需要一个很乖很听话的人来干这个守备团团长。作为喀山唯一的武装力量,喀山守备团的地位举足若轻。这也是谢尔盖区区一个守备团团长就能影响到喀山飞机厂的缘故。

    阿廖沙这个人方方面面都符合李路的要求,唯一不足的是这个人忠诚度不会很高,难以培养成潜伏毛子这边的心腹。

    不过,在帮助李路完成搬空喀山飞机厂,获得图…160和图…22m生产线这件事上,只需要一些对三哥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的美元便行了。

    阿廖沙这边搞定,接下来的就是谢尔盖本人了。

    对付他的办法,或者说对付他的方案,李路只有一个,使用武力——刘小光早早的就制定了好几份作战方案供李路选择。

    说起来,使用武力,最高兴的非军刀团莫属了,尤其是刘小光。自从老短刀成员,借着之前的101大队事件这个绝好的机会,让李路顺势组建了海外军团之后,老短刀人嘴巴都要淡出鸟来了。

    那么长时间,唯一一次值得回味的,就只有当初营救傻大木的战斗了。

    没有战斗,对这些李路亲自训练出来的战争机器来说,是多么的饥渴难耐,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的军刀团已经今非昔比了,除了核心成员之外,下面还有好几支小队,再外面还有外围力量。有李路的庞大的资金的支持,军刀团的扩张非常的迅速。在接收苏联克格勃的工作上,刘小光采取的是两种招募方式。

    一种是由老短刀成员们集体进行考察招募,精挑细选,必要时要动用了潜伏在莫斯科政界的李一诺的资源进行调查和求证,目的就是招募一批对李路绝对忠诚的克格勃精英,然后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洗脑,再分配到各个小队或者地区去担任负责人。

    另一种是交给雅科夫来负责,就是大肆的接纳失去生存环境的原克格勃成员。这一种放得比较宽松,招募的是基数最大的小队成员和外围力量。

    这么安排,是李路出于对雅科夫的防范。他毕竟是克格勃的上校军官,如果都交给他来负责,只怕会尾大不掉,到头来反而成为军刀团的威胁。即便雅科夫表现出了最大的忠诚,但是三哥心里的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还是有些重的,

    凭借着招募的大量的克格勃成员,军刀团实际上是掌握了一个囊括了东欧、苏联的情报网络。这些人构成一个蜘蛛网,而每个人手里又是控制着一张小小的情报网。

    刘小光之所以能把阿廖沙调查得那么清楚,依靠的就是克格勃的资源网络。

    言归正常,实际上刘小光能够用来对付谢尔盖的人手是很多的,无论哪个方案,成功率都非常的大。但是,谢尔盖事关图…160战略轰炸机生产线是否能够顺利到手这件事情,早已经成一个单纯的特种兵成长为资深特战军官的刘小光是知道海盗旗对国家的重要性的。

    因此,他特意把老短刀的人都调了过来,由这些人亲自执行。

    赵荣军、牛二、龚令辉、黄光辉,再加上刘小光和李路,老短刀突击队重聚首!

    龚令辉和黄光辉已经完成了在国防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学业,随即因为酒后殴打教员,情节特别的恶劣,被开除军籍党籍果断地滚出了部队。然后在返回地方的途中,涉嫌一起强奸案遭到警方的通缉。

    于是,一连串的操作之后,二人顺利地滚粗了,进入了军刀团。

    从此,李路当年亲自带出来的短刀突击队,摇身一变,全体成员变成了军刀团,成为了李路最具攻击性的海外军团。自此,李路手里掌握了一支绝对有力的能够不受各种限制的暴力部队。

    老战友重聚首一番感慨不提,大家都提起了十二分精神,势必要漂漂亮亮地完成重聚后的首次作战。

    酒馆里面的一个房间里,当中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满了各种枪械弹药。老短刀们围着大桌子站成一个圈,李路居中扫视了大家一眼,心中也是无限的感慨。从1988年的南疆战事中崛起的短刀突击队,一路走到现在,三个年头过去了。曾经的大头兵变成了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特战军官。看着他们,李路不由有一种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谢尔盖警惕性很高,他极少外出,而且每次外出都会带着至少一个班的警卫。实际上,他本人就是很厉害的特种兵,曾经在信号旗部队服役。这个人还是个世家子,祖上三代都是军人,而且都是将军。他老爹以前是陆军少将,后来退出军队跟人合伙搞了一个油田,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富得流油。所以谢尔盖压根不担心他部队的军饷。也就是说,这货自个掏腰包把整个团给养了起来。不过只是最基本的开销。”刘小光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指挥官。

    李路现在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了,即便他意愿再强烈,大家也不会同意让他以身犯险。李路也不再一意孤行,真刀真枪干上一仗他是爽了,就是要一大群人提心吊胆。而且,真要出现个什么意外,这厮就是死了也对不起整个国家。

    要知道,他现在身上肩负着整个红色计划,可不是三年前那个有点背景的衙内军官那么简单了。

    “谢尔盖在城里有个相好的,每周六他都会过去吃晚饭,途中有警卫严密,唯一下手的机会是在他相好家。”

    刘小光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开始部署:“他非常的警惕,整个过程几乎没有狙击的机会。这个老油条很熟悉特种作战,所以,咱们的计划是硬碰硬。在他进入他相好家之后,展开强攻,以击毙他为作战目的。”

    龚令辉和黄光辉算是科班毕业的特战军官,这两个人还不是很熟悉外面的环境,也还没有适应军刀团的作战习惯。当下龚令辉问道:“为什么不在途中发起突袭?”

    赵荣军代替刘小光解释:“越是危险的阶段,谢尔盖的警惕性最高。从他到相好家吃晚饭,之后可能会打上几炮,然后会在十点左右离开。他最放松的时候显然是在和女人办事的时候。”

    听到大家这么说,大家都表情严肃,完全没有因为话语有笑点而笑出声来,对于每个人来说,目标在**或者做其他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最普通的条件分析……

    “行动时间是21点整,老规矩,老赵和老黑为攻击组,老牛和龚令辉为掩护组,我是支援组。”刘小光说道。

    此时,一直不说话的李路眉头稍稍皱了一下,他总感觉兵力还是薄弱了一些,当下扭头对身边的胡震天说道:“你去把老酒叫过来。”

    老短刀都看着他,等待指示。

    李路指了指刘小光,说道:“支援组的力量太单薄。”

    这时,胡震天带着老酒李刚走进来。

    李路转了一下身子,指着老酒说道,“李刚,代号老酒,我从国内带过来的好手。在西北混过一段时间。小光,老酒跟着你,加强支援组的力量。”

    再次扫视了大家一眼,李路说道,“另外,我会让胡震天带一队人在外围为你们提供掩护,阻击谢尔盖的援兵,最少争取十分钟的时间。”

    “十分钟,够了吗?”

    老短 (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